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暴力与青少年社会化

媒体暴力与青少年社会化

一、传媒暴力与青少年社会化(论文文献综述)

常进锋,陈国栋[1](2019)在《社会互构论:青少年犯罪成因的新视角》文中认为近年来我国青少年犯罪率高居不下,新型犯罪、暴力犯罪频繁出现,青少年犯罪一直是困扰我国治安与发展的社会问题之一。青少年的犯罪行为不是单向的由社会或环境导致的,而是更贴近于郑杭生先生和杨敏教授所倡的"社会互构论"所述,是青少年在与其余个体、社会和环境相互建构的关系影响下生成的。关于青少年犯罪成因机制的分析,可以透过社会主体间的互构、个体运用传媒与社会的互构以及个体与环境间的互构三方面的关系模型实现。

徐亚文[2](2018)在《网络暴力游戏对少年儿童道德发展的影响及对策研究》文中认为当代中国,随着信息传播速度的加快,作为传播媒介之一互联网的作用愈发重要。在教育领域,互联网的应用在给学生带来了便利的同时,隐藏在其中的不良信息特别是暴力游戏也带来了负面影响。少年儿童正处于身心发展、自我意识增长的关键期,他们易冲动但鉴别力不强的特点很容易让其在外来信息的鉴别选择上出现误区。在这关键时期,加强暴力游戏对少年儿童道德发展的影响研究,了解中小学生接触网络暴力游戏的现状,把握其对少年儿童产生身心的负面影响,有利于消除互联网对少年儿童带来的不良影响,探索媒体时代学校信息素养培育中的德育工作新思路和新模式。本文以河南省商丘市360名少年儿童,即1-8年级的中小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和统计方法等,编写《暴力游戏对少年儿童的影响研究》问卷,调查了河南省商丘市少年儿童接触互联网暴力游戏的现状及影响,并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本文尝试从宏观层面(国家、社会)、中观层面(家庭、学校和同伴)和微观层面(个人)提出建议和对策。

张文飞[3](2018)在《传媒中暴力镜头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在追求商业利润的影响下,媒体为迎合大众口味而制造的娱乐刺激和低级趣味,使人们置身于商业广告、暴力、色情等众多负面因素的包围之中。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在大众传媒商业化的发展趋势中首当其冲。减轻大众传媒暴力对儿童社会化的负面影响,为儿童创造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对于传媒中的暴力镜头对儿童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家庭、学校、社会三者的密切配合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王欣欣[4](2016)在《个案工作介入儿童攻击行为的预防研究 ——以滨州市Z社区儿童S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攻击行为是儿童成长过程中经常出现的行为问题。“随着信息化社会的迅速发展和大众传媒的广泛普及,媒介与儿童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他们的行为方式。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并且善于模仿,因此在大众传媒商业化的发展趋势中首当其冲,使得儿童轻易而举的就能获得从老师和父母那里学不到的知识,很多儿童喜欢模仿媒体中出现的暴力行为并且出现了攻击行为。这不仅影响儿童自身的发展,对他人生活和学习也造成不良影响。所以,应该在儿童发生攻击行为的初期对儿童进行矫正,避免影响其以后的生活,保证儿童社会化的顺利进行。我国学者对儿童攻击行为的研究多从心理学和教育学角度分析。随着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社会工作者也开始从社会工作的视野对儿童攻击行为进行研究。但是仅仅只是从理论层面探讨,要想真正解决儿童问题,必须付之以实践,从理论上升到实务,用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对案主进行矫治,以提供经验和教训。本研究首先通过观察访谈和文献研究来了解Z社区具有攻击行为的儿童,然后通过调查问卷分析社区儿童攻击行为的现状以及具体表现,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和技巧,对其进行个案工作介入并对介入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估。最后,在评估的基础上提出反思和建议,旨在唤起媒体,相关审查机构以及家长和老师们的重视,并对这一问题的解决给出个人的想法。

