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家计委外经所国际金融室主任陈炳才预测——未来国际金融五大发展趋势(论文文献综述)
文世芳[1](2017)在《中国共产党对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认识与借鉴(1976-1984)》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次伟大觉醒,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新时期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总结历史上封闭保守的深刻教训,勇于面对中国与世界各主要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巨大差距,充分认识到关起门来搞建设行不通、闭关自守实现不了工业化和现代化,虚心学习和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是这个伟大觉醒的重要内容,对探索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是在中国历史文化的基础上探索而成,从改革开放之初一步一步摸索而来。探求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功的经验、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可以从改革开放史中寻求历史的逻辑、问题的病灶和成功的钥匙。因此,从改革开放之初对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认识和借鉴考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从开放和改革的相互关系及国际经验视角探求改革开放开启并获得成功的原因,对当前全面推进深化改革,不断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独特的重要意义。这些正是论文致力于探求的深层次问题。论文包括绪论、正文四章和小结。绪论,主要介绍论文的选题缘由、意义,研究的现状、问题,研究的资料准备、特点,研究的方法、思路,研究的目标、方向。第一章,主要讨论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历史背景。“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世情国情党情发生了深刻变化。考察整个社会,国民经济遭受重创,人民生活在温饱线上长期徘徊,社会各界渴望变革;考量党内状况,使命意识空前觉醒,执政危机意识日渐浓厚,全党洋溢着把“文化大革命”耽误的时间抢回来的情绪;环顾世界局势,世界政治格局寻求新的平衡,在两极格局下存在寻求多极化的内在张力,资本主义国家经过迅猛发展后进入滞胀阶段,亟需产业转移,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崛起树立了发展榜样,调整和改革成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潮流。特定的历史条件,给中国指明了方向:旧的道路难以为继,变革已是民心所向,国际形势为迎接中国融入世界大家庭、登上国际大舞台提供了历史契机。一种历史的合力,悄然引导着中国朝着改革与开放的道路走去,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历史条件生成。第二章,主要讨论从“文化大革命”结束到十一届三中全会期间中共逐渐扩大对外交流,冷眼向洋看世界,以世界为参照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共党内和思想理论界对“文化大革命”的反思和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思考已经不可抑制。中共高层从战争的阴影中走出来,对世界局势作出新的研判,认为存在长时段和平发展的可能。在对历史的反思中,中共又逐渐从“左”的迷雾中走出来,开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讨论,工作重心开始务实地朝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倾斜。在此基础上,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了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初步行动,党和国家领导人主动出访“触摸世界”、把握世界发展脉搏,派出大批对外考察的“侦察兵”了解世界各国发展经验和研究中国应有的对策,部署理论界召开世界经济讨论会研究国外情况。特别是派团对外考察是中共高层的重大战略举措。中央政治局从听取和讨论考察汇报开始,改革开放的思想在酝酿中逐渐生根发芽,经过1978年国务院务虚会和中央工作会议的两次大讨论,改革开放决策呼之欲出。第三章,主要讨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共经过对盲目冒进的反思,在国民经济调整中深化对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认识,提出“中国式的现代化”思想的过程。经过1979年对盲目引进和吸收外资的反思,在对国民经济调整的思考、讨论以及初步实施中,中共对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进行了总结深化,制定了更加科学更具操作性的对外引进规定、吸收外资政策、对外考察办法、国民经济计划。在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结合中国实际进行的改革试点和探索中,中共对建设四个现代化有了更深层的认识,在政策上、试点上、理论上都有重大的转变。在政策上,提出经济政策的三大转变,要求逐步实现经济政策和经济制度转型;在试点上,创办经济特区,使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从某个领域的试点转换为更深层次的综合性改革试点;在理论上,从四个现代化转变为“中国式的现代化”,将“中国式的现代化”作为统领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结合中国实际,探索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指导性思想。第四章,主要讨论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逐步由引进技术、外资和管理经验,朝着更深层次的经济体制改革理论与实践、国际组织发展经济经验以及引进国外智力发展和深化,并最终推动确立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过程。结合中国实际,探索适合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模式,是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重要内容和目标。在中共高层的支持和部署下,苏东社会主义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经验和理论以及联邦德国市场社会主义理论和法国经济计划化理论等,成为中国考察和学习借鉴的重点内容。布鲁斯和奥塔·锡克等东欧经济学家的来访,在中国掀起研究社会主义经济模式和改革理论的热潮。在改革开放实践的锻炼和理论探讨的熏陶中,中国新一代经济理论人才终于在1984年莫干山会议上崛起,逐渐承担起为改革建言献策的使命。在和思想理论界的良性互动中,中共终于克服各种困难,出台《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确立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体制的改革方向。这标志着“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共对中国经济改革发展方向的探索获得巨大成功,以经济体制改革方向为重点的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取得重大的阶段性成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巴山轮会议为标志,中共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小结,主要对论文作一概括性总结,集中探讨境外发展经济经验是如何被中共重视、学习和吸收,形成了什么样的原则和路径;究竟在中国的改革开放进程中发挥了哪些重要作用、产生了哪些重大影响;积累了哪些重要历史经验,对当前中国的改革发展有哪些重要启示。为确保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取得好的效果,中共在探索之中确立和完善了自力更生为主、积极争取外援,取长补短、保持优势,多方学习、反复比较,解放思想、谨慎渐进等基本原则;形成了从境外经验的学习了解、到决策层多渠道掌握信息、到中共高层利用境外经验进行决策、到中层和基层干部掌握境外先进经验的上下贯通、良性互动的路径。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在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改变对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认识成为改革的先声;推动了改革开放决策出台和具体政策不断完善;促进了社会主义观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理念的突破;提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体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的历史关头,分析研究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共产党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历史,能带来深刻的启示。它告诉我们,改革应该如何优化调查研究,如何加强顶层设计,如何重视基础性工作。
