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家部委调整第二波:大计委、商业部与国资委?(论文文献综述)
马海鹰[1](2020)在《我国政府跨部门旅游协同治理的演进及模型构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全球化、信息化和网络化催生出的新治理时代,摆脱固化的政府部门结构,通过跨部门协同治理对产业发展和社会诉求做出整体性回应,是新世纪以来多个国家政府改革的新趋势。推进跨部门协同治理也是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走向之一。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指出,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要遵循优化、协同、高效的原则。回顾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历程,在政府和市场的关系问题上,政府作用的充分发挥很大程度上体现在政府诸多部门协同推进旅游业的治理上。在全域旅游下,发挥政府跨部门旅游协同治理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在此背景下,加强政府的跨部门旅游协同治理研究就显得必要和有价值,而有关这方面的研究目前整体上显然还较为薄弱。本文溯源了政府跨部门协同的有关基础理论,包括协同理论、治理理论和协同治理理论,明晰了政府跨部门关系中的政府跨部门协同概念,并从政府跨部门协同治理发生的逻辑过程入手,对我国政府跨部门旅游协同治理的演进过程进行了分析,总结出了我国政府跨部门旅游协同治理的四种主要类型,从内外因的角度对演进的过程进行了分析,从而梳理出我国政府跨部门旅游协同治理的有关脉络体系。在对国内外政府跨部门旅游协同治理实践的分析基础上,通过对已有跨部门协同治理的主要典型模型分析,在借鉴优点和分析不足的基础上构建了政府跨部门旅游协同治理的分析模型。结合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实际,本文对我国政府跨部门旅游协同治理的演进过程进行了分析。旅游业的综合性决定了政府的旅游行政职能实际上分配于多个部门之中,旅游行政权力的配置变化决定了跨部门旅游协同治理的难易程度。政府需要在不同层面、环节和领域对旅游业发展采取大量的协同行为,既是弥补市场失灵带来的问题,又是如期实现旅游发展目标的需要。不同的政府部门拥有不同的行政资源,为了实现各自的利益需求,也有进行资源交换的需要。政府管理的碎片化状态不仅直接影响政府服务的效率,也会给政府跨部门旅游协同带来权责空档、权责固守、利益冲突等阻碍。跨部门旅游协同治理主体的多元性和客体的多变性决定了旅游协同治理有着不同的类型。政府跨部门旅游协同治理聚焦于同级政府不同部门之间的横向关系,在我国同级政府的治理体系中,旅游治理的参与者往往包括多个层面:个体人、旅游行政机构及多种形式的协调机构和机制。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变化对跨部门旅游协同的治理方式提出更多的要求,这就对构建具有一定普遍意义的跨部门旅游协同治理分析模型提出了需求。在分析已有SFIC模型、多主体协同治理模型、公共部门旅游管理模型优点和不足的基础上,明确跨部门旅游协同治理应根据不同的情况,明确一般性目标、层次性目标和法律性目标。在明确目标之后,优化的协同方式和协同过程则至关重要,建立决策中枢系统协同、强化等级制职务权威协同、共享等级制组织协同的利益、加强旅游机构的协同能力建设、完善横向协同机制、完善辅助机制等进一步明确了政府跨部门旅游协同治理的优化方式。同时,政府跨部门旅游协同治理还需要加强文化、制度和技术支撑,来帮助其运行得更加有效。在构建政府跨部门旅游协同治理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县域政府引导推动旅游业发展、出台重大旅游政策、应对旅游突发事件的三个实践案例对政府跨部门旅游协同治理模型进行了具体分析,进一步说明了政府跨部门旅游协同治理能够有效地推动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
田丽娟[2](2006)在《中国现代药学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是一个有着数千年文明历史的国家,各族人民在漫长的岁月里,经过长期的实践,共同创造了祖国光辉灿烂的文化史。中国药学史就是其中的一部分。药学史的任务是按照年代顺序,应用具体事实揭示并阐明药学发展的规律。通过药学史的研究,可以从中汲取宝贵的经验和可记取的教训,为现代药学事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与指导。现代药学史是中国药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古代、近代药学发展的沿袭和进步。为了更好的理解现代药学发展的历程和前后衔接,本文首先概要论述了古代和近代药学发展的历史,研究了各个阶段药学发展特点和取得的主要成就。