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我国近年来消费率及其变动的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朱诗娥,顾欣[1](2021)在《高房价是否挤压了城镇居民的消费需求?》文中研究表明房价高企、居民消费率低水平徘徊,是当前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的两个突出现象。文章基于2005-2019年中国292个城市的面板数据,研究了房价收入比对我国城镇居民平均消费倾向的影响。全样本基准回归结果表明,房价收入比每上升1个百分点,城镇居民平均消费倾向下降0.149个百分点。异质性分析表明,这种挤压效应对中西部地区城市组和低收入城市组的影响比对东部地区城市组和高收入城市组的影响更大。房价收入比每上升1个百分点,中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城镇居民平均消费倾向分别下降0.135个百分点和0.1141个百分点,低收入城市组和高收入城市组城镇居民平均消费倾向分别下降0.1715个百分点和0.1323个百分点。坚持"房住不炒"的政策方针、稳定房价,是提高我国居民消费能力、落实"需求侧改革"的重要保障。
张鹏[2](2021)在《退休城镇居民消费变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目前处于老龄化社会,2019年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76亿,占到总人口约13%,远超国际上公认的老龄化标准7%,人口老龄化程度较为严重。与此同时,居民消费需求不足一直困扰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2020年受到疫情影响,我国面临的经济形势更为复杂多变,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经济发展模式逐渐建立起来。退休是我国城镇居民迈入老年生活的标志性事件。伴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退休居民消费已然是我国居民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研究退休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把握退休居民消费特征,激发退休居民消费活力,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意义重大。生命周期假说理论认为,理性经济人将在一生之中平滑其消费,退休这一事件不会导致消费骤降。但是学界发现截然相反的现象,并将此称之为“退休消费之谜”。根据消费经济学和人口经济学等理论,本文着力研究退休是否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产生严重影响,构建退休对居民消费影响的作用机制,基于微观视角和宏观视角实证检验影响效应,从提振退休居民消费角度提出更具针对性的政策建议。探究退休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因素与作用机理,是本文着重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总体而言,本文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开展:首先,构建退休影响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的整体研究框架:文献梳理——基础分析——作用机理——实证检验——政策建议。其次,构建退休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影响机制框架。一方面从个人和家庭的微观角度分析消费需求、消费水平、消费结构等影响因素;另一方面从国家和社会的宏观角度分析产业结构、就业与劳动力供给、收入与财富等带来的影响。最后,基于实证分析验证结果并结合我国国情实际,提出扩大退休居民消费、大力发展银发经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政策建议。具体而言,本文共分为七个章节。第一章是绪论。主要是介绍研究背景和意义以及研究目标和内容,阐述了全文的研究技术路线以及创新之处,为进一步研究指明了研究方向。第二章是文献综述。主要是对消费理论、退休消费之谜研究以及人口因素与居民消费研究等方面的文献进行系统梳理,为后文研究提供基础和支撑。第三章是现状分析。详细阐述我国退休制度、居民宏观消费和微观消费、老年居民消费的发展演变与特征,探究基于时间分布的交互变化规律,刻画退休与消费的影响关系。第四章是理论分析。深入剖析退休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机理,收入变动、消费供给、消费需求、财富积累等是影响退休居民消费的重要影响因素。微观影响层面,退休导致城镇居民的生活方式、健康状况、家庭状况等发生改变,消费需求、消费水平、消费结构也随之发生变动。宏观影响层面,退休导致劳动力供给发生变动从而带动收入与财富的变动,产业结构也随之发生变动,继而推动消费产生变动。第五章是微观实证检验。基于中国家庭金融微观调查2017年数据(CHFS),采用模糊断点回归计量分析方法,实证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结论:退休对城镇居民家庭总消费引起轻微变动,总消费支出略微增加,食品、医疗、旅游等家庭日常消费以及健康消费显着增加,与工作相关的消费、家政服务、娱乐等消费显着下降,消费结构发生调整。影响机制研究发现,退休对城镇居民家庭的收入保障、房产、消费需求产生影响,从而引起居民家庭消费的变动。第六章是宏观实证检验。基于2005年至2018年的宏观省际面板数据开展实证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结论:第一,退休对于城镇居民消费率影响方面,静态面板和动态面板数据分析结果表明,退休之后城镇居民消费率出现下降现象,退休对消费产生负向抑制作用;第二,退休对于城镇居民消费结构方面,静态面板数据分析方法与动态面板数据分析方法的结果均显示,退休产生抑制作用,导致与基本生活保障的消费支出降低;第三,收入对退休消费起到了部分中介效应作用,退休导致收入变动,继而影响消费。第七章是政策建议。结合目前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经济发展格局,提出扩大退休居民消费、提振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刘岩[3](2020)在《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经济历经四十多年的稳步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从经济增长的宏观层面看,投资、政府支出、进出口和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而宏观经济增长微观主体的核心要素是劳动力和资本的贡献,劳动力和人口作为经济活动的主体,其发展状态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呈现出老龄化不断深入、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导致少儿抚养比增加等特点,这种人口年龄结构转变对我国未来经济增长带来了不确定性,再加上新冠疫情对人类健康和经济的冲击,我国经济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对此,深入研究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及其动态变化对经济增长和持续发展的影响、把握中国人口变动态势、全面考虑人口因素对各项经济变量的影响、实现人口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本文从经济供给与需求两个角度,在分解经济增长动力的基础上,对人口年龄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进行了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论文遵循“人口年龄结构变动的内涵——经济供给与需求理论及经济增长动力分解——人口年龄结构与经济增长动力的关系(投资、政府支出、进出口、消费)——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综合影响”的总体研究逻辑和思路,沿着“文献综述——理论基础分析和模型构建——实证分析与解释——提出对策”的研究路线,综合运用理论与机理分析、数理经济学模型以及前沿的计量实证模型等手段展开研究。本文主要的研究方法、内容和结论如下:第一,作为理论和实证研究的基础,本文首先回顾经济增长涉及人口因素的经典理论与经典研究,总结人口年龄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路径和作用机制,并构建包含人口年龄结构的经济增长理论框架。人口年龄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多方面、多维度和深层次的,研究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经济效应既需要借鉴西方经典的理论,同时更需要结合中国的特殊国情和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因此,本文从经济的供给与需求角度分解我国经济增长的三大动力(投资、进出口和消费),尝试以经济增长动力为传导路径,构建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影响我国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基于上述理论分析,在后续的四个章节综合宏观和微观分析观点,对投资、进出口和消费展开实证研究。第二,基于宏观视角实证研究人口年龄结构对投资规模的影响。本文建立PVAR模型,研究人口年龄结构对经济发展基础要素的固定资产投资的动态影响。主要结论如下:(1)从影响系数来看,我国人口老龄化显着抑制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但这种影响具有一定的滞后性。(2)从脉冲响应函数来看,我国老年抚养比的上升表现出对固定资产投资率的先促进后抑制的影响,相比之下,我国少儿抚养比的上升均只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对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抑制作用,从地区差异看,西部地区的影响程度最高。(3)从方差分解来看,少儿抚养比对固定资产投资率的影响程度较强,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西部固定资产投资率变动的影响较大。因此,老年和少儿抚养比的变动将直接导致未来我国经济增长的变化。第三,本文从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两个层面深入研究人口年龄结构对政府公共支出的影响。主要结论包括:(1)将税收的影响纳入到人口年龄结构与政府债务关系的分析框架,通过理论分析阐明当负担的间接税达到一定水平后,总抚养比对财政收入的贡献可能会抵消其对财政支出造成的负担,从而将对财政运行产生有利的影响。(2)以间接税负为门限变量,运用面板门限平滑模型研究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对地方政府债务影响的非线性特征。实证研究表明,少儿抚养负担对地方政府债务的影响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U”型关系,而老年抚养负担对地方政府债务的影响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关系。第四,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我国进出口贸易产生的影响体现在我国经常账户的动态变化上。对此本文从人口年龄结构及其变动的角度,诠释了我国经常账户顺差产生的持续性原因和发展趋势。基于TVP-VAR模型的实证研究表明:(1)少儿抚养比下降对经常账户的积极促进作用和对经济增长的抑制作用显着,与此同时,老年抚养比提升对经常账户的促进作用和对经济增长的抑制作用也很明显,这也说明少儿抚养比下降和老年抚养比上升交织过程中造成了经常账户顺差和经济增长一定程度上的回落。(2)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对经常账户的作用强度表现出递增的态势。(3)在“中度少子化-深度老龄化”的现阶段,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效果仍十分明显。第五,由于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于消费和需求的影响是个体消费和需求的加总,对此本文基于微观家庭视角,运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进行分析。实证研究表明,家庭老年抚养比与少儿抚养比的提高将抑制家庭消费;家庭老年抚养比的增加对家庭消费结构的改善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而少儿抚养比的增加对家庭消费结构的改善具有显着的抑制作用;家庭经济条件、教育程度和健康状况不同程度地调节家庭人口的消费需求效应和消费升级效应;从城乡家庭消费升级的作用效果上看,农村地区体现得更为明显;从分地区的研究看,西部地区家庭消费升级受少儿抚养比提高带来的抑制作用最为明显。第六,基于上述理论和实证分析,在全文的最后一章,综合人口年龄结构对经济增长动力的影响效果,通过反事实分析方法,实证研究生育政策调整对经济增长的长短期影响。实证研究表明,全面二孩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体现出长短周期的阶段性差异,即实施全面二孩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果表现为长期优于短期,因此有必要保证全面二孩政策的持久性和适时动态增量调整,并做好中长期过渡的准备。本文从经济增长基础动力因素的人口结构变动角度研究经济增长问题,开展了理论探索和系列实证研究,为深入研究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动的经济效应补充了新的研究思路。
