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由的代价——对《觉醒》的费洛伊德式解读(论文文献综述)
王静[1](2021)在《斯坦利·卡维尔的电影哲学研究》文中指出斯坦利·卡维尔(Stanley Cavell,1926-2018)是美国当代着名的哲学家,同时也是英语哲学界(Anglophone philosophy)最重要的电影研究学者之一。卡维尔的哲学思想以抵制英美传统和欧陆传统的分裂为特征,主张在日常生活中减少概念化因素对哲学认知的干扰,并坚持把文化和艺术纳入哲学探究的范畴。他以本体论和伦理学作为具有普遍意义的核心议题,提出哲学反思是基于语言交流关系之上的对自我和世界关系的认知活动,并认为这种认知是艺术和哲学的恒久追求,因此他被认为是一位具有“人文主义”和“现代主义”精神的当代哲学家,而此基本思想也贯穿了他对电影的研究。①卡维尔继承了经典现实主义电影理论对现实生活的观照精神,擅长从哲学视角探讨电影与人性、电影与世界的关系。他提出电影的本质具有浑然天成的思想性和哲学性,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基于媒介特性的电影本体论和类型发展观,为电影媒介本身和电影的阐释行为赋予了“哲学合法性”②,开启了电影研究中的哲学转向,因此被认为是当代电影理论时期“电影哲学”学派的杰出代表。同时,作为一位当代主流哲学家,卡维尔早在五十年代就将电影带到大学课堂中探讨,设立了基于电影解读的哲学理论课,对电影学科在美国高校体制内的建立起到了开拓性的作用。③卡维尔的电影哲学中和了新好莱坞电影对艺术形式的反思以及经典好莱坞电影对美国生活的表现,是对欧洲电影理论的美国式解读,从理论上提高了好莱坞流行电影在电影研究中的艺术地位。卡维尔主张从哲学视角来研究电影的本体特征和艺术价值,其观点在“电影作为语言”盛行的七八十年代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直到进入数字电影时代以后才受到追捧,并在九十年代得到重新阐释,成为“电影作为哲学”(Film as Philosophy)派系的主要理论来源,为重新界定电影本体概念提供了理论支持;同时,他的电影类型观对商业化程度极高的当代电影产业也具有指导作用和现实借鉴意义。统观卡维尔的电影哲学着述,可以发现其理论是从哲学的视角探讨电影本质和电影体验的研究,主要内容由三部分构成:电影本体论、电影的类型分析和电影阐释与批评。为了完整地呈现卡维尔的电影哲学思想,本文以这三部分的核心问题为支撑点,挖掘其中的内在联系,把分散于卡维尔着述中涉及电影意义的观点进行整理,甄别和归纳他对电影阐释批评的立场和特点,并以此作为电影本体、类型研究和批评阐释之间的关联和延伸,形成完整的逻辑链条。基于该思路,本文的主要内容大致安排如下:绪论部分简述选题缘由、研究目的、思路和主要研究方法。从卡维尔电影哲学的内容上看,卡维尔提出电影本身的内在逻辑使其具有自主性和思想性,该观点引领了正在发生的电影研究的哲学转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从电影理论史的发展进程来看,卡维尔的电影哲学属于当代电影理论阶段“本体论2”①思想的代表,在电影理论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和研究价值,值得进行系统地研究和借鉴。但是,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大都呈碎片化特征,缺少对其电影哲学理论的系统性和整体性研究。本文在全面地搜集和整理了相关文献之后,意欲对卡维尔的电影哲学进行整体理论研究,揭示其电影哲学中的内在逻辑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对其主要观点和理论框架作出系统的分析和呈现。论文第一章梳理了卡维尔电影哲学的思想来源和形成过程。鉴于卡维尔对于国内学术界来说还比较陌生,本章使用较多篇幅勾画其学术成长道路,并圈点出了对其电影哲学有重要影响的理论。首先,略述卡维尔的求学生活,指出正是对电影的迷影情结引导他从作曲专业转到哲学专业,并引导他把电影纳入哲学研究范畴。其次,分别论述了实用主义哲学、现象学、现实主义电影理论和伦理学对卡维尔电影哲学的影响。最后,分析其电影哲学理论形成的文化语境,指出经典好莱坞电影和新好莱坞影片在他的理论中所起的不同作用。第二章阐述了卡维尔电影哲学的基础和核心——电影本体论。首先,把卡维尔的电影本体论具象为他对电影媒介的本体反思,通过对比卡维尔的本体论与巴赞的摄影影像本体论,将两者的根本性差异放在电影媒介中摄影和投影装置的区别上,并进一步剖析卡维尔基于“一系列自动的世界投影”的本体描述,指出其电影本体论的核心为投影装置及其产生的现象学关系之和。该观点是其电影哲学理论大厦的基石,直接影响了他后来对电影艺术现象和电影体验的看法。接着,本章展开对电影媒介特性的分析,说明电影具有“单向性”“自动性”和“自指性”,因此电影媒介本身具有内在逻辑性和自主性,并非再现现实的工具。最后,分析电影媒介的素材来源一—现实世界,指出卡维尔所理解的电影中的世界是一个现象学意义上的艺术空间,具有过去时间性和空间延展性的特征。第三章论述了卡维尔的电影类型观。卡维尔对电影类型的归纳和论述是其电影本体论在电影艺术现象层面的具体体现,因此他对电影类型的探讨也围绕电影最本质的意义展开。本章通过三个小节,分别阐释了卡维尔的“类型基因”概念、以“类型作为媒介”的论点,和类型的再叙述与发展演变;并结合具体案例分析,指出卡维尔的电影类型观没有拘泥于标准化的外显特征,而是强调对人文主义内核的把握,并且突出文化和社会演变给电影类型带来的变化,形成了一种动态发展观,具有很高的实际应用价值。第四章分析卡维尔的电影阐释与批评观。这部分内容是从电影本体论到电影批评实践的延伸,并呈现了两者之间的互动作用。首先从电影如何对观看者产生意义谈起,指出电影是通过“承认”的心理前提和“移情投射”的认知行为产生意义,并指出卡维尔在阐释电影意义时对直觉和科学论证方法的双重依重。接着,阐明卡维尔电影批评的基本立场是把“电影作为哲学”看待。在此基础上,继续说明卡维尔电影阐释批评中的伦理性和社会性特征,指出他的阐释和批评最终还是以现实存在作为界限,其普世的哲学追求始终落实于具体的伦理关系和社会关系之中。第五章分析卡维尔电影哲学在学术界的接受状况、理论意义和局限性。首先指出卡维尔的电影哲学受历史语境的影响以及自身表述风格的限制,始终没有成为主流电影理论。但是,其跨学科的研究特点也使卡维尔的理论具有自己的独特立场和学术价值,十分契合当下的电影文化和电影研究语境。