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于二维条码的信息隐藏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李妍[1](2021)在《基于彩色条码的信息加密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信息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各类移动终端设备的不断更新换代,条码技术因可靠性高、信息容量大、纠错能力强、制作成本低等优势,在电子商务、物流管理、手机支付、城市交通等多个领域展现出较高的应用价值。然而,随着二维码的广泛应用与深入发展,隐私泄露、病毒传播、个人财产损失等安全问题也随之爆发,引起了国家与社会的高度重视,如何实现条码信息的高效安全传输也成为当前的重点研究课题之一。因此,本文就彩色条码的传输安全性展开研究,分别以图像加密技术和秘密共享机制为基础设计了两种彩色条码加密系统。针对多张大容量彩色条码的应用场景,论文以DNA编码计算为基础设计了彩色图像加密算法,并结合数据加密与信息隐写技术,实现了一种基于彩色条码的多级加密系统。该系统兼顾了源信息和条码数据的安全性,其中数据加密方法初步确保了源信息的安全性,隐写技术的引入进一步提升了条码数据的保密性和均张条码的加解密速度,所设计的图像加密算法则为在公共信道中传输的载体图像提供了较大的安全保障。为应对蛮力攻击,该系统的加解密密钥由两个超混沌系统级联迭代产生,生成的密码矩阵具高度随机性与敏感性。提出的图像加密算法以DNA(Deoxyribo Nucleic Acid)编解码为基础,采用置乱-扩散的加密结构,在提供高保密性的同时实现了较低的运算损耗。实验结果表明待传输加密图像的像素间相关性系数均值低至0.0044,信息熵均值接近7.9993,差分测试下的NPCR(Number of Pixels Change Rate)和UACI(Unified Average Changing Intensity)均值分别可达0.9961和0.3346,系统总密钥空间可达2468,证明该系统有较强的抵御穷举攻击、统计攻击和差分攻击的能力。此外,该系统下彩色条码的平均加密时间低至0.3257秒/张,相较于其他条码加密系统,在同等条码信息容量下实现了更低的加密时间损耗。考虑到单张彩色条码的应用场景,论文实现了一种以秘密共享机制为基础的彩色条码加密系统。该系统以彩色色块为基本操作单位,输出的加密图像以彩色条码的方式呈现,且解密算法仅涉及低运算量的异或运算,为移动端设备的条码加密机制提供了设计思路。秘密共享机制、一次一密的加密方式以及色块间的扩散算法为条码数据提供了一定的安全性,实验结果表明任何不足5张的同轮共享密图或不完全同轮的5张共享密图均不能实现对条码数据的还原,同时密图相邻色块间的相关性系数均值在版本7和版本20的彩色条码版本下分别可低至0.0204和0.0140,证明该系统的安全性处在较高水平。此外,在版本5、版本7、版本20和版本30的彩色条码版本下,系统的解密平均耗时分别可低至0.015624秒、0.031242秒、0.125084秒和0.281119秒,较加密时间有至少30%的缩短,证明该系统的运算损耗较低,更适用于低运算能力的移动端设备。
李志茹[2](2021)在《彩色QR码混沌加密隐藏及无损提取算法研究》文中指出网络传输技术的快速发展,不仅为电子科技和人民生活带来革新,信息传输速度也发生了质的飞跃。但随之而来的信息传输安全问题也备受关注,有效增加信息隐藏容量、解决以图像为秘密信息的安全传输问题,成为学者们的研究热点。目前信息隐藏技术主要集中于研究以文本、二值图像和灰度图像作为秘密信息隐藏及提取,也有部分学者将色彩简单的图像进行隐藏,但多为有损地提取秘密信息,采用人工对提取信息进行认证判断。虽然彩色QR(Quick Response)码解码对色块准确度要求较高,但有可编码信息容量大、读取信息快速、客观的特点,随着研究推进,彩色QR码将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将秘密信息编码生成彩色QR码图像,经加密后隐藏于彩色图像中,实现彩色QR码图像加密、不可见性隐藏及无损提取是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工作有以下几点:(1)针对频域信息隐藏容量较小的问题,提出将秘密信息编码生成彩色QR码,以彩色QR码图像作为秘密图像进行加密及隐藏。讨论彩色QR码编/解码原理,就其编码容量及解码原理与传统黑白二维码进行对比,并对彩色QR码作为秘密图像隐藏的特点及优势进行分析讨论,提出将彩色QR码作为秘密图像与信息隐藏技术相结合,增大信息隐藏容量。(2)针对一维Logistic混沌映射加密方法密钥空间较小的问题,对一维Logistic进行改进,并设计了基于改进Logistic混沌图像加密算法,保证彩色QR码(彩色秘密图像)的信息安全。该法使用Arnold变换对彩色秘密图像进行像素位置加密后,采用改进Logistic混沌映射对置乱图像进行灰度值加密。改进的Logistic映射有更大的密钥空间和更好的混沌效果。该方法密钥空间大,初值敏感性强,加密安全性较好,可抵抗穷举类型破解,增强彩色秘密图像的安全性。(3)提出了适用于彩色QR码隐藏与无损提取的信息隐藏算法。对基于离散余弦变换(DCT)的彩色图像隐藏算法的不足进行分析,DCT域信息隐藏数据类型为浮点型,图像显示存储中数据类型为整型,数据类型转换中将产生舍入误差。将舍入误差数据也隐藏于载体图像中,在提取秘密图像时用于误差补偿,从而提高彩色秘密图像提取的精确度。该算法可实现彩色QR码的不可见性隐藏与无损提取,为秘密信息的客观认证提供新思路。该算法可推广应用于普通彩色秘密图像的无损提取。
