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提升居住住房水平

全面提升居住住房水平

一、全面提高居民住房水平(论文文献综述)

陈钰晓[1](2021)在《人口年龄结构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住房资产是我国家庭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显示,中国居民将总资产的70%配置在了住房资产上。因此,房价成为我国居民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房地产价格剧烈变化不仅会对居民生活造成影响,更会引起金融市场乃至整个经济体的波动。1998年中央政府确定了城镇住房的货币化、市场化、商品化改革方向之后,我国新的住房制度逐步构建起来,房地产市场自此开始走向蓬勃发展。自住房制度货币化改革以来,我国住房价格节节攀升,从1998年的1854元涨到了2019年的9287元,20年间房价上涨超过4倍。房价的过快上涨一方面造成居民买房难的社会问题,另一方面也加剧了整个金融市场的不确定性。中国的高房价已经成为严峻的社会经济问题,探究房价变化背后的原因有助于理解我国房地产市场的运行规律,并针对性地出台调控政策防范房地产市场风险。现有研究从土地财政、货币超发、居民收入提高、城市化等视角切入,解释房价变动的原因。但是这些因素在解释房价长期变动趋势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我国住房销售价格与销售面积变动步调十分一致,作为房地产市场的消费主体,居民的需求是影响房价的关键,人口因素会对住房价格产生直接深远的影响。从人口年龄结构的视角来看,第三次“婴儿潮”成年以及老年群体代际转移行为共同作用,导致房价进入上升通道。但是,我国人口年龄结构正在持续恶化,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历年人口数据显示,0-14岁少儿比例从1953年的36.3%下降到2018年的16.9%;而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例则从4.4%上升到11.9%,这些变化反映了我国少子老龄化问题日渐突出。在此背景下,人口年龄结构对房价的影响效果如何、人口年龄结构影响房价的微观机理以及随着人口年龄结构变化未来房价可能产生何种变动趋势等问题,是当前经济学领域十分重要的议题。围绕人口年龄结构对房价影响这一核心问题,全文通过逐层递进的三个部分依次展开。第一部分从宏观层面考察人口年龄结构对房价的影响。论文首先从理论溯源、现实描述和实证研究三个层面分析人口年龄结构对房价的影响。具体来讲,在理论分析层面,构建以世代交叠模型为基础的理论分析框架。从生命周期理论出发,老年群体自身住房需求降低,导致房价下跌,但从代际转移理论出发,老年群体的代际转移行为则会推动房价上涨,因此老年抚养比对房价的影响依赖于两种力量的共同作用。在现实描述层面,基于全国、省份、城市维度的历年数据,描述我国房地产价格、人口年龄结构变化情况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婴儿潮”成年是推动房价在2003年之后结构性上涨的重要因素,少儿抚养比与房价之间呈现负相关关系,而老年抚养比与房价之间呈现正相关关系。在实证研究层面,第一步,基于中国1999-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人口总抚养比、少儿抚养比、老年抚养比对房价的影响。第二步,基于2000年第五次、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结合省份层面和城市层面相应年份数据,实证检验各个年龄段人口占比对房价的影响。第三步,通过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获得的城市人口年龄结构数据,结合70个大中城市房价指数,分析人口年龄结构对房价未来走势的影响。无论是从省份还是城市一级宏观数据都得到一致结论,即少儿抚养比下降推动房价上涨,老年抚养比增加推动房价上涨但推动力量在减弱。第二部分从微观个体层面考察人口年龄结构对房价的影响。从不同年龄群体住房需求决策出发,基于微观视角探究人口年龄结构对房价产生上述影响的原因,这有助于更深刻的理解房地产价格运行规律。论文分别使用2005年全国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和2015年四川省人口抽样调查数据,通过M-W模型计算出年龄与住房需求之间呈现稳定的“倒U型”关系。进一步,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在修正“群组效应”的基础上,提供老年人口代际转移行为变化的证据。结果发现,老年人口自身住房需求下降,但会通过代际转移行为推动房价上涨,同时代际转移的力量正在逐步减弱。伴随着代际转移力量的消减,老年抚养比增加对房价的推动作用正在减弱,未来将会呈现何种趋势?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有必要汲取OECD等发达国家的经验启示。一方面,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趋势正在与OECD国家趋同;另一方面,OECD国家房地产市场相对成熟、人口年龄结构变化时序长,使得研究其人口年龄结构对房价的影响具有优势。因此,论文利用1970-2018年OECD国家人口与房价数据,为本研究提供更多证据。实证结果显示,人口总抚养比、少儿抚养比、老年抚养比与住房价格指数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值得注意的是,老年抚养比对住房价格指数的负向影响会随着时间推移而增强。综合来看,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深入,我国老年抚养比增加将会从推动房价上涨转向抑制房价上涨。第三部分基于人口年龄结构变化预测未来房价趋势。由上两部分的论述可知,我国人口年龄结构是影响房价的重要因素,而且未来会呈现出新趋势。那么基于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内在规律,我国房价未来将会如何变动?这是政府、居民和学界普遍关注的问题。因此,论文首先选取人口—发展—环境分析(Population-Development-Environment Analysis)模型,基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设定高中低生育率三组情景,对我国2021-2050年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做出预测。其次,基于人口年龄结构变化来预测未来住房需求及价格趋势。住房总需求将在未来遭遇拐点,在低/中等生育率情况下,拐点出现在2030-2035年之间;在高生育率情况下,拐点出现在2035-2040年之间。由于城市人口和跨区域流动人口变动的一些特征趋势,会导致不同层级城市出现拐点的时间存在差异。一二线城市房价更稳定且拐点更靠后,三四线城市房价下跌风险更大且拐点更靠前。最后,通过对本文的研究结论进行归纳总结,结合我国房地产市场和人口年龄结构未来发展趋势,提出优化人口结构、强化住房居住功能、坚持“因城施策”、发展租购并举新体系、加强房地产调控等政策建议。本文的创新点包括:第一,通过生命周期理论与代际转移理论的统一,国内经验与国际经验的统一,最终得出老年人口占比与我国房价之间将呈现“倒U型”关系的结论。仅仅依靠生命周期理论很难解释我国人口老龄化推动房价上涨这一现象,因为根据生命周期理论老年人口对住房的需求会下降。为了解释这一悖论十分有必要引入代际转移理论,由于我国老年人口经历了房地产市场改革,获得了房改红利,加之我国金融市场缺乏有效的养老金融服务产品、社会养老制度并不健全、房屋交易成本较高等原因,老年人口具有较强的代际转移能力和意愿。因此,老龄化反而推动房价上涨,但这种代际转移行为难以持续。伴随储蓄释放过程的逐步减弱、养老金融服务产品的日益丰富、养老制度的逐步健全,代际转移的力量也将削弱,实证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点。进一步,结合国际经验发现,人口老龄化对房价的影响具有阶段性特征。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其对房价的抑制作用会越来越明显。综上,我国人口老龄化会先推动房价上涨,之后推动力量变得不显着,最终人口老龄化将抑制房价。第二,通过宏观视角和微观视角结合的方式,有机整合国家、地区层面以及微观个体层面的数据,全方位考察人口年龄结构对房价的影响及其机理。从宏观视角出发,选取历年《中国统计年鉴》中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35个大中城市的人口与房价数据,考察人口年龄结构对房价的影响。为了提供更为广阔的视角,论文进一步选取1970-2018年世界银行发布的OECD国家人口与房价数据展开分析。国家、省份、城市层面的房价数据,各有其优缺点,能够在不同维度上更好度量我国房价变化的时序特征和地区差异特征。从微观视角出发,选取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2005年全国人口抽样调查数据(345个地区的2585481个样本)、2015年四川省人口抽样调查数据(907238个样本)以及2011、2013、2015、2017年四期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为剖析人口年龄结构对房价的影响机理提供依据。人口普查数据和家庭微观调查数据,可以更好地度量了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住房资产变动情况。通过二者的有机结合,建立对应的计量模型,本文相对更加准确、全面的考察了人口年龄结构与房价的关系。第三,基于人口年龄结构变化更精准地预测了未来房价变动趋势。当前,预测房价变动趋势的方法主要分为三种:第一种,直接将人口普查得到的人口分布平移至未来,结合各年龄段对应的住房需求,预测未来住房需求及价格趋势;第二种,基于线性模型,将房价影响因素的预测值代入模型预测未来房价走势;第三种,基于时间序列模型,根据房价历史变动趋势特征预测未来房价走势。第一种直接平移人口分布预测未来人口年龄结构动态演变的方法存在明显缺陷,后两种方法则适用于预测短期房价变动,在预测房价长期变动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本文引入人口—发展—环境分析模型,基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设定高中低生育率三组情景,对我国2021-2050年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做出预测,并在此基础上预测未来房价变动趋势。同时,考虑城镇化率、人口跨区域流动等因素,对房价变动趋势进行分析。

