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共产党宣言》的一些启示

重读《共产党宣言》的一些启示

一、重读《共产党宣言》的几点启示(论文文献综述)

杨年,黄红平[1](2021)在《《共产党宣言》与21世纪的中国》文中提出1848年2月,马克思与恩格斯合作编着的《共产党宣言》诞生了。《共产党宣言》不仅拉开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帷幕,也是世界科学社会主义进入全新时期的纲领性着作。《共产党宣言》为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道路、中国社会发展都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财富和智慧之源。从这个特定的意义上看,《共产党宣言》不仅是马克思对19世纪欧洲社会所做出的"宏观分析",也是对中国的艰难发展道路之"总规划"。在21世纪,中国面临着比任何时期都更加复杂、更加严峻的"时代考验"。中国要解决这些新问题就必须回归"经典涵义"。深入剖析《共产党宣言》中的"经典内涵",有助于中国共产党带领全体中国人民"完胜"伟大的中国梦。这也是21世纪的新中国,在新的历史时期、新的历史环境、新的历史起点所担负的政治义务与民族责任。

高俊丽[2](2021)在《列宁共产主义道德教育思想研究》文中指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形势日趋复杂,国内形势深刻变化。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征程已经开启,我们更加需要提高全社会的文明程度,提高全体公民的道德水平,建设文化强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精神动力。在当前形势下,研究马克思主义道德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历程、规律尤为重要。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领导人和创始人,列宁提出了共产主义道德教育思想并在苏维埃俄国进行了实践,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道德教育理论,并且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的开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论文沿着理论逻辑——历史逻辑——现实逻辑的分析思路,分三个部分,从列宁共产主义道德教育思想形成的理论来源和现实依据出发,通过对列宁相关文献的整理分析,系统梳理了列宁共产主义道德教育思想的发展历程,集中阐述了列宁共产主义道德教育的目标、内容、要求和路径,并在此基础上,将列宁共产主义道德教育思想与新时代倡导共产主义道德相结合,透过列宁对共产主义道德教育路径的不懈探索,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的创新与发展。第一部分(第2章)主要分析了列宁共产主义道德教育思想的理论来源和现实依据。从对列宁共产主义道德和道德教育基本内涵的研究出发,理清基础理论。重点考察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道德和道德教育的本质、重要地位和道德教育实践的论述。列宁以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理论为基础,在领导革命过程中,发现俄国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意识在逐渐觉醒。但是,长期处于沙皇黑暗统治下的人民群众文化极其落后,而建设社会主义对人民群众的道德水平必然有着更高的要求。因此,列宁提出要在俄国开展共产主义道德教育。在此基础上,分三个阶段研究并梳理了列宁共产主义道德教育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历程。第二部分(第3、4章)主要阐述了列宁共产主义道德教育的目标、内容、要求和对共产主义道德教育路径的探索。其中,第3章论述了列宁关于共产主义道德教育的目标、内容和要求,列宁以培养共产主义一代新人、克服旧社会遗留下来的习惯和风气、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共产主义道德为目标,提出要在全社会进行共产主义劳动态度教育、自觉的革命纪律教育、无产阶级家庭婚姻道德观念教育、社会主义人道主义教育以及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精神教育,并且提出要以“大家为一人、一人为大家”为准则、以巩固和完成共产主义事业为基础、与沸腾的实际生活相结合的道德教育要求。第4章从列宁提出的共产主义道德教育理论出发,以列宁领导的共产主义道德教育实践为基础,主要研究了列宁对共产主义道德教育路径的探索,包括注重共产主义道德教育的制度建设、推行义务劳动、构筑文化基础、批判资产阶级和腐朽道德观念等四个部分。第三部分(第5章)主要探析了列宁共产主义道德教育思想的当代启示。立足于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文化强国,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倡导共产主义道德等战略发展目标,从倡导共产主义道德要坚持党的领导,高扬共产主义道德旗帜,在实践中改革创新道德教育,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等四个方面,论述了列宁共产主义道德教育思想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背景下,倡导共产主义道德教育的现实启示,以期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教育提供有益借鉴。

