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小麦综合节水技术

冬小麦综合节水技术

一、冬小麦综合节水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刘志良[1](2021)在《不同时间春灌一水对冬小麦生长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河北省冬小麦耕种面积和产量居全国前列,小麦生育期间自然降水量无法满足其正常生长所需,为实现稳产高产,以往该区冬小麦春季灌溉以二至三水为主,灌溉水需求量大。然而,河北省地表水资源匮乏,农业灌溉长期超采地下水,造成大面积的地下水降落漏斗区,引发了地面沉降等一系列地质灾害问题。在此背景下,河北省推行了节水压采制度,发展节水灌溉技术,降低冬小麦灌溉用水量是其主要措施之一。为缓解农业水资源高耗压力、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同时促进小麦生产可持续发展、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有必要开展减少冬小麦春季灌水次数至一次的研究,探明冬小麦适宜的春灌一水时间。本研究于2018-2020年在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节水农业试验站开展,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在冬小麦拔节期,设置拔节后0 d(AJ0)、拔节后5 d(AJ5)、拔节后10 d(AJ10)、拔节后15 d(AJ15)、拔节后20 d(AJ20)共5个春灌一水时间处理和无春灌(CK1)、春灌二水(CK2)2个对照处理,阐明不同时间春灌一水对冬小麦生长发育、产量、耗水规律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确定冬小麦适宜的春灌一水时间。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春灌一水条件下,随着灌水时间的推迟,两个试验年度冬小麦最终株高呈现了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规律,以AJ5处理最高,AJ0和AJ10处理次之,二者与之差异不显着;最大叶面积指数呈现降低的趋势。所有春灌一水处理的最终株高和最大叶面积指数均显着大于CK1,但小于CK2。春灌一水处理冬小麦开花期的旗叶长度、宽度和干重随灌水时间的推迟呈下降趋势,所有处理的旗叶性状均优于CK1。(2)春灌一水处理中,冬小麦抽穗至成熟期旗叶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值)、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Gs)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规律。SPAD最大值出现在花后7 d,其随着灌水时间推迟呈减小的趋势;Pn、Tr和Gs在开花至花后7 d达到最大值,随着灌水时间的推迟,冬小麦开花期旗叶Pn、Tr和Gs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两个试验年度Pn最大的处理分别为AJ15和AJ5。所有春灌一水处理花后7 d的SPAD值和开花期Pn均大于同时期的CK1,小于CK2。(3)两个试验年度,春灌一水处理中冬小麦地上部干物质量、花前干物质转运量和转运效率最大的处理均为AJ5,花后干物质积累量最大的处理分别为AJ5和AJ10,而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对籽粒的贡献率最大的处理依次为AJ20和AJ15。随着灌水时间的推迟,Logistic模拟下冬小麦平均灌浆速率和最大灌浆速率降低,但灌浆持续时间增长,理论最大千粒重增大。春灌一水条件下,冬小麦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和籽粒产量随着灌水时间的推迟均是先增大后减小,而千粒重逐渐增加;AJ5的籽粒产量最高,AJ10籽粒产量次之,二者间差异不显着但显着高于其他处理。两个试验年度,所有春灌一水处理的籽粒产量均大于CK1小于CK2,与CK1相比,AJ5和AJ10处理的产量分别增加52.18%~96.04%和49.84%~90.15%,差异均达显着水平;与CK2相比,AJ5和AJ10处理的籽粒产量依次降低0.80%~16.75%和3.79%~18.03%,其中2019-2020年差异达显着水平。(4)春灌一水条件下,冬小麦成熟期土壤剖面水分分布规律与拔节期灌水前相似,但相比拔节期灌水前,各处理冬小麦成熟期0~100 cm土层土壤含水率均有所下降,并且AJ15和AJ20处理100~200 cm土层含水率下降明显。春灌一水处理中,冬小麦耗水量(ET)随着灌水时间的推迟逐渐增大,水分利用效率(WUE)随灌水时间推迟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其中,AJ5的WUE最高,AJ0和AJ10次之,三者间差异不显着,但显着大于其他一水处理。与CK1相比,两个试验年度AJ5和AJ10处理冬小麦的ET分别增加26.6~158.1 mm和31.0~176.8 mm,WUE显着增加20.78%~41.07%和12.34%~37.50%;与CK2相比,AJ5和AJ10处理的ET显着降低81.5~99.2 mm和62.8~94.8 mm,WUE分别增加5.33%~18.47%和2.67%~10.19%。综合考虑冬小麦灌水量、生长发育特性、产量、耗水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等因素,冬小麦适期春灌一水可以获得较好的节水效果、较高的籽粒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从节水稳产高效的角度考虑,推荐河北省地下水超采区冬小麦春季限量灌溉一水的时间为拔节后5~10 d。

杨明达[2](2021)在《冬小麦-夏玉米地下滴灌节水增产机理及适宜模式研究》文中提出灌溉是维持并提高冬小麦和夏玉米产量的重要途径。然而河南省农业用水存在着水资源匮乏、地下水超采严重、缺乏高效灌溉技术及灌溉效率低下等诸多问题。因此,发展冬小麦-夏玉米粮食作物高效的节水灌溉技术及其相适应的灌溉管理对缓解区域农业用水危机、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及保证粮食安全有重要意义。本文研究灌溉方式及灌溉量对河南省冬小麦-夏玉米的生长特征、生理特性、土壤水分耗散动态、根系吸水规律、产量及水分利用的影响,一方面阐释地下滴灌作为一种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在冬小麦-夏玉米上的节水增产机理,另一方面优化冬小麦-夏玉米地下滴灌的灌水策略。同时,通过水分运移规律模拟、数值模拟及田间试验研究相结合优化与冬小麦-夏玉米地下滴灌相匹配的系统设计参数。1、地下滴灌提高中下层土壤水分含量并减少土壤水分波动,增强冬小麦和夏玉米生育中后期植株的生理活性,促进开花后干物质的积累及其向籽粒的转运。与地表滴灌相比,地下滴灌冬小麦产量增加5.812.5%;亏缺灌溉条件地下滴灌夏玉米产量增加3.419.9%。与地表滴灌相比,地下滴灌提高深层土壤水分提取量,降低灌溉水需求量,地下滴灌冬小麦和夏玉米的灌溉量分别平均降低7.013.9%和1.611.4%。地下滴灌未显着增加作物蒸散量,最终地下滴灌冬小麦和夏玉米的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比地表滴灌平均提高10.111.3%和4.88.7%。2、地下滴灌冬小麦和夏玉米上层根系(2050 cm)和下层根系(60100 cm)对土壤水分的吸收存在互补效应。除严重干旱处理[0.4ETc(Crop Evapotranspiration,作物蒸发蒸散量)]外,上层土壤在每个灌溉事件,各土层根系吸水速率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下层土壤从第二次灌溉事件开始,根系吸水速率则表现为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地下滴灌冬小麦和夏玉米上层土壤各层根系吸水速率随着滴灌量的增加而增加,下层土壤各层根系吸水速率则随滴灌量的增加而降低(0.4ETc除外)。冬小麦和夏玉米总的根系吸水量随滴灌水平的提高而增加。与1.0 ETc处理相比,0.8 ETc处理主要降低冬小麦灌浆初期和夏玉米灌浆后期的根系吸水量,导致其冬小麦和夏季玉米生长季节总根水吸收量分别下降了11.6%和5.8%。适度亏缺灌溉(0.8ETc)能够增加冬小麦和夏玉米深层根系(>70 cm)吸水量。3、与漫灌处理相比,1.0ETc处理增强植株的生理活性,提高开花后(吐丝后)冬小麦和夏玉米的干物质积累量及最终产量和生物量。1.0ETc处理能使冬小麦和夏玉米各土层根系吸水速率变化更平稳,并且1.0ETc处理冬小麦的根系吸水总量比漫灌处理提高9.8%。与漫灌处理相比,0.6ETc在获得相似冬小麦产量的同时节水7384 mm;0.6ETc或0.8ETc在获得相似夏玉米产量的同时节水3298 mm。4、与1.0ETc处理相比,0.6ETc或0.8ETc处理对花后地下滴灌冬小麦植株的生理特性无影响或影响较小,但它们促进籽粒灌浆,最终获得与1.0ETc处理相似或稍低的产量。与1.0ETc处理相比,0.6ETc或0.8ETc处理减少无效分蘖,降低蒸散量和生物量,提高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和收获指数。1.0ETc可以使地下滴灌夏玉米植株维持较高的生理活性,获得较高的生物量和产量。与1.0ETc处理相比,0.8ETc处理降低部分生育时期植株的生理活性,有降低产量的风险;但0.8ETc能够增加土壤水提取量,降低蒸散量,获得较高的水分利用效率。5、地下滴灌冬小麦适宜的灌水策略为以0.60.8ETc指导灌溉:对于较湿润地区,返青拔节后滴灌56次(开花前23次,灌溉周期为1520天;花后3次,灌溉周期为1015天),灌水定额为2535 mm,发生降雨时适当推迟灌溉,在灌浆中期终止灌溉。对于较干燥地区,返青拔节后滴灌6次(开花前3次,灌溉周期为1520天;花后3次,灌溉周期为1015天),灌水定额为2535 mm,灌浆中期终止灌溉。地下滴灌夏玉米适宜的灌水策略为以0.81.0ETc指导灌溉:拔节后灌溉67次(开花前3次,灌溉周期为1015天;花后34次,灌溉周期为1015天),灌水定额为3545 mm,发生降雨时适当推迟灌溉,在灌浆中期终止灌溉。6、HYDRUS-2D模型能够很好的模拟地下点源滴灌土壤水分的运移规律,模型的评价参数决定系数和模型效率分别为0.960.99和0.900.96,土壤含水量和湿润锋移动距离的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0290.032 cm3·cm-3和0.692.01 cm。通过HYDRUS-2D模型模拟优化和田间试验验证表明,滴灌带埋深30 cm,埋设间距60 cm是砂壤土条件下冬小麦-夏玉米粮食作物地下滴灌合理的布设参数。冬小麦-夏玉米地下滴灌的节水增产机理:1)提高中下层土壤水分含量,降低土面蒸发,减少土壤水分及根系吸水速率的波动,为作物根区创造更稳定的生长环境;2)提高深层及整个土壤剖面土壤水提取量,降低灌溉量;3)增强花后植株生理活性,促进花后干物质积累及向籽粒的转运。地下滴灌条件下,以0.60.8ETc指导冬小麦灌溉和0.81.0ETc指导夏玉米灌溉可以实现节水高产的目的;砂壤土条件下,冬小麦-夏玉米适宜的滴灌带埋深为30cm,布设间距为60 cm。

