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盛公水利枢纽工程现代化管理现状及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李琴[1](2019)在《建国以来河套灌区水利事业发展视域下的社会变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河套灌区在水利工程建设方面走在了全国大型灌区的前列,多次受到了水利部、发改委等部委的表彰。河套灌区是我国着名的古老灌区,其特殊的地理条件使水利事业的发展成为影响该地区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从水利发展角度去研究河套灌区的社会变迁,对其他同类条件地区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以河套灌区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交叉研究法等,深入分析了河套灌区的水利事业发展历程和社会变迁状况。经过长期的积累和学习,并到临河进行了实地考察,完成了对河套灌区水利事业发展及社会变迁的研究。对河套灌区研究的时间跨度为建国至今,重点内容为河套灌区水利事业发展视域下的社会变迁,从水利发展角度去研究社会变迁是本文的创新点。河套灌区水利事业发展离不开党的领导以及政府相关政策的支持,因此需要梳理建国以来国家关于河套灌区水利事业的政策以及河套灌区水利事业发展的进程。论文总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引言是对河套灌区研究背景、意义、方法等的阐述;第二部分有四个层次,内容是国家关于河套灌区水利事业的规划,组织机构的工作,河套灌区水利事业发展的进程以及河套灌区的建设成就和地位;第三部分深入分析社会变迁,分为五个层次,主要有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精神文化等的变迁;第四部分总结河套灌区社会变迁的启示,河套水利事业得以健康发展离不开政府政策的支持,科学发展观的引领和人民群众的努力。通过四个部分的层层深入研究并结合实际,详实阐述了河套灌区水利事业发展对该地区社会变迁的影响,这对学术界社会变迁研究方面有重要的补充意义,也对当今我国水利事业发展具有典型示范作用和借鉴意义。
田鑫[2](2019)在《内蒙古河套灌区沈乌灌域耕地灌溉面积与种植结构遥感监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是一个农业发达但水资源匮乏的国家,对水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越来越成为我国农业得以健康发展的基础,而对于灌溉面积与种植结构的监测,作为水资源合理配置的重要依据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在对灌溉面积与种植结构的监测方法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以内蒙古河套灌区沈乌灌域作为研究区,对遥感技术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种植结构与灌溉面积监测方法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同时运用数理统计预测模型对沈乌灌域的灌溉面积进行了预测,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采用基于CART决策树与SEE5.0决策树的分类方法,对沈乌灌域土地利用类型进行分类,并绘制了沈乌灌域土地利用类型图,同时根据野外实测点数据,对基于两种决策树的土地利用类型图的绘制精度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两种决策树分类方法对精度分别为83.5%和88.3%,因此选取SEE5.0决策树的分类结果作为灌溉面积与种植结构提取的依据。(2)选取Landsat-8和MODIS卫星影像,采用基于EVI时序集的决策树分类法,对沈乌灌域的种植结构进行遥感监测,同时根据统计数据以及野外实测数据,分别从面积和位置两方面进行精度评定。同时结合研究区各渠系的土壤分布情况,分析种植结构与土壤类型的分布关系,结果发现Landsat-8和MODIS卫星对于瓜类、玉米、葵花的分类精度分别为91.3%、92.9%、91.4%和78.3%、85.9%、86.2%。可以看出MODIS卫星数据对于瓜类这种种植面积较小且不成片分布的作物,分类结果较差。面积精度评定方面,Landsat-8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均要低于MODIS,结合研究区各渠域的土壤类型与畦田规格,对两者和种植结构的关系进行分析发现,沈乌灌域种植结构分布情况与两者关联程度较低。(3)通过对于植被供水指数VSWI和基于Ts-NDVI特征空间的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VDI的研究,结合野外实测数据,构建基于VSWI和TVDI差异的灌溉面积监测模型,同时根据SVM回归滑动预测模型和Logistic灰色预测模型对沈乌灌域灌溉面积预测结果,对遥感监测模型和数理统计预测模型的精度进行评定,根据精度评定结果发现,SVM回归滑动预测模型的精度明显高于Logistic灰色预测模型,并且高于遥感监测结果,但其预测结果会随着预测步骤的增加偏离实际发展规律,遥感监测模型方面,基于VSWI和TVDI差异的灌溉面积监测模型精度分别为90.2%、91.3%,根据反演正确点占灌溉区域采样点百分比,精度分别为85.3%和89.7%,证明了两种遥感监测模型的可行性,其可为研究区灌溉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肖峰[3](2017)在《老旧工程三盛公大闸创建国家级水管单位的难点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创建国家级水管单位,是改善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条件、加强管理队伍建设、提高水利工程管理能力、减少工程运行中事故发生率、充分发挥工程效益的有效途径。本文对老旧工程三盛公大闸的特点进行了分析,详细介绍了三盛公大闸在创建国家级水管单位过程中的具体做法,提出了建设性建议,供类似老旧工程进行规范化建设时参考。