陈方方[3](2020)在《半色调复合防伪方法及算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技术标签、证券、图书等印刷品的盗版侵权现象日益增加,人们对于这些印刷品的防伪需求也越来越大。研究高效的印刷品抗复制防伪技术,不仅可以起到保护版权的作用,还可以快速简便地分辨出原件和复制品。近年来,因为半色调图像进行信息隐藏,具有防伪效果好、成本低廉、易于附加增值应用等突出优势,受到普遍重视。本文在深入研究半色调信息隐藏方法及抗复制技术的同时,创新性的研究了多重半色调复合防伪技术。利用半色调AM(调幅)/FM(调频)加网图像并存于同一幅图像在复制时兼容性差的这一缺陷,将水印(文字、数字、符号等)信息以FM网点的形式按灰度相当、纹理近似的原则调制AM网点图像,达到了水印信息植入和抗复制目的。融合应用半色调信息调制、信息隐藏和微缩印刷技术,通过构建缩微文字点阵字库模版,并基于灰度和形态双重匹配原则,将缩微文字以微结构纹理形式植入载体图像,在完美再现半色调图像的同时,实现了以缩微文字为纹理的印刷防伪目的,同时可呈现独特的艺术表现效果。针对二维码抗复制和信息增值服务需求,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半色调复合防伪方法。该方法将半色调网点信息隐藏技术与CMYK(青、品、黄、黑)颜色再现的同色异谱技术结合起来,首先将防伪信息以半色调微小网点的形式伪随机植入到普通二维码中,实现了第一重信息隐藏;然后基于灰度等量替代原则,将第二重防伪信息以同色异谱形式植入到CMYK彩色图像中,实现了第二重信息隐藏,最终得到具有双重抗复制防伪性能的安全二维码。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根据图像内容特征进行半色调加网,通过分析连续调图像内容特征,实现对半色调网点形状、位置和角度的调制,使半色调图像在内容特征方面与原连续调图像之间达到最佳匹配,进一步提高印刷品质量;将同色异谱特性与半色调网点信息隐藏技术进行结合,很好地解决了二维码在抗复制方面的严重安全漏洞问题,并拓展出更多维的信息加载空间。
冉湘娟[4](2020)在《基于QR码和印章水印的电子证件防伪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证件,是人们用来证明身份、经历等的证书和文件,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如今,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这些证件逐渐实现了电子化、网络化,这样的转变使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愈渐方便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给不法分子伪造和篡改证件提供了机会。所以,对于电子证件的保护刻不容缓。印章,是证件上一种具有公信力的,表示鉴定或签署的文具。但是印章图像由于颜色单一、结构简单等特点极易被伪造。近年来,二维码技术在防伪领域被广泛应用,它是一种具有天然防伪功能的条码技术,但是编码是开放的,所以其防伪性能并不高。数字水印技术是一种能够有效保护数字产品版权的信息隐藏技术。因此,将数字水印技术、印章图像以及二维码技术相结合应用在防伪领域,能够大大提高防伪性能,对电子证件的防伪提供强有力的保护。为使电子证件能够得到有效的保护,本文对电子证件的特点、印章图像的特点以及二维码图像的特点进行研究,再结合数字水印技术,提出了基于QR码和印章水印的电子证件防伪技术。首先,提出了一种基于QR码图像特点的二值图像水印算法。该算法使用QR码作为载体图像,使用MD5算法对选择的文件核心信息进行编码,编码结果作为水印信息。结合二值图像的特点和QR码的结构特点,将QR码图像的像素值按列进行读取,得到图像的一维序列,再采用二维超混沌映射生成一个位置序列,将水印信息按照位置序列替换图像的一维序列,在空域上完成水印嵌入。其次,提出了一种基于印章图像的水印算法。该算法将印章图像分为R、G、B三层,并提取出图像的透明通道alpha,以R层和alpha作为载体,文件信息作为水印信息且按照一定的步长进行分段,分别利用离散余弦水印算法和LSB空域水印算法嵌入到R层和alpha中,完成信息的隐藏。最后,提出了分步式电子证件防伪方案,通过比较QR码解码信息与证件信息、提取出的QR码水印信息和再次应用MD5算法得到的信息以及提取出的印章图像水印信息和证件信息,实现三步式防伪验证。需要注意的是,当且仅当三步防伪验证都通过时才能证明证件的真实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基于QR码的空域水印算法和基于印章图像的水印算法对常见的攻击如椒盐噪声、高斯噪声均有具有较好的抵抗力。椒盐噪声和高斯噪声的参数值达到0.05和0.1时,QR码仍能正常解码,NC值均大于0.94。椒盐噪声和高斯噪声的参数值达到0.01和0.005时,印章图像的PSNR均大于44,NC值均大于0.97。说明两个算法的不可见性良好,且具有较强的鲁棒性。本文提出的基于QR码和印章图像的电子证件防伪方案对于一般的篡改、伪造具有良好的防伪功能,能够有效的实现电子证件的防伪认证。
刘洋[5](2020)在《面向二维码认证的数字签名算法研究》文中认为现如今,二维码在社交、支付款业务和推广公众号等领域中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二维码技术作为一种数据存储和信息传递的新技术,具有更大的数据存储容量、可以表示更多种数据类型以及不受数据库的约束等优点,然而伴随二维码公开、便利的应用模式,各类信息安全问题也频繁出现。本文结合基于四素数的混合安全密钥算法和中国剩余定理优化RSA(Rivest-Shamir-Adleman)算法的思想,提出一种改进的RSA数字签名算法,并将其运用于QR(Quickly Resespons)码认证,可以保留QR码所具有的符号特性且不需要对原始信息做任何修改,然后针对QR码认证过程中无法对信息进行保密的不足,提出一种具有保密性的QR码认证方案,该方案利用改进后AES(Advanced Encryption Standard)算法和RSA算法相结合生成的混合加密算法对QR信息进行加密。最后讨论一种特殊数字签名算法即多重数字签名算法在二维码认证方面的可行性和优势,并提出一种高效的结构化多重数字签名的二维码认证方案。主要工作如下:(1)针对RSA算法易被因子分解攻击和高比特密钥下运行速率较慢的缺点,提出改进的RSA数字签名算法。结合面向二维码认证技术的数字签名算法要求,对目前最广泛使用的RSA数字签名算法进行改进。