一、企业技术改造要以现代制造技术为本(论文文献综述)
刘森,张书维,侯玉洁[1](2020)在《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文中研究说明根据国家对职业教育深化改革的最新要求,解读当前"三教"改革对于职教教育紧迫性和必要性,本文以3D打印技术专业为切入点,深层次分析3D打印技术专业在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时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并对"三教"改革的一些具体方案可行性和实际效果进行了探讨。
李善迎[2](2019)在《大连HTC公司发展战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制造商选择将自身的“非核心”业务外包,加强企业竞争力,由此衍生了现代制造服务企业。近年来,现代制造服务业在我国兴起,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大力支持该行业的发展,行业发展前景良好。但是由于现代制造服务业起步较晚,市场规模较小,加上一些跨国企业的进入,本土企业的发展不容乐观。在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情况下,如何寻求较好的发展出路是我国新生的现代制造服务企业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大连HTC公司为研究对象,主要运用了文献研究法、实地调研法、专家访谈法、案例研究法等研究方法。首先,本文运用PEST分析法、波特五力分析法对企业的外部环境进行全面了解,并对企业的内部环境进行分析;随后,用SWOT分析法识别企业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认为企业应该采取增长型战略;其次,基于企业的战略定位、战略目标,结合企业的内外部环境,本文认为公司应该采取密集型战略中的市场渗透战略,提出了设计个性化服务、制定多种营销方式、加强客户关系管理、刺激现有客户的潜在需求三方面的战略行动;最后,本文提出公司要加强企业制度保障、人才智力保障、资金保障、信息化管理等战略实施的配套保障措施。本研究能够帮助大连HTC公司明确其发展目标,制定合理的发展战略,从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并为其他现代制造服务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有益参考。同时为现代制造服务业领域的战略管理提供实际案例,进一步了丰富战略研究体系的内容。
石国富[3](2019)在《总装化造船系统生产效率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保持生产效率优势是造船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造船模式代表着一类具有相近的固有造船生产力和生产效率水平的生产系统。通过对造船模式演变路径的分析发现,总装化建造是现有造船模式的共性特征。为此本文以总装化造船生产系统为切入点,研究造船系统生产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和评价方法,为提高造船生产效率提供理论与方法上的支撑。应用系统分析方法,结合配置效率和行为绩效理论,本文将造船生产系统分解为由产品、流程和组织三维结构构架和由相应的设计、生产和管理三种行为构架组成的子系统集合,形成了总装化造船生产系统的结构与行为模型,为应用现有效率理论从系统结构和行为关系的角度分析造船生产系统的效率提供了分析框架。本文以总装化造船生产系统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价格传导、质量变化、结构约束和行为激励等四种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从造船生产系统的产业环境、产品设计方法、生产工艺流程和生产组织模式四个方面对造船生产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以系统环境、系统结构和系统行为为基本类别的造船生产效率分类方法,为分析和利用影响因素提高总装化造船系统的生产效率提供了分析框架。在构建了结构与行为模型的基础上,本文构建了面向系统环境的市场绩效模型和面向系统内部的生产绩效模型。市场绩效模型以技术效率和成本效率评价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水平。生产绩效模型将总装化造船生产系统的整体效率定义为系统的结构贡献系数矩阵与行为绩效矩阵的乘积,应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和统计回归法构建了造船生产效率的度量评价模型;利用造船生产系统的历史样本数据计算出各子系统的行为绩效;再用统计回归方法得出系统各子系统结构的贡献系数。通过行为绩效矩阵和贡献矩阵来深层次地分析系统内低效率的位置、原因和程度,为拟定提升造船生产效率的措施和评价效率改善措施的实施效果提供了评价方法。通过理论分析、模型构建和实证分析,本文认为造船业和造船企业的生产力和生产效率是由造船产业环境、造船设计方法、造船生产技术和造船生产管理四个方面的因素决定的;复杂的造船生产系统的低效率问题可以转化为一个结构化的问题,即由产品、流程和组织构架构成的三维结构与设计、作业和管理三种行为的绩效结合在一起系统化的解决。应用系统分析方法,合理强调工程技术、管理科学和行为科学三者对生产力和生产效率进步的综合性重要作用是解决造船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王媛媛[4](2019)在《智能制造发展的国际比较与中国抉择》文中研究说明当前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蓬勃发展,并加速向制造业渗透,制造业领域将迎来一场智能化革命,进而引发新一轮的工业革命。