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语法——理解动词分词表层结构的捷径

转换语法——理解动词分词表层结构的捷径

一、转换语法——理解动词分词表层结构的捷径(论文文献综述)

宋作艳[1](2022)在《基于构式理论与物性结构的动名定中复合词研究——从动词视角到名词视角》文中认为动名定中复合词以名词性成分为中心,基于转换生成理论与论元结构的动词视角研究却以动词性成分为中心,关注N是V的什么论元角色。视角错位是因为抛开表层看意义,抛开整体看成分,割裂了形式与意义的联系,会带来一系列问题。名词视角研究从构式理论和物性结构获得理论支持,着眼于表层和整体,关注V限定N的什么物性角色。定中复合词构式的功能是命名与分类,语义关系是"物性+事物"。构式决定了V不表动作,而表物性,涉及功用、施成、状态、规约化属性和构成等物性。重要的不是潜在的语义关系(格关系),而是构式中实现的语义关系(物性关系)。名词视角可以一以贯之,优化分类和释义,揭示生成机制,解决视角错位造成的相关问题。

闫鹏飞[2](2021)在《硬学科研究论文语篇内部变异的多维度分析 ——以材料科学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学术英语作为学科知识构建与传播的主要形式,具有重要的语言学地位与理论研究价值。其中,研究论文作为学术话语行为呈现的典型语类,其语体特征一直以来备受关注。已有研究大体遵循语类分析、元话语分析和语言特征分析三种路径,尝试对之进行深入描写与解释。但是,前人文献大多仅涉及少数的语言特征,且较少依托大规模语料量化考察研究论文的语篇内部变异,即摘要、引言、结果与讨论、结论以及方法部分之间的功能与语言特征差异,因此不足以全面反映研究论文的整体以及局部语体特性。基于前人学术话语和语体变异理论架构,依据Becher(1989,1994)学科分类框架,本研究选取材料科学这一代表性应用型硬学科,创建千万词级实证性研究论文语料库,提取主要篇章结构,依次是摘要、引言、结果与讨论、结论以及方法部分;之后,梳理完善前人语体变异研究所用特征(如Biber 1988,2006b;Biberetal.2004,2007),借助自然语言处理技术spaCy和word2vec挖掘短语与语义特征,构建涵盖词汇语法、短语、句法、语义和语用层面的22类共计165个特征,并从中提取出88个极具区分力的学术语篇内部变异特征;在此基础上,开展多维度分析,结合索引行与聚类分析,同时参照研究论文共核的语步构成与元话语属性,探究论文不同语篇部分之间的功能差异及特征选择。结果显示,硬学科实证性研究论文的语篇内部变异突出体现于六个功能维度,分别是1)知识概念阐释相对于过程步骤描述、2)论述语气与层级相对于信息平铺直述、3)命题关系提炼相对于图表数据呈现、4)信息抽象度与概指性、5)研究目的与结果概述、以及6)认识情态意义拓展。各个功能维度均依托多种词汇语法、短语、句法、语义或语用特征得以实现。前三个维度内部均包含共变功能及特征,后三个维度则呈现单一功能属性。对于各个维度而言,硬学科研究论文的不同语篇部分之间均呈现显着的功能差异及特征选择。本文结论整体呈现了典型学术话语行为及其实现方式,有力拓展了语体变异和学术话语研究观察视角;充分验证了借助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挖掘构建语言特征集与资源库的可行性和实效性;为优化细化学术英语课程设计与教学实践以及二语学术写作评测提供了数据支撑、真实示例和量化指标。

练斐[3](2021)在《德语词汇长度的共时特征与历时演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语言是一个由多种单位构成的复杂系统,语音、词汇、句法等子系统各司其职。语言同时是一个动态、开放的协同系统,各种语言属性互相影响。语言本身及其属性都会受语内及语外因素影响而逐步发生演化。在语言系统中,词汇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无论在听觉层面还是视觉层面,长度都是词汇最基础也最显着的属性之一。词汇长度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语言单位的复杂性,呈现文本的整体特征,词长的变化还会引起其他语言属性发生改变,进而带来语言的整体演化。词长因其特殊性,得到了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交际学、信息学等不同学科领域的关注。特别是计量语言学,将词长视为研究语言整体特性的关键切入点,相关研究层见叠出。计量语言学研究主张以大规模真实语言材料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学定量方法,以揭示人类语言的普遍特性、自适应机制、演化规律及其动因。现有词长计量研究已取得丰硕成果,但仍存在以下局限:首先,就研究工具而言,大部分研究对词汇定义的探讨有限,在选择词长测量单位时一般基于前人研究或个人经验,故存在测量方法不统一的情况,尚无研究对比不同测量方法对结果造成的影响;其次,在语料特征方面,目前考察的文本类型较为单一,以文学、书信为主,多数研究选用的语料规模较小,缺少系统的跨文体分析;再者,从研究维度上看,现有研究多从共时角度出发,且文章大多重数据而轻分析,鲜有基于统一、大量、真实语料的多维度历时考察。基于上述背景,本文聚焦17-19世纪德语词汇长度的共时跨文体特征及历时演化趋势,采用计量方法从平均词汇长度、词长分布特征、文本内部词长走势、词长与其他语言属性的关系等方面展开系统研究分析,尝试回答以下问题:1)在共时层面,不同文体的德语词汇长度具有哪些共性与差异?哪些因素造成了这些跨文体特征?2)在历时层面,1600年至1899年间,不同文体的德语词汇长度分别呈现怎样的演化趋势?其演化动因是什么?本研究语料选自德语文本历时语料库(Deutsches Textarchiv,简称DTA),涵盖四个文体类型,总词次约2000万。在开展主体实证研究之前,本文充分探讨词汇定义,据此设计实验方案,并利用DTA语料库中的“报刊”文体语料展开前测。结果表明,音节是最适合书面德语的词长测量单位。鉴于德语屈折变化丰富,词汇的形符、类符、词形、词目拥有各异的语言学意义,在具体研究时应根据研究目的选择适当的词汇形态作为测算对象。本研究在对DTA语料库“文学”“应用文”“学术”三类文体300年间的360篇语料进行跨文体、跨时段、多维度分析后,主要得出如下结论:1)在共时层面上,不同文体的词汇长度特征既有个性,又显共性。语料的差异性集中体现于整体的词长特征:无论是全文平均词长,还是各词类的平均长度,抑或多音节词的占比,同时期语料均呈现出“学术>应用文>文学”的特点。造成跨文体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各文体不同的写作目的和语言使用偏好。三类文体语料的相似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各文本的词汇长度分布特征非常相似,基于词形形符得到的分布数据可用统一数学模型(单位移超泊松分布)描述。第二,词汇长度与词汇使用频率存在相关性,“词长越短使用频率越高”的特点符合幂律函数=。上述两点均为“省力原则”在德语中的体现。第三,在一篇文本内部,词汇长度呈现出波动上升的趋势。这与写作策略及篇章信息结构相关,受到人类认知特点影响。2)从历时维度看,德语词汇长度在17-19世纪间整体呈增长趋势。具体而言,“学术”语料的词长历时增速最快,“应用文”次之,而“文学”语言的演化速率较为平缓。这主要是因为学术文本和应用文对语言表达的精准度要求更高,且为了满足新的表达需求常使用复合、派生等构词法创造新词,而这往往会令词汇长度增加。其次,不同词类的演化特征不尽相同。名词、形容词、动词的增速最快,说明上述词类具有较强的构词能力。此外,词长分布模型的参数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文体的历时演化特征。整体而言,语言是一个自适应动态系统,词汇长度的演化过程受到社会、文化、认知、交际等因素的共同作用。本研究首次从共时和历时两个方面系统考察了德语词汇长度的跨文体特征与演化规律,在思路方法、研究语料、研究视角等方面均有创新。在思路方法层面,本文重视“词”的概念探讨,以理论指导实践,基于先导研究结果优化主体研究设计,并找到了最适合书面德语的词长测量单位,有助于改变目前词长测量单位不统一、结果难对比的研究现状。从研究语料上看,本文突破目前时间维度、文体类型单一的局限性,在选择语料时兼顾同质性与异质性,系统考察边界条件对结果的影响。不仅验证了计量语言学的定律与假设,还佐证并拓展了文体学、历史语言学、语言类型学的相关观点。在研究视角方面,本文构建起多维的词长研究范式,以共时研究为横轴、历时研究为纵轴,结合语法、认知、社会、文化因素展开多维分析,并与现有研究充分对话,展开跨语言比较。既深化了对德语词汇文体特征及其演化规律的了解,也为人类语言共性探究提供了实证基础。

