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食品从业人员检测HBsAg和HBeAg结果分析(摘要)(论文文献综述)
杨慧珍(Yang Huei-Chen)[1](2019)在《台湾医家黄正昌医师学术思想探讨及其临床经验整理》文中提出黄正昌医师是一个学徒出身的中医师,担任过多个医学会理事长,是台湾知名中医师。他是少数集合中药房与中医诊所并存的传统中医医疗模式,在治疗中对许多疾病有其特殊经验的诊疗方式,不少患者都是长期被病痛所困扰,在黄医师的悉心治疗下获得改善。能成为良医必然有其独特的辨证思路和治法,是值得探讨的缘由。本研究在导师的指导下采取访谈及搜集资料方式,收集整理黄正昌医师诊疗经验及独到心得,并参考黄正昌医师经年累计的宝贵临床病例,从中研究病案的治疗特点及用药规律。将黄医师的学习历程、学术源流,诊疗经验,临床独到之心得等以录影及录音方式记录,并整理汇集为文后,以供中医同业作为学习中医的参考资料。本文共分六大部分,具体研究内容涵盖如下:(1)黄正昌医师简介及研究缘由,(2)黄正昌医师学术思想特点,(3)黄正昌医师临床治病思维模式,(4)肝胆病诊疗探讨与临床案例解析,(5)保肝平胃思想诊疗探讨与临床案例解析,(6)学习黄正昌医师学术思想的临床实践等。黄医生的学术思想在中医理论的架构下,包含整体观的全面思考,四诊合参,病证结合和标本同治观念。他重视阴阳调合,并且认为现代中医,最好是中西医的知识都要精通。采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西医有灵活的检查工具,中医有依证型不同相对应的药材,知道中西医的疗效极限和副作用,才能当一个称职的中医师。他治疗疾病特色除了正规药材外,还采用台湾本土药材和虫药,因此对病人的治疗有了更宽广的帮助。黄正昌医师在治病的思维模式中,重视望诊,尤重视望目,且重视观察病人的气色盛衰。他辨证思路是以阴阳为纲,多因合病以阴阳互补方式进行。治法中他特别重视保肝平胃的思想,因为肝胆和脾胃的关系最为密切。黄正昌医师研究肝脏多年,在肝胆病的治疗上,颇有心得。他以“阴阳为纲”辨证分型,并以“保肝平胃解毒”基础下循证医治,治疗上首重保肝利胆,不活动型肝炎采保肝、健脾、扶正为主,解毒为辅,活动型肝炎以解毒为主,保肝、健脾、扶正为辅。在遣方用药上,黄正昌医师治疗疾病时除了使用正规本草药材外,还会参考台湾名间偏方,如利用台湾本土药材叶下珠治疗肝炎,蛇胆治黄疸等。对於病毒性肝炎治疗,肝癌,肝硬化治疗,都有提出不同治法与诊疗案例,供学医者参考。另外他建议六M理论对肝藏的保健预防。论文中除列举了病毒性肝炎的相关案例外,还列举了保肝平胃思想为主的十个案例。例如:一、中风后遗症,二、斗鸡眼,三、油风,四、荨麻疹,五、失眠,六、重症肌无力,七、类风湿性关节炎,八、过敏性鼻炎,九、腮腺炎、十、流行性感冒等辨证治法和案例。学习黄正昌医师学术思想的临床实践则包括:一、胃痛,二、便秘,三、女子痛经,四、女子带下病等。在附录中还有黄正昌医师的个人经历和他的学术成就等珍贵照片。本研究系首次对黄正昌医师,治疗疾病的学术思想,和临床治疗方法经验进行收集整理、归纳总结。并讨论其与各种治疗疾病的方法进行比较,以明确黄正昌医师对疾病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为临床治疗疾病提供新的思路。研究讨论结束将撰写相关综述及论文在国内期刊发表,通过本研究总结有效的治疗方法,为临床以中医药治疗本病提供参考,并将其资讯整理归纳后得以永久保存,进而推广宣导,从而指导临床。
殷晓辰[2](2019)在《重组蛋白疫苗抗原分子表征稳定性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类病毒颗粒为基础的重组蛋白疫苗近年来不断发展,目前已有针对HBV、HPV和HEV这三种病毒的重组蛋白疫苗成功上市。类病毒颗粒能够在分子表面充分展示关键表位,刺激抗原提呈及免疫反应的进行,在疫苗的研发中备受青睐。而重组蛋白分子表征的稳定性是保证疫苗发挥免疫原性及抗原性的关键。本文以两种重组蛋白为例对抗原分子表征的稳定性展开研究。一方面,对已上市的戊肝疫苗进行实时稳定性及热稳定性分析。另一方面,对潜力候选疫苗乙肝治疗性抗原的热稳定性展开探索。在戊肝疫苗稳定性研究方面,首先,本研究选取在2-8℃存放36个月的戊肝疫苗样品进行实时稳定性分析。体内效力结果证明戊肝疫苗经长期储存后仍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体外免疫化学检测中,选择不同特点的8株p239特异性单抗,针对重组蛋白p239的不同表位进行分子表征稳定性分析,不同的体外检测方法得出一致的结论,戊肝疫苗经长期储存后,至少保持50%以上的抗原性。生物物理及生物化学检测方法(LC-MS、MALDI-TOF MS、TEM、CE-SDS、HPSEC)证明,长时间储存后,戊肝疫苗的p239抗原的蛋白完整性及颗粒性基本保持稳定不变。接下来,本研究对热加速后的戊肝疫苗样品进行了体内及体外效力检测。效力试验证明,42℃热加速2周以内,戊肝疫苗的ED50仍小于放行标准(1.0 μg),且能保持50%及以上的抗原性,这部分数据为戊肝疫苗申请CTC提供可行性数据支持。在乙肝治疗性抗原热稳定性研究方面,首先,针对乙肝治疗性抗原原液的热稳定性进行研究,通过对缓冲液条件的摸索,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SEC)、差式扫描量热法(DSC)以及双抗夹心ELISA法进行检测,最终确定最佳缓冲液配方(5 mMPB 7.0+100 mMNaCl+0.3%Tween 80)。在最佳缓冲条件下,乙肝治疗性抗原原液在50℃热加速7天仍能保持近1 00%的抗原性。随后,对吸附佐剂的乙肝治疗性抗原的热稳定性分析,利用SDS-PAGE、DSC及双抗夹心ELISA法进行检测,发现佐剂的存在不会削弱乙肝治疗性抗原的热稳定性,并且三种新型佐剂FH-003A、5.7xFH-003A和FH-002A对于维持蛋白完整性具有促进作用。综上所述,本研究完成了戊肝疫苗36个月实时稳定性的研究,证明了戊肝疫苗长期储存后仍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抗原性、颗粒性及蛋白完整性。戊肝疫苗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为未来戊肝疫苗申报CTC提供数据支持。乙肝治疗性抗原无论在原液状态还是与佐剂吸附后均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这一结果为乙肝治疗性抗原成为潜力候选治疗性乙肝疫苗提供数据支持。