研究之余,我为祖先所创造的优秀的中医药传统文化而感到由衷的敬佩和自豪。接下来,在现代药学史研究部分,本文从药学事业发展和药学科学研究进展两个方面加以论述。在药学事业发展部分,分别从中药事业的发展、药品监督管理、制药工业、医药商业、药学教育、医药科技、医院药学、药学社会团体、药学书刊与网站、香港和澳门药学发展共十个方面论述了新中国药学事业的发展和取得的成就。在药学科学研究部分,分别从现代药学史研究、中药研究、药学分科研究和药物学研究四个方面论述了新中国药学科学的进展和成就。研究之余,关心祖国药学事业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油然而生。通过研究现代药学史发现,新中国药学事业的发展和科学研究的进步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经历了巨大的挫折,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而此时的广大药学工作者,面对困难,怀着对祖国的高度热爱之情和对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心,排除干扰,尽自己最大所能在工作岗位上发出各自的光和热,很多科研成果就是在这样特殊的历史条件下,通过他们忘我的辛勤劳动而产生出来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广大药学工作者焕发了高度的热情和能量,积极投身到药学事业发展的洪流之中,创造了令全世界瞩目的伟大成就。现代药学工作者要学习前辈们刻苦钻研、奋发图强、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和为人民服务的献身精神,团结起来,全身心的投入到现代药学事业的发展中去,为药学事业的发展和进步而共同努力!
潘如龙[3](2006)在《当代中国石油供应史研究 ——以浙江为个案》文中提出石油是工业的血液,是用途广泛的特殊商品,更是一种极其重要的战略物资。石油供应是经济、社会前进不可或缺的一个经营环节。当前我国的石油需求出现历史性的高速增长势头,国产石油供不应求,缺口达40%以上,石油供应短缺正成为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开展当代中国石油供应史的研究,并提出供应体制存在问题的对策思路,将对改革和完善石油供应体制,保障石油供应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本文由绪论、六章正文和结语组成,共八个部分。 绪论部分阐述了本文选题的缘起、目的意义、研究现状,简单介绍了基本文献资料资料,交代了文章涉及的相关概念、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和研究创新。 第一章介绍了1949年以前的中国石油供应。包括我国古代石油的初步应用、近代“洋油”的输入、“洋油”在浙江的销售、外商对石油市场的垄断、抗战开始后我国的石油供应以及中国近代石油工业。 第二至第四章:以浙江为个案,从不同角度阐述了中国当代石油供应的历史,是本论文的核心部分。第二章论述了当代中国石油供应的管理体制沿革,从机构的建立与沿革、石油商品的计划管理、石油商品的价格管理等三个角度进行讲述;石油管理机构,从商业系统管理到商业和石化总公司双重管理,再到石油集团和石化集团一体化管理,清晰地反映了管理机构的沿革;新中国成立后相当长时期内,石油产品实行严格的“两统一定”(统一收购、统一分配、定量供应)的计划管理,直到现在,石油的零售价格仍然由国家发改委管理。第三章论述了当代中国石油的流通体系与仓储建设,从石油的流通(购、销、调、存)、油库建设与管理、加油站建设和管理等三个方面,对石油商品的收购和销售两大业务体系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第四章论述了当代中国石油市场的演进,分为国营石油公司统购、允许私商销售阶段(1950—1956年)、国营石油公司独家经销阶段(1957—1982年)、“双轨制”阶段(1983—1993年)、初步竞争阶段(1994—1998年)、寡头垄断阶段(1999—2004年)等五个阶段进行讲述。 第五章:以世界石油市场为背景,对中美两个石油市场进行比较。把中国的石油市场放在世界石油市场的大背景下考量,并通过同美国石油市场体制的比较,可以更加清楚全面地认识我国石油供应体制。 第六章:阐述中国石油供应安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根据我国石油产量和市场需求的实际情况,以保障石油安全为目标,论述了当前供应体制中的问题,提出打破垄断,建立现代石油市场等对策。 结语部分:主要阐述了如何确保石油供应,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血液”的思考,介绍了除体制以外的与石油供应相关的一些问题,如能源政策、石油外交以及处理好与欧佩克(OPEC)、国际能源机构(IEA)等国际关系诸方面。
