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重新思考旅游业衰退

瑞士:重新思考旅游业衰退

一、瑞士:反思旅游业滑坡(论文文献综述)

彭佳恒[1](2021)在《青藏高原农牧区乡村公园规划 ——以拉萨市白纳谷乡村公园总体规划为例》文中指出青藏高原拥有独特的自然风光和迷人的民族文化,让无数人对这块最后的“净土”充满向往。然而,伴随着旅游业和经济发展而来的是青藏高原环境的破坏与生态系统的退化,青藏高原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了严峻的威胁和挑战。本文就国内外乡村公园建设的现状和理论成果进行总结,提出在青藏高原农牧区建设乡村公园的必要性,并阐述本文的研究内容、目的和意义。运用文献检索、案例分析、实地调研、归纳演绎等研究方法,总结得到青藏高原农牧区乡村公园的规划理论,并以拉萨市白纳谷乡村公园为实践对象,完成拉萨白纳谷乡村公园总体规划的文本,以期为建设该地区特色的乡村公园提供理论依据和借鉴。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为:(1)通过对乡村公园相关研究文献进行系统查阅与分析,梳理乡村公园的发展脉络。(2)选取5个与乡村公园规划相关的优秀案例,从服务对象、规划设计特色、文化表达、产业结构、公园管理等方面进行探讨和总结;并结合青藏高原农牧区的地域特征,探讨青藏高原农牧区乡村公园规划理论。(3)以拉萨市白纳谷乡村公园作为实践项目,通过实地调研和文献查阅,充分挖掘白纳村的景观资源。选取高程、坡度、坡向、水体缓冲区、植被覆盖度、道路缓冲区、土地利用等7个生态因子,对白纳谷乡村公园场地现状进行生态敏感性分析和评价。(4)以生态敏感性评价结果作为数据支撑,结合场地实际情况,进行白纳谷乡村公园总体规划。通过对以上内容的研究,得到的研究成果如下:(1)指出现阶段我国乡村公园存在着规划理论不完善,乡村公园建设照搬城市公园规划模式的问题。(2)提出生态保护规划和乡村产业规划是青藏高原农牧区乡村公园的首要内容,同时明确规划的基本原则、功能和规划策略,为白纳谷乡村公园总体规划提供实践和理论依据。(3)通过规划将拉萨白纳谷乡村公园建设成一个集生态保护、农牧生产、旅游观光功能于一体、三生同步发展的青藏高原农牧区乡村公园示范点,为今后的青藏高原农牧区乡村公园提供实践案例参考。(4)针对青藏高原农牧区乡村公园,提出规划目标、规划内容、规划方法和规划理念等方面的相关建议与思考。

魏柔冰[2](2021)在《Adventure Tourism:Environmental Impacts and Management(Chapter 13)英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认为气候变化在国内外一直是一个热点话题,探险旅游作为旅游新兴产业,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本次翻译实践报告以旅游环境学着作Adventure Tourism:Environmental Impacts and Management《探险旅游:环境影响和管理》的第13章Climate Change and Adventure Tourism(气候变化和探险旅游)为英汉翻译实践的原文本。第13章介绍了气候变化与探险旅游的关系以及气候变化对探险旅游业产生的影响。文本属于信息类文本,具有专业性强,逻辑严密的特点,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文本中涉及到复杂句、插入语、定语从句的使用,这就使得原文句式丰富、详略得当。翻译实践中运用了词义选择、词性转换、增词译法等翻译方法解决词汇层面出现的难点。句法层面中,无灵主语句的翻译以及复杂句的翻译是翻译实践报告中重点分析的。语篇衔接中照应手段的翻译在增强篇章可读性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希望翻译实践报告中总结的翻译方法能够为同类文本提供借鉴,推动该领域翻译策略和方法的进一步研究。

蔡新良[3](2021)在《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指出川西高原藏区作为集高海拔地区、民族地区、贫困山区、革命老区、旅游资源聚集区及生态脆弱区为一体的特殊空间区域,所面临的重大挑战就是可持续发展问题,如何解决区域产业转型升级问题成为川西高原藏区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关键。作为青藏高原东南缘和横断山脉的一部分,川西高原藏区地形地貌差异明显,气候条件复杂多样,生态系统类型丰富,是长江、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保护区和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也是多民族文化交流的通道走廊。无论是从特殊的生态格局、国土安全、地缘政治,还是从国家总体布局来看,川西高原藏区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但受自然条件限制,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极不均衡。而且,从世界范围来看,在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的川西高原藏区要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升级,尚无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当前,在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推进、迫切寻求破解产业发展困局的现实诉求下,进行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意义重大。综合国内外生态旅游研究成果来看,前人从不同的学科背景和研究视角出发,在生态旅游基础理论、资源评价与开发、生态旅游系统、社区参与、扶贫效应、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取得了许多成果。但有关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方面的文献并不多,研究缺少全面性、科学性、系统性,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亟待构建,高原高山峡谷地区生态旅游理论框架体系亟待建立。川西高原藏区拥有富集的原生态自然和人文景观资源,但属于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生态环境极其脆弱,传统的工业化道路难以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因此保护生态环境并依托生态资源发展生态经济成为最佳选择,而生态旅游业正是川西高原藏区发展生态经济的具体体现和最佳途径。现代生态旅游强调“旅游、保护、教育和促进社区协调发展”四大功能,主张自觉责任观、动力系统观、可持续旅游观、全域发展观和生态文明观“五观”,其发展理念契合川西高原藏区的发展诉求和区域特点,即在最大限度发挥资源特色优势而不破坏自然生态环境、不改变城乡结构、不破坏原生态民族文化的前提下,实现川西高原藏区的“脱贫转型”以及可持续发展。有鉴于此,本文从川西高原藏区实际出发,在综合前人大量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首先,梳理总结了国内外以及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理论研究现状,并结合研究区域实际,建立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及其扶贫耦合关系。其次,深入分析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的发展条件及影响因素、存在的问题及成因等,并对主要生态旅游资源进行类型划分和定量定性评价。第三,依据可持续发展等相关理论,筛选评价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等方法技术,构建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模型,并进行了时空评价。第四,通过甘孜州案例实证研究,分析了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发展现状及面临的挑战,提出了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旅游资源开发模式、发展思路和扶贫效应评价。最后,结合研究成果尝试性地提出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发展的战略目标、总体思路、开发原则和产业模式,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促进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制度保障体系等。通过研究认为,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主要有自然条件、社会发展、经济环境和科技水平等,面临的挑战主要是地理环境特殊性、生态环境脆弱、社会复杂、经济发展基础差,以及发展理念滞后、缺乏专业人才、管理水平低下等。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发展处于“重要机遇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川西高原藏区应围绕“建设世界最佳生态旅游目的地”的战略目标,将旅游业培育成为川西高原藏区战略性和优势特色产业,充分发挥旅游业在川西高原藏区产业升级、结构转型和乡村振兴中的优势和引导作用,实施“生态旅游景区带动发展、‘生态旅游+’联动发展、经合组织拉动发展、民族特色村寨驱动发展”的产业模式。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理论框架,提出了宏观调控、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区域合作、环境监管、安全保障、社区参与等体制机制,以及政策制度、资金投入、科技人才的保障体系,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李琴[4](2020)在《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高中旅游地理乡土课程资源开发研究 ——以绵阳市为例》文中认为乡土课程资源是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以实现课程目标为目的的一切具有教育功能的教学资源。随着《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版)》地理学科素养的提出,乡土课程资源成为落实地理实践力素养的主要阵地。研究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高中旅游地理乡土课程资源开发,将赋予旅游地理课程浓厚的生活性和实践性,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更加有利于教师教学工作的顺利展开,地理实践力学科素养课程目标地顺利实现。本文以构建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为理论基础,运用文献法、实地考察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解读了地理实践力的培养对高中旅游地理教学的要求,调查了绵阳市高中旅游地理乡土课程资源开发的现状,剖析了绵阳市高中旅游地理乡土课程资源在开发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高中旅游地理乡土课程资源的的开发目标、开发原则、开发内容和开发途径、开发效果评价。编写了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高中旅游地理乡土课程资源开发案例。以期为广大地理教师及其他学科教师教育实践提供参照,为今后当地及其他地区开发乡土课程资源提供借鉴。本论文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为地理实践力的培养对高中旅游地理教学的要求。作者通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17年版)》旅游地理部分进行解读,梳理出其内容要求对应的地理实践力素养,总结出地理实践力的培养对高中旅游地理教学的要求。即整合教学内容、引入生活案例,转变教学方式、鼓励学生参与,加强教学实践、培养学生能力。第二部分为绵阳市高中旅游地理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现状。作者以绵阳市为例,通过调查问卷、教师访谈,发现绵阳市旅游地理乡土课程资源在开发中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教师对绵阳市旅游地理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意识淡薄。二是教师开发绵阳市旅游地理乡土课程资源的条件不充分。三是教师对绵阳市旅游地理乡土课程资源开发的深度不够。四是教师对旅游地理乡土课程资源开发的效果评价不科学。第三部分为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高中旅游地理乡土课程资源开发。作者首先通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内容目标的深入研读,确立了高中旅游地理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目标,即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再通过查阅文献,结合旅游地理的教学要求确立了高中旅游地理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原则,即综合性原则、典型性原则、实践性原则、开放性原则;随后,作者通过对绵阳市旅游地理进行梳理,确定了高中旅游地理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内容。一方面旅游地理乡土课程资源需具有多样性、教育性、实践性,另一方面高中旅游地理乡土课程资源开发内容应遵循先对旅游地理乡土课程资源进行分类,然后对旅游地理乡土课程资源进行选择,再确定旅游地理乡土课程资源的利用方式、形式、场景、途径的筛选流程。作者再根据绵阳市高中旅游地理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现状,确定了高中旅游地理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途径,包括利用绵阳市旅游地理信息化乡土课程资源,为教学创设情景;制作绵阳旅游地理微课视频,充实旅游地理乡土课程资源库;编写绵阳旅游地理校本教材,建立旅游地理乡土课程资源库;对现有教材进行二次开发,设计绵阳市旅游地理的典型案例;依托学校地理社团,培养学生开发旅游地理课程资源参与度;开设乡土旅游地理的选修课,举办绵阳市旅游地理专题讲座;与寒暑假研究性学习相结合,积极开展实地调查和考察活动。最后,作者参照《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地理实践力素养目标,将地理实践力细分为11个标准,从活动前、活动中、活动后三个阶段,从学生自评,小组评价、教师评价三个方面制定出高中旅游地理地理实践力评价标准。第四部分为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高中旅游地理乡土课程资源开发案例。从课堂教学、课外实践两个角度,从教学案例、专题讲座、社团活动、考察类、调查类、实验类六个方面编写了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高中旅游地理乡土课程资源开发案例。包括以高中地理选修五《旅游地理》乡土教学案例、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以花城果乡为例、分享生活中的地理、绵阳市永丰园现代化牧场考察活动、马家巷特色小吃街调查活动、北川羌族自治县研学旅行方案设计活动六个案例。

