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兵团党校学报》二OO四年总目录(论文文献综述)
苏兴莎[1](2016)在《影像的力量:20世纪以来好莱坞电影与美国价值观的塑造和传播》文中研究表明美国价值观的塑造和传播与好莱坞电影关系密切。好莱坞电影集商业和文化两种属性于一身,它不仅参与了美国价值观的塑造,也参与了美国价值观的传播,是美国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界对好莱坞电影与美国价值观的塑造和传播已有一定研究,但目前鲜有对这一课题系统性和整体性的研究。本文以相关史实资料和电影文本为基础,结合历史学、国际关系学的理论和方法,论述20世纪以来好莱坞电影在美国价值观的塑造和传播中的作用,并总结可为中国电影借鉴的经验。论文主要有三大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主要指出研究意义,梳理国内外对好莱坞电影与美国价值观研究的相关成果,发现其中有待丰富的研究空间,阐释本文研究思路、方法与结构。第二部分,论文的主体部分,共五章:第一章是好莱坞电影的历史演进。美国历史是好莱坞电影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好莱坞电影从不同侧面、多种角度折射着美国的社会、历史与文化并展现着其时代关注。当今,新媒体蓬勃发展、文化产业融合成长,好莱坞电影进入新的发展时期。新媒体对于电影业如同一把“双刃剑”,加之其单向输出的特点,好莱坞电影面临着新挑战。第二章剖析了好莱坞电影的类型和文化内涵。好莱坞有着丰富的类型片传统,在不同的划分标准下,好莱坞电影的类型也多种多样。现实中,好莱坞不同类型片中所阐释的文化内涵是不同的。在西部片中,我们既可窥见美国社会、文化的变迁,又能感受到其中包含的个人英雄主义等真善美的价值观念。在恐怖片、惊悚片和动作片等类型片中,常涉及暴力、性和享乐等潜在的负面元素,这对社会,尤其是青少年造成不良影响。第三章阐释好莱坞机制。好莱坞机制是一种兼有多维性和灵活性的独特运作模式。首先,好莱坞电影专业灵活的制作与生产机制历经考验,满足了不同时期影业发展的需求,是好莱坞电影制作和能产性层面的有力保证。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好莱坞在全球市场已占据绝对优势地位,正在从美国的好莱坞变成世界的好莱坞。好莱坞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其成功策略备受关注。其次,奥斯卡奖寻求商业、艺术和政治间的微妙平衡,好莱坞与美国政府在互动中实现了共赢。由于奥斯卡奖和美国政府的助力,好莱坞实现了其影像的全球性扩张,把美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推销到全球各地。第四章分析好莱坞电影对美国价值观的塑造。美国价值观的形成与美国的历史发展息息相关。它是在多元文化基础上形成的,兼容多民族特征,同时也是深受北美大陆自然人文环境影响的一种价值理念体系。美国梦是好莱坞电影展现的重要主题,镜像中的美国梦彰显了美国人乐观、进取、开拓创新的民族性格,有效建构和表达了各式美国价值观念,并在现实中极具教化影响力。美国电影与价值观是相辅相成,互相构建的关系。美国主流价值观在不同类型的电影中得到了集中体现。第五章探讨好莱坞电影对美国价值观的传播。在美国价值观众多的传播渠道中,好莱坞电影成效卓着,是传播美国价值观的中坚力量。好莱坞利用跨民族、跨国界的题材,吸纳其中优秀素材的养分,然后用其纯熟的制作手法和美式思维来包装电影并将其推向世界;这种“拷贝”策略获得了商业利益和美国文化传播力的双赢。好莱坞电影的全球市场占有率很高,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和传播力,是美国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对立和冲突,好莱坞电影在海外受到或多或少的抵制,但好莱坞电影对美国价值观的传播作用依然是无可替代的。第三部分,结论。主要概括了好莱坞电影塑造和传播美国价值观的成功模式,分析了几点好莱坞电影可为中国电影借鉴的成功之道:1.内容为王:讲述美国成功的故事。2.全球取材,世界共享。3.创新驱动的产业和文化机制。
许益新[2](2014)在《江泽民科技观研究》文中指出江泽民科技观,是时代的产物。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特别是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爆发的信息技术革命所给人们生产和生活所带来的巨大而深刻的影响,是江泽民科技观形成的重要历史条件。江泽民科技观的形成,也有着其自身的理论基础,正是因为他在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的实践中坚持并发展了本已十分博大精深了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我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科技观,所以他的科技观能够实现科学性、人民性、革命性三者之完美的统一。江泽民科技观大体上经历了四个阶段,分别是萌芽阶段(1980—1989)、基本形成阶段(1989—1995)、臻于成熟阶段(1995—2000)和完全成熟并继续发展阶段(2000年至今)。江泽民科技观的主要内容分别有科技战略地位观、科技发展战略观、科技创新观、科技人才观和科技伦理观这五个部分。在科技战略地位观方面,他认为,科学技术是推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没有强大的科学技术实力,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科学技术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石。在科技发展战略观方面,他认为,要坚持经济建设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有所为,有所不为”,总体跟进,重点突破、加强基础研究与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步伐等战略方针。在科技创新观方面,他认为,科技创新分为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这两个方面、要建立和健全在全社会推动技术创新的有效机制。在科技人才观方面,他认为,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的关键是人才、要大力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广大科技工作者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求实创新、拼搏奋斗、团结协作这四种精神。在科技伦理观方面,他认为,科技伦理问题在二十一世纪将愈发突出、科技进步应朝着为全人类造福的方向发展、要建立并完善高尚的科技伦理。这五个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是,科技战略地位观是逻辑起点,科技创新观是核心,科技发展战略观是战略地位观和创新观在宏观层面的具体展开,科技人才观和科技伦理观则是战略地位观与创新观在微观层面的具体展开。江泽民科技观有着十分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在理论意义方面,第一,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第二,对科学发展观所秉持的理念和所提出的一些重大战略思想和任务起到了理论先导的作用。第三,是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强大思想武器。在实践价值方面,则为我们制定更加科学的科技发展战略使科学技术发展的成果最大限度地造福于民、更好的推动科技进步与创新、培养更多的德才兼备的科技人才指明了道路。