改进后的算法结合混合安全密钥算法和中国剩余定理的思想,首先将基于四素数的混合安全密钥算法运用到数字签名中,不仅通过减少了密钥位数从而提高了运算效率,而且实现了用随机数代替模数,从而达到抵抗模数分解攻击的目的,然后采用中国剩余定理简化签名运算过程,进一步加快了算法效率,最后通过常见RSA数字签名算法攻击方式对该算法安全性进行分析,并通过实验比较算法效率。(2)考虑利用RSA数字签名算法进行认证功能的QR码没有信息保密的功能,提出了一种具有保密性的QR码认证方案,在QR码可认证的同时注重对于内含信息的保护。该方案核心分为加密和签名两个部分,其中加密部分将改进的AES算法和改进后的RSA算法相结合,生成一种混合加密算法:先使用改进后AES算法加密明文信息,再使用改进后RSA算法加密AES算法中相关参数,同时为了加快AES算法加解密速率,对AES算法从密钥扩展和列混淆变换两方面进行改进。签名部分对加密后获得的密文和参数密文提取信息摘要,之后采用改进后的RSA数字签名算法对信息摘要进行数字签名,最后根据QR码标准编码生成一个具有保密性的可认证的QR码。本方案采用先加密后签名的顺序,满足了二维码信息公开验证性要求。(3)为了满足二维码在运输途中可以进行安全、有序和公平的签名需求,保证二维码信息多次认证的完整性、可验证性和不可否认性,分析多重数字签名算法应用在二维码认证技术的可行性和优势。首先对一种高效的基于身份RSA算法的广播多重数字签名算法进行改进,改进后的算法可以抵抗签名窃取者通过伪造成签名发起者身份进而窃取到广播多重数字签名结果的攻击,然后基于该算法思想提出基于身份RSA有序多重数字签名算法和结构化多重数字签名算法,最后给出基于身份RSA结构化多重数字签名在二维码认证中的应用方案,并通过理论及实验对比给出该算法的性能和效率分析。
翁才杰[6](2019)在《图像水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表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促进了电力工业信息化水平的提高。QR码作为物联网的入口可实现信息的快速获取与共享,将成为实现电力物联网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随着电力物联网的发展,电力生产、运营、管理过程中产生的许多图像、视频等重要多媒体信息将被暴露在开放的网络空间中。因此,QR码安全和电力系统中的多媒体信息安全正成为电力领域亟待解决的信息安全问题。数字水印技术作为保护多媒体信息安全的有效手段,将在QR码安全和电力多媒体信息安全的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主要研究图像水印技术及其应用,首先为利用数字水印技术提升作为电力物联网入口的QR码的安全防伪性能,提出一种基于QR码图像的水印算法;其次为改善图像数字水印算法性能,发挥其在电力多媒体信息安全保护中的作用,提出针对基于QIM和基于分块编码的两种图像水印算法的改进方案。1、为提升QR码的安全性能,提出一种基于模块边界多级偏移的QR码水印算法来发布QR码的认证信息。深入分析QR码原理,利用QR码符号模块可编辑的特点对其深、浅模块之间的边界进行编辑,实现将QR码认证信息隐藏在QR码图像中。在QR码解码时提取出编码认证信息对其内容的真伪进行认证。此外为保证认证信息的鲁棒性,基于QR码的纠错能力提出一种有效的水印信息提取策略。实验表明,所提方法水印容量大且兼具强不可见性和强鲁棒性。2、将QR码作为水印信息,提出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图像水印算法。传统的QIM水印算法只能单方向嵌入水印信息,很多情况下需对载体数据进行大幅修改而导致载体失真严重。为在保证水印鲁棒性的同时减少载体的失真,本文提出一个量化器可对应多种水印信息的策略。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能够充分发挥QR码的强鲁棒性特点,实现在保证水印鲁棒性的同时降低水印对载体质量的影响,提升数字水印的性能。3、针对基于编码矩阵的水印技术存在的嵌入效率与嵌入率之间的矛盾,提出一种编码矩阵改进方案,并用遗传算法求解最佳编码矩阵,实现了在维持原有水印嵌入率的情况下提升嵌入效率。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有效提升算法的嵌入效率。
谭文犇[7](2018)在《基于QR码的检察电子档案安全保护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开展,我国各级检察机关积极推进电子政务建设。检察档案管理是各级检察院的基础性工作之一。现阶段,检察档案管理仍然普遍采用纸质和电子档案并存的“双套制”。为了促进检察档案科学化和规范化管理,必须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充分地利用检察档案的信息资源价值,更好地满足档案信息化的实际需要。然而,电子档案在本质上不同于传统的纸质档案。保障检察电子档案的安全,以维护其法律凭证价值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围绕电子检察档案的安全保护技术开展研究,期望通过综合运用二维条形码、数字签名和数字水印等信息技术手段,提升检察电子档案的安全性,维护其法律凭证价值。本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点归纳如下:第一、提出了一种基于电子档案文件签名的QR码可见水印方案。首先,将电子档案文件作为一个整体,利用MD5算法生成具有唯一性的数字签名。然后,将数字签名与版权标识等其他辅助信息一起,作为文本内容生成QR码图像。最后,将生成的QR码作为可见水印,以可见的方式嵌入到电子档案文件。显然,处理后的电子档案文件携带了可见的QR码,其内部包含了电子档案的文件签名和其他版权标识信息,能够较好地警示和保护检察电子文档的版权。第二、结合OFD版式文档的组成特点,分析并且提出了加密、数字签名和数字水印、打印控制等技术在电子档案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方案。为了解决电子公文和电子档案等行业长期存在文档格式不一致、访问接口多样等问题,我国推出了开放的固定版式文档格式标准,简称OFD。然而,OFD本身并没有提供足够的安全机制,需要用户有针对性地进行定制。通过分析OFD版式文档在电子档案领域的安全需求,深入探讨了加密、数字签名、电子印章、数字水印、打印控制、敏感信息保护和数字版权管理(DRM)可控分发等技术如何与基于OFD版式文件的电子档案安全保护相结合,以达到防扩散、防篡改、防抵赖和权限控制的多重目的。
