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红豆草的特性和栽培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罗源,周扬,张林,鲁怡婷,陈慧淋,蒋凤,袁鑫,宋思梦[1](2021)在《甘孜州主要牧草饲用价值及水土保持能力》文中指出青藏高原牧区牧草种植业在畜牧业发展中占据主导地位,为了解甘孜州主要牧草资源现状,根据调研结果及文献资料,综述了甘孜州主要牧草的生长习性及分布情况,分析其在饲用价值与水土保持功能上的共性特征。结果表明:甘孜州主要牧草资源有康巴垂穗披碱草、芜菁、鸭茅、康巴老芒麦、高丹草、红豆草、紫花苜蓿等,分布于州内康定、道孚、雅江、理塘等县域海拔1200~4600m处。其中,芜菁属十字花科,红豆草、紫花苜蓿属豆科,其余4种均隶属禾本科;高丹草为1年生,芜菁为2年生,其余5种均为多年生;除高丹草为暖季型外,其余6种均为冷季型草本。这7种牧草平均年刈割次数为2~3次(芜菁仅1次),鲜产草量高(尤其是芜菁、鸭茅、高丹草及紫花苜蓿),养分含量丰富(尤其是紫花苜蓿),康巴垂穗披碱草、鸭茅、康巴老芒麦、高丹草、红豆草的根系庞大,对土壤有固定作用,可减缓地表径流。针对优质牧草不足、草地退化严重、水土流失加剧等问题,建议在甘孜州试引种威提特东非狼尾草、海狮苏丹草、巨菌草及纳罗克非洲狗尾草4种饲用水土保持优质牧草,以期改善甘孜州退化草地现状并促进长江上游生态保护区草地经济建设。
周栋昌,沈禹颖,武慧娟,耿小丽,李智燕,张洁,付萍,朱倩[2](2021)在《陇中黄土高原混播草地生产性能》文中研究表明为了指导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栽培草地建植及草食畜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本研究选择当地推广种植面积较大的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和红豆草(Onobrychis viciaefolia)两个草种为研究对象,于2016-2018年在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李家堡镇黄金村开展了紫花苜蓿与红豆草在1?0 (H1)、7?3 (H2)、5?5 (H3)、3?7 (H4)和0?1 (H5)的混播比例下草地生产性能的相关研究。结果表明:1)建植生长第2年,H2、H3、H4处理的地上生物量分别比H1处理提高46.0%、 34.0%和12.0%,但均低于H5处理;第3年,H2、 H3、 H4处理的地上生物量分别比H1处理提高36.5%、40.0%和23.5%,比H5处理提高34.9%、38.4%和22.1%,混播效应明显。2)随着混播组合中紫花苜蓿比例的降低,紫花苜蓿相对于红豆草的种间竞争力减小。3)紫花苜蓿与红豆草在3?7混播比例下,2种牧草的粗蛋白含量均最高,且紫花苜蓿高于红豆草;与单播相比,混播后相对饲喂价值提高,提高了4.4%~49.73%,7?3混播比例下,紫花苜蓿的相对饲喂价值较高,3?7混播比例下,红豆草的相对饲喂价值较高。综合来看,紫花苜蓿与红豆草在7?3和5?5混播比例下,于生长第2年和第3年可获得相对较高的地上生物量和营养物质产量,可在生产实践中大面积推广应用。
陈彦珠,米敏,贺善睦,高永权,彭刚,鱼小军[3](2020)在《不同预处理对红豆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为减轻红豆草种子萌发过程中的发霉,提高种子发芽率,研究了不同预处理方式(剥皮+晒种、晒种、剥皮、烫种+剥皮、烫种)对红豆草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剥皮+晒种、剥皮和剥皮+烫种处理均提高红豆草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与对照相比,各处理均能显着抑制种子发霉,以剥皮和烫种处理效果最佳。烫种、剥皮和剥皮+晒种处理可显着提高红豆草幼苗株高,根长较对照差异不显着,晒种处理对地上生物量有增加效应,剥皮+晒种处理可增加地下生物量,但两种处理较对照均差异不显着。剥皮+晒种处理可显着提高根系平均直径,根系表面积和根系体积。综合而言,剥皮+晒种处理对红豆草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生长的促进效果均最好。
任文,张志新,蔺昶兴,杨倩,沈禹颖[4](2020)在《混播比例对高寒草地红豆草-垂穗披碱草混播群落生物量分配与竞争的影响》文中指出混播是高寒地区栽培草地建植的重要方法。本研究于2018-2019年在天祝县进行大田试验,探究不同混播比例的红豆草(Onobrychis viciifolia)和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100∶0、70∶30、50∶50、30∶70、0∶100)栽培草地的生长动态及种间关系的变化。建植第1年,混播群落生物量于生长季末期达到最大,当红豆草和垂穗披碱草混播比例为70∶30时,土地当量比(land equivalent ratio, LER)值较高,地上总生物量最大,为3 172.2 kg·hm-2,此时红豆草、垂穗披碱草间竞争关系较弱,两者竞争比率(competitive ratio, CR)值接近于1,混播群落的真实产量损失(actual yield loss, AYL)值接近于0或小于0。建植第2年,6月时混播群落绝对株高及自然株高较低,混播比例为30∶70的处理红豆草CR值、侵略强度(aggressivity, A)值大于垂穗披碱草,随着混播群落不断生长,红豆草、垂穗披碱草绝对株高及自然株高发生变化,生长空间趋于饱和,此时红豆草竞争能力(CR值、A值)远小于垂穗披碱草。第2年生长季末期,混播处理的LER值、AYL值分别为1.33~1.68和24.0%~57.0%,30∶70的处理生物量最大,为9 178.8 kg·hm-2,分别为红豆草单播、垂穗披碱草单播的3.6和1.6倍。综上,不同比例的红豆草与垂穗披碱草混播草地其产量及种间关系会随生长阶段的变化而变化,其中30︰70的组合在两年的生长季中总产量最高,应根据使用途径选择合适混播比例及时间段对其加以利用。