张宇[4](2016)在《基于轮灌方案的鄂尔多斯黄河南岸灌区水资源优化调配》文中研究表明水是生命之源,基础性的自然资源、战略性的经济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控制因素,人类社会的产生和发展都与水息息相关。近些年不论是从“质”或是“量”上来说,我国水资源缺乏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加之我国又是农业大国,农业灌溉用水占据大量的水资源份额,严重制约了我国工业的发展。21世纪以来,我国西北地区能源化工业迅速崛起为经济增长做出巨大贡献,然而传统农业生产效率不高,挤占了现代工业的用水空间,带来部门间的用水之争。近年来,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水资源可利用量逐年减少,无疑进一步加重了用水矛盾。水权转换是一种缓解工业用水短缺的有效途径,从2000年开始我国便着手开展水权转换试点,鄂尔多斯黄河南岸灌区于2007年完成一期水权转换工程,转换水量1.3亿m3,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鄂尔多斯市阶段工业发展的用水问题。但随着国家“呼包鄂榆”主体经济区划、“一带一路”战略的相继提出,未来20年区域发展动力强劲,对水资源需求更加强烈。论文探讨灌区轮灌模式,研究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与方法,提出农业水源置换的方案,结果表明方案可节约农业灌溉用水量5000万m3,为工业新增项目用水提供水源支持,支撑区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研究的主要成果如下:(1)收集鄂尔多斯市经济社会发展、工农业生产与用水的基础资料,分析部门用水的协调性,揭示区域用水的主要问题。(2)以灌区现状用水水平为依托,参考地区发展规划,对灌区种植结构进行调整。预测灌区主要用水部门在2020、2030年的需水量,同时考虑微咸水的开发利用潜力,在此基础上进行供需平衡分析。(3)为支撑工业园区内新增项目用水,加速区域经济发展,对鄂尔多斯南岸自流灌区进行轮灌方案设计,预计每年至少可节约灌溉用水5000万m3。分析方案实施对各方影响。(4)以社会、经济、环境综合效益最大为目标,结合不同部门用水特点,考虑水质状况构建模型并运用粒子群蚁群算法进行求解。从配水结果来看,规划水平年尚可余水,能够满足转出5000万m3水权,并对后续各方管理提出建议。
杨保军[5](2015)在《办好黄河三盛公水文化博物馆 弘扬黄河工程管理水利文化精神——浅谈如何做好水文化博物馆档案管理工作》文中研究表明文章就水利文化博物馆建设展开论述,提出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
庞珺[6](2014)在《基于生态文明的干旱区湖泊湿地景观环境综合评价及改善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湿地是地球上水陆相互作用形成的一种重要的、独特的、多功能的生态系统,是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和自然界生产力最高、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生态景观之一。被誉为“地球之肾”、“生命摇篮”、“鸟类乐园”、“文明发源地”和“物种基因库”。然而,近几百年来,湿地遭到了严重破坏。特别是20世纪中后期,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经济发展的突飞猛进和人类数量的急剧增长,大量的湿地被改造成农田或作他用,更多的自然资源被过度开发,越来越多的污废水和废弃物肆意排放,致使湿地物种不断减少,生态系统严重失衡,生态景观环境趋于恶化,湿地功能快速退化和丧失。这种局面若得不到有效地控制和改善,将严重制约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与可持续发展。可见,目前对湿地景观环境系统进行科学评价及改善对策研究将是何等的紧迫和重要!因此,本文主要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需求和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宏伟目标出发,以干旱区湖泊湿地为研究对象,以乌梁素海湿地为例,对干旱区湖泊湿地景观环境相关问题、乌梁素海湿地景观环境现状科学评价和改善对策等进行了系统深入的分析与研究。其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在大量调查研究和系统总结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湿地的起源和发展,湿地及湿地系统、景观及景观环境、湿地景观及湿地景观环境的基本概念与界定,湿地系统的组成与类型划分,干旱区湿地景观环境的特征,生态文明提出的背景、生态文明的内涵和要求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与重要意义,生态文明与湿地景观环境的关系等相关理论问题进行了尝试性的创新探讨,有了新的认识,提出了新的见解,丰富了相关理论。(2)针对湿地所面临的诸多问题,系统分析论述了建立干旱区湖泊湿地景观环境综合评价体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认为建立一套科学、合理、可操作的干旱区湖泊湿地景观环境评价体系,是做好修复和保护湿地景观环境工作的基本前提,.十分必要,完全可行。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探讨了湿地系统评价类型和评价尺度,认为湿地景观环境系统的综合评价是一个融合了社会、经济、自然的复杂系统,需要多尺度、多视角、综合性的观点和方法予以评价,才能克服单一尺度和单一因素评价模式所出现的弊端,进而提出了干旱区湖泊湿地景观环境多尺度、系统性和综合性的评价模式。在总结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研究提出了干旱区湖泊湿地景观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八项原则和指标筛选应注意的问题,探讨了湿地景观环境系统的主要影响因素,建立了科学可行的干旱区湖泊湿地景观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根据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结合乌梁素海湿地的实际情况,大量参考了有关的国内外研究成果、国家和地方标准、政策法律法规文件及规划设计资料等,通过认真研究、综合分析和精心筛选,制定了较为合理、切实可行的干旱区湖泊湿地景观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指标等级划分标准。通过系统分析,研究确定了更加灵活、更加智能化的干旱区湖泊湿地景观环境质量模糊神经网络综合评价方法,并构建了相应的评价模型。评价模式、指标体系、指标等级划分标准、智能化评价方法及模型等是合理评价干旱区湖泊湿地景观环境质量的关键和基本前提。(3)在对研究区乌梁素海湿地及其流域的自然地理、社会经济等基本情况总结分析的基础上,摸清了研究区自然地理特征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通过对乌梁素海湿地发育、形成与演变过程的研究和分析,揭示了乌梁素海湿地发育、形成与演变的机理、规律及发展趋势。