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化学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物理化学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一、物理化学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王丹[1](2020)在《关于药学专业物理化学双语教学的一些思考》文中研究说明由于历史原因,英语是目前先进科学技术交流使用的官方语言。进行专业课的英语教学,有助于学生了解、学习和创造先进的科学技术,是我们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本文从教师双语教学能力、教学情景、学生实际情况以及教材选用四方面谈了自己对药学专业物理化学双语教学中遇到的一些问题的思考。

徐文秀[2](2019)在《英国职前教师教育课程设计与实施个案研究 ——以伦敦大学学院中学英语PGCE课程为例》文中指出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国际竞争加剧,世界主要国家都把提高教师质量提升到国家发展的战略和政策高度,“新教师教育改革”趋势正在形成。近年来,我国教师教育改革步伐加快,在完善教师资格制度和师范专业认证制度基础上,正在着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提升教师培养质量,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教育部文件提出,“大力提高教师培养质量成为我国教师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教育部,2014)。为提升教师培养质量,很多师范大学正在建立“大学——政府——学校”协同创新培养教师的模式,加强教育实践在教师培养中的作用。但如何改革传统师范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建立与新模式相适应的课程教学体系成为当前教师教育课程改革需要破解的核心问题。英国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后期就开始现代教师教育改革,建立了国家教师教育管理体系,并改革高等教育机构职前教师教育课程,建立了基于实践的高等教育机构与学校合作的教师培养模式。研究英国职前教师教育课程实施情况,对于我国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和创新教师培养模式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价值。本研究对英国职前教师教育课程实施提出了四个方面的研究问题。第一,英国教师教育课程的培养目标和理念是怎样的?第二,英国教师教育课程是如何组织实施的?即:该课程如何组织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培养教师的专业能力?第三,英国教师教育课程实施的效果与影响因素有哪些?第四,英国教师教育课程实施为我国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提供哪些启示和借鉴?研究者利用到英国伦敦大学学院访学的机会,以世界教育领域排名第一位的伦敦大学学院教育学院的中学英语PGCE课程(Postgraduate Certificate in Education,简称PGCE课程)为个案,通过课堂观察、访谈、调查问卷和课堂录像观察与文本分析等方法,对该学院PGCE课程教学组织和实施进行考察,获得关于英国PGCE课程实施的系列有价值的发现,为我国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和建设提供参照和建议。首先,英国PGCE课程是在大学和实习学校两种不同情境下开展的教师教育课程。大学的PGCE课程教学一体化设计是教师教育课程实施的关键和主导环节。通过对大学课程教学研究发现,英国PGCE课程以培养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批判反思能力为目标取向,以主题单元组织课程教学内容,以两个目标为线索组织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教学内容包括:学科教学技能与学科理解、一般教学技能与学会教学的方法、课程政策与教学、学生知识与教育价值观、自我知识与职业认同等。教学活动分为三个不同层次:学生观察体验活动、实践反思活动和理论反思活动。以培养教学能力为目标的主题单元一般组织学生观察体验、实践反思两个层次的教学活动;以培养批判反思能力为主要目标的主题单元,一般组织学生阅读观察、个人经验反思和理论反思三个层次的教学活动。对PGCE课程实施研究的另外一个重要发现是,该课程丰富和发展了“反思”的内涵,既包括实践活动反思(元认知),也包括理论反思,同时也包括对个人经验史的反思。其次,通过对英国PGCE课程大学与实习学校两种情境下的教师培养活动研究发现,教师培养活动流程包括集体教学活动(如大学的学科讲座)、小组研讨活动(导师组讨论和小组研讨)、教学实践和个人反思活动(任务与作业)。对这个培养流程进一步分析发现,英国PGCE课程教师培养模式是一种建立在实践和社会互动的教师学习与发展理念基础上的教师培养模式。它以动态发展的“语境主义知识观”和“情境学习理论”为理论基础,突出学生在实践和教学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导师(大学和学校)是促进学生在专业共同体情境下学习和发展的技能示范者、教学活动指导者和反思促进者。研究还发现,英国教师教育课程严格遵照国家《教师标准》(2011版)和《职前教师教育标准和支持建议》(2016版)要求,紧紧围绕中小学校《国家课程标准》内容和要求组织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同时鲜明地体现和坚持大学的学科教育思想和专业教育特色,是大学专业性与国家管理体系的协商统一。本研究还对伦敦大学学院PGCE课程实施的效果和影响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伦敦大学学院所有PGCE课程都被教育标准局评价为“优秀”,该评价结果涵盖教师培养质量、课程教学质量和领导与管理三个方面。对学生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学生对PGCE课程教学效果很满意,认为自己能够自信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经常对教学活动进行不同形式的反思。学生们认为教学实践对发展教学能力很重要,大学导师对发展教学能力最有帮助,学校指导教师和其他教师也有帮助,但具体情况差异很大;对大学与实习学校的沟通和衔接情况满意度一般。通过开放式问卷和访谈发现,大伦敦地区(Greater London)学校教师流动率很高,导致大学与实习学校合作关系缺乏稳定性。国家管理评价机制使培养机构和学生过度关注教学行为,导致课程教学受到限制,抑制教学能力自主发展。另外,PGCE课程的学制时间较短,与学生本科教育关联性不强,也是影响PGCE课程学生理论与实践结合能力发展的因素之一。最后,研究提出了对我国教师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和教师培养的启示和建议。首先,师范大学的教师教育课程设计要紧密围绕中小学教育教学需求,为解决基础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设计课程内容和创新教学活动,建立成果导向的课程设计与实施模式。其次,要充分发挥教师教育者的专业引领示范作用,加强教师教育团队合作,凝练学科教育思想,从整体上进行课程教学设计和创新教学活动,提升“体验观察—实践—反思”培养模式的连贯性和累积效应。同时,加强大学学术研究与教学实践的紧密结合,促进大学导师与实习学校导师们的有效沟通,基于对基础教育实践研究基础上,创新教师教育课程教学活动,提高教师培养质量。鼓励各大学结合地区需求和自身专长,提炼和创建多样化教师教育课程,培养不同层次和具有多样化专长的教师。