敬博[5](2020)在《秦巴山区人地系统演化格局及空间管控研究》文中指出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是地理学研究的核心,是地球表层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开放复杂巨系统,是以地球表层一定地域为基础的人地相关系统,即人与地在特定地域中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动态结构。一直以来,中国地理学界在人地系统理论框架之下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主要包括人地系统的形成过程、结构特点和发展趋向;人地系统间相互作用、能量转换、后效评价及风险评估;人地系统的空间格局和地域分异规律;人地系统的时间演化规律及趋势;不同层次、不同尺度的人地系统优化协调管控等方面。山地占全球陆地面积的24%,提供了陆地70%以上的淡水资源和绝大部分能源、矿产、生态资源,是目前地球上生物多样性保存最好的区域,是全球自然保护的核心区和主要资源赋存区域,全球约有一半人口依赖山地提供的资源。山区自古以来就是人类重要的生活栖息地和文明发祥地,为人类的生息、繁衍和发展提供着重要的支撑,但由于自身系统不稳定、生态系统十分敏感,因此极易受到外界环境干扰,近年来成为在全球环境变化和生态退化过程中响应最为激烈和迅速的地区,山区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受到各国学界和政府的持续关注。在此背景下,作为特殊、复杂且地域分布广泛的一种人地系统类型,山区人地系统演化格局及其空间管控就成为人文地理学的重要科学理论和实践命题。本研究遵循“研究综述-理论建构-实证分析-对策建议”的研究思路,选取跨省典型山区——秦巴山区作为对象开展研究工作。运用人文-经济地理学、区域经济学、生态学和管理学等相关学科理论,重点从人地系统、空间均衡、空间管控三个方面对山区人地系统的特征、要素、结构、作用机制、状态评价及管控策略等进行分析,并建构理论框架;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Getis-Ord General G空间探测法、GWR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空间供需匹配模型、空间效益均衡模型等研究方法,对山区人地系统的演化特征和驱动机制、空间格局和影响因素、空间均衡和优化调控等问题开展实证研究;提出适宜于秦巴山区的空间管控模式及管控实践方案。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山区人地系统理论方法探讨。对山区人地系统基本特征、要素、结构、作用机制、演化机理和优化调控等进行理论分析,发现山区人地系统的协调与均衡体现在两个维度,理论维度上应包括“地域空间内的开发需求-环境供给关系匹配”、“区际间的效益均衡和区域综合效益最大化”两个方面,实践维度上提出应在不同区域采用针对性、差异化的空间管控手段,确定不同的发展模式和优化策略,促使人类活动要素在地域空间上有序分布,实现山区人地系统的综合均衡。(2)秦巴山区人地系统演化特征和驱动机制。秦巴山区人地系统的历史演化大致经历了以“共生协调”、“发展退化”、“矛盾突出”为主要特征的三个阶段;21世纪以来,秦巴山区人地系统协调度总体呈下降中略有浮动的发展状态,空间差异表现为中高山区快速下降,低山平原区相对平稳;影响秦巴山区人地系统协调度下降的主要决定因素是经济发展状态和资源利用程度,生态环境质量对秦巴山区人地系统协调度提升具有一定作用,但同时需要建立在高质量的社会经济发展基础之上。(3)秦巴山区人地系统空间格局定量研究。秦巴山区自然环境要素区域差异较大,且随地形变化的特征比较明显;人口、经济发展表现为外围热、内部冷的不均衡空间格局;多个要素、多个尺度的交互研究发现山区人地系统空间格局呈现集聚度低于平原、垂直向分异更为剧烈的显着特征,其与地形具有显着关联性。(4)秦巴山区人地系统空间均衡状态评价。秦巴山区存在供给能力与需求强度的显着空间错位,供给能力中部高而外围低,开发需求则基本与之相反;空间匹配均衡程度总体较低,且分布极不平衡,均衡度总体呈现“中部高、外围低”的格局,均衡与失衡的区县数量比为2:8;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不匹配,全域空间效益分布不够均衡。(5)提出了秦巴山区人地系统空间管控模式与管控实践方案。总体思路是以秦巴山区人地系统演化格局分析和空间均衡状态评价为依据,以优化人地系统空间格局为愿景,瞄准区域内空间供需匹配均衡和区际间综合效益均衡两大核心目标,划分管控单元,管控模式分为生态保障型、经济保障型、效益双增型、效益转移型等四个类型。