李珊珊[3](2010)在《中国共产党对武汉市的接管(1949.5--1952.12)》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接管城市是中国共产党夺取政权的必要步骤,是中共工作中心转移的标志。研究中共接管城市的实践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本文以中共接管武汉这一个案为研究对象,对中共接管武汉的特点,接管的成绩及存在的问题,接管的历史经验,历史意义以及现实启示作以实事求是地分析。本文绪论部分介绍选题的目的和意义,当前学术界关于这一课题的研究现状,及文中涉及到的相关的概念,笔者研究的思路,研究的方法等。第一章介绍解放前武汉的政治、经济、交通、文化、社会的演变历程,重点介绍解放战争时期武汉的基本情况,为研究中共接管武汉作铺垫。第二章介绍中共接管武汉前的准备工作。这一部分包含三个内容,第一,中共中央接管武汉的准备,包括政策准备和干部的准备两方面。第二,中共武汉地下党接管武汉的准备。包括武汉市地下党在各界群众中宣传中共的城市政策及接管政策;搜集情报,开展武汉的调查研究工作;进行统战、策反工作,最大限度地争取一切能够争取的力量;领导各界群众开展反迁移、反破坏、护厂、护校运动等四方面内容。第三,武汉解放和武汉市军管会的建立,包括武汉市解放的过程及武汉市军管会的成立过程,组织机构,人事安排,接管部署。第三章介绍中共全面接收武汉市的工作和武汉市秩序的初步恢复。这一部分共包括四个内容:第一,军管会和市政府对国民党各级政权机关的接收,包括对国民党中央在汉的政权机关,原汉口市、武昌市、汉阳县政府及区政府,对原武汉司法、警察、公安以及税务、民政等部门的接收。第二,军管会物资接管部对国民党官僚资本主义企业和公共卫生事业的接收。第三,军管会交通接管部对原武汉的交通系统,包括对航运、公路、铁路、邮政、电讯等行业的接收,以及武汉交通的初步恢复。第四,军管会文教接管部接收武汉市文教机构的过程,包括对原武汉公立新闻出版机构、娱乐文化机构、公共文化事业以及教育机构的接收。第四章介绍武汉市新秩序的建立。中共在接收工作完成之后,军管会对内停止工作,武汉市的恢复与重建工作交由武汉市政府来完成,这一章介绍中共在接收完成之后对城市的管理工作:第一,武汉市民主政权的建立,介绍武汉市革命民主政权建立的经过,包括武汉市各界代表会议的召开,武汉市革命民主政权的建立,武汉市政协委员会的成立等三方面的内容。第二,武汉市经济的恢复,武汉市政府通过平抑物价建立了平稳的市场秩序,稳定了财政税收,通过经济改组,促进了经济的恢复,通过民众动员,恢复了武汉市的公共事业。第三,武汉市政府改造旧的文化教育事业,建立面向工农的新的文化教育事业,包括市政府对教育的改造、文艺改造以及文教工作者的改造三个方面。第四,武汉市政府对旧社会的改造,包括镇压反革命,安置流民与乞丐、救济失业人员,禁烟禁毒,关闭妓院、改革码头等五个方面。第五章是对中共接管武汉工作的评价。通过对中共接管武汉的实践的梳理,总结出接管武汉的特点,接管的成绩以及存在问题,接管武汉的历史经验和历史意义。中共的接管武汉的特点:第一,在与潜伏特务和封建势力的斗争中实现武汉和平接管;第二,在准备工作未就绪而仓促入城进行接管;第三,在恢复生产的过程中进行接管;第四,在行政区划的改变中进行接管。中共接管武汉取得的成绩:第一,中共在接管武汉的过程中做到了“不使其凌乱”的接与对治安、交通、市场和物资的管理,完成了历史赋予的重任。第二,在接收管理的过程中始终以发展经济为中心,适时地完成了经济的改组与恢复工作。第三,建立了民选政府,推动了武汉市民主政治的发展。第四,废除国民党的反动教育制度,确立为人民服务的教育制度,从而使武汉的教育事业得到了较快地恢复与发展。接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一是由于接管的仓促性,干部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混乱。二是在接管武汉尤其是管理武汉的过程中,中共是通过革命运动的方式来进行的,出现了一些失误。三是在接管过程中存在着“左”或“右”两种错误倾向。四是在接管中调查研究做的不够,掌握情况不够全面。接管武汉的主要经验:第一,恢复经济与发展生产是接管的中心环节。第二,建立民主政权是接管的首要任务。第三,训练有素、作风优良的干部是接管城市重要保证。第四,正确处理与其他阶级、阶层之间的关系是接管城市的必要保证。第五,深入地调查研究,事实求是地分析问题是接管城市必须持有的态度。第六,不断地进行政策地调整,与“左”和“右”倾错误做斗争。接管武汉的意义:一是接管工作的完成稳定了社会秩序,保证了武汉经济的顺利发展。二是接管工作的完成实现了武汉市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转变。三是接管工作的完成为武汉的社会主义改造奠定了基础。四是接管武汉的成功经验为日后管理城市提供了有益的借鉴。通过对中共接管武汉的研究,作者认为接管城市是中共执政的开始,尽管在接管过程中曾经出现过失误,但是通过接管城市,中共掌握了城市政权,稳定了社会秩序,保证了武汉经济的顺利发展,中共接管城市的经验为日后中共管理城市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王新杰[4](2008)在《新疆绿洲农业清洁生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新疆绿洲是干旱地区人类生存的依托,生产和生活的核心区,是新疆各族人民唯一的生活生产栖息地。但在绿洲农业生产中所产生的污染对生态环境和其本身造成了危害,严重制约了绿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农业清洁生产是解决新疆绿洲农业面源污染的有效途径,是新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保证。论文尝试将清洁生产引入农业领域,从源头削减污染物的产生量,全过程控制污染产生,以实现新疆绿洲农业可持续发展。论文的研究工作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第一,借鉴工业领域的清洁生产比较成熟的理论和技术思路以及农业生产工艺体系较系统地阐述了农业清洁生产的基本概念、农业清洁生产的理论基础、农业清洁生产的技术体系等农业清洁生产的基本理论,深化了农业清洁生产理论基础认识的深度,如此,为农业清洁生产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撑,对农业清洁生产的实践将起到理论上的指导。第二,通过对新疆绿洲天山北坡经济带的经济社会现状评价、农业资源评价(包括水资源、耕地资源、气候资源和生物资源)、农业种植结构分析、农艺技术措施分析、畜禽养殖评价等农业清洁生产条件分析,了解本地的自然条件、资源条件和经济条件等发展农业清洁生产优势条件。第三,通过对新疆天山北坡经济带的水资源利用分析、种植业污染分析(包括农药污染分析、化肥污染分析、秸秆污染分析、地膜污染分析)、畜禽养殖污染分析、居民生活污染分析以及农副产品加工污染分析等农业资源利用和农业面源污染分析,了解新疆天山北坡经济带农业生产的产污环节,为设计相应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措施提供依据。第四,依据绿洲农业清洁生产的所要达到的减少农业污染的产生,实现农业生产“两高一优”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构建了新疆绿洲农业清洁生产运行模型和评价指标体系。模型充分考虑了天山北坡经济带的自然条件、资源条件和经济条件等优势条件和约束、限制条件,进一步在量上认识农业清洁生产现状及其结构、功能,以求达到最佳的清洁生产效果。第五,结合新疆绿洲(天山北坡经济带)实施农业清洁生产条件分析和农业资源利用及农业面源污染分析设计了农业清洁生产相应的技术措施,将污染控制纳入农业生产的全过程中,从产前、产中以及产后减少污染的产生。第六,通过对实施农业清洁生产所产生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三方面,定性和定量方法相结合,预测评价了农业清洁生产不光环境效益显着,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俱佳。第七,通过对政策、经济、机制和技术上的障碍分析,提出了新疆绿洲(天山北坡经济带)农业清洁生产政策措施建议,新疆绿洲农业清洁生产的推动和发展必须以政府为依托,以科技为支撑,以政策法规为保障,以广大农民参与为源泉。
李嵘[5](2006)在《论中国少数民族劳动者素质技能和社会地位的提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按照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历史分析与逻辑分析相统一、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相一致的原则,综合运用系统抽象法、调查研究法、比较研究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通过对经济学理论基本范畴的探讨,集中研究中国少数民族劳动者素质技能和社会地位的提高,论证中国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的根本出路。 社会的主体是人,而劳动是人的本质的核心,它与需要、交往、意识四要素的统一构成对人的本质的规定。劳动者是劳动的主体,也是生产的主体。劳动者的素质技能是生产的根据,它的集中发挥构成生产力的内容。但劳动者素质技能的提高和发挥,又受到劳动者的社会地位的制约,即受社会制度和结构的制约。社会制度和结构的基本点是权利,在经济上,就是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的所有权。这两个权利是劳动者经济地位的标志。而由所有权派生的民主权,又是劳动者政治地位的标志。 经济的发展,核心是人的发展,是人的素质技能的提高。经济是以劳动有意识地在交往中满足需要的社会过程,经济发展是人本质各要素的矛盾运动进程,经济发展的根本是劳动者素质技能,劳动者素质技能的程度和发挥又取决于劳动者的社会地位。劳动者素质技能的提高与发挥是经济发展的根据与内容,劳动者素质技能的提高与发挥又受其社会地位的制约,因此,劳动者素质技能与其社会地位的矛盾,是经济发展的基本矛盾。 中国少数民族经济,是指在中国处于少数人口的55个民族的社会生产和经济生活,是对除了汉族以外的中国各民族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经济活动和在这些过程中结成的生产关系的高度概括。少数民族经济作为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改革必须坚持这种一般与特殊的结合才能解决。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认为劳动者素质技能相对低下是少数民族经济落后的根本原因,只有确立并保证少数民族劳动者的社会主体地位,提高素质技能才能促进少数民族经济的经济发展。中国少数民族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方向就是在确立和保证民族劳动者主体地位的基础上,确实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技能。社会主义制度为少数民族劳动者素质技能发展开辟了
