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庭坚书法石刻面临“无顶”之灾

黄庭坚书法石刻面临“无顶”之灾

一、黄庭坚书法石刻群面临“没顶”之灾(论文文献综述)

贺海锋[1](2020)在《潇湘八景 ——宋代地域性山水风格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潇湘八景—宋代地域性山水风格研究》为研究对象,对两宋时期“潇湘八景”的产生及内在文脉图像脉络,不同时期不同艺术创作者对这一“母题”不同的表达,以及“潇湘八景”横跨宋代这个特殊时代与新儒家主义的结合及其意义,文学情怀的追溯,图像意义的隐喻,空间规律的遵循等问题进行集中探讨。本文的研究发现,“潇湘八景”这一作品群跨时较长,所涉范围涵盖东亚文化区域,参与其间的画家较多,且画家所属阶层也较为多样,但其共同点是遵循“潇湘八景”所涉的诗意命题和各自运用这些诗意命题进行自由组合,这些组合的特点遵循着自董源以来“南方”地域性视觉创造,这种视觉创造遵循着以董源为主的几件可靠作品提供的信息,这些信息指向地域性山水风格的“源代码”。其中一脉由宋迪—王洪—马远—夏圭指向董源、巨然,甚至更为广大的北宋传统;另一脉由米芾—米友仁—牧溪—舒城李氏指向董源、巨然。这两条线索关于“潇湘八景”中“潇湘”的地域性在山水中有不同内容呈现,当然本文也涉及对郭熙《树色平远》和赵斡、王诜等人的作品分析。对这些作品群的分析是想通过比较研究,找到有关“士大夫”们是怎样依据中国更为深远强大的文化资源,达到创作者对宇宙秩序的认识,以此作为山水文明形态的精神依托,从而揭示“潇湘八景”作品群创作的内在动力与文化逻辑。山水画的文明形态相对于其他文化文明形态更为年轻,山水所依赖的文化资源相对丰富。用“地域性”的概念知识来诠释山水画的文明也是遵循着在这块“地:域”上更为综合的文化脉络。无论是通过“地域”承载的所有文化生发的实体空间,还是通过携带了这一特定“地域”性文化特性的实体空间反作用于新的文化内容上,对“这一课题的研究,恰恰是关于这一问题诠释的开端”。