李宝珍[3](2017)在《以社区体检为基础的济南市章丘区人群慢性乙肝病毒感染流行及转归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背景]乙型病毒性肝炎(Viral Hepatitis B,简称乙肝)是由乙肝病毒(HepatitisB Virus,HBV)感染肝细胞导致肝脏炎症病变为主的传染性疾病,是全球和我国重点控制的疾病,是我国最为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我国作为乙肝大国,HBV感染者约9300万,而慢性乙型肝炎病例约2000万,每年因乙肝相关肝病死亡病人估算有30万例。感染者和死亡者数量均占据了全球相应病例的1/3,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降低乙肝发病率和病死率在乙肝防控中尤其重要。目前我国乙肝感染状况调查一般为抽样调查。基于社区全体居民查体的乙肝感染状况的调查,与基于抽样调查相比更能真实反映人群乙肝流行状况,对于了解一个地区HBV感染现状,开展相关干预均具有重要意义。HBV新发慢性感染特别是新发慢性感染是评价一个地区乙肝控制的直接指标,而我国常用急性乙肝发病率作为替代指标,且其数据来源于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误报情况较为多见。因此研究HBV新发慢性感染及影响因素对于制定综合防治措施具有指导意义。既往对慢性乙肝感染者临床特征的研究多是以医院为基础的针对乙肝病例的研究,在社区水平上对HBsAg阳性者的临床构成及特征相关研究还很少。全面分析社区水平上HBsAg阳性者的临床构成、特征、转归及乙肝五项指标及其不同组合在人群中流行现状,对于科学制定慢性乙肝感染者管理策略降低乙肝病死率是十分重要的。[研究目的]1.分析济南市章丘区人群HBsAg流行现状,以及HBsAg阳性人群HBV血清学指标组合的流行状况,为掌握该地区人群中乙肝易感者和传染源的比例和分布情况提供参考;2.通过比较两次查体数据获取济南市章丘区社区人群乙肝新发慢性感染率及分布特征,为确定该地区乙肝防治重点人群提供数据支持;3.通过HBsAg阳性者随访,对不同临床状态HBsAg阳性者的临床转归及相关因素进行探讨,为科学制定HBV慢性感染者管理政策提供参考。[研究方法]1.调查方法根据地理位置、经济状况、人员流动性,从济南市章丘区20个镇街中,抽取圣井、官庄、龙山、党家、刁镇、绣惠、枣园7个镇(街道)作为研究现场。通过问卷调查采集个人基本信息和健康体检信息,同时采集查体对象血清进行HBsAg、抗-HBs、抗-HBc等乙肝感染指标检测,区分出HBsAg阳性者与未感染者;HBsAg阳性者进行医学检查,通过问诊、体格检查、腹部B超检查,由专科医生负责根据以上结果进行临床分类并随访,了解转归情况。2.分析方法(1)使用Excel 2010进行人群分布特征、查体调查率、HBsAg阳性率、新发慢性感染率以及HBsAg阳性者临床特征及HBsAg转阴、携带者进展为慢性乙肝、HBeAg血清学转换及再逆转等分布情况分析。(2)使用SPSS 16.0软件,运用χ2检验进行人口构成、HBsAg阳性率在不同镇、年龄、性别等之间的比较;运用Poisson回归模型比较不同年龄组、性别、文化程度、职业、婚姻、医疗费用支付新发慢性感染率的差别;使用Cox回归模型对HBsAg转阴、携带者进展为慢性乙肝、HBeAg血清学转换及再逆转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HBsAg流行情况济南市章丘区HBsAg阳性率为1.92%(95%CI:1.86%~1.98%),男性为 2.12%(95%CI:2.02%~2.22%),女性为 1.76%(95%CI:1.68%~1.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各年龄组中30-39岁组最高,0-9岁组最低,各年龄组阳性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各镇间HBsAg阳性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2.HBsAg新发慢性感染情况随访发现616人被HBV感染,计算新发慢性感染率为0.18/100人年。男女两性之间新发慢性感染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30岁以下各年龄组新发慢性感染率较低,均低于0.1/100人年,从30~39岁年龄组迅速上升到0.21/100人年,40~49岁年龄组上升到0.23/100人年,50~59岁年龄组上升到0.26/100人年。各镇间的新发慢性感染率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3.HBsAg阳性者临床转归及影响因素分析HBsAg阳性人群检出13种乙肝血清学指标组合。完成两次随访的1267例携带者中,91例HBsAg转阴,转阴率为5.55/100人年;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所有纳入特征不同组间HBsAg转阴的可能性间的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1267例乙肝携带者中有47例第二次检查时进展为慢性乙肝,进展率为2.87/100人年。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有酗酒史者进展为慢性乙肝的风险升高。