杜靖[6](2005)在《闵氏宗族及其文化的再生产 ——一项历史结构主义的民族志实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描写了一个华北村落里的世系群体--闵氏家族,试图要达成两个目的:一、聚焦宗族图像,弥补长期以来学术界缺乏专门的该地区宗族研究的缺憾;二、就宗族文化的再生产提供一份文化细描的资料,希望能为宗族文化再生产的讨论贡献绵薄之力。该宗族在表征上虽然跟南方宗族颇多类似,但属于一个文化的另类,其基本运作单位是五服。五服对于闵人而言,即是一个实际的功能单位,也是一个文化性的礼仪单位。五服及姻亲共同体几乎能够应对现实中的各种生存压力。如果从总体而言,虽然闵氏家族具有一定的实体意义,但更多地表现为一个象征性存在,重建后尤其如此。在现代化过程中,传统的宗族文化被铲除,但是为了因应当下的生存危机,将已逝的孝子品格重新安装进宗族成员身上,族人对宗祠进行了重建。重建的过程实际上是一次家族成员身份、宗族文化身份和国家身份的再生产,也是国家与地方社会关系再生产的过程。文化在行动中以历史的面目被表达出来,同时,文化也在行动中被以历史的方式改变着和创造着。第一章介绍了田野调查地点的地理概况、人口与经济结构、区域历史文化背景。第二章梳理了家族与村落的历史,指出孝道是该宗族的内在特征,揭示了帝国时代该宗族与国家的密切关系。第三章考察了宗族的组织与功能,当然也涉及村落内的其他组织。通过对宗族各种外在表征的研究,初步揭示出该宗族不是人们理解的一般意义上的宗族。总体上,它有实体意义,但更多表现为象征性存在。对宗族房支在一定区域里的分布调查表明,这是一个以家庙和家庙所在地为中心散居于周围26个村落里的世系群。第四章首先分析了闵人的家庭结构与类型、家的延续与拆分,接下来展示了闵人的亲属制度与称谓体系,以此探索闵人的宗亲与姻亲的认知范围。第五章通过对生育、婚姻、丧葬、祭祀和日常生产、生活的考察,揭示出闵氏宗族的具体运作单位是“五服”,而不是整个宗族。五服即是一个现实经济上的互助单位,也是一个文化性的礼仪单位。借助婚姻交往,宗亲五服就扩展为姻亲共同体和乡亲共同体。最后分析了五服的维系与分立。第六章通过对百余年来社区史的研究,说明了自然灾害、匪患、战争对乡村社会和宗族的破坏性影响。由于宗族内部成员追逐不同的社会力量和利益,造成了宗族和村落内部的裂变。 第七章指出,1940年代末期以后,中国社会走向了单一结构。在新国家力量干预下,阂人村落发生新的整合。新国家如何渗透、阂人如何捕捉新的权力与机会并成功进入乡村政治舞台,是本章的描述重点。有趣的是,现实中权力的张力通过村落布局的风水表达出来,因而风水传说成为一种文化的隐喻。 第八章的话题是:西教的传入、新婚姻法的下乡和平等观念的渗透以及其他原因,直接冲击了以儒学价值观念为核心的传统乡村文化,尤其是孝道,从而造成了乡村文化的变迁,也由此构成了阂人重建传统的因由。 第九章立足于家庙的破坏与重建以及家族庆典等的叙述,详细地展示了重建过程中的多元声音。各类身份的建构和国家与地方社会关系的再生产等皆隐含于叙述之中。这一切就是本文讨论的文化的再生产。 第十章对全文进行收束、总结,并展开讨论。归宿点有二:一、阂氏宗族的特征,二、宗族文化的再生产。前者包含宗族概念的讨论以及宗族研究范式的讨论;后者涵盖各种身份和关系的再生产,以及结构的绵延和传统的发明等问题。 本论文的前半部分集中于五服的探讨,表明村落宗族及其姻亲似乎是一个自在且自足的运作实体,国家等外来力量似显多余。但后半部则揭示了乡村社会和宗族为什么需要国家,从而达成超社区观察宗族的目的。 总结上述,本文的创造性贡献在于以下三点:第一,本文描写了一个华北村落社会里的家族,弥补了该地区长期以来缺乏专门的宗族民族志的缺憾,力求回应“华北社会没有宗族或宗族较弱”的偏见;第二,在实地调查基础上,进行了南北方宗族比较,进而挑战了现有的宗族概念和研究范式,主张不能用现有的宗族概念及其理论模型来套观华北社会宗族,并提出了历史一结构主义的研究路径;第三,本文认为,宗族文化的再生产实际上是各种身份和关系的再生产。 关键词: 阂人、宗族、孝道、五服、身份、共同体、文化再生产、历史结构主义、现代化制度设计
沈亚生[7](2004)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中的人格自我与个体性》文中提出研究人的个体存在这一课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当代人本主义哲学或“类哲学”已经成为哲学现今和未来发展的一种主导性形态。人学(对人的哲学研究)则是这种哲学形态的理论核心。而对人的个体研究,也就是人格自我论的研究构成了哲学人学的微观基础。这种研究旨在从哲学的自由思维和前提批判性思维的角度探索人的个体存在,揭示其中最为根本性的和最具有时代意义的理论问题。这种研究在我国当代具有特殊的意义。西方发达国家在几百年的资本主义文明发展中,生活中人的个体自我之意识和反思层面上理论成果已经有了丰富的积累,而我们中国在数千年封建文化的压抑下,整个社会的人格文明,理论文化中的人格自我意识则长期处于空白。近些年我国理论界人学研究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繁荣,但关于人的个体,关于人格自我问题的研究仍然非常薄弱。 此项研究志在实现一种全方位的理论创新。任何有价值的哲学研究总要在解决基本理论问题方面和在回答现实生活中敏感和焦点性问题方面有所作为。这篇论文正是着眼于这两个方面而展开思考的。通过这篇论文的主体部分,我们确实在理论资源的梳理,在方法论的制定,在理论内容和视野的拓展,在对现实生活的关怀,在观点和论证方式的更新等问题上实现了某种程度上的突破。我们近些年来在这个领域的研究中,在理论资源的占有和运用中,有的人偏重与人格问题相关的经典资源,有的人关注于自我问题的成果和文献,<WP=277>又有的人专注于存在主义的“此在论”,还有些人专门考察个性或个体性的理论。而我的论文把所有这些从不同角度发出发的思考整合统一起来,从而达到了对理论资源的更为全面和完善的把握。有些人把与哲学史上经典文献的对话作为人的个体研究的基础,并为此做了大量的工作。我们看到传统哲学对人的个体考察主要集中于人格自我的同一性或本质问题上;现代哲学则把价值和意义关怀引进了人的个体研究;而马克思主义则把实践观作为实现哲学变革的理论基础。我们的研究则把对思想史经典的分析,与人格自我同一性的考察,与人格自我价值论的考察,与人格自我实践论的研究有机结合在一起,从而达到了理论视野和理论形态的更加全面和深化。另外,我们在各个局部问题的研究和理论整体的出发点上,都深意贯彻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方法,把不同思潮和观点,特别是把那些反差对立、跨度巨大的理论各自的合理性与其片面性充分展现出来,从中梳理出思想智慧提升和进步的线索。我们还把马克思主义人学的现实性原则、实践性原则贯彻到具体的研究中去。通过上述这些工作,在人的个体问题研究上,我们已经烘托出一种创新性的理论模型。论文各章的主要内容是这样的:在第一章中,我们首先试图理清人格自我论在当代哲学中的价值和地位以及当代哲学、国内哲学对这个问题的研究状况,特别分析了我们当前研究此题中的薄弱环节,然后阐明了写此论文的目标和具体要达到哪些方面的理论创新。在第二章中,我们首先要考察了人格自我问题在人类思想史上如何从理论反思的意义上被发现和如何在哲学家们的辩证讨论中不断深入进展。通过考察可以发现哲学家们从人格、自我、个体性几个角度所进行的研究都是要深入和全面地把握人的个体存在。这些理论覆盖了许多研究课题,然而人格自我的同一性,也就是人格自我的本质和根据问题,却是核心性的问题。在第三章中,我们通过考察在当代最新科学成果挑战背景下对人格自我同一性所进行的新形式、<WP=278>新观点的讨论,进一步引伸出马克思主义人学关于人格同一性问题的解答。论文的第四章探讨了构成人格自我的三重价值——自我价值、客观社会价值和绝对价值,说明了这些价值各自的内容,以及这些价值相互之间的关系。把人格价值的理解置于人的绝对价值观之上,这是以往所做不多的工作。在第五章中,我们转向人格自我的实践研究,把主体性与客观性统一的人格实践看作是人格本质与价值获得实现的中介,并把自由问题看作是这种研究的最高问题,把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作为人格实践的终极理想。并对当代中国的人格文明建设做了一些的批判性分析思考。从而使我们的研究落实在时代的最敏感、最需要理论铺垫的现实问题上。我们期望这篇论文能够达到这样一种效果和目标:这篇论文不可能把人格自我论研究领域中的所有问题和智慧都一网打尽,也不可能在总体上和在每一个局部问题上都能完成至高无尚和准确无误的真理。但我们至少尝试了在人的个体问题研究中达到某种超越和突破。这种理论观念上的推进也许能为我们的社会主义改革时代每一个公民的人格自我观更新,为全社会的人格自我文明建设,提供出一些既有相当理论深度,又能实践地催人向上的精神和力量,同时也能为本人的进一步研究和其它学者的相关思考有所增益。