美欧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纷纷出台应对新工业革命和智能制造的发展战略。我国也迎来新工业革命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历史交汇期,由此提出以智能制造作为主攻方向,推动产业技术变革和优化升级,进而建设制造强国的发展目标。因此,研究智能制造这一主导新工业革命发展的新型制造模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智能制造作为研究对象,以马克思技术进步及资本有机构成理论、熊彼特和新熊彼特学派技术创新及演化经济学等理论为研究基础,运用系统分析、实证分析、比较分析以及实地调查等研究方法,对智能制造进行全面而深入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一是,探索智能制造发展演化的机理及其技术-经济范式。对智能制造的内涵、产生动力、生产组织模式创新以及技术-经济范式进行分析;二是,对智能制造发展的关键基础性产业——集成电路、智能传感器、高档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以及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全球发展态势进行比较分析;三是,对G20国家智能制造发展水平进行实证分析。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基础上,建立“制造业智能化指数”衡量智能制造发展水平,并进行国别和分行业的比较分析;四是,对美国、德国、日本智能制造发展的典型模式进行分析、比较,并得出有益的经验借鉴。首先对其智能制造赖以发展的国家创新体系和创新政策演变进行分析,其次对其推动智能制造发展的具体政策措施进行深入研究,再次对这三个国家智能制造的发展模式进行比较,分析异同点,并得出可供我国借鉴的有益经验;五是,分析我国智能制造发展的现状。从顶层设计、标准体系建设、基础产业发展、企业以及地方政府推动等方面分析我国智能制造发展取得的进展和成就,同时剖析了中国智能制造在发展基础、创新能力、推进机制、企业主体引领、政策规划以及人才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明确努力的方向;六是,提出我国智能制造发展的创新路径和对策。即要以建设制造强国为目标的智能制造发展导向;建设政府引领、产业界主导、研究机构和大学紧密合作的智能制造创新网络;要涵盖重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智能制造发展领域;以及实施面向不同发展优势和水平的差异化发展战略。总之,发展智能制造是我国实现技术跃升及经济实力赶超的重要契机,应密切关注和研究新工业革命发展趋势以及智能制造技术-经济范式发展演化特征,把握各国智能制造发展的态势、能力水平以及具体的推进战略,同时深入了解我国智能制造发展的优劣势,构建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智能制造发展路径和政策体系,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早日实现制造强国的目标和国家实力的历史性跨越。
喻文[5](2018)在《中等职业学校机电专业课程内容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依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2014)提出的“五个对接”中的“课程和职业标准对接”要求,通过访谈法对目前中职学校机电专业课程现状进行了分析。中职学校机电专业现有的课程设置是依据人们传统的认识,教研室主任带领相关老师并参考其他学校设置情况进行设置。以天津市北辰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为例,课程结构为三段式课程,包括文化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专业培养目标有待完善、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不能完全对接、课程设置与实践联系不够紧密、课程设置缺少工作分析,即按照专业进行课程设置,而往往忽视职业岗位的要求,由于缺乏对职业岗位的需求进行课程设置,所以学生不能胜任对应的职业岗位。运用“宽基础,活模块”理论,依据国家大纲和职业标准规定,针对职业岗位特征分析,确定机电专业对应的四个职业,分别是数控车工、电工、车工、装配钳工。分别采访了这四个职业的技师和工人,对每一个职业对应的知识、技能、情感目标进行了工作分析,形成每一个职业对应的知识、技能、情感目标。将设置课程。将机电专业课程分为“宽基础”课程和“活模块”课程。“宽基础”课程分为“文化基础模块”“工具模块”“社会能力模块”“职业群模块”四个模块,每一模块设置具体的课程。“活模块”课程包括数控车模块、电工模块、车工模块和装配钳工四个模块,分别对应数控车工、电工、车工和装配钳工四个职业,每一个职业对应一个模块。针对每一职业模块,按照职业岗位分析,将知识、能力、素质分别提炼成模块课程,包括专业类课程和实训课程,使学生通过模块化课程的学习能够胜任未来的职业岗位需要,为就业做好充分的准备。
