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脑胶质瘤组织内微血管定量的临床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林姗[1](2021)在《DWI、IVIM和DKI在儿童脑肿瘤分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基于常规扩散加权成像(DWI)、体素内非相干运动(IVIM)和扩散峰度成像(DKI)技术衍生的各扩散参数在儿童脑肿瘤分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并评估其与儿童脑肿瘤组织病理特征之间的相关性,以期提高儿童脑肿瘤术前分级诊断的准确性。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至2020年8月期间于我院经手术组织病理证实的54例儿童脑肿瘤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磁共振检查,包括常规MRI平扫+增强、DWI、IVIM和DKI序列。分析常规MRI影像学特征,包括肿瘤位置、囊变、坏死、出血、瘤周水肿、边界及强化。采用Image J软件选择肿瘤实性成分的最大层面沿肿瘤边缘手动绘制多边形的感兴趣区(ROI),分别计算不同扩散参数图的ADCROI、DROI、D*ROI、fROI、DkROI和KROI平均值。采用3D slicer软件沿肿瘤实性成分边缘逐层手动绘制ROI,生成全肿瘤感兴趣容积(VOI),分别计算不同扩散参数图的ADCVOI、DVOI、D*VOI、fVOI、DkVOI和KVOI平均值。对35例标本进行病理染色分析,计算组织病理指标,包括细胞密度、增值指数Ki-67和微血管密度(MVD)。采用Pearson’s卡方或Fisher’s确切概率法比较不同级别儿童脑肿瘤组间计数资料的差异。采用Student’s 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儿童高、低级别脑肿瘤各扩散参数值之间的差异。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探讨各扩散参数值与组织病理指标之间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各扩散参数值对儿童高、低级别脑肿瘤的鉴别诊断效能。结果:与儿童低级别脑肿瘤组相比,高级别组更容易出现坏死,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50%vs 19.2%,P=0.018)。儿童高级别脑肿瘤组的ADCVOI值、DVOI值、DkVOI值均明显低于低级别脑肿瘤组,而KVOI值明显高于低级别脑肿瘤组(P均<0.001)。K值与细胞密度、Ki-67指标之间呈正相关(r=0.674~0.802,P均<0.001),其中KVOI值与Ki-67指标的相关性最强(r=0.802,P<0.001);而ADC值、D值、Dk值与细胞密度、Ki-67指标均呈负相关(r=-0.548~-0.740,P均<0.001);各扩散参数值与微血管密度之间均无相关性(P均>0.05)。在所有扩散参数中,ADCVOI值在鉴别儿童高、低级别脑肿瘤中具有最高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01。但与其他扩散参数相比,其诊断效能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校正后P>0.05)。在阈值为1.163×10-3mm2/s时,ADCVOI值鉴别儿童高、低级别脑肿瘤的敏感性为85.7%,特异性为84.6%。结论:基于DWI、IVIM和DKI衍生的扩散参数值有助于区分儿童高、低级别脑肿瘤,其诊断效能相当。此外,各扩散参数值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儿童脑肿瘤的组织病理信息,包括细胞密度和增殖指数Ki-67。
孙晓朋[2](2021)在《miR-let-7i-5p靶向GALE抑制人胶质母细胞瘤增殖和侵袭迁移特性的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人脑胶质瘤是最常见和最致命的原发性脑肿瘤,近年来,尽管在影像诊断,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疗等方面有了很大的进展,但患者的治愈率及生存率仍不高1。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分类,胶质瘤在病理学上分为4个级别(Ⅰ-Ⅳ),越高级别的胶质瘤恶性程度越高,其中,多型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 Multiforme,GBM,WHO Ⅳ级)的预后最差,从确诊开始计算,平均生存时间仅为12至15个月2,3。近年来,随着脑胶质瘤的基础和临床研究的不断进展,癌症的基因靶向治疗已经逐步兴起,而且在对多种类型的癌症的治疗中均效果显着,其中,胶质瘤的靶向治疗也有了很大的进步。通过对肿瘤癌基因的靶向调控,可以达到有效的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而且,在过去的许多研究中,这种作用在体外细胞实验及动物体内实验中都得到了有效的证实。高级别胶质瘤,尤其是胶质母细胞瘤(GBM)具有恶性肿瘤的统一特征:细胞异常增生、抗细胞凋亡、高度异质性以及复杂的致癌途径等,导致患者的治愈率及生存率低下。目前常规的恶性胶质瘤治疗方法为:首先手术切除,然后根据病理结果辅以放疗和化疗。首先进行手术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切除肿瘤,通过现代的手术器械和显微外科技术,可以达到最大程度切除肿瘤的目的。然而,由于某些肿瘤位于大脑的重要功能区域或不可手术的区域(手术禁区),并且生长在邻近的正常脑组织中,有时很难完全切除整个肿瘤。立体定向放疗主要用于局部控制恶性胶质瘤的复发。然而,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这种技术几乎没有在进一步的临床发展。尽管包括高精度适形放射治疗和质子治疗在内的现代放射治疗技术取得了进展,但患者生存率并没有得到有效提高。大多数恶性胶质瘤患者术后会使用替莫唑胺(TMZ)等细胞毒性药物进行化疗。然而,血脑屏障(blood brain barrier,BBB)使大多数药物无法进入到脑肿瘤部位,同时,还存在一群类似肿瘤干细胞的细胞,促使肿瘤不断恶性生长,这些因素都可能是导致肿瘤发生化疗抗药性的原因。即使是获得FDA批准上市的新药:针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抗体贝伐珠单抗也不能改善胶质瘤患者接受单一治疗或联合治疗的整体生存率。肿瘤的电场治疗(TTF),通过施加交变电场来抑制癌细胞的生长,也是公认的治疗GBM的方法。尽管临床疗效使中位生存时间提高了 4.9个月,但是该治疗需要和当前标准方案结合使用,而且其在脑内的相互作用模式,以及其对肿瘤进展或消退的影像学或病理改变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仍不清楚。此外,现在TTF作为一线治疗的成本对于普通患者来说仍过高。因此,在人胶质瘤基础研究方面获得的重大进展的今天,恶性胶质瘤的靶向治疗仍然是一个不错的研究方向。近几年的统计数据表明,靶向治疗在胶质瘤的治疗中还是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虽然不能改变患者的最终结局,但是它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了生存时间。