李晓敏[5](2020)在《水分调控对甘肃引黄灌区枸杞间作红豆草生产力及水分利用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针对甘肃引黄灌区枸杞传统种植模式下连作障碍严重、生产力及水分利用低下等问题,探究科学合理的种植模式和水分调控模式已成为当地枸杞产业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本文以枸杞和红豆草为研究对象,设置了3种水分处理(充分灌水:75%85%(W1)、轻度亏水:65%75%(W2)、中度亏水:55%65%(W3))和3种种植模式(枸杞单作(DG)、红豆草单作(DH)、枸杞间作红豆草(JZ)),研究水分调控和间作模式对土壤环境、作物生长、光合、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分析叶片和农田尺度水分利用效率的相关性,得出适宜当地枸杞和红豆草高产高效的水分调控模式和种植模式。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随亏水程度的加深,各处理0-120 cm土层平均含水率呈减小趋势;W2和W3处理下,间作较相应单作含水率减小了2.93%5.30%。随深度的增加,各处理土壤含水率呈先增后减趋势,在60 cm或80 cm处取得最大值;W3处理下,间作较枸杞单作增加了7、8月份0-60 cm土层的含水率。间作模式下,总耗水量随亏水程度的加剧呈递减趋势。轻度亏水有利于提高枸杞单作与间作0-60cm各土层的有机质含量。与枸杞单作相比,间作使0-20 cm土层有机质增加了14.88%32.95%,铵态氮减小了2.53%6.38%。W2处理下,间作较相应单作减少了0-60 cm各土层硝态氮含量。(2)随亏水程度的加深,枸杞株高和地径增长量呈先增后减趋势,南北/东西冠幅增长量呈递减趋势。水分处理相同时,间作对枸杞地径和冠幅增长量影响不显着,但W2处理下,间作使枸杞株高增长量显着提高了24.21%。随亏水程度的加深,红豆草株高逐渐降低,且同一水分调控下表现为间作低于单作。随刈割次数的增加,红豆草粗蛋白含量增加了3.21%29.54%,酸性洗涤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含量依次减小了11.52%21.21%和11.51%14.75%。W1处理下,红豆草间作第二茬牧草的品质较好,且间作较红豆草单作粗蛋白含量提高了2.21%,酸性洗涤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分别减小了2.43%和0.72%。(3)随亏水程度的加深,红豆草单作和间作的叶绿素含量呈递减趋势;枸杞单作和间作的叶绿素含量分别在W1和W2处理下最大。W2和W3处理下,间作使枸杞叶绿素含量提高了8.95%和5.27%。枸杞、红豆草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日均值随亏水程度的加深逐渐减小。枸杞叶片水分利用效率日均值在W3处理下最高,且间作较单作显着增加了2.81%。W1处理下,红豆草间作叶片水分利用效率日均值最高,且间作较单作显着增加了23.98%。(4)W2处理下,枸杞单作的干果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最高(2546.80kg·hm-2、4.87 kg·hm-2·mm-1)。随亏水程度的加深,红豆草单作和枸杞间作红豆草模式下总产量和系统水分利用效率呈递减趋势。W1处理下,枸杞间作较单作干果产量显着增加了9.69%,红豆草间作与单作干草产量差异不显着。受枸杞和红豆草收获物产量差异的影响,水分利用效率整体表现为枸杞间作红豆草>红豆草单作>枸杞单作,且同一水分调控下,间作系统较单作平均水分利用效率提高了80.86%109.66%。(5)基于枸杞、红豆草不同尺度下水分利用效率相关性分析表明,枸杞叶片和农田水分利用效率间不存在显着相关,红豆草叶片和农田水分利用效率间存在显着正相关。综合得出,轻度亏水(土壤水分维持在田间持水量的65%75%)有利于枸杞单作获得较高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充分灌水(土壤水分维持在田间持水量的75%85%)时,枸杞间作红豆草可提高枸杞产量、牧草品质和系统水分利用效率。
马史琛[6](2020)在《牧草与作物根系分泌物成分构成与他感效应》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论文采用沙培盆栽法种植供试牧草与作物品种,利用极性有机溶剂二氯甲烷提取供试材料幼苗根系分泌物,采用气象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测定其幼苗根系分泌物成分。砂培盆栽法种植供试牧草与作物品种4周后,制备幼苗浸提液,划分浸提液浓度为:0.25dwg·L-1,0.5dwg·L-1,1dwg·L-1,2dwg·L-1(1dwg·L-1代表1L蒸馏水中含有1g幼苗干物质提取物),蒸馏水作为空白试验对照,总共5个浓度梯度,所有供试品种两两相互之间进行种子萌发试验。通过对23种不同品种牧草与作物幼苗根系分泌物化感物质成分测定与供试品种相互之间他感效应检测,旨在了解牧草与作物幼苗化感物质的成分种类,并筛选相互间他感效应明显的品种,可为进一步研究他感作用机制,延长牧草与作物种植年限、田间管理、合理轮作及为生产选育低自毒品种等提供理论依据。取得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23种牧草与作物品种幼苗根系分泌物成分种类差异较大。测定出甘农5号紫花苜蓿幼苗根系分泌物67种;甘农9号紫花苜蓿55种;阿尔冈金紫花苜蓿104种;一年生紫花苜蓿蒺藜苜蓿37种;陇燕1号燕麦59种;白燕7号燕麦124种;丹麦444燕麦49种;德美亚玉米60种;陇单339玉米34种;陇单8号玉米69种;德胜高粱52种;海牛高粱51种;牛魔王高粱35种;陇春bJ103小麦37种;西旱3号小麦33种;甘啤5号皮大麦36种;甘肃红豆草13种;捷达黑麦草19种;宁农苏丹草60种;得力高丹草29种;墨西哥玉米92种;新哥莱德草地早熟禾22种;大力士杂交甜高粱95种。2、牧草或作物种内品种之间他感效应普遍表现为负效应,且他感效应强度随浸提液浓度的升高而增强,在幼苗浸提液浓度为2dwg·L-1时最强;不同牧草或作物品种间他感效应大多表现为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的“低促高抑”现象,浸提液浓度低于0.5dwg·L-1时为表现为正效应,浸提液浓度高于1dwg·L-1时表现为负效应,且负效应强度随浸提液浓度的升高而增强(2dwg·L-1>1dwg·L-1)。3、部分牧草与作物存在特性他感效应。4种苜蓿作为供体品种,白燕7号燕麦作为受体品种时,苜蓿品种与白燕7号间他感效应表现变化规律不明显,而当白燕7号作为供体品种对苜蓿品种皆表现为负效应;苜蓿与高粱品种间他感效应表现变化规律不明显;玉米与高粱品种间他感效应普遍表现为负效应;宁农苏丹草作为浸提液供体对大部分其它牧草与作物品种他感效应表现为副效应,而作为受体时,其它牧草与作物品种对宁农苏丹草既有表现低促高抑的,也有表现负效应的;草地早熟禾作为受体品种时,其他所有品种对其皆表现为负效应;甘啤5号皮大麦作为供体,对多个品种(苜蓿、燕麦、玉米、甘肃红豆草、捷达黑麦草、宁农苏丹草)都表现低促高抑。4、牧草与作物他感效应与根系分泌物成分构成的关系。供试材料间他感效应表现差异取决于根系分泌物的相近程度与,供试材料间共有的根系分泌物越多,他感效应检测时共有的根系分泌物浓度由于累加作用而增大,故他感效应表现为负效应;供试材料间共有的根系分泌物越少,他感效应检测时共有的根系分泌物浓度累加作用小,故他感效应表现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
