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化研究语境下的叙事理论(论文文献综述)
林佳[1](2021)在《魔幻现实主义小说的叙事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是拉丁美洲最具代表性的文学流派。魔幻现实主义作为艺术手法、世界观、思维方式、叙事类型对世界文学艺术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以魔幻现实主义小说为代表的魔幻叙事因其丰富、独特的叙事方式形成了极具辨识度的叙事类型。本文以拉美魔幻现实主义小说为代表的魔幻叙事为研究对象,以叙事学为主要理论视角,通过对魔幻现实主义小说及其拓展形态的代表作品的叙事学解析,提炼并分析了魔幻叙事的基本类型及其叙事功能。在此基础上,提出从类型学的角度,建构魔幻叙事学的大致构想及基本框架。第一章是论题展开的准备,首先梳理了作为文学流派和作为叙事类型的魔幻现实主义的历史语境和涵义。界定了本文所论的“魔幻现实主义”和“魔幻叙事”的基本内涵并对此做了具体说明。由于“魔幻现实主义”一词在不同语境中具有“绘画风格”、“艺术倾向”、“人生观与世界观”、“叙事风格”、“叙事类型”和“对现实的态度”等涵义的变化和重叠,所以首先界定了本文所论“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特指拉丁美洲的一种文学流派,“魔幻叙事”以拉美魔幻现实主义小说为典型文本的一种叙事类型。本章结合魔幻现实主义小说中原始思维和现代视野双重观念并置的前提,从叙事学的角度,概括了魔幻叙事的“故事”(story)与“话语”(discourse)和“素材”(fabula)三方面的主要特质及其互动模式,并以此为标准,提炼出魔幻叙事分为三个基本类型:多重时空体中的对话性叙事、叙述主体游移和阐释编码冲突制造的悖论性叙事、隐形叙述层提供的重构与修复性故事。并在此基础上,提炼了魔幻叙事的两种典型拓展形态:魔幻叙事空集和魔幻叙事游戏。第二章到第四章是论题的展开部分。第二章从叙事学的角度论析魔幻叙事的第一种基本类型:“多重时空体中的对话性叙事”。本章结合墨西哥作家胡安·鲁尔福(Juan Rulfo)的小说《佩德罗·帕拉莫》(Pedro Paramo)和米格尔·安赫尔·阿斯图里亚斯(Miguelángel Asturias)的小说《总统先生》(El se?or presidente)论析了魔幻叙事中普遍存在的“幽灵叙事”和多重故事及其构建的“多重时空体”,并具体阐释了在多重时空体中的人物信息组、事件、历史叙事和真相故事之间的对话形态。其中着重论析了死者人物信息组、历史叙事和素材故事之间的对话及其叙事功能。第三章从叙事学的角度论析魔幻叙事的第二种基本类型:叙述主体游移和阐释编码冲突制造的悖论性叙事。本章结合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García Márquez)的小说《一桩事先张扬的凶杀案》(Crónica de una muerte anunciada)和阿斯图里亚斯的小说《玉米人》(Hombres de maíz),论析了魔幻叙事中的叙述主体(叙述者、聚焦者、人物、隐含作者)之间的复杂冲突。这种冲突在魔幻叙事中以叙述主体的转换、行动元的双向图式、可靠与不可靠叙事的游移,以及空间、场所的悖论性涵义为主要表现形式。第四章结合阿斯图里亚斯的小说《总统先生》(El senor presidente)、《玉米人》(Hombres de maíz)、劳拉·埃斯基韦尔(Laura Esquivel)小说《恰似水之与巧克力》(Como Agua para Chocolate),伊莎贝尔·阿连德(Isabel Allende)的小说《幽灵之家》(la casa de los espirtus)和加西亚·马尔克斯(García Márquez)的小说《霍乱时期的爱情》(El Amor en los Tiempos del Cólera)论析了魔幻话语元素如碎片、虚构时空等构成的隐形叙述层完成的、对集体和个体记忆双重意义上的“重构”和“修复”。第五章是论题具体延伸部分,论析了魔幻叙事的拓展形态。基于“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本身边界的相对确定性,参照第一章对“魔幻叙事”特征的界定,将因拓展了“魔幻”的文化基础和“现实”含义、但与经典“魔幻现实主义小说”有内在关联的创作纳入论题,以保证论题的完整性。