王媛[4](2005)在《三大经济类报纸的不同报道风格探析》文中认为 《经济观察报》和《21世纪经济报道》同为2001年步入中国财经媒体的两匹"黑马",而《中国经营报》则被视为中国经济类大报的霸主,这三家报纸同为经济类报纸,报道内容、读者定位都大致相同,然而,其报道风格却不一样,这三大报纸的不同风格体现在哪里?笔者对此问题作一下探讨。一、同一选题、不同角度 2003年1月6日,也就是上海开通磁悬浮列车的第六天,《经济观察报》和《21世纪经济报道》两家报纸相继进行了跟踪式报道,在不同版面刊登
何中顺[5](2005)在《新时期中国经济外交研究:理论与实践》文中研究表明二战后,国际政治经济关系的内容构成日趋多元,国家在设定本国国家利益目标上随之多元。政治、经济、安全、文化、意识形态、环境等都作为对外政策目标,通过外交去实现,同时这些因素本身也作为实现外交政策的手段而加以运用。在这个过程中,外交的内涵和外延都得到扩大。外交功能也都在发生变化,从传统的政治外交、安全外交正在向经济外交、文化外交、民间外交,包括企业外交总体外交方向发展。传统或狭义的政治外交、安全外交等概念继续保持稳定性的同时,经济外交、环境外交、文化外交等概念日益有了独立存在的价值和必要性,并已经为国际政治和外交的实践所证明。就中国国内情况而言,随着1978年后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发展,对经济增长目标的积极追求成为国家利益的重要内容。25年多的改革开放历程,使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历史的角度看,20世纪最重要的事件包括苏联成立和苏东解体、二次世界大战,也应该包括1989年后中国的崛起过程。中国经济的外扩将日益导致中国外交资源、政治资源和军事资源的外扩。作为新兴的和转型的发展中大国,中国的经济外交案例具备了相对典型的实践和理论方面的文本意义。新时期中国经济外交“是什么”和“应当是什么”?对这样命题的探索和研究,无论对丰富中国外交的理论本身,还是对中国外交的实践,都极具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同时,1978年以来尤其是冷战结束后至今,中国外交以极其丰富的案例和具体实践证明,经济外交作为一种功能性的实践,已经并且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有理由期待中国经济外交发挥更大的作用。所以,以经济外交为理论主体,以中国经济外交为分析个案,深入剖析中国经济外交的历史实践过程,从而取得对中国经济外交的综合而全面的前瞻性的认识,在借鉴的基础上,对中国经济外交历史和现实进行学术厘清,并提出相关领域的政策层面的建议,是中国外交理论研究的需要,更是改革开放与和平发展实践的需要。 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关系的分析方法、结合运用归纳法和演绎法、层次分析法、案例分析方法、变量分析方法等分析手段,对中国经济外交进行了的规律性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对中国经济外交的决策系统、主要构成,进行了系统的全景式的扫描。 本文的主要内容包括:经济外交的理论和实践的概述;中国经济外交的实践与必要性:评估经济外交作用的理论框架;中国作为经济外交分析个案的意义;中国的外交战略和经济外交;中国的金融外交;中国的能源外交;中国的外交中的经济制裁;中国的对外援助;中国的国际经济机制外交等。总的思路是首先分析近年来经济外交理论研究的成果,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经济外交理论研究和经济外交理论的局限性。并进一步提出经济外交作为一个变量,构建和完善经济外交理论框架的必要性。通过对中国经济外交的理论和实践的分析,可以丰富经济外交的理论。并对中国经济外交的进一步完善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政策建议。最后是对经济外交和中国经济外交的结论性认识。通过研究本文认为:一、经济外交的一般规律和国际经验,随着新时期中国外交质量和能力的不断提升,逐渐为中国外交的实践所验证。经济外交是中国总体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实行经济外交的过程,为评价中国的外交政策和外交行为提供了一个现实的平台。中国20多年改革开放的历程,为经济外交的研究提供了难得的丰富的样本。中国外交的总体目标服务于中国改革开放的总体国家战略,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如保障中国的出口产品市场和资源、能源来源的稳定获得是中国外交面临的重大任务和挑战。作为实现中国国家利益的手段之一,有足够的理由和需求对中国经济外交的研究投入更多的精力。通过研究中国的经济外交行为,不仅可以对中国的外交政策和外交行为有更清晰的观察,而且可以为外交学研究的立体性和丰富性提供一个较大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的文本。 二、制度变迁、经济转型、文化传统、国内发展目标的调整等内政因素,是影响中国经济外交的重要变量。