王娆[2](2021)在《农村住房质量安全保障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农民住房的安全问题是农民住房质量问题中的重中之重,它直接关系到农民的生命与财产安全。农村住房质量安全保障是乡村振兴的重点工作之一,可以有效地提升农民住房的幸福感,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必然要求。农村住房质量安全是实现农民“住有所安”的基础条件,它不仅影响和关系着农民实现“生活富裕”和“生产发展”,是对农民的基本生活需求的满足,更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迅速,在农民逐渐富裕起来之后,都会选择建新房来改善其居住环境,农村住房质量安全影响着农民的居住条件和生活条件,更是农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根本保障,其作为民生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高度关注。但当前我国农村住房质量出现了许多问题,如住房安全性不高、建房实用性不够、住房舒适度低等质量问题,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农村住房质量安全的保障,它使得农村住房质量的现状与理想相背离,它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国家乡村振兴目标的达成。长期以来,城市和农村的二元分割制度也拉大了城乡住房差距,导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的规定大多不适用于目前农村房屋状况。上位法的缺失,法律政策的空白,政府监管的不力,以及市场自由无限制的发展导致农村住房质量安全保障现状岌岌可危。而且农村村民热衷于建房,但同时由于他们对法律并不敏感,缺少建房资金,不懂得房屋构建原理等问题,也使得农村住房质量安全的保障背离了现阶段的理想现状。为此,2021年2月21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通称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健全农房建设质量安全法律法规和监管体制,3年内完成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完善建设标准和规范,提高农房设计水平和建设质量”。由此可见,建设高水平、高质量的农民生态宜居住房,满足农民对美好“居住”生活的追求,成为各级政府一项重要的工作任务和目标。论文以2020年8月29日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聚仙饭店坍塌事件为例,通过借鉴国外经验,结合我国陕西,宁波两个试点成功城市的经验,通过明确分配建筑主体,房屋所有权人和政府的三方责任主体的责任所在,同时对住房安全保障核心机制进行解析,尝试通过丰富农村房屋质量安全保障的模式选择,完善农村房屋质量安全保障的核心机制,解决农村房屋质量安全保障制度在实践中运行所遭遇到的问题,使得其充分与“居者有其屋”的理想目标相结合。由此,论文以“农村住房质量安全保障制度研究”作为研究方向。本文研究的重点内容为:长期以来,我国农村住房建设量大、面积广、呈点状分布,房屋建造又频繁出现质量问题,要想让农村居民真正住上安心房,加强农村住房质量安全管理将成为农村住房建设的主题、核心和生命。在此背景下,如何引导农村居民建设有质量安全保障的房屋,如何对农民在建房过程中的行为进行约束,如何对农村居民的合法权益进行有效维护,即分析农村住房质量安全保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等相关问题的探讨,自然成为本文研究的重点内容。

王盼[3](2021)在《中国城镇居民收入对消费升级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国内外经济呈现出明显的下滑趋势,为此《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提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消费将代替投资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这就意味着要着力打通国内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环节,不断满足消费升级需要。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水平逐渐提高,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城镇居民在满足基本生存型消费的基础上,更多的开始追求发展型消费和享乐型消费。但是,经研究表明城镇居民发展型消费和享乐型消费在总消费中所占比重虽有所上升,但占比较小。因此,从上述分析中可知城镇居民消费升级状况仍需进一步提升。收入作为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对于消费升级的影响不容忽视。基于以上背景,本文从多角度探究了收入对中国城镇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并为推动我国城镇居民消费升级提出了合理的政策建议。本文在消费升级内涵的基础之上,首先,对我国城镇居民收入与消费升级的理论机制和典型事实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其次,在典型事实的基础之上,对其进行了基准回归分析、内生性分析、稳健性检验、影响机制检验及异质性分析;最后,针对回归结果,本文提出了合理地政策建议。经过本文的分析,得出了以下几点结论:第一,2013-2019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虽逐年增加,但增长率却存在逐年下降的趋势。从分阶层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来看,除高收入户以外的其他收入户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率是逐年下降的。从分区域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来看,东部地区是四个地区中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的地区,东北地区成为四个地区中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下降最为明显的地区。第二,2013-2019年城镇居民中确实存在消费升级,但是消费升级的力度较小。恩格尔系数在2016年之前是上升的,在2016年之后出现下降的趋势,最后趋于平稳。换句话说,在2016年以后人们将部分食品支出用于其他消费。从分项消费支出中也可以看出食品支出是下降最为明显的支出。第三,随着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升级状况得到明显的改善,但是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的下降,降低了我国城镇居民消费升级的速度。第四,从基准回归中可以看出,收入、教育、婚姻状况及家庭规模会促进城镇居民的消费升级,年龄、健康状况会抑制城镇居民的消费升级,性别对于城镇居民的消费升级并无显着的影响。第五,经过实证分析可知,收入与消费升级之间存在明显的中介效应,收入会通过城镇居民的金融资产、住房水平及社会地位影响城镇居民的消费升级。第六,从区域异质性分析可知,收入对于东部地区城镇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在1%的水平上显着为正,对于西部地区城镇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在10%的水平上显着为正,而对于中部地区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从生命周期异质性分析中可知,随着年龄的增长,收入对于消费升级的促进作用逐渐减弱;从不同收入阶层的角度看,低收入城镇居民的收入对于消费升级的影响是不显着的,中等收入城镇居民和高收入城镇居民的收入会显着促进消费升级。

袁亚琦[4](2020)在《大城市棚户区改造的时空特征、机理与效应研究 ——以南京为例》文中指出棚户区改造是一种城市更新与社会空间重构过程,也是一项能够改善居民住房条件、推动城市发展、扩大消费内需、撬动新型城镇化、增加住房供给和调节房地产市场的民生工程和系统工程,同时也是政府消除贫困并防止贫困扩大化,解决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重要政策手段。但棚户区改造在带动城市经济发展和功能提升的同时,其带来的环境、社会和经济问题也成为社会转型发展中困境的缩影。学术方面,棚户区改造也为城市社会空间的研究提供了大量的实证,但对于棚户区改造带来的正负效应也引起了争议:争论的焦点在于究竟棚户区改造带来的是被拆迁居民在空间及文化上均被排斥和剥夺,还是棚户区改造成为消除城市贫困的最大功臣。西方关于棚户区、贫民窟等类似主题的研究已有近百年历史,而我国的相关研究起步于20世纪末,且新时代背景下的棚户区改造与西方国家城市的贫民窟治理存在明显差异。本文借鉴城市社会空间、企业家政府和府际关系等理论,尝试通过对南京棚户区改造过程、机理、效应的分析,探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棚户区改造对于城市社会空间的重塑过程与综合效应,以及贫困空间由分散到集聚的作用机理,丰富城市社会空间转型的研究视角与实践案例,深化延展城市贫困社会空间的研究内涵。本文以南京为例,通过对大时间跨度和人口普查、低保、棚户区改造、保障房建设申请等大量翔实的宏观数据,以及选取案例地块的全过程跟踪式调研、访谈数据的处理,分别从新中国成立前、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住房改革初期、棚户区改造政策实施以来四个阶段分析南京棚户区的演化历程和格局;按照土地权属将棚户区划分为国有土地和集体土地棚户区两种类型,通过实证分析比较两种不同类型棚户区的社会空间特征差异及拆迁安置居民迁居特征。从政治环境、社会环境、个体行为三个层面,构建棚户区改造实施的综合驱动力模型和解释性框架;继而讨论棚户区改造带来的空间、经济、社会效应和不利影响。最终通过对国家-地方棚户区改造政策的制定-执行的分析和审示,提出棚户区改造的空间政策、拆迁安置政策和资金政策的优化建议。通过研究分析,本文认为:棚户区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城市居住空间类型,是城市发展过程的缩影;1998年住房制度改革后,棚户区与城市贫困人口集聚区的空间耦合关系完全确立,内城边缘和城市近郊区的“城中村”成为棚户区的主要空间载体。不同权属的棚户区在空间分布、居民属性、迁居模式和实施效应等方面存在显着差异,棚户区改造中弱势群体的需求与政策偏向存在失配现象。棚户区改造的过程实质上是社会空间资源再生产和再分配的过程,其本质是在新自由主义全球化竞争语境下,地方政府出于经济、政治、社会效益的综合考量,为完成自上而下的政治任务以及在政策框架下寻求自身利益的一个产物,驱动机制包括政治环境因素、社会生产因素以及个体行为因素。通过府际关系、空间政策、安置政策的优化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棚改中的社会公平与空间正义。

