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必需脂肪酸在鱼虾饲料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刘敏,张海涛,孙广文,王卓铎,蒋卫亮[1](2021)在《斑节对虾营养需求与功能性饲料添加剂研究进展》文中认为斑节对虾(Penaeusmonodon),属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对虾科、对虾属,是一种重要的水产经济动物,其可存活水温为14~34℃,最适生长水温为25~30℃,能耐低氧和高温且适应较大范围的盐度。斑节对虾生长快、营养丰富肉质鲜美,易干、活运销。文章综述了斑节对虾基本营养需求研究概况,以及功能性饲料添加剂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建立和完善其营养标准和高效配合饲料的开发提供参考依据。
林基彬[2](2021)在《AMPK在低磷诱导花鲈脂肪过度沉积中的作用机制初探》文中研究指明实验室前期研究发现饲料磷水平显着影响花鲈脂肪的分解和合成代谢,低磷降低鱼体AMPK的基因表达,而AMPK是机体代谢调控的关键蛋白,并且AMPK的活性受磷酸化过程的调控。为研究饲料中的磷是否通过影响AMPK磷酸化影响鱼体脂肪代谢,开展以下研究:(1)饲料磷水平对花鲈生长性能和脂肪沉积的影响设计低、中、高三个磷水平,以磷酸二氢钠和磷酸氢二钾为磷源,配成磷水平分别为0.36%(低磷组/对照组)、0.72%(正常磷组)和1.08%(高磷组)的等氮等脂的3组试验饲料(分别标记为LP、NP和HP)。每种饲料投喂3个试验桶,每桶30尾花鲈(7.54±0.07g),试验周期为12周。结果表明:相较于NP组和HP组,LP组花鲈的生长性能显着降低,鱼体末重(FBW)、增重率(WG)、特定增长率(SGR)、蛋白质效率(PER)和蛋白质沉积率(PRR)显着下降(P<0.05),摄食率(FR)、饲料系数(FCR)和脂肪沉积率(LRR)显着升高(P<0.05)。LP组的肝体比(HSI)和脏体比(VSI)显着高于NP组和HP组(P<0.05),腹脂率(IFR)和肥满度(CF)显着高于NP组(P<0.05)。在体成分方面,LP组全体、肌肉和肝脏的粗脂肪(Lipid)显着高于NP组和HP组(P<0.05),其全体和肌肉的粗蛋白(Protein)及全体灰分(Ash)显着低于NP组和HP组(P<0.05)。在肝脏生化指标中,LP组的甘油三酯(TG)和总胆固醇(T-CHO)含量显着高于NP组和HP组(P<0.05),并且LP组肝脏油红O染色后呈现更深更多的红色脂滴。结果表明,低磷饲料抑制花鲈的生长性能,导致肝脏脂肪的异常沉积。(2)饲料磷水平对花鲈肝脏脂肪代谢影响的蛋白质组学分析采用DIA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全面分析LP组、NP组和HP组的相关蛋白质表达量的变化,进一步探究饲料磷水平对脂肪代谢的调控机制。通过GO功能和KEGG通路的联合分析发现,磷水平的增加提高脂肪酸分解过程,降低脂肪酸延长、脂肪酸合成、不饱和脂肪酸生物合成、糖酵解/糖异生和AMPK信号通路等代谢过程。通过q PCR和western blot对组学筛出的脂肪代谢相关通路进行验证,其结果表明,在基因水平上,饲料中磷水平的增加,显着提高AMPKα基因的表达量(P<0.05),HP组的ATGL和HSL m RNA表达显着高于LP组,其中HSL m RNA表达高于NP组(P<0.05)。NP组和HP组的ACC、FAS、HMGCR、Ch REBP、PPARα、PGC-1α和CPT-1α等基因表达量相较于LP组无显着性差异(P>0.05)。在蛋白水平上,NP组和HP组的花鲈肝脏中p-AMPKα/AMPKα和p-ACC/ACC比例显着性高于LP组,而ACC和p-ACC的蛋白表达量显着低于LP组(P<0.05)。NP组和HP组显着抑制FAS的蛋白表达,提高CPT-1α的蛋白表达,促进脂肪酸β-氧化速率(P<0.05)。NP组的p-HMGCR/HMGCR比例显着高与LP组(P<0.05)。相较于LP组,NP组和HP组PPARα、PGC-1α、ATGL、p-ATGL、HSL和p-HSL蛋白质表达量,以及p-ATGL/ATGL比例和p-HSL/HSL比例皆无显着性影响(P>0.05)。结果表明,饲料磷的添加可能通过AMPKα/ACC/CPT1通路促进脂肪酸分解,抑制脂肪酸合成。低磷抑制了AMPK和ACC的磷酸化水平和CPT1蛋白表达,促进脂肪的合成与抑制脂肪酸氧化使花鲈脂肪沉积增加。(3)低磷饲料添加黄连素和二甲双胍对花鲈生长及脂肪沉积的影响为了进一步验证AMPK是否参与低磷诱导的花鲈肝脏脂肪异常沉积。本试验在低磷饲料中添加AMPK的激活剂(黄连素和二甲双胍),以磷酸二氢钠和磷酸氢二钾为磷源,配成磷水平分别为0.36%(低磷组/对照组)、0.36%+50 mg/kg黄连素(AMPK激活剂1)和0.36%+250 mg/kg二甲双胍(AMPK激活剂2)的等氮等脂的3组试验饲料(分别标记为LP、LPB和LPM)。每种饲料投喂3个试验桶,每桶30尾花鲈(7.54±0.07 g),试验周期为12周。研究结果如下:相较于LP组,低磷饲料中分别添加两种不同的AMPK激活剂并不能显着提高花鲈的生长性能,LPB组和LPM组花鲈的增重率(WG)、蛋白质沉积率(PRR)、脂肪沉积率(LRR)、饲料系数(FCR)、肝体比(HSI)、脏体比(VSI)和存活率(Survival)皆无显着性差异(P>0.05)。在体成分方面,相较于LP组,LPB组和LPM组全体、肝脏和肌肉的粗蛋白(Protein)和粗脂肪(Lipid)没有显着性影响(P>0.05),且并未显着减少肝脏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HO)含量和肝脏脂滴数目(P>0.05)。在基因水平上,相较于LP组,激活剂组的SREBP-1c基因的表达量显着下降(P<0.05)。LPB组和LPM组的AMPKα、ACC、FAS、HMGCR、Ch REBP、PPARα、PGC-1α和CPT-1α等基因表达量相较于LP组无显着性差异(P>0.05)。在蛋白水平上,相较于LP组,LPB组和LPM组能显着提高p-AMPK蛋白质表达量和p-AMPK/AMPK比例;LPB组显着提高FAS和HMCGR的蛋白表达(P<0.05),对和p-HMGCR/HMGCR比例无影响(P>0.05);LPM组对FAS和HMGCR无显着性影响(P>0.05)。相较于LP组,两个激活剂组对SREBP-1、p-HMGCR、CPT-1α、PPARα、PGC-1α、ATGL、p-ATGL、HSL和p-HSL蛋白质表达量,以及p-ATGL/ATGL、p-HSL/HSL和p-HMGCR/HMGCR比例皆无显着性影响(P>0.05)。综上,黄连素和二甲双胍能激活AMPKα,却并未能缓解低磷所导致的花鲈肝脏脂肪沉积。因此,饲料磷水平不足时,黄连素和二甲双胍可能不具备通过激活AMPKα调控下游脂代谢相关通路的作用。