雷媛[3](2021)在《不同灌溉控制下限和计划湿润深度下冬小麦耗水特性及其模拟》文中指出灌溉控制下限和计划湿润深度的差异会对作物生长发育及水分、养分吸收利用产生很大的影响。通过改变计划湿润层深度和土壤含水率控制下限,可有效调控作物根区土壤水分的空间分布,并能实现作物根区局部水分胁迫,从而可以调节作物的产量及品质,并提高水分利用效率。本研究以冬小麦为研究对象,于2017-2018和2018-2019年生长季开展田间试验,研究冬小麦灌溉适宜的控制下限及计划湿润层深度。试验设置3个土壤含水率控制下限水平(土壤有效含水量的40%、50%、60%,分别记为L40、L50、L60)和3个计划湿润层深度水平(60 cm、80 cm、100cm,分别记为D60、D80、D100),完全组合为9个处理对麦田土壤水分进行调控,分析研究了因计划湿润层深度和土壤含水率控制下限差异所引起的土壤水分空间分布变化及对冬小麦水分消耗、群体生长、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影响。以试验数据为基础,基于RZWQM2模型对不同土壤含水率控制下限及计划湿润层深度组合梯度进行情景模拟,寻求最适合当地冬小麦的灌溉控制指标组合,为冬小麦的科学灌溉管理提供支持与指导。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计划湿润层深度越小、土壤含水率控制下限越高,灌水定额就会越小,灌水间隔也会越短。增大计划湿润层深度会使更多水分向深层土壤(60-100 cm)集聚,而中上层主要根系分布区受到水分胁迫的可能性会明显提高;如果结合提高土壤水分控制下限,则可有效减少水分胁迫现象的发生。随着计划湿润层深度的增加,或土壤含水率控制下限的提高,冬小麦全生育期总耗水量会逐步增加。计划湿润层深度较小,或土壤含水率控制下限较高,冬小麦的水分消耗会主要来源于表层和浅层土壤(0-40 cm)。计划湿润层深度设置越大,深层土壤贮水会越多,而深层土壤水分的利用并不与计划湿润层深度成正比,存在节水空间。(2)计划湿润层深度过高或土壤含水率控制下限过低,会抑制冬小麦叶片的生长和干物质的积累。土壤含水率下限60%的处理,穗粒数相对较多。随着土壤含水率控制下限的降低,千粒质量呈现出不断增大的趋势;在60 cm的较低计划湿润层深度下,千粒质量最大。土壤含水率控制下限越高,冬小麦籽粒产量越高;计划湿润层深度为80 cm时籽粒产量最高。计划湿润层深度降低、土壤含水率控制下限提高,冬小麦WUE呈现提高的趋势。在该试验的环境条件下,若以产量高低为评价指标,推荐采用“湿润层深80 cm+含水率下限60%”(D80L60)的灌溉控制模式;若以WUE高低为评价指标,推荐“湿润层深60 cm+含水率下限50%”(D60L50)或“湿润层深60cm+含水率下限60%”(D60L60)的灌溉控制模式,能实现节水稳产效果;若以IWUE为评定指标,则推荐选择“湿润层深80 cm+含水率下限40%”(D80L40),能实现灌溉水的最高效利用。(3)利用RZWQM2模型可以较为精确的模拟试验所在地冬小麦在不同灌溉控制模式下的生长发育及水分利用情况,模拟的不同土层含水量、LAI和籽粒产量数值与实测值吻合度良好。多情景模拟结果显示:模拟的不同处理灌水情况变化过程与田间试验实测的对应组合下的实际灌水情况完全一致。随着土壤含水率控制下限的提高,冬小麦籽粒产量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而对于计划湿润层深度,则在数值为55 cm时,对应的籽粒产量会达到最大值。综合考虑不同灌溉控制指标组合情景下的模拟结果,可以确定以IWUE最大作为冬小麦生产节水稳产性能的评定指标时,最优的灌溉控制指标组合为“湿润层深55 cm+含水率下限60%”(D55L60)。

马玉诏[4](2021)在《免耕冬小麦产量损失补偿效应及水分利用效率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免耕作为保护性耕作的一种,是减轻温室气体排放,固水保墒和改善区域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但免耕因土壤压实降低冬小麦出苗及单茎数,影响产量。针对华北平原免耕田因穗数降低造成冬小麦产量低,水分利用效率(WUE)下降问题,本论文在山东农业大学农学试验站,选择始于2015年的长期定位耕作试验田,探讨不同农艺措施(基因型、推迟灌拔节水和宽幅精播种植模式处理)对免耕冬小麦田减产的补偿效应及WUE差异,以期克服节水与高产间的矛盾,形成耕作、种植模式和灌溉模式的协同组合,为华北平原高效节水农业提供理论依据。本试验中,选取两种耕作方式(免耕,ZT;翻耕,CT)为基本处理,结合两种冬小麦基因型(泰农18号,TN18;济麦22号,JM22)、两种种植方式(宽幅精播种植方式,W;常规种植方式,G)、两种灌溉处理(拔节水正常灌溉,I1;拔节水推迟10 d灌溉,I2;该试验种植方式为W),测定土壤理化性状、土壤耗水、群体数量、干物质累积等冬小麦生育进程中的主要性状,分析各因素对免耕冬小麦产量和WUE损失的补偿效应。并通过根区水质模型(RZWQM2)模拟两种耕作方式免耕与翻耕下两种灌溉处理(I1和I2)的冬小麦耗水规律,分析冬小麦农田土壤含水量(SMC)、实际蒸发(AE)、实际蒸腾(AT)和实际耗水量(AET)差异(该试验种植方式为G)。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免耕对冬小麦产量及WUE的影响与翻耕处理相比,免耕条件下基因型、灌溉处理和种植方式各因素处理均增加了生育期内0–20 cm土层有机碳含量(SOC)和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MWD)、增加了10–30 cm土层大团聚体数量,增加了SMC;不同土层播前水分消耗量和耗水量(ET)有所降低,但因为免耕增加了0–30 cm土层土壤容重,单茎数和干物质积累量减少,花后干物质向籽粒的转运减少,穗数和穗粒数减少,最终造成产量损失(13.19%和15.87%)和WUE(10.7%和13.3%)降低。且随着免耕年限的增加,ZT与CT产量和WUE差距增大。2.泰农18对免耕冬小麦产量损失的补偿效应免耕条件下,TN18处理增加表层(0–20 cm)土层水分消耗,降低30–110 cm土层水分消耗,显着减少ET;土壤理化性状方面,TN18增加了团聚体稳定性,0–20 cm土层大团聚体数量、MWD和SOC均得到增加;微生物群落结构方面,TN18在0–10 cm土层增加了免耕处理减少的优势菌纲,且菌种丰度(Chao和Ace指数)和群落多样性(Shannon和Simpson指数)增加,物种分配均匀度(Shannoneven指数增加),OTUs增加;最终表现为TN18增加了开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和开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对籽粒的贡献率,增加穗数和穗粒数,增加产量,补偿免耕冬小麦产量损失。3.推迟拔节水灌溉对免耕冬小麦产量损失的补偿效应免耕条件下,拔节水推迟10 d灌溉显着增加穗数,提高籽粒产量(两年分别为3.06%和9.91%)。与拔节水正常灌溉相比,拔节水推迟10 d灌溉显着降低分蘖消亡,增加生育后期干物质累积,增加开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和开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对籽粒的贡献率。主要是因为拔节水推迟10 d灌溉有利于冬小麦吸收更深层(80–120 cm)土壤水分;降低0–20 cm土层土壤容重和几何平均直径(GMD),增加了大团聚体数量和MWD,提高了开花期至成熟期SOC(4.72%–5.99%)。4.宽幅精播种植方式对免耕冬小麦产量损失的补偿效应免耕条件下,土壤理化性状方面,宽幅精播处理降低0–20 cm土层容重、大团聚体数量和MWD,增加<0.25 mm团聚体粒级、GMD和SOC含量;微生物群落结构方面,宽幅精播处理增加了免耕处理0–20 cm土层优势菌纲的相对丰度,增加了0–10 cm土层Shannoneven指数,0–10 cm土层细菌群落分配均匀度高;最终表现为宽幅精播处理增加群体数量,提高干物质转运效率和干物质转运量对籽粒的贡献率,降低30–90 cm土层土壤水分消耗,减少ET,增加穗数和穗粒数,最终增加产量,提高WUE。5.RZWQM模型下不同耕作方式和灌溉处理对产量及WUE影响本研究利用翻耕下正常灌溉处理土壤水分数据对模型进行参数校正,统计评价指标均方根误差(RMSE)=2.85 cm,标准化均方根误差(NRMSE)=9.24%,平均相对误差(MRE)=6.87,R2=0.78。其中,30–90 cm土层SMC的模拟效果优于其他土层模拟效果。模型计算结果表明从播种到成熟期,免耕处理AE均小于翻耕,AT无显着差异,且免耕处理AE/AET小于翻耕,表明免耕处理降低ET主要通过降低冬小麦棵间蒸发量。拔节水推迟10 d灌溉处理增加实测产量,提高WUE,但模型中拔节水推迟10 d灌溉处理降低模拟产量,减少了模拟WUE值。表明RZWQM2模型对模拟拔节期轻度水分胁迫对作物生长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综上所述,TN18和宽幅精播种植方式均丰富了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TN18、拔节水推迟10 d灌溉和宽幅精播种植方式均通过减少表层土壤压实(容重),增加团聚体稳定性和SOC,提高花后干物质对籽粒转运,实现了免耕冬小麦产量损失的补偿,免耕冬小麦产量和WUE协同提升。