现在,已经有很多靶向治疗药物,如贝伐单抗、奥西替尼(泰瑞沙)、Entrectinib、Larotrectinib等在胶质瘤的治疗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有效的抑制了肿瘤的生长。这些好消息,给恶性胶质瘤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本研究中,我们使用Cox比例模型和网络公开可用的数据库进行分析,获知在胶质母细胞瘤中高表达的GALE基因与胶质瘤患者生存时间以及肿瘤分级的关系密切。UDP-galactose-4-epimerase(GALE)是半乳糖代谢过程中的关键酶4,5,据报道在某些类型的癌症中存在过表达,如甲状腺乳头状癌6,同样,我们发现在胶质母细胞瘤中GALE也存在过表达,这可能与肿瘤的恶性生长的性质相关。microRNA(miRNAs)是一组胞质非编码RNA,其长度在20至22个核苷酸之间。研究发现miRNA在细胞增殖、分化、凋亡、肿瘤的发生、迁移、侵袭和神经元发育等许多生物学行为中起到重要作用。它们通过与靶基因的miRNA的3-untranslation区域(3-UTR)结合,发挥负向调控基因表达的作用,导致miRNA的降解和蛋白翻译的抑制。根据靶基因的不同,miRNA可以发挥抑癌基因的功能,主要通过与miRNA互补结合来抑制蛋白的翻译,从而在转录后水平发挥调控作用。近年来的研究证实,miRNA在人类肿瘤的调控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miRNA的表达情况已被用作癌症的诊断、进展和治疗效果的指标。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miRNA已被确认为转录后水平基因表达的负向调控因子7。microRNA在细胞的发生8,9,10、发展11、分化12和人类肿瘤的复发13中发挥了重要作用。miRNA-let-7首先在秀丽隐杆线虫中被发现的,是一个很重要的基因调控因子,其突变可导致其幼虫生长异常甚至死亡14。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microRNA-let-7序列在不同动物物种中都是高度保守的,支持其在早期发育阶段的关键作用14,15。Let-7在细胞周期和细胞分化中起到关键作用。一些miR-let-7家族成员已经被报道在许多恶性肿瘤中有表达,包括胰腺癌16、结肠癌17、肺癌18和乳腺癌19。然而,miR-let-7i-5p与胶质瘤进展的关系尚不清楚。miR-let-7i-5p在GBM中的具体分子机制需要在多个GBM细胞系中充分探索。在我们的研究中,检测了人类胶质瘤中的GALE表达情况,并证实了它能促进GBM的发展。另外,我们也发现miR-let-7i-5p可以负向调控GALE,从而对胶质母细胞瘤起到抑制作用。目的分析GALE基因在人正常脑组织及各个级别胶质瘤中的表达的差异,并使用靶向GALE的小干扰RNA转染人脑胶质母细胞瘤细胞系,然后进行细胞体外实验及小动物体内实验,探究GALE与胶质母细胞瘤增殖与迁移等肿瘤特性的关系。通过生信分析,预测GALE的上游靶向调控分子,探究miR-let-7i-5p靶向调控GALE表达的分子机制及对胶质母细胞瘤细胞恶性行为的影响。方法1.通过分析TCGA等网络数据库,建立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GALE基因与人胶质细胞瘤患者预后的关系。2.收集临床胶质瘤病人手术中的病理标本,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分析GALE在正常人脑组织及各个级别胶质瘤组织中表达量的区别。3.培养人脑胶质母细胞瘤细胞系U87和U251,使用靶向GALE基因的小干扰RNA转染肿瘤细胞。4.进行CCK-8和EdU实验评价肿瘤细胞的细胞活性的变化。5.进行细胞集落形成实验评价肿瘤细胞增殖能力的变化。6.进行划痕愈合实验和Transwell实验评价肿瘤细胞侵袭迁移能力的变化。7.进行Western blot实验证实GALE干扰组与NC组之间GALE蛋白及N-cad,mmp-2等与肿瘤增殖迁移等特性相关的蛋白的变化。8.使用流式细胞仪进行细胞周期实验测定,评价GALE干扰组与NC组之间GBM细胞周期的差别。9.使用流式细胞仪进行细胞凋亡实验测定,评价GALE干扰组与NC组之间GBM细胞凋亡情况的差别。10.通过生信分析方法预测miR-let-7i-5p与GALE的关系。11.使用荧光素酶报告试验证实miR-let-7i-5p与GALE的关系。12.培养人脑胶质母细胞瘤细胞系U87和U251,使用miR-let-7i-5p mimics或miR-let-7i-5p inhibitor 转染肿瘤细胞。13.进行EdU实验评价肿瘤细胞的细胞活性的变化。14.进行细胞集落形成实验评价肿瘤细胞增殖能力的变化。15.进行划痕愈合实验和Transwell实验评价肿瘤细胞侵袭迁移能力的变化。16.进行Western blot实验证实miR-let-7i-5p mimics组与NC组之间GALE蛋白及N-cad等与肿瘤增殖迁移等特性相关的蛋白的变化。17.使用流式细胞仪进行细胞周期实验测定,评价miR-let-7i-5p mimics组与NC组之间GBM细胞周期的差别。18.使用流式细胞仪进行细胞凋亡实验测定,评价miR-let-7i-5p mimics组与NC组之间GBM细胞凋亡情况的差别。19.使用立体定向注射仪将luciferase标记的sh-NC和sh-GALE GBM细胞植入4周龄的雄性裸鼠颅内,使用活体小动物成像仪每5天对动物进行一次成像,关注动物体内肿瘤生长情况变化。20.根据伦理准则,当最终图像显示两组老鼠在第20天之间有足够显着的差异时,处死小鼠,取出脑组织,固定切片,进行HE染色。21.肿瘤组织切片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Ki67、MMP-2和BCL-2的表达差异,研究GALE对胶质母细胞瘤体内增殖和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1.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推测GALE在人正常脑组织及胶质瘤中的表达差异。1.1 TCGA数据库中分析可知人脑胶质母细胞瘤(GBMs)中GALE mRNA水平明显高于低级别胶质瘤(LGGs)和正常脑组织。1.2在Kaplan-Meier生存曲线中可见GALE表达与神经胶质瘤患者总体生存率(OS)及预后相关。在TCGA数据库(n=703)中,LGG(P<0.001)和GBM(P<0.05)患者中,GALE表达越高的患者预后越差,有统计学意义。因此,GALE可能是一种新的神经胶质瘤患者预后生物学标志物。2.临床胶质瘤病人的肿瘤组织标本行GALE免疫组化染色。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取自济南市山大齐鲁医院的人脑胶质瘤(28例)和正常脑组织(4例)中的GALE蛋白水平。结果与数据库中mRNA表达情况一致,GALE蛋白表达水平在GBMs中明显高于LGGs或正常大脑组织。因此,在公开的数据库和我们的原发性肿瘤标本队列中得出一致的结果:GALE表达与肿瘤级别的增高呈正相关。3.GALE被敲减后可以降低GBM的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3.1 CCK-8实验证实:GALE的表达下调后,U87和U251细胞的OD450值下降,有统计学意义。3.2 EdU实验证实:GALE的表达下调后,GBM细胞中EdU阳性细胞百分比下降,有统计学意义。3.3细胞集落形成试验结果显示:GALE被敲低表达后,GBM细胞的集落形成受到明显的抑制。3.4创伤愈合试验中,GALE敲减组愈合速度明显降低。3.5 transwell试验中,GALE敲减组的细胞迁移数量明显减少。3.6 western blot实验结果显示:GALE敲低表达后,N-CAD、mmp-2等肿瘤相关基因/通路蛋白的表达水平显着降低。4.GALE表达敲减后可诱导GBM细胞周期阻滞和细胞凋亡4.1流式细胞术细胞周期分析结果表明,GALE表达敲减后可增加G1期U87和U251细胞的数量。