通过系统分析乌梁素海湿地景观环境现状,总结得出了目前湿地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有关问题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显示:由于缺乏科学合理的治理和保护措施,目前乌梁素海湿地湖体萎缩,水质变差,生态失衡,环境恶化等问题突出,亟需予以解决。通过对乌梁素海湿地景观环境发展变化驱动因子的探讨和研究,找出了影响乌梁素海湿地景观环境发展变化的主要驱动力,认为影响乌梁素海湿地形成演变及景观环境发展变化的驱动力主要有自然和人类活动两大因子。自然因子主要包括地质构造力和黄河的改道,风沙侵袭和黄河水系对湖区的淹没及不平衡冲淤,气候变化对湖泊空间形态、物理性状、生态系统和环境状况等的影响;人类活动在现阶段是湿地景观环境演变的极为重要的驱动力之一(4)利用采集确定的基础数据信息,依据制定的评价体系和标准,采用模糊神经网络综合评价模型,对乌梁素海湿地景观环境现状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以及单因素分析评价,并对评价结果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显示:目前乌梁素海湿地景观环境现状处于一般水平,且有偏差的趋势。总体来看,乌梁素海湿地除对黄河及其流域洪水的调控能力、湖泊湿地珍惜濒危物种鸟类的保护、区域民俗民风的继承与保留、湿地的文化教育科研价值、湿地的旅游观光价值和区域的人口密度等指标较好外,其它绝大部分衡量指标均较差。这与乌梁素海湿地景观环境实际现状相符,说明评级体系、标准、方法及模型合理可行。总之,目前乌梁素海湿地主要面临生态需水来源不足、水体污染加剧、湖区面积萎缩、生态功能严重退化,污染物长期累积、内源污染严重、沼泽化趋势明显加快,流域生态环境治理整体水平不高、污染治理跟不上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等问题。这些问题如不及时妥善解决关系到乌梁素海湿地保护区能否存在和发展。(5)根据研究区乌梁素海湿地景观环境退化的现状,通过综合分析,研究提出了乌梁素海湿地景观环境改善的措施和对策,其措施和对策,切实可行,便于操作,可成为干旱区湖泊湿地景观环境修复、保护和管理的科学决策依据。同时,本文的研究成果也可为其他湿地进行相关研究予以借鉴。
王勇,张帅,刘燕飞[7](2014)在《巴彦淖尔市加快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发展农村小水电》文中指出为了贯彻落实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推进中西部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国家水利部决定继续在全国建设400个电气化县,内蒙古自治区贯彻执行国家关于大力发展小水电的政策,加快小水电开发。实施小水电代柴,促进退耕还林还草和天然林保护;结合江河治理、兴水办电,改善农牧业基础设施,为提高农牧业生产能力服务;为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服务,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小城镇建设,以农村电气化带动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
韩永光[8](2012)在《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指出乌兰布和沙漠东北部是内蒙古规模最大的沙漠绿洲,其垦殖历史可以追溯到汉代,现在绿洲面积仍在大幅度增长。关于乌兰布和沙漠水土资源开发利用、绿洲建设、沙产业发展等方面的研究报道不少,这些研究对乌兰布和沙漠绿洲的发展起到了现实的指导作用。但是近几十年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最快的一个时期,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之间的关系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有必要把绿洲沙产业的思想、科学理论和实践系统地进行梳理和总结。作者在乌兰布和沙漠地区工作20多年,对该地区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状况和资源环境问题有深刻的了解,结合攻读博士期间学习的科学理论,本着联系实际对绿洲沙产业可持续发展理论体系进行阐述,运用发展绿洲沙产业的理论分析乌兰布和沙漠地区的资源环境问题,研究总结切实可行的开发技术,提出合理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并提出保持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措施和政策保障。论文分7章:前言;乌兰布和沙漠(基本情况介绍);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可持续发展理论体系构建;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发展条件分析;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可持续发展模式和经济增长预测: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措施和政策保障;结论与讨论。沙漠绿洲沙产业的概念是:利用沙漠绿洲自然及生物资源,采用高新技术,高效转化太阳能,延伸产业链,对接市场,实现沙漠绿洲可持续发展的高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三效合一”的知识密集型产业。沙漠绿洲沙产业可持续发展须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效益最大、高科技支持、光能利用最大化、资源开发的双项目标、资源开发适度利用、产业间多项互补等原则。乌兰布和沙漠的主要风险是自然灾害,优势条件是水、土地和光能。基于模糊评价法的定量评价模型的模拟结果显示,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发展面临自然环境风险、市场环境风险和企业内部风险这三个层次的风险。该地区沙产业发展风险评级等级为良,也就是说在该地区发展沙产业风险较低。与自然环境风险和市场环境风险相比,由于企业内部风险的评价等级为差,因此该地区发展沙产业是要特别重视对企业内部风险的控制和防范,重点应该放在技术和管理上。用回归模型分析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结构,结果表明轻工业、养殖业和旅游业都对当地的经济有正向影响。其中对地方经济贡献最大的是轻工业(相关系数0.632),其次是养殖业(相关系数0.383),贡献最小的是旅游业(相关系数0.176)。利用Eviews软件建立非季节的Holt模型来预测乌兰布和沙漠绿洲不同沙产业今后经济增长趋势,2011—2015年种植业、养殖业、经济林、中草药和旅游业的产值(收入)都呈增加的趋势,种植业和养殖业增加趋势明显高于其他3种产业类型。乌兰布和沙漠发展沙产业的基本模式包括:城市和农村的地域经济一体化模式;沙产业建设、生态建设、经济发展一体化模式;高效节水设施农业发展模式;以生态治理为核心的沙产业发展模式;林草种植结合的发展模式和可再生能源发展模式。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主要以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种植加工为主的绿色食品产业;以肉苁蓉、甘草、苦豆子等为主的中药材加工业;以果——粮模式、果一菜模式和果——草模式为主的生态经济林产业;以奶牛和肉羊养殖为重点的畜牧养殖业;顺应时代潮流发展,自然人文兼具,科技生态并重,历史文化交融的复合型多功能的生态旅游业,发展光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六大产业。
