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基础件耐久性试验评价技术(二)

家电基础件耐久性试验评价技术(二)

一、家用电器基础件耐久性试验评价技术(下篇)(论文文献综述)

王熠琛[1](2020)在《基于性能的工程风险管理及其在地铁施工风险评价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几十年来我国地铁工程建设飞速发展,由于地铁建设具有高风险性,所以地铁工程风险管理显得尤为重要。经过几十年发展,工程风险管理已经逐渐成熟,并且形成了相关的指南与规范。然而现阶段中,工程风险管理的理念、思路与方法等还存在着一定不足,改进这些不足并完善工程风险管理体系对于风险管理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此研究问题为核心,总结现阶段工程风险管理的理念与方法,明确其所存在的问题与相关的改进建议。基于此展开研究,从而建立起更加科学的工程风险管理理念与工程风险评价方法。1.改进优化了风险损失分级准则我国现行国标GB 50652-2011中对风险损失有明确的规定,风险损失被分为五类,每类风险损失的不同级别都有明确的量化准则。然而由于地铁工程具有特殊性,国标提出的风险损失分级准则不仅难以涵盖风险的所有方面,并且在使用过程中会遇到操作不便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引入了基于性能的地震工程理念(PBEE)对国标中的风险损失分级准则进行改进与优化。以PBEE理念中性能水平的概念衡量风险损失的严重程度,形成性能风险损失等级的概念(PBRLC)。PBRLC不再以统一的规定来确定风险损失类别,也不再以统一的量化准则来衡量风险损失的严重程度,而是要求根据工程问题的基本特点与工程业主的具体需求来确定不同种类与不同级别的风险损失。2.建立了基于性能的工程风险管理理念以性能风险损失等级(PBRLC)作为整个工程风险管理过程的核心指标,基于现阶段工程风险管理体系,形成了基于性能的工程风险管理理念(PBRM)。PBRM理念与现阶段风险管理体系的步骤相同,依次要进行风险界定与识别、风险估计、风险评价与风险控制,其特点是要以PBRLC作为过程的核心指标。PBRM理念符合工程风险多样性与相对性的特点,不仅降低了确定风险损失等级的难度,而且使得风险管理过程更符合实际需求。并且PBRM理念在执行过程中要广泛集成融合多学科既有的理论与技术,使得工程风险管理更容易被接受。3.提出了基于性能的地铁施工风险动态评价方法针对现阶段地铁施工风险评价方法的不足,引入统计过程控制方法(SPC),并结合PBRM理念建立了基于性能的地铁施工风险动态评价方法(PBRDE)。PBRDE以施工过程中的动态监测数据作为风险评价的主要指标,通过SPC方法分析监测数据从而弥补传统风险评价方法的不足。PBRDE通过SPC方法中的过程能力指数分析来计算风险损失的概率大小,从而确定风险等级。再通过SPC方法中的统计控制图分析来识别风险变化特征,综合这两个方面来得到最后的风险决策措施。PBRDE由于以PBRLC作为风险损失指标,使得对风险损失的界定更加明确;引入SPC方法,利用统计推断理论合理分析了风险孕育演化过程的动态随机性,从而实现了科学的风险动态评价。

姚小虹[2](2019)在《大连市既有住宅平面类型及适应性改造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既有住宅量大面广,大批建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住宅由于设计标准低,随着生活方式的转变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不能满足现代生活标准。尤其在住宅平面方面,使用面积不足、居住功能不完善,且平面布局的适应能力差。近些年随着国家既有住宅改造政策的推行,我国住宅改造在加固、保温、环境提升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针对住宅室内平面改造的研究与实践都十分有限。因此,本文聚焦于我国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建造的既有住宅的室内平面问题,通过文献研究、设计图纸采集、入户调研等方法,引入开放建筑层级化的思想,探索适应于我国既有住宅平面实际情况的改造设计方法。首先,本文通过文献研究的方法,介绍平面布局适应性改造相关理论,梳理国内外的适应性改造案例,探讨我国既有住宅平面布局改造的可行方式;其次,从大连市既有住宅平面类型出发,通过图纸调研的方式,梳理平面布局的类型演变和特征,分析平面布局的适应性不足之处,在此基础上,选取大连市典型住宅平面进行实地调研,通过入户访谈,分析居民在居住和自发改造中的问题,明确居住需求和现状之间的差距,为制定合理改造目标提供依据;再次,引入开放住宅理论的层级化思想,划分既有住宅平面布局的改造层次,对不同层次展开改造设计研究,并总结实现改造设计的实践方法;最后,选取大连市典型平面布局,依据详细的现状研究和问题总结,制定科学、适应的分类改造标准,从而在标准引导下探讨各种改造设计方案。本文系统探讨了既有住宅平面布局适应性改造设计的方法和过程,在掌握既有住宅平面布局类型的基础上,提出适应平面布局限制条件和居住需求的改造设计方式,即针对平面布局支撑体部分进行适应性的更新,针对填充体部分的厨卫空间进行工业化、模块化的更新,对填充体部分的居室空间以提高居住空间功能适应性为目的,进行个性化的更新。本文研究典型平面布局可行的改造方式,探讨适应不同需求的多样化改造设计,为我国今后大规模的既有住宅平面布局改造提供参考。

宁波市推进“中国制造2025”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宁波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3](2019)在《宁波市推进“中国制造2025”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宁波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印发宁波市“四基”重点领域单项冠军产品产业链培育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中研究说明规范性文件统一编号ZJBC03-2018-0010甬工推进办[2018]34号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各管委会,宁波市推进"中国制造2025"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为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工业强基工程实施指南(2016-2020年)》和《宁波市建设"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加快实施工业强基工程,夯实我市制造业发展基础,提升我市

