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试论建设提速安全标准线的紧迫性(论文文献综述)
解超[1](2021)在《西南民族地区农村脱贫人口返贫问题研究 ——基于对广西大化县X村的调研》文中研究指明贫困是人类社会的顽疾。反贫困始终是古今中外治国安邦的一件大事。从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感慨,到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憧憬,再到孙中山“家给人足,四海之内无一夫不获其所”的夙愿,都反映了中华民族对摆脱贫困、丰衣足食的深切渴望。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虽然,贫困户总体上已经脱贫,“两不愁三保障”的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但其发展基础,尤其是自我发展能力还不强,产业基础也不牢固,多重返贫因素交织。所以,为有效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从多角度探寻防返贫的路径,十分关键和必要。西南民族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集中聚居的地区,也是我国贫困问题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其中西南民族农村地区的贫困问题更为严重。由于其农村本身贫困基数大、贫困程度深,所以,脱贫成果极其脆弱。故在新时期,构筑好西南民族地区农村地区防止返贫的“城墙”,是巩固我国脱贫成果的关键环节。本文通过对具体案例的分析和对学术界已有的学术成果的梳理,较为完备的剖析了当前西南民族地区农村返贫现状及原因,并通过对全国多个省市和地区的返贫经验及现状进行分析,探究有效破除问题、进一步构建防返贫机制的实践路径。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绪论部分首先阐述了西南民族地区农村脱贫人口防返贫问题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其次,梳理了当前学术界对于返贫问题的相关研究成果;最后,阐述了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第二部分:西南民族地区农村脱贫人口防返贫问题概述。本章节作为全文的理论支撑,首先,通过对贫困线及贫困的概念进行界定,引出返贫的概念,即返贫问题的实质就是贫困问题。其次,通过对我国西南民族地区农村贫困人口返贫的概念进行解释,并指出其主要分为两大类,即脱贫户导向的返贫类型与环境导向的返贫类型,同时兼具地域性、突发性以及反复性等特征。第三部分:西南民族地区返贫问题个案分析。本章节作为本文实证研究的基础,以广西大化县X村为具体案例进行分析,通过对X村返贫户、脱贫户、村干部以及贫困户等群体的访谈和发放调查问卷,基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以及生态的角度,从脱贫现状和返贫原因两个维度展开。在内向维度主要包括:家庭状况、收入来源、贫困成因、返贫类型、脱贫原因。外向维度包括:农村经济现状、贫困治理情况、精神文明培育情况,政府帮扶现状等。本文旨在通过问卷调查较为全面的把握X村返贫现状及原因。第四部分:我国民族地区农村脱贫人口返贫治理的探索与经验。本章节作为本文实证研究的对比总结。本文通过选择同样为民族地区的内蒙古科尔沁地区、广东连南县、海南省的民族地区以及重庆酉阳作为典型案例,提出对于返贫问题的治理要坚持有针对性、注重精神扶贫。第五部分:加强西南民族地区农村返贫问题治理的原则及路径。本章节作为全文研究的重点所在,对返贫问题的防止与治理的实践路径进行了详细探析。针对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分析,本文指出防止返贫要坚持四个原则:坚持中国之治的制度逻辑,有效确保防返贫工作成效;以党的领导为核心,夯实防返贫组织基础;以人民主体性为根本,激活返贫户的内生动力;以基层党组织为抓手,发挥好战斗堡垒作用。同时,本文提出要做好农村的防返贫工作,有五条主要的路径:第一,加强防返贫与乡村振兴相融合,科学规划防返贫措施,创新防返贫机制,推进防返贫与乡村振兴战略融合发展;第二,促进农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发展多样化产业增加收入,以产业兴旺助推防返贫;第三,增强返贫户的精神文明建设,加强乡风文明建设,注重扶贫与扶智、扶志相结合;第四,“因贫施策”,多方发力治理乡村返贫,加强村级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易地扶贫搬迁后续保障;第五,加强生态文明与环境预警救治机制建设,构建生态文明共同体。
刘丸源[2](2021)在《中国贫困人口高质量脱贫的政治经济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贫困是长期困扰人类的一个经济社会问题,是人类社会的伴生物。它既是生产力落后、经济发展不足的结果,也与生产关系层面的制度性不平等,还和贫困人口自身能力缺失有关。某一国家地区或人口群体的贫困大都表现为有密切关系直观可见的物质匮乏或精神贫乏现象,有着复杂深刻的生产方式基础与经济社会根源,在不同社会经济背景条件下受制于不同的结构性因素。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升人类社会整体福利水平,不同知识背景的学者对此进行了诸多研究,形成了大量关于贫困本质与根源等问题的一系列理论学说和经验讨论。消除贫困是人类对幸福生活的美好向往,是国际社会共同面临的发展主题,也是当前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亟需破解的时代课题。人类社会发展不断追求摆脱饥荒与贫困,实现人的解放和发展。因此,贫困与反贫困问题一直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研究主题。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也是摆脱贫困的物质前提,贫困现象首先表现为收入和生活水平低下。自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古典政治经济学者开始,底层阶级贫困问题就进入经济学研究视野,20世纪中叶兴起的发展经济学更是将贫困视为研究的基本命题。但是,西方经济学各流派大多从发展不平衡、劳动力市场失灵等经济运行或个体性质层面,研究导致贫困发生的技术性成因,较少从生产方式层次或经济制度出发,对贫困发生的制度根源进行系统深入剖析,所得到的研究成果难以从根本上指导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反贫困制度选择与结构性减贫施策,从实践上来看也存在诸多局限。与之相比,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出发,可以科学地认识贫困的本质,深入剖析贫困发生与摆脱的运行规律、制度根源和影响因素,提出系统性消除贫困的生产力发展路径与方略、制度安排与减贫机制,以及区域与群体上的结构性减贫策略,最终为中国贫困人口高质量脱贫及脱贫成果巩固,提供理论指导与方案设计,在实践上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社会主义反贫困研究的出发点。邓小平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社会主义的优越性,首先就必须摆脱贫穷;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要体现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通过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开启了社会主义反贫困伟大征程。改革开放之后,邓小平等中央领导集体带领中国人民开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通过启动大规模减贫计划,推进了社会主义反贫困事业进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把扶贫开发工作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点任务,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减贫道路。通过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实施,摆脱了区域性整体贫困局面,实现了现行标准下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县摘帽这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目标。绝对贫困问题的历史性解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与治理效能的集中体现,向全球展现了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卓越智慧,证明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指导反贫困研究的科学性。在小康社会即将全面建成同时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这一新的历史交汇点上,中国取得了消除绝对贫困的决定性成就,但是从决定性成就到全面胜利,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依然艰巨。把提高脱贫质量放在首位,补齐扶贫短板弱项,确保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直接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色和国家现代化进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脱贫既要看数量,更要看质量。要严把贫困退出关,严格执行退出的标准和程序,确保脱真贫、真脱贫。当前脱贫攻坚进入国家普查期,检验成效不能只看数量、还要看质量,只有做好脱贫攻坚质量的综合测度和评估,进一步补短板、强弱项,杜绝数字脱贫、虚假脱贫,提升脱贫质量,脱贫攻坚和全面小康的质量成色才经能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长期以来,经济学界关于贫困成因与表征及多维度量、减贫施策及成效的研究有着丰富的文献,但对脱贫质量与高质量脱贫的研究较为匮乏;近年来,关于中国精准扶贫和脱贫攻坚的成果大量涌现,但多为诸如“五个一批”等脱贫路径及政策成效的分析,缺乏聚焦贫困人口脱贫质量的深入考察。一些涉及脱贫质量的研究,多是基于能力贫困或多维贫困方法的减贫成效测度,较少涉及脱贫质量的系统研究或高质量脱贫的制度分析。本文认为,中国对绝对贫困问题的历史性解决,不只是脱贫目标的如期完成,还有贫困地区的高质量退出、贫困人口的高质量脱贫——不仅表现为贫困发生率等进度性或规模性脱贫指标的达成,还反映多维、稳定、可持续脱贫和返贫风险可控等质量指标的实现。这种全面而可持续的高质量脱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优势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转化为贫困治理效能的显着成果。本文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为指导,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原理出发,科学剖析贫困的经济性质与变化规律,结合中国贫困结构性分布国情和脱贫攻坚的时代背景,构建脱贫质量和高质量脱贫的政治经济学分析框架。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出发,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条件下的贫困人口高质量脱贫界定与度量,审视与评估中国脱贫攻坚的成效与质量,从生产力全面发展和生产关系改善两个方面,研究提出中国贫困人口高质量脱贫的实现路径与施策重点。