杜海龙[5](2020)在《国际比较视野中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类文明进入生态文明,城市作为人类文明的载体也进入崭新阶段。伴随着世界城镇化发展,城市人口需求面临的挑战不断增加,绿色生态化成为全球城镇化发展趋势。中国的城镇化是一场引领全球的规模最大、速度飞快的城镇化,当前中国的城镇化已经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这项运动不仅决定着中国的历史进程,更深刻影响着21世纪人类的发展。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秩序迎来历史转折,全球治理体系正发生深刻变革,应对气候变化成为全球首要挑战之一,绿色生态城市成为全球城镇化发展的理想目标。建立绿色生态城市的标准体系,为全球城市绿色生态化发展提供中国范式和标准引领,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事关人类共同命运。本文系统梳理了绿色生态城市的相关概念,辨析了绿色生态城市的内涵,论述了绿色生态城市的基本特征,完善了绿色生态城市的理论体系,并初步构建了“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基于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设计了ESMF比较矩阵,依托矩阵对英国、美国、德国、日本及中国的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开展了全面系统化的比较,寻求借鉴与启示。通过总结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及现存问题,结合我国城市发展新变化、新城新区新需求、城市更新领域等多方面的新挑战,明确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方向。在完善理论工具、全面比较借鉴和充分发掘问题三项基础工作之后,集合生态学、城市学和系统学的工具模型建立了绿色生态城区“钻石”评价模型,对我国现有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在价值导向、体系结构、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四方面进行了优化,并通过典型案例验证了相关评价模型和评价体系优化的适用性。全文共七章,内容介绍如下:第一章:结合人类文明发展,中国及全球城镇化发展阶段,当今世界格局巨变等现实需求,论述了开展绿色生态城市标准体系建设的必要性。综述了国内外绿色生态城市及其评价标准的研究现状,明确了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技术路线。第二章:对绿色生态城市相关概念进行梳理,就绿色生态城市的内涵与基本特征进行辨析,论述了绿色生态城市的理论基础,应用系统工程的方法论从目标准则、结构组织、运行机制三个维度构建了“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第三章:在“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的基础上,从层次分析出发设计构造了ESMF比较矩阵,从宏观环境、评价体系、机制保障和模式特征四个维度对英国BREEAM Communities,美国LEED-ND、LEED-Cities and Communities,德国DGNB UD,日本CASBEE UD、CASBEE Cities,中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GBT51255-2017展开全面系统化对比,通过比较研究寻求启示与借鉴,用于指导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第四章:全面总结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及现存问题,结合我国城市发展的主体、模式和逻辑变化的时代背景,深入剖析我国新城新区建设和城市更新领域对绿色生态城区发展提出的新挑战,以问题和挑战为导向明确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方向。第五章:提出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原则和优化目标,建立了绿色生态城区“钻石”评价模型。在现有国家评价体系基础上,补充完善了“城区治理”、“生活质量”、“创新智能”和“过程管理”四方面评价内容;在评价方法上细化城区类别与指标权重;在评价结果的表达上,提供了直观的得分罗盘图、钻石模型雷达图。第六章:以中新天津生态城等城区为实例,验证以上评价内容的补充完善、评价方法的优化提升和“钻石”评价模型的适用性。第七章:总结了本文的主要工作,并展望绿色生态城区建设及评价标准下一步的发展方向。

潘静,杨扬[6](2020)在《城市家庭住房不平等:户籍、禀赋还是城市特征?——基于广义有序模型与Oaxaca-Blinder分解》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基于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数据,运用广义有序Logit模型实证分析户籍、家庭禀赋和城市特征三类因素对城市家庭住房不平等的影响;运用夏普利值分解、Oaxaca-Blinder分解区分"努力"和"环境"因素、户籍歧视和禀赋效应的贡献。研究发现:户籍可解释住房等级不平等的54.2%;"努力"因素对住房水平起正向作用;在户籍间住房等级不平等中户籍歧视效应占主导,在住房面积不平等中禀赋效应占主导,外地户口居民住房水平低源于"环境"因素趋弱,农业户口居民则源于"努力"和"环境"因素叠加趋弱;由于生活成本效应占主导,城市规模和流动人口占比越大,居民住房等级趋低,而城市土地供给增长有助于提升住房水平。

汪徽[7](2020)在《基于时空行为的城市低收入群体社会空间分异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40年以来,中国国民经济有了很大提高,但与此同时,社会贫富差距持续扩大,国内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越加凸显。低收入问题是我国民生问题的短板,关注低收入群体,坚持公平正义,不仅关系国家的长治久安,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当前城市空间不断重构和扩张、现代交通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个体移动性大大增强,个体的日常活动和生活方式呈现多样化趋势,中国城市的社会空间研究呈现更多的复杂性。以往社会空间分异主要关注居住空间,忽略个体因工作、学习、社交、娱乐、私事等目的利用的城市其他空间,从居民日常生活上看,仅从居住空间分析社会空间分异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本研究基于个体时空间行为的微观视角,从个体日常行为规律和活动空间特征、城市空间利用、公共服务设施可达等三个方面,从总体和社区两个层面对比低收入群体和非低收入群体活动空间的差异,试图勾勒出我国大城市低收入群体的社会空间分异现状,总结低收入群体当前社会空间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为公平正义的城市策略提出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成果如下:(1)运用时间地理学的方法总结低收入群体日常活动特征。从时间、空间、移动三个方面对低收入群体日常活动特征进行总结。在时间分配上,和非低收入群体相比,低收入群体在工作中会穿插更多其他活动,其活动节奏呈现出“破碎化”的特征;在空间特征上,离家1km范围内区域是低收入群体最常利用的城市空间,和非低收入群体相比,低收入群体的工作活动更集中在老城、内城和家附近空间;在移动性上,低收入群体日常活动距离较短,单程出行耗时少且出行花费较低,出行频率较低,且日常出行高度依赖公共交通,体现出低收入群体移动性和机动性的不足。(2)从活动空间特征和城市空间利用两方面分析了低收入群体社会空间分异现状。一方面,基于“四个维度,六个指标”的分析框架对不同收入群体的活动空间特征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总体层面上,相较于非低收入群体,低收入群体活动范围小,户外活动时间偏少,户外活动空间单调,出行高度依赖交通工具;社区层面,老城传统社区的低收入居民和非低收入居民的活动空间差异不显着,内城单位社区内不同收入群体的活动空间在广度和强度上有一定差异,郊区保障房社区的不同收入群体在活动空间的四个维度上都有明显异质性。另一方面,对不同收入群体城市空间利用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发现,总体层面,不同收入群体在内城空间的利用上差异没有统计上的显着差异,但是郊区空间的使用上差异显着;分社区层面,内城传统社区的不同收入居民在城市空间使用上差异不明显,单位社区的低收入居民对本地空间更加依赖,保障房低收入居民在三类社区中最依赖本地空间。建立逻辑回归模型对居民利用城市空间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收入并非是影响所有居民使用城市空间的显着因素,内城收入居民即便收入不同,在城市空间利用上并没有显着差异,但是收入却是影响郊区居民城市空间利用的显着因素,说明郊区不同收入群体存在明显的活动空间分异。此外,社会经济属性和建成环境也是影响了居民日常活动空间和城市空间利用的重要因素。(3)基于个体设施可达性的量化研究框架分析低收入群体社会排斥现象。从个体微观视角构建设施可达性的量化评估方法,从总体和社区两个层面对低收入群体的设施可达性进行评估。总体层面上看,低收入群体对设施和服务的整体获取水平明显低于非低收入群体,在调查的15类公共服务设施中,低收入群体使用公共交通和商业设施的机会显着低于非低收入参与者。值得注意的是,交通设施是问卷调查中被认为是最重要的日常生活设施,实际也是提高居民移动能力的最重要设施,公共交通设施获取机会不足会直接增加低收入群体被社会排斥的风险。社区层面,不同收入群体对设施的可达性有一定的差异,老城传统邻里和内城单位社区居民的设施可达性显着高于郊区保障房社区居民,郊区保障房社区的低收入居民在所有设施的可达水平均为最低。构建回归模型对影响个体公共服务设施总体可达水平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收入只影响郊区保障房社区居民对公共服务设施的利用机会,居住在郊区的低收入居民社会机会获取不足,日常生活遭受了明显的社会排斥,相较之下,居住在老城和内城的低收入群体在利用公共服务设施上相对公平。研究揭示了居住区位对个体利用城市机会、避免被社会排斥和社会隔离的重要作用。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包括:第一,构建了时空行为下低收入群体社会空间分异研究框架。个体行为视角下的社会空间分异在国内外学界才刚起步,相关研究成果较少,已有的研究大多基于时空行为的某一方面进行分析,本研究在对社会空间分异、社会排斥、活动空间、时间地理学、行为地理学等相关理论详细阐释的基础上,构建了“三个方面,两个层面”的时空行为下低收入群体社会空间分异研究框架,拓展社会空间研究思路。第二,优化了微观视角下社会排斥和社会空间分异的量化分析方法。一方面,提出基于个体日常活动出行日志和POI数据,构建了基于个体的设施可达性的量化研究技术方法,该方法不仅适用于个体之间的不同类型设施和总体设施可达性对比、还适用于不同社区不同社会群体设施可达性对比。另一方面,区别以往时空研究中在分析影响因素时多采用的简单线性回归模型,本研究在建模分析上做了模型选取、自变量因变量选取、分析策略三方面的优化,提高了分析精度,区分了收入、区位及其他因素对居民时空行为的影响,研究结论更加精细化。第三,深化了低收入群体社会空间分异研究的结论。我国低收入群体虽然都有收入低下这一共性特征,但是在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低收入群体的成因非常复杂,将低收入群体作为均质群体分异难以解释其内部不同亚群的时空需求和社会空间特征。本研究在对低收入群体活动空间分析时,不仅考察整体层面和非低收入群体之间的差异,还基于区位和社区类型将受访者分为不同亚群,比较其活动空间和与城市空间利用差异,研究结论说明低收入群体社会空间分异存在内部和外部的双重异质性,深化了低收入群体社会空间分异研究的结论。