张帆[2](2016)在《《<清史稿·艺文志>补编》着录笔记小说集解》文中研究指明《<清史稿·艺文志>补编》为近人武作成独力完成之作,对《清史稿·艺文志》进行了大量增补,共增补四部书一万零四百三十八种,其中子部小说类包括笔记、章回演义、弹词三属,共二百五十七部,而笔记小说之属包括《梦园丛说》、《奁史》、《瓮牖馀谈》、《遁窟谰言》等五十二部,多为反映社会现实的传奇、志怪及佚事杂俎等。据目前资料看来,这五十二部小说除《聊斋志异》得到充分研究之外,馀皆鲜有提及。《聊斋志异》是清代文学成就最高的文言短篇小说集,影响极为深远,大批作者争相追随仿作,事实上,这五十二部小说中,即有不少是《聊斋志异》的仿作。这些书中亦不乏诸如《瓮牖馀谈》《重订西青散记》《谐铎》《京尘杂录》《耳食录》《梦厂杂着》《兰苕馆外史》等优秀之作,遗憾的是,长期以来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此外,由于资料的缺乏,关于这五十二部文言小说尚有不少存疑之处,比如《琐蛣杂记》与《六合内外琐言》的关系尚未明确等。因此,对于这52部小说进行全面而系统的考察很有必要。本文以上述五十二部作品为单位,以《<清史稿·艺文志>》着录顺序为次序,力求全面系统收集作家生平行迹、作品成书过程、历代官私书目以及历代文献中相关的着录、序跋、版本考订、作品内容等资料。每部作品资料后附按语,对所收材料进行校勘比误,并对作者生平行迹、主要着作及其版本、作品内容、版本流传等作简要述评,以表达整理者对作品的初步认识,为研究者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孙文明[3](2014)在《《碧梧玩芳集》校注》文中研究指明马廷鸾,字翔仲,号碧梧,镜州乐平人(今江西乐平人)。其德行清正,刚正不阿,学问渊博,为南宋末年着名的政治人物。现存的《碧梧玩芳集》,是由四库馆臣修《四库全书》时,徒《永乐大典》辑录而出。《碧梧玩芳集》收入了马廷鸾所作的制文、序跋、字说、墓志铭、诗、词等作品。其整体上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和史学价值,但中外学界封马廷鸾及其《碧梧玩芳集》研究甚少,成果寥寥。学界虽已封《碧梧玩芳集》进行了点校和整理,但这些点校和整理依然存在不少的问题。一是未能选取清代翰林院抄本,这一现存最早的善本为底本。现有的点校和整理往往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或《豫章丛收》本为底本。二是未能把《永乐大典》残卷中的马廷鸾作品作为参校封象。三是没有封《碧梧玩芳集》中羼入的他人作品进行甄别。四是没有较完借地搜集马廷鸾的佚文。笔者不揣鄙吝,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对马廷鸾及其《碧梧玩芳集》进行研究和输述。第一,前言部分。主要论述焉廷鸾的家世生平、思想着述,《碧梧玩芳集》的内容、艺术风格。同畴封马廷鸾的佚作进行辑佚,封《碧梧玩芳集》中羼入的他人作品进行甄别。第二,校注部分。此次《碧梧玩芳集》校注以最早的清代翰林院抄本显底本,以《豫章丛书》本、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碧梧玩芳集》为校本,以《永乐大典》残卷以及相关的史收、别集等文献材料作为参校对象,封《碧梧玩芳集》做了更细致、更全面的校勘和整理。同畴封集中的典故、史实、官职名、人名以及疑难字词等进行了详细的注释。封马廷鸾《碧梧玩芳集》研读和校注,将舍有助於分析和研究马廷鸾的创作特色和思想理念,揭示其作品的独特价值,从而更恰当地定位马廷鸾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更好地了解南宋末期的社舍政治文化风貌。同时对马廷鸾做一个比较深入、全面的侗案研究,为推动江西乐平地域文化建设提供一定的便利。

范利亚[4](2005)在《《横槎集》校注》文中研究说明吴时来(1527—1590),浙江仙居人,明代后期军事家、改革家、文学家。 吴时来的诗歌、散文反映了一位正直忠贞的封建官员在内忧外患、时局动荡的社会里的苦闷、徘徊、理想和追求,抒写了一位忠君爱民的正直人士的艰辛和苦难,表现出善于抒情、通俗典雅的艺术特征。本论文前言部分从吴时来的生平经历和周遭环境着手,分析其文学思想的产生及变化的根源,进而研究吴时来《横槎集》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并对吴时来《横槎集》的版本源流作详实的论述和探讨,希望能对吴时来《横槎集》作一个公允的评价。 本论文第二部分是吴时来《横槎集》的校注。校勘以《横槎集》(明万历十六年自刻本)为底本,参照吴时来《横槎集》的其它版本,进行详细地比勘,最大限度地恢复作品原貌。注释着重在史实、典故、化用他人诗句和诗意笺证等,以期能准确地理解其思想内容。

梁红,王绍雄[5](2004)在《黄庭坚文物有望得到保护》文中指出本报南昌8月24日电 本报1月3日以《黄庭坚书法石刻群面临“没顶”之灾》为题,2月25日以《救救黄庭坚文物》为题,连续报道了江西省修水县南山黄庭坚文物因将被水淹而遭受破坏的问题。报道引起了当地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日前,保护措施已落实,保护经费已到位。 坐落于江