林沈丹[3](2021)在《马克思实践观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哲学史上关于实践观的研究由来已久,从实践观的历史演变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各个时期思维方式的不同会导致对实践思想的不同界定,从而形成不同的实践观。在古希腊时期,主要形成了苏格拉底关于善的实践思想、柏拉图的理念论实践观、亚里士多德的德性实践理论,他们都将实践视为善的行为与德性活动,实践被局限在伦理范围内,从而形成了突出的伦理道德实践观。十七世纪与十八世纪主要有培根的实验论实践观与霍布斯的功利论实践观,这一时期的哲学家们对实践的认识视域由伦理道德领域转移到实验科学领域与世俗领域,从而形成了从经验出发的旧唯物主义实践观。德国古典哲学时期的哲学家们像康德、费希特、黑格尔等都在社会领域中从主体精神出发理解与把握实践,从而形成了显着的唯心主义实践观。但总的来看,无论是伦理道德实践观还是旧唯物主义实践观抑或是唯心主义实践观,它们都在历史领域内将实践看成人的主观思维的产物,因而,实践只能沦为抽象的实践、形而上学的实践、片面的实践,我们可称其为“哲学的实践”。马克思实践观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一个不断变化的历史发展过程。其大致经历了初步探索阶段、逐渐形成阶段、正式确立并深入推进三个主要发展阶段。在马克思实践观的形成过程中,马克思批判性继承与超越了以往哲学家的实践思想成果,特别是吸收了对马克思影响最大的黑格尔唯心主义实践观与费尔巴哈旧唯物主义实践观中的合理成分。马克思认为不能仅仅从主体方面理解对象世界,也不能仅仅从客体方面理解对象世界,而应该以实践的思维方式将主体与客体结合起来理解与把握对象世界。马克思实践观认为哲学的本真意义在于从实践出发改变世界,成功转向“实践的哲学”,创建了新唯物主义哲学也即是实践唯物主义哲学,进而实现了哲学革命。马克思科学实践观的确立标志着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完成。在马克思那里,实践是主体与客体之间对象性关系的相互作用,是规律性与目的性的统一,也是自然性与历史性的统一。从实践出发看待与理解对象世界,也即是从现实的人以及历史发展出发理解与把握对象世界。实践是马克思哲学的思维辐射轴心与“普照之光”,实践的思维方式辐射于人与世界之间关系的各个方面,其包括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历史、人与人自身之间关系的各个方面,进而形成了全新的自然观、历史观、人学观、自由观等等。在马克思实践观视域中,人与世界之间的关系被重新实践地理解与把握,从这个意义上来讲,马克思实践观实质上是具有世界观意义的科学实践观。马克思实践观作为一种全新的世界观在人与世界的各个领域实现了革命性变革,这种变革是根本性的,也是全面的、彻底的。本文旨在通过阐释马克思实践的自然观、实践的历史观、实践的人学观、实践的自由观四个方面的重要内容与重大意义来理解与把握马克思实践观,体现马克思实践观所具有的革命性意义以及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全面性与彻底性。其一,自然观是马克思实践观形成的切入点,正是基于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分析,马克思逐步确立起科学的实践观。马克思认为自然不是绝对精神的产物,也不是与人无关的自然。马克思立足于实践,从实践出发理解自然,自然实质上是与人紧密相连的人化自然,历史的自然,从而形成实践的自然观。本文通过对实践的自然观的阐述不仅可以懂得马克思自然观的革命性变革,也能从中体会到马克思实践观的重大意义。其二,历史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不仅产生了历史,也造就了历史,历史不过是追求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马克思认为不能单纯从客体性思维方式出发将历史看成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也不能单纯从主体性思维出发将历史看作是精神的产物。马克思实践的历史观从实践出发理解人类社会历史,历史不仅具有规律性,而且具有目的性,历史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过程,这就形成了科学的、合理的历史观。在马克思实践的历史观视域下,历史的生成、历史的发展、历史的规律无不体现着实践性特征。只有从实践出发理解历史,历史才能得到合理的解释与说明。其三,实践是人的实践,人是实践的人,马克思实践观与人学观相互作用,紧密相连。马克思不仅通过对人学思想的阐释创立了科学的实践观,同时也正是以实践为基础,从实践的思维方式出发形成了对人的正确理解。马克思之前的哲学家由于受到片面性思维方式的限制,人要么成为思辨的人,要么成为抽象的人。马克思实践的人学观从实践出发全面审视与考察人,人成为现实的人,进而形成了全新的、科学的人学观。其四,本文将马克思实践观与自由观联系起来进行阐释,因为马克思实践观与自由观不是相互分离的外在关系,而是相互包含的内在关系。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贯穿在马克思实践观中的主线条与终极价值,同时这一最终目标的实现也不能离开实践。实践的过程也即是人类追求自由的过程,人类追求自由的活动也即是人的实践活动。将马克思实践观与自由观联系起来不仅可以理解马克思实践的自由观的革命性意义,也有利于理解马克思实践观的革命性变革。根据以上对马克思实践观的分析与解读,本文最终从其中得到些许启示或警示。首先,我们要促进实践的规范化发展;其次,我们要在实践中处理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再次,我们要在实践中处理好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促进人与社会和谐统一;最后,我们要在实践中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促进人与人之间和谐平等,并最终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黄佳楠[4](2020)在《马克思恩格斯政党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研究》文中提出马克思恩格斯的政党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政党、政党理论在马克思恩格斯之前就已存在,但是,当时的政党是维护资产阶级既得利益的工具,政党理论绝少有反映社会底层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的,更绝少有为社会底层和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正确认识社会和改造社会,并成为人民群众斗争武器的。而马克思恩格斯在总结工人运动的基础上,适应工人运动的需要,提出了工人阶级的建党任务,阐述了无产阶级的政党思想,进而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政党理论,实现了政党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在人类政治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在马克思恩格斯政党理论产生的一个多世纪的历史中,引起了整个资本主义和世界其他地区政党领域的巨大变革,震撼了整个世界,极大地影响了整个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时至今日,尽管人类社会已与马克思恩格斯那个时代有着相当大的不同,但马克思恩格斯政党理论的价值仍然巨大,充满着生机与活力。正如1872年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为《宣言》)写的德文版序言中所言“不管最近25年来的情况发生了多大的变化,这个《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某些地方本来可以做一些修改。这些基本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①论文从六个方面对马克思恩格斯政党理论及其当代价值进行了研究。第一章,绪论。本章包括三个小结,第一节介绍了本论文的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第二节梳理了国内外对此选题的研究不足之处和有待完善之处;第三节列举了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二章,马克思恩格斯政党理论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与思想渊源。本章包括三个小节,第一节解析了政党和政党理论的概念;第二节梳理了马克思恩格斯政党理论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即资本主义的发展变化、近代以来阶级斗争的展开与政党政治的现实;第三节论述了马克思恩格斯政党理论的思想渊源,即近代以前非社会主义的政党思想萌芽、近代以来资产阶级的政党思想、空想社会主义的政党思想。第三章,马克思恩格斯政党理论形成的历史脉络。本章根据马克思恩格斯对政党认识的时间脉络大致分为四个历史时期,即马克思恩格斯政党理论的雏形时期(1840-1844年)、马克思恩格斯政党理论的形成时期(1845-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政党理论的发展时期(1849-1871年)、马克思恩格斯政党理论的完善时期(1875-1895年)。第四章,马克思恩格斯政党理论的主要内容。本章包括五个小节,第一节解析了政党的本质,即政党是代表阶级利益的政治组织、政党是阶级斗争的历史性产物、政党以政治斗争为中心任务;第二节列举了政党的纲领,即理论纲领与实践纲领、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最近目的与最终目标;第三节论述了政党的功能,即表达和整合民众利益、民众动员和政治化、培育和遴选政治精英、掌握或影响国家政权、监督与完善政治运作;第四节梳理了政党策略原则,即保障阶级利益为首要、提升政党在民众心中的形象、独立自主地处理政党关系;第五节阐明了政党的消亡,即政党消亡的条件与途径。第五章,马克思恩格斯政党理论的理论特质与时代意蕴。本章包括四个小节,第一节论述了马克思恩格斯政党理论的基本特征,即科学性、先进性、革命性、实践性。第二节梳理了马克思恩格斯政党理论的逻辑结构,即逻辑起点是政党的本质论、逻辑线路是政党纲领-功能-策略原则论、逻辑终点是政党消亡论;第三节解析了马克思恩格斯政党理论的理论价值,即奠定了无产阶级政党理论不断发展的基石、实现了政党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提供了政党建设的科学思想指南;第四节阐明了马克思恩格斯政党理论的实践成效,即国际工人协会(第一国际)、1871年巴黎公社政权、第二国际。第六章,马克思恩格斯政党理论的当代价值。本章包括四个小节。第一节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即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深化政党本质属性的认识、把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始终放在首位;第二节,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即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深刻认识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实现党对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领导变革。第三节,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即健全党内民主制度、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第四节,提供政党治理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即矢志不渝坚定执行共产党的政治路线、无产阶级政党正确处理各种党际关系、促进党与人民群众关系的密切和强化。

张雅静[5](2020)在《人民主体论视野下苏联解体的根源与教训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十月革命的胜利,苏联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然而,这样一个曾经在经济、军事领域都十分强大的国家,最终却在一夜之间分崩离析。苏联解体的原因固然很多,但历史和现实都表明,政党、政权的兴衰最终取决于是否能够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因此,在新时代背景下,以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论为切入点,剖析和解读苏联解体的根源与教训,提出现实启示,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和意义。本文以历史唯物主义人民主体论为指导,从人民群众是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生活主体的具体内容出发,基于两对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规律,分析论述苏联解体的根源在于苏共长期忽视人民当家作主、漠视人民群众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利益诉求。在脱离了唯物史观建立起来的苏联模式下,人民群众主体地位的丧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政治建设方面,忽视社会主义民主,监督制约机制长期缺失,官僚特权阶层腐败现象严重,导致苏共脱离人民群众。而戈尔巴乔夫时期进行的政治体制改革,放弃党的领导,推崇西方式的多党制,直接动摇了执政的群众基础,进而使苏共失去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第二,在经济建设方面,所有制结构不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经济体制选择失误,分配制度违背规律,导致劳动者生产积极性和主动性被贬抑,造成社会生产活力不足,物质生产停滞不前甚至倒退,生活水平得不到提升。第三,在思想上层建筑的建设方面,忽视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放弃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价值取向和目标追求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导致个人崇拜盛行,以人民为主体的价值观逐渐被边缘化。以史为鉴,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在于人民群众,以人民为主体始终是一条生命线。脱离了人民群众,党就失去了执政根基。苏共亡党苏联解体的惨痛历史教训告诉我们:背离人民的政党,终究会被人民抛弃。当下,中国共产党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初心和使命,增强忧患意识,关心人民群众的经济利益、民主权利,坚持推进文化领域以人为本的宗旨要求,才能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有效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王牧耕[6](2019)在《新时代背景下的思考:陕北苏区的发展智慧与精神余韵——重读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文中研究指明文章概述了埃德加·斯诺在《西行漫记》中描绘的陕北苏区图景:奠基于"军民融合"的形象重构;崛起于生产建设的苏区发展;扎根于文化教育的灵韵谱写;磨砺于困境征途的信仰灌注。概括出《西行漫记》留给当代的几点启示:深耕"军民情怀",熔铸新时代军民鱼水情;汲取艰苦奋斗精神,激发创新创造活力;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努力增强民生福祉;筑牢国家信仰脊梁,不忘党人初心使命。