乔雨[7](2020)在《EMS诱导蒙农红豆草优良突变体筛选及花色变异机理研究》文中指出蒙农红豆草是一种多功能性牧草,除作饲料外,还可美化环境,同时也是重要的蜜源植物。但由于其育成和使用年限已有20余年,其丰产性和抗寒性逐渐退化,因此亟需对其进行提纯复壮及品种的更新换代研究。本研究利用甲基磺酸乙酯(EMS)诱变蒙农红豆草吸胀种子确定半致死剂量,并以此剂量构建M1代突变群体,一方面以低温(2℃)发芽方法筛选抗寒性较强的突变植株;另一方面混合收种构建M2、M3代突变群体,对突变群体主要进行以下3方面的研究:①通过SSR分子标记对不同突变群体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目的从分子层面确定不同突变群体DNA多态性;②以M1、M2代突变群体为试验材料,通过SPAD值和株高对突变群体进行初步鉴定分类,比较不同类型中突变植株的叶绿素含量和光合特性,目的筛选红豆草高产育种亲本材料;③在M1代突变群体中获得浅色花突变体,通过对不同花色表型、结构、成分以及转录组的研究,为红豆草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EMS诱变强度的增加导致蒙农红豆草种子发芽力和活力的降低,其中0.9%的EMS处理18 h吸胀种子达到其半致死剂量,也是建立蒙农红豆草突变群体的适宜剂量。在蒙农红豆草的突变群体中,出现了叶色、叶量、花色、花序分枝等多个变异性状,其中多叶变异率较高,在M1代中达到30%以上。(2)EMS诱变蒙农红豆草吸胀种子获得的M1代诱变植株,在幼苗期和越冬期的低温胁迫下其主要生理生化指标发生显着变化,同时其越冬期根部结构也有明显变化,说明EMS诱变吸胀种子后在低温条件下发芽筛选得到的植株其抗寒性强于对照。蒙农红豆草M2代的突变体植株(SPAD为25.28~48.84,株高为80~107 cm),其光合速率最高(5.76 μmol·CO2·m-2·s-1)、水分利用效率也较高(2.33 μmol·mmol-1),可作为其高产育种的亲本材料。23对引物在蒙农红豆草不同群体多态性位点比例变化为M3>M2>M1,说,说明EMS诱变后代其遗传物质多态性逐代增强,由于育种目标的不同M3代蒙农红豆草突变群体也可作为育种亲本材料的筛选群体。(3)EMS诱变蒙农红豆草获得的浅色花突变体与对照的粉红色花和紫红色花为3种不同的色系,根据黄度值(b*)和色相角(h°)将浅色花突变体的花色定义为黄白色花。在3种花色中共检测到10种类黄酮和5种花青素,其中6种山奈酚衍生物、2种矮牵牛素衍生物、2种飞燕草素衍生物和1种锦葵素衍生物为首次在蒙农红豆草的花瓣中报道。(4)不同花色不同时期蒙农红豆草花瓣转录组测序共得到81319631904个核苷酸(约 81Gb),5.47 亿多个 reads,53009 条 Unigene,其中 6202 条 Unigene 上具有SSR位点,平均每5.86 kb就有1个SSR位点;重复基元数量主要以三核苷酸为主(49.13%),二核苷酸次之(22.07%);在重复基元类型中以AG/CT最高(16.16%),其次为AAG/CTT(14.30%);基元重复次数种类最多为三核苷酸(1 1种),二核苷酸次之(10种),随着基元重复次数的增加核苷酸的数量减少;具有高度多态性潜能的SSR(长度≥20 bp)有3130条(38.29%)。其中共有6396个基因被注释到KEGG代谢通路中,共找到和花色相关的3条代谢通路,分别是类黄酮代谢通路、黄酮和黄酮醇代谢通路以及花青素代谢通路,其中与类黄酮代谢通路合成相关的差异基因38条,黄酮和黄酮醇代谢通路合成的相关差异基因有10条,花青素代谢通路合成的相关差异基因有1条。(5)通过对蒙农红豆草不同花色花瓣的转录组测序和qRT-PCR的验证,共找到7个控制其花色的关键基因,分别为4CL3、ANR、LAR、FLS、CHS、DFE、ANS,其中CHS、DFR、ANS表达量增加导致花色的加深。
徐杉[8](2019)在《紫花苜蓿炭疽病的病原及其致病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炭疽病是一类造成经济损失,普遍存在,毁灭性的植物病害。它是限制紫花苜蓿生产的重要因素,但目前我国有关紫花苜蓿炭疽病的研究较少,尚不明确其病原种类、病原致病性强弱、分布地区、危害现状和品质损失等信息,为查明该病的上述信息,为其防治提供依据。本研究以我国西北地区(甘肃、宁夏、新疆),西南地区(云南、四川)和北方地区(内蒙、黑龙江)栽培的紫花苜蓿为研究对象,于2014年至2018年,通过田间试验、室内试验和温室试验,对各地区的紫花苜蓿炭疽病进行了病害调查、病原分离、形态学鉴定、分子生物学鉴定、致病性测定和常规营养成分测定等工作,获得如下结果。1.我国西北、西南和北方共7省16个调查地区中,确定6省8个地区发生紫花苜蓿炭疽病,由5种炭疽属病原(Colletotrichum spp.)引起。其中,三叶草炭疽菌(C.trifolii)引起的苜蓿炭疽病发生于甘肃酒泉、宁夏银川和新疆昌吉;平头炭疽菌(C.truncatum)引起的苜蓿炭疽病发生于内蒙赤峰和内蒙沙尔沁;毁灭炭疽菌(C.destructivum)引起的苜蓿炭疽病发生于四川新都;北美炭疽菌(C.americae-borealis)引起的苜蓿炭疽病发生于云南小哨、甘肃民乐和内蒙沙尔沁;菜豆炭疽菌(C.incanum)引起的苜蓿炭疽病发生于内蒙赤峰。这些病原中,菜豆炭疽菌(C.incanum)引起的苜蓿炭疽病属于首次报道,为世界新记录,苜蓿为该种的新寄主,而北美炭疽菌(C.americae-borealis)引起的苜蓿炭疽病属于我国首次报道,为我国新记录。2.根据菌落特征、形态学特征以及多基因系统发育学,明确了5种炭疽属病原有3种类型的分生孢子,位于4个复合种群中,即北美炭疽菌和毁灭炭疽菌为直孢子属于毁灭炭疽复合种(destructivum complex);平头炭疽菌和菜豆炭疽菌为弯孢子分别属于平头炭疽复合种(truncatum complex)和白蜡树炭疽复合种(spaethianum complex);三叶草炭疽菌为圆柱孢子属于黄瓜炭疽复合种(orbiculare complex)。另外,对我国已报道的吉林苜蓿炭疽属病原的相关序列重新进行了分析和研究,证实了吉林苜蓿炭疽病病原种JL01为北美炭疽菌,而不是亚麻炭疽菌。因此,我国目前尚无苜蓿亚麻炭疽菌的报道。同时,对5种炭疽菌种代表性菌株的生物学特性和产孢方式进行测定,明确了各菌种的最适生长温度(25—30°C)和最适pH范围(5—7),发现了三叶草炭疽菌和平头炭疽菌存在细胞产孢和刚毛产孢两种产孢方式,而其它3种炭疽菌以细胞产孢为主。3.通过田间调查,发现苜蓿炭疽病主要危害植株茎杆,也会危害叶片,病害发生严重时会危害根颈。各地区不同炭疽属病原引起的炭疽病症状特征基本相同,无明显差异。紫花苜蓿炭疽病发生地区中,甘肃酒泉、宁夏银川、内蒙赤峰3个地区炭疽病发生严重,导致枝条干枯,危害程度高,发病率在39.5%61.7%之间,病情指数在32.7%45.4%之间。内蒙沙尔沁,四川新都,甘肃民乐,云南小哨4个地区炭疽病发生较轻,病情指数均在30%以下。对上述炭疽病发生严重地区,感染炭疽病枝条和健康枝条的干重、常规营养成分和18种氨基酸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3个地区健康枝条干重和粗蛋白含量均显着大于感染炭疽病的枝条(P<0.05),且干重损失量达17.05%22.35%,粗蛋白损失量达18.2%30.03%。