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天士治疗黄疸的注意事项分析

叶天士治疗黄疸的注意事项分析

一、叶天士治疗黄疸慎用下法探析(论文文献综述)

杨昌琨,周峰峰[1](2021)在《探讨《温病条辨》对叶天士论治湿热黄疸经验的继承与发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湿热黄疸理论起源于《黄帝内经》,成熟于张仲景,叶天士在继承前贤理论基础上,辨治湿热黄疸颇有特色,虽然所留病案并不多,但对后世医家颇有启迪。吴鞠通对其尤为服膺,并将《临证指南医案·湿》《临证指南医案·疸》中湿热黄疸四则医案整理编入《温病条辨·卷二·中焦篇·湿温》中。本文首先通过回顾湿热黄疸的历史沿革,分析叶天士辨治湿热黄疸的思路,再从《临证指南医案》所录四则医案及《温病条辨·卷二·中焦篇·湿温》所录条文入手,阐释叶天士辨治湿热黄疸用药特色及吴鞠通对其经验的继承和发挥。

韦江艳[2](2021)在《叶天士温病学术思想在小儿温病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目的:研究叶天士温病学术思想在小儿温病中的具体应用,充分认识叶天士对小儿温病病因病机、诊法、辨证、治法、用药等方面的学术经验,丰富和完善小儿温病的辨证论治理论体系。方法:1、通过文献研究、理论研究等方法探讨叶天士对小儿体质及小儿温病病因病机、诊法、辨证、治法、用药等方面的认识,全面掌握叶天士治疗小儿温病的学术思想及其学术经验。2、基于上述研究方法,结合数理研究方法,收集叶天士治疗小儿温病的医案,包括复诊医案,且医案中处方用药清晰完整,将医案的处方用药按照温病病种分别录入Excel表格中,建立数据库,生成小儿温病总数据库和风温、春温、暑温、伏暑、湿温、秋燥、冬温、温毒、温疫、疟疾、痘疹等11个病种的12个Excel数据表。运用SPSS Moderler18.0数据分析工具将收集的小儿温病处方用药进行频数分析、关联规则分析等运算。将数理研究的结果与叶天士温病学术思想相结合,深入挖掘叶天士治疗小儿温病的用药规律。结果:1、叶天士注重小儿的体质特点,提出小儿体属“纯阳”,脏腑气弱等体质特点;关于小儿温病病因病机,叶天士认为感受温邪为病,或伏邪郁久化热亦可发病;辨证方面,主要应用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络病辨证和体质辨证等多种辨证方法相结合,加以灵活应用;诊法方面,开创辨舌、验齿、辨斑疹白?等温病特殊诊法;针对小儿体质特点,善用扶正祛邪治法,如清热养阴法、扶正托毒法、透法和泄法等温病常用治法;治疗方面,叶天士创立了小儿温病的四时辨治理论,对小儿痘疹的辨治独有见解,主要体现在勤求古训,创新理法;四诊合参,望诊为要;辨证论治,攻补兼施;清解余毒,善补阴液的四大学术特色。2、收集到风温、春温、暑温、伏暑、湿温、秋燥、冬温、温毒、温疫、疟疾、痘疹等11个病种的小儿温病医案共220例,处方220首,涉及中药共204味,药物出现频次共1734次。3、用药规律方面:(1)药物频数分析结果:叶天士治疗小儿温病常用的药物有甘草、连翘、陈皮、牡丹皮、山楂、人参、茯苓、当归、黄连、金银花、桔梗、生地黄、紫草、犀角、木香、麦冬、薏苡仁、玄参、滑石、羚羊角、川芎、地骨皮、白芍、白术、黄芩、杏仁、牛蒡子、石膏等28味,常用的药物性味以甘寒、苦寒为主,归经以肺、脾、胃经为主。在小儿温病各病证的治疗中,小儿风温采用连翘、杏仁、桔梗、薄荷等药物为主;小儿春温多采用甘草、生地黄、石膏、白芍、麦冬、知母等药物;小儿暑温治疗以甘草、人参、麦冬、滑石、淡竹叶、白术、陈皮等药物为主;小儿湿温多采用黄连、枳实、茯苓、黄柏、泽泻、通草、淡竹叶等药物为主;小儿秋燥多采用桑叶、甘草、沙参、麦冬、玉竹、淡竹叶等药物为主;小儿冬温多采用桑叶、沙参、杏仁、甘草、玉竹等药物为主;小儿疟疾治疗以甘草、麦冬、生地黄等药物为主;小儿温毒多采用生地黄、牡丹皮、金银花等药物;小儿温疫多采用连翘、杏仁、黄芩、牛蒡子、石膏、桔梗、甘草、玄参等药物为主;小儿痘疹多采用甘草、连翘、山楂、牡丹皮、当归、陈皮等药物为主。(2)药物关联规则分析结果:叶天士治疗小儿温病的用药中常将人参与陈皮、陈皮与甘草、当归与甘草、人参与甘草、牡丹皮与连翘等配伍应用,核心药物以甘草、陈皮、人参、连翘、牡丹皮、当归为主;小儿春温的核心药物以石膏、知母、甘草、生地等清热养阴为主;小儿湿温的常用药对为:枳实与黄连,槐花与黄柏配伍应用;小儿秋燥核心药物以沙参、桑叶、麦冬、甘草为主;小儿温疫的核心药物以连翘、杏仁、黄芩、甘草为主;在小儿疟疾的治疗中,常将连翘与杏仁、黄芩、牛蒡子、石膏、玄参等清热解毒的药物配合使用;在小儿痘疹的治疗中,常将甘草与当归、人参、陈皮等补益气血的药物配伍应用,在此基础上,加用紫草、牡丹皮、川芎、山楂等活血透疹的药物。结论:小儿为纯阳之体,患病以热证居多,温病在中医儿科疾病中占有重要地位。叶天士对小儿温病的辨治独具见解,临证经验丰富,叶天士温病理法方药的学术经验在小儿温病的辨治中应用广泛。

张功[3](2020)在《明清温疫学派学术思想挖掘及对当代传染病防治启示的研究》文中指出研究目的:通过全面系统地整理研究明清温疫学派学术思想,归纳总结温疫学派对温疫的认识、温疫辨证体系、治法、方药特色以及对当代传染病的防治启示,以期对现当今时代重大流行病、传染病的预防与辨治有所启迪,促进中医药在防治疫病方面的积极作用。研究方法:本文采用传统文献研究和理论探讨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于“理、法、方、药、防”等方面梳理总结温疫学派学术特色,深入挖掘防疫治疫的主要方法以及主要特色,从而探究温疫学派学术思想对后世的影响。研究结果:明清温疫学派有丰富的防疫治疫理论,对疫病发生、治疗、愈后有独特的认识,明清温疫学派学术思想丰富了中医理论体系内容,对当今防治重大传染性疾病以及应对公共卫生挑战具有理论指导意义。1.综合探讨温疫学派对温疫发病的认识是:疫病的发生是多因素的结果,体现“天-地-人”三才发病观。2.归纳总结温疫学派辨证体系是融汇多种辨证方法于一体以适应疫病特殊性的结论。3.总结温疫学派治法特色为:截—疏,截断病势,疏利透达;导—下,予邪出路,下法新篇;和—解,多法调和,重视清解;时—位,因时制宜,注重阶段;升—降,调畅气机,注重肺肠;攻—养,祛邪扶正,攻即是养;内—外,内化外解,特色外治。4.归纳温疫学派方药运用特色:用药精专,专方专药;辟秽化浊,宜施芳香;重视性味,注重配伍;药物法象,选药新法;用药宜忌,谨遵禁忌。5.温疫学派学术思想对当代防疫治疫的启示为:中医治疫别具特色,以因势利导予邪以出路为原则,重视五运六气在中医防疫治疫的应用,立足中医“治未病”学说,培护正气,避其邪气,集中体现在温疫学派护窍思想。同时三因制宜,辨证论治是精髓。防治疫病总的原则,在于随机而变圆机灵活,运用之妙,存乎一心。6.结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探讨温疫学派学术思想的实践应用,以“天地人”三才发病观探究新冠肺炎的发病,立足“时-位”“和-解”等治法思想探究在此次新冠肺炎中的应用与不足,同时提出“大疫良方,专方专药”,治疫要“守正创新”的观点。研究结论:明清温疫学派医家丰富的防治疫病的经验,为当今传染病的防治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启示,无疑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有助于中医药在当今时代防治疫病中发挥更重要作用。