唐敏慧[8](2018)在《基于图像信息隐藏技术的包装类食品安全追溯系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人们食品安全意识的提升,中小型包装类食品生产企业迫切需要一款食品安全追溯系统对自身产品进行防伪,但目前我国食品生产企业所建设的食品安全追溯系统仍存在着诸多问题,如追溯标准缺失、追溯对象单一、追溯信息内容不规范和编码标识不统一、防伪性能差等。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包装类食品安全追溯系统设计方案,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为解决包装类食品安全追溯系统存在的信息孤岛问题,提出了一种针对包装食品进行追溯的系统模型,并对追溯图标设计中的二维码内部信息存储标准、二维码生成标准以及追溯图标生成与解码标准进行了标准化的限定,提高了系统的通用性。(2)针对我国食品安全追溯方式防伪性差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追溯图标设计方法。利用基于DWT的图像信息隐藏算法,通过将含有食品信息的二维码与特定载体图标相结合,得到一种具有防伪功能的图像作为包装类食品安全追溯系统的溯源图标。(3)基于对包装类食品安全追溯系统的设计,通过对该系统应用的开发研究,实现了该系统从理论到技术上的可行性,并在真机上对该系统进行测试,各功能均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周乐乐[9](2017)在《基于数字签名的二维码防伪认证技术在农产品追溯体系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为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国家倡导建立农产品追溯体系。使用农产品追溯体系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在一定程度上对农业经营主体进行监督和约束。在农产品质量出现问题时监管部门能够通过系统第一时间召回农产品以及追究责任。消费者也能够清楚的知道所购买的农产品从生成到销售的各环节信息。然而,现有的追溯体系却并没有完全解决这些问题,大部分的农产品追溯系统仅仅只有信息的采集和发布作用,在防伪和认证方面仍有很多不足。主要存在以下两个问题。第一,虽然有些农产品可以通过二维码等渠道获取其信息,但由于二维码的编码体制和数据转换过程都是公开的,所以二维码自身并没有防伪作用,其安全性和保密性存在先天不足。第二,当前的追溯系统,并不能对信息发布者身份进行有效的认证,系统管理者或者一些信息填报人可以很容易对系统农产品信息更改,这样农产品出现质量问题时,将很难有效地追究责任。为解决上述两个问题,本文设计并实验了基于数字签名和图像隐藏技术的二维码防伪认证技术,并将其与应用于农产品追溯体系中。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为了解决农产品追溯系统中对发布信息者的身份无法进行有效认证导致的追究责任人难的问题,本文引入数字签名认证技术。所有企业使用数字签名认证算法生成一套自己的私钥和公钥,企业每次在添加农产品信息时,将农产品信息使用hash算法生成信息摘要,再使用企业自己的私钥对信息摘要进行加密即对信息进行数字签名,系统通过相应公钥对信息认证通过后,将信息以及相应的摘要都存入系统中。如果发生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时,系统调用数据库,提取出所有相关企业所填的农产品信息。由于所有信息都带有数字签名,所以企业将不可质疑所有信息的真实性。(2)针对二维码自身防伪的缺陷,导致的容易被复制、伪造以及篡改的情况,本文在引入数字签名技术后再结合图像隐藏技术。在生成二维码的阶段,生成二维码的部门将相应的信息使用自己的私钥进行数字签名,再使用图像隐藏算法将签名信息生成二维码标签并隐藏到由原明文信息生成的二维码图像中。消费者在购买农产品时,可以通过扫描农产品包装上所携带的二维码标签来了解产品相关信息,同时可进入二维码防伪认证系统中,系统先提取出隐藏的二维码标签,然后通过二维码生成的企业公钥确认产品信息的真伪。(3)将基于数字签名的二维码防伪认证技术应用于安徽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与追溯平台中,通过模拟实验以及实际应用的方式验证本研究的可行性。本系统主要涉及以下技术:二维码技术、RSA数字签名算法、基于DCT变换的图像隐藏算法。主要创新点是一方面将数字签名技术应用在追溯体系的各个环节,保证了消费者购买的农产品信息来源的真实性以及确保信息的完整性,监管部门可以有效追踪参与的企业,防止非法企业生产制造有安全问题的农产品,另一方面将含有签名信息的二维码标签隐藏到载体二维码标签中,增加了二维码的防伪性,且提高了二维码的载体信息容量,使得二维码的应用更为广泛。
李永强,马雪娇,杨迈,王家峰[10](2017)在《面向防伪认证的PDF417二维码水印技术的实现》文中研究表明利用PDF417二维条码以模组为原子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模组的PDF417条码水印的方法。该方法首先将水印转换成二进制数据,再选取PDF417二维条码中符合特定条件的区域作为水印信息的嵌入点,根据待嵌入的水印信息值修改二维码图像的像素值,实现水印信息的嵌入和提取。实验结果表明,相比同类算法,根据本文提出的方法嵌入水印后的图像具有更高的质量和更大的水印容量。同时,该方法具有较好的抗JPEG压缩和抗打印扫描的鲁棒性,但是对设备分辨率要求较高。
