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岛津CT自动增益放大器工作原理(论文文献综述)
李敏[1](2021)在《基于化学发光法的海水总有机碳原位测量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海水总有机碳(TOC)是反映水体中有机物污染程度的综合性指标,它以碳含量表征海水中有机物质的总量,是海洋环境观测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海水TOC检测仍依靠现场采样到实验室进行分析的方法,实验室条件下的分析方法存在操作复杂、耗时费力、时效性差等缺点。随着国家海洋战略实施以及对海洋环境的重视,需要新的海水TOC监测方法来克服长期存在的取样不足和无法原位监测的问题。因此海水TOC原位监测技术的研究对海洋生态环境的观测意义重大。本论文将臭氧氧化化学发光原理应用于海水TOC的原位监测分析中,实现了对海水TOC的原位测量。通过研究臭氧氧化化学发光体系,推演动力学曲线积分数值与海水TOC含量的相关性数学模型。基于该模型设计了微光信号处理模块,通过对光电信号进行放大、滤波、AD转换等处理,实现了对微光信号的有效采集。同时通过改进阈值函数的小波阈值降噪算法对海水TOC原位监测数据进行降噪处理,解决了水样中大颗粒藻类产生的尖峰信号干扰,提高了数据的准确度和代表性。最后搭建起基于臭氧氧化化学发光法的原理样机并开展性能验证试验。通过海试实验证明该原理样机的性能指标,测量范围:0.1 mg/L-7 mg/L;测量准确度:(0.1 mg/L-1 mg/L)±0.05 mg/L,(1 mg/L-7 mg/L)±5%;精密度(RSD%):<5%;检出限:0.05 mg/L。该实验结论证明可以将臭氧氧化化学发光原理应用于海水TOC的原位监测。
张涛[2](2021)在《基于呼出气体的口臭检测及疾病筛查的电子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口臭是指呼吸时从口腔中散发出的令人讨厌的气味,会对个人形象及身心健康带来严重的影响。口臭的出现通常与口腔卫生状况和口源性疾病相关,当前已经成为口腔门诊中除龋病和牙周疾病以外主诉最多的疾病。商用的口臭检测仪器由于成本、操作复杂程度和体积等因素使用范围只能局限于医院中,因此设计一种具有个人或家庭使用前景的口臭标志物检测及口源性疾病筛查的电子鼻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这个出发点,本文工作的主要内容和创新点如下:1、建立了口气样本采集及气相色谱与质谱联用技术(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scopy,GC-MS)检测口腔内挥发性硫化物(Volatile Sulfur Compounds,VSCs)的标准化方法和流程。硫化氢和甲硫醇作为口源性口臭的潜在标志物已经被逐渐地应用于临床上对口臭的评估,但是由于它们的高反应性和痕量浓度导致对呼出气体中的VSCs进行分析时具有挑战性。针对这些难点,本文利用化学性能稳定的Tedlar采样袋收集口气样本,并基于GC-MS技术,采用单离子检测扫描模式及外标法对呼出气体中的VSCs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2、对Halimeter、Oral Chroma和GC-MS三种口臭检测仪器的测量结果进行了分析,确定了不同感官评分间的VSCs浓度范围并建立了口源性疾病诊断模型。每个入选的临床对象都经过了Halimeter、Oral Chroma和GC-MS三种口臭诊断仪器的检测。本文分析了不同仪器检测结果之间的相关性以及检测结果与感官评分结果之间的相关性,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简称ROC曲线)的分析方法确定了不同感官评分的VSCs浓度范围。以GC-MS的测量结果作为疾病诊断模型的自变量,设计了基于线性判别分析和逻辑回归方法的口源性疾病诊断模型,并对不同模型的诊断效果进行了分析和比较。3、以GC-MS的测量结果作为传感器筛选的参考标准,完成了基于呼出气体进行口臭标志物检测及口源性疾病筛查的电子鼻的软硬件设计。从GC-MS测量的结果中确定了口臭患者呼出气体中VSCs的浓度范围,以GC-MS的测量结果作为电子鼻传感器筛选的参考标准,筛选了量程、灵敏度、分辨率和特异性符合检测要求的电化学传感器作为电子鼻的核心检测元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传感器阵列的气室及气路结构。开发了基于呼出气体进行口臭标志物检测及疾病筛查的电子鼻系统,详细分析了电路设计中硬件参数对电子鼻性能的影响,并完成了电子鼻下位机程序和上位机数据采集软件的设计。4、对电子鼻的基本性能进行了测试,构建了基于一维卷积神经网络的VSCs定量算法模型,并评估了电子鼻在实际临床样本检测过程中的效果。使用配气系统配制作不同浓度的标准气体对电子鼻的检出限、重复性和线性度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电子鼻对硫化氢和甲硫醇的检出限分别为39ppb和48ppb,并具有优异的重复性和线性度。构建了基于一维卷积神经网络的VSCs定量算法模型。采集了27个临床样本同时使用电子鼻和GC-MS检测,与GC-MS检测结果相比,该电子鼻检测实际临床样本中VSCs的平均相对误差为11.7%。以辨嗅员的感官评分作为金标准,将电子鼻的评分与辨嗅员的感官评分结果进行对比,该电子鼻评分的正确率为77.8%。将该电子鼻的测量结果作为自变量代入基于线性判别分析原理的口源性疾病诊断模型,在不考虑厚舌苔因素的情况下,该电子鼻区分口源性疾病患者与健康人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7.5%和72.7%,整体正确率为81.5%。
张琦玮[3](2020)在《飞机刹车液压系统动态特性及振动抑制研究》文中指出机轮刹车装置是现代飞机应用最广泛的着陆减速装置之一。对于大型飞机,通常采用多阀并联刹车系统,多套机轮刹车装置并联使用会造成系统强非线性、参数时变性和负载复杂随机性等问题得到几何倍数的放大,极易引发大型飞机机轮刹车系统振动失稳,造成系统控制难度加大、可靠性降低。这样的问题在业内仍未得到很好地解决。因而,多阀并联刹车系统特性及振动与抑制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为从根本上解决大型飞机多阀并联刹车液压系统的稳定性问题,本文由单套刹车压力伺服阀控缸系统入手,沿着动力学模型建立、振动机理分析及模型优化、参数灵敏度分析、非线性动力学行为分析的主线,剖析了刹车压力伺服阀控缸系统的振动现象、机理以及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多阀并联刹车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分析了系统的振动特性,提出了振动抑制方法。围绕本文的总体思路,重点开展了以下研究工作:(1)刹车压力伺服阀控缸系统的动力学建模。