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城市广场设计实施要重视交通组织(论文文献综述)
程鑫[1](2021)在《城市双修理念下城市广场及周边环境更新设计 ——以安阳市市民文化广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城市建设方式由量的扩张转向了质的提升,居民对城市生活环境品质的要求也逐步提高。城市广场作为城市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代表城市的形象,是城市的会客厅和居民重要的户外公共活动空间,其功能品质对城市形象和居民生活影响颇深。但是,由于早期城市广场建设缺乏合理的规划设计,对城市长远发展考虑不足,同时受制于当时的经济条件、设计与管理水平等,导致其在后续使用中跟不上城市发展节奏,逐渐暴露出许多问题,部分老旧广场的功能已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给城市形象和居民使用造成了不良影响,阻碍了城市的健康发展。为塑造良好的城市形象并给居民营造舒适的户外空间,论文以城市广场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广场的起源、发展和演进,明确了广场的功能、构成以及在城市中承担的使命等,并通过调查发现多数老旧城市广场在尺度、环境、服务设施、文化特色、空间联系等方面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城市广场事关民生,为解决这一重点问题,论文尝试从住建部推行的城市双修工作入手,对城市广场进行更新改造。通过分析影响城市广场更新的主要因素,确定城市双修与城市广场之间的关系,学习城市双修相关优秀案例的工作经验和方法等,根据城市双修理念的指导制定了城市广场更新设计的工作策略。在问题和目标导向下,通过对老旧城市广场进行更新改造来解决阻碍城市广场健康发展的各种问题。为验证城市双修理念指导城市广场更新设计的科学性和有效性,选取笔者熟悉的安阳市市民文化广场进行更新改造。在广场更新设计过程中,笔者按照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多次前往广场进行实地调研发现问题,从多个角度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根据广场的设计目标和定位,在城市双修理念的指导下,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及其他相关标准、规范等,对市民文化广场进行更新规划设计。在广场总体规划设计中,对广场的功能分区、道路交通、绿地景观等方面进行了完善调整;在专项设计中,以突出主题和塑造特色为目的,在铺装、景观、服务设施等设计中融入地域文化元素,通过对广场景观的增量提质和功能丰富,极大提升了广场的整体品质。在论文中通过理论研究和更新设计所总结出的经验方法,期望能为同类型城市广场的更新改造与规划建设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施金凤[2](2020)在《基于生态性景观基础设施的城市雨水广场设计》文中研究指明雨水作为一种自然资源,具有净化城市环境、调节城市气候、补充城市地下水、滋养城市生态的重要作用。在过度发展的城市环境和人工控制的雨水管网影响下,雨水自然循环过程发生改变,下渗环节削弱,产流速度加快规模增强,导致城市内涝、径流污染等问题,对社会运行、城市生态造成负面影响。在全球性气候变化和城市化持续发展的“加持”下,这种影响的强度和规模将会持续增长。在现代城市发展理念中,景观基础设施是组织城市空间形态和承载城市复合功能的基本框架,能够协调自然和城市之间、生态系统和人工系统之间的关系。本文以基于生态设计思想的景观基础设施作为一种动态发展的系统介入人工和自然之间,以和谐高效可持续的生态方法化解城市雨水问题,实现雨水资源化。本文第一章阐述了生态思想在城市和基础设施的重要表现及作用,第二章阐述了城市广场作为研究主体,是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是城市肌理组织的重要节点,是承载复合功能的城市基础设施,具有良好的雨水利用潜力和生态性景观基础设施发展潜力。近年来国内外就城市雨水管理提出不同策略和方法,荷兰等国家亦开展雨水广场实践项目,为我国城市雨水利用实践和雨水广场设计提供具体方法。第三章对生态性雨水广场设计展开具体探究,从城市广场的雨水生态系统构建、复合生态功能的空间组织、生态理念的公众传达等方面进行研究。
王燕[3](2020)在《西安市民广场人性化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们当下的现代城市建设中,更多的是追求建筑的功能,而城市空间中应该体现的人类感情因素已经被削弱了,造成的结果往往是城市建设都停留在单纯追求土地利用率以及如何提高城市交通等物质上的功能,失去了城市是为人创造满足多层次需求的生活环境的本质。如今随着民主社会推进,“以人为本”、“人文关怀”等理念也越来越成为市民大众对城市空间环境关注的重点,人性化设计是将使用者作为设计的主体,全面地考虑人的生理、行为和心理等方面,并且在原有设计基础上加入对人多层次需求的满足,体现设计对人的关怀,如何在城市空间当中发挥人性化设计的积极作用是当下研究的热点。在当下,市民广场不仅作为政府机关和市民服务中心的外部空间,更是逐渐转变为传播城市文化的空间载体从而对城市发展产生重要意义,是重要的城市公共空间,通过市民广场的建设,为市民提供满足市民活动的需求,同时体现其本身文化功能,实现市民广场人性化,这才是市民广场建设的基本出发点,这也是市民广场在当代的精神文化属性决定了人性化原则在其规划设计过程当中的必要性。如何创造人性化的市民广场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然而国内对市民广场的研究不多,针对市民广场人性化的研究就更少。西安作为我国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在城市规模、城市功能、空间建设上都有了显着的发展,张家堡广场紧邻西安行政中心是西安市轴线上一个重要的城市节点,交通便捷、地理位置优越,有着极大的提升空间,具备成为西安市民广场的条件,通过合理建设也将成为西安的新中心。本文采用实际调研、案例整理分析和理论文献研究的方法,以西安市民广场人性化设计为目标,分别从西安市民广场区域、道路、边界、节点和标志物五方面研究西安市民广场的人性化设计,人是空间的使用主体,想要在城市中营造人性的城市市民广场,在设计中需要高度重视使用者多层次的需求,本文分析使用者需求层次与市民广场设计间的联系,针对西安市民广场人性化缺失问题提出人性化设计策略和设计原则,实践在西安市民广场人性化设计中。论文首先阐述了本论文的研究背景,提出西安市民广场人性化设计的必要性,明确了本文的研究对象及意义,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和整体文章的框架,对市民广场的概念进行解析,并对本文的指导理论进行阐释;第二章收集并整理相关案例,从而对后文的设计进行指导。第三章从人性化角度出发,分别从西安市民广场区域、道路、边界、节点和标志物对西安市民广场现状进行调研分析,对使用者行为进行详细的分析,构成基础性的分析工作。第四章将需求层级理论与西安市民广场人性化设计联系,基于上文的理论,结合调研分析和案例总结对其进行分析,针对人性化缺失问题提出西安市民广场人性化设计策略;第五章应用前文总结的策略和原则分别从西安市民广场区域、道路、边界、节点和标志物对西安市民广场进行人性化设计实践。希望本文的研究能为今后城市市民广场人性化设计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肖先柳[4](2019)在《昆明市主城区公共空间规划管理体系研究》文中提出长久以来,昆明市主城区公共空间系统不能满足市民的使用需求,为应对供需关系的转变,政府在政策法规和机构设置中有所调整,但管理改革方向和思路仍不清晰。论文以昆明市主城区为研究范围,以主城区公共空间系统和管理体系为研究对象,围绕主城公共空间系统“管什么”和公共空间管理体制“怎么管”两条研究逻辑线,通过文献综述、田野调查、问卷访谈、对规划管理部门行政工作观察研究(一年)、规划设计管理会议旁听以及对一手政策法规文件分析比较的综合研究方法,得出昆明市公共空间系统管理的主要矛盾和未来公共空间规划-建设-管理应朝向“公共空间系统化完善”和“消极空间积极化”的努力方向。“管什么”是理现象的逻辑,主要通过三方面展开:构建“管理者视角”的公共空间质量评价体系;对昆明主城区量和质进行分析评价;梳理出主城区公共空间系统的主要特征和矛盾。“怎么管”是梳机制的逻辑,主要通过两方面展开:对昆明市公共空间“量”的法规、规划编制及管理和建设管理进行分析建议;对昆明市公共空间“质”的法规、设计管理和后期管理进行分析建议。