4.2 GALE表达敲减后可以促进U87和U251细胞系细胞凋亡。5.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miR-let-7i-5p与GALE的关系我们使用网络公开的生物信息学预测软件Targetscan(http://www.targetscan.org/)分析 GALE 的上游调控因子,选定 miR-let-7i-5p。6.荧光霉素实验我们进行了双荧光素酶报告试验,证实了 miR-let-7i-5p与GALE的靶向关系。miR-let-7i-5p可以抑制GALE的表达。7.miR-let-7i-5p过表达后可以降低GBM的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7.1 EdU实验证实miR-let-7i-5p过表达后,GBM细胞中的EdU阳性细胞百分比下降,有统计学意义。7.2细胞集落形成试验结果显示:miR-let-7i-5p过表达后,GBM细胞的集落形成受到了明显的抑制。7.3创伤愈合试验中,miR-let-7i-5p过表达组愈合速度明显降低。7.4 transwell试验中,miR-let-7i-5p过表达组的细胞迁移数量明显减少。7.5 western blot实验结果显示:miR-let-7i-5p过表达后显着降低了 GALE和N-CAD、mTOR等肿瘤相关基因/通路蛋白的表达水平。8.GALE敲减抑制GBM在动物体内实验中肿瘤的增殖和侵袭能力8.1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细胞的动物原位成瘤大小显着降低,而且边界更加清晰。8.2免疫组化证实sh-GALE组切片的细胞GALE蛋白表达水平降低,Bcl-2、mmp-2表达降低,增殖指数Ki-67也下降。结论1.GALE表达量与人脑胶质瘤的级别成正相关,与患者的预后情况成负相关关系。2.敲减GALE在体内和体外实验中都可以明显抑制胶质母细胞瘤的增殖和侵袭迁移能力。3.miR-let-7i-5p 与 GALE 的靶向相关,miR-let-7i-5p 抑制 GALE 的表达。4.miR-let-7i-5p过表达可以明显抑制胶质母细胞瘤的增殖和侵袭迁移能力。5.稳定敲减GALE的胶质母细胞瘤细胞在动物体内实验中增殖和侵袭迁移能力受到明显抑制。
何晓芳[3](2021)在《ADC值和DCE-MRI灌注参数在儿童幕下脑肿瘤病理分级中的诊断应用》文中提出目的探讨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在儿童幕下脑肿瘤病理分级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70例儿童幕下脑肿瘤的ADC图像,根据2016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I级13例,II级6例,III级6例,IV级45例,测量不同病理分级肿瘤实质部分的最小ADC值,经过统计学分析各组之间的差异并绘制工作特性(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预测ADC最佳临界值。结果低级别(I~II)与高级别(III~IV)幕下脑肿瘤的平均最小ADC值分别为(1.08±0.33)×10-3mm2/s和(0.48±0.15)×10-3mm2/s,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当ADC值<0.849×10-3mm2/s时,考虑为高级别可能性大,敏感性为90.2%,特异性为94.7%。I~IV级的平均最小ADC值分别为(1.17±0.31)×10-3mm2/s、(0.86±0.29)×10-3mm2/s、(0.65±0.16)×10-3mm2/s、(0.46±0.13)×10-3mm2/s,III、IV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ADC值<0.578×10-3mm2/s,考虑为IV级可能性大,敏感性为66.7%,特异性为91.1%。I、II级与II、III级组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最小ADC值有助于儿童幕下脑肿瘤的分级诊断。目的探讨动态对比增强(Dynamic contrast enhanced,DCE)磁共振灌注参数[容积转移常数(Volume transfer constant,Ktrans)、反流常数(Exchange rate constant,Kep)、血管外细胞外容积比(Volume of extravascular extracellular space per unit volume of tissue,Ve)、相对强化率的曲线下面积(i AUC)]在儿童幕下脑肿瘤病理分级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70例儿童幕下脑肿瘤的DCE-MRI图像数据。其中低级别(III级)19例,高级别(IIIIV级)51例。测量不同病理分级肿瘤实质部分的灌注参数值。对灌注参数进行Mann-Whitney U检验、Spearman相关分析,并绘制ROC曲线预测灌注参数值的最佳临界值。结果高、低级别幕下脑肿瘤的Ktrans值及Kep值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Ktrans值、Kep值与病理分级间呈正相关。当Ktrans值>0.705min-1时,考虑为高级别可能性大,敏感性为86.3%,特异性84.2%(P<0.001),当Kep值>0.612min-1时,考虑为高级别可能性大,敏感性为98%,特异性63.2%(P<0.001)。高、低级别幕下脑肿瘤的Ve值及i AU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CE-MRI灌注参数值(Ktrans,Kep)在儿童幕下脑肿瘤病理分级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卢本兆[4](2021)在《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HOXD11在脑胶质瘤中的生物学功能和意义》文中研究表明背景和目的:胶质瘤来源于神经胶质细胞,包括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星形细胞瘤、少突胶质细胞肿瘤、室管膜细胞肿瘤、髓母细胞瘤及其它来源的胶质瘤。现已是成人中枢神经系统肿瘤中最高发的原发性恶性肿瘤,世界卫生组织(WHO)将胶质瘤分为四级,将WHOI、Ⅱ级的胶质瘤归为低级别胶质瘤,WHOⅢ、Ⅳ级归为高级别胶质瘤,约占颅内肿瘤的60%,预后极差,中位生存期仅15个月左右。在临床治疗上,主要采用传统手术切除+术后化疗及放疗,但治疗作用效果仍不理想。研究发现脑胶质瘤的发生及恶性进展与基因的改变密切相关,其发生发展过程涉及基因突变、转录调节、甲基化修饰等的不同环节。对肿瘤相关基因进展研究,是肿瘤诊断和治疗的重要突破。同源盒基因(HOX gene)是决定发育的主要调节基因,越来越多研究发现HOXD11与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如口腔鳞状细胞癌、咽部鳞状细胞癌、前列腺癌等,但HOXD11在脑胶质瘤中作用研究较少,本文整合公共肿瘤数据库的胶质瘤病例数据并进行综合分析,探究HOXD11在胶质瘤表达情况及其对预后的影响,对HOXD11在胶质瘤中参与的信号通路及分子机制进行预测,探索HOXD11作为胶质瘤预后预测因子和治疗靶点的可能性。方法:通过GEAIP网站分析HOXD11在人体肿瘤组织中表达水平,下载并分析国际肿瘤基因图谱(TCGA)中脑胶质瘤的mRNA数据,分析目前研究较少的HOXD11的表达情况,筛选出胶质瘤病例与正常样本之间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同时应用RT-PCR检验HOXD11在正常组织及U251、U118MG人脑胶质瘤细胞系的表达水平。