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速建设神农架生态旅游示范区(论文文献综述)
钟春艳,张斌,孙素芬[1](2020)在《生态保护为主的区域乡村振兴模式与路径——以湖北省神农架林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所在区域以生态保护为主,区域内有乡村居民分布。生态保护为主的区域乡村发展水平较低,区域乡村振兴是我国全面乡村振兴的重点和难点。乡村振兴走在湖北省前列的神农架林区是典型的生态保护为主区域,分析此类区域乡村振兴面临的问题,总结其乡村振兴的模式内涵与具体举措,结合面临问题与神农架实践,进而提出区域乡村振兴推进路径。可以为以生态保护为主的区域乡村振兴工作提供参考与借鉴。
孙雅妮[2](2020)在《中国自然保护地环境教育标准体系研究》文中指出自然保护地环境教育不仅可以减少对自然保护地资源的破坏,还会提升群众对环境保护的积极性,有利于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目前我国的自然保护地环境教育工作尚不完善,缺乏标准等规范性文件指导,其标准化作为生态文明领域的标准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没有建立完善的标准体系。为了给自然保护地环境教育的发展提供质量控制标准和行业指导依据,促进自然保护地资源的保护和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本文运用比较分析法、定性与定量分析及系统分析法,对我国自然保护地环境教育发展及标准化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通过分类法、过程法和三维坐标法构建了自然保护地环境教育标准体系,最终得出了以下主要结论:(1)我国的自然保护地环境教育存在一些如以科普解说、自然体验为主,教育手段较少,缺乏人才和资金保障,管理权责不清,工作流程不清晰等问题,机遇和挑战并存,急需加强环境教育标准化和管理工作。(2)直接对自然保护地环境教育做出规范的标准仅有14项,数量少,覆盖的范围和领域不够全面,自然保护地的环境教育缺乏法律法规和标准保障。(3)可编制进标准体系表的现行标准数量较少,可以援用的标准仅有3项,在补充修改后列入标准体系标的标准有16项,迫切地需要增加现行自然保护地环境教育相关标准。(4)我国自然保护地环境教育标准体系框架应从标准化领域、层次、标准要素三个维度构建,并编制配套的标准体系表,标准体系表共有标准77项,其中需要补充修改的标准有16项,可直接援用的有7项,还需新增54项标准。文章结合研究和未来发展趋势提出积极拓宽环境教育发展方式;加快国家及行业环境教育标准的制修订;建立配套的管理和评价反馈机制等建议。
敬博[3](2020)在《秦巴山区人地系统演化格局及空间管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是地理学研究的核心,是地球表层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开放复杂巨系统,是以地球表层一定地域为基础的人地相关系统,即人与地在特定地域中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动态结构。一直以来,中国地理学界在人地系统理论框架之下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主要包括人地系统的形成过程、结构特点和发展趋向;人地系统间相互作用、能量转换、后效评价及风险评估;人地系统的空间格局和地域分异规律;人地系统的时间演化规律及趋势;不同层次、不同尺度的人地系统优化协调管控等方面。山地占全球陆地面积的24%,提供了陆地70%以上的淡水资源和绝大部分能源、矿产、生态资源,是目前地球上生物多样性保存最好的区域,是全球自然保护的核心区和主要资源赋存区域,全球约有一半人口依赖山地提供的资源。山区自古以来就是人类重要的生活栖息地和文明发祥地,为人类的生息、繁衍和发展提供着重要的支撑,但由于自身系统不稳定、生态系统十分敏感,因此极易受到外界环境干扰,近年来成为在全球环境变化和生态退化过程中响应最为激烈和迅速的地区,山区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受到各国学界和政府的持续关注。在此背景下,作为特殊、复杂且地域分布广泛的一种人地系统类型,山区人地系统演化格局及其空间管控就成为人文地理学的重要科学理论和实践命题。本研究遵循“研究综述-理论建构-实证分析-对策建议”的研究思路,选取跨省典型山区——秦巴山区作为对象开展研究工作。运用人文-经济地理学、区域经济学、生态学和管理学等相关学科理论,重点从人地系统、空间均衡、空间管控三个方面对山区人地系统的特征、要素、结构、作用机制、状态评价及管控策略等进行分析,并建构理论框架;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Getis-Ord General G空间探测法、GWR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空间供需匹配模型、空间效益均衡模型等研究方法,对山区人地系统的演化特征和驱动机制、空间格局和影响因素、空间均衡和优化调控等问题开展实证研究;提出适宜于秦巴山区的空间管控模式及管控实践方案。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山区人地系统理论方法探讨。对山区人地系统基本特征、要素、结构、作用机制、演化机理和优化调控等进行理论分析,发现山区人地系统的协调与均衡体现在两个维度,理论维度上应包括“地域空间内的开发需求-环境供给关系匹配”、“区际间的效益均衡和区域综合效益最大化”两个方面,实践维度上提出应在不同区域采用针对性、差异化的空间管控手段,确定不同的发展模式和优化策略,促使人类活动要素在地域空间上有序分布,实现山区人地系统的综合均衡。(2)秦巴山区人地系统演化特征和驱动机制。秦巴山区人地系统的历史演化大致经历了以“共生协调”、“发展退化”、“矛盾突出”为主要特征的三个阶段;21世纪以来,秦巴山区人地系统协调度总体呈下降中略有浮动的发展状态,空间差异表现为中高山区快速下降,低山平原区相对平稳;影响秦巴山区人地系统协调度下降的主要决定因素是经济发展状态和资源利用程度,生态环境质量对秦巴山区人地系统协调度提升具有一定作用,但同时需要建立在高质量的社会经济发展基础之上。(3)秦巴山区人地系统空间格局定量研究。秦巴山区自然环境要素区域差异较大,且随地形变化的特征比较明显;人口、经济发展表现为外围热、内部冷的不均衡空间格局;多个要素、多个尺度的交互研究发现山区人地系统空间格局呈现集聚度低于平原、垂直向分异更为剧烈的显着特征,其与地形具有显着关联性。(4)秦巴山区人地系统空间均衡状态评价。秦巴山区存在供给能力与需求强度的显着空间错位,供给能力中部高而外围低,开发需求则基本与之相反;空间匹配均衡程度总体较低,且分布极不平衡,均衡度总体呈现“中部高、外围低”的格局,均衡与失衡的区县数量比为2:8;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不匹配,全域空间效益分布不够均衡。(5)提出了秦巴山区人地系统空间管控模式与管控实践方案。总体思路是以秦巴山区人地系统演化格局分析和空间均衡状态评价为依据,以优化人地系统空间格局为愿景,瞄准区域内空间供需匹配均衡和区际间综合效益均衡两大核心目标,划分管控单元,管控模式分为生态保障型、经济保障型、效益双增型、效益转移型等四个类型。