王玉[4](2016)在《工业化预制装配建筑的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建筑业是以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以及造成沉重的环境负担为代价的,据统计:建筑活动使用了自然资源总量的40%,能源总量的40%,而造成的建筑垃圾也占人类活动产生垃圾总量的40%,预计2030年建筑业产生的温室气体将占全社会排放量的25%。因此,建筑业的低碳减排迫在眉睫。而作为在改变生产方式上具有革新意义的技术创新——工业化生产方式是节能减排的重要途径,其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同时,建筑工业化已然成为建筑发展的趋势和必然。然而,由于真正基于市场环境的、相对深入的工业化建筑实践才刚刚起步,因此有针对性地相关节能减排研究还不充分甚至空白。在此背景下,针对工业化建筑的碳排放研究更具有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对国内外工业化建筑发展及其碳排放现状进行分析;其次,从碳排放基础研究、建筑碳排放研究、建筑碳排放模型分析、低碳建筑评价四个方面对国内外碳排放现状展开研究;其中,碳排放基础研究包括碳排放政策、标准、相关评估法,能源碳排放因子,建材、设备碳排放因子以及碳排放计算软件;建筑碳排放模型分析包括生命周期划分和全生命周期各阶段碳排放比例;通过以上背景研究整理现有问题,并提出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针对本文的研究目标,从基于全生命周期评价理论的建筑碳排放基础研究和传统建造方式的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模型两部分展开;其中第一部分主要包括全生命周期评价理论、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评价理论以及建筑碳排放基础研究;而第二部分对传统建造方式下的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进行汇总,构建碳排放时空矩阵核算模型,对碳排放来源进行盘查,明确各阶段碳排放测算方法和测算清单,汇总碳排放数据来源及减碳措施;并对不同结构类型、结构材料的建筑碳排放进行分析评估。在此基础上,对以上问题进行整理。在对传统建造方式的建筑碳排放模型的研究基础上,对比传统建造方式与工业化生产模式的区别,结合工业化预制装配模式的特点;通过确定目标范围、清单分析、影响评价和结果解释四个方面建立一套基于全流程控制的、系统的工业化预制装配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评价模型;之后具体分两部分展开:碳排放核算模型和分析评估;碳排放核算模型包括基础数据库框架、基于BIM的工业化建筑数据信息库以及各阶段的计算方法,并重新划分其生命周期的各阶段;分析评估针对具体碳源、影响因素提出关于工业化预制装配建筑的减碳措施。最后部分以轻型建造系统为例,对轻型可移动铝合金住宅的建筑全生命周期各阶段进行实证分析,包括碳排放核算、影响评价(LCIA)和针对具体碳源的低碳设计,从而建立一套完整的轻型建筑系统的低碳建筑碳排放评价指南及核算表格系统。本文构建了全新的工业化预制装配建筑的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评价模型,实现了低碳建筑的可视化、可控化、智能化和可操作化,不仅为轻型工业化预制装配住宅系统全生命周期的低碳建设提供了技术保障,也将为我国其他低碳建筑的健康、迅速发展提供强大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王继利[5](2014)在《基于可靠性分配与预计的高速精密冲压机床可靠性增长设计》文中指出冲压设备是机械制造业中的重要制造装备,在汽车制造、航空航天、船舶、家用电器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举足轻重。随着工业化的进步,冲压设备对精度、效率、自动化、柔性化和可靠性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而高速精密冲压机床是冲压设备的典型代表,在工业界享有“印钞机”的美誉,其行业地位可见一斑。高速精密冲压机床作为现代化装备制造业的典型装备,代表着国内冲压设备的最先进水平。目前,该类机床已具备高精度、高效率、自动化和柔性化的特点,但当前国内的此类机床普遍面临着可靠性水平偏低的困境,与国外同类机床相比,可靠性差距较大。可靠性已成为制约国产冲压机床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冲压机床的可靠性增长是亟待研究和解决的共性技术问题。而可靠性设计是决定机床的可靠性水平的主要因素,解决高速精密冲压机床的可靠性增长设计问题是实现其可靠性增长的根本保证。其中,可靠性分配与预计是可靠性增长设计过程的关键核心技术。本文主要通过以下几方面内容的研究,形成了一套专门用于高速精密冲压机床可靠性增长设计的方法流程,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对国内外冲压机床的发展与现状、可靠性技术的发展与现状、冲压机床的可靠性研究现状以及可靠性分配与预计技术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针对高速精密冲压机床的可靠性增长设计技术方法,并指出了实现冲压机床可靠性增长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包括可靠性分析技术、可靠性评估建模技术、可靠性分配技术及可靠性预计技术。(2)故障模式影响及危害性分析(FMECA)是开展高速精密冲压机床可靠性设计的首要工作。针对冲压机床的历史故障数据分别进行了各子系统故障部位、故障模式、故障件来源、故障性质等的统计分析,找出了机床的薄弱环节。借助模糊理论定量处理不确定性信息的优势,将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方法与FMECA方法相结合,对冲压机床的主要故障模式进行了危害性分析。依据模糊FMECA技术得到的冲压机床故障模式模糊综合危害度排序,对其主要故障模式提出了可靠性改进措施,为工程人员对机床实施可靠性增长设计提供了重要依据。(3)可靠性评估模型能够反映出机床可靠性特征量的一般规律。通过分析复杂系统常用的可靠性评估建模方法,指出了方法存在的一些不足。为了尽可能地反映冲压机床可靠性的真实分布规律,在综合分析可靠性分布模型与神经网络模型各自特点的基础上建立了具有良好泛化性能的威布尔神经网络模型。设计了基于Bootstrap抽样原理的改进EM算法,用于威布尔神经网络模型参数的训练学习,并以具体算例验证了该模型及学习算法的有效性。对比了以威布尔模型与威布尔神经网络模型进行高速精密冲压机床可靠性评估的结果,结果表明:威布尔神经网络模型更能反映冲压机床故障数据的实际分布规律。(4)可靠性分配是高速精密冲压机床可靠性增长设计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对于冲压机床产品来说,成本尤为重要,在可靠性分配设计过程中考虑与机床成本相关可靠性影响因素(包括直接投入、技术投入、维护保养、环境条件、维修、故障危害损失)的基础上,采用专家模糊评分与层次分析法将以上影响因素涉及的成本加权处理为模糊综合成本。根据产品成本与可靠性之间的经验关系,定义了能够反映冲压机床各子系统模糊成本与故障率映射关系的单参数对数型努力函数。以冲压机床整机的可靠性指标为约束,以模糊综合成本最低为目标,建立了基于单参数对数型努力函数的可靠性分配最优化模型。模型求解过程借助罚函数法消除模型的约束条件,采用模拟退火算法求解了冲压机床可靠性分配的实际工程案例,得到了冲压机床的可靠性分配设计方案。(5)可靠性预计是在完成冲压机床的可靠性分配设计后针对其分配设计方案进行的可靠性指标预测计算。在冲压机床的可靠性预计过程中,对比分析了机床改进前后与可靠性相关的多方面影响因素,包括功能复杂性、结构复杂性、可修复性、技术水平、零部件质量等级、工作载荷、维护保养状况,并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可靠性影响因素权重。由工程经验丰富的专家对冲压机床各子系统改进前后各可靠性影响因素的状况进行专家模糊评分,以各因素的加权模糊综合评分为指标计算各子系统的可靠性增长系数,针对改进冲压机床建立了基于威布尔分布的可靠性模糊层次分析预计模型。采用蒙特卡罗仿真法预计改进后冲压机床整机及各子系统的可靠性增长水平,以实际工程案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本文通过以上内容的研究,完善了冲压机床的故障分析方法;建立了更能反映冲压机床可靠性实际分布规律的威布尔神经网络模型;从最节约成本的角度研究了冲压机床的可靠性分配方法;建立了冲压机床的可靠性模糊层次分析预计模型。同时,对机床可靠性评估建模与可靠性增长两个研究方向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与展望。文中的主要创新内容如下:(1)将多级模糊综合评价应用于高速精密冲压机床的故障模式影响及危害性分析(FMECA)中,实现了冲压机床故障模式影响危害性的定量分析,弥补了传统FMECA方法中对部分主观经验信息定性分析的不足。(2)建立了适用于复杂可修系统可靠性评估建模的威布尔神经网络模型,并设计了能够实现威布尔神经网络模型参数快速学习计算的基于Bootstrap抽样原理的改进EM算法。该网络模型具有良好的泛化性能和自适应特性,能够有效避免机床可靠性建模过程中模型优选及拟合优度检验的过程。(3)依据努力函数的性质,设计了一种单参数对数型努力函数。该努力函数能够反映冲压机床各子系统模糊成本与故障率的映射关系。基于该努力函数,建立了以高速精密冲压机床模糊综合成本最低为目标的最小努力可靠性分配模型。该可靠性分配模型克服了冲压机床可靠性分配过程中模糊成本信息缺乏定量依据的问题。(4)将专家模糊评分与层次分析法结合,用于确定冲压机床可靠性分配与预测过程中可靠性影响因素的权重。建立了基于模糊层次分析的可靠性预计模型,采用蒙特卡罗仿真的方法求解出冲压机床改进设计方案的可靠性预计仿真结果,用于验证冲压机床可靠性分配方案的合理性。

李延俊[6](2014)在《西北地区乡村住宅采暖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西北地区地处我国西北内陆,冬季气温低寒并且持续时间长,恶劣的气候条件决定了当地建筑的保温和采暖是建筑热工研究的重要问题。长期以来,村民们依据自己的经济条件和当地的生活习惯,使用火炉、火墙、火炕等方式进行冬季采暖。然而,乡村住宅存在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差、密闭性能差、建筑空间布局不合理等缺陷,传统的采暖方式也存在采暖效率低、排烟不畅等不足。较差的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和密闭性能还造成巨大的采暖能耗浪费。另一方面,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乡村地区非商品能源存在被常规商品能源替代的趋势。如何在改善西北地区乡村住宅冬季室内热环境的同时应对当地日益增长的化石能源需求?本论文对西北地区乡村住宅采暖模式进行研究。通过优化建筑空间布局和建筑围护结构构造设计,提高乡村住宅的保温性能;优化被动式太阳房、火炕等采暖设施,充分利用西北地区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和乡村地区巨大的生物质能储量来改善住宅室内热环境;优化乡村住宅采暖方式,提出各地区乡村住宅适宜的采暖模式。本论文通过现场调研、理论推导、热环境测试、软件模拟四种方法来研究西北地区乡村住宅的采暖问题。本论文研究得到的主要成果为:(1)创建西北地区乡村住宅采暖设计指标及采暖设计原则;利用定性和定量两种方法,首次对西北地区进行乡村住宅采暖设计气候区划;(2)全面、定量地探讨了乡村住宅各项设计参数对建筑能耗的影响;提出西北各地区适宜的建筑设计参数和围护结构保温构造做法;(3)创建西北地区乡村住宅采暖设施适用及优化原则;优化直接受益式太阳房,提出附加阳光间式太阳房关键设计参数推荐值;确定西北地区乡村住宅最适宜的火炕形式;提出炊事火炉连接热辐射箱为起居室采暖的运行机制;(4)创建西北地区乡村住宅适宜采暖模式参数体系;依据各地区气候条件、资源条件及村民生活习惯,设计西北各地区典型乡村住宅实例;在软件DesignBuilder中创建典型乡村住宅实例的计算模型并进行能耗模拟计算。本论文的研究改善了西北地区乡村住宅的冬季室内热环境,有利于乡村住宅节能和可再生能源的建筑应用,增加了当地能源供给,优化能源结构,促进能源互补。