健康枝条中性和酸性洗涤纤维的含量均显着小于感染炭疽病的枝条(P<0.05),而粗脂肪含量健康枝条与感染炭疽病枝条间无显着差异(P>0.05)。总体上,感染炭疽病枝条的总氨基酸含量和必需氨基酸含量均显着低于健康枝条(P<0.05),且总氨基酸损失量达24.85%30.26%,必需氨基酸损失量达21.37%30.86%。另外,炭疽病害发生与干重、常规营养成分和氨基酸含量的冗余分析结果表明,植物的干重、粗蛋白、粗灰分、木质素、总氨基酸和必需氨基酸含量与炭疽病害发生呈负相关,而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与炭疽病害发生呈正相关。4.通过致病性测定,明确了5种炭疽属病原接种苜蓿种子、生长4天幼苗、生长4周植株后,均可造成病害并引致炭疽症状,并且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影响较大,所以这些病原可能是田间苜蓿播种到发芽死亡的病因。综合来看,测试所用的6个炭疽菌株对紫花苜蓿致病力依次为三叶草炭疽菌C.trifolii(JQLYZ21)>平头炭疽菌C.truncatum(CFLYZ34)>毁灭炭疽菌C.destructivum(XDLYZ45)>北美炭疽菌C.americae-borealis(SEQ2LYZ14)>菜豆炭疽菌C.incanum(CFL2YZ41)>北美炭疽菌C.americae-borealis(MLLYZ28)。5.通过调查、病原物分离鉴定和致病性测定,明确了四川西昌发生的苜蓿茎斑病(Nothophoma sp.)是一种新病害,于我国首次报道。甘肃发生的苜蓿黄萎病(Verticillium alfalfae)和赤峰发生的苜蓿根腐病(Cylindrocladium sp.)为我国两种苜蓿病害新记录,且苜蓿黄萎病是我国的一种对外检疫病害。
刘乾,张榕,付萍,武慧娟,耿小丽,张少平,周栋昌[9](2019)在《红豆草植物学特性研究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红豆草以高产,营养丰富,适应性强,牛羊喜食且不得膨胀病等特点,深受养殖户喜爱,北方地区大力推广。本试验为了指导红豆草的推广与生产,在整个生育期内对红豆草植株的根、茎、叶、花、种子等植物学特性进行观测,并做了详细描述。
张登奎[10](2019)在《生物炭覆盖垄沟集雨种植对红豆草生产效应的影响》文中指出为探索和解决半干旱黄土高原区垄沟集雨种植红豆草的可持续性,寻求垄沟集雨种植红豆草的适宜生物炭覆盖类型和最佳垄宽,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布设生物炭覆盖集雨垄径流试验(1)和生物炭覆盖垄沟集雨种植红豆草大田试验(2)。(1)生物炭覆盖集雨垄径流试验共设9个处理(3个垄宽×3种覆盖材料),估算生物炭覆盖集雨垄的径流效率和临界产流降雨量;(2)生物炭覆盖垄沟集雨种植红豆草大田试验共设10个处理(3个垄宽×3种覆盖材料+1个平作),以平作为对照,研究生物炭覆盖垄沟集雨种植对土壤水分、土壤温度、土壤养分、红豆草干草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营养品质的影响,确定最佳生物炭覆盖垄沟集雨种植模式,主要结果如下:通过回归分析法,MCS30、MCS45、MCS60、MSB30、MSB45、MSB60、CDB30、CDB45和CDB60(MCS、MSB和CDB分别代表土垄、玉米秸秆炭垄和牛粪炭垄,下标数字分别表示垄宽为30、45和60 cm)的平均径流效率分别27.3%、29.8%、32.1%、22.6%、27.7%、28.4%、22.0%、26.1%和27.3%,临界产流降雨量分别为4.4、4.2、3.9、4.3、5.0、4.6、5.0、5.3和4.9 mm。MCS、MSB和CDB平均径流效率分别为29.7%、26.2%和25.1%,临界产流降雨量分别为4.2、4.6和5.1 mm。径流效率随集雨垄宽度增加而增加。生物炭覆盖垄沟集雨种植增加红豆草根系层土壤含水量,明显缓解土壤干旱胁迫,土壤贮水量排列次序为土垄>玉米秸秆炭垄>牛粪炭垄>平作,土壤贮水量随集雨垄宽度增加而增加。与平作相比,就红豆草全生育期而言,MCS30、MCS45、MCS60、MSB30、MSB45、MSB60、CDB30、CDB45和CDB60的土壤贮水量分别增加17.4、24.2、33.7、17.3、23.2、33.7、15.1、19.0和23.9 mm。生物炭覆盖垄沟集雨种植明显增加垄上表层土壤温度,垄上白天积累热量传导于沟中,生物炭覆盖垄沟集雨种植增加春季和秋季沟中表层土壤温度,较高植株遮阴降低夏季沟中表层土壤温度。与平作相比,MCS30、MCS45、MCS60、MSB30、MSB45、MSB60、CDB30、CDB45和CDB60垄上表层土壤温度分别增加了0.9、1.4、2.0、1.5、1.9、2.5、1.5、2.0和2.6?C。生物炭覆盖垄沟集雨种植通过改善土壤水热条件,进而显着改善土壤养分状况,土壤pH和土壤养分随集雨垄宽度变化不显着;土垄种植改善土壤pH和土壤养分状况不显着。与平作相比,玉米秸秆炭垄和牛粪炭垄的土壤pH分别增加0.5和0.5,有机质含量分别增加15.2%和18.4%,土壤全氮分别增加23.2%和24.7%,土壤速效磷含量分别增加15.0%和16.7%,土壤速效钾含量分别增加9.1%和10.6%。红豆草根系和根瘤主要分布于表层土壤(0-20 cm),红豆草根系特征值和根瘤特征值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减少,随集雨垄宽度增加而增加。适宜土壤含水量促进红豆草根干重、根瘤数量和根瘤重量提高;适宜土壤水分胁迫促进红豆草根长、根表面积和根体积值增加。生物炭覆盖垄沟集雨种植通过改善土壤水热条件,进而促进红豆草生长和产量形成,进一步提高水分利用效率。与平作相比,MCS30、MCS45、MCS60、MSB30、MSB45、MSB60、CDB30、CDB45和CDB60的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11.0、13.5、16.1、20.2、28.4、33.5、16.8、22.1和25.5 kg ha-1 mm-1;MCS30、MCS45和MCS60的红豆草干草产量分别降低6.5%、12.1%和13.8%,MSB30、MSB45、MSB60、CDB30、CDB45和CDB60的红豆草干草产量分别提高19.7%、24.4%、22.5%、8.0%、8.9%和6.8%;在玉米秸秆炭覆盖垄沟集雨种植中,最佳垄宽为49 cm;在牛粪炭覆盖垄沟集雨种植中,最佳垄宽为41 cm。生物炭覆盖垄沟集雨种植提高红豆草单宁和粗蛋白含量,降低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红豆草单宁、粗蛋白、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等含量随集雨垄宽度变化而不显着。与平作相比,土垄、玉米秸秆炭垄和牛粪炭垄种植的红豆草单宁含量分别提高4.44%、13.97%和9.09%;粗蛋白含量分别提高30.81%、40.66%和39.33%;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分别降低4.00%、11.15%、8.40%;中性洗涤剂纤维含量分别降低5.71%、13.34%和11.60%。土垄种植改善土壤钙和磷含量不显着。与平作相比,玉米秸秆炭垄和牛粪炭垄种植红豆草的钙含量分别提高31.20%和27.00%,磷含量分别提高23.15%和19.86%。根据灰色关联度分析,红豆草的综合品质排列次序为MSB60>MSB45>CDB60>MSB30>CDB45>CDB30>MCS60>MCS45>MCS30>FP。在半干旱区生物炭覆盖垄沟集雨种植中,玉米秸秆炭覆盖和牛粪炭覆盖可获得较高红豆草产量和营养品质,尤其秸秆生物炭覆盖。