潘旋[7](2019)在《阿伦特“人”及其“复数性”思想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从阿伦特的代表作《人的境况》出发,以阿伦特关于人的“复数性”境况的特有认识为切入点,深度挖掘阿伦特围绕人所展开的现代性批判理论。本文认为,人的“复数性”分为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两种性质特征,自然属性表现为人作为群体的先天自然环境条件,社会属性即指在政治参与过程中,通过自我言说行动的表达和他人在场,确证自我实在性的特质,即通过互动性和多元性来确证现实性和实存性。简言之,“复数性”既代表数量的多数,又代表个性的多元。在阿伦特看来,“复数性”是属人的固有而独特的境况与条件,它既是现代性病症的根源,也是现代性危机的出路。阿伦特通过政治哲学进行的现代性批判之核心聚焦在关于人的一般性、原理性、基础性的形而上理解上。她从现象学的角度认识人的存在方式,认为人是“处境的规定者”,通过“三分”的方法将人的在世状态分为三种境况——生命必然性、世界性、复数性,各自对应着劳动、制作、行动的具体活动方式和私人领域、社会领域、公共领域的三种生活空间。她认为,对人的境况的三种划分是具有严格的层级之分和优越之别的,而现代性危机的产生正是这种次序的颠倒,导致人的“复数性”的丧失,造成以齐一性、同质化为特征的极权主义的宰制。因此,现代性危机的世界是人的理性思考、批判超越能力被湮没的“黑暗时代”。然而,阿伦特对现代性的救赎抱有人性期望,认为解决问题的关键仍在于人本身,而不在制度或其他外在形式。她认为,“复数性”是具有自然和社会双重属性的人的根本境况,其自然属性尚未消亡,而其社会属性的消解并非一个完成时,这就意味着“复数性”是人发起具有开端启新效能的“行动”的可靠境况。因此,她希望人们重新认识到自身所处的不可更变的“复数性”条件,并能够自觉运用“行动”参与的能力和意识,共同重建公共领域。从人的“复数性”根本境况出发,站在政治哲学的视角和现象学的方法上,阿伦特批判马克思将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所有问题仅仅归结在经济物质生产维度上,认为这一立场是对只关心满足生命必然性的“劳动”范畴的极力推崇,使人沉溺于生命环节的生产与消费,严重压抑了人的批判性、创造性的“行动”,成为导致“复数性”消解的现代性危机的重要原因。因此,阿伦特认为马克思是使必然性代替可能性、齐一化代替多元化、同质性代替差异性的现代性危机的始作俑者,其唯物史观的线性进步历史观否定了多样性和偶然性的可能,在政治上助长了官僚主义的嚣张气焰并最终造成“家长制”极权主义的暴力统治,是乌托邦极权悲剧的罪魁祸首。显然,阿伦特对马克思的曲解误释极为严重,在人的问题上反对马克思主义的本质主义,陷入相对主义和虚无主义;在人的“劳动”活动上错解马克思关于“劳动创造人”的观点,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劳动和实践的丰富性思想单一化,在自我的哲学话语中进行解读,陷入话语霸权主义和自我中心主义;在人的社会历史发展层面,阿伦特否认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进步观,力图突出历史的偶然性和多元可能性来质疑必然性和整体性,用古典共和思想推据乌托邦意识形态,陷入复古主义情怀。

谭诗民[8](2019)在《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世纪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研究中存在社会政治、审美和文化研究三种主导型的理论范式,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知识生产的思想根基和知识讲述的基本模式。三种范式的独立存在、相互连接或理论转型反映了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发展整体的理论景观,折射出中国文化发展和社会变迁总体的时代风貌。无论是从理论的完备程度,逻辑的严密程度,还是影响的范围广度,以及研究者对理论的热衷态度,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都占有显着的位置,具有突出的优势。因而也是当下文学理论研究回溯和反思的热点话题和关键论域。新时期以来,一大批学者就文学审美问题或文学审美论进行了研究和探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和业绩,但从范式研究的角度对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作本体研究和系统阐释的成果还相对略显单薄和滞后。本文选取“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作为研究对象,试图分析此一文学理论范式的基本内涵、历史形成、理论类型和实践范例。文章认为,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主要是指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成熟于80年代中后期,于90年代在消费社会建立和大众文化崛起中被文化研究所替代的一种文学理论研究模式和话语模型。它主张从文学审美特性角度切入阐释文学活动,构建文学理论知识系统,突出文学活动与美或审美的深刻关联与内在贯通,将文学理论的知识讲述限定在文学审美特性的具体阐释和理论说明上。审美范式肯定文学艺术的本质是审美,审美性是文学艺术区别于其他人类精神产品的重要特征和关键因素。文学的审美特性主要体现在文学自身的情感特性、语言特性、形式构造和符号创造等方面。其中,文学的情感性是审美范式的关键性特征。文学的是表现情感的,以情感人是文学艺术的根本属性,对文学艺术的审美评价就是情感评价,即中国当代文学审美范式是一种主情的文学理论范式。基于文献的梳理和理论的思考,文章具体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第一章主要阐释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基本内涵。主要对“范式”“文学理论范式”与“文学理论审美范式”概念的梳理和阐释。“范式”是“一个科学集体所共有的全部规定”,是特定集体成员所共同的理论信仰、公认的价值规范和固定的技术路线的总和。它是某一时期内人们普遍认同的某种自明性的“精神景观”类型,是人们进行某种思想和理论活动不自觉的深层预设。它规定了人们活动的深度、宽度和范围,也是特定的话语系统产生的理论模型。“范式”次一级的意义是指“范例”,即科学共同体在研究中所处理的具体谜题及其解答所形成的具体实例。“审美范式”是一定时期内作为艺术整体所呈现出来的共同遵循的普遍审美价值取向的原则。在某种审美范式之下,共同体成员会一再反复地遵循相同的美学价值取向和一再重复使用相同的美学概念,人们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表达是在某种自明性的预设和前提的控制下完成的。第二章分析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历史形成。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兴起是建立在反思文学理论社会政治范式的基础上的。“为文艺正名”重新审视了文学与政治的关系问题,确定了文学的独立性地位,为审美范式的建立提供了理论前提;人道主义讨论使人的主体性得到伸张,文学的情感性得以突出,为审美范式的建立提供了哲学基础;而20世纪80年代的“美学热”无论是从思想上,还是在方法上都为审美范式的建立提供了思想支持和学科参照。第三章概括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理论类型。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存在三种主要的理论类型,即意识形态的文学审美观、语言形式论的文学审美观和内在超越论的文学审美观。意识形态论的文学审美观包括文学“审美反映论”和“审美意识形态论”,是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研究者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前提下,总结中国现代文学理论进程正反两方面经验,根据文学艺术发展实际的理论创新,是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主导理论形态。语言形式论的文学观念受西方“语言论”转向大潮下形成的形式主义、“新批评”研究以及结构主义影响,主要关注文学的语言结构、形式特征和符号创造等问题,可分为语言本体的文学审美观、形式本体的文学审美观和符号本体的文学审美观。内在超越论的文学审美观是在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的基础上,吸收西方存在主义哲学和生命哲学研究成果而提出的一种文学审美观。它主要关注文学在超越现实生活、构建理想王国、实现个人自由和体现终极关怀方面的价值和作用。超越论文学审美观更加注重文学在人的精神层面所具有的价值和意义,是对文学审美观念的更进一步的发展,客观上也造成了文学审美与现实生活的分离,文学审美逐渐走向极端,成为新兴的文化研究对文学审美论反驳和攻击的主要突破口。第四章分析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实践范例。本章认为,童庆炳先生为代表的文学“审美派”所开创的“文学审美特征论”是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典型范例。它以其理论的完备性、解释的有效性、操作的实用性和传播的广泛性为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的审美建构和文学作品的审美阐释提供了具体的分析方法和操作案例。“文学审美特征论”将文学审美放在人类特有的生活活动进程中定位,认为审美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活动,是人类掌握世界的一种独有方式,文学审美贯穿人类活动始终。审美本质上是文学各个部分相互综合联系整体生成的一种“格式塔质”。在此理论认识的基础上,“文学审美特征论”系统地分析了文学作品的审美结构和文学接受的审美过程。将文学观念构成中的审美意识形态论、语言形式论和内在超越论统一于“文学活动审美特征论”。结语主要反思了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理论局限,进而希望在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多元建构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的关系探索中,找到一条以审美阐释为核心构建中国当代文学理论话语模式的思路。即在坚持审美阐释基本原则的前提下,既坚持文学理论的思辨性,又发展文学批评的有效性;既坚持文学理论的知识讲授性,又发展文学审美的价值创造性。