同时,结合我国电影理论的发展历史及现状可以发现,过度集中于中观层面的理论研究或者沉迷于具体作品的微观批评都不利于建构科学的理论体系,卡维尔所采取的微观批评与宏大理论结合的研究路径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意义。另外,他的电影哲学体现了媒介和技术背后的文化心理和社会意义,是一种凸显人文性和日常性的电影哲学,为当代的电影理论研究带来了更宽广的方法论视域和多样化的阐释角度。结语部分首先简要回溯了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其次总结了本文在明晰卡维尔电影本体论概念、归纳电影媒介的特性、通过卡维尔的伦理学思想脉络解析其电影阐释观、对其电影哲学进行整体评价这四个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本文把卡维尔电影本体论的核心问题浓缩为电影的投影装置和意义,较为清楚地阐明了他的观点;在此基础上,本文归纳了由此产生的电影媒介特性,并将这些特性作为进一步理解卡维尔电影阐释批评的重要依据和参考;此外,本文将卡维尔具有争议性的方法论和研究路径也作为其电影哲学的一部分,指出其电影哲学的意图不在于设立任何判断标准,而在于创建一个由电影通达哲学认知的思想路径。最后,指出本文的不足之处:本文未把卡维尔的电影哲学置于电影理论和哲学理论并行发展与交错影响的综合语境中研究,缺少对电影和哲学关系的历时性发展的详细论述,影响了对电影哲学范畴和研究边界的明晰;另外,将卡维尔与电影哲学流派中的其他学者进行更广泛的横向对比也将有助于明确其观点的原创性和继承性关系。这两方面的未尽之处也是笔者未来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和目标。
马丁·杰伊,耿弘明[2](2020)在《“精神分析只不过是夸大其辞”——弗洛伊德与法兰克福学派》文中研究表明法兰克福学派不断尝试着丰富对现代社会的批判,这主要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上——借鉴精神分析的观念,对那种名为"批判理论"的马克思主义,进行一种想象性重读。尽管恩里希·弗洛姆、马克斯·霍克海默、赫伯特·马尔库塞和西奥多·阿多诺的具体看法不同,但他们都支持对马克思和弗洛伊德进行创造性整合。法兰克福学派尤其爱用弗洛伊德的理论阐释如下事实——工人阶级的假想革命任务的失败,未曾预期的法西斯主义的兴起和构想乌托邦种种可能的形式。除此之外,阿多诺的作品更明显地利用了精神分析的唯物主义冲动,去反对在唯心主义传统中的意识哲学。
余成洁[3](2020)在《格雷厄姆·斯威夫特小说“边缘人”书写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格雷厄姆·斯威夫特(Graham Swift,1949-)是英国当代着名小说家,其长篇小说《最后一单酒》(Last Orders)摘得1996年“布克奖”桂冠,并以多部长篇小说奠定英国文坛的重要地位。本文旨在分析《水之乡》(Waterland)、《最后一单酒》与《唯愿你在此》(Wish You Were Here)三部长篇小说的“边缘人”形象书写。格雷厄姆·斯威夫特在受访中曾对小说中呈现的人物处于边缘位置有所指涉,且格雷厄姆三部小说中塑造的人物普遍呈现畸零的边缘状态。文章主要以社会学“边缘人”理论为基础,从三个方面对格雷厄姆小说的“边缘人”书写展开论述:其一,采用文本分析的方法,以三部小说不同的“边缘人”书写成因为切入点,探寻格雷厄姆对不同类型“边缘人”书写的深层原因;其二,对“边缘人”形象归类分析,格雷厄姆小说“边缘人”涉及遭遇中年生存危机的男性、创伤导致的精神障碍者、母亲身份缺失的女性,英国底层人民挣扎求存的生活百态逐一展现在读者面前,分析这些处于“他者”视野中的“边缘人”身份特征,剖析格雷厄姆关注“边缘人”的救世情怀;其三,格雷厄姆小说的后现代历史叙事特征明显,借助新历史主义理论对“边缘人”书写分析补充。从叙事技巧方面探寻“边缘人”破碎、凌乱的心理世界。透过格雷厄姆·斯威夫特小说“边缘人”的书写体现出格雷厄姆对“边缘人”的发展重视。“边缘人”身上具有多重社会性质,既是社会控制机制松动的表现,也对当下社会存在潜在威胁,“边缘人”还可以成为新生活和制度的先行者。总而言之,一方面“边缘人”作为社会的产物是社会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通过对“边缘人”的分析可以了解并解决相应的社会问题;另一方面,可窥探格雷厄姆在全球化发展中对“绝对中心”与“绝对边缘”消解的态度,格雷厄姆的小说也预示着人类文化向多元化发展的必然结果。
徐明玉[4](2020)在《斯图亚特·霍尔的文化身份理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通过深入梳理霍尔从1980年代到2000年间发表的以身份或文化身份为主题或主线的理论文本、相关访谈录和演讲文稿等资料,尝试廓清“文化身份”的理论构成,探究“文化身份”的理论演进,探寻建构、解构和重构“文化身份”的路径,探讨霍尔以何种身份、何种立场、何种方式践行文化身份的批评。首先,本文从现实和理论两种语境出发,描绘霍尔文化身份理论发生与发展的总体框架。一方面,生于牙买加、长在英国的双重文化经历为霍尔思考文化身份问题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霍尔混杂族裔的原生家庭构成,新左派经历、伯明翰当代文化研究中心和公开大学的工作经历是促使霍尔思考文化身份问题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欧陆哲学为霍尔提供了充足的理论养分。霍尔通过批判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决定论,审视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理论,引入葛兰西的文化霸权理论以及对话拉克劳、墨菲的“后马克思主义”“接合”理论,呈现了他在分析文化身份问题时超强的“理论化”能力。简言之,复杂的身份经历是霍尔具有高度敏感的身份意识的内部条件,丰富的理论话语是霍尔回应英国社会现实问题的外部资源。两者共同作用是霍尔文化身份阐释不断深入和拓展的力量源泉。接下来,本文深入阐释了“文化身份”理论中的两个关键词“文化”和“身份”。本文从“文化”——“两三个最难界定的英文词汇之一”——入手,结合“身份”,探讨英国文化研究如何确定了研究的边界和“优先考虑”的对象,以及霍尔对这种思考方式的批判、继承和发展。