分析刹车压力伺服阀的特殊工作原理,建立刹车压力伺服阀控缸系统数学模型,涵盖刹车压力伺服阀动力学模型,以及负载特性模型;搭建刹车压力伺服阀控缸系统负载模拟性能测试实验平台,在多种工况下实验测试系统性能,验证仿真分析结果的正确性。(2)刹车压力伺服阀控缸系统振动机理分析及动力学模型优化。分析刹车压力伺服阀控缸系统振动机理,在此基础上,考虑原动力学模型未涵盖的本质非线性因素、回油通道动态变化因素,优化完善了原动力学模型,并利用实验平台验证了模型优化后仿真分析精度的提升效果。(3)刹车压力伺服阀控缸系统参数灵敏度分析。建立刹车压力伺服阀控缸系统状态空间模型,在典型工况下分析系统中41个参数的一阶轨迹灵敏度;在此基础上,用两种灵敏度量化评价指标,明确各参数对系统刹车压力输出的影响程度;利用已搭建的实验平台,验证灵敏度分析结论。(4)刹车压力伺服阀控缸系统非线性动力学行为及系统稳定性研究。对刹车压力伺服阀控缸系统状态空间模型进行无量纲化处理,采用相图分析与非线性动力学行为直接求解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参数变化对刹车压力伺服阀控缸系统非线性动力学行为的影响,进而研究系统的稳定性;利用已搭建的实验平台,验证理论分析结果。(5)多阀并联刹车系统振动特性及振动抑制方法研究。分析了系统中液压管路的固有频率、流固耦合共振和系统在不同工况下的振动特性。在此基础上,针对回油正反馈效应,提出了新型刹车压力伺服阀方案。利用已搭建的实验平台,验证新型刹车压力伺服阀的振动抑制效果。
刘广洪[4](2020)在《基于小分子受体的高性能有机可见-近红外光探测器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提高人的生活水平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光电探测器接收光照辐射,将光信息转化成易于加工、处理和运算的电信号,提供光电传感的基本信号,否则后续的信息传递、信息处理如无源之水。就可见光-近红外波段的光电探测技术而言,其应用涵盖图像传感器到人脸识别、环境监控、军事红外制导、红外遥感、无损探伤、物质分析等各领域,可见-近红外光探测器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与无机探测器对比,基于有机半导体材料的光电探测器拥有溶液加工、光学吸收谱范围及电子能级可调节等优势。随着非富勒烯小分子受体的出现,可探测波段覆盖可见光-近红外区域。但是各项参数性能优异、近红外响应、限制因素分析报道相对可见光探测较少。本博士学位论文的第一部分研究内容,在于利用新型小分子受体,结合不同器件结构与优化条件,从注入势垒、噪声、激子解离与光电流形成受限因素等角度,分析论证光电探测器性能提升的原因。学位申请人选用两种吸收互补的材料,宽带隙的电子给体材料PBDTTT-C-T(基于苯并二噻吩benzo[1,2-b:4,5-b′]dithiophene单元的共轭聚合物)与窄带隙的电子受体材料FOIC(稠合八烷基fused octacylic)共混形成本体异质结,结合电子能级、电致发光和光致发光等测量结果,确认体系存在高效的光诱导电子转移与空穴转移通道,因而可以实现涵盖从紫外-可见光-近红外(短波)350-950 nm范围的宽光谱响应。研究比较传统正置结构和倒置结构对器件性能的影响,发现倒置器件电子注入势垒从0.88 e V增加到1.48e V,在-1 V的偏置电压下,暗电流密度可有效降低两个数量级至8.3×10-10 A cm-2。结合使用较厚的光活性层,器件具有旁路电阻大、热噪声低的特性。利用傅里叶频谱分析仪,确定了器件的总噪声电流低至10-14A Hz-1/2,900 nm噪声等效功率为3.8×10-14 W Hz-1/2,可探测0.24 p W cm-2强度的微弱信号。据此可以计算确定器件的比探测率在430-920 nm范围可达到1×1013Jones以上。同时,研究还测量确定探测器的线性动态范围达到106 d B,上升沿与下降沿分别为12μs与14μs,-3 d B与-6 d B的截止频率分别为30 k Hz与60 k Hz,达到图像级传感器要求,可实现清晰成像。本博士学位论文的第二部分研究内容,基于吡嗪PTQ和异靛蓝PTIIG两个近红外系列材料的光电探测器,探索了其性能影响制约因素。学位申请人通过调整肖特基势垒结高度、使用不同特性的非富勒烯受体以及使用添加剂等手段,结合电容-频率测试,分析研究了介电常数以及能级态分布对器件性能的影响。重点探究了基于异靛蓝衍生物PTIIG-DTO用于制备高性能近红外光电探测器的前景。该材料介电常数高达12,理论上激子束缚能会低至50 me V,为制备基于金属-有机半导体异质结的光电探测器提供理想的研究体系。通过制备基于单一纯相材料为光活性层的肖特基势垒结器件,发现其在600-1600 nm范围内可探测的光响应,并在1000 nm处外量子效率为0.18%。尽管这一数值较基于给受体的本体异质结型器件低1-2个数量级,但是仍然达到了同类器件的最好水平之一。研究分析了具有高的介电常数PTIIG-DTO与电子受体HJF5所构成的本体异质结体系,性能偏离预期值的原因。经过缺陷分析可以确认,PTIIG-DTO中存在一定的深能级缺陷,自由载流子会被这些缺陷捕获,形成SRH复合(Shockley-Read-Hall recombination),造成光生电流的损耗。基于该体系光探测器的性能,研究发现,通过在溶液中引入0.5%氯奈添加剂,可优化活性层形貌,降低带尾的能量无序度,从而降低深能级缺陷密度。本博士学位论文的第三部分研究内容,围绕实现具有光波段选择性的光探测器开展工作。这部分的工作基于一系列近红外响应电子给体聚合物和传统电子受体材料PCBM或新型窄带隙电子受体材料开展。研究工作探索了电子受体含量、器件结构、不同体系给受体比例、活性层厚度及电极界面缓冲层等因素对光探测器的光波段选择性的影响。通过上述影响因素的综合优化,在PBDTTT-C-T:ITIC体系与PDPP3T:Y6体系中实现了比探测率达到2×1011 Jones的窄光谱响应近红外探测器,两者的半峰宽都在50nm,前者响应峰值在800 nm,后者响应峰值在940 nm。获得的光波段选择性光探测器的性能达到同类器件的最好水平之一。
徐勤[5](2020)在《EDXRF光谱仪的设计与开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X射线光谱仪因具有检测无损化、测量时间短、自动化程度高、对环境无害化的特点,被广泛应用在矿物勘探、有害金属检测、航空航天以及环境保护等领域。本文设计了一台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EDXRF)光谱仪,通过下位机硬件系统的设计以及光谱数据处理算法的改进,提高准确度,以满足工业领域应用的要求。本文所设计的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EDXRF)光谱仪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其一是采集光谱数据的硬件系统,其二是处理光谱数据的上位机系统。硬件系统设计包括激发源的选型、光路系统的设计、信号处理电路的设计与改进、多道脉冲幅度分析器的电路和FPGA控制程序的设计。上位机系统主要是通过Lab VIEW设计人机交互界面,用Python语言实现光谱数据处理。数据处理算法包含滤波去噪、扣除本底、特征峰识别以及峰面积计算。本文研究分析了常见的去噪算法优缺点,实现了平移不变小波变换的阈值去噪,其效果较好。针对本设计光谱数据本底的特点,在研究分析了常用本底扣除算法后,采取SNIP算法进行本底扣除,效果显着。在进行特征峰识别时,提出了基于二阶样条小波卷积和高斯导数相结合的寻峰算法,利用二阶样条小波函数寻峰,高斯一阶导数确认拐点,获取了较为准确的峰信息。利用获取的峰信息,以多项式和高斯函数相结合的模型对特征峰进行拟合并计算峰面积,对于含噪声和本底的光谱也可获得较为准确的结果。
