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珠江三角洲旅游城市一体化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范舒雅[1](2020)在《区域一体化对环境污染的影响研究 ——以长三角地区为例》文中指出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区之一,也是我国区域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近年来,长三角地区经济不断增长,环境污染问题也逐渐显现。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已上升至国家战略,这一战略举措意味着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程度将会继续提高,那么在区域一体化推进过程中,环境问题是否能够得以改善,从而实现高质量可持续的一体化发展。区域一体化与环境污染之间是否存在某种内在联系,其作用机理又是如何呢?本文通过对既有文献进行梳理,发现少有研究是直接以区域一体化和环境污染为研究对象,大部分是基于区域一体化的内涵如国际贸易一体化、市场一体化和产业集聚等方面与环境污染进行研究分析。本文首先对区域一体化影响环境质量的作用机理进行分析,主要包含整体效应以及协同效应,分别从市场一体化、产业一体化、交通一体化和公共服务一体化四个层面深度分析对环境污染影响的作用机理,在此基础上提出本文的两大假设。假设一,区域一体化具有一定的减排效应;假设二,不同的区域一体化对环境污染存在异质性影响。为了验证上述假设,本文基于长三角18个城市2007-2017年间的数据,首先,通过构建一套合理的区域一体化水平评价体系,研究长三角地区区域一体化发展程度;其次,通过建立动态面板回归模型研究区域一体化与环境污染间的关系,并分别将市场一体化、产业一体化、交通一体化和公共服务一体化与环境污染指标进行回归,探究区域一体化影响环境污染的内在机理。本文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2007-2017年,长三角地区区域一体化水平表现为逐年上升的趋势,从数据统计分析来看区域一体化程度与环境污染物排放量之间呈现反比例变化关系;(2)长三角地区区域一体化与环境污染间存在显着的倒“U”型非线性关系,即随着长三角地区区域一体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环境污染物排放表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3)区域一体化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存在异质性,主要表现为不同污染物的异质性、不同一体化的异质性以及不同产业的异质性。基于上述结论,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1)从市场一体化、产业一体化、交通一体化和公共服务一体化等方面协同推进区域一体化发展,从而发挥区域一体化的减排效应;(2)由于区域一体化对环境污染存在异质性影响,因此,在环境治理过程中应当对污染物结构进行充分研究并对污染物的排放进行取舍,从而使总体污染达到最低水平;另外不同的区域一体化对环境污染影响不一致,应当促使各类一体化协同发展,来实现经济与环境质量协调发展的目标。
沈茜[2](2020)在《区域一体化背景下溧阳休闲产业融入南京发展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中国经济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区域一体化发展,尤其是以中心城市为主体的城市群协调发展,已经成为中国区域发展的主体模式。南京都市圈的一体化发展在全国层面是比较典型的范例。溧阳作为南京都市圈的最新成员城市,借助南京城市中心功能和首位度的提升,在区域一体化的背景下,接轨南京、融入南京发展,对自身的发展也有着重要的意义。休闲产业是社会进步的产物,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休闲产业虽然是新兴产业,但已经显示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并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从各位学者对休闲产业的研究概况来看,学者们对单个城市的休闲产业的研究较为丰富,但对区域内休闲产业的协调发展研究相对较少。因此,在区域一体化和休闲产业蓬勃发展的背景下,研究区域休闲产业的融入发展具有较强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溧阳与南京渊源深厚,两市休闲资源丰富,在休闲经济和健康经济方面具有极大的互补空间。本文主要内容包括: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以及技术路线;第二章是相关概念界定、相关理论概述、研究文献综述以及国内外相关案例借鉴;第三章宁溧两市休闲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主要介绍了宁溧两市的基本概况、休闲产业基本情况以及发展需求;第四章为溧阳休闲产业融入南京发展的SWOT分析;第五章是在前文的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发展策略,主要包括资源导向策略、特色彰显策略、空间嵌入策略、市场共建策略以及实施保障的体制机制五大发展策略。文章约5.5万字,54幅图表(图39幅,表15则)
丁伟[3](2019)在《湖南津澧一体化发展路径研究》文中提出区域经济的不断发展促进了区域一体化的进程。津澧城市作为常德西北地区重要城镇,对其实行一体化发展进程已经是大势所趋,但津澧的一体化现状受到历史等因素影响,其一体化进程还不高,为此,进一步识别津澧一体化现状,分析津澧一体化问题,研究和探索适宜于津澧一体化发展的对策对于促进津澧一体化快速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作用和意义。本文基于城市一体化发展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相关理论基础进行津澧一体化现状分析,主要从津澧一体化的空间演变、新型城镇化、产业发展、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生态环境发展五个方面进行了模糊综合分析法下的综合评价及专项评估分析,最后提出针对性的解决问题措施。本文的主要结论有:津澧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一级指标中,产业发展体系权重最大,其次是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新型城镇体系、生态环境体系,最小为空间演变体系。整体综合定量评价确定津澧目前一体化水平为中等水平。津澧一体化最大的空间演变问题是对周边的发展辐射力不足,应强化区域一体化发展,同时增进城市间空间联系。津澧经济总量偏小、津澧经济关联度不高,应强化津澧一体化城市综合体的观念,调整津澧经济结构。津澧城镇发展水平过于一致、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应强化对重点城镇的合理布局。津澧一体化产业结构不合理,第三产业发展滞后,津澧总体产业结构软化度属于较低水平,应加强津澧产业协作,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津澧公路基础设施总体一般,应构建津澧一体化交通网等。
李碧传[4](2019)在《吉林省城市空间发展态势与结构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城市是居民生活的重要场所,是人们生活生产的主要区域,而城市空间结构的研究是研究城市与城市之间的联系和作用,这些联系与作用均会通过直观的外在形式表现出来,可以通过各种指标来综合的呈现。一个区域内的城市空间结构的合理性和发展程度,将会直接关系到这个区域内的城市的繁荣和健康程度,在当今社会局势的迅猛发展势头下,吉林省的城市前进步伐比较缓慢,此时,将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和合理的在政策上提供支持是推动地区发展的关键步骤,发展吉林省是发展整个东北地区的必要步骤,国家对此也非常重视,颁布了相关文件,据此,结合当前的时代背景,深入且科学的对吉林省的城市空间结构进行研究是振兴吉林省乃至东北地区的理论依据和保障。优化吉林省的空间结构同样有着重大的意义。本文通过文献阅读,梳理出了吉林省城市发展的现状、不足,同时对吉林省城市的演化过程进行了时间和空间上的总结,收集了大量相关数据。同时通过数理统计方法和相关模型的研究,提出适合吉林省城市发展的模式和策略,具体的通过吉林省城市现状和历史的分析,总结影响吉林省城市发展的因素,通过最新的城市数据,定量的分析出吉林省个城市的发展态势,文中研究过程中涉及到许多定量分析方法,如城市成长能力模型、灰色关联系数法、熵权法、SPSS聚类分析及GIS的空间分析等方法。通过以上方法得出了吉林省各城市的成长能力排名,分析其原因并探讨出发展模式:“双核”发展模式、“多边形”的轴带发展模式、“多圈层”的发展模式和“三大片区”的发展模式。并深度分析了优化模式带来的好处,结合吉林省的实际情况,为吉林省的空间优化提供了从加强核心、加强产业、促进人口流动、加强交通网络和促进城市一体化的战略建议。通过以上研究,能够为吉林省城市空间结构的优化提供一些参考,为实现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和吉林省产业和经济的腾飞提供借鉴。