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Jorge Luis Borges)和胡利奥·科塔萨尔(Julio Cortázar)的短篇小说代表了这种创作倾向:用叙事描摹在现实中不可见不可感、但在理论上可能存在的世界。描摹这个世界体现了魔幻叙事的方式,具体表现为:以分形的故事建构运动与“敞开”的叙事空集;以循环往复的事件性展现叙事空集中故事的迭代与真理的递归;以分裂的叙事声音制造各叙事主体之间,及其与它们与读者之间的审美距离、表达主体空缺的实质并编织无限性的叙事游戏。这类魔幻叙事通过特殊的故事形式表现对宇宙模型、叙事及存在等本体性思考,彰显魔幻叙事的哲理性特质。结语部分是论题的理论提升。在提炼魔幻叙事的基本类型和拓展形态并分析它们叙事功能的基础上,结合叙事学的学科语境和发展趋势,提出的一种理论构想:从类型学的角度,构建以作为叙事类型的“魔幻叙事”为研究对象的叙事理论,并说明此构想的意义和魔幻叙事学的基本框架。
程砾瑶[2](2021)在《融合文化视野下的跨媒介叙事现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数字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打破了原本泾渭分明的媒介叙事状态,加速了媒介的融合进程,开启了一个全新的媒介叙事时代。“跨媒介叙事”这一概念由亨利·詹金斯于2003年首次提出,它是一种借助多种媒介的参与,展现多个故事文本的叙事新范式。跨媒介叙事是融合文化背景下的新型文化形态,它改变了过去单一媒介叙事的局面,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互通,开始呈现出协同叙事的发展新态势。近年来我国跨媒介叙事的影视作品也在如火如荼地发中,引起了很多学者的关注和重视,国内各种不同的理论成果极大地丰富跨媒介叙事的研究空间。本文以融合文化下的跨媒介叙事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分析法和个案研究法,对跨媒介叙事的系列内容进行分析。论文主要从融合文化和跨媒介叙事入手,探讨跨媒介叙事的形成发展、故事世界的建构、跨媒介叙事的多重属性以及跨媒介叙事的价值与问题四个部分展开论述。第一章概述融合文化和跨媒介叙事的产生发展过程,分析融合文化的提出过程和其所具备的特征,探讨媒介与叙事的关系,以及跨媒介叙事的形成及其动因。第二章围绕跨媒介叙事的核心-故事世界进行研究,从故事世界的概念、融合与拓展三方面入手,剖析故事世界的建构。第三章论述跨媒介叙事所具有的多重属性特点,从集体创作、协同叙事两方面概括出其自身的参与性特点,从空间沉浸和情感沉浸两方面概括出其自身的沉浸性特点。第四章主要是总结跨媒介叙事价值所在和产生的问题。与传统的叙事方式相比较,跨媒介叙事既是机遇又是挑战,通过反观部分跨媒介叙事创作,总结在跨媒介叙事实践中产生的价值和存在的不足,希望能对我国跨媒介叙事的实践应用和理论发展提供借鉴。
陈思宇[3](2021)在《历史事件纪念馆的空间叙事设计方式研究》文中指出纪念馆是人类记忆与情感的物化载体,承载着记录、警示、教育、传播等重要功能。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纪念馆不再是传统“无表情”的展示空间,比起从传统纪念馆空间的功能出发进行设计,当代纪念馆空间更在乎如何能利用设计,传达出纪念的思想、情感与精神,成为一个能够保存、更新与延续大众的历史记忆的空间。历史事件纪念馆属于纪念馆中一类聚焦于“事件”的纪念空间,由于历史事件往往具有庞大的背景、错综的内容以及纷繁的故事线条,甚至相同的事件在不同的“语境”下还有着不同的定位,在不同的角度下有着不同的理解。所以相比起其他类型的纪念性建筑来说,历史事件纪念馆有着更为强烈的叙事需求。并且,随着信息传播方式的转变,历史事件纪念馆的功能定位也在随之转变,传统理性的平面布置、动线安排、功能布局等不再适用于今天的历史事件纪念馆,结合叙事思维拓展空间设计思路成为了当代历史事件纪念馆顺应时代发展的重要手段。本论文将分为四个部分的研究内容。第一部分为第一章绪论,提出论题,并针对论题进行研究背景及意义的分析,及对涉及的基础概念与理论进行梳理,确定了本文将通过哪些研究方法,对历史事件纪念馆这一研究主体,进行空间叙事角度的创新研究。第二部分为第二章研究综述。对包含博物馆、纪念馆、展示空间在内的多个相关领域的空间叙事研究成果进行整理分析,并针对历史事件纪念馆进行了包含分类与特征、叙事变迁与现状、面临的叙事挑战在内的多个方向的研讨,分析现存的不足,为下文对历史事件纪念馆开展详细的空间叙事设计的分类研究提供充足的理论基础。第三部分为第三、四、五章的分类分析。此部分论文将基于叙事方法的不同,从单线性叙事、网络性叙事两个角度,对目前社会中已建立并使用的历史事件纪念馆进行涵盖了叙事文本、空间组织以及空间体验三个方向的整理分析,并在第五章中进一步分析了“非线性叙事”这一空间叙事设计维度,以此多方位地研究适用于当代历史事件纪念馆的空间叙事设计方法。第四部分为第六章。首先基于前文的研究成果,对不同类型的空间叙事方法进行了横向的对比分析,总结了各自的特点及优缺,并进一步从叙事文本、叙事空间、叙事体验三个角度,提出了历史事件纪念馆的多维度空间叙事设计的原则与方法。