李欣[5](2014)在《暴力犯罪心理成因及防治研究》文中指出当今社会经济、文化、科技迅猛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越来越充实丰富,但是犯罪这个古老的问题却一直困扰着人们,没能得到很好地解决。特别是暴力犯罪,虽然各国都通过制定各项法律法规进行严厉的打击和治理,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效果,但其仍然呈现不断增长的态势,尤其是近年来发生的一些极端暴力的犯罪,其行为的残忍程度已经超越了人们的心理承受范围和道德良知底线。暴力犯罪与侵财类犯罪相比虽然绝对数量稍低,但是其具有严重的人身侵害性和社会危害性,一直以来是各国政府为保障社会稳定,提高人民安全感,打击、治理和关注的重要问题,虽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可治理效果却差强人意。单纯依靠刑事打击难以从根源上解决这一问题,我们有必要从犯罪学角度出发对引发暴力犯罪心理的成因进行全面的分析,找出导致暴力犯罪心理形成和行为发生的根本原因,从而制定有针对性的、切实有效的暴力犯罪心理矫治及预防的对策。然而我国关于暴力犯罪的专门研究,尤其是从暴力犯罪心理成因的角度分析、设计暴力犯罪治理问题的系统研究相对较少。这首先体现在国内外关于暴力犯罪心理成因的专门解释学说理论方面。犯罪的心理成因及机制在犯罪学的发展过程中始终是一个核心问题,由此形成了众多的各具特色的理论学说,但是专门针对暴力犯罪心理成因的解释学说并不是很多,而且往往更倾向针对特殊群体暴力犯罪心理成因进行分析,例如青少年暴力犯罪心理、女性暴力犯罪心理分析。就决定因素来说也侧重从单一因素的角度研究和探讨。甚至在分析暴力犯罪心理时简单归结于犯罪人的残忍等主观单一因素,忽视客观社会及生物生理等因素的影响。这就容易导致暴力犯罪心理矫治及预防策略设计的偏差,最终不能达到令人满意的暴力犯罪治理效果。基于此,本文在结合犯罪心理成因及机制学说中与暴力犯罪心理形成密切相关的本能论、挫折攻击理论、异常生物因素论等理论以及犯罪原因多元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暴力犯罪心理形成的“主体内外多因素综合作用论”,从更加科学的角度全面地分析及解释暴力犯罪心理的成因。与此相对应,我们应在暴力犯罪“主体内外多因素综合作用论”的基础上,对影响暴力犯罪心理形成的主体内外主客观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研究,从犯罪人心理矫正与治疗、行为人自我控制力培养、社会环境因素改造等方面思考,设计出切实有效的暴力犯罪心理矫治和预防的针对性策略。此外,我国目前关于暴力犯罪心理研究的整体结构不是很完整,没有形成完善的理论体系,也使得在实践应用过程中不能给予具体工作强有力的支撑、支援。基于此,我们有必要对暴力犯罪心理成因及防治问题进行全面的梳理和研究。同时,将在暴力犯罪治理实践工作中形成的经验以及反映出的问题,及时反馈于理论体系,使其更新和完善。文章在绪论对论文的选题背景和意义、文献主要内容与观点、论文基本框架、研究方法等问题进行了简要的总结和介绍。暴力犯罪与侵财类犯罪相比虽然绝对数量稍低,但是其具有严重的人身侵害性和社会危害性,一直以来是各国政府打击治理的重点,虽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对暴力犯罪进行治理,可效果却差强人意。单纯依靠刑事打击难以从根源上解决这一问题,我们有必要从犯罪学角度出发对暴力犯罪的心理及成因进行全面的分析,从而制定切实有效的犯罪心理矫治及治理对策。文章运用心理、文献、统计、比较以及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从暴力犯罪心理成因角度入手,探讨了有关暴力犯罪心理成因的解释学说,影响暴力犯罪心理形成的主体内外因素以及暴力犯罪心理的矫治等问题,从新的视角对当代社会多发的严重影响人民生活、社会治安稳定的暴力犯罪进行思考和研究。界定了暴力犯罪的相关概念,总结了暴力犯罪的心理特征。主要对暴力犯罪相关概念、特征等问题进行阐释。首先对暴力犯罪、攻击、犯罪心理结构等概念进行界定;其次,分析了我国暴力犯罪的特点以及暴力犯罪心理特征等问题,以期能够理清有关暴力犯罪及其心理的基本概念和特征。分析暴力犯罪心理成因相关学说的利弊,提出关于暴力犯罪心理成因的新观点。主要介绍了有关暴力犯罪心理成因的一些比较有代表性或具有借鉴性的学说理论,结合犯罪心理成因及机制学说中与暴力犯罪心理形成密切相关的本能论、挫折攻击理论、异常生物因素论等理论以及犯罪原因多元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暴力犯罪心理形成的主体内外多因素综合作用论。阐述了影响暴力犯罪心理形成的主体内外因素。首先从心理、生理以及行为三方面分析了影响暴力犯罪心理形成的主体内部因素。心理因素主要包括:不完全的心理过程、病变或扭曲的个性心理倾向、特定或消极的个性心理特征、控制系统缺陷;生理因素主要包括:年龄、性别、神经(气质)类型、异常的生物因素、遗传负因、疾病、精神障碍等。行为因素包括:不健康的活动内容、不良的行为习惯和学习模仿不良的行为模式等。其次从社会环境的宏观和微观环境两方面分析影响暴力犯罪心理形成的外在客观因素。宏观环境因素,是指个体生活的整个社会环境,包括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风气、习俗、特定自然条件等,也称大社会环境因素。宏观环境中的不良因素,对个体暴力犯罪心理形成的性质和类型以及犯罪率的高低都会产生影响。微观环境因素,是指个体生活的具体环境,包括家庭、学校、朋友、工作和生活环境、具体情境等因素,也称小社会环境因素。微观环境因素比宏观环境因素更为直接地影响着个体暴力犯罪心理的形成。最后提出了关于暴力犯罪心理防治策略的设计。主要从犯罪人心理矫治,行为人自我控制能力的培养,客观社会环境的改善和治理等方面对暴力犯罪的心理矫治及预防进行了构想,以期能够对暴力犯罪的治理尽一份微薄之力。