本文坚持问题导向的研究思路:(1)首先立足于中国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正从决定性成就走向全面胜利这一时代背景,提出如何理解脱贫质量、如何推动贫困人口高质量脱贫这一研究核心主题;(2)围绕贫困研究与脱贫质量分析,进行学术史梳理与研究动态审视——回顾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无产阶级贫困化的重要思想、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关于社会主义减贫事业的思想理论与实践探索、西方经济学者关于贫困与反贫困主要理论研究成果,评述了中国精准扶贫与提升脱贫质量的研究进展,引出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及学科视角;(3)进而,围绕本文核心主题——贫困人口高质量脱贫,进行理论层面的政治经济学分析:针对“脱贫质量与高质量脱贫”提出一个全面、系统的解析框架,提出与之相适宜的多维度量标准,着重阐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背景下,贫困人口高质量脱贫的多维涵义、本质特征与度量标准;(4)基于上述理论观点与测度方法,一方面,进行中国反贫困质量评价和成效分析,另一方面,采集典型区域的样本数据,对贫困人口高质量脱贫的影响因素开展经验实证分析;(5)综合理论和实证分析结果,探讨提出了贫困人口高质量脱贫的实现路径,即夯实高质量脱贫的物质基础,完善高质量脱贫的制度保障,发挥有效市场、有为政府和社会力量的耦合作用,分类实现贫困人口高质量脱贫。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聚焦脱贫质量与高质量脱贫,以之为研究对象,对中国特色脱贫攻坚和贫困治理进行较为深入和系统政治经济学分析。现有文献大多围绕贫困成因与表征、贫困识别与测度、减贫路径及施策开展理论与实证研究,较少有瞄准脱贫质量与高质量脱贫的研究。中国面临全面提升脱贫质量、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历史交汇点,研究贫困人口高质量脱贫具有重要而紧迫的现实意义。本文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立场、观点与方法为指导,聚焦脱贫质量和中国贫困人口高质量脱贫研究,既是中国特色反贫困政治经济学研究的一种重要尝试,也可以为中国夯实脱贫质量,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振兴提供有决策参考价值的研究启示。第二,尝试构建了一个贫困人口高质量脱贫的分析框架。论文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立场、观点与方法,吸收国际上诸如多维贫困理论与方法等研究成果,高质量脱贫范畴即从全员脱贫、可持续脱贫、多维系统脱贫以及相对贫困解决等综合视角,对高质量脱贫的内涵进行了详细阐释,据此探讨高质量脱贫的特征、识别与测度等问题,针对中国高质量脱贫进程运用数据实证评估了脱贫质量短板,全面地界定了高质量脱贫的因素等问题,针对脱贫质量提升的实现路径提供了有针对性的对策。第三,对致贫因素及高质量脱贫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丰富了高质量脱贫的经验。论文在对高质量脱贫进行理论分析,在提出一系列研究观点和论断基础上,选择以四川省阿坝州为典型区域样本,采集当地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调查的第一手数据,综合运用了多种计量方法,考虑贫困人口的异质性,进行了致贫因素及高质量脱贫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得出一些有益的结论和政策启示。
卢杭华[3](2020)在《政务服务变革视角下的肇庆市数字政府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崛起,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政府管理和政务服务低效率、不共享、不联动的问题逐步突显。为此,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统筹发展电子政务和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的重要决策部署,加快推动政务信息化建设体制改革。为适应政府管理和服务现代化发展需要,2017年12月,广东省政府正式出台了广东“数字政府”改革建设方案,大力推进广东“数字政府”建设,促进政府职能和服务模式转变,提升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并将这项工作作为省政府“头号工程”。2018年2月,肇庆市列为了全省3个“数字政府”综合改革试点城市之一。在此历史环境下,肇庆迎来了依托大力发展数字政府、推进实现共建共治共享的重大机遇。目前,肇庆数字政府已基本构建起“一办、一中心、一平台”的数字政府发展框架,肇庆市数字政府建设已具雏形。因此,研究如何通过数字政府建设推动肇庆市政务服务变革和市民群众办事模式的转变,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本文站在政务服务变革的视角,以肇庆市建设数字政府为研究对象,首先从数字政府的概念、理论和肇庆市乃至广东省进行数字政府的改革意义来分析;其次分析肇庆市进行数字政府改革建设的形势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再次运用对比分析方法,对国内外数字政府以及电子政务改革进行比较,从改革模式、建设成效、应用效果、发展规划等方面进行研究以及借鉴思考,从而得出数字政府建设对政务服务变革的影响;最后,提出通过数字政府建设完善政务服务的建议:一是完善政务信息化整合共享机制,实现政务信息跨地区、跨部门互联互通;二是推进电子政务一体化发展,改变以往各自独立的信息孤岛状况,实现政务信息共享共治。三是以便民为目标,以数据为基础,以信息化为手段,创新网上便民服务模式,优化市民群众办事渠道,提高政府服务效能。
邱铁鑫[4](2020)在《文化自信视域下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研究》文中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余年来,中华民族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着前无古人的社会主义建设,不断彰显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新中国的成立,使原本带有“铁路弱国”枷锁的中华民族有了朝着“铁路大国”“铁路强国”迈进的坚实基础。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铁路逐步实现了由落后于世界、到追赶世界、再到走在世界前列的历史性飞跃。在此过程中,中国大地上形成了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铁路文化,这些文化蕴含于新中国铁路的历史发展逻辑之中,不仅影响着新中国铁路事业的发展走向,对于中国全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作为深刻影响和改变人类生活方式及思想观念的现代工业文明成果,铁路受到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近代中国一大批仁人志士的关注,形成了一系列关于铁路建设的相关论述,构成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事业的思想渊源。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关于铁路建设相关论述、传承铁路人创造的革命文化的基础上,结合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国情,充分发挥了铁路文化在发展经济、巩固国防、稳定社会、改善民生、转变民风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推动了中国铁路的大发展,促进了铁路文化建设事业的繁荣兴盛。习近平同志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新中国铁路文化事业的发展,反映了中国铁路自觉—自立—自强—自信的历程,更从侧面彰显出了中华民族走向文化自信的发展逻辑,是中国人民文化自信史的缩影。论文通过研究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问题,可以看到关乎新中国经济建设、文化发展、社会变迁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逐步坚定文化自信的全局性问题;可以看到从毛泽东到习近平,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高度重视文化建设作用的伟大实践。从文化自信的视角探究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发展历程,回答新中国铁路文化是什么、其建设的内容有哪些、体现了什么样的价值以及怎样建设新时代铁路文化等理论和现实问题,对我们坚定文化自信有着重要意义。立足于此,在文化自信的视域下,探究新中国铁路文化的内涵、特征、功能等基础理论问题,理顺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发展脉络,并重点梳理铁路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以及行为文化建设的历程和内容,从物质承担、价值内核、制度保障和形象展现四个层面阐释新中国铁路文化何以自信:一、铁路物质文化是铁路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具有以物质为载体的显着特点,与人类在铁路领域进行生产生活的实践联系得最为紧密,是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在铁路领域进行实践活动所创造的最直观的成果。从铁路建筑文化建设和收藏文化建设两个方面对新中国铁路物质文化建设进行了探究,反映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物质成果。二、铁路精神文化是铁路文化形成和发展的精神实质,是人类在铁路领域长期进行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形成的基本理念、思维方式、价值标准、职业道德、共同目标、精神风貌以及文艺作品等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精神文化理念,它彰显了铁路文化的价值内核。从铁路精神、铁路文艺、铁路思想政治工作等三个方面梳理了新中国铁路精神文化建设的历程和内容,凸显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价值导向。三、铁路制度文化作为铁路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既是铁路物质文化的工具,又是铁路精神文化的产物,还是铁路行为文化的本质体现。它既不是纯物质形态的,也不是纯精神形态的,更不是纯行为形态的,而是一定的物质文化活动、一定的精神文化活动和一定的行为文化活动相结合的综合系统。从新中国铁路法规制度建设、铁路体制建设和铁路党建工作制度建设等方面理顺其脉络,总结其经验,揭示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制度因素和路径选择。四、铁路行为文化并不能与铁路企业文化划等号,它是铁路管理理念、精神风貌、经营态度、职工文化活动等文化因素的动态体现,也是铁路所塑造的精神状态、价值观念的折射,更是展示铁路形象的重要文化因素。从安全文化建设、服务文化建设和职工业余文化活动建设三个方面呈现了新中国铁路行为文化建设的丰富内容,展示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良好形象。在总结70余年来新中国铁路文化的价值及其建设经验的基础上,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结合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新要求,探讨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的原则、具体举措以及在建设过程中如何更加坚定文化自信,使中国铁路不仅有“速度”,而且更加有“深度”。进而,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推动中国铁路文化的国际传播;在“交通强国”的战略目标下,助力新时代铁路软实力建设。