方威政[4](2020)在《基于《中华医典》与现代临床对中医湿病证治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为了理清湿病的原理与治法,试图把湿治的体系梳理出来,为临床治疗湿病提供理论依据与临床借鉴。方法:本课题组采用了文献资料研究与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基于《中华医典》,并结合现代临床研究,对湿与湿邪、湿证、治法的研究做了整理、统计与分析。结果:通过研究文献发现,历代医家对湿病的研究都是从人与自然关系的角度入手,大体分为天湿、地湿与人湿,天湿与五运六气的变化有关,地湿与地理位置与环境有关,人湿涉及饮食、失慎、劳作、房事与脏腑虚实等方面。其分类方式可归纳为内外、三焦与阴阳,先秦汉晋隋唐多以外湿论治,其中又以风湿与寒湿为多,宋开始对内湿关注提高,金元多以内湿论治,其中以湿热为多,且开始从三焦论治,明清多主张内外相合生湿,多从三焦和阴阳论治。外湿多因湿与风寒暑火燥同属于六淫或衣着湿冷、居湿地致病,由肌表腠理而入;内湿多因气血弱、脾虚或因寒饮食、肥腻、饮酒或因暑热或因火热怫郁等所致;三焦湿证的病机多由三焦气化不利;阴阳湿证随脾胃阴阳所化。病变部位多样,涉及皮肉腠理筋骨关节及脏腑,外湿以体表为主,而内湿以脾胃为主。《黄帝内经》治法以苦温、苦寒燥湿为主,佐以辛甘、淡渗、酸辛和咸甘,基本为历代治法奠定了理论基础。《伤寒杂病论》治法以温阳发汗利湿为主,佐以清热祛湿,基本成为了很长一段时期的治法,一直沿用至宋代。金元以清热燥湿、攻邪泻湿和升阳胜湿为主,明清以透泄法和芳香开窍法为主。金元以前以温法为主,金元以后以寒凉法为主,明清注重养阴和血善后。历代均以扶正贯穿始终。现代湿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湿温治法:早、中期总以宣泄三焦为主,危重期以开窍固脱为主,恢复期以清热益气养阴为主,寒湿治法:早、中期总以宣散肺胃为主,重症期以回阳固脱为主,恢复期以温阳益气养阴为主。结论:湿热证与寒湿证在历代湿病中占主要证型,湿病总治法以温阳化湿、益气和血为主,行气化滞、淡渗利湿、驱风胜湿、清热燥湿为辅。以路志正为首的现代湿证治法,基本沿袭了金元时期以后的清热化湿、健脾祛湿与芳香化湿等法,并注重三焦气机的调畅与“顾润燥”的思想。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湿温证总治法以疏风解表、化湿健脾、宣透泄热、透达膜原、疏通三焦、开窍醒神、生津固脱、清彻余热、益气养阴为主,寒湿证总治法以散寒除湿、宣肺开胃、解肌清热、邪透膜原、益气养阴、回阳救逆、开闭固脱为主。

王瑞[5](2020)在《新安澄塘吴氏医家传承及吴楚学术与临证特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研究主要根据新安澄塘吴氏医家主要代表医家(吴正伦、吴崑、吴楚)以及与其相关医家(李士材、薛立斋、赵献可、程原仲、李东垣、朱丹溪等)的着作,以及相关的经典着作,详细而深入地分析新安澄塘吴氏医家的传承脉络,乃至于其对后世医学的影响;同时探寻吴楚与家传医学思想、私淑医家以及同时代或同地域医家医学思想的比较和联系,从而挖掘吴楚学术与临证中的特色内容,希望能对新安医学的文献研究以及当代中医临床有所帮助。方法采用文献研究的方法进行探索,主要包括文献追溯法、分类整理法、纵横联系研究法等等。1.文献检索:详细阅读新安澄塘吴氏医家及其相关医家着作,翻阅吴楚着作古籍藏本,前往澄塘村及馆藏吴氏医家着作的图书馆,试图寻找未刊本《虚车录》、《活人心法》以及《医验录二集》中的卷三卷四;2.追根探源:探寻三位医家的学术思想源流,比较其与涉及前贤医家的异同,从而得出其对于前贤医家学术思想的继承与发挥,以及对后世的影响,明晰其传承脉络;3.纵横联系对比及分类整理:将吴楚学术思想与家传、私淑医家学术思想进行对比,并探寻其与同时代、同地域医家学术思想的异同,包括对于人体生理的认知,对于诊断、本草、具体疾病和治法的认识等,与学术源流医家作纵向比较,与同时代、同地域医家的学术思想作横向比较,并进行分类整理归纳,深入挖掘其有别于他医的学术特色和临床价值;4.综合汇总所有研究结果,提炼吴楚学术特色。结果1.关于新安澄塘吴氏医家传承研究新安澄塘吴氏医家,始于吴正伦,他师承于浙东医家陆声野,以朱丹溪为首的丹溪学派一脉学术为宗,兼采刘完素、张元素、张子和、李东垣等其他金元医家及陶华、吴球等众医家之长,尤以浙江籍医家为主。其学传于次子吴行简,吴行简传于其孙吴冲孺、吴任弘,吴冲孺传于其子吴志持,并对侄子吴楚有所教诲。吴崑受业于歙县医家余午亭,故而受其以东垣、丹溪为宗的学术思想影响较深,此外精研《内经》,对《内经》学术思想亦有深入研究和继承,在针灸方面,主要受窦汉卿学术思想影响。此外,由于其拜师甚众,在方药、针灸和脉学研究上,均有博采众长的学术源流特色。吴崑对后世的影响较大,在方剂、脉学以及内经研究方面,均对后世如吴谦、汪昂、张景岳等医家学术思想乃至于对日本汉医学的发展均有一定影响。新安澄塘吴氏医家第五代传人吴楚,完成了对吴正伦和吴崑两位家族医家学术思想的融汇过程。吴楚年轻时受过伯父吴冲孺教诲,但起初专心举业,直到祖母重病经吴楚治愈后,始发愤习医,在融汇家传医学思想的基础上,又以李中梓医学思想为宗,并汲取薛立斋、赵养葵、张景岳、陶节庵、程原仲及喻嘉言学术思想精华,从而融会贯通,在临证上屡起沉疴,其学传于次子吴贯宗,吴贯宗又传于吴日蒸、吴日熙二子。至此,新安澄塘吴氏医家共历7世,10人。2.关于吴楚学术与临证特色研究吴楚早年习儒用心科考,中年始兼理医业,故而在学术风格上具有强烈的儒医特色,他在探讨医理时对于儒医和儒家学者医论有着不少的引用,在业医早年论病时也时常借用科举作文的某些特点进行比喻,强调医生的个人学识积累和道德修养。在学术理论上,他重点私淑李士材学术思想,对其重阳思想、脾肾兼顾思想等均有深入的研究、继承和发挥;此外,在伤寒学术思想方面,则尤重陶节庵,广用其说其方,并兼采喻嘉言伤寒“三纲鼎立”学说。吴楚非常重视脉诊,每能以脉断病,但他并不偏执一端,而是详细体察舌诊,耐心问诊,注重四诊合参,务必明确疾病来龙去脉,不使诊断疏漏,以免导致误诊误治。在治法上,吴楚对于李东垣的补中益气法有着较为深入的研究和广泛的运用;他广用温法,注重与其他治法的联用,根据统计温法医案(包括温散、温补、温清、温下、温通等联用法)占全部医案的72.7%,此外,吴楚亦注重饮食和情志因素,善用多种治法治疗饮食和情志致病。在用药方面,吴楚喜用参芪等甘温之品,善于根据临证情况,将甘温药与其他功用如温阳、凉血、填精等药物配伍,治疗多种疾病;他用药灵活,善用反佐,强调随症加减,反对不学无术、时套用药及滥用药力平淡轻浮的药物;创制温肺汤,对于气虚肺寒喘嗽疗效颇佳;由于当时风气畏惧参芪、桂附等药物,吴楚为治愈病人,经常采用方中不写此药或分量少写、而给药时暗投或多加的方式,可谓用心良苦。结论1.新安澄塘吴氏医家始于吴正伦,以吴正伦、吴崑、吴楚三人为主要代表,共历7世,传承10人。2.吴正伦师承浙江医家陆声野,以丹溪学派学术思想为宗,兼采金元四家及陶华、吴球等医家思想;吴崑师承歙县医家余午亭,博采众长,在针灸学术方面主要继承并发扬窦汉卿学术思想;吴楚承袭家学,另以李士材学术思想为宗,旁采李东垣、张景岳、陶节庵等医家学术思想,传学于次子吴贯宗。3.吴楚在学术上具有强烈的儒医风格,他重视四诊合参,尤重舌、脉二诊;在治法上广用温法,擅长将其与他法联用,并重视饮食、情志因素;其用药灵活多变,擅长反佐,不教条刻板,善用甘温之品,反对时套方、平淡药。