李小利[6](2010)在《传媒非正面校园新闻报道的特点及心理因素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学校生活和学习的学生,对社会心理这块时代的"晴雨表"十分敏感。所以在校园新闻报道过要以新闻传播心理学为基本的理论,在报道活动中全面考虑传者、采访对象与受众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引导青少年以积极的、正常的心理状态去适应当前和发展的社会环境。

王玲宁[7](2010)在《新媒介环境下传媒与青少年社会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对近十几年来国内有关传媒与青少年社会化问题的文献进行了系统回顾,归纳出研究现状和特点:网络和电视等电子媒介是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集中于社会化的结果,缺乏对于青少年的认知机制如何影响其处理传媒的信息的过程研究;研究对象存在着明显的不平衡现象,且概念使用混乱;研究方法日趋多样,但缺乏大型、系统的实证研究。在此基础上,对今后研究的发展方向进行了预测和分析。

马婧[8](2009)在《中国目前法律传播中传媒暴力及对青少年犯罪行为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法律传播的过程中往往会无意识地带有传媒暴力,诸如过多的暴力镜头和犯罪过程的详尽刻画。这种传媒暴力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是吸引和猎奇带来的麻醉负功能,刻板印象和信任危机带来社会价值观扭曲,角色扮演和满足发泄欲望的模仿带来冲动犯罪,传播的不平等带来对已犯罪青少年再社会化的阻碍。

徐小媛[9](2006)在《传媒暴力对青少年暴力行为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文化是人类社会活动的全部成果,人创造了文化,同时也被文化所塑造。人自出生便与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其思想、思维、观念、行为无一不被他所在的那个时代和环境打上深深的文化烙印。文化对人的影响在青少年时代尤为突出。良好的文化环境有利于为主导文化所认同的健康的价值观的形成,而不良文化、庸俗文化势必对青少年健康人格的形成产生负面效应,正所谓"蓬生麻中,

陆时莉[10](2006)在《传媒暴力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及社会控制的心理分析》文中研究指明传媒暴力的泛滥是诱发青少年犯罪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影响青少年社会认知、反社会人格形成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试图从理论上探讨传媒暴力对青少年具有吸引力的心理分析,以期从政府、社会、家庭寻求控制传媒暴力的有效机制,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

二、传媒暴力与青少年社会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传媒暴力与青少年社会化(论文提纲范文)