林鸿姣[8](2004)在《社会保障非政府组织的解析与重构》文中认为当前,我国正进行着社会保障制度的变革。然而,改革与预期目标发生偏离,也在重蹈福利国家的老路:政府大包大揽,负担不断加重,支付危机乍现。如何避免这一危机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在西方,济贫和公益慈善一直是非政府组织的传统活动领域。90年代福利国家发生支付危机,在社会保障领域,越来越多的专家和学者开始把目光重新投向非政府组织。在对“福利病”的治理过程中,政府从福利服务领域退出,而强调非政府组织的参与和合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本文中,笔者立足于中国的现状与问题,对西方国家的新实践进行了实证考察;并从社会保障法的视角,对中国的非政府组织进行了解析与重构。笔者认为,我国目前局面的形成,隐性债务固然是一个重要的方面,但,由于政府责任定位不清,特别是与民间责任的划分不清而造成的官僚管理成本居高不下,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因此,笔者对一些国家里运用非政府组织机制提供社会保障服务的实践进行了着重介绍,认为,在我国社会保障领域应当借鉴这一机制,引入非政府组织。全文共四章,连导言在内五个部分,4万余字。导言着重介绍了本文的选题背景和意图,为全文作了必要的铺垫。第一章概述了中国的社会保障现状与存在问题。中国的社会保障中支付危机显现,而政府包办一切带来的官僚成本居高不下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第二章介绍了在一些国家由非政府组织取代政府来供给福利服务的实践。由非<WP=4>政府组织提供保障服务是对政府机制和市场机制的有效补充,可以达到整合福利服务,提高服务效率的功能。并对非政府组织兴起的背景和原因进行了分析。第三章对社会保障非政府组织进行了解析。笔者从历史和现实的层面,对中、外社会保障非政府组织进行了对比分析:(1)从社会结构上来看,西方的社会结构呈现二元化,国家与社会相对分离,互相制衡,为非政府部门的存在提供了基础;而中国的社会领域极不发达,被政治国家所吸收,因此非政府部门无从谈起。(2)从历史传统上看,西方非政府组织慈善公益服务历史悠久,而中国则注重家庭和个人保障,非政府组织公益活动不发达。(3)从现实与政策环境上看,西方多采取扶持与鼓励的政策,而中国的非政府组织受到诸多限制。第四章是对社会保障非政府组织的重构建议。笔者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认为,中国的非政府组织与西方和国际相比有很大差距,需要调整和转型。并建议从以下方面着手:(1)理清政府责任与民间责任;(2)完善社会保障服务准入制度;(3)转制和培育;(4)建立和完善非政府组织的运营监管体制。在本文中,笔者主要采用了法律实证分析、历史分析以及对比研究等方法,结合中国的现实与西方的实践,对目前中国社会保障中政府与非政府责任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思考,并给出了笔者的一点浅见。
马奎[9](2002)在《中国欠发达地区经济市场化研究》文中认为在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已经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背景下,中国欠发达地区经济市场化的市场化才刚刚开始,还只是表面的市场化,因此欠发达地区如何加速经济的市场化改革,充分利用市场化对经济发展的积极促进作用,建立适应市场机制要求的经济体系,加快欠发达地区的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差距,成为理论和实际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就欠发达地区经济市场化谈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全文共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章。首先对欠发达地区与经济市场化进行一般理论分析。欠发达地区主要是指我国的中西部地区。经济结构的二元性、低下的生产率、高人口增长率、市场发育程度低、经济的依附性等是其共同的经济特征。这种共同特征是就欠发达地区而言的,当然欠发达地区内部发展也具有非均衡性。经济市场化就是社会经济活动中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再生产过程的各个领域转变成为以市场为主导的状态。具体而言就是社会经济活动主体的经济行为要以市场为导向,生存和发展完全取决于市场的评价;经济活动的客体要接受市场的检验以决定其价值能否得到实现;经济活动的范围不受行政条块的羁绊,完全由市场的需要来确定;经济活动的运行方式是多元的,竞争的,是通过一系列市场规律来发生作用的,而不是单一的,垄断的;经济活动的调控是市场与政府的优化组合。也就是说,经济市场化是经济整体的市场化,是经济活动的各个领域市场化程度的综合。经济市场化的基本特征表现为自主性、分散化、多元化、规范化、契约化、少干预等。目的就是要建立市场经济的“现代体制”。在我国就是要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其次对经济市场化的相关理论如市场自由化、市场功能、市场失灵理论,马克思,邓小平市场理论进行阐述。马克思、邓小平市场理论是我国进行经济市场化改革的指南,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我们的改革才有方向。再次研究我国欠发达地区经济市场化离不开借鉴国际经验。首先对美国欠发达地区经济市场化进行研究,它代表的是一种有调节的市场经济模式。日本欠发达地区经济市场化则是代表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模式,在这种模式中政府如何主导,对我们有借鉴,值得研究。巴西欠发达地区经济市场化是发展中国家市场经济的一种模式。通过对几种模式进行比较分析,总结出其经验教训,为我国欠发达地区经济市场化提供宝贵经验。中国欠发达地区经济市场化不仅是促进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更重要的是为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为东部发达地区经济市场化提供保障。从欠发达地区市场化的测度看,欠发达地区市场化程度不高,虽然中国改革开放二十多来,市场化程度不断加深,但由于经济发展的非均衡性,以及政策的倾斜差异,欠发达地区市场化程度不高是可以理解的。因此经济市场化对欠发达地区的影响就很明显。第二部分,包括第五、第六章。首先是对中国欠发达地区经济市场化的背景进行考察。我国欠发达地区经济市场化是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展开的,同中国国内的经济体制改革紧密相连,同时欠发达地区经济的落后迫使自己不得不进行市场化改革。国际、国内的经济发展环境,与欠发达地区自身的发展要求相结合,使欠发达地区经济市场化处在复杂的环境中。我国欠发达地区经济市场化大体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49年至1978年,这一阶段基本上是计划经济体制时期,是反市场阶段,由于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促使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第二阶段是1978年至1984年,市场化的初始阶段;第三阶段是1985年至1992年,市场化展开阶段;第四阶段是1993年到现在,市场化的深化阶段。在经济市场化过程中,还存在局限性,从而限制了改革的发展。这些局限性主要体现在缺乏市场主体、市场体系不完善,市场机制很难发挥作用,政府直接干预经济,政府管理与市场发展很不协调,从而导致了东西经济发展差距逐步扩大。欠发达地区经济市场化进程缓慢原因是多方面,主要表现在:思想观念陈旧,自然地理区位优势,基础设施落后,政府机构庞大,各种传统的制度(正式的和非正式的制度)根深蒂固,经济市场化改革同经济行为主体之间的短期矛盾冲突等,最根本的原因是用计划经济手段在进行市场经济建设。我国欠发达地区经济市场化就整体而言是滞后的,在其内部是非均衡的,如城市与农村、农村内部交通便利的小城镇与边远山区等市场化的进程均有差异。第三部分,包括第七、第八章。这一部分主要依据前面几章的分析对我国欠发达地区经济市场化提出对策。在战略目标上,应该实施以市场化为中心的开发辐射式战略;在经济市场化的进程中要实行区域创新,要借鉴发达地区市场化的经验,避免传统模式,实现跳跃式发展;在市场主体上,在市场体系的建设上,在市场机制的调节上都要实行创新,不仅要实行理论创新,科技创新,更重要的是制度创新。在欠发达地区经济市场化进程中,要使市场经济体制适合区域内经济的发展,就要实行“可区域化”的经济市场化改革,对待不同的区域如平原、牧区、内陆、沿边等实行不同的市场化改革措施。尽管在市场化进程中各地实施的重点有先后的差异,但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建立市场经济“现代体制”。市场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宏观调节,我们要建立的市场经济“现代体制”就是市场与政府双重优化组合的体制,因此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同时,还要注重政府宏观调控职能。由于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中央政府还明显带有计划经济的色彩,因此其职能明显有别于西方成熟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经济职能。对中央政府来说主要是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推进市场化改革,培育市场,确立市场制度,为市场发挥基础性作用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兼顾效率与公平,实现区域间的协调发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等。对于地方政府而言,由于地方政府所处的制度环境不同,它的角色定位同中央政府有明显差异,属于“准市场主体”性质,因此地方政府在欠发达地区经济市场化过程中,就必须充当主力。在贯彻落实中央政府政策,实行政企、政社、政事分开,打破区域性行政垄断,组织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有序流动等方面要充分发挥作用。正如市场不是万能的一样,政府也不是万能的,它的行为要受到多种方面的制约。因此政府作用过度也会造成政府失败,对经济市场化产生消极的影响,因此要对政府行为进行纠正。措施是精简机构,提高政府机构效率,加强社会的监督和约束。