王小青[8](2020)在《上海市廉租房政策执行的现状分析及改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廉租房是我国城镇范围内推行的住房保障形式之一,廉租房的保障人群是最低收入、住房最困难的家庭。廉租房的保障对象范围明确,在面世初期社会争议少,解决了部分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问题。但是由于廉租房准入机制不完善,导致一些廉租房名额被富裕家庭占有,而真正需要廉租房的困难家庭却被绝之门外。优化廉租房体系,属于改善国内住房保障模式的关键途径,更被视作推动住房模式改革的关键举措。本研究借助对上海市廉租房政策进行系统的梳理,深入分析目前上海廉租房政策的现状,探讨如何改进廉租房政策以便更好的解决廉租房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本研究建立在公共管理理论基础上,结合政府干预等,就上海政府促进廉租房工作的客观情况跟目前的局限性展开全面研究。详细而言,本文重点包含以下几种角度。首先,表明问题,就有关政策以及学术结论展开阐述,给后续研究奠定良好基础;其次,研究问题,就当地廉租房计划建设的详细状况还有从建设环节的实践方式展开全方位探讨,在此基础上说明上海市在廉租房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足,并对比国外的保障性住房制度,对我国相关制度提供了借鉴意义;其三,制定建议,借助各项结论,本研究从怎样优化上海廉租房的角度出发,结合政府职能等方面制定有效的方法跟建议。而本研究的主要作用在于分析上海区域目前实施保障性住房的现状以及提出廉租房政策对满足低收入群体住房需求是至关重要的。

颜毛毛[9](2020)在《德意志帝国时期城市公共卫生问题研究(1871-1914)》文中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从一个以农村和农业为主的社会逐渐转变为一个以城市和工业为主的社会。在此期间,伴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迅猛发展,公共卫生问题也随之出现,并日益凸显。作为城市病的一个重要方面,城市公共卫生状况的恶化显然对德国社会发展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这引起了德国帝国政府、市政当局以及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并决定大力发展公共卫生事业。文章主体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探究德国城市公共卫生问题出现的原因以及带来的后果。德意志帝国时期,伴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德国城市和农村人口分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大量的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地区,导致城市人口数量激增,这给城市原有的住房、公共设施带来了巨大挑战,由此出现了住房拥挤、城市卫生环境差、卫生设施以及医疗设施滞后等一系列问题,并最终在德国城市引发了一场严重的公共卫生危机。此次危机直接后果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城市人口死亡率高,尤其是婴儿死亡率高;另一方面是城市各种传染病的广泛流行,例如肺结核、霍乱、麻疹、猩红热、百日咳和白喉等。第二部分主要从住房建设与管理、公共卫生设施建设、国家卫生管理与城市公共卫生服务三个方面入手,探讨帝国政府、市政当局以及一些社会力量针对城市公共卫生问题所采取的管理措施。在住房方面,市政当局、建房互助协会和公司都积极地参与城市的住房建设,为部分官员以及广大的工人阶级修建廉价、小型的住房,以缓解城市居民住房拥挤问题,最大限度地提高居民住房卫生状况。与此同时,各邦以及市政当局还制定了住房检查制度以及相关的建筑法规,并设立了市政住房登记处,加强了对城市住房建设的管理力度;在公共卫生设施建设方面,市政当局着重开展城市供水系统和污水系统的建设,并积极改善城市街道环境卫生,对街道和生活垃圾进行定期清理;在国家卫生管理方面,帝国政府率先成立帝国卫生局和帝国卫生委员会,专门负责国家的公共卫生问题,同时还相继制定了《帝国疫苗法》、《疾病保险法》、《食品法》和《传染病法》等法律法规,依法来管理国家公共卫生事务。除帝国政府的努力外,市政当局、社会团体和医生群体也都积极地采取措施来应对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公共卫生问题,并逐渐建立起相应的城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用以保障城市居民的健康,如大力开展疾病防治运动、为婴儿与学生提供保健服务等。第三部分论述德意志帝国时期城市公共卫生管理的效果。帝国政府、市政当局以及一些社会力量采取的重要举措取得了一定成效,推动了德国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这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改善了城市公共卫生状况,减少了疾病的发生,大大降低了城市人口死亡率,城市居民平均预期寿命有了较大提高;另一方面使城市居民认识到了公共卫生的重要性,其卫生意识也逐渐提高。当前中国正处于城市化、工业化快速发展阶段,也是最为关键的一个时期,研究德意志帝国时期城市的公共卫生问题,从中可以吸取其经验教训,为我国的公共卫生事业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王迪[10](2020)在《住房区域不平等对个体住房消费和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20世纪80年代中国实行住房市场化改革,以单位为基础的福利型住房分配模式逐渐转变为以市场为基础的货币化分配模式。住房政策的市场化转型虽然有效地提高了居民的住房质量、住房成套率和相关的配套基础设施,但是也引发了房价快速上涨、住房财富在家庭财富之中所占的比重不断攀升、住房不平等现象急速加剧等一系列社会问题。不断上升的房价和住房不平等正在扩大社会分层、影响居民生活满意度。关于上述问题,已有的研究初步得出了如下结论:住房具有消费和投资的双重属性。住房消费受个体自身因素、单位特征、住房公积金、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户籍等相关政策的影响。住房制度改革的渐进性和路径依赖,使得基于经济能力和偏好的市场力量和体制性规则共同推动住房不平等程度的不断扩大,主要表现为区域不平等。大部分研究指出住房产权、价格和住房面积不平等对居民生活满意度具有显着的影响。但是,目前鲜有文献对住房价值、数量和面积三个维度在省级层面、市级层面的区域不平等状况、构成和变化趋势,住房区域不平等对个体住房消费和生活满意度的影响进行深入研究。本研究根据2011-2015年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考察了省级层面和市级层面在住房价值、住房数量和住房面积上的区域不平等现状和构成,住房区域不平等对个体住房产权获得、住房数量、住房面积和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及其异质性,以及住房不平等对居民生活满意度不平等的贡献率。本研究丰富了住房消费和住房区域不平等等领域的相关研究文献。研究结论有助于进一步深入了解在中国快速住房市场化改革过程中,住房消费不同维度区域不平等的构成和变化趋势。充分认识住房区域不平等对居民个体住房消费和生活满意度的冲击。为调控住房区域不平等,提高居民住房消费水平和生活满意度,进而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融合提供定量依据与理论借鉴。研究发现:第一、住房区域不平等程度显着。住房数量和面积不平等程度相对较小,分别在0.15和0.4左右,住房价值不平等相对较高,在0.7左右。城市层面的不平等程度要略低于省级层面和全国层面的不平等。第一、二套住房对住房消费不平等的贡献率最大。住房消费的不平等主要来源于省间、城市之间以及城乡内部的不平等。居民个体在省内和城市内部位次变化导致的住房数量不平等变化与住房数量增长导致的不平等变化基本相同,但是位次变化导致的住房价值和面积不平等变化要略小于增长变化导致的不平等变化。第二、住房区域不平等对个体住房消费具有显着的影响。城市层面住房数量不平等对住房拥有率和拥有量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省级层面住房价值不平等对居民住房价值的影响显着为负,但对住房面积的影响为正。相比之下,城市层面住房价值不平等对住房拥有率和住房价值均具有显着的负向影响。不同层面住房不平等对个体住房消费的影响存在差异的原因是:一方面是住房消费的示范效应,不平等程度的适度增加会使得个体产生对未来改善住房状况的预期,提高住房消费水平。但超过某一临界值后,个体认为其他人的住房消费水平是无法实现的,进而降低住房消费水平。另一方面,住房具有地位商品的属性,不平等的扩大使得个体的社会地位相对下降并产生相对剥夺感,为保持现有社会地位,个体会增加当期住房消费或者抑制当期住房消费,通过提高储蓄增加未来的住房消费水平。此外,个体对不同层面的住房消费不平等的认知存在的差异。城市层面的不平等主要是由受个体自身控制的“努力因素”之间的差异造成的,个体认为他人的住房水平是可以达到的,而省级层面不平等更多地是由不受自身控制的“环境因素”之间的差异所造成的,对其认知正好相反。第三、居民的生活满意度主要受住房价值和住房面积区域不平等的影响。省级层面住房价值不平等主要通过攀比效应对生活满意度具有负向影响,但城市层面住房价值不平等通过示范效应对生活满意度具有正向影响。省级层面住房面积不平等对生活满意度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其原因是不平等程度相对较小,对个体生活满意度的影响主要还是以示范效应为主。影响机制检验表明省级层面住房价值不平等通过影响居民的住房价值和住房面积影响生活满意度;城市层面住房价值不平等通过影响住房拥有率和住房价值来影响生活满意度水平。较高的居民生活满意度主要聚集在住房消费水平较高的群体。住房面积不平等对生活满意度不平等的贡献率最高,达到了12.51%-16.81%,住房价值不平等的贡献率在4.11%-4.27%之间,而住房数量不平等的贡献率最低,在1.74%-1.78%之间。此外,住房区域不平等对不同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收入水平和地区个体住房消费水平和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具有显着的异质性。