陈虹宇[5](2019)在《城市重要地段地铁接驳点复合型空间设计研究 ——以成都地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市人口急剧增长、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地下轨道交通的建设如火如荼,种种因素都推动着城市地下空间的形成与发展。地铁接驳点作为地上、地下空间的联系过渡点,成为影响地下空间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城市轨道交通不断地拓展延伸,地下空间呈现出商业、娱乐、文化、生态等多种功能复合的形式,并且发展迅速。在这样的背景下,地下轨道交通与其周边场所空间的接驳应运而生,而处于二者之间的具有复合性的联系过渡空间——接驳点复合型空间,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笔者的具体研究从实地调研开始,走访了以西南地区为主的数个城市,包括、上海、成都、重庆等地,通过对不同城市的接驳点复合型空间现状的收集、整理;探寻与地铁站点相接驳的具有代表性的站外场所空间的空间组合方式;从建筑学空间设计的角度出发,归纳、总结出具有参考价值的接驳点复合型空间的设计策略。本文的前两章阐述了“接驳点复合型空间”的研究背景、发展趋势及相关的理论依据。其后,通过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及典型案例的对比、分析;归纳、总结出国内接驳点复合型空间存在的一些问题。而后,对接驳点复合型空间的设计要素进行提取,对其空间的构成与特性、空间的形式与功能、空间的尺度与流线、场所精神、时代要素进行了梳理与总结。最终,在城市重要地段的框架下,以城市的三大中心:历史文化中心、商业中心、生态中心为地域研究范围,对四种极具代表性的场所空间:城市广场、历史文化街区、上盖综合体、城市公园绿地进行一系列调研考察,并围绕其空间组织、流线组织、环境融合等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从而归纳、总结出城市重要地段接驳点复合型空间的设计策略。
高家骥[6](2017)在《基于人居环境视角的城市广场时空分异及机理研究 ——以大连市为例》文中指出城市是承载和提供人们生存的空间环境,城市广场是城市空间的基本组成部分之一。城市广场是由道路、山水、地形等围合,通过多种软、硬质景观构成的城市户外公共活动空间。城市广场具有多重价值,在社会价值上,广场为市民提供社交休闲的需要;在经济环境上,广场带动周边产业的不断集聚,满足相关需求,促进经济的发展;在城市历史文化方面,展示城市底蕴,宣扬城市形象。大连,是中国秉承欧洲城市广场设计理论的先驱城市,作为中国东北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的港口城市,研究大连市的城市广场可以更好地的满足居民生活需求,不断提升城市品质。随着城市广场的研究在时间和空间上不断深入、细化、成熟,无处不体现着人本主义的关怀,但缺少从人居环境视角有指向性地评述。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选取大连市中山区、沙河口区、西岗区、甘井子区中的48个城市广场为研究对象,以遥感影像数据、调查问卷、空间统计数据及社会经济数据为基础,基于人居环境视角,对大连的城市广场分类、城市广场的发展历程和空间格局的演变、城市广场空间格局形成与演变的驱动机理以及城市广场规划发展的思考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本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基于人居环境视角下的自然系统、人类系统、社会系统、居住系统、支撑系统,建立了 28个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指标进行综合评价,最终提取出四个主成分因子。第一主成分因子,包含:安全系统、教育文化、住宅系统、运动健身、城市医疗、商业服务、城市交通等变量;第二主成分因子,包含:居民构成、文化程度、保障系统等变量;第三主成分因子包含:自然景观、文化程度、商业服务等变量;第四主成分因子,包含:生态环境、心理指数等变量。(2)在主成分分析基础上,采用系统聚类法,将48个广场分为四种类型,即综合型广场、游憩型广场、商服型广场、交通型广场。综合型广场,主要分布有奥林匹克广场、解放广场、海军广场、人民广场等19个广场;游憩型广场,主要分布有海洋广场、星海广场等7个广场;商服型广场,主要分布有马栏广场、华南广场等5个广场;交通型,主要分布有数码广场、香炉礁广场等17个广场。(3)大连的城市广场经历了漫长的建设历程,不同时期广场所具备的人居服务功能和空间分布格局不同。市政功能时期,广场在功能设计上有交通疏导类、集市类、城市美化健身休闲类和标志性建筑类,但总体是以市政功能广场为主;在空间分布上,广场主要位于如今的中山区内。交通功能时期,广场的功能主要属于交通类型,在空间分布上,主要位于现在的中山区、西岗区以及沙河口区马栏河-西安路交界以东的区域。综合功能时期,城市广场的功能由原来的单一化功能逐渐转变成多样化的功能;在空间分布上也是涵盖了市内四区城市建设的主要区域。(4)大连城市广场形状的演变过程,从市政功能时期的圆形和椭圆形,到交通功能时期广场的形状以方形和三角形为主,再到综合功能建设时期出现有复合型和不规则形。城市广场空间集聚趋势明显,无论核密度还是点密度,中山区、西岗区、沙河口区及沙河口区与甘井子区交界区域都是城市广场分布的绝对集聚区;且广场之间的关联性也呈逐步增强的趋势。城市广场的空间分布格局由“半圆形状”向“条带状”发展,最终呈现“Y字型”格局。广场的空间格局演化模式,从最初的“三角形”,到后来的“梯形”,再到如今的“蝴蝶形”。(5)通过对城市广场空间格局形成和演变的驱动力因素研究,得出自然禀赋、经济因素、社会因素、政治因素、生态环境因素、技术因素,是城市广场空间格局形成和演变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其中,自然因素影响着城市广场分布的整体格局;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和政治因素,对广场的数量、规模、形状等产生重要的影响;生态环境因素和技术因素,分别决定着广场的形象和广场功能的多样化。(6)从广场人居服务功能的角度得出:大连市广场建设过于重视装饰,应以人为本,充分考虑整体空间及周边自然环境的协调性;凯旋广场等类型的广场弱化了社交功能,应完善这些广场的组织或者承办社会文体活动的功能;友好广场、虎雕广场等类型的广场空间共享尺度较小、土地利用率低,且交通可达性欠佳;在居住协调方面,应及时维护针对老人和儿童的基础设施,提高广场空间的利用率。
刘力维[7](2011)在《城市景观设计中广场活力的塑造与构建》文中研究指明城市广场是现代城市空间中最具活力、最富艺术魅力,也是最能反映都市文明和气氛的开放空间。一个成功的城市广场的基础不仅具有物质景观,还有场所环境和社会行为的完美互动。城市广场的规划设计是城市设计的重要环节,以往对城市广场的设计和研究主要集中在广场形态、广场功能、广场的视觉景观以及广场的配套公共服务设施等方面,很少涉及广场空间品质的提升以及广场空间活力的塑造,随着城市居民物质生活的改善,对城市广场的空间品质和活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城市广场品质的提升和活力的塑造对提升整个城市形象和品质起着重要的作用。城市广场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部分和城市居民日常公共生活的场所,其空间活力对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质具有深刻的影响。因此本文以提升城市广场空间的品质和活力为出发点和研究的视角,针对当前某些城市广场缺乏活力的现状,结合国内外在该领域内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的成果,分析了具有活力的城市广场的特点,以及城市广场活力塑造的影响因素以及城市广场活力塑造的途径,并提出了城市广场活力的评价指标体系。