胡遵武,姜月平,王绍雄[6](2004)在《救救黄庭坚文物》文中认为本报1月3日以《黄庭坚书法石刻群面临“没顶”之灾》为题,报道了江西省修水县南山黄庭坚文物因将被水淹而遭受破坏的问题。日前,破坏正在成为现实。 黄庭坚书法摩崖石刻群位于其故乡修水县南山崖,共有“钓矶”等6处石刻。其中临江岩壁上丈余见方的“佛”字苍古遒劲,

姜月平,王绍雄[7](2004)在《黄庭坚书法石刻群面临“没顶”之灾》文中研究说明本报讯 随着江西省重点工程修水抱子石电站工程库区蓄水日期临近,修水县黄庭坚书法石刻群正面临“没顶”之灾。文物专家呼吁,有关方面应尽快采取措施,保护闻名中外的千年文物不被大水淹没。 黄庭坚是北宋着名诗人,江西诗派始祖,其文章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

二、黄庭坚书法石刻群面临“没顶”之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黄庭坚书法石刻群面临“没顶”之灾(论文提纲范文)

(1)潇湘八景 ——宋代地域性山水风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绪论)
    一 选题缘起、意义与研究现状
    二 研究方法
    三 有关《潇湘八景》研究的基本信息
第一章 何谓潇湘
    第一节 潇湘的地理传承及变迁
    第二节 上古有关“潇湘传说
    第三节 先秦的潇湘诗文传统
    第四节 唐宋以来的“潇湘诗文传统”
    小结
第二章 宋迪的“潇湘八景”文图旨意及上下文关系
    第一节 宋迪生平及师承
    第二节 宋迪与苏东坡
    第三节 宋迪随复古思潮上求杜甫
    小结
第三章 在时空中流动的“潇湘”
    第一节 “士大夫的觉醒”——上下求索中得以体现
    第二节 “潇湘作为文化”母题其诗文意象的历史背影
    第三节 “潇湘”画意的影射
    第四节 “潇湘八景”的新演绎
    小结
第四章 牧溪与潇湘八景
    第一节 牧溪生平
    第二节 牧溪绘画的师承,其作品形式及流转
    第三节 牧溪山水的绘画风格及其禅宗思想的影响
    小结
第五章 潇湘八景在南宋的其他衍变出新
    第一节 “潇湘八景”在南宋的几种可能
    第二节 夏圭与“潇湘八景”
    第三节 马远的“潇湘八景”
    小结
第六章 潇湘八景地域性风格形成与演变
    第一节 精神归处的潜在动力
    第二节 有关“潇湘八景”笔墨造型性因素的内在延续及表现
    第三节 “潇湘八景”绘画语言在“皴法”上的表现及主题元素的呈现
    第四节 “潇湘画意”的绘画元素分析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学术成果统计