在改革开放的条件下,内政和外交的联系更为紧密,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更为明显。这种互动表现为三个层次:首先,制定国内政策离不开对国际形势的把握。中国能够经受国内风波和苏东剧变的考验,坚持改革开放的方针,重要的原因是对国际形势变化对中国的影响作了准确的判断。其次,国内的经济和政治发展不断给中国外交提出新任务,外交工作处于配合中心工作的地位。从国内经济、政治需要出发来考虑外交问题,对外政策更加务实。最后,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中国国内的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进程。 改革开放以后的中国外交强调了内外政策的一致性。80年代以来,中国强调经济建设的核心地位,指出外交要为现代化建设服务。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提出了“加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争取实现包括台湾在内的祖国统一,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的三大任务,强调“核心是经济建设,它是解决国际国内问题的基础”和“最重要的条件”。一方面,邓小平特别强调经济建设对于中国外交的作用,认为“中国在国际事务中起的作用的大小,要看中国自己经济建设成就的大小。如
尧小锋[6](2003)在《两匹“黑马”的报道风格 《经济观察报》和《21世纪经济报道》的风格解读》文中研究指明
林军[7](2003)在《信息产业部的前世今生 ——中国最后一个产业部委的沉浮》文中指出在中国,很难有一个部委象信息产业部这样受到如此多的关注;理由无他,这个部委掌管着中国最有希望、规模最大的产业——信息产业; 在中国,很难有一个部委像信息产业部这样备受非议,作为中国最后一个产业部委.信息产业部承载了太多的样板意义,其由管理者向监管者的转变步伐不论多快,也注定不能与外界的高期望合拍; 在中国,很难有一个部委像信息产业部这样有着这么多的人事变动;成立之初的两部合一和运做过程中高管不断的主动“下海”,让这个一届班子就出现上10位以上的副部长; 信息产业部的沉浮,是中国信息产业从军用转向民用,从命脉工业走向市场竞争主体的变化使然;也是中国经济从大乱到大治,从大封闭走向大开放的间接作用结果。 本文穷己所能,遍读公开材料,力图还原信息产业部作为中国第一大产业部委.也是最后一个产业部委的前世今生。
二、国家部委调整第二波:大计委、商业部与国资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家部委调整第二波:大计委、商业部与国资委?(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政府跨部门旅游协同治理的演进及模型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 |
1.1.1 理论背景 |
1.1.2 实践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1.3.1 有关行政改革的研究 |
1.3.2 有关政府部门间关系的研究 |
1.3.3 有关跨部门旅游协同治理的研究 |
1.4 研究问题、研究方法与研究不足 |
1.4.1 研究问题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不足 |
2 政府跨部门旅游协同治理理论 |
2.1 理论溯源 |
2.1.1 协同理论 |
2.1.2 治理理论 |
2.1.3 协同治理理论 |
2.2 政府中的跨部门关系 |
2.2.1 政府跨部门冲突 |
2.2.2 政府跨部门协同 |
2.3 政府跨部门旅游协同治理 |
2.3.1 政府介入旅游业的原因 |
2.3.2 全球政府旅游协同治理的典型模式 |
3 中国政府跨部门旅游协同治理的演进 |
3.1 政府履行旅游治理职能的演进 |
3.2 中国政府旅游行政权力配置的演进 |
3.3 中国政府旅游协同治理演进的内因 |
3.3.1 政府组织协同的需要 |
3.3.2 政府干预的需要 |
3.3.3 部门行政资源交换的需要 |
3.4 中国政府旅游协同治理演进的外因 |
3.4.1 权责空档 |
3.4.2 权责固守 |
3.4.3 利益冲突 |
3.5 我国政府跨部门旅游协同治理的主要类型 |
3.5.1 正式型横向协同 |
3.5.2 有特定职能的旅游议事协调机构 |
3.5.3 体制型的综合旅游机构 |
3.5.4 非正式型协同 |
4 政府跨部门旅游协同治理模型的构建 |
4.1 已有代表性模型述评 |
4.1.1 SFIC模型 |
4.1.2 多主体协同治理模型 |
4.1.3 公共部门旅游管理模型 |
4.2 政府跨部门旅游协同治理模型的完善思路 |
4.3 政府跨部门旅游协同治理模型的构建 |
4.3.1 确立治理目标 |
4.3.2 确定政府跨部门旅游协同的多中心治理主体 |
4.3.3 确立政府跨部门旅游协同治理的支撑 |