周芸帆[5](2019)在《十八大以来中国农村贫困治理研究》文中指出农村贫困问题始终是中国治国安邦的重中之重,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命运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面对农村贫困问题的挑战,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石,结合不同时期的历史语境和农村贫困实际,不断做出新的理论创造,开展了一系列带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农村贫困治理实践,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中国农村贫困治理道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由“发展”带动“减贫”的阶段转而进入“减贫”左右“发展”的新阶段。在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的征途上,中国取得的成绩越来越辉煌,但伴随发展所产生的各种新的矛盾、问题和风险也正逐步彰显。为此,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研判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认真审视中国农村贫困治理各项工作的方方面面,提出了一系列“以人民为中心”,“以发展为第一要务”的新思想、新理念和新战略,赋予十八大以来中国农村贫困治理崭新时代内涵。一是为从“人民”和“发展”的角度解释并解决根深蒂固的中国农村贫困问题提供了思路。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是十八大以来中国最大的发展困境,正是基于这样严峻的现实,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直面新时代中国农村的现实难题,针对中国农村贫困治理过程中出现的“沉疴”与“新疾”,突出国家与社会发展的人本目的性,强化农村贫困治理的人民主体性,确定将防止贫富分化、促进内部和谐、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作为落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目标的重点和关键任务,不仅满足人民群众在新时期的新需求与新期望,也有助于把发展中的问题消灭在发展中。二是为引领时代进步和实现世界整体繁荣提供了“中国方案”,贡献了“中国智慧”。十八大以来,中国在减贫领域开展的大政方针和战略路线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特别是先后提出并实施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不仅为打赢全面小康社会的决胜战以及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开辟了全新境界,也承担起中国在新时代作为一个新兴大国在世界舞台上的重要责任与使命。三是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理论新的时代内涵。十八大以来,随着我国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中国农村贫困治理进入了攻坚期,一系列与发展相伴而生的矛盾和问题愈加凸显,中国农村贫困治理难度也大大加强。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基于对中国社会发展现状的深刻认识和对农村贫困治理过程中正反两面的经验与教训,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中国社会发展不同阶段对中国社会发展规律和农村贫困治理规律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索,提出了符合时代条件、反映时代脉动、突出时代主题、回应时代挑战的农村贫困治理理念和方案,在更好地指导中国农村贫困治理各项工作开展的同时也让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语境下得到发展与创新。
胡娟[6](2018)在《后常规科学及其社会治理》文中提出多少年来,科学一直以清晰的“常规”面貌为世人所知。然而,“科学”始终在演化,在经历了胜利和乐观主义的时代之后,科学进入了“后常规时代”。在此,科学活动(尤其是以技术“创新”为主体的实践)及其后果呈现若干新的特征,如事实的不确定性、价值的争议性、利益的攸关性和决策的紧迫性。要言之,“后常规”标志着那种可以无视争端的“解谜”过程已经结束,取而代之的是科学议题上的各种争论。重要的是,这些争论已经超出了“认知争论”(关于知识的争论)的范畴,而呈现出“社会争议”(关于非科学问题的争论)复杂的问题情境:谁为科学专家的“解谜”作业支付费用?谁对此感兴趣?相关风险又是被谁所知晓并接受?显然,这些问题已经跨越了传统科学既有的“自治”边界,而涉及到科学系统与生活世界之间的关系。如何应对科学(技术)的社会争议,化解“棘手”的政策争端,正是后常规时代科学实践所面临的一项新挑战。实践业已表明,库恩“常规科学”意义上的实践过程与同行评议的机制无力应对;那种企图利用专家“统治”终结争议的做法也只会强化社会风险。为此,我们需要一种新的机制。作为一种应对风险和政策争端的策略,“后常规科学”提出了“扩大的同行共同体”和“扩大的事实”的方法论进路。由此,我们可以设想科学的民主化问题。在我们看来,“后常规科学”的概念还意味着一种认识论上的转变:科学并非少数知识精英和技术专家在共同体“内部”的自说自话;知识的有效性、科学决策的合法性理应考虑诸多“外部”的甚至是异质性的要素,且以他人的认可和接受为前提。这就促使我们进入 科学与治理”的论题。通过对“气候科学”、“生物样本库”这类“后常规”典型科学议题的考察,我们发现,在相关治理进程中,治理主体从“内部”扩大至“外部”,而包括诸多利益攸关者;治理的手段和要素也从专家知识权威转向了对“地方性知识”的考量和接纳,且更多地考虑了道德、利益和价值等因素。有鉴于此,我们认为,后常规时代的科学与社会治理之间存在内在的实践逻辑和一致性。科学的社会治理将是解决科学(技术)的社会争议的一种可能机制。最后,我们以专家的信任危机、科学规范的重塑等论题为线索,对“知识与权力”、“专家与公众”和“自由与责任”等问题予以重新审视,进而重构了我们对于科学及其实践过程的认识和理解。一言以蔽之,在“后常规时代”,科学与社会之间的互动更紧密,科学业已成为一项政府、产业乃至市民都参与其中的公共事业。本文基于科学的演化,竭力丰富、充实和增进“后常规科学”概念的内涵和价值,并藉以相关问题的讨论为科学的社会治理进路做出阐释和辩护。不过,我们也意识到,这种“后常规”的科学观并非意味着是一种“好科学”,但不可否认的是,这就是科学正在发生的变化。
乌日汗[7](2018)在《内蒙古科右中旗精准扶贫效应研究》文中认为贫困是世界各国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个严峻挑战,如何消除贫困是摆在发展中国家面前急需解决的迫切而艰巨的任务。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人口大国,在世界反贫困斗争中取得了5年减少6800万贫困人口的丰硕成果,脱贫攻坚也已经进入到新阶段,深度贫困地区是脱贫攻坚的坚中之坚,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稳定脱贫成为能否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决胜小康社会的关键。科右中旗地处大兴安岭南麓山区,是中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也是内蒙古自治区蒙古族比例最高、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还是牧区唯一的连片贫困区。以该地区作为典型,探究该地区的致贫原因,分析精准扶贫效应,探索提升科右中旗精准扶贫效应的路径与对策,对于蒙古族和少数民族地区稳定脱贫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论文在系统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贫困思想、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理论、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为指导,运用文献分析法、比较分析法、问卷调查与入户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科右中旗贫困的成因和精准扶贫效应进行了分析,研究了科右中旗精准扶贫的经济效应、社会效应和生态效应,分析了精准扶贫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进而提出了提升科右中旗精准扶贫效应的措施:提高精准扶贫的产业化程度、扶智与扶志有机结合,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确定兜底扶贫标准,消除绝对贫困、建设生态环境,共享“生态红利”等。扶贫问题并非朝夕间能解决,脱贫一定要做到精准脱贫、稳定脱贫、持续脱贫,通过稳扎稳打,实现“脱真贫、真脱贫”。
潘学良[8](2017)在《基于共享发展理念的中国农村民生建设研究》文中认为论文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马克思主义共享思想和民生理论作为理论基础,深入探讨农村民生建设的相关问题。论文梳理和阐述了共享发展与民生建设的思想资源,分析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农村民生建设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剖析了农村民生的现状,然后探讨了共享发展理念下农村民生建设的路径选择问题。纵观我国60年多来农村民生事业的发展,可以发现,我国农村民生建设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期间曾受到政治影响很大,但总体上尤其改革开放后呈现较快发展的态势。概而言之,新中国成立到“三大改造”完成是农村民生建设的起步阶段,土地革命的完成和“一五”计划的实施为农村民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是农村民生曲折发展阶段,“大跃进”、三年自然灾害、人民公社化运动、政策失误等事件都对农村民生发展带来不利影响;“文化大革命”时期是农村民生建设的停滞时期,“文化大革命”的发动使得一切工作紧紧围绕“阶级斗争”进行,导致农村民生建设偏离正常轨道。改革开放后,我们党理顺了农村民生建设的思路,促使农村民生事业重新起步,并朝着正确方向飞速前进,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至十四大年是农村民生重新恢复和发展阶段;十四大至十六大是农村民生建设稳步推进阶段;十六大至十八大是农村民生事业迅速提升阶段;十八大以来,我国农村民生建设步入新的发展阶段。经过几十年来党和政府的不懈努力,我国农村民生建设取得一系列较为显着的成就,农民收入不断增加、收入结构日益合理,农村基础教育、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等各项事业稳步推进,公共服务水平逐步提高。然而,不可否认,与经济的高速增长相比较,农村民生改善相对滞后,农村仍然有较大规模的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存在,农民收入水平远低于城市居民收入水平,农民群众享受的公共服务在质和量上都与城市有很大的差距,农村生态环境污染状况日趋恶化。而与此对应的是,农村民生发展出现新变化和新特点,农民群众的民生诉求不断增长并日益多样化,他们渴望在收入增加、物质需要得到满足的同时,享受到更加优质的社会公共服务,获得人格的尊重和保护。共享发展理念的提出契合了农村民生发展的新趋势和新变化,同时也对农村民生建设提出新要求和新目标,对于农村民生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它进一步凸显了改善农村民生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推动了农村民生建设内容的优化,由增加农民收入转变为增加收入和扩大公共服务供给并重,由物质满足转变为向物质满足和权利与人格尊严保护并重,同时,它还明确和揭示了农村民生建设的基本原则和力量源泉。以共享发展理念为指导,推进农村民生建设应从筑牢物质基础、兜住最低底线、夯实基本保障、提升幸福指数和凝聚共建合力等五个方面着手,强化农村民生的保障和改善,促使农民享受到更多的民生福祉,更加公平地分享国家发展带来的机遇和红利,增强他们的获得感、满意度和幸福感。