袁静[4](2021)在《英汉谚语的对比分析 ——以英汉时空性差异论为视角》文中提出关于英汉谚语的句法结构研究,国内外学界以往主要关注其具体的句法特征,鲜少揭示其句法特征所隐藏的这两种语言的本质特性差异,更未曾论及这些表象差异背后的内在成因。本文以“英汉时空性差异论”(王文斌2013a,2013b,2019a)为视角,考察英汉谚语的句法结构,将其分成整句型与短语型,试图以此切入,透视英汉谚语句法结构差异背后所隐藏的根性差异,同时也弥补“英汉时空性差异论”至今尚未涉足对英汉谚语研究的欠缺。主要发现有三:(1)英语谚语的句法结构反映了英语的强时间性特质:其整句型的时间性特征与句内动词中心的分布、连接手段的种类以及显性主谓结构的组合紧密相关;其短语型的时间性特征与连接手段的种类以及主谓结构的省略程度密切关联,各类结构的时间性层级由动词主导。(2)汉语谚语的句法结构昭显了汉语的强空间性特质:其整句型的空间性特征与句内名词的主体地位、对称句段的数目以及显性对言结构的组合关系密切,其短语型的空间性特征与名词短语的数目与对言结构的完整程度具有紧密关系,各类结构的空间性层级由名词主导。(3)英语谚语的句法结构源自印欧语的时间性编码方式,以谓语动词实现句法结构的时间范畴定位,动词编码区分句法结构的不同层次,以勾连性与延续性为其主要特征;汉语谚语的句法结构源自汉语的空间性编码方式,以名词实现句法结构的空间特征组合,名词编码区分句法结构的不同层次,块状性与离散性是其主要特征。本文在探究英汉谚语句法特征与英汉民族思维取向的彼此联系时,主要以时贤所讨论的英汉时空性差异为视野,兼及洪堡特提出的“内蕴语言形式”观和中西思维模式的相关成果。英语谚语的形合与汉语谚语的意合,直接对应中西思维的理性与悟性之别;英语谚语的主谓结构与汉语谚语的对言格式,直接对应中西思维的演绎模式与类比模式之异。这两种差异的根因,均在于英民族的强时间性思维和汉民族的强空间性思维之殊,与“内蕴语言形式”观相契合。

史红丽[5](2021)在《汉语非疑问用法疑问词的句法语义属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汉语疑问词的非疑问用法研究是现代语言学的前沿议题之一。其中,汉语非疑问用法疑问词的句法、语义,尤其是涉及量化的部分受到较多关注。自Cheng&Huang(1996)提出汉语驴子句以来,该命题已经成为国际学界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历经近三十年的发展,汉语驴子句研究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突破。然而,关于汉语驴子句中第二种类型的驴子句(即光杆条件句)的研究仍然有较多争议,尤其是其中两个关键性问题尚未得到充分的、统一的解释。这两个问题之一为:Wh-条件句(光杆条件句为早期称谓)中的前后项疑问词为什么会受到‘形态匹配’条件的制约?问题之二:Wh-条件句中的后项疑问词被同义代词替换的句法语义条件是什么?本研究尝试就以上两个问题进行分析和回答。在全面梳理以往文献的基础上,本研究根据新的语料,考查了Wh-条件句的句法、语义以及涉及量化的方面,提出并论证了五个相互关联且互为印证的观点。观点一,汉语非疑问疑问词解读的多义性。以往研究认为汉语非疑问疑问词只有全称和存在两种解读的观点不足以解释这种多义性,因为很可能还存在第三种解读。多义性,或者说歧义性是解释Wh-条件句研究中两个核心问题的重要切入点。在考查了逻辑第三值、英语驴子句的不确定值,英汉语疑问句的不确定值之后,本文提出高阶解读可以较为充分地解释汉语非疑问疑问词的多义解读。观点二,‘形态匹配’条件是一个普遍的语法条件。研究发现,除去Wh-条件句,‘形态匹配’还出现在另外三种非条件关系的‘wh...,wh...’的结构中,说明‘形态匹配’不受指称关系影响,而是受到其他因素,譬如,量化的影响。再看指称关系。疑问词对子的指称关系受到谓项影响。如果前后谓项构成因果关系,主项之间就具备照应关系。反之则不然。并且,越是句法结构简单的Wh-句,谓项越是能够决定主项的指称关系。越是句法结构复杂的Wh-句,谓项往往需要和一个或多个允准语共同允准主项的指称解读。观点三,汉语非疑问疑问词的语义构成为‘数量义+指称义’。这是旨在从‘数’的角度,通过弱化指称义,并设定‘数’为高阶解读,以来说明和解释非疑问疑问词的‘多义’实为需要赋值的‘数量语义’。又由于汉语Wh-条件句往往需要谓项和一个或多个算子来共同完成对主项的赋值,本研究提出副词‘都’是一个全称数量算子,它为非疑问疑问词的‘数量义’赋全称数量数值,并证明‘都’只参与‘数量义’赋值,但不参与‘指称义’赋值。作为全称数量算子,‘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非疑问疑问词的‘数量语义’,而‘数量义’与不活跃的、弱化了的‘指称义’相比,反而成为非疑问疑问词的主要解读和优势解读。观点四,汉语非疑问疑问词是一种不确定值的数量量词。并据此解释了‘形态匹配’条件问题。数量量词属于高阶量词。非疑问疑问词多数情况下只需要获得‘数量义’的赋值,并不需要考虑‘指称义’,因为‘指称义’通常为默认值。在Wh-条件句中,‘形态匹配’的疑问词对子需要首先遵守‘数’的一致性条件。前后项疑问词对子在‘数’上一致,可以‘形态匹配’;在‘数’上不一致,则‘形态不能匹配’。观点五,在Wh-条件句中,‘就’不是一个条件标识语,而是一个能够赋单数数值的算子。研究发现,汉语Wh-条件句的条件关系是由前后小句在表层句法上的线性顺序实现的,而不是由‘就’决定的。‘就’并未起到建构条件关系的作用,因而不能算作是条件标识语。和‘都’一样,‘就’是一个显性的数量算子。但和‘都’不一样的是,‘就’是一个赋单数数值的单称数量算子,起到为前项疑问词的‘数量义’赋单数数值的作用。如此,具有单数数值的前项疑问词‘谁’与同样为单数的人称代词‘他’就能够在‘数’上一致,因此,后项疑问词‘谁’可以被同义代词‘他’替换。作为单称数量算子的‘就’可以作一阶算子也可以作高阶算子。