李小红[4](2020)在《生态移民小城镇空间重构的解析与优化》文中认为在生态移民和异地扶贫搬迁的双重政策推动下,生态移民小城镇的发展方兴未艾。空间是生活、生产、生态的物质载体,是政策和社会经济要素在土地上反映。论文聚焦生态移民小城镇,系统解析其空间重构,试图为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和生态移民小城镇健康发展提供优化建议。本文以治河渡镇和大九湖镇为案例剖析,尝试解析生态移民小城镇空间重构的特征、效应和动力因素,并提出空间重构继续优化策略。文章的论述部分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空间重构历程特征分析。研究表明,生态移民的推动下小城镇的“三生空间”经历着剧烈的空间重构特征;分析了案例城镇的空间结构特征表现为城镇建设活动加剧,建成区向外扩张和空间结构的转型,催生多中心结构。总结了案例城镇在生活空间、生产空间和生态空间的空间演变特征,总结了其“三生空间”相互转化关系、空间布局关系和功能重组关系。第二部分为空间重构效应研究。总结并提炼了空间重构对生态移民小城镇在三个维度产生的效应,即经济效应、社会效应和生态效应。研究表明,产业结构、产业性质和产业发展策略对区域经济有显着促进作用;社会维度的正面效应主要表现在城乡融合度不断提升、社会出现阶层分化,负面效应主要表现在移民就业困难、文化特色空间消失、城镇政绩的“唯数字论”;在生态效应方面主要表现为区域生态环境得到修护、提高了生态调蓄能力和内部生态空间逐步优化。第三部分为空间重构的动力因素研究。剖析了生态移民小城镇空间重构的动力因素主要有政策因素、城镇化因素、产业因素和生态因素。实证研究显示,政策因素起主导作用,以政府为主导模式的自上而下的生态移民小城镇建设是空间重构的主要幕后推手,直接影响空间的开发强度、空间布局;人口增加起推动作用,直接扩大了小城镇空间规模从而影响空间重构的用地类型和规模;产业经济起促进作用,产业转型影响小城镇功能转变从而影响空间重构用地布局和用地类型占比;生态条件的约束与导向作用,生态环境的约束使得生态移民小城镇的发展趋势发生显着变化从而影响空间重构的时序性。第四部分为空间重构的优化建议,归纳并提炼出生态移民小城镇空间重构优化的三大目标和应对策略。提出生态移民小城镇空间重构优化的三大目标:移民就业、空间文化特色和相应政策弥补;从产业类型引导,空间要素优化,政策治理保障三个方面阐述了空间重构的优化策略。论文解析了生态移民背景下移民小城镇空间重构的特征、效应和动力因素,并为移民小城镇空间重构优化制定了具有针对性的指导策略提供了理论依据,对未来移民小城镇的规划实践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陈慧媛[5](2020)在《湖北省乡村旅游地空间格局演变特征及影响机理 ——以休闲农业示范点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休闲农业的发展受到了广泛关注。休闲农业是基于农业生产活动和农村景观,发生在农村地区与旅游业相融合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形态,与乡村旅游的内涵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休闲农业示范点作为众多休闲农业单位之中的典范,研究其空间格局的演变规律及影响机理对揭示特定地域范围内乡村旅游的空间时空演变特征有着重要意义。自2010年湖北省首次在全省范围内评选休闲农业示范点,至今已走过十年。经过十年的发展,湖北省休闲农业变化巨大,但目前鲜有关于湖北省休闲农业示范点时空演变的研究成果。因此,本文以2010-2019年间湖北省379个获评省级以上休闲农业示范单位为研究对象,运用GIS空间分析和数理统计分析方法,探析湖北省乡村旅游地的空间格局演变特征及影响机理。研究表明:第一,湖北省休闲农业示范点空间分布类型整体上属于集聚类型,休闲农业示范点之间的距离缩短且集聚程度加强;第二,湖北省休闲农业示范点空间分布密度区域差异显着,总体上呈“大分散、小集聚”、“东密西疏”的格局,最高密度区主要集中在武汉,整体密度值不断提高;第三,湖北省休闲农业示范点空间分布重心移动“先东后西”,整体发展方向表现为西北-东南方向发展的特征,空间布展扩大,分布范围更广,呈现出逐渐离散的特征。湖北省休闲农业示范点呈现出“点-轴”模式发展特征,综合湖北省乡村旅游发展历史与休闲农业示范点空间格局演变,将其分布三个发展阶段:萌芽阶段,散点分布,示范点之间关联强度弱;成长阶段,多中心模式,出现多个乡村旅游集聚区,但集聚区之间的联系尚不紧密;兴盛阶段,点-轴模式凸显,休闲农业示范点沿交通干线延伸并形成轴带,多个集聚中心成为轴带上的节点。进一步探究其空间格局演变的影响机理,研究认为休闲农业的空间格局演变受到自然本底、人文资源和特产引力等基础条件与交通助力、客源驱动、政策支撑和景区辐射等发展条件的综合影响,其中自然本底是根本,交通助力是关键,客源驱动是导向、政策支撑是保障。针对以上湖北省休闲农业示范点空间格局演变特征和影响机理,本文建议湖北省乡村旅游发展的优化路径:以市场为导向,实现空间均衡化发展;以资源为特色,促进功能区划专业化发展;以政策为支撑,构建科学合理的乡村旅游空间结构网络。
熊家余[6](2018)在《潮涌四十年 旅游新发现》文中研究指明潮涌四十年,灵秀湖北乘着改革的东风,与时俱进,砥砺奋进。从"一枝独秀"到"满眼是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湖北旅游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实现了"小旅游"到"大旅游"的蝶变,由过去单一的接待事业到重要的经济产业再转变为产业事业并重的综合性产业,旅游的产业地位、经济功能逐步增强,旅游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性、社会就业的带动力,以及对文化与环境的促进作用日益显现。