伍学进[8](2010)在《城市社区公共空间宜居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市因人的集聚而产生,城市化是人类社会进化的一项重要内容。不断产生矛盾和解决矛盾,又不断产生新的矛盾和解决新的问题,是城市化的基本特征之一。宜居性与非宜居性矛盾是始终伴随城市与城市化的一对深刻的矛盾,其中,城市社区公共空间宜居性问题是城市宜居性问题的“牛鼻子”。城市如何让生活更美好?一方面,很多城市都高举着“宜居性”城市规划、建设与发展的大旗;但另一方面,现代主义外科手术式的城市社区改造现象又很常见。何去何从,我国走到了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十字路口”。“十二五”时期可能是我国城市发展全方位转型的历史机遇期。本文以城市社区公共空间宜居性研究为选题,全文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正文部分主要探讨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章为城市社区公共空间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分析。重点探讨了城市的本质是城市的宜居性、城市化是不断创新城市宜居性的过程,以及城市宜居性的主要发展趋势。第二章探讨西方城市社区公共空间思想的流变与升华。梳理了西方古代、近代和现代城市社区公共空间的思想流派、代表人物,探讨了自上世纪三十年代以来现代主义城市社区公共空间思想的兴起、鼎盛到衰败的流变,重点探讨了后现代主义取代现代主义之后城市社区公共空间思想的价值升华。第三章探讨我国城市社区公共空间研究的背景。介绍了我国古代、近现代城市社区公共空间的缺失和思想上的空白,和1980年代以来西方现代主义在我国的遍地开花,重点介绍了2000年以来后现代主义城市社区公共空间研究的现状和主要研究成果。第四章探讨街道与城市社区的宜居性。简述了街道的历史,揭示了街道从“街”“道”合-向“街”“道”分离的规律,介绍了街道宜居性的中心理论、多样性理论和行为理论,重点探讨了构建宜居性窄街道、小街区系统的内涵与策略。第五章探讨城市绿地与城市社区的宜居性。简述了城市绿地的相关概念与城市绿地的分类,介绍了城市绿地的景观生态学理论基础,重点探讨了绿地生态服务功能对城市绿地规划的宜居性导向和城市社区绿地的宜居性规划策略。第六章探讨城市广场与社区的宜居性。介绍了城市广场的涵义与分类,梳理了城市广场的产生与历史演变的特点,分析了我国城市广场的基本现状,重点探讨了城市社区广场规划建设的宜居性策略。第七章通过对湖北省荆州市胜利街社区公共空间规划的宜居性与非宜居性分析,提出了胜利街社区在街巷规划、绿地与广场规划、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公众参与以及规范法律程序等方面的宜居性策略。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在于:(1)提出后现代主义取代现代主义的核心理念在于城市社区公共空间思想的全面升华,即突显人性化设计、关注多样性与多元化、重视社会公正问题和重现宜居性社区等价值取向是彰显城市社区宜居性的关键;(2)提出构建以社区为基本单元的窄街道、小街区宜居性系统,是城市社区宜居性的基础;(3)提出规划建设社区宜居性绿地、广场是提升城市宜居性的必要举措。本文的不足之处主要在于:(1)对非物质的城市社区公共空间宜居性研究不够;(2)对城市社区公共空间的量化研究不够深入。
郝志强[9](2010)在《城市广场设计定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在新的世纪,迎来了新的曙光,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2010年正在顺利进行着的上海世博会,以及即将迎来的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都将对中国的城市景观环境提出新的机遇与挑战,引起世人对于中国城市发展更多的关注。其中城市广场作为一个城市历史文化与发展的象征,也作为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自然而然地成为政府改善城市环境的重要手段。但同时中国很多地方城市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出现了诸多认识上的误区与设计上的不足,比如一味地贪大求大,讲究排场与气势;不注重人性化设计等。失去了广场本质内涵:为人而设计。对于上述的种种问题,笔者认为主要是设计前期对于城市广场的设计定位没有把握准确,以及具体的指导方法的缺失等。论文的研究范围是城市广场设计定位。通过资料收集与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式,对城市广场进行系统深入的设计定位研究并提出相关理论体系,以对相关人员提供参考依据。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1从当前中国城市广场兴建以及建设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行入手,分析了引起这些问题的深层次原因,提出了城市广场设计定位理论体系与指导原则。其中设计定位理论体系包括性质定位,尺度定位,功能定位,理念定位以及形态定位。这五部分相互影响,相互联系,形成一个有机整体。设计定位指导原则为整体统一性原则;生态可持续性原则;人性化定位原则;功能复合性原则以及场所差异性原则五项。2.针对课题研究依赖于相关学科支撑的发展趋势,文中对城市广场的定位方法的研究主要以“系统论”为主,进而提出具体的方法理论参照体系,即从五个方面分析城市广场设计定位,涵盖了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建筑学,景观设计学、环境行为心理学等多门学科。设计定位方法比较全面,系统。
杨凯[10](2010)在《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形态研究 ——以城市中心区广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2010年,在中国经济的发展即将踏入“十二五”规划的关键时期,回首过去,城市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飞速提高,城市中心区广场的建设空前高涨。虽然在这期间出现了不少的高质量、高品位的优秀作品,但暴露出来的问题也十分突出。因此,本文以城市中占据突出地位广场为出发点,深入剖析,力求通过运用类型学的分析方法,对城市中心区广场的设计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从而达到提升城市整体形象的目的。本文从两条线索(时间、地域)对城市中心区广场进行分析,通过对比中西方城市广场的发展过程,找到中国可以借鉴的西方城市广场的设计精华。然后从建筑类型学的角度,分别对国内不同地域的重点城市中的典型广场进行空间形态分析。分别采用现场勘察,问卷调查和查阅当地相关资料等方法,对比解读了在不同的人文环境,不同的气候特征等条件下,位于城市核心地位的广场所形成的各自特点和存在的问题。通过对比研究发现,城市中心区广场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始终扮演着积极的角色,且今后的发展必须从人性化的空间营造、文化传统的继承与创新、生态低碳等方面进行设计建造,最后结合一个真实的工程实践为例,对前面的理论论述用实践加以验证。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能够对今后如何解决现代城市中心区广场建设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与矛盾,以及完善城市中心区广场的形态,使广场成为有活力、为人民、富于美感和个性、体现城市的历史文脉,以及生态低碳的可持续发展空间起到一定的指导意义。
二、城市广场设计实施要重视交通组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城市广场设计实施要重视交通组织(论文提纲范文)
(1)城市双修理念下城市广场及周边环境更新设计 ——以安阳市市民文化广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内老旧城市广场建设问题突出 |
1.1.2 政府部门推行城市双修工作 |
1.1.3 安阳市市民文化广场更新改造需要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城市双修 |
1.3.2 城市广场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案例分析 |
1.4.1 国内外城市广场研究现状 |