王建煜[6](2021)在《英语复杂从句的翻译问题与解决方案 ——《翻译与全球化》(节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认为英语中,句子结构包含一个或多个主从结构,从句充当句子成分或短语成分的句子称为复杂从句。从构成来看,任何复杂从句都是在简单从句的基础上,通过复杂的组合形式而形成的。通过关注从句的分类及其特点进一步理解英语复杂从句的结构,有利于英语复杂从句的理解与翻译。基于此,本文从英语复杂从句的相关理论界说入手,基于《翻译与全球化》(Translation and Globalization)的翻译实践,分析英语复杂从句的翻译问题并探讨相关的解决方案。在本次翻译实践中,突出的翻译困难体现在从句层面。结合具体的章节,本次翻译实践中遇到的翻译问题体现于三个方面:首先是名词性从句的翻译问题,具体包括:主从句衔接关系不明显、从句成分杂糅、从句中被动句式频发。其次是形容词性从句的翻译问题,具体包括:从句并列成分过多、从句中存在多层嵌套、从句的结构过长。第三是副词性从句的翻译问题,具体包括:从句中逻辑关系复杂、从句中心语后置结构冗长、从句中关联项功能多样。针对上述翻译问题,结合翻译中的译例分析,本报告归纳总结出相应的解决方案。针对名词性从句的翻译问题,采取衔接显化法、成分明晰法、语态转换法。针对形容词性从句的翻译问题,采取从句融合法、语序重组法、结构拆分法。针对副词性从句的翻译问题,采取逻辑显化法、结构换序法、和从句转换法。希望本报告所讨论的复杂从句的翻译问题与解决方案,能够为同类文本的复杂从句翻译提供一些借鉴。

李金春[7](2021)在《《中国青年报》(2015-2020)“两会”新闻语言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新闻语言是用于表述、传播新闻事实的规范化语言。《中国青年报》肩负“推动社会进步,服务青年成长”之重任,在发布和传递全国“两会”新闻时,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和特定的群体受众倾向,其新闻语言作为重要的媒介符号,连接了国家、社会和青年。本文从新闻文本研究的角度出发,重点分析《中国青年报》“两会”新闻语言的语言手段和非语言手段的组合运用。语料选取自《中国青年报》2015—2020年的全国“两会”新闻,全文共计五章。第一章明确研究对象并对其做简要概述;第二章、第三章分别研究新闻语言生成中所使用到的语言手段和非语言手段,综合运用文本分析法、统计分析法和描写阐释法等,深入研究该报所刊“两会”新闻语言的语言手段和非语言手段的具体使用,包括词汇、句式的运用及特点,以及修辞、语篇的运用及特点;第四章分析“两会”新闻语言的语境,探讨语境因素对其生成语言手段和非语言手段的影响;第五章基于前文研究,结合问卷分析当前《中国青年报》“两会”新闻语言在青年群体中的传播现状,并结合语言学和新闻传播学的相关知识,对新闻语言的生成和建构进行更全面的思考。《中国青年报》“两会”新闻语言以客观、准确为基础,以直观、通俗为原则。在语言手段运用方面,名词、动词为主要的语言连接要素,词的选用准确、客观,缩略语的使用让语言简洁、精练;句子方面,以长单句为主,冗长、信息量大是其句型最大的特点,“某某表示”的是其“两会”新闻语言句式的最大特色,同时使用了符合语言经济原则的主语隐现句,句类运用以陈述句为主疑问句为辅。在非语言手段运用方面,语篇以连接、照应、省略以及词汇手段实现语篇衔接,构成顺承型、因果型、转折型的语篇结构;表层修辞为主,深层修辞为辅的辞格运用,使得“两会”新闻语言少了些严肃多了些生动。“两会”新闻语言的生成与传播实现了言内语境与言外语境高度契合。可以说,《中国青年报》“两会”新闻语言在保留新闻语言正式、严谨的基础上,正尝试更加灵活的语言运用手段,贴合当下传播的语境,实现“两会”新闻语言的有效传播。

戴茹冰[8](2020)在《汉语抽象语义表示体系、资源构建及其应用研究》文中指出语义表示作为自然语言处理的重难点,一直是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面对语言计算从句法向语义层面转型的大趋势,现有的语言资源包括概念语义、框架语义和情境语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将多层次多类型的语义资源融合,构建一个深层语义表示的语言知识库成为现阶段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目前对于语义表示的研究不论是从语言理论还是自动分析领域,研究方向都逐渐从句法走向了语义,句法结构的表示方法也由最初树形(tree)结构,到非投影树(non-project tree)结构,再到初步尝试和应用图(graph)结构,经历了由树到图的发展进程。而抽象语义表示AMR(Abstract Meaning Representation,AMR)作为一种全新的语义表示方法,将句子的语义抽象为一个单根有向无环图。这种抽象语义表示方法将句法和语义信息相结合,以图结构来表示语义,揭示树结构所无法表征的论元共享现象,给句子语义以更加清晰的表达。然而句子中的词语和AMR图的概念对齐信息缺失,一定程度上影响自动分析效果和语料标注质量,同时中文还未有较大规模的AMR语料库。本文借鉴英文AMR语义表示理念,结合汉语自身特点并融合概念对齐信息,提出一套适用于汉语的句法语义一体化的表示方法,即概念对齐汉语抽象语义表示CA-CAMR(Concept-to-word Alignment Chinese Abstract Meaning Representation,CA-CAMR)体系。具体内容包括以图结构处理论元共享问题,融合句子词语到AMR图的概念对齐信息以提升语义表示能力,并在CA-CAMR标注体系中规定汉语特殊结构及复句关系标注方法。通过英汉AMR在语义表示的对比,总结CA-CAMR对AMR的继承及在此基础上的发展,证明本文提出的CA-CAMR表示体系在描写汉语语义的优势,并且融合概念对齐信息对于语言学研究和自动分析算法设计都具有一定价值。CA-CAMR表示体系的建立为进一步开展概念对齐的汉语抽象语义表示语料库奠定基础。在此基础上,本文进行了CA-CAMR语料库构建。以CA-CAMR标注规范为指导,采用人机结合的语料库标注方式,通过CAMR语料标注平台CAMR Anno Kit构建汉语抽象语义标注语料库。CA-CAMR语料库目前包含来自《小王子》、宾州中文树库CTB8.0(the Penn Chinese Treebank,CTB)的网络媒体语料和小学语文教材(人教版)共20149句语料。本文详细展示语料标注情况,针对试标语料的不一致现象给出消解策略,并对语料库数据进行系统地统计与分析,包括图结构、论元共享现象及汉语特殊句法结构的标注情况。统计结果表明所标CA-CAMR语料库达到一定规模,并在深层语义表示及特殊句法结构上具有优势,实现句法语义一体化标注,可以为相关研究提供语料资源支持。最后探索构建CA-CAMR表示体系及语料库在语言本体及自然语言处理两个方面的应用价值。省略是汉语中常见的语言现象,在传统的句法语义表示方式中,含有省略信息的语言结构往往被忽视。本文利用CA-CAMR语料库考察汉语语义省略结构在大规模真实文本中的分布情况,大致描写出汉语省略现象的概貌。然后以省略现象中所占比例最高(47.3%)的省略“的”字结构为研究对象,构建一套自动识别与自动补全省略中心语的实验方案,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在CA-CAMR语料中有效识别及补全省略的“的”字结构,证明CACAMR表示体系及语料库对汉语深层语义关系表达的研究价值。