(2)《<清史稿·艺文志>补编》着录笔记小说集解(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凡例
前言
01 方濬颐《梦园丛说内篇》《外篇》
02 王初桐《奁史》《拾遗》
03 王韬《瓮牖馀谈》
04 王韬《遁窟谰言》
05 王韬《淞滨琐话》
06 毛祥麟《对山书屋墨馀录》
07 孔毓埏《拾箨馀闲》
08 史震林《重订西青散记》
09 竹勿山石道人《(?)蛣杂记》
10 沈起凤《谐铎》
11 沈瓒《近事丛残》
12 李元复《常谈丛录》
13 李庆辰《醉茶志怪》
14 宋咸熙《耐冷谈》
15 金捧阊《客窗偶笔》
16 俞蛟《梦厂杂着》
17 俞梦蕉《蕉轩摭录》
18 俞樾《隐书》
19 杜纲《娱目醒心编》
20 陆寿名《续太平广记》
21 孙橒《馀墨偶谈》
22 徐一麟《牧庵杂记》
23 徐兆丰《风月谈馀录》
24 徐昆《柳崖外编》
25 徐崑《遁斋偶笔》
26 徐震《女才子集》
27 许叔平《兰苕馆外史》
28 许桂林《春梦十三痕》
29 黄承增《广虞初新志》
30 黄凯钧《遣睡杂言》
31 黄鸿藻《逸农笔记》
32 张培仁《静娱亭笔记》
33 张贞《渠邱耳梦录》
34 张纯照《遗珠贯索》
35 张贵胜《遣愁集》
36 屠绅《六合内外琐言》
37 彭孙贻《客舍偶闻》
38 彭昌祚《恐自逸轩琐录》
39 雷琳《渔矶漫钞》
40 杨望秦《巽绎编》
41 杨懋建《京尘杂录》
42 叶承宗《耳谈》
43 叶腾骧《证谛山人杂志》
44 蒲松龄《聊斋志异》
45 蒲松龄撰,刘瀛珍编《聊斋志异遗稿》《附录》
46 刘世馨《粤屑》
47 刘寿眉《春泉闻见录》
48 乐钧《耳食录》《二编》
49 谢香开《瓜架夕谈》
50 缪艮《涂说》
51 缪荃孙《秦淮广记》
52 双保《铁若笔谈》
馀论
参考文献
后记

(3)《碧梧玩芳集》校注(论文提纲范文)

附图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马廷鸾的家世、生平与时代背景
    第一节 马廷鸾所处的时代背景
    第二节 马廷鸾家世考
    第三节 马廷鸾生平与仕宦
第二章 焉廷鸾的思想及其着述研究
    第一节 马廷鸾的政治、史学、文学思想
    第二节 马廷鸾着述考
    第三节 《碧梧玩芳集》编撰缘起与版本概况
    第四节 马廷鸾对马端临撰写《文献通考》的影响
第三章 《碧梧玩芳集》内容研究
    第一节 文章研究
    第二节 诗歌研究
    第三节 语作研究
第四章 《碧梧玩芳集》的艺术特色和表现手法
    第一节 辞情哀苦深婉
    第二节 数词的量化与虚化运用
    第三节 典雅秀润,有卷轴之味
    第四节 运用比兴、拟人等修辞手法
    第五节 诗学江西,尊韩而化韩
    第六节 公牍文“典重矞黄”与凝滞简约
第五章 辑佚与辨伪
    第一节 辑佚
    第二节 辨伪
结语
凡例
参考文献
致谢
学术论文发表情况