二、红豆草的特性和栽培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红豆草的特性和栽培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甘孜州主要牧草饲用价值及水土保持能力(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域与调查方法 |
1.1 研究区域概况 |
1.2 调查方法 |
2 甘孜州草原现状及主要牧草 |
2.1 甘孜州草原现状 |
2.2 甘孜州主要牧草 |
2.2.1 康巴垂穗披碱草。 |
2.2.2芜菁。 |
2.2.3 鸭茅。 |
2.2.4 康巴老芒麦。 |
2.2.5 高丹草。 |
2.2.6 红豆草。 |
2.2.7 紫花苜蓿。 |
3 甘孜州主要牧草饲用及水保功能 |
4 水土保持牧草引种及其功能 |
4.1 水土保持牧草引种 |
4.2 引种牧草饲用及水保功能 |
(3)不同预处理对红豆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2.1 种子处理 |
1.2.2 试验方法 |
(1) 发芽试验 |
(2) 发霉率试验 |
(3) 盆栽试验 |
1.3 测量指标与方法 |
1.3.1 种子发芽试验测定指标 |
1.3.2 发霉试验相关计算 |
1.3.3 盆栽试验测定指标 |
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预处理对红豆草种子萌发的影响 |
2.2 不同预处理对红豆草种子霉变的影响 |
2.3 不同预处理红豆草幼苗生长的影响 |
2.3.1 不同预处理对红豆草株高、根长的影响 |
2.3.2 不同预处理对红豆草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的影响 |
2.3.3 不同预处理对红豆草种子根平均直径的影响 |
2.3.4 不同预处理对红豆草种子根系表面积的影响 |
2.3.5 不同预处理对红豆草种子根系体积的影响 |
3 讨论 |
3.1 不同预处理对红豆草种子发芽特性的影响 |
3.2 不同预处理对红豆草幼苗生长特性的影响 |
4 结论 |
(5)水分调控对甘肃引黄灌区枸杞间作红豆草生产力及水分利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水分调控研究进展 |
1.2.1 水分调控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
1.2.2 水分调控对作物生长发育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
1.2.3 水分调控对作物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1.3 林草间作研究进展 |
1.3.1 间作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
1.3.2 间作对作物生长发育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
1.3.3 间作对作物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1.4 研究目标、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图 |
1.5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试验设计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试验设计 |
2.3 测定项目及测定方法 |
2.3.1 土壤水分和养分测定 |
2.3.2 枸杞生长指标测定 |
2.3.3 红豆草生长和品质指标测定 |
2.3.4 枸杞和红豆草叶片光合指标测定 |
2.3.5 枸杞和红豆草产量测定 |
2.4 计算及统计方法 |
2.4.1 计算方法 |
2.4.2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三章 水分调控对枸杞间作红豆草农田土壤环境的影响 |
3.1 水分调控和种植模式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
3.1.1 不同处理对0-120cm土层平均含水率的影响 |
3.1.2 不同处理对各月份0-120cm土层平均含水率的影响 |
3.1.3 不同处理对土壤贮水量及耗水量的影响 |
3.2 水分调控和种植模式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
3.2.1 不同处理对土壤有机质的影响 |
3.2.2 不同处理对土壤硝态氮的影响 |
3.2.3 不同处理对土壤铵态氮的影响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四章 水分调控对枸杞间作红豆草生长发育的影响 |
4.1 水分调控和种植模式对枸杞生长发育的影响 |
4.1.1 不同处理对枸杞株高的影响 |
4.1.2 不同处理对枸杞地径的影响 |
4.1.3 不同处理对枸杞冠幅的影响 |
4.2 水分调控和种植模式对红豆草生长发育的影响 |
4.2.1 不同处理对红豆草株高的影响 |
4.2.2 不同处理对红豆草茎叶比的影响 |
4.2.3 不同处理对红豆草营养品质的影响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第五章 水分调控对枸杞间作红豆草叶绿素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
5.1 水分调控和种植模式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5.2 水分调控和种植模式对枸杞光合特性的影响 |
5.2.1 净光合速率 |
5.2.2 蒸腾速率 |
5.2.3 叶片水分利用效率 |