陈昭地[6](2020)在《基于生态修复的寒地城市郊野公园景观设计研究 ——以内蒙古牙克石市南山郊野公园为例》文中认为我国寒地城市数量众多,每个寒地城市由于人为活动和地理情况不同所产生的生态问题也各不相同。由于现有的理论缺乏对寒地城市生态修复的专项研究,而实际的公园设计更是存在着盲目模仿、忽略气候影响以及缺少针对性的生态设计等问题。郊野公园作为寒地城市边缘区重要的生态屏障,是进行生态修复,保护寒地城市生态系统和进行修复展示教育与居民活动的重要场所。因此,本文对寒地城市郊野公园生态修复方面的景观设计策略探索具有补充完善现有的理论体系、修复寒地城市的生态屏障,促进寒地城市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本文采用理论研究、案例分析和设计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寒地城市已有的理论研究为基础,在对寒地城市所面临的生态问题进行综合分析之后,对运用了生态修复技术的寒地城市公园和生态系统进行分析,归纳经验,提出适用于我国寒地城市郊野公园生态修复方面的景观设计方法;设计方法基于每个城市所面临生态问题和地理情况的不同,因地制宜的选取气候、水系、土壤等方面的因子进行分析,应用WINAIR分析软件和GIS分析软件对设计地块进行综合评价,依据评价结果进行生态功能区划分,再进行后续的景观功能布局、服务设施系统和节事活动的营造;最后将探索得到的设计方法应用于内蒙古自治区牙克石市南山郊野公园的景观设计实践,在实践中对研究进行验证和完善。文章基于寒地城市的国际化视野,以我国寒地城市中存在的生态问题为选题背景,以寒地城市中郊野公园如何进行生态修复建设为关键问题展开研究;通过实地调研、案例分析、建模分析等方法;以生态修复为切入点,以郊野公园为研究对象,以营造低成本、生态可持续的寒地郊野公园为目的,进行策略探索和设计实践;以提高寒地城市居民生活质量,为居民提供绿色自然的户外活动空间。

秦贺营[7](2020)在《略阳县城乡一体化空间模式及规划策略研究》文中认为城乡关系一直是我国城乡发展关注和研究的重点,我国的城乡发展经历了乡村支援城镇、城镇壮大发展、城乡协调统筹等阶段,每个阶段的转变都会给城乡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深刻的影响。近年来,随着国家在政策和资金方面的不断投入,我国在城乡发展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城乡发展已经进入了城乡融合的新阶段。但在我国的中西部地区尤其是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由于自然地貌以及历史发展等因素的影响,城乡发展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城乡经济产业布局、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套建设还不够完善,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进程。同时,城乡发展不是此消彼长的零和博弈,而是协调融合、共享社会发展红利的过程。为此,国家也不断地致力于城乡融合发展的实践和研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的保障机制和政策体系,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等,进而有效地解决我国城乡发展过程中的现实问题。本文结合当前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背景通过对城乡一体化、城乡空间、空间模式等概念的界定,以及国内外相关文献及实践案例的梳理借鉴,对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趋势进行阐明,在此研究的基础上对略阳县城乡空间的发展现状及发展水平进行解析和评价,总结出略阳县在城乡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及城乡体系等空间层面的问题,明确了略阳县城乡一体化的发展重点。之后在生态化、集约化、均等化、动态化、地域化发展理念的引导下,从自然、产业、文化、交通和政策等方面明晰了城乡空间发展的影响因素,探讨了城乡空间发展的内生驱动、外部推力和协同平台的动力机制,确定了略阳县“增长极核+脉络化+放射状”的城乡空间发展模式,即增长极核集聚扩散、脉络化有机嵌入、放射状联动延伸,并提出生态空间管制、绿色产业推进、城乡空间开发、城乡设施建设、区域协作发展的规划策略,进而促进略阳县城乡一体化的建设发展。

孟贺[8](2020)在《秦岭南麓城固段生态旅游廊道构建思路及规划策略研究》文中提出在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背景下,我国自然资源和国土空间开发进程逐渐加快,生态环境问题日益趋紧,生态环境保护迫在眉睫。因此,有效化解秦岭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矛盾,保护秦岭这一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是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应有之义。在秦岭生态环境整治的背景下,城固县作为陕西省省级生态县围绕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的总体目标,扎实推进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然而,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统领下,城固县作为陕西省文化生态双核驱动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境内旅游业蓬勃发展,生态保护与旅游发展的矛盾却逐步凸显。本研究针对秦岭南麓城固段开展实地调研,评估生态旅游资源现状,构建兼具生态保护、旅游发展、交通优化等多元要素耦合的生态旅游廊道,提出适宜秦岭南麓城固段生态旅游廊道的构建思路和规划策略,对秦岭南麓城固段的旅游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首先,本研究对生态旅游和生态旅游廊道的相关概念进行梳理,引介相关基础理论。在评述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剖析并归纳了美国蓝岭风景道、瑞士观光列车线以及德国特色主题游线等典型案例的先进经验。其次,基于对秦岭南麓城固段现状环境及资源特征的分析,梳理秦岭南麓城固段生态旅游资源现状,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对生态旅游资源进行评价,并从自然环境、旅游资源、产品开发和基础设施四个方面剖析现状发展基础。再次,参考国土空间规划“双评价”(国土空间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中科学应对“保护”与“发展”关系的评价实施思路,依据秦岭南麓城固段的自然环境和资源禀赋,提出基于景观生态安全格局和绿道选线适宜性评价的“双评价”思路,系统性地应用ArcGIS的分析方法叠加确定关键生态廊道和绿道最终线路,综合叠加关键生态廊道、绿道最终线路、现状道路和生态旅游资源等级四个子系统,构建秦岭南麓城固段生态旅游廊道的总体框架思路,生成秦岭南麓城固段生态旅游廊道。最后,为了促进秦岭南麓城固段生态旅游廊道的可持续发展,从交通组织优化、生态景观提升、支撑体系建设和区域旅游发展四个方面提出了匹配秦岭南麓城固段生态旅游廊道的规划发展策略。

李丽娟[9](2020)在《科普类文本翻译中呼唤功能的再现 ——《人类纪大冒险》(第1-2章)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指明笔者此次翻译实践报告基于《人类纪大冒险》前两章节的内容撰写而成。该书中作者展示了地理科学相关知识和自身周游世界各地的见闻。该文本属于非文学作品中的科普类文本,其在客观讲述地理科学知识的同时,结合了游记性质的文学性内容。文本对于保护地理环境的“呼唤”意图明显。基于此,笔者从文本的文学性、真实性和逻辑性三方面的翻译问题实现原文“呼唤”功能转换。文学性从形象词汇和修辞问题中再现;真实性从数字和实例翻译问题中再现;逻辑性从平行结构和语篇衔接上再现。笔者分别从文学性、真实性和逻辑性三方面出现的词汇、修辞、句法、语篇等方面的翻译问题和解决方案作出分析,通过将三方面的文本特征在目的语中得到转换,从而将原文“呼唤”功能体现到目的语中。翻译采用的方法包括增译、删译、改译、还有阐释性翻译等。此次翻译实践报告的撰写工作让笔者收获颇丰,希望笔者在该类文本翻译中的观点和见解能为同道所用。