(4)《横槎集》校注(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一、吴时来的生平、思想与着作
        (一) 吴时来的生平、思想
        (1) 出身寒微,志向远大
        (2) 任官凇江,抗倭建功
        (3) 弹劾严嵩,遭谪横州
        (4) 应诏还宫,再展才华
        (5) 惨遭诬陷,闲置为民
        (6) 再度回朝,驱虏安民
        (二) 吴时来的着作
        (三) 吴时来的着作——《横槎集》的研究意义和整理说明
    二、《横槎集》诗歌的思想内容
        (一) 山水田园
        (二) 交游酬答
        (三) 生离死别
        (四) 壮志未酬
    三、《横槎集》诗歌的艺术特色
        (一) 善于抒情
        (二) 其他艺术手法
        (1) 体裁多样
        (2) 叠字用法
        (3) 比喻夸张
        (4) 善于学习
    四、《横槎集》散文的思想内容
        (一) 序文
        (二) 游记
        (三) 碑文
        (四) 书信
        (五) 杂着
    五、《横槎集》散文的艺术特色
        (一) 语言简洁准确,行文幽默风趣,形式不拘一格
        (二) 善用典故史实、引用前人词句
        (三) 善用比喻、喜好论辩
    六、结束语
    七、前言参考文献及论文
《横槎集》校注
    凡例
    《横槎集》卷之一
        诗(五言古体)
        观音庙老媪持麦饭来尝
        再别子仪五首
        闻猿
        湘江夜泊
        中秋全州
        六洞
        槎亭夜眺
        寻乌石岭
        晚饮龙母池
        卜居
        舟中得幼海诗用韵
        三渠枉晤和幼海
        游钵山,同党三渠、高迢峰、范斌轩二首
        种梅
        移居和陶韵示诸生,已末十一月二十七日
        勾漏篇答郁林守宗兄
        白马篇答郁林
        登高岭忆秦少游读书亭,效刘公干
        龙池分韵得似字
        怀鹤楼
        走笔续“忽忆山中客”寄陆山人
        白鸟篇
        四游青山
        饮混混亭
        乌石岭叶生置酒和廓然
        夜梦登一楼阁,不自解,晨赴陆大夫,上玄穹阁,宛如梦中,以语原汉,原汉有梦相合,岂夙缘耶?
        壬戍春,忽雁鸣而过,我心异之,赋以自遣
        陌上桑
    《横槎集》卷之二
        诗(七言古体)
        草萍道中夜雨
        雷埠
        涞江行为眉山陈海诲父作
        明妃曲
        丰城剑歌
        采莲
        送客
        化剑阁放歌寄斗山樊侍御
    《横槎集》卷之三
        诗(五言律)
        诏狱得高伯宗比部见讯用韵
        恩谴陆理评柬以诗扇赠用韵
        高伯宗追送弘法寺赠以三诗次韵
        次韵伯宗《再别吴惟修》
        别姜廷善、何原学
        再别姜廷善
        再别何原学
        李维藩吏部予告,东昌路中见示四诗,奉和如其数
        端午七级舟中
        清江会同年钱叔美、沈岳卿饯别
        广陵赴同年秦子实、吴敬甫
        子仪将自大江入贵竹,赋别四首
        都太守、王节推邀为金焦之游,舟中即事
        焦山用鹤楼韵
        焦山夜归和鹤楼
        西湖寻袁给舍、童太守
        童太守招饮湖边别业
        宝束寺
        由富春入严州
        郑越渠、赵翰川、濲阳诸兄招饮蓝阴山
        龙游路迟原汉
        常山杨尹
        修道院
        玉山店楼夜眺
        贵溪会鹤楼,语所登龙虎山事
        吉水对月
        马颊舟中
        登衡州城
        祈阳石
        石镜
        愚溪
        十三夜柳浦岸酌,是夜月色甚佳,相与浩歌。舟人为语沉香岩奇妙状,因与董子呼酒各一满引大瓢,秉火持剑而往
        风洞赴殷学宪
        桂林复与子仪别
        洪大参、向佥宪载酒象鼻山,夜深别去
        初到横江
        别幼海二首
        会传丁戊汝舟同陆三岩赟