5.3 水分调控和种植模式对红豆草光合特性的影响 |
5.3.1 净光合速率 |
5.3.2 蒸腾速率 |
5.3.3 叶片水分利用效率 |
5.4 讨论 |
5.5 小结 |
第六章 水分调控对枸杞间作红豆草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6.1 水分调控和种植模式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
6.1.1 水分调控和种植模式对枸杞百粒重和产量的影响 |
6.1.2 水分调控和种植模式对红豆草干草产量的影响 |
6.2 水分调控和种植模式对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6.3 水分调控和种植模式对土地当量比的影响 |
6.4 不同尺度下水分利用效率相关性分析 |
6.5 讨论 |
6.6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1.1 水分调控对枸杞间作红豆草农田土壤环境的影响 |
7.1.2 水分调控对枸杞间作红豆草生长发育的影响 |
7.1.3 水分调控对枸杞间作红豆草叶绿素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
7.1.4 水分调控对枸杞间作红豆草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研究成果等 |
导师简介 |
项目资助 |
(6)牧草与作物根系分泌物成分构成与他感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项目来源 |
摘要 |
Summary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国内外牧草与作物他感作用的研究概况 |
1.1 牧草与牧草间的他感作用 |
1.2 牧草与作物间的他感作用 |
2 牧草与作物化感物质的研究进展 |
2.1 化感物质的分类 |
2.2 苜蓿中的化感物质 |
2.3 禾本科牧草或作物中的化感物质 |
2.4 化感物质的提取方法 |
3 牧草与作物他感作用的研究前景 |
3.1 培育新品种 |
3.2 建立合理的种植模式 |
3.3 利用牧草的他感作用抑制恶性杂草 |
3.4 生物除草剂、杀虫剂的开发利用 |
第二章 牧草与作物品种幼苗根系分泌物成分测定 |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苜蓿幼苗根系分泌物成分种类分析 |
2.2 燕麦幼苗根系分泌物的成分种类分析 |
2.3 玉米幼苗根系分泌物成分种类分析 |
2.4 高粱幼苗根系分泌物成分种类分析 |
2.5 小麦与大麦幼苗根系分泌物成分种类分析 |
2.6 其他牧草及作物幼苗根系分泌物成分种类分析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章 牧草与作物品种间他感效应检测分析 |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苜蓿与其他牧草或作物品种他感效应分析 |
2.2 燕麦与其他牧草或作物品种他感效应分析 |
2.3 玉米与其他牧草或作物品种他感效应分析 |
2.4 高粱与其他牧草或作物品种他感效应分析 |
2.5 小麦及大麦品种与其他牧草或作物品种他感效应分析 |
2.6 其他牧草或作物品种间他感效应分析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四章 牧草与作物他感效应与根系分泌物成分构成关系分析 |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与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1 结论 |
2 牧草与作物他感作用的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7)EMS诱导蒙农红豆草优良突变体筛选及花色变异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红豆草概述 |
1.1.1 红豆草来源与研究进展 |
1.1.2 蒙农红豆草来源与研究进展 |
1.2 EMS化学诱变育种原理及应用 |
1.2.1 EMS化学诱变育种原理 |
1.2.2 EMS诱变育种特点 |
1.2.3 EMS突变体的筛选与分析 |
1.2.4 EMS化学诱变育种在牧草中的应用 |
1.2.5 SSR标记原理以及在育种上的应用 |
1.3 植物花色及其合成机理 |
1.3.1 花色对红豆草的重要性 |
1.3.2 花色表型的测量 |
1.3.3 花色素的种类和结构 |
1.3.4 花青素的生物合成途径 |
1.3.5 花青素合成途径中的主要酶 |
1.3.6 花瓣的组织结构对花色的影响 |
1.4 转录组测序技术简介 |
1.4.1 转录组测序技术及其发展 |
1.4.2 转录组测序技术的研究方法 |
1.4.3 转录组测序技术在非模式植物中的应用 |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6 研究内容 |
1.7 技术路线 |
2 EMS诱变蒙农红豆草突变群体的构建和高产突变体的筛选 |
2.1 试验材料 |
2.1.1 试验材料来源 |
2.1.2 试剂配制 |
2.2 试验方法 |
2.2.1 EMS处理方法 |
2.2.2 EMS诱变对蒙农红豆草种子萌发的影响 |
2.2.3 EMS突变群体的构建 |
2.2.4 突变性状的田间调查 |
2.2.5 M_1、M_2植株表型突变频率的计算 |
2.2.6 M_1、M_2表型变异植株光合特性与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
2.2.7 数据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EMS诱变对蒙农红豆草种子发芽力的影响 |
2.3.2 蒙农红豆草M_1、M_2代突变体的性状表现 |
2.3.3 蒙农红豆草M_1、M_2代突变群体光合特性比较 |
2.4 讨论 |
2.4.1 EMS浓度对蒙农红豆草种子萌发的影响 |
2.4.2 EMS诱导对蒙农红豆草变异植株特征特性的诱变效应 |
2.4.3 诱变后代株高和SPAD值对诱变剂的响应 |
2.4.4 诱变后代净光合速率与叶绿素含量的关系 |
2.4.5 诱变后代光合作用的限制因素 |
2.4.6 诱变后代光合速率与水分利用效率的关系 |
2.5 小结 |
3 EMS诱变蒙农红豆草变异群体M_1、M_2和M_3代SSR遗传变异分析 |
3.1 试验材料 |
3.1.1 试验材料来源 |
3.1.2 试剂配制 |
3.2 试验方法 |
3.2.1 各世代群体DNA提取 |
3.2.2 DNA质量与纯度检测 |
3.2.3 SSR引物筛选与稀释 |
3.2.4 SSR-PCR反应体系及扩增程序 |
3.2.5 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