二、全面提高居民住房水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全面提高居民住房水平(论文提纲范文)

(1)人口年龄结构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房地产价格的影响因素
        1.2.2 人口因素对房地产需求及价格的影响
        1.2.3 文献述评
    1.3 概念界定
        1.3.1 房地产市场
        1.3.2 人口年龄结构
    1.4 研究路线、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路线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方法
    1.5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1.5.1 创新点
        1.5.2 不足之处
2 人口年龄结构影响房价的理论基础
    2.1 人口年龄结构影响房价的相关理论
        2.1.1 房地产市场供求理论
        2.1.2 人口转变理论
        2.1.3 生命周期理论
        2.1.4 代际转移理论
    2.2 人口年龄结构影响房价的理论分析
        2.2.1 理论分析框架
        2.2.2 世代交叠模型
    2.3 本章小结
3 中国房价与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动情况
    3.1 房价变动情况
        3.1.1 房价变动趋势
        3.1.2 房价变动特征
    3.2 人口年龄结构变动情况
        3.2.1 人口年龄结构变动趋势
        3.2.2 人口年龄结构变动特征
        3.2.3 人口年龄结构预测
    3.3 房价与人口年龄结构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3.3.1 婴儿潮与房价的相关性
        3.3.2 老龄化与房价的相关性
        3.3.3 人口抚养比与房价的相关性
    3.4 本章小结
4 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对房价影响的实证研究
    4.1 问题的提出
    4.2 人口年龄结构对房价的影响——宏观视角
        4.2.1 人口抚养比对房价的影响
        4.2.2 各年龄段人口占比对房价的影响
        4.2.3 各年龄段人口占比对未来房价增速的影响
    4.3 人口年龄结构对房价的影响——微观视角
        4.3.1 年龄与住房需求——基于人口普查数据
        4.3.2 年龄与住房需求——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
    4.4 本章小结
5 OECD国家人口年龄结构对房价影响的实证研究与经验启示
    5.1 OECD国家房地产市场与人口年龄结构的情况
        5.1.1 房地产市场情况
        5.1.2 人口年龄结构情况
        5.1.3 房价与人口年龄结构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5.2 OECD国家人口年龄结构对房价影响的实证研究
        5.2.1 模型设定
        5.2.2 数据与描述性统计
        5.2.3 人口抚养比对房价的影响
    5.3 来自OECD国家的经验启示
        5.3.1 人口转变的内在规律
        5.3.2 婴儿潮对房价的影响
        5.3.3 老龄化对房价的影响
        5.3.4 不同层级城市房价的变动特征
    5.4 本章小结
6 基于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房价趋势预测
    6.1 人口年龄结构预测
        6.1.1 人口年龄结构预测模型选择
        6.1.2 人口年龄结构预测参数设定
        6.1.3 人口年龄结构预测结果
    6.2 基于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房价趋势预测
        6.2.1 不同生育率方案下的房价趋势预测
        6.2.2 考虑城镇化率的房价趋势预测
        6.2.3 考虑跨区域流动人口的房价趋势预测
    6.3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政策建议
    7.1 结论
    7.2 政策建议
        7.2.1 优化人口年龄结构,促进房价平稳运行
        7.2.2 强化住房居住功能,防范楼市投机行为
        7.2.3 坚持“因城施策”,实现差异化引导
        7.2.4 发展租购并举新体系,满足流动人口住房需求
        7.2.5 加强房地产调控,保障市场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2)农村住房质量安全保障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相关研究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
        1.5.1 创新之处
        1.5.2 不足之处
第二章 农村住房质量安全保障制度的理论分析
    2.1 农村住房质量安全保障概念界定
    2.2 农村住房质量安全保障特点分析
    2.3 农村住房质量安全保障制度意义阐释
        2.3.1 有利于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
        2.3.2 有利于落实乡村振兴战略
        2.3.3 有利于推进城乡统筹发展
        2.3.4 有利于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2.4 农村住房质量安全保障的理论基础
        2.4.1 居住权理论
        2.4.2 质量安全理论
第三章 农村住房质量安全保障制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山西襄汾聚仙饭店坍塌事件为例
    3.1 山西襄汾聚仙饭店坍塌事件概述
        3.1.1 山西襄汾聚仙饭店坍塌事件的基本描述
        3.1.2 山西襄汾聚仙饭店坍塌事件的原因分析
        3.1.3 山西襄汾聚仙饭店坍塌事件的政府应对
    3.2 事件的法治反思:农村住房质量安全保障的制度缺失
        3.2.1 对农村住房质量安全保障现行法律规定的分析
        3.2.2 对农村住房质量安全保障建设管理机制的分析
第四章 农村住房质量安全保障改革试点的实践考察
    4.1 陕西省农村住房质量安全保障制度试点考察
        4.1.1 问题分析
        4.1.2 主要措施
        4.1.3 成果总结
    4.2 宁波市农村住房质量安全保障制度改革试点考察
        4.2.1 主要措施
        4.2.2 成果总结
第五章 完善农村住房质量安全保障制度的基本思路和核心机制
    5.1 农村住房质量安全保障制度完善的基本思路探讨
        5.1.1 明确政府于农村住房质量安全保障的监管与保障职责
        5.1.2 明确所有权人及使用权人于农村住房质量安全保障的主体责任
        5.1.3 明确施工主体于农村住房质量安全保障的保证责任
    5.2 农村住房质量安全保障的核心机制构建
        5.2.1 完善农村住房建设规划机制
        5.2.2 创新农村住房建设许可机制
        5.2.3 健全农村住房质量控制机制
        5.2.4 建立农村住房建设竣工验收机制
        5.2.5 强化农村住房质量定期检查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3)中国城镇居民收入对消费升级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消费升级的相关模型
        1.2.2 消费升级影响因素的研究
        1.2.3 收入与消费升级的研究
        1.2.4 文献述评
    1.3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1.4.1 研究内容
        1.4.2 创新点
        1.4.3 不足之处
第2章 消费升级的内涵及其与收入的动态关系
    2.1 消费升级的内涵
    2.2 消费层级及其变化
    2.3 消费升级的主要形式
        2.3.1 消费心理升级
        2.3.2 消费行为升级
        2.3.3 消费内容升级
    2.4 影响消费升级的因素分析
    2.5 消费升级、消费支出与收入的动态关系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理论机制与典型事实