李超前[5](2019)在《基于郑新一体化背景的原阳县空间发展策略研究》文中指出我国历来将中原地区作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战略着力点。随着不断的发展,中原地区的中心城市郑州在城市的建设上取得一定成果,在当前城市一体化发展不断升温的背景下,郑州结合周边地区的协调发展成为中原地区的发展重点。但周边的中小城市在发展上则相对滞后,不能满足郑州区域的协同发展需求。本文通过对处于郑新一体化发展中要塞位置的原阳县空间发展策略的研究,推导出适合中原城市群郑州周边中小城市发展的具体发展思路,更希望通过对于原阳县空间发展策略的研究来总结出适用于中原地区内同样区位环境的同等规模城市的空间发展模式。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为研究的绪论。阐明我国城市体系发展情况,当前中原城市群结构特点,针对郑州都市区内的中小城市的研究现状及不足,从而引出研究内容,并根据研究内容提出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第二章为相关理论研究。阐述了空间一体化发展的相关理论基础和区域发展的主要模式以及中小城市在大都市区中的发展形势分析来为原阳县基于郑新一体化背景的空间发展策略的提出提供理论基础和研究方向。第三章通过对郑新一体化的深入研究,了解郑州和新乡区域当前发展态势,及周边中小城市在城市一体化发展的形势下所存在发展的问题,并根据问题提出空间发展策略,为原阳县的空间发展策略提供理论基础。第四章总结原阳县当前发展现状和存在的具体问题,结合郑新一体化发展给原阳带来的发展动力,得出原阳县当前发展面临的现状总结,为下面提出空间发展策略提供现实依据和基础现状。第五章提出原阳县空间发展的策略。提出原阳县空间发展原则,并从区域协调、生态、用地布局和公共空间设计几个方面针对郑新一体化发展的背景提出针对性的具体空间发展策略及措施,为理论研究提供实例。通过这种研究模式,总结出一套适合郑州周边基于城市一体化发展背景的中小城空间发展的空间策略,为此类城市在空间发展上提供具体思路,在规划角度为此类城市在区域中的发展提供空间建设基础,帮助实现地区的协调发展。
田旭[6](2019)在《“一带一路”背景下粤西对接琼州海峡通道产业合作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13年9月和10月习近平同志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期间,先后提出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一带一路”成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命题。随着北部湾城市群以及粤港澳大湾区的建立,环北部湾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成为我国区域经济战略的一个重要区位。琼州海峡通道作为沟通北部湾城市群建设;接受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辐射以及南海开发战略的重要纽带,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纽带作用。而粤西对接琼州海峡通道产业合作,对于发挥各地区的区位重要性,促进产业发展和区域战略的深入推进,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何依托优越的区位优势,促进区域间经济的合作,推动“一带一路”的有效发展,是粤西对接琼州海峡通道产业合作的重要使命。当前,由于行政隶属关系的复杂性、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性以及资源禀赋的趋同性等特点,粤西对接琼州海峡通道产业合作机制的构建尚处于起步阶段,各方面建设仍不成熟,粤西对接琼州海峡通道产业合作机制的建设,仍需一定的努力。本文主要以“一带一路”作为研究的背景,把粤西对接琼州海峡通道各地区的地位和条件作为基础,以粤西对接琼州海峡通道产业合作作为基本内容,通过研究文献、归纳相关观点等相关研究方法对全文进行描述。全文共包含了8个部分,其中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是对于背景、研究现状、研究思路等进行简单描述,从而对于下文进行铺垫;第二部分是基础理论分析,通过对于粤西对接琼州海峡通道产业合作的相关基础理论进行简单阐释,为全文奠定理论基础;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为“一带一路”背景下粤西对接琼州海峡通道的背景衔接和战略意义,讲述了“一带一路”背景与粤西对接琼州海峡通道产业合作的关系和“一带一路”背景下粤西对接琼州海峡通道产业合作的意义和价值;第五部分为优劣势分析,通过对于粤西对接琼州海峡通道产业合作的优势与不足,从而对于现阶段产业合作的现状、基础和问题进行阐述;第六和第七部分主要讲述了粤西对接琼州海峡通道产业合作的原则、目标和机制,包括粤西对接琼州海峡通道产业合作的原则、目标以及粤西对接琼州海峡通道产业合作的机制建设。最后,本文根据以上研究,得出了相应的结论。
胡志林[7](2018)在《大城市毗邻区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研究 ——以湖北鄂州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一些大城市所属的郊区发展相对滞后,而与大城市不相隶属的毗邻地区却普遍快速发展。在我国大城市迅速扩张时期,大城市郊区的发展战略、功能定位、产业布局和空间结构直接影响到大城市实力的提升及区域整体的可持续发展。面对当前经济增速换挡、发展动力转换、产能过剩严峻、生态环境恶化等一系列复杂而又严峻的经济社会形势,大城市经济发展亟须加快提质增效实现高质量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目前,国内外研究大多集中于大城市、大都市的视角,本文“反其道而行”的研究大城市毗邻区城乡经济发展,实证对比分析大城市与毗邻区中小城市城乡经济发展差异,探索加速实现大城市郊区与毗邻城市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融合发展的路径,契合了当前区域协调发展的态势。加快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重要内容,有利于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作为当前区域协调发展的一种新态势,大城市毗邻区的中小城市通过主动对接、全面融合发展已逐步成为城市协同发展、共享发展成果的一种重要实践。总的来说,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是打破二元经济结构的重要物质基础,唯有在此基础上,城乡融合发展才有可能实现。鄂州是湖北省面积最小的地级市,常住人口约百万,城镇人口不足60万,在中国只能算是四线或五线城市。但因其毗邻国家中心城市、湖北省会武汉市,带来了优越的区位优势和便利的交通条件。基于我国普遍存在的大城市毗邻地区的经济日益受到中心大城市经济的影响和带动这一现象,本文将关注点聚焦到大城市毗邻区的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探索加速实现大城市郊区与毗邻城市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融合发展的路径。大城市毗邻区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研究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选题,论文从统筹区域内和区域外城乡经济一体化的视角出发,通过分析大城市毗邻区鄂州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发展测度、动力机制,试图构建一套综合评价体系,从城乡经济一体化角度评价衡量大城市毗邻区发展并找出差距,探索跨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机制和新方法,为大城市毗邻区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提供科学决策依据和理论支持。