廖凌云[7](2018)在《武夷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社区规划研究》文中提出统筹社区发展与生态保护是中国国家公园体制建设的重点与难点。世界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地已由消极保护走向社区参与的积极保护。然而,在中国国家公园体制试点阶段,部分试点区仍采用核心区生态移民的消极保护方式来简单化处理社区问题。试点区的社区政策多为通则式、均质化条款,缺乏对社区管理、社区参与机制和社区发展等方面现状问题的系统认识。研究以中国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的社区问题为研究对象与切入点,综合多学科方法建构了基于多尺度社区问题分析的社区规划研究框架,以武夷山试点区为实证案例系统分析了社区问题的空间布局特征、时空变化以及关键影响因素,并反馈与完善了规划研究框架的内容与方法。研究首次建构了中国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社区规划研究的理论框架,填补了对武夷山试点区社区规划研究的空白,也为中国乃至世界其他自然保护地的社区规划提供了理论和案例参照。研究通过大量的实地调研和访谈,运用耦合空间和机制的系统分析方法,从区域、试点区和社区三个尺度深入解析武夷山试点区社区的现状问题和形成机制。研究揭示了武夷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社区问题的复杂性、尺度效应和不确定性,并从意识、技术和制度三个方面归纳了社区问题的根源,基于对社区问题的系统认识,研究提出以“区域协调发展、人地关系优化和社区能力提升”为优化目标,并从空间和机制两方面提出社区规划的优化策略。空间规划优化策略包括划定多层次的生态缓冲区、调整和细化功能分区和优化社区分类调控。机制优化策略包括:完善联合保护机制,健全区域协调机制;优化资源产权制度,完善社区参与制度;细化社区发展机制,推动社区营造计划。研究对武夷山试点区社区规划案例展开系统研究,初步探索了实现中国东部地区国家公园“人-地”关系和谐的社区规划途径,从社区规划的视角为中国国家公园总体规划及体制建设的完善提供政策建议。
沈晓晴[8](2018)在《湖北省农业与旅游业耦合协调发展研究》文中指出当下,我国农业正处于变革、转型的关键时期,如何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时代背景下提高农业供给质量、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实现农业现代化转型之路的快速发展成为了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旅游业近年来在我国发展迅猛,成为了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产业,在产业融合发展的大背景下,旅游业与农业的协调和融合发展显现出了极大的潜力,通过农业资源旅游化的开发模式,不仅使农业资源得到极大地利用,而且极大的提高农产品的附属价值,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增收途径和就业机会。农业和旅游业耦合协调的发展模式不但给农业与旅游业带来了新的路径选择,而且对于实现乡村振兴、产业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通过对二者协调发展关系的研究,不仅能够对农业与旅游业协调发展关系做出科学评价,指出区域农业与旅游业协调发展过程中的不足与问题所在,而且能够对未来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协调发展提供现实依据和启示。本研究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湖北省各州市“十二五”期间农业与旅游业发展及二者协调发展状况进行测度及评价,得出如下结论:1.农业发展整体趋势向好,州市间发展速度存在显着差异。2.旅游业发展迅猛,但发展速度呈“疲软”态势3.旅游业发展格局为“一市独大”,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突出。4.农业与旅游业耦合协调发展趋势基本稳定,格局分布呈“三强四弱多点不理想”。最后针对相应问题提出如下政策建议:1.深化政府作用,为农业与旅游业的耦合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2.树立“耦合”思想,借助信息化手段加快农业与旅游业的耦合发展速度。3.创新人才培机制,为农业与旅游业的耦合发展提供智力支持4.科学规划开发,促进农业与旅游业深度融合。
王汉祥[9](2017)在《中国北疆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生态化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全球生态环境挑战和国家发展方式转变的背景下,中国北疆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必须遵循自然生态规律和文化传承发展规律,处理好区域旅游经济、文化与生态关系,实现旅游产业生态化发展。旅游产业生态化发展的前提是发展观念的转变。自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人们已经开始逐渐认识到工业化发展模式和市场经济制度带来的诸多弊病。其中,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生态干扰,以及过度追求物质财富而忽视自然生态价值等问题,都在全球范围内蔓延,给一代代人们造成了直接或间接的重大福利损失,使工业化发展在创造物质繁荣的同时带来前所未有的可持续性问题挑战。因此,工业经济必须向生态经济观念转变。旅游产业生态化发展就是遵循生态经济发展理念,顺应自然,尊重文化,综合利用循环经济、清洁生产、绿色发展等手段和理念,实现旅游资源高效利用和旅游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之间的关系协调,从根本上确保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生态化发展需要充分认识到区域特殊性,充分重视区域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可持续问题,因为,生态系统稳定和文化良好传承是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生态化发展两个同等重要的内容。当然,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生态化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旅游产业本身具有综合性、异地性、体验性、依赖性、脆弱性等特征,它是旅游地自然和人文,经济和社会多种要素共同作用形成的一个复杂系统,即"区域旅游产业系统",旅游者、旅游地居民、旅游企业和旅游地政府是区域旅游系统的主要构成主体,区域旅游产业生态化发展状态根本上取决于区域旅游产业系统内部关系。根据本文提出的"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生态化发展系统关系"模型,民族地区旅游是在外来游客旅游需求推动下,旅游企业开发利用旅游地自然与人文资源,旅游地居民提供文化和劳动力资源,在消耗区域物质能源的同时为旅游者提供旅游产品和服务,为地区创造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并向区域生态系统排放一定废弃物的产业系统活动过程。而且,只有实现区域旅游产业系统的绿色生产、生态旅游、文化传承和制度完善四个关键环节,才能够实现旅游产业生态化和可持续发展。