李京昊[3](2019)在《生物絮团技术在克氏原螯虾养殖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生物絮团技术是一种具有维持良好水质、降低饵料系数、增强养殖动物消化酶活性、提升免疫及抗氧化性水平、提高养殖对象产量和成活率等优点的健康环保、可持续的养殖技术。但将生物絮团技术应用到克氏原螯虾的养殖上还未见报道。本研究将生物絮团技术与克氏原螯虾的养殖相结合,探讨了克氏原螯虾能否摄食生物絮体以及摄食最佳浓度及条件;对比商品饲料喂养模式,分析比较了短期养殖克氏原螯虾幼虾消化酶、抗氧化及免疫情况以及经过长期养殖后幼虾的生长性能及营养品质等。初步证实了生物絮团技术可以应用到克氏原螯虾的养殖中,并具有较好的养殖效果,这也为利用生物絮团技术应用到集约化设施养殖克氏原螯虾奠定基础。1.不同条件对克氏原螯虾幼虾摄食生物絮团的影响本实验从摄食环境(曝气,无曝气,水草)、摄食时长以及生物絮团质量浓度等角度,来探讨克氏原螯虾幼虾摄食絮体的最佳条件。结果显示:絮团质量浓度为500600 mg·L-1,可满足幼虾的摄食需求,并在摄食4 h之后,幼虾肠道达饱和状态。相同摄食时长,絮团曝气组幼虾摄食量最大,明显高于水草组,但与无曝气组差异不显着,比较幼虾肠道的充塞度,可见曝气组在摄食4 h后肠道食糜较多,肠道更为饱满,优于其他各组。综合生物絮团培养条件、水化指标以及幼虾的摄食情况,认为生物絮团技术应用到克氏原螯虾的养殖具有可行性。2.利用生物絮团技术对克氏原螯虾短期养殖研究本实验利用生物絮团技术和普通饲料投喂两种方式短期养殖体质量为(9.70±0.32 g)的克氏原螯虾30天。比较养殖期间两实验组的水化指标以及实验结束时两实验组幼虾的生长情况、肌肉及肝胰腺营养成分组成、胃、肠和肝胰腺组织的消化酶活性、以及肝胰腺和肌肉组织的抗氧化能力。结果发现:(1)在养殖期间,絮团组水体总氮,亚硝态氮,硝态氮的质量浓度均维持在较低的水平。(2)两实验组虾的终末体质量,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存活率均无明显差异。(3)絮团的粗蛋白含量可以达到36.8%,能够满足克氏原螯虾对于蛋白的需求。但絮团的粗脂肪含量较低,这也影响了絮团组幼虾肌肉组织的粗脂肪沉积量。(4)絮团组幼虾肝胰腺中α-淀粉酶、脂肪酶、纤维素酶活性均显着高于饲料组幼虾。(5)絮团组幼虾的抗氧化能力与饲料组幼虾相比,肝胰腺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较高,丙二醛含量较低,但总抗氧化能力、过氧化氢酶、谷胱甘肽还原酶以及溶菌酶无明显差异。综上,认为生物絮团技术在克氏原螯虾的养殖上具有积极作用,可以达到与饲料投喂相同甚至更好的养殖效果。3.利用生物絮团技术对克氏原螯虾长期养殖研究本实验利用生物絮团技术(絮团组)和普通商品饲料投喂(饲料组)两种方式在零交换水体中养殖体质量为(3.40±0.03 g)的克氏原螯虾60天,比较了两实验组幼虾生长性能、常规生化组成、消化、免疫及抗氧化酶活性、可食组织的脂肪酸及氨基酸的含量。经过60天的养殖,絮团组幼虾终末体质量、增重及特定增长率均显着高于饲料组;从生化组成上可以发现絮团组幼虾肝胰腺组织的总脂及灰分含量较高于饲料组;两实验组幼虾肌肉组织的胶原蛋白含量无明显差异,但絮团组肌肉的保水性能相对好于饲料组;比较了絮体及幼虾可食组织脂肪酸和氨基酸发现,可食组织脂肪酸的组成及含量与其摄入的食物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因此,絮团的脂肪酸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肌肉和肝胰腺组织的脂肪酸组成及含量。此外,絮团的氨基酸含量与饲料存在很大差别,但是这并没有影响两实验组幼虾可食组织的氨基酸组成,两实验组幼虾肌肉和肝胰腺的氨基酸含量无明显差异。
王华军[4](2018)在《鱿鱼内脏团的高值化产品研发及其性能表征》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鱿鱼加工下脚料为原料,组合采用生物分离技术对鱿鱼内脏团(鱿鱼软骨及内脏)进行综合利用,在不产生废弃物的同时联产硫酸软骨素、鱿溶浆蛋白胨、精制鱿鱼油、鱿鱼膏,实现鱿鱼加工下脚料的高值化利用。(1)采用碱液浸提-酶法水解-乙醇沉淀工艺对鱿鱼软骨中的硫酸软骨素(Chondroitin sulfate,CS)进行提取、分离、纯化工艺研究。确定了最优碱液浸提工艺条件:碱提温度50℃、时间4.20 h、碱液浓度2.80%、固液比1:8,在此条件下,CS粗品得率为41.38%;最优酶法水解碱提液工艺条件:胰蛋白酶添加量2.70%、酶解温度50℃、时间3.40 h、pH 8.20,在此条件下,CS含量为79.82%、蛋白质含量为5.85%;最优CS乙醇沉淀工艺条件:NaCl添加量2.50%、pH 6.60、醇沉系数70%,在此条件下,CS纯度为92.19%,CS得率为23.76%。(2)分析了新鲜鱿鱼内脏基本成分,发现蛋白质含量24.80%、脂肪含量25.30%,提取油脂后的鱿鱼内脏可作为制备鱿溶浆蛋白胨的良好原料。采用水酶法制备鱿溶浆蛋白胨,确定了最优酶解工艺条件:胰蛋白酶添加量0.36%、酶解pH 8.20、酶解时间3.10h、酶解温度45℃。在此条件下,鱿溶浆蛋白胨得率可达21.86%,其中氨基氮3.10%、总氮14.70%。分析了蛋白胨中氨基酸组成,发现微生物生长所需主要氨基酸(谷氨酸、赖氨酸、苯丙氨酸)总含量接近21%,必需氨基酸含量达34%。以鱿溶浆蛋白胨为培养基氮源,对大肠杆菌、植物乳杆菌进行培养评估,结果表明鱿溶浆蛋白胨可作为良好的微生物氮源来源。(3)采用碱炼脱酸、活性白土分段脱色优化了鱿鱼内脏毛油的关键精制工艺。确定了最优脱酸工艺条件:采用26°B6的NaOH脱酸、脱酸温度54℃、时间26 min;最优脱色工艺条件:活性白土添加量3.70%、添加比例3:2:1,温度88℃、时间60 min。精制后鱿鱼内脏油酸值降至0.75 mg/g,外观呈浅黄色、透明状,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38.91%,其中EPA和DHA含量分别为12.56%和16.32%。(4)将制备蛋白胨过滤后的内脏残渣经蒸汽蒸煮制得鱿鱼膏,并对鱿鱼膏产品进行防霉菌实验设计。确定了单层抑菌防护层最佳制作条件:琼脂含量2%、厚度3 cm、NaCl含量5%、苯甲酸钠含量0.30%、pH 3、倾倒温度55℃,此条件下,鱿鱼膏可在18天内保持无霉菌;确定了复合抑菌防护层的最佳制作条件:琼脂含量2%、厚度3 cm、上下层比例5:1、苯甲酸钠含量0.20%、NaCl含量4%、pH 3.50、下层倾倒温度80℃,此条件下,鱿鱼膏可在95天内保持无霉菌。