霍尔认为“文化”之所以难以界定是因为其中涉及权力问题。“文化”不仅是审美问题,更是区分人群的标准。霍尔把“文化”从“情感结构”和“日常”的“文化”升级为“意指实践”的“文化”。这样的“文化”不仅将历史和社会实践与人结合起来,更关照到人在社会中的位置,即身份。霍尔的“身份”和“认同”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不可混淆。明晰两者的区别有助于我们厘清文化身份/文化认同/文化身份认同的模糊边界,也有助于我们更加准确地理解霍尔“去中心化”的身份观。本文的重点之一是探究霍尔“文化身份理论”的理论构成。文化身份的理论廓清是阐释文化身份理论的首要问题,不可回避。但遗憾的是目前很难从国内现有成果中找到全面的参照。本文尝试从明晰文化身份的基本定义和内涵开始,一路探寻文化身份的特征,文化身份的构建路径与文化身份构建的目的,并在此基础上分析霍尔批判本质主义文化身份的动因,辨别霍尔批判本质主义文化身份的“工具”,阐发霍尔解构本质主义文化身份的方法。只有正确把握文化身份的内涵、特征以及构建路径,明晰霍尔构建文化身份理论的关切点,才能为深入探讨霍尔文化身份批判提供方法层面的指导。本文的重点之二是探究霍尔文化身份批判的维度和路径。霍尔的文化身份理论对文化实践具有极强的分析力和阐释力。他在消解阶级身份之后,从种族身份和民族身份两个维度出发,批判本质主义文化身份观。本文剖析了本质主义文化身份观形成的原因,本质主义文化身份构建的方式,本质主义文化身份消解并重构的方法,最终明晰了霍尔批判本质主义文化身份的路径。本文通过对霍尔文化身份理论中种族、新族性和族裔散居等重要身份意义节点的“情境式”分析,辨别这些关键概念在霍尔进行种族身份和民族身份批判中所处的位置、所起的作用,最终尝试绘制包括文化身份批判的前提、立足点、关切点和归宿在内的文化身份批判的路线图。本文在纵观霍尔文化身份理论之后,再次反思与霍尔及文化身份相关的若干问题。首先,本文再次思考的问题是笔者在梳理霍尔的理论文本、阐释霍尔的文化身份理论过程中遇到的多有争议却被暂时搁置的“困惑”。本文在综合考量霍尔和文化身份理论的基础上对这些“困惑”进行回应。接下来,本文再次思考的问题是霍尔文化身份阐释的理论贡献。霍尔对文化身份的阐释呈现了超越解构、进行建构的理论方法。他在打破身份的同时也表现出了非常理性的克制和冷静,并没有陷入虚无的身份阐释之中。最后,本文再次思考的问题是霍尔文化身份阐释的理论限度。这包括霍尔在批判立场上从左到右的摇摆,在理论阐释中本质和非本质的矛盾性。本文希望通过再次反思进一步深化对霍尔及其文化身份理论的认知。
王波涛[5](2020)在《《少年维特的烦恼》主人公维特三重人格探究》文中提出《少年维特的烦恼》是德国文豪歌德"狂飙突进"时期的代表作之一,在当时甚至掀起了"维特热"的浪潮。小说主人公维特生性灵动,才华横溢,却苦恋一生,最终饮弹自尽。采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中的人格系统理论对维特这一形象进行分析,不难发现,造成维特悲剧人生的幕后推手正是封建社会制度的压迫以及其三重人格由平衡走向失衡。
陈思思[6](2019)在《身体展演与童身成人礼 ——《小戏骨》的儿童身体另类建构》文中研究表明儿童的概念是历史的也是现代的,历史中的儿童受到成人的遮蔽,18世纪卢梭的《爱弥儿》开启了一趟发现儿童之旅,使一直受压迫的儿童获得解放。然而随着现代社会消费主义视觉文化的繁盛,传统儿童本位的朴素儿童观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唯视觉主义和消费主义入侵童年神话,解构了几个世纪以来前人所建构的童年精神文化,儿童再次沦为异化的身体。湖南广播电视台创办的《小戏骨》栏目使儿童议题再次出现在人们的视野,让儿童以“性征化”的身体模仿成人表演大戏,到底是一次成功的文化表演,还是消费儿童身体的另类媒介景观?本文对《小戏骨》系列剧这一另类的文本进行系统的批判性解读,以身体理论为基础,着重从文化表演和媒介景观两大板块讨论《小戏骨》系列剧的出现所引发的“儿童焦虑”、“童年危机”背后的成因以及该剧对童年意义扩充的可能性。正如尼尔·波兹曼在《童年的消逝》中对现代童年流露出的担忧,和大卫·帕金翰在《童年之死》中对媒介解放儿童的乐观预言,本文也意将辩证地解读《小戏骨》文本乃至整个消费主义和视觉文化盛行下的后现代的童年文化。《小戏骨》系列剧作为一个另类的儿童影视作品文本,为我们反思现代儿童在当下面临的困境提供了一个良好契机,对于主体性漂浮不定的儿童,我们该如何提供一个归家的道路。
张艳艳[7](2019)在《齐泽克的列宁主义革命观 ——行动与事件:后政治时代的社会主义事业》文中研究表明2000年以来,齐泽克与拉克劳、墨菲为代表的后马克思主义分道扬镳。在向经典马克思主义(尤其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的回归过程中,齐泽克形成了对资本主义世界极具批判性的革命思想。自上世纪九十年代福山断言了“历史的终结”之后,以齐泽克、朗西埃、巴迪欧为代表的西方左翼又提出来“政治的终结”。他们认为,后政治时代,正是因为政治的不复存在,才导致了资本的肆虐和资本主义的制度性倾轧。不同的是,前者预言了资本主义的胜利,而后者则宣告了资本主义的失败。齐泽克称这个时代是后政治时代。从个体的现实命运出发,政治的失效与市场的自由放任同时压缩了个体的生命空间。原本感性的私人活动在市场食利逻辑的驱使下,变得冷漠无情。功利、理性、幸福最大化的生活状态既成了社会的管理要求,也成了个人的生活愿望。与此同时,私人空间越来越少,生存性压迫已经足以让人不再思考自由。齐泽克批判了资本主义消费世界对主体的操控,强调自由意志和主体性恢复的重要性。为了恢复真实的政治,唤醒民众的主体性力量,齐泽克要求“灰色地带”的新无产阶级进行一场置换现实的革命。基于对“突破资本主义”这个马克思主义的古老命题的回应,一方面,齐泽克将视野放在“政治已经不再可能”的资本主义社会,极力挖掘后政治时代资本主义隐蔽的现实矛盾与奴役,用一种精神分析的方式来重新思考马克思时代至今的历史难题——如何加快资本主义走向灭亡。另一方面,在对资本主义现实表示绝望之时,齐泽克又强调“重述列宁”是突破资本主义的唯一出路。他把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看成真正的革命性“行动”。因为十月革命不仅彻底的改变了以往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世界面貌,还带来了社会主义这个巨大的新“事件”。齐泽克推崇列宁这种创造行动与事件的勇气,认为这种“背叛式”的回归才是对马克思主义真正的坚持。在最终的政治和理论归宿上,齐泽克坚信自己是坚定的共产主义者。他强调,共产主义的实现只能在现实的社会运动中进行,在不可能性中打开某种可能性。立于现实,齐泽克是战斗的政治家,立于思想,齐泽克是批判的哲学家。齐泽克革命思想对于资本主义现实的挖掘、对于列宁思想的激活以及对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的阐释与思考,对于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着重要的意义。
