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明12年多,新的一年再看

失明12年多,新的一年再看

一、失明12余载 新年重见光明(论文文献综述)

袁阳[1](2019)在《动画中禅宗美学的体现及应用研究》文中认为进入21世纪以后,全球化的速度加快,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不再是经济、科技等“硬实力”的对比,而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竞争,从单纯的领域拓展到文化、价值观、民族特色等“软实力”的竞争。文化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以及国际地位的反映,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中“软实力”的主要表现。在信息全球化迅速发展的时代,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推动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发展。在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取得了初步的成就,物质充裕的时代,激烈的竞争,无形的压力下,人们对精神的需求显得更加迫切,中国文化的禅可以使人们远离这种浮躁、焦虑的状态,禅对人们的成长与发展有着很大的帮助。动画成为很好的文化载体,同时动画也要深刻的呈现出本民族文化的思想内涵。因此如何发展中国动画我们需要从文化中去寻找,把禅与动画结合起来。本文选取了禅宗文化与动画联系最为密切的部分:无常、悟、空、不立文字、不二法门这几个方面,深挖它们所衍生出来的美学思想,探讨这些美学思想在动画中的体现与应用。一、“直彻心源”的生命情调中体现了无常观的思想,无常观是禅宗看待世界的基本态度,从其美学思想中总结出幽深清远的氛围、物哀思想、不完整美、不确定性美的美学理念,结合实例探讨这些美学理念在动画中的体现与应用。二、禅宗的悟在动画中和动画创作中都有着充分的体现。文中探讨了悟的特征、灵感、审美等内容进行充分的了解,从悟的三个层次上论述动画作品和动画创作中从无到有的过程,通过悟所引发的感性超越。三、禅宗的空是禅宗思想的关键,空并非一无所有,在艺术中具有丰富的内容。在论文中空从确定性到不确定性,从化实为虚,再到有限性与无限性,体现动画中的“空”。四、不立文字被作为禅宗的根本宗旨之一,体现出重意轻形的美学观,从而在动画中语言风格呈现出一定的特色。五、不二法门的实质是事物二元对立的超越。在现实中一般是矛盾、不合理的存在,而在艺术中这种不合理却是“无理而妙”,比如“雪中芭蕉”这个历史上出了名的案例。在动画中却有很多的艺术创作方法体现不二法门所衍生“无理而妙”的观点。文化与动画是相互促进的,通过深入研究禅宗的无常、悟、空、不立文字、不二法门的美学思想,以具体的动画和创作为案例进行分析,探索了这些理论与方法在动画中的体现及应用。动画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寻求禅宗美学与动画的结合点,在一定程度上为禅宗文化在当今社会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一种思路。

胡民君[2](2018)在《萧龙士写意花鸟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二十世纪对于我们国家而言,是一个迸发激昂民族精神、凝聚积极民族力量的时代,与此同时,我国画坛中亦走出许多济国济民、胸怀大爱的艺术精英,这其中针对齐白石门中高足萧龙士先生写意绘画艺术的研究,虽从未停止却尚不够完善。萧龙士先生是安徽现代画坛中继“南吴北齐”之后重要的写意花鸟画大家,其艺术思想是对古今众多书画艺术精华的兼收并蓄,作品中时刻体现作者深沉冗长的家国情怀。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萧龙士的生平、艺术思想和艺术风格进行了全面研究,以多视角的比较研究方法全方位探索萧龙士艺术语言,同时对其在艺术生涯中继往开来的艺术成就加以分析梳理。论文通过对萧龙士先生早年求艺的地域特点、时代背景、人文环境、交游历程等方面进行了严谨的考证,并试图揭示萧龙士托画言志、借物抒情、以艺术反哺社会的崇高艺术理想。萧老是近代画坛中为数不多的高寿画家,其艺术创作历程几乎覆盖了整个漫长的二十世纪,他重传统,更重造化,涉及的绘画不仅有写意花鸟,还有蔬果、人物、山水等众多题材,拓展了近代花鸟绘画的艺术领域。萧龙士先生对于近AI写作意花鸟画而言无疑是承前启后的一座高峰,世人皆知他善水墨写意“兰、荷”,却不知他在拜师齐门之前就已声名鹊起,冯其庸先生称萧龙士先生的作品中含有“乡土气”,但正是由于这点他的画才更贴近现实生活深受底层民众的喜爱,故而产生了个性鲜明的近AI写作意花鸟画风。但同时萧龙士先生的作品又兼具文士高雅的一面,他立足深厚的传统文化积淀,作品意高于法,风格朴拙,在不断实践过程中不停的变更书画范式,为当AI写作意花鸟画领域留下了大量珍贵的启发性艺术财富。本文虽为个案研究,但笔者仍力图将之纳入中国传统写意花鸟画发展的整体框架中,将时代背景、文化传承与艺术创作三者紧密联合,力图展现萧龙士先生一生“德艺寿齐辉”完整的艺术面貌,探讨其艺术中的主要表现意象以及艺术风格的成因和对当代绘画发展产生的影响等。