其中,制度是协调系统关系的关键所在。因此,旅游地政府必须通过完善的制度约束各旅游活动主体,使之各尽其责,各安其位,各享其利,在尊重自然生态和民族文化的前提下良性竞争,和谐共存。本文以"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生态化发展系统关系"模型为理论基础,分别建立了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生态化发展状态评价、关系评价和效率评价三类指标体系。其中,状态评价重点测评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生态化发展的关键环节实现状况,包括绿色生产、生态旅游、文化传承和制度完善四大类指标;关系评价重点考察区域旅游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采用"旅游收入能耗比"这一具体指标进行衡量,既反映了旅游产业发展的能源消耗状况,也间接反映了旅游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旅游生态环境质量;效率评价重点考察区域旅游产业投入与产出的关系,投入包括物质资源、文化资源和人力资源三大类,产出包括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生态价值三大类,如果效率水平越高就说明区域旅游产业生态化发展水平越高,意味着同样的旅游产业资源投入所创造的综合效益就越大。本文综合运用广义数据包络分析(DEA)等方法,对中国北疆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生态化发展现状做了全面系统分析。从生态化发展状态、发展关系和发展效率等三维评价结果来看,近十五年来无论是包括内蒙古、新疆、甘肃和宁夏的广义中国北疆民族地区,还是仅包括内蒙古自治区的狭义中国北疆民族地区,其旅游产业生态化发展水平是在不断提高的,但是,目前仍然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区域(地区)间的差距也比较明显,而且很多地区近期发展趋势波动性较大,这说明中国北疆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生态化发展的非均衡性和非稳定性还是比较突出的。同时,研究发现地区旅游产业生态化发展的水平与工业化水平并非同步,甚至很多地区表现出工业化水平越高旅游产业生态化水平相对越低的状况,说明产业结构对区域旅游产业生态化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当然,旅游产业生态化发展水平是多种因素共同决定的结果,区域自然条件、文化资源、人口规模、产业规模、生产效率,以及政府产业管理水平等都会带来影响。中国北疆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生态化发展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路径体系。根据当前国家和地区主体功能区发展战略,民族地区应该以旅游生态功能分区为基础,构建包括绿色生产、生态旅游、文化传承和制度完善等四个关键环节的路径体系。本文以狭义中国北疆民族地区为例,研究构建了区域旅游产业生态化发展功能分区,在区域主体功能区基础上分别设立从一级到四级的生态旅游功能区,并通过生态旅游和绿色旅游认证制度对不同类型的生态旅游区进行激励约束,要求生态旅游功能区内旅游产业发展必须达到绿色生产、生态旅游等相关要求。当然,旅游地政府应该切实履行制度供给等职责,积极发挥协调旅游产业生态化发展系统关系的核心作用,尤其要以科学完善的规章制度为主要管理手段,促进旅游产业系统内绿色生产、生态旅游、文化传承等关键环节的顺利实现。总之,中国北疆民族地区需要大力普及生态发展理念,完善旅游产业生态化发展的制度体系,构建旅游产业绿色生产体系,保护和传承好民族文化资源,只有如此,区域旅游产业才能形成生态化发展的内在机制,才能实现区域旅游业绿色、协调、可持续发展目标。
湖北省人民政府[10](2016)在《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北省旅游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的通知》文中认为鄂政发[2015]21号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现将《湖北省旅游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旅游业综合性强,辐射面广,带动力大,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各地各部门要适应新形势,抢抓新机遇,加大力度,强化措施,努力把旅游业建设成为我省战略性支柱产业,充
二、加速建设神农架生态旅游示范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加速建设神农架生态旅游示范区(论文提纲范文)
(1)生态保护为主的区域乡村振兴模式与路径——以湖北省神农架林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神农架林区乡村振兴的基础与现实问题 |
1.1 神农架林区乡村振兴基础 |
1.2 神农架林区乡村振兴面临的突出问题 |
(1)保护与发展矛盾长期存在。 |
(2)底子薄基础差,存在诸多短板。 |
(3)区域品牌价值亟待提升。 |
2 神农架林区高质有效推进乡村振兴的路径模式 |
2.1 全区生态至上模式 |
2.2 绿色产业富民模式 |
2.3 乡村美丽宜居模式 |
2.4 文明治理融合模式 |
3 以生态保护为主的区域乡村振兴推进路径 |
3.1 科学制定规划,构建“全域绿色”的发展格局 |
3.2 以生态保护为理念,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 |
3.3 培育乡村新兴产业,构建“绿色融合”的产业体系 |
3.4 注重引领与保障作用发挥,强化“务实灵活”的体制机制创新 |
3.5 弘扬地方文化,打造“外联内升”的人文环境 |
4 结束语 |
(2)中国自然保护地环境教育标准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1 国内外自然保护地环境教育研究与发展现状 |
2.1.1 国外自然保护地环境教育研究与发展现状 |
2.1.2 国内自然保护地环境教育研究与发展现状 |
2.1.3 我国自然保护地环境教育存在的问题 |
2.2 国内外自然保护地环境教育标准体系研究与发展现状 |
2.2.1 国际自然保护地环境教育标准体系现状 |
2.2.2 国内自然保护地环境教育标准体系现状 |
2.3 自然保护地环境教育标准体系构建的理论基础 |
2.3.1 相关概念 |
2.3.2 标准体系的基本理论 |
2.4 标准体系构建的方法比较研究 |
2.4.1 层次分析法 |
2.4.2 过程法 |
2.4.3 分类法 |
