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溃疡病菌对杀菌剂枣枣灵抗性的生理研究

柑橘溃疡病菌对杀菌剂枣枣灵抗性的生理研究

一、柑桔溃疡病菌对杀菌剂拌种灵抗逆性生理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余沁涵[1](2020)在《柑橘溃疡病菌分离鉴定、全基因组测序及防治药剂筛选》文中研究表明柑橘溃疡病(Citrus canker)为世界检疫性病害,是柑橘重要的病害之一,在我国主要由柑橘黄单胞柑橘亚种(Xanthomonas citri subsp.citri,Xcc)引起。为了明确湛江地区柑橘溃疡病的病原类型并筛选出有效的防治药剂,本研究以染病柠檬叶片为材料进行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利用Nanopore三代测序技术平台进行病原菌全基因组测序,采用平板稀释分离、形态学观察和16S序列分析对病叶内生菌分离鉴定后进行平板对峙试验,检测内生细菌与柑橘黄单胞的相互作用,并通过抑菌圈法检测了几种常用药剂对柑橘溃疡病菌的抑制效果。1.从疑似柑橘溃疡病的柠檬病叶上分离到病原菌菌株zlm1908,通过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指标测定及分子生物学鉴定,确定该病原菌为柑橘黄单胞柑橘亚种(Xcc),离体接种在柠檬和红江橙叶片上,均产生典型的溃疡症状。2.全基因组测序结果表明菌株zlm1908的基因组大小为5.19 Mb,含有1条5,192,880 bp的染色体和2条长度分别为34,099 bp和119,114 bp的环状质粒,GC含量为64.67%。比较基因组研究发现菌株zlm1908与源自江西的jx-6菌株在CRISPR、基因岛、t RNA及前噬菌体数量以及质粒大小上都有较大的差异。3.从柠檬病叶中共分离到14种42株不同的内生细菌,通过平板拮抗试验从内生细菌中筛选到一株对柑橘溃疡病菌有良好抑制效果的解淀粉芽孢杆菌BA(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实验室保存的三株芽孢杆菌BL、SN和KC对zlm1908也表现出很强的抑制作用。4株芽孢杆菌对zlm1908的平均抑菌圈直径分别为、、和。4.不同药剂的抑菌结果显示:46%氢氧化铜WG、27.12%碱式硫酸铜SC、枯草芽孢杆菌WP、12%中生菌素WP和50%氯溴异氰尿酸PX五种药剂的EC50值分别为18.45 g/L、14.99 g/L、5.28 g/L、14.60 g/L和32.81 g/L。从EC50的大小可以看出五种杀菌剂中枯草芽孢杆菌对菌株zlm1908的抑制作用最强,其次为12%中生菌素、27.12%碱式硫酸铜、46%氢氧化铜,50%氯溴异氰尿酸的抑制作用最弱。综上,通过形态学观察、分子生物学等鉴定病原菌,对其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并开展有效药剂和拮抗菌株的筛选,旨在明确湛江地区柑橘溃疡病菌的类型,并为柑橘溃疡病的大田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孙芬变[2](2013)在《万寿菊杀菌素Ⅱ水乳剂对西瓜枯萎病防治机理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植物源杀菌素一一万寿菊杀菌素水乳剂Ⅱ防治西瓜枯萎病机理和药效的研究为主要内容,目的是为生产具有广谱抗菌、无明显的脊椎动物毒性或植物毒性、降解迅速无环境污染以及可再生等优点的新型农药提供理论依据。主要从三方面进行论证:(1)万寿菊杀菌素Ⅱ水乳剂对西瓜枯萎病菌的生长性指标和侵染力的影响;(2)万寿菊杀菌素Ⅱ水乳剂对西瓜植株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氮代谢以及抗性指标的影响;(3)万寿菊杀菌素Ⅱ水乳剂的室内盆栽和田间小区药效试验。主要研究结果如下:一、万寿菊杀菌素Ⅱ水乳剂能够有效杀死尖孢镰刀菌,而在相对较高的浓度如0.8μg/mL以上时,能够完全杀死尖孢镰刀菌,药效足可以持续240h甚至更久,通过改变膜透性、干扰其呼吸强度来抑制尖孢镰刀菌菌丝体的生长;二、万寿菊杀菌素Ⅱ水乳剂能够通过降低CMC纤维素酶和p-D-葡萄糖苷酶水平而降低尖孢镰刀菌的侵染力,能够通过影响呼吸强度、干扰能量代谢以及改变细胞膜透性抑制甚至杀死尖孢镰刀菌;三、万寿菊杀菌素Ⅱ水乳剂能够诱导西瓜幼苗光合作用增强,表现在叶绿素含量、酸性转化酶和碱性转化酶的提高;能够诱导西瓜幼苗的呼吸作用的提高,表现在植物体内的维生素C氧化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的提高;能够诱导西瓜幼苗氮代谢的提高,表现在硝态氮含量和硝酸还原酶的提高;能够诱导西瓜幼苗的抗逆性的提高,表现在诱导脯氨酸和苯丙氨酸解氨酶水平的提高,从而提高了西瓜细胞膜等结构和功能的稳定性。四、室内盆栽和田间小区药效试验表明万寿菊杀菌素Ⅱ水乳剂与传统农药多菌灵、生防菌制剂农抗120相比,对西瓜枯萎病具有更好的预防和治疗的效果,能够有效控制西瓜枯萎病的发生。由结果可知,万寿菊杀菌素水乳剂Ⅱ能够有效杀死西瓜枯萎病菌,提高西瓜苗抗西瓜枯萎病的能力,对西瓜枯萎病具有理想的防治效果,从而为开发新的防治西瓜枯萎病的农药及其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