朱宁[7](2013)在《“造屋”与“造物”: 制造业视野下的建造过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现代工业制造业大量渗透国内建筑业的今天,建筑师传统的知识体系与实践经验已经不足以覆盖建造的全过程,传统的建筑学缺乏与制造业知识体系的衔接,缺乏与其他工程学科的协同能力;另一方面,国内制造业面临结构调整和市场萎缩的双重压力,工程学科的专门人才也缺乏对建造过程的宏观理解。本文以制造业的视角看待建筑的建造过程,探讨建筑业与制造业的关系,最终落脚点在二者的协同发展。其历史过程的时空广度不局限于“建筑业”或“制造业”的范畴,笔者将其抽象为两个“过程”的概念:“造屋”与“造物”。本文对建造过程的研究分为因素、系统与案例三部分,从三个层次阐释建造过程的哲学本质以及“造屋”与“造物”的协同关系,主要围绕以下问题展开:建造过程的内涵是什么,受到哪些因素的制约?建造过程的系统如何架构,并实现相应的功能,为建筑的目标服务?建造过程如何借鉴历史和国外案例,整合并带动下游制造业产业链,在中国当前国情下提升建筑的品质?围绕这些基本问题,本文通过批判的形而上学、系统论与技术史论的研究方法进行论述。上篇应用批判的形而上学方法,论述输入、输出、控制、机制等因素的历史演变,以及这些因素与“造屋”与“造物”的主体——人的基本需求、劳动过程的附加价值、审美观念等方面的关系。中篇根据系统理论建立建造过程的系统架构,通过类比人对物的实体改造手段、人与人的信息交流方式建立两个概念:实体系统与信息系统。下篇利用技术史论方法,从“造屋”与“造物”协同关系的角度,重溯建筑历史中一些关键案例的技术过程,重新给予历史内容以合理的分析评价;并且将这些分析方法尝试应用于中国当前的国情,以期为现实中的建筑业、建筑师和建筑学提供与制造业协同发展的建议。本文的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三个层次:首先,基于系统理论,本文建立了建造过程中的实体系统与信息系统框架的理论内核,提出系统建构是人超越于机器的协同能力。其次,通过对建造过程中人的劳动进行价值批判,本文说明建造过程的本质是人工对自然材料附加价值的提升,提出知识建构是人在建造过程中的核心价值。本文提出建筑技术科学在建筑学本身以及与其他工程学科对接中的“桥梁作用”,最终落脚点在于建筑业与制造业协同发展,对建筑学科当前所面临的工程品质问题现状具有针对性的现实意义。

贾敬平[8](2013)在《重载十字轴式万向联轴器的运动仿真及结构优化》文中研究说明重载十字轴式万向联轴器是轧钢机主传动系统中的核心部件,由两个十字轴式万向节串联而成,其功能是将电动机输出的扭矩传递到轧辊上。大型轧钢设备的重载十字轴式万向联轴器服役条件极端恶劣,作业过程中受到冲击载荷以及温度场、压力场等多场耦合作用,装备在工作时承受很大的突变载荷,而且在较高的轧制速度下,仍要保证非常高的传动精度,以确保轧制的板带钢的厚度精度。同时,重载十字轴式万向联轴器也是薄弱部件,一旦发生失效,整条轧钢生产线就会停顿,给企业造成重大损失。联轴器的设计和制造的质量,对整个轧钢机主传动系统、甚至整条轧钢生产线能否正常运行,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运用CAD软件对重载十字轴式万向联轴器进行几何建模,对十字轴式联轴器进行了结构分析、受力分析以及运动分析。在运动仿真软件中对其工作状况进行了运动仿真,获得了在实际工况下重载十字轴式万向联轴器的运动学性能参数,为重载十字轴式万向联轴器的设计奠定基础。利用有限元分析基本原理,利用ANSYS Workbench对重载十字轴式万向联轴器整体进行了静力学分析,对中间接轴进行了拓扑优化。整体静力学分析模拟了重载十字轴式万向联轴器在实际运行中的应力状况,找出了导致其失效的薄弱环节为十字轴,得出十字轴的应力幅值,并对十字轴进行了结构优化分析与优化结果验证。同时对优化前后的十字轴进行了疲劳分析,得出疲劳云图和损伤云图,优化后的十字轴疲劳寿命有明显提高,损伤明显降低。中间接轴拓扑优化在满足中间接轴强度、刚度条件下,显着的降低了接轴质量,提升了重载十字轴式万向联轴器的设计质量。

李根涛[9](2013)在《海洋环境下的混凝土桥墩耐久性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混凝土结构物在侵蚀介质的长期作用下会产生性能退化,导致承载能力降低而引发安全隐患。海洋环境下,混凝土桥墩面临氯离子侵蚀、混凝土碳化、冻融循环等一系列耐久性问题。由于耐久性设计不足而造成土木工程结构的提前失效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做好前期的耐久性设计工作具有很高的工程意义。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根据海洋环境条件下混凝土桥墩的几种耐久性破坏特点及其机理,对目前常用的几种耐久性设计方法进行了分析对比;2)考虑不同环境因素对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根据其影响大小,建立了一套环境指数特征值和特征值增量计算体系。3)从设计构造、材料配比、施工工艺和养护等三个方面出发,分别给出耐久指数的计算公式,进行耐久指数赋值,从而建立了一套适合海洋环境下混凝土桥墩的耐久性设计评价方法。4)以东海大桥某桥墩和承台为实例,进行了环境指数和耐久指数的计算,验证了上述方法的实用性。

王娟[10](2011)在《河南省轴承产业技术路线图研究》文中指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产品开发周期缩短、技术创新速度加快、资源配置效率提高等已成为企业制胜的关键。在这样的环境下,我国企业特别需要在技术、产品、市场方面提高整合能力。应用技术路线图这一管理工具,能够培养企业集成战略思维,避免技术和市场脱节,提高技术创新管理水平。论文结合河南省轴承产业进行了产业技术路线图研究。论文依据“市场需求—产业目标—技术壁垒—研发需求”内在联系,建立了产业路线图分析模型。全文围绕这条主线,通过问卷调查、运用德尔菲法、头脑风暴法、SWOT分析、重要性计算、关联矩阵分析等方法,识别市场需求并进行要素排序;获得与市场需求要素相关联的产业目标要素优先排序;确定产业链上涉及的技术领域及其关键技术、产业技术壁垒的关键技术难点分析、产业目标要素与关键技术难点关联分析及关键技术难点优先排序;从风险、影响利润的因素、技术研发时间点、组织研发主体四个方面分析识别研发需求优先顺序,依据研发需求确定技术发展模式。最终根据各种研发需求和时间节点的关系进行分组,在各种研发需求间建立有效地连接,绘制出研发需求路线图、优先研发需求技术路线图、风险—利润技术路线图、技术发展模式技术路线图和综合技术路线图。轴承产业技术路线图完成后,将为提高轴承企业新产品开发能力、生产率、产品质量、经济效益,增强企业产品市场竞争力,起到引导和推动作用。