1.4.2 案例分析 |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框架 |
2 城市双修理念下城市广场更新设计研究 |
2.1 城市广场更新设计中的影响因素 |
2.1.1 城市总体规划 |
2.1.2 城市经济发展 |
2.1.3 政府的支持与参与 |
2.2 城市双修与城市广场之间的关系 |
2.2.1 城市广场是城市双修的工作对象 |
2.2.2 城市双修理念指导城市广场更新 |
2.3 城市双修理念下城市广场更新设计策略 |
2.3.1 生态保护优先,修复自然环境 |
2.3.2 坚持问题导向,完善功能设施 |
2.3.3 弘扬地域文化,塑造广场特色 |
2.3.4 统筹推进,规划先行 |
2.3.5 因地制宜,以人为本 |
2.3.6 循序渐进,有机联系 |
2.4 本章小结 |
3 安阳市市民文化广场及周边环境调研分析 |
3.1 安阳市市民文化广场概况 |
3.2 安阳市市民文化广场及周边环境现状问题调研 |
3.2.1 规模宏大,缺乏设计 |
3.2.2 植被结构简单,观赏性低 |
3.2.3 交通流线设置欠佳 |
3.2.4 配套服务设施缺失 |
3.2.5 地域文化表现不足 |
3.2.6 人性化与安全性考虑不当 |
3.2.7 广场与周边环境缺乏联系 |
3.3 安阳市市民文化广场及周边环境现状分析 |
3.3.1 区位分析 |
3.3.2 场地分析 |
3.3.3 周边环境分析 |
3.3.4 使用人群分析 |
3.3.5 市民文化广场SWOT分析 |
3.4 安阳市城市自然与历史文化资源 |
3.4.1 自然资源 |
3.4.2 历史文化资源 |
3.5 安阳市城市双修相关工作进展 |
3.6 本章小结 |
4 安阳市市民文化广场及周边环境更新设计 |
4.1 设计目标与定位 |
4.1.1 设计目标 |
4.1.2 设计定位 |
4.2 设计理念与原则 |
4.2.1 设计理念 |
4.2.2 设计原则 |
4.3 总体规划设计 |
4.3.1 规划依据 |
4.3.2 总平面设计 |
4.3.3 功能分区与布局 |
4.3.4 道路交通组织 |
4.3.5 景观结构布局 |
4.3.6 周边环境设计 |
4.4 专项设计 |
4.4.1 竖向设计 |
4.4.2 海绵设施设计 |
4.4.3 铺装设计 |
4.4.4 植物种植设计 |
4.4.5 景观营造设计 |
4.4.6 服务设施设计 |
4.4.7 人性化设计 |
4.4.8 智能化设计 |
4.4.9 照明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安阳市市民文化广场居民使用调查问卷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2)基于生态性景观基础设施的城市雨水广场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
一、城市雨水问题 |
(一)内涝灾害多发影响社会秩序 |
(二)径流污染影响城市水环境 |
二、城市水资源短缺 |
三、雨水资源利用现状和多重效益 |
(一)雨水资源化现状 |
(二)雨水利用多重效益 |
(三)我国展开雨水资源化优势和必要性 |
四、城市生态失衡 |
五、景观功能的重新定位和实践领域拓展 |
(一)景观功能重新定位 |
(二)景观实践领域拓展 |
六、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研究对象 |
一、生态性景观基础设施 |
(一)概念辨析 |
(二)生态性景观基础设施基本概念 |
二、雨水广场 |
(一)雨水广场概念界定及研究现状 |
(二)要点总结 |
第三节 研究内容 |
第四节 文献综述 |
第五节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六节 研究方法及研究框架 |
一、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 |
(二)案例分析 |
(三)类比分析 |
(四)现场调研 |
二、研究框架 |
第一章 城市发展对生态性景观基础设施需求 |
第一节 生态思想融入城市及基础设施的理论表现及影响 |
一、生态学视野下的城市——城市生态学 |
(一)生态学发展背景 |
(二)城市生态学发展概况及具体内涵 |
(三)城市生态系统特征 |
(四)城市生态学对城市发展影响 |
二、生态设计思想的表达——生态城市 |
(一)生态城市概念内涵及基本特点 |
(二)生态城市设计原则 |
三、景观和城市关系的重新界定——景观都市主义理论 |
(一)景观都市主义发展历程 |
(二)景观都市主义具体内涵 |
(三)景观都市主义理念特点 |
四、基于生态主义思想的设计理论及实践初探 |
(一)生态设计理论发源 |
(二)生态规划理论诞生 |
(三)生态设计思想实践 |
五、绿色基础设施的生态连接理论 |
(一)绿色基础设施理论内涵 |
(二)生态连接理论 |
(三)生态连接理论启示 |
六、景观基础设施理论研究 |
(一)景观基础设施设计理念 |
(二)景观基础设施理论的重要意义 |
第二节 生态性景观基础设施重要特性 |
一、自然主导做功 |
二、生态功能、服务功能结合 |
三、空间、功能形成连续 |
四、设施效率综合提升 |
五、城市生态质量改善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城市广场结合雨水管理利用潜力探究 |
第一节 传统城市广场对雨水的管理和影响 |
一、传统城市广场对雨水自然循环的影响 |
(一)不透水地面 |
(二)“装饰性”绿化 |
二、传统城市广场的雨水管理方式 |
(一)单一的排放目标 |
(二)单一工程化形式 |
三、新的挑战和要求 |
(一)气候变化挑战传统雨水管理方式 |
(二)公共对于城市环境要求日益提高 |
四、雨水资源利用的多学科探究趋势 |
第二节 国内外雨水利用体系技术理念探究 |
一、国外现代城市雨水利用体系探究 |
(一)美国“低影响开发”(LID) |
(二)英国“可持续城市排水系统”(SUDS) |
(三)澳大利亚“水敏感城市”(WSUD) |
(四)小结 |
二、我国古代雨水利用对现代城市雨水管理的启示 |
(一)遵从自然,化害为利的雨洪管理理念 |
(二)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就地蓄留的雨洪管理策略 |
(三)“引—蓄—留—排”的雨水利用技术 |
(四)借雨造景,以声化境的雨水利用手法 |
(五)小结 |
第三节 城市广场管理利用雨水潜力探究 |
一、分布格局具有网络节点特征——城市网络节点 |
(一)与周围建筑环境的协调 |
(二)与街道的协调 |
(三)与整体环境在空间、比例上的协调 |
(四)考虑广场交通组织 |
二、场所平面尺度较大,竖向空间变化简单——空间形态单调 |
(一)下沉广场 |
(二)洼地和缓冲带 |
(三)生物滞留盆地 |
三、景观构成要素丰富——铺装、水体、植被、景观标识等等 |
(一)水体设计 |
(二)植物设计 |
(三)透水铺装 |
第四节 雨水广场案例研究 |
一、基于活力提升的荷兰蒂尔雨水广场(Water Square Tiel,Netherlands) |
(一)复合功能辐射周边社区 |
(二)变化空间赋予多重功能 |
(三)景观节点提升广场活力 |
二、基于周边高密度空间的荷兰鹿特丹 Benthemplein 雨水广场 |
(一)对应周边环境设置广场体量 |
(二)不同空间体量设置不同活动 |
(三)装置、节点展示雨水活动 |
三、基于生态系统净化过滤的德国弗莱堡市扎哈伦广场(Ramboll Studio Dreiseitl) |
(一)利用回收材料实现资源循环,表现场地独特氛围 |
(二)独立的生态雨水管理系统 |
四、基于雨水收集利用的德国波茨坦广场(Ramboll Studio Dreiseitl)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生态性城市雨水广场设计研究 |
第一节 生态性城市雨水广场设计原则 |
一、边界的融合 |
(一)雨水生态系统生长 |
二、对立的消解——自然人工共存共建 |
(一)生态活动和社会活动共存 |
(二)生态手法和人工设施共建 |
三、生态的表达——艺术和思想结合 |
第二节 生态性城市雨水广场设计目标 |
一、生成雨水生态系统影响城市公共空间 |
二、有效管理雨水径流减轻内涝风险 |
三、展示雨水管理过程实现公共教育 |
四、提升广场活力平衡城市生态 |
第三节 生态性城市雨水广场设计 |
一、利用雨水特性连接内外场地 |
(一)平面连接——外部道路到广场 |
(二)竖向连接——建筑到广场 |
二、组织活动空间交织人与自然 |
(一)自然主导的雨水活动空间形态组织 |
(二)人工主导的公共活动空间形态组织 |
(三)人与自然交织的空间节点设计 |
三、因地制宜分布雨水管理功能 |