王仕奇[6](2020)在《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祛湿法用药特点和应用规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研究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以及文献分析法,对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中祛湿法医案的用药特点及组方配伍规律进行分析,探究叶天士运用祛湿法治疗疾病的辨证思路,深入挖掘其祛湿法思想的内涵,以期有益于临床。方法:收集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中符合录入标准的病案,将其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借助此软件的频数分析、关联规则、聚类分析等数据挖掘的方法,辅助以文献分析法,系统总结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祛湿法的思想精髓及临床指导意义,总体研究遵从“病证结合,方证对应,理法方药统一”的指导思想。结果:提取符合录入标准的医案共计588案,符合录入标准的方剂共计605首。以“病,证,症,法,药”为纲,分别进行16种数据挖掘,得出结果:1.对《临证指南医案》祛湿法的588例病案,605首方剂进行数据分析,得出祛湿法病案中,频率在15次及以上的疾病14种,频率在10次以上的证候14种,频次在5次以上的症状有31种,频率在25次及以上的治法10种。相应方药中,频率为25次以上的药物42味,频率为49次以上的核心药对16组。2.对《临证指南医案》苦温燥湿法的194例病案,196首方剂进行数据分析,得出苦温燥湿类祛湿法病案中,频率在5次及以上的疾病12种,频率在10次以上的证候5种,频次在5次以上的症状有22种,频率在10次及以上的治法7种。相应方药中,频率为15次以上的药物24味,频率为40次以上的核心药对10组。3.对《临证指南医案》清热利湿法的126例病案,128首方剂进行数据分析,得出清热利湿类祛湿法病案中,频率在5次及以上的疾病10种,频率在5次以上的证候6种,频次在5次以上的症状有23种,频率在10次及以上的治法5种。相应方药中,频率为15次以上的药物16味,频率为10次以上的核心药对15组。4.对《临证指南医案》淡渗利湿法的123例病案,126首方剂进行数据分析,得出淡渗利湿类祛湿法病案中,频率在5次及以上的疾病6种,频率在5次以上的证候6种,频次在4次以上的症状有22种,频率在10次及以上的治法5种。相应方药中,频率为15次以上的药物14味,频率为25次以上的核心药对17组。5.对《临证指南医案》苦寒燥湿法的121例病案,121首方剂进行数据分析,得出苦寒燥湿类祛湿法病案中,频率在5次及以上的疾病10种,频率在4次以上的证候4种,频次在4次以上的症状有22种,频率在10次及以上的治法5种。相应方药中,频率为15次以上的药物20味,频率为20次以上的核心药对12组。6.对《临证指南医案》祛风胜湿法的83例病案,84首方剂进行数据分析,得出祛风胜湿类祛湿法病案中,频率在4次及以上的疾病4种,频率在5次以上的证候6种,频次在2次以上的症状有19种,频率在10次及以上的治法4种。相应方药中,频率为15次以上的药物9味,频率为12次以上的核心药对14组。7.对《临证指南医案》温阳化湿法的72例病案,74首方剂进行数据分析,得出温阳化湿类祛湿法病案中,频率在4次及以上的疾病7种,频率在5次以上的证候4种,频次在3次以上的症状有19种,频率在10次及以上的治法3种。相应方药中,频率为15次以上的药物10味,频率为14次以上的核心药对9组。8.对《临证指南医案》健脾化湿法的52例病案,54首方剂进行数据分析,得出健脾化湿类祛湿法病案中,频率在4次及以上的疾病4种,频率在5次以上的证候4种,频次在2次以上的症状有21种,频率在10次及以上的治法3种。相应方药中,频率为15次以上的药物8味,频率为16次以上的核心药对19组。9.对《临证指南医案》宣肺化湿法的44例病案,50首方剂进行数据分析,得出宣肺化湿类祛湿法病案中,频率在4次及以上的疾病5种,频率在4次以上的证候3种,频次在2次以上的症状有27种,频率在10次及以上的治法2种。相应方药中,频率为10次以上的药物7味,频率为10次及以上的核心药对8组。10.对《临证指南医案》分消三焦法的32例病案,35首方剂进行数据分析,得出分消三焦类祛湿法病案中,频率在4次及以上的疾病2种,频率在4次以上的证候3种,频次在2次以上的症状有22种,频率在1次及以上的治法2种。相应方药中,频率为10次以上的药物6味,频率为9次以上的核心药对11组。11.对《临证指南医案》苦辛通降法的26例病案,27首方剂进行数据分析,得出苦辛通降类祛湿法病案中,频率在4次及以上的疾病3种,频率在4次以上的证候2种,频次在2次以上的症状有16种,频率在3次及以上的治法2种。相应方药中,频率为10次以上的药物5味,频率为10次以上的核心药对18组。结论:通过对《临证指南医案》中588例病案,605首处方分别以苦温燥湿、清热利湿、淡渗利湿、苦寒燥湿、祛风胜湿、温阳化湿、健脾化湿、宣肺化湿、分消三焦和苦辛通降共计10种祛湿法进行频次统计和数据挖掘,佐以文献分析,得出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祛湿法的学术特点为:分消走泄;双解祛湿;分消诸邪;脾胃分治;明分气血;疏调气机;与邪出路。叶天士于《临证指南医案》中运用祛湿法治疗疾病时,常用的祛湿方剂为:五加减正气散、杏仁滑石汤、黄芩滑石汤、五苓散、黄连温胆汤、木防己汤、苓桂术甘汤、异功散、三香汤、三仁汤、三石汤、五加减泻心汤等。