杨丽丽[9](2019)在《乌尔里希·布兰德社会—生态转型理论探析》文中研究说明乌尔里希·布兰德是德国当代着名政治学家,主要从事国际环境政治方面的研究。他提出的社会-生态转型理论,力求超越“绿色资本主义”,探索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新出路。研究布兰德的社会-生态转型理论,有助于我们全面理解和把握“绿色资本主义”深刻内涵及其理论实质,为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提供些许借鉴。首先,论文梳理了布兰德社会-生态转型理论创立的历史背景和理论基础。资本主义工业革命后全球生态危机的恶化和绿色运动的发展引发了布兰德对生态问题的关注和思考;20世纪后欧洲左翼党的发展境遇加深了布兰德对社会-生态转型的研究;葛兰西的霸权理论、法国调节学派的调节理论以及政治生态学从不同层面影响了布兰德社会-生态转型理论的形成。其次,论文阐释了布兰德社会-生态转型理论的主要内容。在研读布兰德相关论文和专着的基础上,论文分别从理论起点、核心概念和实践构想三方面阐述了布兰德社会-生态转型理论:批判绿色经济和绿色资本主义构成的批判性政治生态理论,是理论起点;从帝国式生活方式的内涵和批判解构的帝国式生活方式,是核心概念;从内涵、争论和展望分析的社会-生态转型,是实践构想。最后,论文运用了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对布兰德社会-生态转型理论进行评析。论文认为,布兰德社会-生态转型理论继承运用了历史唯物主义和拓宽了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视域。然而由于布兰德自身的局限和所处社会历史状况的制约,其社会-生态转型理论仍存在一定的不足:对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分析缺乏深度、对社会-生态转型的规范性阐述不到位。但是布兰德对绿色资本主义实质的批判以及对全球生态问题所做的努力值得肯定和学习。

郭祎[10](2019)在《马克思恩格斯政党观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政党的认识、看法和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尤其是对无产阶级政党的认识、看法和观点对创建属于工人阶级的先进政党组织和促进无产阶级运动的蓬勃开展,对保证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正确方向以及实现党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领导等都具有奠基意义和指导价值。所以,马克思和恩格斯所构建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不仅是一个科学而开放的理论体系,更是一个具有强烈指导意义的实践纲领。研究马克思恩格斯的政党思想,不仅有利于深入把握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而且对于认识共产党执政建设规律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信念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价值。马克思恩格斯的政党观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系统而科学地回答了“为什么要建设无产阶级政党”、“什么是无产阶级政党”以及“如何建设无产阶级政党”等重大理论与实践课题,大大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思想体系。重温和梳理马克思恩格斯的政党观,目的是全面系统理解和准确把握无产阶级政党理论的本质属性、基本内容和发展逻辑,重点是深入学习领会马克思恩格斯政党观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关键是要学会运用马克思恩格斯政党观指导政党建设实践,增强马克思主义及其政党理论的高度自信。马克思恩格斯的政党观是历史的产物。从关注资本主义早期发展问题到关注工人阶级的生存状况,从关心普鲁士国家制度与现实社会问题到深入工人运动中了解具体斗争情况,从哲学思维哲学理论到运用政治经济学理论对工人阶级受苦受难的深层次根源作出鞭辟入里的分析研究。尽管马克思与恩格斯研究的着手处存在差异,但都是着眼于寻求工人阶级根本出路,都是立足于如何建构一套无产阶级的科学革命理论,最终实现无产阶级的伟大历史使命。在政党理论的核心内容和思想本质上,马克思与恩格斯的主张是高度一致的。马克思恩格斯的政党观具有广泛的国际意义。它不仅仅属于德国、英国或某几个国家,它属于全世界,甚至于说从一开始就属于全世界、全人类。从辗转于各国创办报纸杂志到指导欧美各国建立政党的具体实践,再到成立伟大的国际工人协会,马克思恩格斯的政党思想不仅伴随他们行走的脚步和实际到达的地方,而且其理论精神早已经传遍世界各地,有无产阶级、有被剥削和被压迫的地方,都有马克思主义政党观的思想引领价值。其中最为值得注意的当属俄国布尔什维克党,在马克思恩格斯政党观的指引下,在列宁同志结合俄国工人运动实际进行转换运用下,马克思主义及其政党理论实现了成功实践的历史性转变,进一步扩大了它的世界意义和验证了它的真理价值。马克思恩格斯的政党观始终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指导思想。从创建共产党开始,尽管是共产国际的直接帮助,但离不开马克思恩格斯政党观的间接指导和影响。后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时期,每一次重大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都与马克思恩格斯的政党观密不可分,都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观在中国的具体实践和现实转化,都对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等不同时期有着不可或缺的重大指导意义。新时代新任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40年改革开放所取得巨大成就的基础上,按照党的十九大精神,到本世纪中叶将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伟大而光荣,同时也对党的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新的历史形势下,中国共产党必须以伟大的自我革命来引领伟大的社会革命,提高党自身建设的科学水平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为紧迫和更为重要。在新的历史时期系统学习马克思恩格斯政党观,就是要将马克思恩格斯的政党思想具体运用到21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建设好“伟大工程”,确保“伟大斗争”的有效开展,保证“伟大事业”的正确方向,领导“伟大梦想”的顺利实现。