李向领[6](2019)在《基于BODIPY染料的近红外有机光电探测器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光电探测器在光通信、全彩成像、机器视觉、医疗电子设备以及昼夜监视等许多领域都有着重要应用。目前占主导地位的是基于无机半导体的光电探测器,虽然具有性能上的优势,但也存在着诸如工艺复杂、成本高昂和缺乏柔性等不足之处,在需要窄带响应的系统中则需要增加滤光片。而有机光电探测器则因其具有易调节的响应光谱范围、柔性和低成本的制作工艺等优势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然而,大多数有机光电探测器都只对可见光有响应,近红外光电探测器还有待进一步研究。虽然有些对近红外光响应的光电导型(光电倍增型)有机光电探测器具有较高的响应度和外量子效率,但较长的响应时间导致其只能应用于对响应速度要求不高的场合,在实时或高速响应的应用场景中则显得无能为力。因此,无论对宽带还是窄带近红外光电探测器,都需要进一步研究,使其具有更好的探测能力和更短的响应时间,以满足科学研究与实际应用的需求。针对宽带和窄带近红外有机光电探测器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分别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两个部分:1、基于BODIPY染料的紫外-可见-近红外宽带有机光电探测器我们利用BODIPY衍生物BODIPY-F作为给体,PC61BM作为受体,形成本体异质结,制备了宽带有机光电探测器,响应光谱覆盖紫外-可见-近红外范围(300-900 nm)。通过调节给受体比例优化器件性能,在BODIPY-F:PC61BM为0.2:1(质量比)时达到最佳,在-1 V偏压下的响应度为40 mA/W(840 nm),响应时间为4μs,截止频率为90 KHz,比探测率超过1011 cm?Hz1/?W-1。该器件对90 KHz以下的光信号能够有效响应而不发生明显衰减。在活性层与阴极之间蒸镀一层10 nm的C60后,器件的响应时间缩短到500 ns,截止频率提高到700KHz,显着优化了光电探测器的频率响应特性。最后,将该器件尝试应用于光通信电路中,用该探测器接收音频信号调制的激光信号,完成了近红外光通信和可见光通信的实验,展示了该器件的实用价值。2、基于BODIPY染料的窄带有机光电探测器为了实现对近红外光有特定响应的窄带有机光电探测器,我们利用一系列在近红外区有窄带光谱吸收的含不同卤素原子的BODIPY小分子作为第三组分,掺入到聚合物给体(P3HT)与富勒烯衍生物受体(PC61BM)组成的混合物中,形成三元混合物,以此作为活性层材料,制备成高性能的三元体系有机光电探测器。进一步地,通过测试器件的各项性能参数,从中筛选出对近红外光响应较好的器件,然后以P3HT:PC61BM(1:1)混合物旋涂在透明衬底上形成的薄膜作为滤光片,制备出了只对750 nm附近的近红外光响应的窄带有机光电探测器,半峰宽约为86 nm,在-1 V偏压下的外量子效率超过10%,比探测率超过1011 cm?Hz1/2?W-1,具有良好的窄带响应能力和抗干扰能力。
袁昌旺[7](2019)在《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仪的设计》文中认为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仪是一种用于测量样品中元素种类和含量的仪器,可以在不破坏样品结构的情况下同时对样品中的多种元素进行检测,在探矿、航天等领域发挥很大作用。本文研发一台实验室用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仪,改进数据处理算法,提高光谱仪的智能化和准确度。本文设计的光谱仪由激发源、光路、探测器、信号处理电路、多道脉冲幅度分析器和计算机构成。激发源选择能量可调的X射线管,探测器选择电制冷的Si-PIN,由SolidWorks设计的3D模型制作光路结构,提供多种滤光片和准直器降低本底。设计信号处理电路和多道脉冲幅度分析器,根据探测器信号生成光谱,再通过RS232传输到计算机。计算机采用Labview和Python混合编程,用Labview实现交互界面,用Python实现数据处理算法。光谱的数据处理步骤包括去噪、本底扣除、特征峰检测和面积计算。针对当前去噪算法需要较多参数的缺点,本文提出基于交叉验证的傅里叶变换去噪法。该方法使用交叉验证理论估计傅里叶变换去噪的最佳阈值,可以自动化运行,去噪效果好。针对X射线管产生的本底的特点,本文改进基于最大值过滤的多项式拟合法。该方法先对光谱做多项式拟合,去除拟合偏差较大的点,实现自动区分峰区和背景区,再根据拟合结果有无负数,确定多项式的最佳次数。结合Top-hat滤波器和高斯导数的优点,本文提出基于Top-hat滤波器和高斯导数的特征峰检测法。该方法使用Top-hat滤波器寻峰,高斯一阶导数寻拐点,未出现丢峰和假峰,峰信息较为准确。本文采用带线性本底的高斯函数拟合特征峰,在光谱含噪含本底时仍能估计重叠峰的面积。
喻航[8](2019)在《电液伺服橡胶减振器试验台的设计与控制研究》文中认为橡胶减振器是汽车的重要配件,在汽车多个部位均有使用,其性能对汽车的NVH性能有重要的影响,橡胶减振器的检测与试验是生产及应用中的重要环节。试验台是检测橡胶减振器性能的重要设备,在机械领域中应用广泛,但由于被测对象的体积大小、受力方式、装夹方式的差别,试验台大多为单独设计。本文针对橡胶减振器的动静刚度试验以及疲劳试验设计一款电液伺服橡胶减振器试验台。本文首先依据橡胶减振器试验需求确定电液伺服试验台的方案,分别对试验台机械系统,液压系统以及控制系统进行设计:对动横梁的结构方案进行选择,计算并校核了横梁夹紧力,完成试验台结构的模态分析,验证结构的可行性;依据工作原理设计液压系统原理图,完成液压缸设计及液压元件选型;通过对控制系统功能需求的分析,完成控制系统硬件与软件设计。利用仿真软件对控制系统的动态特性进行研究,建立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从快速、稳定、准确三个指标,依次采用PID控制以及模糊PID控制策略对系统的动态特性进行优化校正,取得满意的结果。由于负载的刚度变化会导致系统的数学模型的改变,从而影响系统的控制性能。在不同负载刚度情况下,通过对模糊PID控制参数的调整,实现了一定刚度变化范围内的负载刚度自适应控制。