吴永文[9](2019)在《形式与意义兼顾视域下高中英语紧缩子句习得实验研究》文中提出“形式”与“意义”是二语教学中需要权衡的两个要素。教学中只关注前者往往会使学习者在语言产出的准确性很高,但流利度会受很大的影响;而只关注后者会使学习者的流利度很高,但是准确性低。形式与意义兼顾教学折衷两者的优点,即在以“意义”为中心的教学活动中,把学习者的注意力吸引在语言形式上,这为达成学习者目的语的流利度和准确度双赢提供了契合点。《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版)》指出,高中英语教学主要以英语学习活动观为宏观理论指导,旨在发展学习者的核心素养。因此,在语篇意义解读活动中,依托语篇意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进而达成解读语篇意义,同时引导学习者关注语言形式,实现双高的可能。英语紧缩子句是英语学习者的英语语言发展的高级阶段,是并列句或从句的简化或者紧缩阶段,是句子的深层结构经历了不同的转换规则,最后生成语义等值于并列句或者从句的子句。它包括名词性紧缩子句、形容词性紧缩子句和副词性紧缩子句。从认知角度上来讲,紧缩子句是学习者较难习得目标语言形式,而形式与意义兼顾教学为紧缩子句的教学提供理论指导,即在以“以意义为中心的教学”的自然课堂环境中,以英语学习活动观为宏观理论指导,引导学习者在以语篇意义的交互活动中,采用多种形式聚焦策略,构建融合式的形式与意义兼顾教学环境,引导学习者在文本解读活动中关注目标语言形式,最后促使促使学习者对目标语言形式的习得,最终实现目的语的发展和英语学科素养的发展。因此,本研究以新疆某中学高二年级两个自然班级94名学生为研究对象,以紧缩子句为目标语言结构,进行5次教学实验干预整个实验历时5个星期。A班为实验班,采用形式与意义兼顾教学模式;B班为对照班,采用以形式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主要探讨两种不同的教学模式对高中生的紧缩子句的领悟性语法知识能力、控制性复用语法能力和自由运用语法能力即时效应和延迟效应。本研究试图回答以下2个问题:1)实验班和对照班在前测、即时后测、后测和延时后测中,在领悟性语法知识能力和控制性复用语法能力项目上的结果如何?是否存在显着差异?在自由运用语法能力上,写作基本单位、紧缩子句使用总量和频次、句法复杂度指标和紧缩密度指标是否存在差异性?2)实验班和对照班在前测、后测和延时后测中的领悟性语法知识能力和控制性复用语法能力的延迟效果是否存在差异?两个班级书面表达中的自由运用语法知识的能力上,句法写作基本单位、复杂度指标和紧缩密度指标的延迟效果是否存在差异?研究发现:1)在前测、即时后测和后测中,实验班和对照班在领悟性语法知识能力和控制性复用语法能力项目上均值上存在大小差异,但达不到显着差异水平;在延时后测中,领悟性语法知识能力和控制性语法能力项目存在显着差异。在自由运用语法能力上,写作基本单位在前测中(除S和T)均不存在显着差异、在后测中(除CP之外)均存在显着差异且实验班大于对照、在延时后测中所有指标(除CP)均存在显着差异且实验班大于对照班;紧缩子句使用频次和总量在5次即时后测中均不存在显着差异;5项句法复杂度指标(除T/S之外)均在前测中存在显着差异、后测中均不存在显着差异、但在延时后测中(除MLS和T/S)C/S、C/T和DC/C存在显着差异且实验班大于对照班;在紧缩密度比率上,前测中(除ERS/DC和ERS/CT之外)不存在显着差异、在后测中(除ERS/CT)不存在显着差异、但在延时后测中(除ERS/CP)均呈在显着差异,且实验班大于对照班。2)实验班和对照班的教学即时效应和延时效应呈不同的发展趋势。首先,领悟性语法知识能力的即时效应无显着差异,但实验班的领悟性语法知识能力延时维持效果较好,而对照班的领悟性语法知识能力下降较大。在语法识别能力项目上,实验班能维持即时习得效果,而对照班下降趋势较为明显;在语法判断能力项目上,两者均呈明显的下降趋势,但是实验班下降明显度低于对照班。第二、在控制性语法能力项目上,两个班级的即时效应均无显着差异,但延时效应差异显着,实验班有较好的保持效果,而对照班下降较大。在单句语法填空能力项目上,实验班获得了较大的增长,并在后测基础上持续些许的增长,而对照班也能维持后测效果,但维持度不够;在语内转写能力项目上,实验班能维持习得效果,而对照班下降明显;在语际翻译能力项目上,实验班的习得即时效果和延时效果均优于对照班。第三、在自由运用紧缩子句的能力上,由于紧缩子句的大量使用,学习者的书面语的句法复杂度和紧缩密度呈不同趋势的发展:(1)写作基本单位呈显着差异,实验班总体大于对照班;(2)两个班级的句法复杂度发展指标不一致,实验班由于紧缩子句的使用,句法指标均减小,表明句法更为简化和紧缩子句,而对照班呈线性发展,表明句法更加复杂,还未实现紧缩;(3)紧缩密度指标均差异显着,实验班紧缩指标(除与并列短语比率指标外)均呈线线性增长,表明紧缩子句的自由运用能力维持效果较好;而对照班紧缩密度指标(除与并列短语比率指标外)均呈线性下降,表明紧缩子句自由能力保持效果较弱。最后,本研究讨论了形式与意义兼顾教学的即时效应和延时效应的原因,并提供了三条教学建议:即构建“融合式形式与意义兼顾教学教学”环境、设置典型的文本解读活动和同时兼顾目标语言形式和创设语境以及为目标语言形式的使用提供真实语用环境,为教学提供新的参考。