209例HBeAg阳性、抗-HBe阴性的感染者在第二次检查时有75例完成了HBeAg血清学转换,总转换率为35.89/100人年。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所有纳入特征不同组间转换风险比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931例HBeAg血清学转换后感染者进行第二次医学检查时,96例发生再逆转,总逆转率为8.14/100人年。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相对于HBV DNA<2000 copies/mL 者,HBV DNA≥2000copi/mL 者逆转的风险比升高。[结论]1.通过实施综合防控措施济南市章丘区HBsAg阳性率有所下降,人群HBsAg阳性率低于全国水平。男性HBsAg阳性率高于女性,年龄以30~39岁组HBsAg阳性率最高。2.人群随访发现,济南市章丘区HBV新发慢性感染率为0.18/100人年。影响章丘区人群乙肝病毒新发慢性感染率的因素是地区和年龄。3.HBsAg阳性人群检出13种乙肝血清学指标组合;有酗酒史者进展为慢性乙肝的风险升高;HBV DNA≥2000copies/mL者HBeAg血清学转换后再逆转的风险比升高。[建议]1.鉴于30-39岁年龄组HBsAg阳性率最高且新发慢性感染率迅速上升,以及乙肝新发慢性感染的因素是地区和年龄,建议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年龄人群的特点制定行之有效的防控策略,有针对性的开展易于群众接受、喜闻乐见的防控知识的宣传,尤其要加大乙肝疫苗普及应用力度,提高人群接种率增强人群自我保护能力。2.鉴于HBsAg阳性者随访中,携带者进展为慢性乙肝进展率及HBeAg血清学转换后再逆转率较高,且慢性乙肝抗病毒治疗率较低,建议加强在感染者中进行定期随访重要性的健康教育,提高感染者对随访重要性的认识,及时根据临床转归采取针对性的医学干预措施。推究行之有用的医疗保险支付模式和感染者社区管理模式,提升感染者随访的依从性。
吴蔚[4](2017)在《云南省昆明市2016年某三甲医院体检人群乙肝感染现状及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对云南省2016年某三甲医院体检人群乙肝感染现状及分子生物流行病学的调查研究,了解该医院体检人群乙肝感染现状,掌握HBsAg阳性率、HBV感染率、HBsAb阳性率以及乙肝两对半检出模式、探讨基因分型分子生物学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理论依据,也为云南省乙肝有效控制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方法]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16年1月1日-12月31日在某三甲医院进行健康体检人群的基本情况,乙肝感染情况,乙肝五项组合模式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用实验室检测技术,包括ELISA检测、S区巢式PCR扩增法、基因测序等方法,进行乙肝病毒分子流行病学研究。[结果]1.乙肝感染现状2016年云南省三甲综合性医院进行体检,并进行乙肝血清五项检测的人群,37563例,男性22269人,占59.28%,平均年龄46.74±15.72岁;女性15294人,占 40.72%,45.46±15.07。男女比例为 1.46:1。HBsAg 阳性率为 2.91%,男性(3.30%)高于女性(2.35%) (P<0.001), 40-49年龄组为阳性率高峰。职业以其他职业(4.6%)和生产运输行业(4.36%)阳性率较高,。不同民族中彝族(2.99%)和汉族(2.94%)阳性率较高。HBsAb 阳性率为 67.29%,女性(67.94%)高于男性(66.84%) (P<0.05),30-39年龄组阳性率最高。不同职业中科研单位HBsAb阳性率最高(71.62%),企业单位职员HBsAb阳性率最低(64.26%)。不同民族HBsAb阳性率相同(P=0.082)。HBcAb阳性率为5.69%。男性HBcAb阳性率高于女性(P<0.001),阳性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职业中阳性率最高为其它(8.30%),。其他少数民族(6.21 %)和汉族(5.80%)阳性率最高。HBV感染率为5.71%。男性HBV感染率高于女性(P<0.001)。阳性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不同职业中其他职业感染率最高(7.55%),学生人群感染率最低(2.99%)。汉族HBV感染率高于其他民族(P<0.05)。HBV易感率为29.14%。易感率无性别差异(P>0.05)。39岁前易感率随年龄上升而下降,40岁后易感率随年龄上升而上升。不同职业中易感率最高为生产运输职业(52.06%),最低为部队军人(17.36%)。回族(35.07%)和彝族(30.49%)易感率高。2.乙肝血清组合模式乙肝血清五项标记物组合共检出15种模式。HBsAb单项阳性检出率最高,占65.14%,血清五项指标全阴模式次之,占29.14%, “小三阳”模式检出率居第三,占2.39%。在HBV感染的模式中(3、5、6、7、8、9),男性检出率均高于女性(P<0.05)。特殊罕见模式检出15例。“小三阳”检出率60-69岁组最高(3.32%)且在69岁前检出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大三阳”检出率最高组为20-29岁(0.53%),最低为70岁及以上组(0.06%),其检出率随年龄上升而下降。3、乙肝分子流行病学特征136份经检测HBsAg为阳性的样本中,115例为小三阳,占84.56%,大三阳8例,占5.88%,HBsAg、HBcAb阳性13例,占9.56%。