钟国昌(CHUNG Kwok Cheong)[3](2017)在《明末清初朱明宗室出处研究》文中提出本文研究明末宗室面对国变时所作出的抉择。明初确立的宗藩制度发展至晚明,出现了宗口膨胀、宗禄欠给等问题,给宗室带来经济、政治、军事、社会等一系列困境。这个特殊群体于国变前遭清人与农民军刻意追击,其中农民军确立了两路大军先王府、后中央的战略。这一连串天崩地坼的剧变,对上层富宗影响最大。他们有的自发起兵勤王,有的依附南明政权反清,有的义薄云天为国殉难,还有的为求名利才逐鹿反清成为机会主义者。富宗地位超然,自然成为清朝争取招抚的对象,一正其名,二安民心。对于降清宗人下场,本文更尝试展示新朝统治者于不同时段对这类前朝降宗的政治取态,以体现时也命也的本义。至于绝大部分下层宗室,从现存史料观之,不少人终放弃天潢贵胄的光环及袍服而择地为民,任四民之业,或逃禅入道,以了余生。这类宗室在文化事业上留下不少墨迹,在宗教及历史上留下名字,有的更大放异彩。上述各类宗室的背景、心态、经历、选择下场,是本文的研究重点。最后,本文总结各宗室于国变后的抉择,发现各人本身的世系、地位、背景、遭遇、身处的地缘风气等因素熏陶出各自不同性格,还有他们对“正统”的看法,皆影响其心态和取向,可知人所选择的道路及出处实非由个人自由意志所决定。

李婉婷[4](2017)在《网络新闻报道中医生形象研究 ——以新浪网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医疗制度深化改革,医院逐步市场化,医生与患者的利益冲突逐渐凸显,医患纠纷事件频发,医院、医生和患者之间的关系愈加紧张,医生成为群众和媒体关注的热点,尤其是现在受众获取新闻的方式由传统阅读报纸的方式转向通过网络新媒体来接收,因此研究网络媒体所呈现的医生形象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选取新浪网2014年至2016年三年中696篇有关医生的新闻报道进行内容分析,通过分析新闻报道数量、报道来源、报道体裁、呈现形式、报道立场、角色定位、报道主题来探讨网络媒体如何构建医生形象,并总结出医生媒介形象的特征:医生媒介形象呈现中性偏正面、医生在新闻报道中呈现为“弱势”一方、医生群体现状形象报道更客观、医生群体媒介形象呈现方式多元化。为了考察网络媒体构建的医生形象的客观性,本文选取不同级别医院中不同科室的15名医生进行深度访谈,了解医生对自身职业的认知,即医生的现实形象;同时,通过问卷调查法来了解非医生群体对医生形象的认知,通过对数据的量化分析,得出非医生群体所认知的医生现实形象,并使二者与网络媒体构建的医生形象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分析发现,网络媒体在呈现医生形象时的倾向性与医生、民众所认知的倾向性存在偏差,同时,网络媒体设置的议题与民众所接受的议题呈现一致性。针对这一问题,笔者认为网络媒体在构建医生形象时应该合理设置议题,并且加强对医疗专业知识的学习,多参与与医生的互动,用更加客观、科学的报道方式去消除受众对医生的刻板印象。

韩健[5](2013)在《林古度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林古度个人及其作品研究为主,着重论述其家世、生平、交友以及作品特点,进而还原一个真实丰富丰满的林古度人物形象。绪论部分主要介绍林古度的相关研究综述及本文特点。正文部分共分为三章:第一章着重概述林古度的家世与生平;第二章对其交游进行考辨;第三章详细分析其诗文赋的艺术特色、表现手法及突出成就,这也是本文的创新之处。

刘鑫[6](2012)在《揭阳地区灵签的修辞特色及文化内涵探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揭阳文化源远流长,独特的人文环境和历史条件形成了揭阳特有的文化特征。揭阳地区寺庙的灵签也是揭阳历史文化记忆的重要文本,具有悠久的历史和较高的艺术价值。目前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更侧重于对灵签在人类学、社会学、民俗学以及文献学方面的研究,缺乏从语言学的视角进行深入探索其内涵。本文通过田野调查,对揭阳市区域内的331个庙宇存在的206种灵签文本进行分析。本论文主要从以下六个方面展开阐述:一、分析揭阳地区灵签文本形成的历史背景;二、揭阳地区灵签的分类;三、揭阳地区灵签的修辞特点探析;四、揭阳地区灵签的认知语言学分析;五、揭阳地区灵签的文化内涵探析;六、揭阳地区灵签的大众接受分析。本文试图从以上六个方面进行深层解读,集中分析揭阳地区的灵签所具有的语言价值,揭示其文字游戏的本质。附录部分所辑录的灵签目录则是从文献学的角度对目前收集到的的揭阳地区灵签图片及文本进行整理,为其他学者从事这方面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尹颖群[7](2011)在《《胡应麟文集》校注》文中提出本文选择胡应麟的散文作为研究对象,在回顾作者生活背景的基础上,尽可能准确地解读胡应麟散文的内容与特色。胡应麟的诗文集《少室山房类稿》共120卷,其中包括散文40卷(卷81-120),共548篇。从内容上看,这些散文不仅反映了不少当时社会的典型现象,而且包含了大量关于其个人情志、学术求索、交游活动、乡居生活等各方面的信息;从创作风格上看,这些散文类型丰富,格调迥异。真实传神、清新别致的记叙文,融合史实、夹叙夹议的论辩文,形式多样、风格各异的应用文等等,一一展示出胡应麟散文的魅力。本文正文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前言。这部分主要采用文史结合的研究方法对胡应麟的散文进行系统地梳理和研究,即以胡应麟的散文文本为核心,并将其置于晚明的社会历史与文化思潮中,结合其自身的家世、生平经历等因素,考察其散文反映的内容及呈现的特征等。第二部分为《胡应麟文集》校注。该部分校勘主要采用对校的方法,即以《少室山房类稿》一百二十卷,续金华丛书本(简称“续金华丛书本”)为底本,以《少室山房集》一百二十卷,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影印四库本”)为校本,并给文章中疑难词语做了注释,旨在为胡应麟研究者提供更为准确且易懂的文本资料。论文最后附录部分。其中附录B是《<少室山房类稿>篇名目录》,该附录详细列出了《少室山房类稿》中各篇文章在本文中的位置,以方便读者查阅;附录C和附录D分别是王世贞和吴之器为胡应麟做的传。