接着分析TCGA及CGGA数据库中HOXD11在不同分级胶质瘤、IDH1基因状态及1p/19q联合删失状态表达水平比较,运用K-M生存分析法探究HOXD11表达水平与胶质瘤患者预后关系,COX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进一步验证HOXD11对预后预测价值,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检验其预后预测效能。采用GO及KEGG分析HOXD11参与生物学功能及参与肿瘤形成的相关通路分析。结果:TCGA数据库中基因表达谱分析表明在胶质瘤组织中HOXD11 mRNA表达水平较正常组织上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应用荧光定量PCR显示人脑胶质瘤细胞株U251及U118MG中HOXD11 mRNA表达量较正常脑组织增高(p<0.05)。对TCGA及CGGA数据进一步分析显示,HOXD11 mRNA表达水平与胶质瘤WHO分级、IDH1基因突变状态、1p/19q联合删失状态相关(p<0.001)。HOXD11高表达往往提示胶质瘤患者总生存期(OS)较短,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HOXD11是影响胶质瘤患者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且能较为准确预测胶质瘤患者预后。GO分析显示HOXD11参与的生物学过程包括新生血管形成、细胞分裂等过程,KEGG富集分析显示HOXD11通过P53信号通路及细胞周期调控等途径促进胶质瘤进展及影响患者预后。结论:HOXD11在脑胶质瘤中呈高表达状态,且在不同WHO分级、IDH基因突变状态、1p/19q染色体删失状态的表达具有显着差异,可作为预测胶质恶性程度指标之一。在临床预后方面,HOXD11高表达提示患者总生存期较短,是影响胶质瘤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其可能通过p53信号通路、细胞周期、微血管血管形成等途径影响肿瘤进展。
苏妍[5](2021)在《多参数磁共振联合直方图分析在较低级别星形细胞瘤IDH基因分型诊断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术前无创性预测较低级别星形细胞瘤的异柠檬酸脱氢酶(IDH)基因分型,有助于评估患者预后以及制订临床治疗方案。本研究旨在探讨常规磁共振(c MRI)、动态磁敏感对比增强灌注加权成像(DSC-PWI)和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VIM)成像联合直方图分析在预测较低级别星形细胞瘤IDH基因分型中的应用价值,以期提高胶质瘤IDH基因分型诊断的准确性。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20年6月经我院手术组织病理证实的33例IDH突变型和21例IDH野生型较低级别星形细胞瘤(WHOⅡ及Ⅲ级星形细胞瘤)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均行c MRI平扫+增强、DSC-PWI和IVIM成像检查。分析肿瘤的c MRI特征,包括肿瘤的发生部位、瘤周水肿、瘤脑界面、信号强度及强化特征等。采用3D slicer提取全肿瘤体积的DSC-PWI及IVIM参数直方图特征(均值、中位数、第10百分位数、第90百分位数、四分位数间距、偏度及峰度)。计数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Pearson’s卡方检验或Fisher’s精确概率法,计量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De Long检验及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及比较各影像参数及联合参数的预测效能。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各影像参数直方图特征与较低级别星形细胞瘤IDH基因分型间的关系。结果:(1)IDH突变型较低级别星形细胞瘤较野生型常见于额叶,33例突变型肿瘤中位于额叶者22例,占66.67%。IDH野生型较低级别星形细胞瘤的瘤周水肿较突变型显着,21例野生型肿瘤中伴瘤周水肿者10例,占47.62%(P均<0.05)。(2)在DSC-PWI及IVIM参数的直方图特征中,IDH野生型较低级别星形细胞瘤的CBV90th、CBVIQR、Dkurtosis、Dskewness、D*median值显着高于IDH突变型肿瘤,而Dmean、Dmedian、D10th、D90th、DIQR值显着低于IDH突变型肿瘤(P均<0.05)。单变量分析结果显示,Dskewness值在预测较低级别星形细胞瘤IDH基因分型的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817,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61.90%、93.94%。Dskewness值的诊断效能明显高于CBVIQR及D*median(AUCDskewness=0.817,AUCCBVIQR=0.680,AUCD*median=0.693)(P均<0.05)。(3)联合参数的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联合c MRI及Dskewness参数在较低级别星形细胞瘤IDH基因分型预测中具有最高诊断效能(AUC=0.903,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71.43%、96.97%);进一步联合c MRI、CBVIQR及Dskewness参数并不能提高较低级别星形细胞瘤IDH基因分型的预测效能(AUC=0.903)(P>0.05)。(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Dskewness值是较低级别星形细胞瘤IDH基因分型的独立预测因子。具有较高Dskewness值(>0.37)的星形细胞瘤,提示其IDH基因分型是IDH野生型(OR:19.586;95%CI:2.667-143.826;P=0.004)。结论:(1)基于DSC-PWI、IVIM的全瘤直方图分析有助于预测较低级别星形细胞瘤的IDH基因分型;(2)c MRI及IVIM联合直方图分析在预测较低级别星形细胞瘤IDH基因分型中具有最佳预测性能;(3)Dskewness值是较低级别星形细胞瘤IDH基因分型的独立预测因子。