二、基于二维条码的信息隐藏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基于二维条码的信息隐藏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彩色条码的信息加密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3.1 基于彩色条码的多级加密系统 |
1.3.2 基于秘密共享机制的彩色条码加密系统 |
1.4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条码加密相关理论基础 |
2.1 二维条码技术 |
2.2 数据加密与隐写相关技术理论 |
2.2.1 对称密码体制 |
2.2.2 哈希函数 |
2.2.3 信息隐写技术 |
2.3 图像加密相关技术理论 |
2.3.1 以混沌理论为基础的图像加密技术 |
2.3.2 基于DNA序列的图像加密技术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DNA序列的彩色图像加密算法 |
3.1 DNA编码与运算 |
3.2 算法结构 |
3.2.1 算法总体设计框架 |
3.2.2 密钥及密码矩阵的设计 |
3.2.3 像素置乱与像素扩散算法 |
3.2.4 基于DNA编码的双向分块扩散算法 |
3.3 算法的具体设计及流程 |
3.3.1 加密算法具体设计及流程 |
3.3.2 解密算法具体设计及流程 |
3.4 系统测试及分析 |
3.4.1 系统的测试环境及仿真结果 |
3.4.2 系统的安全性能测试与分析 |
3.4.3 密钥的安全性能测试与结果分析 |
3.4.4 系统的加密速度测试及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彩色条码的多级加密系统 |
4.1 系统整体架构 |
4.2 系统设计 |
4.2.1 数据加密与条码生成 |
4.2.2 彩色条码色块信息的预处理及隐写 |
4.2.3 发送端的具体设计及流程 |
4.2.4 接收端的具体设计及流程 |
4.3 系统测试及分析 |
4.3.1 系统的测试环境及仿真结果 |
4.3.2 系统的安全性能分析 |
4.3.3 系统的加密速度测试及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秘密共享机制的彩色条码加密系统 |
5.1 系统整体设计架构 |
5.2 系统的加密步骤设计与流程 |
5.3 系统的解密步骤设计与流程 |
5.4 系统测试及分析 |
5.4.1 系统的测试环境及仿真结果 |
5.4.2 系统的安全性能测试与结果分析 |
5.4.3 系统的加解密速度测试及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彩色QR码混沌加密隐藏及无损提取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二章 彩色QR码理论基础 |
§2.1 彩色QR码概述及应用 |
§2.2 彩色QR码的结构 |
§2.3 彩色QR码编码原理及模式 |
§2.3.1 彩色QR码信息容量 |
§2.3.2 彩色QR码的编码流程 |
§2.3.3 彩色QR码的编码模式 |
§2.4 彩色QR码解码原理 |
§2.5 彩色QR码的不足及优势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彩色QR码图像混沌加密方法 |
§3.1 图像加密方法 |
§3.1.1 空域置乱加密 |
§3.1.2 混沌加密 |
§3.1.3 频域加密 |
§3.2 改进的一维Logistic混沌映射 |
§3.3 基于改进Logistic映射加密算法设计 |
§3.3.1 基于改进Logistic映射加密算法原理 |
§3.3.2 彩色QR码加密算法设计 |
§3.3.3 彩色QR码解密算法设计 |
§3.4 图像加密实验仿真 |
§3.4.1 实验环境 |
§3.4.2 实验仿真结果 |
§3.5 实验结果分析 |
§3.5.1 密钥的空间及敏感性 |
§3.5.2 直方图相关性分析 |
§3.5.3 信息熵分析 |
§3.5.4 恢复图像相似度判定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彩色QR码隐藏及无损提取算法 |
§4.1 信息隐藏概述及算法 |
§4.1.1 图像隐藏算法 |
§4.1.2 信息隐藏特点 |
§4.2 离散余弦变换理论 |
§4.3 DCT信息隐藏不足分析及改进算法 |
§4.3.1 DCT域信息隐藏 |
§4.3.2 DCT信息隐藏的不足及改进算法 |
§4.4 基于舍入误差补偿的无损提取信息隐藏算法 |
§4.4.1 彩色QR码隐藏 |
§4.4.2 彩色QR码无损提取 |
§4.4.3 舍入误差补偿效果分析 |
§4.4.4 加密隐藏及无损提取系统实现 |
§4.5 实验仿真与分析 |
§4.5.1 加密隐藏与无损提取实验 |
§4.5.2 不同嵌入因子的直观结果 |
§4.5.3 载密图像不可见性分析 |
§4.5.4 提取秘密图像相似性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在攻读硕士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3)半色调复合防伪方法及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半色调加网与信息隐藏 |
1.2.2 同色异谱信息隐藏技术 |
1.2.3 二维码与加密、信息隐藏、物品溯源等技术结合 |
1.2.4 硬拷贝通信技术 |
1.3 论文主要内容及结构 |
1.4 本章小结 |
2 半色调加网及信息隐藏 |
2.1 半色调加网基本原理 |
2.2 常用的数字半色调算法 |
2.2.1 抖动法 |
2.2.2 误差扩散法 |
2.2.3 迭代法 |
2.2.4 其他算法 |
2.3 半色调信息隐藏技术 |
2.3.1 基于网点形状的信息隐藏技术 |