王跃[4](2020)在《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影响的中日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人口因素是影响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人口规模和年龄结构的变动会对经济产生直接且深远的影响。现如今,人口老龄化已成为许多国家都存在的问题,会对经济增长造成多方面影响,如劳动力供给短缺,私人储蓄水平下降,消费结构变动,社会保障支出增加等。众所周知,日本既是一个发达国家,也是世界上老龄化程度最严重的国家,早在上世纪70年代,日本就已经成为老龄化国家,到1995年日本65岁以上的老年人总数已经占到日本总人口的14%,到2007年这一比例为21%,2018年老龄化继续增至26%,严重地区甚至超过30%。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给日本带来了劳动力供给短缺,生产率下降,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支出大幅增加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日本经济的增长。另一方面,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也正面临着严峻的老龄化问题,自2000年开始中国进入了老龄化社会,截至2018年,60周岁及以上的老龄人口的比例占总数的17.9%,其中65岁以上的老年人占到了11.9%。人口老龄化给我国的经济造成了人口抚养比上升,养老支出费用增加,劳动力供给减少等不利的影响,阻碍了中国经济的增长。但是由于日本进入老龄化社会比较早,经过大半个世纪的摸索,在治理和解决老龄化问题上已经积攒了不少经验,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治理体系。而且中国作为日本隔海相望的邻国,与其有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渊源,风俗习惯、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方面也十分相似,因此,研究日本在老龄化的应对及如何影响经济能为中国提供许多启发和借鉴。基于以上背景,本文首先梳理了经济学中的人口经济理论、经济增长理论,为进一步分析老龄化对经济影响的作用路径奠定了理论基础;其次本文通过对比,回顾了中、日两国的人口历史演变,归纳了两国的人口现状、特征,并从劳动力供给、消费、储蓄、经常项目、社会保障制度等五个方面入手,比较了老龄化对两国经济的影响差异。在此基础上,对老龄化问题对中、日两国产生影响的异同之处作了深入地分析和总结,并客观地分析了中国在应对老龄化问题上的不足之处,以及日本模式的创新之处。最后,结合日本经验的启发或借鉴,结合中国自身实际与发展走势,本文给出了建立应对老龄化问题的协同支持体系、进一步完善劳动力资源的配置机制、完善养老保障制度和医疗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生育制度提高人口出生率、适应人口结构变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五条应对老龄化的对策。
韩琼[5](2020)在《基于人口结构的储蓄率变动及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储蓄是投资的重要来源,能够顺利转化为投资的储蓄是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中国的高储蓄率、高投资率和高增长率被称为21世纪中国新的“三高”,尤其是中国超乎寻常的高储蓄率一直是各国学者普遍关注的焦点。从1980年代到20世纪末,中国的储蓄率一路飙升,也为中国经济腾飞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来源。已有的文献大多认为中国的高储蓄率是由于中国特定的人口红利所致,然而随着人口结构的不断变化,人口红利逐渐消失,中国的储蓄率开始持续走低,中国经济增长也步入了新常态。人口结构的变化会导致家庭储蓄率发生改变,进而通过影响投资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本文的研究拟从人口结构的视角来探讨居民储蓄率的变化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储蓄与经济增长密切相关,按照储蓄的部门不同国民储蓄被区分为居民储蓄、政府储蓄和企业储蓄,观察到在本文研究的样本期内,居民储蓄率与国民储蓄率保持了较一致的变动趋势,且居民储蓄占国民储蓄的比重高达50%以上。已有文献对储蓄率的研究多选用国民储蓄率这一指标,且多使用宏观总量和时序数据进行实证研究,使得本文就家庭数据对居民储蓄率进行的研究显得更有意义。本研究的主要内容,第一章为绪论部分,概括本文的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对影响家庭储蓄率的因素分别进行文献回顾、梳理及分析,分家庭内部因素和家庭外部因素两个方面来进行,并对储蓄率和经济增长的相关文献进行了综述,在此基础上概括出本文拟研究的问题、解决方法和具体措施,指出本文研究可能的创新之处。第二章是全文的理论基础,主要回顾和总结已有文献的理论分析框架。首先定义了储蓄率及其分类,进而对与储蓄相关的理论及与经济增长相关的理论进行探讨,在经典索罗模型的框架下引入一个加入人口结构变量的拓展索罗模型,为本文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第三章为人口结构与居民储蓄率,分别分析我国人口结构变化和居民储蓄率变动情况,并通过人口结构带来家庭消费结构的变化来分析其对居民储蓄率的影响,同时探讨了人口结构影响居民储蓄率的主要途径并对人口老龄化日趋加剧背景下的居民储蓄率未来变化趋势作出预测,最后提出了人口结构影响居民储蓄率的三个假说。第四章为居民储蓄率与经济增长,论述了我国经济增长总体情况,并分别从国际层面、产业结构和城乡差异进行了说明。分析了居民储蓄率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探讨了居民储蓄率对金融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影响,并在拓展的索罗模型的基础上提出储蓄率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假说。第五章是本文的实证部分,首先,考察了居民储蓄率的影响因素,通过使用微观家庭数据库着重考察家庭人口年龄结构和子女性别比例对居民储蓄率的影响,进而进一步验证人口结构带来的家庭消费结构变化对家庭储蓄率的影响;其次,考察储蓄率和经济增长的关系,从内生增长模型出发,研究居民储蓄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第六章是对全文的总结,在前面各章的基础上总结家庭层面储蓄率的变动及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并根据分析和实证结果总结出本文主要的研究结论,提出具体政策建议。最后,从本文理论和经验分析的基础上指出该视角研究的局限性及可能进一步深化的方向。本文的结论分为两部分,一是人口结构变动对居民储蓄率的影响,二是基于人口结构变化的居民储蓄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对前者的研究通过探讨影响家庭储蓄率的人口结构变化因素,分别从家庭人口年龄结构和子女性别结构进行分析,考虑到中国典型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差异,对城镇和农村家庭分别进行讨论。基于微观家庭数据的实证结果表明,人口结构变化导致城镇和农村家庭储蓄率均随老人占比增加而上升,但农村家庭上升的比例远大于城镇家庭,这主要是由于中国城乡享受居民医疗保障制度不同所致。城镇和农村家庭中15岁以下不同性别的小孩占比均与家庭储蓄率之间存在显着正相关关系,但15岁以下男孩占比和女孩占比对储蓄率的影响力具有显着城乡差异。城镇家庭15岁以下男孩占比高的家庭储蓄率高于15岁以下女孩占比高的家庭,农村家庭15岁以下女孩占比高的家庭储蓄率高于15岁以下男孩占比高的家庭,且农村家庭15岁以下女孩占比与农村家庭15岁以下男孩占比对家庭储蓄率的影响差异明显大于城镇家庭。本文认为由于家庭人口结构变化导致的家庭消费结构变动是引起家庭储蓄率变化的根本原因,通过将因变量分别更改为家庭最终消费支出中的居住支出、交通通讯支出、教育文化娱乐支出与医疗保健支出,发现65岁以上老人占比对家庭医疗保健支出的影响在城镇和农村均显着为正,表明老人较多的家庭需要为应付老人养老储备较高的医疗保健费用。无论城镇家庭还是农村家庭,15岁以下男孩占比和女孩占比均与家庭的教育文化娱乐支出有显着正向关系,说明城镇家庭和农村家庭都不得不为应对子女教育进行较高的储蓄。本文对居民家庭储蓄率的研究结论表明加大医疗保障力度,解决好居民的养老问题,尤其是解决农村居民的养老问题;增加公共教育支出,减轻家庭教育负担等政策可以有效缓解居民储蓄率过高的局面。对后者的研究认为家庭人口结构的变化会带来消费结构的改变,不同年龄结构和性别结构的家庭成员在消费上的不同特点影响家庭的消费支出和储蓄,进而通过投资对宏观经济产生影响。本文采用省际面板数据的动态增长模型考察了储蓄率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得出储蓄率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的结论。储蓄率对一国经济增长并非越高越好,实证结果中加入居民储蓄率二次项的系数显着为负表明储蓄率与经济增长之间并非总是线性关系,二者可能存在倒U型的关系,即低于一定水平的居民储蓄率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但超过一定水平过高的居民储蓄率可能不利于经济增长。本文的创新主要有:1.研究储蓄率影响因素的文献较多从人口年龄结构、预期寿命或预防动机等单一因素进行考察,本文的研究着重从人口结构进行分析,且将影响人口结构的因素细化为人口年龄结构和性别结构分别进行探讨。2.基于家庭视角进行的储蓄率研究,多从人口抚养负担,预防动机等角度进行分析,鲜有文献讨论家庭消费支出结构对储蓄率的影响,本文的研究在居民家庭消费支出结构变动的情况下,探讨了与家庭人口年龄结构和性别结构密切相关的四类消费支出的变动对居民家庭储蓄率的影响。3.本文基于实证的研究得出老人占比和少儿占比上升均对居民储蓄率有正向影响,但老人占比高对农村的居民储蓄率影响明显大于城镇,城镇家庭15岁以下男孩占比高对居民储蓄率的影响大于15岁以下女孩占比高的家庭,而农村家庭15岁以下的女孩占比高对居民储蓄率的影响显着高于15岁以下男孩占比高的家庭,该结果表明“养儿防老”的观念在农村家庭仍占主流地位,对于不具备“养儿防老”条件的家庭,多储蓄是农村家庭的主要选择,可见,高储蓄和“养儿防老”在影响农村居民储蓄率方面具有较强的替代性。而城镇家庭由于有相对完善的医疗和社会保障体系作为居民养老的有力保障,并未表现出这样的特征,本文分城乡得出的15岁以下少儿性别比例与居民储蓄率的研究结论具有一定的创新型。4.以往研究居民储蓄率的文献多采用宏观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本文的研究使用微观家庭数据(CHIP)对影响居民储蓄率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在研究储蓄率与经济增长关系时使用居民储蓄率作为主要的解释变量来验证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5.加入储蓄率二次项的实证结果表明储蓄率与经济增长之间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储蓄率与经济增长之间可能存在倒U型关系,根据世界及各主要国家的储蓄率水平来看,低于一定区间的储蓄率不利于经济增长,超过这一区间的高储蓄率反而会阻碍经济,只有在特定区间的储蓄率才会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