师存勋[8](2011)在《李奎报咏史诗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李奎报(1168-1241)是朝鲜高丽中期着名的文人,也是朝鲜民族引以为自豪的伟大诗人,他一生创作了相当数量的散文、诗歌、小说等作品,其中的诗歌作品留存到今天的约有二千余首,这些诗歌皆以汉字进行创作,主要收录在《东国李相国集》中,另有少量诗歌见于其诗话作品《白云小说》内。李奎报汉诗中,有五百多首咏史怀古诗,这些咏史怀古诗,或以歌颂朝鲜民族悠久的历史与文化为主基调,或以中国古人古事为题材以讽谏时政,抑或表达作者对历史、对时空无限的感慨。而探究李奎报咏史怀古诗,无疑有助于我们了解作者生活时代朝鲜半岛历史的真实,更为要者,通过对李奎报咏史怀古诗的考察,我们可以见出中国与朝鲜半岛在文化上久已存在的交流与互动,尤其可以考察高丽时代朝鲜半岛对中国文化的积极吸纳与接受情况,并将有助于推动今日中国与朝鲜半岛国家间的友谊。李奎报生活的时代,朝鲜半岛遭受契丹、女真、蒙古以及日本等外族势力的疯狂侵凌,而在面临外敌的同时,高丽国内武人独断朝政,人民起义此起彼伏,内忧外患之下的高丽文人普遍有着对国家、对民族的担忧。作为一介文人,李奎报也有着强烈的报国理想,他用自己手中的笔为武器,以咏史诗为依托,为正处于危难的祖国尽力。可以说,特殊的国际、国内环境推动了李奎报咏史诗的创作。除此之外,高丽时期朝鲜半岛对中国文学、文化的大量吸收与输入无疑也对李奎报咏史诗创作提供了有利条件作为高丽中期着名诗人,李奎报咏史诗成就尤其体现在咏史长诗《东明王篇》和《次韵吴东阁世文呈诰院诸学士三百韵诗》,它们是李奎报对自己祖国肇始英雄和宏伟历史的赞歌,也是对自己所处时代的反观。而李奎报咏史怀古诗成就体现在组诗方面,则是《开元天宝咏史诗(四十三首)》,该组诗以中国唐玄宗开元、天宝时期的事情为题材,通过该组咏史诗,李奎报对高丽的现实予以比照,从而抒发了他对国家理乱、人民安危的关注之情。李奎报的咏史诗也表达了诗人自己对不羁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由、安适的向往。李奎报一生喜好欢娱,狎妓、饮酒、赋诗是其人生三大喜好,因此,其咏史诗中这类题材的作品为数不少,但是需要指出的是,李奎报并非消极处事,他这实际也是对高丽武人独裁政治的一种逃避和自我解脱方式,而也正因为如此,李奎报咏史诗中有着超然物外的洒脱精神,但另一方面,李奎报关心人民疾苦,有着强烈的人文主义情怀,因此,其咏史诗也有着中唐白居易作品的风格。李奎报的咏史诗是对前人咏史诗成果的一大总结,同时也开启了高丽后期咏史诗繁荣之局面,因此,李奎报是高丽、甚至是在朝鲜文学史上,咏史怀古诗创作的承上启下者。由于李奎报咏史怀古诗是在中国文学文化大量输入朝鲜半岛这一大背景下用汉字进行创作,并以大量中国古人古事为题材,因此,从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研究的视野来看,李奎报咏史诗无疑是多元文化融合下的东方文化精髓,对其进行研究无疑有着特别的意义。