二、《兵团党校学报》二OO四年总目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兵团党校学报》二OO四年总目录(论文提纲范文)
(1)影像的力量:20世纪以来好莱坞电影与美国价值观的塑造和传播(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由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文章结构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好莱坞电影的历史演进 |
第一节 好莱坞电影的历史沿革 |
一、美国电影初创期(1891-1931) |
二、经典好莱坞时期(1932-1966) |
三、新好莱坞时期(1967-1989) |
四、当代好莱坞时期(1990年以后) |
第二节 好莱坞电影的历史塑造与时代关注 |
一、好莱坞电影的历史塑造 |
二、好莱坞电影的时代关注 |
第三节 新媒体时代好莱坞电影面临的挑战 |
一、观影方式改变带来的挑战 |
二、单向式输出带来的挑战 |
小结 |
第二章 好莱坞电影的类型 |
第一节 好莱坞电影分类 |
一、电影类型 |
二、好莱坞电影类型划分 |
三、不同类型好莱坞电影中的文化内涵 |
第二节 好莱坞电影中的“正能量”:以西部片为例 |
一、西部片中的传统英雄 |
二、西部片中的当代英雄 |
三、美国个人主义和英雄主义价值观的变迁 |
第三节 好莱坞电影中的负面元素:暴力、性与享乐主义 |
一、血腥的暴力 |
二、泛滥成灾的性 |
三、享乐的消费主义 |
小结 |
第三章 好莱坞机制 |
第一节 好莱坞电影的制作与生产机制 |
一、大制片厂制与明星制 |
二、独立电影 |
三、数字好莱坞 |
第二节 好莱坞电影的全球化策略 |
一、好莱坞电影的全球化 |
二、好莱坞电影全球化的成功秘籍 |
第三节 奥斯卡奖:竞争平台与精神殿堂 |
一、奥斯卡奖的前世今生 |
二、奥斯卡与时俱进,紧贴时代脉搏 |
第四节 好莱坞与美国政府的互动:共谋与双赢 |
一、好莱坞与华盛顿的关系 |
二、华盛顿对好莱坞的扶持 |
三、好莱坞对华盛顿的回报 |
小结 |
第四章 好莱坞电影与美国价值观的塑造 |
第一节 美国价值观的形成与内涵 |
一、价值观的定义 |
二、美国价值观的内涵 |
三、美国价值观的历史渊源与特点 |
第二节 美国价值观的灵魂:美国梦 |
一、美国梦 |
二、好莱坞电影中的美国梦 |
三、美国梦的吸引力 |
第三节 案例分析:好莱坞经典影片对美国价值观的塑造 |
一、历史题材片 |
二、现实题材片 |
三、动画题材片 |
四、科幻题材片 |
五、经典作品改编影片 |
小结 |
第五章 好莱坞电影与美国价值观的传播 |
第一节 好莱坞电影对美国价值观的传播 |
一、美国价值观的传播历程:以民主观念为例 |
二、好莱坞电影:美国价值观传播的重要途径 |
三、好莱坞电影与其他民族价值观的互动 |
第二节 好莱坞电影的海外传播:潮流背后的抵制 |
一、早期的抵制(1946年以前) |
二、冷战时代的抵制(1946-1990) |
三、后冷战时代的抵制(1990年以来) |
第三节 好莱坞电影:美国软实力的助推器 |
一、软实力的概念 |
二、好莱坞电影中的美国软实力建构 |
三、好莱坞电影对国家形象的影响 |
四、好莱坞电影对提高中国国家形象的启示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
后记 |
(2)江泽民科技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方面的研究 |
1.2.2 国内方面的研究 |
1.2.3 文献评析 |
1.3 研究的主要方法 |
1.3.1 文献研究法 |
1.3.2 案例分析法 |
1.4 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 |
1.5 本文结构安排 |
第二章 江泽民科技观的形成和发展 |
2.1 江泽民科技观产生的时代背景 |
2.2 江泽民科技观的理论基础 |
2.2.1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科技观 |
2.2.2 列宁的科技观 |
2.2.3 毛泽东的科技观 |
2.2.4 邓小平的科技观 |
2.3 江泽民科技观形成和发展的几个阶段 |
2.3.1 萌芽阶段(1980-1989) |
2.3.2 基本形成阶段(1989-1995) |
2.3.3 臻于成熟阶段(1995-2000) |
2.3.4 完全成熟并继续发展阶段(2000年至今) |
第三章 江泽民科技观的主要内容 |
3.1 科技战略地位观 |
3.1.1 科学技术是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
3.1.2 没有强大的科学技术实力,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 |
3.1.3 科学技术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石 |
3.2 科技发展战略观 |
3.2.1 经济建设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面向经济建设 |
3.2.2 “有所为,有所不为”,总体跟进,重点突破 |
3.2.3 加强基础研究与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 |
3.3 科技创新观 |
3.3.1 科技创新分为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两个方面 |
3.3.2 建立和健全在全社会推动技术创新的有效机制 |
3.4 科技人才观 |
3.4.1 推动科技进步与创新的关键是人才 |
3.4.2 大力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
3.4.3 广大科技工作者要弘扬“四种精神” |
3.5 科技伦理观 |
3.5.1 在二十一世纪科技伦理问题将愈发突出 |
3.5.2 科技进步应朝着为全人类造福的方向发展 |
3.5.3 建立并完善高尚的科技伦理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江泽民科技观的重大意义 |
4.1 江泽民科技观的重大理论意义 |
4.1.1 丰富与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 |
4.1.2 对科学发展观的形成起到了理论先导作用 |
4.1.3 是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国梦”的强大思想武器 |
4.2 江泽民科技观的重大实践价值 |
4.2.1 不断强化科学技术对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 |
4.2.2 改革科技体制并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
4.2.3 实施科技人才发展战略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3)中国共产党对武汉市的接管(1949.5--1952.12)(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意义和原因 |
二、研究现状分析 |
三、研究的相关问题说明 |
第一章 解放前的武汉 |
第一节 解放前武汉的政治 |
一、武汉的基本建制沿革 |
二、异化的市政机构和民主闹剧 |
三、国民党领导的军事特务机构及活动 |
第二节 解放前武汉的经济 |
一、解放前武汉的工商业 |
二、解放前武汉的金融业 |
三、解放前武汉的对外贸易 |
第三节 解放前武汉的交通通讯 |
一、解放前武汉的水上运输 |
二、解放前武汉的铁路公路及航空 |
三、解放前武汉的邮政 |
第四节 解放前武汉的文化教育 |
一、解放前武汉的文化演进 |
二、解放前武汉的大众传播事业 |
三、解放前武汉的教育事业 |
第五节 解放前武汉的社会 |
一、解放前武汉的帮会及工人中的把头制 |
二、解放前武汉的娼妓 |