石凯[6](2020)在《经济虚拟化与实体经济发展 ——影响机理、统计测度和实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前,许多研究文献将2008年的金融危机归因于美国经济的过度虚拟化,2010年美国前总统奥巴马提出再工业化战略,要重塑美国工业的辉煌,然而并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从2007年的12.8%进一步下滑至2016、2017年的11.74%和11.6%,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却已恢复到危机爆发前水平。同样,中国也面临日益突出的“脱实向虚”、“重虚轻实”的窘迫局面,在实体经济增速低迷的同时虚拟经济却呈现出过度繁荣。2019年3月,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中,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又再一次提到,着力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不能让资金空转或者“脱实向虚”。因此,对经济虚拟化问题的系统研究和科学衡量是关系到我国经济深化改革和发展的一项迫切任务。2014年,在全国虚拟经济研讨会中,南开大学虚拟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刘晓欣教授认为,当前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关系有四大核心问题,一是虚拟与实体的定义与统计刻画,二是两者的运行机制,三是两者良性互动的数量标准,四是虚拟经济发展过度或者不足的理论模型检测。有鉴于此,本文以经济虚拟化发展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机理、统计测度和实证分析为中心目标开展研究工作,拟首先从宏观经济理论分析框架中揭示经济虚拟化对实体经济运行机制的影响,然后建立经济虚拟化程度测度的系统核算指标体系,并以此数据为基础实证探析两者之间的良性合理关系。具体来说,本研究做了以下几个主要方面的工作。第一,回顾和梳理了研究文献,把握虚拟经济概念的由来与发展,了解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相关的理论,并归纳虚拟化对实体经济发展影响的研究成果。通过理论回顾和文献综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为后文的研究奠定基础。第二,提出了将资金虚拟化流向因素纳入经典的宏观经济模型,拉姆齐(Ramsey)模型之中,在微观个体优化和动态一般均衡的框架下,通过推导演绎和数值模拟,分析虚拟化发展对实体经济各变量的影响机理和作用路径,为后文的测度分析和实证研究提供宏观经济理论依据。第三,以SNA(System of National Accounts)、MFS(Monetary and Financial Statistics)和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准则为指导,在科学性、统一性、层次性和可行性要求下,从虚拟经济、实体经济以及经济虚拟化程度三个层面构建了测度指标体系。然后,依据公开数据资料和调研文献,对该指标体系进行了测算实践,并对虚拟经济核算的未来工作进行了展望。第四,以机理分析得出的推论为指导,以指标体系的测算数据为基础,采用门限回归、非参数回归等统计计量模型,实证研究了经济虚拟化对实体经济,以及实体经济各构成成分的影响规律。第五,探寻和归纳了我国经济近些年来表现出虚拟化与实体经济发展不均衡的主要原因,并选取成因的代理指标为自变量,经济虚拟化程度数据为因变量,进行了相应的实证检验。第六,根据全文研究分析,对过度虚拟化发展问题的有效调控和治理,以及促进我国虚拟化进程与实体经济协调发展,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和启示。本文的研究开展结合了宏观经济学、数理经济学、金融学、统计学、国民经济统计核算、计量经济学等多个学科的理论与方法,从理论分析到统计测度,再到实证研究,形成对经济虚拟化与实体经济发展关系的较为详细、系统的分析。创新之处重点体现在:首先,拓展并优化了现有宏观经济模型的应用,把虚拟化因素有效融合其中,取得了符合现实经济意义的解释效果;其次,对经济虚拟化问题的测度不是以单一、替代指标进行刻画,而是在现行国民经济核算的基础上构建了系统的测度指标体系,并进行了较为详尽的统计实践测算;第三,将理论机理、统计测度数据与计量模型结合起来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对计量模型的设计和选择,探寻了经济虚拟化对实体经济运行的作用规律,以及两者之间良性互动的合理界限。综观全文,得出的主要研究结论有:第一,虚拟经济一词最初由我国学界在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后提出,由马克思的虚拟资本衍生为虚拟经济,迄今在涵义和范畴上仍存有许多分歧。基本达成共识的观点有,虚拟经济以实体经济为基础,同时又具有相对独立的运行特征,心理预期在虚拟经济价格决定系统中起着关键作用,虚拟经济发展不足或者经济过度虚拟化发展,都会对实体经济运行产生影响。第二,通过纳入资金虚拟化流向因素的拉姆齐(Ramsey)模型,分析结论显示:在其它外生参数给定的条件下,资金转化实体投资效率提高,或者资金虚拟化流向程度降低,产出水平也会随之而上升;资金转化效率的改变,对消费水平的作用路径,短期会受到虚拟经济“财富效应”的影响,但最终消费水平由产出水平决定。第三,虚拟经济的概念还未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之中,虚拟经济有关内容的准确测度还有很多困难。但是虚拟经济的核算可以在现行SNA、MFS和中国国民经济核算等体系下进行融入归并,它可以对现行核算体系的一些不足之处进行完善和补充。本文设计了虚拟经济、实体经济以及经济虚拟化程度测度的核算指标体系,并进行了实践测算,结果显示,相比于一些代理度量指标,测度指标体系与相关概念、范畴更贴近,对经济现象的反映更详尽、系统。第四,通过门限回归、非参数回归等计量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结论显示经济虚拟化发展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机制是一种非线性关系,存在一定的阈值范围,数据测算来看,大致在者虚实规模之比1.4:1的位置。保持在合理范围内,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才具有良性互动关系。其次,从资金流向角度来看,资金的“脱实向虚”程度提高对实体产出和实体投资具有“挤出效应”,而对对消费的影响路径是一种近似先升后降的关系。实证结果有效验证了理论机理分析中得出的相关推论,从而使本文的结构体系形成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第五,就我国经济而言,近些年呈现的问题是虚拟化快速发展而导致虚实背离加剧的不均衡局面,其背后的原因主要有:实体经济投资回报率远低于虚拟经济,货币供应量的快速增长为虚拟经济市场提供了流动性支撑,金融和实体之间结构性的不匹配。实证结果表明,实体投资回报率下滑,货币供应量增长率上升和结构性问题的恶化,将促进经济虚拟化发展和虚实偏离程度的加剧。虚拟经济有着与实体经济不同的运行规律,脱离实体需求的自我循环特征极易导致过度虚拟化的产生,造成整个经济系统的脆弱性,因此自其概念一提出以来就和危机联系紧密,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又再次成为研究的热点。然而,虚拟经济系统本身的复杂性,加之危机的重复性发生,告诫我们离认清经济规律的本质还有很长的距离。通过本文研究,带来的建议和启示是:要正确认识经济虚拟化发展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充分完善相关理论研究,建立健全虚拟经济统计核算体系,深入探析“脱实向虚”的经济根源,从而才能促进虚拟经济发展与实体经济需求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防范虚拟经济过度膨胀对一国经济带来的风险与危害。后续的研究是关注经济虚拟化发展水平与经济危机之间的关联性,建立监测指标体系,为经济虚拟化的过度膨胀导致危机产生的可能提供预警参考。
马微[7](2019)在《金融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效应研究》文中指出经济新常态下,积极发挥金融改革的重要作用,扩大和优化金融等软件基础设施的供给,形成高效的金融体系和有效支撑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金融结构,是从供给侧角度提升经济运行质量,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举措。国务院办公厅制定出台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要更好地发挥金融对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支持作用。连续四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均强调要把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经济工作的主线,并对金融行业在供给侧改革中的任务做出了总体部署。这为金融助力产业结构升级以及两者协调发展的相关研究提出了新的命题。然而现实是,一方面,中国当前金融运行总体是稳健的,但结构不合理问题仍然存在,金融市场制度尚不完善,直接融资占比偏低,银行间接融资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宏观杠杆率居高不下的同时金融风险大量集中于商业银行体系,与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要求不相适应,高新技术企业、小微企业的融资难、融资成本高等问题始终未得到根本性的解决,这也成为制约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和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瓶颈;另一方面,既有文献虽关注到了金融体系在经济增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但相关研究大多停留在总量层面,鲜有研究从结构层面探讨金融结构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关联性。因此,金融结构如何深化改革,特别是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服务如何有效聚焦到支持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上已成为助力中国产业结构成功转型的关键。由此,开展“以产业结构升级为核心的金融结构研究”就成为当下乃至未来盘活中国经济整个一盘大棋的重要问题。本文紧密围绕金融结构助力产业结构升级这一主题,按照“既有文献梳理—理论分析—历史演化—现状、趋势及问题分析—实证检验—政策建议”的思路展开研究,较为系统地分析了金融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效应。第一,对国内外相关既有研究文献进行了系统梳理与评价,为本文的后续分析奠定了基础。第二,构建理论分析框架,一是从演化规律的视角分析了金融结构的基本特征,并结合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了产业结构升级的基本特征;二是从产业资本形成、产业资源配置和产业技术进步三个维度探讨金融结构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内在机制,回答了金融结构为什么会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问题;三是构建金融结构作用于产业结构升级的理论模型,揭示了金融发展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以及金融结构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内在关系;四是从直接、间接和非线性三个维度系统阐述了金融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路径,回答了金融结构如何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理论假说,从而为后文影响效应的进一步检验奠定理论基础。第三,从历史变迁的视角,考察了中国金融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发展历程,依次剖析了不同阶段中国金融结构与产业结构的演化背景、基本特征及其变动方向。第四,从总体上考察了中国金融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发展现状、趋势及存在的问题,一是从融资结构、银行业结构和资本市场结构三个层面出发,全面考察了中国金融结构的发展现状,并结合实践中金融结构的动态演变,总结出中国金融结构的复杂化趋势;二是从三次产业分布、中小企业发展、技术创新水平和主导产业发展四个层面对中国产业结构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系统分析,并结合实际中产业发展面临的巨大挑战,提出了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目标趋势;三是总结了中国当前的金融结构在助力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存在的不足。第五,构建金融结构与产业结构升级的测度指标体系,运用2005-2017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实证检验,一是运用一步系统GMM估计技术对动态面板模型进行回归,考察了金融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效应及地区差异;二是构建中介效应模型,从中小企业成长、技术创新和主导产业发展三个层面考察了金融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间接影响效应的存在性;三是采用面板门槛回归技术检验了金融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非线性影响效应,揭示了金融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非线性影响规律、约束机制及地区差异等问题。