本文在绪论部分首先对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进行了介绍,梳理了国内外城乡关系研究的文献,阐述了基本思路、研究方法和主要内容。最后对可能的创新之处进行了归纳描述。第一章从区域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梳理了有关城乡关系、城市发展的研究,辨析了城乡一体化的含义,并明确了城乡经济一体化作为城乡一体化的物质基础和发展空间的决定性地位。从国内外城乡一体化的理论基础出发,梳理了国内外从二元经济结构到城乡一体化再到城乡融合研究方向转变的文献,剥离出了关于城乡经济一体化的相关内涵,并提出了城乡经济一体化的四个维度,即城乡生产要素配置、城乡经济结构协调发展、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缩小、城乡可持续发展,为后文构建城乡经济一体化测度奠定分析框架。从我国城乡经济一体化的实践出发,通过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及固化阶段、逐步松动和城乡一体化三个阶段来梳理国内相关政策和研究。第二章对大城市毗邻区与城乡经济一体化进行描述分析。在现有理论基础上,进一步厘清大城市及大城市毗邻区内涵,并总结出大城市毗邻区的类型、特征和动力及问题。分析了大城市毗邻区城乡经济一体化的整体思路,从内部和跨区域两个角度分析大城市毗邻区城乡经济一体化的双重性,通过第一章提出的城乡生产要素配置、城乡经济总量发展、城乡经济结构、城乡可持续发展等四个城乡经济一体化的维度,对国内8个大城市毗邻区的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现状作对比,梳理总结大城市毗邻区城乡经济一体化四个维度特征,并梳理总结了大城市上海毗邻区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实践,为研究大城市毗邻区鄂州市的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奠定基础。第三章阐释了城乡经济一体化的测度维度、评价方法。在前文城乡经济一体化的内涵及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四个维度特征基础上,总结出定量测度的维度,根据综合指标体系的选取原则,构建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介绍综合指标评价分析方法。第四章,对大城市毗邻区鄂州市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发展现状、动力因素、差异原因等进行了深入研究。以湖北鄂州为典型案例,从鄂州市基本情况出发,概述了鄂州自身经济基础较好、空间区位等内外部发展优势;对鄂州城乡经济发展现状与差距进行了科学分析,深入剖析了城乡经济差异的原因,以便更好地理解把握鄂州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现状及类似鄂州市这种大城市毗邻区域城乡经济一体化未来发展趋势。第五章,本文使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武汉毗邻区鄂州城乡经济一体化进行测度,然后进行综合评价及驱动因素分析,并将鄂州与武汉郊区江夏区城乡经济一体化进行对比分析,根据两者差距,提出要打破行政区划局限,通过大城市郊区与毗邻区中小城市一体化融合发展,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按照第一章提出的四个维度和第三章提出的指标体系,测算出鄂州市1983-2015年的城乡经济一体化水平,并分析其变化的原因,得出鄂州市城乡经济一体化水平的变化趋势,分别从城乡生产要素配置、城乡统一规划、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以及中心城市外溢效应等四个角度对城乡经济一体化进程的驱动因素进行了分析,将鄂州与武汉江夏、新洲、蔡甸等郊区城乡经济一体化效率进行对比分析,同时结合上海与毗邻区昆山发展现状,提出必须打破固有的行政区划局限,采取积极主动的发展策略,探索跨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机制和新方法,从产业、空间、交通及生态等多方面发挥自身的特色与独特的功能,吸引中心城市要素转移,才能走出中心城市的“灯下黑”效应的影响,加速大城市灯下黑郊区与毗邻区中小城市城乡经济一体化进而实现融合发展甚至区域一体化发展阶段。第六章,提出了大城市毗邻区城乡经济一体化的制度创新和对策建议。通过推进区域交通网络化建设,推进区域城乡产业互补,推动区域城乡市场对接,激活乡村发展内生动力,打通城乡要素资源流动通道等五个方面建议措施,为大城市毗邻区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提供制度和政策保障。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是,总体来说大城市毗邻区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好于大城市灯下黑郊区,城乡经济一体化进程发展更快。大城市不宜摊大饼式扩大中心城区规模带动郊区发展,应打破区域行政局限,鼓励大城市郊区与毗邻中小城市经济一体化,解决大城市郊区灯下黑等发展滞后问题,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在现有的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指标体系和测度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大城市武汉市的毗邻地区鄂州市的城乡经济发展实际,建立了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将生产要素、经济总量、经济结构以及经济可持续发展四个维度24个具体指标对城乡经济一体化水平进行测量评价区域平衡发展,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四个维度对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推动力和重要性是有明显差异。论文的创新之处基于现有基础进一步厘清大城市毗邻区的概念,充分考虑了区域的空间属性,将城乡经济一体化从城乡一体化的研究中剥离出来,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充分考虑了大城市毗邻区城乡经济一体化的双重性,从跨区域和区域内部两个角度研究大城市毗邻区城乡经济一体化的特征;从城乡一体化的物质基础——城乡经济一体化这一板块切入,创新地提出城乡经济发展一体化的四个维度,即城乡生产要素配置合理、城乡经济结构协调发展、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缩小、城乡经济可持续发展,并以此为依据构建测度城乡经济一体化的指标体系,对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进行测度评价,提出了大城市郊区与毗邻区城乡经济一体化系统化的对策建议,对于正确认识区域间和区域内城乡经济一体化进程、科学把握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有效制定城乡融合发展政策,均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吴小舜[8](2013)在《近域港口城市整合研究 ——以锦州、葫芦岛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城市与区域整合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主题之一。尽管国内外学者对城市间的相互作用有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对城市的整合也有一定的研究基础,但是关于近域港口城市整合的研究还基本上属于空白。港口城市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域港口城市的恶性竞争,严重影响了区域竞争力的提升,基于此,亟需对近域港口城市的整合建立理论的框架,为近域港口城市的整合提供指导。