钟丽连[6](2018)在《英国现代制造强国发展战略演进及对中国的启示》文中提出2013年,德国政府首先提出第四次工业革命概念,即“工业4.0”。在这一战略性背景下,众多国家提出了与之接轨的系列指导性规划。例如英国的“工业2050”战略、中国的“中国制造2025”战略,其战略的中心点都是推进制造业的发展,都是从当前形势出发提出关键领先领域的方针。由于中英关系的日益深化,两国在制造业方面有了更为密切的合作。作为经历过制造业疲软和发展滞缓的英国等发达国家,其实施的制造强国发展战略对于正在经历制造产业效益低、中低端制造业优势减小、中高端竞争优势不明显的中国而言,政府行为方式值得借鉴。本文首先依据战略制定的影响要素和战略实施路径选择,建构了制造业发展战略实施路径模型,并初步结合英国现代制造业的发展变化进行阶段性特征分析,对制造业战略的演变进行了大致梳理。制造业的变化可以划分为3阶段,即20世纪80年代制造业产业结构变化;金融危机时代制造业生产技术变化;工业4.0时代制造业发展模式的颠覆。与之相对应,制造业战略演变可分为3个具有总括性的引领性战略。每一战略都呈现出鲜明特征,“去工业化”战略时的制造业外移;“再工业化”战略时的制造业振兴;“工业2050”战略强调制造业价值链深度整合。本文依据战略演进路径对英国现代制造强国发展战略进行了深层次的战略原因剖析;对战略的主体内容参照具体的政府政策行为进行细化;借用战略系统分析框架,围绕英国制造业的业态对每一阶段战略开展细致化分析。同时,比较分析英国制造强国战略在不同制造业发展阶段的战略行为。运用统计数据分析了政府实施战略后所取得的实际成效,主要从制造业产值、制造业就业、制造业生产、制造业技术、制造业低碳化方面展开。中国在制造业发展道路上曾经走过一段弯路,中国自主创新战略的提出表明由道路偏差回归到正确道路,而中国正在实施的“中国制造2025”则是制造产业的强国道路。中国制造业在全球的地位日益提升,但是相比英国等发达国家而言,中国制造仍需要借鉴许多领先国家的战略经验,因此本文提出了英国经验对于推进“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启示。中国制造2025可以借鉴英国在内生性制造技术、低碳绿色、消费者服务和高技能人才培养方面的制造业发展战略实施路径,结合中国制造业竞争特色,走制造业价值创造的新型发展道路。同时,中国要防止重走英国“去工业化”战略的老路,在工业4.0时代,推动中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
朱文海,张维刚,倪阳咏,林廷宇,张梅芳[7](2018)在《从计算机集成制造到“工业4.0”》文中提出首先,简要概括了现代制造模式产生的背景;回顾了现代制造模式的演变历程,以及制造业信息化发展进程;给出了对"工业4.0"的粗浅认识,以及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的研究与应用进展。最后得出结论:"工业4.0"是在云计算、物联网/务联网、人工智能及大数据等信息通信技术快速发展推动下产生的,是继计算机集成制造、并行工程和敏捷制造之后一种新的智能制造模式。
孙兴全,陈宁[8](2017)在《制造业绿色化发展路径和政策:基于文献的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文献研究为基础,尝试厘清制造业绿色化发展的内涵和特征,研究分析制造业绿色发展的路径和政策。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避免制造业发展重走过度消耗资源、牺牲生态环境、损害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片面追求经济增长或"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更好地利用我国后发优势和其他发展机遇,利用好市场、社会、政府三种力量,为中国制造业真正实现"绿色崛起",寻求可循路径和有效公共政策。
阎超[9](2017)在《“中国制造2025”战略下上海高技术制造业竞争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个国家竞争力的体现最终反映在产业竞争力上。高技术产业的发展与兴盛对世界政治、经济及军事产生显着影响,特别是高技术制造业以其超强的带动性和渗透力推动产业结构不断走向合理化,具有显着的外部性。高技术制造业的竞争力已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极其重要的指标。高技术制造业具有的特点和占据的地位,客观上要求政府应为其发展提供有效支撑。世界各国都制定了提升高技术制造业竞争力的规划、政策和措施,希望抢占高技术制造业高点,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社会跨越式发展。为了积极应对全球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中国经济和产业格局根本变革,国务院在2015年发布了“中国制造2025”战略。近些年,上海市主动推进制造业结构优化及转型升级发展,上海高技术制造业发展快速,其产值及增长率在国内位于前列。然而对标“中国制造2025”战略与世界高技术制造业先进水平后发现,上海高技术制造业在创新能力、质量效益、绿色发展、产业结构、人力资源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制约着上海高技术制造业竞争力的提升。基于以上理论背景和实践背景,本文紧紧围绕“中国制造2025”战略“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的基本方针展开研究。首先对“中国制造2025”战略、高技术制造业等研究文献和概念进行梳理和界定。其次,依据外部性理论和产业竞争力理论,分析提升上海高技术制造业竞争力的影响要素,强调提升和增强高技术制造业竞争力的重要意义。第三,对上海高技术制造业竞争力进行实证分析,梳理上海高技术制造业发展历程,发现上海高技术制造业竞争力不强的主要问题,并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竞争力不强的主要问题表现在技术创新薄弱,质量工作“两化融合”水平不高,绿色技术创新和研发能力不足,行业结构不佳、缺乏龙头高技术制造企业发挥辐射作用,劳动力结构不合理等方面。问题产生的原因突出表现在基础研究经费支出不高、投资主体单一,绿色投入渠道单一,高技术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滞后、利润率不高,高技能人才培养力度不够、人才留用困难等方面。通过与国内外高技术制造业先进经验比较,总结出对提升上海高技术制造业竞争力的借鉴意义。基于以上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从“创新能力、质量效益、绿色发展、产业结构、人力资源”五方面为上海进一步增强高技术制造业竞争力提出建议。