(一)公共活动空间的雨水功能分布 |
(二)自然空间 |
(三)内部景观节点的雨水功能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设计实践——南京“八里河”雨水广场设计研究 |
第一节 区位概况 |
一、地理位置 |
二、交通流线及出行方式 |
三、用地情况 |
四、绿地水系 |
五、降水情况 |
六、动植物资源 |
第二节 场地现状问题分析 |
一、雨水管理模式落后亟需更新 |
二、河道水体混浊、水质污染严重 |
三、景观严重匮乏,环境舒适度较低 |
第三节 设计理念 |
一、完善新区生态廊道,构建水绿穿城景观格局 |
二、以八里河流域为基础,实现多元定位 |
(一)生态雨水系统 |
(二)公共服务枢纽 |
(三)公共活动中心 |
(四)生态多样集结 |
(五)自然舒适体验 |
三、合理组织空间,安排多样功能 |
(一)滨河地带布置广场“斑块” |
(二)因地制宜组织空间类型 |
第四节 设计生成及方案展示 |
一、总体平面与鸟瞰 |
二、根据场地特征确定功能布局 |
(一)雨水管理功能布局 |
(二)活动空间布局 |
三、场地内部节点设计 |
(一)湿地教育花园 |
(二)漫步流线 |
(三)集散广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3)西安市民广场人性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2 研究意义与方法 |
1.2.1 研究意义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范围与内容 |
1.3.1 研究范围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框架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外相关研究 |
1.4.2 国内相关研究 |
1.5 相关概念 |
1.5.1 城市广场 |
1.5.2 城市广场分类 |
1.5.3 市民广场 |
1.5.4 人性化设计 |
1.6 本章小结 |
2 相关案例分析 |
2.1 区域设计 |
2.1.1 总体布局 |
2.1.2 功能 |
2.1.3 空间尺度 |
2.1.4 公共设施设计 |
2.2 道路交通 |
2.2.1 平面混合 |
2.2.2 平面分流 |
2.2.3 立体分流 |
2.3 边界设计 |
2.4 空间节点 |
2.5 标志物 |
2.6 对西安市民广场人性化设计启示 |
2.7 本章小结 |
3 西安市民广场调研及分析 |
3.1 西安市民广场调研 |
3.1.1 调研问卷设置 |
3.1.2 调研工作概况 |
3.1.3 使用者基本信息 |
3.2 西安市民广场区域概况 |
3.2.1 西安城市概况 |
3.2.2 西安市民广场总体空间概况 |
3.2.3 西安市民广场公共设施现状 |
3.2.4 西安市民广场使用者行为调研及分析 |
3.2.5 西安市民广场使用者心理需求调研及分析 |
3.3 西安市民广场道路现状 |
3.3.1 西安市民出行方式现状 |
3.3.2 西安市民广场交通现状 |
3.3.3 西安市民到达交通方式及使用频率 |
3.4 西安市民广场边界现状 |
3.5 西安市民广场节点与标志物现状 |
3.6 西安市民广场人性化缺失问题总结 |
3.7 本章小结 |
4 市民广场人性化设计分析 |
4.1 市民广场人性化设计构成因素 |
4.1.1 市民广场人性化的体现——人的活动 |
4.1.2 市民广场人性化的条件——场所 |
4.2 马斯洛需求理论与西安市民广场设计的联系 |
4.2.1 使用者多层次需求 |
4.2.2 马斯洛需求理论与西安市民广场设计的联系 |
4.3 西安市民广场人性化设计策略 |
4.3.1 区域人性化设计 |
4.3.2 道路人性化设计 |
4.3.3 边界人性化设计 |
4.3.4 节点人性化设计 |
4.3.5 标志物人性化设计 |
4.4 西安市民广场人性化设计原则 |
4.4.1 整体性 |
4.4.2 可达性 |
4.4.3 舒适性 |
4.4.4 多样化 |
4.4.5 互动性 |
4.4.6 文化性 |
4.4.7 安全性 |
4.5 本章小结 |
5 西安市民广场人性化设计 |
5.1 西安市民广场区域人性化设计 |
5.1.1 总体空间布局 |
5.1.2 西安市民广场功能 |
5.1.3 西安市民广场尺度 |
5.1.4 西安市民广场景观绿化 |
5.1.5 西安市民广场公共设施 |
5.1.6 广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 |
5.2 西安市民广场道路人性化设计 |
5.2.1 与城市交通联系 |
5.2.2 内部交通组织 |
5.2.3 交通标识 |
5.3 西安市民广场边界人性化设计 |
5.3.1 边界 |
5.3.2 出入口 |
5.4 西安市民广场节点人性化设计 |
5.4.1 协调周边环境 |
5.4.2 运用历史典故 |
5.4.3 营造文化景观 |
5.4.4 营造新的主题 |
5.5 西安市民广场标志物人性化设计 |
5.5.1 广场雕塑 |
5.5.2 水景喷泉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附录一 攻读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
附录二 西安市民广场使用者调研问卷 |
附录三 西安市民广场设计专家研讨会会议纪要 |
(4)昆明市主城区公共空间规划管理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必要性 |
1.1.1 研究政策背景 |
1.1.2 研究课题来源 |
1.1.3 研究必要性 |
1.2 研究对象 |
1.2.1 研究范围 |
1.2.2 研究对象 |
1.2.3 研究层次的确定 |
1.3 重要概念界定 |
1.3.1 城市公共空间及其相关概念的辨析 |
1.3.2 公共空间管理及其相关概念辨析 |
1.3.3 系统与体系概念辨析 |
1.4 城市公共空间类型的划分 |
1.4.1 传统研究划分方式 |
1.4.2 按照用地的独立-非独立角度划分 |
1.4.3 按照用地配建-非配建划分 |
1.4.4 按照服务等级性质划分 |
1.4.5 采用综合的公共空间分类 |
1.5 研究综述 |
1.5.1 对“城市公共空间系统完善”的综述 |
1.5.2 对“消极空间积极化”的综述 |
1.5.3 对“城市公共空间管理机制”的综述 |
1.6 调查研究方法与框架 |
1.6.1 调查方法的准备 |
1.6.2 研究方法的准备 |
1.7 研究框架(图1.15) |
第二章 “管理者视角”的公共空间质量评价研究 |
2.1 管理者在公共空间评价中应有之视角 |
2.1.1 视角梳理 |
2.1.2 属性梳理 |
2.1.3 评价方法梳理 |
2.2 对“规划管理者视角”的公共空间指标梳理分析 |
2.2.1 环境属性相关指标 |
2.2.2 社会属性相关指标 |
2.2.3 经济属性相关指标 |
2.2.4 法律属性相关指标 |
2.2.5 小结 |
2.3 建立评价体系 |
第三章 对昆明市主城区公共空间现状的调查分析 |
3.1 昆明市主城区公共空间系统建设发展概况 |
3.1.1 主城区城市形态圈层蔓延特征 |
3.1.2 主城区城市形态扩张与公共空间系统建设关系 |
3.2 昆明市主城区公共空间系统特征分析 |
3.2.1 G类用地公共空间规划的基本概况 |
3.2.2 G类用地公共空间的系统特征 |
3.3 对公共空间“量”的分析评价 |
3.3.1 对公共空间总量相关指标分析评价 |
3.3.2 对步行可达范围覆盖率分析评价 |
3.4 对公共空间“质”的分析评价 |
3.4.1 对主要类型公共空间的“质”分析评价 |
3.4.2 对系统完善类型公共空间的“质”分析评价 |
3.4.3 对公共空间整体性的分析和评价 |
3.5 小结 |
3.5.1 对主城公共空间系统“量”的特征和问题 |
3.5.2 对主城公共空间系统“质”的特征和问题 |
3.5.3 策略建议 |
第四章 对昆明市主城区公共空间“量”的管理机制的研究分析 |
4.1 相关法规的分析建议 |
4.1.1 分析 |
4.1.2 评价建议 |
4.2 对于相关规划编制及管理分析建议 |
4.2.1 分析 |
4.2.2 评价和建议 |
4.3 对于建设管理的分析建议 |
4.3.1 分析 |
4.3.2 评价和建议 |
4.4 小结 |
第五章 对昆明市主城区公共空间“质”管理机制的研究分析 |
5.1 相关法规分析建议 |
5.1.1 分析 |
5.1.2 评价和建议 |
5.2 对设计管理分析建议 |
5.2.1 分析 |
5.2.2 评价和建议 |
5.3 对后期管理分析建议 |
5.3.1 分析 |