沈静[9](2012)在《遥感技术在灌溉面积监测上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是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国家之一,又是农业大国,农业用水约占总用水量的70%,其中灌溉用水量占农业用水量的80%。而农业灌溉用水管理相对薄弱,用水短缺与浪费并存。随着人口增长和对粮食需求的增长,要求灌溉面积也不断增加,从我国严重缺水的实际状况看,节约挖潜、提高灌溉管理水平是解决农业缺水问题的唯一途径。灌溉面积监测是灌区管理的重要环节,是灌溉效益评价的基础指标,也是区域水资源管理重要指标。通过实时有效的动态监测,可以定量掌握灌溉用水的去向,对灌溉用水的合理分配、调度和管理,提供数据支撑。因此从提高灌区管理信息化水平入手,应用遥感等先进技术手段,进行灌溉面积监测技术研究,对于提高灌区管理水平、提灌区用水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选题自《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的十六项重大专项之一的“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之“水利业务应用信息服务系统先期攻关-水资源监测、评价和管理”项目,利用卫星提供的遥感影像数据建立土壤含水量以及干旱指标的监测模型,在内蒙古河套灌区进行了实际灌溉面积监测的应用研究。论文首先从灌溉面积监测的研究意义及灌区灌溉管理现状分析入手,阐述了目前灌区灌溉管理存在的问题以及遥感技术相对于传统灌溉面积调查的优势,对国内外遥感技术在灌溉面积监测上的应用现状和趋势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在此基础上,研究了遥感干旱指数用于灌溉监测的可行性,构建了基于干旱指数差异阈值的灌溉面积遥感监测模型。选取河套灌区磴口县东风干渠灌域进行了模型的应用研究,选取HJ1A/1BCCD卫星数据,进行了不同大气校正方法的对比研究,计算和分析了研究区域两次灌水过程中的垂直干旱指数(PDI)、修正的垂直干旱指数(MPDI)分布和变化,基于干旱指数差异阈值与灌溉面积的变化关系确定了差异阈值,计算出两次灌水的灌溉面积,经与地面监测和统计数据校验,结果合理。选取Landsat TM卫星数据,在内蒙古河套灌区全区范围内进行了垂直干旱指数(PDI)和短波红外垂直失水指数(SPSI)模型用于灌溉面积监测的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所建立的基于干旱指数差异阈值的遥感灌溉面积监测模型,能有效、便捷地实现大尺度范围内实际灌溉面积的监测,可为灌区灌溉情况实时监控及科学灌溉管理决策提供技术支撑,从而提高灌区用水效率,保障地区粮食生产安全。
赵晓光[10](2011)在《黄河水资源管理调度数字化研究与实践》文中研究说明黄河是我国西北、华北地区的重要水源,以其占全国河川径流总量2%的水资源,承担着全国12%的人口、15%的耕地和50多座大中城市的供水任务,同时还要向流域外部分地区远距离调水。但是,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黄河流域水资源供需矛盾不断加剧,下游频繁断流,进入九十年代,几乎年年断流。黄河日趋加剧的断流局面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为缓解黄河流域水资源供需矛盾和黄河下游断流形势,1998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原国家计划委员会和水利部联合颁布实施了《黄河水量调度管理办法》,授权黄委对黄河水量实施统一调度。自1999年开始实施黄河水量统一调度以来,通过综合运用行政、工程、科技、法律、经济等手段,精心组织,科学调度,取得了连续10年不断流的成绩。通过多年研究与实践,初步建立了行之有效的综合管理措施,基本遏制了超计划用水势头,流域特别是河口地区生态环境有所改善,促进了节水型社会建设,有力支撑了流域及相关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但水资源供需矛盾依然十分突出。断流现象虽然有所缓解,黄河流域属资源性缺水地区的特征仍不改变。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水量不断增加,缺水形势越来越严峻,加之流域统一管理十分薄弱,黄河缺水断流问题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缺水已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怎样监管及调度有限的黄河水资源,使之发挥最大的效用,成为一个重要的议题。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水资源调度数字化被提出并开始实施。2002年12月,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公布《“数字黄河”工程规划》报告,全面指导“数字黄河”工程建设。“数字黄河”以新的治水思路为出发点,紧密跟踪当前科技的最新技术和发展趋势,从水利信息流入手,将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全面引入水利行业,为实现中国水利现代化提供了可操作的具体内容。“数字黄河”工程的提出是黄河治理开发与利用的需要,是黄河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中国水利信息化的需要,是在流域层面上对中国“数字化”发展战略的具体响应。黄河水资源管理与调度数字化(简称“数字水调”)是“数字黄河”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的治水思路与当前科技的最新技术成果相结合的产物,是从水资源管理与调度的业务流和信息流入手,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为支撑,实现水资源优化调度管理的过程。“数字水调”工程本身也是非常复杂的。