尹海江[9](2007)在《《汉书·艺文志》研究 ——以《六艺略》为中心》文中研究指明论文以《汉书·艺文志·六艺略》为切入点,采用传统的集注式的研究方法,对前人有关《汉书·艺文志》的着述进行清理研究。论文分为两部分:第一编为《汉书·艺文志》浅论,第二编为《汉书·艺文志》集注。集注是基础性工作,论述是对集注的总结和提高,同时对一些重要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汉书·艺文志》是我国史志目录的开山之作,研究者代不乏人,成果丰硕。然而这些成果散落于各家着述之中,虽有陈国庆的《汉书艺文志注释汇编》、张舜徽的《汉书艺文志注解》和台湾学者施之勉《汉书集释》中的《艺文志集释》,他们的大着都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然而在资料搜罗和编纂体例方面都还有所不足。本论文集中突击《汉书·艺文志·六艺略》部分,文献网罗较为齐备,鉴别精选作集注,依据事实作评论,在前人的基础上纠错补阙,推陈出新,在文献整理与学理考辨方面都有所推进。关于《汉书》的版本,一般认为现存较早的是景祜本,因而有学者在校勘时有景祜本《汉书·艺文志》这一说法。这种说法是不准确的。张元济先生曾经指出景祜本《汉书》缺《艺文志》和《沟洫志》,乃是以元刊明修本补配的,因此,应该纠正所谓景祜本《汉书·艺文志》的说法。另外,元刊本《汉书·艺文志》刻于元大德年间(1297-1308),而北京大学图书馆藏王应麟《汉艺文志考证》刻于元至元六年(1270),早于前者二十多年。因此,北大大藏本《汉艺文志考证》俱有较高的校勘价值。宋代王应麟的《汉艺文志考证》,对当时和前人的论述作总结,是第一部集大成之作,使《汉书·艺文志》成为专门之学,其价值与意义值得重视。论文通过对《汉书艺文志考证》版本的研究,发现北京大学图书馆藏元刊明修本、《四库全书》写本和台湾大化书局影印本都有阙帙,乃不全之书;其中在《论语》类中还存在错简。浙江书局本刻本为完帙,是真正的“善本”;中华书局《二十五史补编》本据此本铅字排印,亦为完帙。论文对前人有关《汉书·艺文志》研究的疏理,发现有些学者研究颇为深入,或提出新见,或纠正陈说;另有一些则主要是概括综述,旨在总结前人的研成果;有个别地方还存在一些瑕疵。如:引用文献,不达其源;校勘失审,讹夺衍乙;取义不全,不得其旨;条件受限,失睹前修:出处偶误,张李易冠等等。论文对《汉书·艺文志》的次编、分类以及其他一些专题也做了专门探讨。

程美华[10](2006)在《孙原湘诗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孙原湘诗歌为研究对象,探索孙原湘诗歌创作之取径及其诗歌的全貌,在此基础上力求对其诗进行恰如其分的评价,显露其人、其诗在清代诗坛的地位。 文章主要由五个部分和结语组成。 前两章对孙原湘诗歌形成的环境作了时间与空间的探究。第一章考述孙原湘的家世与生平,展现孙原湘的家庭“小环境”及其生活历程,作知人论世的尝试;第二章考察孙原湘所处时代与地域这一“大环境”,分别论述了当时的儒林思想、诗坛概况以及大江南与小常熟在自然、经济、人文方面的概貌,以期寻找孙原湘其人、其诗所可能承受的影响。 第三章在前文基础上分析孙原湘的思想与诗论。他反对宋儒的陈腐之说,对理学的很多概念、观点都发表了自己独到的见解,主张理气合一、天理可知、情欲为人之天性等,有些观点甚至超越了时代。诗论上,孙原湘主张以性情为诗,承自袁枚;虽在某些方面没有袁枚开放、大胆,却也有很多独到之处,对袁枚诗论有所补充。 第四章论述孙原湘诗歌的渊源。重点考察他对《诗经》及屈原、陶渊明、李白、杜甫、邵雍、袁枚等人诗歌的接受与学习,并结合他的个性特征和生活经历,论证他取径多方、自成一家的创作的形成。《诗经》之言志,楚骚之深情,汉赋之周密,乐府古诗之真朴,民歌之清隽巧思,陶诗之自然与韵味,李白之豪放与飘逸,杜诗之意旨与创新,邵雍之风韵与哲理、袁枚之灵性与情趣,无不使他受到沾溉,且皆能入能出,学有所得而又不失自我。 第五章论述孙原湘诗歌的内容。分别对其艳体诗、情义诗、岁时诗、纪游诗、题画诗进行分析。艳体诗体会细致、描画精微、情真意切、感人至深;情义诗肺腑之言、真诚质朴,特别是夫妻间的倡和之乐为当时闺阁诗侣中一道较为亮丽的风景;岁时诗描摹四季岁时节气之细微为古今诗人少有,而其对大自然感受之细微亦为古今诗人少有;纪游诗中咏山之趣甚为独特,而得之于日常小景的妙意巧思实为其他性灵诗人所难及;题画诗数量可观,重在取神,特色独具。纪游诗中,咏山川者多以古风,滔滔滚滚,颇具气魄;而咏日常小景者,则以近体为多,巧思别具。题画诗则遗貌取神,不落窠臼。 结语综述孙原湘其人、其诗在清代诗坛的地位。其诗论承自袁枚而有自己的特色,诗歌创作成就在后期性灵派诗人中最为翘楚,可称性灵诗派的后劲

二、失明12余载 新年重见光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失明12余载 新年重见光明(论文提纲范文)