李伟[7](2021)在《《伤寒论》与《温病条辨》湿病证辨治规律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背景:湿病是指外感湿邪侵袭人体,或脏腑功能运行失司,而致水湿痰饮等湿邪潴留体内的一类病证的总称。湿病所涉及的病证广泛,几乎涵盖内外妇儿等各科疾病,尤其是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以及高脂肪、高热量的饮食摄入,同时加上现代社会缺乏体能运动的工作生活方式,以及由于脑力劳动过度而导致的种种身心状况失衡的情形,均可造成湿邪停聚体内,且可因此招引外湿。《伤寒论》作为第一部理法方药具备的有关伤寒热病的临床着作,其中亦有多处关于湿病证辨治的论述。然明清以来温病流行,清代医家吴鞠通在总结前人对于外感温病理论的基础上,同时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继承和发展了仲景外感病中有关湿病证的治疗,着成《温病条辨》一书,并开创了三焦辨证体系,不断完善治疗方法与用药经验,特别是为温邪由口鼻侵袭人体的外感疫病指明了辨治思路与方向。鉴于此,对《伤寒论》与《温病条辨》中有关湿邪致病进行系统的比较研究,以及对文中湿病的辨证施治思路与方法进行系统总结,将会对现代临床中疾病的辨治具有重要指导价值。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对《伤寒论》与《温病条辨》中关于湿病证候的总结对比、湿病病位病机的比较研究,以及治法和方药的分析总结,以期探寻两者辨治思路与方法的异同,从而得出在湿病治疗过程中对于湿邪的认识与处理的基本规律和需要注意的问题,企盼能为临床提供一些参考与借鉴。方法:1.文献整理:包括湿病相关文献的查找,资料的收集、整理、汇编等,形成湿病研究的参考标准与分类标准。2.经典梳理:通过对《伤寒论》与《温病条辨》的条文与所用方剂的逐一归纳分析与整理,总结出湿病常见的证候类型。3.比较研究:通过对两书中的湿病按照病位进行归类,探讨对比疾病的病因病机,并对湿病的整体治法治则进行比较研究。4.数据统计:采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对方剂进行组合模式和关联规则分析,并统计其湿病用药频数、四气五味归经的特点等。结果:1.通过对文中湿病相关的名词的梳理与统计,得出《伤寒论》中与湿病最密切相关的病名或病证表述共计18条,而《温病条辨》中与湿病密切相关的病名或病证表述则为15条。2.通过整理归纳出《伤寒论》中湿病类方剂合计50首,其中风湿类证候占24%,寒湿类证候占36%,湿热类证候占40%。整理出《温病条辨》中湿病类方104首,风湿类证候占9%,寒湿类证候占34%,湿热类证候占57%。(1)《伤寒论》中所述的风湿证候侧重于风湿寒化类证候,而《温病条辨》不仅继承了仲景的风湿寒化证候,而且广泛发展出了风湿化热的诸多证候。(2)《伤寒论》中所述的寒湿类证候多为阳气受损或误治后所致的湿寒内生,而《温病条辨》中所述的寒湿类证候则多属外感与内生相引相召而发。(3)《伤寒论》中所论的湿热证候常为湿邪郁久化热所致,而《温病条辨》所论湿热证候则多属内外相感而得。3.《伤寒论》中所述湿病的病位主要以中焦脾胃为主,次则兼及心肾系统,其病机主要为中焦脾胃运化失常,而致湿邪停留脏腑及机体各部,甚则累及心肾系统;而《温病条辨》病位则以脾、胃、肺为主,久则累及心肾系统,病机主要为脏腑或经络等为湿邪所困,同时兼见湿浊停聚机体。(1)《伤寒论》上焦湿病主要以心肺系统为中心,常涉及肌表经络受邪,多为心阳受损,肺失和降;《温病条辨》上焦湿病则以肺卫系统为主,病久失治常易致心包受累。(2)《伤寒论》中焦湿病以脾胃系统为主,且包括肝胆与肠道;《温病条辨》中焦湿病同样以脾胃为中心,但常与上焦肺卫相关。(3)《伤寒论》下焦湿病以肝肾系统为中心,病位包括大小肠,肾与膀胱等;《温病条辨》下焦湿病同样以肝肾系统为核心,病位涉及肾与膀胱,大小肠等,同时又与上焦中焦密切相关。4.《伤寒论》与《温病条辨》有关湿病的治疗主要分为祛邪除湿法为主,次则为扶正以祛湿邪,以及扶助正气为主三个方面。(1)《伤寒论》中所述以祛邪为主治湿病的方剂占比为38%,其方法包括宣肺通阳发汗法、催吐法、攻下法和清热除湿法;《温病条辨》中的以祛湿邪为主的方剂占比约为49.1%,包括宣肺发汗法、宣肺利湿通经法、吐下法、清热除湿法以及利湿退黄法等。(2)《伤寒论》治疗湿病中以扶正祛湿法为主的方剂占比为52%,包括和解少阳利水饮法、温中通阳化湿法、辛开苦降除痞法、温肾通阳利水法以及滋阴清热逐湿法;《温病条辨》扶正兼祛湿法类方剂约占33.3%,常包括调和肝脾祛邪法、疏泄肝胆化湿浊法、健脾除湿法、和胃利湿法、调畅中焦气机祛湿法以及滋阴清热除湿法。(3)《伤寒论》中以扶助正气为主的治湿法类方剂占比为10%,包括温固下焦以涩肠止利法、回阳救脱法;《温病条辨》之扶正治湿法为主的方剂约占17.6%,包括甘温涩脱止利法、温阳补肾法、填精固涩法以及阴阳双补法。5.《伤寒论》与《温病条辨》湿病治疗方药的频率与四气五味归经特点。(1)《伤寒论》中湿病治疗药物中温性药物占39%,寒性占29%,平性占21%,热性药占10%,凉性药占1%;《温病条辨》中湿病治疗药物中温性占44.52%,寒性占28.08%,平性占16.27%,热性占7.36%,凉性占3.77%。(2)《伤寒论》中湿病治疗药以甘、苦、辛味药物为主,分别占39.34%,26.89%和26.56%;《温病条辨》中湿病治疗药以辛、甘、苦味药物为主,分别占32.28%,30.54%和29.60%。(3)《伤寒论》中有关湿病治疗的归经药物使用频率较高的主要为脾、肺、胃、心、肾等经,而《温病条辨》中湿病治疗归经药物使用频率较高的主要为脾、胃、肺、心、肾等经。结论:本文通过对《伤寒论》与《温病条辨》中关于湿病的相关条文与方药的梳理,并从湿病的相关证候类型角度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两文对于湿邪的描述均包含有致病因素与病理产物两个方面。当然两者通常又相因相生,相与为一,不能将其完全的割裂开来。但《伤寒论》更多倾向于湿邪内生病证的阐述,而《温病条辨》中湿邪则侧重于外感与内生的相互作用。《伤寒论》中湿病病位以后天之本的脾系统和先天之本的肾系统为中心,进一步累及其他脏腑经络等,其主要病机为脾肾阳伤,久则兼及脏阴。《温病条辨》中所述湿病的病位则以中焦脾胃为轴,同时与上焦和下焦紧密相关,病机主要为肝脾升清失常,肺胃通降失职。《伤寒论》中湿病的治疗以心肾系统为中心,并时刻不忘顾护脾胃之气;而《温病条辨》中湿病的治疗则以调节脾胃升降为核心,同时注意宣畅上焦和通利下焦。且《伤寒论》中湿病所用方药主要是从调节脏腑功能的角度着手,方证相合,湿邪自去;而《温病条辨》在整体把握湿病病证的基础上,并在方剂中广泛使用了化湿利水的相关药物。通过两书中关于湿病证候的总结归纳,可以看出其与脏腑的关系密切,其中风湿类证候中主要涉及的脏腑包括肺卫、肺脾、肝脾、肝肾等系统;而寒湿类证候则包括肺卫、脾胃、脾肾、肝脾、肝肾等系统;湿热类证候则分为肺卫、脾胃、肝胆、脾肾、肝肾等系统。