蒋中直[4](2021)在《基于“空间叙事”理论的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叙事学作为一个专门的学科在上世纪六十年代诞生。上世纪八十年代,随着后现代思潮的诞生,叙事学与其他学科发生了交叉。伴随着从现代到后现代的转型,时间和存在这些困扰当代人的问题阈开始受到后现代学科交叉下形成的空间概念的挑战,根据相关的研究现状,我们发现在哲学,叙事学,建筑学领域出现了所谓的空间转向趋势。在建立在西方价值观体系下的现代建筑学和城市思想的基础下,在近几十年来中国高速的城市化进程中有着一部分的急功近利的因素,并且城市化过程中对中国地域性文化要素的缺失造成城市物质空间与非物质要素的文化、记忆等脱离。针对这些现象,本文旨在运用现象学的还原思想,首先回顾了在建筑的发展过程中不同时期对人与建筑的关系的观点产生的矛盾,并发现了建筑与空间返回身体主体的趋势,引出人直接体验建筑的重要性。面对对建筑的身份和象征化的过度解读,呼吁关注以人的感知作为判断标准的要求,追溯建筑空间的起源,重新审视人与空间的深层关系。然后在叙事学和建筑学等其他学科交叉的前提下,对叙事学的研究实现了从时间叙事到空间叙事的转向。对空间叙事中的空间和叙事分别进行解读和辨析,对从传统的空间到现代主义空间再到建筑现象学的空间的空间理论发展趋势进行归纳分析,然后对叙事理论进行了研究,对空间与叙事的关联性进行辨析,分析了叙事学研究的空间转向趋势。对空间叙事中的物质性要素和非物质性要素的定义进行总结,对两者的关联性进行辨析,选取了两者中具有代表性的材料和体验进行详细解读。对城市公共空间叙事中的事件类型和事件机制进行了分类,强调了空间叙事中的事件、行为,运动等非物质性要素在城市设计中重要作用,感官是对城市公共空间中发生的事件的主要感知形式。这些要素引发了人的强烈的知觉体验,对城市意象的塑造和传播起了关键作用。根据空间叙事理论,返回身体主体的人作为空间体验者的还原视角去解析空间叙事物质性基础和非物质性要素,来进行非物质性要素的物质性设计转译,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城市意象的营造。以空间叙事理论和建筑现象学原理来对空间叙事案例进行分析,提出了城市空间叙事设计方法和设计转译策略,并通过对城市空间的非物质性的知觉要素如何通过建筑质料等的物质性要素进行设计转译,完成了城市空间叙事的设计实践,引发人的知觉体验,建构和传播城市意象,强化城市精神与气质。
刘夏茹[5](2020)在《基于政务抖音发布的广州城市形象短视频叙事研究 ——以“中国广州发布”为例》文中研究表明《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等新政策的出台,为广州城市形象建构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与此同时,广州面临的媒介环境也发生了巨变,短视频发展势头强劲。西安在抖音平台成为“网红城市”之后,政务抖音号的开通俨然成为潮流,各大城市甚至乡镇政府部门陆续开通了政务抖音号。本文以新型媒介形态——短视频为研究语境,着眼于广州城市形象建构升级这一关键立场。首先,通过系统地文献分析与梳理,对政务抖音、城市形象、叙事理论三个关键词进行了概念界定,并在概念界定的基础上分析了本文选取“中国广州发布”为研究案例的代表性,进而对短视频建构城市形象的价值和意义进行了解释说明。接着,借助内容分析法与文本分析法,从宏观包括本土叙事题材和国际叙事题材两大分析角度,以及微观包括叙事理念、叙事选材、叙事结构、叙事情节等四大层面,切实分析了广州城市发布短视频的叙事现状。同时,为了挖掘广州城市形象短视频的叙事特征,为广州政务抖音发布短视频的叙事分析提供更多思路,本研究选取了“上海发布”、“长沙发布”、“东莞发布”点赞过1万的100条短视频,及37条广州标签的短视频进行文本分析。之后结合受众调研,在与其他城市叙事特色的对比分析中,发现广州政务抖音发布短视频的叙事在构建城市形象方面存在如下问题:城市信息传递浅显化,城市意象类别单一化,城市故事讲述平淡化,城市人物塑造缺温度,城市氛围呈现理性化等。最终,本研究对广州政务抖音发布短视频的叙事问题提出了总体对策、对内建构对策与对外建构对策。总体对策上,要清晰定位城市形象,沉淀栏目专题;打造具有城市特色的叙事话语体系。对内建构的主要策略是共情,即唤醒集体记忆,贴近身边生活。对外建构的主要策略是认同,即全方位释放信息;精品化构思演绎;搭建全球话语。