林冠[2](2012)在《统筹发展视角下的区域发展与政府行为 ——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纵深发展,政府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行为与作用问题,不仅是经济学、政治学、管理学等学科关注的理论焦点,更是具有现实意义的实践问题。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一直是国家和地区发展的瓶颈,不仅影响着国家整体发展战略和区域发展水平,也容易产生民族问题,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带来不利影响。因而欠发达地区的发展问题备受关注。政府在欠发达地区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角色定位如何,如何基于统筹发展思路的客观背景有效发挥政府职能,已经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面临的突出问题。本文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开放开发为例,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过程中政府角色与行为进行研究,围绕在欠发达地区区域发展进程中,政府如何有效整合资源促进传统行政区域分工协作,并最终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核心议题,从理论和实践双重视角做出分析和论证。论文的研究分为导论与正文两个部分。第一章是导论部分。这部分交代选题缘由、意义与研究现状、分析框架、基本结构以及研究方法等。基于国内外相关研究,本文依据区域均衡发展和非均衡发展理论、公共选择理论和相互依赖理论等理论基础,采用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分析框架。第二章是从制度变迁的视角审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历史演进,探讨北部湾区域从非均衡发展到均衡发展战略的提出和发展态势。本章认为在非均衡发展战略时期,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相对落后,是自然因素和国家政策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自国家统筹发展战略提出以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由此兴起并迅速发展。第三章应用制度分析方法,研究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中政府政策的形成以及具体政策。本章认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开放开发,是在中央沿海开放开发的宏观背景下形成的,是中央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直接结果。欠发达地区的区域经济增长过程是各类中央宏观政策与地方微观政策的积极互动过程。第四章论述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的政府投资行为。由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开放开发一开始就是政府推动并在政府的主导下开展起来的,因而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政府投资对于促进其开放开发就显得尤为重要。由此进一步研究区域公共建设中的政府投资决策、投资组织和投资方式。第五章论述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中政府统筹行为。本章认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几年来,虽然取得了显着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随着其开放开发的推进,也开始暴露出诸如城乡关系问题、投资商与当地民众利益关系问题、经济开发与社会建设问题等问题,因此需要政府统筹处理好发展中的社会问题,以确保区域经济稳步发展。第六章是总结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中政府行为的绩效与经验。评估区域经济发展中政府政策、政府投资行为和政府统筹行为的绩效。同时,总结政府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中的主要经验。第七章讨论与结论。围绕全文的讨论,本章试图进一步探讨三个问题。第一,欠发达地区如何通过开放开发促进发展?第二,欠发达地区区域经济发展中政府应该扮演什么角色?第三,政府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行为的边界如何界定?通过理论上的提升,进一步为欠发达地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政策建议。
吴世韶[3](2011)在《中国与东南亚国家间次区域经济合作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发展,东亚地区的区域经济合作日益为学界和政界所关注。但由于政治制度、历史文化、宗教与民族矛盾以及发展程度等各不相同,大国关系异常复杂,东亚地区以地区一体化为导向的区域经济合作困难重重。作为一种替代,次区域经济合作在东南亚地区应运而生。自“新柔廖增长三角”发起以来,东南亚地区和中国周边的次区域经济合作机制风生水起,倡议不断——次区域经济合作成为地区各国的优先选择,尤以亚洲开发银行发起主导的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成效最为显着。论文在严格界定“次区域经济合作”概念的基础上,通过对以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GMS)为代表的中国与东南亚国家间次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进程进行研究,指出该合作的合作领域不断拓展,合作地域不断扩大,合作机制不断完善,合作程度不断加深,呈现出合作的“进化”现象。接着,论文探讨了次区域经济合作发生发展的内外条件:由于地缘邻接和资源互补,次区域地区在合作各方采取开放与合作政策的环境下,经由跨境民族的跨境流动,推动边界由“屏蔽效应”向“中介效应”转变,使边境地区由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边缘成为地区经济新的增长点,实现了次区域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时,论文还发现:域外国际组织在次区域经济合作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尤其亚行是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发展资金的提供者、次区域合作的催化剂和中介),而域外大国在次区域地区的地缘竞争由于对次区域经济合作规范的认同而导向了地缘合作,使其不自觉地成为次区域经济合作的外部推动力。论文在对中国与东南亚国家间次区域经济合作效用评估的基础上,对该合作在当前所面临的困难进行了剖析。论文指出:次区域内国家间的政治经济矛盾和次区域外国家和组织的地缘政治经济竞争所带来的利益分配问题是当前问题的核心。因此,论文提出了通过提升次区域经济合作的战略地位,从国家大战略层面与合作参与各方实现利益共享,以推动我国与东南亚国家间次区域经济合作进一步发展的路径。随后,论文对中国与东南亚国家间次区域经济合作的经验进行了总结,认为:发展是次区域经济合作的初始出发点,和平的周边环境与共同发展的政策取向是次区域经济合作成功的必要条件,在此基础上,建构地区认同与形成共同获益是次区域经济合作得以发展的根本原因,而中国的积极参与是次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在此基础上,论文最后对解释次区域经济合作现象的理论框架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提出了建构一个“地缘政治经济学”解释框架的观点——次区域地区各方在国际组织的推动下利用该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通过建构合作文化,推动次区域地区在不同层次和不同领域开展合作,从而建构起相应的合作规范,并引导次区域外大国和国际组织认同该规范,最终实现次区域地区经济社会的共同发展。
陈迪宇[4](2009)在《云南省与“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机制” ——地方政府在中国周边多边外交中的作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多边外交和次国家政府外事两相结合的多层多边理论框架为分析工具,在重点梳理云南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机制”(GMS)历程、简要回顾其他地方政府参与次区域合作机制的案例的基础上,对地方政府迄今为止在中国周边多边外交中起到的作用进行了深入考察。本文研究认为,随着中国日益广泛、深入、全面的融入国际社会,中国中央政府越来越重视发挥地方政府参与对外合作和国家外交的积极性,引导着地方政府在国家总体外交战略的框架下开展富有成效的国际交往、与中央政府一道共同推动中国宏观外交战略目标的实现。17年来,云南作为中国参与次区域合作成果最显着、开展重大合作项目最多、最具吸引力的地方政府在中国GMS外交中起到了动力源、半决策主体、完全执行主体、推动其他地方政府参与GMS的动力体四大重要作用,是目前中国周边多边外交中最具代表性和研究价值的地方政府。以云南为代表的多个地方政府参与多个次区域合作则已成为中国周边多边外交当中一个独特的整体现象,这些地方政府以其不断扩展深化的对外交往需求、不断提升的国际行为能力、不断扩大的地方行政权限成为中国周边多边外交的新动力源,通过发展出介入中国周边多边外交的两个新渠道、拓展出中国周边多边外交的两个新决策维度、增设中国周边多边外交的议程内容和增强次区域合作与周边外交议程的重要性扩展了中国周边多边外交的原有模式,推动中国将自己不断演进的多边外交观念和周边外交战略两相紧密结合而形成其独特的周边多边外交理念,更在此理念的指导下初步发展出了“多层多边多部门联动”的中国周边多边外交新方式的雏形。