李梦月[5](2021)在《不同释放期控释肥及水氮用量对作物产量及水氮利用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水源紧缺和肥料过量施用是限制我国西北旱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影响因素。控释肥是一种具有长效节肥、高效增产的新型肥料,控释肥的应用效果及其对作物生长和水分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与释放期长短、灌水量和施肥量有密切关系。因而,本研究于关中平原地区开展冬小麦/夏玉米田间试验。试验采用裂区设计,以灌水量为主处理,施氮量和控释肥类型分别为副处理和次副处理,其中,灌水量设30、60和90 mm;冬小麦施氮量设0、75、150和225 kg·hm-2的施肥梯度;夏玉米施氮量为0、90、180和270 kg·hm-2;冬小麦控释肥类型包括释放期分别为60、120 d的聚氨酯包膜尿素(PCU60,PCU120),夏玉米控释肥类型包括释放期分别为60、90 d的聚氨酯包膜尿素(PCU60,PCU90),以普通尿素作为对照(CO)。获得如下主要研究进展:(1)明确了冬小麦/夏玉米获得较高产量的控释肥释放期及其水氮用量。控释肥类型为PCU120和PCU90时,冬小麦和夏玉米可分别获得最佳的作物产量,且控释肥类型、灌水量和氮肥用量显着地影响了作物产量。在不同的控释肥条件下,随着灌水量和氮肥用量的逐渐升高,作物产量表现出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且在灌水量和氮肥用量都为中水平时作物产量达到最高。在施用PCU120和PCU90的条件下,各自适宜的水肥用量区间分别为:冬小麦季(PCU120):47.72~52.28 mm、159.23~199.47 kg·hm-2;夏玉米季(PCU90):48.45~55.98 mm、176.81~195.99 kg·hm-2。两者所能获得的最高产量区间分别为:冬小麦,7744~7906 kg·hm-2(PCU120);夏玉米,9834~10075 kg·hm-2(PCU90)。(2)探明了控释肥释放期及水氮用量对冬小麦/夏玉米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规律。控释肥类型为PCU120和PCU90时,冬小麦和夏玉米的水分利用效率达到最大值,且控释肥类型、灌水量和氮肥用量显着地影响了作物水分利用效率。在冬小麦季不同类型肥料条件下,随着灌水量的增加,水分利用效率降低,而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其表现出先增加后减小的规律。因此,在灌水为低水平、施氮量为中水平时水分利用效率达到最高值。在夏玉米季不同类型肥料条件下,随着灌水和施氮量的增加,水分利用效率先增加后减小。因此,在灌水和施氮均为中水平时达到最高值。在施用PCU120和PCU90的条件下,其各自适宜的水肥用量区间分别为:冬小麦季(PCU120):23.79~31.31mm、129.98~174.71 kg·hm-2;夏玉米季(PCU90):46.50~54.02 mm、178.73~197.39 kg·hm-2。两者所能获得的最高水分利用效率区间分别为:2.14~2.19 kg·m-3(PCU120);2.45~2.66 kg·m-3(PCU90)。(3)明确了冬小麦/夏玉米获得较高氮肥表观利用率的控释肥释放期及其水氮用量。控释肥类型、灌水量和氮肥用量均显着地影响了氮肥表观利用率,且随着灌水量和施氮量的增加,氮肥表观利用率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规律。与普通尿素处理相比,施用控释肥能够显着提高作物的氮肥利用率。综合考虑增效节肥节水效果,冬小麦季推荐PCU120,夏玉米季推荐PCU90为适宜的控释肥类型。其各自适宜的水肥用量区间分别为:冬小麦季(PCU120):46.80~54.33mm、123.71~146.29 kg·hm-2;夏玉米季(PCU90):47.85~55.37 mm、119.96~136.30 kg·hm-2。两者所能获得的最高氮肥利用率区间分别为:48.28~51.17%(PCU120);49.70~51.22%(PCU90)。(4)探明了控释肥释放期及水氮用量对冬小麦/夏玉米降低土壤NO3--N残留的影响。灌水量、施氮量以及控释肥类型单因素均对冬小麦、夏玉米成熟期土壤NO3--N残留量有显着影响。土壤NO3--N残留量随着灌水量的增加表现出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在灌水量为中水平时达到最低值;随着施氮量的增加递增,在施氮量为低水平时达到最低值。与普通尿素处理相比,施用控释肥能够显着降低成熟期土壤硝态氮残留,冬小麦季PCU60处理较CO降低41.6%;PCU120处理较CO降低54.4%;夏玉米季PCU60处理较CO降低29.8%;PCU90处理较CO降低39.4%。综合来看,冬小麦季施用PCU120,夏玉米季施用PCU90对降低土壤硝态氮残留效果更佳。(5)明确冬小麦/夏玉米高产高效的控释肥释放期及其水氮用量。结合水氮生产函数及频率分析法,综合考虑冬小麦/夏玉米产量、水分利用效率、氮肥利用率及成熟期土壤硝态氮残留,冬小麦季推荐施用PCU120,夏玉米季推荐施用PCU90,两者各自适宜的水氮用量区间分别为:冬小麦季(PCU120)47.72~54.33 mm和159.23~174.71 kg·hm-2;夏玉米季(PCU90)48.45~54.02 mm和178.73~195.99kg·hm-2。该模式是适宜于关中平原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的水氮施用策略。

程思远[6](2021)在《黑龙港地区油葵综合效益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河北省是农业大省,旱地、半干旱地占耕地60%以上,且盐碱、沙薄地多。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以节水农业为依托,休耕绿养相结合发展生态休闲农业成为河北省推动新时代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的一个重要举措。黑龙港地区种植油葵兼具良好的产业延伸功能,能有效带动乡村旅游观光产业的发展,已成为高耗水作物小麦、玉米的主要替代作物。本文在综合分析河北省油葵种植现状的基础上,以黑龙港地区种植面积最大的两大新型经营主体为研究对象,运用将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进行组合赋权的方法,对经营主体春播油葵与冬小麦、夏播油葵与夏玉米的综合效益值进行比较分析,通过定性描述和定量计算,对当地政府、经营主体和关联农户的满意度进行测评,相关研究结果为研判油葵在黑龙港地区推广的可行性提供实证依据。本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通过详细分析河北省油葵种植现状,得出:河北省油葵种植面积与产量逐年递增,黑龙港地区发展油葵种植有一定的地域优势和巨大的市场潜力,已成为高耗水作物小麦、玉米的主要替代作物。油葵种植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优良品种缺乏,管理人员知识技能不足,油葵产业链条不完善,政策扶持力度小且关键环节缺位等问题。(2)通过在沧州河间兴丰农场推广春播油葵替代冬小麦,在邢台金沙河红薯岭种植合作社推广夏播油葵替代夏玉米,相较于已有种植结构,均能够取得较好的综合效益值。其中河间兴丰农场春播油葵综合效益值约为冬小麦的1.66倍,金沙河红薯岭种植合作社夏播油葵综合效益值约为夏玉米的1.67倍。(3)通过对当地政府、金沙河红薯岭种植合作社和关联农户进行油葵种植满意度测评,得出:在政府层面,在促进农民就业与增加农民收入、创新农业经营模式、完善公共基础服务设施和促进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四个方面持满意态度;在合作社层面,在增加合作社收入、合作社基础设施改善、塑造良好的合作社形象方面,合作社成员总体持满意态度,但在合作社种植规模、技术推广与培训、政府政策扶持与信息服务方面,合作社少数人持不满意态度;在流转土地农户层面,以288户农户为样本,得出持满意态度的农户占80.56%,持不满意态度的农户占19.44%。针对上述结论,本文提出政府要加强政策扶持力度,科研院所加大油葵技术研发和推广服务力度,龙头企业提升油葵产业化水平的对策建议。

张辛悦[7](2020)在《黑龙港流域冬小麦、玉米旱作节水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认为河北省水资源严重短缺,地下水的过度开采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恶劣影响,黑龙港地区深层地下水过度超采已严重阻碍本地区农业持续发展。因而,推行农业压采措施,研究合理的节水种植模式,选用抗旱节水品种十分必要。本研究在节水农业压采措施实行背景下,通过在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深州市试验站开展田间试验,进行了季节性休耕节水技术研究和冬小麦抗旱节水品种配套灌溉技术研究,并联系实际生产,评价两项压采措施实际节水效果。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小麦/玉米一年两作种植模式下,冬小麦在足墒播种前提下,种植抗旱节水品种小麦时可选用衡4399、衡观35和衡4444三个品种,根据降雨选择春季节水灌溉模式,生育期降雨量大于130 mm时可选择春季1水灌溉模式,灌水量为75 mm,降雨量小于130 mm时可选择春季灌溉2水模式,灌水量为150 mm,春季灌溉1水时最佳时期为拔节后5天~15天,此时产量较高,灌溉水利用效率较高。冬小麦抗旱节水品种配套灌溉技术节水效果较好,种植冬小麦抗旱节水品种在实际生产中也符合田间试验表明的随着灌水量增多,产量在一定范围内增加,灌水量过多产量反而下降的规律,由于灌溉模式粗放,部分种植小麦抗旱节水品种的村庄并没有达到预期的节水效果,推行措施的同时迫切需要技术指导,从而辅助措施更好的实行,达到好的地下水压采效果。(2)季节性休耕政策实行下玉米一年一作种植时可选用稳产的登海605品种,根据不同品种的特性来选择种植的密度达到目标产量,根据年情来选择灌溉制度,播期较晚时,应减少灌溉次数,适宜的播期为6月上旬到6月20日,一年一作种植模式产投比高于一年两作且起到节水节肥的作用。实际生产中休耕措施的节水效果非常好,但播期普遍比较提前,在灌水量相差不多前提下,均低于田间试验中播期为6月5日和6月20日的灌溉水利用效率,措施实行时应给予合理的种植建议。综上,本研究探明了黑龙港地区实行季节性休耕玉米的节水高产种植模式和冬小麦抗旱节水品种春季节水灌溉模式,为指导节水栽培实践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联系实际生产,科学评价了两项压采措施的真实节水效果,以及措施实行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更有针对性的对实际生产提供建议。