高洁[3](2012)在《N-(3,4-亚甲二氧基苯基)酰胺类化合物的合成及抑菌活性研究》文中认为在二十一世纪,安全、高效、经济、环境友好是新农药品种研发所追求的主要目标。酰胺类化合物因其广谱、高效等活性特点一直受到医药及农药工作者的极大重视,近年来,也已成为农药创制的主流。近年来,以芝麻酚为原料,制备出的1-甲基-3-二氟甲基吡唑-4-甲酰胺类、3-(3,4-亚甲二氧基-6-烷氧基)丙烯酰胺类,其中一些化合物的杀菌或杀虫活性高于阳性对照,为了寻找和发现具有较高杀菌活性和应用价值的农药,本论文设计以3,4-亚甲二氧基苯酚、1,2-亚甲二氧基苯、环己酮缩邻苯二酚为原料,通过醚化、硝化、还原再酰化的合成路线合成出了35个N-(3,4-亚甲二氧基苯基)酰胺类化合物,其中34个化合物未见文献报道,化合物的结构均通过IR、1H-NMR和MS予以确认。初步抑菌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在100mg/L质量浓度下,35种化合物对6种供试菌株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C/D化合物的抑菌活性优于其他系列化合物,其中,C对水稻瘟疫病菌的抑制率为90.8%,D对烟草赤星病菌的抑制率为88.7%,均高于两种阳性对照的抑制率,Ad对水稻瘟疫病菌的抑制率为80.7%,B系列化合物的抑菌活性不高,对所有供试菌株的抑制率均小于40%。