自2003年开始建设以来,借助全数字摄影测量、遥测、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等现代化手段及传统手段采集水量调度管理相关的基础数据,通过微波、超短波、光缆、卫星等快捷传输方式,构建一体化的水资源管理与调度数字集成平台和虚拟环境,在这一平台和环境中,以功能强大的系统软件与数学模型对黄河水资源调度和管理的各种方案进行模拟、分析和研究,并在可视化的条件下提供决策支持,增强决策的科学性和预见性。根据工程建设规划,“十二五”期间将继续推进“数字水调”工程建设,在黄河入海老刁口流路及河口每一个河水出水口建设监视控制自动化和网络传输设备。科技的飞速发展,在“数字水调”相关领域出现了许多新的技术,而且,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也发现需要增加的新水调管理需求及技术改进创新点。为更好地使已建工程发挥最大功用,更好地为后期工程建设提供技术参考,更好地节省工程建设成本,本项研究将深入剖析研究已建“数字水调”工程系统,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和当今先进水资源管理数字化技术,提出工程建设革新方案,为上级工程建设领导部门的科学决策提供参考。
二、三盛公水利枢纽工程现代化管理现状及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三盛公水利枢纽工程现代化管理现状及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建国以来河套灌区水利事业发展视域下的社会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一、引言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选题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三)主要研究方法 |
1.文献研究法 |
2.调查研究法 |
3.交叉研究法 |
(四)论文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五)研究条件、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措施 |
1.研究条件 |
2.存在的问题 |
3.解决的措施 |
二、建国以来河套灌区水利事业发展的规划及进程 |
(一)涉及河套灌区水利事业发展的相关国家规划 |
1.“五七”规划及一首制 |
2.“六四修正规划” |
3.“七四规划” |
4.“八三规划” |
(二)河套灌区水利工作的组织机构 |
1.党政机关 |
2.基层领导 |
3.专门性机构的设立 |
(三)河套灌区水利事业发展进程 |
1.1949 年~1965 年,保灌工程建设 |
2.1965 年~1978 年,排水骨干工程建设 |
3.1978 年~1998 年,排灌配套和田间配套工程建设 |
4.1998 年至今,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建设 |
(四)河套灌区的建设成就及地位 |
三、建国以来河套灌区水利事业发展下的社会变迁 |
(一)社会经济的变迁 |
1.主要效益的增加 |
2.产业结构的优化 |
3.人民收入的增加 |
4.就业水平的提高 |
(二)生态环境的变迁 |
1.土壤的盐碱化程度减弱 |
2.防洪、防沙和防凌能力增强 |
3.生物多样性增加 |
(三)水利文化和灌溉技术的变迁 |
1.水利文化的丰富 |
2.灌溉技术的进步 |
(四)科研及教育的变迁 |
1.科研的进展 |
2.教育的推进 |
(五)人口的变迁及民族团结事业的进步 |
1.人口的变迁 |
2.民族团结事业的进步 |
四、建国以来河套灌区社会变迁的启示 |
(一)党和国家水利建设政策支持是保障 |
(二)绿色发展理念是思想引领 |
(三)河套人民“总干”精神是灵魂 |
(四)因地制宜是关键 |
(五)科研工作是动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生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成果 |
附录 |
(2)内蒙古河套灌区沈乌灌域耕地灌溉面积与种植结构遥感监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灌溉面积遥感提取研究进展 |
1.2.2 基于数理统计模型的灌溉面积预测研究进展 |
1.2.3 种植结构遥感提取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处理 |
2.1 河套灌区概况简介 |
2.1.1 自然地理 |
2.1.2 建造历史 |
2.1.3 水资源状况 |
2.1.4 用水组成 |
2.2 研究区概况简介 |
2.2.1 地理位置 |
2.2.2 研究区气候 |
2.2.3 研究区主要农作物生长周期 |
2.3 数据来源 |
2.3.1 作物采样点数据 |
2.3.2 畦田规格与土壤质地 |
2.3.3 Landsat8卫星遥感影像数据 |
2.3.4 MODIS卫星遥感影像数据 |
2.4 数据预处理 |
2.4.1 Ladnsat-8数据预处理 |
2.4.2 MODIS数据预处理 |
2.4.3 数理统计模型数据预处理 |
2.4.4 土地利用分类 |
2.5 小结 |
3 灌溉面积与种植结构监测方法研究 |
3.1 灌溉面积遥感监测方法研究 |
3.1.1 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的反演方法 |
3.1.2 地表温度的反演方法 |
3.1.3 植被供水指数VSWI |
3.1.4 温度植被干旱指数 |
3.1.5 灌溉面积遥感监测模型构建方法 |
3.2 基于数理统计模型的灌溉面积监测方法 |
3.2.1 预测方案的选择 |
3.2.2 Logistic灰色预测模型 |
3.2.3 支持向量机回归滑动预测模型 |
3.3 种植结构遥感监测方法研究 |
3.3.1 植被指数分析 |
3.3.2 决策树分类法 |
3.4 本章小节 |
4 沈乌灌域灌溉面积遥感监测分析 |
4.1 地表温度反演 |
4.1.1 植被覆盖度的像元二分模型 |
4.1.2 地表比辐射率的估算 |
4.1.3 黑体辐射亮度计算 |
4.1.4 地表温度反演 |
4.2 基于植被供水指数的研究区灌溉面积提取 |
4.2.1 植被供水指数计算 |
4.2.2 基于VSWI差异的研究区灌溉面积监测 |
4.3 基于温度植被干旱指数的灌溉面积提取 |
4.3.1 地表温度-归一化差分植被指数特征空间 |
4.3.2 温度植被干旱指数计算 |
4.3.3 基于TVDI差异的研究区灌溉面积监测 |
4.4 基于数理统计模型的灌溉面积预测 |
4.4.1 模型的构建 |
4.4.2 模型精度对比 |
4.5 灌溉面积监测结果分析与对比 |
4.6 小结 |
5 沈乌灌域种植结构遥感监测分析 |
5.1 基于Landsat-8 EVI时序数据的种植结构提取 |
5.1.1 Landsat-8 EVI时间过程曲线分析 |
5.1.2 Landsat-8 EVI决策树规则提取 |
5.2 基于MODIS EVI时序数据的种植结构提取 |