    3.1 理论机制
        3.1.1 收入通过影响金融资产影响消费升级
        3.1.2 收入通过影响住房水平影响消费升级
        3.1.3 收入通过影响社会地位影响消费升级
    3.2 典型事实
        3.2.1 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典型事实
        3.2.2 中国城镇居民消费升级的典型事实
        3.2.3 中国城镇居民收入与消费升级动态关系的典型事实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国城镇居民收入对消费升级影响的基准回归分析
    4.1 样本数据的来源及变量的选取
        4.1.1 数据来源
        4.1.2 变量的选取
    4.2 基准回归
        4.2.1 模型设定
        4.2.2 基准回归结果
    4.3 内生性分析
    4.4 稳健性检验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中国城镇居民收入对消费升级的影响机制及异质性探讨
    5.1 影响机制检验
        5.1.1 模型设定
        5.1.2 变量选取
        5.1.3 中介效应检验
    5.2 异质性分析
        5.2.1 区域异质性分析
        5.2.2 生命周期异质性分析
        5.2.3 收入阶层异质性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6.1 结论
    6.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4)大城市棚户区改造的时空特征、机理与效应研究 ——以南京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棚户区改造成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抓手
        1.1.2 棚户区改造成为消除贫困的重要政策手段
        1.1.3 棚户区改造成为社会转型发展中困境的缩影
        1.1.4 棚户区改造的效应成为学术界争论的焦点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相关概念辨析
        1.3.1 贫民窟与棚户区(Slum/shantytown)
        1.3.2 棚户区改造(Shantytown Transformation)
    1.4 研究设计
        1.4.1 研究范畴界定
        1.4.2 研究方法
        1.4.3 数据来源
        1.4.4 研究内容与框架
第2章 研究综述及理论基础
    2.1 国外贫民窟研究综述
        2.1.1 贫民窟的形成机制研究
        2.1.2 贫民窟的社会问题研究
        2.1.3 贫民窟的治理措施研究
        2.1.4 贫民窟的演变趋势研究
        2.1.5 国外研究相关评述
    2.2 国内棚户区研究综述
        2.2.1 棚户区改造政策研究
        2.2.2 棚户区改造实践研究
        2.2.3 棚户区改造效应研究
        2.2.4 国内棚户区研究评述
    2.3 理论基础
        2.3.1 城市社会空间理论(Urban Social Space Theory)
        2.3.2 城市企业主义理论(Entrepreneurialism Theory)
        2.3.3 府际关系理论(Inter Governmental Relations)
第3章 南京棚户区演化历程及格局特征
    3.1 新中国成立前:棚户区区位初显到形成的漫长历程
        3.1.1 南京古代城市格局中棚户区区位初显
        3.1.2 民国时期南京棚户区形成
    3.2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棚户区中心集聚的规模扩大期
        3.2.1 改革开放前南京城市棚户区分布格局
        3.2.2 计划经济时期零星棚户区的拆除与重建
    3.3 改革开放至住房制度改革前(1978-1998):棚户区内聚成片的相对集中布局期
        3.3.1 内聚成片的空间布局
        3.3.2 拆一建多的棚户区改造
    3.4 住房改革初期(1998-2008):由内向外跳跃式扩迁的突变期
        3.4.1 连片棚户区的逐步消失
        3.4.2 差别化的棚户区改造
    3.5 棚户区改造政策实施以来(2008-2018):内点外片的空间优化期
        3.5.1 小尺度点状集聚为主的棚户区分布格局
        3.5.2 尚未拆迁的零星棚户区
    3.6 南京棚户区格局与改造过程分析
        3.6.1 南京棚户区格局演化过程
        3.6.2 南京棚户区改造过程的特征:典型核心边缘结构
第4章 “棚改”实施以来南京棚户区社会空间特征
    4.1 棚户区改造过程的空间特征
        4.1.1 空间分布特征:“由内及外”、“内小外大”
        4.1.2 改造前后对比:“环境改善”、“功能提升”
    4.2 拆迁安置居民社会特征与迁居特征
        4.2.1 社会群体特征:人口老龄化、较高贫困率
        4.2.2 安置迁居模式:中心到边缘、分散到集中
    4.3 基于土地权属的棚户区类型划分及差异
        4.3.1 国有土地棚户区和集体土地棚户区
        4.3.2 两类棚户区的相似性与差异性比较
    4.4 西街与南河两个实证案例的对比
        4.4.1 国有土地棚户区:西街片区
        4.4.2 集体土地棚户区:南河片区
        4.4.3 西街与南河案例的差异总结
第5章 棚户区改造的机制分析
    5.1 政治环境驱动力
        5.1.1 土地储备制度的空间效应
        5.1.2 府际治理的综合推动
        5.1.3 基于成本考虑的差异化安置政策
    5.2 社会生产驱动力
        5.2.1 经济增长的空间实现
        5.2.2 企业主义的政府运作
        5.2.3 实现空间正义的均衡发展需求
    5.3 个体行为驱动力
        5.3.1 贫困家庭生活改善的契机
        5.3.2 一般家庭迁居的资金来源
        5.3.3 中产阶层财富积累的机遇
    5.4 棚户区改造的综合驱动模型
第6章 南京棚户区改造的社会空间效应
    6.1 空间绅士化与郊区化效应
        6.1.1 城市景观环境更新
        6.1.2 城市空间功能重构
        6.1.3 城市居住郊区化拓展
    6.2 经济发展与收入增长效应
        6.2.1 增加地方政府财政收入
        6.2.2 带动城市房地产市场繁荣
        6.2.3 提升棚户区居民经济收益
    6.3 居住与城市品质提升效应
        6.3.1 改善居民住房条件
        6.3.2 避免城市内城衰败
        6.3.3 消除社会治理“盲区”
    6.4 可能存在的不利影响
        6.4.1 拆迁过程的社会矛盾问题
        6.4.2 困难群体的利益剥夺问题
        6.4.3 城市贫困的转移集聚问题
        6.4.4 安置居民的社会成本问题
第7章 棚户区改造政策演变与优化建议
    7.1 棚户区改造政策演变与南京的地方实践
        7.1.1 国家层面棚户区改造政策的演变历程
        7.1.2 南京棚户区改造政策的地方实践
    7.2 棚户区改造政策的审视
        7.2.1 自上而下政策的执行偏差:范围界定模糊带来的“搭便车”
        7.2.2 失衡的空间政策:规划的空间正义问题
        7.2.3 不同安置政策带来的“身份歧视”:权益保障的供需失配
        7.2.4 基于成本的拆迁安置政策后效:内城原住民的边缘化处境
    7.3 棚户区改造政策的优化建议
        7.3.1 棚户区改造中府际关系的优化
        7.3.2 基于空间正义的城市规划
        7.3.3 基于社会公平的拆迁安置政策
        7.3.4 棚户区改造中资金政策的优化
第8章 结论与讨论
    8.1 主要结论
        8.1.1 棚户区类型与社会空间差异
        8.1.2 南京棚户区时空演变与改造特征
        8.1.3 南京棚改的驱动机理与正负效应
    8.2 创新与不足
        8.2.1 本文创新点
        8.2.2 研究不足之处
    8.3 讨论与展望
        8.3.1 基于改造的棚户区治理研究是综合问题,有待进一步深化
        8.3.2 基于棚户区改造的社会空间理论体系需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附录A 南京拆迁安置居民居住迁移情况电话访谈记录表
附录B 棚户区改造政策文件汇总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致谢