徐博伦[6](2020)在《基于空间叙事理论的乡村文化空间研究 ——以河南郏县张店村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在快速城镇化的语境下,传统的农耕文明在不断遭受着现代工业文明的冲击,有许多宝贵的乡村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乡村文化空间的保护日趋紧迫,公众对乡村的集体记忆在逐渐被淡化。河南省郏县张店村是汉代谋圣张良的故里,具有非常厚重的文化底蕴,张店村文化空间蕴含着大量的乡土故事和人文情怀,是乡村文化的重要载体。但由于当地村民对文化空间价值意识不足、保护规划工作落实不够到位等原因,张店村文化空间的存续现状不容乐观。为此本文以河南郏县张店村为研究对象,从空间叙事学的角度展开研究,以叙事的方法来实现传承张店村文化这一目标。本文以建筑学与人文社科类学科中的经典叙事学和后经典叙事学相结合的学科交叉研究方法进行深入探讨,首先,从叙事的叙述逻辑层面探讨如何通过乡村语汇对乡村文化空间叙事框架的构建,从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次构建乡村文化空间的叙事方法框架解决“如何叙事”的问题。微观上通过对叙事要素的挖掘、叙事主题的确定、叙事情节的把握、叙事层次的描绘四个方面作为乡村文化空间的叙事基础;中观上,归纳出线性叙事、分形叙事、并置叙事、拼贴叙事四个乡村文化空间的叙事结构来创造整体有序的文化叙事空间;宏观上,提出对乡村文化空间的叙事策略与建议,针对性的对叙事性的文化空间建设进行宏观把控。其次,并对地方叙事语境下权利主体的话语分析,探讨乡村发展决策者之间如何解决话语冲突,达到乡村叙事认同,解决“谁来叙事”的问题。最后,本文将此方法运用在对郏县张店村的案例研究中,通过整合张店的叙事资源,挖掘其内在文化价值,梳理出“追本溯源”、“世代守护张店”、“重教启智,传承智慧”三个主题的叙事结构,塑造起、承、转、合的空间情节,以叙事的方法对建筑民居、街道空间、节点空间等进行修复或改造设计,完成对张店文化空间的叙事方法;并从文化空间的价值认同、文化空间的存续两个方面对张店村的地方语境进行了分析。研究过程中发现,由于自然风化、人为破坏、生活方式的转变、区位因素、保护规划不能严格落地执行等各方面原因张店村的存续现状与其内在的价值严重不符,对地方叙事认同感不强,各方话语主体对张店村文化空间的价值认知有待提升。
余文娟[7](2020)在《玛丽—劳尔·瑞安的数字叙事理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数字叙事是基于计算机或者互联网的叙事,数字叙事理论是融合了当代计算机科学、文艺理论、游戏学、可能世界思想、认知心理学等学科的跨学科理论,范畴上属于后经典叙事学。本文的研究对象是玛丽-劳尔·瑞安的数字叙事理论,从数字叙事产生的时代背景出发说明了数字叙事理论出现的必然性和必要性,基于瑞安的学术背景和其理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发现了瑞安数字叙事理论研究的价值和空间。基于数字叙事概念的大致界定和对早期数字叙事代表性理论着作的相关介绍,我们可以发现瑞安的数字叙事理论研究采取的是传统主义研究和扩展主义研究的中庸立场,且具有相对系统的理论框架:首先,其数字叙事理论研究具有一定的基础,可能世界理论为瑞安的理论研究提供了“文本作为世界”的隐喻,“文本世界”成为数字叙事建构和体验的直接对象,而对“叙事”和媒介的研究,从具体的内涵层面体现了数字叙事存在的“合法性”;其次,根据瑞安相关着作内容,数字叙事的主要类型分为互动小说、超文本、网络叙事、互动戏剧和包含叙事的电子游戏,从它们的创作生产过程可以发现数字叙事的创作中存在着叙事性和互动性的矛盾,瑞安为这一问题提出了“文本架构”和“互动模式”的解决方案,经研究,笔者发现两者是辩证统一的。文本架构在保证叙事性的前提下为读者的互动提供了条件,作者预先在文本中设置了可供用户进行的选择;而互动模式主要是针对数字叙事而言,区分了四种互动模式,分别对应着某些文本架构形式,同时又体现了叙事聚焦和叙事层次等经典叙事学的立场;最后,作品最终是被读者阅读的,瑞安对数字叙事的体验进行了一番研究,分别阐释了叙事体验中的沉浸和互动问题,并将两者结合起来考察,提出了叙事的终极目标乃是实现互动式沉浸,以使读者身心结合式地体验叙事。