5.3.2 评价和建议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1.1 “管理者视角”的公共空间质量评价体系 |
6.1.2 主城区公共空间系统的主要矛盾 |
6.1.3 主城区公共空间“量”管理工作上的机制矛盾 |
6.1.4 主城区公共空间“质”管理工作上的机制矛盾 |
6.1.5 基于现实矛盾和改革层面试提出主城区公共空间管理的完善方向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B:昆明市主城区公共空间调查记录表(部分) |
附录C:《昆明市绿地系统规划》带状空间梳理 |
附录D:论文调查问卷及民意反馈总结 |
附录E 访谈及会议记录 |
附录F 图片索引 |
(5)城市重要地段地铁接驳点复合型空间设计研究 ——以成都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政策背景 |
1.1.2 城市扩张背景下地下空间的有机发展 |
1.1.3 轨道交通的触媒效应 |
1.1.4 地铁及其周边建筑的发展 |
1.1.5 TOD模式的兴起 |
1.2 研究对象界定 |
1.2.1 研究本体界定 |
1.2.2 研究区域界定 |
1.2.3 研究空间界定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及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框架 |
第2章 地铁接驳点复合型空间的理论基础及现状研究 |
2.1 TOD模式的定义 |
2.1.1 TOD的发展模式解析 |
2.1.2 TOD背景下的发展理念 |
2.2 城市重要地段的定义 |
2.3 轨道交通与地铁的概念及特点 |
2.3.1 轨道交通的影响范围界定 |
2.3.2 地铁交通 |
2.3.3 地铁站 |
2.4 地铁接驳点空间的定义 |
2.4.1 地铁接驳点的定义 |
2.5 城市重要地段地铁接驳点复合型空间 |
2.6 接驳点复合型空间的既往研究和发展概况 |
2.6.1 接驳点复合型空间的发展概况 |
2.6.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6.3 国内外典型案例研究 |
2.7 接驳点复合型空间的现状及问题 |
2.7.1 功能和形式方面 |
2.7.2 交通流线方面 |
2.7.3 空间可达性方面 |
2.7.4 精神需求方面 |
2.8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城市重要地段地铁接驳点复合型空间设计要素研究 |
3.1 接驳点复合型空间的构成与特性 |
3.1.1 空间构成研究 |
3.1.2 空间特性研究 |
3.2 接驳点复合型空间的形式与功能 |
3.2.1 复合型空间形式研究 |
3.2.2 复合型空间功能研究 |
3.3 空间尺度 |
3.3.1 空间尺度的构成 |
3.3.2 空间尺度的影响因素 |
3.4 空间流线 |
3.5 场所精神 |
3.5.1 空间环境的整合 |
3.5.2 形象设计要素的提炼 |
3.5.3 特色文化的传承 |
3.6 时代要素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实证研究——典型案例调研分析总结 |
4.1 复合型空间的调研情况概述 |
4.1.1 调研范围限定 |
4.1.2 调研对象选取 |
4.1.3 调研案例选取 |
4.2 周边的接驳场所研究 |
4.2.1 城市广场 |
4.2.2 历史文化街区 |
4.2.3 上盖商业综合体 |
4.2.4 城市公园绿地 |
4.3 调研案例分析 |
4.3.1 与城市广场接驳——以成都天府广场为例 |
4.3.2 与上盖商业综合体接驳——以成都国际金融中心为例 |
4.3.3 与历史商业街区接驳——以成都远洋太古里为例 |
4.3.4 与公园绿地接驳——以成都锦城广场站为例 |
4.3.5 与公园绿地接驳——以成都博览城站为例 |
第5章 城市重要地段的地铁接驳点复合型空间设计策略探究 |
5.1 典型站外场所空间的设计策略 |
5.1.1 与城市广场接驳的设计策略 |
5.1.2 与上盖商业综合体接驳的设计策略 |
5.1.3 与历史文化街区接驳的设计策略 |
5.1.4 与城市公园绿地接驳的设计策略 |
5.2 其它设计策略 |
5.2.1 创造人性化空间 |
5.2.2 利用城市景观优化空间 |
5.2.3 营造空间场所精神 |
5.2.4 表达时代要素 |
5.3 本章小结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基于人居环境视角的城市广场时空分异及机理研究 ——以大连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研究区域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区域概况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综述 |
2.1 相关概念及研究视角 |
2.1.1 城市广场 |
2.1.2 人居环境视角的城市广场 |
2.2 理论基础 |
2.2.1 城市规划理论 |
2.2.2 公共空间理论 |
2.2.3 城市人居环境理论 |
2.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3.1 国内外城市广场的研究 |
2.3.2 国内外人居环境的研究 |
2.3.3 国内外城市广场对人居环境影响研究 |
第3章 基于人居环境视角的城市广场分类研究 |
3.1 城市广场分类评价指标体系 |
3.1.1 分类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3.1.2 城市广场分类指标体系构建 |
3.2 研究方法 |
3.3 研究过程与结果 |
3.3.1 数据来源与处理 |
3.3.2 城市广场主因子及其空间特征分析 |
3.4 各类城市广场的空间分布 |
3.4.1 综合型城市广场 |
3.4.2 游憩型城市广场 |
3.4.3 商服型城市广场 |
3.4.4 交通型城市广场 |
3.5 不同类型城市广场的人居服务功能 |
3.5.1 典型广场主要概况 |
3.5.2 典型广场的人居服务功能 |
3.6 小结 |
第4章 大连市城市广场的发展历程和空间格局的演变 |
4.1 城市广场发展历程 |
4.1.1 市政功能时期 |
4.1.2 交通功能时期 |
4.1.3 综合功能时期 |
4.2 城市广场空间格局的演变 |
4.2.1 城市广场的形态特征变化 |
4.2.2 广场景观布局变化 |
4.2.3 广场空间格局演化的特征与模式 |
4.3 小结 |
第5章 大连市城市广场空间格局形成与演变的驱动机理 |
5.1 城市广场空间格局形成与演变的影响因素 |
5.1.1 自然禀赋机理 |
5.1.2 经济因素机理 |
5.1.3 社会因素机理 |
5.1.4 政治因素机理 |
5.1.5 生态环境因素机理 |
5.1.6 技术因素 |
5.2 城市广场空间格局演变的驱动力分析 |
5.2.1 城市广场空间格局演变驱动机理的模型 |
5.2.2 数据选取与处理 |
5.2.3 结果分析 |
5.3 小结 |
第6章 基于人居服务功能的城市广场规划发展的思考 |
6.1 改善周边的绿色生态环境 |
6.2 提高社交开放环境功能 |
6.3 提升游憩共享空间尺度 |
6.4 增强广场与居住区域的配套协调 |
6.5 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之处 |
7.3 不足与展望 |
7.3.1 不足 |
7.3.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大连城市广场调查问卷 |
附录2: 大连城市广场历史分布图 |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城市景观设计中广场活力的塑造与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城市广场的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城市公共空间 |
2.1.2 城市广场 |
2.1.3 公共空间品质 |
2.1.4 城市广场活力 |
2.1.5 活力的评价体系 |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2.1 国外研究情况 |
2.2.2 国内研究情况 |
第三章 城市广场的发展状况与特征 |
3.1 城市广场的起源及演进 |
3.1.1 广场的起源 |