康喆文[10](2019)在《中央文献核心语块构建及翻译模式探究 ——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2014-2018)及俄译本为例》文中认为语块是一种形式固定、表达完整语义的预制性序列,在语言运用中能够被整体存储、提取和使用。翻译不仅是两种语言语码的转换,更涉及语码背后的认知方式和思维方式。语块作为具有心理预制特点的语言单位和思维单位,在翻译活动中具有明显的优势效应。本文以语块为切入点,立足于中央文献翻译,开展中央文献核心语块的构建及翻译模式研究。本文对2014年至2018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中央文献核心语块及俄语译文进行了界定和提取,并尝试提出中央文献核心语块的认知翻译模式。全文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介绍了选题缘由、研究任务、研究方法及国内外研究综述,包括语块研究的相关理论概述、国内外语块研究综述、中央文献对外翻译研究综述。第二章从语块理论出发,结合政府工作报告的特点,完成了中央文献核心语块的界定和提取工作,并确立了中央文献核心语块的序列层级。本文认为,中央文献核心语块是由连续的或非连续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组成的、具有固定语义的预制性序列,在中央文献中可被整体储存和提取;其内容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思想为主,涵盖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国防、外交、党建等各个方面。中央文献核心语块包括一级语块、二级语块和三级语块。一级语块为词级语块,包括搭配和固定语;二级语块为框架级语块,包括短语框架和述语框架;三级语块为句级语块,包括谚俗语、格言警句和句群。第三章探讨了认知视角下的语块翻译。文中分别概述了认知语言学、认知心理学、心理语言学的主要观点及与翻译的关系,阐释了不同学者的认知翻译观。本文认为,认知翻译观为研究语块的翻译提供了两点启示:一是模拟认知心理学中的信息加工模型探讨语块双语的转换进程;二是从翻译活动的参与者、双语产生的现实等多重视角探讨语块的翻译。在此基础上第三章提出了语块翻译的认知加工流程图。第四章从以往经典的翻译理论模式出发,结合第三章的理论基础,拟构了中央文献核心语块的认知翻译模式。该模式凸显了源语语块及对应译语作为整体翻译单位在记忆加工系统中的优势效应;反映了源语世界与译语世界的语言符号认知、逻辑思维认知、语境关系认知、社会文化认知及主体间性认知等多维认知层对语块翻译目标、翻译策略选择的影响。随后本章结合具体译例,对每一认知层级的内容做了详细分析,对拟构模式进行了论证。第五章为结束语,展望了中央文献核心语块构建的应用前景,并拟提出本课题后续的研究思路。总之,本文借鉴语块理论及认知翻译的相关研究成果,围绕中央文献核心语块,探讨了中央文献核心语块的构建和翻译模式问题,拟构了中央文献核心语块的认知翻译模式,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创新意义。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规范中央文献中重要概念的翻译,推动中央文献翻译的自动化、机器化进程。

二、转换语法——理解动词分词表层结构的捷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转换语法——理解动词分词表层结构的捷径(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构式理论与物性结构的动名定中复合词研究——从动词视角到名词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一 引言
二 动词视角研究的理论依据及其问题
    2.1 动词视角研究的理论依据:转换生成理论与论元结构
    2.2 句子转换分析存在的问题
        (1)a. 这种蛔虫寄生在肠道→寄生虫 b. 这种仪器可遥控电视→遥控器
        (2)笔是用来写字的→*写笔 这种人像是画成的→*画人像
    2.3 格关系分析存在的问题
三 名词视角研究的理论依据与实践
    3.1 名词视角研究的理论依据:构式理论与物性结构
    3.2 构式视角下的动名定中复合词
    3.3 基于构式与物性角色的动名定中复合词分类
        3.3.1 功用+事物
        3.3.2 施成+事物
        3.3.3 状态+事物
        3.3.4 规约化属性+事物
        3.3.5 构成+事物
四 名词视角研究的意义
    4.1 优化分类和释义
    4.2 解释动名定中复合词的生成机制
    4.3 避免论元角色误判
    4.4 区分直接构词与转指构词
五 结语

(2)硬学科研究论文语篇内部变异的多维度分析 ——以材料科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致谢
缩略语表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价值
        1.2.1 理论价值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概述
        1.3.1 研究目的
        1.3.2 分析对象
        1.3.3 研究问题
        1.3.4 总体框架
    1.4 论文结构
第2章 英文研究论文语体特征分析综述
    2.1 研究论文语体特征的理论架构
        2.1.1 研究论文可视为特定受限语言
        2.1.2 研究论文可视作典型科学语言
        2.1.3 研究论文构成典型学术语类
        2.1.4 研究论文蕴含特有元话语功能
        2.1.5 研究论文呈现独特语言使用
    2.2 研究论文语体特征的分析路径
        2.2.1 语类分析
        2.2.2 元话语分析
        2.2.3 语言特征分析
    2.3 研究论文语体特征的分析利器——多维度分析法
        2.3.1 基本原理
        2.3.2 实践应用
        2.3.3 拓展完善
    2.4 前人研究尚存局限与不足
    2.5 小结
第3章 硬学科英文研究论文语料库建设及加工处理
    3.1 建库目标与实施过程
        3.1.1 来源期刊与目标语类
        3.1.2 语料采集与清理原则
        3.1.3 语篇结构标注与提取
    3.2 语料加工与处理
        3.2.1 词性赋码
        3.2.2 短语识别
        3.2.3 词向量模型训练
第4章 硬学科学术语篇内部变异特征集与多维度分析方法构建
    4.1 硬学科学术语篇内部变异特征集构建
        4.1.1 前人语体变异研究特征集及补充拓展
        4.1.2 基于词向量模型的短语特征提取
        4.1.3 硬学科学术语篇内部变异特征集提取与验证
    4.2 多维度分析方法构建
        4.2.1 特征提取与数据检验
        4.2.2 因子分析与功能解读
        4.2.3 维度得分与距离对比
        4.2.4 特征聚类与微观描写
第5章 硬学科研究论文语篇内部变异的功能维度
    5.1 功能维度1:知识概念阐释相对于过程步骤描述
        5.1.1 维度1特征的典型型式
        5.1.2 维度1特征的聚合次序与层级
    5.2 功能维度2:论述语气与层级相对于信息平铺直述
        5.2.1 维度2特征的典型型式
        5.2.2 维度2特征的聚合次序与层级
    5.3 功能维度3:命题关系提炼相对于图表数据呈现
        5.3.1 维度3特征的典型型式
        5.3.2 维度3特征的聚合次序与层级
    5.4 功能维度4:信息抽象度与概指性
    5.5 功能维度5:研究目的与结果概述
    5.6 功能维度6:认识情态意义拓展
    5.7 小结
第6章 硬学科研究论文语篇内部的功能差异与变化
    6.1 功能维度1的语篇内部差异
        6.1.1 引言、结论、摘要以及结果与讨论的功能特性
        6.1.2 方法部分的功能特性
    6.2 功能维度2的语篇内部差异
        6.2.1 引言功能特性
        6.2.2 结果与讨论、结论以及摘要的功能特性
        6.2.3 方法部分的功能特性
    6.3 功能维度3的语篇内部差异
        6.3.1 摘要的功能特性
        6.3.2 结论与引言的功能特性
        6.3.3 结果与讨论以及方法的功能特性
    6.4 功能维度4的语篇内部差异
        6.4.1 结论、摘要与引言的功能特性
        6.4.2 结果与讨论以及方法的功能特性
    6.5 功能维度5的语篇内部差异
        6.5.1 引言的功能特性
        6.5.2 结论与摘要的功能特性
        6.5.3 结果与讨论以及方法的功能特性
    6.6 功能维度6的语篇内部差异
        6.6.1 结果与讨论的功能特性
        6.6.2 结论与引言的功能特性
        6.6.3 摘要与方法的功能特性
    6.7 论文语篇内部的功能组合及其变化路径
    6.8 小结
第7章 结论
    7.1 主要研究结果
    7.2 研究创新与启示
    7.3 研究局限与不足
    7.4 后续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