第六,在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得出的研究结论的基础上,结合中国金融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前进态势,提出了金融助力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相关政策建议。本文研究发现:第一,金融结构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体现为市场经济体制下金融体系为产业发展提供多元化金融服务,并通过产业资本形成机制、产业资源配置机制和产业技术进步机制的三层递进机制,促进国民储蓄和资本积累,引导资金优化配置,提升技术创新水平,进而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第二,中国的金融结构经历了巨大变迁,初步形成了银行主导型融资结构、竞争性银行业结构和复合型资本市场结构,且随着实践中金融结构的动态演变,呈现出交叉融合的复杂化趋势和显着的地区差异;中国的产业结构经历了明显的阶段性变迁,并基本形成了“三二一”的产业结构类型,但同时中国的产业发展还存在着第三产业占比过低,产值结构与就业结构不匹配,产业结构地区分布不平衡,产业内部结构低端化等结构性问题。第三,金融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显着的影响,一是无论融资结构、银行业结构还是资本市场结构,均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显着的影响,且产业结构的升级受惯性影响表现出了延续性与累积性的特征;二是市场主导型融资结构、竞争性银行业结构和复合型资本市场结构更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三是金融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效应确实存在着一定的地区差异。第四,金融结构能够通过中小企业发展、技术创新等产生中介效应,从而间接影响产业结构升级,一是融资结构层面,对技术创新水平的促进确实是融资结构推动产业层次提升的一个重要影响路径;二是银行业结构层面,银行业集中度的提升确实会通过阻碍中小企业成长和技术创新水平提升而抑制产业结构升级;三是资本市场结构层面,资本市场结构通过助力中小企业成长和技术创新进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机制是成立的。第五,金融结构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存在着复杂的非线性关联,且受到经济发展阶段和金融生态环境等因素的制约。区别于以往研究,本文的创新点主要有:第一,初步构建了金融结构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研究的逻辑框架,不同于现有研究大多集中于总量层面,本文从结构层出发探讨了金融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机理、影响路径与影响效应,厘清了与不同产业结构相匹配的金融结构,进一步丰富了金融结构理论的相关研究成果。第二,较为深入地剖析了金融结构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理论机理,本文从产业资本形成、产业资源配置和产业技术进步三个层面剖析了金融结构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内在机制,回答了金融结构为什么会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问题,同时探究了金融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直接、间接和非线性影响路径,回答了金融结构如何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问题,这对理论界深入认识金融结构与产业结构升级问题提供了有益的思路。第三,弥补了传统金融结构理论与实践的脱节,现代金融结构呈现出超越传统金融结构理论的复杂化特征,而现有金融结构理论研究并未体现这一内容,本文结合实践中金融结构的内生演变,系统阐述了现代金融结构交叉融合的复杂化趋势。第四,较为全面地考察了金融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效应。不同于现有研究大多停留在理论分析层面,本文在从融资结构、银行业结构和资本市场结构三个方面对金融结构进行全景式衡量的基础上,利用中国省际面板数据从直接、间接和非线性三个维度实证考察了金融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效应,无疑为该前沿研究领域增添了不可或缺的重要经验证据。
李翠兰[8](2018)在《促进居民消费的财政支出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后,我国生产力水平得到较快提高,经济发展水平以年平均约9.63%的速度增长,在全球经济体中居世界第二的水平。在社会生活方面,人民的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总体上得到了较大的改善与提升。在2017年“十九大”的报告中,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当前我国主要矛盾的转变,一方面肯定我国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就,社会生产力得到长足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另一方面则说明当前在我国存在发展不充分与不平衡(区域、城乡)的现状,使得人们在经济,文化,社会方面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本质上就是旺盛的需求与供给的不足和不均衡之间的矛盾。具体来说,居民的消费能力总体在提升,消费结构随之升级,但与居民消费水平、消费结构相匹配的供给却不足;特别是公共产品与服务供给的不均衡使居民无法得到满足。如何化解这一供需矛盾成为我国当前必须面对与解决的问题。财政的基本职能决定了财政在国家治理中具有基础和重要的支柱作用。在“促增长,保民生”的发展思路引导下,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社会公平,居民收入和居民消费起着重要的作用。政府可以通过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调整对社会资源优化配置,促进产业与行业的发展,引导技术创新以提升产品的质量,从而弥补当前产品供给的不足,满足当前居民消费的需求;可以通过采用倾斜性财政支出政策增加社会公共产品及服务的供给来弥补城乡间与区域间的不均衡现状,提高农村及落后地区居民消费水平;可以通过扩大教育,医疗与社会保障的投入来减少居民预期不确定性支出;可以通过政府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共同促进居民消费需求得以满足,使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得以满足和实现。多年来,我国主要以投资拉动经济的增长。自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我国所扩大内需作为基本政策,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特别是2008年金融危机后,启动4万亿的投资驱动,主要包括增加民生建设支出,增加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增加环境保护建设投资等,通过以政府为主体的投资来拉动国内居民消费,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2015年后,我国改变经济改革思路是在需求管理的基础上,从供给方面(劳动力、土地、资本、创新等要素)入手,对经济结构进行调整,通过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数量,最终达到全方位地促进居民消费的目的。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二十年间,财政支出政策的执行效果如何,是否促进居民消费成为大家所关注的问题。从理论层面分析财政支出政策对居民消费的作用机制一直存在(新)凯恩斯主义与(新)古典主义两种不同流派的争论,对居民消费产生挤出抑或挤入效应之争没有统一的结论。同时在实务界财政支出的扩大对居民消费影响的实际效果没有一致的定论。因此在我国“新常态”时期的背景下,基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变的当下,本文基于当前居民消费的现状,结合我国多年来财政支出的发展与现状,从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的角度考察和分析我国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的影响途径和效果,为更好地促进居民消费提出财政支出的建议与对策。本文的研究思路是:首先运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分析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基于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的主要理论,从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的作用机理入手,从理论上说明了政府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所产生的影响与作用;然后介绍了我国居民消费与财政支出规模、财政支出结构的现状;再次,通过多年来财政支出规模及其结构对居民消费实际影响情况进行实证研究,验证目前我国的财政支出规模及其结构对居民消费的冲击程度和动态及空间影响大小,同时借鉴发达国家的财政支出促进居民消费的经验,结合实证分析的结果,提出促进我国居民消费的财政支出优化政策建议。本研究主要内容如下:首先对财政支出与居民消费的概念进行界定,然后介绍财政支出影响居民消费的主要理论和理论杠架,分析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的作用机理。现状的分析主要包括两方面,居民消费现状与财政支出的现状。前者主要从居民消费水平与结构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对比城乡居民与不同区域间居民消费的差异,最后归纳出影响我国居民消费的主要因素。在对我国财政支出现状分析时,分别将近三十年来我国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的发展变化进行描述与分析。在实证分析部分,立足于我国居民消费的整体水平与城乡、区域差异,从财政支出规模和财政支出结构分别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来分析。在财政支出规模影响居民消费的研究中,首先利用时间序列数据采用VAR方法检验了 1978-2015年我国财政支出规模对居民消费的冲击效应与影响程度;接着采用省级面板数据对1998-2015年的地方财政支出与东、中、西部居民和城乡居民消费进行空间动态影响实证分析。在研究财政支出结构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时,选用1978-2006年的数据,采用VAR方法实证检验了全国财政支出结构对居民消费的冲击效应,再运用动态和空间面板模型实证分析了 2007-2015年地方财政支出结构对城乡居民,东、中、西部居民消费的影响。关于财政支出规模对居民消费影响的研究结论。第一,从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的冲击影响结果来看,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得出以下几组关系:财政支出与居民消费是互为格兰杰原因,他们之间存在互相作用的关系。财政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就业人口和利率都会产生影响,证明乘数效应、利率效应在我国是有效的。居民消费对国内生产总值也存在着双向格兰杰因果的关系,两者相互作用与影响。第二,从脉冲函数分析与方差分解的结果看出,居民消费对自身产生了最大的正向冲击影响,消费习惯和上期收入对居民消费起重要影响。第三,从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的动态影响来看,我国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具有动态效应,从总体上来看是产生了挤入效应,但存在城乡差异,财政支出规模对城镇居民产生了挤入作用,农村居民消费受财政支出规模的影响不显着。第四,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的效应还存在显着的区域差异。东部地区居民受财政支出规模影响作用为显着的正向作用,财政支出有利于东部居民消费的提升,财政支出以对中西部地区居民消费的影响并不明显,同时对西部地区居民的消费还产生了负向作用。第五,从空间计量的分析结果可以看出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存在着明显的外溢作用,财政支出不仅作用于本地区居民消费,同时还会影响邻近地区居民消费;从作用的直接效应与间接效应来看,直接效应作用还是更为明显,效果更好。第七,无论是从动态面板模型还是空间模型分析出的结果得出居民消费水平决定于当期居民收入和前期居民消费,这两个作用效果特别的明显。