3.1.2 广场的演进 |
3.2 广场的基本功能与分类 |
3.2.1 广场的基本功能特征 |
3.2.2 广场的基本类型特征 |
3.3 城市广场空间构成要素 |
3.3.1 界面 |
3.3.2 空间形态与围合形式 |
3.3.3. 广场空间的构筑物 |
第四章 城市广场活力的探析与塑造途径 |
4.1 广场活力的特征 |
4.1.1 场所特征 |
4.1.2 活力的表现特征 |
4.1.3 使用者的表现特征 |
4.2 广场活力的内涵 |
4.2.1 活力的来源 |
4.2.2 广场活力的构成要素分析 |
4.2.3 广场空间活力塑造的基本要求 |
4.3 广场呈现活力的要求 |
4.3.1 空间环境的吸引力 |
4.3.2 使用的方便性 |
4.3.3 空间的适宜性 |
4.4 广场活力塑造的途径 |
4.4.1 提高广场空间的可达性 |
4.4.2 形成功能多元化的广场空间 |
4.4.3 广场的细部设计体现人文关怀 |
4.4.4 加强景观的可参与性和体验的丰富性 |
4.4.5 景观小品造型与景观环境的互动 |
第五章 城市广场活力评价体系的建构 |
5.1 评价体系构建的原则 |
5.1.1 系统性原则 |
5.1.2 针对性原则 |
5.1.3 可比性原则 |
5.1.4 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原则 |
5.1.5 可操作性原则 |
5.2 评价体系建构的思路 |
5.2.1 评价指标体系的稳定性 |
5.2.2 评价的多因素和多指标 |
5.2.3 以功能为途径 |
5.3 评价指标体系指标的确定 |
5.3.1 空间的吸引力 |
5.3.2 使用的便利性 |
5.3.3 环境的适宜性 |
5.4 评价体系基础上广场活力塑造与构建的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详细摘要 |
ABSTRACT |
(8)城市社区公共空间宜居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的意义 |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研究的意义 |
二、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 主要内容 |
(二) 研究方法 |
三、基本框架与关键问题 |
(一) 基本框架 |
(二) 关键问题 |
第一章 城市社区公共空间宜居性解析 |
一、城市公共空间 |
(一) 城市公共空间的含义 |
(二) 城市公共空间与城市开放空间的区别 |
(三) 城市公共空间的主要类型 |
二、城市社区公共空间 |
(一) 社区的概念 |
(二) 社区的形成 |
(三) 社区感和城市社区公共空间 |
三、城市的本质与城市的宜居性 |
(一) 城市的本质 |
(二) 城市宜居性的基本特征 |
(三) 城市宜居性的基本标准 |
(四) 城市宜居性发展的主要趋势 |
小结 |
第二章 西方城市社区公共空间思想的流变与升华 |
一、西方古代城市社区公共空间思想 |
(一) 古希腊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城市公共空间 |
(二) 古罗马城的伟大与"罗马病" |
(三) 巴罗克风格 |
二、西方近代城市社区公共空间思想 |
(一) 思想起源 |
(二) 霍华德的城市社区公共空间思想 |
(三) 盖迪斯的城市社区公共空间思想 |
三、西方现代主义城市社区公共空间思想 |
(一) 思想起源 |
(二) 柯布西耶和《雅典宪章》的城市社区公共空间思想 |
(三) "邻里单元"和"拉德本"城市社区公共空间思想 |
(四) "广亩城市"城市社区公共空间思想 |
(五) "有机疏散理论"城市社区公共空间思想 |
四、西方后现代主义城市社区公共空间思想 |
(一) 思想起源 |
(二) 社区宜居性城市社区公共空间思想 |
(三) 新城市主义城市社区公共空间思想 |
(四) 精明增长城市社区公共空间思想 |
五、从现代主义向后现代主义的升化 |
(一) 现代主义城市社区公共空间思想的价值取向 |
(二) 后现代主义城市社区公共空间思想的价值升化 |
小结 |
第三章 我国城市社区公共空间研究的背景 |
一、我国城市社区公共空间思想的历史演变 |
(一) 我国古代城市社区公共空间思想 |
(二) 1979年之前城市社区公共空间的基本特征 |
(三) 1980年代以来,现代主义在我国遍地开花 |
(四) 2000年以来,后现代主义显现端倪 |
二、研究的基本现状与代表性成果 |
(一) 研究的基本现状 |
(二) 代表性的研究成果 |
小结 |
第四章 街道与城市社区的宜居性 |
一、街道的历史 |
(一) 前汽车时代的街道 |
(二) 汽车时代的街道 |
二、街道宜居性的基本理论 |
(一) 街道中心理论 |
(二) 街道多样性理论 |
(三) 街道行为理论 |
三、新型窄街道、小街区系统 |
(一) 窄街道、小街区向宽街道、大街区的演变 |
(二) 宽街道、大街区向窄街道、小街区的回归 |
(三) 新型窄街道、小街区系统的基本内涵 |
四、创建新型窄街道、小街区系统的宜居性策略 |
(一) 基本方法与法律保障 |
(二) 复合功能社区布局 |
(三) 不同时代、档次建筑的融合 |
(四) 适度高密度的人口和适度高容积率的建筑 |
小结 |
第五章 城市绿地与城市社区的宜居性 |
一、城市绿地简史 |
二、相关概念与城市绿地分类 |
(一) 城市绿地的相关概念 |
(二) 城市绿地的分类 |
三、理论基础 |
(一)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理论 |
(二) 景观生态规划理论 |
(三) 城市绿带、绿径理论 |
四、城市绿地规划的宜居性导向 |
(一) 缓解热岛效应对绿地规划的宜居性导向 |
(二) 净化大气对绿地规划的宜居性导向 |
(三) 市民休闲娱乐对绿地规划的宜居性导向 |
(四) 防灾避难对绿地规划的宜居性导向 |
(五) 维持生物多样性对绿地规划的宜居性导向 |
五、城市绿地非宜居性的主要表现及改进策略 |
(一) 城市绿地非宜居性的主要表现 |
(二) 城市绿地的宜居性规划策略 |
小结 |
第六章 城市广场与城市社区的宜居性 |
一、城市广场的涵义与分类 |
(一) 城市广场的涵义 |
(二) 城市广场的分类 |
二、城市广场的产生与演变 |
(一) 城市广场的产生 |
(二) 城市广场发展演变的突出特点 |
(三) 现代城市广场宜居性的主要理论基础 |
三、当前我国城市广场的基本现状 |
(一) 规划定点缺少市民参与 |
(二) 规模尺度脱离现实需求 |
(三) 建设设计忽略人性特点 |
(四) 建筑风格没有地域特色 |
四、我国城市广场规划建设的宜居性思考 |
(一) 以以人为本为指导思想 |
(二) 让市民参与成为城市广场规划思想的重要源泉 |
(三) 规划设计师队伍从单一到多元转变 |
(四) 规划与设计的理念从空集到交集转变 |
小结 |
第七章 案例分析:荆州市胜利街社区公共空间规划 |
一、基本概况 |
二、公共空间规划的宜居性分析 |
(一) 指导思想符合宜居性理念 |
(二) 前期准备充分,为规划的宜居性打下了良好基础 |
(三) 土地使用、空间布局等规划体现了宜居性内涵 |
三、公共空间规划的非宜居性分析及改进策略探讨 |
(一) 公共空间规划的非宜居性分析 |
(二) 公共空间规划改进策略的探讨 |
小结 |
主要结论 |
参考文献 |
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9)城市广场设计定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课题研究内容 |
1.4 课题采用的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框架 |
1.5 与本课题相关的研究现状及研究成果 |
1.5.1 国外研究现状 |
1.5.2 国内研究现状 |
1.6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二章 城市广场的发展历史 |
2.1 城市广场内涵 |
2.2 城市广场分类 |
2.2.1 依据广场性质分类 |
2.2.2 依据广场的平面组合形式进行分类 |
2.2.3 依据广场的剖面形式进行分类 |
2.3 城市广场发展历史 |
2.3.1 欧洲城市广场发展历程 |
2.3.2 中国城市广场发展历程 |
2.3.3 中国与西方城市广场的联系与区别 |
2.4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三章 城市广场设计定位的必要性 |
3.1 国内城市广场建设概况 |
3.1.1 建国前后中国城市广场建设情况 |