李丹[3](2019)在《物理化学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思考》文中研究表明物理化学教学中实施双语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外语水平和综合素质等都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简要分析了物理化学双语教学的发展状况,所面临的问题和应对方式,提出了提高双语教学质量的建议。

郜越[4](2019)在《教育生态学视域下藏汉双语理科师范生学习适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前藏族聚居区理科高考成绩不理想,基础教育阶段理科教学质量不佳,师资质量和水平是决定教学质量的关键。双语师范生是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师资的主要来源和重要基础,其中理科双语师范生的培养质量直接影响着藏族聚居区的基础教育质量。理科双语师范生的生源地主要是牧区,他们进入大学由于文化心理差异存在更多学习、生活等不适应,对其学习适应的研究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培养质量,有助于提升藏族聚居区基础教育阶段理科教育质量。藏汉双语理科师范生的学习处在一个复合生态系统中,生态主体——藏汉双语理科师范生的学习过程是不断与课堂生态环境、学校生态环境、社会生态环境适应的过程,适应的方式表现为“学习不适应—学习适应—新的学习不适应”的动态平衡过程。本文以教育生态学为方法论,以皮亚杰的平衡理论和文化适应的过程理论为支撑,以藏汉双语理科师范生学习适应调查问卷为研究工具,从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能力、教学管理和环境因素五个维度对藏汉双语理科师范生学习适应的现状进行调查,梳理其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原因从而提出对策建议。调查现状如下:数学、物理、化学三个专业的藏汉双语师范生整体适应情况处于中等偏上。学习动机方面,对大学学习适应均自我感觉良好,但较为普遍地在学习勤奋程度,学习效率,学习目标,学习坚持性等存在问题;学习态度方面,均存在对学科通识课程学习兴趣不高的问题;学习能力方面,较为普遍地在职业规划,知识迁移,实验操作,教学专业技能等方面存在问题;教学管理方面,较普遍存在日常学习管理较严,专业课内容与中学脱节,学生公共课过多没有足够精力学习专业课,不适应专业课授课方式等问题;外部环境因素上,家庭经济条件、大学的生活条件、本专业的就业形势和大学人际关系都对其学习适应产生影响。针对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根据教育生态学的理论主要有:1、学生自身因素上,入学基础和知识迁移能力薄弱,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不够;2、课堂生态环境上,理科课程逻辑抽象较强,教学存在语言障碍,授课方式单一;3、学校生态环境上,教材适应性不高,课程安排不合理,教师教育技能训练不足,实验课程考核制度和学习激励机制不完善,现行学生管理制度过于严格,对学生教师教育发展的引导不够;4、社会生态环境上,社会环境、规范环境等各种生态因子共同交织,综合发挥作用导致藏汉双语理科师范生学习适应不良。针对上述问题,根据成因分析从生态主体(学生自身因素)和环境因素两个方面提出解决藏汉双语理科师范生学习适应的生态化路径。