总体而言,与现有文献相比,本文对上海高技术制造业研究有如下两方面可能的创新点。首先,从国家层面展开研究,在“中国制造2025”战略背景下发现上海市高技术制造业竞争力的薄弱点和存在的问题。既对上海有效对接“中国制造2025”战略,提升高技术制造业竞争力具有现实意义,同时也对我国其他地方对接“中国制造2025”战略落地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其次,从“创新能力、质量效益、绿色发展、产业结构、人力资源”五个因素切入,构建了“中国制造2025”战略下高技术制造业竞争力分析模型,同时重点突出了对上海高技术制造业“创新能力”的评价,从根本上抓住“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要求和高技术制造业的特点,研究的针对性更强。本文的不足表现在,研究对象为上海高技术制造业,但限于一些资料和数据来源缺乏,某些影响因素以上海市制造业相关资料和数据展开分析,因此所得的一些结论针对性可能不足。其次,虽然从“创新能力、质量效益、绿色发展、产业结构、人力资源”五个因素构建了上海高技术制造业竞争力研究模型并逐一分析,但对五个因素之间的互相作用和影响机制没有深入探究。另外,实证研究仅停留在对原始数据的分析和解读上,深入产业和企业的调查研究不够。
黄群慧,贺俊[10](2013)在《“第三次工业革命”、制造的重新定义与中国制造业发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含义不仅限于通过机器对劳动的替代实现更低的生产成本,还在于通过先进制造技术与知识型员工和新的生产管理方法的有效结合达到产品多样性、产品开发周期、产品性能和产能灵活性的综合优化。它将改变制造业的要素投入结构和制造业企业竞争的关键资源基础、制造业的产业组织形态和国家间产业竞争的范式、国家的比较优势条件,从而重塑全球经济地理和产业分工格局。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思路应当从过去的"强化比较成本优势"向"形成新的竞争优势"转变,产业政策应当在加快先进制造技术突破和制造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注重先进制造技术和制造系统的示范、推广和应用,通过现代生产管理和制度政策环境的建设,将先进制造技术切实转为产业竞争力和现实经济利益,开辟符合中国自身产业基础和要素禀赋特征的独特的制造技术升级路径。
二、企业技术改造要以现代制造技术为本(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企业技术改造要以现代制造技术为本(论文提纲范文)
(1)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面临的突出问题 |
1.1 师资团队的教学素养相对偏差 |
1.2 3D打印技术专业教材不成体系,资源匮乏 |
1.3 教法难以提升学生参与的主动性 |
2 3D打印技术应用专业“三教”改革措施 |
2.1 通过“名师引领、双元结构、分工协作”的准则塑造团队 |
2.1.1 依托有较强影响力的带头人,有效开发名师所具备的引领示范效果 |
2.1.2 邀请大师授教,提升人才的技术与技能水准 |
2.2 推进“学生主体、育训结合、因材施教”的教材变革 |
2.2.1 设计活页式3D打印教材 |
2.2.2 灵活使用信息化技术,形成立体化的教学 |
2.3 创新推行“三个课堂”教学模式,推进教法改革 |
2.3.1 采取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法 |
2.3.2 构建与推进更具创新性的“三个课堂”模式 |
(2)大连HTC公司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及篇章结构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的篇章结构和技术路线 |
2 相关理论和文献综述 |
2.1 战略管理概述 |
2.1.1 战略管理的概念 |
2.1.2 战略管理的发展历程 |
2.1.3 战略管理的过程 |
2.2 发展战略概述 |
2.2.1 一体化战略 |
2.2.2 多元化战略 |
2.2.3 密集型战略 |
2.3 战略分析方法 |
2.3.1 PEST分析 |
2.3.2 波特五力模型 |
2.3.3 SWOT分析 |
3 大连HTC公司外部环境分析 |
3.1 宏观环境分析 |
3.1.1 政治环境分析 |
3.1.2 经济环境分析 |
3.1.3 社会环境分析 |
3.1.4 技术环境分析 |
3.2 行业竞争环境分析 |
3.2.1 竞争对手分析 |
3.2.2 供应商议价能力分析 |
3.2.3 购买者议价能力分析 |
3.2.4 替代品威胁分析 |
3.2.5 潜在竞争者分析 |
4 大连HTC公司内部环境分析 |
4.1 企业简介 |
4.2 产品介绍 |
4.2.1 服务内容 |
4.2.2 服务方式 |
4.2.3 服务特点 |
4.3 企业资源分析 |
4.3.1 组织结构分析 |
4.3.2 人力资源分析 |
4.4 企业能力分析 |
4.4.1 财务能力分析 |
4.4.2 营销能力分析 |
4.4.3 客户关系管理能力分析 |
5 大连HTC公司发展战略的制定 |
5.1 SWOT分析 |
5.1.1 优势分析 |
5.1.2 劣势分析 |
5.1.3 机会分析 |
5.1.4 威胁分析 |
5.1.5 SWTO矩阵 |
5.2 战略定位与战略目标 |
5.2.1 战略定位 |
5.2.2 战略目标 |
5.3 发展战略的选择 |
5.4 发展战略的制定 |
5.4.1 设计个性化服务 |
5.4.2 制定多种营销方式 |
5.4.3 加强客户关系管理 |
5.4.4 刺激现有客户的潜在需求 |
6 大连HTC公司发展战略实施的保障措施 |
6.1 完善企业制度保障 |
6.1.1 优化组织结构 |
6.1.2 健全和规范制度内容 |
6.1.3 培育企业文化 |
6.2 加强人才智力保障 |