(1)社会互构论:青少年犯罪成因的新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
二、社会互构论的核心要点
三、社会互构论与青少年犯罪的逻辑契合
四、社会互构论视域下的青少年犯罪成因分析
    (一) 个体与个体的互构:源于家庭的个体精神气质间的互构
    (二) 个体与传媒的互构:作为个体与社会互构纽带的传媒
    (三) 个体与环境的互构:集体氛围对个体的影响与同化
五、结语

(2)网络暴力游戏对少年儿童道德发展的影响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互联网的运用低龄化趋势加剧
        1.1.2 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殊性:缺乏自控力和信息鉴别能力
        1.1.3 中小学校园暴力事件频发成为德育问题研究的新课题
    1.2 选题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思路方法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少年儿童
        2.1.2 网络暴力游戏
        2.1.3 道德发展
    2.2 研究现状
        2.2.1 暴力游戏负面影响研究
        2.2.2 相关原因分析
        2.2.3 主要对策研究
        2.2.4 结论与启示
    2.3 研究的理论基础
        2.3.1 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2.3.2 道德社会学习理论
第3章 网络暴力游戏对少年儿童道德发展影响的实证研究
    3.1 网络暴力游戏对少年儿童影响的现状调查
        3.1.1 问卷设计
        3.1.2 问卷发放与数据整理
        3.1.3 少年儿童玩网络暴力游戏的现状分析
    3.2 网络暴力游戏对少年儿童道德发展的影响
        3.2.1 网络暴力游戏对少年儿童道德认知的影响
        3.2.2 网路暴力游戏对少年儿童道德情感的影响
        3.2.3 网络暴力游戏对少年儿童道德意志的影响
        3.2.4 网络暴力游戏对少年儿童道德行为的影响
    小结
第4章 网络暴力游戏对少年儿童道德发展影响的相关原因分析及对策
    4.1 网络暴力游戏对少年儿童道德发展影响的原因分析
        4.1.1 自身发展原因
        4.1.2 家庭原因分析
        4.1.3 学校原因分析
        4.1.4 社会原因分析
    4.2 消减网络暴力游戏对少年儿童道德发展负面影响的对策研究
        4.2.1 宏观环境的消减对策
        4.2.2 中观环境的消减对策
        4.2.3 微观对策——个体自我调控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网络暴力游戏对少年儿童道德发展的影响”调查问卷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3)传媒中暴力镜头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一、研究背景
二、传媒中暴力镜头对儿童产生的影响
    (一) 语言模仿
    (二) 行为模仿
    (三) 行为激发
三、传媒中暴力镜头对儿童产生影响的原因
    (一) 社会层面
    (二) 家庭层面
    (三) 儿童自身层面
四、应对措施
    (一) 从社会层面
        1. 提高媒体素养, 整治传播根源。
        2. 充分利用社区资源, 加强宣传教育。
    (二) 从学校层面
        1. 加强师德考核和评估。
        2. 营造健康的校园环境。
        3. 对儿童进行媒介素养教育。
    (三) 从家庭层面
五、结语