李树陈[9](2016)在《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视角下的职业教育政策研究》文中认为职业教育政策是国家公共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解决公共职业教育问题、满足公共教育利益为目的。从政治学视角来分析职业教育政策的演变规律,是公共政策研究方法及其内容在职业教育领域的运用和拓展,能够提高政策形成的科学性,提升政策执行的实效性,满足广大民众的利益诉求,服务于整个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大局。职业教育在我国当下和今后一段时间内,承担着为改革开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职责和使命。在国家不断突出职业教育战略地位的顶层设计框架下,提升职业教育吸引力的政策环境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经费不足、技术技能人才未得到社会应有的尊重和认同等。在国家“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下,如何克服存在的问题,调动政府、市场、企业、行业、学校、民众等多方利益相关者的参与积极性,实现利益共享,形成办好职业教育的合力和持久动力,实现职业教育公共治理现代化,成为职业教育政策研究的重点和方向。公共政策涉及到各种利益主体之间的调整与分配。职业教育政策是公共政策在职业教育领域中的具体表现,牵涉到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权益分配,具有明显的公共属性。职业教育政策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与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密切相关,影响到我国政治稳定、经济转型、社会和谐与文化繁荣,它是助推经济社会走向现代化的强大动力。对职业教育政策的研究,需要对有关概念进行明晰界定。对治理、公共政策、公共产品、利益相关者理论、国家治理体系和职业教育政策及其体系等概念进行梳理和分析,可以为研究职业教育政策奠定一个坚实的理论基础。通过对我国不同历史时期出台的各种职业教育政策进行梳理和分析,可以发现其对国家整体治理体系有着重要的支撑作用,为今后更好地处理好职业教育与技术进步、经济发展、社会公共服务的共生互动有着非常好的参考和借鉴。全球治理视野下,各国更加注重公共政策的构建。职业教育政策在各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影响到经济发展、产业调整、人力资本投入、国家繁荣稳定等多方面。国际组织在全球范围内推广和普及职业教育进程中发挥了不可忽略的重要作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银行、国际劳工组织等所提倡的政策对很多发展中国家都有着重要的推动和借鉴作用。尤其是促使中国职业教育国际化、全球职业教育治理协同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立足本国实际,紧密对接国际人才需求变化的动向成为诸多发展中国家的优先选择。纵观世界各个发达国家的历程,它们在推进本国现代化转型的过程中,都密切注意教育结构的调整与变革,尤其是非常注重发挥职业教育在整个国家建设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美国、德国尽管在国情、文化传统等方面与中国有很大差异性,但职业政策制定过程中所反映出来的规律对中国依然有用且相通,即政府如何更好地发挥好作用,转变职能,为职业教育发展创设好外部环境;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充分调动起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增进办学活力,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全社会破除既有的各种歧视,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成才观,营造好职业教育发展的外部氛围和环境。这些都为中国在全球化背景下职业教育政策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启示,即以实际需求为导向、构建开放的运行体系、进行跨界性研究、进行国际化合作等,这些都成为新时期立足我国实际制定正确职教政策的必要参照。目前,我国发展已经进入新阶段,经济社会转型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教育发展也呈现出补齐职业教育薄弱环节、解决好结构性就业矛盾、实现多元化成才成长、顺应全民终身学习时代要求等特点。这种时代背景下,职业教育的公益性更加凸显,政府的主导作用将更加突出。政府需要进一步发挥职业教育发展理念的宏观思考,进行法律制度构建、机制体制政策层面上的战略安排,不断丰富内容和形式来满足人们对职业教育的巨大需求。与之同时,职业教育治理现代化在整个国家治理体系中也要发挥重要的支撑作用,成为促进政治稳定的重要途径、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新四化”布局的重要支撑、促进经济新常态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总结国际组织、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基础上,围绕着我国职业教育实际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几个方面的进一步思考,如进一步细化顶层理性设计,包括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逐步提高职业教育办学层次,更加体现职业教育公益性、促进社会公平,坚持依法治教等方面,尤其是对《职业教育法》的修订提出建议;进一步改善政府宏观管理作用,包括明晰各级政府职业教育职能分工、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成才观、提高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经济和社会地位、不断创新职业教育管理体制等方面,其中对营造全社会尊重技术技能型人才尊重的文化和氛围、弘扬和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进行了思考和探索;充分发挥各利益相关者的功能,包括调动相关政府部门积极性、拓展行业组织功能、发挥企业办学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市场引导作用等方面进行阐述和分析,对如何进一步调动起来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合作办学的积极性提出了思考。综上所述,所提出的一些建议和思考,以期能够对新时期职业教育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邓展煌[10](2016)在《简政放权背景下地方政府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研究 ——以广东省惠州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简政放权”是政府将机构精简,把治理权下放给社会。随着国务院2013年3月发布了《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和5月召开部署国务院机构职能转变工作的全国电视电话会议上提出,“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把该放的权力放掉,把该管的事务管好”,标志着我国第七次政府机构改革全面拉开。“小政府,大社会”是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治理模式,简政放权、转变职能和简化审批等是市场经济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行政方式。针对当前我国行政审批制度存在行政成本增加、资源难以得到合理配置和易滋生腐败等一些弊端,已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自由发展需要。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同志在2015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谈到,“国务院将进一步简政放权,全部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取消和下放一批审批事项,建立起规范的行政审批管理制度”。此轮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关键是,政府以壮士断腕的勇气革除对既有审批权利和权力的眷恋,通过进一步简政放权,转变职能,制订出科学的审批制度,减少工作环节、提高审批效率和质量,提升行政效能;积极理顺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和政府与公民之间的关系,恰当还权于民,提高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激发市场活力,推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全文分六个部分对“简政放权背景下地方政府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研究——以广东省惠州市为例”这一命题进行探讨。从绪论中选题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和方法入手,过程中了解了简政放权和地方政府行政审批制度,分析了简政放权背景下惠州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实践与成效,研究了国内外相关改革的主要经验及借鉴。提出了,针对当前情况惠州市实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路径及对策,以及探讨了我国地方政府此项改革的发展趋势。
二、试论建设提速安全标准线的紧迫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论建设提速安全标准线的紧迫性(论文提纲范文)
(1)西南民族地区农村脱贫人口返贫问题研究 ——基于对广西大化县X村的调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3.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三)研究方法 |
1.文献研究法 |
2.问卷调查与访谈法 |
3.综合分析法 |
4.个案分析法 |
(四)研究的基本思路与结构框架 |
1.基本思路 |
2.结构框架 |
(五)拟创新之处 |
1.研究角度的创新 |
2.研究内容的创新 |
二、西南民族地区农村脱贫人口返贫问题概述 |
(一)概念解析 |
1.贫困线标准及贫困 |
2.返贫 |
3.西南民族地区农村贫困人口 |
4.反贫困 |
(二)理论基础 |
1.贫困成因理论 |
2.贫困治理理论 |
3.马克思与恩格斯关于反贫困的相关论述 |
4.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的中国化研究 |
(三)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农村防返贫治理的必要性 |
1.巩固脱贫成果的必然要求 |
2.振兴民族地区的必然选择 |
3.构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选择 |
三、广西大化县X村返贫问题个案分析 |
(一)个案的选择与调查设计 |
1.案例选择及原因 |
2.研究方法与问卷设计 |
(二)大化县X村的返贫现状及成因分析 |
1.政策方面的原因 |
2.经济方面的原因 |
3.精神文化方面的原因 |
4.社会方面的原因 |
5.生态环境方面的原因 |
四、民族地区农村脱贫人口返贫治理的探索与经验 |
(一)内蒙古科尔沁经验:激发脱贫内生动力,多元途径防返贫 |
(二)广东连南经验:易地搬迁、培训就业 |
(三)海南经验:移风易俗,精神扶贫 |
(四)重庆酉阳经验:建立防止返贫监控体系,关注贫困边缘户 |
五、加强西南民族地区农村返贫问题治理的原则及路径 |
(一)加强西南民族地区农村返贫问题治理的原则 |