6.2.1 招聘新员工 |
6.2.2 制定人才培养计划 |
6.2.3 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
6.2.4 建立人才网络平台 |
6.3 加强资金保障 |
6.3.1 优化资金筹措结构 |
6.3.2 加强公司资金管理 |
6.4 加强信息化管理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总装化造船系统生产效率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造船业现状 |
1.1.2 问题的提出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的、内容与方法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内容 |
1.2.3 研究方法 |
1.2.4 技术路线 |
2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文献综述 |
2.1.1 生产效率影响因素研究 |
2.1.2 造船生产效率的改进途径研究 |
2.1.3 造船生产效率的评价方法研究 |
2.2 理论基础 |
2.2.1 系统分析方法 |
2.2.2 制造模式理论 |
2.2.3 效率的评价方法 |
2.3 本章小结 |
3 总装化造船系统的概念模型构建 |
3.1 总装化造船生产系统的建模思路 |
3.1.1 建模的目标 |
3.1.2 系统的共性特点分析 |
3.1.3 建模的方法 |
3.2 总装化造船系统的投入产出模型 |
3.2.1 投入产出模型的架构 |
3.2.2 总装化造船生产系统的投入 |
3.2.3 总装化造船生产系统的产出 |
3.3 总装化造船系统的结构模型 |
3.3.1 产品架构的子系统结构模型 |
3.3.2 流程架构的子系统结构模型 |
3.3.3 组织架构的子系统结构模型 |
3.4 总装化造船系统的行为模型 |
3.4.1 系统行为架构模型 |
3.4.2 设计行为结构模型 |
3.4.3 作业行为结构模型 |
3.4.4 管理行为结构模型 |
3.5 本章小结 |
4 总装化造船系统的生产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 |
4.1 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研究 |
4.1.1 生产效率的内涵与效率函数 |
4.1.2 效率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 |
4.1.3 影响因素的作用程度分析 |
4.2 影响因素的来源和范围研究 |
4.2.1 影响因素的来源分析 |
4.2.2 影响因素的辨识与分类 |
4.3 影响因素对系统效率的作用分析 |
4.3.1 造船产业环境因素分析 |
4.3.2 造船设计方法因素分析 |
4.3.3 造船生产技术因素分析 |
4.3.4 造船管理方法因素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总装化造船系统的生产效率评价模型构建 |
5.1 总装化造船系统效率评价模型的建模思路 |
5.1.1 系统的非效率来源分析 |
5.1.2 效率评价模型的度量范围 |
5.2 总装化造船系统的投入产出效率模型 |
5.2.1 投入产出效率模型 |
5.2.2 系统产出的计量方法 |
5.2.3 系统投入的计量方法 |
5.3 面向系统环境的总装化造船系统市场绩效模型 |
5.3.1 市场竞争力的含义 |
5.3.2 要素比较模型 |
5.3.3 竞争力比较模型 |
5.4 面向系统内部的总装化造船系统生产绩效模型 |
5.4.1 系统效率模型 |
5.4.2 结构效率模型 |
5.4.3 行为绩效模型 |
5.5 本章小结 |
6 总装化造船系统的生产效率评价模型应用研究 |
6.1 总装化造船企业的市场绩效 |
6.1.1 市场竞争力比较 |
6.1.2 要素效率比较模型 |
6.2 总装化造船企业的生产绩效 |
6.2.1 企业生产绩效度量 |
6.2.2 企业生产绩效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船舶产品分类 |
附录B 总装化造船系统的作业区域 |
附录C 大连船舶重工某生产线的投入、产出数据 |
附录D 2009-2014年中国典型造船企业投入、产出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智能制造发展的国际比较与中国抉择(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问题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问题的提出 |
三、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智能制造研究综述 |
一、国外相关研究 |
二、国内相关研究 |
三、文献评述 |
第三节 研究内容、思路及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第四节 主要创新点 |
第一章 研究智能制造发展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马克思技术进步理论及资本有机构成理论 |
一、技术进步和机器大工业生产理论 |
二、资本有机构成理论 |
第二节 西方经济学相关理论 |
一、熊彼特创新及经济周期理论 |
二、弗里曼工业创新及演化经济学理论 |
三、佩雷斯技术-经济范式及技术革命周期演化理论 |
四、其他新熊彼特学派学者的创新和演化经济学理论 |
第二章 智能制造发展演化的机理及其技术-经济范式 |
第一节 智能制造的定义及内涵界定 |
一、有关智能制造的定义概述 |
二、本文对于智能制造概念的界定 |
第二节 智能制造产生的动力分析 |
一、技术进步是智能制造产生的根本动力 |
二、经济危机是智能制造产生的催化剂 |
第三节 智能制造的生产组织模式 |