三、解放前武汉的鸦片烟业 |
四、解放前武汉的赌场 |
第二章 中共接管武汉的准备工作 |
第一节 中共中央接管武汉的准备 |
一、中共中央接管大城市的政策 |
二、中共中央和军队接管武汉的准备 |
第二节 中共武汉地下党接管武汉的准备 |
一、开展政策宣传工作 |
二、搜集情报,开展调查研究工作 |
三、进行统战、策反工作 |
四、领导护厂、护校、反搬迁、反破坏的工作 |
第三节 武汉解放与武汉市军管会的成立 |
一、武汉解放 |
二、武汉市军管会的成立 |
第三章 中共对武汉三镇的全面接收与三镇秩序的初步恢复 |
第一节 接收国民党武汉各级政权机关 |
一、接收国民党中央政府在汉的政权机构及军事机构 |
二、接收武昌市政府与汉阳县政府及三镇各区公所 |
三、接收武汉的司法警察公安机构 |
四、接收武汉财政局税务局 |
五、接收武汉的民政局地政局 |
第二节 没收官僚资本,接收社会公共事业 |
一、接收汉口市、武昌市、汉阳县的金融机构 |
二、接收武汉三镇官僚资本主义工商业 |
三、接收国民党在武汉的公共卫生事业 |
第三节 原武汉三镇交通系统的接收与初步恢复 |
一、航运系统的接收与初步复航工作 |
二、公路系统的接收与初步恢复工作 |
三、铁道系统的接收与初步恢复工作 |
四、邮电系统的接收与初步恢复工作 |
第四节 接收原国民党在武汉的文教机构 |
一、接收公营新闻出版机构,审查民营新闻出版机构 |
二、接收文化娱乐场所及公共文化机构 |
三、接收汉口市、武昌市、汉阳县的公立教育机构 |
第四章 武汉市新政权与新秩序的建立 |
第一节 武汉民主政权的建立 |
一、武汉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的召开 |
二、武汉市民主政权的建立 |
三、武汉市政协委员会的成立 |
第二节 武汉市经济的恢复与生产的发展 |
一、平抑物价,稳定市场 |
二、稳定财政税收 |
三、武汉市经济的改组与工商业的恢复 |
四、武汉市对外贸易的恢复 |
五、武汉市公共事业的恢复与重建 |
第三节 改革旧的文化教育,建立面向工农的文化教育 |
一、改造旧的教育事业,建立新的服务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
二、新文艺的普及和旧戏曲的改革 |
三、武汉市文教界的从业人员的思想改造工作 |
第四节 荡涤旧社会的污泥浊水 |
一、镇压反革命,保证社会稳定 |
二、安置游民乞丐,救济失业人员 |
三、禁烟禁毒 |
四、关闭妓院,取缔娼妓 |
五、码头改革 |
第五章 接管武汉工作的评价 |
第一节 接管武汉的特点 |
一、在与潜伏特务和封建势力的斗争中实现对武汉的和平接管 |
二、是在准备工作还未就绪的情况下仓促接管武汉的 |
三、在恢复生产的过程中组织接管工作的 |
四、在行政区划的变动中组织接管工作 |
第二节 接管武汉的历史功绩及存在的问题 |
一、中共接管武汉的历史功绩 |
二、接管武汉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
第三节 接管武汉的经验 |
一、恢复经济与发展生产是接管的中心环节 |
二、建立民主政权是接管的首要任务 |
三、训练有素、作风优良的干部是接管城市重要保证 |
四、正确处理与其他阶级、阶层之间的关系是接管城市的必要保证 |
五、深入地调查研究,事实求是地分析问题是接管城市必须持有的态度 |
六、不断地进行政策地调整,与"左""右"倾错误做斗争 |
第四节 接管武汉的历史意义 |
一、接管工作的完成实现了社会的稳定,保证了武汉经济的顺利发展 |
二、接管工作的完成实现了武汉市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转变 |
三、接管工作的完成为武汉的社会主义改造奠定了基础 |
四、接管武汉的成功经验为日后管理城市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4)新疆绿洲农业清洁生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
1.2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 技术路线 |
2 农业清洁生产理论概述 |
2.1 农业清洁生产概述 |
2.1.1 农业清洁生产的产生 |
2.1.2 农业清洁生产的概念 |
2.2 农业清洁生产的理论基础 |
2.2.1 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2 农业生态学 |
2.2.3 农业经济学 |
2.3 农业清洁生产进展与实践 |
2.3.1 国外农业清洁生产的相关措施 |
2.3.2 我国农业清洁生产 |
2.4 农业清洁生产的技术体系 |
2.4.1 农业生态工程技术 |
2.4.2 综合防治技术 |
3 新疆绿洲实施农业清洁生产条件分析 |
3.1 研究区域的基本情况评价 |
3.2 农业资源条件评价 |
3.2.1 农业气象资源 |
3.2.2 耕地资源 |
3.2.3 水资源 |
3.3 农业种植结构情况 |
3.4 农艺技术措施 |
3.5 畜禽养殖业情况 |
3.6 本章小结 |
4 新疆绿洲农业资源利用及面源污染分析 |
4.1 水资源利用分析 |
4.2 种植业污染分析 |
4.2.1 农药污染分析 |
4.2.2 化肥污染分析 |
4.2.3 秸秆污染分析 |
4.2.4 地膜污染分析 |
4.3 畜禽养殖污染分析 |
4.4 居民生活和农副产品加工污染分析 |
4.4.1 生活垃圾污染分析 |
4.4.2 农副产品加工污染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新疆绿洲农业清洁生产运行模式构建 |
5.1 新疆绿洲农业清洁生产系统结构关系分析 |
5.1.1 输入系统的清洁生产结构分析 |
5.1.2 生产系统的清洁生产结构分析 |
5.1.3 输出系统的清洁生产结构分析 |
5.2 新疆绿洲农业清洁生产模型的构建 |
5.2.1 状态变量的设置 |
5.2.2 控制变量设置 |
5.2.3 模型运行的基本假设 |
5.2.4 阈值变量和系统的反馈 |
5.2.5 系统的数学模型的构建 |
5.2.6 评价指标的选择 |
5.3 新疆绿洲农业清洁生产模型运行及结果分析 |
5.3.1 种植业子系统 |
5.3.2 畜禽养殖业子系统 |
5.3.3 农副产品加工及居民生活子系统 |
5.3.4 农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新疆绿洲农业清洁生产技术设计 |
6.1 绿洲农业清洁生产技术设计路线 |
6.1.1 种植业清洁生产技术设计路线 |
6.1.2 畜禽养殖业清洁生产技术设计路线 |
6.2 种植业清洁生产的技术设计 |
6.2.1 节水灌溉技术 |
6.2.2 施肥技术 |
6.2.3 病虫草害防治技术 |
6.2.4 秸秆的综合利用技术 |
6.2.5 地膜污染的控制技术 |
6.3 畜禽养殖清洁生产的技术措施 |
6.3.1 源头控制技术 |
6.3.2 养殖过程的削减技术 |
6.3.3 末端控制技术 |
6.4 居民生活和农副产品加工污染控制技术 |
6.4.1 居民生活污染控制技术 |
6.4.2 农副产品加工污染控制技术 |
7 新疆绿洲农业清洁生产效益预测评价 |
7.1 经济效益预测评价 |
7.2 环境效益分析 |
7.3 社会效益分析 |
7.4 农业清洁生产效益 |
8 新疆绿洲农业清洁生产政策措施建议 |
8.1 形成和完善发展农业清洁生产的动力机制 |
8.2 充实和完善实施农业清洁生产的政府引导机制 |
8.3 强化农业清洁生产的农业科技支撑机制 |
8.4 制定和完善发展农业清洁生产的各项保障机制 |
9 结论和展望 |
9.1 主要结论 |
9.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5)论中国少数民族劳动者素质技能和社会地位的提高(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动态 |
三、研究方法 |
四、主要内容 |
第一章 劳动者素质技能是经济发展的根据 |
第一节 劳动者—社会和生产的主体 |
一、劳动是人本质的核心要素 |
二、劳动者是生产的主体,并应成为社会主体 |
三、劳动历史观是劳动主体对社会历史的基本认识 |
四、劳动价值论是劳动者的经济观 |
第二节 经济与经济发展 |
一、经济是以劳动有意识地在交往中满足需要的社会过程 |
二、经济发展是人本质各要素的矛盾运动进程 |
第三节 劳动者素质技能 |
一、身体素质、技能素质、文化精神素质 |
二、劳动者素质技能三要素的内在统一 |
第四节 劳动者素质技能是生产力的决定因素 |
一、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发展人而非占有物 |
二、劳动者素质技能是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 |
三、劳动者不是“生产要素”、时下兴起的“经济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的提法不确切 |
第五节 劳动者素质技能与社会地位的辩证关系 |
一、劳动者素质技能对其社会地位的作用 |
二、主体意识的提升 |
三、劳动力所有权和生产资料所有权是劳动者社会地位的保证 |
第六节 劳动者的社会地位制约其素质技能的提高和发挥 |
一、劳动者社会地位的确定最终要落实在权利上 |
二、劳动者社会地位对素质技能的促进与阻碍作用 |
三、人类社会形态发展的几个阶段 |
第七节 社会主义是确立劳动者主体地位,提高并发挥其素质技能的理论与制度 |
一、社会主义与劳动者主体地位的确立 |