用巢式PCR两轮共扩增136份标本,扩增成功17份。其中“大三阳”模式全部测序成功,“小三阳模式”检出9份。B基因型10例,均为B2亚型;C型7例,其中1例C1型,6例C2型。两种基因型不同性别检出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B基因型中血清型均为adw2型,C基因型中有1例adw2型,6例adr+型。α抗原决定簇突变率为发现两种情况I126S有1株,为C基因型,占12.5%,S143T有7株,为B基因型,占87.5%。[结论]1.云南省2016年某三甲医院体检人群中男性HBsAg阳性率、HBcAb阳性率HBV感染率均高于女性,是乙肝感染的重点人群。2. 40-49岁人群为HBsAg高发人群。3.职业不详人群(家务及待业、自由职业、农民等)生产运输及商业服务人群HBsAg阳性率较高。4.乙肝血清组合模式以表面抗体单项阳性为主,五项全阴次之,感染模式以“小三阳”为主。5.检出B型和C型两种基因型,亚型为B2和C2型,adw2和adr+两种血清亚型与B、C基因型显着相关。6.本次检出突变率较高,有两种突变模式:S143T和I126S。且变异位点集中于第143位氨基酸。
肖桂枝[5](2016)在《正蓝旗2000年-2004年食品从业人员乙肝检测结果浅析》文中研究指明对正蓝旗食品经营单位从业人员2000年至2004年连续五年乙肝表面抗原(HBsAg)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随着从业人员数的上升,HBsAg阳性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e抗原(HBeAg)阳性率有升有降,总体上看,亦呈缓慢上升趋势。
陈金堃[6](2014)在《不同体检人群中乙肝病毒大蛋白的检测意义的探索》文中研究表明1背景世界上有20亿人感染过HBV,目前全世界慢性HBV感染患者至少有3.8亿,其中慢性HBV携带者75%分布在东南亚和次撒哈拉地区,而我国就占了1.5亿,其中有200万人为慢性乙肝患者,每年因此病死亡的人已近50万。估计全球每年有108-200万人直接死于HBV持续感染。我国是乙肝的高流行地区,乙肝病毒感染是极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而在学生升学体检、公务员体检、征兵体检以及餐饮等行业中都对乙肝病毒的检测有一定的规定。因此体检中如何真实、快速的反映体检人员的乙肝情况成为急待解决的问题,目前主要采取检测HBV-DNA载量的方法来评估HBeAg阴性患者体内的乙肝病毒复制情况,但此方法操作繁琐、成本投入大、实验要求高等原因,难以推广应用于大批量体检标本的检测。2目的通过检测公务员、学生、士兵等体检人员中乙肝病毒大蛋白(HBV-LP),乙肝病毒DNA(HBV DNA)以及乙肝两对半(HBV-M)的情况,探讨乙肝病毒大蛋白用于公务员、学生、士兵、餐饮人员等不同体检人员中的意义,为乙肝的公共体检领域提供新的检测方法。3方法乙肝病毒大蛋白检测采用酶联免疫法,试剂由北京热景生物技术公司提供,cut-off值为0.105;HBV-M血清标志物检测采用酶联免疫法,试剂盒购自上海科华生物有限公司;HBV-DNA定量检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试剂盒购自广州达安生物公司,以HBV DNA拷贝数≥1×103/ml作为HBV-DNA阳性标准;谷丙转氨酶检测采用化学法,试剂盒购自上海申能生物有限公司,以上均严格按试剂说明书进行操作,有效期内使用。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HBV-LP与HBV-DNA阳性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判定有统计学意义;HBV-LP S/OD值与HBV-DNA拷贝数之间的相关性采用线性相关分析。4结果4.1HBV-LP法与HBV-DNA法检测709例中HBsAg阳性的体检人员的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值和P值分别为1.47和0.23。4.2不同乙肝两对半模式中HBV-LP法与HBV-DNA法的检测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值和P值分别为2.67,0.60,0.00和0.10,0.44,1.00。4.3HBV-LP S/OD值与HBV-DNA的拷贝数呈正相关性(r=0.959,P<0.05)。5结论乙型肝炎病毒大蛋白(HBV-LP)在能够有效、真实地反映HBV病毒复制情况,该方法可以在公务员、学生、士兵等体检中进行推广
董兰萍,刘晓青,马计连,王丽萍[7](2013)在《银川市2006-2009年从业人员乙肝病毒感染状况调查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了解银川市不同行业从业人员乙肝病毒感染状况。方法对2006-2009年所有来本中心进行预防性健康体检的从业人员的体检录入资料进行整理、汇总,并进行统计分析,用χ2检验比较其差异。结果本次共检从业人员95 265人,HBsAg阳性总检出率为1.83%,阳性检出率由高到低依次为2007年(2.00%)>2006年(1.99%)>2008年(1.73%)>2009年(1.57%),其中男性为2.57%、女性为1.39%,HBsAg阳性率男性均高于女性;以≤20岁年龄组阳性率最高;各行业HBsAg阳性检出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其它行业(2.01%)>食品行业(1.94%)>公共场所(1.58%)>药业(1.04%);HBsAg合并抗-HBe、抗-HBc阳性("小三阳")与HBsAg合并HBeAg、抗-HBc阳性("大三阳")为主要感染模式,分别占47.56%和26.45%;2006-2009年从业人员HBsAg阳性伴SGPT异常率分别为7.08%、6.37%、7.43%、4.79%,以大三阳最高,为14.1%。结论银川市从业人员乙肝病毒感染率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且从2006-2009年呈缓慢下降趋势。