陈健[5](2009)在《我国绿色产业发展研究 ——以珠三角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问题更加突出。恩格斯指出:“到目前为止存在过的一切方式,都只在于取得劳动的最近的、最直接的有益效果。那些只是在以后才显现出来的、由于逐渐的重复和累积才发生作用的进一步的结果,是完全被忽视的”。这种急功近利的生产方式完全是现代产业生产的真实写照。它建立在对自然界的单方面索取和掠夺上,因而生产越发展,对自然界的破坏也越严重。科学技术的片面发展和应用,使这种破坏变本加厉。发展绿色产业就是对人类自身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产生的严重后果的深刻反思结果。我国绿色产业不仅肩负着确保现代农业、工业、服务业可持续发展等经济重任,更承载着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等非经济重任。自然资源禀赋及新时期经济社会的发展,决定了我国必须走绿色产业发展的道路。绿色产业的提出是为解决我国产业发展中面临的自然资源短缺、产业污染严重、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生态环境恶化等突出问题而提出的新的发展模式,是以科技创新、制度创新为核心,以适应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目标要求的产业生产方式的变革,其目标体现了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战略取向,是时代的选择,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发展模式。本文阐述共分七章,除了第一章导论和第七章结论之外,第二、三、四章着重理论研究,第五、六章着重现实分析。内容具体安排如下:第一章为导论,阐述课题研究背景,分析国内外绿色产业相关理论,在疏理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界定绿色产业的内涵,为论文进一步实证及提出我国绿色产业的发展战略和政策建议提供理论基础和分析角度;第二章绿色贸易壁垒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双刃剑”为切入点,分析绿色壁垒产生的背景原因,国际发展趋势以及对我国经济发展造成的影响,得出绿色产业是我国应对壁垒的必然选择,也是唯一的出路的结论;第三章系统阐述了绿色产业发展的基本理论:产业代谢理论、物质平衡理论和物质循环理论;第四章立足于绿色产业的划分,阐述绿色产业链的内涵、耦合关系、运行机制和监控体系建设;第五章阐述我国绿色产业,包括绿色工业、农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并评价各产业在我国的发展情况。第六章以珠三角地区为实例,通过对珠三角地区的绿色产业发展进行具体分析,并运用MATLAB程序计算珠三角地区2001年-2005年的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状况,得出珠三角在五年间生态赤字稍有好转,并有良性发展的趋势,但目前仍处于“低承载、低足迹、高赤字”的不可持续状态。提出建议如下:(1)继续控制人口的增长;(2)减少经济开发过程中对耕地的占用,合理开发未利用土地:(3)采用生物高新技术,提高自然资源单位面积的生物产量;(4)继续调整能源结构,大力开发太阳能、风能、天然气等清洁能源,高效利用现有资源存量;(5)改变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消费方式,建立资源节约型的社会生产和消费体系的建议:第七章为全文的总结和展望。本文可能的创新主要是:1、系统地构建了我国绿色产业的研究框架。本文以经济学、管理学和生态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为指导,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在总体描述绿色产业链运作机理的基础上,分别从绿色工业、绿色农业和绿色服务业研究了我国绿色产业的发展,并结合实证分析提出了推进我国绿色产业发展的具体构想,从而系统地构建了我国绿色产业的研究框架;2、运用定量分析方法对我国绿色产业的发展进行了实证研究。本文以珠江三角洲的个案资料为例,运用生态足迹等理论和方法,对我国绿色产业的发展进行了实证研究,使研究结论更具科学性和说服力:3、注重应用研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发展我国绿色产业的对策建议和政策选择。本文在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促进我国绿色工业、绿色农业和绿色服务业发展的对策建议,并从总体上提出了发展我国绿色产业的政策选择,试图提升本研究成果的应用价值。
张俊[6](2008)在《外商对华直接投资若干问题研究》文中认为自从1979年进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一直是世界上经济发展最为迅速的国家之一。中国逐渐放开了对于外国直接投资的限制和各种壁垒,并改善了投资环境。加上拥有巨大且发展迅速的国内市场,以及相对来说训练有素的人口和低成本的劳动力,使得中国日益成为外国投资的热土。中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发展既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正效应体现在就业方面、国内资本的形成方面、技术与发明能力转移方面、产业结构优化方面及出口创汇方面。负面效应体现在影响我国的经济自主权方面、转嫁投资风险方面及转嫁环境污染方面。同时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存在不少问题,有技术含量不高、资金来源结构不尽合理、投资主体结构不尽合理、产业与行业结构不尽合理及地区布局不尽合理等。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外商对华直接投资呈现出若干新特点,从动态看,外商直接投资总量迅速增大;各地区外商直接投资分布不均衡,东部地区多而中西部地区少;单个投资项目不断增大,且投资主体中跨国公司扮演越来越重要角色;来自世界主要投资地的投资成增加趋势,投资方式也发生了重要变化,外商独资和并购逐渐增加。外商不断增加大量的对华投资源于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因素呈现动态性,即动态影响问题,开始影响外商直接投资的因素主要是我国庞大的人口使劳动力的供给无限大,因此廉价的劳动力成为减低生产成本的有效手段。但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现在市场潜力问题也成为外资的主要因素。逐步完善的软硬件环境提高了外资的效率。服务型政府的建立和服务水平的提高也有助于外资;另外政府在国内对外资采取了各种优惠政策,在国际上积极参与国际合作组织也传递给外资以积极信号。外商直接投资显然对我国经济产生了重要影响,促进了出口和经济的增长。运用VEC(向量误差纠正模型)技术分析了FDI对主要经济变量的影响,由于主要经济变量之间协整关系的存在,说明了外商直接投资、进出口和GDP(国民生产总值)之间长期均衡确实存在。脉冲分析仿真结果显示了外商直接投资与相关变量之间的一个冲击带来的后续效应。方差分析结果显示GDP对进口的作用在增加,出口中FDI的作用在增加,GDP对吸收外资的作用在增加。外商直接投资与出口、GDP之间的真实数量关系非常重要,了解这种关系可以使政府决策者根据经济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对经济进行调控。本研究也采用BP神经网络研究了外商直接投资对出口的影响和对GDP的影响。通过仿真发现,各年累积外商直接投资总额可以更好预测相应年的出口和GDP数值。中国自80年代开始吸引外商直接投资(FDI)以来,外商对我国直接投资规模逐年增加。在我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外商直接投资接受国后,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的显着影响已经成为十分引人注目的课题。外商直接投资不仅推动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而且也改变着中国经济的增长方式,提高着中国经济的增长质量。
尹永纯[7](2006)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利用外资的历史考察(1978—2005)》文中研究说明利用外资是中国对外开放国策的重要内容,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20多年来,利用外资始终与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相伴而行,对中国经济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本文根据党的有关会议精神、国家出台的利用外资方面的方针政策,对利用外资政策的发展演变历程进行了考察,对利用外资不同阶段的政策变化特点、绩效进行了系统分析。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利用外资的基本经验,并针对利用外资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本文由绪论、七章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组成: 绪论主要阐述了本课题的研究价值和意义,目前的研究现状及论文的基本构架、创新之处、难点及写作方法。 第一章,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利用外资的历史回顾。本章对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利用外资的理论来源,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利用外资发展的历史轨迹,改革开放前30年中国利用外资的曲折历程进行了历史回顾。在此基础上,对利用外资实践出现曲折的原因、利用外资的效果进行了客观评价。改革开放前,中国利用外资的经验教训为改革开放后利用外资实践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第二章,利用外资的酝酿与起步。本章首先回顾了利用外资政策酝酿的国际国内背景及酝酿过程。国际背景主要是和平与发展时代条件下的世界各国经济贸易联系的日益加深。国内背景主要是对改革开放前20年左倾错误深刻反思的基础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文革”后,中国领导人纷纷出国访问,中国经济考察团出国考察后,深刻感受到了中国与世界的差距;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经过国务院务虚会、全国计划会议和中央工作会议上的充分酝酿与讨论,中央领导层在利用外资加快现代化建设问题上达成共识。其次,考察了利用外资政策出台的过程。包括利用外资机构的设立与法律的草创、落实华侨政策,鼓励华侨回国投资、创办经济特区作为利用外资的试点地区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考察了利用外资的一些具体政策及实施。再次,从利用外资的环境、优惠政策、管理经验等方面分析了利用外资存在的问题;从利用外资的方式、来源、产业结构等方面分析了起步阶段利用外资的特点。 第三章,利用外资的初步发展。1986年,中国政府颁布了《外资企业法》和《关于鼓励外商投资的决定》,标志着中国利用外资政策开始进入初步发展阶段。针对起步阶段利用外资存在的问题,这一阶段外资政策调整的重点是进一步改善利用外资的环境,明确规定外商投资的重点领域,加强对利用外资工作的管理和引导。分析了1988年中国“第二次投资热潮”出现的几个相关因素。第二