(1)动画中禅宗美学的体现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起源
    二、目的和意义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
    五、禅宗美学的概念
第一章 禅宗在中国的兴起与发展
    第一节 佛教史简述
    第二节 印度禅到中国禅
        一、慧能以前的禅
        二、南禅
    第三节 佛学禅到美学禅以及美学禅的特点
        一、佛学禅到美学禅的转变
        二、美学禅的特点
    第四节 禅宗的人间化
第二章 禅宗与文学艺术的交融
    第一节 禅与文化的交往:以士大夫文化为主
        一、禅宗与士大夫的交往及其心理结构的变化
        二、禅宗与士大夫的人生哲学和审美情趣
        三、禅宗与士大夫的艺术思维
    第二节 禅与艺术合流发展的过程
        一、禅与艺术在观念上的冲突
        二、禅与艺术在观念上的沟通
        三、禅与艺术在观念上的融合
    第三节 禅宗美学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体现
        一、禅宗美学的选择——动画的娱乐性和传播性
        二、禅宗美学的体现——动画的表象符号和内质意义
        三、禅宗美学的发展——动画的数字媒体制作和多元化形式
第三章 动画的禅宗美学思想
    第一节 “直彻心源”的生命情调
        一、无常引发“直彻心源”的生命思考
        二、幽深清远的生命氛围形式
        三、物哀思想的影像呈现
        四、残缺美与不确定美的内生动力
    第二节 “悟”的感性超越
        一、“悟”的特征与灵感的体现
        二、“悟”与审美
        三、“悟”境法门的开启
        四、无念为宗的体现
    第三节 “空”的丰富性
        一、“空”的美学
        二、留白在国画中的解析
        三、“空”的表达方式
        四、“空”的营造与应用
    第四节 不立文字语言风格的呈现
        一、不立文字:“频呼小玉原无事”
        二、不立文字影响的美学观:“重意轻言”
        三、美学角度中语言风格呈现的特色
    第五节 不二法门的艺术创作方法
        一、不二法门的实质:二元对立的超越
        二、不二法门的“不合理”变奏:“雪中芭蕉”
        三、不二法门的表达形式:“无理而妙”
第四章 禅宗的影响、问题和发展方向
    第一节 禅宗的现实意义与影响
        一、积极向善的现实意义
        二、知行不一的影响
    第二节 中国动画中禅宗美学的问题
        一、禅宗美学的意识淡薄
        二、过分强调商业性忽视禅宗文化的发展
        三、国外优秀动画文化的涌入和观众的认同
    第三节 中国动画中禅宗美学的发展方向
        一、强化观念更新
        二、完善表达方式
        三、加强理论研究
        四、重视产业发展
        五、立足中国特色
结语
后记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作者简介