二、社会主义理论是劳动者解放的意识形态 |
三、社会主义运动是劳动解放的组织和社会行动 |
四、社会主义制度是劳动解放的法权保证与社会形态 |
五、社会主义是理论、运动与制度的统一 |
第二章 确立和保证少数民族劳动者主体地位,提高其素质技能是中国经济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
第一节 中国经济改革的意义、原则、目标 |
一、中国经济改革的意义 |
二、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原则和目标 |
三、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
第二节 中国少数民族经济体制改革必须坚持一般性和特殊性相统一 |
一、中国少数民族经济体制改革的一般性 |
二、中国少数民族经济体制改革的特殊性 |
第三节 少数民族经济是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
一、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
二、中国少数民族人口构成及分布的基本特征 |
三、中国少数民族经济的概念规定 |
四、中国少数民族经济的特点 |
五、中国少数民族经济发展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位置 |
六、经济全球化对少数民族的影响 |
第四节 劳动者素质技能相对低下是少数民族经济落后的根本原因 |
一、中国少数民族劳动者素质技能现状分析 |
二、云南省25个世居少数民族受教育状况分析 |
三、制约少数民族劳动者素质技能提高的历史和现实因素 |
四、劳动者素质技能相对低下直接制约少数民族经济发展 |
第五节 确立并保证少数民族劳动者的社会主体地位,提高其素质技能 |
一、进一步落实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关于少数民族劳动者地位的规定 |
二、政府为提高少数民族劳动者素质技能创造社会条件 |
三、发动少数民族劳动者提高素质技能的主动性 |
四、社会力量共同帮助少数民族劳动者素质技能提高 |
第三章 在改革中促进少数民族劳动者素质技能的提高 |
第一节 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体制改革是少数民族劳动者素质技能提高的途径 |
一、社会主义制度为少数民族劳动者素质技能提高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
二、中国少数民族经济发展必须以社会主义为指导思想 |
三、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体制应当随着少数民族劳动者素质技能提高而变革 |
四、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在于保障少数民族劳动者以不断提高的素质技能进行制度创新 |
第二节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宗旨和主要目标是提高劳动者素质技能 |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本质的区别:是以提高劳动者素质技能为宗旨,还是以追求利润为宗旨 |
二、确立并保证少数民族劳动者权利,促进其素质技能的提高 |
三、少数民族劳动者素质技能的提高是社会和谐发展的保证 |
四、以切实的经济、政治权利作为少数民族劳动者素质技能提高的依据 |
第三节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中提高少数民族劳动者素质技能 |
一、以经济体制改革确立并保证少数民族劳动者的社会主体地位 |
二、社会主义计划市场经济体制对少数民族劳动者素质技能提高的促进 |
三、经济体制改革的措施要注重提高少数民族劳动者素质技能 |
第四节 经济改革要为少数民族劳动者发挥其素质技能创造必要条件 |
一、劳动者素质技能提高与发挥的内在统一 |
二、少数民族劳动者发挥其素质技能的过程也是进一步提高的过程 |
三、少数民族劳动者素质技能在发挥与提高的统一中促进经济的持续发展 |
第五节 少数民族劳动者素质技能的提高是生产方式转变的根据 |
一、少数民族在生产方式上的落后 |
二、工业化是现阶段少数民族生产方式转变的关键 |
三、提高劳动者素质技能是少数民族生产方式转变的根据 |
四、为少数民族的地区工业化提供必要的资金和物质条件 |
第六节 在提高劳动者素质技能的过程中调整少数民族经济结构 |
一、确立劳动者素质技能结构在少数民族经济结构中的核心地位 |
二、调整少数民族经济结构要围绕劳动者素质技能结构展开 |
三、少数民族经济中的就业和产业结构调整 |
四、少数民族经济结构系统全面的调整 |
五、优化少数民族经济的运行机制 |
第四章 提高少数民族劳动者素质技能的社会条件和措施 |
第一节 坚持并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少数民族劳动者社会地位的保证 |
二、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实施 |
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改革和完善 |
第二节 加强少数民族教育 |
一、教育是提高劳动者素质技能的基础 |
二、少数民族的教育滞后 |
第三节 少数民族教育体制的创新 |
一、端正指导思想,充分认识少数民族教育的战略地位 |
二、改革开放的少数民族教育发展战略 |
三、以点带面,逐步推进少数民族教育发展 |
四、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对少数民族教育的投入 |
五、切实普及少数民族地区的义务教育 |
六、加强领导和考核,将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改革与发展落到实处 |
第四节 强化对少数民族劳动者的职业教育和培训 |
一、职业教育和培训是提高劳动者素质的必要方式 |
二、少数民族劳动者职业教育的现状 |
三、增加国家对少数民族劳动者职业教育的投入和管理 |
四、鼓励引导一切社会力量兴办少数民族职业教育 |
五、扩大和深化少数民族地区的职业培训 |
第五节 少数民族劳动者素质技能提高的文化条件和因素 |
一、文化精神素质是劳动者素质之一 |
二、少数民族的文化传统分析 |
三、以现代化观念营造民族文化环境 |
四、由社会主义文化导引少数民族劳动者素质技能的提高 |
结束语:自强不息—少数民族劳动者主体意识的觉醒是其发展的根本动力 |
附件一:农村精神交化调研报告 |
附件二:关于云南边境民族地区扶贫问题的调研报告 |
云南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 |
附件三:云南省人口较少民族基本情况 |
云南省民委经济发展处 |
附件四: 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各民族人口受教育情况 |
(一) 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各民族6岁及6岁以上人口的受教育情况 |
(二) 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各民族15岁及15岁以上的文盲人口状况 |
(三) 全国少数民族在校学生 |
(四) 全国少数民族在校学生占全国在校学生总数的比重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中央民族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作者声明 |
(6)闵氏宗族及其文化的再生产 ——一项历史结构主义的民族志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导论 |
缘起 |
第一节汉人宗族研究现状与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理论方法、论文架构和田野调查的说明 |
第一章概况 |
第一节地理概况 |
第二节人口、经济结构 |
第三节区域历史文化背景:化行之邦 |
小结 |
第二章家族与村落的历史 |
第一节“鞭打芦花”:闵氏家族的精神内核 |
第二节村落的历史 |
小结 |
第三章宗族组织 |
第一节宗族组织 |
第二节闵氏宗族的房支结构 |
第三节族外互动 |
小结 |
第四章家庭与亲属制度 |
第一节家的文化实践 |
第二节亲属关系 |
第三节亲属称谓 |
小结 |
第五章日常生活与礼仪中的宗族面相 |
第一节生育 |
第二节婚姻 |
第三节丧葬 |
第四节五服的维系和分立 |
小结 |
第六章村落宗族的破坏 |
第一节自然灾害 |
第二节咸丰、同治年间的“匪乱” |
第三节1900-1938年间的乡村破坏 |
第四节1938-1949年间的“国统区”与“解放区” |
第五节闵氏大宗对土地的苦难记忆 |
小结 |
第七章村落内部权力的渗透与张力 |
第一节1948年以来的国家力量渗透 |
第二节风水的隐喻:权力的张力 |
小结 |
第八章文化的变迁 |
第一节娘家的丢失 |
第二节基督的面孔 |
第三节两大结构变置 |
小结 |
第九章破怀与重建 |
第一节家庙的破坏 |
第二节多元话语下的闵祠的重建 |
第三节看不见的声音 |
第四节家族庆典 |
小结 |
第十章总结与讨论 |