二、重读《共产党宣言》的几点启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重读《共产党宣言》的几点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2)列宁共产主义道德教育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1.1.1 选题目的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方法
        1.3.1 文献研究法
        1.3.2 历史分析法
        1.3.3 阶级分析法
        1.3.4 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法
    1.4 本文创新之处
第2章 列宁共产主义道德教育思想的理论来源和现实依据
    2.1 共产主义道德与道德教育的缘起
        2.1.1 共产主义道德与道德教育的内涵
        2.1.2 共产主义道德是对资本主义道德的历史性超越
        2.1.3 共产主义道德及道德教育的发展具有阶段性
    2.2 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道德和道德教育的基本理论
        2.2.1 道德是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
        2.2.2 道德教育促使无产阶级摆脱思想上的片面性
        2.2.3 道德教育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合理的解决
    2.3 列宁共产主义道德教育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2.3.1 俄国无产阶级社会主义意识逐渐苏醒
        2.3.2 沙皇长期的黑暗统治造成俄国文化极其落后
        2.3.3 建设社会主义对人民群众的道德水平提出更高要求
    2.4 列宁共产主义道德教育思想的发展历程
        2.4.1 列宁共产主义道德教育思想的萌芽和初步探索
        2.4.2 列宁共产主义道德教育思想在实践中形成并发展
        2.4.3 列宁共产主义道德教育思想的丰富和完善
第3章 列宁关于共产主义道德教育目标、内容与要求的论述
    3.1 列宁论共产主义道德教育的目标
        3.1.1 培养共产主义一代新人
        3.1.2 克服旧社会遗留下来的习惯和风气
        3.1.3 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共产主义道德
    3.2 列宁论共产主义道德教育的内容
        3.2.1 共产主义劳动态度教育
        3.2.2 自觉的革命纪律教育
        3.2.3 无产阶级家庭婚姻道德观教育
        3.2.4 社会主义人道主义教育
        3.2.5 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精神教育
    3.3 列宁论共产主义道德教育的要求
        3.3.1 以“大家为一人,一人为大家”为准则
        3.3.2 以巩固和完成共产主义事业为基础
        3.3.3 与沸腾的实际生活相结合
第4章 列宁关于共产主义道德教育路径的探索
    4.1 注重共产主义道德教育的制度建设
        4.1.1 坚持党对共产主义道德教育的领导
        4.1.2 筑牢共产主义道德教育的制度保障
        4.1.3 加强重点组织机构的道德教育引导
    4.2 道德教育与推行义务劳动相结合
        4.2.1 大力倡导“共产主义星期六义务劳动”
        4.2.2 开展社会主义劳动竞赛
        4.2.3 树立共产主义道德榜样
    4.3 构筑共产主义道德教育文化基础
        4.3.1 全力提高国民的文化水平
        4.3.2 开展共产主义道德宣传工作
        4.3.3 提高人民的科学技术水平
    4.4 批判资产阶级和腐朽道德观念
        4.4.1 批判道德虚无主义
        4.4.2 批判道德自发论
        4.4.3 批判狭隘民族主义和社会沙文主义
第5章 列宁共产主义道德教育思想的当代启示
    5.1 倡导共产主义道德要坚持党的领导
        5.1.1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教育最本质的特征
        5.1.2 发扬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5.2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高扬共产主义道德
        5.2.1 共产主义道德代表了人类道德发展的必然趋势
        5.2.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高理想
        5.2.3 培育共产主义道德是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的最终目标
    5.3 倡导共产主义道德要在实践中改革创新道德教育
        5.3.1 注重道德教育对象的广泛性和针对性
        5.3.2 构建多层次和高质量的道德教育队伍
        5.3.3 注重道德教育途径的多样性和创新性
    5.4 倡导共产主义道德要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5.4.1 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发展的要求
        5.4.2 吸收和借鉴人类道德建设的优秀成果
        5.4.3 立足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3)马克思实践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1、研究目的
        2、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2、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思路
第一章 实践观的历史考察
    第一节 古希腊时代的实践观
        一、苏格拉底的善即实践
        二、柏拉图的理念论实践观
        三、亚里士多德的德性实践观
    第二节 十七、十八世纪旧唯物主义实践观
        一、培根的“实验”实践观
        二、霍布斯的功利实践观
    第三节 德国古典哲学时期的实践观
        一、康德的实践观
        二、费希特的实践观
        三、黑格尔的实践观
        四、费尔巴哈的实践观
第二章 马克思实践观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马克思实践观的初步探索阶段
        一、《博士论文》初步探讨哲学与世界的关系问题
        二、《莱茵报》时期开始关注物质利益与现实问题
    第二节 马克思实践观的逐步形成阶段
        一、《德法年鉴》时期的革命实践与解放全人类思想
        二、《手稿》建立起实践思想雏形
    第三节 马克思实践观的最终确立阶段
        一、《神圣家族》中实践观确立的准备阶段
        二、《提纲》中实践观的正式确立
        三、《形态》中实践观的深入发展
第三章 马克思实践观的科学内涵与重要特征
    第一节 马克思哲学的多重解读
        一、历史唯物主义解读模式
        二、辨证唯物主义解读模式
        三、实践唯物主义解读模式
        四、三种解读模式之间的关系
    第二节 马克思实践观对旧哲学实践观的批判与超越
        一、马克思实践观对唯心主义实践观的批判与超越
        二、马克思实践观对旧唯物主义实践观的批判与超越
        三、马克思实践观革命是一场世界观革命
    第三节 马克思实践观的本质内涵
        一、实践是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
        二、实践是主观和客观的相互作用
        三、实践是自在世界与人类世界的相互作用
    第四节 马克思实践观的重要特征
        一、实践的自然性
        二、实践的社会性
        三、实践的目的性
        四、实践的规律性
        五、实践的历史性
第四章 实践的自然观
    第一节 马克思实践的自然观对两种片面性自然观的批判与超越
        一、马克思对黑格尔唯心主义自然观的批判与超越
        二、马克思对费尔巴哈旧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批判与超越
    第二节 劳动实践是生成人与自然关系的的基础
        一、劳动实践形成人与自然之间最基本的关系
        二、人与自然之间本质上是一种对象性关系
        三、劳动实践生成人与自然的对立统一关系
    第三节 自在自然与人化自然
        一、自在自然
        二、人化自然
        三、构建自在自然与人化自然之间的对象性统一关系
    第四节 自然的历史与历史的自然
        一、自然的历史
        二、历史的自然
        三、自然的历史与历史的自然的统一
    第五节 马克思实践的自然观的重要意义
        一、马克思实践的自然观的理论意义
        二、马克思实践的自然观的现实意义
第五章 实践的历史观
    第一节 片面的历史观与实践的历史观
        一、纯客体性思维方式下的历史观
        二、纯主体性思维方式下的历史观
        三、实践的历史观的合理性
    第二节 历史的实践性
        一、历史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二、历史生成的实践性
        三、历史发展的实践性
        四、历史规律的实践性
    第三节 实践与唯物主义历史观
        一、劳动实践是理解唯物主义历史观的逻辑起点
        二、实践是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出发点
        三、实践观是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理论基础
    第四节 马克思实践的历史观的重大意义
        一、马克思实践的历史观的理论意义
        二、马克思实践的历史观的现实意义
第六章 实践的人学观
    第一节 马克思实践的人学观与旧哲学人学观
        一、从思辨的人到抽象的人
        二、从抽象的人到现实的人
    第二节 马克思实践的人学观的主要内容
        一、从实践出发理解人的存在
        二、从实践出发理解人的本质
        三、从实践出发理解人的发展
    第三节 实践与人的对应关系
        一、自在实践与自在的人
        二、异化实践与异化的人
        三、自由自觉的实践与全面发展的人
    第四节 马克思实践的人学观的重大意义
        一、马克思实践的人学观的理论意义
        二、马克思实践的人学观的现实意义
第七章 实践的自由观
    第一节 旧哲学自由观与实践的自由观
        一、唯心主义哲学自由观
        二、旧唯物主义哲学自由观
        三、实践唯物主义哲学自由观
    第二节 马克思实践的自由观的主要内容
        一、劳动与自由
        二、实践是人的自由发展的动力
        三、自由是自由主客体之间的互动性统一
        四、从实践出发理解人的自由的历史发展
    第三节 马克思实践的自由观的当代意义
        一、从根本上为实现人类自由与解放指明了现实道路
        二、有利于抵制资本主义自由主义错误思潮
        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正确的价值导向
第八章 马克思实践观的当代启示
    第一节 促进实践的规范化发展
        一、实践的双重效应
        二、处理好实践中的复杂关系
        三、树立实践的整体性观念
        四、要建立起反映实践需求的价值观念体系
    第二节 对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启示
        一、要扬弃人类中心论立场
        二、要扬弃自然中心论立场
    第三节 对处理人与社会关系的启示
        一、建设符合世界历史发展趋势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二、建构具有全球化意义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第四节 对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启示
        一、促进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平等
        二、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结语
后记