龚游翔[8](2020)在《初创期的中国当代文化政治美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论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组成。绪论界定了“文化政治美学”的概念,介绍了中国当代学者的研究现状,论证了中国当代文化政治美学研究的意义。正文分为四章。第一章介绍了对中国当代颇有影响的西方学者的文化政治美学思想,其主要内容包括:伊格尔顿的“文学生产方式”理论、审美意识形态理论和批评的政治性理论;詹姆逊的社会形式诗学、政治无意识理论和意识形态叙事理论;托尼·本尼特的文本政治理论、文化治理性理论和审美实践理论。第二章梳理了中国当代学者刘锋杰、姚文放和王杰的研究理路。他们于文化政治与审美双重视角下创构了新的文学批评模式,其主要内容包括:姚文放提倡话语策略下的文化政治学、刘锋杰创构文学政治学和王杰提出审美乌托邦理论。第三章对比中西学者的文化政治美学理论的异质与同构,异质包括三个方面:文学本质观、逻辑方法论和治理实践观。同构也包括三个方面:超越传统美学、同一问题弱小者话语和文学乌托邦的救赎。第四章论述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结合“政治”的三种具体表现形态,主要内容包括:关于话语策略的文化政治美学,关于文学审美修辞的文化政治美学和关于文化治理的文化政治美学。结语展望未来中国当代文化政治美学理论体系建构的前景,试图找寻中国本土文化政治美学理论建构的可能性,并且预估未来中国新文学批评体系建构的走向。
戴天晨[9](2019)在《空间叙事 ——城市空间非物质性要素设计转译研究》文中提出空间叙事的研究自1960年代起,成为建筑师和建筑理论家关注的焦点之一,其核心关注点是空间之于人的意义,包括意义如何建构在空间中以及如何传达给体验者。空间叙事研究能够帮助建筑从业者理解空间之于人产生意义的机制,并总结出空间叙事视角下空间营造的设计策略。近几十年来中国城市的高速发展过程中对地域性文化信息的忽视导致了城市文脉断裂、城市物质空间与文化意义脱离等问题。针对这些现象,本文旨在结合现有的空间叙事和城市设计理论研究成果,在城市公共空间的范围内探索城市的非物质性要素如何通过建成环境的物质性转译向人们传递空间意义、建构城市意象。本文强调了非物质性要素在传递空间意义、建构城市意象过程中的重要角色,提出了空间叙事运行机制的理论框架,从城市空间体验者的角度解析了空间叙事物质基础,非物质性要素的空间感知,以及城市意象的营造、传播过程。在此基础之上,本文基于空间叙事理论框架分别选取了三个城市空间叙事案例进行分析、总结,探索出一系列城市空间叙事与非物质性要素转译策略。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研究视野方面:从非物质要素的视角研究了城市空间的形成、结构与意义,拓展了以空间叙事赋予城市空间场所精神与文脉联结的研究视野,阐述了非物质性要素在城市空间形态结构中扮演的角色和所具有的意义。2)理论架构方面:空间叙事是体验者在建成环境中通过参与一系列事件,获得与建成环境相关联的体验、感知和情绪,建立关于此空间意义的认知,建立场所独特性的过程。本文从城市空间体验者的角度提出了空间叙事运行机制的理论框架,揭示了城市公共空间品质、公共空间中的事件和行为,以及大众传媒在城市文化内涵感知中的重要性。3)方法探索方面:非物质性要素通过转译,能够成为物质空间的构成部分,为体验者所感知。本文将文学、艺术领域中的“拼贴”、“再现”、“图符”、“隐喻”等经典叙事结构和方法延伸到了建筑领域,提出了空间叙事视角下非物质性要素的设计转译策略,并根据当今的数字技术和信息传播特性,提出了城市意象的营造和传播策略。论文正文约17.1万字,365幅插图。