一、制造业生产组织模式变迁 |
二、智能制造的生产组织模式创新 |
第四节 智能制造的技术-经济范式体系 |
一、范式及技术-经济范式概念界定 |
二、技术革命的划分及其技术-经济范式变迁分析 |
三、第三次工业革命下的智能制造技术-经济范式 |
第三章 智能制造关键基础性产业全球发展态势比较分析 |
第一节 集成电路和传感器产业 |
第二节 高档数控机床产业 |
第三节 工业机器人产业 |
第四节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
第四章 G20国家智能制造发展水平实证分析 |
第一节 智能制造发展水平的分析思路及方法 |
一、智能制造发展水平的分析思路 |
二、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及直接消耗系数 |
三、制造业智能化指数的概念及其对智能制造发展水平的表征 |
第二节 相关产业的界定 |
一、信息通信技术产业的界定 |
二、机械自动化产业的界定 |
三、制造业的行业界定 |
第三节 制造业智能化指数的计算及数据来源 |
一、制造业智能化指数的计算方法 |
二、研究的国别及数据来源 |
第四节 实证结果分析 |
一、各国智能制造总体发展水平比较分析 |
二、分行业智能制造发展水平比较分析 |
三、中国智能制造发展水平分析 |
第五章 典型国家智能制造发展模式比较与经验借鉴 |
第一节 美国国家创新体系及先进制造业发展战略 |
一、美国国家创新体系和创新政策演变分析 |
二、美国先进制造业及工业互联网发展战略 |
第二节 德国国家创新体系及工业4.0战略 |
一、德国国家创新体系和创新政策演变分析 |
二、德国高技术创新战略及工业4.0发展战略 |
第三节 日本国家创新体系及新机器人战略 |
一、日本国家创新体系和创新政策演变分析 |
二、日本新机器人战略及互联工业倡议 |
第四节 美、德、日智能制造发展模式比较与启示 |
一、美、德、日智能制造发展模式的相同点 |
二、美、德、日智能制造发展模式的不同点 |
三、几点启示 |
第六章 中国智能制造发展现状分析 |
第一节 中国智能制造发展情况概述 |
一、智能制造发展的顶层设计逐步完善 |
二、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全面展开 |
三、智能制造关键基础性产业持续发展 |
四、企业积极参与推动智能制造发展 |
五、各地方政府主动对接智能制造发展 |
第二节 中国智能制造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
一、智能制造发展基础薄弱,自主创新意识和能力不强 |
二、官产学研的协同创新机制尚未建立起来 |
三、智能制造推进平台缺失 |
四、企业的主体引领作用不突出 |
五、政策规划相对宽泛,没有突出自身特点和优势 |
六、相关教育和人才缺失 |
第七章 推进中国智能制造发展的创新路径 |
第一节 推进中国智能制造发展的基本原则 |
第二节 推进中国智能制造发展的路径分析 |
一、发展目标:以建设制造强国为目标的智能制造发展导向 |
二、创新主导力量:政府引领、产业界主导、研究机构和大学紧密合作的智能制造创新网络 |
三、涵盖领域:涵盖重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智能制造发展领域 |
四、重点环节和思路:面向不同发展优势和水平的差异化发展战略 |
第三节 推进中国智能制造发展的对策建议 |
一、深化智能制造相关基础理论体系的研究 |
二、加强智能制造关键技术和装备的攻关 |
三、健全智能制造发展的体制机制 |
四、完善智能制造发展的政策保障 |
五、强化智能制造相关人才的教育和培训 |
第八章 结论 |
第一节 本文的主要结论 |
第二节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中等职业学校机电专业课程内容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意义与价值 |
一、理论意义与学术价值 |
二、实践意义与应用价值 |
第二章 基本概念与相关理论 |
第一节 基本概念 |
一、中等职业教育 |
二、机电专业 |
三、中等职业教育机电专业课程 |
第二节 职业教育课程理论 |
一、国内外目前课程模式 |
二、“宽基础、活模块”理论 |
第三节 中职机电专业职业资格标准 |
一、职业资格标准基本情况 |
二、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 |
三、四个职业标准 |
第三章 中职学校机电专业课程内容设置现状及问题访谈 |
第一节 中职学校机电专业课程设置现状 |
一、培养目标 |
二、课程设置 |
三、存在的问题 |
第二节 中职学校机电专业课程创新访谈研究 |
一、确定访谈对象 |
二、编制访谈提纲 |
三、访谈流程 |
第三节 访谈内容 |
一、对中小型企业相关部门技师进行采访 |
二、对中职机电专业就业毕业生进行采访 |
三、对中职机电专业教师进行采访 |
第四章 中职学校机电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思路 |
第一节 中职学校机电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
一、中职学校机电专业培养目标有待完善 |
二、中职学校机电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不能完全对接 |
三、中职学校机电专业文化课程设置与实践联系不够紧密 |
四、中职学校机电专业课程设置缺少职业分析 |
第二节 中职学校机电专业课程存在问题的原因 |
一、缺少对职业标准的分析 |
二、缺少对工作岗位的作业分析 |
三、缺少理论指导 |
第三节 中职学校机电专业课程设计思路 |
第五章 由通用基础课程设置向模块化通用课程设置转变 |
第一节 中职学校机电专业基础课程设置的原则 |
第二节 文化基础类课程内容建设 |
第三节 工具类课程内容建设 |
第四节 社会能力课程内容建设 |
第五节 职业群课程内容建设 |
第六章 由专业课程设置向职业岗位课程设置的创新 |
第一节 中职机电专业课程四个模块的顶层设计 |