3.1.2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城市广场建设情况 |
3.2 引发当前城市广场兴起的原因解析 |
3.2.1 生活水平的提高 |
3.2.2 生活方式的转变 |
3.2.3 环境改善的需要 |
3.2.4 官员政绩的标榜 |
3.3 目前国内城市广场存在的主要问题 |
3.3.1 广场空间尺度偏大 |
3.3.2 广场空间围合性不充分 |
3.3.3 广场主题塑造不强 |
3.3.4 广场人性化设计薄弱 |
3.3.5 广场小品设施与后期维护不足 |
3.4 城市广场设计定位的必要性 |
3.4.1 城市广场对城市发展的意义 |
3.4.2 定位概念 |
3.4.3 城市广场设计定位概念 |
3.5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四章 城市广场设计定位理论体系与原则 |
4.1 城市广场设计定位体系 |
4.1.1 性质定位 |
4.1.2 尺度定位 |
4.1.3 功能定位 |
4.1.4 理念定位 |
4.1.5 形态定位 |
4.2 城市广场设计定位指导原则 |
4.2.1 整体统一性原则 |
4.2.2 生态可持续性原则 |
4.2.3 人性化定位原则 |
4.2.4 功能复合性原则 |
4.2.5 场所差异性原则 |
4.3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五章 城市广场设计定位方法 |
5.1 从城市规划角度对广场进行设计定位研究 |
5.1.1 城市广场设计定位与城市规划的辩证关系 |
5.1.2 布局上应符合城市规划的总体思路 |
5.1.3 空间单元组织与空间序列结构的关系 |
5.1.4 景观单元的分级组合与景观体系的建立 |
5.2 从城市设计的角度对广场进行设计定位研究 |
5.2.1 城市设计概念 |
5.2.2 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的关系 |
5.2.3 城市设计的对象层次和内容范围 |
5.2.4 城市设计关于定位方面的评价 |
5.2.5 城市设计对城市广场设计定位的影响 |
5.2.6 形态元素与空间构成的总体特征 |
5.3 从建筑学角度对广场进行设计定位研究 |
5.3.1 建筑与广场的关系 |
5.3.2 建筑学与广场设计定位的具体关系 |
5.3.3 建筑空间的处理对广场设计定位的影响 |
5.4 从景观设计学角度对广场进行设计定位研究 |
5.4.1 广场中的设计要素分析与定位 |
5.5 从环境心理学角度对广场进行设计定位研究 |
5.5.1 环境心理学相关概念 |
5.5.2 格式塔知觉理论以及在设计定位中的应用 |
5.5.3 生态知觉理论以及在设计定位中的应用 |
5.5.4 概率知觉理论以及在设计定位中的应用 |
5.5.5 个人空间、私密性和领域性在定位中的应用与建议 |
5.6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六章 国内外案例分析 |
6.1 国外案例分析 |
6.1.1 意大利威尼斯市圣马可广场 |
6.2 国内案例分析 |
6.2.1 北京天安门广场 |
6.2.2 南京山西路市民广场 |
6.2.3 主要案例——山西长治开元广场 |
6.3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七章 结论 |
7.1 研究成果 |
7.2 研究感悟 |
参考文献 |
详细摘要 |
(10)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形态研究 ——以城市中心区广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插图清单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概述 |
1.1.1 国内广场现状分析 |
1.1.2 城市中心区广场于城市的意义 |
1.1.3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1.4 研究内容 |
1.1.5 研究框架 |
1.1.6 研究方法 |
1.1.7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 中西方城市广场的起源与发展 |
1.2.1 西方城市广场的发展与演变 |
1.2.2 中国城市广场的发展与演变 |
1.2.3 中西方城市广场的比较研究 |
1.3 现代城市外部空间中的城市广场 |
1.3.1 现代城市外部空间分类 |
1.3.2 城市广场在城市中的功能 |
2 城市中心区广场形态理论研究 |
2.1 城市广场形态的类型学意义 |
2.1.1 建筑类型学理论及其发展 |
2.1.2 建筑类型学在城市层面上的研究 |
2.2 城市中心区广场形态研究 |
2.2.1 广场边界状态的整合 |
2.2.2 广场的空间类型和结构层次 |
2.2.3 广场的标志物与可识别性 |
2.2.4 广场的人性化设计 |
2.2.5 广场的景观环境 |
2.2.6 广场对于人们的行为心理影响 |
3 国内大城市中心区广场空间形态剖析 |
3.1 城市中心区广场取样原则 |
3.1.1 国内城市中心区广场特色调查 |
3.1.2 国内城市中心区广场类型 |
3.2 大连市中山广场 |
3.2.1 中山广场背景概述 |
3.2.2 中山广场形态分析 |
3.2.3 中山广场周边建筑剖析 |
3.2.4 中山广场的现存问题与发展前景 |
3.3 济南市泉城广场 |
3.3.1 泉城广场背景概述 |
3.3.2 泉城广场形态分析 |
3.3.3 泉城广场的问题及发展前景 |
3.4 宁波市天一广场 |
3.4.1 天一广场背景概述 |
3.4.2 天一广场形态分析 |
3.4.3 天一广场的问题及发展前景 |
3.5 北京西单文化广场 |
3.5.1 西单文化广场背景概述 |
3.5.2 西单文化广场改造前后形态对比 |
3.5.3 西单文化广场设计思考 |
4 城市中心区广场的发展趋势展望 |
4.1 城市中心区广场设计导则 |
4.1.1 构筑人性化的广场空间 |
4.1.2 文化传统的继承与创新 |
4.1.3 生态低碳的城市"绿肺" |
4.2 新时期城市中心区广场的发展趋势 |
4.2.1 功能趋于复合化 |
4.2.2 规模趋向适度化 |
4.2.3 空间丰富层次化 |
4.2.4 景观环境宜人化 |
5 中国城市中心区广场设计实践与思考 |
5.1 金坛市民广场工程概况 |
5.1.1 项目概述 |
5.1.2 项目现状与目标 |
5.1.3 项目难点分析 |
5.2 设计思想 |
5.2.1 设计理念 |
5.2.2 功能分区 |
5.2.3 空间结构 |
5.3 设计成果 |
5.3.1 广场设计 |
5.3.2 交通组织 |
5.3.3 绿化设计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新北京西单文化广场印象调查问卷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城市广场设计实施要重视交通组织(论文参考文献)
- [1]城市双修理念下城市广场及周边环境更新设计 ——以安阳市市民文化广场为例[D]. 程鑫. 兰州交通大学, 2021(02)
- [2]基于生态性景观基础设施的城市雨水广场设计[D]. 施金凤.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2)
- [3]西安市民广场人性化设计研究[D]. 王燕.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4]昆明市主城区公共空间规划管理体系研究[D]. 肖先柳.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7)
- [5]城市重要地段地铁接驳点复合型空间设计研究 ——以成都地区为例[D]. 陈虹宇.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3)
- [6]基于人居环境视角的城市广场时空分异及机理研究 ——以大连市为例[D]. 高家骥. 辽宁师范大学, 2017(05)
- [7]城市景观设计中广场活力的塑造与构建[D]. 刘力维. 南京林业大学, 2011(05)
- [8]城市社区公共空间宜居性研究[D]. 伍学进. 华中师范大学, 2010(07)
- [9]城市广场设计定位研究[D]. 郝志强. 南京林业大学, 2010(05)
- [10]城市中心区外部空间形态研究 ——以城市中心区广场为例[D]. 杨凯. 北方工业大学, 20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