陈煜豪[6](2021)在《DSC-PWI与脑胶质瘤病理分级及Ki-67表达关系的临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脑胶质瘤是颅内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起源于神经胶质细胞或者干细胞的恶性肿瘤,在所有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中占80%。本研究旨在探究DSC-PWI对脑胶质瘤的术前病理分级和肿瘤内Ki-67抗原表达指数及程度初步评估的作用及意义,为脑胶质瘤术前影像学、临床以及病理学诊断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提高其诊断效能。材料和方法收集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从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内常规CT或MR检查发现的脑组织内占位性病变患者。经纳入及排除标准筛选后,共35例患者符合入选标准。按照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级,低级别胶质瘤(LGG)组12例,高级别胶质瘤(HGG)组23例。本研究患者均使用Philips 3.0T磁共振扫描仪行常规MRI增强及DSC-PWI扫描,利用飞利浦后处理工作站(Philips Intelli Space Portal)分析DSC-PWI序列,将每个患者的灌注数值进行标准化处理后,统计分析各灌注参数对LGG与HGG的术前分级诊断的价值,并利用ROC曲线评价肿瘤rCBF、rCBV值以及两个参数联合应用对于LGG与HGG鉴别诊断的效能及最佳阈值。术后组织学病理均测量Ki-67抗原的表达指数,并评估DSC-PWI灌注参数与Ki-67抗原表达指数的关系,并利用ROC曲线评价rCBF、rCBV值以及两个参数联合应用对于判断Ki-67表达程度高低的效能及最佳阈值。研究结果共35例患者。首先分为LGG、HGG组,两组间年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而体重及性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LGG组的rCBF、rCBV数值分别为1.91±0.91、1.96±0.95,HGG组的rCBF、rCBV数值分别为3.54±1.37、3.41±0.95,两组间的rCBF、rCBV值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且具有显着的正相关(r=0.543、0.602,P<0.01)。对WHO II-IV及CG行组间分析,II级脑胶质瘤rCBF、rCBV值分别与III级、IV级有显着的统计学差异(P<0.01)。对rCBF、rCBV与CG分组进行ROC曲线分析,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39、0.870,约登指数分别为0.620、0.790时,对于鉴别LGG与HGG最佳阈值分别为2.33(敏感度/特异性=87.0%/75.0%)、2.10(敏感度/特异性=95.7%/83.3%)。LGG组Ki-67抗原表达中位指数及四分位数间距为5%、(5%,8%)3%;,HGG组Ki-67抗原表达指数中位指数及四分位数间距为25%、(15%,40%)25%,两组间Ki-67抗原表达指数均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且具有显着的正相关(r=0.802,P<0.01)。对WHO II-IV脑胶质瘤的Ki-67抗原表达指数行组间分析,II级脑胶质瘤Ki-67抗原表达指数分别与III级、IV级有显着的统计学差异(P<0.01)。将患者分为Ki-67低表达(共12人)及高表达(共23人)两组,低表达组的rCBF、rCBV数值分别为1.74±0.80、1.80±0.72,高表达组的rCBF、rCBV数值分别为3.62±1.28、3.50±0.91,两组间的rCBF、rCBV值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对rCBF、rCBV与Ki-67抗原低、高表达组进行ROC曲线分析,当AUC分别为0.889、0.928,约登指数分别为0.746、0.873时,对于判断Ki-67抗原表达高低的最佳阈值分别为2.33(敏感度/特异性=91.3%/83.3%)、2.16(敏感度/特异性=95.7%/91.7%)。本研究亦发现DSC-PWI参数中rCBF、rCBV值分别与对数化的Ki-67抗原表达指数近似于线性正相关(R=0.739、0.751,P<0.01)。本研究中,r MTT、r TTP值无论对CG分级还是Ki-67抗原的表达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DSC-PWI灌注技术对CG术前分级以Ki-67抗原表达指数的初步评估有重要意义。(2)LGG和HGG两组之间,rCBF、rCBV值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和正相关,与Ki-67抗原表达指数亦呈显着正相关。(3)rCBF、rCBV值与对数化后的Ki-67抗原表达指数近似于线性正相关。(4)rCBV值对于鉴别LGG和HGG以及Ki-67抗原表达的高低的判断的效能要优于rCBF值。(5)DSC-PWI技术中,rMTT、rTTP值无论对CG分级还是Ki-67抗原的表达均无统计学意义。
薛晶[7](2021)在《基于TMT蛋白质组学的差异蛋白PP1γ在胶质瘤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探索胶质瘤差异表达蛋白,了解差异表达蛋白的生物学功能及相互作用网络,筛选调控重要信号通路的关键因子,研究关键差异蛋白在胶质瘤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为改善胶质瘤预后提供新的治疗靶点奠定理论基础。方法:1)选择5对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GBM)及手术路径非肿瘤脑组织,应用串联质谱标签(Tandem mass tags,TMT)蛋白质组学技术筛选差异表达的蛋白质,通过GO分析、IPA(Ingenuity Pathway Analysis)生物分析平台、KEGG、PPI及GEPIA分析等生物信息学方法,探索差异表达蛋白的主要功能、蛋白互作网络、上游调控因子、参与的信号通路及预后意义,筛选出调控重要信号通路的关键因子;2)选择低级别胶质瘤(Low grade glioma,LGG)和GBM石蜡包埋组织样本制作组织芯片,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在组织芯片中检测差异蛋白PP1γ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之间的关系;在LGG中通过Sanger测序技术检测异柠檬酸脱氢酶1(Isocitrate dehydrogenase 1,IDH1)突变,并通过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检测1p19q共缺失,分析不同分子分型中PP1γ表达水平的差异;3)构建PP1γ稳定低表达细胞株,研究PP1γ沉默对GBM细胞增殖、细胞凋亡、细胞周期及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观察PP1γ沉默对Yes相关蛋白1(Yes-associated protein1,YAP1)磷酸化水平、YAP1在胞核/胞浆中的定位和表达量及对干细胞多潜能标记物Sox2,Oct4和Nanog表达水平的影响;分析PP1γ沉默对干细胞标志物CD133阳性率、细胞悬浮球形成能力及替莫唑胺(Temozolomide,TMZ)药物敏感性的影响。结果:1)根据TMT蛋白质组学共鉴定出2458个差异表达蛋白质,包括1398个上调的差异表达蛋白和1060个下调的差异表达蛋白,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及文献报道,Hippo/YAP1信号通路是差异表达蛋白显着富集的重要信号通路,PP1γ是上调的差异表达蛋白并处于Hippo/YAP1信号通路的关键位点;2)PP1γ在胶质瘤组织中高表达,PP1γ表达与WHO分级、Ki-67、YAP1和Sox2的表达呈正相关,在LGG中PP1γ在IDH1突变型中低表达,PP1γ高表达是胶质瘤预后差的独立影响因素;3)PP1γ沉默抑制了胶质瘤细胞增殖、促进了细胞凋亡、使细胞阻滞于G0/G1期并抑制了细胞侵袭和迁移的能力;PP1γ沉默使YAP1磷酸化水平升高,增加了YAP1在胞浆中的表达,降低了YAP1在胞核中的表达,并抑制了干细胞多潜能标记物Sox2,Oct4和Nanog的表达;PP1γ沉默降低了干细胞标记物CD133阳性细胞比例,抑制了细胞悬浮球形成能力,增强了胶质瘤细胞对TMZ药物处理的敏感性。结论:PP1γ是GBM中上调的关键差异表达蛋白,PP1γ高表达与胶质瘤恶性程度高及预后不良相关,PP1γ主要通过YAP1/Sox2途径调控胶质瘤细胞增殖、侵袭、GSCs干性特征维持及TMZ药物敏感性。PP1γ可能成为新的胶质瘤靶向治疗的重要因子。