4.3.4 确立政府跨部门旅游协同治理的方式 |
4.4 政府跨部门旅游协同治理模型 |
5 政府跨部门旅游协同治理模型的案例分析 |
5.1 宏观维度:江西青原区政府引导推动旅游业发展 |
5.1.1 案例基本情况 |
5.1.2 案例的综合模型分析 |
5.2 中观维度:协同推动边境旅游试验区重大政策出台 |
5.2.1 案例基本情况 |
5.2.2 案例的综合模型分析 |
5.3 微观维度:处理中国旅游团在老挝严重交通事故 |
5.3.1 案例基本情况 |
5.3.2 案例的综合模型分析 |
6 结论 |
6.1 本文的主要结论 |
6.2 本文的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中国现代药学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 研究的源起 |
2 课题国内研究现状 |
2.1 药学史研究相关着作 |
2.2 药学史研究文献 |
3 研究的方法与内容 |
4 论文的研究意义 |
5 论文的创新点 |
6 论文的不足之处 |
第二章 古代药学史概论 |
1 原始社会药物的萌芽 |
2 夏、商、周及春秋时期的药学 |
3 战国、秦汉及三国时期的药学 |
4 两晋、隋唐至五代时期的药学 |
5 宋辽金元时期的药学 |
6 明清(至鸦片战争)时期的药学 |
第三章 近代药学史概论 |
1 近代中药发展概况 |
1.1 药物学的发展 |
1.2 方剂学的成就 |
1.3 旧中国歧视中医药和中医药界的反抗斗争 |
1.4 中医药教育与科研 |
1.5 中医药学术团体与刊物 |
2 近代西药发展概况 |
2.1 西方药学的输入 |
2.2 西药商业的兴起与发展 |
2.3 制药工业的诞生与发展 |
2.4 药事管理制度与药事法规 |
2.5 药学(西药)教育 |
2.6 药学(西药)研究 |
2.7 医药学术团体和医药期刊 |
3 解放军革命根据地的医药卫生工作 |
3.1 中医药工作的开展 |
3.2 医药教育 |
3.3 医药工业 |
3.4 药事管理制度与药事法规 |
第四章 现代药学史研究 |
1 药学事业的发展 |
1.1 中药事业的发展 |
1.2 药品监督管理 |
1.3 制药工业 |
1.4 医药商业 |
1.5 药学教育 |
1.6 医药科技工作 |
1.7 医院药学 |
1.8 药学社会团体 |
1.9 药学书刊与网站 |
1.10 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药学事业的发展 |
2 药学科学研究进展 |
2.1 现代药学史研究 |
2.2 中药研究 |
2.3 药学分科研究进展 |
2.4 药物学研究 |
第五章 结论 |
1 对现代药学史的研究意义重大,有关单位必须加强这方面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出版工作 |
2 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宝贵遗产,必须坚决地继承并发扬光大 |
3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化药学事业各项改革 |
4 认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
5 实施“科教兴药”战略,推动药学事业全面进步 |
6 加强药品监督管理法规体系建设,做到有法可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 |
7 加强中医药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扩大中医药的国际影响 |
致谢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表1 |
(3)当代中国石油供应史研究 ——以浙江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1949年以前的石油供应 |
第一节 “洋油”的早期输入 |
一、概况 |
二、“洋油”进入浙江 |
第二节 美、英油商垄断市场 |
一、“三家”联手,操纵市场 |
二、相互勾结,排斥异己 |
第三节 抗日战争以后的石油储运和销售 |
一、抗日战争时期石油产品的储、运、销 |
二、抗日战争胜利后石油产品的储、运、销 |
三、抗日战争以后浙江的石油供应 |
第四节 中国近代石油工业 |
一、中国近代早期石油工业 |
二、中国石油工业的摇篮—玉门油矿 |
第二章 当代中国石油供应的管理体制沿革 |
第一节 机构的建立与沿革 |
一、计划经济下的商业管理体制(1950—1985年) |
二、产销一体制的建立和发展(1985—1997年) |
三、上中下游一体化的确立与完善(1998至2004年) |
第二节 石油商品的计划管理 |
一、管理的权限 |
二、计划的编审 |
三、计划的分配 |
四、计划的调整 |
五、计划的检查 |
六、统计管理 |
第三节 石油商品的价格管理 |
一、管理权限 |
二、石油商品作价办法 |
三、价格演变 |
四、当前我国成品油价格的形成和管理 |
第三章 当代中国石油流通体制与仓储建设 |