(4)个案工作介入儿童攻击行为的预防研究 ——以滨州市Z社区儿童S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 相关概念界定、理论基础及工作方法
    1.1 相关概念界定
        1.1.1 儿童
        1.1.2 攻击行为
    1.2 理论基础
        1.2.1 社会支持理论
        1.2.2 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1.2.3 优势视角理论
    1.3 个案工作方法
        1.3.1 个案工作定义
        1.3.2 个案工作技巧
2 滨州市Z社区儿童攻击行为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2.1 滨州市Z社区儿童攻击行为的现状
    2.2 滨州市Z社区儿童攻击行为的具体表现
        2.1.1 取笑他人
        2.1.2 破坏、抢夺他人的物品
        2.1.3 模仿媒介中的暴力行为
        2.1.4 习惯性的攻击他人
    2.3 儿童攻击行为产生的原因分析
        2.2.1 儿童的生理及心理不成熟
        2.2.2 媒介暴力的传播与发展
        2.2.3 学校不良环境的影响
        2.2.4 家庭教养方式不当
3 个案工作介入儿童攻击行为的实施过程
    3.1 接案
        3.1.1 案主的基本情况
        3.1.2 案主的背景资料
    3.2 预估
        3.2.1 预估目的
        3.2.2 预估任务
        3.2.3 案主问题的预估
    3.3 计划
        3.3.1 制定服务目标
        3.3.2 制定具体工作计划
    3.4 介入
        3.4.1 第一次家庭访谈
        3.4.2 第一次面谈
        3.4.3 第二次家庭访谈
        3.4.4 第二次面谈
        3.4.5 第一次学校访问
        3.4.6 第三次面谈
        3.4.7 第四次面谈
    3.5 评估
        3.5.1 过程评估
        3.5.2 成效评估
    3.6 结案
        3.6.1 服务效果
        3.6.2 专业反思
4 结论与对策
    4.1 结论
    4.2 对策
        4.2.1 社会工作者引导社会提高媒体素养,整治媒体环境
        4.2.2 提高教师和儿童素质营造健康的校园环境
        4.2.3 家长要以身作则加强自身修养,改进家庭教养方式
        4.2.4 引进社区社会工作人才,加强社区照顾
        4.2.5 利用社会工作理念,增加社会工作者的介入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5)暴力犯罪心理成因及防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背景和意义
    二、 文献综述与观点总结
        (一)文献综述
        (二)观点总结
    三、 论文基本框架
    四、 研究方法
第一章 暴力犯罪及其心理概述
    第一节 暴力犯罪概述
        一、 暴力犯罪的相关概念界定
        二、 暴力犯罪的分类
        三、 我国暴力犯罪的特点
    第二节 犯罪心理的相关概念界定
        一、 认知结构要素
        二、 情绪情感要素
        三、 意志结构要素
        四、 个性心理倾向要素
        五、 个性心理特征要素
    第三节 暴力犯罪心理特征
        一、 暴力犯罪的认知特征
        二、 暴力犯罪的情绪情感特征
        三、 暴力犯罪的意志特征
        四、 暴力犯罪的动机特征
        五、 暴力犯罪的性格特征
第二章 暴力犯罪心理成因理论介评
    第一节 以心理学为视角的理论介评
        一、 本能论——源自人类本能的攻击性
        二、 挫折攻击理论——源自挫折的攻击性
        三、 补偿理论——源自追求优越的攻击性
    第二节 以社会学为视角的理论介评
        一、 模仿理论
        二、 社会学习理论
    第三节 以生物学为视角的理论介评
        一、 染色体异常理论
        二、 内分泌失调理论
        三、 物质代谢异常理论
    第四节 本文观点:主体内外多因素综合作用论
第三章 影响暴力犯罪心理形成的主体因素
    第一节 生理因素对暴力犯罪心理形成的影响
        一、 遗传:先天的暴力潜因
        二、 性别:男女攻击方式存在差异
        三、 年龄:青少年暴力犯罪比例较高
        四、 生化物质:体内微量元素失衡致使情绪不稳、暴力性增强
    第二节 心理因素对暴力犯罪心理形成的影响
        一、 认识方面消极因素的影响
        二、 不良情绪情感因素的影响
        三、 不良意志品质的影响
        四、 不良个性心理因素的影响
    第三节 行为因素对暴力犯罪心理形成的影响
        一、 不良行为的定式
        二、 不良行为的模仿
第四章 影响暴力犯罪心理形成的社会环境因素
    第一节 影响暴力犯罪心理形成的宏观环境因素
        一、 社会转型期社会管理失范
        二、 经济发展不平衡引发心理失衡
        三、 暴力文化的渗透和影响
        四、 特定自然条件的刺激和诱发
    第二节 影响暴力犯罪心理形成的微观环境因素
        一、 家庭背景下暴力观念的代际传承
        二、 学校教育的缺陷对犯罪心理的影响
        三、 情境因素的诱发和影响
第五章 暴力犯罪心理的防治
    第一节 暴力犯罪心理矫治
        一、 开展心理矫治的必要性
        二、 心理矫治与犯罪人心理矫治的界定
        三、 犯罪人心理的矫正
        四、 犯罪人心理的治疗
    第二节 自我控制能力的培养
        一、 培养自我调节能力
        二、 培养自我监督能力
    第三节 影响暴力犯罪心理形成的社会环境的改善与治理
        一、 转变不当教育方式
        二、 营造良性文化氛围
        三、 完善矫治机构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后记