(4)马克思恩格斯政党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马克思恩格斯政党理论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与思想渊源
    2.1 马克思恩格斯政党理论的概念释义
        2.1.1 政党
        2.1.2 政党理论
    2.2 马克思恩格斯政党理论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2.2.1 资本主义的发展变化
        2.2.2 近代以来阶级斗争的展开
        2.2.3 政党政治的现实
    2.3 马克思恩格斯政党理论形成的思想渊源
        2.3.1 近代以前非社会主义的政党思想萌芽
        2.3.2 近代以来资产阶级的政党思想
        2.3.3 空想社会主义的政党思想
第3章 马克思恩格斯政党理论形成发展的历史脉络
    3.1 马克思恩格斯政党理论的雏形时期(1840-1844年)
        3.1.1 “博士论文”关于政党的认知
        3.1.2 “莱茵报”时期关于政党的评论
        3.1.4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从异化视域分析共产主义
        3.1.5 《神圣家族》探析政党的阶级本质
    3.2 马克思恩格斯政党理论的形成时期(1845-1848年)
        3.2.1 《德意志意识形态》基于唯物史观揭示政党基本特征
        3.2.2 《共产党宣言》系统阐述工人阶级政党理论
    3.3 马克思恩格斯政党理论的发展时期(1849-1871年)
        3.3.1 《资本论》从资本的视角分析政党理论
        3.3.2 《法兰西内战》将政党实践上升到理论层面
    3.4 马克思恩格斯政党理论的完善时期(1875-1895年)
        3.4.1 《哥达纲领批判》指明政党的发展趋势
        3.4.2 马克思晚年时期关于政党建设的思想
        3.4.3 恩格斯晚年时期对马克思政党理论的扞卫
第4章 马克思恩格斯政党理论的主要内容
    4.1 政党的本质
        4.1.1 政党是代表阶级利益的政治组织
        4.1.2 政党是阶级斗争的历史性产物
        4.1.3 政党以政治斗争为中心任务
    4.2 政党的纲领
        4.2.1 理论纲领与实践纲领
        4.2.2 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
        4.2.3 最近目的与最终目标
    4.3 政党的功能
        4.3.1 表达和整合民众利益
        4.3.2 民众动员和政治化
        4.3.3 培育和遴选政治精英
        4.3.4 掌握或影响国家政权
        4.3.5 监督与完善政治运作
    4.4 政党的策略原则
        4.4.1 保障阶级利益为首要
        4.4.2 提升政党在民众心中的形象
        4.4.3 独立自主地处理政党关系
    4.5 政党的消亡
        4.5.1 政党消亡的条件
        4.5.2 政党消亡的途径
第5章 马克思恩格斯政党理论的理论特质与时代意蕴
    5.1 马克思恩格斯政党理论的基本特征
        5.1.1 科学性
        5.1.2 先进性
        5.1.3 革命性
        5.1.4 实践性
    5.2 马克思恩格斯政党理论的逻辑结构
        5.2.1 逻辑起点:政党的本质论
        5.2.2 逻辑线路:政党纲领-功能-策略原则论
        5.2.3 逻辑终点:政党消亡论:
    5.3 马克思恩格斯政党理论的理论价值
        5.3.1 奠定了无产阶级政党理论不断发展的基石
        5.3.2 实现了政党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
        5.3.3 提供了政党建设的科学思想指南
    5.4 马克思恩格斯政党理论的实践成效
        5.4.1 国际工人协会(第一国际)
        5.4.2 1871年巴黎公社政权
        5.4.3 第二国际
第6章 马克思恩格斯政党理论的当代价值
    6.1 加强党的政治建设
        6.1.1 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
        6.1.2 深化政党本质属性的认识
        6.1.3 把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始终放在首位
    6.2 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
        6.2.1 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
        6.2.2 深刻认识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
        6.2.3 实现党对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领导变革
    6.3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
        6.3.1 健全党内民主制度
        6.3.2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6.3.3 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6.4 提供政党治理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6.4.1 矢志不渝坚定执行共产党的政治路线
        6.4.2 无产阶级政党正确处理各种党际关系
        6.4.3 促进党与人民群众关系的密切和强化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致谢

(5)人民主体论视野下苏联解体的根源与教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基本内容
        1.3.1 主要思想
        1.3.2 重点和难点
        1.3.3 创新与特色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人民主体论及苏共人民观的演变历程
    2.1 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思想的发展历程
        2.1.1 马克思恩格斯建构历史唯物主义的人民主体思想
        2.1.2 列宁继承和发展历史唯物主义的人民主体思想
        2.1.3 中国共产党丰富和拓展历史唯物主义的人民主体思想
    2.2 人民主体论的基本解读
        2.2.1 人民主体的深刻内涵
        2.2.2 人民主体的具体体现
        2.2.3 人民主体的实现条件
    2.3 苏共人民观的演变历程
        2.3.1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人民群众观的列宁时期
        2.3.2 特权阶层兴起忽视人民群众利益的斯大林时期
        2.3.3 特权阶层固化脱离人民群众的后斯大林时期
第三章 人民主体论视野下苏联解体的根源探析
    3.1 政治上层建筑遏制人民群众的权利诉求
        3.1.1 放弃党领导的政治体制脱离人民群众
        3.1.2 不完善的社会主义民主阻碍人民当家作主
        3.1.3 监督缺失的官僚特权阶层损害人民利益
    3.2 经济领域建设忽视人民群众的利益需求
        3.2.1 所有制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意愿
        3.2.2 经济体制阻碍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
        3.2.3 分配制度贬抑劳动者的积极性
    3.3 思想文化建设背离以人为本的宗旨要求
        3.3.1 意识形态建设偏离了人民群众主体地位
        3.3.2 个人崇拜现象的盛行否定了群众史观
        3.3.3 文化生产主体的缺失扼杀了文化生产力
第四章 人民主体论视野下苏联解体的历史教训与现实启示
    4.1 切实保障人民群众政治领域的民主权利
        4.1.1 坚持党的领导满足人民的利益诉求
        4.1.2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道路
        4.1.3 建立健全监督制约机制接受人民监督
    4.2 坚决维护人民群众经济领域的利益需求
        4.2.1 积极调整顺应人民主体需要的社会生产关系
        4.2.2 完善以人民生活水平为导向的市场经济体制
        4.2.3 坚持更加公平的社会主义分配制度
    4.3 坚持推进文化领域以人为本的宗旨要求
        4.3.1 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
        4.3.2 肯定人民群众的创造力和对历史发展的决定作用
        4.3.3 坚持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生产主体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在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6)新时代背景下的思考:陕北苏区的发展智慧与精神余韵——重读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论文提纲范文)