第一节 石油商品的流通(购、销、调、存) |
一、货源采购 |
二、调拨运输 |
三、石油商品销售 |
四、跨区供应 |
五、成品油的库存 |
第二节 油库建设与管理 |
一、传统的油库网络的形成 |
二、现代油库储存体系的形成 |
三、油库建设管理体制的演变 |
第三节 加油站建设和管理 |
一、加油站的建设 |
二、加油站的管理 |
第四章 当代中国石油市场的演进 |
第一节 国营石油公司统购、允许私商销售阶段 |
一、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
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前四年 |
第二节 国营石油公司独家经销阶段 |
一、1957年及第二个五年计划时期 |
二、调整时期 |
三、“文化大革命”10年 |
四、第五个五年计划时期 |
五、第六个五年计划的前二年 |
第三节 “双轨制”阶段 |
一、第六个五年计划的后三年 |
二、第七个五年计划时期 |
三、第八个五年计划的前三年 |
第四节 初步竟争阶段 |
一、第八个五年计划的后二年 |
二、第九个五年计划的前三年 |
第五节 寡头垄断阶段 |
一、第九个五年计划的后二年 |
二、第十个五年计划时期 |
第五章 世界背景下的中美两国石油市场比较 |
第一节 世界石油市场 |
一、世界石油价格形成机制的演变 |
二、当前世界石油价格机制及价格趋势 |
三、世界石油的储产量和需求趋势 |
四、世界石油市场的竞争态势 |
第二节 中美两国石油市场的比较 |
一、两国石油工业体制的比较 |
二、两国石油政策目标的比较 |
三、两国石油管理体制比较 |
四、两国的石油市场主体比较 |
五、两国成品油流通体制比较 |
第六章 中国石油供应安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
第一节 中国石油供应安全存在的问题 |
一、石油供应安全概念 |
二、我国目前原油成品油生产与消费情况 |
三、我国目前成品油市场大体格局 |
四、我国目前成品油供应中存在的问题 |
第二节 中国石油供应安全对策 |
一、中国石油供应安全对策 |
二、建立现代石油市场的步骤 |
结语 关于石油供应问题的思考 |
第一节 制订符合国情的能源政策 |
一、节约优先 |
二、提高使用效率 |
三、优化能源结构 |
第二节 处理好与石油相关的国际政治、经济关系 |
一、正确认识 OPEC |
二、接近IEA(国际能源机构)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新时期中国经济外交研究:理论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选题的背景和研究成果 |
第三节 研究的目标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五节 本文的框架结构 |
第六节 本文的创新与结论 |
第一章 经济外交的概念和理论发端 |
第一节 经济外交的概念与实践 |
一、外交概念的变迁 |
二、经济外交概念的辨析 |
三、经济外交实践的历史回顾 |
第二节 经济外交产生根源的理论视角 |
一、世界经济的相互依存为经济外交的强化提供了必要性 |
二、国家干预经济的合法性为经济外交提供了可能性 |
三、国际贸易干预主义的影响 |
四、国家利益内容的调整 |
五、国家经济关系的政治化 |
第二章 经济外交理论内涵的框架分析 |
第一节 经济外交实施的框架约束 |
一、主权国家总体的外交政策 |
二、制度变迁和外交政策的影响 |
三、主权国家的国内政治对经济外交的影响 |
四、国家间的贸易关系与经济外交 |
五、政治文化传统对经济外交的影响 |
第二节 经济外交的功能与特点 |
一、经济外交的功能 |
二、经济外交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
第三节 经济外交的主要目标和形式 |
一、经济外交的主要目标 |
二、经济外交的主要形式 |
第四节 实施经济外交的主体——按照体系层次进行分析 |
一、国家领导人的经济外交 |
二、外交部门及其派出机构 |
三、政府机构的涉外部门 |
四、大型跨国公司 |
五、国际组织 |
第五节 经济外交对中国的政策含义 |
一、进一步树立和强化经济外交的意识 |
二、贸易市场的开拓和博弈需要外交的大力支持 |
三、资源的需求要求发挥外交的支持作用 |
四、经验教训要求中国进一步拓展经济外交的空间和力度 |
五、经济外交是中国和平发展的重要手段 |
第三章 新时期中国经济外交的理论发端 |
第一节 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前经济外交的实践 |
一、长期实施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援助 |
二、打破经济制裁与建立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的初步努力 |
第二节 1978年以后中国内政与外交政策的重大调整 |