关于财政支出结构对居民消费的研究结论。第一、财政支出结构对居民消费冲击影响的结果是,维持性支出,经济性支出都是居民消费的格兰杰原因。社会性支出与居民消费是呈负相关,维持性支出和经济性支出与居民消费呈正相关关系。第二,从脉冲函数和方差分解中看出,仅居民消费和维持性支出对居民消费有正向的冲击,经济性支出对居民消费的冲击并不明显,社会性支出则有负向的冲击作用。各类财政支出对居民的消费都存在滞后影响,同时消费习惯是对居民消费的冲击影响是最大的因素,维持性支出的影响程度也较大,贡献率最小的是经济性支出。第三,从动态面板模型分析的结果看,维持性支出对居民消费产生了挤出效应,抑制着居民消费,而经济性支出与社会性支出都对居民消费产生了挤入效应,具有促进作用。从其他控制变量可以看出,居民收入,税负,抚养比和预期不确定性对居民消费都有显着的影响,其中居民收入的影响作用最大。第四,从城乡居民消费差异来看,维持性支出对城乡居民消费都产生了挤出作用,而社会性支出则对城乡居民都产生了挤入作用。经济性支出对城乡居民消费的影响效用有所不同,它对城镇居民消费作用为负,且不显着,而对农村居民消费则有显着的促进作用。第五,从区域差异来看,东、中、西部地区的维持性支出都对居民消费产生了挤出效应,社会性支出对各地区的居民消费有促进作用,有所不同的是,经济性支出对东部和中部地区的作用为负,仅对西部地区居民消费有促进作用。第四,从空间计量模型的分析结果来看,维持性支出与社会性支出对居民消费具有明显的溢出效应,但是经济性支出更多有益于本地区居民消费的增加。基于我国与世界主要国家财政支出与居民消费对比的基础上,借鉴以美国,德国,日本为代表的财政支出促进居民消费的经验,带给我国的启示包括如下几点:加大对社会性支出的投入,增强居民消费的信心;控制经济性支出规模,这类支出的效果作用时间短,不具备可持续性;注重对产业结构转型与升级的引导,使产业结构与居民消费结构相匹配;注重地区间与城乡间的平衡发展,采用倾斜发展模型促进居民消费的增加。最后一部分是基于前面的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提出促进居民消费的财政支出政策建议,主要从政策建议与优化途径两个方面提出。在财政支出政策方面,立足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需要与发展不平衡与不充分之间)和当前居民消费不足的现状,提出财政支出政策的优化应从需求与供给两个方面共同作用,分别做好需求的提振与供给的调整,由此共同促进居民消费水平的提升。在具体的优化途径方面从四个方面提出建议,合理的安排适度的财政支出规模,优化维持性支出的结构,调整经济性支出结构和增加对社会性支出投入,以期达到促进居民消费的目的。
徐宪红[9](2016)在《税收及其变动对我国居民收入影响的统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及市场机制作用的发挥,我国的收入分配机制从单一的按劳分配逐步演变为按劳分配和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混合机制,居民收入来源渠道增多,收入水平提高。同时,由于社会资源配置等问题带来的社会财富集中,居民收入差距在不断加大。另一方面,税收作为收入分配的调节工具,其对居民收入调节的有效性也逐渐成为学术界和政府关注的重点。本文针对学术界和政府关注的焦点,结合税收调节居民收入的功能,在税收理论和收入分配理论的有效融合的框架下,研究税收及其变动对收入分配过程居民收入的影响,构建税收及其变动对居民收入影响的统计指标体系,分析税收及其变动对居民收入的贡献,并通过讨论税收及其变动对居民收入影响的灵敏度,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主要研究内容具体如下:(1)阐述了本论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梳理了税收变动对我国居民收入影响的统计研究相关文献,给出了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线路、拟解决的问题及拟采用的方法,指出了本论文的研究特色及创新点。(2)在详细探讨收入分配理论和税收理论的基础上,分析研究了税收及其变动对居民收入影响机理;依据统计指标设计思路,详细说明了本文统计指标体系构建过程及各个指标的含义;并详细说明所采用的数据来源及其调整过程。(3)聚焦收入分配过程,界定了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阶段居民收入的不同内涵,分别梳理出间接税和直接税对居民收入影响的传导机制,指出了居民是间接税和直接税的主要承担者。然后,运用资金交易量表和财政税收表历年相关数据,依次分析了 1992-2013年间接税及其变动对居民收入影响、直接税及其变动对我国居民收入的影响趋势;运用商品税占GDP比重和所得税占GDP比重两个指标,分别比较探讨了不同收入国家的间接税对初次分配影响和直接税对再分配影响差异。(4)以税收对居民收入的贡献为视角,分别探讨了直接税、间接税对我国居民收入影响差异,给出了税收及其变动对我国居民收入影响的经济学解释:间接税及其变动对居民收入的贡献在于其调节初次分配过程中由于自然资源分布不均所形成的各部门间的初始收入的不公;直接税及其变动对居民收入的贡献在于其调节再分配过程中由于调节资源配置差异所引起的居民可支配收入差距。(5)运用弹性理论,给出了税收及其变动对居民收入影响的灵敏度指标;依据历年数据,分别研究了 1992-2013年间接税、直接税和税收结构及其变动对我国居民收入影响灵敏度变化趋势,指出我国间接税对居民收入调节的灵敏度过于强势,从而削弱了直接税对居民收入调节的灵敏度。(6)在探讨税收及其变动对我国居民收入影响的基础上,梳理1992-2013年我国的税制结构及其变化情况及调整路径,给出了“进一步完善间接税征收机制税制,加大降低间接税比重的力度”、“调整所得税税制结构,持续不断提高直接税比重”、“整体调整税制结构,转变我国的以间接税为主的税收征收模式”的政策建议。
范叙春[10](2016)在《生命周期假说与中国居民消费及储蓄行为》文中研究表明如何促进居民消费、提高消费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一直以来都是我国政府想要着力解决的问题。但到目前为止,与许多发达国家相比,消费对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仍然较低。与此同时,随着我国人口红利的消失,人口老龄化趋势正在变得越来越严重并不可扭转。由此产生的问题是,在新的人口年龄结构形式下,如何提升消费必将要面临新的问题和困难。为此,基于生命周期的视角,分析不同年龄结构下我国居民的消费和储蓄行为,将是一件非常重要且有意义的工作,一方面,这有助于我们发现造成我国当前居民的“低消费”和“高储蓄”现象主要是因为哪些年龄层次的人群所导致;另一方面,这也有助于我们预测在我国步入老龄化的过程中,国民消费会有着怎样的演变趋势和发展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如何有针对性地尽早提出促进消费的对策。基于此,本文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块内容:首先,使用中国家庭收入调查(Chinese Household Income Project,CHIP)数据,本文分析了我国居民生命周期内消费的分布轨迹及其变迁。研究发现,在1995年,我国居民生命周期消费分布呈典型的“驼峰”分布特征,到2002年,该“驼峰”特征不再明显,各年龄段居民的消费已经差别不大了。到2007年,随着年龄的增长,生命周期内的消费分布呈明显的单调递减特征,也就是说,中年时期的消费比青年时期的要低,而老年时期的消费又比中年时期的要低。由此揭示,从年龄结构的角度上讲,导致我国居民消费过低的主要原因,可能在于我国中老年家庭消费水平的过低。为此,本文从家庭收入、家庭人口数、劳动力市场风险、健康风险等角度进行了解释。本文发现,解释我国居民生命周期消费分布特征的关键,在于生命周期内的收入及其分布特征。也就是说,相对于年青家庭来说,我国中老年家庭的收入相对过低,是导致其消费不高的主要原因。因此,要想提高我国居民的总体消费水平,如何提高收入特别是中老年家庭的收入水平,才是解决我国当前和今后面临的低消费问题的关键。其次,为揭示是否是因为“退休”原因所导致的我国老年家庭的消费下降,本文又利用中国家庭收入调查(CHIP)数据,使用断点回归(Discontinuity Regression,RD)的分析方法,实证分析了退休对家庭消费的影响。结果发现,我国男性职工退休对家庭的食品消费和耐用品消费的影响都是不显着的,但对衣着消费和总消费支出的影响都是显着的;女性职工退休对家庭的衣着消费、耐用品消费和总消费支出的影响都是不显着的,但对家庭食品消费的影响是显着的。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本文从退休制度设计、家庭生产时间配置、家庭分工的性别差异、家庭成员退休次序的性别差异等角度,进行了相应的解释。第三,消费问题和储蓄问题是统一的,为解释我国居民的“低消费”问题,很多研究转而从解释我国居民的“高储蓄”问题入手。为此,使用1995年、2002年和2007年的中国家庭收入调查(CHIP)数据,本文从储蓄率的视角,实证检验了生命周期-持久性收入假说在中国是否成立。检验结果表明,在1995年和2002年,中国城市家庭储蓄率的生命周期分布都呈“U”型,而到2007年,该“U”型特征消失了,各年龄阶段家庭储蓄率的差异并不显着。这说明,中国城市家庭的储蓄行为和生命周期-持久性收入假说的预测并不一致。对比分析表明,在1995年、2002年和2007年,影响中国城市家庭生命周期储蓄率的原因存在差异,对此,本文从教育、医疗、养老和住房等角度入手,揭示了转型时期中国进行的多项体制性改革,对不同年龄阶段家庭造成的冲击存在不同,对不同时期的中国家庭造成的冲击也存在不同。据此,本文解释了中国城市家庭生命周期储蓄率分布特征及其动态演变趋势的原因。第四,为了解释我国老年家庭为什么仍然保持着高储蓄率的现象,本文还从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增长(也即生命周期死亡率风险下降)的视角进行了相应的分析。研究表明,人口预期寿命增长提高了我国国民储蓄率;另外,就人口年龄结构的影响来说,在不考虑时间效应时,幼年人口负担比提高会降低国民储蓄率,而老年人口负担比提高会提高国民储蓄率;而考虑时间效应时,幼年人口负担比提高会提高国民储蓄率,而老年人口负担比提高会降低国民储蓄率。对此,本文给出了合理的解释。通过使用多种估计方法,我们发现本文所得到的结论是基本稳健的。第五,“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构建促进我国居民消费持续增长的长效机制。为此,本文利用宏观时间序列数据(1999年—2012年),基于随机冲击的持久性-暂时性分解方法,实证分析了持久性冲击和暂时性冲击对中国居民消费、资产和收入波动的影响方式。研究发现,从长期来看,持久性冲击几乎可以完全解释中国居民消费、资产和收入的波动;从短期(1-2个季度)来看,暂时性冲击能够解释消费波动的30%-70%的份额,但却只能解释资产和收入波动的不足10%的份额。本文的研究表明,解释我国居民长期消费增长的原因在于资产和收入的快速增长,但短期内资产和收入的增长对我国居民消费的促进作用相对有限。因此,本文建议,为构建促进我国居民消费增长的长效机制,从短期来看,必须通过改善消费环境和消费预期,努力消除引起消费波动的各种外生因素,但从长期来看,则需要从根本上提高家庭的资产和收入水平。上述内容的分析表明,我国当前的“低消费”问题主要是源于中老年家庭的低消费特征,我国当前的“高储蓄”问题主要是源于年轻家庭和年老家庭的高储蓄率。为此,为提高我国居民的消费水平,促进消费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本文从几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并进一步指出了本文今后研究可能的拓展方向。
二、对我国近年来消费率及其变动的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我国近年来消费率及其变动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高房价是否挤压了城镇居民的消费需求?(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文献述评 |
三、经验证据与典型事实 |
(一)消费需求是新时期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 |
(二)我国投资需求一直处于高位,居民消费需求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
(三)房价持续上涨使得城镇居民居住负担沉重、平均消费倾向不断下降 |
四、研究设计及实证分析 |
(一)数据来源及处理 |
(二)模型设定和变量说明 |
(三)全样本回归结果分析 |
(四)异质性分析 |
(五)稳健性检验 |
五、结论及政策建议 |
(2)退休城镇居民消费变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1.6 关键问题和可能的创新点 |
1.6.1 关键问题 |
1.6.2 可能的创新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消费理论研究进展 |
2.1.1 确定性条件下的消费理论 |
2.1.2 跨期消费理论 |
2.1.3 其他相关消费理论 |
2.1.4 我国消费理论研究进展 |
2.2 退休消费之谜研究 |
2.2.1 部分学者认为不存在退休消费之谜 |
2.2.2 部分学者认为存在退休消费之谜 |
2.2.3 对退休后消费下降现象的解释 |
2.3 人口因素与居民消费的研究 |
2.3.1 人口年龄结构与居民消费 |
2.3.2 人口老龄化与消费 |
2.3.3 老年消费 |
2.4 相关述评 |
第三章 退休与城镇居民消费的现状分析 |
3.1 我国退休制度发展演变 |
3.1.1 基于时间维度的退休制度 |
3.1.2 基于逻辑维度的退休制度 |
3.1.3 基于实践维度的退休制度 |
3.2 我国退休制度的特点分析 |