李昇霖[8](2021)在《能谱CT定量评估C6脑胶质瘤放疗联合地塞米松的实验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探讨能谱CT定量参数评估C6脑胶质瘤放疗联合地塞米松对于肿瘤实体增殖抑制、及肿瘤免疫微环境的动态监测研究。方法及材料100只雄性Wister大鼠,右侧基底节种植C6胶质瘤细胞,接种后第14(T0时间点)、20(T6时间点)、26(T12时间点)天能谱CT增强扫描,T0时间点确定98只大鼠成瘤,预实验24只荷瘤鼠随机分为四组用于生存观察,74只大鼠随机分为四组,即对照组(A组),地塞米松治疗组(B组),放射治疗组(C组),放射联合地塞米松治疗组(D组)。于T0、T6、T12时间点每组处死6只荷瘤鼠分别作为脑组织含水量测定(3只)和脑组织病理学分析(3只)。A组于检测成瘤后的第一天(即:T1时间点)单次假辐照并每天静脉注射生理盐水(5mg/kg/12天),C、D组于T1时间点单次8Gy立体定向放射治疗,B、D组于T1时间点每天静脉注射地塞米松(5mg/kg/12天)。获取并处理能谱CT图像,计算不同时间点肿瘤实体区(L1)、瘤周区(L2)及肿瘤实体镜像脑组织区(L3)感兴趣区内的能谱定量参数,包括40Kev~70Kev单能量CT值、碘浓度值(IC)、水浓度值(WC)、能谱曲线斜率((?))。统计脑组织含水量和VEGF、Ki-67、CD11b免疫组化染色阳性细胞计数,然后,统计学分析不同区域能谱CT定量参数与脑组织含水量、VEGF、Ki-67、CD11b阳性细胞计数的相关性。结果1、四组荷瘤鼠肿瘤实体区(L1)碘浓度值(IC)[T6时间点IC值A:B:C:D组=(7.63±1.05):(6.35±1.53):(3.47±0.34):(3.06±0.47)100ug/cm3,T12时间点IC值A:B:C:D组=(7.48±1.12):(6.15±1.91):(1.55±0.19):(2.19±0.90)100ug/cm3]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四组荷瘤鼠L1区IC值与VEGF、Ki-67增殖指数具有较强的正相关相性(r>0.69,p<0.05),其中D组IC值与VEGF、Ki-67增殖指数相关性最强(r>0.89,p≤0.001)。2、四组荷瘤鼠肿瘤实体区(L1)能谱曲线斜率((?))[T6时间点(?)值A:B:C:D组=(-1.43±0.24):(-1.21±0.23):(-0.63±0.08):(-0.55±0.08),T12时间点(?)值A:B:C:D组=(-1.36±0.13):(-1.15±0.34):(-0.31±0.11):(-0.4±0.22)]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A、C、D组荷瘤鼠L1区(?)值与VEGF、Ki-67增殖指数具有较强的负相关性(r>-0.67,p<0.05)。3、B组、C组、D组与A组瘤周区(L2)水浓度值(WC)相比[T6时间点WC值B:C:D:A组=(1047.82±5.67):(1069.74±6.79):(1057.78±4.61):(1057.74±5.23)mg/cm3,T12时间点WC值B:C:D:A组=(1048.74±8.68):(1078.41±3.31):(1055.74±8.27):(1065.92±3.22)mg/cm3]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A、B、C组荷瘤鼠瘤周WC值与CD11b具有良好的正相关性(r>0.71,p<0.05),其中C组L2区WC值与CD11b具有最强的正相关性(r=0.93,p<0.001)。A组(r=0.81,p<0.01)、C组(r=0.90,p<0.01)L2区WC值与脑组织含水量存在较强的正相关性。结论1、肿瘤实体区碘浓度值、能谱曲线斜率与肿瘤VEGF、Ki-67增值指数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变化,推断能谱CT一定程度能够无创性反应C6胶质瘤肿瘤血管及细胞增殖状态。2、C6胶质瘤瘤周区能谱CT水浓度值与CD11b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变化,推断能谱CT定量参数水浓度值一定程度上能够宏观反应C6胶质瘤放疗联合地塞米松干预措施后肿瘤免疫微环境的改变。3、能谱CT定量参数碘浓度值、水浓度值、能谱曲线斜率有望实现动态反应C6胶质瘤不同干预措施下肿瘤微观层面的信息,为胶质瘤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提供了新的探索方法。
郝文龙[9](2021)在《异甘草素联合替莫唑胺对缺氧环境中SHG44胶质瘤细胞血管生成拟态的影响及机制研究》文中指出目的:研究异甘草素(Isoliquiritigenin,ISL)联合替莫唑胺(Temozolomide,TMZ)对缺氧环境中SHG44胶质瘤细胞的血管生成拟态(Vasculogenicmimicry,VM)和细胞增殖能力及迁移距离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使用二氯化钴模拟缺氧环境,分别用空白对照、异甘草素(160umol/L)、替莫唑胺(200umol/L)、异甘草素+替莫唑胺(160umol/L+200umol/L)处理SHG44胶质瘤细胞24h,利用三维培养法来检测SHG44胶质瘤细胞生成血管生成拟态的能力;利用CCK-8法来判断SHG44胶质瘤细胞的增殖能力的改变;利用细胞划痕实验判断SHG44胶质瘤细胞的迁移距离,利用免疫蛋白印迹(western blotting)技术分别测定与血管生成拟态有关的蛋白: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metallopeptidase-2,MMP-2)、上皮细胞激酶A2(rythropoietin-producinghepatocellular,EphA2)以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含量的改变。结果:1.第一部分实验与缺氧环境中的空白对照组、异甘草素、替莫唑胺单药组相比较,异甘草素+替莫唑胺组SHG44胶质瘤细胞的血管生成拟态数量和长度减小更加显着,细胞的增殖能力减小更加显着,细胞的扩散和迁移距离也明显缩短更加显着,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第二部分实验通过Western blotting实验得出:在缺氧环境中,空白对照组、异甘草素组以及替莫唑胺组中胶质瘤细胞的MMP-2、VEGF以及EphA2蛋白的含量无明显减少,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异甘草素+替莫唑胺组中MMP-2、VEGF以及EphA2蛋白的含量有非常显着的下降,其含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第一部分实验ISL+TMZ可抑制缺氧环境中SHG44细胞VM的形成以及细胞的增殖能力和迁移距离。2.第二部分实验ISL+TMZ对SHG44细胞血管生成拟态和细胞增殖以及迁移距离的抑制,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减少MMP-2、EphA2和VEGF蛋白的表达。