张青龙[8](2006)在《人民币国际化问题研究》文中提出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已经开始。而且随着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中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乃至世界各国的经贸往来的不断加深,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必将进一步向前推进。我们应采取何种人民币国际化战略、以降低人民币国际化风险、获取更大的国际化收益、并最终顺利地使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就成为一个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本文主要分五个部分对人民币国际化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第一部分主要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含义进行科学界定,分析了国际货币的含义及其职能,在此基础上提出人民币国际化的含义,并较为详尽地探讨了人民币国际化与人民币自由兑换之间的关系以及人民币国际化与人民币区域化的关系;第二部分详细分析人民币国际化所需具备的条件,包括根本条件、稳定基础、推动条件、政治保障条件等。第三部分首先从纵向历史角度和横向国际对比角度分析了人民币国际化程度,然后从货币的国际职能以及货币竞争的角度,深入分析了人民币发挥私人职能(包括计账单位、投资货币媒介货币、替代货币)以及官方职能(包括驻锚货币、官方储备和干预货币)的现状和潜力。第四部分主要从中国、亚洲和全球三个角度对人民币国际化效应进行研究。特别是对人民币国际化的中国效应进行了深入分析,包括人民币国际化的收益(国际铸币税收益、赤字融资、国际政治利益、促进金融、投资、贸易发展、货币政策的非对称优势以及降低危机风险等)、人民币国际化的成本(主要是对人民币国际化后中国可能面临的一系列政策两难进行深入分析),并对不同汇率制度下的人民币国际化效应进行对比分析。第五部分主要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提出符合中国特色的人民币国际化战略。对人民币国际化的战略步骤、人民币国际化不同阶段的汇率政策设计、资本账户开放战略以及中国金融市场发展等问题进行前瞻性研究和设计。并对人民币国际化与美元、日元的关系以及中国如何通过参与区域货币合作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通过研究,我们认为:1、对人民币国际化含义的理解,应从动态和静态两个方面去理解人民币国际化的含义;2、人民币在不同国际货币制度下的国际化效应不同;人民币国际化可能面临六大政策两难;中国的综合竞争力越强,人民币的国际地位越高,人民币国际化获得的收益将会越多,国际化的成本将会越小,反之,人民币国际化的成本可能会高于收益;3、人民币在由初步国际化过渡到完全国际化的过程中,保持人民币内外价值的稳定是其国际化的前提。在人民币从完全国际化货币走向国际中心货币的过程中,为减少人民币国际化的成本,汇率应该逐渐走向浮动,以获取更多的非对称性收益;4、人民币输出规模应与中国的国力及人民币的国际地位相适应,这有利于降低国际化的成本。5、在人民币国际化的初级阶段,中国的国际收支应保持赢余,尤其是经常账户的赢余特别重要。当人民币国际化发展到一定程度,需要大力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时,一个可维持的国际收支结构应该是:贸易账户赤字、经常账户赢余和资本金融账户赤字相结合。
寿祺[9](2005)在《欧元对国际金融市场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欧元从最初构想到进入正式流通历经坎坷,终于成功统一了欧洲多国的货币。本文旨在研究欧元诞生后对国际金融市场的影响。在过去半个世纪中,国内、外学者提出并发展了关于最优货币区、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和金融市场一体化等方面的多项理论,欧元的出现为这些理论提供了一个绝佳的验证机会。成为国际货币是该货币对全球金融市场产生影响的重要先决条件之一。本论文首先从欧元正式启动后成为新的国际货币入手,探讨这一新币种的国际地位,特别是其对各国汇率和外汇储备结构的影响,欧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直接决定了其对国际金融市场深度、广度和弹性的影响。从长期来看,美元、日元、马克的“三足鼎立”局面将由美元、欧元形成的“两极”所取代。欧元甚至将直接向美元的领导地位发起挑战。接下来,本文以大量篇幅详细阐述了欧元给国际金融市场带来的各种变化。对于各金融市场分析的顺序是以所交易金融工具的期限来进行划分,分为货币市场、外汇市场、债券市场以及股票市场等。欧元对国际金融市场的影响首先最直接表现为其对欧洲金融市场的影响,欧元的诞生为欧洲金融市场的进一步整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市场规模的扩大以及金融工具流动性的提高使得欧洲市场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堪与美国相比。经济联盟的强化甚至还有助促进政治联盟的早日实现。此外,本文还另立章节专门分析了欧元对全球地下金融市场的影响以及欧元诞生后欧洲主要金融中心间的竞争关系。欧洲统一货币的出现、金融市场的一体化为洗钱和资金非法转移带来了巨大便利,资本流动障碍的撤除和市场复杂性的提高使得监管难度加大,这对各国监管当局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需要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协调。在欧洲,伦敦与法兰克福因欧元的出现而开始了一场“欧洲最大金融中心”的角逐,目前暂时领先的伦敦有着雄厚的历史根基,奋起直追的法兰克福则挟“欧元中心”之优势,竞争的结果将取决于欧元的走向和两座城市今后的战略选择。根据研究作者认为:随着货币联盟的深化,欧元作为新的国际货币其地位不容置疑,这也为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和相关理论的发展指引了新的方向。尽管各个类别的金融市场整合程度不一,总体而言欧元还是加快了本区域金融市场一体化的进程,欧洲金融市场的地位得以进一步提高,在筹措资金、吸引投资者等方面逐渐开始与美国金融市场展开在全球范围内的竞争。虽然欧元也为洗钱和资本外逃创造了有利条件,更应看到其在促进各国金融监管合作和水平提高方面的促进作用。欧元和欧洲市场的实践对前人的理论是一次检验机会,也为其他区域经济提供了范例,具有很大借鉴意义。
王望波[10](2004)在《改革开放以来东南亚华商在中国大陆的投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80年代以来,有关东南亚华商投资中国大陆的问题素为学界所关注。东南亚华商在中国大陆的投资虽然从数额上来说并不是非常多,但是他们与港商的投资是中国引进外资的开路先锋,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独特的作用。研究探讨东南亚华商在中国大陆的投资现状以及他们进行投资的方式与特点、如何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以东南亚华商对中国大陆的投资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东南亚华商投资的动机,认为东南亚华商对中国大陆进行投资,总体上说是以寻利为主、情感为辅,但也有相当部分东南亚华商带有家乡情感因素的投资,他们的投资集中于祖籍地。通过利用宗亲关系及其他人文优势,东南亚华商成功地把社会文化资本转化为经济资本,以较少资本实现了跨国经营。东南亚华商投资中国大陆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利用香港的有利条件,通过香港对中国大陆进行大规模的投资,既避免了华人投资中国的敏感性,又充分利用了香港作为世界金融中心、信息中心、航运中心的便利条件,也更易于吸收处理大陆事务的人才。香港已成为东南亚华人企业投资中国大陆的中介和桥梁,不少东南亚华人财团都以香港为基地,把中国大陆作为其拓展海外投资的主要市场。 东南亚华商在中国大陆的投资,首先是集中于经济特区与沿海侨乡,进而扩展到内地,成功地把中国导入国际市场,推动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化发展。在他们的示范、带动下,众多中国民营企业迅速发展起来。与此同时,东南亚华商投资企业也得到了丰厚的回报,自身的经济实力也得到了加强。随着中国企业实力的增强,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进行海外投资。东南亚华商作为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中介者与合作者,又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二、国家计委外经所国际金融室主任陈炳才预测——未来国际金融五大发展趋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家计委外经所国际金融室主任陈炳才预测——未来国际金融五大发展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共产党对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认识与借鉴(1976-1984)(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与选题意义 |