徐悦悦[8](2020)在《少免灌条件下冬小麦田温室气体排放对水分调控的响应》文中提出温室气体(CO2、CH4和N2O)大量排放是全球气候变暖及其引起的一系列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其中农业生产活动是温室气体的第二大来源,约占全球人为排放的13.5%,且在不断增加。近年来,少免灌技术作为一种新的节水高效灌溉技术以其显着的增温保墒作用在水资源紧缺的干旱和半干旱地区中被广泛采用。值得关注的是,少免灌技术在提高作物产量的同时,土壤水热的改变和地膜的使用总是影响着温室气体的排放。为探明沟垄集雨条件下少免灌对冬小麦田土壤呼吸效应和土壤N2O排放特征及其影响机理、温室气体排放规律及综合增温潜势(Global warming potential,GWP)的影响,本研究于2017.10-2018.06和2018.10-2019.06年间在冬小麦生育期设置了三种降雨年型(丰水年P1:275mm,平水年P2:200mm,欠水年P3:125 mm)和4个补灌量(150、75、37.5和0 mm)水平,并以传统畦灌(TF)为对照,对少免灌(RF)条件下农田N2O、CO2、CH4排放特征及其影响因子、综合增温潜势以及气体排放强度(greenhouse gas emission intensity,GHGI)进行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冬小麦生育期275 mm雨量下,少免灌和传统畦灌比较,同一补灌量处理间的土壤呼吸速率差异不显着。在200、125 mm雨量下,同一补灌量处理的少免灌较传统畦灌的土壤呼吸速率分别提高了12.59%-27.69%、2.16%-22.20%。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温度对土壤呼吸速率的影响大于土壤含水量。在降雨量为275、200和125 mm的降雨年型下,少免灌的农田水温对土壤呼吸的决定系数小于传统畦灌,随着降雨量及补灌量的降低,其决定系数呈现提高的趋势。(2)少免灌可增加冬小麦田0-20和20-40 cm土层土壤微生物呼吸强度。在冬小麦生育期275 mm降雨条件下,在0-20和20-40 cm土层,同一补灌量下少免灌较传统畦灌处理冬小麦全生育期平均土壤微生物呼吸强度分别增加了2.47%-21.67%和3.28%-7.10%,其中只有不进行补灌的处理在表层达到显着性差异。在200和125 mm降雨条件下,在0-40 cm土层,当补灌量≥75 mm时,与传统畦灌相比,少免灌处理的土壤微生物呼吸分别增加了2.29%-14.29%(补灌量为150 mm的处理)和3.25%-16.67%(补灌量为75 mm的处理),处理间均未达到显着差异。当补灌量<75mm时,少免灌处理的土壤微生物呼吸较传统畦灌分别增加了4.08%-34.62%(补灌量为37.5 mm的处理)和7.90%-36.00%(补灌量为0 mm的处理),在冬小麦生育后期达到显着性差异。(3)在冬小麦生育期275 mm雨量下,在同一生育时期,少免灌处理的N2O排放通量较传统畦灌显着降低了21.62%-30.72%(P<0.001),土壤水分含量增加了6.26%-8.82%(P>0.05),硝态氮含量降低了1.71%-16.24%(P>0.05),反硝化酶含量增加了0.2%-24.16%。而在200和125mm降雨量下,少免灌处理的N2O排放通量较传统畦灌分别增加了3.66%-12.46%和6.08%-15.57%(P>0.05),土壤水分含量分别增加了6.13%-11.49%和8.05%-13.88%,土壤硝态氮含量分别降低了11.0%-21.42%和19.93%-34.44%,反硝化酶含量分别增加了0.01%-24.08%和3.40%-12.73%。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在少免灌处理中,影响N2O排放的主要因素为土壤水分含量和土壤速效氮含量,二者可解释N2O排放通量的94.37%;而在传统畦灌中,影响其排放的主要因素是土壤水分含量和反硝化酶含量,二者可解释N2O排放通量的85.81%。(4)在冬小麦生育期275 mm雨量下,补灌量相同时,少免灌较传统畦灌N2O排放通量降低了3.30%-23.78%,CO2排放通量增加了5.93%-6.45%,GHGI显着降低了5.01%-23.72%(P<0.05)。在200和125 mm降雨条件下,与传统畦灌相比,同一补灌水平下,少免灌处理的N2O排放通量分别增加了4.18%-10.8%和5.05%-13.53%,CO2排放通量分别增加了7.83%-13.72%和17.49%-32.46%,GHGI分别显着(P<0.05)降低了25.57%-35.35%和6.22%-30.20%。在这三种降雨量下,冬小麦田对CH4的吸收均随着补灌量的减少呈现增强的趋势。综上所述,在冬小麦生育期多雨条件下,与传统畦灌相比,采用少免灌补灌75mm水量节水增产效果显着,且可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在冬小麦生育期降雨正常条件下,少免灌补灌150 mm和畦灌相比在获得高产的同时可不显着增加温室气体排放强度,补灌75 mm可在节水增产的同时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在冬小麦生育期降雨较少的情况下,少免灌补灌150 mm可保证作物产量,但同时也增加了温室气体排放强度。研究结果对预测未来气候变化条件下CO2和N2O的排放趋势并制定相应的农田水分管理减排措施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可在节水的前提下,为农田温室气体减排和建立作物高产体系提供理论依据。

谷祥辉[9](2020)在《基于多时相遥感数据的冬小麦休耕节水效应研究》文中指出实行耕地休耕是减少地下水用水量、涵养地下水源的有效方法,近年国家和地方政府均出台了相关冬小麦休耕政策,河北省连续多年开展耕地轮作休耕。在此背景下,定量研究冬小麦休耕带来的节水效应,为休耕地节水效果提供数据参考和理论依据,有助于合理调整作物布局、保持土地质量,对合理利用水资源、提高农业水资源利用率等都具有现实意义。本文以河北省为研究区,使用哨兵2数据构建时间序列植被指数,应用图像分割方法分割出图像对象,将图像对象的时序植被指数与参考植被指数曲线进行匹配,提取2019年冬小麦种植区和冬小麦休耕区,同时,针对研究区范围过大,存在物候偏移的特点,引入时间加权动态时间扭曲算法(TWDTW)作为匹配算法,并以高分辨率影像以及河北省公布的冬小麦面积,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针对蒸散量反演难以兼顾时间尺度与空间尺度的现状,本文以哨兵2数据为主反演蒸散量,Landsat8和MODIS温度产品融合生成融合地表温度作为哨兵2缺少的地表温度的补充。对同日同区域哨兵2反演结果与Landsat8反演结果进行对比发现,哨兵2反演结果与Landsat8反演结果在空间分布、数值分布、细节纹理上高度一致;二者反演数值的均方根误差为0.1193,差别极小,线性回归系数为0.9575,哨兵2的细节纹理优于Landsat8反演结果。同时使用站点蒸发皿测量值和站点气象数据计算值分别进行了定性和定量检验,有效证明了使用哨兵2反演蒸散量的可行性。基于SEBS模型,使用河北省2019年1-7月所有低云量哨兵2数据计算地表反照率、植被指数、叶面积指数、植被覆盖度、地表比辐射率,结合融合地表温度以及气象数据,反演出河北省115个日期的蒸散量,并逐月合成月累积蒸散量。结果显示,河北省冬小麦种植区和休耕区1-6月蒸散量整体逐渐增加,7月份略有减少。冬小麦的蒸散量在2-6月均高于休耕地,1月份相同,7月份低于休耕地,大部分地市冬小麦与休耕地的蒸散量之差在不同月份的关系为4月>5月>3月>6月>2月>1月>7月。整体来看,冬小麦种植区与休耕地在整个生长季的蒸散量相差66.87mm,约合亩均节水44m3。除蒸散耗水外,冬小麦亩均灌溉量为180m3,冬小麦整个生长季相对休耕地亩均节水约224m3。

张震[10](2020)在《夜间增温下水分管理/播期对稻麦生长和温室气体排放影响及估算》文中研究说明水稻和小麦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气候变暖对稻麦生产和农田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受到广泛关注。气候变暖具有昼夜增温不对称性,夜间增温幅度大于白天。水稻节水灌溉和小麦适时晚播是稻麦生产应对气候变化的农田管理措施。夜间增温下水稻节水灌溉和小麦适时晚播对稻麦生产及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目前尚不明确。稻麦抽穗期和开花期是影响产量的关键期,也是甲烷(CH4)和氧化亚氮(N2O)排放的重要时期。因而,实时、准确、快速监测稻麦抽穗、开花进程及估算土壤CH4、N2O排放,是稻麦生产和农田减排的重要前提。地面高光谱遥感具有高分辨率、实时、快速、无损等优点,已广泛用于作物长势监测。但是,基于地面高光谱遥感量化监测稻麦抽穗期、开花期及估算农田CH4、N2O排放的研究鲜有报道。因此,在田间条件下开展了夜间增温下水稻节水灌溉及冬小麦适时晚播试验,研究了夜间增温下水稻节水灌溉/冬小麦适时晚播对稻麦生长、农田CH4和N2O排放及冠层光谱特征等方面的影响,并基于冠层光谱构建了监测稻麦抽穗、开花进程和估算农田CH4、N2O排放的模型。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夜间增温降低了两种灌溉方式下水稻分蘖数、净光合速率、分蘖期后的地上生物量和叶面积指数;夜间增温对水稻株高的影响与灌溉方式及生长阶段有关。夜间增温对冬小麦株高、叶面积指数、地上生物量和净光合速率的影响因播期不同存在差异;与正常播种相比,适时晚播显着降低了两种温度(夜间增温和不增温)条件下冬小麦冬前分蘖数、株高、地上生物量、叶面积指数和分蘖-拔节期的净光合速率。(2)夜间增温对稻田土壤CH4和N2O排放的影响因灌溉方式不同存在差异。在传统灌溉条件下,夜间增温降低了水稻土CH4排放通量和累积排放量,但提高了晒田后N2O排放通量和累积排放量。在节水灌溉条件下,夜间增温提高了水稻土CH4排放通量和累积排放量,但降低了水稻土N2O排放通量与累积排放量。两种温度条件下,节水灌溉处理的水稻土壤全球增温潜势(GWP)和温室气体排放强度(GHGI)均低于传统灌溉。夜间增温提高了两种播期下冬小麦土壤CH4排放通量和累积排放量,但对冬小麦土壤N2O排放的影响因播期而异。夜间增温显着增加了正常播种下小麦田GWP和GHGI,但未显着影响适时晚播下小麦田GWP和GHGI。(3)两种灌溉方式下,夜间增温均提高了水稻拔节期的近红外波段反射率、红边幅值和红边面积,但降低了随后采样期的水稻近红外波段反射率、红边幅值和红边面积。两种播期条件下,夜间增温均提高了冬小麦拔节期和孕穗期的近红外波段反射率、红边幅值和红边面积,但降低了冬小麦抽穗期和开花期的近红外平台反射率、红边幅值和红边面积。(4)夜间增温使水稻抽穗进程在两种水分条件下均较不增温提前;节水灌溉使水稻抽穗进程在两种温度条件下均较传统灌溉提前。新构建的光谱指数(R734-R838)/(R734+R838-2R812)为监测水稻抽穗率效果最好的光谱指数。夜间增温使冬小麦开花进程在两种播期条件下均较不增温提前;适时晚播使冬小麦开花进程在两种温度条件下均较正常播种推迟。新构建的光谱指数(R446-R472)/(R446+R472)为监测冬小麦开花率效果最好的光谱指数。(5)综合比较所有两波段光谱指数(归一化光谱指数、差值光谱指数、比值光谱指数)、三波段光谱指数(4/)(5)+6))、(4)-5))/(4)+6))、(4)-6))/(5)-6))和(4)-5))/(4)+5)-26)))和已有光谱指数在估算稻麦土壤CH4和N2O排放的模型精度,结果表明:(R1139-R960)/(R1139+R960-2R944)和(R656-R686)/(R656+R686)分别为估算水稻和小麦土壤CH4排放通量的最佳光谱指数。(R956-R456)/(R955-R456)和(R849-R850)/(R849+R1300)分别为估算水稻和小麦土壤N2O排放通量的最佳光谱指数。

