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蚯蚓纤溶酶的分离纯化及抗栓活性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吴慧,孔佑兵,张小强,李国生[1](2021)在《叶面喷施蚯蚓复合液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文中认为为改善小麦生育后期子粒灌浆质量和种子性能,以中筋小麦品种扬麦21为试材,在小麦盛花期后进行叶面喷施蚯蚓复合液和不喷(CK)处理,成熟期分别选择代表性样株,测定对小麦子粒性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蚯蚓复合液可以有效改善小麦穗粒结构,抑制弱势粒发育,使穗粒数减少2.92%,穗粒重、千粒重和产量分别提高12.62%、18.75%和15.09%且与CK差异均达到了显着水平;子粒淀粉含量略有提高,沉降值较CK变化不大,水分、蛋白质和湿面筋含量分别降低1.5百分点、1.6百分点和4.6百分点且与CK差异均达到了显着水平。在小麦盛花期后叶面喷施蚯蚓复合液可以有效促进灌浆物质快速输送和将有限养分输向优势粒,明显提高小麦产量,且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小麦的种子性能,但会导致子粒品质明显降低。
吴娅丽[2](2020)在《基于多组学模式的威廉环毛蚓抗血栓成分DPf3的分离鉴定及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背景:血栓性疾病是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临床常用具抗血小板、抗凝和溶栓等作用的药物对其进行治疗,但多数药物伴随出血副作用;中医认为血栓疾病与血瘀证密切相关,通常使用活血化瘀类药物治疗血瘀证,其中动物药(如水蛭、地龙等)为中医活血化瘀的常用药;地龙及含地龙的成方制剂作为抗凝剂和纤溶药物已应用了几个世纪,且被认为无出血副作用;口服蚓激酶制剂在许多国家用于保护心血管,且在我国已作为二类新药上市。中药动物药的研究一直是个难题,威廉环毛蚓作为《中国药典》:收录地龙品种,其抗血栓关键物质基础、作用靶点及机制均尚不明确,故缺乏科学依据指导其临床应用,因此,研究威廉环毛蚓的抗血栓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有重大意义。由于地龙的抗血栓成分主要为蛋白质,本研究借助转录组学-蛋白组学相结合的模式,阐释威廉环毛蚓的抗血栓物质基础,并初步探究其作用机制。研究目的:基于多组学模式鉴定威廉环毛蚓中所含蛋白质,通过分离纯化初步定位其抗血栓活性部位并鉴定分析该部位蛋白质成分的序列、结构和性质;利用动物模型评价该部位预防血栓形成的作用、溶栓作用及血管保护作用;通过分子对接和体外模型探讨其抗血栓作用靶点和机制,及血管保护作用机制;借助蛋白组学技术从整体分析其抗血栓及血管保护作用涉及的生物过程及信号通路。研究方法与研究结果:研究一威廉环毛蚓无参考基因转录组的构建及分析采用基于Illumina高通量测序平台的无参考基因RNA测序技术构建威廉环毛蚓的无参考基因转录组,进而构建其蛋白序列库,为后续研究提供支持。通过测序,共得到超过2000万的clean reads,其中高质量reads超过97%;Trinity拼接后,得到超过10万个转录本和unigenes;翻译所拼接的转录组数据,构建威廉环毛蚓蛋白序列库。ESTScan软件共预测11259个编码序列,可作为引物设计数据库使用。通过与公共数据库比对,共注释 38.21%的 unigenes。研究二威廉环毛蚓总提物的鉴定及抗血栓性质研究采用转录组学-蛋白组学-活性研究整合关联分析方法,以“研究一”所构建的蛋白序列库为数据库,鉴定威廉环毛蚓总提物的蛋白质成分;建立纤维蛋白原-凝血酶时间法(Fib-TT)用于抗凝血活性的体外评价,并基于该方法考察总提物在不同孵育体系中的抗凝活性变化,进而评价其抗血栓性质;研究总提物在不同体系中的蛋白质谱图变化,推测其抗血栓活性成分。从威廉环毛蚓总提物中鉴定到31种蛋白质成分;所建立的Fib-TT 法线性范围较宽,仪器精密度、重复性均良好,可用于威廉环毛蚓抗凝活性的体外评价;总提物的抗凝活性在近中性条件下较为稳定,在30-50℃下活性稳定;通过考察总提物经不同体系孵育后蛋白质图谱的变化,推测其抗血栓活性成分为分子量在26kDa附近的蛋白质。研究三威廉环毛蚓抗血栓成分的分离纯化及鉴定通过“研究二”发现威廉环毛蚓总提物具有较强的抗血栓活性,本实验基于Fib-TT法,采用离子交换色谱分离纯化威廉环毛蚓的抗血栓活性成分,命名为DPf3,采用SDS-PAGE和MALDI-TOF-MS确定其分子量;通过转录组学-蛋白组学整合研究方式,鉴定DPf3主要成分DPf3 ID NO.1和DPf3 ID NO.2的蛋白质种类;采用从头测序技术确定DPf3主要成分的蛋白质序列,圆二色谱考察其二级结构,I-TASSER预测其三级结构,SAVES评价预测模型;并通过溶血实验考察DPf3的血液相容性。研究发现DPf3的主要成分DPf3 IDNO.1和NO.2的分子量分别为36121.745 Da和24485.004 Da,分别含有329和241个氨基酸;de novo测序获得二者的蛋白质全序列,通过与所构建的本地蛋白序列库比对,分别为>Ac44553g1i11和>Dc43026gli12,序列覆盖度达100%;DPf3的二级结构包含α-螺旋(19%),β-折叠(30%)和无规则卷曲(51%);DPf3的浓度低于4.21 mg·mL-1时具有较好的血液相容性。研究四DPf3对血管损伤型斑马鱼血栓模型的作用研究采用普纳替尼致血管损伤型斑马鱼血栓模型考察DPf3预防血栓形成的作用、溶栓作用和血管保护作用。发现DPf3(4.2-12.5 ng/尾)具较强的预防血栓形成的作用,其预防能力较阿司匹林(45 μg·mL-1)无显着差异。同时,DPf3(4.2ng/尾)具明显的溶栓作用,其溶栓能力较尿激酶(5ng/尾)无显着性差异。此外,DPf3具较强的血管保护作用。研究五DPf3抗血栓活性的体外评价及机制研究通过分子对接和体外实验相结合的方式考察DPf3的抗血栓作用及作用机制。首先采用分子对接评价DPf ID NO.1和NO.2与纤维蛋白(原)、纤溶酶原、凝血酶间的相互作用;继而通过酶谱法、光散射法、形态学研究、纤维蛋白平板法、体外血栓法及凝血四项评价研究DPf3的抗血栓活性及机制。通过分子对接发现DPf3 ID NO.1和NO.2对纤维蛋白(原)、纤溶酶原均有直接作用,体外实验发现DPf3对纤溶酶原作用很弱,对纤维蛋白(原)及体外血栓均有很强的水解作用;与生成的纤维蛋白栓块相比,纤维蛋白原可能是DPf3的初始作用靶点,且DPf3对纤维蛋白原的作用更强;通过凝血四项评价,发现DPf3能显着延长APTT、降低Fib的含量,且具有延长TT的作用趋势。