一、重温斯诺笔下的苏区
    1、奠基于“军民融合”的形象重构
    2、崛起于生产建设的苏区发展
    3、扎根于文化教育的灵韵谱写
    4、磨砺于困境征途的信仰灌注
二、《西行漫记》留给我们的几点启示
    1、深耕“军民情怀”,熔铸新时代军民鱼水情
    2、汲取艰苦奋斗精神,激发创新创造活力
    3、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努力增强民生福祉
    4、筑牢国家信仰脊梁,不忘党人初心使命
三、结语

(7)阿伦特“人”及其“复数性”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第一章 现代性理论的时代背景与理论资源
    一、现代性与人的危机
        (一)现代性的内涵及其双维逻辑
        (二)现代性批判的理论自觉
        (三)现代性问题的核心:人
    二、马克思从现实经济生产维度开启现代性批判
        (一)价值批判:劳动异化
        (二)科学批判:资本诡计
        (三)思想框囿:意识形态欺骗
    三、西方马克思主义从思想文化向度展开现代性批判
        (一)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现代性批判转向
        (二)西方马克思主义现代性批判的内在逻辑演进
        (三)“复数性”思想的理论方位
第二章 “复数性”的理论内涵与思想特质
    一、“复数性”概念的出场
        (一)“积极生活”是自明自足的生活方式
        (二)“复数性”的境况具有给定性和规定性
        (三)“复数性”处于层列等级之中
    二、“复数性”的前设根基
        (一)现象视角:“作为处境的规定者”
        (二)分析视角:诞生性与有死性
        (三)方法论视角:多元承认
    三、“复数性”的双重特质
        (一)自然属性中的平等意蕴
        (二)社会属性中的多元内涵
        (三)双重属性的关系探讨
第三章 “复数性”的消解:“劳动”与“制作”的僭越
    一、“世界异化”与“复数性”的消解
        (一)人与世界:从传统断裂到信仰丧失
        (二)人与自我:从返回自我到失去自我
        (三)人与人:从追求卓越到隐姓埋名
    二、“劳动”至上对“行动”价值的压抑
        (一)“劳动”源于生命必然性
        (二)“劳动”过程被必然性束缚
        (三)“劳动”从属于非公开性的私人领域
    三、“制作”乌托邦对“行动”创生性的覆盖
        (一)“制作”的双重性:必然性与能动性的结合
        (二)“制作”的目的规约性
        (三)“制作”在政治中的乌托邦性
第四章 “复数性”的救赎:“行动”参与公共事务
    一、开放而自由的公共空间
        (一)公共领域是“复数人”“行动”的必备场域
        (二)公共领域是“复数人”实现价值的公共保证
        (三)公共领域是“复数人”权利的外部保障
    二、“行动”的开创性与危险性
        (一)“行动”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二)“行动”的危险性
        (三)规避“行动”危险性的可能
    三、“思”与“行”的融贯
        (一)沉思与行动的统一性
        (二)在宽恕与承诺中和解
        (三)个体与共同体的统一
第五章 反思与批判:阿伦特现代性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的误解
    一、阿伦特对马克思的错解误读
        (一)“劳动创造人”束缚了人的可能性?
        (二)“改变世界”的唯物史观是历史隐喻?
        (三)“暴力是历史的助产士”助推了极权政治?
    二、马克思对阿伦特的批判与超越
        (一)马克思对人的科学认识与现代性诊治
        (二)唯物史观的现代性批判与出路
        (三)科学社会主义的价值主题:人的解放
结语:未竟的现代性事业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作情况