邓舟,黄育华[8](2019)在《浅析清代名医叶天士诊治黄疸的治法特点》文中指出《临证指南医案》是记录叶天士临床经验的一本医案专着,全面地展现了叶氏在温热时证以及各科杂病方面的诊疗经验,用药精炼,切中病机,充分反应了叶天士的学术思想和诊疗经验。重温《临证指南医案》,学习清代名医叶天士论治黄疸之理论及其经验, 有助于后人对黄疸病因、病位、病机的再认识,对我们临床治疗黄疸有较高的临床意义与实用价值。现对叶天士治疗黄疸的治法特点浅析如下。历代医家对黄疸病均有描述,古代医籍多有记述。叶天士认为,仲景主要论述外感病之《伤

袁晶,李菁,赖桂花,田莎,钟崇[9](2019)在《从《临证指南医案·疸》论治肝癌晚期并发黄疸》文中研究说明《临证指南医案》所载均为清朝着名临床医家叶天士生前医案,为其临床经验与学术思想的总结。肝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中医药在治疗晚期并发黄疸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也符合我国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需求。通过对《临证指南医案·疸》的研读,发现叶氏治疗黄疸分寒热虚实论治,肝癌晚期并发黄疸可使用叶天士治疗黄疸的学术思想进行指导,如重视脾胃、分消三焦、慎用下法、补益肝肾,均对临床的治疗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黄瀚锋(Wong Hon Foong)[10](2019)在《伤寒六经辨证新探》文中指出目的:目前的中医经典,存在着理论学习与临床运用不相衔接的问题。《伤寒论》作为公认的经方着作,其六经辨证却被定位为只适用于狭义伤寒。六经辨证不受重视,还体现在经方学习热衷于方证对应,但值得注意的是,作为主干框架的六经辨证却鲜见临床方面的进展。支离破碎的现象,严重危及了中医整体辨治思维的建立。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次研究拟:○1重新探索六经辨证的内涵,了解历代医家的临床实践与六经辨证的关联。○2如何在六经辨证内涵的基础上,作进一步提升,使六经辨证在临床上真正能够起到基础性的引领作用。方法:首先熟读伤寒原着,系统查阅隋唐至民国时期代表医家的相关着作,以及知网内的近现代中医药期刊、杂志相关文献。接着,运用文献通考和逻辑概念的思辨方式,按历史发展顺序和逻辑关系,整理六经辨证的内涵,分析其与卫气营血、三焦、病邪、气血津液、脏腑等辨证论治模式的内在关联。然后,在此基础上尝试运用六经九分法进行一元化处理,以期明确六经辨证在辨证论治中的地位,将其提升到更高的层次。结果:当今中医界所面对的问题,其根源来自于历代医家对六经辨证的认识存在片面性或误区。六经的概念,虽然随着时代变化而出现了改变,但其辨别表里寒热虚实的内涵却是不变的,此即六经的根本作用,也是各种辨证论治模式之间所存在的共性。六经九分法则是以治法对六经辨证作了高度抽象的诠释和概括,强调气机的顺畅和脾胃的健全是所有治疗大法中的关键,对所有疾病的辨证论治皆具有指导意义,扩展了六经辨证的适用范畴。其优势还在于面对临床症状不明显,或仅有检查指标异常的情况下,仍然能够通过辨别患者体质,为临床诊疗提供思路。本文也采用兼证的概念,使运用六经九分法分析临床复杂的病情时变得相对简练、便捷,以帮助初学者更易于掌握正确的辨证诊疗方向,达到理法方药一线贯通。以相兼证简易操作的六经九分法,其具体临床应用的有效性,可以通过实际案例得到证实。结论:六经辨证在当今的临床仍然具有实用性,当前临床常用的多种辨证模式,其历史根源和内涵皆演变自伤寒六经辨证。以相兼证操作的六经九分法在六经辨证的基础上更贴近初学者的学习需求,以简便的方式指导临床,为辨证论治提供了准确的基本方向,也为方证对应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叶天士治疗黄疸慎用下法探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叶天士治疗黄疸慎用下法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1)探讨《温病条辨》对叶天士论治湿热黄疸经验的继承与发挥(论文提纲范文)

1 湿热黄疸的沿革
2 叶氏辨治湿热黄疸病案及《温病条辨》对其继承与发挥
    2.1 湿热黄疸,湿重于热
    2.2 湿热黄疸,充斥三焦
    2.3 误用发表,湿热黄疸
    2.4 黄疸失治,导致肿胀
3 总结

(2)叶天士温病学术思想在小儿温病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叶天士的生平简介、代表着作及其学术贡献
    1 叶天士的生平简介
    2 叶天士的代表着作
    3 叶天士的学术贡献
第二部分 叶天士小儿温病学术思想探析
    1 叶天士对小儿体质的认识
        1.1 小儿体属“纯阳”
        1.2 小儿脏腑气弱
    2 叶天士对小儿温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2.1 感受温邪为病
        2.2 伏邪郁久化热
    3 叶天士对小儿温病辨证的认识
        3.1 卫气营血辨证
        3.2 三焦辨证
        3.3 络病辨证
        3.4 体质辨证
    4 叶天士对小儿温病诊法的认识
        4.1 辨舌诊法
        4.2 验齿诊法
        4.3 辨斑疹白?
    5 叶天士对小儿温病治法的认识
        5.1 扶正法
        5.2 祛邪法
第三部分 叶天士治疗小儿常见温病经验研究
    1 叶天士治疗小儿四时温病经验
        1.1 小儿风温病
        1.2 小儿暑温病
        1.3 小儿秋燥病
        1.4 小儿冬温病
    2 叶天士治疗小儿痘疹经验
        2.1 勤求古训,创新理法
        2.2 四诊合参,望诊为要
        2.3 辨证论治,攻补兼施
        2.4 清解余毒,善补阴液
        2.5 验案赏析
第四部分 基于关联规则的叶天士治疗小儿温病用药规律研究
    1 研究方法
        1.1 医案来源
        1.2 数据预处理
        1.3 统计分析和关联规则运算
    2 结果
        2.1 220 首小儿温病处方中单味药物的频率分析、性味、归经情况
        2.2 小儿温病各病种单味药物使用的频率分析结果
        2.3 220 首小儿温病处方中药物关联规则运算结果
        2.4 小儿温病各病种药物关联规则运算结果
    3 讨论
        3.1 频数结果分析
        3.2 关联规则结果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叶天士温病学术思想应用概况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3)明清温疫学派学术思想挖掘及对当代传染病防治启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温疫探赜
    1.温疫概念
        1.1 疫的内涵
        1.2 温与瘟辨
    2.疫病探索
第二部分 明清温疫学派学术思想探究
    1.温疫学派学术思想概述
        1.1 创立戾气学说,启温疫学派
        1.2 别诸家立医林,治疫家荟萃
    2.温疫学派“天-地-人”三才发病观
        2.1 天运时气异常,特异因素发病
        2.2 人烟稠密酿疫,正气损而发病
        2.3 地理方位特异,环境恶浊发病
    3.温疫学派辨证体系研究
        3.1 伤寒温病,首辨阴阳
        3.2 疫邪见症,不出表里
        3.3 虚实之辨,尤为重要
        3.4 洞悉寒热,务须辨明
        3.5 疫病辨证,在乎气血
        3.6 温疫六经,殊与伤寒
        3.7 卫气营血,温疫可参
        3.8 温疫发展,三焦辨证
    4.温疫学派治法研究
        4.1 “截—疏”截断病势,疏利透达
        4.2 “导—下”予邪出路,下法新篇
        4.3 “和—解”多法调和,重视清解
        4.4 “时—位”因时制宜,注重阶段
        4.5 “升—降”调畅气机,注重肺肠
        4.6 “攻—养”祛邪扶正,攻即是养
        4.7 “内—外”内化外解,特色外治
    5.温疫学派方药特色探究
        5.1 用药精专,专方专药
        5.2 辟秽化浊,宜施芳香
        5.3 重视性味,注重配伍
        5.4 药物法象,选药新法
        5.5 用药宜忌,谨守禁忌
第三部分 温疫学派学术思想对当代防治疫病理念的启示
    1.“治未病”,培护正气
        1.1 未病先防,培护正气
        1.2 早期干预,重视隔离
        1.3 善后调理,引起重视
    2.避其疫毒气,护窍思想
        2.1 邪从口鼻入,护口鼻
        2.2 周身血脉和,护毛窍
        2.3 肠通而腑畅,重下窍
    3.防疫新方案,五运六气
    4.重辨证施治,随宜变通
        4.1 注重体质,三因制宜
        4.2 因发知受,辨证论治
        4.3 知要守一,随宜变通
    5.对中医防治新冠肺炎全过程的思考
        5.1 “天-地-人”三才发病观
        5.2 温疫学派治疫思想应用
        5.3 大疫良方,专方专药
        5.4 中医治疫,守正创新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查新报告
论文着作