马志强,崔黎丽,佘岚,杨峰[5](2018)在《药学专业物理化学双语教学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文中研究指明我们在十几年物理化学双语教学实践中发现目前双语教学体系中存在若干问题,如双语教学目标设置高于学生的认知水平,缺乏与医药学物理化学双语教学系统配套的教学材料以及双语教学课外学习缺乏必要的补充和互动空间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应该在教学实践中设置循序渐进的物理化学双语课堂教学,编写医药学物理化学双语教学系统配套的教学材料,以及依托信息化教学平台和学生进行实时沟通和交流等措施。目前这些措施卓有成效,在目前的物理化学双语教学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高庆生[6](2017)在《物理化学双语教学的思考》文中指出本文主要论述双语教学的重要意义,结合暨南大学物理化学双语教学的实践经验,介绍主要的模式和方法,并就如何优化物理化学课程设置、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提出一些建议,希望可以帮助提高物理化学的双语教学质量。

胡慧[7](2016)在《高中化学双语教学微型课程的开发与实践》文中认为微型课程是当前课程开发的新选择和趋势。为了将高中化学双语教学与微型课程相结合,本文以教育神经科学理论、国际理解教育理论、环境模式课程编制理论和以人为本教育观理论为基础,对高中化学双语教学的可行性及微型课程的编制方法进行深入的研究。根据所选学校的具体情况,开发了高中化学双语教学微型课程,提出了编制该课程的理论、目标和编写教材的方法等,并进行了相关的教学实践研究,运用问卷法、访谈法、观察法、专家评价法对教学实践的效果进行了评价和分析。在国家课程标准的基础上设定高中化学双语教学微型课程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体系结构和内容选择的原则,通过多种知识呈现方式,较好地完成了课程教材的编写工作和课程实施的前期工作。课程评价结果显示,指导老师认为该课程能较好提升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和素养;学生对课程表现出较强的兴趣,总体满意度较高,学生的学科能力和英文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谌宁[8](2015)在《物理化学实验课程双语教学的思考与实践》文中认为探讨了双语教学与语言教学的区别,分析了目前国内高校物理化学实验双语教学存在的普遍问题,并结合苏州大学物理化学实验双语教学的实践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改进方法。

丁立平[9](2015)在《物理化学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思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主要论述双语教学的重要意义,分析化学双语教学现状,结合物理化学双语教学实践经验,介绍物理化学双语教学模式和方法,并就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进行物理化学课程设置提出几点建议,以期提高物理化学双语教学质量。

江欣,杨立滨,吕玉光,杨铭,赵志宇,佟德成,胡建新,尹迪[10](2015)在《物理化学双语课程教学体会》文中提出文章从物理化学双语教学的实施背景、前期调研、教学实施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并根据实际教学情况提出了物理化学双语教学的几点体会,以期提高物理化学双语教学的质量。

二、物理化学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物理化学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关于药学专业物理化学双语教学的一些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 引言
二 双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 师资方面的问题
    (二) 目前双语教学情景
    (三) 学生方面的问题
    (四) 教材建设的问题
三 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一) 进行师资建设的一些建议
    (二) 关于教学情景的建议
    (三) 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有针对性的教学的建议
    (四) 对教材建设的一些建议
四 结论