一、数控车工职业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 |
二、电工职业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 |
三、车工职业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 |
四、装配钳工职业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 |
第二节 数控车工的职业课程内容建设 |
一、数控车工职业的工作分析结果 |
二、数控车工职业的课程设置 |
第三节 电工的职业课程内容建设 |
一、电工职业的工作分析结果 |
二、电工职业的课程设置 |
第四节 车工的职业课程内容建设 |
一、车工职业的工作分析结果 |
二、车工职业的课程设置 |
第五节 装配钳工的职业课程内容建设 |
一、装配钳工职业的工作分析结果 |
二、装配钳工职业的课程设置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6)英国现代制造强国发展战略演进及对中国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及框架 |
1.4 研究方法及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理论研究基础 |
2.1 产业发展战略理论 |
2.1.1 产业发展战略理论的主要内容 |
2.1.2 对于制造业发展战略制定的启示 |
2.2 动态比较优势理论 |
2.2.1 动态比较优势理论的主要内容 |
2.2.2 对于制造业发展战略制定的启示 |
2.3 竞争优势理论 |
2.3.1 竞争优势理论的主要内容 |
2.3.2 对于制造业发展战略制定的启示 |
2.4 技术创新理论 |
2.4.1 技术创新理论的主要内容 |
2.4.2 对于制造业发展战略制定的启示 |
第三章 制造业发展战略制定的影响因素和实施路径选择 |
3.1 制造业发展战略的作用及特点 |
3.2 制造业发展战略制定的影响因素 |
3.3 制造业发展战略实施路径选择 |
第四章 英国现代制造业的去工业化战略分析(1980-2008) |
4.1 背景及驱动因素分析 |
4.1.1 新兴国家强势崛起 |
4.1.2 后工业社会主张服务型经济 |
4.1.3 英国制造业萎缩 |
4.2 去工业化战略的实施路径 |
4.2.1 传统产业外移战略 |
4.2.2 服务型经济跨越式升级战略 |
4.2.3 新兴产业发展战略 |
4.3 战略实施的成效 |
第五章 英国现代制造业的再工业化战略分析(2008-2013) |
5.1 背景及驱动因素分析 |
5.1.1 欧洲整体经济实力衰退 |
5.1.2 英国本土制造业经济利润持续下滑 |
5.1.3 英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下降 |
5.1.4 制造业就业困境激化社会矛盾 |
5.2 再工业化战略的实施路径 |
5.2.1 制造业资本市场回移战略 |
5.2.2 高价值制造战略 |
5.2.3 制造业低碳化与能源改革战略 |
5.3 战略实施成效分析 |
第六章 英国现代制造业的工业2050战略分析(2013-) |
6.1 背景及驱动因素分析 |
6.1.1 全球产业价值竞争格局的深刻变化 |
6.1.2 新时代制造业发展模式的颠覆 |
6.1.3 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理念的转变 |
6.2 工业2050战略的实施路径 |
6.2.1 未来价值创造与技术开发战略 |
6.2.2 制造业服务市场国际化战略 |
6.2.3 绿色与可持续制造战略 |
6.2.4 高技能劳动力培养战略 |
6.3 工业2050战略初步成效分析 |
第七章 英国经验对中国实施“中国制造2025”的启示 |
7.1 中国现代制造业发展战略的演变分析 |
7.2 英国经验对于推进“中国制造2025”的启示 |
7.2.1 培植与优化制造业内生性技术 |
7.2.2 部署中高端制造业的质量品牌建设 |
7.2.3 注重可持续绿色创新发展 |
7.2.4 创新制造业产品服务模式 |
7.2.5 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进程 |
7.2.6 增强行业供应链整合能力 |
研究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从计算机集成制造到“工业4.0”(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现代制造模式产生的背景 |
2 制造业信息化发展历程 |
3 对“工业4.0”的粗浅认识 |
4 中国制造业的挑战与对策 |
4.1《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 |
4.2“互联网+”行动计划 |
4.3“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指导意见 |
5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
6 结语与展望 |
(8)制造业绿色化发展路径和政策:基于文献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制造业绿色化的科学内涵和基本特征 |
(一) 相关概念梳理辨析 |
1、绿色制造。 |
2、绿色产品。 |
3、绿色供应链。 |
4、绿色企业。 |
(二) 制造业绿色化的科学内涵 |
1、制造业绿色化的科学内涵。 |
2、制造业绿色化与低碳化、循环化的关系。 |
(三) 制造业绿色化的基本特征 |
1、发展目标的人本化。 |
2、环境影响“脱勾化”。 |
3、资源消耗节约化。 |
4、绿色制造产业化。 |
5、工艺技术高新化。 |
6、绿色发展社会化。 |
二、促进制造业绿色化发展的路径 |
(一) 全面提升制造业绿色化发展的基础能力 |
1、健全标准体系, 完善评价机制。 |