2.4.4 三维坐标法 |
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3.1 资料来源 |
3.2 研究方法 |
3.3 技术路线 |
4 现行自然保护地环境教育标准分析 |
4.1 我国自然保护地环境教育标准分析 |
4.2 我国自然保护地环境教育标准化存在的问题 |
4.3 自然保护地环境教育标准体系需求分析 |
4.4 国内外现行标准适用性分析 |
4.4.1 国外自然保护地环境教育现行标准适用性分析 |
4.4.2 国内自然保护地环境教育现行标准适用性分析 |
4.5 小结 |
5 自然保护地环境教育标准体系构建 |
5.1 自然保护地环境教育标准体系的法律和政策依据 |
5.2 自然保护地环境教育标准体系的构建原则 |
5.3 自然保护地环境教育标准体系的依存主体 |
5.3.1 自然保护地环境教育要素的选择与确定 |
5.3.2 研究方法 |
5.3.3 问卷设计与回收 |
5.3.4 结果分析 |
5.3.5 标准体系要素分析 |
5.4 自然保护地环境教育标准体系框架 |
5.4.1 标准领域 |
5.4.2 标准要素 |
5.4.3 层次 |
5.5 自然保护地环境教育标准体系表 |
5.6 标准体系表编制说明 |
5.7 小结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中国自然保护地标准名录 |
附录B 中国自然保护地环境教育相关标准名录 |
附录C 自然保护地环境教育要素调查问卷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3)秦巴山区人地系统演化格局及空间管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框架及思路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1 相关概念与内涵 |
2.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2.1 山地研究进展与现状 |
2.2.2 山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 |
2.2.3 山区人地系统空间格局研究 |
2.2.4 山区人地系统演化研究 |
2.2.5 山区人地作用机制研究 |
2.2.6 山区人地系统研究方法 |
2.3 研究评述 |
2.3.1 现状评述 |
2.3.2 启示与总结 |
第三章 理论基础 |
3.1 山区人地系统理论 |
3.1.1 基本特征 |
3.1.2 要素和结构 |
3.1.3 状态与作用机制 |
3.1.4 演化及影响机理 |
3.2 山区人地系统空间均衡理论 |
3.2.1 空间均衡基本理论 |
3.2.2 空间均衡科学维度 |
3.2.3 山区空间均衡模型架构 |
3.3 山区人地系统空间管控理论 |
3.3.1 山区资源要素优化配置原理 |
3.3.2 山区人地系统协调发展目标 |
3.3.3 山区人地系统空间管控路径 |
第四章 秦巴山区人地系统演化与格局分析 |
4.1 秦巴山区人地系统概况 |
4.2 人地系统演化阶段 |
4.2.1 远古时代至先秦时期 |
4.2.2 春秋战国至明清时期 |
4.2.3 民国时期至今 |
4.3 21世纪以来人地系统演化分析 |
4.3.1 指标体系与研究方法 |
4.3.2 演化特征与空间差异 |
4.3.3 协调度演化驱动力分析 |
4.4 人地系统的水平格局 |
4.4.1 自然地理环境格局 |
4.4.2 人口与经济格局 |
4.5 人地系统的垂直格局 |
4.5.1 人地系统垂直分异特征 |
4.5.2 人口-经济空间分布与地形相关性 |
4.5.3 地形对人口-经济空间的影响机制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秦巴山区人地系统空间均衡分析 |
5.1 人地关系匹配均衡评价 |
5.1.1 研究机理与指标体系 |
5.1.2 供给能力与需求强度 |
5.1.3 空间匹配均衡度特征 |
5.2 人地系统效益均衡评价 |
5.2.1 总体效益评价 |
5.2.2 空间效益均衡度特征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秦巴山区人地系统空间管控研究 |
6.1 空间管控思路 |
6.2 空间管控依据 |
6.2.1 人地系统演化规律 |
6.2.2 人地系统基本格局 |
6.2.3 人地系统空间均衡 |
6.3 空间管控模式 |
6.3.1 生态保障单元 |
6.3.2 经济保障单元 |
6.3.3 效益双增单元 |
6.3.4 效益转移单元 |
6.4 空间管控实践方案 |
6.4.1 管控单元 |
6.4.2 规划策略 |
6.4.3 政策保障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之处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生态移民小城镇空间重构的解析与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的对象与范围 |
1.4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2 理论基础及相关研究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2.2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2.3 本章小结 |
3 生态移民小城镇空间重构的特征 |
3.1 案例概况 |
3.2 镇区空间结构重构 |
3.3 镇域三生空间重构 |
3.4 本章小结 |
4 生态移民小城镇空间重构的效应 |
4.1 经济效应 |
4.2 社会效应 |
4.3 生态效应 |
4.4 本章小结 |
5 生态移民小城镇空间重构的动力因素 |
5.1 政策因素 |
5.2 城镇化因素 |
5.3 产业因素 |
5.4 生态因素 |
5.5 本章小结 |
6 生态移民小城镇空间重构的优化 |
6.1 优化目标 |
6.2 优化策略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及研究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创新点 |
7.3 研究不足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5)湖北省乡村旅游地空间格局演变特征及影响机理 ——以休闲农业示范点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研究及评述 |
1.2.1 乡村旅游空间格局研究 |
1.2.2 乡村旅游空间格局影响机理研究 |
1.2.3 乡村旅游发展路径优化研究 |
1.2.4 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论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乡村旅游概念及类型 |