赵英俄,祝明亮,秦西云,陈正斌[4](2007)在《我国植物病原细菌抗药性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从抗药性监测、交互抗性、抗药突变体生物学特性、抗药性机制、抗药性遗传5个方面对我国植物病原细菌抗药性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黄青春,周明国,叶钟音[5](2003)在《柑桔溃疡病菌抗药突变体的生理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经药剂驯化和紫外光诱导双重作用可获得柑桔溃疡病菌抗拌种灵突变体 (XcR) ,病原菌抗药突变频率低于 10 -6。XcR的生长速率与敏感菌株基本一致 ,对萎锈灵和叶枯唑具有潜在的正交互抗性 ,与浸种灵没有交互抗性。XcR胞外产物和胞外水解酶活性一般多于或高于敏感菌株 ,其中以淀粉酶活性变化最为明显。XcR琥珀酸脱氢酶活性显着降低 ,并对拌种灵的敏感性亦降低。XcR能够引起烟草的过敏性反应 ,但失去对寄主的致病性。XcR的性质表明 ,柑桔溃疡病菌对拌种灵产生抗药性的风险较低 ,病原菌获得抗药性状的同时可能导致其在田间的适合度下降。琥珀酸脱氢酶的活性可作为柑桔溃疡病菌抗药性的标记。

黄青春,周明国,叶钟音[6](2001)在《柑桔溃疡病菌对杀菌剂拌种灵抗逆性生理研究》文中认为在离体条件下对柑桔溃疡病菌 Xanthomonas citri胞外产物的分泌量、胞外蛋白酶活性、拌种灵的作用动态进行了测定 ,并对病原菌细胞的超微结构进行了电镜观察。结果表明 ,在一定浓度拌种灵的选择压力下 ,柑桔溃疡病菌胞外产物及胞外多糖的分泌量增多 ,胞外蛋白酶的活性在拌种灵浓度低于 10 μg/m L时亦增高 ,但胞外蛋白的产量受到抑制。接触药剂的菌体细胞原生质浓缩。胞外产物对拌种灵具有拮抗作用 ,从而对菌体细胞产生保护功效

黄青春,周明国,叶钟音[7](2001)在《柑桔溃疡病菌胞外产物在拌种灵与菌体互作中的作用》文中研究说明柑桔溃疡病原细菌的胞外产物 ,在拌种灵与病原菌互作过程中具有一定的调控作用。胞外产物尤其是胞外粘多糖 ( EPS) ,对拌种灵具有很强的拮抗作用 ;经药剂处理的病原菌 ,其胞外产物如 :电解质、EPS、胞外蛋白、以及胞外水解酶等 ,其产量和生物活性都呈现出一定规律的变化。研究表明 ,病原菌在药剂处理下 ,可通过胞外产物的变化产生一定的抗逆反应。