1.坚持“中国之治”的制度逻辑,有效确保防返贫工作成效 |
2.以党的领导为核心,夯实防返贫组织基础 |
3.以人民主体性为根本,激活返贫户的内生动力 |
4.以基层党组织为抓手,发挥好战斗堡垒作用 |
(二)加强西南民族地区农村返贫问题治理的路径 |
1.加强防返贫与乡村振兴相融合 |
2.促进农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
3.加强返贫户的精神文明建设 |
4.“因贫施策”多方发力治理乡村返贫 |
5.加强生态文明与环境预警救治机制建设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农村精准扶贫脱贫户返贫问题调查问卷 |
附录2:X村驻村干部访谈提纲 |
硕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中国贫困人口高质量脱贫的政治经济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概念与研究现状 |
1.2.1 贫困 |
1.2.2 贫困人口 |
1.2.3 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方法与框架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框架 |
1.4 创新点和不足 |
1.4.1 创新点 |
1.4.2 不足之处 |
2 贫困、反贫困以及脱贫质量研究进展 |
2.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贫困与反贫困的思想 |
2.1.1 贫困研究的方法论 |
2.1.2 贫困的根源与本质 |
2.1.3 无产阶级贫困的消除路径 |
2.2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减贫理论的形成发展和完善 |
2.2.1 新中国成立之后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反贫困探索 |
2.2.2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的发展 |
2.2.3 党的十八大之后习近平关于精准扶贫与脱贫攻坚的重要论述 |
2.3 西方学者关于贫困与反贫困主要理论观点 |
2.3.1 古典经济学与新古典经济学关于贫困本质及其解决的理论观点 |
2.3.2 发展经济学兴起之后的贫困与反贫困研究 |
2.3.3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西方学者关于贫困问题的研究进展 |
2.4 脱贫质量相关研究 |
2.4.1 脱贫质量理论分析 |
2.4.2 高质量脱贫的研究进展 |
2.5 小结 |
3 贫困人口高质量脱贫的内涵、测度和影响因素 |
3.1 高质量脱贫内涵 |
3.1.1 高质量脱贫是既定贫困标准下绝对贫困人口的全员脱贫 |
3.1.2 高质量脱贫是绝对贫困人口的可持续脱贫 |
3.1.3 高质量脱贫是涉及收入、教育、医疗的多维度系统脱贫 |
3.1.4 高质量脱贫是消除绝对贫困且有助于解决相对贫困的全面脱贫 |
3.2 贫困人口高质量脱贫的度量 |
3.2.1 脱贫质量的层次和内涵 |
3.2.2 高质量脱贫的稳定性和政策实效 |
3.2.3 高质量脱贫的多维识别与度量 |
3.2.4 边缘贫困人口识别 |
3.2.5 脱贫人口的满意度和获得感度量 |
3.3 影响贫困人口脱贫质量的因素分析 |
3.3.1 经济发展水平 |
3.3.2 制度政策因素 |
3.3.3 脱贫方式和机制设计 |
3.3.4 区域和个体因素 |
3.4 本章小结 |
4 质量视角下的中国扶贫历程考察与质效评价 |
4.1 中国扶贫开发历程的历史考察 |
4.1.1 广义扶贫阶段(1949-1977 年) |
4.1.2 体制扶贫阶段(1978-1985 年) |
4.1.3 开发扶贫阶段(1986-2007 年) |
4.1.4 双轨并行阶段(2008-2012 年) |
4.1.5 精准扶贫阶段(2013 年至今) |
4.2 中国扶贫开发脱贫质量和成效评价 |
4.2.1 关于中国脱贫质量的相关论述 |
4.2.2 中国扶贫开发的质量与成效 |
4.3 “数量与质量双导向”贫困治理的中国经验 |
4.3.1 将宏观经济增长作为贫困治理的基本保障 |
4.3.2 由救济式扶贫转向开发式扶贫 |
4.3.3 构建开放式治理贫困体系 |
4.3.4 以政府为主导的渐进、多维度国家减贫战略 |
4.3.5 跨政府部门的减贫机构设置 |
4.3.6 实施益贫式增长、共享发展和多维度扶贫相结合的减贫政策体系 |
4.3.7 扶贫责任分级负责和精准扶贫机制 |
4.4 中国减贫经验的世界意义 |
4.4.1 为世界减贫事业贡献了中国力量 |
4.4.2 为发展中国家消除贫困提供了中国经验 |
4.4.3 推动了世界人权事业的健康发展 |
4.5 本章小结 |
5 贫困人口高质量脱贫的实证分析 |
5.1 贫困测量及分解 |
5.1.1 数据来源与维度指标选取 |
5.1.2 多维贫困测量方法 |
5.1.3 多维贫困的测量 |
5.1.4 多维贫困的维度分解 |
5.2 高质量脱贫的影响因素分析 |
5.2.1 数据、变量和描述性统计 |
5.2.2 研究假设与研究设计 |
5.2.3 关于多维贫困指数变动的影响因素分析 |
5.2.4 关于收入增长的影响因素分析 |
5.3 脱贫家庭高质量脱贫因素分析—以四川阿坝州为例 |
5.3.1 数据、变量与描述性统计 |
5.3.2 研究设计 |
5.3.3 关于收入水平的影响因素分析 |
5.3.4 关于非转移性收入占比的影响因素分析 |
5.3.5 收入脱贫家庭致贫原因的影响因素 |
5.4 本章小结 |
6 贫困人口高质量脱贫的实现路径 |
6.1 夯实高质量脱贫的基础 |
6.1.1 保持经济增长速度运行在合理区间 |
6.1.2 培育富民产业,增强产业支撑 |
6.1.3 积极实施就业优先政策 |
6.1.4 关注贫困人口的益贫式增长 |
6.2 完善高质量脱贫的制度保障 |
6.2.1 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
6.2.2 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分配制度 |
6.2.3 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6.2.4 坚持和完善党对扶贫工作的领导 |
6.3 发挥有效市场、有为政府、社会力量的耦合作用,分类实现贫困人口高质量脱贫 |
6.3.1 充分发挥多种经济政策的作用,提升反贫困效率 |
6.3.2 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 |
6.3.3 大力引进社会力量,提高脱贫效能 |
6.3.4 贫困人口高质量脱贫的分类实现 |
6.4 本章小结 |
7 研究结论及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3)政务服务变革视角下的肇庆市数字政府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评述 |
1.3 研究目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及研究思路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政务服务变革视角下的数字政府建设理论分析 |
2.1 数字政府建设与政务服务变革的概念界定 |
2.1.1 数字政府建设的涵义 |
2.1.2 政务服务变革的涵义 |
2.2 数字政府建设与政务服务变革的关系 |
2.2.1 数字政府建设是政务服务变革的必然趋势 |
2.2.2 政务服务变革是数字政府建设的重要体现 |
2.2.3 政务服务变革对数字政府建设提出的新要求 |
2.3 数字政府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
2.3.1 数字化时代的到来 |
2.3.2 数字政府的公共物品属性 |
2.3.3 非数字化政府所提供的政务服务出现信息不对称 |
2.3.4 政务服务的深入变革需要数字政府建设的推动 |
2.3.5 “互联网+”条件下政务服务变革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
2.4 数字政府建设的结构要素分析 |
2.4.1 组织制度 |
2.4.2 信息技术 |
2.4.3 政务信息资源 |
2.4.4 群众满意度 |
2.5 数字政府建设的主要内容 |
2.5.1 组织制度建设 |
2.5.2 资源平台建设 |
2.5.3 应用场景建设 |
2.5.4 数据整合开放 |
2.6 应用的公共管理学理论 |
2.6.1 新公共管理理论 |
2.6.2 新公共服务理论 |
2.6.3 网络治理理论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肇庆市数字政府建设的现状与问题 |
3.1 肇庆市数字政府建设背景 |
3.1.1 肇庆市建设数字政府的政策环境 |
3.1.2 肇庆市建设数字政府的基础条件 |
3.1.3 肇庆市推动政务服务变革的总体情况 |
3.1.4 肇庆市政务服务变革的存在问题 |
3.2 肇庆市数字政府建设现状 |
3.2.1 肇庆市数字政府建设的措施 |
3.2.2 肇庆市数字政府建设的成效 |
3.2.3 肇庆市以数字政府建设推动政务服务变革的发展现状 |
3.3 肇庆市数字政府建设现阶段的存在问题 |
3.3.1 行政对象观念认识差异较大 |
3.3.2 信息孤岛现象仍然存在 |
3.3.3 服务事项标准化仍未完善 |
3.3.4 数据共享开发利用效率低 |
3.3.5 行业发展基础薄弱,创新活力不足 |
3.4 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
3.4.1 主体建设意识未跟上,导致整体建设效果良莠不齐 |
3.4.2 数据标准未建立,导致统筹推进受阻 |
3.4.3 政务信息资源多样性,导致整合难度加大 |
3.4.4 重平台轻规划,导致网络治理未成体系 |
3.4.5 信息基础薄弱,导致产业发展滞后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国内外数字政府建设的经验借鉴 |
4.1 美国数字政府建设经验 |
4.1.1 美国数字政府建设进程 |
4.1.2 美国数字政府建设亮点 |
4.1.3 美国数字政府建设对政务服务变革的推动作用 |
4.1.4 启示 |
4.2 英国数字政府建设经验 |
4.2.1 英国数字政府建设进程 |
4.2.3 英国数字政府转型战略特点 |
4.2.4 英国数字政府建设对政务服务变革的推动作用 |
4.2.5 启示 |
4.3 杭州市数字政府建设经验 |
4.3.1 杭州市数字政府建设背景及进程 |
4.3.2 杭州市数字政府建设成效 |
4.3.3 杭州市数字政府建设对政务服务变革的推动作用 |
4.3.4 杭州市数字政府建设对肇庆市的启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完善肇庆市数字政府建设的对策建议 |
5.1 破除体制牢笼,健全协同联动机制 |
5.1.1 聚焦强化组织与规划 |
5.1.2 构建网络治理新局面 |
5.2 推进电子政务一体化发展 |
5.2.1 完善政府信息化标准的政策法规 |
5.2.2 完善电子政务信息基础 |
5.2.3 构建一体化电子政务设施环境 |
5.3 完善政务信息资源整合共享机制 |
5.3.1 建立政务信息跨地区、跨部门协同机制 |
5.3.2 推动政府部门信息共享共用 |
5.3.3 建立政务数据开放机制 |
5.4 创新便民服务模式 |
5.4.1 优化营商服务环境 |
5.4.2 充分拓宽市民网上办事渠道 |
5.4.3 利用大数据实现政务服务人脸画像 |
5.4.4 实现政务服务主动推送办理 |
5.4.5 创新数字政府建设持续发展模式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关于肇庆市数字政府建设推动政务服务变革的调查问卷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答辩决议书 |
(4)文化自信视域下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境)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境)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目标、方法及创新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思想渊源与指导思想 |
2.1 近代中国铁路倡导者的铁路建设思想 |
2.1.1 盛宣怀的铁路建设思想 |
2.1.2 詹天佑的铁路建设思想 |
2.1.3 梁士诒的铁路建设思想 |
2.1.4 孙中山的铁路建设思想 |
2.1.5 张嘉璈的铁路建设思想 |