王坤,陶琳丽,詹瑰然,杨秀娟,张曦,毕保良,邓君明[5](2017)在《橡胶籽油替代豆油对虹鳟幼鱼生长性能、血液及肝脏生化指标的影响》文中指出【目的】为研究橡胶籽油替代不同比例豆油对虹鳟幼鱼生长、血液及肝脏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以橡胶籽油添加量分别为0%、4%、8%和12%替代相应的豆油,配制4种等氮等能饲料进行10周养殖试验。【结果】(1)随着替代比例的升高,虹鳟末重、体增重、日增重系数和蛋白质效率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以8%组最高(P<0.05);相反,8%组饲料系数最低。(2)随着替代比例的升高,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以8%组最高;而LDL-C/HDL-C值呈上升的趋势,12%组显着高于0%组。(3)随着替代比例的升高,血浆一氧化氮含量和肝脏碱性磷酸酶活性显着升高,血浆过氧化氢酶活性显着降低。(4)0%组血浆氨氮含量显着低于其他组。不同处理组血浆总蛋白、总氨基酸、尿素氮、钙和磷含量、谷丙转氨酶活性及肝脏ALT、谷草转氨酶活性均无显着差异(P>0.05)。【结论】饲料中添加4%12%橡胶籽油明显提高虹鳟生长性能和饲料利用率,对虹鳟脂质代谢和抗氧化能力无明显不良影响,且虹鳟饲料中橡胶籽油适宜添加量为8%。
黄裕,王际英,李宝山,郝甜甜,夏斌,孙永智,魏佳丽,王世信,张利民[6](2015)在《小麦胚芽油替代鱼油对半滑舌鳎幼鱼生长、体成分、血清生化指标及脂肪代谢酶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以初始体重为(3.70±0.01)g的半滑舌鳎(Cynolossus semilaevis Günter)幼鱼为实验对象,研究小麦胚芽油替代鱼油对其生长、体成分、血清生化指标及脂肪代谢酶的影响。以添加7.5%的鱼油组为对照组,用小麦胚芽油分别替代0、20%、40%、60%、80%、100%的鱼油配制成6组等氮等能饲料,在海水循环养殖系统中进行68 d的养殖实验。结果显示:饲料中小麦胚芽油替代鱼油对半滑舌鳎幼鱼存活率无显着影响;随着替代水平的升高,特定生长率和蛋白质效率降低,饲料系数升高。各组间脏体比、肝体比和肥满度均无显着性差异。肝脂肪含量随替代水平的升高而升高,而全鱼脂肪含量降低;80%和100%替代组全鱼水分含量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随着饲料中小麦胚芽油水平的升高,鱼体组织中亚油酸和亚麻酸含量显着升高(P<0.05),EPA和DHA含量显着降低(P<0.05)。各组间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和溶菌酶活性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80%和100%替代组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含量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丙二醛含量呈降低趋势。随着替代水平的升高,肝脂蛋白酯酶、肝酯酶、总酯酶、脂肪酸合成酶以及肠道脂肪酶活性升高。研究表明,在本实验条件下,小麦胚芽油可替代60%的饲料鱼油而不影响半滑舌鳎幼鱼的生长;小麦胚芽油的添加,促进了鱼体脂肪代谢,抑制脂质过氧化作用,但显着改变了鱼体脂肪酸组成。
吉红,萧培珍,田晶晶[7](2014)在《淡水养殖鱼类饲料油脂源的选择与使用》文中研究指明文章就淡水养殖鱼类的饲料脂质需求、影响鱼类对油脂利用的因素以及适宜油脂源的选择等方面进行了阐述,针对当前易出现的养殖鱼类脂肪肝发生、饲料油脂氧化酸败及其副作用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改善养殖鱼类对饲料油脂利用的方法和途径,以及饲料油脂质量控制要点,最后对未来淡水鱼类饲料油脂源的研究和应用方向提出了展望。
顾夕章,高启平,谢骏,张媛媛,蒋宗杰,刘波,戈贤平,李云兰[8](2012)在《饲料中亚麻籽替代部分大豆油对异育银鲫鱼苗生长性能、肌肉组成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亚麻籽替代部分大豆油对异育银鲫鱼苗生长性能、肌肉组成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择平均体重(14.32±0.02)g的异育银鲫336尾,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放鱼28尾。Ⅰ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饲料;Ⅱ、Ⅲ、Ⅳ组分别饲喂用2.40%、4.80%和7.20%亚麻籽替代基础饲料中16.67%、33.33%和50.00%大豆油的试验饲料。试验期63 d。结果表明:1)饲料中亚麻籽替代部分大豆油对异育银鲫生长性能无显着影响(P>0.05)。2)各组鱼体肌肉水分、粗脂肪、粗灰分含量无显着差异(P>0.05),Ⅲ、Ⅳ组鱼体肌肉粗蛋白质含量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3)各组血清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活性及甘油三酯、皮质醇、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含量无显着差异(P>0.05),Ⅲ、Ⅳ组血清葡萄糖含量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Ⅲ、Ⅳ组血清胆固醇含量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因此,从生产上来看,亚麻籽替代大豆油在异育银鲫鱼苗饲料中的用量以不超过2.40%为宜。