(一) 研究缘起 |
(二) 选题意义 |
二、概念界定与研究资料 |
(一) 概念界定 |
(二) 研究资料 |
三、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一) 研究的基本状况概述 |
(二)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观点 |
(三)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四、研究方法 |
(一) 历史分析法 |
(二) 文献分析法 |
(三) 比较分析法 |
五、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一) 研究重点 |
(二) 研究难点 |
(三) 研究创新点 |
第一章 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背景 |
第一节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经济社会状况 |
一、国民经济遭受重创 |
二、人民生活长期得不到改善 |
三、社会各界渴望变革 |
第二节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中共党内思想状况 |
一、执政使命意识逐渐觉醒 |
二、执政危机意识日益浓厚 |
三、把耽误的时间抢回来 |
第三节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世界形势 |
一、世界政治格局寻求新的平衡 |
二、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和科技的高速发展 |
三、产业转移与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崛起 |
四、苏东社会主义国家普遍推行改革 |
第二章 对外交流考察与改革开放决策的作出 |
第一节 历史大转折前的思想“解冻”和发展探索 |
一、世界局势的新研判 |
二、思想解放潮流涌动 |
三、工作重点逐渐转移 |
第二节 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初步行动 |
一、邓小平对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支持 |
二、召开世界经济讨论会研究境外经验 |
三、领导人主动出访“触摸世界” |
四、有计划地组织对外考察“探路” |
第三节 中共高层对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内部讨论 |
一、中央政治局听取讨论考察汇报 |
二、国务院务虚会讨论如何加快现代化建设速度 |
三、中央工作会议讨论境外快速发展经济经验 |
第三章 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总结深化与“中国式的现代化”的提出 |
第一节 对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反思 |
一、陈云、薛暮桥等对盲目引进的批评 |
二、中共高层讨论和部署经济调整 |
三、控制引进规模和制定引进政策 |
四、财政经济委员会组织大规模经济问题调研 |
第二节 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深化和落实 |
一、对外考察专业性、针对性加强 |
二、境外访问团和专家的来访与“传经” |
三、参与和召开国际会议 |
四、成立中国企业管理协会和举办企业管理研究班 |
第三节 西方经济学说的引入 |
一、西方经济学说引入的主要路径 |
二、三次大型西方经济学讲座(讲习班) |
三、西方经济学引入的重要作用和深远意义 |
第四节 “中国式的现代化”的提出 |
一、经济政策的转变和建立经济特区 |
二、两份《初步意见》的制定和经济体制改革方向的探讨 |
三、邓小平提出“中国式的现代化” |
第四章 借鉴境外经济体制改革经验与经济体制改革决定的出台 |
第一节 学习借鉴重点转移到经济体制改革理论与实践 |
一、苏东经济体制改革经验的考察 |
二、苏东经济体制改革理论的引入 |
三、苏东经济体制改革经验的探讨和研究 |
四、联邦德国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等西方经验的学习借鉴 |
第二节 学习和借鉴重要国际组织的经验 |
一、联合国提供的考察与培训 |
二、世界银行对中国的两份考察报告 |
第三节 引进国外智力决定的出台和初步成效 |
一、引进国外智力的历史经验与新的探索 |
二、邓小平关于引进国外智力的讲话和引进国外智力政策出台 |
三、引进国外智力政策的初步落实和成效 |
第四节 “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改革目标的确立和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进入新阶段 |
一、改革中的问题和境外因素的影响 |
二、邓小平视察南方与商品经济意见再次提出 |
三、1984年莫干山会议与新一代经济理论人才崛起 |
四、《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的出台 |
五、巴山轮会议标志借鉴境外经验进入新阶段 |
小结 |
一、中共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原则和路径 |
二、中共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作用和影响 |
三、中共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经验和启示 |
参考文献 |
附件1 中国领导人出访一览表(1976. 10—1984. 12) |
附件2 1978年引进22项工程项目表 |
附件3 赵人伟等就经济改革问题向布鲁斯的提问 |
附件4 一个大学在政治经济学教学中提出的一些问题(资本主义部分)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 |
后记 |
(2)统筹发展视角下的区域发展与政府行为 ——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研究的缘起及意义 |
(一) 研究的缘起 |
(二) 研究的意义 |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一) 国外相关领域的研究综述 |
(二) 国内相关领域的研究综述 |
三、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一) 理论基础 |
(二) 分析框架 |
四、研究内容 |
五、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北部湾地区开放开发的历史演进 |
一、非均衡发展格局中的北部湾地区 |
(一) 改革开放后的非均衡发展区域政策 |
(二) 非均衡区域政策产物:相对落后的北部湾地区 |
二、统筹发展战略与北部湾地区开放开发 |
(一) 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转变 |
(二) 区域统筹发展政策视域下的北部湾区域发展 |
第三章 北部湾地区开放开发中的政府政策 |
一、中央沿海开放开发政策 |
(一) 中国对外开放政策的确立 |
(二) 中央沿海开放开发政策的制定 |
二、中央沿边开放开发政策 |
三、中央兴边富民政策 |
四、地方性开放开发政策 |
(一) 广西制定的沿海开放政策 |
(二) 地方性配套政策 |
第四章 北部湾地区开放开发中的政府投资 |
一、区域经济发展中公共建设的必要性 |
(一) 地方招商引资的必然需求 |
(二) 区域公共产品的客观特性 |
二、北部湾地区公共建设中的政府投资决策 |
三、广西北部湾地区公共建设中的政府投资组织 |
四、广西北部湾地区公共建设中的政府投资方式 |
第五章 北部湾地区开放开发中的问题与政府统筹 |
一、北部湾地区开放开发中的城乡关系问题及政府统筹 |
(一) 城乡统筹的基本逻辑 |
(二) 北部湾经济区城乡关系现状与问题 |
(三) 政府在统筹北部湾经济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
二、北部湾地区开放开发中的投资商与民众利益关系及政府统筹 |
(一) 投资商与地区发展 |
(二) 投资商与当地民众利益矛盾 |
(三) 政府对投资商与民众利益关系的统筹 |
三、北部湾地区开放开发中的经济开发与社会建设关系及政府统筹 |
(一) 社会建设与经济开发的关系 |
(二) 北部湾经济区经济开发与社会建设现状 |
(三) 加强政府对北部湾经济区经济开发与社会建设的统筹 |
第六章 北部湾地区开放开发中的政府行为绩效与经验 |
一、北部湾地区开放开发中的政府行为绩效 |
(一) 政府政策绩效 |
(二) 政府投资绩效 |
(三) 政府统筹绩效 |
二、北部湾地区开放开发中政府行为的主要经验 |
(一) 树立统筹发展理念 |
(二) 发挥政府的统筹主导作用 |
第七章 讨论与结论 |
一、欠发达地区如何通过区域开放开发促进发展? |
(一) 通过区域开发开放加速欠发达地区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对接 |
(二) 通过区域开发开发引进资金、技术和人才促进发展 |
二、在区域发展中政府应该扮演什么角色? |
(一)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制订者 |
(二) 良好区域经济发展的市场环境营造者 |
(三) 有效区域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的提供者 |
三、政府的政策和行为边界在区域发展中如何界定? |
(一) 首先要承认边界的存在 |
(二) 政府的政策边界 |
(三) 政府行为的边界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中国与东南亚国家间次区域经济合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 选题缘由与意义 |