5.2.1 MODIS影像EVI时间过程曲线分析 |
5.2.2 瓜类决策树规则提取 |
5.2.3 葵花决策树提取规则 |
5.2.4 玉米决策树提取规则 |
5.3 作物分类结果分析与对比 |
5.3.1 面积精度评定 |
5.3.2 位置精度评定 |
5.4 各渠系种植结构分析 |
5.5 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3)老旧工程三盛公大闸创建国家级水管单位的难点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概况 |
2 老旧工程特点分析 |
2.1 工程主体老旧 |
2.2 管理难度大 |
2.3 现代化管理设施升级困难 |
3 三盛公大闸管理措施分析 |
3.1 管理组织保障体系健全 |
3.2 运行管理经费有保障 |
3.3 确权划界完全彻底 |
3.4 工程控制运用规范科学 |
3.5 应急管理工作到位 |
3.6 工程日常管理规范有序 |
3.7 工程面貌焕然一新 |
4 有关建议 |
4.1 借势发力, 强化硬件建设 |
4.2 加强现代化设备技术标准建设 |
5 结语 |
(4)基于轮灌方案的鄂尔多斯黄河南岸灌区水资源优化调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领域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灌溉需水研究进展 |
1.2.2 作物需水量研究进展 |
1.2.3 灌区水资源优化调配研究进展 |
1.2.4 水权及水市场研究进展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2 区域概况 |
2.1 灌区自然地理特性 |
2.1.1 气候状况 |
2.1.2 地形地貌 |
2.1.3 地质条件 |
2.1.4 河流水系 |
2.2 灌区现状及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
2.2.1 灌区发展历史 |
2.2.2 灌区现状 |
2.2.3 灌区社会经济发展指标 |
2.3 灌区水资源利用的主要问题 |
2.4 本章小结 |
3 灌区需水预测 |
3.1 农业灌溉需水 |
3.1.1 种植结构 |
3.1.2 灌溉水利用系数 |
3.1.3 作物需水 |
3.1.4 有效降水 |
3.1.5 地下水补给 |
3.1.6 土壤储水量 |
3.1.7 灌溉定额 |
3.1.8 灌溉制度 |
3.2 生活需水 |
3.3 乡镇一般工业需水 |
3.4 生态环境需水 |
3.5 研究水平年总需水 |
3.6 本章小结 |
4 区域可供水量预测 |
4.1 地表水 |
4.2 地下水 |
4.3 非常规水源 |
4.4 灌区水资源可供水量汇总 |
4.5 本章小结 |
5 灌区轮灌、轮休方案设计 |
5.1 灌区实施轮灌的必要性 |
5.2 灌区实施轮灌的可行性 |
5.3 轮灌实施方案设计 |
5.4 可转水量分析 |
5.5 轮灌方案对各方影响 |
5.5.1 对社会的影响 |
5.5.2 对区域经济影响 |
5.5.3 对生态环境影响 |
5.6 本章小结 |
6 灌区水资源优化配置 |
6.1 灌区多水源联合调配规则 |
6.2 灌区水资源优化调配模型 |
6.2.1 模型建立 |
6.2.2 模型参数的选取 |
6.3 模型求解方法 |
6.3.1 方法介绍 |
6.3.2 计算步骤 |
6.3.3 参数设定 |
6.4 模型求解 |
6.5 后期管理建议 |
6.5.1 社会参与 |
6.5.2 政府监督 |
6.5.3 地下水位监测 |
6.5.4 地下水水质 |
6.5.5 优化水土资源格局 |
6.5.6 加强灌区生态建设 |
6.5.7 积极开发利用微咸水 |
6.6 本章小结 |
7 结论及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实践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办好黄河三盛公水文化博物馆 弘扬黄河工程管理水利文化精神——浅谈如何做好水文化博物馆档案管理工作(论文提纲范文)
1 档案管理在黄河水文化博物馆中的作用 |
2 档案管理中存在的不足 |
3 对策 |
(6)基于生态文明的干旱区湖泊湿地景观环境综合评价及改善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湿地科学的起源与发展 |
1.2.2 湿地相关问题的研究现状 |
1.2.3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 本文的研究目的、意义、内容及方法 |
1.3.1 主要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3.3 主要研究内容 |
1.3.4 研究思路、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 小结 |
2 湿地景观环境及其相关理论探讨 |
2.1 湿地景观环境的概念及界定 |
2.1.1 湿地及湿地系统 |
2.1.2 景观及湿地景观 |
2.1.3 环境及湿地景观环境 |
2.2 湿地景观环境系统组成及类型划分 |
2.2.1 湿地景观环境系统组成 |
2.2.2 湿地景观环境类型划分 |
2.3 干旱区湿地景观环境的主要特征 |
2.3.1 干旱区及其分布 |
2.3.2 干旱区湿地景观环境的主要特征 |
2.4 生态文明与湿地景观环境 |
2.4.1 生态文明的提出 |
2.4.2 生态文明的内涵及要求 |
2.4.3 生态文明与湿地景观环境的关系 |
2.5 小结 |
3 干旱区湖泊湿地景观环境综合评价体系研究 |
3.1 评价体系建立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
3.2 评价类型与评价尺度研究 |
3.2.1 评价类型的选择及确定 |
3.2.2 评价尺度分析 |
3.3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
3.3.1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
3.3.2 评价指标筛选需注意的问题 |
3.3.3 湿地景观环境系统主要影响要素分析 |
3.3.4 评价指标体系及其说明 |
3.4 评价等级及指标标准确定 |
3.5 小结 |
4 干旱区湖泊湿地景观环境综合评价方法研究及模型构建 |
4.1 评价方法的选择及确定 |
4.2 评价模型构建的数学理论基础 |
4.2.1 模糊系统简介 |
4.2.2 神经网络的概念与原理 |
4.2.3 模糊神经网络 |
4.3 综合评价模型构建 |
4.4 小结 |
5 研究区湖泊湿地景观环境现状与驱动因子分析 |
5.1 乌梁素海湿地基本概况 |
5.1.1 流域概况 |
5.1.2 河套灌区概况 |
5.1.3 乌梁素海海区概况 |
5.2 乌梁素海湿地的形成、演变与景观环境现状 |
5.2.1 乌梁素海湿地的形成与演变 |
5.2.2 乌梁素海湿地景观环境现状 |
5.3 乌梁素海湿地景观环境问题诊断及驱动因子分析 |
5.3.1 乌梁素海湿地景观环境问题诊断 |
5.3.2 乌梁素海湿地景观环境发展变化的驱动因子 |