3.2.6 数据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蒙农红豆草SSR标记引物及最佳退火温度 |
3.3.2 EMS诱变对蒙农红豆草M_1代遗传多态性的影响 |
3.3.3 EMS诱变对蒙农红豆草M_2代遗传多态性的影响 |
3.3.4 EMS诱变对蒙农红豆草M_3代遗传多态性的影响 |
3.3.5 蒙农红豆草不同群体遗传相似性分析 |
3.3.6 蒙农红豆草不同突变群体的聚类分析 |
3.4 讨论 |
3.4.1 EMS诱变对蒙农红豆草不同群体的SSR标记位点多态性的影响 |
3.4.2 EMS诱变对蒙农红豆草不同群体遗传变异的影响 |
3.5 小结 |
4 EMS诱变蒙农红豆草抗寒突变体的筛选 |
4.1 试验材料 |
4.2 试验方法 |
4.2.1 不同温度下的种子萌发 |
4.2.2 低温处理下幼苗及生理指标的测定 |
4.2.3 越冬期生理指标的测定 |
4.2.4 石蜡切片法观测蒙农红豆草越冬期根形态结构 |
4.2.5 返青期越冬率的测定 |
4.2.6 数据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EMS处理下的蒙农红豆草种子在不同温度下萌发情况 |
4.3.2 EMS处理后低温下发芽的幼苗生长速率的变化 |
4.3.3 低温胁迫对EMS诱变的幼苗生理生化的影响 |
4.3.4 越冬期气温变化和越冬率 |
4.3.5 越冬期低温胁迫对EMS诱变的植株生理生化的影响 |
4.3.6 蒙农红豆草抗寒性综合评价 |
4.3.7 EMS处理对越冬期蒙农红豆草根解剖结构的影响 |
4.4 讨论 |
4.4.1 EMS处理后低温发芽与抗寒性鉴定 |
4.4.2 越冬期根解剖结构特征与抗寒性 |
4.4.3 幼苗与成株越冬期生理生化变化与抗寒性 |
4.5 小结 |
5 蒙农红豆草花色突变体表型及色素成分特征分析 |
5.1 试验材料 |
5.1.1 试验材料来源 |
5.2 试验方法 |
5.2.1 突变体表型观察和生理指标测定 |
5.2.2 突变体花色显微结构观察 |
5.2.3 总花青素和总类黄酮的测定 |
5.2.4 花青素和类黄酮的定性和定量测定 |
5.2.5 数据分析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不同花色蒙农红豆草表型观察 |
5.3.2 不同花色蒙农红豆草表型指标比较 |
5.3.3 不同花色蒙农红豆草的花粉育性与结实率的比较 |
5.3.4 不同花色蒙农红豆草相关花色指标比较 |
5.3.5 不同花色各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 |
5.3.6 蒙农红豆草不同花色的花瓣结构比较 |
5.3.7 蒙农红豆草不同花色的总类黄酮和总花青素含量比较 |
5.3.8 蒙农红豆草不同花色类黄酮含量比较 |
5.3.9 蒙农红豆草不同花色的花青素含量比较 |
5.3.10 不同花色表型值和色素含量的逐步回归分析 |
5.4 讨论 |
5.4.1 花色与异花授粉植物结实的关系 |
5.4.2 花瓣表型对其颜色的影响 |
5.4.3 花瓣超显微结构对其颜色的影响 |
5.4.4 花瓣色素含量对其颜色的影响 |
5.5 小结 |
6 基于转录组测序的蒙农红豆草花色变异机理及关键基因的挖掘 |
6.1 试验材料 |
6.1.1 试验材料来源 |
6.2 试验方法 |
6.2.1 文库构建与测序 |
6.2.2 质量评估与拼接 |
6.2.3 差异表达基因筛选 |
6.2.4 差异表达基因的qRT-PCR验证 |
6.2.5 SSR的筛选和统计分析 |
6.2.6 数据分析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蒙农红豆草转录组测序与分析 |
6.3.2 不同花色蒙农红豆草转录组微卫星SSR特征分析 |
6.4 讨论 |
6.4.1 不同花色蒙农红豆草转录组测序的分析 |
6.4.2 不同花色蒙农红豆草类黄酮合成途径结构基因表达分析 |
6.4.3 不同花色蒙农红豆草转录组微卫星SSR特征 |
6.5 小结 |
7 结论 |
8 本研究创新 |
9 进一步研究设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8)紫花苜蓿炭疽病的病原及其致病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炭疽菌属研究进展 |
2.1.1 炭疽菌属的概述 |
2.1.2 炭疽菌属的命名历史 |
2.1.3 炭疽菌属的分类 |
2.1.4 炭疽菌属与寄主关系 |
2.1.5 炭疽菌属的生活型与侵染 |
2.1.6 炭疽菌属的应用 |
2.1.7 炭疽菌属的小结 |
2.2 紫花苜蓿炭疽病研究进展 |
2.2.1 紫花苜蓿 |
2.2.2 紫花苜蓿炭疽病的病原 |
2.2.3 不同病原引起的症状 |
2.2.4 发生和危害 |
2.2.5 发生规律 |
2.2.6 防治 |
第三章 紫花苜蓿炭疽病的病害调查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调查地点信息 |
3.2.2 病害调查与标本采集 |
3.3 结果 |
3.3.1 病害种类概况 |
3.3.2 紫花苜蓿炭疽病的分布地区 |
3.3.3 紫花苜蓿炭疽病的田间症状 |
3.3.4 紫花苜蓿炭疽病的发生 |
3.4 讨论 |
第四章 紫花苜蓿炭疽病的病原研究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组织病症和病原物分离 |
4.2.2 病原物鉴定 |
4.2.3 病原物产孢方式研究 |
4.2.4 原病物生物学特性 |
4.2.5 其它病害病原的分离鉴定 |
4.3 结果 |
4.3.1 组织病症及病原物分离 |
4.3.2 炭疽属病原物鉴定 |
4.3.3 炭疽属病原产孢及产孢方式 |
4.3.4 炭疽属病原生物学特性 |
4.3.5 其它病害及病原 |
4.4 讨论 |
第五章 紫花苜蓿炭疽菌的致病性测定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种子和土壤处理 |
5.2.2 供试菌株 |
5.2.3 孢子悬浮液的配置 |
5.2.4 种子致病性测定 |
5.2.5 幼苗致病性测定 |
5.2.6 植株致病性测定 |
5.2.7 再分离 |
5.2.8 数据统计 |
5.2.9 其它病原菌致病性测定 |
5.3 结果 |
5.3.1 种子致病性测定 |
5.3.2 幼苗致病性测定 |
5.3.3 植株致病性测定 |
5.3.4 其它病原菌致病性测定 |
5.4 讨论 |
第六章 炭疽病对紫花苜蓿品质的影响 |
6.1 前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干重测定 |
6.2.2 常规营养成分测定 |
6.2.3 数据分析 |
6.3 结果 |
6.3.1 炭疽病对紫花苜蓿品质的影响 |
6.3.2 炭疽病发生与品质的相关性 |
6.4 讨论 |