        寄原汉
        出郊见梅用杜韵
        咏梅用幼海见寄韵
        又
        出江
        戏书陆三岩扇头
        又
        出郭
        咏芝
        久雨乍晴
        江头
        郊园
        听弹
        岩峰州太守有感怀之作,和之
        访三岩不值,遇其父叔屏塘、心江二公
        与迢峰饮酒
        月桂
        迢峰夜过留坐有陆山人赟
        与迢峰投壶
        颜邓两生草具乌石山房
        与陆两大夫、范指使登宝华峰,少憩山庄
        秋夜柏林寺归,仍上北城回望
        寄张子仪
        涩雨
        落魄
        小江赴陆茂州夜泛
        俗累寄陆山人
        和屏塘春日登巽峰
        樊文叔侍御寄赠兼示见怀之作,步韵还答
        乌石山前有卷石可坐可琴,因坐而琴之口占
        清宵怀舍弟永
        九月望乌石山房
        和陆屏塘大夫,龙池限韵得人字
        答黎忠池提学,用来韵
        次鹤楼见寄韵
        再用鹤楼有怀韵
        种竹
        种松
        少出
        书斋
        煮药
        茅屋寻陆三岩,戏嘲之
        龙兴寺壁见外父尹翁墨迹
        乌石山亭独酌
        送外舅尹翁榇还
        送欧三溪参议赴四川
        青山晓望
        有客
        鸣榔
        春暮
        八月十三日侍老父饮钱挥使宅,乘兴登东楼,有颜生应衮读书具上口占
        侍老父赴王挥使饮演武场,仍夜过其家醉书东壁
        次原汉见访夜泊州上
        次冬寒江上
        北城奉家君赴屏塘、心江、斌轩席
        次豹谷秋月韵寄原汉
    《横槎集》卷之四
        诗(七言律)
        潞河寄报翰编姜廷善、陶宜卿,部郎何原学、况吉夫、高伯宗
        天津路寄报亲知
        南旺
        太白楼
        泛光湖风波震猛,张雷二司教携酒犯险而来,饮于小庙却一奇境
        金山都太守、王节推载酒饯别
        焦山次原汉
        虎丘同子仪、原汉、原晋、钱德卿入暮借宿禅房,是夜月明暑消,不觉夜半,有咏依和
        净慈寺同童太守汉臣,袁给事世荣,寻原汉不值,见壁上留题作韵
        由灵隐登北高峰迭董丈慈寺韵
        酬袁给舍
        酬吴长史 稷、沈大参 恺、李宪副 日章、莫提学 如忠、张给舍 承宪、冯侍御 恩、董监元 宜阳、张上舍 之象
        别董生 传性、何生 玄之、陆生 山暨阜、莫生 是龙、秦生 炳
        天竺用韵
        童太守湖上别业,同袁给舍、许正郎,暨子仪、原汉用韵
        登望钱塘江敌楼
        江行得《子仪复董君》诗用韵
        七里泷酬亲友预赋愁别
        过严祠
        东风亭谢郭太守 錀、郑给舍 国宾、赵监元 典、同年 志皋
        南山塔寺
        草萍驿用诸前辈韵
        七夕同原汉
        别吴正郎 世良、林中舍 凤
        答林必仁大夫次原赠韵
        清江会愽士南岑宗兄
        临江会张太守承叙出饯
        得方宪副廉书用韵答谢
        自吉安取螺江口入永新逾茶陵
        茶陵别子仪三首
        放舟下衡山将为衡岳之游
        衡山县城
        送原汉登祝融峰
        新塘驿
        寄谢程参政 秀民
        衡州石鼓书院
        回雁峰
        浯溪夜游
        湘口驿
        月夜放舟
        渡湘
        朝阳岩夜游
        兴安路
        兴安斗夜泊
        灵川
        桂林会王职方 尚学
        伏波岩、试剑石、还珠洞
        游七星岩洞
        阳翔八日
        府江九日,少参家兄朝凤邀饭舟中
        于乌蛮滩谒伏波庙
        海棠桥吊秦少游
        陈节推 介招饮海棠祠二首
        北山柏林寺同陆屏塘同知 舜臣、王挥使 祖尧
        沈中书招饮海棠祠
        灵山林学谕来访
        同陆山人 赟再过柏林寺
        答同年党 汝承同知
        登南楼
        戊午冬至
        雨后观梅和原汉