研究六DPf3血管保护作用机制的细胞模型研究选取HUVECs为研究对象,以(hi)ox-LDL为造模剂,通过研究经DPf3保护前后,损伤性HUVECs的细胞活力、细胞膜完整性、细胞内ROS水平、细胞迁移能力、粘附因子VCAM 1的表达及单核细胞的粘附、血管生成等的变化,来探讨DPf3的血管保护作用机制。研究发现,DPf3对血管具显着保护作用,DPf3能够提高损伤性HUVECs的细胞活力、保护其细胞膜的完整性,降低细胞内ROS的生成;降低粘附因子VCAM I的蛋白表达水平,减少单核细胞的粘附;削弱损伤性细胞的迁移能力,并抑制其新生血管的生成。研究七基于蛋白质组学研究DPf3对血管损伤型斑马鱼血栓模型的影响采用蛋白组学技术从整体水平研究DPf3抗血栓和血管保护作用所涉及的生物标志物、生物过程和信号通路。通过血栓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对比,共鉴定得到1149个差异蛋白标志物,其中表达显着上调和下调的蛋白分别有582个和567个;通过DPf3给药组和模型组对比,共鉴定出66个差异蛋白标志物,其中表达显着上调和下调的蛋白分别有46个和20个,具有显着回调作用的蛋白有23个。通过对差异蛋白标志物所涉及的生物过程和信号通路进行归纳与分析,发现DPf3发挥抗血栓和血管保护活性的机制主要与调节脂质代谢、调节能量代谢、补体与凝血系统、ECM受体相互作用、MAPK信号通路等相关。研究结论:本研究以“转录组学-蛋白组学”多组学结合的模式为基础,初步构建中药地龙威廉环毛蚓的本地蛋白序列库,通过分离纯化得到其抗血栓活性成分(DPf3),对DPf3进行鉴定及机制研究。研究发现威廉环毛蚓总提物具良好的抗血栓活性,从中鉴定到31个蛋白质成分,其中分离所得DPf3具良好的预防血栓、溶栓及血管保护作用,且具较好的血液相容性,为威廉环毛蚓抗血栓的物质基础。DPf3的抗血栓机制为:(1)具有很强的纤维蛋白和纤维蛋白原水解活性,且能够激活纤溶酶原形成纤溶酶;(2)具有较强的直接溶栓作用;(3)通过影响内源性或/和共同凝血途径及第三种凝血途径产生抗血栓作用。DPf3对血管内皮的保护作用机制为:(1)提高损伤性血管内皮细胞的细胞活力,保护细胞膜的完整性,降低损伤性细胞内ROS的生成;(2)降低粘附因子VCAM 1的蛋白表达水平,减少单核细胞的粘附;(3)削弱损伤性细胞的迁移能力,从而降低炎症细胞的扩散;(4)抑制新生血管的生成,进而抑制血管新生内膜的形成。通过蛋白组学技术从整体水平研究,发现DPf3发挥抗血栓和血管保护作用的机制主要与调节脂质代谢、调节能量代谢、补体与凝血系统、ECM受体相互作用、MAPK信号通路等相关。综上,本研究基本证实了中药地龙威廉环毛蚓的抗血栓关键物质基础,明确其作用靶点并初步确定其作用机制,为威廉环毛蚓的临床使用提供科学依据,为进一步研究其抗血栓活性成分的分子机制提供基础和依据,并为中药动物药的研究提供思路和方法。
杨新,刘欣,万明,张涛[3](2017)在《地龙抗凝血活性物质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地龙作为一种传统中药,在我国已使用数千年。现代研究发现地龙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如纤溶、抗凝等。主要介绍了近些年国内外对地龙抗凝血活性物质的主要成分、分离纯化和含量测定等的研究,为地龙抗凝血活性物质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虽然地龙资源丰富易得,但是对其抗凝血活性物质的分子大小、结构、毒副作用及理化性质等还缺乏更深入的研究,对其抗凝血活性物质分子大小及结构等的深入研究,为其进一步的开发应用提供坚实的基础。
殷建建,胡群,易子晴,刘洋,易丹,李文平[4](2015)在《蚯蚓提取物对动物创伤愈合作用的研究进展》文中提出蚯蚓作为一种中药材,在我国应用已经有几千年历史,据《本草纲目》记载:蚯蚓能治疗瘰疬溃烂、口舌糜疮,临床上常用来治疗骨折、创伤、下肢溃烂等疾病[1]。蚯蚓中含高度不饱和脂肪酸、核苷酸、酶类、蛋白质、蚯蚓解热碱等多种物质,具有清热定惊、止咳平喘、活血通络、降压、抗溃疡、抗肝纤维化、利尿等功能。此外,现代分离技术发现,蚯蚓中还含有纤溶酶、抗菌肽、多种抗氧化酶等活性成分,因此具有止血镇痛、促进创
雷敬玲[5](2015)在《磁性壳聚糖微球固定化蚯蚓纤溶酶及其性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蚯蚓纤溶酶是从蚯蚓体内提取的同时具有纤溶酶活性和纤溶酶原激活活性的蛋白质,是一种具有抗凝、溶纤、改善血液流变学性质的血栓病治疗药物,应用前景广泛。本文以环氧基活化后偶联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剂的磁性壳聚糖微球为载体固定化蚯蚓纤溶酶,为蚯蚓纤溶酶的分离纯化提供理论依据。具体内容如下:(1)以Fe304纳米粒子为磁核,戊二醛为交联剂,span-80为乳化剂制备磁性壳聚糖微球,其最佳工艺条件:壳聚糖溶液浓度10 mg·mL-1,油水比5:1,搅拌速率600 r·min-1,戊二醛体积分数3%(v/v)。通过红外光谱、扫描电镜、磁强计等对磁性壳聚糖微球的物性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微球粒径分布均一分散性好,成功包裹Fe304粒子后最小粒径为215 nm。通过磁响应性分析该微球的饱和磁强度为67 emu·g-1,具有超顺磁响应性。(2)以环氧氯丙烷为活化剂对制备得到的磁性壳聚糖微球进行活化,其最佳工艺条件:二甲基亚砜体积分数50%(v/v),环氧氯丙烷体积分数40%(v/v),NaOH浓度1.6 mol·L-1,反应时间4h,活化温度40℃,微球表面环氧基修饰密度为211 μmol·g-1。(3)以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剂为配基偶联到活化的微球上,得到微球偶联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剂的最佳工艺条件:pH7,反应时间6 h,振动转速200 r·min-1,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剂含量16%(v/v),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剂的偶联率为14 mg·g-1微球。(4)以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剂为配基偶联的磁性壳聚糖微球为载体,对蚯蚓纤溶酶固定化,得最佳工艺条件:反应时间2.5 h,pH 7.5,微球与蚯蚓纤溶酶的固液比1:20,酶浓度15 KU·mL-1,得固定化蚯蚓纤溶酶最高活性为166U·mg-1,活力回收率为55%。固定化与游离蚯蚓纤溶酶具有相似的酶学性质,但固定化酶的耐酸碱性较游离酶更好,稳定范围更宽;储藏稳定性好,4℃保存30天后酶活仍保留78%而游离酶仅保留32%;随温度升高固定化和游离蚯蚓纤溶酶活性减小趋势逐渐增大,酶失活速率加快,当温度超过60℃时,两者失活现象明显,但固定化蚯蚓纤溶酶的热稳定性明显优于游离酶。动力学分析表明,在30~60℃范围内,固定化和游离蚯蚓纤溶酶热失活的表观活化能分别为130.43 kJ·mol-1和116.65 kJ·mol-1。