(4)基于《中华医典》与现代临床对中医湿病证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RSTRACT
引言
1 基于《中华医典》中医湿病证治的研究
    1.1 先秦西汉时期——湿病认识与治法的奠基期
        1.1.1 《五十二病方》湿治特点
        1.1.2 《黄帝内经》对湿的认识与湿病治法
        1.1.3 《难经》的湿病认识
        1.1.4 《神农本草经》湿病药物特色
    1.2 汉末两晋时期——湿病辨证论治的确立与延伸
        1.2.1 《金匮要略》湿病证治的特点
        1.2.2 湿病证治的延伸
    1.3 隋唐时期——湿病认识与治法的发展期
    1.4 宋金元时期——湿病认识与治法的上升与转折期
        1.4.1 湿病证治的上升期
        1.4.2 湿病证治的转折期
    1.5 明清时期——湿病认识和治法的完善期
        1.5.1 明代湿病证治的特点
        1.5.2 清代温病湿热证治的特点
    1.6 小结
        1.6.1 文献回顾
        1.6.2 湿证病因病机总结
        1.6.3 湿证用药规律与治法特点
2 湿病证治的现代临床研究
    2.1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证治研究
    2.2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分期证治特点
结论
参考文献
综 述
    中医湿义考
        参考文献
    探析中医湿病证型的历代研究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5)新安澄塘吴氏医家传承及吴楚学术与临证特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新安澄塘吴氏医家传承研究
    1 新安澄塘吴氏医家传承谱系研究
        小结
    2 吴正伦学术思想源流研究
        2.1 吴正伦对张仲景学术思想的继承与发挥
        2.2 吴正伦对刘完素学术思想的理解与发挥
        2.3 吴正伦对张从正学术思想的认识与运用
        2.4 吴正伦对易水学派学术思想的继承与发挥
        2.4.1 吴正伦对张元素学术思想的继承与发明
        2.4.2 吴正伦对李东垣学术思想的认识与发挥
        2.5 吴正伦对浙江中医学术思想的继承与发挥
        2.5.1 吴正伦对丹溪学派学术思想的继承与发挥
        2.5.2 吴正伦对陶华学术思想的继承与发挥
        2.5.3 吴正伦对吴球学术思想的认识与运用
        2.6 小结
    3 吴崑学术思想源流研究
        3.1 吴崑对余午亭学术思想继承与发挥
        3.1.1 对脉诊的重视
        3.1.2 博采诸家,兼容并包
        3.2 吴崑对《黄帝内经》学术思想的研究、阐发与实践
        3.2.1 对《内经》的研究和条文注释
        3.2.2 对《素问》条文的更改及学术思想的发挥
        3.2.3 以《内经》思想阐释疾病、解读方剂
        3.3 吴崑对针灸医家学术思想的继承与发挥
        3.3.1 对窦汉卿针法的继承与发挥
        3.3.2 对徐凤针法的理解与扬弃
        3.4 吴崑对后世学术的影响
        3.4.1 对《内经》研究的影响
        3.4.2 对方剂研究的影响
        3.4.3 对脉学研究的影响
        3.5 小结
    4 吴楚学术思想源流研究
        4.1 吴楚对家传医学学术思想继承与发挥
        4.1.1 对《黄帝内经》的重视
        4.1.2 对脉诊的重视与发挥
        4.2 吴楚对张仲景学术思想继承与发挥
        4.3 对丹溪学派学术思想的吸收与扬弃
        4.4 吴楚对李东垣及其私淑者(易水学派)学术思想继承与发挥
        4.4.1 对李东垣学术思想的继承与阐发
        4.4.2 对薛立斋、赵养葵、张景岳学术思想的吸收与理解
        4.5 吴楚对李士材学术思想的继承与发挥
        4.5.1 《宝命真诠》对李士材着作与学术观点的收集与再整理
        4.5.2 对李士材“先后天根本论”思想的继承
        4.5.3 对“四大家论”的认识
        4.5.4 对李士材重阳思想的继承与发挥
        4.5.5 对李士材脉学思想的认识与扬弃
        4.6 吴楚对陶节庵学术思想的继承与发挥
        4.7 吴楚对喻嘉言学术思想认识与发挥
        4.7.1 对喻氏伤寒的认同
        4.7.2 对《寓意草》记述医案方式的学习与应用
        4.8 吴楚对程原仲学术思想的认识
        4.9 吴楚对后世的影响
        4.10 小结
    5 总结
第二部分 吴楚学术与临证特色研究
    1 学术风格与理论特色
        1.1 由儒入医,儒医风范
        1.1.1 承袭儒医学术思想,引用儒家学者医论
        1.1.2 论病时以儒家科举作文作比
        1.1.3 恪守儒家道德,彰显儒医风范
        1.2 服膺士材,重视阳气,兼顾脾肾
        1.2.1 重视阳气,纠正时弊
        1.2.2 脾肾并重,善用五行辨证
        1.3 尊奉陶氏伤寒,兼采喻氏学说
        1.3.1 认可“三纲鼎立”学说,善用陶氏诸方
        1.3.2 重视三阴中寒,善别阴证
        1.3.3 与相近时期医家比较
        1.4 小结
    2 诊断特色
        2.1 注重脉诊,善辨寒热真假
        2.1.1 编撰脉诀,授人规矩技巧
        2.1.2 承袭人迎气口脉法,辨别外感内伤
        2.1.3 临证善脉,辨明疾病本质
        2.2 详察舌诊,发明“寒潭积雪”
        2.2.1 灯下看舌,黄苔作白
        2.2.2 详辨阴阳,提出“寒潭积雪”舌象
        2.2.3 虚劳内伤,舌诊亦参
        2.3 细究问诊,详寻疾病来龙去脉
        2.4 小结
    3 治法特色
        3.1 对补中益气法的运用与发挥
        3.2 广用温法,联用他法
        3.2.1 温阳散寒,以疗阴证
        3.2.2 善用温补,运用广泛
        3.2.3 温下寒积,不喜巴豆
        3.2.4 温阳通络,痹痛可痊
        3.2.5 温清同用,交通心肾
        3.2.6 发明“寒入血室”,温舒共举
        3.3 注重饮食因素,善治食积所致诸疾
        3.3.1 形似中风,实为食厥,消导可愈
        3.3.2 发热不独外感,食积亦可致病
        3.3.3 食积误治,消补兼施
        3.3.4 脉诊无据,问诊须重
        3.4 注重情志因素,善疗神藏之伤
        3.5 小结
    4 用药特色
        4.1 喜用善用参芪甘温益气之品
        4.1.1 与温阳、化痰药相伍,治疗气虚类中
        4.1.2 与养血填精药相伍,以治虚劳
        4.1.3 与凉血药相伍,以治急性吐血
        4.1.4 与温阳、收敛药相伍,以救亡阳
        4.2 灵活变通,善用反佐
        4.3 强调随症用药,反对时套平淡
        4.4 创制温肺汤,以疗喘嗽
        4.5 良药暗投,用心良苦
        4.6 小结
    5 总结
结论
    1 主要结论
        1.1 关于新安澄塘吴氏医家传承研究
        1.2 关于吴楚学术与临证特色研究
    2 创新点及意义
    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新安医家吴楚学术思想相关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致谢
攻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参加课题研究情况