3.2.1 退休制度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
3.2.2 退休制度的复杂性 |
3.2.3 退休制度仍有待完善 |
3.3 居民消费现状分析 |
3.3.1 居民宏观消费 |
3.3.2 居民微观消费 |
3.4 老年居民消费现状分析 |
3.4.1 我国人口老龄化 |
3.4.2 我国的老年居民消费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退休影响城镇居民消费变动机制分析 |
4.1 影响退休居民消费的主要因素 |
4.1.1 收入变动 |
4.1.2 财富资产 |
4.1.3 消费供给 |
4.1.4 消费需求 |
4.1.5 其他因素 |
4.2 退休对城镇居民消费变动的作用机理 |
4.2.1 对个人和家庭的微观影响 |
4.2.2 对国家和社会的宏观影响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退休城镇居民消费变动分析——微观层面 |
5.1 实证模型与实证策略 |
5.1.1 模型推导 |
5.1.2 实证策略 |
5.2 数据与变量处理 |
5.2.1 数据来源 |
5.2.2 主要变量选择与处理 |
5.3 实证分析与检验 |
5.3.1 实证回归结果 |
5.3.2 稳健性检验 |
5.4 影响机制分析 |
5.4.1 收入保障 |
5.4.2 房产财富 |
5.4.3 消费需求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退休城镇居民消费变动分析——宏观层面 |
6.1 退休对总消费的影响——基于静态面板数据模型 |
6.1.1 实证模型与实证策略 |
6.1.2 数据来源 |
6.1.3 计量模型 |
6.1.4 变量处理及变量统计性描述 |
6.1.5 基准回归 |
6.1.6 相关检验 |
6.2 退休对总消费的影响——基于动态面板数据模型 |
6.2.1 实证模型与实证策略 |
6.2.2 数据来源 |
6.2.3 计量模型 |
6.2.4 变量处理及变量统计性描述 |
6.2.5 基准回归 |
6.2.6 相关检验 |
6.3 退休对消费结构的影响——基于静态面板数据模型 |
6.3.1 实证模型与实证策略 |
6.3.2 数据来源 |
6.3.3 计量模型 |
6.3.4 变量处理及统计性描述 |
6.3.5 基准回归 |
6.3.6 相关检验 |
6.4 退休对消费结构的影响——基于动态面板数据模型 |
6.4.1 实证模型与实证策略 |
6.4.2 数据来源 |
6.4.3 计量模型 |
6.4.4 变量处理及统计性描述 |
6.4.5 基准回归 |
6.4.6 相关检验 |
6.5 影响机制分析 |
6.5.1 实证策略 |
6.5.2 数据来源 |
6.5.3 计量模型 |
6.5.4 变量处理及统计性描述 |
6.5.5 计量分析结果及相关检验 |
6.6 研究结论 |
第七章 主要研究结论和对策建议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对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3)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相关概念和文献综述 |
1.3 研究框架与主要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主要创新 |
第2章 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影响经济增长的理论基础和作用机制 |
2.1 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影响经济增长的理论与实践回顾 |
2.2 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 |
2.3 人口年龄结构变动与投资、贸易经常账户和居民消费的理论回顾 |
2.4 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投资、贸易经常账户和居民消费的作用机制 |
第3章 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投资规模影响的动态特征研究 |
3.1 中国经济增长与投资 |
3.2 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影响固定资产投资的PVAR模型分析 |
3.3 脉冲响应与方差分解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政府公共支出的非线性影响研究 |
4.1 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政府债务影响的理论框架 |
4.2 基于PSTR模型的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影响地方政府债务的实证分析 |
4.3 PSTR模型估计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影响进出口经常账户的时变特征分析 |
5.1 TVP-VAR模型和估计方法 |
5.2 少儿抚养比对经常账户和经济增长影响的结果分析 |
5.3 老年抚养比对经常账户和经济增长影响的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 |
6.1 居民消费和消费升级的研究进展 |
6.2 模型、变量与数据 |
6.3 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影响居民家庭消费的实证研究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人口年龄结构变动的代表性政策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
7.1 包含人口年龄结构指标的经济增长理论模型构建 |
7.2 模型、变量与数据 |
7.3 全面二孩政策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反事实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
后记 |
(4)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影响的中日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方法和论文结构 |
1.3 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第2章 人口与经济的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
2.1 主要理论 |
2.1.1 人口经济理论 |
2.1.2 经济增长理论 |
2.2 人口与经济关系研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 |
2.2.1 老龄化与经济增长的问题研究 |
2.2.2 老龄化与劳动供给的问题研究 |
2.2.3 老龄化与消费、储蓄的问题研究 |
2.2.4 老龄化与经常项目的问题研究 |
2.2.6 小结 |
第3章 中日人口演变过程、趋势以及老龄化对经济影响的分析 |
3.1 中日人口发展的历史演变比较 |
3.1.1 中国人口数量和人口年龄结构的演变 |
3.1.2 日本人口数量和人口年龄结构的演变 |
3.2 中日人口老龄化的现状、特征以及发展趋势比较 |
3.2.1 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特征以及发展趋势 |
3.2.2 日本人口老龄化的现状、特征以及发展趋势 |
3.3 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影响的中日比较 |
3.3.1 老龄化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 |
3.3.1.1 对中国劳动力供给的影响 |
3.3.1.2 对日本劳动力供给的影响 |
3.3.2 老龄化对国民储蓄的影响 |
3.3.2.1 对中国国民储蓄的影响 |
3.3.2.2 对日本居民储蓄的影响 |
3.3.3 老龄化对消费的影响 |
3.3.3.1 对中国消费的影响 |
3.3.3.2 对日本消费的影响 |
3.3.4 老龄化对经常项目的影响 |
3.3.4.1 对中国经常项目的影响 |
3.3.4.2 对日本经常项目的影响 |
第4章 中日老龄化比较分析结论及各自应对策略的比较 |
4.1 老龄化问题的中日比较分析与结论 |
4.1.1 中日人口老龄化的比较与结论 |
4.1.2 老龄化对中日经济影响的特点比较 |
4.2 中日应对老龄化的策略与创新比较 |
4.2.1 日本应对老龄化的策略及创新之处 |
4.2.2 中国应对老龄化的策略及不足之处 |
4.2.3 “日本经验”对中国的启示 |
第5章 中国应对老龄化的对策与建议 |
5.1 进一步完善劳动力资源的配置机制 |
5.2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和医疗服务体系 |
5.3 进一步完善生育制度提高人口出生率 |
5.4 适应人口结构变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
5.5 建立应对老龄化问题的协同支持体系 |
参考文献 |
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成果 |
致谢 |
(5)基于人口结构的储蓄率变动及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选题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储蓄率 |
1.2.2 储蓄率与经济增长 |
1.2.3 文献述评 |
1.3 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问题 |
1.4 研究方法、思路 |
1.5 研究的创新和特色 |
第2章 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储蓄率 |
2.1.2 人口结构 |
2.1.3 经济增长 |
2.2 主要理论 |
2.2.1 储蓄与收入理论 |
2.2.2 经济增长理论 |
2.3 拓展的索罗模型 |
2.3.1 传统索罗模型及其局限性 |
2.3.2 引入人口变量的拓展索罗模型 |
2.4 小结 |
第3章 人口结构与居民储蓄率 |
3.1 居民储蓄率 |
3.1.1 居民储蓄率总体变化 |
3.1.2 居民储蓄率的国际比较 |
3.1.3 居民储蓄率的城乡变化 |
3.2 人口结构变化 |
3.2.1 人口结构总体特征 |
3.2.2 年龄结构 |
3.2.3 性别比例 |
3.2.4 人口的城乡变化 |
3.3 人口结构变化与居民储蓄率的关系 |
3.3.1 家庭消费结构概述 |
3.3.2 我国居民家庭消费结构变化 |
3.3.3 人口结构影响居民储蓄率的途径 |
3.3.4 人口结构变化影响居民储蓄率的未来趋势 |
3.4 人口结构与居民储蓄率关系的假说 |
3.5 小结 |
第4章 居民储蓄率与经济增长 |
4.1 经济增长率变化的特征 |
4.1.1 中国经济增长总体情况 |
4.1.2 中国经济增长水平与世界各主要国家(地区)的对比 |
4.1.3 三大产业对GDP的贡献 |
4.1.4 经济增长的地区差异 |
4.2 居民储蓄率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
4.2.1 居民储蓄率与经济增长的概况 |
4.2.2 居民储蓄对金融系统的影响 |
4.2.3 居民储蓄对资本市场的影响 |
4.3 居民储蓄率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假说 |
4.4 小结 |
第5章 实证检验 |
5.1 人口结构与家庭储蓄率 |
5.1.1 城镇家庭年龄结构和子女性别结构与储蓄率 |
5.1.2 农村家庭年龄结构和子女性别结构与储蓄率 |
5.1.3 实证检验 |
5.1.4 小结 |
5.2 人口结构对居民储蓄率的影响机制 |
5.2.1 家庭消费结构变动情况 |
5.2.2 城镇家庭消费结构变动与居民储蓄率 |
5.2.3 农村家庭消费结构变动与居民储蓄率 |
5.2.4 小结 |
5.3 储蓄率与经济增长 |
5.3.1 拓展的索罗模型 |
5.3.2 实证分析 |
5.3.3 实证检验 |
5.3.4 小结 |
5.4 实证总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对策及建议 |
6.3 不足 |
6.4 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经济虚拟化与实体经济发展 ——影响机理、统计测度和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价值 |
1.2.1 学术价值 |
1.2.2 应用价值 |
1.3 研究目标、思路与结构安排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 |
1.4 研究方法 |
1.5 难点问题与可能的创新 |
1.5.1 难点问题 |
1.5.2 可能的创新之处 |
2.理论回顾与文献综述 |
2.1 关于虚拟经济研究的回顾与评述 |
2.1.1 虚拟经济概念的由来和发展 |
2.1.2 虚拟经济理论研究的发展 |
2.1.3 虚拟经济理论的应用研究 |
2.1.4 虚拟经济测度的相关研究 |
2.2 实体经济的相关研究综述 |
2.2.1 实体经济理论回顾 |
2.2.2 实体经济测度综述 |
2.3 经济虚拟化及其与实体经济关系的研究综述 |
2.3.1 实体经济是虚拟经济的发展基础 |
2.3.2 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具有反作用 |