殷建建[6](2015)在《蚯蚓抗损伤有效成分对小鼠创伤愈合作用的研究》文中提出目的:为了探讨蚯蚓抗损伤有效成分(EADEC)促进创伤愈合、抗菌消炎作用及机理,本实验将探索蚯蚓抗损伤有效成分对小鼠机械性损伤模型的治疗作用,为其对创伤愈合的治疗效果及机制提供理论依据,对今后动物源性药物制剂的研发及蚯蚓提取物在药用的延展提供新的思路。内容及方法:1、蚯蚓抗损伤有效成分采用电击蚯蚓、超声波细胞破碎、硫酸铵盐析、超滤管超滤、细菌筛过滤等方式进行提取。通过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药敏试验测定其蛋白质分子量范围及抑菌性检测。添加丙二醇、吐温80、蔗糖、Nacl等赋形剂制备成喷剂。2、采用KM小鼠60只,建立小鼠背部创伤模型,平均分为空白对照组、京万红治疗组和蚯蚓抗损伤有效成分组进行喷涂治疗。每日观察临床及局部愈合情况,并在3、7、11、15d后各宰杀四只,采取血液检测WBC、Gran、Lymph并分离血清测定羟脯氨酸(Hyp)、IL-6、TGF-β含量,对创伤皮肤进行组织形态学观察和免疫组化实验。实验所得数据均采用SPSS19.0统计学处理软件,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EADEC的蛋白分子量主要集中在15-35KD、45-55KD以及60-70KD之间;它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链球菌以及枯草芽孢杆菌抑菌圈范围在6-10mm之间。2、EADEC在对小鼠创面愈合时间为14d,相比京万红组和空白对照组分别提前1d和2.5d; EADEC和京万红在第15d创面愈合率均可以达到100%,相比空白对照组提高3%;EADEC和京万红能使小鼠血液中的WBC、PLT、Gran升高;通过显微镜观察发现,EADEC组及京万红组成纤维细胞、胶原纤维较多且排列整齐,细胞质丰富,稚嫩肉芽组织迅速形成,肉芽组织中毛细血管生长旺盛,与空白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 EADEC组中Hyp、IL-6和TGF-β的含量好于其他两组。结论:1.对小鼠局部创伤喷涂EADEC具有明显的促创伤愈合作用,能够促进小鼠创面愈合时间,减少损伤期炎症的发生,进而提高愈合质量。2. EADEC促创伤愈合的机制主要通过加速Hyp、TGF-β的分泌,进而提高胶原蛋白的合成,促进毛细血管和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并通过加速IL-6、血液中WBC、PLT、 Gran的生成,加速清除坏死组织及异物,提升机体免疫力,减轻机械性损伤的炎症反应,降低感染几率,加速创面愈合。
张健[7](2015)在《细菌GYZC02株抗血栓活性成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血栓性疾病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已成为人类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发现新的抗血栓药物,对预防和治疗血栓性疾病具有重要意义。微生物是抗血栓药物的重要来源之一。本文通过猪血粉平板初筛,摇瓶复筛,从贵阳市周边的土壤中分离筛选到一株具有抗血栓活性的菌株GYZC02。通过生理生化试验和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对GYZC02菌株进行了鉴定,结果显示GYZC02菌株的大部分特征与枯草芽抱杆菌(Bacillus subtilis)基本一致,将该菌16S rDNA序列与NCBI网站数据库进行同源性比对,利用MEGA 5.0绘制系统发育进化树,相似度表明菌株GYZC02与Bacillus subtilis BL10的16S rDNA序列同源性达到100%,结合生理生化试验和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结果,菌株GYZC02被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采取单因素试验对菌株GYZC02进行液体发酵条件优化,优化后最佳培养基成分是:可溶性淀粉1.5%,酵母膏0.7%,KH2PO4 0.3%,Na2HPO4 0.2%,CaCl2 0.02%,MgSO4 0.03%,FeSO4 0.04%;最佳发酵工艺条件是:发酵温度37℃,初始pH 7.0,接种量4%,装液量75 mL/250 ml,摇床速度170 r/min,接种龄12h,发酵时间48h。此时抗血栓活性物的活力最高。通过乙酸乙酯萃取和酸沉淀法分离提取得到抗栓活性物质粗品,将该物质进行体外抗血栓、小鼠体内抗血栓试验和抗血小板凝集试验,结果发现:GYZC02菌株的活性物质能延长小鼠断尾出血时间,具有抗凝活性,能阻断小鼠尾动脉血栓形成,表明具有体内抗血栓形成的活性;GYZC02菌株活性物质体外对人工血栓有一定的溶解作用;抑制血小板聚集是其抗血栓活性的作用机制。通过薄层层析分析和红外光谱分析,初步确定该物质为糖环肽类物质。这类物质抗血栓活性鲜见报道,因此,GYZC02菌株糖环肽类物质具有开发成新型抗血栓药物的潜质。
董启钧[8](2014)在《蚯蚓生物工程技术研究进展》文中认为蚯蚓在临床应用广泛,药理活性显着,提取成本低廉,蚯蚓的生物技术产品开发具有广阔的前景。本文对蚯蚓生物工程技术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佘启锋[9](2014)在《水葫芦的高值化利用及其生态治理》文中研究指明水葫芦是一种全球性有害水生杂草,作为外来入侵物种,已在我国南方水域泛滥成灾。本课题结合生态循环理念,利用生物治理技术,系统考察水葫芦的繁殖、福寿螺和蚯蚓对水葫芦的利用、蚯蚓中蚓激酶和抗菌肽的分离纯化,力求在治理水葫芦的同时,能使水葫芦得到高值化利用。研究成果将为进一步放大实验和工业化生产提供指导依据。考察了水葫芦的增殖条件和水质净化效果。水葫芦增殖的最适温度为30℃,最适pH6.5-7.5,蚓粪浓度为1-2‰。水葫芦在净化水质方面,亚硝氮呈现先增后降的趋势,氨氮呈下降趋势,硝氮含量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水体中总氮呈现下降趋势。水体中活性磷含量和总磷含量、COD、chla都呈现下降趋势。考察了福寿螺对水葫芦的利用效果。福寿螺利用水葫芦增殖的最适pH为6-8,最适温度为25-30℃,溶氧为7.4-8.7 mg/L,水体高度为25-35 cm。此条件下,福寿螺利用水葫芦后,螺增重率最大,饵料系数最低。