胡杰[8](2020)在《罗曼司里的真实 ——霍桑新英格兰三部曲的新历史主义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霍桑是美国文学史上毋庸置疑的经典作家,也是美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得到世界普遍承认的经典作家,其作品总是能在不同的文学潮流下引发评论家共同的研究兴趣和积极的文学争论。尤其是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在蔡司等人提出的美国小说罗曼司传统中,霍桑被置于承上启下的重要位置。但与此同时,他们的研究由于过于注重霍桑作品普世意义的抽象考察,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霍桑作品与时代现实语境的深度互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兴起的新历史主义研究,是对旧历史主义和形式主义的双重反拨,它提倡回到历史,在具体的历史语境下,以“文化诗学”的广阔视野,探索文学文本与其他各种社会政治文本和文化文本之间相互映照、对话以及交流、协商的关系。正是在新历史主义研究的启发下,本论文决定跳出以前罗曼司研究要么遵循人性善恶、宗教道德、心理冲突的主题模式;要么关注作品象征、讽喻、原型等形式特征的研究窠臼,以时代意识为切入点,通过对霍桑新英格兰三部曲进行历史语境的文化诗学综合研究,表明霍桑的罗曼司作品不仅在对话主流修辞话语,互文重要的历史事件过程中试图构建时代的历史真实、社会真实以及改革真实,而且参与了时代意识的塑造,是构成社会历史的能动力量。本论文除了绪论和结语外,共分为四章。绪论包括一百五十多年年间霍桑国内外研究综述,新历史主义基本观点、本论文研究方法的特定界定以及论文的基本框架结构和观点。第一章主要从新历史主义的视角对美国文学罗曼司传统进行谱系研究。通过对19世纪文学文本和文化文本的综合考察,本章认为霍桑罗曼司观念提出的真实并不是如蔡司等人所认为的那样是为了表现抽象的精神或超验的真理,它其实隐含了19世纪罗曼司作家企图颠覆理性文化的桎梏,建立想象权威的真实诉求。霍桑发出罗曼司题材匮乏的喟叹也不是说罗曼司作家们真的想继承中世纪浪漫传奇的传统,而是借中世纪浪漫传奇的美学庇护,尝试新的文学实践,开始独立而自觉的文学虚构和文学创作。而在这种新的文学实践中,他们虽然摆脱对现实亦步亦趋的模仿,和事实保持了一定的美学距离,但仍然指向历史和社会的真实。第二章主要分析霍桑在《红字》中对公民意识的塑造以及其竭力构建出的历史真实。面对同时代有关清教起源的国家神话,霍桑塑造了清教主义时代不屈服的公民个体以及建构了一个讲秩序、有温情、重伦理的公民社会,从而从公民精神的角度连接起从17世纪清教社会到19世纪民主社会超越两百年的历史真实。第三章主要分析霍桑在《七个尖角阁的老宅》中对历史意识的塑造以及其竭力构建出的社会真实。霍桑通过分别批判受制于过去形式规范,习俗观念的历史意识和完全抛弃历史,激进革命的历史意识,塑造了缓慢变革、把握当下的历史意识,从而回应了人们在动荡、喧嚣的历史变迁中不知所措的社会真实。第四章主要分析霍桑对《福谷传奇》中乌托邦意识幻灭过程的追朔以及试图构建出的改革的真实。通过对《福谷传奇》中女权主义乌托邦意识,超验主义乌托邦意识,以及爱欲主义乌托邦意识和田园乌托邦意识幻灭过程的分析,霍桑一方面对话了时代主要的社会改革思想,揭示了不同乌托邦理想的矛盾和缺陷,另一方再现了一个激情改革的时代从浪漫主义到社会实践的幻灭过程,构建了19世纪改革的真实。结语总结全文。通过对霍桑新英格兰三部曲新历史主义的研究,本论文认为霍桑一方面以意识、观念为出发点,探索了历史的真实,揭示了时代的变迁,回应了社会各项改革运动;另一方面他又以历史和现实为参照,在作品中塑造了时代的公民意识、历史意识和追溯了乌托邦意识的幻灭,是构成社会历史的能动力量。因此,本论文认为霍桑的罗曼司从来没有离开社会历史的真实语境,而是以一种高超的艺术表现方式重构了美国过去与现在、理想与现实、个人与国家、传统与变革之间的关系。
关煜[9](2019)在《中国当代艺术的“面具”现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晚近三十余年,中国当代艺术产生了一些颇具世界影响力的作品,其中尤其以架上绘画最为显着。就艺术本身论,我们甚至可以认为中国当代艺术在创构某种“艺术类型”甚至“艺术流派”。比如,以张晓刚、曾梵志、岳敏君、方力钧为代表的着名艺术家,他们都创作了“面具化”作品。画面中的肖像形象具有表情凝固、抽离了鲜活生命状态与不断复制等特征,符合汉斯·贝尔廷对肖像艺术中“面具”概念的定义。即使目前尚不能称他们的作品为“面具艺术流派”,但毫无疑问已形成了一种绘画现象,不妨称之为“面具”现象。将这种“面具”现象置于当下社会文化语境中来理解,则可以认为,它与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现代性发生发展有着明显契合。这些“面具”艺术改变了古典艺术中对“优美”的追求,肖像中或傻笑或呆滞的表情无疑具有朴素写实的追求,蕴涵了现代性反思的文化精神。我们只有结合社会现实,才能透过面具本身理解这些表情下的震惊体验,实现艺术作品对现代人心理与精神世界的积极探索。论文以当代艺术的“面具”形态为切入点,结合丰富的作品实例与文献材料,运用图像学、美学、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对中国当代艺术“面具”群像现象进行研究。全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阐述中国当代艺术的历史语境与具体概念。首先界定“当代艺术”的概念,认为其是指中国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所出现的一批具有“观念”特征的先锋艺术。