徐嵩[10](2019)在《应对山洪灾害的京津冀山地城镇生态防灾规划方法研究》文中认为京津冀山地城镇处于北方气候地理环境,其独特的地质、地貌、水文和气候条件对区域山洪灾害与生态安全影响显着。内部环境方面,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山地城镇生态环境胁迫因子的数量和强度均有较大的变化,京津冀的山洪也相应地表现出特殊的致灾演变规律。由此可见,京津冀山地城镇是一个外部环境极其复杂,内部结构严重不稳,极易受山洪灾害影响的地区,这些不利因素导致京津冀山地城镇的山洪防灾减灾形势更加严峻,因此结合区域生态安全格局进行山洪灾害防控是山地城镇规划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本文在多学科交叉视角下,对山地城镇山洪灾害与生态安全之间的耦合特点进行分析,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建构了一个生态防灾规划的理论框架,通过这一基于山洪灾害的生态安全综合评价体系,并根据利用GIS等技术方法模拟得到的综合评价结果以及实地调研资料,从宏观和中微观层面分别提出了京津冀山地城镇生态防灾规划策略,以达到提高山地城镇应对山洪灾害的能力、建立与生态共生的可持续发展环境的目的。论文共八章,可分为以下三个部分:(1)第一部分为提出问题,对应第一到第三章的内容。这一部分通过对选题背景的分析,明确论文研究的意义、主要内容,将全文研究聚焦于山地城镇山洪与生态安全耦合特征及规划的应对方法上,找寻当前国内外研究的空白与不足,从而明确研究的思路和方向。随后,在生态安全视角下,分析京津冀山地城镇生态安全与山洪灾害的耦合特点,进一步明确研究区域山洪灾害的内外环境,并着重对京津冀山洪灾害致灾特性进行解析,为下文提出生态防灾规划理论奠定基础。(2)第二部分为模型建构,包括第四章和第五章内容。首先,建构了生态防灾规划的理论框架,在研究区山洪灾害风险评价基础上,构建基于P-S-R模型的生态安全综合评价体系,进行生态-灾害的耦合研究,由此可识别山地城镇基于山洪灾害的综合生态安全格局。随后,以京津冀山地城镇为实证对象,将第四章提出的生态防灾规划理论方法应用到研究区——京津冀山地城镇中。运用极差法、层次分析法、综合指数法等,借助Arcgis软件进行空间分析与提取处理,细分为“理想安全、较安全、临界安全、较不安全、很不安全”五个评判标准等级,构建京津冀山地城镇区域综合生态安全格局。总体来看,京津冀山地城镇全区域生态安全指数在0.3~0.5之间呈离散分布,生态安全状况整体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分区来看,京津冀北部山区生态安全状况相对较好,东部山区生态状况次之,西部山区生态安全水平最低,极易发生灾害且受到干扰后难于恢复。这一部分为后文基于研究区综合生态安全格局提出生态防灾规划策略提供了数据支撑。(3)第三部分为规划策略,对应于后三章内容。第六章基于研究区综合生态安全格局,在区域层面提出了针对京津冀山地城镇外部自然环境与区域城镇实体两方面的生态防灾规划策略。其中,在外部生态环境层面,结合京津冀山地城镇地域特点,构建基于生态安全格局的生态网络,并制定基于生态修复的洪灾防控策略,通过生态环境的改善破坏山洪灾害的孕育条件,增强生态韧性;在区域城镇实体空间层面,探讨了山地城镇化发展战略、防灾空间结构、城乡居民点承灾能力、产业空间生态布局以及区域支撑体系这五方面内容,结合生态防灾理念进行优化和设计,提出了京津冀山地城镇群可持续发展空间的山洪防灾对策。第七章从区域层面延伸至山地城镇内部各空间要素,从城镇的中微观尺度的物质空间要素出发,在山洪灾害综合防控的视角下,根据山地各县区不同安全水平的综合生态安全格局,分析研究了京津冀山地城镇空间发展、功能布局、道路系统以及工程技术方面的规划应对策略与生态化防灾设计。第八章是结论部分,对论文的主要结论与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对后续研究做了展望。综上,本文从城乡规划的角度出发,对山地城镇山洪灾害防控与生态安全展开结合研究,建构了适应京津冀山地城镇特点的生态防灾规划理论方法,并根据评价结果,针对不同水平的基于山洪灾害的综合生态安全格局,从区域和城镇层面分别提出生态防灾的规划策略,为京津冀山地城镇应对山洪灾害、维护生态安全的城乡规划方法研究提供了参考,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实践意义。

二、瑞士:反思旅游业滑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瑞士:反思旅游业滑坡(论文提纲范文)

(1)青藏高原农牧区乡村公园规划 ——以拉萨市白纳谷乡村公园总体规划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
        1.1.2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
        1.1.3 乡村公园建设的需要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研究概念
        1.3.1 青藏高原农牧区
        1.3.2 乡村
        1.3.3 乡村公园
        1.3.4 生态敏感性
    1.4 国内外乡村公园研究进展
        1.4.1 国内乡村公园研究进展
        1.4.2 国外乡村公园研究进展
    1.5 相关研究理论
        1.5.1 可持续发展理论
        1.5.2 生态美学
        1.5.3 人本主义理论
    1.6 研究内容及方法
        1.6.1 研究内容
        1.6.2 研究方法
    1.7 技术路线
2 乡村公园案例研究
    2.1 日本水上町农村公园
        2.1.1 项目概况
        2.1.2 项目特色分析
        2.1.3 总结与反思
    2.2 荷兰羊角村乡村规划
        2.2.1 项目概况
        2.2.2 项目特色分析
        2.2.3 总结与反思
    2.3 台湾清境农场
        2.3.1 项目概况
        2.3.2 项目特色分析
        2.3.3 总结与反思
    2.4 南京溧水郭兴村·无想自然学校
        2.4.1 项目概况
        2.4.2 项目特色分析
        2.4.3 总结与反思
    2.5 敖包山顶公园
        2.5.1 项目概况
        2.5.2 项目特色分析
        2.5.3 总结与反思
    2.6 本章小结
3 青藏高原农牧区乡村公园规划理论研究
    3.1 青藏高原农牧区乡村公园规划背景分析
        3.1.1 青藏高原农牧区生态环境概况
        3.1.2 青藏高原农牧区社会人文概况
    3.2 青藏高原农牧区乡村公园规划原则
    3.3 青藏高原农牧区乡村公园的基本功能
    3.4 青藏高原农牧区乡村公园规划内容及步骤
        3.4.1 公园选址
        3.4.2 景观资源调查
        3.4.3 性质定位
        3.4.4 总体规划
        3.4.5 专项规划
    3.5 青藏高原农牧区乡村公园景观要素规划设计策略
        3.5.1 地形
        3.5.2 植物
        3.5.3 园路
        3.5.4 水体
        3.5.5 建筑
        3.5.6 景观服务设施
4 拉萨白纳谷乡村公园现状分析
    4.1 项目概况
        4.1.1 项目区位
        4.1.2 自然地理概况
        4.1.3 社会经济概况
    4.2 景观资源调查
    4.3 旅游市场分析
        4.3.1 周边旅游资源分析
        4.3.2 客源市场定位
        4.3.3 客源人群分析
    4.4 SWOT分析
        4.4.1 优势
        4.4.2 劣势
        4.4.3 机遇
        4.4.4 挑战
    4.5 拉萨白纳谷乡村公园生态敏感性评价
        4.5.1 生态敏感性评价流程
        4.5.2 数据收集
        4.5.3 评价因子确定
        4.5.4 生态因子评价
        4.5.5 生态敏感性综合评价
5 拉萨白纳谷乡村公园总体规划
    5.1 规划总则
        5.1.1 上位规划解读
        5.1.2 规划依据
        5.1.3 规划范围及期限
        5.1.4 规划目标
        5.1.5 规划定位
        5.1.6 规划策略
    5.2 总体规划
        5.2.1 总体布局
        5.2.2 景观结构
        5.2.3 功能分区
        5.2.4 土地利用平衡
        5.2.5 环境容量测算
        5.2.6 游客规模预测
    5.3 分区规划
        5.3.1 生态保育区
        5.3.2 综合服务区
        5.3.3 生态体验区
        5.3.4 农牧观光区
        5.3.5 文化体验区
        5.3.6 高山徒步区
        5.3.7 转移安置区
    5.4 专项规划
        5.4.1 生态保护规划
        5.4.2 乡村产业规划
        5.4.3 道路系统规划
        5.4.4 游览路线组织规划
        5.4.5 服务设施规划
        5.4.6 标识系统规划
        5.4.7 环卫设施规划
        5.4.8 植物专项规划
        5.4.9 电力电信专项规划
        5.4.10 给排水专项规划
        5.4.11 防洪排涝规划
        5.4.12 环境保护规划
        5.4.13 社区协调发展规划
        5.4.14 分期实施规划
    5.5 谷口片区详细规划
        5.5.1 景观总体布局
        5.5.2 景观结构
        5.5.3 专项规划
        5.5.4 主要景点规划
        5.5.5 经济技术指标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规划附图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成果
致谢
附件