武利娟[8](2013)在《ELISA法和胶体金试纸条法在乙肝表面抗原检测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目的系统评价ELISA法和胶体金试纸条法在乙肝表面抗原检测中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探讨ELISA法和胶体金试纸条法在乙肝表面抗原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检验科在2012年5月—2013年2月收集的普通门诊和住院病例,以及体检数据,共计500例血样标本。标本收集后分别采取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以及胶体金试纸条法(GICA)检测乙肝表面抗原,同时对两者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和统计学分析。结果1.胶体金试纸条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在对乙型病毒性肝炎表面抗原检测结果上具有密切的相关性,两者的相关系数为r=0.969,P=0.000,两者的线性回归方程可表达为Log10胶体金试纸条法=0.851,Loglo酶联免疫吸附法=0.560。2.胶体金试纸条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在对乙型病毒性肝炎表面抗原检测结果的差异性,通过Bland—Altman分析方法,结果显示两种检测方法具有95%的一致性界限,两种检测方法的结果绝大部分的差值都位于该区间内,上述结果表明了胶体金试纸条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在对乙型病毒性肝炎表面抗原进行检测时,两种检测方法的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3.胶体金试纸条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乙型病毒性肝炎表面抗原阳性率的比较,结果显示在两种不同的检测方法中,酶联免疫吸附法乙型病毒性肝炎表面抗原的阳性率为45.8%,胶体金试纸条法乙型病毒性肝炎表面抗原阳性率为43.3%,经过卡方检验计算,两组之间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236,P=0.003)。4.胶体金试纸条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乙型病毒性肝炎表面抗原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比较,上述两种方法测定乙肝病毒表面抗原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不全相等,再做X2分割检验可得出酶联免疫吸附法的灵敏度和特异度高于胶体金法(X2=6.056,P=0.035;X2:4.316,P=0.041)。5.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乙型病毒性肝炎表面抗原的ROC曲线分析,结果发现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乙型病毒性肝炎表面抗原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94,标准误为0.002,95%的可信区间为0.990到0.998。6.胶体金试纸条法检测乙型病毒性肝炎表面抗原的ROC曲线分析,结果发现胶体金试纸条法检测乙型病毒性肝炎表面抗原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78,标准误为0.011,95%的可信区间为0.771到0.802。7.酶联免疫吸附法和胶体金试纸条法检测乙型病毒性肝炎表面抗原的ROC曲线下面积的对比分析,结果发现,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乙型病毒性肝炎表面抗原的ROC曲线下面积与胶体金试纸条法检测乙型病毒性肝炎表面抗原的ROC曲线下面积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为0.026)。小结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HBsAg的阳性率、灵敏度和特异度均高于胶体金法,仍是当今检测HBsAg的主要方法。胶体金法与ELISA法的结果显示出了密切相关性,差异性较小,因其方便携带、方法更简便直观、结果更快捷,且不需特殊仪器设备,更适合用于感染者初筛、紧急状态下患者的检测等。
张洛铭,韩国庆,郭伟利[9](2013)在《开封市服务行业从业人员乙肝感染情况的调查研究》文中认为目的了解开封市服务行业从业人员乙肝表面抗原(HBsAg)携带情况,为制订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开封市2009~2011年从事服务行业人员进行HBsAg检测,对检出的HBsAg阳性人员再进行HBeAg的检测。结果 2009~2011年共检测服务从业人员15688人,HBsAg阳性的753例,阳性率4.8%。其中男性HBsAg阳性率8.6%,女性为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龄组HBsAg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店、商场从业人员HBsAg阳性率显着低于宾馆饭店(P<0.05)。结论 2009~2011年HBsAg阳性率呈下降趋势,服务行业从业人员每年1次的乙肝检测对早期发现乙肝病毒极为重要,发现传染源,通过及时注射乙肝疫苗可达到防止乙肝病毒继续播散的目的。