(2)英国职前教师教育课程设计与实施个案研究 ——以伦敦大学学院中学英语PGCE课程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导论
    一、研究的背景
        (一)国际教师教育改革的新动向
        (二)英国教师教育改革的推动
        (三)我国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诉求
    二、研究问题
    三、核心概念的界定
        (一)教师教育与职前教师教育
        (二)课程与课程实施
        (三)职前教师教育课程与实施
        (四)英国PGCE课程
    四、研究的意义
        (一)研究的理论意义
        (二)研究的实践意义
    五、研究内容
    六、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文献综述
    一、教师教育价值取向的相关研究
        (一)“教学技能型”的教师教育价值取向
        (二)“全人教育”的教师教育价值取向
        (三)“反思性实践者”的教师教育价值取向
        (四)“研究型实践者”的教师教育价值取向
    二、教师教育课程内容的相关研究
        (一)教师专业知识基础的相关研究
        (二)教师专业能力的相关研究
        (三)世界各国(地区)教师专业标准内容的研究
        (四)英国教师专业标准内容的研究
    三、教师教育课程组织原则与设置的相关研究
        (一)课程的组织原则与课程类型
        (二)“集合型课程”和“融合型课程”
        (三)国际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相关研究
        (四)英国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相关研究
    四、教师教育课程实施的相关研究
        (一)一般课程实施的相关研究
        (二)教师教育课程实施的相关研究
        (三)英国教师教育课程实施的相关研究
    五、小结
第二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弗朗教师教育课程实施分析框架
        (一)弗朗课程实施分析框架的理论基础
        (二)弗朗课程实施分析框架的构成
        (三)对弗朗课程实施分析框架的评价
    二、埃利斯教师学科知识发展语境化模型
        (一)埃利斯教师知识发展模型的理论基础
        (二)埃利斯教师学科知识发展模型的构成
        (三)对埃利斯教师知识发展模型的评价
    三、本研究的理论框架建构
        (一)建构研究框架的目的
        (二)教师教育课程实施分析的内容
        (三)教师教育课程实施分析的层面
第三章 研究设计与方法
    一、研究的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方法的认识论基础
        (二)研究的方法
    三、资料收集与整理
        (一)课堂录像收集与文本转写
        (二)访谈录音转写与文本整理
        (三)调查问卷数据收集与整理
    四、研究的效度
        (一)研究过程的效度保障
        (二)研究结论的效度保障
    五、研究伦理
        (一)研究者身份公开
        (二)尊重被研究者的隐私与保密性
        (三)公正对待研究数据和资料
第四章 英国职前教师教育改革政策与管理体系
    一、英国职前教师教育改革的目标与课程要求
        (一)教师教育资质认证时期的教师培养目标与课程要求
        (二)教师教育标准化管理时期的教师教育目标与课程要求
        (三)教师教育与管理一体化时期的教师培养目标与课程要求
    二、高等教育机构主导与学校主导的教师培养途径并存格局
        (一)英国教师教育主要是本科后(Postgraduate)的专业教育活动
        (二)高等教育机构主导(HEI-led)与学校主导(School-led)的多种教师培养途径的形成
        (三)高等教育机构PGCE课程是最主要的教师培养途径
        (四)教师教育与教师培训:不同教师培养途径的目的和教师培养效果
    三、国家教师教育管理与质量保障体系
        (一)教师教育管理机构:从教师培训局到国家教学与领导学院
        (二)教师教育评价机构:教育标准局
第五章 伦敦大学学院职前教师教育概况
    一、伦敦大学学院教育学院机构概况
    二、伦敦大学学院教师教育发展现状
        (一)研究生教育证书PGCE课程
        (二)合作开展学校主导的教师教育课程
        (三)教学第一项目
    三、伦敦大学学院PGCE课程与教学
        (一)早期教育教师课程
        (二)小学教师教育课程
        (三)中学教师教育课程
        (四)义务教育阶段后教师教育课程
    四、伦敦大学学院职前教师教育质量保障与管理
        (一)大学战略与政策的顶层设计
        (二)机构设置与人员组织的保障
        (三)基于实践的PGCE课程一体化方案
        (四)职前教师教育人员培训制度
        (五)学生评价与反馈机制
第六章 伦敦大学学院英语PGCE课程目标与设计
    一、伦敦大学学院英语PGCE课程目标
    二、伦敦大学学院英语PGCE课程设置与结构
        (一)PGCE课程设置
        (二)PGCE课程结构
        (三)PGCE课程要素的时间安排
    三、伦敦大学学院英语PGCE课程设计
        (一)学科教学
        (二)专业教育
        (三)教育实践
第七章 伦敦大学学院英语PGCE课程的组织实施
    一、学科教学内容的组织实施
        (一)学科教学内容覆盖的范围与领域
        (二)学科教学内容在各个主题单元的组织实施
        (三)学科教学内容组织实施的特征
    二、学科教学活动的组织实施
        (一)学科教学活动的类型构成
        (二)学科教学活动在各个主题单元的组织实施
        (三)学科教学活动组织实施的模式与功能分析
    三、培养教学能力与批判反思能力是学科教学实施的目标取向
        (一)培养教师的教学能力
        (二)培养教师的批判反思能力
    四、伦敦大学学院英语学科教师的培养活动流程
        (一)主题教学:师生集体学习,发挥导师的示范与指导作用
        (二)导师组研讨:导师指导下的小组合作模拟教学
        (三)教育实践:从辅助教学到独立教学
        (四)任务与作业:基于实践的个人反思
    五、专业教育与实践的实施
        (一)专业教育的实施
        (二)专业实践的实施
    六、伦敦大学学院英语PGCE课程的评价
        (一)学科教学的评价
        (二)学科教育实践的评价
        (三)专业教育与实践的评价
第八章 伦敦大学学院英语PGCE课程实施的特征分析
    一、课程实施紧扣国家政策和中小学教学实际
        (一)课程设置与结构遵照《教师标准》与《职前教师培训标准》要求