戴阳军,刘峥兆,王雪锋,刘晶晶,韩曜平[9](2012)在《野生与养殖鳡鱼肌肉的营养成分比较》文中研究表明对野生鳡鱼和养殖鳡鱼的营养品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这两种鱼肌肉中水分含量差异不显着(P=0.07779>0.05),而粗蛋白、粗灰分含量野生鳡鱼显着高于养殖鳡鱼(P=0.00115、0.00415<0.05),养殖鳡鱼粗脂肪含量显着高于野生鳡鱼(P=0.000215<0.05)。养殖鳡鱼的必需氨基酸指数为94.16,而野生鳡鱼则为66.03,其构成比例符合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FAO/WHO)的标准。野生和养殖鳡鱼肌肉脂肪酸中二十碳五烯酸(EPA)+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含量分别为4.25%和4.8%。综合所得结果,养殖鳡鱼氨基酸组成及结构、EPA+DHA含量均优于野生鳡鱼,但野生鳡鱼蛋白质含量与n-3/n-6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比例优于养殖鳡鱼。
蒋广震[10](2012)在《斑点叉尾鮰脂肪需求及甘草次酸对其脂肪代谢调节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选取世界性淡水养殖品种斑点叉尾鲴(Ictalurus punctatus)作为试验动物,通过五个方面的试验,系统地探讨了斑点叉尾鲴饲料脂肪适宜添加量,饲料蛋白、糖类对脂肪需要量和体脂沉积的影响,外源添加甘草次酸对其脂肪需要量和体脂沉积的影响,甘草次酸对斑点叉尾鲴生长、体脂沉积、血浆生化指标、激素水平的影响,并通过检测斑点叉尾鲴肝胰脏、肌肉和腹脂中脂蛋白酯酶活性及其mRNA表达量,初步探索甘草次酸对其脂肪代谢影响的原因。试验一,探讨了不同的蛋白和脂肪水平对斑点叉尾鲴生长与品质等的影响,试验设计以豆粕调节蛋白含量,混合油脂(鱼油:豆油=1:1)调节脂肪含量,并以α-淀粉和次粉为填充物,共配制3个蛋白(P)水平(28%,32%,36%),每一蛋白水平设3个脂肪(L)水平(5.0%,7.5%,10.0%),共9种饲料,分别为P28L10, P32L10, P36L10, P28L7.5, P32L7.5, P36L7.5, P28L5, P32L5和P36L5,每组4重复,每重复80尾鱼(1.5±0.02g)。饲养60d后,进行生产性能测定,并采集肌肉等组织样本,测定相关指标。结果表明:饲料蛋白和脂肪水平对斑点叉尾鲴生长有显着影响(P<0.05)。其中P36L7.5组增重率(WGR)、饲料系数(FCR)最高,与P36L10和P32L7.5组差异不显着(P>0.05),但显着高于其它组(P<0.05)。P36L10组试验鱼肥满度(CF)最高,与P32L7.5和P36L7.5组差异不显着(P>0.05),但显着高于其他组(P<0.05)。鱼体内脏比(VBR)、腹脂率(MSI)随脂肪水平降低而显着降低(P<0.05)。试验各组肌肉水分含量差异不显着(P>0.05),肌肉脂肪含量随饲料中脂肪和蛋白水平的降低而显着降低(P<0.05)。肝胰脏脂肪酶、胃蛋白酶活力随着饲料脂肪水平的增加而提高(P<0.05),但其他消化酶活力差异不显着(P>0.05)。由此可见,饲料中7.5%的脂肪,32%的蛋白,蛋能比22.4mg/kJ可满足斑点叉尾鲴仔鱼的生长需要,同时又能保证其正常生理机能,建议可在实际生产配方中作参考值。试验二,本研究为了探讨高脂肪条件下不同的蛋白和能量水平对斑点叉尾鲴生长、体组成等的影响,试验设2个蛋白水平(22%,28%),2个脂肪水平(10.0%,14.0%),2个消化能水平(12.56kJ/g,14.231kJ/g),共8组,分别为P28L10E14.23, P28L14E14.23, P22L10E14.23, P22L14E14.23, P28L10E12.56, P28L14E12.56, P22L10E12.56和P22L14E12.56。试验饲料配方使用鱼粉和豆粕调节蛋白含量,混合油脂(鱼油:玉米油=1:1)调节脂肪含量,α-淀粉、次粉和麸皮调节消化能含量,并以微晶纤维素为填充物,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尾鱼(141.5±1.0g)。饲养60d后,进行生产性能测定,并采集组织样本,测定相关指标。结果表明:鱼体末重(FW)、增重率(WG)、特定生长率(SGR)和饲料系数(FCR)不受饲料蛋白、脂肪和消化能单一营养水平影响(P>0.05);但与饲料蛋白、脂肪和消化能三者的交互作用(P<0.01)有关。胴体蛋白、脂肪含量与饲料脂肪和消化能水平相关(P<0.05)。由此可见,饲料过高脂肪和消化能对斑点叉尾鲴没有额外的促生长作用;饲料蛋白水平达到22%时,即可满足140-300g斑点叉尾鲴的营养需要;饲料中22%的蛋白、10%的脂肪、12.56kJ/g的消化能即可满足斑点叉尾鲴仔鱼的生长需要,同时又能保证其正常生理机能,建议可在实际生产配方中作参考值。试验三,探讨了不同甘草次酸(GA)和脂肪水平对斑点叉尾鲴生长、体组成等的影响,试验设2个脂肪水平(6.0%,8.0%),4个GA水平(0g/kg,0.3g/kg,0.6g/kg和0.9g/kg),共8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鱼(1.10±0.02g)。饲养60d,进行生产性能测定,并采集组织样本,测定相关指标。结果表明:鱼体增重率随饲料GA水平增加而呈下降趋势(P>0.05),0.9g/kg GA组增重率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在GA水平低于0.9g/kg时,采食量随GA水平增加而升高(P<0.05),而脏体比、肥满度、肝体比和腹脂率随GA水平增加而显着降低(P<0.05);全鱼、内脏和肝脏脂肪含量随GA水平增加而显着的降低(P<0.05),而水分含量呈现相反的变化趋势;饲喂0.3和0.6g/kgGA组全鱼皮质醇水平与对照组差异不显着,但是全鱼葡萄糖水平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饲料添加0.3和0.6g/kgGA可以显着的降低斑点叉尾鲴体脂沉积和腹脂率,且对增重影响较小。这种效果可能是由于GA增加了内源性皮质醇的半衰期,进而增加了其作用强度而产生的。试验四,探讨不同GA水平对斑点叉尾鲴幼鱼生长、体组成和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设5个GA水平(0g/kg,0.075g/kg,0.15g/kg,0.3g/kg和0.6g/kg),共5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尾鱼(159.0士5.0g)。饲养8周,进行生产性能测定,并采集组织和血液样本,测定相关指标。