基于上述理论研究需求与实践背景,本研究试图借鉴国内外港口城市整合发展经验,以锦州、葫芦岛两个港口城市为例,在分析近域港口城市整合背景和动力的基础上,找出近域港口城市整合发展的一般模式,指出近域港口城市整合的主要内容,提出近域港口城市整合的调控体系,为近域港口城市的一体化整合找到有效路径并提供理论支撑。全文共分为七章:第一章:港口城市整合的概念与研究进展。主要对港口城市整合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阐述了港口城市整合的理论内涵,并对国内外港口城市整合的研究进展进行介绍。第二章:近域港口城市整合研究的理论基础。对近域港口城市整合的基础理论进行了梳理,主要介绍了劳动地域分工理论、空间相互作用理论、“共生”理论、等经典理论,为近域港口城市整合理论框架的构建奠定了基础。第三章:近域港口城市整合研究的理论框架。理论框架构建部分是本文理论研究的核心,首先,分析了近域港口城市整合的动力;其次,梳理了港口城市整合的一般模式,提出了近域港口城市整合的时空序列;然后,从五个方面入手对近域港口城市整合中的一般性问题进行了细致的研究;最后,提出了近域港口城市整合的调控体系。第四章:锦葫两市区域关系的演变历程。分阶段梳理了锦州、葫芦岛两市的历史演变情况、相互作用关系等内容。第五章:锦葫区域关系发展的现状格局。总结了锦州、葫芦岛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为进一步研究两市的整合提供了基本资料和研究方向。第六章:锦葫两市整合发展的动力机制。从锦葫整合发展的宏观背景、基础条件和驱动因素三方面全面地分析了两市整合的动力。第七章:锦葫两市整合发展的途径与调控。从锦葫整合发展的目标与模式、主要途径和调控体系三方面提出了两市整合的目标、路径和策略。
卢丹梅[9](2013)在《“城乡社区”—“特色城市”—“一体化城市群”三层次空间模式研究》文中指出针对社会经济转型期带来的产业和城市转型升级的要求,研究在借鉴国外发达城市经验的基础上,创新空间发展理念,提出了"城乡社区"—"特色城市"—"一体化城市群"的三级创新空间载体,由城市及综合服务社区、现代产业集聚社区和农村社区三种类型的功能复合社区组成城市,新形势下新的产业分类将产生新的特色城市,多个特色城市通过专业化分工组合形成多中心、一体化的城市群。期望通过规划理念创新来促进发展模式转型,通过发展模式创新带动城市发展转型,提高城市承载能力与城市化水平,从而为社会经济转型升级提供载体。
陈春林[10](2011)在《地理学视角下的我国城市化理论构架与实证探究 ——以吉林省为例》文中指出城市化是一个经久不衰的研究主题,几乎所有的人文社会科学甚至包括某些自然科学领域都在关注城市化发展问题的动态变化。一方面,由于不同学科、不同领域、不同学者、不同视角、不同理解,而表现为对其内涵的认知各自偏颇,并不能真正完整地认识和把握城市化的本质;另一方面城市化研究又是一门解决具体城市和区域发展问题的科学,因此它的发展变革必然属于一种“问题导向”——解决各国、各地区、各个时期城市化问题的一门学问。但令人遗憾的是由于我国城市化理论发展的滞后性和城市化研究方法的匮乏,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形成相对成形的理论研究框架。如何从本学科领域去认识和理解城市化,它的地理学学科内涵、思想、意义、研究对象、方法论如何认识,它在实践应用中又该如何去分析和解决现实城市化发展问题,回答上述问题是笔者选题的初衷。本文以地理学的思想为主线,通过地理学相关学科为理论研究基础,以多元基本数据处理软件、GIS技术为建模及可视化分析手段,从地理学视角构建我国城市化的理论研究框架,并通过对吉林省城市化要素、条件基础、城市化过程、格局、机理、地理负向响应问题的深入分析与对策调控,提出未来吉林省城市化道路及其实践途径,进而检验理论框架构建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全文共分四章:第一章:分析论文的研究意义及背景。对国内外城市化研究脉络进行梳理和解析、提出论文的的总体研究框架。第二章:构建了基于地理学视角的我国城市化理论研究框架。主要分析了基于地理学视角的城市化内涵、城市化研究的相关地理学思想、我国城市化研究的三个基点内容(城市化发展过程、格局、机理);在过程、格局部分主要从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历史”和“空间”两个维度展开,在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理论和研究方法基础上,总结出我国城市化相关的研究方法和理论支撑内容;在机理部分,作者主要从地理学最擅长的要素、条件分析范式,分析了影响我国城市化发展的要素条件支撑体系,并归纳出我国城市化发展的运行机制(动力机制、传导机制、保障机制),提出了“城市化的地理响应”概念,给出了相应的调控认识,最终总结出地理学视角下的我国城市化理论研究框架。第三章:选取吉林省为实证研究区域,对吉林省城市化发展的过程、空间格局、作用机理进行了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分析。首先,对吉林省城市化发展的要素、条件基础进行了深入分析;其次,构建了基于地理学视角的城市化综合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对吉林省城市化发展水平进行空间格局研究;通过城市流定量模型对吉林省城市等级体系格局进行了定量测度;通过引力模型对吉林省城镇体系间的空间联系状态和节点结构进行空间甄别;通过区位商模型甄别出吉林省城市职能体系格局;第三,运用Kernel空间密度分析方法,就改革开放以来吉林省城市集聚区的空间演进过程进行系统研究。第四章:针对吉林省特大城市形态发展问题、快速城市化建设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城市化进程中的产业结构调整问题、区域城市化发展问题四个主要地理响应问题,进行相关机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调控对策。结合作者提出的地理负向响应问题调控路径的基础上,总结出未来吉林省城市化发展道路及其实践途径。
二、珠江三角洲旅游城市一体化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珠江三角洲旅游城市一体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区域一体化对环境污染的影响研究 ——以长三角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范围 |
四、研究内容 |
五、研究方法 |
六、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理论机制与研究假设 |
第一节 区域一体化内涵 |
一、区域一体化定义 |
二、区域一体化具体内容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国际贸易一体化对环境污染的影响 |
二、市场一体化对环境污染的影响 |
三、产业集聚对环境污染的影响 |
第三节 区域一体化影响环境污染的理论机制分析 |
一、市场一体化影响环境污染的作用机理 |
二、产业一体化影响环境污染的作用机理 |
三、交通一体化影响环境污染的作用机理 |
四、公共服务一体化影响环境污染的作用机理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长三角地区区域一体化与环境污染的特征事实 |
第一节 长三角地区区域一体化的现状 |
一、长三角地区不同层面一体化发展现状 |
二、长三角地区区域一体化整体发展现状 |
第二节 长三角地区环境污染现状 |
一、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的变化与现状 |
二、工业废水排放量的变化与现状 |
三、工业烟(粉)尘排放量的变化与现状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与环境污染关系的实证研究 |
第一节 实证研究设计 |
一、估计方法 |
二、实证模型 |
第二节 变量选取说明 |
一、变量选取 |
二、变量统计数据说明 |
第三节 实证结果分析 |
一、区域一体化与环境污染实证结果分析 |
二、市场一体化对环境污染的影响 |
三、产业一体化对环境污染的影响 |
四、交通一体化对环境污染的影响 |
五、公共服务一体化对环境污染的影响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一、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水平表现为逐年上升的趋势 |
二、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对环境污染存在显着非线性影响 |