        (二)课程内容组织与实施围绕《教师标准》与《职前教师培训标准》的要求
        (三)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原则
    二、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一体化课程设计与实施
        (一)课程教学人员的融合
        (二)教学情境的融合
        (三)课程内容与教学活动的融合
    三、基于专业共同体的反思性实践者教师培养模式
        (一)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反思性实践者
        (二)在专业共同体的社会互动中学习与发展
    四、大学的专业教育思想与国家政策的协商统一
        (一)基于学术研究凝练专业教育思想
        (二)利用前沿研究成果创新教师培养路径
        (三)鲜明地阐释学科教学价值信念
        (四)重视学生在实践与批判反思中的主体地位
第九章 伦敦大学学院英语PGCE课程实施的效果和影响因素
    一、伦敦大学学院英语PGCE课程实施的效果分析
        (一)教育标准局对伦敦大学学院PGCE课程的评价
        (二)PGCE课程学生和相关学校对课程教学的评价
    二、伦敦大学学院PGCE课程实施的影响因素
        (一)英国教师教育政策的影响
        (二)国家教师教育管理与评价机制的影响
        (三)伦敦地区的社会状况和合作学校的因素
        (四)英国高等教育机构PGCE课程本身的因素
    三、伦敦大学学院PGCE课程实施效果与影响因素的总体分析
第十章 结论与借鉴
    一、结论
        (一)“反思性实践者”的教师发展价值取向
        (二)融合型课程的一体化设计与组织原则
        (三)基于共同体情境与社会互动的教师学习理念与发展模式
        (四)鲜明地体现大学的专业教育特色和学科教学思想
        (五)教师教育课程实施严格遵照国家政策与要求
    二、借鉴
        (一)以基础教育教学需求为导向明确教师教育课程目标
        (二)重视教师教育课程一体化设计,促进“体验观察—实践—反思”环节的连贯性
        (三)加强教师教育团队合作,促进教师教育课程资源的融合
        (四)建立学术研究与教学实践循环互补机制
        (五)创新基于实践的教师培养模式,使教师教育课程特色化发展
结语
    一、研究的反思
    二、研究的局限和不足
        (一)研究样本的覆盖程度稍显欠缺
        (二)研究的深入程度不足
        (三)对我国教师教育课程现状探究不足
    三、研究的启示和建议
        (一)研究启示
        (二)研究建议
参考文献
    一、中文文献
    二、英文文献
附录
    附录一 TRANSCRIBER1.04课堂录像转写标注符号代码表
    附录二 伦敦大学学院PGCE课程英语学科教学内容及时间表
    附录三 导师组研讨活动内容与流程
    附录四 学生小组研讨活动内容与流程
    附录五 英国PGCE课程实施效果与影响因素调查问卷与访谈提纲
    附录六 30年来英国教师教育政策文件、管理机构及培养途径表
    附录七 英语学科主题讲座5课程录像转写文本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4)教育生态学视域下藏汉双语理科师范生学习适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一)青海省藏汉双语教师的缺额较大
        (二)民族基础教育阶段理科教育质量亟需提高
    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理论意义
        (三)实践意义
    三、核心概念界定
        (一)学习适应
        (二)双语师范生
    四、文献综述
        (一)民族理科师范生的学习适应
        (二)理科师范生的学习适应
        (三)民族师范生的学习适应
        (四)师范生的学习适应
        (五)理科大学生的学习适应
        (六)民族大学生的学习适应
        (七)大学生的学习适应
        (八)中小学学生和教师的学习适应
    五、理论基础
        (一)教育生态学
        (二)皮亚杰的平衡理论
        (三)文化适应的过程理论
    六、研究设计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创新点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藏汉双语理科师范生学习适应的现状调查
    一、藏汉双语理科师范生学习适应的现状
        (一)调查对象
        (二)调查施测
        (三)调查结果及现状
    二、藏汉双语理科师范生学习适应现状调查及存在的问题
        (一)藏汉双语理科师范生学习适应现状调查的总结
        (二)藏汉双语理科师范生学习适应现状中存在的问题
第二章 教育生态学视域下藏汉双语理科师范生学习适应的成因分析
    一、藏汉双语理科师范生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一)课程安排内容与时间方面
        (二)专业课授课方式方面
        (三)日常学习管理方面
    二、藏汉双语理科师范生学习态度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一)学习兴趣方面
        (二)专业认知方面
    三、藏汉双语理科师范生环境因素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一)学生自身因素
        (二)课堂生态环境
        (三)学校生态环境
        (四)社会生态环境
    四、藏汉双语理科师范生学习动机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一)学习效率方面
        (二)学习勤奋方面
        (三)学习目标和学习坚持性方面
    五、藏汉双语理科师范生学习能力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一)职业规划方面
        (二)知识迁移方面
        (三)实验操作方面
        (四)教学专业技能方面
    六、教育生态学视域下藏汉双语理科师范生学习适应的成因总结
        (一)生态主体:学生
        (二)复合生态环境:课堂、学校、社会
第三章 提升藏汉双语理科师范生学习适应的策略
    一、生态主体方面
        (一)学科基础和语言水平方面
        (二)自主学习方面
        (三)抽象思维能力方面
        (四)教学专业技能方面
    二、生态环境方面
        (一)课堂生态环境
        (二)学校生态环境
        (三)社会生态环境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研究生期间的科研成果