二、冬小麦综合节水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冬小麦综合节水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不同时间春灌一水对冬小麦生长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小麦灌溉制度研究进展
        1.2.2 灌溉对小麦形态发育指标的影响研究进展
        1.2.3 灌溉对小麦生理生态指标的影响研究进展
        1.2.4 灌溉对小麦干物质积累和产量形成的影响研究进展
        1.2.5 灌溉对小麦耗水规律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图
    1.5 创新点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区概况
    2.2 试验设计
    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2.3.1 土壤含水率
        2.3.2 形态发育指标
        2.3.3 生理生态指标
        2.3.4 地上部干物质
        2.3.5 籽粒灌浆特性
        2.3.6 籽粒产量及产量构成
        2.3.7 耗水量与水分利用效率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灌水处理对冬小麦形态发育指标的影响
        3.1.1 株高
        3.1.2 叶面积指数
        3.1.3 旗叶性状
    3.2 不同灌水处理对冬小麦生理生态指标的影响
        3.2.1 叶绿素相对含量
        3.2.2 净光合速率
        3.2.3 蒸腾速率
        3.2.4 气孔导度
    3.3 不同灌水处理对冬小麦干物质积累和产量形成的影响
        3.3.1 地上部干物质量
        3.3.2 干物质转运
        3.3.3 籽粒灌浆特性
        3.3.4 籽粒产量及产量构成
        3.3.5 产量与产量构成的相关性
    3.4 不同灌水处理对冬小麦耗水特性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3.4.1 土壤剖面水分分布
        3.4.2 耗水特性
        3.4.3 水分利用效率
    3.5 冬小麦春灌一水效果分析
4 讨论
    4.1 不同灌水处理对冬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4.2 不同灌水处理对冬小麦产量形成的影响
    4.3 不同灌水处理对冬小麦耗水特性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4.4 展望
5 结论
6 参考文献
7 致谢
8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2)冬小麦-夏玉米地下滴灌节水增产机理及适宜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中英文缩写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地下滴灌研究综述
        1.2.1 国内外地下滴灌技术发展历程
        1.2.2 地下滴灌土壤水分运移研究进展
        1.2.3 作物生长发育对地下滴灌的响应特征
        1.2.4 地下滴灌水分利用效率研究进展
        1.2.5 地下滴灌系统设计参数研究进展
        1.2.6 地下滴灌灌溉管理研究进展
    1.3 本研究科学问题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 灌溉方式对比试验
        2.1.1 试验地概况
        2.1.2 滴灌系统安装
        2.1.3 田间管理
    2.2 地下滴灌根系吸水规律研究试验
        2.2.1 试验地概况
        2.2.2 试验设计
        2.2.3 田间管理
    2.3 地下滴灌适宜性灌水策略研究试验
        2.3.1 试验地概况
        2.3.2 试验设计
        2.3.3 田间管理
    2.4 水分运移规律模拟试验及田间验证
        2.4.1 水分运移规律模拟模拟试验
        2.4.2 HYDRUS-2D模型模拟
        2.4.3 田间验证试验
    2.5 指标测定与方法
        2.5.1 土壤物理及化学性状
        2.5.2 植株形态及生理指标
        2.5.3 相关指标计算
    2.6 数据统计与分析
第三章 不同灌溉方式对冬小麦-夏玉米生理特性及土壤水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3.1 试验设计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不同灌溉方式对冬小麦-夏玉米生理特性的影响
        3.2.2 不同灌溉方式对冬小麦-夏玉米干物质分配及产量的影响
        3.2.3 不同灌溉方式对冬小麦-夏玉米土壤水分提取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3.3 讨论
        3.3.1 灌溉方式和水分调控对冬小麦-夏玉米生理特性、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
        3.3.2 灌溉方式和水分调控对冬小麦-夏玉米土壤水分变化动态及土壤水提取的影响
        3.3.3 灌溉方式和水分调控对冬小麦和夏玉米蒸散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地下滴灌条件下冬小麦-夏玉米根系吸水动态研究
    4.1 试验设计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土壤贮水量消耗随时间的变化趋势
        4.2.2 冬小麦和夏玉米根系吸水速率
        4.2.3 冬小麦和夏玉米的根系吸水量
        4.2.4 冬小麦和夏玉米不同土层的根系吸水量及占比
    4.3 讨论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地下滴灌冬小麦-夏玉米产量、蒸散量及水分利用效率对不同滴灌量的响应
    5.1 试验设计
    5.2 结果与分析
        5.2.1 地下滴灌冬小麦-夏玉米的群体变化特征
        5.2.2 不同滴灌量和灌溉方式对冬小麦-夏玉米生理特性的影响
        5.2.3 不同滴灌量和灌溉方式对冬小麦-夏玉米产量的影响
        5.2.4 不同滴灌量和灌溉方式对冬小麦和夏玉米蒸散量与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5.2.5 地下滴灌冬小麦和夏玉米的产量响应系数
    5.3 讨论
        5.3.1 冬小麦和夏玉米生理特性对不同滴灌量的响应
        5.3.2 冬小麦和夏玉米产量对不同滴灌量的响应
        5.3.3 冬小麦蒸散量及水分利用效率对不同滴灌量的响应
        5.3.4 地下滴灌和漫灌对冬小麦和夏玉米生长的影响
        5.3.5 地下滴灌冬小麦和夏玉米的产量响应系数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地下滴灌冬小麦-夏玉米适宜灌水策略研究
    6.1 试验设计
    6.2 结果与分析
        6.2.1 蒸散量、滴灌量与产量的相关关系
        6.2.2 蒸散量、滴灌量与水分利用效率的相关关系
        6.2.3 地下滴灌冬小麦和夏玉米灌水定额及灌溉频率
    6.3 讨论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地下滴灌系统关键参数研究
    7.1 试验材料与设计
    7.2 结果与分析
        7.2.1 土壤水分运移规律模拟
        7.2.2 HYDRUS-2D模型模拟
        7.2.3 田间试验验证
    7.3 讨论
    7.4 本章小结
        7.4.1 通过土壤水分运移规律模拟得出的结论
        7.4.2 通过HYDRUS-2D模型模拟水分运移得出的结论
        7.4.3 通过田间验证得出的结论
第八章 主要结论、创新点及研究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研究特色和创新点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Abstract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3)不同灌溉控制下限和计划湿润深度下冬小麦耗水特性及其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实时灌溉控制指标研究进展
        1.2.2 基于土壤水分的灌溉控制指标研究进展
        1.2.3 适用于冬小麦的农业系统模型研究进展
        1.2.4 RZWQM模型简介及研究进展
    1.3 研究切入点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区概况