何兰香,李志奇,毛智趣,蔡丽娟,黄燕婷[10](2013)在《2006—2011年阳山县从业人员健康体检结果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了解阳山县食品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病毒性肝炎(HBV、HAV、HEV)、肠道沙门菌、志贺菌感染情况,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阳山县2006—2011年食品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健康体检结果进行分析。检测项目包括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e抗原(HBeAg)、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沙门菌和志贺菌、甲型肝炎病毒(抗-HAV IgM)、戊型肝炎病毒(抗-HEV IgM)。结果 2006—2011年体检总人数为18 188人,检出ALT异常者846例,异常率为4.65%;检出沙门菌阳性11例,阳性率为0.06%;检出志贺菌阳性6例,阳性率为0.03%。其中2006—2009年体检人数为12 178人,检出HBsAg阳性1 089例,阳性率为8.94%;检出HBeAg阳性201例,阳性率为1.65%。2010—2011年体检人数为6 010人,检出抗-HAV IgM阳性2例,阳性率为0.03%;检出抗-HEV IgM阳性3例,阳性率为0.05%。结论阳山县食品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乙肝病毒携带率和ALT异常率均较高,应予以高度重视。
二、食品从业人员检测HBsAg和HBeAg结果分析(摘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食品从业人员检测HBsAg和HBeAg结果分析(摘要)(论文提纲范文)
(1)台湾医家黄正昌医师学术思想探讨及其临床经验整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黄正昌医师简介与研究缘由 |
第一节 研究缘由 |
第二节 黄正昌医师生平事略 |
一、初中毕业后就到中药房当学徒 |
二、高中半工半读下完成学业 |
三、三十六岁考上中医执照 |
四、积极进修取得博士学位 |
五、勤学不怠成为名医 |
六、热心讲学造福人群 |
七、提携后辈给予典范 |
第三节 经历和重要着作简介 |
一、黄正昌医师经历 |
二、担任职位 |
三、黄正昌医师证照 |
四、发表研究论文及文章 |
五、黄正昌医师着作 |
第二部分 黄正昌医师学术思想特点 |
第一节 标本同治整体观 |
一、四诊合参 |
二、病证结合 |
三、标本同治 |
第二节 重视阴阳平和 |
第三节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
一、采用西医诊断工具 |
二、中医辨证思维 |
第四节 既病防变是关键 |
第五节 采用台湾本土药材善用虫药 |
一、采用台湾本土药材 |
二、善用虫药 |
第三部分 黄正昌医师临床治病的思维模式 |
第一节 重视望诊 |
一、重望神望目 |
二、重气色盛衰 |
第二节 阴阳为纲的辨证思路 |
一、肝胆病以阴阳为纲 |
二、多因合病采阴阳双补 |
第三节 治法中的“保肝平胃”思想 |
一、保肝平胃思想 |
二、常用的经方 |
三、常用的单味药 |
第四部分 肝胆病诊疗探讨与临床案例解析 |
第一节 病毒性肝炎 |
一、病毒性肝炎 |
二、现代医学对病毒性肝炎的研究进展 |
三、中医学对病毒性肝炎的认识 |
第二节 以“阴阳为纲”辨证分型 |
一、脾蕴湿热证 |
二、肝胃不和证 |
三、肝脾两虚证 |
四、热毒内陷证 |
五、活动型vs非活动型肝炎 |
第三节 “保肝平胃解毒”基础下循证医治 |
一、治法首重保肝利胆 |
二、热重于湿证-泻火解毒法 |
三、湿重于热证-祛浊化湿法 |
四、肝胃不和证-和解法 |
五、肝脾两虚证-益气健脾法 |
六、热毒内陷证-清热解毒法 |
七、肝郁气滞证-理气开郁法 |
八、不活动型肝炎-保肝、健脾、扶正为主解毒为辅 |
九、活动型肝炎-解毒为主保肝、健脾、扶正为辅 |
第四节 保肝平胃治法下的遣方用药 |
一、常用方剂 |
二、常用的单味药 |
三、常用的动物或虫类用药 |
四、常用本土单方草药 |
第五节 肝功能异常情形下的处理 |
一、肝指数(ALT)正常时的处理 |
二、肝指数(ALT)上升在300以下的处理 |
三、肝指数上升在300以上的慢性肝炎急性发作的处理 |
四、胆色素(Bilirubin Total)指数的升高时的处理 |
五、白蛋白(Albumim)减少时的处理 |
六、防治肝昏迷处理 |
七、急性肝功能衰竭(猛暴性肝炎)处理 |
第六节 肝癌,肝硬化 |
一、肝癌,肝硬化 |
二、阴阳双补扶正兼以祛邪 |
三、肝癌,肝硬化的转化与治疗 |
第七节 肝胆病针灸选穴 |
第八节 “六M理论”对肝保健预防 |
一、排汞(Mercury detoxication) |
二、通经络(Meridian system) |
三、必需均衡营养(Main Nutrition) |
四、现代医学检查(Modern medicine) |
五、传统医学顾护元气(Natural Medicine) |
六、信仰精神支持(Mental Support) |
第九节 临床实践案例研究解析 |
案例一、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成功阴转病例 |
案例二、肝硬化案例 |
案例三、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标本同治病例 |