孔庆荣[10](2019)在《“叙事干预”视角下清末民初小说叙事的转型研究》文中认为清末民初,随着小说文学地位的提升,传统章回体小说的叙事模式也发生了转型,这一变化的成因、动力、特点及影响尚需作进一步研究。本文将“叙述者”这一功能性人物作为研究小说叙事模式变化的切入点,通过叙述者进入文本内部,在“叙事干预”视角下研究叙述者主体性在文本中的作用,进而描述文本内部的运行机制。叙述者对文本的操纵被称为“叙事干预”,是叙述主体对叙事行为和叙事策略实施的影响,是小说主题建构、文本意义生成以及修辞效果提升的重要手段。叙述者既是叙述的主体,也是“叙事干预”的主体,是开展小说叙事模式研究的重点,有丰富的学理内涵和外延,有助于研究者进入复杂的文本世界研究小说的形式特征和叙述者主体性的呈现方式,对于小说的组织结构、运行规律和形式美学有较强的解释力。宏观而言,整个文本都是叙述者实施干预后的结果;微观来说,叙述者对叙事视角、叙事交流、叙事结构、程式化特征以及评论性话语等都可以实施操控。叙事文本是叙述者对故事素材实施操控后的一种呈现方式,蕴含着叙述者的叙事动机、修辞意图和伦理立场。本文以清末民初的小说文本为研究对象,以叙述者的干预行为为研究重点,聚焦小说的形式特征及变化规律,将小说叙事模式的变化与社会历史语境相勾连,综合考虑小说界革命、出版业发展以及小说翻译活动的影响,避免文本的阐释陷入机械教条的符号分析中。同时,基于“叙事干预”的宏观分析模型和微观分析模型,研究“叙事干预”的对象、干预方式和干预意图特点,具体分析小说的叙事视角、叙事交流、叙事结构、叙述者评论以及译者干预等方面的特点,分析这一特殊时期小说文本复杂的形式特征。本文主体结构分为第1章、第2-6章、第7章三个单元,分别完成了清末民初小说叙事转型背景和转型研究现状的概述、以“叙事干预”透析清末民初小说叙事转型的五个向度、借助典例进行主题示范和合理性加强这三项任务,研究发现最终指向“叙述权力的自我限制”和“叙述权力的自我张扬”两个方面的文本特征。研究认为,这两个文本特征既相互对立又有机统一,体现了叙述者主体性的复杂变化以及小说文本在变与不变之间的矛盾和张力,反映了小说从古典形态向现代形态转变的过渡期状态。通过叙述者进入文本内部分析小说的形式特点,已经触及小说内部的运行机制和自足性特点,有助于更好的分析小说文本的结构特征。关于“叙述权力的自我限制”,叙述者主要通过两种途径来实现:一是视角变换意识,通过全知视角向限制视角的转变,叙述者从无所不知变为有所不知,突出了人物在文本中的主体意识,实现了叙述权力的自我限制;二是改变叙事交流模式,逐步淡化叙述者的说书人痕迹,叙述者和受叙者的程式化交流模式出现了变化,另外丰富了人物话语交流模式,大量使用自由直接引语、自由间接引语、无引导性对话等话语模式,极大丰富了语言的表现力、语义密度和情感传递效果,有助于突出人物在场感、弱化叙述者声音、制造语境压力,较好地实现了叙述者个人身份的隐藏以及叙述权力的自我限制。关于“叙述权力的自我张扬”,叙述者主要通过三种途径来实现:一是改变叙事结构,叙述者将“空间结构”与“时间结构”结合,突出叙事结构的时空特点;通过预叙、倒叙、插叙、补叙等多种形式改变时间结构的因果关系和顺序关系,通过构建人物线和主题线来创设叙事空间;通过缀段式结构和分层叙述实现叙述进程的纵向发展,在横向与纵向两个维度上建构了典型的叙事结构。二是突出了对“故事”和“话语”的评论,叙述者以评论作为重要的干预手段,对故事情节、故事人物、故事主题以及叙事本身进行评论性干预,凸显了叙述者的价值观倾向、伦理意图和元叙述意识,实现了叙述权力的自我张扬。三是凸显译者的主体性,译者是小说翻译过程中再叙事的执行者,译者通过对叙事主题、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叙事语言的“干预”,使翻译小说的叙事模式更加符合译入语文化规范、读者的文化背景和阅读习惯,形成了这一时期翻译小说特殊的文本特征,对创作小说的叙事模式带来了明显影响。综上所述,清末民初小说的叙述者对叙述权力既有自我限制,也有自我张扬。整体而言,叙述者的主体意识是比较突出的,反映了传统小说在这一特殊时期复杂的文本特征。清末民初的小说处于古代形态向现代形态过渡的中间地带,期间既有叙事传统逝去的尾声,又融入了现代小说的质素;既有对传统叙事模式的传承、激活、创新,又有对西方现代小说叙事技巧的学习、借鉴、应用。可以这样说,清末民初是中国小说叙事发展进程中的关键阶段,在中西文化的相互激荡下,章回体小说的叙事模式逐渐式微;翻译小说的叙事技巧激发了中国小说叙事传统中被时间遮蔽的部分,限制叙事、心理叙事、倒叙叙事、自由直接引语等传统小说中非主流的叙事技巧在这一时期被激活,使用频率日趋增高,赋予了传统小说新的生命力;现代思想、法理精神、民主意识等叙事主题逐渐成为这一时期小说主题关注的重点。研究清末民初小说叙事模式变化的表现、成因及发展趋势,有助于丰富中国小说的“叙事诗学”,进一步指导小说的创作实践,因此本文的研究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研究认为,西方小说的叙事技巧参与了这一时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型,影响了小说转型的路径、方式和趋势,与中国小说自身传统共同推动了小说叙事模式的发展、变化乃至转型。西方叙事实践让中国叙事诗学的建构和发展有了参照和对比的范式。清末民初作为中国现代小说的发轫阶段,叙事理论的发展和小说的创作实践都呈现出传承与创新共存的过渡期特征,传统小说在故事层面和话语层面的现代化特征逐步凸显,中国小说叙事的理论研究和创作实践自此走上了现代化道路。