结果表明:鱼体增重率和饲料系数不受饲料GA水平影响(P>0.05)。IFR(P<0.05)和VBR(P<0.01)随饲料GA水平增加而降低,HIS随GA升高而呈降低趋势(P<0.1)。肝胰脏脂肪含量随饲料GA水平增加而降低(P<0.01),肌肉脂肪含量随饲料GA水平增加而呈下降趋势(P<0.1)。血浆TG, CHO随着饲料GA水平的增加而显着下降(P<0.05);而血浆皮质醇和GLU则呈现相反的趋势(P<0.05)。由此可见,饲料添加0.3g/kgGA可以显着的改善斑点叉鲴体脂沉积,且对生长没有影响。这种效果可能是由于GA增强了鱼体脂肪分解能力达到的。试验五,研究了不同GA水平对斑点叉尾鲴幼鱼血脂含量,腹脂、肝胰脏、肌肉中脂蛋白酯酶mRNA表达量的影响,试验设5个GA水平(0g/kg,0.075g/kg,0.15g/kg,0.3g/kg和0.6g/kg),共5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尾鱼(159.0±5.0g)。饲养8周,分别于最后一次投食4h和24h后,采集组织和血液样本,测定相关指标。结果表明:饲喂甘草次酸组投喂4h血浆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饥饿24h后血浆胆固醇、甘油三酯随着饲料GA水平的增加而显着下降(P<0.05)。GA组三组织中LPL mRNA表达量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饲料添加GA可以显着的增加了斑点叉尾鲴摄食后血脂含量,这可能是由于其抑制了组织中LPL表达造成的。
二、必需脂肪酸在鱼虾饲料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必需脂肪酸在鱼虾饲料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斑节对虾营养需求与功能性饲料添加剂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斑节对虾蛋白质营养 |
1.1 蛋白质需求 |
1.2 氨基酸需要量 |
1.3 斑节对虾饲料替代蛋白源的选择 |
2 斑节对虾脂肪营养 |
2.1 脂肪与脂肪酸需求 |
2.2 脂肪源替代 |
3 斑节对虾碳水化合物营养 |
4 斑节对虾微量元素营养 |
4.1 维生素 |
4.2 矿物质 |
5 斑节对虾的饲料添加剂研究 |
6 总结与展望 |
(2)AMPK在低磷诱导花鲈脂肪过度沉积中的作用机制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磷的研究进展 |
1.1.1 磷的生理功能 |
1.1.2 磷的代谢 |
1.1.3 磷与脂肪代谢 |
1.2 脂类的研究进展 |
1.2.1 脂肪的功能 |
1.2.2 脂肪的合成 |
1.2.3 脂肪的分解 |
1.3 磷与脂代谢调控因子 |
1.3.1 PPARs对脂肪代谢的调控 |
1.3.2 SREBPs对脂肪代谢的调控 |
1.4 AMPK研究进展 |
1.4.1 AMPK调控能量代谢 |
1.4.2 AMPK对脂肪代谢的影响 |
1.4.3 AMPK的激活 |
1.5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6 研究内容 |
第2章 饲料磷水平对花鲈生长性能和脂肪沉积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饲料及制作 |
2.1.2 试验花鲈和饲养管理 |
2.1.3 试验样品采集 |
2.1.4 测定方法 |
2.1.5 指标计算 |
2.1.6 数据统计及分析 |
2.2 试验结果 |
2.2.1 花鲈生长性能 |
2.2.2 花鲈全体、肝脏和肌肉组成 |
2.2.3 花鲈肝脏生化指标 |
2.2.4 油红O染色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3章 饲料磷水平对花鲈肝脏脂肪代谢影响的蛋白质组学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饲料及制作 |
3.1.2 试验花鲈和饲养管理 |
3.1.3 试验样品采集 |
3.1.4 测定方法 |
3.2 .试验结果 |
3.2.1 蛋白质样品的质控 |
3.2.2 蛋白质的鉴定结果 |
3.2.3 蛋白质聚类分析 |
3.2.4 差异蛋白的GO注释与富集分析 |
3.2.5 差异蛋白的KEGG富集分析 |
3.2.6 脂代谢差异蛋白联合GO功能和KEGG通路分析 |
3.2.7 花鲈肝脏脂代谢相关基因表达 |
3.2.8 花鲈肝脏脂代谢相关蛋白表达 |
3.2.9 花鲈肝脏脂肪酸β氧化速率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4章 低磷饲料添加黄连素和二甲双胍对花鲈生长性能和脂肪沉积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饲料及制作 |
4.1.2 试验花鲈和饲养管理 |
4.1.3 试验样品采集 |
4.1.4 测定方法 |
4.1.5 指标计算 |
4.1.6 数据统计及分析 |
4.2 试验结果 |
4.2.1 花鲈生长性能 |
4.2.2 花鲈全体、肝脏和肌肉组成 |
4.2.3 花鲈肝脏生化指标与油红O染色 |
4.2.4 花鲈肝脏脂代谢相关基因表达 |
4.2.5 花鲈肝脏脂代谢相关蛋白表达 |
4.2.6 花鲈肝脏脂肪酸β氧化速率 |
4.3 讨论 |
4.4 小结 |
全文总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情况 |
(3)生物絮团技术在克氏原螯虾养殖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生物絮团技术形成背景及应用上的优势 |
2 形成稳定生物絮团体的因素 |
2.1 水体混合强度 |
2.2 溶解氧 |
2.3 碳源及碳氮比 |
2.4 有机负荷率 |
2.5 温度 |
2.6 水体酸碱性 |
3 生物絮团在鱼虾养殖过程中的应用 |
3.1 生物絮团在鱼类养殖上的应用 |
3.2 生物絮团技术在甲壳动物养殖上的应用 |
4 生物絮团技术的应用展望 |
第二章 不同条件对克氏原螯虾幼虾摄食生物絮团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用虾来源与暂养 |
1.2 实验设施与前期准备 |
1.3 实验设计 |
1.3.1 不同絮团质量浓度摄食实验 |
1.3.2 不同絮团摄食条件实验 |
1.4 测量的指标及方法 |