第五部分 保肝平胃思想诊疗探讨与临床案例解析 |
第一节 中风后遗症 |
一、中风后遗症 |
二、治验案例 |
第二节 斗鸡眼(斜视) |
一、斗鸡眼(斜视) |
二、治验案例 |
第三节 油风(鬼剃头) |
一、油风 |
二、治验案例 |
第四节 荨麻疹 |
一、荨麻疹 |
二、治验案例 |
第五节 失眠 |
一、失眠 |
二、治验案例 |
第六节 重症肌无力 |
一、重症肌无力 |
二、治验案例 |
第七节 类风湿性关节炎 |
一、类风湿性关节炎 |
二、治验案例 |
第八节 过敏性鼻炎 |
一、过敏性鼻炎 |
二、治验案例 |
第九节 腮腺炎 |
一、腮腺炎 |
二、治验案例 |
第十节 流行性感冒 |
一、流行性感冒 |
二、治验案例 |
第六部分 学习黄正昌医师学术经验临床实践 |
第一节 临床案例1胃痛 |
一、案例说明 |
二、讨论 |
第二节 临床案例2便秘 |
一、案例说明 |
二、讨论 |
第三节 临床案例3痛经 |
一、案例说明 |
二、讨论 |
第四节 临床案例4女子带下病 |
一、案例说明 |
二、讨论 |
结论 |
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参考文献 |
附录-照片 |
结语 |
致谢 |
附件2:不涉及统计分析证明 |
详细摘要 |
(2)重组蛋白疫苗抗原分子表征稳定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第一章 前言 |
1 戊型肝炎研究概况 |
1.1 戊肝流行病学特征 |
1.2 戊型肝炎病毒分子生物学特征 |
1.3 戊型肝炎疫苗研究现状 |
2 乙型肝炎研究概况 |
2.1 乙型肝炎流行病学特征 |
2.2 乙型肝炎病毒分子生物学特征 |
2.3 乙型肝炎的预防与治疗 |
3 重组蛋白疫苗研究概述 |
3.1 疫苗的发展概况 |
3.2 疫苗的分类与作用机制 |
3.3 类病毒颗粒作为抗原的重组疫苗发展概况 |
4 重组疫苗质量分析概述 |
4.1 疫苗质量分析方法概述 |
4.2 疫苗稳定性研究概述 |
4.3 佐剂在疫苗制剂中的作用 |
5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1 实验仪器 |
2 实验试剂和材料 |
2.1 试剂与耗材 |
2.2 细胞株及实验动物 |
2.3 常规溶液 |
2.4 分析软件 |
3 实验方法 |
3.1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
3.2 单克隆抗体的HRP标记及荧光标记 |
3.3 BCA法测定蛋白浓度 |
3.4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 |
3.5 pH值测定 |
3.6 新型佐剂的制备 |
3.7 模拟疫苗制剂与解离 |
3.8 重组蛋白免疫原性、抗原性及物理化学性质鉴定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一部分 戊肝疫苗终产品稳定性相关研究 |
1 戊肝疫苗实时稳定性评价 |
1.1 戊肝疫苗物理化学性质评价 |
1.2 在动物体内评价戊肝疫苗的免疫原性 |
1.3 体外检测评价戊肝疫苗抗原性 |
2 戊肝疫苗热稳定性评价 |
2.1 在动物体内评估热加速后的戊肝疫苗 |
2.2 体外相对效力检测热加速后的戊肝疫苗 |
3 第一部分小结 |
第二部分 乙肝治疗性抗原热稳定性研究 |
1. 乙肝治疗性抗原原液热稳定性评价 |
1.1 缓冲液pH对乙肝治疗性抗原热稳定性的影响 |
1.2 组氨酸对乙肝治疗性抗原原液热稳定性的初步摸索 |
1.3 最佳缓冲条件下乙肝治疗性抗原原液的热稳定性 |
2 乙肝治疗性抗原吸附佐剂后的热稳定性评价 |
2.1 解离液配方的摸索 |
2.2 吸附佐剂后的乙肝治疗性抗原物理化学性质评价 |
2.3 吸附佐剂后乙肝治疗性抗原抗原性评价 |
3 第二部分小结 |
第四章 讨论 |
4.1 戊肝疫苗实时稳定性评价在疫苗生命周期管理中的意义 |
4.2 戊肝疫苗脱冷链运输的可行性 |
4.3 乙肝治疗性抗原成为候选疫苗的潜力 |
4.4 不同免疫化学方法的优势比较 |
小结与展望 |
1 小结 |
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研究论文 |
致谢 |
(3)以社区体检为基础的济南市章丘区人群慢性乙肝病毒感染流行及转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常见缩略语说明 |
前言 |
1 背景 |
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材料与方法 |
1 研究现场和调查对象 |
2 问卷调查 |
3 标本采集和检测 |
4 数据录入和统计分析 |
5 质量控制 |
6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结果与分析 |
1 调查对象基本特征 |
1.1 调查现场基本情况 |
1.2 调查对象的基本特征 |
2 HBsAg流行情况 |
2.1 HBsAg流行概况 |
2.2 不同年龄和性别人群HBsAg阳性率 |
2.3 不同职业人群HBsAg阳性率 |
2.4 不同文化程度人群HBsAg阳性率 |
2.5 不同婚姻状况人群HBsAg阳性率 |
3 HBsAg新发慢性感染率 |
3.1 第二次调查对象的基本特征 |
3.2 HBsAg新发慢性感染情况 |
4 HBsAg阳性人群临床状态分析 |
4.1 临床检查对象的基本特征 |
4.2 HBsAg阳性人群临床特征 |
4.3 HBsAg阳性者临床特征的动态变化 |
讨论 |
1 人群HBsAg阳性率低于全国水平 |
2 HBsAg新发慢性感染率分析 |
3 HBsAg阳性人群随访分析 |
3.1 乙肝五项检测组合模式分析 |
3.2 HBV携带者转归分析 |
3.3 血清HBe转换分析 |
主要结论及建议 |
1 主要结论 |
2 建议 |
后续研究重点 |
主要先进性和不足 |
1 先进性 |