(2)萧龙士写意花鸟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关于萧龙士的绘画研究现状和意义
        (一) 研究现状
        (二) 研究意义
    二、关于萧龙士绘画研究的创新点和思路
        (一) 本文的创新点
        (二) 本文的研究思路
    三、研究方法
        (一) 图像法
        (二) 文献法
        (三) 访谈法
        (四) 比较法
第一章 萧龙士的艺术生平及其风格成因
    第一节 萧龙士艺术生平
        一、临摹写生
        二、工写习画
        三、恣肆挥洒
    第二节 艺术风格成因
        一、环境滋养
        二、传移模写
        三、转益多师
        四、深入生活
    小结
第二章 萧龙士的绘画艺术特色与意象分期
    第一节 萧龙士写意花鸟画艺术特色
        一、笔墨“连贯”、“浑成”
        二、画面“平和”、“圆融”
        三、乡土情怀与文人气
    第二节 萧龙士写意花鸟画艺术意象分期
        一、尚古师今时期
        二、笔墨嬗变时期
        三、人画俱老时期
    小结
第三章 文脉的递进——萧龙士的艺术成就与影响
    第一节 萧龙士艺术成就
        一、写意花鸟画艺术意境探究
        二、人生哲理与画理相融
        三、开创“江淮大写意画派”
    第二节 萧龙士写意花鸟画艺术影响
        一、时代影响
        二、书画影响
        三、艺品影响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3)明末清初朱明宗室出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明末清初朱明宗室的研究问题和研究状况
    1.1 明宗室于明末清初的特殊性
    1.2 明末清初朱明宗室的研究状况
    1.3 本文的研究视野及研究范围
    1.4 本文的研究对象及焦点
    1.5 本文具体的研究方法与研究价值
第2章 明末清初朱明宗室人口蠡测
    2.1 有关晚明宗室人口的研究状况
    2.2 有关晚明宗室人口的史料记述
    2.3 晚明政局与宗室人口关系
    2.4 晚明民变与宗室人口关系
    2.5 满清崛起与宗室人口关系
    2.6 清初的朱明天潢人口
第3章 晚明朱明宗室生活概况
    3.1 “富宗”与“贫宗”的由来与界说
    3.2 晚明宗室的军事权利
    3.3 晚明富宗的生活
        3.3.1 上层宗室仅余下的政治权利──奏事权
        3.3.2 富宗的经济条件
        3.3.3 富宗的奢华生活
    3.4 晚明贫宗的生活
        3.4.1 朝廷拖欠禄米的问题
        3.4.2 开放宗禁的问题
    3.5 晚明宗室的文化活动
    3.6 被剥夺自由的特殊阶层
第4章 明末清初的“天崩地坼”对朱明宗室的影响
    4.1 明末清初的“天崩地坼”
    4.2 晚明民变对朱氏天潢的威胁
    4.3 清人对明宗室的威胁
    4.4 明宗室于“天崩地坼”环境下的困境
第5章 明宗室对于殉的选择
    5.1 明宗室舍生取义之时机及原因
        5.1.1 国变即殉的明宗室
        5.1.2 于南明时期殉身的宗室
        5.1.3 于东宁时期殉身的宗室
        5.1.4 小结
    5.2 抗战失败而自杀的明宗室
        5.2.1 楚系三雄
        5.2.2 其他战败求死的明宗室
    5.3 走投无路而自杀的明宗室
    5.4 本章余论
第6章 降清的明宗室
    6.1 清人入关与率先投降的明宗室
        6.1.1 朱明上层宗室于清初投诚的情况
        6.1.2 朱明下层小宗于清初投降的情况
        6.1.3 清初对待故明宗室的具体政策
    6.2 顺治三年五月的私匿印信案
    6.3 明宗室于私匿印信案以后的投降情况
    6.4 康熙时期最后一批降清的明宗室
    6.5 本章余论
第7章 抗清的明宗室
    7.1 明宗室抗清的背景及原因
        7.1.1 为光复明室而自发抗战
        7.1.2 为新袭名位而奋力抗战
        7.1.3 获别人推举而被动抗战
        7.1.4 为个人野心才打着抗清旗号的卑劣宗室
    7.2 明宗室抗清的表现
        7.2.1 明宗室在抗清战争中的行为
        7.2.2 明宗室的抗清战略
    7.3 明宗室抗清的下场
        7.3.1 被清人杀害的明宗室
        7.3.2 死于叛变的明宗室
        7.3.3 死于内讧的明宗室
        7.3.4 不屈而死的明宗室
        7.3.5 不知所终的明宗室
    7.4 本章余论
第8章 归隐的明宗室
    8.1 归隐宗室的生计
        8.1.1 选择为师的宗室
        8.1.2 选择为医的宗室
        8.1.3 选择为农、为工、为商的宗室
    8.2 归隐宗室的精神寄托
        8.2.1 逃禅的明宗室
        8.2.2 入道的明宗室
        8.2.3 醉心文艺创作的明宗室
        8.2.4 寄情于诗文之归隐宗室
    8.3 余论:归隐宗室的交友圈和感情世界
第9章 结论:朱明宗室面对天崩地裂时的抉择──生不逢时、似有还无的选择
    9.1 正统论对明宗室的影响
    9.2 个人背景和际遇决定了明宗室的命运
    9.3 宗室出处对清初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
    9.4 后人对这群落难天潢的评价
    9.5 总结