2.1.2 休闲农业概念及类型 |
2.1.3 乡村旅游地、休闲农业示范点及空间格局界定 |
2.2 乡村旅游空间格局演变理论基础 |
2.2.1 区位理论 |
2.2.2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
3 区域概况、数据说明及研究方法 |
3.1 研究区域概况 |
3.2 数据说明 |
3.3 研究方法 |
3.3.1 文献分析法 |
3.3.2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方法 |
3.3.3 空间分析法 |
4 湖北省乡村旅游空间格局演变特征 |
4.1 空间分布类型演变 |
4.2 空间密度格局演变 |
4.3 空间分布重心移动特征 |
4.4 点—轴结构演变 |
4.4.1 萌芽阶段(1998-2011年):散点分布 |
4.4.2 成长阶段(2012-2014年):多中心模式 |
4.4.3 兴盛阶段(2015—2019年):点—轴体系 |
5 湖北省乡村旅游空间格局演变影响机理 |
5.1 自然本底 |
5.1.1 地形地貌 |
5.1.2 水文因素 |
5.2 人文资源 |
5.3 特产引力 |
5.4 客源驱动 |
5.5 政策支撑 |
5.6 交通助力 |
5.7 景区辐射 |
6 乡村旅游发展路径优化 |
6.1 乡村旅游发展的路径依赖 |
6.1.1 开发无序——规划依赖 |
6.1.2 布局分散——空间依赖 |
6.1.3 产品同质——创意依赖 |
6.2 乡村旅游发展的路径优化 |
6.2.1 以市场为导向,空间分布均衡化 |
6.2.2 以资源为特色,功能区划专业化 |
6.2.3 以政策为支撑,空间结构科学化 |
7 结论与不足 |
7.1 主要结论 |
7.2 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表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7)武夷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社区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相关概念与研究范围的界定 |
1.1.1 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 |
1.1.2 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社区 |
1.1.3 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社区规划 |
1.2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
1.2.1 国际背景 |
1.2.2 国内背景 |
1.2.3 研究切入点和拟解决的问题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4.1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
1.4.2 论文的章节安排 |
1.5 研究方法 |
1.5.1 系统论方法 |
1.5.2 社会调查方法 |
1.5.3 空间分析方法 |
第2章 中国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社区问题的复杂性分析及社区规划评述 |
2.1 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社区的现状特征 |
2.1.1 人口社会:农村社区为主,人口密度东西差异大 |
2.1.2 资源权属:集体土地比例高,资源使用权有争议 |
2.1.3 产业经济:产业结构较单一,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
2.2 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社区问题的复杂性分析 |
2.2.1 以集体林为主的非自然保护地面积增加 |
2.2.2 多种自然保护地与社区的多重矛盾叠加 |
2.3 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社区规划评述 |
2.3.1 试点区相关社区规划政策概述 |
2.3.2 问题一:周边社区合作保护策略缺乏保障制度的设计 |
2.3.3 问题二:分区管理与社区搬迁策略忽略社区发展权益 |
2.3.4 问题三:同质化的社区发展策略忽略社区内部差异性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多尺度问题分析的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社区规划研究框架建构 |
3.1 相关研究综述 |
3.1.1 中国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社区研究进展 |
3.1.2 中国自然保护地社区问题研究综述 |
3.1.3 中国自然保护地的社区规划研究综述 |
3.1.4 国外国家公园的社区规划研究综述 |
3.1.5 小结 |
3.2 框架建构思路与理论基础 |
3.2.1 思路:以社区问题的多尺度系统分析为切入点 |
3.2.2 系统论 |
3.2.3 冲突理论 |
3.3 框架建构的目标与意义 |
3.3.1 目标:针对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 |
3.3.2 意义:提升认识和提供指导 |
3.4 框架的内容与方法 |
3.4.1 研究对象 |
3.4.2 研究步骤与内容 |
3.4.3 研究方法体系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武夷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概况及研究框架概述 |
4.1 基本情况 |
4.1.1 地理位置与范围 |
4.1.2 自然文化资源概况 |
4.2 社区概况 |
4.2.1 区内社区概况 |
4.2.2 周边社区概况 |
4.2.3 社区管理现状 |
4.3 武夷山试点区社区典型性分析 |
4.4 武夷山试点区社区规划研究框架概述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武夷山试点区周边社区的问题研究 |
5.1 问题识别:周边社区对试点区的影响与威胁 |
5.1.1 野生动物的栖息地破碎化与孤岛化保护 |
5.1.2 壮年晚期、老年期丹霞地貌局部地区受损 |
5.1.3 九曲溪流域的水质、水量面临潜在威胁 |
5.1.4 影响与威胁因素的空间分布现状 |
5.2 试点区周边社区的土地利用变化分析——以武夷山市为例 |
5.2.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5.2.2 1992-2014 年武夷山市建设用地的扩张分析 |