2.2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铁路观 |
2.2.1 马克思关于铁路的相关论述 |
2.2.2 恩格斯关于铁路的相关论述 |
2.2.3 列宁、斯大林关于铁路的相关论述 |
2.3 中国共产党人的铁路建设思想 |
2.3.1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铁路建设思想 |
2.3.2 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铁路建设思想 |
2.3.3 以江泽民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铁路建设思想 |
2.3.4 以胡锦涛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铁路建设思想 |
2.3.5 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铁路建设的相关论述 |
第3章 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基础理论探析 |
3.1 基本概念界定 |
3.1.1 文化 |
3.1.2 铁路文化 |
3.1.3 新中国铁路文化 |
3.1.4 文化自信 |
3.2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结构、特征与功能 |
3.2.1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结构 |
3.2.2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特征 |
3.2.3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功能 |
3.3 新中国铁路文化与资本主义国家铁路文化的异同比较 |
3.3.1 新中国铁路文化与资本主义国家铁路文化的共同点 |
3.3.2 新中国铁路文化与资本主义国家铁路文化的不同点 |
3.4 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历程彰显文化自信 |
3.4.1 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内涵 |
3.4.2 从文化自觉到文化自信: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发展脉络 |
第4章 反映文化自信物质成果的新中国铁路物质文化建设 |
4.1 新中国铁路建筑文化建设 |
4.1.1 有着鲜明时代印记的车站文化建设 |
4.1.2 展现深刻时代价值的铁道文化建设 |
4.2 新中国铁路收藏文化建设 |
4.2.1 有着卓越历史贡献的铁路机车 |
4.2.2 有着特殊历史回忆的铁路车票 |
4.2.3 有着重要历史价值的铁路纪念章(碑) |
第5章 彰显文化自信价值内核的新中国铁路精神文化建设 |
5.1 新中国铁路精神生产 |
5.1.1 革命斗争精神的传承 |
5.1.2 铁路建设精神的彰显 |
5.2 新中国铁路文艺创作 |
5.2.1 难以消解的文化矛盾心理 |
5.2.2 浓郁的红色文化气息 |
5.2.3 多样性的铁路文艺表达 |
5.3 新中国铁路思想政治工作 |
5.3.1 加强理论学习,坚定理想信念 |
5.3.2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培育爱国精神 |
5.3.3 加强思想政治宣传,增强思想性和政治性 |
5.3.4 加强路风教育,展现“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宗旨 |
第6章 体现文化自信制度保障的新中国铁路制度文化建设 |
6.1 新中国铁路法规制度建设 |
6.1.1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铁路法制建设 |
6.1.2 改革开放到新时代以前的铁路法制建设 |
6.1.3 新时代的铁路法制建设 |
6.2 新中国铁路体制建设和党建工作制度建设 |
6.2.1 新中国铁路体制建设 |
6.2.2 新中国铁路党建工作制度建设 |
第7章 塑造文化自信良好形象的新中国铁路行为文化建设 |
7.1 新中国铁路安全文化建设 |
7.1.1 新中国铁路安全文化建设理念 |
7.1.2 新中国铁路安全文化建设实践 |
7.2 新中国铁路服务文化建设 |
7.2.1 新中国铁路服务文化建设理念 |
7.2.2 新中国铁路服务文化建设实践 |
7.3 新中国铁路职工业余文化活动建设 |
7.3.1 新中国铁路职工业余文化活动建设的意义 |
7.3.2 新中国铁路职工业余文化活动建设的实践 |
第8章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价值及新时代建设路径探析 |
8.1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价值 |
8.1.1 国家建设的动脉 |
8.1.2 时代精神的表征 |
8.1.3 释放人情的场域 |
8.1.4 国际舞台的名片 |
8.1.5 中国故事的素材 |
8.2 加强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的路径 |
8.2.1 加强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的原则 |
8.2.2 加强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的几点举措 |
8.3 创造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新辉煌以增强文化自信 |
8.3.1 注入新时代文化自信的底气 |
8.3.2 “一带一路”倡议下推动中国铁路文化的国际传播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博览轨迹”——铁路文化的实地考察 |
附录2:近代中国铁路车站文化略谈 |
附录3:改革开放以来部分铁路文学杂志创刊表 |
附录4:新中国铁路安全主要法规名录表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科研情况 |
(5)十八大以来中国农村贫困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及意义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1.2.1 关于贫困概念的相关研究 |
1.2.2 关于贫困成因的研究 |
1.2.3 关于反贫困路径、对策的研究 |
1.3 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的基本思路 |
1.3.2 研究的基本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二章 中国农村贫困治理的理论基础 |
2.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贫困治理的基本思想 |
2.1.1 马克思、恩格斯贫困治理思想的形成条件 |
2.1.2 马克思、恩格斯从本质规律层面上体现的贫困治理思想 |
2.1.3 马克思、恩格斯从实践运行层面上体现的贫困治理思想 |
2.2 列宁的贫困治理理论与实践 |
2.2.1 列宁的贫困治理理论形成的主观条件 |
2.2.2 列宁的贫困治理理论形成的客观条件 |
2.2.3 列宁贫困治理的实践思路 |
2.3 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人的农村贫困治理思想 |
2.3.1 毛泽东的农村贫困治理思想 |
2.3.2 邓小平的农村贫困治理思想 |
2.3.3 江泽民的农村贫困治理思想 |
2.3.4 胡锦涛的农村贫困治理思想 |
第三章 十八大以前中国农村贫困治理的历程和经验 |
3.1 建国初期广义式农村贫困治理阶段(1949-1977) |
3.1.1 实施三大改造,确立社会主义制度 |
3.1.2 变革农村生产关系 |
3.1.3 确立社会主义救济制度 |
3.1.4 阶段总结 |
3.2 改革开放初期小范围救济式农村贫困治理阶段(1978-1985) |
3.2.1 启动农村改革 |
3.2.2 重视农村、农民、农业问题 |
3.2.3 实施专项扶贫计划 |
3.2.4 阶段总结 |
3.3 改革开放深化期大规模开发式农村贫困治理阶段(1986-2000) |
3.3.1 集中力量解决连片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革命老区贫困问题 |
3.3.2 制定详细扶贫计划,成立扶贫工作机构,安排专项扶贫资金 |
3.3.3 鼓励自力更生,强化社会动员 |
3.3.4 阶段总结 |
3.4 新世纪以来攻坚式农村贫困治理阶段(2001-2013) |
3.4.1 重新划定国家贫困县、贫困村适应新的扶贫形势 |
3.4.2 以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为扶贫攻坚主战场 |
3.4.3 巩固扶贫成果,缩小发展差距 |
3.4.4 阶段总结 |
3.5 十八大以前中国农村贫困治理的基本经验 |
3.5.1 坚持党的领导,夯实农村贫困治理的组织基础 |
3.5.2 立足国情,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农村贫困治理道路 |
3.5.3 坚持人民立场,制定符合群众利益的农村贫困治理决策 |
3.5.4 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实施符合地区实际的农村贫困治理措施 |
第四章 十八大以来中国农村贫困治理现实的新境遇 |
4.1 中国农村贫困治理具备的有利条件 |
4.1.1 综合国力持续提升 |
4.1.2 农村贫困治理政策与制度体系基本完善 |
4.1.3 中国共产党治理能力不断提升 |
4.1.4 为美好生活而奋斗的发展共识已经形成 |
4.2 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严峻挑战 |
4.2.1 国家富强之路仍有突出“短板” |
4.2.2 民族振兴面临崛起难题 |
4.2.3 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迫切诉求 |
4.3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发展不平衡和不充分问题突出 |
4.3.1 群体发展差别维度 |
4.3.2 地区发展差异维度 |
4.3.3 城乡发展差距维度 |
4.4 推进中国农村贫困治理过程中面临治理难题 |
4.4.1 深度贫困地区脱贫难度大 |
4.4.2 相对贫困问题凸显 |
4.4.3 减贫边际效益递减 |
第五章 十八大以来中国农村贫困治理思想的新内容 |
5.1 以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为根本目标 |
5.1.1 契合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 |
5.1.2 彰显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 |
5.1.3 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特色和优势 |
5.2 突出“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关怀 |
5.2.1 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 |
5.2.2 发挥人民的主体作用 |
5.2.3 实现人民的主体利益 |
5.3 贯彻落实“共享发展”的新发展理念 |
5.3.1 全民共享,坚持人民利益至上 |
5.3.2 全面共享,提升人民“幸福感”与“获得感” |
5.3.3 共建共享,凝聚社会合力 |
5.3.4 渐进共享,衔接“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
5.4 维护“国家长治久安”是基本要求 |
5.4.1 现实关切和未来关照相呼应 |
5.4.2 整体进步和个体发展相结合 |
5.4.3 发展效率和社会公平相协调 |
第六章 十八大以来中国农村贫困治理实践的新战略 |
6.1 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落实十八大以来中国农村贫困治理“底线”任务 |
6.1.1 “六个精准”的治理要求,确保“真扶贫,扶真贫” |
6.1.2 实施“五个一批”工程,实现“输血”与“造血”有效衔接 |