2.3.3 虚拟经济独立于实体经济发展,经济呈现虚拟化特征 |
2.4 本章小结 |
3.虚拟化发展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机理分析 |
3.1 问题提出 |
3.2 经济循环系统中虚拟化现象的描述 |
3.3 宏观理论模型下虚拟化对实体经济影响的机理分析 |
3.3.1 宏观模型的选择与基本设计 |
3.3.2 模型的求解 |
3.3.3 均衡状态分析 |
3.3.4 虚拟化程度变化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机理和作用路径 |
3.3.5 关于机理分析的几点启示 |
3.4 数值估算与模拟分析 |
3.4.1 生产、消费函数的选择与动态方程的具体形式 |
3.4.2 参数取值与说明 |
3.4.3 数值估算与模拟 |
3.5 本章小结 |
4.经济虚拟化统计测度的理论分析 |
4.1 相关文献中虚拟化度量的方法与存在的问题 |
4.1.1 单一指标 |
4.1.2 多指标 |
4.1.3 虚拟变量 |
4.1.4 建立测度指标体系的构想 |
4.2 经济虚拟化测度的理论探讨 |
4.2.1 从虚拟资本到虚拟经济、再到虚拟化 |
4.2.2 从国民经济核算看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 |
4.2.3 经济虚拟化测度的要点概念归纳 |
4.3 虚拟化测度体系的基本框架构成分析 |
4.3.1 虚拟经济测度的基本框架 |
4.3.2 实体经济测度的基本框架 |
4.3.3 经济虚拟化测度的基本框架 |
4.4 本章小结 |
5.虚拟化测度指标体系的建立与实践 |
5.1 测度指标体系构建的指导原则 |
5.1.1 准则依据 |
5.1.2 测度体系构建和统计指标选取的原则 |
5.2 测度指标体系的设立 |
5.2.1 测度指标体系的构建 |
5.2.2 虚拟经济测度体系 |
5.2.3 实体经济测度体系 |
5.2.4 经济虚拟化程度的测度体系 |
5.3 指标体系的测算实践 |
5.3.1 测算实践的难点说明 |
5.3.2 虚拟经济测度指标的实践 |
5.3.3 实体经济测度指标的实践 |
5.3.4 经济虚拟化发展水平的测度实践 |
5.3.5 资金虚拟化流向程度的测度实践 |
5.4 本章小结与展望 |
5.4.1 本章小结 |
5.4.2 关于虚拟经济核算研究的展望与探索 |
6.虚拟化对实体经济发展影响效应的实证研究 |
6.1 虚拟化对实体经济发展的促进论与阻碍论 |
6.1.1 虚拟化对实体经济发展的促进论 |
6.1.2 虚拟化对实体经济发展的阻碍论 |
6.2 实证研究综述与存在问题分析 |
6.2.1 现有实证研究综述 |
6.2.2 现有实证研究存在的问题分析 |
6.3 实证模型选择与设计 |
6.3.1 非参数和半参数回归的基本原理与流程 |
6.3.2 门限回归的基本原理与流程 |
6.4 虚拟化发展对实体经济影响的实证分析 |
6.4.1 实证分析所要论证的主要结论归纳 |
6.4.2 数据整理与基本描述 |
6.4.3 经济虚拟化发展水平对实体经济的影响 |
6.4.4 资金虚拟化流向对实体经济的影响 |
6.4.5 资金虚拟化流向对消费的影响 |
6.4.6 资金虚拟化流向对投资的影响 |
6.5 本章小结 |
7.促进虚拟化与实体经济协调发展的现实思考 |
7.1 我国经济虚拟化与实体非均衡发展的几个主要原因 |
7.1.1 实体经济投资回报率远低于虚拟经济 |
7.1.2 货币供应量的快速增长 |
7.1.3 金融业和实体经济之间存在结构性问题 |
7.2 虚实发展失衡与其主要影响因素的因果关系验证 |
7.2.1 对各影响因素的逐步回归分析 |
7.2.2 对残差项的进一步拟合 |
7.3 促进虚拟化与实体经济协调发展的思路和对策 |
7.4 本章小结 |
8.结论、建议与研究展望 |
8.1 全文主要结论归纳 |
8.2 建议与启示 |
8.3 不足与研究展望 |
8.3.1 存在的不足 |
8.3.2 进一步的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7)金融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方法及相关概念的界定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2.3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3 研究框架与结构安排 |
1.3.1 研究框架 |
1.3.2 结构安排 |
1.4 本文创新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金融发展理论 |
2.1.1 货币金融与货币增长理论 |
2.1.2 金融结构理论 |
2.1.3 金融深化理论 |
2.1.4 金融约束理论 |
2.1.5 内生金融发展理论 |
2.2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相关研究 |
2.2.1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无关 |
2.2.2 金融发展促进经济增长 |
2.2.3 金融发展抑制经济增长 |
2.2.4 经济增长促进金融发展 |
2.2.5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呈双向因果关系 |
2.3 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相关研究 |
2.3.1 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无关 |
2.3.2 法律渊源与金融经济相关 |
2.3.3 银行主导型金融结构促进经济增长 |
2.3.4 市场主导型金融结构促进经济增长 |
2.3.5 金融结构随经济发展阶段动态演变论 |
2.4 金融结构与产业结构升级关系的相关研究 |
2.4.1 金融结构能否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争论 |
2.4.2 银行和金融市场对产业结构升级作用的争论 |
2.4.3 金融结构随产业结构升级动态演变 |
2.5 对现有文献的评价 |
第三章 金融结构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理论分析 |
3.1 金融结构与产业结构升级的特征分析 |
3.1.1 金融结构的基本特征 |
3.1.2 产业结构升级的基本特征 |
3.2 金融结构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内在机制 |
3.2.1 产业资本形成机制 |
3.2.2 产业资源配置机制 |
3.2.3 产业技术进步机制 |
3.3 金融结构作用于产业结构升级的理论模型 |
3.3.1 金融发展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
3.3.2 金融结构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内在关系 |
3.4 金融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路径研究 |
3.4.1 金融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直接影响与理论假说 |
3.4.2 金融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间接影响与理论假说 |
3.4.3 金融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非线性影响与理论假说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金融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历史演化 |
4.1 中国金融结构的发展历程 |
4.1.1 计划经济下的财政集权控制期(1949-1978 年) |
4.1.2 改革开放以来的现代金融结构重构期(1979-1991 年) |
4.1.3 市场化改革下的金融结构加速调整期(1992-2000 年) |
4.1.4 市场经济下的金融结构深化发展期(2001 年至今) |
4.2 中国产业结构的发展历程 |
4.2.1 经济体制改革下的产业结构探索期(1978-1984 年) |
4.2.2 消费升级下的轻工业化期(1985-1990 年) |
4.2.3 投资拉动下的重工业化期(1991-2000 年) |
4.2.4 供需失衡下的产能过剩期(2001-2012 年) |
4.2.5 第四次工业革命下的产业转型升级期(2013 年至今)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金融结构与产业结构发展现状、趋势及问题分析 |
5.1 中国金融结构发展现状及趋势 |
5.1.1 中国金融结构的现状分析 |
5.1.2 中国金融结构的复杂化趋势 |
5.2 中国产业结构发展现状及趋势 |
5.2.1 中国产业结构的现状分析 |
5.2.2 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目标趋势 |
5.3 金融结构助力产业结构升级存在的问题 |
5.3.1 融资渠道分布不均衡 |
5.3.2 银行业整体集中度过高 |
5.3.3 资本市场发展失衡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金融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直接影响效应的实证检验 |
6.1 核心变量的指标构建与测算 |
6.1.1 金融结构指标构建与测算 |
6.1.2 产业结构升级指标构建与测算 |
6.2 研究设计 |
6.2.1 计量模型的构建 |
6.2.2 变量设定与数据说明 |
6.2.3 研究方法与实证策略 |
6.3 金融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直接影响效应检验 |
6.3.1 基于全国层面的检验结果及分析 |
6.3.2 基于分地区层面的检验结果及分析 |
6.3.3 稳健性检验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金融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间接影响效应的实证检验 |
7.1 中介变量的指标设定 |
7.1.1 中小企业成长指标设定 |
7.1.2 技术创新指标设定 |
7.1.3 主导产业发展指标设定 |
7.2 研究设计 |
7.2.1 研究方法 |
7.2.2 计量模型的构建 |
7.2.3 变量设定与数据说明 |
7.3 金融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间接影响效应检验 |
7.3.1 基于融资结构的检验结果及分析 |
7.3.2 基于银行业结构的检验结果及分析 |
7.3.3 基于资本市场结构的检验结果及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金融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非线性影响效应实证检验 |
8.1 研究设计 |
8.1.1 研究方法 |
8.1.2 计量模型的构建 |
8.1.3 变量设定与数据说明 |
8.2 基于金融结构门槛的非线性影响效应检验 |
8.2.1 基于全国层面的检验结果及分析 |
8.2.2 基于分地区层面的检验结果及分析 |
8.3 基于经济发展阶段门槛的非线性影响效应检验 |
8.3.1 基于全国层面的检验结果及分析 |
8.3.2 基于分地区层面的检验结果及分析 |
8.4 基于金融生态环境门槛的非线性影响效应检验 |
8.4.1 基于全国层面的检验结果及分析 |
8.4.2 基于分地区层面的检验结果及分析 |
8.5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金融助力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对策 |
9.1 构筑金融结构与产业结构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
9.1.1 弥补产业发展短板,促进经济提质增效 |
9.1.2 优化金融体系结构,提升金融服务水平 |
9.2 深化金融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支持作用 |
9.2.1 促进金融结构与产业结构升级的适应性匹配 |
9.2.2 加强对重点领域与关键行业的资金支持 |
9.2.3 防范产业结构升级中的金融风险 |
9.3 完善差异化与动态化的金融支撑体系 |
9.3.1 实施差异化的金融支持产业结构升级策略 |
9.3.2 实施动态化的金融支持产业结构升级策略 |
9.4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10.1 研究结论 |
10.2 进一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作者简介 |
(8)促进居民消费的财政支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国内外文献综述 |
四、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
五、研究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财政支出影响居民消费的相关理论分析 |
第一节 相关概念概念范畴的界定 |
一、财政支出的相关概念界定 |
二、居民消费的相关概念界定 |
第二节 财政支出影响居民消费的理论依据 |
一、财政支出影响居民消费的基础理论 |
二、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影响的理论框架 |