5.2.3 1992-2014 年九曲溪东南支流流域的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
5.3 周边社区问题形成的影响因素分析 |
5.3.1 周边社区经济发展诉求大 |
5.3.2 区域联合保护政策不完善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武夷山试点区内社区发展与生态保护的矛盾研究 |
6.1 问题识别:试点区内社区发展与生态保护的矛盾 |
6.1.1 山上:茶林之争 |
6.1.2 山下:人地矛盾 |
6.2 试点区茶园建设管理的古今变化分析 |
6.2.1 选址布局:从分散种植到集中密植 |
6.2.2 环境营造:从茶林相生到全垦除杂 |
6.2.3 耕种管理:从精耕细作到粗耕药作 |
6.3 试点区内社区发展与生态保护的矛盾形成的影响因素分析 |
6.3.1 意识:传统生态理念转变,注重短期经济利益 |
6.3.2 技术:茶园建设技术改变,茶产业发展不充分 |
6.3.3 制度:产权制度不完善,被动式社区参与保护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武夷山试点区内社区经济发展问题研究 |
7.1 问题识别:试点区内社区经济发展问题 |
7.1.1 区域发展不平衡 |
7.1.2 贫富收入差距大 |
7.1.3 产业发展不充分 |
7.2 典型社区的产业发展脉络 |
7.2.1 自然保护区社区产业发展脉络——以桐木村为例 |
7.2.2 武夷山地区社区茶产业发展脉络——以黄柏村为例 |
7.3 试点区社区经济发展问题形成的影响因素分析 |
7.3.1 社区基础条件差异 |
7.3.2 社区能力建设不足 |
7.3.3 社区发展政策不同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基于多尺度社区问题分析的试点区社区规划优化 |
8.1 武夷山试点区多尺度问题分析小结 |
8.2 武夷山试点区社区规划相关政策评述 |
8.2.1 区域协调相关政策未明确空间和保障机制的设计 |
8.2.2 社区管理相关政策或将加剧试点区与社区的矛盾 |
8.2.3 社区发展相关政策忽略社区的差异性和能力提升 |
8.3 武夷山试点区社区规划优化的目标及内容框架 |
8.3.1 社区规划的优化目标 |
8.3.2 社区规划的内容框架 |
8.4 区域尺度的社区规划优化对策 |
8.4.1 划定多层次的生态缓冲区 |
8.4.2 完善联合保护机制,健全区域协调机制 |
8.5 试点区尺度的社区规划优化对策 |
8.5.1 调整和细化功能分区 |
8.5.2 优化资源产权制度,完善社区参与制度 |
8.6 社区尺度的社区规划优化对策 |
8.6.1 优化社区分类调控 |
8.6.2 细化社区发展机制,推动社区营造计划 |
8.7 本章小结 |
第9章 结论与讨论 |
9.1 结论 |
9.1.1 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的社区特征及社区问题的复杂性 |
9.1.2 基于多尺度问题分析的试点区社区规划研究框架建构 |
9.1.3 武夷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的社区问题及形成机制 |
9.1.4 基于多尺度问题分析的武夷山试点区社区规划优化 |
9.2 讨论 |
9.2.1 创新点 |
9.2.2 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中国自然保护地与社区的冲突案例分析一览表 |
附录B 访谈情况汇总表及部分访谈摘录 |
附录C 社区调查问卷 |
附录D 黄柏村口述史访谈大纲及部分访谈摘录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8)湖北省农业与旅游业耦合协调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1 国内研究综述 |
2.2 国外研究综述 |
2.3 国内外文献综述评述 |
第三章 研究设计与方法及数据来源 |
3.1 研究设计 |
3.1.1 研究的主体框架 |
3.1.2 研究思路 |
3.2 研究方法 |
3.2.1 熵值法 |
3.2.2 耦合协调模型 |
3.3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数据来源 |
3.3.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3.2 指标体系说明与数据来源 |
第四章 实证分析 |
4.1 湖北省农业发展现状 |
4.1.1 农业生产能力不断提高,农业强省建设成效突出 |
4.1.2 农林牧渔业比重基本保持稳定,产业融合进程加速 |
4.1.3 “三农”问题得到稳步解决,农业活力与潜力得到释放 |
4.1.4 农业法治建设进一步完善,新型农业难题逐步得到解决 |
4.1.5 农业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农村能源建设成效显着 |
4.2 湖北省各州市农业发展综合评价 |
4.3 湖北省旅游业发展现状 |
4.3.1 旅游业整体发展程上升趋势,但增幅疲软 |
4.3.2 资本集聚趋势加速,旅游业展现强大的拉动作用 |
4.3.3 旅游业公共服务设施完善、旅游综合性目的地初步彰显 |
4.3.4 旅游业发展领域拓宽,成为了一种超强的复合型大产业 |
4.3.5 旅游业显现出强大的经济拉动作用,在脱贫、扶贫工作中贡献巨大 |
4.4 湖北省各州市旅游业发展综合评价 |
4.5 湖北省旅游业与农业协调发展评价 |
4.5.1 湖北省农业与旅游业耦合协调类型与特征 |
4.5.2 湖北省农业与旅游业耦合协调时空演变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1.1 农业发展整体趋势向好,州市间发展速度存在显着差异 |
5.1.2 旅游业发展迅猛,但发展趋势呈“疲软”态势 |
5.1.3 旅游业发展格局为“一市独大”,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突出 |
5.1.4 农业与旅游业耦合协调发展趋势基本稳定,格局分布呈“三强四弱多点不理想” |
5.2 对策与建议 |
5.2.1 深化政府作用,为农业与旅游业的耦合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
5.2.2 树立“耦合”思想,借助信息化手段加快农业与旅游业的耦合发展速度 |
5.2.3 创新人才培机制,为农业与旅游业的耦合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
5.2.4 规范科学规划开发,促进农业与旅游业深度融合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9)中国北疆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生态化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2.1 旅游产业生态化概念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2.3 国内研究综述 |