(6)物理化学双语教学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化学物理学科现状
    (一) 课程设置方面
        1、物理化学双语课程宜在本科二年级下学期开课, 授课时间为一年。
        2、增加课程内容, 深化理论探讨。
    (二) 课堂教学方面
        1、教学方法。
        2、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三) 教材建设方面
二结语

(7)高中化学双语教学微型课程的开发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0.1 研究背景
    0.2 研究方法和内容
    0.3 研究目的
    0.4 研究意义
第一部分 双语教学和微型课程概述
    1.1 双语教学研究概述
        1.1.1 我国双语教学的起源
        1.1.2 双语教学的定义
        1.1.3 双语教学的目标
        1.1.4 国内外双语教学现状
        1.1.5 双语课程在各学科的研究进展
    1.2 微型课程研究概述
        1.2.1 课程的定义
        1.2.2 微型课程的定义
        1.2.3 微型课程的特点
        1.2.4 微型课程的教学模式
        1.2.5 国内外微型课程研究进展
        1.2.6 微型课程在各学科的研究进展
        1.2.7 相关概念辨析
第二部分 理论研究
    2.1 教育神经科学
    2.2 国际理解教育
    2.3 环境模式课程编制理论
    2.4 以人为本教育观
第三部分 高中化学双语教学微型课程的编制
    3.1 基本情况
    3.2 高中化学双语微型课程理念
    3.3 高中化学双语微型课程目标
    3.4 高中化学双语教学微型课程教材内容的编写和组织
        3.4.1 高中化学双语微型课程内容编写的指导思想
        3.4.2 选择高中化学双语微型课程的主题
        3.4.3 教材体系结构
        3.4.4 教材内容选择
        3.4.5 知识呈现方式
        3.4.6 习题配置
第四部分 高中化学双语教学微型课程的实施
    4.1《元素,文明和你》实施案例
        4.1.1 教学目标
        4.1.2 教学过程
    4.2 《能量转化》实施案例
        4.2.1 教学目标
        4.2.2 教学过程
第五部分 高中化学双语教学微型课程的评价
    5.1 指导教师对课程的内在评价
    5.2 学生对课程的效果评价
第六部分 结论与思考
    6.1 结论
    6.2 思考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附录
    附录 1 对高中双语化学微型课程的评价调查问卷
    附录 2 《元素、文明和你》样章
    附录 3 《能量转化》样章
致谢