徐熠刚[9](2018)在《地下水水质多参数在线监测仪研究与设计》文中认为自“一五”计划以来,我国在工业领域取得了长足进步,然而快速的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其中地下水污染问题是其中之一。近年来,随着国民环保意识的增强,地下水污染问题开始得到广泛的关注。在最新的五年计划中,国家已经将地下水资源监测工作列为主要任务之一,其中实现地下水水质在线监测是该任务的关键。地下水水质在线监测作为水资源保护的重要一环,能够为监测人员提供实时水质数据,当水资源受到污染时,能及时发出预警信息。本课题根据国内外地下水水质在线检测系统的发展现状,提出了一种基于紫外-分光光度法的地下水水质多参数远程在线监测的方案,并根据方案设计了监测样机。具体研究内容可归为以下几点:(1)根据国内外水质监测发展现状,对几种常用的水质监测方法进行比对。结合地下水监测的特点,介绍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水质的原理及数据处理方法,并对监测系统的光电二极管前置放大电路噪声进行理论分析。(2)完成对地下水水质化学需氧量(COD)、总有机碳(TOC)、硝态氮(NO3-N)、浊度(TURB)四种参数在线监测样机的开发与调试,包括系统结构流程设计、系统硬件电路设计及系统软件设计三部分。(3)根据噪声理论分析,完成光电二极管前置放大电路各元器件参数的配置,并运用PSpice软件进行仿真及验证;完成TOC与COD相关性的数学建模及验证性实验(杭州城区两处地下水水源);完成浊度在0100NTU范围内的地下水浊度补偿数学建模及验证性实验。(4)依据《紫外(UV)吸收水质自动在线监测仪技术要求》规范标准,对监测样机性能指标进行测试。(5)总结课题研究内容,并对仍需研究的问题进行分析与展望。
魏安然[10](2018)在《基于STM32的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研究与设计》文中研究指明VOC(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的各个方面,推动了工业产业的发展,也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然而工厂中弥漫着的有毒气体、新装修房子的刺鼻的味道,都对环境产生了危害。随着雾霾天气的频发,人们的健康受到越来越多的威胁。随着环保行业及相关检测机构的迸发,针对VOC检测本文设计了一种FID检测器,即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系统硬件设计主要研究内容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电源管理模块,采用PWM控制芯片SG3525产生PWM波,通过半桥式开关电源及稳压芯片产生所需的各种电压,并供电给各个模块。第二部分是信号放大检测部分,有机化合物在氢火焰中燃烧产生的微弱电信号,经过信号检测放大电路进行放大,检测放大电路设计了线性放大电路和对数放大电路两种。放大后的信号经过噪声低的无源低通滤波电路,并用高精度的A/D转换芯片CS5513将信号采集,传输给主控芯片STM32F103RCT进行处理。第三部分是整个采集控制板所需的一些控制功能,如温度及压力的实时采集、控制,开出事件控制功能,串口通讯功能,以及电机驱动功能等。第四部分为电路板的绘制及制作,整个采集控制板的PCB设计需要将各个区域通过变压器进行隔离,尤其是放大电路单独制板,来减小电路板中漏电流以及其他芯片对检测微弱信号的影响,并用屏蔽壳将放大电路屏蔽起来。软件设计嵌入了实时操作系统FreeRTOS,整个设计主要任务有三个:样品信号采集任务、温度及压力采集任务和串口通讯任务。样品信号采集时,需要STM32F103RCT对采集的通道进行选择,并且对所连接的A/D芯片进行使能及控制以保证数据传输的顺利进行。采集到的样品信号,再次经过数字滤波,即采用了二阶有源低通数字滤波器。VOC采集控制板经过硬件及软件的相关测试,实现了对微弱电流信号的有效放大,对噪声进行了很好的抑制及处理,并且实现了要求的一系列控制功能。最终FID检测器的基线经过调零后,其噪声小于0.02mV,并且漂移低于0.4mV/h,稳定性指标和检测器灵敏度均达到了检测器的要求标准。。
二、岛津CT自动增益放大器工作原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岛津CT自动增益放大器工作原理(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化学发光法的海水总有机碳原位测量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课题研究内容及组织架构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组织结构 |
第2章 海水TOC原位测量方法原理及方案设计 |
2.1 海水中TOC的测定方法 |
2.1.1 湿法氧化法 |
2.1.2 干法氧化法 |
2.1.3 光化学氧化法 |
2.2 方法比较 |
2.3 臭氧氧化化学发光原理 |
2.3.1 臭氧氧化反应原理 |
2.3.2 化学发光动力学曲线 |
2.4 方案设计 |
2.4.1 动力学曲线积分值与TOC含量的数学模型 |
2.4.2 化学发光应用体系设计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海水TOC原位监测传感器模块化硬件平台设计 |
3.1 模块化流程设计图 |
3.2 微处理器选型 |
3.3 系统硬件模块设计 |
3.3.1 电源电路模块 |
3.3.2 控制电路模块 |
3.4 微光信号处理模块化设计 |
3.4.1 微光信号采集模块 |
3.4.2 多级放大的噪声传递 |
3.4.3 信号放大模块 |
3.4.4 信号滤波模块 |
3.4.5 信号转换模块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小波阈值降噪微弱信号处理算法 |
4.1 微弱信号降噪方法 |
4.2 小波降噪技术的分类 |
4.3 小波阈值降噪原理 |
4.4 阈值函数 |
4.5 小波函数的选取 |
4.6 最优小波基选取及降噪效果 |
4.6.1 最优小波基的选取 |
4.6.2 降噪效果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海水TOC原位监测样机性能验证 |
5.1 对照试验流程设计 |
5.2 方法原理及采样 |
5.3 测量范围 |
5.4 性能指标以及数据质量 |
5.4.1 准确度 |
5.4.2 精密度 |
5.4.3 灵敏度 |
5.4.4 数据质量 |
5.5 实验结果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工作总结 |
6.1.1 研究工作 |
6.1.2 研究结论 |
6.2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2)基于呼出气体的口臭检测及疾病筛查的电子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口臭的临床分类及产生原因 |
1.1.1 口源性口臭 |
1.1.2 非口源性口臭 |
1.1.3 假性口臭和口臭恐惧症 |
1.2 口臭的检测方法 |
1.2.1 感官评分法 |
1.2.2 气相色谱法 |
1.2.3 便携式气相色谱仪 |
1.2.4 便携式硫化物监测仪 |
1.2.5 生物分析法 |