二、家用电器基础件耐久性试验评价技术(下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家用电器基础件耐久性试验评价技术(下篇)(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性能的工程风险管理及其在地铁施工风险评价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地铁工程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1.1.1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在迅速发展
        1.1.2 地铁工程是典型的高风险工程项目
        1.1.3 工程风险管理是地铁建设必须实施的过程
    1.2 地铁工程的风险与风险管理
        1.2.1 风险的概念
        1.2.2 地铁工程风险的形成机理
        1.2.3 地铁工程风险的特征
        1.2.4 地铁工程风险管理的相关概念
        1.2.5 工程风险管理的特点与目标
    1.3 地铁工程风险管理的研究现状
        1.3.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1.3.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1.4 地铁工程风险管理的研究展望
        1.4.1 工程风险管理目前存在的不足
        1.4.2 工程风险管理的完善优化方向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5.1 基于性能的工程风险管理理念
        1.5.2 基于性能的地铁施工风险评价
上篇 基于性能的工程风险管理理念
    第2章 工程风险管理中的风险损失
        2.1 工程风险概念的形成与发展
        2.1.1 风险思想的发展起源
        2.1.2 风险管理体系的建立
        2.1.3 工程领域风险管理思想的形成
        2.2 现行标准规范中对风险损失的规定
        2.2.1 经济管理领域中风险损失的概念
        2.2.2 国标GB50652-2011中的规定
        2.2.3 国际隧道风险管理指南中的规定
        2.2.4 其他标准与指南中的规定
        2.2.5 现行标准规范中风险损失分级准则的特点
        2.3 工程案例概述
        2.3.1 工程项目概述
        2.3.2 工程与水文地质条件
        2.4 国标中风险损失分级准则的讨论
        2.4.1 工程风险初步分析
        2.4.2 对风险损失分级准则的探讨
        2.5 国标中风险损失分级准则的改进建议
        2.5.1 国标中风险损失分级准则的不足
        2.5.2 国标中风险损失分级准则的改进建议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性能的地震工程理念
        3.1 PBEE理念的产生
        3.1.1 地震灾害与地震工程学
        3.1.2 以力学分析为核心的理念
        3.1.3 对地震工程理念产生影响的两次地震灾害
        3.1.4 PBEE理念的提出
        3.2 PBEE理念的概念与优势
        3.2.1 PBEE理念的思想核心
        3.2.2 PBEE理念的优势
        3.3 PBEE理念的引入
        3.3.1 引入PBEE理念思路的提出
        3.3.2 引入PBEE理念的优势
        3.3.3 引入PBEE理念的初步思路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性能的工程风险管理理念
        4.1 基于性能的风险损失等级
        4.1.1 PBRLC概念的内涵
        4.1.2 建立PBRLC的意义
        4.2 基于性能的工程风险管理理念
        4.2.1 风险的界定与识别
        4.2.2 风险估计
        4.2.3 风险评价
        4.2.4 风险控制
        4.2.5 风险监控
        4.3 PBRM理念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4.3.1 风险问题的初步分析
        4.3.2 工程概况补充
        4.3.3 风险界定与识别
        4.3.4 风险评估与控制
        4.3.5 PBRM理念的评价
        4.4 本章小结
下篇 基于性能的地铁施工风险评价
    第5章 地铁施工阶段的风险评价
        5.1 地铁施工阶段风险的特点
        5.1.1 工程自身风险
        5.1.2 环境影响风险
        5.2 现阶段风险评价的总体思路
        5.2.1 国标GB50652-2011的基本规定
        5.2.2 现阶段工程风险评价的总体思路
        5.2.3 现阶段的主要研究成果
        5.3 现阶段风险评价方法的工程应用
        5.3.1 北京轨道交通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监控系统
        5.3.2 北京地铁8号线三期项目穿越工程
        5.4 现阶段风险评价方法的改进建议
        5.4.1 风险评价方法的不足
        5.4.2 风险评价方法的改进建议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统计过程控制
        6.1 SPC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6.1.1 SPC理论方法的提出
        6.1.2 SPC方法在工业生产中的作用
        6.1.3 SPC理论技术在工业生产领域的发展
        6.2 SPC方法的理论基础
        6.2.1 过程变化的两种状态
        6.2.2 正态性假定与3σ准则
        6.2.3 统计推断的小概率事件不发生原理
        6.3 SPC方法的分析流程
        6.3.1 SCC分析
        6.3.2 PCI分析
        6.4 基于均值-极差控制图的SPC分析
        6.5 SPC 方法的实际应用
        6.5.1 SPC在其他领域中的应用
        6.5.2 SPC在土木工程领域中的应用
    第7章 基于性能的地铁施工风险动态评价方法
        7.1 PBRDE的总体思路
        7.1.1 以PBRLC衡量风险损失的严重性
        7.1.2 以 SPC 方法作为不确定性分析的计算方法
        7.2 风险的界定与识别
        7.3 风险动态估计
        7.3.1 评价指标的确定
        7.3.2 确定评价指标对应的上下限
        7.3.3 计算各监测指标对应的风险损失概率
        7.3.4 计算综合的风险损失概率分布
        7.3.5 建立监测指标的统计控制图
        7.4 风险动态评价
        7.4.1 确定风险等级标准与可接受准则
        7.4.2 风险动态评价
        7.5 施工过程全阶段风险动态监控
        7.6 本章小结
    第8章 地铁施工风险评价方法的工程应用
        8.1 工程概况与风险的界定识别
        8.2 工程风险估计
        8.2.1 风险评价指标的确定
        8.2.2 确定评价指标对应的上下限
        8.2.3 计算各监测指标对应的风险损失概率
        8.2.4 建立监测时段的统计控制图
        8.3 工程风险评价
        8.4 后续阶段的风险动态评价
        8.4.1 第5次数据更新的动态评价
        8.4.2 第10次数据更新的动态评价
        8.4.3 第15次数据更新的动态评价
        8.4.4 第20次数据更新的动态评价
        8.4.5 第25次数据更新的动态评价
        8.4.6 第30次数据更新的动态评价
        8.4.7 后续时段数据更新的动态评价
        8.5 本章小结
    第9章 总结与展望
        9.1 本文的研究成果
        9.2 本文的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2)大连市既有住宅平面类型及适应性改造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对象及研究范围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范围
    1.3 研究现状
        1.3.1 国外相关研究
        1.3.2 国内相关研究
    1.4 研究目标和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内容及框架
        1.6.1 研究内容
        1.6.2 研究框架
2 平面布局适应性改造设计相关研究
    2.1 适应性改造设计相关理论
        2.1.1 开放建筑理论
        2.1.2 功能适应性理论
    2.2 国内外改造实践
        2.2.1 国外实践案例和分析
        2.2.2 国内实践案例和分析
    2.3 小结
3 平面布局类型演变及特点分析
    3.1 大连市既有住宅发展概况
        3.1.1 建设概况
        3.1.2 设计演变
        3.1.3 居住模式
        3.1.4 改造历程
    3.2 大连市既有住宅图纸调研
        3.2.1 调研过程
        3.2.2 图纸概况
    3.3 住宅平面布局类型
        3.3.1 住宅形态类型及特点
        3.3.2 交通组织类型及特点
    3.4 套内平面布局类型
        3.4.1 基础套型布局及特点
        3.4.2 特殊套型布局及特点
    3.5 小结
4 平面布局使用现状调研及问题分析