二) 次区域经济合作的概念和历史简述 |
1. 次区域经济合作的概念 |
2. 次区域经济合作的缘起与简史 |
3. 中国与周边国家间的次区域经济合作 |
三) 我国对次区域经济合作问题的研究 |
1. 经贸发展视角的次区域经济合作研究 |
2. 法律制度视角的次区域经济合作研究 |
3. 政策规划视角的次区域经济合作研究 |
4. 国际关系视角的次区域经济合作研究 |
5. 中国的次区域经济合作研究评析 |
四) 论文的结构与逻辑 |
1. 论文的内容与结构 |
2. 论文的逻辑与方法 |
一、中国与东南亚国家间次区域经济合作的现状 |
一) 合作的进程 |
1.1.1. 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的进程 |
1.1.2. 泛北部湾次区域经济合作的进程 |
二) 合作领域的拓展 |
1.2.1. 经贸、交通、能源、旅游等经济领域的合作 |
1.2.2. 人力资源开发、环境保护、卫生防疫等非经济领域的合作 |
1.2.3. 禁毒与打击跨国犯罪等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合作 |
三) 合作地域的扩大 |
1.3.1. 湄公河次区域合作从下湄公河流域到全部东盟国家的参与 |
1.3.2. 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在中国从云南到广西的扩展 |
1.3.3. 从"大湄公河"到"泛北部湾"的发展布局 |
四) 合作机制的形成 |
1.4.1. 主要的合作机制 |
1.4.2. 主要的制度安排 |
二、中国与东南亚国家间次区域经济合作发生的内部条件 |
一) 地缘优势的存在 |
2.1.1. 地缘便利 |
2.1.2. 资源互补 |
二) 跨境民族与跨境流动 |
2.2.1. 次区域的跨境民族 |
2.2.2. 跨境民族的历史文化联系 |
2.2.3. 跨境民族流动推动增长的出现 |
三) 边界中介与企业集聚 |
2.3.1. 边界由"屏蔽"转向"中介" |
2.3.2. 从"边贸"到企业集聚 |
2.3.3. 跨境经济增长的实现 |
四) 合作各方的政策选择 |
2.4.1. 中国的次区域经济合作政策 |
2.4.2. 泰、越、老、缅、柬等国的次区域经济合作政策 |
三、中国与东南亚国家间次区域经济合作的外部动力 |
一) 区域合作与次区域经济合作的示范效应 |
3.1.1. 域外地区经济一体化的推动 |
3.1.2. 东盟次区域经济合作的示范 |
二) 国际组织的倡议 |
3.2.1.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前期动议与支持 |
3.2.2. 亚洲开发银行的发起、倡议 |
3.2.3. 东盟地区一体化的推动 |
三) 次区域外国家地缘竞争的推动 |
3.3.1. 大湄公河次区域地区的地缘政治环境 |
3.3.2. 日本与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 |
3.3.3. 美国与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 |
3.3.4. 印度与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 |
3.3.5. 地缘政治竞争推动了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 |
四) 经济全球化与跨国企业的推动 |
3.4.1. 经济全球化、"雁阵模式"与东南亚区域的经济发展 |
3.4.2. 跨国企业的全球化布局与次区域地区的发展 |
3.4.3. 次区域内的跨国经营 |
四、中国与东南亚国家间次区域经济合作的评估:绩效与困难 |
一) 中国与东南亚国家间次区域经济合作的绩效评估 |
4.1.1. 经济效益:贸易的改善与经济增长 |
4.1.2. 政治效果:次区域地区国际地位的提升与国家间关系的发展 |
4.1.3. 安全效用:区域稳定与非传统安全的改善 |
4.1.4. 文化与社会效应:人文社会发展与制度转型 |
二) 中国与东盟国家间次区域经济合作的困难 |
4.2.1. 次区域内国家间的地缘政治经济矛盾 |
4.2.2. 外部地缘政治经济竞争 |
4.2.3. 次区域经济合作自身的发展之谜 |
五、中国与东南亚国家间次区域经济合作的展望 |
一) 中国与东南亚国家间次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前景 |
5.2.1. 次区域合作的扩展与深化 |
5.2.2. 次区域经济合作的强化 |
二) 深化中国与东南亚国家间次区域合作的发展路径 |
5.2.1. 路径选择的意义 |
5.2.2. 次区域经济合作战略地位的提升 |
5.2.3. 利益共享:大战略下的利益分配 |
5.2.4. 主动倡议与资金技术支持:次区域经济合作路径的选择 |
六、中国与东南亚国家间次区域经济合作的主要经验与理论思考 |
一) 中国与东南亚国家间次区域经济合作的主要经验 |
6.1.1. 发展是次区域经济合作的初始出发点 |
6.1.2. 和平的周边环境与共同发展的政策取向是次区域经济合作成功的必要条件 |
6.1.3. 地区认同与共同获益是次区域经济合作得以发展的根本原因 |
6.1.4. 中国的积极参与是次区域经济合作的主要推动力 |
二) 中国与东盟国家间次区域经济合作的理论思考 |
6.2.1. 次区域经济合作的行为主体 |
6.2.2. 次区域经济合作的互动层次 |
6.2.3. 次区域经济合作理论框架的思考 |
结语:共同发展的次区域经济合作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4)云南省与“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机制” ——地方政府在中国周边多边外交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由来 |
二、本研究的预期意义 |
三、已有研究综述与本文特点 |
四、概念界定与逻辑结构 |
第一节 地方政府参与国家多边外交的实践与理论 |
一、地方政府参与国家多边外交的实践概况 |
二、中国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机制"简况 |
三、研究地方政府参与国家多边外交的理论框架 |
第二节 云南省与"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机制"(GMS) |
一、云南省参与GMS的政策依据 |
二、云南省参与GMS的行为体 |
三、云南省参与GMS的具体作为 |
第三节 云南在中国GMS外交中的作用 |
一、作为中国参与GMS机制的动力源 |
二、作为GMS机制的半决策主体 |
三、作为GMS项目的完全执行主体 |
四、推动其他地方政府参与GMS的动力体 |
五、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
第四节 地方政府在中国周边多边外交中的作用 |
一、地方政府发展作为中国周边多边外交的新动力源 |
二、地方政府扩展了中国周边多边外交的传统模式 |
三、地方政府推动了中国周边多边外交理念的演进 |
四、推动"多层多边多部门联动"的周边多边外交新方式的出现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我国绿色产业发展研究 ——以珠三角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 我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矛盾 |
(二) 对新时期我国发展模式的思考 |
(三) 绿色壁垒成为我国出口贸易的主要障碍 |
(四) “绿色奥运”带来了绿色契机 |
(五) “毒奶粉事件”导致的信任危机 |
二、绿色产业相关理论研究动态 |
(一) 绿色产业概述 |
(二) 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关系的研究述评 |
(三) 绿色经济的研究述评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四、研究内容和可能的创新 |
(一) 研究的基本框架 |
(二) 研究重点与难点 |
(三) 可能的创新点 |
第二章 绿色产业:我国应对绿色壁垒的必然选择 |
一、绿色壁垒对当代经济发展的影响 |
(一) 绿色贸易壁垒产生的背景与原因 |
(二) 绿色壁垒的国际发展趋势 |
二、绿色壁垒是我国经济发展面对的“双刃剑” |
(一) 绿色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的消极影响 |
(二) 绿色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的积极影响 |
三、绿色产业是我国应对绿色壁垒的必然选择 |
第三章 绿色产业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产业代谢理论 |
(一) 代谢理论的来源 |
(二) 物质代谢理论 |
(三) 产业代谢理论 |
二、物质平衡理论 |
(一) 总量平衡与分量平衡 |
(二) 克尼斯等环境经济学家的物质平衡理论 |
(三) 质量平衡方法 |
(四) 投入产出分析方法 |
(五) 对环境恶化与资源过量使用关系的分析 |
三、物质循环理论 |
(一) 物质循环概念分析 |
(二) 生物系统中的碳循环 |
(三) 循环经济理念 |
(四) 循环经济的概念 |
(五) 循环经济的基本实施原则、方法和核心标准 |
第四章 绿色产业链的构建 |
一、绿色产业的分类 |
(一) 产业分类 |
(二) 绿色产业分类 |
(三) 绿色产业的划分 |
二、绿色产业链与传统的生产方式 |
(一) 产业链与传统的生产方式 |
(二) 绿色产业链的概念及简化模型 |
三、绿色产业链的构建原理 |
(一) 生态学理论的应用 |
(二) 因地制宜 |
(三) 系统集成 |
四、绿色产业链构建的诊断 |
(一) 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二) 诊断指标体系 |
(三) 诊断指标 |
五、绿色产业链构建的方法 |
(一) 主导产业链优选 |
(二) 引入补链企业 |
(三) 横向共生、纵向耦合 |
(四) 绿色产业链构建层次 |
(五) 绿色产业链支撑系统设计 |
(六) 绿色产业链构建的操作步骤 |
六、绿色产业链构建的技术 |
七、绿色产业链的效益 |
(一) 绿色产业链环境效益 |
(二) 绿色产业链经济效益 |
八、绿色产业链的运行机制 |
(一) 企业与绿色产业链 |
(二) 政府与绿色产业链 |
(三) 社会与绿色产业链 |
九、绿色产业链在各产业中的构建方向 |
(一) 绿色农业产业链的构建 |
(二) 绿色工业产业链的构建 |
(三) 绿色服务业产业链的构建 |