1.3 基于呼出气体进行疾病诊断的电子鼻 |
1.3.1 电子鼻技术原理 |
1.3.2 电子鼻在呼气诊断中的应用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口气样本的采集与检测 |
2.1 口腔临床检查 |
2.1.1 临床试验对象 |
2.1.2 临床检查过程 |
2.2 GC-MS的结构及原理 |
2.2.1 GC-MS的结构 |
2.2.2 GC-MS的检测模式 |
2.2.3 GC-MS的定量分析 |
2.3 GC-MS的定量分析实验及VSCs检测的标准化流程 |
2.3.1 实验仪器及材料 |
2.3.2 GC-MS检测程序设置 |
2.3.3 GC-MS的标定 |
第三章 临床样本分析 |
3.1 临床样本的基本信息 |
3.2 临床诊断和感官评分结果与性别、年龄的关系 |
3.2.1 临床诊断结果在不同性别、不同年龄间的差异 |
3.2.2 感官评分结果在不同性别、不同年龄间的差异 |
3.3 仪器测量结果分析 |
3.3.1 数据变换 |
3.3.2 仪器测量结果的相关性分析 |
3.3.3 感官评分结果与VSCs浓度的相关性分析 |
3.4 不同感官评分的VSCs浓度范围 |
3.4.1 ROC曲线分析方法的原理 |
3.4.2 不同感官评分的VSCs浓度范围 |
3.5 口源性疾病的诊断模型 |
3.5.1 诊断建模的方法 |
3.5.2 诊断建模结果 |
第四章 电子鼻系统的设计 |
4.1 传感器阵列及气路结构设计 |
4.1.1 气敏传感器的原理 |
4.1.2 电化学气体传感器的原理 |
4.1.3 传感器阵列的设计 |
4.1.4 电子鼻气室及气路结构设计 |
4.2 电子鼻系统的硬件设计 |
4.2.1 电源模块设计 |
4.2.2 信号调理电路设计 |
4.2.3 最小系统模块设计 |
4.2.4 气路控制模块设计 |
4.3 电子鼻系统的软件设计 |
4.3.1 下位机软件设计 |
4.3.2 数据采集软件设计 |
第五章 电子鼻的标定与实验 |
5.1 标定系统的搭建及电子鼻基本性能的测试 |
5.1.1 标定系统的搭建 |
5.1.2 配气流程 |
5.2 电子鼻基本性能测试 |
5.2.1 流量对电子鼻响应的影响 |
5.2.2 电子鼻的检出限 |
5.2.3 电子鼻的重复性和线性度测试 |
5.2.4 交叉敏感性测试 |
5.3 基于一维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的电子鼻定量算法 |
5.3.1 1D-CNN的基本原理和结构 |
5.3.2 电子鼻的定量算法模型构建 |
5.4 临床样本检测 |
5.4.1 临床试验对象 |
5.4.2 临床样本的检测结果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成果 |
致谢 |
(3)飞机刹车液压系统动态特性及振动抑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1.1 课题来源 |
1.1.2 研究背景 |
1.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飞机刹车控制系统振动 |
1.2.2 射流管电液伺服阀研究 |
1.2.3 系统参数灵敏度分析 |
1.2.4 液压控制系统非线性动力学分析 |
1.2.5 伺服控制系统稳定性分析 |
1.2.6 液压系统管路分析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刹车压力伺服阀控缸系统动力学建模及分析 |
2.1 引言 |
2.2 刹车压力伺服阀工作原理 |
2.3 刹车压力伺服阀控缸系统动力学模型 |
2.3.1 刹车压力伺服阀关键部件数学模型 |
2.3.2 刹车压力伺服阀控缸系统负载特性数学模型 |
2.3.3 回油通道数学模型 |
2.4 刹车压力伺服阀控缸系统动力学仿真分析 |
2.4.1 阶跃响应分析 |
2.4.2 斜坡响应分析 |
2.5 刹车压力伺服阀控缸系统压力波动机理分析 |
2.5.1 刹车压力波动原因分析 |
2.5.2 刹车压力振荡定性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刹车压力伺服阀控缸系统参数灵敏度分析 |
3.1 引言 |
3.2 刹车压力伺服阀控缸系统状态空间模型 |
3.2.1 刹车压力伺服阀控缸系统动力学模型简化 |
3.2.2 刹车压力伺服阀控缸系统状态空间模型 |
3.3 刹车压力伺服阀控缸系统一阶轨迹灵敏度理论 |
3.3.1 刹车压力伺服阀控缸系统的一阶轨迹灵敏度方程 |
3.3.2 一阶轨迹灵敏度方程组参数求解 |
3.4 刹车压力伺服阀控缸系统一阶轨迹灵敏度分析 |
3.4.1 刹车压力伺服阀控缸系统一阶轨迹灵敏度求解 |
3.4.2 一阶轨迹灵敏度量化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刹车压力伺服阀控缸系统非线性动力学行为及稳定性研究 |
4.1 引言 |
4.2 刹车压力伺服阀控缸系统相图分析 |
4.2.1 刹车压力伺服阀控缸系统动力学模型无量纲化处理 |
4.2.2 刹车压力伺服阀控缸系统相图分析 |
4.3 关键参数对刹车压力伺服阀控缸系统非线性自激振荡的影响 |
4.3.1 刹车容腔体积 |
4.3.2 回油容腔体积 |
4.4 刹车压力伺服阀控缸系统稳定性分析 |
4.4.1 刹车压力伺服阀前置级稳定性分析 |
4.4.2 刹车压力伺服阀控缸系统功率级稳定性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多阀并联刹车系统振动与抑制研究 |
5.1 引言 |
5.2 多阀并联刹车系统液压管路分析 |
5.2.1 液压管路系统流固耦合基本方程 |
5.2.2 液压管路模态求解 |
5.3 多阀并联刹车系统分析 |
5.3.1 多阀并联对系统输出的影响 |
5.3.2 各刹车压力伺服阀控缸系统结构差异性的影响 |
5.3.3 供/回油压力变化对多阀并联刹车系统振动的影响 |
5.4 多阀并联刹车系统振动抑制 |
5.4.1 新型刹车压力伺服阀结构原理 |
5.4.2 原刹车压力伺服阀反馈级作用 |
5.4.3 新型刹车压力伺服阀动力学模型 |
5.4.4 新型刹车压力伺服阀仿真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飞机刹车系统动态特性及振动抑制实验分析 |
6.1 引言 |
6.2 原刹车压力伺服阀实验 |
6.2.1 刹车压力伺服阀控缸系统负载模拟性能测试实验平台 |
6.2.2 刹车压力伺服阀控缸系统实验测试 |
6.2.3 刹车压力伺服阀控缸系统灵敏度实验 |
6.2.4 回油容腔对系统非线性自激振荡的影响实验 |
6.3 多阀并联刹车系统液压管路固有频率测试实验 |
6.4 多阀并联刹车系统振动抑制措施有效性实验 |
6.4.1 单套新型刹车压力伺服阀控缸系统实验 |
6.4.2 多套新型刹车压力伺服阀控缸并联系统实验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4)基于小分子受体的高性能有机可见-近红外光探测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有机光电探测器的发展与种类 |