    4.1 调研概况
        4.1.1 调研对象
        4.1.2 调研过程
    4.2 使用现状调研
        4.2.1 居住现状
        4.2.2 改造现状
    4.3 调研结果分析
        4.3.1 居住问题分析
        4.3.2 改造问题分析
    4.4 小结
5 平面布局适应性改造设计研究
    5.1 适应性改造设计相关依据
        5.1.1 改造标准
        5.1.2 改造原则
        5.1.3 改造要点
    5.2 适应性改造设计过程
        5.2.1 改造设计前分析
        5.2.2 支撑体层级的优化
        5.2.3 填充体层级的介入
        5.2.4 内装层级的灵活更新
    5.3 适应性改造设计的实现方法
        5.3.1 支撑体层级的改造方法
        5.3.2 填充体层级的改造方法
        5.3.3 内装层级的改造方法
    5.4 小结
6 典型平面布局适应性改造试设计
    6.1 典型平面布局的改造前分析
        6.1.1 典型平面布局的基础信息
        6.1.2 典型平面布局改造前分析
        6.1.3 典型平面布局的改造标准
    6.2 支撑体保持不变的基础方案
    6.3 支撑体适度改造的选用方案
        6.3.1 住宅层面的改造设计
        6.3.2 套内层面的改造设计
    6.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4)工业化预制装配建筑的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建筑产业碳排放现状与减排潜力
        1.1.2 建筑工业化——碳减排的重要途径
    1.2 工业化建筑发展及其碳排放现状研究
        1.2.1 工业化建筑发展回顾及现状
        1.2.2 工业化建筑碳排放现状研究
    1.3 国内外碳排放研究现状
        1.3.1 碳排放基础研究
        1.3.1.1 碳排放政策、标准、相关评估法
        1.3.1.2 能源碳排放因子
        1.3.1.3 建材、设备碳排放因子
        1.3.1.4 碳排放计算软件
        1.3.2 建筑(住宅、公建)碳排放研究
        1.3.2.1 住宅
        1.3.2.2 公建
        1.3.3 建筑碳排放模型分析
        1.3.3.1 碳排放生命周期划分
        1.3.3.2 生命周期各阶段碳排放比例
        1.3.3.3 建筑碳排放核算
        1.3.4 低碳建筑评价
        1.3.5 问题整理
    1.4 研究目标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意义
    1.7 论文框架
第二章 基于全生命周期评价理论的建筑碳排放研究
    2.1 全生命周期评价理论
        2.1.1 全生命周期评价理论的概念和特点
        2.1.2 全生命周期评价理论框架(SETAC/ISO)
        2.1.3 全生命周期评价步骤与方法
    2.2 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评价理论
        2.2.1 建筑碳排放全生命周期评价的必要性
        2.2.2 建筑生命周期划分
        2.2.3 建筑碳排放测算基本方法
        2.2.4 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评价理论框架
        2.2.4.1 核算系统边界
        2.2.4.2 评价功能单位
        2.2.4.3 清单分析
    2.3 建筑碳排放基础研究
        2.3.1 建筑碳排放的CO_2当量计算方法
        2.3.2 能源碳排放因子
        2.3.2.1 化石能源(煤、石油、天然气)碳排放因子
        2.3.2.2 电力碳排放因子
        2.3.2.3 化石、电力碳排放因子选择方法
        2.3.2.4 蒸汽、热水的碳排放因子
        2.3.2.5 生物质能和可再生能源的碳排放因子
        2.3.3 建材碳排放因子
        2.3.3.1 建材碳排放因子计算方法
        2.3.3.2 部分主要建材碳排放因子
第三章 传统建造方式的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研究
    3.1 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时空矩阵模型
    3.2 全生命周期各阶段碳排放核算公式
        3.2.1 建材开采生产阶段
        3.2.2 建筑施工阶段
        3.2.3 建筑使用和维护阶段
        3.2.4 建筑拆除和回收阶段
        3.2.5 小结:全生命周期各阶段碳排放核算公式汇总
    3.3 全生命周期各阶段数据来源
    3.4 全生命周期各阶段减碳措施
        3.4.1 建材开采生产阶段
        3.4.2 建筑施工阶段
        3.4.3 建筑使用和维护阶段
        3.4.4 建筑拆除和回收阶段
    3.5 不同结构类型、结构材料建筑碳排放分析评价
    3.6 传统建造方式建筑碳排放模型问题整理
        问题一:准确性
        问题二:透明性
        问题三:可操作性
第四章 工业化预制装配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模型的构建
    4.1 传统建造方式与工业化生产模式的区别
    4.2 研究对象——工业化预制装配建筑
    4.3 工业化预制装配模式的特点
        4.3.1 集成化(构件—组件—模块)
        4.3.2 工厂化(“现场—工厂”转移)
        4.3.3 循环的全生命周期
    4.4 工业化预制装配建筑的全生命周期划分
    4.5 工业化预制装配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评价模型
        4.5.1 确定目标和范围
        4.5.2 清单分析
        4.5.3 影响评价
        4.5.4 结果解释
        4.5.5 建立评价模型
    4.6 工业化预制装配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核算模型
        4.6.1 基础数据库框架
        4.6.1.1 数据库的基本功能与结构设计
        4.6.1.2 生命周期清单的计算与数据库建立
        4.6.1.3 基础数据库升级
        4.6.2 基于BIM的工业化建筑数据信息库
        4.6.2.1 参数库
        4.6.2.2 清单库
        4.6.2.3 运行数据库
        4.6.3 全生命周期各阶段碳排放核算
        4.6.3.1 建材开采生产阶段
        4.6.3.2 工厂化生产阶段
        4.6.3.3 物流阶段
        4.6.3.4 装配阶段
        4.6.3.5 使用和维护更新阶段
        4.6.3.6 拆卸和回收阶段
        4.6.4 小结1:工业化建造方式与传统建造方式对比
        4.6.4.1 建造环节对比
        4.6.4.2 两种建造方式碳排放量对比
        4.6.5 小结2:各阶段碳排放核算公式汇总
        4.6.6 小结3:各阶段碳排放核算模型
        4.6.7 小结4:不同结构类型、结构材料建筑碳排放分析评价
    4.7 工业化预制装配建筑全生命周期分析评估
        4.7.1 建材开采生产阶段
        4.7.2 工厂化生产阶段
        4.7.3 物流阶段
        4.7.4 装配阶段
        4.7.5 使用和维护更新阶段
        4.7.6 拆卸和回收阶段
第五章 轻型可移动铝合金住宅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评价
    5.1 轻型可移动铝合金预制装配建筑
    5.2 全生命周期各阶段碳排放评价
        5.2.1 建材开采生产阶段
        5.2.1.1 碳排放核算
        5.2.1.2 影响评价(LCIA)
        5.2.1.3 低碳设计
        5.2.2 工厂化生产阶段
        5.2.2.1 碳排放核算
        5.2.2.2 影响评价(LCIA)
        5.2.2.3 低碳设计
        5.2.3 物流阶段
        5.2.3.1 碳排放核算
        5.2.3.2 影响评价(LCIA)
        5.2.3.3 低碳设计
        5.2.4 装配阶段
        5.2.4.1 碳排放核算
        5.2.4.2 影响评价(LCIA)
        5.2.4.3 低碳设计
        5.2.5 使用和维护更新阶段
        5.2.5.1 碳排放核算
        5.2.5.2 影响评价(LCIA)
        5.2.5.3 低碳设计
        5.2.6 拆卸和回收阶段
        5.2.6.1 碳排放核算
        5.2.6.2 影响评价(LCIA)
    5.3 全生命周期分析评估
        5.3.1 全生命周期各阶段碳排放比例关系
        5.3.2 组成部分碳排放量及比例关系
        5.3.3 长寿命碳排放分析
    5.4 工业化预制装配建筑碳排放模型正确性验证
        5.4.1 数据来源
        5.4.2 碳排放核算分析
    5.5 小结
结论和创新点
    结论
    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1 建材开采生产阶段的BIM明细表清单1、数量清单2
    2 工厂化生产阶段的BIM明细表清单1、数量清单2
    3 物流阶段的BIM明细表清单1、数量清单2
    4 装配阶段的BIM明细表清单1、数量清单2
    5 拆卸回收阶段的BIM明细表清单1、数量清单2
作者简介
致谢