郭靖琳[10](2020)在《三维与二维光学成像在胶质母细胞瘤空间异质性研究中的比较与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胶质瘤(Glioma)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原发性肿瘤,占成人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80%以上。其中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 Multiform,GBM)最为常见,恶性程度最高。GBM具有分化差,细胞多形性,核异型性,活跃的有丝分裂象,微血管肾小球样增生以及假栅栏样坏死等病理特征。目前临床上GBM的公认治疗手段为最大安全范围内手术切除肿瘤,同时结合放疗、化疗。但是GBM患者的预后不容乐观。随着对GBM认识加深,GBM的异质性被认为是各种全面治疗抵抗以及预后不良的关键原因。然而传统的组织切片,采用苏木素-伊红染色、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荧光等二维(2D)的分析方法难以全面体现GBM空间异质性。近年研发出来的利用化学试剂使器官或大块生物组织透明,光学仪器直接进行观察的透明化-三维(3D)成像技术在神经网络研究中得到广泛运用。本研究通过从细胞形态、细胞分布特征、组织结构、GBM细胞空间分布异质性四个方面对透明化-3D成像技术与2D图像成像技术的图像信息呈现特点进行比较。第一章光学组织透明化技术适用于正常脑组织与GBM组织方法:应用CUBIC和iDISCO+光学组织透明化技术分别对正常大鼠脑和人类GBM及正常脑组织处理,并使用DAPI进行细胞核染色,通过使用多光子显微镜对深部组织成像,评估透明化3D成像效果。结果:应用CUBIC和iDISCO+光学组织透明化技术分别处理大鼠脑组织和GBM组织后,观察到组织透亮,光线未发生明显扭曲,多光子显微镜从不同角度,不同深度清晰详细人类GBM及正常脑组织成像。第二章2D与3D成像方式在脑组织与GBM组织中的比较方法:应用IHC、IF技术在组织石蜡包埋切片、GBM原代细胞培养进行标记染色,显微镜成像;应用光学组织透明化技术对脑组织透明化,进行标记染色,多光子显微镜3D成像。结果:细胞形态、分布以及大体空间结构三方面对比发现在2D技术图像中阳性结果清晰可靠却未能整体三维观察,缺乏立体形态信息;光学组织透明化3D成像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深度、不同层面定性、定量及整体观察细胞形态、分布,此外还清晰展示了脑组织中髓鞘与血管的走行,展现出了 3D成像反映组织细节空间建构的优势。第三章3D成像方法为GBM提供了精确的空间异质性信息方法:应用光学组织透明化技术、IF技术分别处理GBM组织,细胞干性标记,星形胶质细胞分化标记,血管标记,免疫细胞标记荧光染色,应用多光子显微镜、荧光显微镜分别成像分析。结果:GBM组织中不同深度层面肿瘤细胞的干性、分化程度、微血管及免疫细胞细胞密度不均匀分布。总的来说2D成像方法准确展示出了细胞的平面形态和蛋白表达定位,3D成像方法在跨越大尺度空间的细胞立体形态、分布以及组织大型结构时展现了显着优势。此外,联合运用2D和3D的成像分析方法进一步发挥优势认识了 GBM细胞的空间异质性。
二、人脑胶质瘤组织内微血管定量的临床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人脑胶质瘤组织内微血管定量的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DWI、IVIM和DKI在儿童脑肿瘤分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磁共振扩散成像技术在儿童脑肿瘤中的应用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miR-let-7i-5p靶向GALE抑制人胶质母细胞瘤增殖和侵袭迁移特性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附图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英文文章 |
(3)ADC值和DCE-MRI灌注参数在儿童幕下脑肿瘤病理分级中的诊断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ADC值在儿童幕下脑肿瘤病理分级中的诊断应用 |
背景 |
对象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第二部分 DCE-MRI灌注参数在儿童幕下脑肿瘤病理分级中的诊断应用 |
背景 |
对象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DCE-MRI 在儿童脑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HOXD11在脑胶质瘤中的生物学功能和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表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材料和分析方法 |
1. 胶质瘤公共数据库数据获取及分析 |
2. 荧光定量PCR的实验及其材料 |
3. 统计方法 |
第三章 结果 |
1. HOXD11在胶质瘤中差异性表达 |
2. HOXD11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情况 |
3. HOXD11表达与胶质瘤患者预后关系 |
4. 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 |
5. GO和KEGG分析 |
第四章 讨论 |
第五章 研究的局限和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HOX基因在胶质瘤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简介 |
(5)多参数磁共振联合直方图分析在较低级别星形细胞瘤IDH基因分型诊断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多模态MRI在较低级别星形细胞瘤IDH突变状态中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DSC-PWI与脑胶质瘤病理分级及Ki-67表达关系的临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材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数据采集 |
1.3 统计学分析 |
第二部分 结果 |
2.1 研究对象基本资料 |
2.2 各级别脑胶质瘤与DSC灌注参数的关系 |
2.3 脑胶质瘤级别与免疫组化KI-67 抗原表达指数的关系 |
2.4 DSC-PWI灌注参数值与免疫组化KI-67 抗原表达的关系 |
第三部分 讨论 |
3.1 脑胶质瘤概述 |
3.2 动态磁敏感对比灌注加权成像的原理及与脑胶质瘤分级关系 |
3.3 脑胶质瘤分级、DSC-PWI参数与KI-67 抗原表达指数的关系 |
3.4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四部分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磁共振灌注成像技术在脑胶质瘤中的应用 |
综述参考文献 |
附图 |
致谢 |
(7)基于TMT蛋白质组学的差异蛋白PP1γ在胶质瘤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胶质瘤差异表达蛋白的筛选和初步验证 |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仪器与试剂 |
1.3 研究方法 |
1.4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二部分 差异蛋白PP1γ与胶质瘤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仪器与试剂 |