6.1.3 “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塑造“大扶贫格局” |
6.1.4 以群众满意度检验治理成效,变“对上负责”为“对民负责”. |
6.1.5 总结与思考 |
6.2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满足十八大以来中国农村贫困治理“发展”要求 |
6.2.1 发展乡村产业,推动构建“富裕乡村” |
6.2.2 树立城乡等价思维,积极打造“幸福乡村” |
6.2.3 焕发乡风新气象,携手共筑“文明乡村” |
6.2.4 织牢社会“安全网”,统筹推进“和谐乡村” |
6.2.5 注重生态涵养,着力建设“美丽乡村” |
6.2.6 强化人才支撑,共同构筑“活力乡村” |
6.2.7 总结与思考 |
第七章 十八大以来中国农村贫困治理价值的新意蕴 |
7.1 赋予中国农村贫困治理崭新时代内涵 |
7.1.1 符合中国由“大国”到“强国”的国际定位 |
7.1.2 丰富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7.1.3 实现“中国梦”和“世界梦”同频共振 |
7.2 为国际减贫与发展事业提供“中国方案” |
7.2.1 由减贫带动发展实现国家整体繁荣 |
7.2.2 以制度优势和政治优势构筑社会合力 |
7.2.3 形成长效治理机制实现发展可持续化 |
7.3 契合构建一个没有贫困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主题 |
7.3.1 “内外兼修”统筹国内外两个大局 |
7.3.2 “内外兼施”推动国内治理和全球治理向健康方向发展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6)后常规科学及其社会治理(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科学、争议与治理 |
1.1 科学的社会争议及其问题 |
1.2 “后常规科学”的两种理解进路 |
1.2.1 应对争端的方法论工具 |
1.2.2 一种“批判性的科学” |
1.3 “后常规”的科学治理 |
1.3.1 治理要素的扩展 |
1.3.2 建构为公众负责任的治理模式 |
1.4 论文结构 |
2 科学进入“后常规时代” |
2.1 充满争议的科学事业 |
2.1.1 查尔斯王子之问 |
2.1.2 默克尔的“U”形转折 |
2.2 重塑问题:从认知争论到社会争议 |
2.2.1 科学的“不确定性” |
2.2.2 风险认知:实在与建构 |
2.3 社会对科学的回应 |
2.3.1 从“问题”到“议题” |
2.3.2 自反性:专家系统的信任困境 |
3 “常规科学”及其实践活动 |
3.1 常规科学与范式 |
3.2 “常规科学”的认知结构 |
3.2.1 解谜与范例 |
3.2.2 认知基础:观察抑或理论? |
3.3 “常规科学”的社会结构 |
3.3.1 共同体与规训 |
3.3.2 “小生境”中的隐性规范 |
3.4 “常规科学”的内在紧张 |
3.4.1 实用的专业自治 |
3.4.2 专家与公众间的鸿沟 |
3.5 通往“后常规科学”之路 |
3.5.1 自然主义的态度 |
3.5.2 实践的优位 |
4 再论“后常规科学”的兴起 |
4.1 “科学-政策界面”上的棘手情境 |
4.1.1 “软”事实与“硬”决策 |
4.1.2 管制科学 |
4.1.3 科学顾问的政治角色 |
4.1.4 质量问题 |
4.2 方法论:应对争端的一种新策略 |
4.2.1 第三类问题的解决策略 |
4.2.2 扩大的同行共同体 |
4.3 认识论:一种科学观的转变 |
4.3.1 多元认知参与的决策 |
4.3.2 作为“后常规”的科学 |
5 后常规时代的科学与社会治理 |
5.1 气候科学的后常规实践 |
5.1.1 纽约热岛效应政策:同行评议的扩大 |
5.1.2 地区气候服务:地方性知识之实践 |
5.2 生物样本库的伦理治理 |
5.2.1 知情同意:由冰岛HSD谈起 |
5.2.2 与社会的相互作用:EGP的沉浮 |
5.2.3 UK Biobank的“伦理+”进路 |
5.3 走向科学的社会治理 |
5.3.1 统治与治理 |
5.3.2 社会争议的解决:对话与协商 |
5.3.3 反思性治理 |
6 反思科学:作为一项公共的事业 |
6.1 科学进入“广场” |
6.1.1 “生活世界”中的科学 |
6.1.2 当专家遭遇“信任危机” |
6.2 科学规范的重塑 |
6.2.1 科研“失范”及其复杂性 |
6.2.2 多元规范论 |
6.2.3 责任式创新 |
7 结语与余论 |
7.1 “坏科学”抑或“好科学”? |
7.2 家园政治:一种新的科学政治学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7)内蒙古科右中旗精准扶贫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1. 国外研究综述 |
2. 国内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 研究思路 |
2. 研究方法 |
(四)论文主要框架内容 |
(五)论文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 |
1. 论文可能的创新点 |
2. 论文的不足之处 |
一、理论基础与相关概念界定 |
(一)理论基础 |
1. 马克思主义贫困思想 |
2. 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贫困思想的发展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1. 贫困 |
2. 精准扶贫 |
二、内蒙古科右中旗精准扶贫概况及贫困成因 |
(一)内蒙古科右中旗精准扶贫概况 |
1. 内蒙古科右中旗贫困人口现状 |
2. 内蒙古科右中旗贫困人口脱贫规划 |
3. 内蒙古科右中旗精准扶贫主要帮扶措施 |
(二)内蒙古科右中旗贫困成因 |
1. 生态型贫困 |
2. 生产型贫困 |
3. 生活型贫困 |
三、内蒙古科右中旗精准扶贫效应分析 |
(一)经济效应分析 |
1. 收入增长效应分析 |
2. 经济增长效应分析 |
3. 经济拉动效应分析 |
(二)社会效应分析 |
1. 公平效应分析 |
2. 政府公信力分析 |
(三)生态效应分析 |
四、内蒙古科右中旗精准扶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
(一)精准扶贫措施的实施不够精确 |
(二)贫困群众内生动力不足 |
(三)自我发展能力弱,主体性贫困较严重 |
(四)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突出 |
(五)生态扶贫缺乏可持续性 |
五、进一步提升内蒙古科右中旗精准扶贫效应的路径 |
(一)提高精准扶贫的产业化程度 |
1. 积极培育贫困地区优势产业 |
2. 积极发展农村牧区庭院经济 |
3. 推动“互联网+精准扶贫” |
(二)扶智与扶志有机结合,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
1. 加强农村人力资本的教育投资 |
2. 加强农村人力资本的培训投资 |
3. 加强农村人力资本的健康投资 |
4. 加强农村人力资本的精神扶贫 |
(三)确定兜底扶贫标准,消除绝对贫困 |
1. 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
2. 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
3. 加强对农村牧区的公共服务供给 |
(四)建设生态环境,共享“生态红利” |
1. 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 |
2. 在生态建设中对受损方进行补偿 |
3. 强化农牧民草原生态环境保护观念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8)基于共享发展理念的中国农村民生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博士生自认为的创新点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论题的缘起 |
二、论题的意义 |
三、论题及相关问题研究综述 |
四、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五、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
第一章 共享发展与民生建设的思想资源 |
第一节 共享发展的思想资源 |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共享思想 |
二、马克思主义的共享思想 |
三、近现代西方的共享思想 |
第二节 民生建设的思想资源 |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生思想 |
二、马克思主义的民生思想 |
三、近现代西方的民生思想 |
第二章 我国农村民生建设的历程、成就与经验 |
第一节 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改善农村民生的历程与主要成就 |
一、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改善农村民生的历程 |
二、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改善农村民生的主要成就 |
第二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民生建设的历程与主要成就 |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民生建设的历程 |
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民生建设的主要成就 |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我国农村民生建设的基本经验 |
一、坚持加强和完善党对农村民生建设的领导 |
二、坚持立足基本国情和农村实际,稳步有序推进 |
三、坚持发展农村生产力与改造农村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 |
四、坚持尊重和凸显农民在民生建设中的主体地位 |
第三章 共享发展理念下农村民生建设的问题及其成因与意义 |
第一节 现阶段我国农村民生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交织并存 |
二、农民转移就业仍然面临较大困难 |
三、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与城市差距大 |
四、生态环境污染破坏日益加剧 |
第二节 我国农村民生建设问题的成因分析 |
一、农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导致民生物质基础薄弱 |
二、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未能根本改变,妨碍农民公平共享成果 |
三、社会共建格局尚未完全形成,致使农村民生建设缺乏合力 |
第三节 共享发展理念引领农村民生建设的重要意义 |
一、凸显农村民生建设的地位 |
二、优化农村民生建设的内容 |
三、明确农村民生建设的原则 |
四、丰富农村民生建设的主体 |
第四章 先行地区以共享发展理念引领农村民生建设的实践探索和经验总结 |
第一节 先行地区以共享发展理念引领农村民生建设的实践探索 |
一、江苏省的实践探索 |
二、湖北省的实践探索 |
三、四川省的实践探索 |
第二节 先行地区以共享发展理念引领农村民生建设的经验总结 |
一、开展扶贫攻坚和社会救助,守牢农村民生底线 |
二、加强社会保障建设,夯实农村基本民生 |
三、促进民生公平,增强农民获得感和幸福感 |
四、坚持共建共享,凝聚农村民生建设合力 |
第五章 以共享发展理念引领农村民生建设的路径选择 |
第一节 筑牢农村民生的物质基础 |
一、强化科技创新,推动农村生产力进步 |
二、推进农业现代化,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 |
三、实施协调发展战略,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
四、创新有效实现形式,培育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
第二节 兜住农村民生的最低底线 |
一、转变扶贫方式,实施精准脱贫 |
二、完善制度安排,健全农村社会救助体系 |
第三节 夯实农村民生的基本保障 |
一、建立投入保障长效机制,提升农村义务教育质量 |
二、优化体制机制设计,增强新型农村医疗保险制度保障能力 |