(5)国际比较视野中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现状
    1.4 名词界定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
    1.7 本文创新
第2章 绿色生态城市理论研究及系统模型
    2.1 概念梳理
    2.2 内涵辨析
    2.3 特征论述
    2.4 理论基础
    2.5 系统模型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国际比较研究
    3.1 ESMF比较矩阵
    3.2 英国BREEAM Communities
    3.3 美国LEED ND、LEED Cities and Communities
    3.4 德国DGNB UD
    3.5 日本CASBEE UD、CASBEE Cities
    3.6 中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
    3.7 宏观环境与评价体系的比较小结
    3.8 机制保障比较
    3.9 模式特征比较
    3.10 本章小结
第4章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与挑战
    4.1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
    4.2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现存问题
    4.3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现实挑战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
    5.1 评价体系现存问题
    5.2 评价体系优化思路
    5.3 钻石评价模型
    5.4 评价体系结构
    5.5 评价内容优化
    5.6 评价方法优化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评价体系优化实证
    6.1 中新天津生态城案例验证
    6.2 其他比较案例验证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创新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
    7.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中新天津生态城国标(GBT51255-2017)评价验证
后记
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工作

(6)城市家庭住房不平等:户籍、禀赋还是城市特征?——基于广义有序模型与Oaxaca-Blinder分解(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文献综述与研究命题
    (一)户籍与人口学特征因素
    (二)城市规模与人口流动因素
    (三)城市土地供给与房地产市场因素
三、数据与变量
    (一)数据来源
    (二)变量说明
        1.住房等级与住房面积
        2.家庭特征变量
        3.城市特征变量
四、住房不平等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一)广义有序Logit模型的构建
    (二)实证结果分析
        第一,户籍因素的影响。
        第二,“努力”因素的影响。
        第三,人口学特征的影响。
        第四,城市特征的影响。
五、住房不平等影响因素的分解
    (一)基于夏普利值分解考察住房不平等各影响因素的贡献度
    (二)基于Oaxaca-Blinder分解考察住房不平等是由于户籍歧视还是禀赋特征
六、结论与启示

(7)基于时空行为的城市低收入群体社会空间分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中国城市社会空间进入快速转型阶段
        1.1.2 贫富差距加大和新城市贫困阶层的产生
        1.1.3 坚持公平正义,关注低收入群体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1.1.4 时空行为是透视城市社会空间分异的重要视角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相关概念解析
        1.3.1 城市低收入群体
        1.3.2 时空行为
        1.3.3 社会空间
        1.3.4 社会空间分异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4.1 国外相关研究进展
        1.4.2 国内相关研究进展
        1.4.3 国内外相关研究评述
    1.5 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内容
        1.5.3 研究方法
    1.6 技术路线和文章结构
        1.6.1 技术路线
        1.6.2 文章结构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和框架构建
    2.1 社会空间分异理论
        2.1.1 社会分层理论
        2.1.2 中国低收入群体所在社会阶层及资源占有
        2.1.3 社会分层和社会空间分异
        2.1.4 社会空间分异理论启示和小结
    2.2 社会排斥理论
        2.2.1 社会排斥理论内涵
        2.2.2 社会排斥和贫困
        2.2.3 个体可达性和社会排斥
        2.2.4 社会排斥和社会空间分异联系
        2.2.5 社会排斥理论启示和小结
    2.3 时空行为方法论
        2.3.1 行为地理学理论
        2.3.2 时间地理学理论
        2.3.3 活动分析法
        2.3.4 时空行为方法论小结
    2.4 活动空间理论
        2.4.1 活动空间的概念
        2.4.2 活动空间分异理论
        2.4.3 活动空间的刻画
        2.4.4 活动空间和个体可达性测度
        2.4.5 活动空间理论小结
    2.5 基于时空行为的大城市低收入群体社会空间分异理论框架
第三章 案例选择、社会调查和数据库构建
    3.1 中国低收入群体居住空间发展
        3.1.1 民国时期南京居住空间分异
        3.1.2 计划经济时期(1949-1987)
        3.1.3 改革开放以来的转型期(1987-至今)
        3.1.4 低收入居住空间发展小结和启示
    3.2 案例选择
        3.2.1 研究范围和南京城市空间划分
        3.2.2 调研社区的选择
    3.3 社会调查及数据库建立
        3.3.1 问卷调查实施和数据获取
        3.3.2 低收入时空活动数据库的建立
    3.4 样本社会经济属性和分层特征
        3.4.1 社会经济属性
        3.4.2 社会分层特征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低收入群体日常活动时空特征
    4.1 低收入群体日常活动的时间特征
        4.1.1 基于地理空间的日常活动节奏特征
        4.1.2 基于汇总统计的时空节奏分析
        4.1.3 低收入群体日常活动时间分配
    4.2 低收入群体日常活动的空间特征
        4.2.1 低收入群体日常活动在城市空间上的分布
        4.2.2 低收入群体非在家活动的时空特征
    4.3 城市低收入群体移动性特征
        4.3.1 日常活动总体出行特征
        4.3.2 城市低收入群体通勤特征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低收入群体城市空间利用和社会空间分异研究
    5.1 研究思路和方法
        5.1.1 活动空间特征指标构建
        5.1.2 城市空间利用方法构建
        5.1.3 影响因素分析方法
    5.2 不同收入居民的活动空间特征
        5.2.1 总体层面活动空间特征
        5.2.2 社区层面活动空间特征
    5.3 基于城市空间使用的社会空间分异
        5.3.1 不同城市空间利用
        5.3.2 不同活动时间分配和城市空间关系
        5.3.3 不同活动离家距离和城市空间关系
    5.4 不同收入居民利用城市机会影响因素分析
        5.4.1 模型构建及变量筛选
        5.4.2 逻辑回归模型结果及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低收入群体公共服务设施可达和社会排斥研究
    6.1 研究思路和数据来源
        6.1.1 研究思路
        6.1.2 数据来源
    6.2 社区周边公共服务设施概况
        6.2.1 老城传统邻里周边主要公共服务设施概况
        6.2.2 内城单位社区周边主要公共服务设施概况
        6.2.3 外城保障房社区周边主要公共服务设施概况
    6.3 基于活动空间的设施可达性评估方法构建
        6.3.1 设施重要程度评估
        6.3.2 构建基于个体活动空间的公共服务设施可达性计算方法
    6.4 基于活动空间的低收入设施可达性分析
        6.4.1 总体层面的公共服务设施可达性
        6.4.2 分社区层面的公共服务设施可达性
    6.5 影响因素分析
        6.5.1 模型构建及解释变量
        6.5.2 影响因素分析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低收入群体活动空间形成机制及发展策略
    7.1 低收入居民活动空间和社会空间形成机制
        7.1.1 宏观层面
        7.1.2 中观层面
        7.1.3 微观层面
    7.2 低收入群体社会空间发展面临问题
    7.3 提升低收入群体社会空间发展的策略
        7.3.1 在城市更新过程中保证居住弱势群体获得充分居住选择权
        7.3.2 以开放与共享的公共空间促进社区融合
        7.3.3 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机动性和设施可达性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8.1 研究的主要结论
        8.1.1 社会调查相关结论
        8.1.2 不同收入群体日常活动的时空特征
        8.1.3 活动空间分异特征
        8.1.4 基于活动空间的社会排斥特征
    8.2 主要创新点
    8.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中文文献
    外文文献
附录1 问卷一、南京市居民出行时空特征研究社会调查
附录2 问卷二、公共服务设施重要性评分
作者简介
后记