福寿螺利用水葫芦过程中蛋白、多糖、脂肪、粗灰分、干物质均呈现上升趋势。通过优化养殖条件,降低水葫芦叶饵料系数,可促进福寿螺增重。考察了蚯蚓对水葫芦的利用效果。蚯蚓利用水葫芦增殖的最适pH为7-7.5,最适温度为20-25℃,最适养殖密度为10%,蚓层高度为10-20 cm,湿度为70-75%。此条件下,蚯蚓利用水葫芦后,蚯蚓增重率最大,饵料系数也最低。蚯蚓利用水葫芦过程中蚓体蛋白、多糖、脂肪、粗灰分、干物质均呈现上升趋势。通过优化养殖条件,降低利用水葫芦饵料系数,可促进蚯蚓增重。以食用水葫芦后的蚯蚓为原料,对其进行蚓激酶分离纯化及酶学性质研究。通过磷酸盐缓冲液提取、硫酸铵分级盐析、超滤脱盐、DEAE Sepharose FF弱阴离子交换层析、Sephadex G-100凝胶过滤层析方法得到两种电泳纯级别的蚓激酶LKI和LK2。LK1和LK2的酶学性质相似,最适温度为50℃,最适pH为7.5-8.0。在pH5.0-10.0范围内比较稳定,热稳定性范围为50℃以下。SDS-PAGE电泳测得LK1和LK2均为单亚基蛋白,分子量分别为30kDa、29kDa。PMSF对蚯蚓的两种蚓激酶都有强烈抑制作用。以食用水葫芦后的蚯蚓为原料,对其抗菌肽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电击诱导,磷酸盐缓冲液提取、硫酸铵分级盐析、超滤脱盐、SP Sepharose FF阳离子交换层析、Sephadex G-75凝胶过滤层析方法得到一种电泳纯级别的蚯蚓抗菌肽,分子量为20 kDa,蚯蚓中抗菌肽的最适pH为6.0-7.0。在pH4.0-11.0范围内比较稳定,热稳定性范围为70℃以下。
李锐[10](2013)在《蚯蚓镇痛有效成分的分离及镇痛机制初探》文中研究说明蚯蚓具有多种活性成分,其中蚯蚓镇痛成分的研究逐渐成为热点。目前已有报道从蚯蚓提取物中分离出具有镇痛活性作用的有效成分,但蚯蚓镇痛成分的镇痛作用机制未见报道。因此本研究旨在从对蚯蚓镇痛有效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并对其镇痛机制进行初步探索。1、研究内容与方法(1)分离纯化实验:取新鲜蚯蚓,通过组织匀浆,低温离心,3KD和50KD超滤管截留,通过醋酸扭体法和热板法验证其镇痛活性,然后经过Sephadex G-50凝胶过滤层析,CM Sephadex C-50阳离子交换层析,高效液相色谱分离纯化,并用大鼠坐骨神经部分损伤模型对各级分离组分的镇痛活性进行验证筛选。(2)镇痛机制研究:通过外周部位镇痛实验(醋酸扭体法、甲醛致痛实验)、中枢部位镇痛实验(热板法、热浴甩尾法)、阿片受体依赖性实验、蚯蚓镇痛成分对疼痛模型大鼠单胺类神经递质影响实验、蚯蚂镇痛成分对疼痛模型小鼠NOS活性影响实验,探索蚯蚓镇痛作用及其机制。2、研究结果(1)经过匀浆、高速离心和超滤管截留的蚯蚓提取物具有明显的外周镇痛作用,然后经过Sephadex G-50凝胶过滤层析,分离到四个蛋白峰,通过大鼠坐骨神经部分损伤模型筛选出EAEC-I和EAEC-IV有明显的镇痛活性;将EAEC-I和EAEC-IV两种组分分别过CM Sephadex C-50阳离子交换层析,EAEC-Ⅰ分离出两种组分,EAEC-Ⅳ分离出三种组分,经过大鼠坐骨神经部分损伤模型验证EAEC-IA和EAEC-IVB具有明显的镇痛活性,再经过高效液相色谱层析,分别分离到四个波峰,大鼠坐骨神经部分损伤模型验证,EAEC-IA1和EAEC-IVB2具有明显的的镇痛活性。Tricine-SDS-PAGE蛋白电泳测EAEC-IA1和EAEC-IVB2分子量分别为21.6KD和28.2KD。(2)蚯蚓镇痛成分能显着抑制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和甲醛致痛模型Ⅱ相疼痛,且呈剂量依赖性,说明蚯蚓镇痛成分有明显的外周镇痛作用;蚯蚓镇痛成分能延长小鼠疼痛反应期和热浴小鼠的热潜伏期,但不呈显着性差异,说明蚯蚓镇痛成分有一定的中枢镇痛作用,效果不明显;通过阿片受体依赖性实验,蚯蚓镇痛成分镇痛作用不依赖阿片受体;蚯蚓镇痛成分可能通过降低疼痛模型大鼠血清中去甲肾上腺素(NE)和五羟色胺(5-HT)含量来发挥明显的外周镇痛,通过升高脑组织中NE和5-HT的含量发挥一定的中枢镇痛作用;蚯蚓镇痛成分能够显着降低疼痛模型小鼠血清和脑组织中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发挥镇痛作用。3、结论(1)本实验从蚯蚓提取物中分离纯化到了一种具有明显镇痛作用的成分EAEC-IA1和EAEC-IVB2,电泳测其分子量分别为21.6KD和28.2KD。(2)蚯蚓镇痛成分具有明显的外周镇痛作用,镇痛机制主要是通过减少外周5-HT、NE含量,降低外周NOS活性,减少NO生成发挥作用;蚯蚓镇痛成分还可以增加中枢5-HT,降低NE含量,提高NOS活性发挥一定的中枢镇痛作用,但效果不明显;蚯蚓镇痛成分的镇痛作用不具有阿片受体依赖性。
二、蚯蚓纤溶酶的分离纯化及抗栓活性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蚯蚓纤溶酶的分离纯化及抗栓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叶面喷施蚯蚓复合液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概况 |
1.2 试验材料 |
1.3 试验方法 |
1.3.1 试验设计 |
1.3.2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3.2. 1 产量性状。 |
1.3.2. 2 品质性状。 |
1.3.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蚯蚓复合液对小麦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 |
2.1.1 对小麦穗位粒子粒发育分布的影响 |
2.1.2 对小麦穗粒数的影响 |
2.1.3 对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2.2 蚯蚓复合液对小麦品质的影响 |
3 结论与讨论 |
(2)基于多组学模式的威廉环毛蚓抗血栓成分DPf3的分离鉴定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血栓的研究进展概述 |
1 概述 |
2 血栓的形成过程 |
3 血栓性疾病的临床治疗用药 |
4 血栓性疾病研究模型的构建 |
5 小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中药地龙抗血栓活性成分研究进展 |
1 概述 |
2 地龙抗血栓活性物质 |
3 地龙抗血栓活性蛋白的研究 |
4 作用机制与毒副作用 |
5 临床应用 |
6 小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一章 威廉环毛蚓无参考基因转录组的构建及分析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实验部分 |