三、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存在异质性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一、提高区域一体化水平,发挥污染减排效应 |
二、政策制定中应充分考虑环境污染的异质性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2)区域一体化背景下溧阳休闲产业融入南京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战略提出新要求 |
1.1.2 南京都市圈扩容 |
1.1.3 休闲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进展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区域一体化 |
2.1.2 都市圈 |
2.1.3 产业协同发展 |
2.1.4 休闲产业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都市圈理论 |
2.2.2 核心边缘理论 |
2.2.3 增长极理论 |
2.3 文献综述 |
2.3.1 区域一体化相关研究动态 |
2.3.2 产业协同发展相关研究动态 |
2.3.3 休闲产业相关研究动态 |
2.3.4 相关研究评述 |
2.4 国内外相关实践案例 |
2.4.1 欧盟旅游一体化 |
2.4.2 广佛文旅产业协同发展 |
2.4.3 昆山与上海旅游合作发展 |
2.4.4 德清打造杭州休闲胜地 |
2.4.5 案例经验启示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宁溧两市休闲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
3.1 两市基本概况 |
3.1.1 两市社会经济概况 |
3.1.2 溧阳市休闲资源概况 |
3.1.3 南京市休闲资源概况 |
3.1.4 两市概况小结 |
3.2 两市休闲产业发展现状 |
3.2.1 休闲经济效益巨大 |
3.2.2 休闲设施逐步完善 |
3.2.3 休闲产业特色鲜明 |
3.3 两市休闲产业发展需求 |
3.3.1 融入发展现状 |
3.3.2 两市休闲产业发展需求 |
3.3.3 两市休闲产业需求总结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溧阳休闲产业融入南京发展SWOT分析 |
4.1 溧阳休闲产业融入南京发展的优势 |
4.1.1 毗邻南京的优越地理区位 |
4.1.2 相连一体的区域交通网络 |
4.1.3 一脉相承的山水空间格局 |
4.1.4 历史悠久的协同发展氛围 |
4.2 溧阳休闲产业融入南京发展的短板及原因分析 |
4.2.1 区域整体研究不足,产业空间不成体系 |
4.2.2 休闲产业链不完善,休闲大市场未形成 |
4.2.3 区域特色有待彰显,品牌效应不够明显 |
4.2.4 接边道路衔接不畅,交通体系尚需完善 |
4.2.5 基础服务支撑不足,服务能力有待提高 |
4.2.6 保障机制尚未建立,策略实施阻力较大 |
4.3 溧阳休闲产业融入南京发展的机遇 |
4.3.1 支持休闲产业发展的政策不断完善 |
4.3.2 居民消费观念的逐渐转变 |
4.3.3 南京大力提升中心城市功能与首位度 |
4.4 溧阳休闲产业融入南京发展的挑战 |
4.4.1 区域休闲产业同质化竞争所带来的的挑战 |
4.4.2 区域其他城市与南京同城发展带来的挑战 |
4.4.3 南京对接轨思路和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4.5 SWOT分析总结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溧阳休闲产业融入南京发展策略 |
5.1 资源导向策略 |
5.1.1 休闲旅游联动发展 |
5.1.2 休闲文化携手共建 |
5.1.3 体育康养互补发展 |
5.2 特色彰显策略 |
5.2.1 重点发展文化创意产业 |
5.2.2 充分挖掘休闲农业特色 |
5.2.3 突出休闲康养品牌建设 |
5.2.4 打造区域特色休闲产品 |
5.2.5 策划休闲特色主题活动 |
5.3 空间嵌入策略 |
5.3.1 共建生态优先休闲产业总体空间格局 |
5.3.2 联动高淳溧水,共构绿色经济合作区 |
5.3.3 统筹产业资源,加强重点园区协调发展 |
5.3.4 以乡村为载体,共建美丽乡村示范区 |
5.4 市场共建策略 |
5.4.1 创新完善休闲产业链条 |
5.4.2 提高休闲产品营销手段 |
5.5 体制机制策略 |
5.5.1 以公共服务对接缩小区域差异 |
5.5.2 完善信息系统合作平台的建设 |
5.5.3 坚持政府领导和市场调节统一 |
5.5.4 建立统一管理的合作交流机制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创新点 |
6.3 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成果 |
致谢 |
(3)湖南津澧一体化发展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文献述评 |
1.3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本文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 |
2.1.1 区域一体化 |
2.1.2 城市群 |
2.2 基本理论 |
2.2.1 城市空间相互作用理论 |
2.2.2 区域一体化理论 |
第3章 津澧一体化发展现状分析 |
3.1 津澧区域基本情况 |
3.1.1 津澧历史背景 |
3.1.2 津澧基础现状 |
3.1.3 津澧一体化的必要性 |
3.2 津澧社会发展演变情况 |
3.2.1 津澧空间现状 |
3.2.2 津澧一体化区域位置 |
3.3 津澧经济发展状况 |
3.4 津澧新型城镇化发展状况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津澧城市一体化发展评估分析 |
4.1 一体化的衡量指标 |
4.1.1 京津冀一体化发展衡量指标 |
4.1.2 长株潭一体化发展衡量指标 |
4.1.3 津澧一体化衡量指标 |
4.2 层次分析法及模糊综合分析法理论 |
4.3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下的津澧一体化综合评价 |
4.3.1 计算隶属度矩阵 |
4.3.2 计算指标权重 |
4.3.3 模糊综合计算 |
4.4 一体化发展专项评估 |
4.4.1 津澧一体化空间发展评估 |
4.4.2 津澧一体化城镇化发展评估 |
4.4.3 津澧一体化产业发展评估 |
4.4.4 津澧一体化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发展评估 |
4.4.5 津澧一体化生态环境发展评估 |
4.4.6 一体化发展中的城市综合实力评估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津澧一体化发展建议 |
5.1 一体化空间规划发展建议 |
5.2 一体化新型城镇化发展建议 |
5.3 一体化产业发展对策 |
5.4 一体化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发展对策 |
5.5 一体化生态环境发展建议 |
5.6 一体化发展中其他方面对策 |
5.7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吉林省城市空间发展态势与结构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 研究区概况 |
1.2.1 地理位置 |
1.2.2 研究区城市发展人文、社会概况 |
1.3 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数据来源 |
1.4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相关理论研究综述与概念界定 |
2.1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1.1 国外研究综述 |
2.1.2 国内研究综述 |
2.2 概念界定 |
2.2.1 基本相关概念 |
2.2.2 空间结构理论基础 |
2.2.3 城市空间结构的相关理论 |
第三章 吉林省城市空间结构现状及时空过程和主要因素 |
3.1 吉林省城市空间结构现状基本分析 |
3.1.1 城市的空间布局结构 |
3.1.2 城镇体系的等级规模结构 |
3.1.3 交通空间分析 |
3.1.4 吉林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分析 |
3.2 吉林省城市空间结构形成发展过程(1949年至今) |
3.2.1 “点”状空间结构阶段(1949—1978年) |