    2.2 试验设计与试验材料
        2.2.1 试验设计方案
        2.2.2 灌水时间及灌水定额的确定
        2.2.3 田间栽培管理
    2.3 试验观测项目及方法
        2.3.1 土壤贮水量测定
        2.3.2 土壤贮水量计算
        2.3.3 作物耗水量
        2.3.4 生长发育过程调查
        2.3.5 籽粒产量测定
        2.3.6 水分利用效率
    2.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方法
    2.5 模型评价指标
第三章 不同灌溉控制条件对灌水量及麦田土壤水分分布的影响
    3.1 不同灌溉控制条件下的灌水情况
    3.2 不同灌溉控制条件下土壤含水率变异特性
    3.3 不同灌溉控制条件下麦田土壤水分分布
        3.3.1 不同灌溉控制条件下灌水后土壤水分剖面分布
        3.3.2 不同灌溉控制条件对应计划湿润层深度内土壤水分动态变化
        3.3.3 不同灌溉控制条件下全生育期土壤水分层间分布
    3.4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不同灌溉控制条件对麦田耗水情况的影响
    4.1 不同灌溉控制条件下的总耗水量
    4.2 不同灌溉控制条件下土壤层间耗水规律
    4.3 不同灌溉控制条件下的耗水来源
    4.4 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不同灌溉控制条件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5.1 不同灌溉控制条件对株高、叶面积的影响
    5.2 不同灌溉控制条件对生物量累积的影响
    5.3 不同灌溉控制条件对冬小麦产量及构成要素的影响
    5.4 不同灌溉控制条件对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5.5 小结与讨论
第六章 基于RZWQM2模型的冬小麦灌溉指标优化
    6.1 模型模拟试验方案优化
    6.2 RZWQM2模型率定和验证
        6.2.1 土壤水分模块率定和验证
        6.2.2 作物生长模块率定和验证
    6.3 冬小麦优化灌溉控制指标模拟研究
        6.3.1 不同水分处理对灌水量及灌水次数的影响
        6.3.2 不同水分处理对冬小麦产量及灌水利用效率的影响
    6.4 小结与讨论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1.1 不同灌溉控制条件对麦田土壤水分分布的影响
        7.1.2 不同灌溉控制条件对麦田水分利用的影响
        7.1.3 不同灌溉控制条件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7.1.4 基于RZWQM2模型的华北地区冬小麦灌溉控制条件的优化
    7.2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4)免耕冬小麦产量损失补偿效应及水分利用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地点
    2.2 试验设计
    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2.4 统计分析
3 结果分析
    3.1 不同基因型冬小麦对免耕产量及WUE的影响
        3.1.1 土壤理化性状
        3.1.1.1 土壤容重
        3.1.1.2 土壤团聚体
        3.1.1.3 土壤有机碳
        3.1.2 土壤根际微生物
        3.1.2.1 纲水平菌落结构分析
        3.1.2.2 土壤细菌Alpha多样性指数
        3.1.3 土壤水分含量
        3.1.3.1 冬小麦生育期土壤水分含量
        3.1.3.2 播前土壤水分消耗量
        3.1.3.3 耗水量
        3.1.4 群体发育动态
        3.1.5 干物质累积
        3.1.5.1 干物质积累量
        3.1.5.2 干物质转运
        3.1.6 产量
        3.1.7 水分利用效率
        3.1.8 小结
    3.2 不同拔节期灌溉处理对免耕冬小麦产量及WUE的影响
        3.2.1 土壤理化性状
        3.2.1.1 土壤容重
        3.2.1.2 土壤团聚体
        3.2.1.3 土壤有机碳
        3.2.2 土壤水分含量
        3.2.2.1 冬小麦生育期土壤水分含量
        3.2.2.2 播前土壤水分消耗量
        3.2.2.3 耗水量
        3.2.3 群体发育动态
        3.2.4 干物质累积
        3.2.4.1 干物质积累量
        3.2.4.2 干物质转运
        3.2.5 产量
        3.2.6 水分利用效率
        3.2.7 小结
    3.3 种植方式对免耕冬小麦产量及WUE的影响
        3.3.1 土壤理化性状
        3.3.1.1 土壤容重
        3.3.1.2 土壤团聚体
        3.3.1.3 土壤有机碳
        3.3.2 土壤根际微生物
        3.3.2.1 纲水平菌落结构分析
        3.3.2.2 土壤细菌Alpha多样性指数
        3.3.3 土壤水分含量
        3.3.3.1 冬小麦生育期土壤水分含量
        3.3.3.2 播前土壤水分消耗量
        3.3.3.3 耗水量
        3.3.4 群体发育动态
        3.3.5 干物质累积
        3.3.5.1 干物质积累量
        3.3.5.2 干物质转运
        3.3.6 产量
        3.3.7 水分利用效率
        3.3.8 小结
    3.4 基于RZWQM2 模型模拟不同耕作方式与灌溉处理下冬小麦产量及WUE
        3.4.1 模型校准与验证
        3.4.2 模型模拟分析
        3.4.2.1 实际蒸发和蒸腾的计算
        3.4.2.2 ET、产量和WUE的模拟
        3.4.3 小结
4 讨论
    4.1 耕作方式对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4.2 基因型对免耕冬小麦产量及WUE的补偿
    4.3 推迟灌溉对免耕冬小麦产量及WUE的补偿
    4.4 宽幅精播种植方式对免耕冬小麦产量及WUE的补偿
    4.5 RZWQM2 模型对冬小麦产量及WUE的模拟
    4.6 展望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5)不同释放期控释肥及水氮用量对作物产量及水氮利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缓/控释肥的定义及种类
        1.2.2 缓/控释肥的优缺点及其养分释放机制
        1.2.3 缓/控释肥研发现状
        1.2.4 控释肥对作物产量的影响研究
        1.2.5 控释氮肥对作物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
        1.2.6 控释肥对土壤及环境的影响研究
        1.2.7 控释肥释放期对作物生长的影响研究
        1.2.8 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
        1.3.1 不同释放期控释肥及水氮用量对冬小麦/夏玉米产量的影响
        1.3.2 不同释放期控释肥及水氮用量对冬小麦/夏玉米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1.3.3 不同释放期控释肥及水氮用量对冬小麦/夏玉米氮素利用与残留的影响
        1.3.4 基于产量和水氮利用的控释肥优选策略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
    2.2 试验设计
    2.3 指标测定与计算方法
        2.3.1 产量的测定
        2.3.2 作物生育期耗水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测定
        2.3.3 植物全氮的测定
        2.3.4 土壤硝态氮含量的测定
        2.3.5 交互效应值的计算
        2.3.6 基于频率分析的最佳水肥用量区间的确定
    2.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第三章 不同释放期控释肥及水氮用量对冬小麦/夏玉米产量的影响
    3.1 不同释放期控释肥及水氮用量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3.1.1 水肥用量对不同释放期控释肥增产效果的影响
        3.1.2 控释肥类型与灌水量/施氮量之间的交互效应
        3.1.3 不同控释肥类型下冬小麦产量的水氮耦合效应
        3.1.4 控释肥较尿素的理论最大增产节肥节水效果
        3.1.5 基于频率分析的产量最佳水肥用量区间及其增产节水节肥效果
    3.2 不同释放期控释肥及水氮用量对夏玉米产量的影响
        3.2.1 水肥用量对不同释放期控释肥增产效果的影响
        3.2.2 控释肥类型与灌水量/施氮量之间的交互效应
        3.2.3 不同控释肥类型下夏玉米产量的水氮耦合效应
        3.2.4 控释肥较尿素的理论最大增产节肥节水效果
        3.2.5 基于频率分析的产量最佳水肥用量区间及其增产节水节肥效果
    3.3 讨论
    3.4 小结
第四章 不同释放期控释肥及水氮用量对冬小麦/夏玉米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4.1 不同释放期控释肥及水氮用量对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4.1.1 水肥用量对不同释放期控释肥水分利用效率增加效果的影响
        4.1.2 控释肥类型与灌水量/施氮量之间的交互效应