1 实验材料 |
2 RNA提取、测序及转录本拼接 |
3 基因序列分析 |
4 基因功能注释和表达水平分析 |
第三节 本章小结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威廉环毛蚓总提物的鉴定及抗血栓性质研究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实验部分 |
1 实验材料 |
2 威廉环毛蚓总提物的鉴定 |
3 威廉环毛蚓总提物的蛋白含量测定及抗血栓活性体外评价 |
4 威廉环毛蚓总提物的抗血栓性质研究 |
第三节 本章小结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威廉环毛蚓抗血栓成分的分离纯化及鉴定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实验部分 |
1 实验材料 |
2 威廉环毛蚓抗血栓活性成分的分离纯化 |
3 抗血栓活性成分(DPf3)的鉴定 |
4 DPf3 ID NO.1和N0.2的结构预测及模型评价 |
5 DPf3的血液相容性评价 |
第三节 本章小结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DPf3对血管损伤型斑马鱼血栓模型的作用研究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实验部分 |
1 实验材料 |
2 普纳替尼诱导斑马鱼血栓模型的建立及DPf3最大检测剂量的确定 |
3 DPf3对斑马鱼血管损伤型血栓形成的预防作用评价 |
4 DPf3对斑马鱼血管损伤型血栓的治疗作用评价 |
第三节 本章小结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DPf3抗血栓活性的体外评价及机制研究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实验部分 |
1 实验材料 |
2 DPf3 ID NO.1和N0.2的分子对接研究 |
3 DPf3的纤维蛋白(原)水解活性评价 |
4 DPf3的纤溶酶原激活作用研究 |
5 DPf3血栓溶解活性的体外研究 |
6 DPf3对凝血四项影响的体外研究 |
第三节 本章小结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DPf3血管保护作用机制的细胞模型研究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实验部分 |
1 实验材料 |
2 HUVECs细胞培养方法的建立及DPf3对细胞活力/毒性的影响 |
3 DPf3对ox-LDL损伤性HUVECs的保护作用研究 |
4 DPf3对ox-LDL损伤性HUVECs活性氧产生的影响 |
5 DPf3对(hi) ox-LDL损伤性HUVECs粘附作用的影响 |
6 DPf3对(hi) ox-LDL损伤性HUVECs迁移能力和血管生成的影响 |
第三节 本章小结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基于蛋白质组学研究DPf3对血管损伤型斑马鱼血栓模型的影响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实验部分 |
1 实验材料 |
2 斑马鱼样本的质量控制及评估 |
3 普纳替尼所致血管损伤型血栓形成的蛋白标志物分析 |
4 DPf3对血管损伤型斑马鱼血栓模型影响的蛋白质组学研究 |
第三节 本章小结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3)地龙抗凝血活性物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地龙抗凝血活性物质主要成分 |
1.1 蚓纤维蛋白溶解酶 |
1.2 蚓激酶 |
1.3 蚓胶原酶 |
1.4 游离的氨基酸 |
2 抗凝活性物质的提取、分离、纯化 |
2.1 抗凝活性物质的提取 |
2.2 抗凝活性物质的分离、纯化 |
2.2.1 盐析 |
2.2.2 透析、超滤、密度梯度离心、凝胶过滤色谱法 |
2.2.3 离子交换色谱、电泳法 |
2.2.4 吸附和亲和色谱法 |
2.2.5 高效液相色谱 |
3 地龙抗凝活性物质含量测定 |
3.1 化学分析法 |
3.2 光谱法 |
3.3 色谱法 |
4 地龙抗凝血活性物质的酶学性质 |
5 地龙抗凝血活性物质的作用机理 |
6 基因工程在地龙抗凝血活性物质研究中的应用 |
7 地龙抗凝活性物质的临床应用 |
8 结语 |
(4)蚯蚓提取物对动物创伤愈合作用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蚯蚓创伤愈合的有效成分及分离 |
1.1 抗菌肽 |
1.2 抗氧化系成分 |
1.3 纤溶酶 |
1.4 镇痛有效成分 |
2 蚯蚓提取物对创伤愈合的作用机理 |
2.1 止血及解热镇痛作用 |
2.2 抗菌消炎及抗氧化作用 |
2.3促进创伤愈合作用 |
3 蚯蚓提取物对动物创伤的临床应用 |
4 小结与展望 |
(5)磁性壳聚糖微球固定化蚯蚓纤溶酶及其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血栓及抗血栓药物 |
1.1.1 血栓简介 |
1.1.2 抗血栓药物 |
1.2 蚯蚓纤溶酶 |
1.2.1 蚯蚓纤溶酶的概述 |
1.2.2 蚯蚓纤溶酶的分离纯化 |
1.3 磁性微球的概述 |
1.3.1 磁性微球的结构 |
1.3.2 磁性微球的制备 |
1.3.3 磁性微球的应用 |
1.4 选题研究意义与主要内容 |
1.4.1 选题研究意义和目的 |
1.4.2 选题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磁性壳聚糖微球的制备及表征 |
2.1 实验试剂和设备 |
2.1.1 实验试剂 |
2.1.2 仪器和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磁性壳聚糖微球的制备 |
2.2.2 磁性壳聚糖微球的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制备磁性壳聚糖微球工艺优化 |
2.3.2 磁性壳聚糖微球的表征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磁性壳聚糖微球的活化和偶联工艺研究 |
3.1 实验试剂和仪器 |
3.1.1 实验试剂 |
3.1.2 实验仪器 |
3.2 实验方法 |
3.2.1 磁性壳聚糖微球活化 |
3.2.2 磁性壳聚糖微球环氧基活化度分析 |