第一节结构功能论框架中的闵氏宗族特征及对宗族概念的反思 |
第二节历史变迁过程中和国家视野下的阂氏宗族特征 |
第三节多重身份与文化的再生产 |
第四节一个扩展性的讨论:历史一结构主义的宗族描写范式 |
参考文献 |
科研与发表论文 |
后记 |
中央民族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作者声明 |
(7)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中的人格自我与个体性(论文提纲范文)
引论 |
第一章 开创人格自我理论研究的新境界 |
(一) 人格自我论研究的理论地位和价值 |
1 )当代人本主义或“类哲学”已成为哲学发展的主导方向 |
2 )人学是当代人本主义或“类哲学”的理论核心 |
3 )人格自我论是人学研究的微观基础 |
(二) 当前我国的人学与人格自我论研究 |
1 )人学思潮在我国的兴起 |
2 )当前人格自我论的研究状况 |
3 )现有研究成果中的薄弱环节 |
(三) 人格自我研究的理论创新与马克思主义方法论 |
1 )人格自我论研究中的视野扩展和问题创新 |
2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贯彻运用 |
3 )把握马克思人学思想的基本原则 |
(四) 引文注释 |
第二章 人的个体问题的理论发现与辩证求索 |
(一) 人格自我研究的“知识考古学” |
1)我们的研究要立足于各种理论资源的相通与整合 |
2) _从语义分析到“知识考古学”的研究方法 |
3) 笛卡尔和洛克对人格自我论的理性发现 |
(二) 对人格与自我观念的各种怀疑和否定 |
1 )休谟对人格自我观念的怀疑和否定 |
2 )否定人格自我观念的各种当代理论 |
3 )对怀疑论和解构论的反驳 |
(三) 人格自我之谜的艰难求索 |
1 )康德重建人格自我论的工作 |
2 )费希特的“自我发生学” |
3 )黑格尔的“个体性”辩证法 |
4 )“生活世界”中的人格与自我 |
(四) 从“知识考古学”中所得到的启示 |
(五) 引文注释 |
第三章 以当代科技革命为背景的人格自我同一性思考 |
(一) 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向传统人格自我论的挑战 |
1 )“裂脑人”与人格自我的统一性问题 |
2 )“冷冻人”“复制人”与人格自我的同一性问题 |
3 )“换体人”的人格自我同一性问题 |
4 )把各种理论纷争推向深入的思考 |
(二) 新世纪之初人格自我同一性观念再受考验 |
1 )克隆技术与“克隆人”风暴 |
2 )“网络虚拟人”的人格自我问题 |
3 )“非原生人”时代人格自我将会如何? |
(三) 新形势下的马克思主义人格自我同一性理论建设 |
1 )从马克思的人学原则到当代人格自我同一性研究 |
2 )对当代人格自我同一性争论的辨析 |
(四) 引文注释 |
第四章 人格自我的价值与意义 |
(一) 人格自我本质与人格自我价值的内在关联性 |
1 )价值论在当代人学研究中的位置 |
2 )人格自我价值研究中的历史主义方法 |
3 )人格自我价值论的主要内容和课题 |
(二) 人的个体价值与人的类价值关系问题 |
1 )整体主义的价值观 |
2 )个体主义的价值观 |
3 )人学价值观的历史主义 |
(三) 个体人格的三重价值及其相互关系 |
1 )关于个体的自我价值 |
2 )关于个体的社会价值 |
3 )人格自我的神圣价值或绝对价值 |
4 )人格自我的几方面价值相互关系 |
(四) 引文注释 |
第五章 实践论考察中的人格自我 |
(一) 人格自我的实践论研究 |
1 )人格自我论研究的内在逻辑与实践问题 |
2 )关于人格自我透明性的困惑 |
3 )心理学中的行为主义与人学的实践论研究 |
4 )马克思的人学实践观对自我透明性问题的解决 |
(二) 人格实践的辩证分析论 |
1 )人格实践主体性与自由问题 |
2 )人格实践的客观制约性与哲学决定论 |
3 )唯物史观对人格实践主体性与客观制约性矛盾的解决 |
(三) 当代社会主义人格文明建设 |
1 ) 社会主义人格文明建设 |
2 ) 中国传统人格批判 |
3 ) 重构当代的人格理想 |
(四) 引文注释 |
附录: |
主要参考文献目录 |
攻博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全文结语 |
论文摘要(中文) |
论文摘要(英文) |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
(8)社会保障非政府组织的解析与重构(论文提纲范文)
导言 |
第一章 我国的社会保障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一节 我国的社会保障现状 |
一、 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框架 |
二、 我国的社会保障管理体制 |
第二节 我国社会保障中存在的问题 |
第二章 一种新的福利提供机制:非政府组织 |
第一节 关于非政府组织 |
第二节 当今世界的非政府组织与福利服务 |
第三节 非政府组织在社会福利服务中勃兴的背景及原因 |
一、 背景:福利国家危机与福利多元主义思潮 |
二、 非政府组织在社会福利服务中勃兴的原因 |
第三章 中西非政府组织比较分析:立足于社会保障的特定领域 |
第一节 中西社会结构分析 |
一、 西方的国家与社会分离学说与社会领域的壮大 |
二、 中国的公法一元结构与社会对国家的依存 |
第二节 中西非政府组织公益慈善传统分析 |
一、 西方历史传统中非政府组织的慈善公益活动 |
二、 中国古代公益事业与民间慈善的不发达 |
第三节 非政府组织现状与政策环境分析 |
第四章 重构中国社会保障中的非政府组织 |
第一节 理清社会保障中的政府责任与民间责任 |
第二节 建立社会保障服务非政府组织准入制度 |
第三节 加快脱钩改制 培育独立的社会保障非政府组织 |
一、 改制自上而下的非政府组织 |
二、 培育自下而上的非政府组织 |
三、 提高民众的参与意识和志愿精神 |
第四节 建立完善运营监管机制 |
一、 加强自律管理 |
二、 完善他律体制 |
三、 建立问责机制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中国欠发达地区经济市场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二、研究的内容、结构与方法 |
三、论文力图作出的贡献 |
第一章 欠发达地区与经济市场化 |
第一节 欠发达地区的划分与特征 |
第二节 经济市场化的界定及影响经济市场化的因素 |
第三节 欠发达地区的发展与经济市场化 |
第二章 经济市场化的相关理论 |
第一节 市场自由化理论、市场功能理论、市场失灵理论 |
第二节 马克思的市场理论 |
第三节 邓小平的市场理论 |
第三章 国外欠发达地区经济市场化的经验教训与启示 |
第一节 美国欠发达地区经济市场化 |
第二节 日本欠发达地区经济市场化 |
第三节 巴西欠发达地区经济市场化 |
第四节 国际经验教训的总结与启示 |
第四章 中国欠发达地区经济市场化的理性分析 |
第一节 中国欠发达地区经济市场化的意义 |
第二节 中国欠发达地区经济市场化的测度 |
第五章 中国欠发达地区经济市场化进程及其总体评价 |
第一节 中国欠发达地区经济市场化的背景 |
第二节 中国欠发达地区经济市场化进程 |
第三节 中国欠发达地区经济市场化进程的总体评价 |
第六章 中国欠发达地区经济市场化进程中的问题与原因 |
第一节 中国欠发达地区经济市场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
第二节 欠发达地区经济市场化进程缓慢原因探析 |
第七章 中国欠发达地区经济市场化的目标与创新 |
第一节 中国欠发达地区经济市场化的战略目标 |
第二节 中国欠发达地区经济市场化的区域创新 |
第三节 分类的经济市场化措施 |
第八章 我国欠发达地区经济市场化过程中的政府行为选择 |
第一节 我国欠发达地区经济市场化过程中的中央政府行为选择 |
第二节 中国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市场化进程中的地方政府行为选择 |
第三节 中国欠发达地区经济市场化进程中政府行为的调整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兵团党校学报》二OO四年总目录(论文参考文献)
- [1]影像的力量:20世纪以来好莱坞电影与美国价值观的塑造和传播[D]. 苏兴莎. 吉林大学, 2016(08)
- [2]江泽民科技观研究[D]. 许益新. 南京财经大学, 2014(08)
- [3]中国共产党对武汉市的接管(1949.5--1952.12)[D]. 李珊珊. 武汉大学, 2010(05)
- [4]新疆绿洲农业清洁生产研究[D]. 王新杰. 重庆大学, 2008(06)
- [5]论中国少数民族劳动者素质技能和社会地位的提高[D]. 李嵘. 中央民族大学, 2006(11)
- [6]闵氏宗族及其文化的再生产 ——一项历史结构主义的民族志实践[D]. 杜靖. 中央民族大学, 2005(04)
- [7]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中的人格自我与个体性[D]. 沈亚生. 吉林大学, 2004(04)
- [8]社会保障非政府组织的解析与重构[D]. 林鸿姣. 华东政法学院, 2004(01)
- [9]中国欠发达地区经济市场化研究[D]. 马奎. 武汉大学, 20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