(2)Adventure Tourism:Environmental Impacts and Management(Chapter 13)英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任务描述
    第一节 原文题材与体裁分析
        一、原文题材
        二、体裁分析
    第二节 翻译目的与意义
        一、翻译目的
        二、翻译意义
第二章 译前准备
    第一节 文献综述
        一、相关翻译研究文献述评
        二、相关翻译实践成果述评
    第二节 准备事项
        一、工具、参考文献的准备
        二、平行文本的选择与分析
        三、翻译策略选择
    第三节 实施计划
        一、翻译计划
        二、写作计划
        三、应急预案
第三章 翻译执行情况
    第一节 翻译过程
        一、术语表的制定
        二、翻译过程执行概述
        三、翻译过程监控策略
    第二节 译后事项
        一、译文审校
        二、译文评价
第四章 案例分析
    第一节 词汇层面翻译
        一、词义选择
        二、词性转换
        三、增词译法
    第二节 句子层面的翻译
        一、无灵主语句的翻译
        二、复杂句的翻译
    第三节 语篇衔接中照应手段的翻译
        一、指示照应在语篇衔接中的翻译
        二、比较照应在语篇衔接中的翻译
第五章 实验总结及结论
    第一节 翻译实践总结
    第二节 翻译过程中的体会与收获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原文、译文
    附录2:平行文本
    附录3:术语表
致谢

(3)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四、研究方法及思路
    五、资料数据来源
    六、论文框架内容、创新点及不足
第1章 相关概念及基础理论
    1.1 相关概念
        1.1.1 生态旅游
        1.1.2 生态旅游业
        1.1.3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1.2 研究相关理论
        1.2.1 沟域经济理论
        1.2.2 山地生态经济理论
        1.2.3 生态旅游系统理论
        1.2.4 民族生态旅游理论
        1.2.5 可持续发展理论
        1.2.6 民族社会学理论
        1.2.7 民族经济学理论
    1.3 生态旅游与扶贫效应耦合性关系
        1.3.1 川西高原藏区发展现实选择
        1.3.2 生态旅游扶贫的重要意义
        1.3.3 生态旅游与扶贫效应耦合性关系
        1.3.4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与扶贫效应
    小结
第2章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条件及影响因素
    2.1 自然地理条件
        2.1.1 地理环境特点
        2.1.2 地形地貌特征
        2.1.3 生态环境条件
        2.1.4 气候水文条件
    2.2 综合区位分析
        2.2.1 交通区位
        2.2.2 生态区位
        2.2.3 经济区位
        2.2.4 旅游区位
    2.3 历史人文背景
        2.3.1 历史沿革
        2.3.2 民族文化
    2.4 生态旅游资源条件
        2.4.1 生态旅游资源主要类型
        2.4.2 生态旅游资源主要特征
        2.4.3 生态旅游资源特色及优势
        2.4.4 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潜力
    2.5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
        2.5.1 政治环境因素
        2.5.2 自然条件因素
        2.5.3 社会发展因素
        2.5.4 经济环境因素
        2.5.5 科技水平因素
    小结
第3章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成绩与存在的问题
    3.1 生态旅游业发展取得的成效
        3.1.1 可持续发展理念逐步贯穿于生态旅游业发展
        3.1.2 推动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性开发
        3.1.3 有力促进了川西高原藏区经济社会发展
    3.2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
        3.2.1 地理环境特殊
        3.2.2 生态环境脆弱
        3.2.3 社会环境复杂
        3.2.4 经济发展基础弱
    3.3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3.3.1 还非真正的现代生态旅游业发展模式
        3.3.2 生态旅游业发展的作用还有待提升
        3.3.3 环境保护力度不够
        3.3.4 旅游规划编制工作滞后
        3.3.5 基础设施建设亟待加强
        3.3.6 生态旅游产品同质化明显
    3.4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3.4.1 发展理念仍然滞后
        3.4.2 专业人才较为缺乏
        3.4.3 管理水平亟待提升
        3.4.4 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小结
第4章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与时空评价
    4.1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1.1 基本原则
        4.1.2 评价指标体系
        4.1.3 评价指标体系层次划分
        4.1.4 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4.2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
        4.2.1 确定指标权重
        4.2.2 指标总权重
        4.2.3 评价指标权重一致性检验
    4.3 评价模型的建立与指标量化分析
        4.3.1 评价指标量化评分档次
        4.3.2 评价指标量化与标准化
        4.3.3 建立评价模型
    4.4 基于指标模型的时空评价
        4.4.1 时空评价的重要意义
        4.4.2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综合评分
        4.4.3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状态评价
    小结
第5章 案例: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5.1 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发展现状
        5.1.1 战略地位显着
        5.1.2 世界级旅游资源富集
        5.1.3 旅游交通条件不断改善
        5.1.4 生态旅游业发展态势总体向好
    5.2 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5.2.1 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5.2.2 旅游可进入性仍然较差
        5.2.3 旅游基础配套设施不完备
        5.2.4 生态旅游管理水平较低
        5.2.5 生态旅游与民族文化融合不够
    5.3 甘孜州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模式
        5.3.1 高山峡谷生态旅游
        5.3.2 高原山地生态旅游
        5.3.3 原生态民族文化生态旅游
    5.4 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发展思路
        5.4.1 加速打造“一核两中心”
        5.4.2 着力拓展三轴发展
        5.4.3 积极建设三个旅游城镇圈
        5.4.4 扎实推动三大区域发展
        5.4.5 打造生态旅游业重点和旅游品牌
    5.5 甘孜州生态旅游业扶贫效应分析
        5.5.1 生态旅游业扶贫实践
        5.5.2 生态旅游业助力乡村振兴
        5.5.3 生态旅游业扶贫效应评价
    小结
第6章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思路与建议
    6.1 可持续发展思路
        6.1.1 以建设世界最佳生态旅游目的地为目标
        6.1.2 构建现代生态旅游业发展新格局
        6.1.3 发展基本原则
        6.1.4 产业发展路径
    6.2 可持续发展建议
        6.2.1 制度保障体系
        6.2.2 发展对策建议
    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表1:生态旅游业扶贫效应调查问卷
    附表2: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资源评价调查问卷
    附表3:川西高原藏区主要生态旅游资源定量评价表
    附表4:甘孜州生态旅游资源类型系统构成一览表
    附表5:甘孜州主要生态旅游资源统计表
    附表6:甘孜州主要生态旅游资源评价表
    附表7:甘孜州旅游扶贫村统计表(2016-2019)
    附图1: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示意图
    附图2:国家生态重要性评价图
    附图3:国家生态脆弱性评价图
    附图4:四川省五大生态旅游发展片区区位图
    附图5:四川省生态保护红线分布图
    附图6: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开发空间格局
    附图7:川西高原藏区旅游景区带动扶贫村分布示意图
    附图8:川西高原地区高程图
    附图9:川西高原藏区主要旅游资源分布图
    附图10: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民族特色村寨分布图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及参与的研究课题
致谢