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目标的确定 |
二、中国的制度变迁对经济外交的影响 |
三、外交政策的重大调整 |
四、实行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政策 |
五、突出经济外交 |
第三节 邓小平的经济外交思想 |
一、努力汲取人类文明包括资本主义国家的一切文明成果 |
二、积极吸引和利用外国的资本 |
三、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
四、根据国情适当调整对外援助政策 |
五、合作开发有争议的领土 |
六、反对和应对来自国外的经济制裁 |
七、主权和安全始终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 |
八、处理国家间关系的原则是国家利益 |
第四节 江泽民经济外交的主要思想 |
一、关于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 |
二、关于经济安全 |
三、关于经济全球化 |
四、关于参与国际经济机制 |
第五节 中国经济外交的实施 |
一、经济外交的意识逐步得到提升 |
二、开展多边的经济合作外交 |
三、积极参加全球和区域性经济组织和合作 |
四、具体(问题)领域的经济外交 |
第四章 中国经济外交的决策与运行机制 |
第一节 中国经济外交的政府机构与过程 |
一、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经济外交 |
二、中共中央、国务院的经济外交 |
三、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经济外交 |
四、外交部的经济外交 |
五、商务部(原外经贸部)的经济外交 |
六、中国驻外使领馆的经济外交行为 |
七、国务院外事办公室 |
八、农业部国际合作司 |
九、中国人民银行国际司 |
十、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第二节 中国经济外交的非政府机构 |
一、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 |
二、中国进出口银行 |
三、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 |
四、企业集团 |
五、中国企业外交关联会 |
第三节 中国各经济外交机构的运行过程分析 |
一、关于经济外交决策的一般分析框架 |
二、经济外交功能整合的国际经验 |
三、各种机构经济外交运作中存在的问题 |
四、进一步整合中国的外交资源 |
第五章 中国外交的总体布局与经济外交 |
第一节 中国对外政策的变迁 |
一、改革开放前中国对外政策的演变 |
二、时期中国外交战略的逐步调整 |
第二节 大国关系与经济外交 |
一、中美关系与经济外交 |
二、中日关系与经济外交 |
三、中俄关系与经济外交 |
四、中国与欧盟关系中的经济外交 |
第三节 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中的经济外交 |
一、中国与东盟的经济外交 |
二、中国对中亚国家的政策与经济外交 |
第四节 中国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外交 |
一、中国对发展中国家政策的考虑 |
二、建立中国的海外资源地和出口产品市场 |
三、中国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外交的新策略 |
第六章 中国的能源外交 |
第一节 世界能源外交的格局与中国能源的困境 |
一、世界能源外交的现状 |
二、中国能源的困境 |
第二节 中国能源外交的现状—以中俄石油管线的博弈为例 |
一、中国石油进口的现状 |
二、中俄石油管道博弈:安大线的失败 |
三、中哈石油管道的实施 |
四、国家领导人的能源外交 |
五、大型国有企业“走出去”的行为 |
六、中国能源外交尚存的问题 |
第三节 中国石油外交战略的几点思路 |
一、整合国家能源的主管机关 |
二、运用外交资源,加速实施能源进口地域多元化战略 |
三、动用国家外交资源支持石油企业“走出去”和“请进来” |
四、统筹安排,加快建立国家石油储备体系 |
五、进一步加强与国际经济组织的合作 |
六、做好能源技术的提高工作 |
第七章 中国的金融外交 |
第一节 国家金融安全与金融外交 |
一、二战后国际金融外交的基本实践 |
二、国际金融外交的经验 |
三、中国金融体系面临的挑战 |
第二节 中国对国际金融体制的外交 |
一、中国与国际金融体制的合作 |
二、中国围绕亚洲金融危机的外交与援助 |
第三节 中国的汇率外交 |
一、汇率外交:对人民币升值的外交博弈 |
二、人民币的国际化问题 |
第八章 中国的发展援助外交 |
第一节 新时期中国对非洲经济援助政策的逐步调整 |
一、中国对外援助理念的变化 |
二、1979年至1990年为探索性的改革与调整阶段 |
三、1995年后中国对外援助工作进行全面改革 |
四、个案研究:对亚非国家债务的减免 |
第二节 对外经济援助的实施过程 |