(5)基于可靠性分配与预计的高速精密冲压机床可靠性增长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选题背景与意义
    1.2 课题来源
    1.3 可靠性技术的发展概况
        1.3.1 可靠性技术的发展与现状
        1.3.2 冲压机床的可靠性研究现状
    1.4 可靠性分配与预计技术的研究现状
        1.4.1 可靠性分配技术的研究现状
        1.4.2 可靠性预计技术的研究现状
    1.5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第2章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冲压机床 FMECA 方法
    2.1 引言
    2.2 FMECA 的基本概念与方法步骤
        2.2.1 FMECA 的基本概念
        2.2.2 FMECA 的分析过程
        2.2.3 危害度的分析方法
        2.2.4 FMECA 的实施步骤
    2.3 冲压机床子系统划分与故障统计分析
        2.3.1 冲压机床子系统划分
        2.3.2 冲压机床功能结构及可靠性框图
        2.3.3 冲压机床故障统计分析
    2.4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冲压机床 FMECA
        2.4.1 故障模式模糊综合评价基本原理
        2.4.2 冲压机床故障模式模糊风险等级排序
        2.4.3 冲压机床可靠性改进设计措施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威布尔神经网络的冲压机床可靠性评估方法
    3.1 引言
    3.2 可靠性评估方法分析
        3.2.1 常用可靠性模型分析
        3.2.2 可靠性模型的参数估计
        3.2.3 可靠性模型的拟合优度检验
        3.2.4 可靠性指标的估计
    3.3 威布尔神经网络模型
        3.3.1 混合威布尔分布的性质
        3.3.2 威布尔神经网络模型定义
        3.3.3 威布尔神经网络参数估计方法
    3.4 基于可靠性现场试验数据的冲压机床可靠性评估
        3.4.1 可靠性现场试验数据采集
        3.4.2 可靠性评估的简单分布模型法
        3.4.3 可靠性评估的威布尔神经网络法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冲压机床模糊成本控制的最小努力可靠性增长分配方法
    4.1 引言
    4.2 可靠性分配方法分析
        4.2.1 可靠性分配目的与意义
        4.2.2 可靠性分配步骤和准则
        4.2.3 可靠性分配方法
    4.3 冲压机床最小努力可靠性增长分配方法
        4.3.1 可靠性增长模糊成本分析与评价
        4.3.2 努力函数模型
        4.3.3 最小努力可靠性增长分配模型
        4.3.4 可靠性分配模型计算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的冲压机床可靠性预计方法
    5.1 引言
    5.2 可靠性预计方法分析
        5.2.1 可靠性预计目的与意义
        5.2.2 可靠性预计流程
        5.2.3 可靠性预计方法
    5.3 冲压机床可靠性的模糊层次分析预计方法
        5.3.1 冲压机床可靠性预计流程
        5.3.2 冲压机床可靠性数据处理
        5.3.3 原机床可靠性模型
        5.3.4 新机床可靠性预计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攻读博士学位(硕博连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攻读博士学位(硕博连读)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致谢