2.3.2 基于网点空间矢量的信息隐藏技术 |
2.4 本章小结 |
3 硬拷贝通信技术 |
3.1 硬拷贝图像通信系统 |
3.2 文本水印 |
3.3 本章小结 |
4 半色调AM/FM信息互调加网抗复制技术 |
4.1 AM/FM信息互调加网抗复制算法 |
4.2 AM/FM信息互调技术关键点题 |
4.3 抗复制性能检测 |
4.4 本章小结 |
5 微缩文字调制微结构纹理的半色调防伪图像 |
5.1 载体图像直方图规定化处理 |
5.1.1 直方图规定化 |
5.1.2 直方图规定化的算法实现 |
5.2 缩微文字的信息调制 |
5.2.1 灰度比较 |
5.2.2 形态比较 |
5.3 微缩文字图像的抗复制性能检测 |
5.4 本章小结 |
6 半色调复合防伪技术 |
6.1 半色调网点伪随机信息隐藏技术 |
6.2 同色异谱双重信息隐藏技术 |
6.2.1 设计加网模板 |
6.2.2 图像加网算法 |
6.3 复合防伪性能检测 |
6.4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4)基于QR码和印章水印的电子证件防伪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2.1 二维码防伪技术研究现状 |
1.2.2 证件防伪技术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主要工作 |
1.4 本文结构 |
第2章 相关理论与技术 |
2.1 引言 |
2.2 二维码技术 |
2.2.1 二维码技术及特点 |
2.2.2 QR码技术 |
2.3 二维超混沌映射技术 |
2.4 MD5算法 |
2.5 数字水印 |
2.5.1 二值图像数字水印 |
2.5.2 彩色图像数字水印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QR码和印章图像的数字水印算法 |
3.1 引言 |
3.2 基于QR码的数字水印算法 |
3.2.1 QR码的生成及预处理 |
3.2.2 QR码数字水印嵌入 |
3.2.3 QR码数字水印提取 |
3.3 基于印章图像的数字水印算法 |
3.3.1 印章图像的生成及预处理 |
3.3.2 印章图像数字水印嵌入 |
3.3.3 印章图像数字水印提取 |
3.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4.1 实验评价指标 |
3.4.2 实验结果与性能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QR码和印章水印的电子证件防伪方案 |
4.1 引言 |
4.2 电子证件防伪方案设计 |
4.2.1 防伪电子发票生成 |
4.2.2 防伪电子发票验证 |
4.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5)面向二维码认证的数字签名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二维码研究现状 |
1.2.2 二维码认证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工作及章节安排 |
2 基本概念与基础理论 |
2.1 二维码技术 |
2.1.1 二维码种类 |
2.1.2 QR码 |
2.1.3 编码解码原理 |
2.2 密码学基础理论 |
2.2.1 加密技术 |
2.2.2 数字签名 |
2.2.3 多重数字签名 |
2.3 本章小结 |
3 RSA数字签名算法研究与改进 |
3.1 RSA算法 |
3.1.1 RSA加密算法 |
3.1.2 RSA数字签名算法 |
3.1.3 传统RSA算法安全性分析 |
3.2 改进RSA算法 |
3.2.1 四素数RSA算法 |
3.2.2 混合安全密钥算法 |
3.2.3 基于中国剩余定理RSA优化算法 |
3.2.4 改进后RSA数字签名算法 |
3.3 改进后RSA数字签名算法分析 |
3.3.1 安全性分析 |
3.3.2 优越性比较 |
3.3.3 效率比较 |
3.4 本章小结 |
4 具有保密性的QR码认证方案 |
4.1 AES和RSA算法比较 |
4.2 具有保密性的QR码认证方案 |
4.2.1 改进后AES+RSA混合加密算法 |
4.2.2 方案设计 |
4.2.3 方案优势 |
4.3 具有保密性的QR码认证方案实现 |
4.4 本章小结 |
5 基于身份RSA多重数字签名在QR码认证中的应用 |
5.1 多重数字签名算法 |
5.2 基于身份RSA广播多重数字签名方案的改进 |
5.2.1 基于身份RSA广播多重数字签名 |
5.2.2 一种伪造签名发起者的身份攻击方式 |
5.2.3 改进后基于身份RSA广播多重数字签名 |
5.2.4 改进后广播多重数字签名方案安全性分析 |
5.3 有序多重数字签名 |
5.3.1 基于身份RSA有序多重数字签名 |
5.3.2 有序多重数字签名方案分析 |
5.4 结构化多重数字签名方案 |
5.4.1 结构化多重数字签名在QR码认证中的应用 |
5.4.2 结构化多重数字签名方案分析 |
5.5 本章小节 |
6 总结和展望 |
6.1 工作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6)图像水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基于数字水印的QR码编码信息认证方法 |
1.2.2 图像数字水印技术研究 |
1.3 国内外相关技术及研究现状 |
1.3.1 QR码安全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2 数字水印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5 本文章节结构 |
第二章 QR码和数字水印技术 |
2.1 QR码概述 |
2.1.1 条码技术简介 |
2.1.2 QR码的基本原理及其特性 |
2.1.3 QR码恶意攻击方式 |
2.2 数字水印技术 |
2.2.1 数字水印的基本原理 |
2.2.2 数字水印的分类 |