(6)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祛湿法用药特点和应用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祛湿法医案数据挖掘
    1.研究方案
        1.1 研究内容
        1.2 资料来源
        1.3 数据规范
        1.3.1 病证名称规范
        1.3.2 中药名称规范
        1.3.3 药物剂量处理
        1.4 纳入标准
        1.5 排除标准
        1.6 建立医案数据统计表
        1.7 分析软件
        1.8 医案录入与数据分析
        1.9 参数释义
        1.10 参数调整
        1.11 技术路线
    2.研究结果
        2.1 《临证指南医案》祛湿法医案数据挖掘
        2.2 《临证指南医案》苦温燥湿法医案数据挖掘
        2.3 《临证指南医案》清热利湿法医案数据挖掘
        2.4 《临证指南医案》淡渗利湿法医案数据挖掘
        2.5 《临证指南医案》苦寒燥湿法医案数据挖掘
        2.6 《临证指南医案》祛风胜湿法医案数据挖掘
        2.7 《临证指南医案》温阳化湿法医案数据挖掘
        2.8 《临证指南医案》健脾化湿法医案数据挖掘
        2.9 《临证指南医案》宣肺化湿法医案数据挖掘
        2.10 《临证指南医案》分消三焦法医案数据挖掘
        2.11 《临证指南医案》苦辛通降法医案数据挖掘
    3.讨论分析
        3.1 《临证指南医案》祛湿法医案讨论分析
        3.2 《临证指南医案》苦温燥湿法医案讨论分析
        3.3 《临证指南医案》清热利湿法医案讨论分析
        3.4 《临证指南医案》淡渗利湿法医案讨论分析
        3.5 《临证指南医案》苦寒燥湿法医案讨论分析
        3.6 《临证指南医案》祛风胜湿法医案讨论分析
        3.7 《临证指南医案》温阳化湿法医案讨论分析
        3.8 《临证指南医案》健脾化湿法医案讨论分析
        3.9 《临证指南医案》宣肺化湿法医案讨论分析
        3.10 《临证指南医案》分消三焦法医案讨论分析
        3.11 《临证指南医案》苦辛通降法医案讨论分析
第二部分 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祛湿法文献分析
    1.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祛湿法学术特点
        1.1 分消走泄
        1.1.1 分消之义
        1.1.2 走泄之法
        1.1.3 创制名方
        1.2 双解祛湿
        1.2.1 上下分消
        1.2.2 前后分消
        1.2.3 表里分消
        1.3 分消诸邪
        1.3.1 清暑化湿
        1.4 脾胃分治
        1.4.1 通补阳明
        1.5 明分气血
        1.5.1 气分祛湿
        1.5.2 血分祛湿
        1.6 疏调气机
        1.6.1 疏调太阴阳明
        1.6.2 疏调少阳太阴
        1.6.3 疏调厥阴阳明
        1.7 与邪出路
        1.7.1 发汗祛湿
        1.7.2 通腑泄浊
    2.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祛湿法之常用方
        2.1 苦温燥湿类常用方剂
        2.1.1 一加减正气散
        2.1.2 二加减正气散
        2.1.3 三加减正气散
        2.1.4 四加减正气散
        2.1.5 五加减正气散
        2.2 清热利湿类常用方剂
        2.2.1 杏仁滑石汤
        2.2.2 黄芩滑石汤
        2.3 淡渗利湿类常用方剂
        2.3.1 五苓散
        2.4 苦寒燥湿类常用方剂
        2.4.1 黄连温胆汤
        2.5 祛风胜湿类常用方剂
        2.5.1 木防己汤
        2.6 温阳化湿类常用方剂
        2.6.1 苓桂术甘汤
        2.7 健脾化湿类常用方剂
        2.7.1 异功散
        2.8 宣肺化湿类常用方剂
        2.8.1 三香汤
        2.9 分消三焦类常用方剂
        2.9.1 三仁汤
        2.9.2 三石汤
        2.10 苦辛通降类常用方剂
        2.10.1 半夏泻心汤去人参干姜大枣甘草加枳实杏仁方
        2.10.2 黄连白芍汤
        2.10.3 人参泻心汤
        2.10.4 加减人参泻心汤
        2.10.5 半夏泻心汤去人参干姜大枣甘草加枳实生姜方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一 祛湿法源流探赜
        1 湿及祛湿法的相关概念
        2 祛湿法分类
        3 祛湿法的历史沿革
        4 结语
    文献综述二 叶天士其人及《临证指南医案》其书概要
        1 叶天士其人
        2 《临证指南医案》其书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参与课题及获奖情况
致谢

(7)《伤寒论》与《温病条辨》湿病证辨治规律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湿病的概念与常见证候概述
    1.1 湿病的概念
    1.2 湿病的常见证候概述
        1.2.1 湿证
        1.2.2 风湿证
        1.2.3 寒湿证
        1.2.4 暑湿证
        1.2.5 湿热证
        1.2.6 痰湿证
    1.3 《伤寒论》中有关湿病的描述与证候
    1.4 《温病条辨》中有关湿病的描述与证候
    1.5 小结
第二部分 《伤寒论》与《温病条辨》湿病证候比较
    2.1 风湿证类
        2.1.1 《伤寒论》风湿相关证候
        2.1.2 《温病条辨》风湿相关证候
        2.1.3 讨论
        2.1.4 小结
    2.2 寒湿证类
        2.2.1 《伤寒论》寒湿相关证候
        2.2.2 《温病条辨》寒湿相关证候
        2.2.3 讨论
        2.2.4 小结
    2.3 湿热证类
        2.3.1 《伤寒论》湿热相关证候
        2.3.2 《温病条辨》湿热相关证候
        2.3.3 讨论
        2.3.4 小结
第三部分 《伤寒论》与《温病条辨》湿病证病位病机比较
    3.1 湿在肺卫
        3.1.1 表皮被束,湿停肌表
        3.1.2 正邪交争,湿阻经络
        3.1.3 表邪未解,更伤冷水
    3.2 表里俱为湿困
        3.2.1 湿停肌腠与脾胃
        3.2.2 湿停经络与胃肠
    3.3 痰湿阻咽喉
        3.3.1 《伤寒论》
        3.3.2 《温病条辨》
        3.3.3 讨论
    3.4 正邪相搏,湿犯心肺
        3.4.1 《伤寒论》
        3.4.2 《温病条辨》
        3.4.3 讨论
    3.5 湿停胸膈
        3.5.1 《伤寒论》
        3.5.2 《温病条辨》
        3.5.3 讨论
    3.6 湿聚胸腹
        3.6.1 《伤寒论》
        3.6.2 《温病条辨》
        3.6.3 讨论
    3.7 湿侵中焦
        3.7.1 脾受湿困
        3.7.2 湿停于胃
        3.7.3 湿停中焦脾胃
    3.8 肝胆湿蕴
        3.8.1 《伤寒论》
        3.8.2 《温病条辨》
        3.8.3 讨论
    3.9 下焦湿泛
        3.9.1 湿停肠道
        3.9.2 湿伤肾肝
    3.10 湿蔓三焦
        3.10.1 邪阻三焦,湿气弥漫
        3.10.2 湿郁发黄,三焦均受
    3.11 小结
第四部分 《伤寒论》与《温病条辨》湿病证治法比较
    4.1 祛邪为主
        4.1.1 《伤寒论》祛邪除湿法
        4.1.2 《温病条辨》祛湿法
        4.1.3 小结
        4.1.4 讨论
    4.2 扶正兼祛邪
        4.2.1 《伤寒论》之扶正祛湿法
        4.2.2 《温病条辨》之扶正祛湿法
        4.2.3 小结
        4.2.4 讨论
    4.3 扶正为要
        4.3.1 《伤寒论》
        4.3.2 《温病条辨》
        4.3.3 小结
        4.3.4 讨论
第五部分 《伤寒论》与《温病条辨》湿病证方药比较
    5.1 《伤寒论》中湿病治疗的方药
        5.1.1 《伤寒论》中湿病治疗的方剂
        5.1.2 《伤寒论》中湿病治疗的药物
    5.2 《温病条辨》中湿病治疗的方药
        5.2.1 《温病条辨》中湿病治疗的方剂
        5.2.2 《温病条辨》中湿病治疗的药物
    5.3 湿病证候的方剂
        5.3.1 有关风湿类证候的方剂
        5.3.2 有关寒湿类证候的方剂
        5.3.3 有关湿热类证候的方剂
    5.4 湿病证候的药物
        5.4.1 有关风湿证候的药物
        5.4.2 有关寒湿证候的药物
        5.4.3 有关湿热证候的药物
    5.5 讨论
        5.5.1 方剂
        5.5.2 药物
    5.6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8)浅析清代名医叶天士诊治黄疸的治法特点(论文提纲范文)