二、文化研究语境下的叙事理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文化研究语境下的叙事理论(论文提纲范文)
(1)魔幻现实主义小说的叙事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主要创新点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点 |
第一章 作为文学流派和作为叙事类型的魔幻现实主义 |
第一节 作为文学流派的魔幻现实主义 |
第二节 作为叙事类型的魔幻现实主义 |
第三节 魔幻叙事的基本类型 |
第二章 多重时空体中的对话性叙事 |
第一节 幽灵叙事:死者人物信息组打造的多重时空体 |
一、素材、故事在漂移中不断重组的时空体之间的对话 |
二、多重聚焦下人物与事件的相互充实 |
第二节 复调历史:记忆与现实在魔幻叙事场中的多声部对话 |
一、历史叙事不可靠的连续性勾连出的真实故事 |
二、真相故事与真实故事的角逐:素材与文本意义的生成 |
第三章 叙述主体游移和阐释编码冲突制造的悖论性叙事 |
第一节 叙述主体无序变位:指向存在与反思的叙事 |
一、不和谐的叙事主体:意义和价值冲突 |
二、行动元的双向功能:真假图式 |
第二节 阐释编码之间的冲突性意指 |
一、橡皮擦拭的轨迹:可靠与不可靠叙事之间的信赖游移 |
二、空间与场所:多重象征意义之间的悖论 |
第四章 隐形叙述层提供的重构与修复性故事 |
第一节 去符号化和再符号化的历史重构 |
一、碎片浮出:在多重故事的缝隙中敞开的真相 |
二、文化再生与身份链接中生产的可靠叙事:重构集体记忆 |
第二节 在叙事中“发明”而非“发现”自我 |
一、魔幻话语重塑故事现场:记忆折返与元故事重构 |
二、虚构时空中故事的修复性与超越性 |
第五章 魔幻叙事的拓展形态及叙事功能 |
第一节 魔幻叙事的家族相似性 |
一、普泛化存在的魔幻叙事 |
二、魔幻叙事拓展形态的多样性及典型模式 |
第二节 魔幻叙事空集中分形与迭代的故事 |
一、故事分形的内在机制:集合元素的形态、运动和敞开 |
二、周而复始的事件性:故事的迭代和真理的递归 |
第三节 魔幻叙事游戏及其哲理性 |
一、声音分裂的肌理:间离故事中的空缺主体及无限性游戏 |
二、游牧的自由与困境:宇宙模型、叙事本体及存在 |
结语:走向魔幻叙事学 |
中外文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 |
(2)融合文化视野下的跨媒介叙事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点 |
一、融合文化与跨媒介叙事 |
(一)融合文化 |
1.融合文化的提出 |
2.融合文化的特征 |
(二)跨媒介叙事 |
1.媒介与叙事 |
2.跨媒介叙事的形成 |
(三)跨媒介叙事的形成动因 |
1.技术动因 |
2.经济动因 |
3.文化动因 |
二、融合文化视野下的跨媒介叙事建构:故事世界 |
(一)故事世界 |
(二)故事世界的融合 |
1.故事世界融合的基础:源文本 |
2.故事世界融合的载体:多元媒介 |
(三)故事世界的拓展 |
1.互文式拓展 |
2.探索式拓展 |
三、融合文化视野下的跨媒介叙事特性 |
(一)参与性 |
1.集体创作 |
2.协同叙事 |
(二)沉浸性 |
1.空间沉浸 |
2.情感沉浸 |
四、跨媒介叙事的价值与存在的问题 |
(一)跨媒介叙事的价值 |
1.叙事体验的强化 |
2.参与行为的深化 |
(二)跨媒介叙事存在的问题 |
1.内容的同质化 |
2.叙事的泛化 |
3.创作的固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3)历史事件纪念馆的空间叙事设计方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纪念性建筑走下神坛 |
1.1.2 “以人为本”理念在空间设计中得到重视 |
1.1.3 叙事文本的研究是信息高效传达的基础 |
1.1.4 接受美学的提出与兴起 |
1.1.5 空间理论的发展 |
1.1.6 历史的启迪和教训是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3 概念界定 |