3.2.2 “点—轴”状“双核心”空间结构阶段(1978-1991年) |
3.2.3 由“十”字形到“井”字形的“群”状空间结构阶段(1992年至今) |
3.3 吉林省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的主要因素 |
3.3.1 自然条件因素 |
3.3.2 政治军事因素 |
3.3.3 城市化进程 |
3.3.4 行政区划变动 |
3.3.5 人口因素 |
3.3.6 交通因素 |
第四章 吉林省城市的发展态势及其基本优化方式 |
4.1 吉林省城市的发展态势 |
4.1.1 研究思路 |
4.1.2 指标体系和指标内涵 |
4.1.3 计算方法 |
4.1.4 计算结果 |
4.1.5 发展的态势分析 |
4.2 空间结构优化的基本模式 |
4.2.1 优化的基本原则 |
4.2.2 优化的一般模型 |
第五章 吉林省城市空间结构的优化模式应用及对策 |
5.1 吉林省城市空间结构优化的模式应用 |
5.1.1 “双核”优化模式——长春、吉林 |
5.1.2 “轴带”优化模式“多边形” |
5.1.3 “圈层模式”优化模式“多圈层” |
5.1.4 “片区”优化模式“三大片区” |
5.2 吉林省城市优化策略建议 |
5.2.1 加强核心,提高区域统筹与协调 |
5.2.2 加强城市的产业与就业的支撑 |
5.2.3 促进人口流动迁移 |
5.2.4 促进交通运输的网络化 |
5.2.5 加快重点城市一体化进程 |
第六章 结论 |
6.1 基本结论 |
6.2 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基于郑新一体化背景的原阳县空间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1 城市发展走向区域合作 |
1.1.2 中原崛起与郑州都市区建设 |
1.1.3 大都市周边中小城市的空间发展策略亟需探索 |
1.2 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课题研究目的 |
1.2.2 课题研究意义 |
1.3 研究范围和对象的界定 |
1.3.1 研究范围的界定 |
1.3.2 研究对象的界定 |
1.3.3 原阳概况 |
1.4 相关研究进展 |
1.4.1 城市一体化建设相关研究 |
1.4.2 中小城市的发展相关研究进展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章 相关理论研究 |
2.1 城市一体化理论研究 |
2.1.1 城市一体化的内涵和特征 |
2.1.2 城市一体化的动力机制 |
2.1.3 城市一体化的演进过程 |
2.2 区域发展模式研究 |
2.2.1 增长极理论模式 |
2.2.2 中心—外围发展模式 |
2.2.3 点轴—网络理论模式 |
2.3 中小城市的发展研究 |
2.3.1 大都市区内中小城市的发展条件分析 |
2.3.2 中小城市的发展需求 |
2.3.3 中小城市的发展趋势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郑新一体化发展对周边中小城市的影响分析 |
3.1 郑新地区发展概况 |
3.1.1 郑州疏解中心城区功能,建设国家中心城市 |
3.1.2 新乡推进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推进郑新一体化发展 |
3.2 郑新一体化发展形势研判 |
3.2.1 郑新一体化发展策略分析 |
3.2.2 郑新一体化区域发展阶段研判 |
3.3 郑新周边中小城市存在问题 |
3.3.1 中心城市带来负面影响,资源流失严重 |
3.3.2 产业发展同质竞争激烈,产业优势不足 |
3.3.3 城市建设缺乏地域特色,城市设计较差 |
3.3.4 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较差,城市品质较低 |
3.4 周边中小城市空间发展策略分析 |
3.4.1 区域协调策略 |
3.4.2 生态环境发展策略 |
3.4.3 产城融合发展策略 |
3.4.4 城市特色发展策略 |
3.4.5 以人为本发展策略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郑新一体化背景下原阳县现状分析 |
4.1 原阳县现状总体特征 |
4.1.1 区域地位特征 |
4.1.2 经济产业特征 |
4.1.3 人口与城镇化特征 |
4.1.4 自身发展的问题 |
4.1.5 现状特征总结 |
4.2 原阳县空间发展问题 |
4.2.1 县域空间发展问题 |
4.2.2 城区空间发展问题 |
4.2.3 空间发展问题总结 |
4.3 原阳县在郑新一体化背景下的发展机遇 |
4.3.1 郑新城市建设给原阳带来机遇 |
4.3.2 交通一体化建设带来机遇 |
4.3.3 产业一体化建设带来机遇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原阳县空间发展策略 |
5.1 原阳县空间发展原则 |
5.1.1 区域协调原则 |
5.1.2 生态优先原则 |
5.1.3 特色引领原则 |
5.1.4 以人为本原则 |
5.1.5 融合发展原则 |
5.2 空间发展战略 |
5.2.1 绿色先行,推进县域开发转型,建设美丽原阳 |
5.2.2 区域协同,推进空间结构转型,构建开放格局 |
5.2.3 创新驱动,推进动力格局转型,培育动能支点 |
5.2.4 魅力引领,推进城市特色塑造,建设生态城市 |
5.3 原阳县空间发展具体策略 |
5.3.1 区域协调策略 |
5.3.2 土地利用规划策略 |
5.3.3 城市设计策略 |
5.3.4 产业布局策略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主要结论 |
创新点 |
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附录 |
致谢 |
(6)“一带一路”背景下粤西对接琼州海峡通道产业合作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3.3 技术路线 |
1.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2 相关理论基础 |
2.1 基于区位布局和整合的区域合作理论 |
2.1.1 点轴增长理论 |
2.1.2 区域一体化理论 |
2.1.3 增长极理论 |
2.2 基于要素分工合作的区域合作理论 |
2.2.1 绝对优势理论 |
2.2.2 相对优势理论 |
2.2.3 要素禀赋理论 |
2.3 政府合作机制理论 |
2.3.1 政府间关系理论 |
2.3.2 政府横向合作理论 |
2.3.3 区域治理理论 |
3 “一带一路”及粤西对接琼州海峡通道结合机制的背景、重点与作用 |
3.1 “一带一路”建设的背景 |
3.2 “一带一路”的海上丝绸之路建设重点 |
3.2.1 加强沿线地区间产业合作,实现地区共同繁荣 |
3.2.2 合理统筹进出口,扩大双向投资合作 |
3.2.3 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我国与沿线国家之间“互联互通” |
3.2.4 推动海洋安全保障平台建设 |
3.3 粤西对接琼州海峡通道在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的作用 |
3.3.1 有利于推动海上丝绸之路相关沿线地区间的协调发展 |
3.3.2 有利于发挥“中国—东盟自贸区”在“一路”建设的作用 |
3.3.3 有利于促进“互联互通”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
3.3.4 有利于推动南海的合作开发与保障 |
4 粤西对接琼州海峡通道产业合作机制的空间价值和合作要求 |
4.1 粤西对接琼州海峡通道产业合作机制的空间价值 |
4.1.1 粤西——广东沿海现代经济带建设的重点 |
4.1.2 珠江三角洲——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
4.1.3 广西北部湾——对接东盟的门户 |
4.1.4 南海——中国与东盟的合作服务保障基地 |
4.2 粤西对接琼州海峡通道产业合作机制的总体要求 |
4.2.1 共建北部湾城市群 |
4.2.2 实现与粤港澳大湾区的互动发展 |
4.2.3 推动南海通道建设和南海服务保障建设 |
5 粤西对接琼州海峡通道产业合作机制建立的优劣势分析 |
5.1 建立粤西对接琼州海峡通道产业合作机制的优势 |
5.1.1 经济血缘关系密切,产业互补优势显着 |
5.1.2 众多地区发展规划制定为区域合作创造了条件 |
5.1.3 形成各具特色的现代产业基础 |
5.1.4 城市群框架基本建立,互联互通格局基本形成 |
5.2 建立粤西对接琼州海峡通道产业合作机制的劣势 |
5.2.1 东西发展水平差异显着,地区合作难度较大 |
5.2.2 区域一体化程度不足,城市群建设仍需完善 |