(4)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高中旅游地理乡土课程资源开发研究 ——以绵阳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问题的提出
        1.适应课改课程资源开发要求的需要
        2.完善乡土地理课程开发体系的需要
        3.发挥乡土课程资源育人价值的需要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1.研究目的
        2.研究意义
    (三)文献综述
        1.国外研究现状
        2.国内研究现状
        3.国内外研究评述
    (四)研究方法和思路
        1.研究方法
        2.研究思路
    (五)概念界定
        1.地理实践力
        2.乡土地理课程资源
        3.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
    (六)理论基础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3.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
一、地理实践力的培养对高中旅游地理教学的要求
    (一)整合教学内容、引入生活案例
    (二)转变教学方式、鼓励学生参与
    (三)加强教学实践、培养学生能力
二、绵阳市高中旅游地理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现状
    (一)调查开展的基本情况
    (二)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三)绵阳市高中旅游地理乡土课程资源在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对绵阳市旅游地理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意识淡薄
        2.教师开发绵阳市旅游地理乡土课程资源的条件不充分
        3.教师对绵阳市旅游地理乡土课程资源开发的深度不够
        4.教师对旅游地理乡土课程资源开发的效果评价不科学
三、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高中旅游地理乡土课程资源开发
    (一)高中旅游地理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目标
    (二)高中旅游地理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原则
        1.综合性原则
        2.典型性原则
        3.实践性原则
        4.开放性原则
    (三)高中旅游地理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内容
        1.旅游地理乡土课程资源的特点
        2.高中旅游地理乡土课程资源开发内容的筛选流程
    (四)高中旅游地理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途径
        1.利用绵阳市旅游地理信息化乡土课程资源,为教学创设情景
        2.制作绵阳旅游地理微课视频,充实旅游地理乡土课程资源库
        3.编写旅游地理校本教材,整合绵阳市旅游地理乡土课程资源
        4.对现有教材进行二次开发,设计绵阳市旅游地理的典型案例
        5.依托学校地理社团,培养学生开发旅游地理课程资源参与度
        6.开设乡土旅游地理的选修课,举办绵阳市旅游地理专题讲座
        7.与寒暑假研究性学习相结合,积极开展实地调查和考察活动
    (五)高中旅游地理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效果评价
四、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高中旅游地理乡土课程资源开发案例
    (一)绵阳市旅游地理乡土课程资源在高中旅游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开发案例
        1.案例教学——高中地理选修五《旅游地理》乡土教学案例
        2.专题讲座——以绵阳市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以安州区花城果乡为例为例
        3.社团活动——以分享生活中的地理为例
    (二)绵阳市旅游地理乡土课程资源在高中旅游地理课外实践中的开发案例
        1.考察类——以绵阳市永丰园现代化牧场考察活动为例
        2.调查类——以绵阳市马家巷特色小吃街调查为例
        3.实验类——以北川羌族自治县研学旅行方案设计活动为例
        一、研学背景
        二、研学主题
        三、研学地点介绍
        四、研学旅行方案
        (一)研究旅行的目的
        (二)研学旅行内容
        (三)研学旅行时间
        (四)研学对象
        (五)研学旅行日程安排
        五、研学旅行评价
结论
建议
    一、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开发旅游地理乡土课程资源的意识和能力
    二、深化课程改革,为旅游地理乡土课程资源开发提供财力和时间保障
    三、联合经验丰富的中学、高校、旅行机构,提高家长和学生的参与度
参考文献
附录 绵阳市高中旅游地理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现状调查问卷
致谢

(5)秦巴山区人地系统演化格局及空间管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现实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框架及思路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
    2.1 相关概念与内涵
    2.2 国内外研究进展
        2.2.1 山地研究进展与现状
        2.2.2 山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
        2.2.3 山区人地系统空间格局研究
        2.2.4 山区人地系统演化研究
        2.2.5 山区人地作用机制研究
        2.2.6 山区人地系统研究方法
    2.3 研究评述
        2.3.1 现状评述
        2.3.2 启示与总结
第三章 理论基础
    3.1 山区人地系统理论
        3.1.1 基本特征
        3.1.2 要素和结构
        3.1.3 状态与作用机制
        3.1.4 演化及影响机理
    3.2 山区人地系统空间均衡理论
        3.2.1 空间均衡基本理论
        3.2.2 空间均衡科学维度
        3.2.3 山区空间均衡模型架构
    3.3 山区人地系统空间管控理论
        3.3.1 山区资源要素优化配置原理
        3.3.2 山区人地系统协调发展目标
        3.3.3 山区人地系统空间管控路径
第四章 秦巴山区人地系统演化与格局分析
    4.1 秦巴山区人地系统概况
    4.2 人地系统演化阶段
        4.2.1 远古时代至先秦时期
        4.2.2 春秋战国至明清时期
        4.2.3 民国时期至今
    4.3 21世纪以来人地系统演化分析
        4.3.1 指标体系与研究方法
        4.3.2 演化特征与空间差异
        4.3.3 协调度演化驱动力分析
    4.4 人地系统的水平格局
        4.4.1 自然地理环境格局
        4.4.2 人口与经济格局
    4.5 人地系统的垂直格局
        4.5.1 人地系统垂直分异特征
        4.5.2 人口-经济空间分布与地形相关性
        4.5.3 地形对人口-经济空间的影响机制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秦巴山区人地系统空间均衡分析
    5.1 人地关系匹配均衡评价
        5.1.1 研究机理与指标体系
        5.1.2 供给能力与需求强度
        5.1.3 空间匹配均衡度特征
    5.2 人地系统效益均衡评价
        5.2.1 总体效益评价
        5.2.2 空间效益均衡度特征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秦巴山区人地系统空间管控研究
    6.1 空间管控思路
    6.2 空间管控依据
        6.2.1 人地系统演化规律
        6.2.2 人地系统基本格局
        6.2.3 人地系统空间均衡
    6.3 空间管控模式
        6.3.1 生态保障单元
        6.3.2 经济保障单元
        6.3.3 效益双增单元
        6.3.4 效益转移单元
    6.4 空间管控实践方案
        6.4.1 管控单元
        6.4.2 规划策略
        6.4.3 政策保障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之处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6)基于生态修复的寒地城市郊野公园景观设计研究 ——以内蒙古牙克石市南山郊野公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寒地城市运动的国际化视野
        1.1.2 我国寒地城市的生态环境问题突出
        1.1.3 寒地城市中郊野公园建设的必要性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的理论意义
        1.2.3 研究的实践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国外研究进展
        1.3.2 国内研究进展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2 相关研究综述
    2.1 寒地城市
        2.1.1 寒地城市定义
        2.1.2 寒地城市的气候类型及分类
        2.1.3 寒地城市因气候受到的影响
    2.2 郊野公园
        2.2.1 郊野公园的定义
        2.2.2 郊野公园的分类和功能特点
        2.2.3 当前郊野公园建设中的问题
    2.3 生态修复
        2.3.1 恢复生态学
        2.3.2 生态修复
        2.3.3 寒地城市生态修复
    2.4 其他理论基础
        2.4.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4.2 寒地人群活动行为理论
        2.4.3 寒地城市环境的宜居性理念
    2.5 小结
3 寒地城市郊野公园的实践基础
    3.1 寒地城市的地域性特征和发展困境
        3.1.1 自然特征
        3.1.2 产业特征
        3.1.3 人文特征
        3.1.4 寒地城市发展面临的整体困境
    3.2 郊野公园对于寒地城市发展的作用
        3.2.1 寒地城市的地域特点对郊野公园建设的有利影响
        3.2.2 寒地城市郊野公园建设的难点
        3.2.3 郊野公园对寒地城市发展的积极作用
    3.3 生态修复为寒地城市郊野公园设计提供的指导
        3.3.1 寒地城市郊野公园需解决的生态问题
        3.3.2 生态修复与寒地城市郊野公园景观设计的关系
        3.3.3 生态修复理论在寒地城市郊野公园设计的指导与应用
    3.4 小结
4 国内外案例分析
    4.1 北京南海子郊野公园
        4.1.1 项目概况
        4.1.2 生态修复策略
        4.1.3 参考价值
    4.2 日本国营泷野铃兰丘陵公园
        4.2.1 项目概况
        4.2.2 设计分析
        4.2.3 参考价值
    4.3 哈尔滨群力公园
        4.3.1 项目概况
        4.3.2 设计目标
        4.3.3 生态修复策略
        4.3.4 参考价值
    4.4 Valld’en Joan填埋场景观恢复工程
        4.4.1 项目概况
        4.4.2 生态修复策略
        4.4.3 参考价值
    4.5 美国科罗拉多州洛基山山区景观修复项目
        4.5.1 项目概况
        4.5.2 生态修复策略
        4.5.3 案例借鉴
    4.6 阿尔卑斯山高寒生态系统修复
        4.6.1 生态系统退化原因
        4.6.2 修复措施
        4.6.3 借鉴意义
    4.7 江河源区高寒草地生态修复
        4.7.1 区域概况
        4.7.2 生态问题
        4.7.3 修复措施
        4.7.4 借鉴意义
    4.8 小结
5 寒地城市郊野公园生态修复的原则、目标与内容研究
    5.1 寒地城市郊野公园生态修复的基本原则
        5.1.1 基于寒地自然观的人地协调设计原则
        5.1.2 基于寒地地域观的气候特色设计原则
        5.1.3 基于寒地生态观的景观可持续设计原则
    5.2 寒地城市郊野公园生态修复的目标
        5.2.1 场地生态基底的完善
        5.2.2 防止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
        5.2.3 保护生物提高物种多样性
        5.2.4 打造宜居的寒地城市户外活动空间
    5.3 寒地城市郊野公园生态修复的内容
        5.3.1 场地生态修复
        5.3.2 植被生态修复
        5.3.3 水体生态修复
        5.3.4 大气生态修复
    5.4 小结
6 基于生态修复的寒地城市郊野公园景观设计策略
    6.1 构建不同的生态功能区
        6.1.1 构建不同生态功能区的方法
        6.1.2 选取合适的生态修复评价因子
        6.1.3 基于GIS的生态敏感性评价
        6.1.4 叠加风环境分析的生态功能区划分
    6.2 公园骨架梳理——不同斑块生态修复
        6.2.1 生态高敏感区
        6.2.2 生态中低敏感区修复
        6.2.3 生态不敏感区修复
    6.3 完善公园要素——景观基质功能与布局
        6.3.1 功能组团营造
        6.3.2 道路布局优化
        6.3.3 植物配置优化
    6.4 配套服务设施系统的营造
        6.4.1 构筑物设计
        6.4.2 游步道系统设计
        6.4.3 基础设施设计
    6.5 节事活动营造与宣传
        6.5.1 冰雪节事营造
        6.5.2 与自然教育相结合的活动营造
        6.5.3 与智慧园林相结合的活动宣传
    6.6 小结
7 项目实践——内蒙古牙克石市南山郊野公园景观设计
    7.1 项目概况
        7.1.1 区位概况
        7.1.2 上位规划
        7.1.3 城市概况
        7.1.4 周边环境
        7.1.5 场地分析
    7.2 设计愿景
        7.2.1 设计原则
        7.2.2 设计目标
        7.2.3 设计依据
    7.3 总体设计
        7.3.1 设计策略
        7.3.2 总平面图
        7.3.3 功能分区
        7.3.4 鸟瞰图
    7.4 分区设计
        7.4.1 居民运动休闲区
        7.4.2 中心观赏区
        7.4.3 森林生态保育区
        7.4.4 废弃地修复展示区
        7.4.5 荒地改造入口区
        7.4.6 深坑花园区
        7.4.7 郊野景观体验区
    7.5 专项设计
        7.5.1 寒地景观专项设计
        7.5.2 生态修复专项设计
        7.5.3 交通专项设计
        7.5.4 水系专项设计
        7.5.5 智慧专项设计
        7.5.6 节事活动专项设计
        7.5.7 公共服务设施专项设计
    7.6 经济技术指标
        7.6.1 用地平衡表
8 总结
    8.1 研究总结
    8.2 经验讨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附件