其次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别现代主义”多重维度着手,在中西方艺术视野的比较关系和中国当代不同艺术家的平行关系中建立观察中国“面具”化艺术的视角,确立中国当下文化与艺术的民族身份。第二章,从表情凝固、复制与面具表达的中国式呈现视角分析当代“面具”艺术的生成过程。主要运用汉斯·贝尔廷的“面具”理论,结合史上面具的流变发展过程对当代艺术中的“面具”形态下定义。并通过对本雅明、安迪·沃霍尔、当代艺术中的不同“复制”进行比较,总结出中国当代艺术与西方艺术“异质同构”的特性。同时,揭示出“天价面具”现象背后存在的“双重矛盾”,即国际艺术市场对作品、艺术家的热捧和国内官方艺术平台对其的冷遇之间的矛盾,以及当代艺术发生之初的批判意识与市场经济环境下产生的作品符号化、自我重复的策略之间的矛盾。由此探讨当代艺术的先锋内涵与存在意义。第三章,围绕中国当代艺术中最为突出的“面具”艺术家的作品,考察当代艺术的多样性、丰富性、杂糅性特征。通过对张晓刚的“中国脸”面具、岳敏君的“傻笑人”面具、方力钧的“光头”面具与曾梵志“假面”面具的代表作品进行梳理,一方面归纳“面具”的合理性称谓,另一方面在确立不同艺术家面具审美风格的基础上,对“面具”作品的中国式真伪寓言及深层人文关怀进行揭示。第四章,从“面具”艺术作品中的戏仿、反讽、隐喻等手法入手,分析当代艺术中面具的功能效果及中国式审美意蕴。认为当代“面具”艺术对传统面具的遮蔽、遁形功能有所保留。其以当下的视野与观念,和有别于西方艺术的隐喻与寓言的方式,共同开启“面具”的内在记忆与暗示功能。旨在重塑过去,抵抗记忆的断裂与遗忘,实现自我救赎。同时以自嘲与解构的方式隐喻地表达了艺术家的内在情感,获得了当代艺术反思与批判的创意。第五章,从构成面具的外在艺术形态线条、色彩、构图等组成部分入手,深入分析西方艺术语言的中国式变革。认为以中国社会现实为基的“记忆”与“反记忆”才是构成“面具”的主体部分,并以此为脉络形成当代艺术的叙事逻辑和基本情感表达。由此可见,当代艺术是建立在深厚的中国哲学思想基础之上,与中国社会现实紧密结合,而具有相对独立的绘画语汇、逻辑结构和空间意识的独立艺术。亦是对于文化蕴藉、审美蕴藉、政治蕴藉有着内在追求,带有反思批判性的先锋艺术。尽管这些“面具”作品吸收了西方艺术的手法,不免带有媚俗化、大众化、商业化印记,但作品呈现出的前现代、现代和后现代以及中西方不同文化、艺术共同交织的不规则,不平衡性却也正是中国当代艺术独特的绵延生命力之所在。
苏乐[10](2018)在《《向北迁徙的季节》中东西方文化原型内容研究》文中提出《向北迁徙的季节》是苏丹当代着名作家塔伊布·萨利赫的代表作品,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不仅被列入“20世纪105部最佳阿拉伯中长篇小说”,也被译成多种外文出版发行。小说从叙述者的视角讲述了留学青年“穆斯塔法”的故事,描写了阿拉伯社会和西方社会的众生百态,揭示了东西方文化的冲突,并对二者的交往互鉴进行了深入思考。本文尝试通过辨析叙述者与穆斯塔法在跨文化背景下的文化身份,运用后荣格学派提出的“文化无意识”理论,分析二者在思想行动中体现出的文化无意识,从而提炼出东西方文化的典型原型内容——东方文化顺从者面具和西方文化阴影,并探究实现文化心灵自性化的途径,为推进东西方摆脱文化无意识的消极影响、实现文化的交融互补提供借鉴。本文主要由前言、导论、正文及结语四部分构成。前言简要介绍了选题原因、研究意义及作品与理论的研究现状;导论概述了作家生平和作品内容,并阐释了文化无意识理论的相关概念与发展流变。正文分为四章,第一章对叙述者和穆斯塔法两位主人公的文化身份进行了辨析;第二章分析了东方文化的典型文化原型内容——顺从者文化人格面具;第三章分析了西方文化的典型文化原型内容——纵欲者文化阴影;第四章探究了实现东西方文化自性化的途径与意义。本文的结尾包含结语、参考文献和附录。
二、自由的代价——对《觉醒》的费洛伊德式解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自由的代价——对《觉醒》的费洛伊德式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1)斯坦利·卡维尔的电影哲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背景 |
二、文献综述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目的、思路和主要研究方法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思路 |
(三) 主要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卡维尔电影哲学的思想来源和形成语境 |
第一节 迷影情结和实用主义哲学观 |
一、卡维尔的迷影情结 |
二、实用主义哲学观 |
第二节 现实主义电影理论 |
一、作为方法的现实主义 |
二、现实主义理论的现象学渊源 |
第三节 从怀疑论到伦理学 |
一、怀疑论与反怀疑论启示 |
二、日常生活——怀疑论之争的伦理归宿 |
第四节 好莱坞电影文化的变迁 |
一、好莱坞电影的“黄金时期” |
二、新好莱坞电影的崛起 |
第二章 卡维尔的电影本体论 |
第一节 作为本体的电影媒介 |
一、电影媒介的基础装置——摄影 |
二、电影媒介的本体装置——投影 |
第二节 电影媒介的特性 |
一、电影媒介的单向观看性 |
二、电影媒介的自动性 |
三、电影媒介的自我指向 |
第三节 电影媒介的素材:现实 |
一、具有过去时间性的世界 |
二、现实空间的转换和延展 |
三、技术与现实——以《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为例 |
第三章 卡维尔的电影类型观 |
第一节 类型基因说 |
一、“史前条件”和类型“基因” |
二、西部片类型发展中的颠覆和继承 |
第二节 作为媒介的电影类型 |
一、电影类型作为“电影艺术的可能性” |
二、电影类型与语言游戏的类比 |
第三节 电影类型的再叙述模式 |
一、类型的原型与演变 |
二、成为类型成员的标准——意义生成与复杂关系建构 |
第四章 卡维尔的电影阐释与批评论 |
第一节 电影的意义生产 |
一、意义生产的前提:“承认”主体与世界 |
二、意义生产的过程:“卡普拉时刻”与电影的体验 |
第二节 “电影作为哲学”的阐释观 |
一、电影阐释的方法论:带有哲学反思的审美批评 |