三、创新基金筹集运营方式,提高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保障水平 |
第四节 提升农村民生的幸福指数 |
一、建立农民稳定增收机制,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
二、完善权益平等保障机制,促进农民转移就业 |
三、实行一体化供给模式,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
四、构建多方参与治理格局,美化农村生态环境 |
第五节 凝聚农村民生的共建合力 |
一、以民生优先理念引领农村基层政府职能转变 |
二、鼓励和引导社会组织参与农村民生建设 |
三、增强农民参与农村民生建设的意愿和能力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视角下的职业教育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和背景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关于治理与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研究的综述 |
二、关于职业教育政策研究的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创新与不足 |
一、研究方法 |
二、可能的创新之处 |
三、存在的缺陷和不足 |
第二章 国家治理视阈下职业教育政策概念分析 |
第一节 现代治理体系相关理论分析 |
一、治理理论 |
二、公共政策分析理论 |
三、公共产品理论 |
四、利益相关者理论 |
第二节 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与职业教育政策 |
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
二、教育政策是国家公共政策重要内容 |
三、现代职业教育政策体系及其特点 |
第三章 我国职业教育政策的历史沿革 |
第一节 近代以来职业教育的开创与探索 |
第二节 改革开放前职业教育政策发展 |
一、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职业教育政策 |
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职业教育政策 |
三、“文革”时期职业教育的浩劫和艰难前行 |
第三节 改革开放以来职业教育政策的发展 |
一、职业教育恢复和发展阶段政策 |
二、职业教育快速发展期的政策 |
三、世纪之交职业教育政策调整与变革 |
四、新世纪职业教育快速发展阶段的政策 |
第四节 改革开放以来职业教育政策评析 |
一、发展动力从经济需求转向综合需求 |
二、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作用 |
三、职业教育政策执行中的问题及原因 |
第四章 全球治理视野下职业教育政策比较分析 |
第一节 国际组织层面职业教育政策比较 |
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职业教育政策研究 |
二、世界银行职业教育政策研究 |
三、国际劳工组织职业培训政策研究 |
四、国际组织职业教育与培训政策对中国的启发 |
第二节 外国政府职业教育政策比较分析 |
一、美国职业教育政策进展分析 |
二、德国职业教育政策发展分析 |
第三节 国际职业教育政策发展趋势及启示 |
第五章 现代职业教育对治理体系现代化的积极作用 |
第一节 发展职业教育与保障政治稳定 |
第二节 发展职业教育与改善民生 |
第三节 发展职业教育与“新四化”布局 |
第四节 发展职业教育与促进经济发展新常态 |
第五节 发展职业教育与构建学习型社会 |
第六章 完善职业教育政策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
第一节 进一步强化顶层理性设计 |
一、逐步提高职业教育办学层次 |
二、充分体现职业教育公益性 |
三、持续推进职业教育法治化建设 |
第二节 改进政府宏观管理作用 |
一、明晰各级政府职业教育职责分工 |
二、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成才观 |
三、提高技术技能型人才经济社会地位 |
四、创新职业教育管理体制 |
第三节 充分发挥各方利益相关者的功能 |
一、调动相关政府部门积极性 |
二、拓展行业组织多种功能 |
三、发挥企业办学重要作用 |
四、充分发挥市场引导作用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简政放权背景下地方政府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研究 ——以广东省惠州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的背景 |
(二)研究的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一)我国地方政府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现状及趋势 |
(二)国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的内容及创新点 |
(一)研究内容 |
(二)创新点 |
第一章 简政放权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关系 |
第一节 服务型政府的内涵和特征 |
一、服务型政府的内涵 |
二、服务型政府的特征 |
第二节 简政放权的内涵和特征 |
一、简政放权的内涵 |
二、简政放权的特征 |
第三节 地方政府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内涵与特征 |
一、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内涵 |
二、地方政府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特征 |
第四节 政府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
一、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不断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 |
二、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迫使行政审批制度不断完善和发展 |
三、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国家扩大对外开放,提高竞争力的客观需要 |
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防腐制腐的重要手段 |
第五节 我国现阶段政府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总体目标及重点 |
一、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总体目标 |
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重点 |
第二章 惠州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实践 |
第一节 县(区)级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体系建设 |
一、组织机构的建设 |
二、工作机制的建设 |
三、标准化的建设 |
第二节 市直机关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体系建设 |
一、组织机构的建设 |
二、工作机制的建设 |
三、行政服务工作标准化的建设 |
第三节 简政放权背景下惠州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成效 |
一、削减审批的事项 |
二、政府职能的转变 |
三、增强审批效能 |
四、惠民便民措施的实施 |
第三章 惠州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一节 简政放权背景下惠州市审批制度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行政审批工作标准化有待完善 |
二、行政方式有待进一步转变,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
三、政府依法行政有待进一步提升 |
四、行政审批的监督机制建设有待完善 |
五、社会组织有待进一步培育和发展 |
第二节 简政放权背景下惠州市审批制度改革存在问题的原因 |
一、观念上存在误区 |
二、部门利益制约 |
三、改革过程缺少公众参与 |
四、改革缺乏法律的保驾护航 |
第四章 国内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主要经验及借鉴 |
第一节 国内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有关经验 |
一、广东省佛山市的改革经验 |
二、广东省中山市的改革经验 |
三、浙江省宁波市的改革经验 |
第二节 美国、日本和澳大利亚等国家的改革经验 |
一、美国 |
二、日本 |
三、澳大利亚 |
第三节 国内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经验对惠州的启示 |
一、合理归并 |
二、采用集中审批模式 |
三、完善法律规章 |
四、充分发挥社会自治功能 |
第五章 地方政府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路径及对策 |
第一节 优化职能配置,加强标准化审批流程再造建设 |
一、着眼于政府职能转变 |
二、着眼于政府部门机构精简 |
三、着眼于政府部门放权 |
第二节 创新和改善政府管理,提高工作效率 |
一、转变机关行政方式 |
二、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 |
第三节 加强监督管理,做到简政而不减政 |
一、加强监管机构建设 |
二、加强制度建设 |
三、加强协商民主建设,提高民主监督 |
第四节 依法行政,提高施政的规范性和公信力 |
第五节 加快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探索政社合作新模式 |
一、扶持社会组织发展 |
二、加强制度建设 |
三、加强专业队伍建设,提高专业技术服务能力 |
四、探索“政社合作”治理新模式 |
结论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试论建设提速安全标准线的紧迫性(论文参考文献)
- [1]西南民族地区农村脱贫人口返贫问题研究 ——基于对广西大化县X村的调研[D]. 解超.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2)
- [2]中国贫困人口高质量脱贫的政治经济学研究[D]. 刘丸源. 四川大学, 2021(12)
- [3]政务服务变革视角下的肇庆市数字政府建设研究[D]. 卢杭华.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4]文化自信视域下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研究[D]. 邱铁鑫.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6)
- [5]十八大以来中国农村贫困治理研究[D]. 周芸帆. 电子科技大学, 2019(01)
- [6]后常规科学及其社会治理[D]. 胡娟. 浙江大学, 2018(07)
- [7]内蒙古科右中旗精准扶贫效应研究[D]. 乌日汗.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8(08)
- [8]基于共享发展理念的中国农村民生建设研究[D]. 潘学良. 武汉大学, 2017(06)
- [9]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视角下的职业教育政策研究[D]. 李树陈. 中共中央党校, 2016(08)
- [10]简政放权背景下地方政府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研究 ——以广东省惠州市为例[D]. 邓展煌. 云南财经大学, 20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