一、对外援助的职能分布 |
二、中国对外援助项目的实施过程 |
三、实证分析:以对东南亚海啸灾害的人道主义援助为案例 |
第三节 对外经济援助的发展趋势 |
一、援外工作需要适应国内外政治经济的变化 |
二、继续改革对外援助的方式 |
三、扩大援助的规模,使援外资金来源多样化 |
四、援外工作是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的重要举措 |
五、加大无偿援助的规模 |
六、加强对受援国的人才培训 |
第九章 中国外交中的经济制裁 |
第一节 概念与历史的考察 |
一、经济制裁的概念与国际经验 |
二、中国在反对经济制裁方面的外交行为 |
第二节 中国经济制裁的实证分析 |
一、围绕台湾问题进行的经济制裁 |
二、对人权问题上实施经济制裁 |
三、运用飞机采购配合外交工作 |
四、其它关于经济制裁的案例 |
五、WTO框架下的经济制裁行为 |
第十章 中国积极接受多双边的经济技术援助 |
第一节 中国接受外援的基本概况 |
一、接受外援观念的变迁 |
二、中国接受外援的管理机构 |
第二节 积极接受发达国家的双边援助 |
一、长期成为日本的最大援助国 |
二、德国对中国的无偿援助 |
第三节 积极吸纳多边经济援助 |
一、成为世界银行的最大受援国 |
二、欧盟对华的多边援助 |
三、联合国儿童基金对华无偿援助 |
四、联合国人口基金对华无偿援助 |
第四节 中国接受经济援助面临的挑战和对策 |
一、接受经济援助面临的挑战 |
二、中国的对策 |
第十一章 中国的贸易市场与贸易争端外交 |
第一节 中国的贸易外交 |
一、中国对外贸易依存度不断上升 |
二、努力加强经济外交的力度 |
三、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 |
第二节 关于争取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外交 |
一、中国争取“市场经济地位”必要性 |
二、市场经济地位是中国经济外交的重要目标 |
第三节 外交手段对经济议题的介入:中国对美国的经济外交为例 |
一、外交手段解决中美贸易不平衡的分析 |
二、中国加入WTO前对最惠国待遇问题的经济外交 |
三、中美之间的知识产权问题 |
第四节 实施“走出去”战略与对外交资源的利用 |
一、“走出去”战略是主要的经济外交政策 |
二、当前中国企业“走出去”政策背景层面存在的问题 |
三、充分运用外交资源帮助企业“走出去” |
第五节 WTO框架下中国的经济外交——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冲突与重迭 |
一、中国参与多边贸易谈判的国家利益原则 |
二、从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出发,寻找与发达国家利益的平衡点 |
三、充分利用WTO的贸易争端机制 |
四、进一步提升WTO框架下中国经济外交的能力 |
第十二章 中国的国际经济机制外交 |
第一节 中国加入国际经济机制的回顾与评价 |
一、中国参与国际经济机制的历程回顾 |
二、中国参与国际经济机制的基本特点 |
第二节 1986-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过程的经济外交 |
一、中国决定参与关贸总协定(世界贸易组织) |
二、中国复关过程中的经济外交 |
第三节 中国对其它全球性和区域性国际经济机制的参与 |
一、对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的经济外交 |
二、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经济外交 |
三、上海合作组织经济功能的扩展 |
四、中国与G7(8):有选择地参与 |
小结 中国的经济机制外交与国际经济新秩序 |
本文的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国家部委调整第二波:大计委、商业部与国资委?(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政府跨部门旅游协同治理的演进及模型构建研究[D]. 马海鹰.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6)
- [2]中国现代药学史研究[D]. 田丽娟. 沈阳药科大学, 2006(04)
- [3]当代中国石油供应史研究 ——以浙江为个案[D]. 潘如龙. 浙江大学, 2006(06)
- [4]三大经济类报纸的不同报道风格探析[J]. 王媛. 新闻传播, 2005(09)
- [5]新时期中国经济外交研究:理论与实践[D]. 何中顺. 中共中央党校, 2005(05)
- [6]两匹“黑马”的报道风格 《经济观察报》和《21世纪经济报道》的风格解读[J]. 尧小锋. 新闻记者, 2003(03)
- [7]信息产业部的前世今生 ——中国最后一个产业部委的沉浮[J]. 林军. 知识经济, 20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