        4.1.3 不同控释肥类型下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的水氮耦合效应
        4.1.4 控释肥较尿素的理论最大节水节肥及水分利用效率增加效果
        4.1.5 基于频率分析的最佳水肥用量区间及其增效节水节肥效果
    4.2 不同释放期控释肥及水氮用量对夏玉米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4.2.1 水肥用量对不同释放期控释肥水分利用效率增加效果的影响
        4.2.2 控释肥类型与灌水量/施氮量之间的交互效应
        4.2.3 不同控释肥类型下夏玉米水分利用效率的水氮耦合效应
        4.2.4 控释肥较尿素的理论最大节水节肥及水分利用效率增加效果
        4.2.5 基于频率分析的最佳水肥用量区间及其增效节水节肥效果
    4.3 讨论
    4.4 小结
第五章 不同释放期控释肥及水氮用量对冬小麦/夏玉米氮素利用与残留的影响
    5.1 不同释放期控释肥及水氮用量对冬小麦氮肥表观利用率的影响
        5.1.1 水肥用量对不同释放期控释肥氮肥表观利用率增加效果的影响
        5.1.2 控释肥类型与灌水量/施氮量之间的交互效应
        5.1.3 不同控释肥类型下冬小麦氮肥表观利用率的水氮耦合效应
        5.1.4 控释肥较尿素的理论最大氮肥表观利用率增加效果
        5.1.5 基于频率分析的最佳水肥用量区间及其增效节水节肥效果
    5.2 不同释放期控释肥及水氮用量对夏玉米氮肥表观利用率的影响
        5.2.1 水肥用量对不同释放期控释肥氮肥表观利用率增加效果的影响
        5.2.2 控释肥类型与灌水量/施氮量之间的交互效应
        5.2.3 不同控释肥类型下夏玉米氮肥表观利用率的水氮耦合效应
        5.2.4 控释肥较尿素的理论最大氮肥表观利用率增加效果
        5.2.5 基于频率分析的最佳水肥用量区间及其增效节水节肥效果
    5.3 不同释放期控释肥及水氮用量对冬小麦成熟期硝态氮残留的影响
        5.3.1 水肥用量对不同释放期控释肥降低硝态氮残留效果的影响
        5.3.2 不同控释肥类型下冬小麦的水氮耦合效应
    5.4 不同释放期控释肥及水氮用量对夏玉米成熟期硝态氮残留的影响
        5.4.1 水肥用量对不同释放期控释肥降低硝态氮残留效果的影响
        5.4.2 不同控释肥类型下夏玉米的水氮耦合效应
    5.5 讨论
    5.6 小结
第六章 结论
    6.1 结论
    6.2 本研究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6)黑龙港地区油葵综合效益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油葵的研究现状
        1.3.2 农作物综合效益研究方法概况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技术路线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油葵
        2.1.2 油葵综合效益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投入产出理论
        2.2.2 规模经济理论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3 河北省油葵种植现状
    3.1 河北省油葵种植发展现状
    3.2 河北省油葵种植区域分布
    3.3 黑龙港地区发展油葵种植的必要性分析
        3.3.1 黑龙港地区基本情况
        3.3.2 黑龙港地区发展油葵种植的优势和前景
    3.4 黑龙港地区油葵种植存在问题
        3.4.1 优良品种缺乏
        3.4.2 管理人员知识技能不足
        3.4.3 油葵产业链条不完善
        3.4.4 政策扶持力度小,且关键环节缺位
4 黑龙港地区油葵综合效益评价实证研究
    4.1 综合效益指标体系构建
    4.2 油葵综合效益评价方法选择
        4.2.1 层次分析法
        4.2.2 熵权法
        4.2.3 组合赋权法
        4.2.4 综合评价值的计算
    4.3 黑龙港地区油葵综合效益评价实证研究
        4.3.1 数据来源
        4.3.2 河间兴丰农场
        4.3.2.1 基本情况
        4.3.2.2 描述性分析
        4.3.2.3 指标带入与结果分析
        4.3.3 邢台金沙河红薯岭种植合作社
        4.3.3.1 基本情况
        4.3.3.2 描述性分析
        4.3.3.3 指标带入与结果分析
    4.4 综合分析
        4.4.1 经济效益分析
        4.4.2 社会效益分析
        4.4.3 生态效益分析
5 政府、新型经营主体、农户的满意度分析
    5.1 政府的满意度评价
    5.2 金沙河红薯岭种植合作社的满意度评价
    5.3 油葵种植农户的满意度评价
        5.3.1 调查农户的统计描述
        5.3.2 调查农户满意度分析
6 主要结论与对策建议
    6.1 主要结论
    6.2 对策建议
        6.2.1 政府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6.2.2 高校科研院所加大品种技术研发和推广服务力度
        6.2.3 龙头企业提升油葵产业化水平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油葵种植主体调查问卷
附录二
附录三 黑龙港地区油葵综合效益评价指标相对重要性打分表
作者简介
致谢

(7)黑龙港流域冬小麦、玉米旱作节水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灌溉模式对小麦产量影响研究
        1.2.2 播期及密度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研究
        1.2.3 休耕节水及效益相关研究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冬小麦抗旱节水品种配套灌溉节水技术研究及效果评价
        2.1.1 试验地概况
        2.1.2 试验设计
        2.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2.1.4 冬小麦抗旱节水品种配套灌溉技术节水效果评价
        2.1.5 数据分析方法
    2.2 季节性休耕节水技术研究及效果评价
        2.2.1 试验地概况
        2.2.2 试验设计
        2.2.3 测定项目及方法
        2.2.4 季节性休耕节水效果评价
        2.2.5 数据分析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冬小麦抗旱节水品种配套灌溉节水技术研究及效果评价
        3.1.1 同一灌溉处理下小麦品种间产量差异分析
        3.1.2 不同春季灌溉模式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3.1.3 小麦不同春季灌溉模式和春季灌溉时期对灌溉水利用效率的影响
        3.1.4 冬小麦抗旱节水品种配套灌溉技术节水效果评价
    3.2 季节性休耕节水技术研究及效果评价
        3.2.1 不同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3.2.2 不同灌溉制度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3.2.3 不同播期对玉米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3.2.4 试验中玉米一年一作的经济效益
        3.2.5 季节性休耕节水效果评价
4 讨论
    4.1 冬小麦抗旱节水品种配套灌溉节水技术研究及效果评价
    4.2 季节性休耕节水技术研究及效果评价
5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8)少免灌条件下冬小麦田温室气体排放对水分调控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1.1 发展节水农业的意义及少免灌技术的提出
        1.1.2 研究少免灌技术下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性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
    1.4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研究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区自然概况
    2.2 试验设计和田间管理
    2.3 测定项目和方法
    2.4 数据处理和分析
第三章 少免灌对土壤呼吸的影响及其对土壤水温状况的响应
    3.1 少免灌处理冬小麦不同生育阶段土壤含水量动态变化
    3.2 少免灌处理冬小麦不同生育阶段土壤温度动态变化
    3.3 少免灌处理冬小麦田土壤呼吸动态变化
    3.4 土壤呼吸速率对土壤含水量和土壤温度的响应
    3.5 土壤水热条件对土壤呼吸速率的协同效应
    3.6 讨论
    3.7 小结
第四章 少免灌对土壤微生物呼吸强度和微生物熵的影响
    4.1 少免灌对冬小麦田土壤微生物呼吸的影响
    4.2 少免灌对冬小麦田土壤微生物量碳和总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4.3 少免灌对冬小麦田土壤微生物熵的影响
    4.4 少免灌对冬小麦田土壤代谢熵的影响
    4.5 讨论
    4.6 小结
第五章 少免灌对冬小麦田N2O排放的影响及其影响机理
    5.1 少免灌处理N2O排放速率动态变化
    5.2 少免灌处理土壤水分含量和土壤速效氮含量的变化特征
    5.3 少免灌处理土壤反硝化酶活性的动态变化
    5.4 少免灌处理N2O排放对土壤水分含量、土壤速效氮含量和反硝化酶的响应