2、加大绿色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力度。 |
3、大力建设绿色制造服务平台, 发展绿色制造服务产业。 |
(二) 发展壮大绿色企业和绿色园区 |
1、建立完善的企业绿色经营管理体系。 |
2、推行绿色生产, 开发、供给绿色产品。 |
3、建设企业绿色供应链。 |
4、建设绿色工业园区。 |
(三) 践行节约发展 |
1、推进结构节能、技术节能、管理节能。 |
2、加快制造业绿色改造升级。 |
(四) 促进制造业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 |
1、遵循3R原则, 实现制造业的循环发展。 |
2、扎实推进清洁生产, 实现制造业的低碳发展。 |
三、促进制造业绿色发展的公共政策 |
(一) 制造业绿色化发展的财政政策 |
1、绿色税收制度建设。 |
2、绿色财政支出制度建设。 |
(二) 制造业绿色化发展的金融政策 |
1、建立专业化、激励性的绿色信贷体系。 |
2、推行绿色保险制度。 |
3、健全绿色征信制度。 |
(三) 制造业绿色化发展的市场机制建设 |
1、严格市场准入标准, 实行绿色定价。 |
2、推行生态产权交易制度。 |
(四) 制造业绿色化发展的科技政策 |
1、明确科技创新发展的方向、重点。 |
2、建立健全绿色科技研发、推广应用激励机制。 |
(9)“中国制造2025”战略下上海高技术制造业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背景 |
三、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关于“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研究 |
二、关于高技术制造业竞争力的研究 |
三、国内外研究述评 |
第三节 研究目标和内容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法 |
四、可能的创新点 |
第二章 上海高技术制造业竞争力理论分析 |
第一节 相关概念 |
一、“中国制造2025”战略 |
二、高技术制造业 |
第二节 基础理论 |
一、外部性理论 |
二、产业竞争力理论 |
第三节 理论分析 |
一、基于外部性理论的分析 |
二、基于产业竞争力理论的分析 |
第三章 上海高技术制造业竞争力实证分析 |
第一节 上海高技术制造业发展历程与存在的问题 |
一、发展阶段 |
二、面对的机遇和挑战 |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二节 问题分析 |
一、基于创新能力的分析 |
二、基于质量效益的分析 |
三、基于绿色发展的分析 |
四、基于产业结构的分析 |
五、基于人力资源的分析 |
第三节 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
一、研发创新支持不足 |
二、质量管理水平不高 |
三、绿色发展投入偏低 |
四、产业结构升级滞后 |
五、人力资源发挥有限 |
第四章 国内外经验借鉴及启示 |
第一节 国外经验借鉴 |
一、美国 |
二、德国 |
三、日本 |
第二节 国内经验借鉴 |
一、北京 |
二、江苏 |
三、广东 |
第三节 经验及启示 |
一、坚持自主创新 |
二、强化质量管理 |
三、推行绿色制造 |
四、优化产业结构 |
五、重视人才开发 |
第五章 提升上海高技术制造业竞争力建议及研究结论 |
第一节 对策建议 |
一、促进企业成为创新主体 |
二、创新质量技术与质量管理 |
三、完善绿色制造标准和法规 |
四、培养优势产业和企业群体 |
五、建立多层次人才开发体系 |
第二节 结论与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第三次工业革命”、制造的重新定义与中国制造业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对制造和制造业经济功能的重新认识 |
2“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技术经济特征 |
3 先进制造技术发展带来的机会与冲击 |
4 建议形成中国制造业新的竞争优势的战略部署 |
四、企业技术改造要以现代制造技术为本(论文参考文献)
- [1]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J]. 刘森,张书维,侯玉洁. 数码世界, 2020(04)
- [2]大连HTC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 李善迎.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8)
- [3]总装化造船系统生产效率评价研究[D]. 石国富.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1)
- [4]智能制造发展的国际比较与中国抉择[D]. 王媛媛.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5]中等职业学校机电专业课程内容建设研究[D]. 喻文. 天津大学, 2018(06)
- [6]英国现代制造强国发展战略演进及对中国的启示[D]. 钟丽连. 福州大学, 2018(03)
- [7]从计算机集成制造到“工业4.0”[J]. 朱文海,张维刚,倪阳咏,林廷宇,张梅芳. 现代制造工程, 2018(01)
- [8]制造业绿色化发展路径和政策:基于文献的研究[J]. 孙兴全,陈宁. 财政监督, 2017(20)
- [9]“中国制造2025”战略下上海高技术制造业竞争力研究[D]. 阎超. 上海交通大学, 2017(08)
- [10]“第三次工业革命”、制造的重新定义与中国制造业发展[J]. 黄群慧,贺俊. 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 2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