2 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附件 |
(4)云南省昆明市2016年某三甲医院体检人群乙肝感染现状及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乙肝感染现状 |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 |
第一部分 云南省2016年某三甲医院体检人群乙肝感染现状分析 |
材料与方法 |
研究对象与资料来源 |
研究方法 |
质量控制 |
医学伦理学问题 |
结果 |
人群基本情况 |
体检人群乙肝感染情况 |
讨论 |
结论 |
建议 |
第二部分 云南省2016年某三甲医院体检人群乙肝病毒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
材料与方法 |
标本来源 |
材料试剂 |
标本采集和处理 |
数据录入和分析 |
质量控制 |
结果 |
HBV血清标志物检测结果 |
HBV S基因片段扩增结果 |
S基因片段核苷酸同源性比对结果 |
血清分型 |
α抗原决定簇突变分析 |
讨论 |
结论 |
建议 |
创新与局限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6)不同体检人群中乙肝病毒大蛋白的检测意义的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标本来源 |
2.2 检测项目 |
2.3 检测方法 |
2.4 统计方法 |
2.5 质量控制 |
3 结果 |
3.1 在709例中HBsAg阳性的体检人员中HBV-LP法与HBV-DNA法的检测结果 |
3.2 不同体检人员中HBV-LP的检出分析 |
3.3 在不同乙肝两对半模式中HBV-LP法与HBV-DNA法的检测结果 |
3.4 HBV-LP S/CO值与HBV DNA拷贝数相关性分析 |
3.5 乙肝两对半(HBV-M)全阴性组别中HBV-LP和HBV-DNA检出结果 |
3.6 HBV-LP与HBV-DNA检测法对489份HBeAg阴性标本检测结果 |
3.7 在489份HBeAg阴性标本中HBV-LP S/CO值与HBV-DNA拷贝数相关性分析结果 |
3.8 谷丙转氨酶(ALT)检测结果 |
4 讨论 |
5 建议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7)银川市2006-2009年从业人员乙肝病毒感染状况调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与标本收集 |
1.2 研究方法 |
1.2.1 收集资料方法 |
1.2.2 实验室检测 |
1.2.3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总体情况 |
2.2 不同行业HBs Ag阳性检出情况 |
2.3 不同性别HBs Ag阳性检出情况 |
2.4 不同年龄段HBs Ag阳性检出情况 |
2.5 乙肝“两对半”感染模式 |
2.6 HBs Ag阳性伴SGPT异常检出情况 |
3 讨论 |
(8)ELISA法和胶体金试纸条法在乙肝表面抗原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ELISA法和胶体金试纸条法在乙肝表面抗原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及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9)开封市服务行业从业人员乙肝感染情况的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HBsAg、HBeAg总的检测结果 |
2.2 每年HBsAg、HBeAg检出情况 |
2.3 不同年龄段HBsAg、HBeAg检测情况 |
2.4 各行业HBsAg检测情况 |
3 讨论 |
(10)2006—2011年阳山县从业人员健康体检结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
1.1 资料来源 |
1.2 检测项目 |
1.3 检验方法及试剂 |
2 结果 |
3 讨论 |
四、食品从业人员检测HBsAg和HBeAg结果分析(摘要)(论文参考文献)
- [1]台湾医家黄正昌医师学术思想探讨及其临床经验整理[D]. 杨慧珍(Yang Huei-Chen).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3)
- [2]重组蛋白疫苗抗原分子表征稳定性分析[D]. 殷晓辰. 厦门大学, 2019(09)
- [3]以社区体检为基础的济南市章丘区人群慢性乙肝病毒感染流行及转归研究[D]. 李宝珍. 山东大学, 2017(04)
- [4]云南省昆明市2016年某三甲医院体检人群乙肝感染现状及分子流行病学研究[D]. 吴蔚. 昆明医科大学, 2017(02)
- [5]正蓝旗2000年-2004年食品从业人员乙肝检测结果浅析[J]. 肖桂枝.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32)
- [6]不同体检人群中乙肝病毒大蛋白的检测意义的探索[D]. 陈金堃. 浙江大学, 2014(05)
- [7]银川市2006-2009年从业人员乙肝病毒感染状况调查分析[J]. 董兰萍,刘晓青,马计连,王丽萍. 医学动物防制, 2013(11)
- [8]ELISA法和胶体金试纸条法在乙肝表面抗原检测中的应用研究[D]. 武利娟. 郑州大学, 2013(04)
- [9]开封市服务行业从业人员乙肝感染情况的调查研究[J]. 张洛铭,韩国庆,郭伟利. 中国医药科学, 2013(05)
- [10]2006—2011年阳山县从业人员健康体检结果分析[J]. 何兰香,李志奇,毛智趣,蔡丽娟,黄燕婷. 华南预防医学, 20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