黄青春[8](2001)在《拌种灵(Amicarthiazol)对柑桔溃疡病菌作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拌种灵、噻枯唑、萎锈灵、以及二硫氰基甲烷等杀菌剂,柑桔溃疡病菌、水稻白叶枯病菌、大豆斑疹病菌等植物病原细菌为材料,着重从拌种灵对柑桔溃疡病菌的毒力机制、柑桔溃疡病菌的药理学机制、柑桔溃疡病菌对拌种灵的抗药风险性及生理特性等方面深入系统地研究了拌种灵对柑桔溃疡病菌的作用机制,并对拌种灵在菌体细胞内的分子生理生化靶标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在国内外首次系统地研究了拌种灵对植物病原细菌的作用。在离体条件下,拌种灵对植物病原菌的抑制作用具有强烈的选择性,对水稻白叶枯病菌、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柑桔溃疡病菌及大豆斑疹病菌的有效抑制中浓度(EC50)分别为0.5745、1.3026、2.6257和7.4970μg·mL1,对丁香假单胞病菌、番茄青枯病菌和大白菜软腐病菌基本无效,预示拌种灵仅对黄单胞病菌引起的病害具有较高的活性。噻枯唑、萎锈灵、二硫氰基甲烷和链霉素等杀菌剂对柑桔溃疡病菌的有效抑制中浓度分别为3.6269、2.8547、0.1485和0.0409μg·mL1,拌种灵对柑桔溃疡病菌的抑菌作用稍优于萎锈灵和噻枯唑,而低于二硫氰基甲烷和硫酸链霉素,但福美双不能抑制柑桔溃疡病菌的生长。拌种灵在偏酸或偏碱的环境下都具有抑菌作用,并且拌种灵能够抑制柑桔溃疡病菌对外源葡萄糖的吸收和利用,拌种灵对柑桔溃疡病菌的活性在不同的底物培养基中差异较大,以乙酸钠为底物的培养基中,活性约为在以葡萄糖为底物培养基中的5.3倍以上。 对拌种灵、噻枯唑和萎锈灵的毒力机制进行比较表明,拌种灵与噻枯唑、萎锈灵、及二硫氰基甲烷具有相似、而功能相异的毒性基因。噻枯唑对小麦纹枯病菌的生长没有影响,拌种灵和萎锈灵防治细菌病害都具有较好的作用效果,但柑桔溃疡病菌对二者的耐受程度存在较大的差异,最低抑制浓度(MIC)表现为100μg·mL1和400μg·mL1。拌种灵、噻枯唑和萎锈灵的活性者低于二硫氰基甲烷。在相同的有效浓度下,拌种灵对柑桔溃疡病菌生长速率的影响优于噻枯唑与萎锈灵的作用效果之和。拌种灵和萎锈灵对柑桔溃疡病菌的呼吸作用都具有抑制作用,低浓度隍枯哩对病原菌的呼吸作用具有一定的刺激作用,与同浓度拌种灵相比,噬枯哩的抑制作用较弱,表明拌种灵在防治细菌病害过程中,分子结构中唆哩结构和苯胺基甲酚结构均能发挥生物活性。 柑桔溃疡病菌的胞外产物在拌种灵与病原菌互作过程中具有一定的调控作用。胞外产物尤其是胞外粘多糖(EPS)对拌种灵具有很强的桔抗作用,胞外产物可以使拌种灵对病原菌生长的抑制率降低2倍左右。经拌种灵处理的病原菌,其胞外产物如:电解质、EPS、胞外蛋白、以及胞外水解酶等的产量和生物活性都呈现出一定规律的变化,在20Pg·mL拌种灵的棚下,菌体胞外蛋白的产量仅占对照的26.26%,f巳胞外蛋白酶的活性在拌种灵浓度低于10Pg·mL’条件下随着药剂浓度的升高而增强。研究表明,病原菌在药剂处理下可通过胞外产物的变化产生一定的抗逆反应。同时菌体细胞结构亦发生相应的变化,细胞质向中心浓缩,细胞两端出现空泡结构,细胞内含物与拌种灵接触减少,茵体细胞质表现出对外界不良环境抗逆性生理的适应性调节。 菌体细胞的药理学研究表明,拌种灵对柑桔溃疡病菌的抑制作用在病原菌不同生长时朋具有很大差异,在病原菌生长静止期加入药剂,即使50%·mL‘拌种灵对病原菌生长的抑制作用都较小。拌种灵对病原菌的作用方式为抑菌作用而不是杀菌作用。丙酮酸、软酸氨基葡萄糖、N-乙酚-D-氨基葡萄糖、细胞色素C等可以抵消拌种灵在菌体内的抑制作用。拌种灵不改变菌体细胞膜通透性,对菌体细胞膜的功能没有影响,对细胞膜N广K”ATP酶及其活化能、菌体蛋白合成、丙酮酸和柠檬酸代谢,及细胞呼吸过程等都具有不同程度的活性,拌种灵能够抑制病原菌细胞磕用酸脱氢酶的活性,50%·mL-‘拌种灵作用于菌体30分钟后对琉琅酸脱氢酶的抑制率高达98%。但拌种灵对菌体脂质合成、以及末端活性氧的产生等都几乎没有影响。拌种灵对细胞呼吸作用的抑制与丁烯戳胺类杀菌剂的作用机制相似。有证据表明,菌体细胞糖代谢途径和细胞呼吸电子传递链上掳琅酸脱氢酶系是拌种灵在柑桔馈疡病菌菌体细胞内的作用靶标。 经药剂诱导和紫外光照射双重作用首次获得柑桔腿病菌抗拌种灵突变体,经致病性研究表明,该突变体为由 突变体,抗药性的产生伴随着致病性的丧失, 二互 抗药突变体具有遗传的稳定性。但抗药突变体的生长速率、菌体蛋白和胞外蛋白 组分等与敏感菌株基本一致,对萎锈灵和噎枯咬具有潜在的正文互抗性,与二硫 氰基甲烷没有交互抗性。胞外水解酶活性一般高于敏感菌株,其中以淀粉酶活性 变化最为明显。胰琅酸脱氢酶活性显着降低,抗药突变体受拌种灵的抑制作用亦 降低。同时抗药突变体从蔗糖产生还原物质的能力显着降低。抗药突变体的性质