5.2.3 地区间协调机制不健全,没有形成完善的政府间合作体系 |
5.2.4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备,地区割裂现象依然存在 |
6 “一带一路”及粤西对接琼州海峡通道产业合作机制的原则和目标 |
6.1 “一带一路”及粤西对接琼州海峡通道产业合作机制的基本原则 |
6.1.1 平等自愿,互惠互利 |
6.1.2 分工合作,优势互补 |
6.1.3 脚踏实地,与时俱进 |
6.1.4 市场主导,政府调控 |
6.2 “一带一路”及粤西对接琼州海峡通道产业合作机制的主要目标 |
6.2.1 发挥各区域主体功能,服务“一带一路” |
6.2.2 构建“互联互通”的现代沿海港口体系 |
6.2.3 打造分工明确的地区间产业合作格局 |
6.2.4 完善跨地区间的政府协调机制 |
7 “一带一路”及粤西对接琼州海峡通道产业合作机制的具体措施 |
7.1 完善跨地区间的政府协调机制 |
7.1.1 政府、市场及社会组织关系“三位一体”融入区域合作 |
7.1.2 以行政层级关系为基础推动区域协调与管控 |
7.2 加强区域整合,协调对接融合 |
7.2.1 推动城市间产业联动,打造布局合理的区域合作体系 |
7.2.2 加强区域产业互补,完善产业链条 |
7.2.3 构建立体化的交通体系,加大地区间的空间联系 |
8 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7)大城市毗邻区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研究 ——以湖北鄂州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
三、研究的基本思路和主要内容 |
第一章 城乡经济一体化理论及实践 |
第一节 理论基础 |
一、城乡关系理论 |
二、区位论 |
第二节 城乡经济一体化的概念及内涵 |
一、城乡经济一体化的概念及启示 |
二、城乡经济一体化的内涵 |
第三节 我国城乡经济一体化的实践 |
一、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及固化阶段 |
二、城乡二元结构逐步松动阶段 |
三、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阶段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大城市毗邻区与城乡经济一体化 |
第一节 大城市毗邻区概念及界定 |
一、大城市的内涵 |
二、大城市毗邻区 |
第二节 大城市毗邻区类型、特征、动力及问题 |
一、大城市毗邻区类型 |
二、大城市毗邻区的特征 |
三、大城市毗邻区发展的动力 |
四、大城市郊区及毗邻区的现状与问题 |
第三节 大城市毗邻区城乡经济一体化的整体思路 |
一、毗邻区城乡经济一体化的原则 |
二、毗邻区城乡经济一体化的实现路径 |
三、毗邻区城乡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模式 |
第四节 大城市毗邻区城乡经济一体化的双重性及实践 |
一、跨区域城乡经济一体化 |
二、区域内部城乡经济一体化 |
三、上海毗邻区城乡经济一体化实践 |
四、大城市毗邻区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必然性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城乡经济一体化的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 |
第一节 城乡经济一体化维度选取及指标选取的原则 |
一、城乡经济一体化维度选取 |
二、指标选取的原则 |
第二节 城乡经济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一、生产要素 |
二、经济总量 |
三、经济结构 |
四、经济可持续发展 |
第三节 综合指标评价分析方法 |
一、主观赋权法 |
二、客观赋权法 |
第四章 毗邻区鄂州市的典型性及城乡经济一体化的现状 |
第一节 鄂州的典型性 |
一、区位特征明显 |
二、城市规模不大 |
三、经济社会发展较快 |
第二节 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动力因素 |
一、自身有利因素 |
二、外部有利因素 |
第三节 城乡经济发展的现状与差距 |
一、城乡居民收入的现状与差距 |
二、城乡居民消费的现状与差异 |
三、城乡居民储蓄的现状与差异 |
第四节 城乡经济差异的原因 |
一、产业结构不合理 |
二、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加剧 |
三、周边大城市“虹吸效应”明显 |
四、空间结构存在阻碍 |
第五章 鄂州市城乡经济一体化水平测度:兼与江夏区对比 |
第一节 数据预处理 |
一、数据介绍 |
二、原始数据正向化 |
三、原始数据标准化 |
第二节 主成分分析法运用 |
一、数据检验 |
二、选取主成分 |
三、计算因子载荷矩阵 |
四、因子载荷矩阵的标准化 |
五、方差最大旋转主成分得分系数 |
六、综合指数计算 |
第三节 结果评价及因素分析 |
一、结果评价 |
二、城乡经济一体化进程的驱动机制分析 |
第四节 毗邻区与江夏区等地区的对比分析 |
一、“灯下黑”地区特征 |
二、江夏区与鄂州市的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比较 |
三、武汉其他“灯下黑”地区与鄂州市的比较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促进大城市毗邻区城乡经济一体化的对策建议 |
第一节 推进区域交通网络化建设 |
一、地面道路一体化 |
二、轨道交通一体化 |
三、水运发展一体化 |
四、航空发展一体化 |
第二节 推进区域城乡产业互补 |
一、创新产业发展联动模式 |
二、实现产业融合错位化 |
三、更加注重产业生态化 |
第三节 推动区域城乡市场对接 |
一、与大城市郊区的市场对接 |
二、区域内城乡市场对接 |
三、推进城市群发展及毗邻区城市网络化建设 |
第四节 激活乡村发展内生动力 |
一、加大农村地区固定资产投资 |
二、提高农村人口家庭经营性收入 |
三、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
四、为农民增收提供全方位服务 |
第五节 打通城乡要素资源流动通道 |
一、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
二、加快城乡金融制度变革 |
三、加快城乡公共品供给体系改革 |
结论与展望 |
一、主要结论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8)近域港口城市整合研究 ——以锦州、葫芦岛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立论依据 |
二、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三、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四、研究内容与结构框架 |
第一章 港口城市整合的概念与研究进展 |
第一节 城市整合的概念界定 |
一、整合与城市整合 |
二、城市整合的类型 |
三、城市整合的机制 |
第二节 港口城市整合的理论内涵 |
一、港口城市整合的概念 |
二、港口城市整合的内涵 |
第三节 港口城市整合的研究进展 |
一、国外研究进展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相关研究述评 |
第二章 近域港口城市整合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劳动地域分工理论 |
一、劳动地域分工的内涵 |
二、劳动地域分工理论的发展 |
三、劳动地域分工的组织协调 |
第二节 空间相互作用理论 |
一、空间相互作用的内涵 |
二、空间相互作用的分类 |
三、空间相互作用的产生条件 |
四、空间相互作用的测度及模式 |
五、城市间、城市和区域间的相互作用 |
第三节 “共生”理论 |
一、“共生”的概念与内涵 |
二、“共生”机制的建立 |
三、“共生”理论与城市整合 |
第四节 系统论 |
一、系统论的概念与内涵 |
二、系统论的思维特点 |
三、系统论与城市整合 |
第三章 近域港口城市整合研究的理论框架 |
第一节 近域港口城市整合的动力机制 |
一、外界宏观发展背景的影响 |
二、近域港口城市整合的内在动力 |
第二节 近域港口城市整合的模式选择 |
一、国外港口整合举例 |
二、港口整合模式总结 |
三、近域港口城市整合模式探索 |
第三节 近域港口城市整合的主要内容 |
一、港口功能的整合 |
二、经济活动的互补 |
三、地域空间的对接 |
四、基础设施的协调 |
五、生态环境的共建 |