(8)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文选题的理由或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及趋势
        (一) 国内研究综述
        (二) 国外研究概况
    三、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内容及论文框架
        (三)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四、拟采取的研究方法、研究手段及创新
        (一)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研究手段、技术路线
        (二)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基本内涵
    第一节 “范式”与文学理论范式
        一、“范式”概念及其理论内涵
        二、文学理论范式的内涵与演变
        三、范式创造是文学理论知识生产的核心
    第二节 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
        一、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基本内涵
        二、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理论渊源
第二章 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历史形成
    第一节 为文艺正名:审美范式建立的理论前提
        一、社会政治范式:理论来源、特征与局限
        二、为文艺正名:文艺与政治关系的再审视
    第二节 人道主义理论:审美范式建立的哲学基础
        一、文学是人学:早期中国文学理论中的人学思想
        二、《手稿》讨论: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哲学基础
    第三节 美学大讨论:审美范式建立的学科参照
        一、20世纪中国美学讨论的基本问题和影响
        二、美学讨论与文学审美主体性原则的建立
第三章 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理论类型
    第一节 意识形态论的文学审美观
        一、文学与意识形态关系的论争
        二、“审美反映论”的文学观
        三、“审美意识形态”论的文学观
    第二节 语言形式论的文学审美观
        一、形式本体论的文学审美观
        二、语言本体论的文学审美观
        三、符号本体论的文学审美观
    第三节 内在超越论的文学审美观
        一、超越论文学审美观的理论基础
        二、审美超越与自由生存
        三、审美超越与终极关怀
第四章 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实践范例
    第一节 文学活动的审美本质
        一、审美是人类特有的精神活动
        二、审美和文学的审美本质
        三、审美贯穿文学活动始终
    第二节 文学作品的审美结构
        一、文学的“格式塔质”和审美本质
        二、内容与形式的相互征服:“美在于内容与形式的交涉部”
    第三节 文学接受的审美阐释
        一、文学审美接受的心理机制
        二、文学审美接受本质上是一种精神家园的复归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9)乌尔里希·布兰德社会—生态转型理论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乌尔里希·布兰德其人其说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研究现状评析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思路
2 布兰德社会-生态转型理论的创立
    2.1 布兰德社会-生态转型理论的历史背景
        2.1.1 全球生态危机的恶化和绿色运动的发展
        2.1.2 欧洲左翼党的发展境遇
    2.2 布兰德社会-生态转型理论的理论基础
        2.2.1 葛兰西的霸权理论
        2.2.2 法国调节学派的调节理论
        2.2.3 政治生态学
3 布兰德社会-生态转型理论的主要内容
    3.1 批判性政治生态学的提出
        3.1.1 对绿色经济的批判
        3.1.2 对绿色资本主义的批判
    3.2 帝国式生活方式的解构
        3.2.1 帝国式生活方式的内涵
        3.2.2 对帝国式生活方式的批判
    3.3 社会-生态转型的构想
        3.3.1 社会-生态转型的内涵
        3.3.2 社会-生态转型的争论
        3.3.3 社会-生态转型的展望
4 布兰德社会-生态转型理论的评析
    4.1 理论价值
        4.1.1 继承和运用了历史唯物主义
        4.1.2 拓宽了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视域
    4.2 理论不足
        4.2.1 对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分析缺乏深度
        4.2.2 对社会-生态转型的规范性阐述不到位
    4.3 对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4.3.1 警惕和防范帝国式生活方式侵蚀
        4.3.2 参与和引领全球社会-生态转型
5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10)马克思恩格斯政党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缘由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2.1 国外研究概况
        1.2.2 国内研究概况
        1.2.3 研究现状简评
        1.2.4 研究发展态势
    1.3 基本思路及研究方法
        1.3.1 基本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难点、创新点以及不足
        1.4.1 研究难点
        1.4.2 研究创新点
        1.4.3 研究的不足
第二章 政党和政党观的基本理论
    2.1 政党的概念、本质与基本功能
        2.1.1 “政党”的概念
        2.1.2 “政党”的本质
        2.1.3 “政党”的功能
    2.2 政党观的概念、本质与基本功能
        2.2.1 “政党观”的概念
        2.2.2 “政党观”的本质
        2.2.3 “政党观”的功能
    2.3 马克思恩格斯政党观的内涵与功能
        2.3.1 马克思恩格斯政党观的科学内涵
        2.3.2 马克思恩格斯政党观的一般功能
        2.3.3 马克思恩格斯政党观的特殊功能
第三章 马克思恩格斯政党观的产生背景和发展历程
    3.1 马克思恩格斯政党观的产生背景
        3.1.1 理论背景
        3.1.2 实践背景
    3.2 马克思恩格斯政党观的发展历程
        3.2.1 政党观的准备阶段:1848 年《共产党宣言》发表以前
        3.2.2 政党观的形成阶段:《共产党宣言》发表至“第一国际”之前
        3.2.3 政党观的发展阶段:“第一国际”至马克思逝世
        3.2.4 政党观的扞卫阶段:恩格斯在马克思逝世以后的理论贡献
    3.3 马克思恩格斯政党观发展过程的变与不变
        3.3.1 工人运动形势不断变化与党的政治属性始终不变相统一
        3.3.2 工人斗争方式不断变化与党的指导思想始终不变相统一
        3.3.3 国际联合环境不断变化与党的初心使命始终不变相统一
第四章 马克思恩格斯政党观的基本内容和主要特点
    4.1 马克思恩格斯政党观的基本内容
        4.1.1 无产阶级政党的本质属性论
        4.1.2 无产阶级政党的历史使命论
        4.1.3 无产阶级政党的指导思想论
        4.1.4 无产阶级政党的组织建设论
        4.1.5 无产阶级政党的领袖权威论
        4.1.6 无产阶级政党的战略策略论
    4.2 马克思恩格斯政党观的逻辑结构
        4.2.1 党的本质属性论是逻辑起点
        4.2.2 “思想-组织-领袖-策略”是逻辑中介
        4.2.3 实现党的历史使命是逻辑终点
    4.3 马克思恩格斯政党观的主要特点
        4.3.1 阶级性与人民性的有机统一
        4.3.2 科学性与开放性的有机统一
        4.3.3 先进性与纯洁性的有机统一
        4.3.4 革命性与建设性的有机统一
        4.3.5 理论性与实践性的有机统一
第五章 马克思恩格斯政党观的国际实践与基本经验
    5.1 马克思恩格斯政党观的直接国际实践
        5.1.1 指导“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与“共产主义者同盟”实践
        5.1.2 指导“国际建党”与“一国建党”实践
    5.2 马克思恩格斯政党观的间接国际实践
        5.2.1 列宁运用马克思恩格斯政党观的实践
        5.2.2 斯大林运用马克思恩格斯政党观的实践
        5.2.3 赫鲁晓夫及其之后的苏东共产党实践
        5.2.4 共产国际与越、朝、古、老共产党实践
        5.2.5 共产国际与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实践
    5.3 马克思恩格斯政党观国际实践的基本经验
        5.3.1 坚持党的科学理论与本国实践相统一
        5.3.2 坚持党的领导地位与党的建设相统一
        5.3.3 坚持党的改革创新与保持定力相统一
第六章 马克思恩格斯政党观在中国的发展
    6.1 毛泽东对马克思恩格斯政党观的发展
        6.1.1 深化党的本质属性和任务的认识
        6.1.2 深化党的领导地位和方法的认识
        6.1.3 深化党的领导价值与策略的认识
        6.1.4 深化党的思想建设的认识
        6.1.5 深化党的组织建设的认识
        6.1.6 深化党的作风建设的认识
        6.1.7 深化党的反腐倡廉建设的认识
        6.1.8 深化党的制度建设的认识
    6.2 邓小平对马克思恩格斯政党观的发展
        6.2.1 强调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的重大理论命题
        6.2.2 强调执政党必须始终和人民群众紧密在一起
        6.2.3 强调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坚持党的领导
        6.2.4 强调党员干部必须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
        6.2.5 强调要正确处理执政党与参政党的关系
        6.2.6 强调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生死存亡的问题
        6.2.7 强调一定要重视党的制度建设和改革
    6.3 江泽民对马克思恩格斯政党观的发展
        6.3.1 提出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系列重大命题
        6.3.2 提出党要依法治国与依法执政的基本方略
        6.3.3 提出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建设“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6.4 胡锦涛对马克思恩格斯政党观的发展
        6.4.1 特别强调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新时期党的建设
        6.4.2 特别强调坚持围绕党的建设主线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6.4.3 特别强调坚持党的建设系统化总体推进
    6.5 习近平对马克思恩格斯政党观的新发展
        6.5.1 深化对马克思恩格斯政党观本质属性论的认识
        6.5.2 深化对马克思恩格斯政党观历史使命论的认识
        6.5.3 深化对马克思恩格斯政党观指导思想论的认识
        6.5.4 深化对马克思恩格斯政党观组织建设论的认识
        6.5.5 深化对马克思恩格斯政党观战略策略论的认识
        6.5.6 深化对马克思恩格斯政党观廉洁廉政论的认识
        6.5.7 深化对马克思恩格斯政党观制度建设论的认识
        6.5.8 深化对马克思恩格斯政党观党际关系论的认识
    6.6 马克思恩格斯政党观在中国发展的主题与线索
        6.6.1 马克思恩格斯政党观在中国发展的主题
        6.6.2 马克思恩格斯政党观在中国发展的线索
        6.6.3 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恩格斯政党观的重大贡献
第七章 马克思恩格斯政党观的当代价值
    7.1 马克思恩格斯政党观的理论价值
        7.1.1 构建了系统完整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
        7.1.2 揭露了资产阶级政党及制度的根本问题
        7.1.3 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体系
    7.2 马克思恩格斯政党观的实践价值
        7.2.1 指导要把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始终放在首位
        7.2.2 指导促进党与人民群众关系的密切和强化
        7.2.3 指导无产阶级政党正确处理各种党际关系
        7.2.4 指导实现党对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领导变革
        7.2.5 指导马克思主义政党正确认识和总结历史
第八章 结论
    8.1 马克思恩格斯的政党观是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
    8.2 马克思恩格斯的政党观是一个开放的理论体系
    8.3 马克思恩格斯的政党观是一个管用的理论体系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四、重读《共产党宣言》的几点启示(论文参考文献)

  • [1]《共产党宣言》与21世纪的中国[J]. 杨年,黄红平. 理论经纬, 2021(00)
  • [2]列宁共产主义道德教育思想研究[D]. 高俊丽. 辽宁大学, 2021(02)
  • [3]马克思实践观研究[D]. 林沈丹. 华中师范大学, 2021(02)
  • [4]马克思恩格斯政党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 黄佳楠.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1)
  • [5]人民主体论视野下苏联解体的根源与教训研究[D]. 张雅静. 江南大学, 2020(01)
  • [6]新时代背景下的思考:陕北苏区的发展智慧与精神余韵——重读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J]. 王牧耕. 新西部, 2019(35)
  • [7]阿伦特“人”及其“复数性”思想研究[D]. 潘旋.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8]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研究[D]. 谭诗民.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1)
  • [9]乌尔里希·布兰德社会—生态转型理论探析[D]. 杨丽丽.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2)
  • [10]马克思恩格斯政党观研究[D]. 郭祎. 电子科技大学, 2019(11)

标签:;  ;  ;  ;  ;  

重读《共产党宣言》的一些启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