1.4.1 水质及絮团相关指标的测定 |
1.4.2 摄食指标的测定 |
1.5 数据分析与处理 |
2 结果 |
2.1 生物絮团培养期间的水质指标及絮团相关指标 |
2.2 不同的絮团浓度对克氏原螯虾摄食的情况 |
2.3 不同摄食条件下克氏原螯虾幼虾的摄食情况 |
3 讨论 |
3.1 生物絮团技术对水质的影响 |
3.2 克氏原螯虾幼虾对于生物絮团的摄食 |
3.2.1 克氏原螯虾幼虾摄食絮团的行为观察 |
3.2.2 克氏原螯虾幼虾对于不同浓度生物絮团的摄食 |
3.2.3 克氏原螯虾在不同条件下对生物絮团的摄食 |
第三章 生物絮团技术对克氏原螯虾短期养殖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用虾来源及暂养 |
1.2 实验设计 |
1.3 测量的指标及方法 |
1.3.1 水质指标的测定 |
1.3.2 生长性能的测定 |
1.3.3 食物及动物组织常规营养测定 |
1.3.4 消化酶活性的测定 |
1.3.5 非特异性免疫酶活性及抗氧化能力的测定 |
1.4 数据处理及分析 |
2 结果 |
2.1 絮团组和饲料组水质指标及絮团相关指标 |
2.2 絮团组和饲料组克氏原螯虾的生长性能 |
2.3 絮团组和饲料组絮团、饲料及幼虾组织营养成分 |
2.4 絮团组幼虾和饲料组幼虾的胃、肠及肝胰腺的消化酶活性 |
2.5 絮团组和饲料组幼虾免疫及抗氧化能力 |
3 讨论 |
3.1 生物絮团技术对于养殖水体的影响 |
3.2 絮团的营养成分以及对克氏原螯虾生化组成和生长性能的影响 |
3.3 生物絮团对克氏原螯虾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
3.4 生物絮团对克氏原螯虾免疫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
4 结论 |
第四章 生物絮团技术对于克氏原螯虾的长期养殖研究 |
4.1 利用生物絮团技术长期养殖克氏原螯虾对其生长、消化酶活力、非特异性免疫酶活性的影响 |
4.1.1 材料和方法 |
4.1.1.1 实验设施及实验用虾 |
4.1.1.2 实验设计及日常管理 |
4.1.1.3 测量的指标及方法 |
4.1.1.4 数据处理及分析 |
4.1.2 结果 |
4.1.2.1 水质指标及絮体生成情况 |
4.1.2.2 克氏原螯虾幼虾的生长性能 |
4.1.2.3 克氏原螯虾胃、肠、肝胰腺消化酶活性 |
4.1.2.4 克氏原螯虾体组织免疫、抗氧化指标的测定 |
4.1.3 讨论 |
4.1.4 结论 |
4.2 生物絮团技术长期对于克氏原螯虾品质影响 |
4.2.1 材料和方法 |
4.2.1.1 实验设施及实验用虾 |
4.2.1.2 实验设计及日常管理 |
4.2.1.3 生长指标的测定方法 |
4.2.1.4 幼虾肌肉系水力、pH及胶原蛋白的测定 |
4.2.1.5 饲料、絮体、麸皮和幼虾可食组织的常规生化分析 |
4.2.1.6 饲料、絮体和幼虾可食组织脂肪酸的测定 |
4.2.1.7 饲料、絮体和幼虾可食组织氨基酸的测定 |
4.2.1.8 絮团组和饲料组肌肉氨基酸评分 |
4.2.1.9 数据处理及分析 |
4.2.2 结果 |
4.2.2.1 两实验组幼虾的生长性能 |
4.2.2.2 两实验组幼虾肌肉系水力、pH及胶原蛋白含量 |
4.2.2.3 饲料、小麦麸皮及生物絮体的营养成分 |
4.2.2.4 克氏原螯虾组织常规生化组成 |
4.2.2.5 饲料和絮体脂肪酸组成 |
4.2.2.6 两实验组幼虾可食部分脂肪酸含量 |
4.2.2.7 饲料和絮体氨基酸组成 |
4.2.2.8 两实验组幼虾可食部分氨基酸 |
4.2.2.9 两实验组幼虾肌肉组织氨基酸评分 |
4.2.3 讨论 |
4.2.3.1 生物絮团技术对于克氏原螯虾生长性能的影响 |
4.2.3.2 生物絮团技术对于克氏原螯虾肌肉胶原蛋白及品质特性的影响 |
4.2.3.3 生物絮团技术对于克氏原螯虾常规营养成分的影响 |
4.2.3.4 生物絮团技术对于克氏原螯虾可食组织脂肪酸及氨基酸的影响 |
4.2.4 结论 |
全文小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硕士期间发表及录用文章 |
(4)鱿鱼内脏团的高值化产品研发及其性能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鱿鱼资源概述 |
1.2 鱿鱼制品加工现状 |
1.3 鱿鱼加工下脚料应用价值 |
1.3.1 鱿鱼内脏团应用 |
1.3.2 鱿鱼皮应用 |
1.3.3 鱿鱼眼、墨汁应用 |
1.4 硫酸软骨素研究概况 |
1.4.1 硫酸软骨素结构与功能 |
1.4.2 硫酸软骨素制备技术研究进展 |
1.5 蛋白胨研究概况 |
1.5.1 蛋白胨营养与作用 |
1.5.2 蛋白胨制备技术研究进展 |
1.6 精制鱼油研究概况 |
1.6.1 精制鱼油的结构与功能 |
1.6.2 鱼油精制技术研究进展 |
1.7 鱿鱼膏研究概况 |
1.7.1 鱿鱼膏的营养与作用 |
1.7.2 饲料防霉研究进展 |
1.8 课题的研究目标、内容及创新点 |
1.8.1 研究目标 |
1.8.2 研究内容 |
1.8.3 创新点 |
第二章 鱿鱼软骨提制硫酸软骨素的工艺优化及其产品性能表征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仪器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仪器 |
2.3 方法与内容 |
2.3.1 鱿鱼软骨预处理 |
2.3.2 碱法浸提CS工艺优化 |
2.3.3 酶法水解CS碱提液工艺优化 |
2.3.4 CS醇沉工艺优化 |
2.3.5 CS质量指标测定及产物分析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碱法浸提CS工艺优化 |
2.4.1.1 碱法浸提CS单因素试验 |
2.4.1.2 碱法浸提CS响应面优化实验 |
2.4.1.3 碱法浸提CS工艺条件确定及验证性实验 |
2.4.2 酶法水解CS碱提液工艺优化 |
2.4.2.1 酶法水解CS碱提液单因素实验 |
2.4.2.2 酶法水解CS碱提液响应面优化实验 |
2.4.2.3 酶法水解CS碱提液工艺条件确定及验证性实验 |
2.4.3 CS醇沉工艺优化 |
2.4.3.1 CS醇沉工艺单因素实验 |
2.4.3.2 CS醇沉工艺验证性实验 |
2.4.4 CS质量指标测定及产物分析 |
2.4.4.1 CS质量指标测定 |
2.4.4.2 CS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 |