第四节 近域港口城市整合的调控体系 |
一、行政协控措施 |
二、利益协调机制 |
三、政策制度对策 |
四、规划引导调控 |
第四章 锦葫两市区域关系的演变历程 |
第一节 从属与依附关系阶段 |
一、行政与经济上的隶属与依附 |
二、区域发展特征 |
第二节 分离后独立发展阶段 |
一、区域发展竞争态势形成 |
二、辽西双核空间初具形态 |
三、港口资源优势逐步发挥 |
第三节 竞争的逐步加深阶段 |
一、港口城市的建设快速发展 |
二、原有领域的竞争继续强化 |
三、新兴领域的竞争日趋明显 |
第五章 锦葫区域关系发展的现状格局 |
第一节 锦葫区域发展概况 |
一、锦葫区域社会经济现状 |
二、区域基础设施状况 |
三、产业发展现状 |
四、锦葫沿海区域重要节点发展现状 |
第二节 锦葫区域发展特征 |
一、产业基础薄弱且趋同严重 |
二、区域性基础设施缺乏协调 |
三、港口整合开发利用率较低 |
四、生态环境整治的迫切要求 |
第三节 锦葫整合存在的障碍 |
一、行政区经济对区域整合的制约 |
二、区域利益协调机制未形成 |
三、市场经济体制发育不完善 |
四、缺乏统一的区域发展规划 |
第六章 锦葫两市整合发展的动力机制 |
第一节 锦葫整合发展的宏观背景 |
一、应对经济全球化的需求 |
二、融入环渤海经济圈的要求 |
三、辽宁省空间发展战略的调整 |
第二节 锦葫整合发展的基础条件 |
一、城市现代工业基础较为雄厚 |
二、港口与临港产业的快速发展 |
三、城市发展空间对接趋势明显 |
四、区域基础设施支撑比较充分 |
五、拥有共同的历史文化基础 |
第三节 锦葫整合发展的驱动因素 |
一、外部区域发展的动力扰动 |
二、新时期锦葫共同利益的寻求 |
三、地域差异和经济互补的要求 |
四、区域性组织协调机制的促成 |
五、东北振兴及相关规划的引导 |
第七章 锦葫两市整合发展的途径与调控 |
第一节 锦葫整合发展的目标与模式 |
一、锦葫整合的基本原则 |
二、锦葫整合的目标体系 |
三、锦葫整合的模式选择 |
第二节 锦葫整合发展的主要途径 |
一、有效整合锦州湾港口资源 |
二、推进锦葫产业分工与协作 |
三、加快建设区域性基础设施 |
四、共建共享区域的生态环境 |
第三节 锦葫整合发展的调控体系 |
一、加大政府行政协控力度 |
二、建立健全利益共享机制 |
三、完善政策制度支撑体系 |
四、强化规划引导调控作用 |
结论与展望 |
一、主要结论 |
二、可能的创新点 |
三、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成果 |
后记 |
(9)“城乡社区”—“特色城市”—“一体化城市群”三层次空间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城乡社区”—“特色城市”—“一体化城市群”三层次空间关系 |
2“城乡社区”:产业功能复合的发展单元 |
2.1 城市及综合服务社区 |
2.2 现代产业集聚社区 |
2.3 农村社区 |
3“特色城市”:主导功能突出的个性城市 |
3.1 产业特色决定城市特色 |
3.2 新形势下新的产业分类产生新的城市特色 |
3.2.1 知识型城市是信息化时代中以第四产业为主导方向的城市 |
3.2.2 创意城市是创意时代中“3T”要素特征的代表 |
3.2.3 国际金融城市是经济全球化中最高端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中心 |
3.2.4 总部城市是转型发展期中传统城市转型升级的战略目标 |
3.2.5 旅游休闲城市是休闲消费时代中生活性服务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
3.2.6 科技创新城市是全球环境危机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引擎 |
4“一体化城市群”:专业化分工的多元化城市组合 |
4.1 通过特色分工形成多中心 |
4.2 通过流动网络形成一体化 |
5 结语 |
(10)地理学视角下的我国城市化理论构架与实证探究 ——以吉林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问题 |
一、理论研究背景与问题 |
二、实践研究背景与问题 |
第二节 本文相关概念的辨析 |
一、“城镇化”与“城市化”概念的辨析 |
二、本文对城市化内涵的界定 |
第三节 国内外城市化研究的评析 |
一、国外城市化研究脉络的综述 |
二、国内城市化研究进展及其文献述评 |
三、对国内外城市化研究现状进展的反思 |
第四节 论文的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法与手段 |
四、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基于地理学视角的我国城市化理论体系构建 |
第一节 基于地理学视角的城市化内涵 |
第二节 城市化研究的相关地理学思想 |
一、人地关系思想 |
二、地域综合思想 |
三、可持续发展思想 |
四、区域关系协调思想 |
第三节 基于地理学视角的我国城市化研究三基点 |
一、我国城市化演化过程 |
二、我国城市化地域空间格局 |
三、我国城市化运行机理 |
第四节 基于地理学视角的我国城市化理论研究框架 |
第三章 吉林省城市化格局与过程 |
第一节 吉林省城市化发展的要素、条件基础 |
一、行政基础 |
二、地理区位条件 |
三、人口基础 |
四、经济、社会基础 |
五、自然资源基础 |
六、交通、通道基础 |
七、生态、环境基础 |
八、制度基础 |
第二节 吉林省城市化空间格局 |
一、吉林省城市化综合发展水平的空间格局 |
二、吉林省城市体系的空间格局 |
第三节 吉林省城市化发展过程 |
一、吉林省城市化发展的历史进程 |
二、吉林省城市化的空间过程 |
第四章 吉林省城市化主要地理响应问题及调控对策 |
第一节 特大城市形态发展问题 |
一、转型期长春市中心城市形态的空间甄别 |
二、长春市大城市形态发展存在问题 |
三、长春市城市形态问题形成机理 |
四、长春市城市形态调控对策 |
第二节 吉林省城市化进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 |
一、城市化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制约机制 |
二、吉林省城市化发展的生态环境问题现状 |
三、吉林省城市化进程中环境问题的产生机理 |
四、吉林省城市化进程中生态环境建设的调控对策 |
第三节 产业结构调整与城市化发展问题 |
一、吉林省城市化发展主要产业结构问题 |
二、吉林省城市化进程中产业结构问题形成机理 |
三、吉林省城市化进程中产业发展的调控对策 |
第四节 吉林省区域城市化统筹发展问题 |
一、对区域城市化统筹发展的几点认识 |
二、目前吉林省区域城市化统筹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三、未来统筹吉林省区域城市化发展的路径 |
第五节 吉林省城市化发展道路的选择 |
一、吉林省城市化发展道路的内容 |
二、吉林省城市化发展道路的实施途径 |
结论 |
一、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 |
二、主要创新与贡献 |
三、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四、珠江三角洲旅游城市一体化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区域一体化对环境污染的影响研究 ——以长三角地区为例[D]. 范舒雅. 华东政法大学, 2020(03)
- [2]区域一体化背景下溧阳休闲产业融入南京发展策略研究[D]. 沈茜. 南京工业大学, 2020(11)
- [3]湖南津澧一体化发展路径研究[D]. 丁伟. 湖南大学, 2019(05)
- [4]吉林省城市空间发展态势与结构优化研究[D]. 李碧传. 延边大学, 2019(01)
- [5]基于郑新一体化背景的原阳县空间发展策略研究[D]. 李超前. 北京建筑大学, 2019(07)
- [6]“一带一路”背景下粤西对接琼州海峡通道产业合作机制研究[D]. 田旭. 广东海洋大学, 2019(02)
- [7]大城市毗邻区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研究 ——以湖北鄂州为例[D]. 胡志林.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8(04)
- [8]近域港口城市整合研究 ——以锦州、葫芦岛为例[D]. 吴小舜. 东北师范大学, 2013(05)
- [9]“城乡社区”—“特色城市”—“一体化城市群”三层次空间模式研究[J]. 卢丹梅. 规划师, 2013(08)
- [10]地理学视角下的我国城市化理论构架与实证探究 ——以吉林省为例[D]. 陈春林. 东北师范大学, 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