(3)德语词汇长度的共时特征与历时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摘要
1 绪论
    1.1 词长研究述评
        1.1.1 多学科词长研究
        1.1.2 词长计量研究
        1.1.3 德语词长计量研究
        1.1.4 现有研究评述
    1.2 研究目的、研究问题和研究意义
    1.3 论文结构
2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2.1 理论基础
        2.1.1 词的界定
        2.1.2 词长分布定律
        2.1.3 词长-词频协同定律
        2.1.4 门策拉-阿尔特曼定律
    2.2 研究语料
        2.2.1 德语简史
        2.2.2 语料来源及预处理说明
        2.2.3 语料的同质性与异质性
    2.3 计量指标与统计方法
        2.3.1 词长测量单位
        2.3.2 词长类型
        2.3.3 软件与程序
3 德语词长测量方式的差异性分析
    3.1 测量单位对词长测量结果的影响
        3.1.1 基于字母数的词长测量结果
        3.1.2 基于字位数的词长测量结果
        3.1.3 基于音节数的词长测量结果
        3.1.4 结果对比及相关性探究
    3.2 词形变化对词汇长度的影响
        3.2.1 基于词形形符和词目形符的测量结果
        3.2.2 基于词形类符和词目类符的测量结果
        3.2.3 结果对比与成因探究
    3.3 小结与讨论
4 德语词长特征的跨文体共时考察
    4.1 平均词长的跨文体共时对比
    4.2 词类平均词长的跨文体共时对比
    4.3 词长分布的跨文体共时对比
        4.3.1 动态词长分布
        4.3.2 静态词长分布
    4.4 词长与词频关系的跨文体共时对比
    4.5 文本内部词长特征的跨文体对比
    4.6 小结与讨论
5 德语词长演化的跨文体历时考察
    5.1 平均词长的跨文体历时对比
    5.2 词类平均词长的跨文体历时对比
    5.3 词长分布的跨文体历时对比
    5.4 小结与讨论
6 结语
    6.1 研究概述
    6.2 研究结果
    6.3 创新、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主要术语德汉对照表
附录2 超长词列表(选)
作者简历

(4)英汉谚语的对比分析 ——以英汉时空性差异论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致谢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4 论文结构
2 文献回顾
    2.1 英汉谚语的句法结构研究概览
        2.1.1 英语谚语的句法结构描写与分类依据
        2.1.2 汉语谚语的句法结构描写与分类依据
    2.2 英汉谚语句法结构的相关对比研究
        2.2.1 对比语言学领域的英汉谚语句法结构研究
        2.2.2 翻译领域的英汉谚语句法结构研究
    2.3 小结
3 理论基础
    3.1 英汉时空性差异论概观
    3.2 英汉时空性差异论用于谚语研究的依据
    3.3 英汉时空性差异论用于谚语研究的理论假设
4 英汉谚语句法结构的时空性特征分析
    4.1 英汉谚语的整句型结构与短语型结构的界定
    4.2 英汉谚语的整句型结构对比
        4.2.1 英谚的整句型结构分类及其时间性特征
        4.2.2 汉谚的整句型结构分类及其空间性特征
    4.3 英汉谚语短语型结构的对比分析
        4.3.1 英谚的短语型结构分类及其时间性特征
        4.3.2 汉谚的短语型结构分类及其空间性特征
    4.4 小结
5 英汉谚语句法结构特性与英汉民族的时空性思维取向
    5.1 英汉语言的时空性编码方式在谚语句法结构上的体现
        5.1.1 英谚中时间为主导的编码方式
        5.1.2 汉谚中空间为主导的编码方式
    5.2 英汉谚语句法结构的异质性与英汉民族的时空性思维差异
        5.2.1 从英汉谚语之间的形合与意合差异看民族思维的时空性偏好
        5.2.2 从英汉谚语所昭显的英汉思维模式差异看民族思维的时空性偏好
    5.3 小结
6 结语
    6.1 主要结论
    6.2 不足之处与努力方向
参引文献

(5)汉语非疑问用法疑问词的句法语义属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致谢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问题
    1.2 研究观点
        1.2.1 句法位置与形态匹配
        1.2.2 弱化的指称义
        1.2.3 “数”的多义性
        1.2.4 数量算子
    1.3 章节概要
第二章 疑问句与非疑问语句
    2.1 疑问句与英语驴子句的不确定值
        2.1.1 广义的真值
        2.1.2 Hamblin-Karttunen问答语义
        2.1.3 英语驴子句以及疑问句的不确定值
    2.2 疑问词的高阶解读
        2.2.1 高阶量词、广义量词与疑问量词
        2.2.2 英汉疑问句的高阶解读
        2.2.3 汉语非疑问疑问词作高阶解读
        2.2.4 汉语非疑问疑问词语句的不确定值
    2.3 小结
第三章 汉语Wh-条件句中疑问词的句法位置及语义解读
    3.1 Wh-条件句的界定与分类
    3.2 Wh-条件句中疑问词的句法位置与语义解读
        3.2.1 ‘同现’句的类型
        3.2.2 汉语“同现”句中疑问词对子的句法允准及语义解读
        3.2.2.1 四种“同现”句
        3.2.2.2 同指“同现”句
        3.2.2.3 非同指“同现”句
        3.2.3 四种‘同现’句的起源与分布
        3.2.4 过渡性小结
    3.3 谓项的句法语义决定性
        3.3.1 由谓项决定的“形态匹配”关系
        3.3.2 由谓项决定的指称关系
        3.3.3 疑问条件句的多义性
        3.3.4 疑问条件句的谓项决定性
    3.4 疑问词的值域及选项
    3.5 谓项决定条件关系的句法证据
    3.6 小结
第四章 疑问词的数
    4.1 照应关系与“都”
        4.1.1 疑问词对子的照应关系与“都”
        4.1.2 量词对子的照应关系与“都”
    4.2 数量义
        4.2.1 ‘都’的前期研究
        4.2.2 ‘都’的数量义
        4.2.3 疑问词的数量义
    4.3 疑问词的单数解读与非单数集合
        4.3.1 单数解读与非单数集合
        4.3.2 数的选择
    4.4 小结
第五章 不确定值数量量词
    5.1 非疑问疑问词作不确定值的数量量词
        5.1.1 Wh-条件句中疑问词对子的多重解读
        5.1.2 疑问词不作指称解读
    5.2 与以往研究之比较
        5.2.1 非疑问疑问词作为不定指NP
        5.2.2 非疑问疑问词作D-量词(D-quantifers)
        5.2.3 非疑问疑问词作极项敏感词(PSIs)
        5.2.4 非疑问疑问词作不定值数量量词的更多证据
    5.3 单调性和DE语境
        5.3.1 广义量词
        5.3.2 单调性与DE语境
        5.3.3 基数与数量词组(NumP)
    5.4 Wh-条件句中疑问词对子的数量解释
        5.4.1 ‘同形态’疑问词对子的数量关系
        5.4.2 谓项允准与语境允准
        5.4.3 显性的复数集合
        5.4.4 疑问词对子作为事件数量
    5.5 小结
第六章 ‘就’作‘单称’数量算子
    6.1 ‘就’不作条件标识语
    6.2 ‘就’的‘数量义’
        6.2.1 ‘就’与唯一性假设
        6.2.2 ‘就’作用于命题真值
    6.3 ‘就’作为‘单称’数量算子
        6.3.1 ‘就’允准同标关系
        6.3.2 ‘就’的数量允准
    6.4 小结
第七章 结语
    7.1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7.2 本研究之不足
参引文献
附录