二、柑桔溃疡病菌对杀菌剂拌种灵抗逆性生理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柑桔溃疡病菌对杀菌剂拌种灵抗逆性生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柑橘溃疡病菌分离鉴定、全基因组测序及防治药剂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柑橘溃疡病及其病原菌研究进展
        1.1.1 柑橘溃疡病的症状特点
        1.1.2 柑橘溃疡病病原的特征
        1.1.3 柑橘溃疡病病原的分类和命名
    1.2 柑橘溃疡病的防治研究进展
        1.2.1 检疫防控
        1.2.2 农业防治
        1.2.3 化学防治
    1.3 内生菌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1.3.1 内生菌的概述
        1.3.2 内生菌的拮抗作用机理
        1.3.3 芽孢杆菌在柑橘溃疡病生物防治中的应用
    1.4 基因组学的研究进展
        1.4.1 全基因组测序技术的发展
        1.4.2 细菌全基因组测序的应用
        1.4.3 柑橘溃疡病菌基因组学研究
    1.5 技术路线
    1.6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试验材料
        2.1.2 供试培养基
        2.1.3 主要仪器
        2.1.4 主要试剂
    2.2 方法
        2.2.1 病原菌的分离纯化
        2.2.2 病原菌的形态学观察
        2.2.3 病原菌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2.2.4 病原菌的致病性测定
        2.2.5 病原菌的生理生化测定
        2.2.6 病原菌的全基因组测序
        2.2.7 比较基因组学
        2.2.8 内生细菌的分离与鉴定
        2.2.9 拮抗菌株筛选及抑菌试验
        2.2.10 杀菌剂对柑橘溃疡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2.2.11 数据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病原菌的分离纯化
    3.2 病原菌的形态学观察
        3.2.1 鞭毛及荚膜观察
        3.2.2 革兰氏染色观察
    3.3 病原菌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3.4 病原菌的致病性测定
    3.5 病原菌的生理生化测定
    3.6 病原菌的全基因组测序
        3.6.1 数据过滤统计
        3.6.2 基因组组装
        3.6.3 基因组组分分析与预测
        3.6.4 基因组功能注释
        3.6.5 蛋白亚细胞定位分析
        3.6.6 基因组圈图分析
    3.7 柑橘溃疡病菌的比较基因组学分析
    3.8 内生菌的分离与鉴定
        3.8.1 内生菌的分离纯化及菌落形态观察
        3.8.2 内生菌的分子鉴定
    3.9 拮抗菌株筛选及抑菌试验
        3.9.1 平板抑菌试验
        3.9.2 拮抗菌株菌落形态观察
    3.10 杀菌剂对柑橘溃疡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3.10.1 供试药剂对柑橘溃疡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3.10.2 供试药剂对柑橘溃疡病菌的毒力回归方程
4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4.2 讨论
    4.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2)万寿菊杀菌素Ⅱ水乳剂对西瓜枯萎病防治机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1 前言
    1.1 西瓜枯萎病
        1.1.1 西瓜枯萎病原菌概述
        1.1.2 西瓜枯萎病的症状和特点
        1.1.3 西瓜枯萎病的危害与防治存在的问题
        1.1.4 西瓜枯萎病致病机理
    1.2 万寿菊杀菌素
        1.2.1 植物源农药
        1.2.2 植物源杀菌剂
        1.2.3 万寿菊杀菌素Ⅱ
    1.3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仪器与试剂
        2.1.1 材料
        2.1.2 仪器
        2.1.3 试剂
    2.2 方法
        2.2.1 万寿菊杀菌素Ⅱ水乳剂对尖孢镰刀菌的杀菌作用
        2.2.2 万寿菊杀菌素Ⅱ水乳剂对西瓜幼苗的作用
        2.2.3 万寿菊杀菌素Ⅱ水乳剂药效试验
3 结果与分析
    3.1 万寿菊杀菌素Ⅱ水乳剂对尖孢镰刀菌的杀菌效果
        3.1.1 杀菌试验的浓度效应
        3.1.2 240h时的杀菌作用
        3.1.3 万寿菊杀菌素Ⅱ水乳剂对尖孢镰刀菌呼吸强度的影响
        3.1.4 万寿菊杀菌素Ⅱ水乳剂对尖孢镰刀菌细胞膜透性的影响
        3.1.5 万寿菊杀菌素Ⅱ水乳剂对尖孢镰刀菌侵染力的影响
    3.2 万寿菊杀菌素Ⅱ水乳剂对西瓜幼苗的影响
        3.2.1 西瓜幼苗吸收氮素的影响
        3.2.2 叶绿素含量、酸性转化酶及碱性转化酶活性的测定
        3.2.3 维生素C氧化酶、多酚氧化酶活性的测定
        3.2.4 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水平和脯氨酸含量的测定
    3.3 万寿菊杀菌素Ⅱ水乳剂药效试验
        3.3.1 盆栽药效试验结果
        3.3.2 田间小区药效试验结果
4 讨论
    4.1 万寿菊杀菌素Ⅱ水乳剂对尖孢镰刀菌生长和侵染力的影响
        4.1.1 万寿菊杀菌素Ⅱ水乳剂杀菌率的研究
        4.1.2 万寿菊杀菌素Ⅱ水乳剂对尖孢镰刀菌呼吸速率的作用
        4.1.3 万寿菊杀菌素Ⅱ水乳剂对尖孢镰刀菌生物膜透性的作用
        4.1.4 万寿菊杀菌素Ⅱ水乳剂对尖孢镰刀菌侵染力的的作用
    4.2 万寿菊杀菌素Ⅱ水乳剂对西瓜幼苗的作用
        4.2.1 氮素营养的影响
        4.2.2 叶绿素的含量、酸性转化酶及碱性转化酶活性的影响
        4.2.3 Vc氧化酶活性及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4.2.4 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水平和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4.3 万寿菊杀菌素药效试验
5 结论
参考文献
Abstract
附录1
附录2
致谢