        假馆王挥使所 挥使乃尊为王北山,平安南功晋都督,隐居
        守岁
        已未人日
        上元赴陆大夫、侯大尹
        李正卿言归寄赠二首
        登高岭晴望投城外竹林
        殷学宪 正茂以赴调北上,过横言别,为索余家书转寄
        吕太守 饮过访,有诗用韵
        寄陆三岩
        遗怀
        原汉书来见访,久候不至,催之以诗
        春日登钵山
        寄送参议兄赴调归乐清
        端午
        董太学 宜阳书来,绘诗册制紫金丹见赠,因答
        张二府过访,偶坐病,未获肃对,辱以道径见投,因谢
        迭岩从父诗来相慰,依韵奉寄二首
        与原汉夜话
        钵山限韵同原汉
        半山亭同原汉适范挥使 儒持酒至
        夜饮南楼用前韵
        与原汉饮酒江干,陆山人歌摩诘诗用韵二首
        送原汉还南宁
        龙池闲眺,因忆原汉,用原韵寄之
        访南宁江行同陆山人
        舟中对酒
        横槎滩夜泊
        青秀山
        望家书次原汉
        月江楼燕集
        秋夜酌诸生,时闻东厂寇起
        归自南山,诸挥使携酒,座有吹笛者
        郑校官 金惠琴寄谢
        贺给舍 起谪为惠州节推,有事合浦,过横,视予旅舍
        迭前韵酬高太守见和二首
        杨春元瑞云省亲思恩,过道横州,挂所和章来谒
        海棠祠燕集再迭高太守
        赠邓进士 洪震令晋江
        僦居北门,甘氏、高太守置酒
        已未冬至次原汉
        乌石山
        次原汉再游海棠书院
        次原汉三游海棠书院
        陪原汉出乌蛮滩次韵
        次原汉端午舟中
        江上次韵
        游空洞岩,同原汉,暨外父尹公
        凤凰岩同原汉
        游天窟岩洞口雨至次原汉
        与原汉返舟至清江,因忆子仪
        邓生 维藩、李生 华颜、叶生 升,置酒龙兴寺,赏荔枝
        同原汉横城眺望,见林塘荔枝盛开,忻然步往,赏之以诗
        奉同外父尹翁江上赏荔枝,因托侯生为蜜荔寄归
        中秋侍外舅玩月,适苍梧冯中郎遗酒至,即开尊满引,不觉夜深,赋此并呈中郎
        吕思恩来访,邀饮海棠祠
        咏黄皮果
        快活园次原汉韵呈知郡
        敷文书院夜谈次原汉
        奎冈阁次原汉韵
        平南村对竹次原汉
        秋晓酌客次原汉
        再游青山,奉同海观董翁,暨外父尹翁
        永淳
        过钟鼓峡宿梁濑
        郊外梅花再开率尔成句
        夜坐诗次念庵先生十首
        黎学宪以诗见访奉次
        再酬欧阳兵宪
        怀寄幼海
        访南宁江行
        三过青秀山,忆昨秋之游,欲上复止
        秋夜赴燕南宁城楼对月呈欧阳使君
        即事寄原汉
        小寄原汉
        南楼欧阳少参燕别
        萝秀山用原汉韵二首
        侍家大人避暑栢林寺
        次原汉对竹见寄
        酬陈郡伯用韵预赋怅别
        酬徐兵宪迭韵见寄
        次董上舍即事见寄,时闻宜春罢相
        次原汉八月十四夜
        次原汉中秋
        次原汉十六夜
        九日侍家严饮钱挥使东园,园中李花乱开,虽不应节,亦足以供客中异赏
        次原汉饮二陆大夫宅
        和原汉四游海棠
        次原汉江上见怀
        侯舜举方迫过横见访
    《横槎集》卷之五
        绝句(五、六、七言)
        舟子吟
        夹江
        窊尊
        朝阳岩夜游三首
        偶述四首
        钵山口占
        西效
        自我到横江
        青山泉
        约幼海游青山,适雨至,遂放舟东归,信笔别幼海
        南中
        招陆生
        又寄陆生
        月江三首
        送族弟时学归,弟于余为连衿
        舟中即事
        醉卧
        题邓生《渊明归去图》
        杨柳词
        高邮路
        杨子桥
        瓜镇
        等风
        瑞虹即事
        有怀
        攸县仙岩