3.2.3 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剂提取 |
3.2.4 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剂活性测定 |
3.2.5 磁性壳聚糖微球偶联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磁性壳聚糖微球活化工艺优化 |
3.3.2 磁性壳聚糖微球偶联工艺优化 |
3.4 本章小节 |
第四章 磁性壳聚糖微球固定化蚯蚓纤溶酶 |
4.1 实验试剂和仪器 |
4.1.1 材料与试剂 |
4.1.2 实验仪器 |
4.2 实验方法 |
4.2.1 蚯蚓纤溶酶提取 |
4.2.2 蚯蚓纤溶酶的固定化 |
4.2.3 蚯蚓纤溶酶活性测定 |
4.2.4 固定化蚯蚓纤溶酶pH稳定性 |
4.2.5 固定化蚯蚓纤溶酶储藏稳定性 |
4.2.6 固定化蚯蚓纤溶酶热稳定性 |
4.2.7 固定化蚯蚓纤溶酶失活动力学参数的测定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尿激酶标准曲线 |
4.3.2 磁性壳聚糖微球固定化蚯蚓纤溶酶工艺条件研究 |
4.3.3 固定化蚯蚓纤溶酶的活力回收率 |
4.3.4 固定化蚯蚓纤溶酶的酶学性质 |
4.3.5 固定化蚯蚓纤溶酶热失活动力学参数测定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6)蚯蚓抗损伤有效成分对小鼠创伤愈合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文献综述 |
1.1 创伤愈合的研究进展 |
1.1.1 创伤愈合的基本过程 |
1.1.1.1 炎症反应期 |
1.1.1.2 增殖期 |
1.1.1.3 成熟期 |
1.1.2 创伤愈合的影响因素 |
1.1.2.1 中性粒细胞 |
1.1.2.2 巨噬细胞 |
1.1.2.3 成纤维细胞 |
1.1.2.4 血管内皮细胞 |
1.1.2.5 淋巴细胞 |
1.1.2.6 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 |
1.1.2.7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 |
1.1.2.8 白细胞介素(IL) |
1.1.2.9 羟脯氨酸(Hyp) |
1.2 蚯蚓有效成分的研究进展 |
1.2.1 蚯蚓创伤愈合的有效成分及分离 |
1.2.1.1 抗菌肽 |
1.2.1.2 抗氧化系成分 |
1.2.1.3 纤溶酶 |
1.2.1.4 镇痛有效成分 |
1.2.2 蚯蚓提取物对创伤愈合的作用及机理 |
1.2.2.1 止血及解热镇痛作用 |
1.2.2.2 抗菌消炎及抗氧化作用 |
1.2.2.3 促进创伤愈合作用 |
1.2.3 蚯蚓提取物对动物创伤的临床应用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二、实验材料与研究方法 |
2.1 实验动物 |
2.1.1 蚯蚓 |
2.1.2 小鼠 |
2.2 实验材料 |
2.2.1 实验仪器 |
2.2.2 耗材、药品、试剂 |
2.2.3 试剂盒 |
2.3 实验方法 |
2.3.1 蚯蚓抗损伤有效成分的技术路线 |
2.3.2 蚯蚓抗损伤有效成分的提取工艺 |
2.3.2.1 蚯蚓粗样品的制备 |
2.3.2.2 硫酸铵盐析、超滤 |
2.3.3 蚯蚓抗损伤有效成分蛋白分子量测定及抑菌性实验 |
2.3.3.1 蚯蚓抗损伤有效成分蛋白分子量测定 |
2.3.3.2 蚯蚓抗损伤有效成分抑菌性实验 |
2.3.4 蚯蚓抗损伤制剂的制备 |
2.3.5 动物实验 |
2.3.5.1 实验动物及分组 |
2.3.5.2 动物机械性损伤模型的制作 |
2.3.5.3 给药方式 |
2.3.6 实验观察指标与检测方法 |
2.3.6.1 临床观察 |
2.3.6.2 局部观察 |
2.3.6.3 组织学观察 |
2.3.6.4 相关免疫学指标测定 |
2.3.7 数据处理与统计学检查 |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 |
3.1 蚯蚓抗损伤有效成分蛋白分子量及抑菌性测定 |
3.1.1 蛋白分子量测定 |
3.1.2 蚯蚓抗损伤制剂对常见细菌的抑菌性 |
3.2 临床观察 |
3.3 创面愈合率和愈合时间比较 |
3.4 血液学测定结果 |
3.5 组织病理学观察 |
3.6 ki-67蛋白在小鼠皮肤中免疫组化的表达 |
3.7 血清相关指标的测定结果 |
3.7.1 血清中羟脯氨酸含量的测定结果 |
3.7.2 血清中IL-6含量的测定结果 |
3.7.3 血清中TGF-β含量的测定结果 |
四、讨论 |
4.1 蚯蚓抗损伤有效成分的分离工艺 |
4.2 蚯蚓抗损伤有效成分制剂的筛选 |
4.3 蚯蚓抗损伤有效成分促进小鼠创伤愈合作用 |
4.3.1 调节血细胞及毛细血管作用 |
4.3.2 促进创伤组织生长 |
4.3.3 调节羟脯氨酸(Hyp)含量的作用 |
4.4 蚯蚓抗损伤有效成分对细胞因子的影响 |
五、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中英文缩词表 |
致谢 |
个人简介 |
(7)细菌GYZC02株抗血栓活性成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血栓的危害和形成机制 |
1.1.1 血栓的危害 |
1.1.2 血栓的形成机制 |
1.2 抗血栓药物的研究现状 |
1.2.1 抗血栓药物的分类 |
1.2.2 抗血栓药物的来源 |
1.3 微生物抗血栓的研究进展 |
1.3.1 产抗栓活性物的细菌 |
1.3.2 产抗栓活性物的真菌 |
1.3.3 产抗栓活性物的放线菌 |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课题来源 |
1.4.1 论文的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4.3 课题来源 |
第二章 具有抗血栓活性细菌的筛选 |
2.1 实验材料 |
2.1.1 样品来源 |
2.1.2 实验仪器 |
2.1.3 实验试剂 |
2.1.4 培养基 |
2.2 实验方法 |
2.2.1 土壤采集 |
2.2.2 抗血栓菌株筛选 |
2.3 实验结果 |
2.3.1 土壤的样品 |
2.3.2 初筛结果 |
2.3.3 复筛结果 |
2.3.4 GYZC02菌株胞内外产物检测结果 |
2.4 讨论与分析 |
2.4.1 抗血栓菌株的筛选方法 |
2.4.2 目的菌株的筛选 |
2.4.3 胞内外活性产物的判断 |
2.5 小结 |
第三章 细菌GYZC02株的鉴定 |
3.1 实验材料 |
3.1.1 菌株来源 |
3.1.2 实验仪器 |
3.1.3 实验试剂 |
3.2 实验方法 |
3.2.1 菌落形态和个体特征 |