(8)物理化学实验课程双语教学的思考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 物理化学实验双语教学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对双语教学理解的误区
    1.2 学生英语及理解水平的制约
    1.3 教师英语与教学水平的制约
    1.4 教材与参考资料选择的局限性
2 物理化学实验双语教学的对策分析
    2.1 正确认识物理化学实验教学与语言教学的关系
    2.2 尊重学生自主选择, 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2.3 加强实验双语教学师资力量的建设
    2.4 教材的选择和编纂
3 结语

(9)物理化学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物理化学双语教学研究现状
二、物理化学双语教学实践
    1. 物理化学双语教学现状。
    2. 教学实施模式。
    3. 课堂教学方法。
三、物理化学双语教学的思考
    1. 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 课程内容的设置。
    3. 各种资源的充分利用。

(10)物理化学双语课程教学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 前期调研
2 教学实施
    2.1 教学模式
    2.2 教材
    2.3 课堂教学方法
3 教学体会

四、物理化学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关于药学专业物理化学双语教学的一些思考[J]. 王丹. 教育现代化, 2020(52)
  • [2]英国职前教师教育课程设计与实施个案研究 ——以伦敦大学学院中学英语PGCE课程为例[D]. 徐文秀.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3]物理化学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 李丹. 教育教学论坛, 2019(16)
  • [4]教育生态学视域下藏汉双语理科师范生学习适应研究[D]. 郜越. 青海师范大学, 2019(02)
  • [5]药学专业物理化学双语教学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马志强,崔黎丽,佘岚,杨峰. 科教文汇(上旬刊), 2018(12)
  • [6]物理化学双语教学的思考[J]. 高庆生. 教育现代化, 2017(30)
  • [7]高中化学双语教学微型课程的开发与实践[D]. 胡慧. 苏州大学, 2016(01)
  • [8]物理化学实验课程双语教学的思考与实践[J]. 谌宁. 山东化工, 2015(22)
  • [9]物理化学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 丁立平. 教育教学论坛, 2015(43)
  • [10]物理化学双语课程教学体会[J]. 江欣,杨立滨,吕玉光,杨铭,赵志宇,佟德成,胡建新,尹迪. 广东化工, 2015(06)

标签:;  ;  ;  ;  ;  

物理化学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