(3)N-(3,4-亚甲二氧基苯基)酰胺类化合物的合成及抑菌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杀菌剂的发展状况与前景
    1.2 酰胺类化合物在农药领域的研究进展
        1.2.1 酰胺类在抑菌剂领域的研究
        1.2.2 酰胺类在杀虫剂领域的研究
        1.2.3 酰胺类在除草剂领域的研究
    1.3 酰胺类化合物在其他领域的研究进展
    1.4 论文的目的、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1.4.1 论文的目的和意义
        1.4.2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仪器、设备和试剂
        2.1.1 主要实验仪器、设备
        2.1.2 实验主要试剂
    2.2 化合物的合成
        2.2.1 芳香族酰氯的制备
        2.2.2 目标化合物Aa-Av的合成
        2.2.3 目标化合物Ba~Bk的合成
        2.2.4 目标化合物C的合成
        2.2.5 目标化合物D的合成
    2.3 生物活性测定
        2.3.1 供试病原
        2.3.2 培养基的配制
        2.3.3 活性测试方法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目标化合物的物理数据
    3.2 目标化合物的光谱数据
    3.3 目标化合物的生物活性测定结果
第四章 讨论
    4.1 合成方法和路线的选择
    4.2 目标化合物的结构表征
        4.2.1 IR结构表征
        4.2.2 ~1H-NMR结构表征
    4.3 化合物的抑菌活性分析
    4.4 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4)我国植物病原细菌抗药性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植物病原细菌抗药性的监测
2 植物病原细菌交互抗性的研究
3 植物病原细菌抗药性菌株生物学特性研究
4 植物病原细菌抗药性机制研究
5 植物病原细菌抗药性遗传研究
6 结语