第五章 我国绿色产业发展的主要领域 |
一、我国绿色工业的发展 |
(一) 绿色工业对传统环保理念的冲击和突破 |
(二) 工业绿色化与绿色工业节能 |
(三) “清洁生产”:绿色工业的本质 |
(四) 生态工业园的建设 |
(五) 我国绿色工业发展评价 |
二、我国绿色农业的发展 |
(一) 从“有机农业”到“绿色农业” |
(二) 绿色农业的发展目标 |
(三) 绿色农业的组织实施 |
(四) 我国绿色农业发展评价 |
三、我国绿色服务业的发展 |
(一) 绿色消费与绿色服务 |
(二) 绿色服务业的主要领域及其基本要求 |
(三) 绿色流通的组织实施 |
(四) 绿色营销的组织实施 |
(五) 我国绿色服务业发展评价 |
第六章 绿色产业发展的实证研究—以珠三角为例 |
一、珠三角现代产业发展面临的新课题 |
(一) 珠三角的概况 |
(二) 珠三角可持续发展的优势 |
(三) 珠三角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压力 |
(四) 珠三角现代产业面临的转型 |
二、珠三角绿色产业发展现状 |
(一) 珠三角绿色工业发展现状 |
(二) 珠三角绿色农业发展现状 |
(三) 珠三角绿色服务业发展现状 |
三、对珠三角可持续发展状况的定量评价—运用生态足迹分析法 |
(一) 生态足迹分析法的基本概念 |
(二) 生态足迹分析法的假定 |
(三) 生态足迹分析法的计算步骤 |
(四) 生态足迹分析法在珠三角的应用分析 |
(五) 生态足迹分析法的局限性 |
四、珠三角绿色产业发展前瞻 |
(一) 改变资源消耗型的经济增长模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
(二) 控制人口数量 |
(三) 在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同时,提倡绿色生活消费 |
(四) 提高生物生产用地的面积和质量 |
(五) 加快一体化整合,明确发展潜力所在 |
第七章 发展我国绿色产业的政策选择 |
一、构建和完善我国的绿色壁垒建设体系 |
(一) 建立绿色贸易壁垒的监测、调查制度 |
(二) 建立绿色壁垒预警机制,实现对外贸易管理服务的前置化 |
(三) 实施质量安全战略,构建和完善出口产品标准体系和检验检疫体系 |
(四) 加快企业技术创新步伐,提高技术创新能力 |
(五) 构建外贸可持续发展评估体系,实行标准化生产 |
(六) 完善外贸体制,形成外向型经济的强大合力 |
(七) 实行环境外交 |
二、调整产业结构 |
(一) 发展绿色科技,促进传统产业的绿色化进程 |
(二) 发展绿色生产力,提高资源生产力 |
(三) 调整产业结构,从企业做起 |
三、加大对绿色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 |
(一) 构建我国绿色产业的投资机制 |
(二) 强化绿色立法、执法,严禁国外污染源进入 |
(三) 发展绿色科技,培养绿色人才 |
(四) 增强绿色环保意识,倡导绿色消费新时尚 |
(五) 依据国际标准,培植绿色企业 |
四、加强对绿色产业的宏观管理 |
(一) 加强国家绿色企业认证的标准化工作 |
(二) 建立绿色产业的信息服务机构与分类、统计及审计系统 |
(三) 充分发挥政策与市场的作用 |
(四) 制定适合各地特色的绿色发展战略 |
(五) 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力度,完善法律法规制度 |
(六) 加强统一领导,完善绿色产业的组织管理体系 |
(七) 打破产业分割,地域分割,加强宏观指导和协调 |
(八) 以省会城市为中心,大力发展绿色第三产业 |
(九) 尽快统一绿色核算体系 |
参考文献 |
附件: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MATLAB计算程序 |
致谢 |
(6)外商对华直接投资若干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外商直接投资的简要说明 |
1.3 国外研究概况 |
1.4 国内国际直接投资研究综述 |
1.5 论文结构安排 |
1.6 本部分小结 |
2 相关计量方法与 BP神经网络简介 |
2.1 相关计量方法简介 |
2.2 BP神经网络简介 |
2.3 本部分小结 |
3 中国外商直接投资的特点 |
3.1 引言 |
3.2 FDI总量和占比迅速增长 |
3.3 各地区吸引FDI呈现极不均匀态势 |
3.4 平均每家外商直接投资的投资额呈现增长趋势 |
3.5 来自主要对外投资国的投资呈增长趋势 |
3.6 外商投资方式发生明显变化 |
3.7 加大对中国企业并购力度 |
3.8 本部分小结 |
4 影响外商直接投资的因素 |
4.1 引言 |
4.2 低廉的劳动力成本 |
4.3 巨大的市场潜力 |
4.4 逐步完善的软硬件环境 |
4.5 政府对外商投资企业的服务有了进一步提高 |
4.6 中国推进自由贸易的连续的宏观政策 |
4.7 本部分小结 |
5 FDI对我国经济影响的计量分析与BP神经网络拟合 |
5.1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
5.2 外商直接投资对经济影响的计量分析 |
5.3 利用 BP神经网络拟合分析外商直接投资对经济影响 |
5.4 本部分小结 |
6 我国外商直接投资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措施 |
6.1 我国外商直接投资存在的主要问题 |
6.2 措施及政策导向 |
6.3 本部分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 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7)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利用外资的历史考察(1978—2005)(论文提纲范文)
导论 |
一、选题的意义 |
二、概念的界定 |
三、利用外资问题研究述评 |
四、创新之处和难点 |
五、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利用外资的历史回顾(1930—1970年代)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利用外资的理论来源 |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世界历史观和利用资本主义文明成果思想 |
二、列宁对帝国主义资本输出的论述及利用外资思想 |
三、苏联利用外资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 |
第二节 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利用外资的基本历程 |
一、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利用外资的历史轨迹 |
二、20世纪50年代中国利用外资的实践 |
三、从20世纪60年代到改革开放前,中国利用外资的曲折历程 |
第三节 改革开放前三十年中国利用外资的总体评价 |
一、改革开放前中国利用外资走入误区的原因 |
二、改革开放前三十年中国利用外资的综合评价 |
第二章 利用外资的酝酿与起步(1978—1985) |
第一节 利用外资政策的酝酿与启动 |
一、利用外资重新启动的历史背景 |
二、利用外资的酝酿过程 |
第二节 利用外资政策的出台 |
一、一系列利用外资重大举措的出台 |
二、利用外资政策的实施 |
三、利用外资问题上的争论与“租界风波” |
第三节 利用外资的绩效与特点 |
一、利用外资的成效 |
二、利用外资存在的问题及消极影响 |
三、利用外资的几个重要特点 |
第三章 利用外资的初步发展(1986—1991) |
第一节 利用外资政策的调整 |
一、利用外资政策的调整背景 |
二、利用外资政策的调整 |
三、“第二次投资热潮”的形成 |
第二节 利用外资的曲折发展 |
一、治理整顿对利用外资的影响 |
二、“六·四事件”的消极影响 |
三、“洋浦风波”——围绕是开放还是“卖国”的争论 |
四、利用外资走出阴影 |
第三节 利用外资的绩效分析 |
一、利用外资取得的成效 |
二、存在的问题 |
第四章 利用外资的快速发展(1992—1996) |
第一节 利用外资政策的进一步调整 |
一、冲破“姓资姓社”的思想迷雾 |
二、利用外资新的发展态势 |
三、利用外资政策的进一步调整 |
第二节 外资政策的实施与国民待遇体制的初步探索 |
一、改善投资环境,拓宽利用外资领域 |
二、出台新的产业政策,加强利用外资的产业导向 |
三、特区还要不要“特”下去的争论及特区外资政策的调整 |
四、逐步实行外商投资的国民待遇体制 |
第三节 利用外资的绩效分析 |
一、利用外资的成效 |
二、外资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
第五章 加入WTO前后利用外资的稳步发展(1997—2005) |
第一节 利用外资政策继续完善的背景 |
一、围绕利用外资问题的争论 |
二、国际国内利用外资环境变化对利用外资政策的影响 |
三、利用外资指导思想的转变 |
第二节 加入WTO前利用外资政策的继续完善 |
一、实施多元化引资战略,多渠道多方式吸收外商投资 |
二、继续强化外商投资的产业导向 |
三、继续扩大外商投资领域,积极鼓励外商来华投资 |
四、完善外商投资的地区布局,加大中西部引资力度 |
五、改善投资环境,逐步对外商投资实行国民待遇 |
第三节 加入WTO后利用外资政策的继续完善 |
一、加入WTO后中国继续完善利用外资政策的背景 |
二、利用外资政策需要实行的战略转变 |
三、利用外资政策的继续完善 |
四、利用外资战略的重大转变——实施“走出去”战略 |
第四节 利用外资的绩效分析 |
一、利用外资取得的成效 |
二、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
第六章 利用外资政策的演进路径及基本经验 |
第一节 利用外资的演进路径 |
一、利用外资在空间上的演进 |
二、利用外资在方式上的演进 |
三、利用外资在战略目标上的演进 |
四、利用外资政策体系的演进 |
第二节 利用外资的动因分析 |
一、利用比较优势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赶超战略的需要 |
二、利用外资在国际分工方面的比较优势 |
三、稳定的国际国内政治经济环境 |
四、强有力的中央政府和符合比较优势的外资政策 |
第三节 利用外资的基本经验 |
一、解放思想,大胆实验,勇于创新,不断进行政策上的调整和完善 |
二、坚持以吸收外商直接投资为主,适度举借外债 |
三、努力改善外商投资环境 |
四、从坚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到主动遵循国际惯例和国际规则 |