1.2.1 有机光电探测器发展 |
1.2.2 非富勒烯小分子受体的发展 |
1.2.3 新兴光电探测器的材料 |
1.2.4 结构分类 |
1.2.5 工作光频段分类 |
1.3 探测器工作原理 |
1.4 光电物理转化过程 |
1.4.1 吸收光子产生激子 |
1.4.2 激子的扩散 |
1.4.3 激子解离 |
1.4.4 光生载流子的运输 |
1.4.5 电荷收集 |
1.5 探测器的性能参数 |
1.5.1 响应度与量子效率 |
1.5.2 噪声 |
1.5.3 比探测率 |
1.5.4 线性动态范围 |
1.5.5 响应时间与频率响应 |
1.6 本论文的设计思路和创新点 |
1.6.1 课题的提出 |
1.6.2 论文的核心与创新之处 |
第二章 高灵敏度可见-近红外非富勒烯探测器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材料与器件制备 |
2.2.2 测试分析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不同给受体比例器件理想因子对比 |
2.3.2 双通道产生光生电流 |
2.3.3 探测器的噪声与灵敏度 |
2.3.4 线性动态范围与时间响应 |
2.3.5 基于PBDTTT-C-T:FOIC制备图象传感器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响应至1400纳米近红外光电探测器 |
3.1 引言 |
3.2 分析测试与方法 |
3.2.1 电容频率谱态密度分析 |
3.2.2 介电常数 |
3.3 吡嗪近红外探测器 |
3.3.1 材料与器件制备测试 |
3.3.2 结果与讨论 |
3.3.2.1 肖特基势垒结器 |
3.3.2.2 富勒烯本体异质结器件 |
3.3.2.3 不同给体器件缺陷态的影响 |
3.4 异靛蓝近红外探测器 |
3.4.1 材料与器件制备测试 |
3.4.2 结果与讨论 |
3.4.2.1 非富勒烯受体提升给体激子拆分驱动力 |
3.4.2.2 高介电常数给体 |
3.4.2.3 添加剂优化降低缺陷态密度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光波段选择性探测器 |
4.1 引言 |
4.2 高低给受体比例探测器 |
4.2.1 材料与器件制备测试 |
4.2.2 结果与讨论 |
4.3 厚膜光电探测器 |
4.3.1 材料与器件制备测试 |
4.3.2 结果与讨论 |
4.3.2.1 不同给受体比例对SRH复合的影响 |
4.3.2.2 窄谱响应近红外探测器 |
4.3.2.3 阳极界面增加电子注入势垒 |
4.3.2.4 双窄谱响应近红外探测器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5)EDXRF光谱仪的设计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EDXRF光谱仪国内外研究发展现状 |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安排 |
第二章 EDXRF光谱仪的硬件系统结构设计 |
2.1 EDXRF光谱仪的基本工作原理 |
2.2 激发源的选定 |
2.3 探测器的选择 |
2.4 滤光片和准直器 |
2.5 “源-样-探”形成的光路结构设计 |
2.6 信号处理电路的研究与设计 |
2.6.1 前置放大器 |
2.6.2 主放大电路 |
2.7 多道脉冲幅度分析器的研制 |
2.7.1 峰值检测识别电路 |
2.7.2 模数转换和电平转换电路 |
2.7.3 FPGA控制电路 |
2.7.4 RS232 通信电路 |
2.8 电源系统设计 |
2.9 FPGA主控系统程序设计 |
2.9.1 数据采集模块 |
2.9.2 RAM模块 |
2.9.3 主控制模块 |
2.9.4 FIFO模块 |
2.9.5 通信模块 |
2.9.6 数据传输模块 |
2.10 箱体结构设计 |
2.11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EDXRF光谱仪的噪声处理和本底扣除算法 |
3.1 光谱的去噪评价指标 |
3.2 常用去噪算法的介绍与仿真 |
3.2.1 傅里叶变换去噪理论 |
3.2.2 Savitzky-Golay多项式拟合法 |
3.2.3 移动平均法 |
3.2.4 小波变换去噪法仿真与分析 |
3.3 光谱本底扣除算法分析与实现 |
3.3.1 线性直接法 |
3.3.2 多项式拟合法的实现 |
3.3.3 迭代削峰法与SNIP算法的仿真与比较 |
3.3.4 小波变换法 |
3.3.5 迭代傅里叶变换法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EDXRF光谱仪的特征峰识别和峰面积计算 |
4.1 特征峰的数学模型 |
4.2 特征峰识别算法分析 |
4.2.1 极值点法 |
4.2.2 多项式拟合法 |
4.2.3 导数法 |
4.3 基于连续样条小波卷积和高斯导数的特征峰识别法 |
4.3.1 连续样条小波函数寻峰位置和数目的理论基础 |
4.3.2 高斯一阶导数寻找峰的拐点 |
4.4 特征峰面积计算 |
4.4.1 垂线法 |
4.4.2 特征峰锐化法 |
4.4.3 机器学习训练法 |
4.4.4 函数拟合法计算峰面积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EDXRF光谱仪的上位机设计与系统测试 |
5.1 高压源上位机交互界面 |
5.2 Lab VIEW软件系统整体设计 |
5.2.1 用户管理模块 |
5.2.2 数据采集控制模块 |
5.2.3 光谱数据存储和管理模块 |
5.2.4 数据处理和分析模块 |
5.3 定性和定量分析 |
5.4 系统性能测试 |
5.4.1 重复性 |
5.4.2 稳定性 |
5.4.3 能量分辨率 |
5.4.4 线性度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专利 |
(6)基于BODIPY染料的近红外有机光电探测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专用术语注释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有机光电探测器概述 |
1.2.1 光电探测器的类型 |
1.2.2 有机光电探测器的结构 |
1.3 有机光电探测器的工作原理 |
1.4 光电探测器的性能参数 |
1.4.1 电流-电压特性 |
1.4.2 响应度与外量子效率 |
1.4.3 噪声等效功率 |
1.4.4 探测率和比探测率 |
1.4.5 响应时间和截止频率 |
1.4.6 线性动态范围 |
1.5 有机光电探测器的应用 |
1.5.1 在光通信上的应用 |
1.5.2 在图像传感上的应用 |
1.5.3 在医疗上的应用 |
1.6 有机光电探测器的研究进展 |
1.7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第二章 基于BODIPY染料的紫外-可见-近红外宽带有机光电探测器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与仪器 |