1.2.4 研究述评总结 |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论文结构 |
1.5 本章小结 |
二、旅游产业生态化发展的理论基础 |
2.1 生态经济学理论 |
2.1.1 生态经济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
2.1.2 生态经济学的几个基本观点 |
2.1.3 生态经济评价的内容和方法 |
2.1.4 生态经济与旅游产业生态化 |
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1 可持续发展概念由来 |
2.2.2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
2.2.3 可持续经济发展基本原理 |
2.2.4 可持续发展与旅游产业生态化 |
2.3 循环经济理论 |
2.3.1 循环经济的内涵 |
2.3.2 循环经济的特征 |
2.3.3 循环经济发展途径 |
2.3.4 循环经济与旅游产业生态化 |
2.4 本章小结 |
三、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生态化发展系统关系 |
3.1 旅游产业内涵及其特征 |
3.1.1 旅游产业内涵 |
3.1.2 旅游产业特征 |
3.2 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生态化发展系统 |
3.2.1 区域旅游产业系统 |
3.2.2 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生态化发展系统模型 |
3.3 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生态化发展测评 |
3.3.1 旅游产业生态化发展状态评价 |
3.3.2 旅游产业生态化发展关系评价 |
3.3.3 旅游产业生态化发展效率评价 |
3.4 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生态化发展路径 |
3.4.1 生态化发展总体路径 |
3.4.2 生态化发展路径构成 |
3.5 本章小结 |
四、中国北疆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生态化发展现状 |
4.1 中国北疆民族地区概况 |
4.1.1 广义北疆民族地区概况 |
4.1.2 狭义北疆民族地区概况 |
4.2 中国北疆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
4.2.1 广义北疆民族地区发展概况 |
4.2.2 狭义北疆民族地区发展现状 |
4.3 中国北疆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生态化发展评价 |
4.3.1 现有评价方法述评 |
4.3.2 生态化发展状态评价 |
4.3.3 生态化发展关系评价 |
4.3.4 生态化发展效率评价 |
4.3.5 生态化发展评价总结 |
4.4 中国北疆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生态化发展挑战 |
4.4.1 经济增长压力带来的挑战 |
4.4.2 经济工业化发展带来的挑战 |
4.4.3 制度供给滞后带来的挑战 |
4.4.4 地区发展不平衡带来的挑战 |
4.5 本章小结 |
五、国内外旅游产业生态化发展实践及启示 |
5.1 国外旅游产业生态化发展实践及启示 |
5.1.1 国外实践概述 |
5.1.2 国外实践启示 |
5.2 国内旅游产业生态化发展实践经验及启示 |
5.2.1 国内实践概述 |
5.2.2 国内实践启示 |
5.3 本章小结 |
六、中国北疆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生态化发展路径 |
6.1 旅游产业生态化发展路径选择背景 |
6.2 旅游产业生态化发展路径突破 |
6.3 旅游产业生态化发展功能分区 |
6.3.1 国家和地区主体功能区规划要求 |
6.3.2 旅游产业生态化发展功能分区 |
6.4 旅游产业生态化发展路径体系 |
6.4.1 旅游产业生态化发展总体路径安排 |
6.4.2 旅游产业生态化发展关键路径安排 |
6.5 本章小结 |
七、中国北疆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生态化发展建议 |
7.1 普及旅游产业生态化发展思想观念 |
7.2 建设旅游产业生态化发展制度体系 |
7.3 构建旅游产业生态化绿色生产体系 |
7.4 筑牢旅游产业生态化发展文化基石 |
7.5 本章小结 |
八、总结和展望 |
8.1 全文总结 |
8.2 创新之处 |
8.3 存在不足 |
8.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加速建设神农架生态旅游示范区(论文参考文献)
- [1]生态保护为主的区域乡村振兴模式与路径——以湖北省神农架林区为例[J]. 钟春艳,张斌,孙素芬.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20(10)
- [2]中国自然保护地环境教育标准体系研究[D]. 孙雅妮.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3]秦巴山区人地系统演化格局及空间管控研究[D]. 敬博. 西北大学, 2020
- [4]生态移民小城镇空间重构的解析与优化[D]. 李小红. 华中科技大学, 2020(01)
- [5]湖北省乡村旅游地空间格局演变特征及影响机理 ——以休闲农业示范点为例[D]. 陈慧媛.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6]潮涌四十年 旅游新发现[J]. 熊家余. 湖北画报(湖北旅游), 2018(06)
- [7]武夷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社区规划研究[D]. 廖凌云. 清华大学, 2018(04)
- [8]湖北省农业与旅游业耦合协调发展研究[D]. 沈晓晴. 武汉轻工大学, 2018(01)
- [9]中国北疆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生态化发展研究[D]. 王汉祥. 内蒙古大学, 2017(08)
- [10]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北省旅游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的通知[J]. 湖北省人民政府. 湖北省人民政府公报, 201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