2.2.3 数字水印性能评估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模块边界多级偏移的QR码水印算法 |
3.1 模块边界多级偏移思想 |
3.2 信息植入方法 |
3.3 信息提取方法及纠错策略 |
3.4 编码信息认证框架 |
3.5 实验分析 |
3.5.1 水印嵌入效果实验 |
3.5.2 容量分析比较 |
3.5.3 椒盐噪声攻击实验 |
3.5.4 遮挡攻击实验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遗传算法的像水印算法 |
4.1 量化索引调制的基本原理 |
4.2 遗传算法 |
4.3 自适应量化调制水印算法 |
4.3.1 原始QIM算法概述 |
4.3.2 本文方法 |
4.4 实验分析 |
4.4.1 载秘图像质量比较实验 |
4.4.2 算法鲁棒性测试实验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单位增广矩阵的图像水印算法 |
5.1 基于分块编码的水印算法原理 |
5.1.1 矩阵与向量的相关运算 |
5.1.2 基于分块编码的水印算法 |
5.2 图像水印嵌入效率提升方法 |
5.2.1 常见编码矩阵 |
5.2.2 水印嵌入效率提升方法 |
5.3 实验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7)基于QR码的检察电子档案安全保护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电子档案的新特点 |
1.3 电子档案文件格式OFD |
1.4 影响电子档案安全性的要素分析 |
1.5 电子档案安全技术的研究现状 |
1.6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
1.7 小结 |
第2章 相关基础知识 |
2.1 二维条形码简介 |
2.2 QR码基础 |
2.2.1 QR码组成与符号结构 |
2.2.2 QR码编码器的编码流程 |
2.2.3 QR码的安全应用 |
2.3 电子档案的凭证价值 |
2.3.1 电子档案的数字取证技术 |
2.3.2 电子档案取证的过程模型 |
2.3.3 电子档案的数字证据法律认可 |
2.4 电子档案的原始性保障安全技术 |
2.4.1 数字签名技术 |
2.4.2 数字水印技术 |
2.4.3 电子文件封装 |
2.4.4 可信时间戳技术 |
2.5 小结 |
第3章 基于电子档案文件签名的QR码可见水印 |
3.1 引言 |
3.2 提出的电子档案文件签名的QR码可见水印方案 |
3.2.1 电子档案文件的数字签名生成 |
3.2.2 标识电子档案认证信息的QR码生成 |
3.2.3 QR码的可见嵌入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OFD版式文件的电子档案安全应用分析 |
4.1 引言 |
4.2 版式文件OFD格式解析 |
4.2.1 OFD版式文件结构 |
4.2.2 OFD与其他同类文件格式的比较 |
4.3 OFD在若干电子政务应用中的方案 |
4.3.1 基于OFD的电子公文 |
4.3.2 基于OFD的电子证照 |
4.4 OFD版式电子档案的安全需求分析 |
4.5 OFD电子档案的初步安全解决方案 |
4.5.1 加密 |
4.5.2 数字签名 |
4.5.3 数字水印 |
4.5.4 打印控制 |
4.5.5 敏感信息遮蔽保护 |
4.5.6 DRM可控分发 |
4.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基于图像信息隐藏技术的包装类食品安全追溯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包装类食品安全追溯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信息隐藏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创新点与组织结构 |
1.3.1 研究内容 |
1.3.2 创新点 |
1.3.3 组织结构 |
2 包装类食品安全追溯系统标准化研究 |
2.1 包装类食品安全追溯标准体系建立目的及意义 |
2.2 国外食品安全追溯标准体系现状 |
2.2.1 国际组织食品安全追溯标准体系 |
2.2.2 发达国家食品安全追溯标准体系 |
2.3 国外图像信息隐藏技术标准体系现状 |
2.4 国内外包装食品安全追溯标准体系对比分析 |
2.5 建议包装类食品安全追溯标准体系发展思路 |
2.5.1 包装类食品安全追溯系统二维码存储标准 |
2.5.2 包装类食品安全追溯系统溯源图标标准 |
2.6 本章小结 |
3 包装类食品安全追溯系统构建 |
3.1 包装类食品安全追溯系统分析 |
3.1.1 功能需求分析 |
3.1.2 性能需求分析 |
3.1.3 参与者及其职能 |
3.1.4 可行性分析 |
3.2 包装类食品安全追溯系统设计 |
3.2.1 包装类食品安全追溯系统总体架构 |
3.2.2 包装类食品安全追溯系统结构设计 |
3.3 本章小结 |
4 基于图像信息隐藏技术的食品安全追溯算法 |
4.1 图像信息隐藏算法概述 |
4.1.1 信息隐藏算法基本原理 |
4.1.2 基于DCT的图像信息隐藏算法原理 |
4.1.3 基于DWT的图像信息隐藏算法原理 |
4.2 包装类食品安全追溯中二维码设计 |
4.2.1 QRCODE信息存储原理 |
4.2.2 二维码生成设计 |
4.2.3 二维码读取设计 |
4.3 图像信息隐藏算法性能分析 |
4.3.1 性能评价标准 |
4.3.2 图像攻击实验 |
4.3.3 实验总结与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包装类食品安全追溯系统软件设计 |
5.1 软件开发环境搭建 |
5.2 应用软件视觉设计 |
5.2.1 应用软件的Logo设计 |
5.2.2 应用软件的交互设计要素 |
5.3 包装类食品安全追溯系统数据库设计 |
5.3.1 SQLite数据库及其数据传输格式 |