(6)英语复杂从句的翻译问题与解决方案 ——《翻译与全球化》(节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引言
二、英语复杂从句相关理论界说
    (一)英语复杂从句的定义与结构分析
    (二)本次翻译实践中从句的分类及其特点
三、《翻译与全球化》翻译案例概述
    (一)任务简介
    (二)任务过程
四、复杂从句的翻译问题
    (一)名词性从句翻译问题
        1.从句衔接关系不明显
        2.从句成分杂糅
        3.从句中被动句式频发
    (二)形容词性从句翻译问题
        1.从句并列成分过多
        2.从句中存在多层嵌套
        3.从句的结构过长
    (三)副词性从句翻译问题
        1.从句中逻辑关系复杂
        2.从句中心语后置结构复杂
        3.从句中关联项功能多样
五、针对复杂从句翻译问题的解决方案
    (一)针对名词性从句翻译问题的解决方案
        1.衔接显化法
        2.成分明晰法
        3.语态转换法
    (二)针对形容词性从句翻译问题的解决方案
        1.从句融合法
        2.语序重组法
        3.结构拆分法
    (三)针对副词性从句翻译问题的解决方案
        1.逻辑显化法
        2.结构换序法
        3.从句转换法
六、翻译实践总结
    (一)翻译实践中的收获
    (二)翻译实践中的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Ⅰ 翻译术语对照表
附录Ⅱ 原文和译文
致谢

(7)《中国青年报》(2015-2020)“两会”新闻语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研究的缘由
    二、学术界研究综述
    三、选题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四、选题研究的理论和方法
    五、选题研究的范围及语料
第一章 《中国青年报》与“两会”新闻
    第一节 《中国青年报》概述
        一、 《中国青年报》的创刊历程
        二、 《中国青年报》的办刊特色
        三、 《中国青年报》的社会影响
    第二节 “两会”新闻概述
        一、会议新闻
        二、《中国青年报》的“两会”新闻
第二章 《中国青年报》“两会”新闻的语言手段及特点
    第一节 《中国青年报》“两会”新闻的词汇运用
        一、词类的运用
        二、缩略语的运用
    第二节 《中国青年报》“两会”新闻的句子运用
        一、《中国青年报》“两会”新闻语言的句型
        二、《中国青年报》“两会”新闻语言的句式
        三、《中国青年报》“两会”新闻语言的句类
第三章 《中国青年报》“两会”新闻的非语言手段及特点
    第一节 《中国青年报》“两会”新闻语言的辞格运用
        一、《中国青年报》“两会”新闻语言的表层辞格
        二、《中国青年报》“两会”新闻语言的深层辞格
    第二节 《中国青年报》“两会”新闻语言的语篇运用
        一、《中国青年报》“两会”新闻的语篇衔接
        二、《中国青年报》“两会”新闻的语篇结构
第四章 《中国青年报》“两会”新闻语言的语境分析
    第一节 《中国青年报》“两会”新闻语言的主观语境分析
        一、新闻语言信息传播主体因素
        二、新闻语言信息接受主体因素
    第二节 《中国青年报》“两会”新闻语言的客观语境分析
        一、新闻语言传播的时空语境
        二、新闻语言传播的背景语境
第五章 《中国青年报》“两会”新闻语言的传播
    第一节 从语言传播看《中国青年报》“两会”新闻语言的功能
        一、《中国青年报》“两会”新闻语言传播的基础功能
        二、《中国青年报》“两会”新闻语言传播的派生功能
    第二节 《中国青年报》“两会”新闻语言的传播现状及对策
        一、《中国青年报》“两会”新闻语言的传播现状
        二、《中国青年报》“两会”新闻语言的传播建议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8)汉语抽象语义表示体系、资源构建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句法语义的理论发展及应用探索
    第一节 句法语义理论研究综述
    第二节 句法结构表示方法及资源建设概述
    第三节 英文AMR发展现状及应用研究
    本章小结
第二章 CA-CAMR表示体系
    第一节 英汉AMR表示体系
    第二节 CA-CAMR表示方法
    第三节 CA-CAMR标注体系
    第四节 CA-CAMR的特点
    本章小结
第三章 CA-CAMR语料库构建
    第一节 人机结合的CAMR语料标注方法
    第二节 语料标注一致性统计与问题分析
    第三节 语料标注不一致现象消解策略
    第四节 CA-CAMR语料标注规范完善
    本章小结
第四章 CA-CAMR语料库标注结果统计及分析
    第一节 CA-CAMR基本数据及图结构统计分析
    第二节 CA-CAMR论元共享统计分析
    第三节 CA-CAMR特殊句法结构表示及统计分析
    本章小结
第五章 CA-CAMR应用:语义省略研究
    第一节 相关研究
    第二节 基于CA-CAMR汉语语义省略研究
    第三节 基于CA-CAMR省略“的”字结构自动识别与补全
    本章小结
结语
附录 A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致谢