二、美学可能性的哲学阐释 |
三、以《西北偏北》为例 |
第三节 卡维尔电影阐释批评的伦理维度 |
一、卡维尔的道德至善论 |
二、电影体验中的伦理关系 |
三、一种空间和时间的伦理 |
第四节 卡维尔电影阐释批评的社会维度 |
一、“日常性”作为“世俗”的隐喻 |
二、从复婚式喜剧、陌生女人情节剧到《卡罗尔》中的女性成长 |
第五章 卡维尔电影哲学的接受和学术价值 |
第一节 对卡维尔电影哲学的接受与“回避” |
一、卡维尔电影哲学与电影研究历史语境的磨合 |
二、卡维尔的写作风格 |
第二节 卡维尔电影哲学的意义和价值 |
一、卡维尔电影哲学的理论史价值 |
二、卡维尔电影哲学的方法论意义 |
三、卡维尔电影哲学的文化价值 |
第三节 卡维尔电影哲学的局限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斯坦利·卡维尔学术年表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精神分析只不过是夸大其辞”——弗洛伊德与法兰克福学派(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 言 |
二、用精神分析补充历史唯物主义 |
三、对独裁主义兴起和家庭危机的解读 |
四、反向阐释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乌托邦意蕴 |
五、弗洛伊德和马克思的否定辩证法 |
(3)格雷厄姆·斯威夫特小说“边缘人”书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第一节 格雷厄姆·斯威夫特生平及创作简介 |
第二节 格雷厄姆·斯威夫特小说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第三节 本文选题意义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边缘人”概念的界定 |
第一节 “边缘人”概念的产生与发展 |
第二节 文学范畴内的“边缘人” |
第三节 格雷厄姆·斯威夫特小说“边缘人”书写范畴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格雷厄姆·斯威夫特小说“边缘人”书写成因 |
第一节 历史创伤与根源寻踪:《水之乡》的“边缘人”书写 |
一、追溯家族“边缘人”:工业化世界的畸零个体 |
二、拼贴记忆:生态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
第二节 家园离散的身份危机:《唯愿你在此》的“边缘人”书写 |
一、“边缘化”身份的焦虑:“土地”家园与“海洋”家园的不确定性 |
二、重构自我身份:亲情之下的双向妥协 |
第三节 死亡思考与生命诠释:《最后一单酒》的“边缘人”书写 |
一、战后生存:行走在社会边缘的小人物 |
二、伦理回归:“边缘人”对人性的叩问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格雷厄姆·斯威夫特小说典型“边缘人”形象与新历史主义观 |
第一节 格雷厄姆·斯威夫特小说典型“边缘人”形象 |
一、权力“凝视”:遁世失语者 |
二、末路狂欢:孤独反叛者 |
三、创伤规避:记忆隐匿者 |
四、故事编织:自我治愈者 |
五、虚假“镜像”:身份异化者 |
第二节 新历史主义视角下“边缘人”书写 |
一、历史叙事“真假”之辩 |
二、历史叙事功能之见 |
三、“边缘人”生存状态的艺术展现 |
本章小结 |
结语 |
附录 国内外格雷厄姆·斯威夫特作品出版情况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索引 |
个人简历 |
(4)斯图亚特·霍尔的文化身份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的现状 |
1.3 研究的方法与价值 |
1.4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霍尔“文化身份理论”的缘起 |
2.1 霍尔的“身份”经历 |
2.1.1 混杂族裔与散居文化的身份焦虑 |
2.1.2 伦敦的新左派经历与无阶级之感 |
2.1.3 媒体政治批判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 |
2.1.4 撒切尔主义批判与文化霸权的战场 |
2.1.5 帕瑞克报告与多元文化的未来 |
2.2 霍尔“文化身份理论”的思想资源 |
2.2.1 马克思主义:经济决定论与意识形态决定论 |
2.2.2 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结构与询唤的主体 |
2.2.3 安东尼奥·葛兰西:意识形态战场与文化霸权 |
2.2.4 米歇尔·福柯:话语中的权力与知识 |
2.2.5 拉克劳、墨菲:后马克思主义与接合 |
第3章 霍尔“文化身份理论”的“文化”与“身份” |
3.1 “最难界定”的“文化” |
3.1.1 马克思主义批判和“优先考虑的”“文化” |
3.1.2 早期英国文化研究与威廉斯的“文化”阐释 |
3.1.3 霍尔对早期“文化”阐释的批判、继承与发展 |
3.2 与传统“身份”的决裂 |
3.2.1 概念的澄清:身份?认同? |
3.2.2 霍尔“去中心化”的身份观 |
3.2.3 霍尔的“身份”与“认同” |
第4章 霍尔“文化身份理论”的理论要点 |
4.1 文化身份的定义和内涵 |
4.1.1 文化身份体现同一、连续的共有文化 |
4.1.2 文化身份包含断裂、非连续的差异点 |
4.1.3 文化身份是相似性和差异性的综合体 |
4.2 文化身份的特征 |
4.2.1 文化身份具有集体性特征 |
4.2.2 文化身份具有想象性特征 |
4.2.3 文化身份具有动态性特征 |
4.3 文化身份的构建方式 |
4.3.1 文化身份是历史构建的产物 |
4.3.2 文化身份是话语构建的产物 |
4.3.3 文化身份是差异构建的产物 |
4.3.4 文化身份构建中的“差异政治” |
4.4 批判本质主义文化身份的“工具” |
4.4.1 反抗的主体:主体革命和现代主体的死亡 |
4.4.2 位置与接合:中断旧身份、重建新规则 |
4.4.3 策略性身份:把握与重构文化身份的可能 |
第5章 霍尔“文化身份”批判的维度和路径 |
5.1 本质主义阶级身份的消解 |
5.1.1 阶级主体的丧失 |