5.4 小结 |
6 研究区湖泊湿地景观环境综合评价及成果分析 |
6.1 评价因素及基础数据信息采集与确定 |
6.2 乌梁素海湿地景观环境质量评价 |
6.2.1 模糊神经网络综合评价 |
6.2.2 单因素评价 |
6.3 乌梁素海湿地景观环境质量评价成果分析 |
6.4 小结 |
7 研究区湖泊湿地景观环境改善措施及对策研究 |
7.1 着力实施开源节流,努力增加生态补水 |
7.1.1 充分挖掘潜力,扩大补水水源 |
7.1.2 开展节约用水,提高用水效率 |
7.2 加快污染源综合治理,实现污染物达标排放或零排放 |
7.2.1 综合整治工业点源,全面推进清洁生产 |
7.2.2 发展生态农业,控制面源污染 |
7.2.3 搞好城镇建设规划,推进生态城镇建设 |
7.2.4 加强村庄综合整治,逐步削减农村污染 |
7.3 加强水土保持和生态建设,防止水土流失 |
7.3.1 加强源头治理,确保防治效果 |
7.3.2 搞好过程控制,减少水土流失 |
7.3.3 强化滨湖周边整治,控制泥沙进入湖泊 |
7.4 大力整治河渠,建设生态水系 |
7.4.1 改善河渠水质,减少入湖污染 |
7.4.2 实施生态护岸,改善生态环境 |
7.5 加大湖区综合整治,全面改善湿地生态景观环境 |
7.5.1 开挖网格水道系统,改善湖区水动力条件 |
7.5.2 加快湖泊底泥疏浚及资源化利用,消除内源污染 |
7.5.3 优化整治水生植物,改善湖区生态环境 |
7.5.4 实施生态改造工程,保护湿地生物多样性 |
7.5.5 加强自然景观资源的利用和改造,综合提升湿地景观水平 |
7.6 全面提高管理水平,促进乌梁素海湿地景观环境健康发展 |
7.6.1 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实现依法保护管理 |
7.6.2 理顺管理体制,健全管理机构,提高管理水平 |
7.6.3 加强监测和科学研究,为湿地建设和保护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
7.6.4 加大投入,形成良好的湿地保护管理投入机制 |
7.6.5 广泛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对湿地保护的意识 |
7.7 小结 |
8 结论及建议 |
8.1 结论 |
8.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及发表论文情况 |
(8)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对绿洲和沙产业的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对绿洲的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对沙产业的研究现状 |
1.2.3 国外对沙产业的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2 乌兰布和沙漠的基本情况 |
2.1 乌兰布和沙漠现状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质地貌 |
2.1.3 气候特征 |
2.1.4 土壤 |
2.1.5 植被 |
2.1.6 水文水资源状况 |
2.1.7 社会经济条件 |
2.2 乌兰布和沙漠的危害及治理 |
2.2.1 乌兰布和沙漠危害 |
2.2.2 乌兰布和沙漠治理 |
2.3 乌兰布和沙漠绿洲发展历史 |
2.3.1 古绿洲历史与乌兰布和沙漠成因 |
2.3.2 旧绿洲发展过程 |
2.3.3 新绿洲的现代发展过程 |
3 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可持续发展理论体系构建 |
3.1 沙漠绿洲沙产业概念 |
3.2 沙漠绿洲可持续发展战略 |
3.3 沙漠绿洲沙产业可持续发展理论 |
3.4 沙漠绿洲沙产业可持续发展 |
3.4.1 沙漠绿洲沙产业可持续发展理论体系构建原则 |
3.4.2 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可持续发展理论体系建设 |
3.4.3 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可持续发展目标 |
4 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发展条件分析 |
4.1 乌兰布和沙漠绿洲发展沙产业的资源优势 |
4.1.1 自然地理特征及区位优势 |
4.1.2 光热资源优势 |
4.1.3 水资源优势 |
4.1.4 土地资源优势 |
4.1.5 植被资源优势 |
4.1.6 农业基础优势 |
4.2 乌兰布和沙区沙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限制因素 |
4.2.1 风沙灾害 |
4.2.2 土地沙化、土壤盐渍化 |
4.2.3 灌溉设施滞后,运行不合理 |
4.2.4 自然灾害频繁 |
4.2.5 人口压力过大 |
4.2.6 农业结构不合理 |
4.2.7 科技相对落后 |
4.2.8 产业结构不合理 |
4.3 沙产业发展态势 |
4.3.1 沙漠绿洲沙产业开发的自然及社会条件具备 |
4.3.2 沙区开发的技术条件成熟 |
4.4 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风险评价 |
4.4.1 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风险分析 |
4.4.2 绿洲沙产业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 |
4.4.3 基于模糊评价法的绿洲沙产业风险定量评价模型 |
4.4.4 乌兰布和沙区沙产业发展风险程度定量评价结果分析 |
5 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可持续发展模式和经济增长预测 |
5.1 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可持续发展模式 |
5.1.1 城乡区域经济一体化模式 |
5.1.2 沙产业与生态经济建设一体化发展模式 |
5.1.3 高效节水设施农业发展模式 |
5.1.4 以生态治理为核心的发展模式 |
5.1.5 林草种植相结合的发展模式 |
5.1.6 可再生能源发展模式 |
5.2 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的发展 |
5.2.1 绿洲沙产业适合发展类型 |
5.2.2 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现状 |
5.3 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分析 |
5.4 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与经济增长预测模型 |
6 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措施和政策保障 |