        卢家步
        再怀子仪
        衡阳道中杂志四首
        闻雁
        回雁峰竹林茂甚,鹤楼昨过留题,寺僧为册之率而成句
        再和鹤楼壁上留题
        斑竹
        巫山词
        祈阳道中怀鹤楼
        衡永久旱,湘江涸不容舟,二人更仆,以小艇从软沙拽至全州,水益枯,力又不能从陆。余谓原汉:“盍祷诸?”原汉曰:“若试祷能有韩公开云力魄耶?”乃沐浴望月虔祷,夜半忽雷雨如注,晨来水添三尺强,遂进舟戏呈原汉
        万里桥十九日
        乌蛮滩词三首
        已未新年
        登城
        再登城
        过龙兴寺
        宿雨
        海棠亭
        海棠
        江涨
        牧童
        横槎
        种竹
        送乡人王端至广
        喜外父幕峰尹公远访将至,走迎二首
        四月八日为内子三十一生辰,适妇翁前二日至
        游三岩归途
        庚申七夕侍外父宴
        同屏塘、心江泛舟至清江夜归
        乌石山亭
        江艇
        偶述
        五访南宁江行口占,令棹子歌以遗怀二首
        览镜
        次陆氏园亭
        次陆山人榻上闻鹤
    《横槎集》卷之六
        序
        刻陈思王集
        自得园四稿序
        燕都耆社册序
        翽羽堂集
        梧冈陈先生集序
        屏塘诗稿序
        梧台遥祝册序
        刻武经七书序
        陆氏族普序
        游三岩册序
        南游册序
        粤老高翁挽歌册序
        逸寿册序
        赠陈节推膺奖序
        赠通判廖君归琼序
        送王总兵赴广西序
        邵大夫会和膺奖序
        赠诸生赴秋试序
        赠姚侯序
    《横槎集》卷之七
        记
        云阳夜别记
        游石鼓记
        游朝阳岩记
        乌蛮滩梦记
        游北山记
        游钵山记
        登高岭记
        祷钵山记
        寻乌石山记
        空洞岩记
        凤凰岩记
        游天窟岩记
        游宝华山记
        快活园记
        混混亭记
        自得斋记
        得山亭记
        寄水亭记
    《横槎集》卷之八
        碑
        广西太平府学宫重修碑
        伏波庙碑
        海棠祠碑
        景先祠碑
    《横槎集》卷之九
        书
        与陆三岩
        与欧阳三溪
        与董廓然
        与陈豹谷
    《横槎集》卷之十
        杂着
        诗说 戊午
        别说 戊午
        洁说
        廓然说
        李生宗性字说
        知我罪我说
        原过
        曲直辨
        祭李立卿
        面虫述
        凤鸡述
附录
    附录一 《明史·吴时来传》
    附录二 《吴忠恪公行状》
    附录三 《横槎集》序
    附录四 《横槎集》序
    附录五 《送党汝承同知归锡山序》
    附录六 《封太安人郭母六十序》
《横槎集》校注参考书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四、黄庭坚书法石刻群面临“没顶”之灾(论文参考文献)

  • [1]潇湘八景 ——宋代地域性山水风格研究[D]. 贺海锋. 中央美术学院, 2020(12)
  • [2]《<清史稿·艺文志>补编》着录笔记小说集解[D]. 张帆. 华中师范大学, 2016(02)
  • [3]《碧梧玩芳集》校注[D]. 孙文明. 广西大学, 2014(02)
  • [4]《横槎集》校注[D]. 范利亚. 广西大学, 2005(06)
  • [5]黄庭坚文物有望得到保护[N]. 梁红,王绍雄. 光明日报, 2004
  • [6]救救黄庭坚文物[N]. 胡遵武,姜月平,王绍雄. 光明日报, 2004
  • [7]黄庭坚书法石刻群面临“没顶”之灾[N]. 姜月平,王绍雄. 光明日报, 2004

标签:;  ;  ;  ;  ;  

黄庭坚书法石刻面临“无顶”之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