附录:第二章至第八章的宗室列表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4)网络新闻报道中医生形象研究 ——以新浪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第二节 研究理论与核心概念界定
        一 研究理论
        二 核心概念界定
    第三节 文献综述
        一 媒介形象
        二 医生的媒介形象
    第四节 研究问题与方法
        一 研究问题
        二 研究方法
第一章 样本选取与类目建构
    第一节 选取新浪网作为样本分析的理由
    第二节 样本抽取方法
    第三节 类目建构说明
第二章 新浪网新闻报道中医生群体形象分析
    第一节 新浪网对医生新闻报道样本的基本情况
        一 报道数量
        二 报道来源
        三 新闻报道体裁
        四 新闻呈现形式
        五 新闻报道立场
        六 医生在新闻报道中角色的定位
        七 新闻报道主题
    第二节 新浪网新闻报道中医生形象的特点
        一 医生媒介形象呈现中性偏正面
        二 医生在新闻报道中呈现为“弱势”一方
        三 医生群体现状形象报道更客观
        四 医生群体媒介形象呈现方式多元化
第三章 新浪网构建的医生形象与现实形象的对比分析
    第一节 医生的自我认知
        一 工作忙碌,收入与付出不成正比
        二 工作态度自我认知良好
        三 认为媒体在报道医生群体时的倾向性有所转变
    第二节 非医生群体对医生形象的认知
        一 医生群体工作忙碌,收入较高
        二 医生群体总体责任心较强,态度良好,但存在害群之马
        三 对医患关系报道印象最深,网络媒体呈现的医生形象负面居多
    第三节 网络新闻报道中呈现的医生形象与医生现实形象之对比
        一 网络新闻报道中的倾向性与医生、民众所认知的倾向性存在偏差
        二 网络媒体设置的议题与民众所接受的议题呈现一致性
第四章 网络媒体应如何构建医生形象
    第一节 恪守新闻专业主义精神促进医患关系和谐
        一 合理设置议题,平衡报道主题
        二 客观、理智、平衡地报道,不偏不倚
        三 加强医疗专业知识的学习,与医生多互动
    第二节 担任好“把关人”角色,提升新闻质量,正确引导舆论
        一 缩短受众认知时间鸿沟,消除受众刻板印象
        二 注重消息来源多样化,过滤“无效”新闻
        三 不跟风,避免“井喷式”报道
    第三节 肩负社会责任促进社会和谐
        一 弘扬真善美,传递社会正能量
        二 杜绝炒作渲染,警惕效仿效应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5)林古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林古度家世与生平
    第一节 林古度家世
    第二节 林古度生平
    第三节 林古度简明年表
第二章 林古度交游略考
    第一节 林古度与锺惺交游略考
        一、 锺惺致林古度诗文作品系年
        二、 林古度致锺惺诗文作品
    第二节 林古度与谭元春交游略考
        一、 谭元春致林古度诗文作品
        二、 林古度致谭元春诗文作品
    第三节 林古度与曹学佺交游略考
        一、 曹学佺致林古度诗文作品系年
        二、 林古度致曹学佺诗文作品
    第四节 林古度与其他文人交游略考
        一、 钱谦益
        二、 方文
        三、 黄宗羲
        四、 孙枝蔚
        五、 顾炎武
        六、 王士禛
第三章 林古度诗歌与文赋特色
    第一节 林古度诗歌特色
        一、 交友诗——交友广泛、深情厚谊
        二、 咏物诗——清绮婉缛、意境悠远
        三、 怀古诗——忧思故国,怆然感伤
        四、 游历诗——视野开阔、以手写心
    第二节 林古度文章特色
        一、 奇诡的想象力
        二、 善于运用比喻
        三、 充满思辨色彩
        四、 秉承神话色彩
    第三节 林古度赋的特色
        一、 赋的概述
        二、 《林茂之赋草》中赋的特色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6)揭阳地区灵签的修辞特色及文化内涵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 研究区域的界定及灵签的概念
    二、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三、 灵签的研究文献述评
    四、 本文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 揭阳地区灵签文本的类别
    一、 一般的分类
    二、 灵签的语言归类
第三章 揭阳地区灵签文本的修辞特点探析
    一、 起兴
    二、 辞格
    三、 三种特殊修辞
第四章 揭阳地区灵签的认知语言学分析
    一、 作为隐喻文本的灵签
    二、 灵签的认知机制
        (一) 求签者和解签者——主体
        (二) 本体与喻体的互动作用——灵签文本
        (三) 语境——信仰风俗
        (四) 喻底——灵签文本意义指向
第五章 揭阳地区灵签文化内涵探讨
    一、 求签与教化
    二、 求签与激励
    三、 余论
第六章 揭阳地区灵签的大众接受调查
    一、 调查问卷的内容
    二、 调查结果分析
    三、 调查后记
结语
参考文献
插图
附录一 本文主要使用的灵签文本目录
附录二 本文所应用的部分寺庙灵签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后记