2.2.2 有机光电探测器的制备过程 |
2.2.3 材料的基本性质表征 |
2.2.4 光电探测器的性能测试 |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3.1 BODIPY-F的光物理性质 |
2.3.2 BODIPY-F的电化学性质 |
2.3.3 给受体比例对光电探测器性能的影响 |
2.3.4 活性层薄膜的形貌特征 |
2.3.5 偏置电压对光电探测器性能的影响 |
2.3.6 光电探测器的响应时间 |
2.3.7 基于BODIPY-F的有机光电探测器在光通信上的应用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BODIPY染料的窄带近红外有机光电探测器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与仪器 |
3.2.2 器件制备和性能测试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3.1 薄膜的吸收光谱 |
3.3.2 器件的电流-电压曲线 |
3.3.3 器件的外量子效率 |
3.3.4 活性层薄膜的形貌表征 |
3.3.5 空穴阻挡层对器件性能的影响 |
3.3.6 窄带响应近红外光电探测器的实现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
4.1 对本论文内容的总结 |
4.2 对有机光电探测器发展前景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 |
附录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7)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仪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仪的硬件现状 |
1.2.2 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仪的算法现状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X射线荧光光谱仪的硬件系统设计 |
2.1 X射线荧光光谱仪的工作原理 |
2.2 光路的设计 |
2.2.1 激发源的选取 |
2.2.2 探测器的选取 |
2.2.3 准直器和滤光片的选取 |
2.2.4 光路几何结构的设计 |
2.3 信号处理电路设计 |
2.3.1 前置放大器 |
2.3.2 主放大器 |
2.4 多道脉冲幅度分析器设计 |
2.4.1 峰值识别电路 |
2.4.2 AD转换电路 |
2.4.3 FPGA电路 |
2.4.4 通讯电路 |
2.5 电源设计 |
2.5.1 探测器电源电路 |
2.5.2 主电源电路 |
2.6 机械结构设计 |
2.7 FPGA软件设计 |
2.7.1 数据采集模块 |
2.7.2 FIFO模块 |
2.7.3 RAM模块 |
2.7.4 主控模块 |
2.7.5 通讯模块 |
2.7.6 数据发送模块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X射线荧光光谱预处理 |
3.1 光谱去噪的基础理论 |
3.1.1 时域滤波器 |
3.1.2 傅里叶变换 |
3.1.3 小波变换 |
3.2 常用光谱去噪方法 |
3.2.1 移动平均法 |
3.2.2 Savitzky-Golay多项式拟合法 |
3.2.3 傅里叶变换法 |
3.2.4 小波去噪法 |
3.3 基于交叉验证的傅里叶变换去噪法 |
3.4 本底扣除的常用算法 |
3.4.1 迭代削峰法 |
3.4.2 ICAP法 |
3.4.3 迭代傅里叶变换法 |
3.4.4 小波变换法 |
3.5 基于最大值过滤的多项式拟合法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X射线荧光光谱特征峰检测和面积计算 |
4.1 特征峰检测的理论基础 |
4.1.1 特征峰 |
4.1.2 极值点 |
4.1.3 过零点 |
4.1.4 峰检验 |
4.2 常用的特征峰检测算法 |
4.2.1 极值法 |
4.2.2 差分导数法 |
4.2.3 高斯导数法 |
4.2.4 小波变换法 |
4.3 基于Top-hat滤波器和高斯导数的特征峰检测法 |
4.3.1 Top-hat滤波器寻峰位和峰值 |
4.3.2 高斯导数寻拐点 |
4.3.3 无噪无本底的仿真光谱的处理效果 |
4.3.4 含噪含本底的仿真光谱的处理效果 |
4.3.5 实际光谱的处理效果 |
4.4 常用的峰面积计算算法 |
4.4.1 垂线法 |
4.4.2 高斯导数法 |
4.4.3 机器学习法 |
4.4.4 小波变换法 |
4.5 基于高斯拟合的峰面积计算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X射线荧光光谱仪的软件系统设计 |
5.1 Labview操作界面设计 |
5.1.1 用户管理模块设计 |
5.1.2 数据采集模块设计 |
5.1.3 数据处理模块设计 |
5.1.4 数据管理模块设计 |
5.1.5 能量刻度模块设计 |
5.2 Python算法实现 |
5.2.1 定性分析 |
5.2.2 定量分析 |
5.3 系统性能测试 |
5.3.1 能量线性度 |
5.3.2 精确度和准确度 |
5.3.3 稳定性 |
5.3.4 能量分辨率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专利 |
(8)电液伺服橡胶减振器试验台的设计与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电液伺服试验台简介 |
1.3 电液伺服试验台国内外发展现状 |
1.4 电液伺服试验台发展趋势 |
1.5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主要工作 |
第二章 电液伺服试验台机械结构设计 |
2.1 电液伺服试验台设计指标 |
2.2 电液伺服试验台基本原理 |
2.2.1 橡胶减振器试验方案 |
2.2.2 电液伺服试验台原理 |
2.3 电液伺服试验台机械结构设计 |
2.3.1 试验台总体结构设计 |
2.3.2 横梁设计 |
2.3.3 横梁夹紧力仿真 |
2.4 试验台模态分析 |
2.4.1 试验台模型简化 |
2.4.2 设置单元参数 |
2.4.3 加载与求解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电液伺服试验台液压系统设计 |
3.1 供油压力 |
3.2 液压缸设计计算 |
3.2.1 伺服液压缸计算 |
3.2.2 升降缸与夹紧缸设计 |
3.3 液压系统元件的计算与选型 |
3.3.1 电机泵组的选取 |
3.3.2 电液伺服阀的计算 |
3.3.3 其他液压元件选择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试验台控制系统设计 |
4.1 电液伺服试验台控制的原理及功能要求 |