3.2.2 生理生化特征 |
3.2.3 16S rDNA基因测序 |
3.2.4 细菌 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 |
3.3 结果 |
3.3.1 菌落形态和个体特征 |
3.3.2 生理生化特性 |
3.3.3 16S rDNA鉴定结果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四章 GYZC02株培养条件的优化 |
4.1 实验材料 |
4.1.1 菌株来源 |
4.1.2 实验仪器 |
4.1.3 实验试剂 |
4.1.4 培养基 |
4.2 方法 |
4.2.1 抗栓菌株GYZC02生长曲线确定 |
4.2.2 GYZC02液体培养基成分的优化 |
4.2.3 GYZC02发酵条件的优化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菌株GYZC02的生长曲线 |
4.3.2 菌株GYZC02发酵条件优化的指标 |
4.3.3 GYZC02液体培养基成分的优化结果 |
4.3.4 发酵工艺条件的优化结果 |
4.4 小结 |
第五章 GYZC02株抗血栓活性成分的研究 |
5.1 GYZC02株抗血栓成分的分离方法 |
5.1.1 实验材料 |
5.1.2 实验方法 |
5.1.3 结果与讨论 |
5.2 GYZC02株抗血栓活性体外抗血栓试验 |
5.2.1 实验材料 |
5.2.2 实验方法 |
5.2.3 结果与讨论 |
5.3 GYZC02株抗血栓活性成分体内试验 |
5.3.1 实验材料 |
5.3.2 实验方法 |
5.3.3 结果与讨论 |
5.4 GYZC02株抗血栓成分的化学鉴定、验证和作用机制研究 |
5.4.1 实验材料 |
5.4.2 实验方法 |
5.4.3 结果与讨论 |
5.4.4 小结 |
第六章 论文的创新点和后续研究建议 |
6.1 论文的创新点 |
6.2 后续研究建议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 |
符号说明 |
图版 |
(8)蚯蚓生物工程技术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活性成分及生物技术研究 |
1.1 纤溶酶: |
1.2 纤溶酶原激活剂: |
1.3 钙调素 (Ca M) 和钙调素结合蛋白。 |
1.4 胆碱酯酶: |
1.5 过氧化氢酶: |
1.6 抗肿瘤成分。 |
1.7 抗微生物蛋白: |
1.8 兼具溶血和凝血作用的蛋白: |
2 结语和展望 |
(9)水葫芦的高值化利用及其生态治理(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水葫芦概况 |
1.1.1 水葫芦生物学特性 |
1.1.2 水葫芦生物入侵 |
1.1.3 水葫芦危害 |
1.1.4 水葫芦的控制 |
1.1.5 水葫芦的资源化利用 |
1.2 蚯蚓研究概况 |
1.2.1 蚯蚓在医药保健方面的应用 |
1.2.2 蚯蚓在畜禽、水产方面的应用 |
1.2.3 蚯蚓在农业方面的应用 |
1.2.4 蚯蚓在环境方面的应用 |
1.2.5 蚯蚓在食品方面的应用 |
1.2.6 市场行情与发展趋势 |
1.3 蚓激酶研究进展 |
1.3.1 分离纯化 |
1.3.2 理化及酶学性质 |
1.3.3 纤溶作用机制 |
1.3.4 临床应用 |
1.4 蚯蚓抗菌肽研究进展 |
1.4.1 阳离子抗菌肽的分类 |
1.4.2 阳离子抗菌肽的生物学功能 |
1.4.3 阳离子抗菌肽的作用机理 |
1.4.4 抗菌肽分离纯化 |
1.4.5 阳离子抗菌肽的理化性质 |
1.4.6 抗菌肽应用 |
1.5 本课题的立论依据、总体思路和研究目的 |
1.6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其创新点 |
第二章 水葫芦增殖的生理生化机制 |
2.1 引言 |
2.2 实验仪器与材料 |
2.2.1 材料 |
2.2.2 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水质含量检测 |
2.3.2 水葫芦营养成分测定 |
2.3.3 水葫芦养殖的单因素实验 |
2.3.4 响应面优化水葫芦养殖的实验 |
2.3.5 水葫芦水质净化效果 |
2.3.6 水葫芦活性成分累积规律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营养浓度对水葫芦增重的影响 |
2.4.2 营养条件对水葫芦增重的影响 |
2.4.3 响应面优化实验结果 |
2.4.4 水葫芦水质净化效果 |
2.4.5 水葫芦活性成分累积规律 |
2.5 小结 |
2.5.1 水葫芦增殖条件的探讨 |
2.5.2 水葫芦水质净化的探讨 |
第三章 福寿螺对水葫芦的利用效果及其活性成分的累积规律 |
3.1 引言 |
3.2 实验仪器与材料 |
3.2.1 材料 |
3.2.2 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福寿螺基本成分分析 |
3.3.2 福寿螺利用水葫芦增殖的单因素实验 |
3.3.3 响应面优化福寿螺利用水葫芦增殖的实验 |
3.3.4 活性成分累积规律实验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溶氧对福寿螺养殖的影响 |
3.4.2 pH对福寿螺养殖的影响 |
3.4.3 水高对福寿螺养殖的影响 |
3.4.4 温度对福寿螺养殖的影响 |
3.4.5 照度对福寿螺养殖的影响 |
3.4.6 响应面优化实验结果 |
3.4.7 福寿螺利用水葫芦增殖的各时期各活性成分累积规律 |
3.5 小结 |
3.5.1 福寿螺利用水葫芦的增殖条件探讨 |
3.5.2 福寿螺利用水葫芦的活性成分累积规律的探讨 |
第四章 蚯蚓对水葫芦的利用效果及其活性成分累积规律 |
4.1 引言 |
4.2 实验仪器与材料 |
4.2.1 材料 |
4.2.2 仪器 |
4.3 实验方法 |
4.3.1 蚯蚓成分分析检测 |
4.3.2 蚯蚓基料加工的单因素实验 |
4.3.3 蚯蚓利用水葫芦增殖的单因素实验 |
4.3.4 响应面优化蚯蚓利用水葫芦增殖的实验 |
4.3.5 活性成分累积规律实验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蚯蚓蚓床基料加工的单因素结果 |
4.4.2 pH对蚯蚓养殖的影响 |
4.4.3 密度对蚯蚓养殖的影响 |
4.4.4 照度对蚯蚓养殖的影响 |
4.4.5 透气性对蚯蚓养殖的影响 |
4.4.6 湿度对蚯蚓养殖的影响 |
4.4.7 温度对蚯蚓养殖的影响 |
4.4.8 响应面优化实验结果 |
4.4.9 蚯蚓养殖过程活性成分累积规律 |
4.5 小结 |
4.5.1 蚯蚓利用水葫芦的增殖条件探讨 |
4.5.2 蚯蚓利用水葫芦的活性成分累积规律的探讨 |