(7)略阳县城乡一体化空间模式及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对象与内容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与框架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框架
    1.4 本章小结
2 相关理论研究及借鉴
    2.1 核心概念阐述
        2.1.1 城乡一体化
        2.1.2 城乡空间
        2.1.3 空间模式
    2.2 相关文献梳理
        2.2.1 城乡一体化理论演变
        2.2.2 城乡空间结构的发展演变
        2.2.3 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研究
        2.2.4 对本研究的启示
    2.3 相关案例借鉴
        2.3.1 国外山区发展相关案例借鉴
        2.3.2 国内山区发展相关案例借鉴
        2.3.3 对本研究的启示
    2.4 本章小结
3 略阳县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综合研判
    3.1 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现状解析
        3.1.1 陕南秦巴山区城乡发展现状
        3.1.2 陕甘川交界区域城乡发展现状
        3.1.3 略阳县城乡发展现状
    3.2 略阳县城乡一体化空间发展评价
        3.2.1 评价内容
        3.2.2 指标选取原则
        3.2.3 指标体系构建
        3.2.4 评价方法确定
        3.2.5 评价结果分析
    3.3 略阳县城乡发展存在的问题
        3.3.1 经济空间:区域联动发展弱、产业发展相对滞后
        3.3.2 社会空间:城乡收入差距大、公服设施配套不足
        3.3.3 文化空间:文化发展水平低、文化元素融合度弱
        3.3.4 生态空间:生态脆弱性明显、生态效益转化率低
        3.3.5 城乡体系:城镇结构性不强、城乡关联有待完善
    3.4 本章小结
4 略阳县城乡一体化的空间模式分析
    4.1 空间模式构建的核心理念
        4.1.1 生态化发展理念
        4.1.2 集约化发展理念
        4.1.3 均等化发展理念
        4.1.4 动态化发展理念
        4.1.5 地域化发展理念
    4.2 空间模式构建的影响因素分析
        4.2.1 自然因素
        4.2.2 产业因素
        4.2.3 文化因素
        4.2.4 交通因素
        4.2.5 政策因素
    4.3 空间模式构建的动力机制分析
        4.3.1 内生驱动
        4.3.2 外部推力
        4.3.3 协同平台
    4.4 略阳县城乡一体化的空间模式构建
        4.4.1 城乡空间要素的提取
        4.4.2 城乡空间模式的构建
    4.5 本章小结
5 略阳县城乡一体化的空间规划策略
    5.1 生态空间管制策略
        5.1.1 科学划定生态红线
        5.1.2 合理划分空间管制
        5.1.3 加强生态环境治理
    5.2 绿色产业推进策略
        5.2.1 农业特色化发展
        5.2.2 工业绿色化发展
        5.2.3 文旅融合化推进
    5.3 城乡空间开发策略
        5.3.1 加强城区联动发展
        5.3.2 强化城镇承接带动
        5.3.3 激活乡村内生活力
    5.4 城乡设施系统建设
        5.4.1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5.4.2 优化城乡交通体系
        5.4.3 搭建城乡共享平台
    5.5 区域协作发展策略
        5.5.1 加快区域交通建设
        5.5.2 融入秦巴全域旅游
        5.5.3 周边区域联动发展
    5.6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论文创新点
    6.3 不足之处与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图录
    表录
致谢

(8)秦岭南麓城固段生态旅游廊道构建思路及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政策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1.3 实践背景
    1.2 研究对象及范围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范围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思路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2 相关研究基础及典型案例启示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生态旅游
        2.1.2 生态旅游廊道
        2.1.3 规划策略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理论
        2.2.2 旅游系统理论
        2.2.3 “点—轴系统”理论
        2.2.4 绿道理论
    2.3 相关研究综述
        2.3.1 国外研究综述
        2.3.2 国内研究综述
    2.4 典型案例启示
        2.4.1 美国蓝岭风景道
        2.4.2 瑞士观光列车线
        2.4.3 德国特色主题游线
    2.5 本章小结
3 秦岭南麓城固段生态旅游资源基础分析
    3.1 发展基础分析
        3.1.1 区位条件
        3.1.2 自然环境
        3.1.3 历史文脉
        3.1.4 社会经济
        3.1.5 旅游资源
        3.1.6 道路交通
    3.2 生态旅游资源评价
        3.2.1 评价方法选择
        3.2.2 指标体系构建
        3.2.3 资源等级评价
        3.2.4 空间分布特征
    3.3 发展现状剖析
    3.4 本章小结
4 秦岭南麓城固段生态旅游廊道总体框架构建
    4.1 总体构建思路
        4.1.1 目标定位
        4.1.2 生态保护
        4.1.3 旅游发展
        4.1.4 总体框架
    4.2 景观生态安全格局
        4.2.1 研究思路与方法
        4.2.2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4.2.3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2.4 指标权重确定
        4.2.5 结果分析
    4.3 绿道选线适宜性评价
        4.3.1 选线方法
        4.3.2 要素分析
        4.3.3 适宜性评价
        4.3.4 选线布局
    4.4 廊道生成
    4.5 本章小结
5 秦岭南麓城固段生态旅游廊道规划策略
    5.1 交通组织优化
        5.1.1 调整路网布局
        5.1.2 提升慢行系统
        5.1.3 多元交通组织
    5.2 生态景观提升
        5.2.1 景观节点营造
        5.2.2 沿线景观控制
        5.2.3 辐射范围优化
    5.3 支撑体系建设
        5.3.1 游憩服务设施
        5.3.2 户外游憩设施
        5.3.3 标识解说系统
    5.4 区域旅游发展
        5.4.1 主题线路打造
        5.4.2 旅游产品提质
        5.4.3 节事活动策划
        5.4.4 管理运营体系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
    6.1 研究结论
    6.2 主要创新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图表目录
附录一 :秦岭南麓城固段生态旅游廊道重力模型计算数据
致谢