1.3 研究方法 |
1.4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部分 PP1γ对胶质瘤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仪器与试剂 |
1.3 研究方法 |
1.4 数据统计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蛋白磷酸酶 1 与恶性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个人简介 |
新疆医科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导师评阅表 |
(8)能谱CT定量评估C6脑胶质瘤放疗联合地塞米松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引言 |
第一章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1.1 实验动物 |
1.1.2 实验试剂及设备 |
1.1.3 C6胶质瘤细胞培养 |
1.2 实验方法 |
1.2.1 构建大鼠C6 胶质瘤模型 |
1.2.2 时间节点设计 |
1.2.3 C6胶质瘤模型成瘤检测 |
1.2.4 实验干预措施及脑组织含水量测定 |
1.2.5 图像后处理及肿瘤体积测量 |
1.2.6 荷瘤鼠标本取材 |
1.2.7 病理HE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 |
1.2.8 免疫组化阳性细胞计数 |
1.3 统计学分析 |
第二章 结果 |
2.1 大鼠生存分析及成瘤检测结果 |
2.2 荷瘤鼠脑组织含水量、含水率测定结果 |
2.3 大鼠能谱CT增强扫描结果 |
2.4 能谱CT各定量参数分析结果 |
2.5 荷瘤鼠脑组织病理学结果 |
2.5.1 组织HE染色结果 |
2.5.2 VEGF、Ki-67、CD11b阳性细胞比例 |
2.6 能谱CT定量参数与脑组织含水量、VEGF、Ki-67、CD11b阳性细胞数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
2.6.1 能谱CT定量参数水浓度值与脑组织含水量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
2.6.2 能谱CT定量参数与VEGF、Ki-67、CD11b相关性分析结果 |
第三章 讨论 |
3.1 荷瘤鼠生存状态分析和放射性脑水肿的验证 |
3.2 荷瘤鼠VEGF、Ki-67增殖指数与能谱CT定量参数相关性分析 |
3.3 荷瘤鼠CD11b阳性细胞与能谱CT定量参数相关性分析 |
第四章 结论 |
第五章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医学影像技术在胶质瘤动物实验中的研究现状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异甘草素联合替莫唑胺对缺氧环境中SHG44胶质瘤细胞血管生成拟态的影响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技术路线图 |
实验一 异甘草素联合替莫唑胺对缺氧环境中SHG44胶质瘤细胞血管生成拟态及细胞增殖能力和迁移距离的作用 |
1.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用细胞株 |
1.2 主要仪器 |
1.3 主要试剂 |
1.4 试剂制备 |
1.5 SHG44 胶质瘤细胞培养技术 |
1.6 三维培养法观察并拍照记录不同用药分组对细胞VM的影响 |
1.7 CCK-8 检测不同用药分组对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 |
1.8 划痕实验检测不同分组用药对缺氧环境下胶质瘤SHG44 细胞迁移的影响 |
1.9 统计分析 |
2.结果 |
2.1 异甘草素联合替莫唑胺对细胞VM形成的抑制 |
2.2 异甘草素联合替莫唑胺对细胞增殖能力的作用 |
2.3 异甘草素联合替莫唑胺对细胞迁移距离的作用 |
3.讨论 |
实验二 异甘草素联合替莫唑胺对缺氧环境中SHG44 胶质瘤细胞血管生成拟态和增殖迁移影响的机制探讨 |
引言 |
1.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用细胞株 |
1.2 主要仪器 |
1.3 主要试剂 |
1.4 试剂制备 |
1.5 SHG44 胶质瘤细胞培养技术 |
1.6 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EphA2、MMP-2、VEGF蛋白表达水平 |
1.7 统计分析 |
2.结果 |
3.讨论 |
结语 |
1.主要结论 |
2.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文献综述 异甘草素在脑胶质瘤治疗中的作用与进展 |
参考文献 |
研究生期间主要成果 |
(10)三维与二维光学成像在胶质母细胞瘤空间异质性研究中的比较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光学组织透明化技术适用于正常脑组织与GBM组织 |
一、引言 |
二、材料与方法 |
三、结果 |
第二章 2D与3D成像方式在脑组织与GBM组织中的比较 |
一、引言 |
二、材料与方法 |
三、结果 |
第三章 3D成像方法为GBM提供了精确的空间异质性信息 |
一、引言 |
二、材料与方法 |
三、结果 |
全文讨论 |
参考文献 |
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
致谢 |
四、人脑胶质瘤组织内微血管定量的临床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DWI、IVIM和DKI在儿童脑肿瘤分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D]. 林姗. 福建医科大学, 2021(02)
- [2]miR-let-7i-5p靶向GALE抑制人胶质母细胞瘤增殖和侵袭迁移特性的机制研究[D]. 孙晓朋. 山东大学, 2021(11)
- [3]ADC值和DCE-MRI灌注参数在儿童幕下脑肿瘤病理分级中的诊断应用[D]. 何晓芳. 广州医科大学, 2021(02)
- [4]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HOXD11在脑胶质瘤中的生物学功能和意义[D]. 卢本兆. 汕头大学, 2021(02)
- [5]多参数磁共振联合直方图分析在较低级别星形细胞瘤IDH基因分型诊断中的应用研究[D]. 苏妍. 福建医科大学, 2021(02)
- [6]DSC-PWI与脑胶质瘤病理分级及Ki-67表达关系的临床应用研究[D]. 陈煜豪. 广州医科大学, 2021(02)
- [7]基于TMT蛋白质组学的差异蛋白PP1γ在胶质瘤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 薛晶. 新疆医科大学, 2021(08)
- [8]能谱CT定量评估C6脑胶质瘤放疗联合地塞米松的实验研究[D]. 李昇霖. 兰州大学, 2021(12)
- [9]异甘草素联合替莫唑胺对缺氧环境中SHG44胶质瘤细胞血管生成拟态的影响及机制研究[D]. 郝文龙.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21(01)
- [10]三维与二维光学成像在胶质母细胞瘤空间异质性研究中的比较与应用研究[D]. 郭靖琳. 南方医科大学,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