4.2 控制系统硬件选型 |
4.2.1 伺服阀 |
4.2.2 传感器 |
4.2.3 伺服放大器 |
4.2.4 控制器 |
4.3 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
4.3.1 软件介绍 |
4.3.2 控制程序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电液伺服控制系统建模与仿真 |
5.1 控制系统基础 |
5.1.1 电液伺服系统 |
5.1.2 控制系统基本要求 |
5.1.3 系统时域频域指标 |
5.2 伺服系统建模 |
5.2.1 液压缸负载模型 |
5.2.2 电液伺服阀模型 |
5.2.3 伺服放大器模型 |
5.2.4 传感器模型 |
5.3 电液伺服系统试验台的数学模型 |
5.4 控制系统动态特性分析 |
5.4.1 软件仿真基础 |
5.4.2 控制系统频域分析 |
5.4.3 控制系统时域分析 |
5.5 电液伺服系统控制策略 |
5.5.1 PID控制原理 |
5.5.2 PID参数整定 |
5.5.3 系统PID仿真 |
5.6 模糊自适应PID控制 |
5.7 模糊PID控制Simulink仿真 |
5.8 基于模糊PID控制的负载刚度自适应 |
5.9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工作总结 |
6.2 后续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9)地下水水质多参数在线监测仪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地下水水质多参数在线监测的基本概念及意义 |
1.3 地下水水质监测仪研究现状 |
1.3.1 国外地下水水质监测技术的发展现状 |
1.3.2 我国地下水水质监测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内容与全文安排 |
1.4.1 研究内容 |
1.4.2 全文安排 |
2 水质检测方法与光电电路噪声介绍 |
2.1 水质分析方法 |
2.2 分光光度法概述及原理分析 |
2.2.1 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 |
2.2.2 朗伯-比尔定律 |
2.3 分光光度法测量污染物的方法及原理分析 |
2.3.1 COD测量方法及原理 |
2.3.2 TOC测量方法及原理 |
2.3.3 NO3-N测量方法及原理 |
2.3.4 TURB测量方法及原理 |
2.4 基于分光光度法的数据分析方法介绍 |
2.4.1 线性回归方法 |
2.5 光电二极管前置放大电路噪声原理分析 |
2.5.1 光电二极管噪声原理分析 |
2.5.2 光电放大电路噪声原理分析 |
3 系统结构流程设计与软硬件设计介绍 |
3.1 系统结构流程设计介绍 |
3.1.1 检测子系统 |
3.1.2 管路子系统 |
3.1.3 控制子系统 |
3.2 系统硬件设计介绍 |
3.2.1 基于STM32最小系统设计 |
3.2.2 液位检测模块设计 |
3.2.3 水泵控制模块设计 |
3.2.4 电机控制模块设计 |
3.2.5 光强检测模块 |
3.2.6 RS-232串口传输模块设计 |
3.2.7 GPRS传输模块介绍 |
3.3 软件设计介绍 |
3.3.1 人机交互触摸屏与控制模块通讯子程序设计 |
3.3.2 控制脉冲子程序设计 |
3.3.3 人机交互触摸屏界面设计 |
4 低噪声光电放大电路设计与水质数据建模分析及验证 |
4.1 低噪声光电放大电路设计 |
4.1.2 光电放大电路参数选择 |
4.1.3 光电放大电路仿真验证 |
4.2 COD与TOC线性相关性建模与验证 |
4.2.1 COD与TOC线性相关性建模 |
4.2.2 COD与TOC回归模型验证 |
4.3 COD浊度补偿分析与验证 |
4.3.1 COD吸光度与浊度关系建模 |
4.3.2 COD吸光度与浊度关系模型验证 |
5 系统性能指标测试研究 |
5.1 地下水水质多参数在线监测仪性能测试要求及介绍 |
5.1.1 地下水水质多参数在线监测仪性能指标要求 |
5.1.2 地下水水质多参数在线监测仪性能指标介绍 |
5.2 地下水水质多参数在线监测仪性能测试 |
5.2.1 系统性能测试 |
5.2.2 COD检测性能指标测试 |
5.2.3 TOC检测性能指标测试 |
5.2.4 NO3-N检测性能指标测试 |
5.2.5 TURB检测性能指标测试 |
6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地下水水质多参数在线监测仪样机实物 |
作者简介 |
(10)基于STM32的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结构及内容 |
2 系统总体设计 |
2.1 FID相关介绍 |
2.2 FID检测原理及结构 |
2.3 整体方案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3 FID检测器硬件设计 |
3.1 主控模块 |
3.2 电源管理模块 |
3.3 信号放大检测模块 |
3.4 温度采集及控制模块 |
3.5 其余模块 |
3.6 PCB布板及设计 |
3.7 硬件相关测试 |
3.8 本章小结 |
4 FID检测器软件设计与实现 |
4.1 FreeRTOS介绍 |
4.2 程序设计 |
4.3 滤波算法设计及仿真 |
4.4 性能测试 |
4.5 本章小结 |
5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四、岛津CT自动增益放大器工作原理(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化学发光法的海水总有机碳原位测量技术研究[D]. 李敏. 齐鲁工业大学, 2021(10)
- [2]基于呼出气体的口臭检测及疾病筛查的电子鼻研究[D]. 张涛. 浙江大学, 2021(01)
- [3]飞机刹车液压系统动态特性及振动抑制研究[D]. 张琦玮. 燕山大学, 2020
- [4]基于小分子受体的高性能有机可见-近红外光探测器的研究[D]. 刘广洪. 华南理工大学, 2020
- [5]EDXRF光谱仪的设计与开发[D]. 徐勤. 东南大学, 2020(01)
- [6]基于BODIPY染料的近红外有机光电探测器的研究[D]. 李向领. 南京邮电大学, 2019(03)
- [7]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仪的设计[D]. 袁昌旺. 东南大学, 2019(06)
- [8]电液伺服橡胶减振器试验台的设计与控制研究[D]. 喻航. 合肥工业大学, 2019(01)
- [9]地下水水质多参数在线监测仪研究与设计[D]. 徐熠刚. 中国计量大学, 2018(01)
- [10]基于STM32的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研究与设计[D]. 魏安然. 山东科技大学, 201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