第五章 蚓激酶的提取纯化及其酶学性质 |
5.1 引言 |
5.2 实验仪器与材料 |
5.2.1 材料 |
5.2.2 仪器 |
5.3 实验方法 |
5.3.1 蛋白质含量测定 |
5.3.2 酶活力测定 |
5.3.3 蚓激酶的提取纯化 |
5.3.4 蚓激酶的酶学性质研究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蚓激酶粗提取单因素实验 |
5.4.2 蚓激酶粗提取正交试验 |
5.4.3 硫酸铵分段盐析 |
5.4.4 DEAE Sepharose离子交换层析 |
5.4.5 Sephadex G-100凝胶过滤层析 |
5.4.6 酶的纯度鉴定 |
5.4.7 蚓激酶纯化过程总表 |
5.4.8 蚓激酶的酶学性质研究 |
5.5 小结 |
5.5.1 蚓激酶的提取纯化过程探讨 |
5.5.2 蚓激酶的酶学性质探讨 |
第六章 蚯蚓中抗菌肽的提取纯化及其性质 |
6.1 引言 |
6.2 实验仪器与材料 |
6.2.1 材料 |
6.2.2 仪器 |
6.3 实验方法 |
6.3.1 蚯蚓抗菌肽含量测定 |
6.3.2 蚯蚓抗菌肽抗菌活性测定 |
6.3.3 蚯蚓抗菌肽分离纯化 |
6.3.4 蚯蚓抗菌肽性质 |
6.4 结果与讨论 |
6.4.1 蚯蚓抗菌肽诱导单因素结果 |
6.4.2 抗菌肽诱导的正交结果 |
6.4.3 抗菌肽提取单因素结果 |
6.4.4 抗菌肽提取工艺优化 |
6.4.5 硫酸铵分段盐析 |
6.4.6 SP Sepharose FF离子交换层析 |
6.4.7 凝胶过滤结果 |
6.4.8 抗菌肽纯化过程总表 |
6.4.9 肽的纯度鉴定 |
6.4.10 蚯蚓中抗菌肽的性质 |
6.5 小结 |
6.5.1 蚯蚓中抗菌肽的提取纯化过程探讨 |
6.5.2 蚯蚓中抗菌肽的性质探讨 |
结论与建议 |
结论 |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蚯蚓镇痛有效成分的分离及镇痛机制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疼痛产生机制 |
1.1 疼痛的产生 |
1.2 痛觉的传递 |
1.3 痛觉的调制 |
2 镇痛机制 |
2.1 目前临床镇痛药 |
2.2 外周镇痛作用机制 |
2.3 中枢镇痛作用机制 |
3 动物源性镇痛物质的分离纯化 |
3.1 蛇毒镇痛物质的分离 |
3.2 蝎毒镇痛物质的分离 |
3.3 蜘蛛镇痛物质的分离 |
4 蚯蚓的现代研究及应用 |
4.1 抗凝抗血栓 |
4.2 抗癌抗肿瘤 |
4.3 抗菌抗氧化 |
4.4 抗炎镇痛 |
5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蚯蚓镇痛成分的分离纯化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主要试剂及仪器 |
2 实验技术路线 |
3 实验方法 |
3.1 蚯蚓粗提液的制备 |
3.2 超滤管分离 |
3.3 镇痛作用验证 |
3.4 Sephadex G-50凝胶过滤层析 |
3.5 大鼠坐骨神经部分损伤模型 |
3.6 CM Sephadex C-50阳离子交换层析 |
3.7 高效液相色谱 |
3.8 Tricine SDS-PAGE电泳测定分子量 |
3.9 数据处理及分析 |
4 实验结果 |
4.1 镇痛作用验证结果 |
4.2 Sephadex G-50凝胶过滤层析结果 |
4.3 大鼠坐骨神经部分损伤模型筛选结果 |
4.4 CM Sephadex C-50阳离子交换层析结果 |
4.5 大鼠坐骨神经部分损伤模型筛选结果 |
4.6 高效液相色谱结果 |
4.7 大鼠坐骨神经部分损伤模型筛选结果 |
4.8 Tricine SDS-PAGE电泳测定分子量 |
5 分析与讨论 |
5.1 分离纯化技术路线的选择 |
5.2 蛋白组分镇痛活性筛选模型的选择 |
5.3 改良方向 |
6 小结 |
第三章 蚯蚓镇痛作用机制初探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实验主要试剂及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外周部位镇痛作用 |
2.2 中枢部位镇痛作用 |
2.3 阿片受体依赖性实验 |
2.4 对疼痛模型大鼠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实验 |
2.5 对疼痛模型小鼠NOS的影响实验 |
2.6 数据处理及分析 |
3 实验结果 |
3.1 外周部位镇痛作用实验结果 |
3.2 中枢部位镇痛作用实验结果 |
3.3 阿片受体依赖性实验结果 |
3.4 对疼痛模型大鼠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结果 |
3.5 对疼痛模型小鼠NOS活性的影响结果 |
4 分析与讨论 |
4.1 镇痛机制实验的选择 |
4.2 蚯蚓镇痛作用机制 |
5 小结 |
全文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四、蚯蚓纤溶酶的分离纯化及抗栓活性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叶面喷施蚯蚓复合液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吴慧,孔佑兵,张小强,李国生. 河北农业科学, 2021(05)
- [2]基于多组学模式的威廉环毛蚓抗血栓成分DPf3的分离鉴定及机制研究[D]. 吴娅丽.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3]地龙抗凝血活性物质研究进展[J]. 杨新,刘欣,万明,张涛. 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1)
- [4]蚯蚓提取物对动物创伤愈合作用的研究进展[J]. 殷建建,胡群,易子晴,刘洋,易丹,李文平. 中国兽医杂志, 2015(06)
- [5]磁性壳聚糖微球固定化蚯蚓纤溶酶及其性质研究[D]. 雷敬玲. 广西大学, 2015(05)
- [6]蚯蚓抗损伤有效成分对小鼠创伤愈合作用的研究[D]. 殷建建. 湖南农业大学, 2015(02)
- [7]细菌GYZC02株抗血栓活性成分研究[D]. 张健. 贵州大学, 2015(01)
- [8]蚯蚓生物工程技术研究进展[J]. 董启钧.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4(16)
- [9]水葫芦的高值化利用及其生态治理[D]. 佘启锋. 福州大学, 2014(10)
- [10]蚯蚓镇痛有效成分的分离及镇痛机制初探[D]. 李锐. 湖南农业大学, 201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