(6)西北地区乡村住宅采暖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乡村住宅采暖相关研究综述
        1.3.1 被动式太阳房研究现状
        1.3.2 火炕研究现状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4.1 论文的研究内容
        1.4.2 论文的研究方法
    1.5 论文的组织结构
2 西北地区概况
    2.1 西北地区范围界定
    2.2 西北地区自然要素
        2.2.1 地形地貌
        2.2.2 气候条件
        2.2.3 水资源
        2.2.4 土地资源
        2.2.5 化石能源
        2.2.6 太阳能资源
    2.3 西北地区经济要素
        2.3.1 经济发展状况
        2.3.2 经济总量现状
        2.3.3 居民收入水平
        2.3.4 居民消费水平
    2.4 西北地区社会要素
        2.4.1 人口现状
        2.4.2 技术人才
        2.4.3 人民生活
    2.5 本章小结
3 西北地区乡村住宅现状
    3.1 乡村住宅的概念
        3.1.1 相关概念阐释
        3.1.2 乡村住宅界定
        3.1.3 西北地区乡村住宅
    3.2 西北地区乡村住宅调研方案
    3.3 西北地区乡村住宅建筑概况
        3.3.1 乡村住宅规划布局
        3.3.2 乡村住宅单体建筑
        3.3.3 乡村住宅围护结构
    3.4 西北地区乡村住宅能耗现状
        3.4.1 西北地区乡村住宅能源消费构成
        3.4.2 西北地区乡村住宅各类能源消费分析
        3.4.3 西北各省区乡村住宅能源消费总量分析
        3.4.4 西北地区乡村住宅单位面积能耗分析
    3.5 西北地区乡村住宅采暖现状
        3.5.1 采暖方式
        3.5.2 采暖满意度
    3.6 西北地区乡村住宅冬季室内热环境现状
        3.6.1 陕西省乡村住宅冬季室内热环境测试
        3.6.2 甘肃省乡村住宅冬季室内热环境测试
        3.6.3 青海省乡村住宅冬季室内热环境测试
        3.6.4 宁夏回族自治区乡村住宅冬季室内热环境测试
        3.6.5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乡村住宅冬季室内热环境测试
    3.7 西北地区乡村住宅综合分析
    3.8 小结
4 西北地区乡村住宅采暖基础问题研究
    4.1 建筑热过程
        4.1.1 总述
        4.1.2 非透明围护结构外表面热平衡方程
        4.1.3 非透明围护结构内表面热平衡方程
        4.1.4 透明围护结构热平衡方程
        4.1.5 室内空气热平衡方程
    4.2 西北地区乡村住宅采暖设计指标
        4.2.1 人体热舒适理论分析
        4.2.2 我国建筑标准对冬季室内温度指标的规定
        4.2.3 乡村住宅冬季室内温度指标相关研究
        4.2.4 西北地区乡村住宅冬季室内温度现状
        4.2.5 西北地区乡村住宅冬季室内主观温度计算
        4.2.6 西北地区乡村住宅冬季室内温度指标
    4.3 西北地区乡村住宅采暖设计原则
        4.3.1 住宅本体高效保温
        4.3.2 合理修建被动式太阳房
        4.3.3 生物质能采暖应用
        4.3.4 合理高效燃煤采暖
        4.3.5 多能复合采暖
        4.3.6 采暖模式因地制宜
    4.4 西北地区乡村住宅采暖设计气候区划
        4.4.1 既有相关气候区划
        4.4.2 气候区划的意义
        4.4.3 气候区划的原则
        4.4.4 气候区划的指标
        4.4.5 气候区划的方法
        4.4.6 气候区划的结果
    4.5 本章小结
5 基于采暖节能的乡村住宅模式研究
    5.1 乡村住宅功能分区的采暖需求分析
    5.2 乡村住宅规划设计与节能
        5.2.1 村落规划
        5.2.2 院落规划
    5.3 乡村住宅单体设计与节能
        5.3.1 建筑平面
        5.3.2 建筑高度
        5.3.3 建筑窗墙比
    5.4 乡村住宅围护结构设计与节能
        5.4.1 既有设计标准的相关规定
        5.4.2 常用保温材料及性能指标
        5.4.3 外墙构造做法
        5.4.4 屋顶构造做法
        5.4.5 门窗构造做法
        5.4.6 地面构造做法
    5.5 本章小结
6 乡村住宅采暖设施适用及优化研究
    6.1 乡村住宅采暖设施适用及优化
        6.1.1 采暖设施适用及优化概述
        6.1.2 采暖设施适用及优化原则
    6.2 被动式太阳房适用及优化
        6.2.1 被动式太阳房的应用基础
        6.2.2 被动式太阳房形式及各自的特点
        6.2.3 直接受益式太阳房设计参数优化
        6.2.4 附加阳光间式太阳房设计参数优化
    6.3 火炕采暖适用及优化
        6.3.1 火炕的应用基础
        6.3.2 火炕形式及各自的特点
        6.3.3 火炕设计优化
    6.4 热辐射箱采暖适用分析
        6.4.1 火墙的应用及特点
        6.4.2 热辐射箱的研发设计
        6.4.3 热辐射箱适用分析
    6.5 西北各地区乡村住宅适宜采暖设施分析
    6.6 本章小结
7 西北地区乡村住宅采暖模式适宜性研究
    7.1 相关概述
    7.2 西北地区乡村住宅采暖模式参数设定
        7.2.1 西北Ⅰ区乡村住宅采暖模式
        7.2.2 西北Ⅱ区乡村住宅采暖模式
        7.2.3 西北Ⅲ区乡村住宅采暖模式
        7.2.4 西北Ⅳa区、西北Ⅳb区乡村住宅采暖模式
        7.2.5 西北Ⅳc区乡村住宅采暖模式
        7.2.6 西北Ⅴa区乡村住宅采暖模式
        7.2.7 西北Ⅴb区乡村住宅采暖模式
    7.3 西北地区乡村住宅典型实例设计及采暖能耗模拟分析
        7.3.1 西北Ⅰ区乡村住宅典型实例
        7.3.2 西北Ⅱ区乡村住宅典型实例
        7.3.3 西北Ⅲ区乡村住宅典型实例
        7.3.4 西北Ⅳ区乡村住宅典型实例
        7.3.5 西北Ⅴ区乡村住宅典型实例
        7.3.6 乡村住宅典型实例综合分析
    7.4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本文的研究结论
    8.2 本课题的研究前瞻
致谢
论文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7)“造屋”与“造物”: 制造业视野下的建造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释题:“造屋”与“造物”
    1.1 研究对象
        1.1.1 “造屋”:建造过程中的问题
        1.1.2 “造物”:制造过程中的问题
    1.2 研究意义
        1.2.1 工艺技术领域:以“造物”类比“造屋”
        1.2.2 系统设计领域:将“造物”系统化形成“造屋”
        1.2.3 工程应用领域:“造屋”应用“造物”提升品质
    1.3 “造屋”/TECTONICS 与“造物”/TECHNICS 的释义
        1.3.1 “造”/Bauen:中西文中均表达“价值提升过程”之意义
        1.3.2 “造屋”与“造物”的同源性与差异性
    1.4 本文研究的方法与内容
        1.4.1 “造屋”与“造物”的因素分析
        1.4.2 “造屋”与“造物”的系统综合
        1.4.3 “造屋”与“造物”的案例应用
上篇:因素分析篇
    第2章 “造屋”与“造物”的时空尺度
        2.1 控制因素
        2.1.1 客观约束
        2.1.2 主观需求
        2.2 输入因素
        2.2.1 材料、能源、信息
        2.2.2 人与材料
        2.3 机制因素
        2.3.1 “机制人”:工具、技能
        2.3.2 媒介、协作、竞争
        2.3.3 技术:控制因素对机制因素的驾驭
        2.4 输出因素
        2.4.1 离散性输出:多样性输出与不稳定输入相协调
        2.4.2 连续性输出:规模化与多样性输出的矛盾
        2.4.3 非线性输出:类型化、家用化、规模定制化满足多样性的输出
        2.5 小结
    第3章 “造屋”与“造物”的因素演变
        3.1 控制与机制:“造屋”与“造物”中的关键因素
        3.1.1 制造因素及其在历史过程中的演进概述
        3.1.2 人的因素的细分:工艺技术与人力组织
        3.2 工艺技术中的控制与机制:从技艺到术语
        3.2.1 机制优先:单项技艺中非系统化的控制性信息
        3.2.2 控制优先:术语对多项技艺的集成
        3.3 人力组织中的控制与机制:从工匠到工业
        3.3.1 机制优先:工匠组织与技艺分工
        3.3.2 控制优先:工业组织与必要技能
        3.4 小结
    第4章 “造屋”与“造物”的审美批判
        4.1 审美对象的来源
        4.1.1 审美对象的界定:审美的过程作为一种抽象的形式
        4.1.2 形而下与形的批判:对“制作美”与“形式美”的现象学还原
        4.1.3 形而上的批判:理性的“目的”与审美的“合目的性”的差距
        4.2 机制之美与控制之美
        4.2.1 机制之美:劳动、发现、变化
        4.2.2 控制之美:反思、统摄、规律
        4.3 机械审美观念批判:控制因素对机制因素的平衡
        4.3.1 经验层面的机械审美:对制造能力的崇拜
        4.3.2 形式层面的机械审美:与抽象形式的耦合
        4.3.3 理性层面的机械审美:对知识组合的趣味
        4.4 小结
    本篇总结
中篇:系统综合篇
    第5章 实体系统
        5.1 “造屋”与“造物”实体系统:封闭系统的静态有序
        5.1.1 “造屋”与“造物”在系统中的边界条件
        5.1.2 实体系统的有序性层次
        5.2 材料属性与有序性
        5.2.1 材料的自然属性与人工属性
        5.2.2 人工化的有序性
        5.3 界面材料及其工艺探索
        5.3.1 研究界定
        5.3.2 材料及其工艺的“类型化”:德国制造联盟的早期理念
        5.3.3 材料和工艺的实证方法:立体主义传统
        5.3.4 材料与手工艺的探索与整合:魏玛包豪斯
        5.3.5 材料实验的“飞跃”:“白院住区”住宅展览
        5.4 现代复合材料的应用
        5.4.1 复合材料:可“设计”的材料
        5.4.2 从微观到宏观的一体化设计与制造
        5.4.3 复合材料的“造物”应用
        5.5 基于材料工艺属性的组合
        5.5.1 多材料、多工艺的集成创新:产品工艺设计
        5.5.2 多工种的组合制造规划:分离面设计
        5.5.3 多实体材料组合下的终端制造
        5.6 小结
    第6章 信息系统
        6.1 “造屋”与“造物”信息系统:开放系统的动态有序
        6.1.1 动态有序的实现条件
        6.1.2 信息系统的有序性层次
        6.2 几何的度量
        6.2.1 视觉性的相对度量:细部关系
        6.2.2 触觉性的绝对度量:表面粗糙度
        6.2.3 度量系统配合的精确性
        6.3 受力的形变
        6.3.1 基于静力学的“造屋”
        6.3.2 轮船、飞机、汽车的动力学因素与静力学固有形式
        6.3.3 制造中的力学因素
        6.4 数字的整合
        6.4.1 数字信息对产品的控制理论
        6.4.2 “负反馈”:“信息流”控制“材料流”
        6.4.3 “正反馈”:意识的耗散结构与信息编解码
        6.5 小结
    第7章 系统中的机器与人
        7.1 实体系统中的机器技艺:代替人工
        7.1.1 以机械的运动代替人手的运动
        7.1.2 以机械的组织代替人力的组织
        7.1.3 以机械的反馈代替人脑的反馈
        7.2 信息系统中的机器术语:架构在机器技艺之上
        7.3 机器世界中人的角色:知识建构
    本篇总结
下篇:案例应用篇
    第8章 “造屋”是“造物”的“试验场”、“市场”和“博物馆”
        8.1 建筑工程:“造物”的“试验场”
        8.1.1 工程师的“试验场”:“造物”的储备
        8.1.2 建筑师的“试验场”:“造物”的思辨
        8.1.3 “造屋”技术转移中的控制与机制
        8.2 建筑设计:“造物”的“市场”
        8.2.1 “造屋”的附加价值
        8.2.2 “造物”提升“造屋”价值
        8.2.3 现代系统设计:建筑业与制造业整合
        8.3 建筑史论:“造物”的“博物馆”
        8.3.1 发现:文化的空间
        8.3.2 研究:工艺的进化
        8.3.3 创造:时代的精神
        8.4 小结