5.1.2 身份政治的兴起 |
5.2 本质主义种族身份的批判 |
5.2.1 种族主义的种族身份:生物与文化差异 |
5.2.2 种族身份构建中的权力、知识、差异 |
5.2.3 种族身份的消解与重构:从新族性到族裔散居 |
5.3 本质主义民族身份的批判 |
5.3.1 民族主义的民族身份:地理边界与同质文化 |
5.3.2 民族身份构建中的民族叙事策略 |
5.3.3 民族身份的消解与重构:全球化与混杂身份 |
5.4 批判西方中心主义文化身份的路径 |
5.4.1 文化身份批判的前提 |
5.4.2 文化身份批判的立足点 |
5.4.3 文化身份批判的关切点 |
5.4.4 文化身份批判的归宿 |
第6章 霍尔“文化身份理论”及其问题的再反思 |
6.1 霍尔及文化身份问题的“迷思”:若干困惑的再思考 |
6.1.1 霍尔的叙事立场:马克思主义者?后马克思主义者? |
6.1.2 文化身份的“结局”:后身份?无身份? |
6.1.3 文化身份的“未来”:世界主义?族裔散居? |
6.2 霍尔文化身份理论的贡献:建构、反对虚无的阐释范式 |
6.2.1 建构主义的文化身份阐释 |
6.2.2 反对虚无的文化身份阐释 |
6.3 霍尔文化身份理论的限度:摇摆、矛盾的文化身份阐释 |
6.3.1 霍尔文化身份批判从“左”到“右”的摇摆 |
6.3.2 霍尔文化身份阐释中本质与非本质的矛盾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5)《少年维特的烦恼》主人公维特三重人格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人格系统理论 |
二、情迷绿蒂抛弃一切——痴情的“本我” |
三、怀才不遇备受排挤——压抑的“自我” |
四、为爱献身自我陶醉——自杀的“超我” |
五、结语 |
(6)身体展演与童身成人礼 ——《小戏骨》的儿童身体另类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另类儿童身体与形象建构 |
第一节 综述另类儿童身体形象 |
第二节 复调与悖论:儿童形象的“他者”想象性建构 |
第二章 童身成人礼 |
第一节 身体之维:荧屏中的野蛮成长 |
第二节 文化功能:文化表演与身体复制 |
第三章 《小戏骨》童身景观:一种批判的视角 |
第一节 身体景观的学术语境 |
第二节 审美功能:展演与规训 |
第三节 凝视的快感:童身景观与视觉权力 |
第四节 资本的逻辑:童身景观与文化资本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齐泽克的列宁主义革命观 ——行动与事件:后政治时代的社会主义事业(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内容 |
六、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后政治时代的奴役与反抗 |
第一节 资本主义的全球化与全球化的资本主义 |
一、资本主义的全球化 |
二、全球化的资本主义 |
第二节 “第三条道路”和新社会运动 |
一、“第三条道路” |
二、新社会运动 |
第三节 后政治时代的非政治性 |
一、经济的非政治性 |
二、政治的非政治性 |
第二章 后政治时代的革命困境与可能性 |
第一节 后政治时代的革命困境 |
一、资本主义的历史自然化陷阱 |
二、主体的非主体性 |
第二节 后政治时代的革命可能性 |
一、资本主义的界限与短缺 |
二、主体生成的可能性 |
第三章 后政治时代的革命出路:重述行动的列宁主义 |
第一节 何为“重述”? |
第二节 何种“行动”? |
一、实在界的行动 |
二、无意识的行动 |
三、否定的行动 |
第三节 何以“列宁”? |
一、“重新开始”的列宁 |
二、决断的列宁 |
三、退让的列宁 |
第四章 齐泽克革命思想的现代启示 |
第一节 新的联合与超越 |
一、“抽象的普遍性”与“具体的普遍性” |
二、“神话暴力”与“神圣暴力” |
第二节 十月革命的救赎与失败 |
一、作为事件的十月革命 |
二、走向悲剧的个人主义 |
第三节 社会主义的创新与发展 |
一、马克思主义的“空白式”创新 |
二、共产主义的“否定性”发展 |
第四节 借鉴与反思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 |
致谢 |
(8)罗曼司里的真实 ——霍桑新英格兰三部曲的新历史主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美国小说罗曼司传统的谱系研究 |
第一节 美国小说罗曼司传统的神话原型研究 |
第二节 美国罗曼司理论的新历史主义修正 |
第三节 美国罗曼司的历史性 |
一、美国罗曼司与美国清教意识 |
二、美国罗曼司与19世纪理性文化 |
三、历史与现实—罗曼司主题的真实性 |
第二章 《红字》—公民意识的塑造与历史的真实 |
第一节 清教起源的国家神话与历史的文本性 |
第二节 《海关》里两种公民“典范” |
第三节 从臣民到公民——专制与反抗 |
一、清教权威的专制统治 |
二、海斯特的反抗 |
第四节 从公民到公民社会的形成——海丝特的回归 |
一、何为公民社会 |
二、公民秩序的回归——解构海丝特的另一面 |
三、公民社会人类情感交流的恢复 |
四、公民社会的伦理张力——隐私与真实 |
第三章 《七个尖角阁的老宅》—历史意识的塑造与社会的真实 |
第一节 社会真实的罗曼司表现 |
第二节 社会变迁中历史身份的困境 |
一、沉溺于过去的品钦家族 |
二、弃绝历史的霍尔格雷夫 |
第三节 在社会变迁中重塑历史意识 |
一、摆脱历史的成规定式——质疑自然修辞 |
二、警惕超越历史的改革幻景——对话超验主义运动 |
第四节 大团圆结尾?——塑造读者历史意识的关键时刻 |
第四章 《福谷传奇》——乌托邦意识的幻灭和改革的真实 |
第一节 社会改革与乌托邦意识 |
第二节 奇诺比娅女权主义乌托邦的幻灭 |
第三节 霍林华斯超验主义乌托邦的幻灭 |
第四节 卡佛台儿爱欲乌托邦的幻灭 |
第五节 福谷社会田园主义乌托邦的幻灭 |
结语 |
Bibliography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中国当代艺术的“面具”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缘起 |
二 研究现状 |
三 研究思路 |
第一章 中国当代艺术的定位 |
第一节 中国当代艺术的逻辑起点 |
一 中国当代艺术中的现代性理论向度 |