1 立脾胃分治理论
2 创分消三焦湿热法
3 慎用下法
4 少用茵陈

(9)从《临证指南医案·疸》论治肝癌晚期并发黄疸(论文提纲范文)

1 叶氏治疗黄疸的理论基础
2《临证指南医案·疸》篇中关于黄疸的论治
    2.1 实证
    2.2 虚证
3 从叶氏理论辨治肝癌晚期并发黄疸
    3.1 重视脾胃
    3.2 分消三焦
    3.3 慎用攻下法
4 临证体会新知:补益肝肾
5 病案举例

(10)伤寒六经辨证新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1.《伤寒论》与六经病证
    1.1 .六经病证的出处
        1.1.1 .《伤寒论》的成书与六经病脉证的出现
        1.1.2 .仲景遗书的散乱与首次编撰
        1.1.3 .《伤寒论》与六经辨证的形成
    1.2 .六经病证的作用
        1.2.1 .分清疾病的阴阳寒热属性
        1.2.2 .确定表里深浅、在气在血的疾病部位
        1.2.3 .归纳正邪虚实的关系
        1.2.4 .推测病势的传变
        1.2.5 .指导处方用药
        1.2.6 .判断转归预后
    1.3 .六经病证的应用价值
        1.3.1 .概括八纲性状,作为诊治凭据
        1.3.2 .鉴别病证,提供准确诊断依据
        1.3.3 .疾病、证候之结合诊断
        1.3.4 .根据诊断,对病证施予治疗
2.后世医家的临床实践与六经辨证
    2.1 .隋唐时期
        2.1.1 .隋唐的时局环境
        2.1.2 .隋唐的辨证诊疗成就
    2.2 .宋金元时期
        2.2.1 .宋金元的时局环境
        2.2.2 .宋金元的辨证诊疗成就
    2.3 .明清时期及以后
        2.3.1 .明清时期及以后的时局环境
        2.3.2 .明清时期及以后的辨证诊疗成就
3.六经辨证与六经九分法
    3.1 .六经九分法的基本原理和规律
        3.1.1 .继承六经,从治法执简创新
        3.1.2 .包罗八纲,比附证治
        3.1.3 .蕴含卫气营血与三焦辨证
        3.1.4 .反映脏腑与气血津液辨证
        3.1.5 .涵盖证素辨证
    3.2 .六经九分法的具体开展
        3.2.1 .以六经分类为辨证纲领
        3.2.2 .以基本治法为论治依归
        3.2.3 .合病、并病的相兼
    3.3 .六经九分法的优势
        3.3.1 .以治法提炼六经的内涵,使其升华为辨证普遍性
        3.3.2 .作为方证对应的基础
        3.3.3 .气机顺畅和脾胃健全是为治法的关键
        3.3.4 .在无明显症状时,以辨别体质指导治疗
    3.4 .六经九分法的临床运用案例举隅
        3.4.1 .痰湿咳嗽
        3.4.2 .气虚便秘
        3.4.3 .虚寒胃痞
        3.4.4 .血虚痹证
4.六经辨证的变通
    4.1 .六经辨证和卫气营血辨证的关系
        4.1.1 .用六经九分法看卫气营血辨证
        4.1.2 .用六经九分法看卫气营血兼证
    4.2 .六经辨证和三焦辨证的关系
        4.2.1 .用六经九分法看三焦辨证
        4.2.2 .用六经九分法看三焦兼证
    4.3 .用六经九分法看温病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案例
        4.3.1 .外感发热
        4.3.2 .血热鼻衄
5.六经辨证的细化
    5.1 .六经辨证和病邪辨证的关系
        5.1.1 .用六经九分法看病邪辨证
        5.1.2 .用六经九分法看病邪兼证
    5.2 .六经辨证和气血津液辨证的关系
        5.2.1 .用六经九分法看气血津液辨证
        5.2.2 .用六经九分法看气血津液兼证
    5.3 .六经辨证和脏腑辨证的关系
        5.3.1 .用六经九分法看脏腑辨证
        5.3.2 .用六经九分法看脏腑兼证
    5.4 .用六经九分法看病邪、气血津液、脏腑辨证案例
        5.4.1 .外感风寒证
        5.4.2 .虚寒痛经
        5.4.3 .脾虚少腹悸动证
6.六经辨证的补充
    6.1 .辨病的问题
        6.1.1 .古今疾病概念的区别
        6.1.2 .中西医辨病与辨证相结合
    6.2 .对症的问题
        6.2.1 .《伤寒论》的对症举例
        6.2.2 .《金匮要略》的对症举例
        6.2.3 .温病的对症举例
    6.3 .证、病、症的整体观
        6.3.1 .中医证、病、症整体观图形的意义和重要性
        6.3.2 .中医辨证、辨病和对症的整体观图形
7.总结
8.创新点
9.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文献综述 伤寒六经辨证的研究现状
    参考文献
附录二 :已发表文章
附录三 :待发表文章
附录四 :参加学术会议/论坛

四、叶天士治疗黄疸慎用下法探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探讨《温病条辨》对叶天士论治湿热黄疸经验的继承与发挥[J]. 杨昌琨,周峰峰. 中医药通报, 2021(06)
  • [2]叶天士温病学术思想在小儿温病的应用研究[D]. 韦江艳.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1
  • [3]明清温疫学派学术思想挖掘及对当代传染病防治启示的研究[D]. 张功.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1)
  • [4]基于《中华医典》与现代临床对中医湿病证治的研究[D]. 方威政.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 [5]新安澄塘吴氏医家传承及吴楚学术与临证特色研究[D]. 王瑞.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0(03)
  • [6]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祛湿法用药特点和应用规律研究[D]. 王仕奇. 云南中医药大学, 2020(01)
  • [7]《伤寒论》与《温病条辨》湿病证辨治规律的比较研究[D]. 李伟.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1(06)
  • [8]浅析清代名医叶天士诊治黄疸的治法特点[J]. 邓舟,黄育华.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2019(04)
  • [9]从《临证指南医案·疸》论治肝癌晚期并发黄疸[J]. 袁晶,李菁,赖桂花,田莎,钟崇. 辽宁中医杂志, 2019(11)
  • [10]伤寒六经辨证新探[D]. 黄瀚锋(Wong Hon Foong).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03)

标签:;  ;  ;  ;  ;  

叶天士治疗黄疸的注意事项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