(5)柑桔溃疡病菌抗药突变体的生理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1.2.1 抗药突变体的诱导
        1.2.2 抗药突变体的生长速率
        1.2.3 抗药突变体对叶枯唑、萎锈灵和浸种灵的交互抗性
        1.2.4 抗药突变体胞外水解酶活性
        1.2.5 抗药突变体琥珀酸脱氢酶活性
        1.2.6 抗药突变体的致病性
2 结果与分析
    2.1 抗药突变体 (XcR) 的获得
    2.2 抗药突变体生长速率
    2.3 抗药突变体对其它药剂的交互抗药性
    2.4 抗药突变体的胞外水解酶活性
    2.5 抗药突变体琥珀酸脱氢酶的活性
    2.6 抗药突变体的致病性
3 讨论

(8)拌种灵(Amicarthiazol)对柑桔溃疡病菌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引 言
上篇 文献综述
    第一章 羧基酰胺类杀菌剂拌种灵的研究进展
    第二章 柑桔溃疡病的研究现状
    参考文献
下篇 研究内容
    第一章 拌种灵对植物病原菌的毒力研究
        第一节 拌种灵对植物病原细菌的抑菌活性研究
        第二节 拌种灵、噻枯唑和萎锈灵对病原菌的毒力机制比较
    第二章 柑桔溃疡病菌胞外产物与拌种灵相互作用研究
    第三章 柑桔溃疡病菌菌体细胞的药理学研究
    第四章 柑桔溃疡病菌抗药突变体的生理特性研究
全文结论
英文摘要
致 谢

四、柑桔溃疡病菌对杀菌剂拌种灵抗逆性生理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柑橘溃疡病菌分离鉴定、全基因组测序及防治药剂筛选[D]. 余沁涵. 广东海洋大学, 2020(02)
  • [2]万寿菊杀菌素Ⅱ水乳剂对西瓜枯萎病防治机理的研究[D]. 孙芬变. 山西农业大学, 2013(03)
  • [3]N-(3,4-亚甲二氧基苯基)酰胺类化合物的合成及抑菌活性研究[D]. 高洁.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2(01)
  • [4]我国植物病原细菌抗药性的研究进展[J]. 赵英俄,祝明亮,秦西云,陈正斌. 安徽农业科学, 2007(23)
  • [5]柑桔溃疡病菌抗药突变体的生理特性研究[J]. 黄青春,周明国,叶钟音. 植物病理学报, 2003(01)
  • [6]柑桔溃疡病菌对杀菌剂拌种灵抗逆性生理研究[J]. 黄青春,周明国,叶钟音. 农药学学报, 2001(04)
  • [7]柑桔溃疡病菌胞外产物在拌种灵与菌体互作中的作用[J]. 黄青春,周明国,叶钟音. 植物病理学报, 2001(02)
  • [8]拌种灵(Amicarthiazol)对柑桔溃疡病菌作用机制研究[D]. 黄青春. 南京农业大学, 2001(01)

标签:;  ;  ;  ;  ;  

柑橘溃疡病菌对杀菌剂枣枣灵抗性的生理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