    5.5 讨论
    5.6 小结
第六章 少免灌对冬小麦田温室气体排放及其强度的影响
    6.1 少免灌对冬小麦田N2O排放通量和累计排放量的影响
    6.2 少免灌对冬小麦田CO2排放通量和累计排放量的影响
    6.3 少免灌对冬小麦田CH4排放通量和累计排放量的影响
    6.4 少免灌和传统畦灌对全球增温潜势(GWP)的影响
    6.5 少免灌对作物产量、温室气体排放强度(GHGI)的影响
    6.6 讨论
    6.7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9)基于多时相遥感数据的冬小麦休耕节水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源
    2.1 研究区概况
    2.2 数据源及预处理
3 冬小麦及休耕地提取方法
    3.1 常规提取方法
    3.2 时序植被指数曲线匹配法原理
    3.3 构建参考时间序列植被指数
    3.4 图像分割
    3.5 曲线匹配方法
    3.6 本章小结
4 哨兵2蒸散量反演原理
    4.1 蒸散量反演原理
    4.2 地面净辐射通量
    4.3 土壤热通量
    4.4 显热通量
    4.5 蒸发比
    4.6 本章小结
5 试验精度及蒸散量反演结果
    5.1 精度检验
    5.2 冬小麦与休耕地空间分布特征
    5.3 蒸散量时空分布特征
    5.4 冬小麦与休耕地蒸散量时空变化规律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论文主要研究结论
    6.2 今后研究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致谢
学位论文数据集

(10)夜间增温下水分管理/播期对稻麦生长和温室气体排放影响及估算(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野外增温模拟研究方法
        1.2.2 夜间增温、水分管理及晚播对作物生长和产量影响
        1.2.3 农田温室气体排放研究
        1.2.4 监测作物生育期及农田温室气体的传统方法
        1.2.5 遥感估算作物生育期、温室气体排放
    1.3 问题提出
    1.4 本研究目的
    1.5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区概况
    2.2 试验设计
        2.2.1 水稻试验
        2.2.2 小麦试验
    2.3 样品采集与测定
        2.3.1 温度及生长参数
        2.3.2 生理参数
        2.3.3 产量
        2.3.4 气体采集与分析
        2.3.5 全球增温潜势(GWP)和温室气体排放强度(GHGI)
        2.3.6 光谱数据测定
    2.4 数据分析
        2.4.1 一阶微分光谱
        2.4.2 红边参数
        2.4.3 光谱指数提取
        2.4.4 回归分析与模型评价
第三章 夜间增温下水分管理/播期对稻麦生长及生理影响
    3.1 夜间增温下水分管理/播期对夜间冠层和土壤温度的影响
        3.1.1 夜间增温下水分管理/播期对夜间冠层温度的影响
        3.1.2 夜间增温下水分管理/播期对夜间土壤温度的影响
    3.2 夜间增温下水分管理/播期对生育期的影响
    3.3 夜间增温下水分管理/播期对植株生长的影响
        3.3.1 夜间增温下水分管理/播期对分蘖数的影响
        3.3.2 夜间增温下水分管理/播期对株高的影响
        3.3.3 夜间增温下水分管理/播期对地上生物量的影响
        3.3.4 夜间增温下水分管理/播期对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3.4 夜间增温下水分管理/播期对稻麦光合生理的影响
        3.4.1 夜间增温下水分管理/播期对叶片SPAD值的影响
        3.4.2 夜间增温下水分管理/播期对光合参数的影响
    3.5 讨论
        3.5.1 田间被动式增温方式及增温效应
        3.5.2 夜间增温下水分管理/播期对稻麦生育期的影响
        3.5.3 夜间增温下水分管理/播期对稻麦生长的影响
        3.5.4 夜间增温下水分管理/播期对稻麦生理的影响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夜间增温下水分管理/播期对稻麦土壤CH_4、N_2O排放影响
    4.1 夜间增温下水分管理/播期对稻麦土壤CH_4排放的影响
        4.1.1 夜间增温下水分管理/播期对稻麦土壤CH_4排放通量的影响
        4.1.2 夜间增温下水分管理/播期对稻麦土壤CH_4累积排放的影响
    4.2 夜间增温下水分管理/播期对稻麦土壤N_2O排放的影响
        4.2.1 夜间增温下水分管理/播期对稻麦土壤N_2O排放通量的影响
        4.2.2 夜间增温下水分管理/播期对稻麦土壤N_2O累积排放的影响
    4.3 夜间增温下水分管理/播期对稻麦土壤GWP的影响
    4.4 夜间增温下水分管理/播期对稻麦产量和GHGI的影响
        4.4.1 夜间增温下水分管理/播期对稻麦产量的影响
        4.4.2 夜间增温下水分管理/播期对稻麦GHGI影响
    4.5 讨论
        4.5.1 夜间增温下水分管理/播期对稻麦土壤CH_4排放的影响
        4.5.2 夜间增温下水分管理/播期对稻麦土壤N_2O排放的影响
        4.5.3 夜间增温下水分管理/播期对稻麦土壤GWP和 GHGI的影响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夜间增温下水分管理/播期对稻麦冠层高光谱特征影响
    5.1 稻麦冠层原始光谱曲线特征
    5.2 稻麦冠层一阶导数光谱特征
    5.3 稻麦冠层光谱红边特征
    5.4 讨论
        5.4.1 夜间增温下水分管理/播期对稻麦冠层光谱反射率的影响
        5.4.2 夜间增温下水分管理/播期对稻麦冠层光谱红边参数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冠层光谱的水稻抽穗期及小麦开花期量化监测
    6.1 基于冠层光谱的水稻抽穗期监测
        6.1.1 夜间增温下节水灌溉的水稻抽穗率动态变化
        6.1.2 基于两波段光谱指数的水稻抽穗率估算
        6.1.3 基于三波段光谱指数的水稻抽穗率估算
        6.1.4 基于已有光谱指数的水稻抽穗率估算
    6.2 基于冠层光谱的冬小麦开花期监测
        6.2.1 夜间增温下适时晚播的冬小麦开花率动态变化
        6.2.2 基于两波段光谱指数的冬小麦开花率估算
        6.2.3 基于三波段光谱指数的冬小麦开花率估算
        6.2.4 基于已有光谱指数的冬小麦开花率估算
    6.3 讨论
        6.3.1 夜间增温下节水灌溉的水稻抽穗期监测
        6.3.2 夜间增温下适时晚播的冬小麦开花期监测
    6.4 结论
第七章 基于光谱指数的稻麦土壤CH_4和N_2O排放估算
    7.1 CH_4和N_2O排放与植株特性的相关性
    7.2 基于光谱指数的稻麦土壤CH_4排放估算
        7.2.1 稻麦土壤CH_4排放通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7.2.2 基于两波段光谱指数的稻麦土壤CH_4排放估算
        7.2.3 基于两波段光谱指数的稻麦土壤CH_4排放估算
        7.2.4 基于已有光谱指数的稻麦土壤CH_4排放估算
    7.3 基于光谱指数的稻麦土壤N_2O排放估算
        7.3.1 稻麦土壤N_2O排放通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7.3.2 基于两波段光谱指数的稻麦土壤N_2O排放估算
        7.3.3 基于两波段光谱指数的稻麦土壤N_2O排放估算
        7.3.4 基于已有光谱指数的稻麦土壤N_2O排放估算
    7.4 讨论
        7.4.1 植株与气体排放的关系
        7.4.2 光谱指数对气体排放通量的估算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创新点
    8.3 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四、冬小麦综合节水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不同时间春灌一水对冬小麦生长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D]. 刘志良. 山东农业大学, 2021(01)
  • [2]冬小麦-夏玉米地下滴灌节水增产机理及适宜模式研究[D]. 杨明达. 河南农业大学, 2021
  • [3]不同灌溉控制下限和计划湿润深度下冬小麦耗水特性及其模拟[D]. 雷媛.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
  • [4]免耕冬小麦产量损失补偿效应及水分利用效率研究[D]. 马玉诏. 山东农业大学, 2021(01)
  • [5]不同释放期控释肥及水氮用量对作物产量及水氮利用的影响[D]. 李梦月.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6]黑龙港地区油葵综合效益评价研究[D]. 程思远. 河北农业大学, 2021(05)
  • [7]黑龙港流域冬小麦、玉米旱作节水关键技术研究[D]. 张辛悦. 河北农业大学, 2020(05)
  • [8]少免灌条件下冬小麦田温室气体排放对水分调控的响应[D]. 徐悦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3)
  • [9]基于多时相遥感数据的冬小麦休耕节水效应研究[D]. 谷祥辉. 山东科技大学, 2020(04)
  • [10]夜间增温下水分管理/播期对稻麦生长和温室气体排放影响及估算[D]. 张震.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冬小麦综合节水技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