五、坚持政策导向性,利用外资为实现国民经济发展目标服务 |
第七章 利用外资的影响、问题及思考 |
第一节 利用外资的积极影响 |
一、缓解国内建设资金的不足,促进经济的发展 |
二、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优化 |
三、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
四、促进了中国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
五、扩大了就业、缓解了就业压力 |
六、促进了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加深了中国和世界的经济联系 |
第二节 利用外资存在的问题 |
一、地方政府在引资中恶性竞争,利用外资效益低下 |
二、优惠政策的滥用,使内外资企业在竞争中的地位不公平 |
三、“市场换技术”政策存在的严重问题 |
四、外资企业逃税和利润成本转移使中方蒙受损失 |
五、跨国公司投资所带来的消极影响 |
六、利用外资增加了中国经济安全的不稳定性因素 |
七、外资立法体系不完善 |
第三节 进一步利用外资的思考 |
一、政府转换角色,引资的主体由政府转为企业 |
二、内外资政策从差别政策、倾斜政策转向统一的环境政策 |
三、转变利用外资方式,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 |
四、强化外资政策地区导向,加大中西部引资力度 |
五、在利用外资中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8)人民币国际化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图表索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文献概览 |
第三节 主要思路、方法及创新之处 |
第四节 主要内容安排 |
第二章 人民币国际化的含义 |
第一节 国际货币及其职能 |
第二节 人民币国际化的含义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人民币国际化的条件 |
第一节 人民币国际化的根本条件:相对较大的经济规模 |
第二节 人民币国际化的稳定基础:相对较大的国际贸易规模 |
第三节 人民币国际化的推动条件:发达的金融市场和稳定的货币价值 |
第四节 人民币国际化的政治保障:较高的世界政治地位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人民币国际化的现状和潜力 |
第一节 人民币国际化程度的衡量 |
第二节 人民币化的现状及前景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人民币国际化的效应分析 |
第一节 货币国际化的效应分析──新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方法 |
第二节 人民币国际化的效应分析──中国视角 |
第三节 人民币国际化的效应分析──亚洲视角 |
第四节 人民币国际化的效应分析──全球视角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人民币国际化的战略思考 |
第一节 人民币国际化的战略步骤 |
第二节 人民币国际化与汇率政策 |
第三节 人民币国际化与资本账户开放 |
第四节 人民币国际化与中国金融市场的发展 |
第五节 人民币国际化与可维持的国际收支结构 |
第六节 人民币国际化与国际货币关系 |
本章小结 |
全文总结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9)欧元对国际金融市场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致 谢 |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对象 |
第二节 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 |
第三节 理论综述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四节 研究方法和特色 |
第五节 论文结构及主要内容 |
第二章 欧元——新的国际货币 |
第一节 欧元对国际货币体系的影响 |
第二节 欧元对各国汇率形成机制和外汇储备的影响 |
第三节 欧元与中国的外汇储备选择 |
第三章 欧元问世前全球主要金融市场综述 |
第一节 欧元诞生前各种欧洲国家货币的国际地位 |
第二节 欧元启动前的国际货币市场 |
第三节 欧元启动前的国际外汇市场 |
第四节 欧元启动前的国际债券市场 |
第五节 欧元启动前的国际股票市场 |
第四章 欧元对全球主要金融市场的影响 |
第一节 欧元对国际货币市场的影响 |
第二节 欧元对国际外汇市场的影响 |
第三节 欧元对国际债券市场的影响 |
第四节 欧元对国际股票市场的影响 |
第五章 欧元对全球灰色金融市场的影响 |
第一节 非法资金的转移和非法的资金转移 |
第二节 欧元诞生前的欧盟洗钱业 |
第三节 欧元对全球洗钱活动的影响 |
第四节 欧元对各国非正常流动资本的影响 |
第五节 欧洲经验对中国实践的启迪 |
第六章 欧元对国际金融中心的影响 |
第一节 国际金融中心概述 |
第二节 英镑与伦敦地位紧密相连 |
第三节 伦敦和法兰克福双城记 |
第七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10)改革开放以来东南亚华商在中国大陆的投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本文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 |
三、 国内外相关研究评介 |
第一章 东南亚华人经济的发展及其与中国经济关系的回顾 |
第一节 东南亚华人经济的发展状况回顾 |
一、 二战前东南亚华人经济的发展 |
二、 二战后东南亚华人经济的发展 |
三、 东南亚金融危机对华人经济的影响 |
第二节 东南亚华商与中国经济关系的历史回顾 |
一、 清末东南亚华侨在中国的投资 |
二、 民国时期东南亚华侨在中国的投资 |
三、 1949年以后东南亚华侨在中国的投资 |
第二章 改革开放以来东南亚华商在中国大陆的投资 |
第一节 东南亚华商在中国投资状况分析 |
一、 投资的两个主要阶段与地区分布 |
二、 华商企业的具体投资状况 |
第二节 东南亚华商投资在中国经济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 |
一、 对提升产业结构的作用 |
二、 对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 |
三、 在中国引进外资活动中的地位与作用 |
第三章 香港在东南亚华商对华投资中的地位与作用 |
第一节 东南亚华商在香港的经济活动分析 |
一、 二战以来东南亚华商在香港的投资 |
二、 金融危机对东南亚华商在港企业的影响 |
第二节 香港在东南亚华商对华投资中的重要作用 |
一、 东南亚华商通过香港对华投资 |
二、 东南亚华商与港商合作对华投资 |
第四章 东南亚华商与中国经济特区和侨乡的高速发展 |
第一节 东南亚华商在福建经济特区与侨乡的投资 |
一、 厦门经济特区 |
二、 晋江侨乡 |
三、 福清侨乡 |
第二节 东南亚华商在广东经济特区与侨乡的投资 |
一、 汕头经济特区与潮汕侨乡 |
二、 深圳和珠海经济特区 |
第三节 经济特区与侨乡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
一、 经济特区与侨乡的飞速发展 |
二、 经济特区与侨乡对其他地区的带动作用 |
第五章 东南亚华商投资企业对中国企业的示范和促进作用 |
第一节 东南亚华商的经营管理对中国企业的借鉴作用 |
一、 东南亚华商对家族经营的改造 |
二、 东南亚华商富于创新与冒险精神 |
三、 东南亚华商在华投资企业的优势 |
第二节 东南亚华商对中国企业经营管理的促进作用 |
一、 中策现象 |
二、 正大集团与希望集团的成长 |
第六章 东南亚华商与中国外贸和旅游业的发展及中国企业的对外投资 |
第一节 东南亚华商与中国对外贸易和旅游业的发展 |
一、 东南亚华商与中国的对外贸易 |
二、 东南亚华商与中国旅游业的发展 |
第二节 东南亚华商与中国企业的对外投资 |
一、 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飞跃发展 |
二、 东南亚华商是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合作者与中介者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国家计委外经所国际金融室主任陈炳才预测——未来国际金融五大发展趋势(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共产党对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认识与借鉴(1976-1984)[D]. 文世芳. 中共中央党校, 2017(06)
- [2]统筹发展视角下的区域发展与政府行为 ——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为例[D]. 林冠. 华中师范大学, 2012(08)
- [3]中国与东南亚国家间次区域经济合作研究[D]. 吴世韶. 华中师范大学, 2011(05)
- [4]云南省与“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机制” ——地方政府在中国周边多边外交中的作用[D]. 陈迪宇. 复旦大学, 2009(12)
- [5]我国绿色产业发展研究 ——以珠三角为例[D]. 陈健. 华中农业大学, 2009(07)
- [6]外商对华直接投资若干问题研究[D]. 张俊. 华中科技大学, 2008(05)
- [7]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利用外资的历史考察(1978—2005)[D]. 尹永纯. 中共中央党校, 2006(02)
- [8]人民币国际化问题研究[D]. 张青龙. 复旦大学, 2006(11)
- [9]欧元对国际金融市场的影响[D]. 寿祺.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05(02)
- [10]改革开放以来东南亚华商在中国大陆的投资研究[D]. 王望波. 厦门大学, 20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