2.5 小结 |
第三章 鱿溶浆蛋白制备蛋白胨的工艺优化及其产品性能表征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仪器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仪器 |
3.3 方法与内容 |
3.3.1 鱿鱼内脏基本成分测定 |
3.3.2 酶解法制备鱿溶浆蛋白胨工艺优化 |
3.3.3 鱿溶浆蛋白胨质量指标测定及成分分析 |
3.3.4 鱿溶浆蛋白胨在微生物培养中的应用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鱿鱼内脏的基本成分 |
3.4.2 水酶法制备鱿溶浆蛋白胨工艺优化 |
3.4.2.1 酶解法制备鱿溶浆蛋白胨单因素试验 |
3.4.2.2 酶解法制备鱿溶浆蛋白胨响应面优化实验 |
3.4.2.3 酶解法制备蛋白胨工艺条件确定及验证性实验 |
3.4.3 鱿溶浆蛋白胨质量指标的测定及成分分析 |
3.4.3.1 鱿溶浆蛋白胨质量指标测定 |
3.4.3.2 鱿溶浆蛋白胨氨基酸组分测定 |
3.4.4 鱿溶浆蛋白胨在微生物培养中的应用 |
3.4.4.1 鱿溶浆蛋白胨培养大肠杆菌实验 |
3.4.4.2 鱿溶浆蛋白胨培养植物乳杆菌实验 |
3.5 小结 |
第四章 鱿鱼内脏毛油的精制工艺优化及其产品性能表征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仪器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仪器 |
4.3 方法与内容 |
4.3.1 鱿鱼内脏毛油精制工艺路线 |
4.3.2 鱿鱼内脏毛油预处理 |
4.3.3 鱿鱼内脏毛油脱胶 |
4.3.4 鱿鱼内脏毛油脱酸工艺优化 |
4.3.5 鱿鱼内脏毛油脱色工艺优化 |
4.3.6 鱿鱼内脏毛油脱臭 |
4.3.7 鱿鱼内脏油质量指标的测定及成分分析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鱿鱼内脏毛油质量指标测定 |
4.4.2 鱿鱼内脏毛油脱酸工艺优化 |
4.4.2.1 鱿鱼内脏毛油脱酸单因素试验 |
4.4.2.2 鱿鱼内脏毛油脱酸响应面优化实验 |
4.4.2.3 鱿鱼内脏毛油脱酸工艺条件确定及验证性实验 |
4.4.3 鱿鱼内脏毛油脱色工艺优化 |
4.4.3.1 鱿鱼内脏毛油脱色单因素试验 |
4.4.3.2 鱿鱼内脏毛油脱色响应面优化实验 |
4.4.3.3 鱿鱼内脏毛油脱色工艺条件确定及验证性实验 |
4.4.4 精制鱿鱼内脏油质量指标测定及成分分析 |
4.4.4.1 精制鱿鱼内脏油质量指标测定 |
4.4.4.2 精制鱿鱼内脏油脂肪酸组成分析 |
4.5 小结 |
第五章 鱿鱼膏抑菌防护层的制备工艺优化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仪器 |
5.2.1 实验材料 |
5.2.2 实验仪器 |
5.3 方法与内容 |
5.3.1 抑菌防护层制备工艺路线 |
5.3.2 成品鱿鱼膏制备工艺路线 |
5.3.3 鱿鱼膏单层抑菌防护层制备工艺优化 |
5.3.4 鱿鱼膏复合抑菌防护层制备工艺优化 |
5.3.5 抑菌防护层防霉效果评价方法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鱿鱼膏单层抑菌防护层的制备工艺优化 |
5.4.1.1 单层抑菌防护层防霉效果单因素实验 |
5.4.1.2 单层抑菌防护层防霉效果工艺稳定性实验 |
5.4.2 鱿鱼膏复合抑菌防护层的制备工艺优化 |
5.4.2.1 复合抑菌防护层防霉效果单因素实验 |
5.4.2.2 复合抑菌防护层防霉效果工艺稳定性实验 |
5.5 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橡胶籽油替代豆油对虹鳟幼鱼生长性能、血液及肝脏生化指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饲料 |
1.2 试验动物及饲养管理 |
1.3 样品收集 |
1.4 分析测试方法 |
1.5 计算与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生长性能 |
2.2 消化酶活性 |
2.3 脂蛋白水平 |
2.4 抗氧化能力 |
2.5 蛋白质代谢指标 |
2.6 鱼体常规组成 |
3 讨论 |
3.1 橡胶籽油替代豆油对虹鳟生长性能的影响 |
3.2 橡胶籽油替代豆油对虹鳟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
3.3 橡胶籽油替代豆油对虹鳟脂蛋白水平的影响 |
3.4 橡胶籽油替代豆油对虹鳟抗氧化能力指标的影响 |
3.5 橡胶籽油替代大豆油对虹鳟蛋白质代谢的影响 |
3.6 橡胶籽油替代豆油对虹鳟体成分的影响 |
4 结论 |
(6)小麦胚芽油替代鱼油对半滑舌鳎幼鱼生长、体成分、血清生化指标及脂肪代谢酶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饲料 |
1.2饲养管理和样品采集 |
1.3样品分析 |
1.4计算公式 |
1.5数据处理与分析 |
2结果与分析 |
2.1小麦胚芽油替代鱼油对半滑舌鳎生长性能的影响 |
2.2小麦胚芽油替代鱼油对半滑舌鳎体成分的影响 |
2.3小麦胚芽油替代鱼油对半滑舌鳎幼鱼体组织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
2.4小麦胚芽油替代鱼油对半滑舌鳎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2.5小麦胚芽油替代鱼油对半滑舌鳎脂肪代谢酶的影响 |
3讨论 |
3.1小麦胚芽油替代鱼油对半滑舌鳎幼鱼生长性能的影响 |
3.2小麦胚芽油替代鱼油对半滑舌鳎体组成的影响 |
3.3小麦胚芽油替代鱼油对半滑舌鳎肌肉和肝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
3.4小麦胚芽油替代鱼油对半滑舌鳎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3.5小麦胚芽油替代鱼油对半滑舌鳎脂肪代谢酶的影响 |
4结论 |
(7)淡水养殖鱼类饲料油脂源的选择与使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淡水鱼类饲料脂肪水平 |
1.1 确定饲料脂肪水平需考虑的因素 |
1.2 淡水鱼类饲料油脂适宜水平 |