(7)《胡应麟文集》校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前言
    1.1 胡应麟散文创作背景
    1.2 胡应麟的散文思想
    1.3 胡应麟散文的主要内容
    1.4 胡应麟散文艺术特色
    1.5 结语
第二部分 《胡应麟文集》校注
    2.1 例言
    2.2 《胡应麟文集》目录
    2.3 正文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附录B 《少室山房类稿》篇名目录
附录C 弇州续稿·卷六十八·胡元瑞传
附录D 婺书·第四卷文苑·胡应麟传

(8)李奎报咏史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咏史诗的含义
    第二节、李奎报咏史诗的研究范围
    第三节、李奎报咏史诗的研究现状
第一章 李奎报咏史汉诗的创作背景
    第一节 高丽王朝的内忧外患
        一、外敌的侵略压迫
        二、高丽王朝内部的权利争斗
        三、高丽人民深重的生活苦难
    第二节 高丽时代汉文化的勃兴
        一、崇儒重文政策的实行
        二、咏史诗创作在朝鲜半岛的历史积淀
        三、文人群体的社会责任感暨咏史诗之兴盛
第二章 《东明王篇》:民族历史肇基之颂
    第一节 《东明王篇》本事与其敷衍
        一、《东明王篇》中的朱蒙本事
        二、李奎报对朱蒙事迹的艺术加工和美好动机
        三、《东明王篇》与相关中国文学作品的关系
    第二节 《东明王篇》的影响和伟大意义
        一、《东明王篇》在文本内容方面的影响
        二、《东明王篇》之民族精神与现实意义
第三章 《三百韵诗》:新罗之赞与友谊之珍
    第一节 新罗之礼赞
        一、"东国古乐国":新罗历史与地理之美
        二、"贤圣揭宏规":新罗文学之盛
    第二节 《三百韵诗》中的朋友情与民族文化心结
        一、"饮将同绿蚁,食亦共蹲鸱":李奎报与吴世文及吴世才的友谊
        二、"道德相磨知友益":特定时代下的朋友观与民族意识
第四章 《开元天宝咏史诗》与祖国命运
    第一节 玄宗的荒废朝政与高丽王权之衰
        一、唐明皇形象与高丽仁宗、毅宗的联系
        二、安禄山形象里的高丽武人印记
        三、开元盛世与高丽曾经的辉煌
    第二节 动荡的社会条件与弱势群体
        一、杨贵妃:爱情、女性悲剧与阴柔之美
        二、李白等文人形象中的自我反照
第五章 咏史诗中的诗人自我定位
    第一节 自由不羁的生活
        一、"书生于色真膏肓":狎妓之乐
        二、"一世生涯付醉歌":嗜酒之习
        三、"吾爱陶渊明":文学之酷爱与出仕之勉强
    第二节 崇高的人文情怀与高洁的心灵
        一、对生命的人文关照与心灵的童真
        二、"天不弃我民":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三、"在陈绝粒真饥矣":安贫乐道、与世无争的品格
第六章 李奎报咏史诗风格特色浅识
    第一节 风格的多样
        一、诗风从浪漫到平实的转变
        二、援禅入诗
    第二节 感知之细微与知识之探求
        一、感知的细微
        二、知识与真理之探求
    第三节 修辞的使用与语言之哲理性
        一、修辞的多样
        二、语言之哲理性
余论暨李奎报咏史诗对高丽文坛的影响
    一、数量之多与规制之宏大
    二、以中国古史为题材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9)《汉书·艺文志》研究 ——以《六艺略》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上编 《汉书·艺文志》研究专论
    前言
    第一章 《汉志·艺文志》研究文献综述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王应麟的《汉艺文志考证》
        一 王应麟生平及其着述
        二 关于《汉艺文志考证》的版本
        三 北大藏本 大化影印本 《四库》写本有残阙
        四 北大藏本 大化影印本 《四库》写本有错简
        五 《汉艺文志考证》使《汉书·艺文志》成为专门之学
        六 《汉艺文志考证》的学术贡献
        七 关于《子夏易传》的问题
        八 关于《鬼谷子》的问题
        九 《汉艺文志考证》是当时学术的百家讲坛
        第三节 清以前其他诸家之《汉书艺文志》研究
        第四节 近现代诸家之《汉书艺文志》研究
    第二章 《汉书·艺文志》研究的成就与不足
        第一节 《汉志》研究薪火相传,学术代进
        第二节 《汉志》研究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 关于《汉书·艺文志》的版本及其他
        第一节 《汉书·艺文志》的版本问题
        一 元至元本《汉艺文志考证》的刊刻在元大德本《汉志》之前
        二 元大德本《汉书·艺文志》已不全是班固《汉志》的原貌
        第二节 《公羊传》 《谷梁传》何时着于竹帛
        第三节 《汉志》总的篇卷
    第四章 《汉书·艺文志》的编次考论
    第五章 《汉书·艺文志》图书分类考论
    第六章 《汉书·艺文志》赋的分类与排序考论
    第七章 《汉书·艺文志》为何不录《楚辞》
    第八章 "八体六技"考论
    第九章 目录学正名
下编 《汉书·艺文志·六艺略》集注
    凡例
    《汉书·艺文志》总叙
    《易》类
    《易》类附录
    《书》类
    《书》类附录
    《诗》类
    《诗》类附录
    《礼》类
    《礼》类附录
    《乐》类
    《乐》类附录
    《春秋》类
    《春秋》类附录
    《论语》类
    《孝经》类
    《小学》类
    《六艺略》总序
结语
主要征引文献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10)孙原湘诗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第一章 家世与生平考述
    第一节 家世
    第二节 生平
第二章 所处时代与地域环境
    第一节 所处时代儒林与诗坛
    第二节 所处的地域环境
第三章 思想与诗论
    第一节 思想
    第二节 诗论
第四章 诗歌渊源
    第一节 风骚、赋、乐府、古诗、民歌
    第二节 陶渊明:“我爱陶渊明,清风笔端洒。”
    第三节 李白:“独把幽兰悄无语,心香一瓣为青莲。”
    第四节 杜甫:“生公千载后,颇慕公意旨。”
    第五节 邵雍:“寓理于韵”“风韵胜绝”
    第六节 袁枚:“平生服膺只有两,江左袁公江右蒋”
第五章 诗歌内容
    第一节 艳体诗:“自分情无似我深,深情除是我知音。”
    第二节 情义诗:“人生何处能忘却,半是相逢半别时。”
    第三节 岁时诗:“彩笔新诗题岁岁,玉尘旧事记星星。”
    第四节 纪游诗:“绕郭有山皆画色,出门无日不诗情。”
    第五节 题画诗:“要知画意文章存”“画意诗情两超绝”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四、失明12余载 新年重见光明(论文参考文献)

  • [1]动画中禅宗美学的体现及应用研究[D]. 袁阳. 南京艺术学院, 2019(01)
  • [2]萧龙士写意花鸟画研究[D]. 胡民君. 安徽大学, 2018(11)
  • [3]明末清初朱明宗室出处研究[D]. 钟国昌(CHUNG Kwok Cheong). 清华大学, 2017(02)
  • [4]网络新闻报道中医生形象研究 ——以新浪网为例[D]. 李婉婷. 郑州大学, 2017(02)
  • [5]林古度研究[D]. 韩健. 黑龙江大学, 2013(S1)
  • [6]揭阳地区灵签的修辞特色及文化内涵探析[D]. 刘鑫. 暨南大学, 2012(02)
  • [7]《胡应麟文集》校注[D]. 尹颖群. 湘潭大学, 2011(04)
  • [8]李奎报咏史诗研究[D]. 师存勋. 中央民族大学, 2011(10)
  • [9]《汉书·艺文志》研究 ——以《六艺略》为中心[D]. 尹海江. 浙江大学, 2007(04)
  • [10]孙原湘诗歌研究[D]. 程美华. 华东师范大学, 2006(11)

标签:;  ;  ;  ;  ;  

失明12年多,新的一年再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