(6)传媒非正面校园新闻报道的特点及心理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非正面新闻”报导的特点
    (一) 失去校园报道的重心。
    (二) 以“噱头”吸引人眼球。
    (三) 不顾及未成人年的心理感受。
二、传媒进行非正面校园新闻报道的心理学动机
    (一) “沉默的螺旋”理论的解释。
    (二) 传播暴力的传播符合青少年的一些心理特点。
    (三) 传媒暴力可以给商业化了的媒体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三、非正面校园新闻报道与青少年犯罪心理形成
四、加强校园新闻报道的规范管理

(7)新媒介环境下传媒与青少年社会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传媒与青少年社会化研究现状和特点
    (一) 网络社会成为传媒与青少年社会化研究立论的背景
    (二) 传媒之于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研究多侧重于结果, 对于青少年的认知机制如何影响其处理传媒的信息进而如何作用于社会化的过程, 缺乏探究和阐述
    (三) 从研究对象上看, 存在着明显的不平衡现象;对研究对象的年龄界定以及概念使用上比较混乱, 对青少年不同发展阶段很少加以细分
    (四) 在研究方法上, 研究者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尝试, 但总的来看, 实证研究较少, 对策性的总结居多
二、未来的研究趋向
    (一) 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依然是研究重点, 手机媒体将成为下一个研究热点
    (二) 在内容上, 对传媒暴力和传媒色情等领域的研究将越来越成为关注的焦点
    (三) 未来的研究将更深入地关注青少年的社会文化心理机制、对传媒的认知和传媒社会化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
    (四) 在研究方法上, 实证性的研究将会更多地涌现

(8)中国目前法律传播中传媒暴力及对青少年犯罪行为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一、法律传播和传媒暴力的含义
二、法律传播中带有传媒暴力的原因
三、法律传播中传媒暴力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
    (一) 吸引和猎奇带来的麻醉负功能
    (二) 刻板印象和信任危机带来的社会价值观扭曲
    (三) 角色扮演和满足发泄欲望的模仿带来冲动犯罪
    (四) 传播的不平等带来的对已犯罪青少年再社会化的阻碍
    (五) 总结
四、关于削减法制文本中传媒暴力的设想

(10)传媒暴力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及社会控制的心理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传媒暴力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
    1. 传媒暴力影响青少年社会认知心理, 进而形成错误的社会态度
    2. 传媒暴力成为青少年模仿对象, 促使其形成犯罪人格
    3. 传媒暴力冲击主流价值观念, 导致部分青少年价值取向严重偏离正确方向
二、对传媒暴力吸引力的心理分析
    1.“沉默的螺旋”理论的解释
    2. 传媒暴力可以给商业化了的媒体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3. 传播暴力的传播符合青少年的心理特点
三、控制传媒暴力对犯罪影响的决策
    1. 政府的宏观调控
    2. 加强科技领域的研究开发, 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
    3. 加强家庭、学校和社会的保障体系

四、传媒暴力与青少年社会化(论文参考文献)

  • [1]社会互构论:青少年犯罪成因的新视角[J]. 常进锋,陈国栋. 青年发展论坛, 2019(02)
  • [2]网络暴力游戏对少年儿童道德发展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 徐亚文. 南昌大学, 2018(12)
  • [3]传媒中暴力镜头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J]. 张文飞. 党政干部学刊, 2018(02)
  • [4]个案工作介入儿童攻击行为的预防研究 ——以滨州市Z社区儿童S为例[D]. 王欣欣. 辽宁大学, 2016(02)
  • [5]暴力犯罪心理成因及防治研究[D]. 李欣. 吉林大学, 2014(03)
  • [6]传媒非正面校园新闻报道的特点及心理因素分析[J]. 李小利. 新闻天地(下半月刊), 2010(11)
  • [7]新媒介环境下传媒与青少年社会化研究[J]. 王玲宁. 当代青年研究, 2010(10)
  • [8]中国目前法律传播中传媒暴力及对青少年犯罪行为的影响[J]. 马婧. 传承, 2009(16)
  • [9]传媒暴力对青少年暴力行为的影响[J]. 徐小媛. 犯罪学论丛, 2006(00)
  • [10]传媒暴力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及社会控制的心理分析[J]. 陆时莉. 青少年犯罪问题, 2006(04)

标签:;  ;  ;  ;  ;  

媒体暴力与青少年社会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