第七章 结论性讨论 |
7.1 主要结论与讨论 |
7.2 创新点 |
7.3 后续工作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资助项目 |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及获得奖励 |
致谢 |
(9)红豆草植物学特性研究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 试验设计与方法 |
1.1 试验设计 |
1.2 试验区自然概况 |
2 红豆草植物学性状观测评价 |
2.1 根 |
2.2 根瘤 |
2.3 茎 |
2.4 叶 |
2.5 花 |
2.6 种子 |
3 结论 |
(10)生物炭覆盖垄沟集雨种植对红豆草生产效应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红豆草生物学特性 |
1.3.2 垄沟集雨种植对作物生长环境和水土保持的影响 |
1.3.3 生物炭覆盖垄沟集雨覆盖种植对作物生长环境的影响及应用前景 |
1.4 研究目标、内容及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
1.4.4 研究技术路线图 |
第2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试验设计 |
2.2.1 生物炭覆盖集雨垄径流试验 |
2.2.2 生物炭覆盖垄沟集雨种植红豆草大田试验 |
2.3 种植管理 |
2.4 指标测定和计算 |
2.4.1 降雨径流测定 |
2.4.2 土壤水分测定 |
2.4.3 土壤温度测定 |
2.4.4 土壤养分和pH测定 |
2.4.5 红豆草生长特性和产量的测定 |
2.4.6 红豆草根系和根瘤的测定 |
2.4.7 红豆草营养成分测定 |
2.4.8 计算 |
2.5 统计分析 |
第3章 生物炭覆盖集雨垄的径流效率 |
3.1 试验区降雨特征 |
3.2 集雨垄径流特征 |
3.3 降雨-径流线性回归模型综合分析和验证 |
3.4 集雨垄的临界产流降雨量 |
3.5 讨论 |
3.6 小结 |
第4章 生物炭覆盖垄沟集雨种植对土壤特性的影响 |
4.1 生物炭覆盖垄沟集雨种植对土壤水分时空分布的影响 |
4.1.1 生物炭覆盖垄沟集雨种植土壤水分时间尺度变化特征 |
4.1.2 生物炭覆盖垄沟集雨种植土壤水分空间尺度变化特征 |
4.2 生物炭覆盖垄沟集雨种植对表层土壤温度的影响 |
4.3 生物炭覆盖垄沟集雨种植对土壤pH的影响 |
4.4 生物炭覆盖垄沟集雨种植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
4.4.1 生物炭覆盖垄沟集雨种植对土壤有机质的影响 |
4.4.2 生物炭覆盖垄沟集雨种植对土壤全氮的影响 |
4.4.3 生物炭覆盖垄沟集雨种植对速效磷的影响 |
4.4.4 生物炭覆盖垄沟集雨种植对速效钾的影响 |
4.5 讨论 |
4.6 小结 |
第5章 生物炭覆盖垄沟集雨种植对红豆草根系和根瘤特征的影响 |
5.1 生物炭覆盖垄沟集雨种植对红豆草根干重的影响 |
5.2 生物炭覆盖垄沟集雨种植对红豆草根长的影响 |
5.3 生物炭覆盖垄沟集雨种植对红豆草根表面积的影响 |
5.4 生物炭覆盖垄沟集雨种植对红豆草根体积的影响 |
5.5 生物炭覆盖垄沟集雨种植对根瘤数量和重量的影响 |
5.6 讨论 |
5.7 小结 |
第6章 生物炭覆盖垄沟集雨种植对红豆草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6.1 生物炭覆盖垄沟集雨种植对红豆草株高的影响 |
6.2 生物炭覆盖垄沟集雨种植对红豆草分枝数的影响 |
6.3 生物炭覆盖垄沟集雨种植对红豆草产量的影响 |
6.4 生物炭覆盖垄沟集雨种植对蒸散量的影响 |
6.5 生物炭覆盖垄沟集雨种植红豆草对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6.6 最佳垄宽确定 |
6.7 讨论 |
6.8 小结 |
第7章 生物炭覆盖垄沟集雨种植对红豆草品质的影响 |
7.1 生物炭覆盖垄沟集雨种植对红豆草单宁含量的影响 |
7.2 生物炭覆盖垄沟集雨种植对红豆草粗蛋白含量的影响 |
7.3 生物炭覆盖垄沟集雨种植对红豆草酸性洗涤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的影响 |
7.4 生物炭覆盖垄沟集雨种植对红豆草中钙和磷含量的影响 |
7.5 红豆草品质综合评价 |
7.6 讨论 |
7.7 小结 |
第8章 主要结论和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1.1 生物炭覆盖集雨垄径流效率和临界产流降雨量 |
8.1.2 生物炭覆盖垄沟集雨种植红豆草对土壤特性的影响 |
8.1.3 生物炭覆盖垄沟集雨种植对红豆草根系和根瘤特征的影响 |
8.1.4 生物炭覆盖垄沟集雨种植对红豆草干草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8.1.5 生物炭覆盖垄沟集雨种植对红豆草品质的影响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红豆草的特性和栽培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甘孜州主要牧草饲用价值及水土保持能力[J]. 罗源,周扬,张林,鲁怡婷,陈慧淋,蒋凤,袁鑫,宋思梦. 现代园艺, 2021(19)
- [2]陇中黄土高原混播草地生产性能[J]. 周栋昌,沈禹颖,武慧娟,耿小丽,李智燕,张洁,付萍,朱倩. 草业科学, 2021(01)
- [3]不同预处理对红豆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J]. 陈彦珠,米敏,贺善睦,高永权,彭刚,鱼小军. 草原与草坪, 2020(06)
- [4]混播比例对高寒草地红豆草-垂穗披碱草混播群落生物量分配与竞争的影响[J]. 任文,张志新,蔺昶兴,杨倩,沈禹颖. 草业科学, 2020(10)
- [5]水分调控对甘肃引黄灌区枸杞间作红豆草生产力及水分利用的影响[D]. 李晓敏. 甘肃农业大学, 2020
- [6]牧草与作物根系分泌物成分构成与他感效应[D]. 马史琛. 甘肃农业大学, 2020(12)
- [7]EMS诱导蒙农红豆草优良突变体筛选及花色变异机理研究[D]. 乔雨.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1)
- [8]紫花苜蓿炭疽病的病原及其致病性研究[D]. 徐杉. 兰州大学, 2019
- [9]红豆草植物学特性研究报告[J]. 刘乾,张榕,付萍,武慧娟,耿小丽,张少平,周栋昌. 甘肃畜牧兽医, 2019(08)
- [10]生物炭覆盖垄沟集雨种植对红豆草生产效应的影响[D]. 张登奎. 甘肃农业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