(8)上海市廉租房政策执行的现状分析及改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文献综述小结
    1.3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框架
        1.3.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廉租房概述及理论基础
    2.1 廉租房概述
        2.1.1 廉租房概念界定
        2.1.2 廉租房的保障对象
        2.1.3 廉租房的基本形式
    2.2 廉租房政策概念
    2.3 研究理论依据
        2.3.1 政府干预理论
        2.3.2 公平正义理论
        2.3.3 公民居住权理论
第三章 国外类似廉租房政策对比及经验借鉴
    3.1 国外保障性住房的经验模式
        3.1.1 贷款抵押的多元模式
        3.1.2 储蓄贷款的互助模式
        3.1.3 互帮互助的公共模式
        3.1.4 有机混合的转轨模式
    3.2 国外政府在保障性住房规划建设中的政策引导作用及做法
        3.2.1 瑞典:通过高福利的政策来推动其住房政策的实施
        3.2.2 英国:完善保障性住房制度而发挥政府的管理职能
        3.2.3 新加坡:以政府为主导干预下的住房建设和供应模式
    3.3 国外政府职能及启示
        3.3.1 结合地方工作实情,建立符合实操可行的保障性住房制度
        3.3.2 纳入信用评级制度,完善城市保障性住房的政府管理体系
        3.3.3 明确市场刚需关系,认真做好城市保障性住房的政策制定
        3.3.4 完善法律法规体系,有效规范政府在保障性住房中的行为
第四章 上海市廉租房政策执行的现状
    4.1 上海市廉租房建设回顾
    4.2 上海市中低收入群体住房水平市场分析
        4.2.1 上海市中低收入群体居住现状
        4.2.2 上海市低收入群体的住房状况
    4.3 上海市廉租房政策执行的现状
        4.3.1 廉租房质量标准
        4.3.2 廉租房开发商优惠政策
        4.3.3 廉租房融资模式
第五章 上海市廉租房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5.1 住房困难户面广量大,廉租房覆盖仍不够
    5.2 现行补贴方式不够理想
        5.2.1 廉租租金补贴滞后市场租金
        5.2.2 实物廉租房不够受欢迎
        5.2.3 存在骗租、违规占用廉租房现象
第六章 上海市廉租房政策实施的改进建议
    6.1 扩大保障范围,调整配租方式
        6.1.1 扩大保障范围
        6.1.2 完善廉租房的租金补贴方式,合理安排实物配租
    6.2 多方面开发廉租房融资途径
        6.2.1 上海市政府积极投入
        6.2.2 吸引民间资本多建实物廉租房
        6.2.3 其他措施
    6.3 筹集房源,调整廉租房建造资金使用偏重
    6.4 优化收入核准和监管机制
        6.4.1 完备廉租房监管机构
        6.4.2 优化市民收入核准机制
第七章 结论与对策
参考文献

(9)德意志帝国时期城市公共卫生问题研究(1871-1914)(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一)国外研究动态
        (二)国内研究动态
    三、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名词界定
        (二)时间界定
第一章 近代德国城市的发展与公共卫生问题的出现
    一、城市人口的迅速增加
        (一)国家总人口的增加
        (二)城市化与城市人口的迅速增加
    二、快速城市化带来的主要挑战
        (一)城市住房问题
        (二)城市公共卫生设施建设滞后
        (三)医生以及医疗设施的缺乏
    三、城市公共卫生问题的出现及带来的后果
        (一)城市人口死亡率高
        (二)疾病的流行
第二章 德意志帝国时期城市公共卫生的管理
    一、城市居民住房条件的改善
        (一)城市廉价、小型住房的建造
        (二)城市居民住房的管理与立法
    二、城市公共卫生设施的发展与建设
        (一)城市供水设施的建设
        (二)城市污水设施的建设
        (三)城市街道与生活垃圾的清理
    三、国家卫生管理与城市公共卫生服务的发展
        (一)公共卫生管理机构的建立
        (二)《疾病保险法》的颁布
        (三)医生群体的不断壮大与城市医疗设施的建设
        (四)疾病防治运动的开展
        (五)婴儿保健与学生保健
第三章 德意志帝国时期城市公共卫生管理的效果
    一、城市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的提高
    二、城市居民卫生意识的逐渐提高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住房区域不平等对个体住房消费和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住房不平等研究
        1.2.2 住房消费影响因素研究
        1.2.3 住房对居民生活满意度的研究
        1.2.4 文献综述小结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论文的结构
    1.5 创新和不足
第二章 概念和理论
    2.1 概念界定
        2.1.1 住房区域不平等
        2.1.2 住房消费
        2.1.3 居民生活满意度
    2.2 相关理论
        2.2.1 消费需求层次理论
        2.2.2 生命周期理论
        2.2.3 传统市场理论和新市场理论
        2.2.4 区域经济差异理论
第三章 住房区域不平等对个体住房消费和生活满意度的影响机理
    3.1 示范效应
    3.2 攀比效应
    3.3 预期机制
第四章 中国住房区域不平等现状和构成分析
    4.1 数据来源
    4.2 居民住房消费状况
        4.2.1 全国层面居民住房消费状况
        4.2.2 分省居民住房消费状况
        4.2.3 分城乡居民住房消费状况
    4.3 住房区域不平等状况
        4.3.1 全国层面住房消费不平等状况
        4.3.2 省级层面住房消费不平等状况
        4.3.3 市级层面住房消费不平等状况
    4.4 住房区域不平等构成分解
        4.4.1 不同套次住房对住房消费不平等的贡献率
        4.4.2 地区内部和地区之间不平等对总体不平等的贡献率
        4.4.3 住房消费不平等变化分解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住房区域不平等对个体住房消费的影响
    5.1 模型和变量设置
    5.2 住房区域不平等对个体住房产权获得的影响
        5.2.1 住房区域不平等对个体住房拥有率的影响
        5.2.2 住房区域不平等对个体住房拥有量的影响
        5.2.3 住房区域不平等对个体住房产权获得影响的异质性
        5.2.4 稳健性检验
    5.3 住房区域不平等对个体住房价值的影响
        5.3.1 住房区域不平等对个体住房价值的影响:总样本回归结果
        5.3.2 住房区域不平等对个体住房价值影响的异质性
        5.3.3 稳健性检验
    5.4 住房区域不平等对个体住房面积的影响
        5.4.1 住房区域不平等对个体住房面积的影响:总样本回归结果
        5.4.2 住房区域不平等对个体住房面积影响的异质性
        5.4.3 稳健性检验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住房区域不平等对居民生活满意度的影响
    6.1 模型和变量设置
    6.2 住房区域不平等对居民生活满意度的影响
        6.2.1 总样本回归结果
        6.2.2 稳健性检验
    6.3 住房区域不平等对居民生活满意度影响的异质性
    6.4 住房区域不平等对居民生活满意度不平等的贡献率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
    7.1 主要研究结论
        7.1.1 住房区域不平等现状和构成主要结论
        7.1.2 住房区域不平等对个体住房消费影响主要结论
        7.1.3 住房区域不平等对居民生活满意度影响主要结论
    7.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四、全面提高居民住房水平(论文参考文献)

  • [1]人口年龄结构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研究[D]. 陈钰晓. 四川大学, 2021(12)
  • [2]农村住房质量安全保障制度研究[D]. 王娆. 河北大学, 2021(02)
  • [3]中国城镇居民收入对消费升级的影响研究[D]. 王盼. 山东财经大学, 2021(12)
  • [4]大城市棚户区改造的时空特征、机理与效应研究 ——以南京为例[D]. 袁亚琦. 南京大学, 2020(12)
  • [5]国际比较视野中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研究[D]. 杜海龙. 山东建筑大学, 2020(04)
  • [6]城市家庭住房不平等:户籍、禀赋还是城市特征?——基于广义有序模型与Oaxaca-Blinder分解[J]. 潘静,杨扬.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2020(06)
  • [7]基于时空行为的城市低收入群体社会空间分异研究[D]. 汪徽. 东南大学, 2020(02)
  • [8]上海市廉租房政策执行的现状分析及改进研究[D]. 王小青.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
  • [9]德意志帝国时期城市公共卫生问题研究(1871-1914)[D]. 颜毛毛.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10]住房区域不平等对个体住房消费和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研究[D]. 王迪. 吉林大学, 2020(08)

标签:;  ;  ;  ;  ;  

全面提升居住住房水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