    第9章 中国当前“造屋”与“造物”的协同进程
        9.1 边界条件
        9.1.1 缘起:制造业渗透建筑业的必要性
        9.1.2 结构转型:制造业结构与建筑业的关系
        9.1.3 社会转型:劳动力成本增长,但并非全盘反映附加价值上升
        9.1.4 “造屋”下游产业链:制造业的“培育期”
        9.2 建筑业:与制造业的协同作用
        9.2.1 建筑业与制造业协同的三个技术层次
        9.2.2 建筑业带动下游制造业提升品质的两条实践路径
        9.3 建筑师:专业人才的内核、系统与环境
        9.3.1 内核:建筑师的知识体系
        9.3.2 系统:建筑师的统率能力
        9.3.3 环境:建筑师的职业环境
        9.4 建筑学:建筑技术科学的桥梁作用
        9.4.1 建筑技术科学渗透建筑学的教学体系
        9.4.2 建筑技术科学专业衔接相关专业的教学体系
        9.5 小结
    本篇总结
第10章 总结与展望
    10.1 论文研究成果
        10.1.1 理论内核:基于系统理论架构的实体系统与信息系统框架
        10.1.2 价值批判:探索“造屋”与“造物”过程中人的价值
        10.1.3 现实意义:建筑业与制造业协同发展
    10.2 领域展望
        10.2.1 理论研究:建筑学中的建造过程研究
        10.2.2 实践展望:建筑业对工业结构调整的责任——也是建筑师的责任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第 1 章附文:“造屋”与“造物”的词源学解读
附录B 第 4 章附表:《营造法式》术语分类列表
附录C 第 5 章附表 A:魏玛包豪斯工艺车间分类列表
附录D 第 5 章附表 B:1927 年展览住宅所使用的材料及其工艺列表
附录E 第 8 章附表:“造屋”与“造物”在部分建筑师设计理论与实践中的关联列表(19 世纪至今)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8)重载十字轴式万向联轴器的运动仿真及结构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致谢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课题来源
    1.3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1 课题研究的目的
        1.3.2 课题研究的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与应用概况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万向节联轴器设计理论
    2.1 虎克万向节
    2.2 虎克万向节传输旋转运动的理论
        2.2.1 单万向节传递运动的不均匀性
        2.2.2 双联十字轴万向节等角速传动理论
    2.3 万向节设计理论
        2.3.1 万向节联轴器概述
        2.3.2 万向节的分类
        2.3.3 十字轴式万向联轴器的受力分析
        2.3.4 十字轴式万向联轴器的设计计算
    2.4 重载十字轴式万向联轴器的工况分析
    2.5 重载十字轴式万向联轴器失效分析
        2.5.1 重载十字轴式万向联轴器的主要失效形式
        2.5.2 万向传动轴的使用寿命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重载十字轴式万向联轴器运动分析与仿真
    3.1 重载十字轴式万向联轴器的结构
    3.2 重载十字轴式万向联轴器的三维建模
        3.2.1 十字轴的建模过程
        3.2.2 重载十字轴式万向联轴器零件建模
        3.2.3 重载十字轴式万向联轴器总体装配
    3.3 单十字轴式万向节的运动分析
    3.4 重载十字轴式万向联轴器的运动仿真
        3.4.1 运动分析的意义
        3.4.2 运动副的创建
        3.4.3 驱动命令的建立
        3.4.4 速度传感器的添加
        3.4.5 传感器分析输出
        3.4.6 运动干涉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重载十字轴式万向联轴器力学分析与结构优化
    4.1 有限元法与ANSYS
        4.1.1 线性静力学分析
        4.1.2 疲劳分析基础
        4.1.3 模型的简化
    4.2 重载十字轴式万向联轴器的整体静力分析
    4.3 十字轴的静力分析与结构优化
        4.3.1 十字轴加工现有技术与不足
        4.3.2 十字轴结构优化方案与技术路线
        4.3.3 十字轴的静力分析与疲劳分析
        4.3.4 十字轴优化结果
    4.4 接轴的拓扑优化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论文总结
    5.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9)海洋环境下的混凝土桥墩耐久性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耐久性的定义
        1.2.2 混凝土耐久性研究现状
        1.2.3 耐久性研究的几个层次
        1.2.4 几种耐久性设计方法
    1.3 存在的问题
    1.4 本文主要内容
第二章 海洋环境下混凝土桥墩的耐久性破坏
    2.1 海洋环境的特点
        2.1.1 海水的组成
        2.1.2 海洋温度
        2.1.3 海水的运动
    2.2 混凝土桥墩的构造与选型
        2.2.1 桥梁的组成
        2.2.2 桥梁的分类
        2.2.3 桥墩的选型与构造
        2.2.4 几座跨海大桥简介
    2.3 钢筋混凝土的耐久性破坏机理
        2.3.1 混凝土的组成
        2.3.2 侵蚀介质传输机理
        2.3.3 钢筋的锈蚀机理
    2.4 海洋环境下混凝土的耐久性破坏
        2.4.1 氯离子侵蚀
        2.4.2 碳化作用
        2.4.3 冻融破坏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指数耐久性设计法
    3.1 指数法简介
        3.1.1 指数耐久性设计概念
        3.1.2 环境指数
        3.1.3 耐久指数
        3.1.4 耐久性评价
    3.2 环境指数计算
        3.2.1 环境指数特征值
        3.2.2 环境指数增量
        3.2.3 环境指数计算公式
    3.3 部分海域环境指数增量的计算
        3.3.1 渤海海域
        3.3.2 黄海海域
        3.3.3 东海海域
        3.3.4 南海海域
    3.4 耐久指数
        3.4.1 设计和构造
        3.4.2 材料和配比
        3.4.3 施工和养护
        3.4.4 耐久指数计算公式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设计实例
    4.1 东海大桥简介
    4.2 环境指数计算
        4.2.1 环境条件
        4.2.2 环境指数计算
    4.3 耐久指数计算
        4.3.1 材料选用
        4.3.2 构造图
        4.3.3 耐久指数计算
    4.4 耐久性评价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及展望
    5.1 结论
    5.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10)河南省轴承产业技术路线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
第2章 产业技术路线图理论
    2.1 技术路线图概述
        2.1.1 技术路线图的定义
        2.1.2 技术路线图的分类
        2.1.3 技术路线图在国内外的实践
    2.2 产业技术路线图的概述
        2.2.1 产业技术路线图的定义
        2.2.2 产业技术路线图基本结构
        2.2.3 产业技术路线图制定过程中必须把握的基本要素
    2.3 产业技术路线图中的方法论
        2.3.1 德尔菲法在产业技术路线图中的应用
        2.3.2 SWOT 分析法在产业技术路线图中的应用
        2.3.3 情景分析法在产业技术路线图中的应用
        2.3.4 头脑风暴法及其变式在产业技术路线图中的应用
        2.3.5 产业技术路线图制定工作流程
        2.3.6 产业技术路线图的组织方式
        2.3.7 产业技术路线图的分析模型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市场需求分析和产业目标分析
    3.1 产业现状与地位分析
        3.1.1 产业发展历史与现状
        3.1.2 影响产业发展的环境因素
        3.1.3 产业地位分析
        3.1.4 产业技术现状
        3.1.5 产业关联分析
        3.1.6 产业SWOT 分析
    3.2 市场需求要素分析
        3.2.1 确定市场需求要素的工作过程
        3.2.2 调研结果汇总
    3.3 产业目标凝练过程
        3.3.1 第一阶段
        3.3.2 第二阶段
        3.3.3 第三阶段
        3.3.4 第四阶段
    3.4 产业目标要素与市场需求要素的关联及其重要性分析
        3.4.1 确定产业目标优先顺序
        3.4.2 实现产业目标的时间和解决方法
        3.4.3 重点领域确定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技术壁垒分析与研发需求分析
    4.1 产业链涉及的技术领域、关键技术难点、技术差距和障碍
        4.1.1 技术领域的确定
        4.1.2 技术领域与国内外的差距分析
        4.1.3 关键技术难点的提出
        4.1.4 关键技术难点分析
        4.1.5 产业目标与技术壁垒的关联分析
    4.2 研发需求的优先性分析
    4.3 重点领域研发需求的优先性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编制河南省轴承产业技术路线图
    5.1 研发需求技术路线图
    5.2 优先研发需求技术路线图
    5.3 风险——利润技术路线图
    5.4 技术发展模式技术路线图
    5.5 综合技术路线图
    5.6 产业技术路线图的后续管理
    5.7 轴承产业技术路线图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5.8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产业目标要素技术指标分析
附录 B 重点研发项目的有关指标
附录 C 问卷调查设计表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四、家用电器基础件耐久性试验评价技术(下篇)(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性能的工程风险管理及其在地铁施工风险评价中的应用[D]. 王熠琛. 北京工业大学, 2020(06)
  • [2]大连市既有住宅平面类型及适应性改造设计研究[D]. 姚小虹.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2)
  • [3]宁波市推进“中国制造2025”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宁波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印发宁波市“四基”重点领域单项冠军产品产业链培育实施方案的通知[J]. 宁波市推进“中国制造2025”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宁波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宁波市人民政府公报, 2019(01)
  • [4]工业化预制装配建筑的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研究[D]. 王玉. 东南大学, 2016(01)
  • [5]基于可靠性分配与预计的高速精密冲压机床可靠性增长设计[D]. 王继利. 吉林大学, 2014(03)
  • [6]西北地区乡村住宅采暖模式研究[D]. 李延俊.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4(08)
  • [7]“造屋”与“造物”: 制造业视野下的建造过程研究[D]. 朱宁. 清华大学, 2013(07)
  • [8]重载十字轴式万向联轴器的运动仿真及结构优化[D]. 贾敬平. 合肥工业大学, 2013(06)
  • [9]海洋环境下的混凝土桥墩耐久性设计研究[D]. 李根涛. 上海交通大学, 2013(07)
  • [10]河南省轴承产业技术路线图研究[D]. 王娟. 河南科技大学, 2011(09)

标签:;  ;  ;  ;  ;  

家电基础件耐久性试验评价技术(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