5.3.2 SQLite数据库操作 |
5.3.3 SQLite数据库表单设计 |
5.4 界面功能设计 |
5.4.1 注册登录界面设计 |
5.4.2 主界面设计 |
5.4.3 查询界面设计 |
5.4.4 投诉与反馈界面设计 |
5.5 功能实测 |
5.6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9)基于数字签名的二维码防伪认证技术在农产品追溯体系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研究现状分析 |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研究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路线 |
2 相关理论基础的介绍 |
2.1 数字签名算法 |
2.1.1 数字签名简介 |
2.1.2 加密体制系统的介绍 |
2.1.3 数字签名的产生方式 |
2.2 哈希算法 |
2.2.1 MD5算法 |
2.2.2 SHA1算法 |
2.2.3 MD5算法和SHA1算法的比较 |
2.3 图像隐藏技术 |
2.3.1 图像隐藏技术的介绍 |
2.3.2 空间域图像隐藏算法 |
2.3.3 变换域图像隐藏算法 |
2.3.4 DCT变换域图像隐藏技术 |
2.4 二维码技术简介 |
2.4.1 二维码的特性 |
2.4.2 二维码同其它自动识别技术的对比 |
2.5 农产品追溯体系 |
2.5.1 可追溯的概述 |
2.5.2 农产品的安全隐患分析 |
2.5.3 农产品质量安全与追溯的关键技术 |
3 图像隐藏技术在二维码防伪中的研究 |
3.1 HVS算法 |
3.2 DCT算法描述 |
3.3 Arnold算法 |
3.3.1 Arnold变换 |
3.3.2 iArnold变换 |
3.4 基于HVS、DCT和Arnold算法的图像隐藏技术研究 |
3.4.1 PSNR研究 |
3.4.2 NC研究 |
3.4.3 鲁棒性研究 |
3.5 基于HVS、DCT和Arnold算法的图像隐藏技术 |
3.5.1 嵌入隐藏图像的二维码生成 |
3.5.2 算法实现 |
3.5.3 结果分析 |
4 基于数字签名的二维码防伪认证技术研究 |
4.1 基于数字签名的二维码防伪认证系统的需求分析 |
4.2 基于数字签名的二维码防伪认证系统的实现思想 |
4.3 RSA数字签名方案 |
4.3.1 RSA加密方式 |
4.3.2 RSA的使用 |
4.3.3 RSA算法在追溯体系中的应用 |
4.4 基于数字签名的二维码防伪认证的流程设计 |
4.5 基于数字签名的二维码防伪实验 |
4.6 实验结果分析 |
5 基于数字签名的二维码防伪认证技术的实际应用 |
5.1 安徽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与追溯平台的设计思想 |
5.2 平台用户角色分类 |
5.2.1 系统管理员 |
5.2.2 生产基地用户 |
5.2.3 监管部门 |
5.2.4 销售用户 |
5.2.5 检测用户 |
5.2.6 消费者 |
5.3 平台总体功能模块 |
5.3.1 投入品源头监管 |
5.3.2 农产品产销全过程管理 |
5.3.3 报表统计 |
5.3.4 二维码生成 |
5.3.5 二维码防伪认证 |
6 总结和展望 |
6.1 工作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工作情况 |
(10)面向防伪认证的PDF417二维码水印技术的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Introduction) |
2 相关工作 (Related work) |
2.1 PDF417二维条码的基本原理 |
2.2 相关文献方法 |
3 本文提出的算法 (The algorithm proposed in this paper) |
3.1 预处理 |
3.1.1 图像二值化 |
3.1.2 角度矫正 |
3.1.3 水印预处理 |
3.1.4 图像定位和码字检测 |
3.1.5 色块识别 |
3.1.6 可用空间判断 |
3.2 本文提出的水印嵌入算法 |
3.3 水印的提取 |
4 实验结果及性能分析 (Experimental results and performance analysis) |
4.1 鲁棒性分析 |
4.2 水印容量 |
4.3 基于PDF417二维码水印的APP实现 |
5 结论 (Conclusion) |
四、基于二维条码的信息隐藏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彩色条码的信息加密方法研究[D]. 李妍. 北方工业大学, 2021(01)
- [2]彩色QR码混沌加密隐藏及无损提取算法研究[D]. 李志茹.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2021(02)
- [3]半色调复合防伪方法及算法研究[D]. 陈方方. 北京印刷学院, 2020(08)
- [4]基于QR码和印章水印的电子证件防伪技术研究[D]. 冉湘娟. 延边大学, 2020(05)
- [5]面向二维码认证的数字签名算法研究[D]. 刘洋. 陕西科技大学, 2020(02)
- [6]图像水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D]. 翁才杰. 福建工程学院, 2019(01)
- [7]基于QR码的检察电子档案安全保护技术研究[D]. 谭文犇. 湖南大学, 2018(07)
- [8]基于图像信息隐藏技术的包装类食品安全追溯系统研究[D]. 唐敏慧. 中国计量大学, 2018(01)
- [9]基于数字签名的二维码防伪认证技术在农产品追溯体系的应用[D]. 周乐乐. 安徽农业大学, 2017(02)
- [10]面向防伪认证的PDF417二维码水印技术的实现[J]. 李永强,马雪娇,杨迈,王家峰. 软件工程, 201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