第三节 财政支出作用于居民消费的作用机理分析 |
一、维持性支出对居民消费的作用机理 |
二、经济性支出对居民消费的作用机理 |
三、社会性支出对居民消费的作用机理 |
第二章 居民消费现状与特征分析 |
第一节 居民消费水平总体特征 |
一、居民消费率总体呈下降趋势 |
二、消费对经济的贡献率低于投资对经济的贡献 |
三、居民消费水平增长速度低于居民收入的增长 |
四、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相差明显 |
五、中、西部地区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均低于东部地区 |
第二节 居民消费的结构特征 |
一、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逐渐降低 |
二、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显着 |
三、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缓慢 |
第三节 形成我国居民消费现状的成因分析 |
一、收入水平 |
二、预期的不确定性 |
三、产品与服务的供给能力与水平 |
四、城乡间、区域间居民收入差距 |
五、消费环境 |
第三章 财政支出的现状分析 |
第一节 财政支出规模现状分析 |
一、财政规模总量的衡量指标 |
二、财政支出规模的绝对规模持续增加 |
三、财政支出规模的相对量呈U型变化 |
第二节 财政支出结构现状分析 |
一、维持性支出变动波动大 |
二、经济性支出随经济变化而波动 |
三、社会性支出逐渐增多 |
第四章 财政支出规模影响居民消费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财政支出规模影响居民消费的冲击效应分析 |
一、财政支出规模与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 |
二、模型的选择与介绍 |
三、实证检验与分析 |
第二节 财政支出规模影响居民消费的空间动态分析 |
一、理论模型 |
二、模型介绍与设定 |
三、变量选择与说明 |
四、实证结果与分析 |
第五章 财政支出结构对居民消费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财政支出结构与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 |
第二节 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对居民消费的冲击效应分析 |
一、模型选择与设定 |
二、变量的选择与说明 |
三、实证结果与证明 |
第三节 财政支出结构对居民消费空间动态影响 |
一、模型设定 |
二、模型的变量设定与数据处理 |
三、实证分析与基本结论 |
第六章 财政支出对促进居民消费的国际比较与借鉴 |
第一节 财政支出与居民消费的国际比较 |
一、我国财政支出规模占比处于世界较低水平 |
二、我国财政支出结构与其他国家差异明显 |
三、我国居民消费率处于世界较低水平 |
四、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处于较低层次 |
第二节 对促进居民消费的财政支出的国际借鉴 |
一、美国促进居民消费的财政支出政策及成效 |
二、德国促进居民消费的财政支出政策及成效 |
三、日本促进居民消费的财政支出政策及成效 |
第三节 国外促进居民消费的财政支出经验与启示 |
一、发达国家的主要经验 |
二、给我国的启示 |
第七章 促进居民消费的财政支出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一、总体结论 |
二、我国财政支出规模影响居民消费的研究结论 |
三、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影响居民消费的研究结论 |
第二节 促进居民消费的财政支出政策 |
一、增加居民消费的能力与意愿 |
二、提高产品的有效供给 |
第三节 促进居民消费的财政支出优化途径 |
一、合理安排财政支出规模,有效促进居民消费 |
二、优化维持性支出结构,奠定居民消费的良好基础 |
三、调整经济性支出结构释放居民消费潜力 |
四、加大社会性支出投入以减少居民预期支出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9)税收及其变动对我国居民收入影响的统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对研究现状的评述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线路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主要技术线路 |
1.4 拟解决问题、拟采用方法及研究特色 |
1.4.1 拟解决问题 |
1.4.2 拟采用方法 |
1.4.3 研究特色 |
2 理论基础及指标体系设计 |
2.1 理论基础研究 |
2.1.1 税收理论 |
2.1.2 收入分配理论 |
2.1.3 税收对收入分配调节机理 |
2.1.4 税收及其变动对居民收入影响机理 |
2.2 统计指标体系设计 |
2.2.1 统计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
2.2.2 统计指标体系设计方法 |
2.2.3 统计指标体系传导机制 |
2.3 方法研究 |
2.3.1 文献综述及查找法 |
2.3.2 描述统计分析法 |
2.3.3 统计指标及指标体系法 |
2.4 数据来源及其调整 |
2.4.1 税收数据来源 |
2.4.2 居民收入数据来源 |
2.4.3 国际比较数据来源 |
2.4.4 数据调整 |
2.5 本章小结 |
3 间接税对初次分配影响研究 |
3.1 间接税对我国居民收入影响分析 |
3.1.1 间接税对居民收入影响传导机制 |
3.1.2 增值税对我国居民收入影响分析 |
3.1.3 消费税对我国居民收入影响分析 |
3.1.4 营业税对我国居民收入影响分析 |
3.1.5 “营改增”对我国居民收入影响分析 |
3.2 企业生产税对我国居民收入影响分析 |
3.2.1 企业生产税对居民收入影响传导机制 |
3.2.2 企业生产税对我国居民收入影响分析 |
3.3 政府生产税对我国居民收入的影响分析 |
3.3.1 政府生产税对居民收入影响机理 |
3.3.2 政府生产税对居民收入影响传导机制 |
3.3.3 政府生产税对我国居民收入影响分析 |
3.4 间接税对初次分配影响国际比较 |
3.4.1 间接税对高收入国家初次分配影响分析 |
3.4.2 间接税对中等收入国家初次分配影响分析 |
3.4.3 间接税对低收入国家初次分配影响分析 |
3.4.4 间接税对不同收入国家初次分配影响差异 |
3.5 本章小结 |
4 直接税对再分配影响研究 |
4.1 直接税对再分配影响分析 |
4.1.1 直接税对再分配影响传导机制 |
4.1.2 个人所得税对我国居民收入影响分析 |
4.1.3 个人所得税对我国企业收入影响分析 |
4.1.4 企业所得税对我国企业收入影响分析 |
4.1.5 企业所得税对我国居民收入影响分析 |
4.1.6 直接税对我国居民收入调节趋势分析 |
4.2 直接税对我国其他分配项目影响分析 |
4.2.1 直接税对我国居民社保缴款影响分析 |
4.2.2 直接税对我国社会福利影响趋势分析 |
4.2.3 直接税和社会补助对我国居民收入影响效果比较 |
4.2.4 直接税对我国经常转移影响回归分析 |
4.3 直接税对再分配影响的国际比较 |
4.3.1 直接税对高收入国家再分配影响分析 |
4.3.2 直接税对中等收入国家再分配影响分析 |
4.3.3 直接税对低收入国家再分配影响分析 |
4.3.4 直接税对不同收入国家再分配影响差异比较 |
4.4 本章小结 |
5 税收及其变动对我国居民收入贡献研究 |
5.1 税收对我国居民收入贡献研究 |
5.1.1 间接税对我国居民收入贡献分析 |
5.1.2 直接税对我国居民收入贡献分析 |
5.1.3 不同税收对我国居民收入贡献差异比较 |
5.2 税种变动对我国居民收入贡献研究 |
5.2.1 间接税税种变动对我国居民收入贡献 |
5.2.2 直接税税种变动对我国居民收入贡献 |
5.2.3 税收结构变动对我居民收入贡献差异比较 |
5.3 税收调节居民收入贡献经济学解释 |
5.3.1 间接税调节居民收入贡献经济学解释 |
5.3.2 直接税调节居民收入贡献经济学解释 |
5.4 本章小结 |
6 税收及其变动对我国居民收入影响灵敏度研究及政策建议 |
6.1 税收及其变动对我国居民收入影响灵敏度研究 |
6.1.1 间接税及其变动对我国居民收入影响灵敏度 |
6.1.2 直接税及其变动对我国居民收入影响灵敏度 |
6.1.3 税收结构对我国居民收入影响灵敏度差异比较 |
6.2 政策建议 |
6.2.1 完善营改增,提高消费税比重 |
6.2.2 优化企业所得税,提高个人所得税比重 |
6.2.3 提高直接税比重,降低间接税比重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本文结论及创新点 |
7.1.1 本文结论 |
7.1.2 本文创新点 |
7.2 今后研究思路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读博士期间科研成果一览表 |
(10)生命周期假说与中国居民消费及储蓄行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中国居民生命周期内的消费与储蓄行为特征:一个统计性描述 |
1.2.1 中国居民生命周期内的消费分布及其变迁 |
1.2.2 中国居民生命周期内的储蓄率分布及其变迁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框架 |
1.4 本文的主要贡献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生命周期假说与消费及储蓄行为:理论分析 |
2.1.1 传统的经典理论分析 |
2.1.2 理论研究的新发展 |
2.2 生命周期假说与消费及储蓄行为:实证分析 |
2.2.1 对生命周期内收入分布特征的研究 |
2.2.2 生命周期内的收入分布特征与消费 |
2.3 生命周期假说与消费及储蓄行为:研究的新发展 |
2.3.1 识别信息优势 |
2.3.2 识别保险程度 |
2.3.3 收入的内生性研究 |
2.4 生命周期假说与消费及储蓄行为:基于中国的研究 |
2.4.1 生命周期-持久性收入的分布及决定因素 |
2.4.2 中国居民高储蓄率与低消费率的原因解释 |
2.5 研究评述 |
第三章 中国居民生命周期内的消费分布 |
3.1 引言 |
3.2 计量模型构建 |
3.3 实证分析 |
3.4 结论 |
第四章 退休如何影响消费 |
4.1 引言 |
4.2 估计方法简介 |
4.3 数据选择和变量定义 |
4.4 实证分析 |
4.5 有效性检验 |
4.6 结论 |
第五章 中国居民生命周期内的储蓄率分布 |
5.1 引言 |
5.2 特征事实描述 |
5.3 模型设定与变量说明 |
5.3.1 模型设定 |
5.3.2 变量说明 |
5.4 实证分析 |
5.5 小结 |
第六章 预期寿命风险与中国居民储蓄率 |
6.1 引言 |
6.2 计量模型设定与数据描述 |
6.2.1 计量模型设定 |
6.2.2 数据描述 |
6.3 实证分析 |
6.4 结论 |
第七章 持久性冲击、暂时性冲击与中国居民消费波动 |
7.1 引言 |
7.2 理论分析 |
7.2.1 理论模型 |
7.2.2 计量框架安排 |
7.3 实证分析 |
7.3.1 变量与数据说明 |
7.3.2 实证分析 |
7.4 稳健性分析 |
7.5 结论 |
本章附录 |
第八章 研究结论、政策建议与未来研究拓展 |
8.1 研究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8.3 未来研究的可能拓展 |
参考文献 |
在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对我国近年来消费率及其变动的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高房价是否挤压了城镇居民的消费需求?[J]. 朱诗娥,顾欣. 消费经济, 2021(04)
- [2]退休城镇居民消费变动研究[D]. 张鹏.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21(12)
- [3]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 刘岩. 吉林大学, 2020(03)
- [4]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影响的中日比较研究[D]. 王跃.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 2020(01)
- [5]基于人口结构的储蓄率变动及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 韩琼. 中央财经大学, 2020(02)
- [6]经济虚拟化与实体经济发展 ——影响机理、统计测度和实证研究[D]. 石凯. 西南财经大学, 2020(02)
- [7]金融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效应研究[D]. 马微. 西北大学, 2019(04)
- [8]促进居民消费的财政支出研究[D]. 李翠兰.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8(04)
- [9]税收及其变动对我国居民收入影响的统计研究[D]. 徐宪红.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6(09)
- [10]生命周期假说与中国居民消费及储蓄行为[D]. 范叙春.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