二 中国当代艺术的现代与后现代及前现代之维 |
三 当代艺术之于“观念艺术” |
四 当代艺术中的别现代性思考 |
第二章 中国当代艺术中的表情复制与面具表达 |
第一节 表情复制与面具表达 |
一 张晓刚作品中的表情“脸”形态 |
二 岳敏君作品中的表情“脸”形态 |
三 方力钧作品中的表情“脸”形态 |
四 曾梵志的“面具”表达 |
五 “面具”与“非面具” |
六 面具背后的天价神话 |
第二节 脸的角色与面具表达 |
一 面具 |
二 人脸 |
三 面具与人脸 |
第三节 从表情凝固、复制到面具表达 |
一 表情的凝固与面具生成 |
二 面具的隐藏与伪装 |
三 面具之后:遮蔽与彰显 |
四 从信仰崇拜到自我偶像 |
第四节 本雅明、安迪·沃霍尔与当代“面具” |
一 “灵韵”的消失与“面具”的返魅 |
二 重复的艺术与光晕的嬗变 |
三 由本雅明到当代艺术的技术嬗变与艺术革新 |
四 中国当代艺术与西方后现代艺术的异质同构 |
第三章 中国当代艺术中面具化的多样性面孔 |
第一节 冷漠与僵滞:张晓刚的“中国人”面具及其审美形态 |
一 千人一面的阿尼玛、阿尼姆斯与伪个性化 |
二 意识形态、集体无意识与“压抑”的潜文本 |
三 关于“沉默”的体验和“僵滞”的表达 |
四 “中国人”面孔 |
第二节 怪诞与可怖:岳敏君的“傻笑人”面具及其审美形态 |
一 玩世写实主义的灵魂狂欢 |
二 用偶像亵渎偶像的文化批判 |
三 可笑的理想主义与悲观的现实主义 |
第三节 泼皮与体道:方力钧的“光头”面具及其审美形态 |
一 入世的“光头”面具对崇高与英雄的消解 |
二 体道的“婴儿”与几道于水 |
三 天人合一的现世救赎 |
第四节 异化与空洞:曾梵志的“假面”面具及其审美形态 |
一 面具符号的标准化与非标准化 |
二 面具符号的寓言精神 |
三 空洞化了的世界和严重萎缩的利比多 |
第四章 当代艺术中的面具化手法、功能分析 |
第一节 戏仿(Parody):波普偶像与互文本 |
一 戏仿与“互文本” |
二 戏仿内在的“图底”机制 |
三 对戏仿与恶搞现象的反思 |
第二节 反讽(irony) :伪装与悖论 |
一 反讽概念的一般化 |
二 当代艺术中反讽的多重面孔 |
三 当代艺术中反讽之来路与归途 |
第三节 隐喻(metaphor):“面具”的本体、喻体与喻底 |
一 当代艺术的隐喻功能 |
二 隐喻:面具的表征策略 |
三 隐喻产生的现实基础 |
第四节 反思与批判 |
一 以“丑”的形态进行“面具”化自我表达 |
二 以“真”的思考介入社会现实 |
三 “面具”的所指:反思与批判 |
第五章 面具艺术:形式与记忆的中国表达 |
第一节 艺术形式的中国式改造 |
一 集中西方审美风格于一体的线条 |
二 具有中国审美意蕴的色彩 |
三 汲取中国古典美术风格的构图 |
四 “面具”艺术手法的中国化表达 |
第二节 拼凑:艺术手法的中国式创新 |
一 中国式“拼凑”产生的机制与内在结构 |
二 当代艺术中“拼凑”的特征与表达效果 |
三 “拼凑”背后:自由游戏与人文理想的丧失 |
第三节 具有中国特色的记忆与反记忆 |
一 记忆与技艺的渊源 |
二 有关“记忆”的本质问题 |
三 以视觉经验构筑记忆的想象和情感 |
四 “面具”的符号记忆 |
五 当代艺术馆、艺术展的视觉“集体记忆” |
第四节 当代艺术的中国哲学基础与中国观念表达 |
一 西方之哲学、美学与艺术的影响 |
二 中国传统儒、道、释思想合流的影响 |
三 中国当代艺术的本土资源 |
第五节 当代艺术的民族身份认同 |
一 从“去中国化”看中国当代艺术的西化本质 |
二 从“去中国化”到同质多样中的“中国性” |
三 建立当代艺术的人文精神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向北迁徙的季节》中东西方文化原型内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摘要 |
前言 |
一、选题原因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概况 |
四、章节介绍 |
导论 |
第一节 塔伊布·萨利赫与《向北迁徙的季节》 |
第二节 理论概述 |
第一章 《向北迁徙的季节》中主人公的文化身份辨析 |
第一节 叙述者—东方文化身份 |
第二节 穆斯塔法—西方文化身份 |
第二章 《向北迁徙的季节》中的东方文化人格面具—顺从者面具 |
第一节 顺从者面具的历史溯源 |
第二节 《向北迁徙的季节》中顺从者面具的表征 |
第三节 顺从者而具的当代表现及影响 |
第三章 《向北迁徙的季节》中的西方文化阴影—纵欲者阴影 |
第一节 纵欲者阴影的历史溯源 |
第二节 《向北迁徙的季节》中纵欲者阴影的表征 |
第三节 纵欲者阴影的当代表现及影响 |
第四章 东西方文化自性化 |
第一节 东西方文化的互补作用 |
第二节 东西方文化自性化的时代意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四、自由的代价——对《觉醒》的费洛伊德式解读(论文参考文献)
- [1]斯坦利·卡维尔的电影哲学研究[D]. 王静. 山东大学, 2021(11)
- [2]“精神分析只不过是夸大其辞”——弗洛伊德与法兰克福学派[J]. 马丁·杰伊,耿弘明.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6)
- [3]格雷厄姆·斯威夫特小说“边缘人”书写研究[D]. 余成洁. 福建师范大学, 2020
- [4]斯图亚特·霍尔的文化身份理论研究[D]. 徐明玉. 辽宁大学, 2020(01)
- [5]《少年维特的烦恼》主人公维特三重人格探究[J]. 王波涛. 现代交际, 2020(04)
- [6]身体展演与童身成人礼 ——《小戏骨》的儿童身体另类建构[D]. 陈思思.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7]齐泽克的列宁主义革命观 ——行动与事件:后政治时代的社会主义事业[D]. 张艳艳. 兰州大学, 2019(08)
- [8]罗曼司里的真实 ——霍桑新英格兰三部曲的新历史主义研究[D]. 胡杰.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9]中国当代艺术的“面具”现象研究[D]. 关煜. 上海师范大学, 2019(08)
- [10]《向北迁徙的季节》中东西方文化原型内容研究[D]. 苏乐.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