(9)形式与意义兼顾视域下高中英语紧缩子句习得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文献综述
    一、形式与意义兼顾教学源起和发展
        (一)以形式为中心的的教学(FOFs)
        (二)以意义为中心(FOM)的教学
        (三)以形式与意义兼顾(Focus on Form)的教学
    二、形式与意义兼顾教学活动
    三、形式与意义兼顾教学分类
        (一)抢先式FOF(Preemptive FOF)和反应式FOF(Reactive FOF)
        (二)内隐的(Implicit)FOF与外显的(Explicit)FOF
        (三)说教式(didactic)FOF和会话式(conversational)FOF
    四、形式与意义兼顾教学中的教学策略
        (一)协商
        (二)反馈
    五、国内外形式与意义兼顾教学研究现状
        (一)形式与意义
        (二)显性教学与隐性教学
        (三)任务类型
        (四)输入与输出
        (五)形式聚焦类型
    六、国内外形式与意义兼顾研究述评
第二章 紧缩子句核心概念界定与形式与意义兼顾理论基础
    一、紧缩子句与紧缩子句语法能力核心概念
        (一)紧缩子句核心概念
        (二)紧缩子句的语法能力核心概念
        (三)紧缩子句的转换生成机制
        (四)紧缩子句的类型
        (五)句法复杂度与紧缩子句的关联性
        (六)紧缩子句在形式与意义兼顾教学环境中运用的契合点
    二、理论依据
        (一)英语学习活动观
        (二)课堂二语习得的理论
    三、融合式形式与意义兼顾教学模式构建
        (一)融合式形式与意义兼顾教学模型的理论基础
        (二)融合式形式与意义兼顾教学模型构建
        (三)融合式形式与意义兼顾教学模式构建例析
第三章 研究设计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对象
    三、研究方法
        (一)实验法
        (二)测试法
        (三)文本分析法
    四、变量
        (一)因素变量和因变量
        (二)无关变量说明
    五、研究工具和材料
        (一)研究工具
        (二)测试工具
        (三)干预材料
    六、研究过程和步骤
        (一)实验干预流程说明
        (二)实验教学干预
第四章 数据收集与分析
    一、实验班与对照班在前测中结果与对比分析
        (一)领悟性语法知识能力
        (二)控制性复用语法能力
        (三)自由运用语法能力
    二、即时后测数据分析
        (一)领悟性语法知识能力
        (二)控制性复用语法能力
        (三)自由运用语法能力
    三、后测数据统计和分析
        (一)领悟性语法知识能力
        (二)控制性复用语法能力
        (三)自由运用语法能力
    四、延时后测数据统计对比
        (一)领悟性语法知识能力
        (二)控制性复用语法能力
        (三)自由运用语法能力
第五章 紧缩子句的习得延时效果讨论
    一、领悟性语法知识能力
        (一)实验班与对照班的紧缩子句领悟性语法知识能力
        (二)领悟性语法知识能力的延迟性
    二、控制性复用语法能力
        (一)实验班与对照班的控制性复用语法能力
        (二)紧缩子句的控制性复用语法能力的延迟性
    三、自由运用紧缩子句的能力
        (一)句法复杂度对比
        (二)自由写作的句法复杂性发展变化
        (三)紧缩子句使用总量对比分析
        (四)紧缩子句与写作基本单位比率对比
        (五)紧缩子句与写作基本单位比率的延时发展变化
    四、不同教学模式的习得效应讨论
        (一)不同教学模式对学习者的紧缩子句的领悟性语法知识能力的习得效应讨论
        (二)不同的教学模式对学习者的紧缩子句的控制性复用语法能力的习得效应讨论
        (三)不同的教学模式对学习者的紧缩子句的自由运用语法能力的习得效应讨论
第六章 研究结论和教学启示
    一、研究结论
    二、教学启示
        (一)构建“融合式形式与意义兼顾教学”环境
        (二)设置典型的文本解读活动,同时兼顾目标语言形式
        (三)创设语境,为目标语言形式的使用提供真实语用环境
    三、研究不足和展望
        (一)研究的不足
        (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紧缩子句知识与运用能力测试(前测)
附录2:形容词紧缩子句能力测试卷(Ⅰ)
附录3:名词性紧缩子句能力测试(Ⅱ)
附录4:副词性紧缩子句-分词分句能力测试卷(Ⅲ)
附录5:With复合结构能力测试卷(Ⅳ)
附录6:副词性紧缩子句-独立主格能力测试卷(Ⅴ)
附录7:紧缩子句能力测试卷-后测(Ⅳ)
附录8:紧缩子句能力测试卷-延时后测(Ⅳ)
附录8:干预材料Ⅰ
附录9:干预材料Ⅱ
附录10:干预材料Ⅲ
附录11:干预材料Ⅳ
附录12:干预材料Ⅴ
附录13:实验教学活动
作者简介
石河子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导师评阅表

(10)中央文献核心语块构建及翻译模式探究 ——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2014-2018)及俄译本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2 研究任务与研究方法
        1.2.1 研究任务
        1.2.2 研究方法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语块研究的相关理论
        1.3.2 语块理论国内外研究综述
        1.3.3 中央文献对外翻译研究综述
    1.4 研究价值及创新点
第二章 中央文献核心语块的构建
    2.1 中央文献核心语块的本体研究
        2.1.1 语块的定义及分类
        2.1.2 中央文献核心语块的界定
    2.2 中央文献核心语块的提取
        2.2.1 中央文献核心语块的识别原则
        2.2.2 中央文献核心语块提取的基本方法
    2.3 中央文献核心语块构建
        2.3.1 中央文献核心语块的构建过程
        2.3.2 中央文献核心语块的序列层级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认知翻译视角下的语块翻译
    3.1 翻译研究的认知转向
        3.1.1 认知科学与翻译
        3.1.2 认知视角下的翻译观
    3.2 语块翻译的认知加工
        3.2.1 语块翻译的认知加工过程
        3.2.2 语块翻译的认知加工策略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央文献核心语块的认知翻译模式
    4.1 中央文献核心语块的认知翻译模式构图
        4.1.1 翻译理论模式
        4.1.2 中央文献核心语块的认知翻译模式图
    4.2 中央文献核心语块的认知翻译模式阐释
        4.2.1 语言符号认知
        4.2.2 逻辑思维认知
        4.2.3 主体间性认知
        4.2.4 社会文化认知
        4.2.5 语境关系认知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语
    5.1 中央文献核心语块构建的应用前景
    5.2 全文小结
参考文献
主要参考词典
Реферат
附录Ⅰ 中央文献核心语块中俄对照表
附录Ⅱ NLPIR汉语分词词性标记对照表
附录Ⅲ 汉语分词词性标注示例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研究成果

四、转换语法——理解动词分词表层结构的捷径(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构式理论与物性结构的动名定中复合词研究——从动词视角到名词视角[J]. 宋作艳. 世界汉语教学, 2022(01)
  • [2]硬学科研究论文语篇内部变异的多维度分析 ——以材料科学为例[D]. 闫鹏飞.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
  • [3]德语词汇长度的共时特征与历时演化[D]. 练斐. 浙江大学, 2021(08)
  • [4]英汉谚语的对比分析 ——以英汉时空性差异论为视角[D]. 袁静.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10)
  • [5]汉语非疑问用法疑问词的句法语义属性研究[D]. 史红丽.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09)
  • [6]英语复杂从句的翻译问题与解决方案 ——《翻译与全球化》(节选)翻译实践报告[D]. 王建煜.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7]《中国青年报》(2015-2020)“两会”新闻语言研究[D]. 李金春.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8]汉语抽象语义表示体系、资源构建及其应用研究[D]. 戴茹冰.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2)
  • [9]形式与意义兼顾视域下高中英语紧缩子句习得实验研究[D]. 吴永文. 石河子大学, 2019(01)
  • [10]中央文献核心语块构建及翻译模式探究 ——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2014-2018)及俄译本为例[D]. 康喆文. 天津外国语大学, 2019(02)

标签:;  ;  ;  ;  ;  

转换语法——理解动词分词表层结构的捷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