6.1 合理利用水资源,实施节水农业技术 |
6.1.1 水资源对农业发展的承载潜力 |
6.1.2 节水农业的具体措施 |
6.2 增加林草植被,完善防护林体系 |
6.2.1 绿洲外围封沙育林育草恢复天然植被 |
6.2.2 营造绿洲边缘防风固沙林 |
6.2.3 完善绿洲内部农田林网建设 |
6.2.4 严禁乱砍滥伐,合理利用沙区野生植物资源 |
6.3 合理开发光热土地资源 |
6.3.1 光热资源生产潜力分析 |
6.3.2 充分利用光热资源 |
6.3.3 提高农产品转化效益 |
6.4 科学合理的规划产业布局 |
6.5 发展循环经济,扶持龙头企业,完善产业体系 |
6.6 制定优惠的政策 |
6.6.1 制定优惠政策,对政府的推动和引导机制进行完善 |
6.6.2 制定沙产业发展政策及配套相关政策 |
6.6.3 形成沙产业发展的科学评估与决策机制 |
6.7 资金与法律政策支持 |
6.7.1 法律支持 |
6.7.2 资金支持 |
7 结论与讨论 |
7.1 结论 |
7.2 讨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9)遥感技术在灌溉面积监测上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 |
1.1.1 灌溉面积监测研究的意义 |
1.1.2 现有方法及其局限性 |
1.1.3 遥感技术应用于灌概管理的优势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国外研究概况 |
1.2.2 国内研究概况 |
1.2.3 发展趋势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2 基于干旱指数的遥感灌溉面积监测方法研究 |
2.1 干旱指数用于遥感灌溉监测的原理 |
2.1.1 Nir-Red光谱特征空间 |
2.1.2 构建Nir-Swir光谱特征空间 |
2.2 干旱指数建模 |
2.2.1 垂直干旱指数PDI |
2.2.2 修正的垂直干旱指数MPDI |
2.3 基于干旱指数差异阈值的遥感灌溉面积监测模型 |
2.4 本章小结 |
3 研究区域概况和研究方案 |
3.1 内蒙古河套灌区简介 |
3.1.1 自然地理 |
3.1.2 建造历史 |
3.1.3 水资源概况 |
3.1.4 用水组成 |
3.1.5 作物种植结构 |
3.1.6 灌溉工程渠系布置 |
3.1.7 具体研究区域介绍 |
3.2 总体技术路线 |
3.3 选用卫星简介 |
3.3.1 HJ-1A/1BCCD卫星简介 |
3.3.2 Landsat TM卫星简介 |
3.4 本章小结 |
4 数据选取及预处理 |
4.1 原始遥感影像数据源的选取 |
4.2 几何精校正与影像裁剪 |
4.3 大气校正 |
4.3.1 辐射定标 |
4.3.2 运行6S模型进行大气校正 |
4.3.3 运行ENVI FLAASH模块进行大气校正 |
4.3.4 两种大气校正方法对比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基于HJ1A/1BCCD影像的磴口县灌溉面积监测 |
5.1 HJ1A/1BCCD影像的光谱特征分析 |
5.2 遥感干旱指数模型 |
5.2.1 ERDAS model中建模计算PDI |
5.2.2 ERDAS model中建模计算MPDI |
5.2.3 结果验证 |
5.3 基于干旱指数差异闽值的遥感灌溉面积监测模型 |
5.3.1 差异阈值选取分析 |
5.3.2 灌溉面积分析与结果验证 |
5.4 本章小结 |
6 基于Landsat TM卫星的河套灌区干旱指数监测 |
6.1 Landsat TM卫星影像的光谱特征分析 |
6.2 遥感干旱指数模型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黄河水资源管理调度数字化研究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课题研究方法与内容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章 黄河水资源管理调度体系 |
2.1 黄河水量调度管理工作现状 |
2.2 黄河水量调度管理系统建设的必要性 |
2.3 可行性分析 |
2.4 建设目标、任务和原则 |
第3章 "数字水调"的重要组成部分—黄河下游引黄涵闸远程监控系统 |
3.1 系统设计原则 |
3.2 系统建设目标及功能 |
3.3 系统体系结构框架 |
3.4 系统信息流程 |
3.5 系统各级硬件设备组成及其基本工作原理 |
3.6 黄河下游远程监控软件系统 |
3.7 现地视频系统 |
第4章 系统运行稳定性分析及相关技术应用 |
4.1 引水计量 |
4.2 通信网络 |
4.3 监控软件 |
4.4 设备正常老化更换 |
4.5 其他影响系统运行稳定的因素 |
第5章 "数字水调"工程十二五建设及决策支持系统的实现 |
5.1 "数字水调"十二五规划 |
5.2 决策支持系统研究 |
5.3 建设效果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四、三盛公水利枢纽工程现代化管理现状及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建国以来河套灌区水利事业发展视域下的社会变迁研究[D]. 李琴.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9(07)
- [2]内蒙古河套灌区沈乌灌域耕地灌溉面积与种植结构遥感监测研究[D]. 田鑫.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9(01)
- [3]老旧工程三盛公大闸创建国家级水管单位的难点分析[J]. 肖峰. 中国水能及电气化, 2017(08)
- [4]基于轮灌方案的鄂尔多斯黄河南岸灌区水资源优化调配[D]. 张宇.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16(05)
- [5]办好黄河三盛公水文化博物馆 弘扬黄河工程管理水利文化精神——浅谈如何做好水文化博物馆档案管理工作[J]. 杨保军. 内蒙古水利, 2015(01)
- [6]基于生态文明的干旱区湖泊湿地景观环境综合评价及改善对策研究[D]. 庞珺. 山东农业大学, 2014(02)
- [7]巴彦淖尔市加快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发展农村小水电[J]. 王勇,张帅,刘燕飞. 科技创业家, 2014(02)
- [8]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 韩永光.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2(06)
- [9]遥感技术在灌溉面积监测上的应用研究[D]. 沈静. 大连理工大学, 2012(10)
- [10]黄河水资源管理调度数字化研究与实践[D]. 赵晓光. 山东大学, 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