(9)科普类文本翻译中呼唤功能的再现 ——《人类纪大冒险》(第1-2章)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任务描述
    1.1 任务背景介绍
    1.2 文本特征分析
        1.2.1 文本外因素分析
        1.2.2 文本内因素分析
第2章 翻译过程
    2.1 译前准备
        2.1.1 翻译计划制定
        2.1.2 相关技术和资源支持
        2.1.3 翻译理论准备
        2.1.4 翻译策略选择
    2.2 翻译过程
    2.3 译后事项
        2.3.1 翻译质量控制
        2.3.2 翻译评估
第3章 案例分析
    3.1 文本文学性再现
        3.1.1 形象词汇的翻译
        3.1.2 意象修辞格的翻译
    3.2 文本真实性再现
        3.2.1 数字的翻译
        3.2.2 实例的翻译
    3.3 文本逻辑性再现
        3.3.1 平行结构的翻译
        3.3.2 语篇衔接的翻译
第4章 翻译实践总结
    4.1 总结以及结论
    4.2 未解决的问题及思考
    4.3 对今后工作的启发以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原文与译文
附录2 术语表
致谢

(10)应对山洪灾害的京津冀山地城镇生态防灾规划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快速城镇化的社会背景
        1.1.2 气候变化的环境背景
        1.1.3 基于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的国家发展战略背景
    1.2 研究范围与概念界定
        1.2.1 本研究界定的范围
        1.2.2 山地相关概念界定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框架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第2章 相关基础理论与研究动态综述
    2.1 相关基础理论研究
        2.1.1 灾害学相关理论
        2.1.2 城市安全理论
        2.1.3 环境地学基础理论
    2.2 国内外生态安全与山洪防灾研究现状
        2.2.1 国外研究动态
        2.2.2 国内研究动态
        2.2.3 相关研究综述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生态安全视角下京津冀山洪致灾特性
    3.1 北方山地生态安全与灾害背景
        3.1.1 北方山地城镇的分布
        3.1.2 地形地质条件
        3.1.3 山地气候特征
        3.1.4 生态环境与安全格局特征
        3.1.5 社会与城镇发展现状
        3.1.6 快速城镇化背景下的山洪灾情
    3.2 京津冀山洪致灾特性分析
        3.2.1 山洪灾害与生态安全的耦合特点
        3.2.2 生态安全视角下的山洪致灾特性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生态防灾规划理论方法探析
    4.1 生态防灾规划的理论建构
        4.1.1 生态思维的价值内涵
        4.1.2 生态防灾规划概念
        4.1.3 生态防灾规划理论框架
    4.2 生态防灾规划要素构成、原则及价值取向
        4.2.1 生态防灾规划要素构成
        4.2.2 生态防灾规划基本原则
        4.2.3 京津冀山地城镇生态防灾规划的价值取向
    4.3 基于山洪灾害的山地城镇生态安全综合评价方法
        4.3.1 综合评价原则
        4.3.2 综合评价方法
    4.4 山洪灾害风险评价
        4.4.1 山洪灾害风险评价原理
        4.4.2 山洪灾害风险评估模型
        4.4.3 山洪灾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5 基于山洪灾害的生态安全综合评价
        4.5.1 基于P-S-R模型的生态安全评价体系
        4.5.2 指标数据的无量纲化及权重确定
        4.5.3 生态安全评判标准
    4.6 小结
第5章 基于山洪灾害的京津冀山地城镇生态安全格局实证研究
    5.1 研究区概况
        5.1.1 地理区位情况
        5.1.2 山地环境现状
        5.1.3 山地环境问题
    5.2 京津冀山洪灾害风险评价
        5.2.1 山洪致灾因子的危险性评价
        5.2.2 山洪孕灾环境的连锁性评价
        5.2.3 山洪灾害群承灾体的易损性评价
        5.2.4 山洪灾害风险耦合评价与分析
        5.2.5 山洪灾害风险区划分析
    5.3 基于山洪灾害的京津冀山地城镇生态安全综合评价
        5.3.1 生态安全格局综合评价
        5.3.2 基于P-S-R模型的生态安全评价因子提取
        5.3.3 结果分析
    5.4 小结
第6章 区域规划视角下山地城镇生态安全与洪灾防控
    6.1 基于山地城镇外部生态环境保护的洪灾防控策略
        6.1.1 基于山洪防控的区域生态安全网络规划设计
        6.1.2 基于安全保障的区域层面山地生态修复
    6.2 基于区域层面的城镇可持续发展空间山洪防控对策
        6.2.1 基于可持续城镇化的洪灾防控规划
        6.2.2 基于区域协同的生态防灾空间结构
        6.2.3 基于山洪承灾能力的城乡居民点体系规划
        6.2.4 基于山洪灾害缓减的产业空间生态布局
        6.2.5 应对山洪灾害的区域支撑体系规划
    6.3 小结
第7章 京津冀山地城镇内部空间生态防灾规划策略
    7.1 空间发展的生态控制指引
        7.1.1 基于生态安全考量的空间发展
        7.1.2 基于防灾安全的山地城镇平面形态
    7.2 功能布局的生态化防灾设计
        7.2.1 基于空间适灾的功能区生态防灾布局
        7.2.2 基于可持续的土地利用模式
    7.3 道路系统的生态化防灾设计
        7.3.1 保障道路系统灾时畅通
        7.3.2 减小道路对生态系统的干扰
    7.4 工程技术的生态化防灾设计
        7.4.1 山洪防洪工程技术的生态适应性
        7.4.2 竖向规划设计的生态防灾要点
    7.5 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主要结论
    8.2 研究创新点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山洪灾害风险评价专家调查问卷
附录 B:基于山洪灾害的生态安全综合评价专家调查问卷
附录 C:调研村镇列表
附录 D:续表6-12京津冀山地村镇空间形态图谱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四、瑞士:反思旅游业滑坡(论文参考文献)

  • [1]青藏高原农牧区乡村公园规划 ——以拉萨市白纳谷乡村公园总体规划为例[D]. 彭佳恒.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1(02)
  • [2]Adventure Tourism:Environmental Impacts and Management(Chapter 13)英汉翻译实践报告[D]. 魏柔冰.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3]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 蔡新良. 西南民族大学, 2021(02)
  • [4]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高中旅游地理乡土课程资源开发研究 ——以绵阳市为例[D]. 李琴. 西南大学, 2020(05)
  • [5]秦巴山区人地系统演化格局及空间管控研究[D]. 敬博. 西北大学, 2020
  • [6]基于生态修复的寒地城市郊野公园景观设计研究 ——以内蒙古牙克石市南山郊野公园为例[D]. 陈昭地.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7]略阳县城乡一体化空间模式及规划策略研究[D]. 秦贺营.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8]秦岭南麓城固段生态旅游廊道构建思路及规划策略研究[D]. 孟贺.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9]科普类文本翻译中呼唤功能的再现 ——《人类纪大冒险》(第1-2章)翻译实践报告[D]. 李丽娟. 大连外国语大学, 2020(07)
  • [10]应对山洪灾害的京津冀山地城镇生态防灾规划方法研究[D]. 徐嵩. 天津大学, 2019

标签:;  ;  ;  ;  ;  

瑞士:重新思考旅游业衰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