2 淡水鱼类饲料油脂种类 |
2.1 淡水养殖鱼类对脂肪酸的需求 |
2.2 淡水鱼类饲料油脂源的选择 |
3 油脂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
3.1 高油脂饲料与脂肪肝 |
3.2 油脂的氧化酸败及副作用 |
3.3 改善养殖鱼类对油脂利用的途径 |
3.4 油脂的品控问题 |
3.4.1 饲料油脂原料质量监控的评价指标 |
3.4.2 油脂掺假问题 |
4 展望 |
(8)饲料中亚麻籽替代部分大豆油对异育银鲫鱼苗生长性能、肌肉组成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动物及试验设计 |
1.2 试验饲料 |
1.3 饲养管理 |
1.4 样品采集与分析 |
1.4.1 生物学指标的测定方法 |
1.4.2 常规营养成分的测定方法 |
1.4.2.1 样品制备 |
1.4.2.2 营养成分的测定 |
1.4.2.3 脂肪酸的测定 |
1.4.3 血清生化指标测定 |
1.5 相关指标计算公式 |
1.6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饲料中亚麻籽替代部分大豆油对异育银鲫鱼苗生长性能的影响 |
2.2 饲料中亚麻籽替代部分大豆油对异育银鲫鱼苗形体指标及肌肉成分的影响 |
2.3 饲料亚麻籽替代部分大豆油对异育银鲫鱼苗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3 讨 论 |
4 结 论 |
(9)野生与养殖鳡鱼肌肉的营养成分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试剂与仪器 |
1.2 样品处理 |
1.3 营养成分的测定 |
1.4 营养品质评价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野生鳡鱼与养殖鳡鱼营养成分组成比较 |
2.2 野生鳡鱼与养殖鳡鱼氨基酸含量与营养品质比较 |
2.2.1 氨基酸含量比较 |
2.2.2 肌肉营养品质的比较 |
2.3 野生鳡鱼和养殖鳡鱼肌肉脂肪酸含量的比较 |
3 结论 |
(10)斑点叉尾鮰脂肪需求及甘草次酸对其脂肪代谢调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本文部分缩略词的中英文对照 |
引言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鱼类脂肪营养及调控概述 |
1 鱼类脂肪代谢 |
2 鱼类对脂肪需要量研究进展 |
3 饲料营养物质对鱼类脂肪需要量的影响 |
4 饲料高脂肪水平对鱼体的影响 |
参考文献(REFERENCE) |
第二章 斑点叉尾鮰营养研究进展 |
1 蛋白质营养 |
2 脂肪营养 |
3 糖类营养 |
4 维生素营养 |
5 矿物质营养 |
参考文献(REFERENCE) |
第三章 甘草次酸的结构及其生物学功能 |
1 甘草次酸的理化性质与结构 |
2 甘草酸的吸收与代谢 |
3 甘草次酸的生物学功能研究进展 |
4 甘草及其提取物在水产动物上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REFERENCE) |
第二篇 试验研究 |
第四章 饲料不同蛋白和脂肪水平对斑点叉尾鮰仔鱼生长、消化酶活性、肌肉成分及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参考文献(REFERENCE) |
第五章 饲料不同蛋白、脂肪和消化能水平对斑点叉尾鮰幼鱼生长、体组成和肝脏组织学的影响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参考文献(REFERENCE) |
第六章 饲料不同甘草次酸和脂肪水平对斑点叉尾鮰生长、体组成和全鱼皮质醇的影响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参考文献(REFERENCE) |
第七章 饲料不同甘草次酸水平对斑点叉尾鮰生长、体组成和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参考文献(REFERENCE) |
第八章 甘草次酸对斑点叉尾鮰脂肪代谢和组织LPL MRNA表达量的影响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参考文献(REFERENCE) |
全文结论 |
本文创新点与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专利及项目 |
四、必需脂肪酸在鱼虾饲料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斑节对虾营养需求与功能性饲料添加剂研究进展[J]. 刘敏,张海涛,孙广文,王卓铎,蒋卫亮. 当代水产, 2021(06)
- [2]AMPK在低磷诱导花鲈脂肪过度沉积中的作用机制初探[D]. 林基彬. 集美大学, 2021(01)
- [3]生物絮团技术在克氏原螯虾养殖中的应用研究[D]. 李京昊. 上海海洋大学, 2019(03)
- [4]鱿鱼内脏团的高值化产品研发及其性能表征[D]. 王华军. 福州大学, 2018(03)
- [5]橡胶籽油替代豆油对虹鳟幼鱼生长性能、血液及肝脏生化指标的影响[J]. 王坤,陶琳丽,詹瑰然,杨秀娟,张曦,毕保良,邓君明.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017(04)
- [6]小麦胚芽油替代鱼油对半滑舌鳎幼鱼生长、体成分、血清生化指标及脂肪代谢酶的影响[J]. 黄裕,王际英,李宝山,郝甜甜,夏斌,孙永智,魏佳丽,王世信,张利民. 中国水产科学, 2015(06)
- [7]淡水养殖鱼类饲料油脂源的选择与使用[J]. 吉红,萧培珍,田晶晶. 饲料工业, 2014(10)
- [8]饲料中亚麻籽替代部分大豆油对异育银鲫鱼苗生长性能、肌肉组成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J]. 顾夕章,高启平,谢骏,张媛媛,蒋宗杰,刘波,戈贤平,李云兰. 动物营养学报, 2012(11)
- [9]野生与养殖鳡鱼肌肉的营养成分比较[J]. 戴阳军,刘峥兆,王雪锋,刘晶晶,韩曜平. 食品科学, 2012(17)
- [10]斑点叉尾鮰脂肪需求及甘草次酸对其脂肪代谢调节研究[D]. 蒋广震. 南京农业大学, 2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