1.3.1 历史事件纪念馆 |
1.3.2 空间叙事 |
1.4 基础理论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的创新点 |
1.7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历史事件纪念馆相关叙事设计研究综述 |
2.1 空间叙事设计研究综述 |
2.1.1 建筑空间叙事设计研究 |
2.1.2 博物馆及纪念馆空间叙事设计研究 |
2.2 展览叙事设计研究综述 |
2.2.1 博物馆展览叙事设计研究 |
2.2.2 纪念馆展览叙事设计研究 |
2.2.3 其他展览叙事设计研究 |
2.3 历史事件纪念馆叙事设计研究综述 |
2.3.1 历史事件纪念馆分类与特征 |
2.3.2 历史事件纪念馆的叙事变迁 |
2.3.3 历史事件纪念馆的叙事设计研究 |
2.3.4 历史事件纪念馆叙事现状及挑战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历史事件纪念馆的单线性叙事 |
3.1 单线性叙事的设计方式 |
3.1.1 文本的组合 |
3.1.2 空间的组合 |
3.1.3 修辞的组合 |
3.2 单线性叙事的逻辑框架 |
3.2.1 时间维度的逻辑框架 |
3.2.2 空间维度的逻辑框架 |
3.2.3 体验维度的逻辑框架 |
3.3 单线性叙事的历史事件纪念馆 |
3.3.1 适用类型 |
3.3.2 叙事语境 |
3.3.3 特征总结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历史事件纪念馆的网络性叙事 |
4.1 网络性叙事的设计方式 |
4.1.1 文本的嵌合 |
4.1.2 空间的嵌合 |
4.1.3 修辞的嵌合 |
4.2 网络性叙事的逻辑框架 |
4.2.1 时间维度的逻辑框架 |
4.2.2 空间维度的逻辑框架 |
4.2.3 体验维度的逻辑框架 |
4.3 适用网络性叙事的历史事件纪念馆 |
4.3.1 适用类型 |
4.3.2 叙事语境 |
4.3.3 特征总结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历史事件纪念馆的非线性叙事 |
5.1 非线性叙事的设计方式 |
5.1.1 文本的流动 |
5.1.2 空间的流动 |
5.1.3 修辞的流动 |
5.2 非线性叙事的逻辑框架 |
5.2.1 时间维度的逻辑框架 |
5.2.2 空间维度的逻辑框架 |
5.2.3 体验维度的逻辑框架 |
5.3 非线性叙事的历史事件纪念馆 |
5.3.1 适用类型 |
5.3.2 叙事语境 |
5.3.3 特征总结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当代历史事件纪念馆的多维度空间叙事设计方式研究 |
6.1 不同叙事类型的对比分析 |
6.1.1 叙事文本的对比分析 |
6.1.2 叙事空间的对比分析 |
6.1.3 叙事体验的对比分析 |
6.2 当代历史事件纪念馆的多维度空间叙事设计原则 |
6.2.1 叙事文本的设计原则 |
6.2.2 叙事空间的设计原则 |
6.2.3 叙事体验的设计原则 |
6.3 当代历史事件纪念馆的多维度空间叙事设计方法 |
6.3.1 叙事文本的复合 |
6.3.2 叙事空间的多维 |
6.3.3 叙事体验的流动 |
6.4 本章小结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4)基于“空间叙事”理论的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建筑意义的变革 |
1.1.2 知觉现象学与返回身体主体 |
1.1.3 叙事的空间转向 |
1.2 研究对象与概念界定 |
1.2.1 空间叙事 |
1.2.2 知觉 |
1.2.3 城市公共空间 |
1.3 相关研究成果综述 |
1.3.1 空间叙事理论研究 |
1.3.2 建筑现象学的理论研究 |
1.4 研究的意义和创新点 |
1.4.1 研究意义 |
1.4.2 研究创新点 |
1.5 研究的方法和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空间叙事的理论基础 |
2.1 空间叙事中的空间 |
2.1.1 传统空间思想 |
2.1.2 现代主义的空间思想 |
2.1.3 建筑现象学空间思想 |
2.2 空间叙事中的叙事研究 |
2.2.1 叙事性的空间转向趋势 |
2.2.2 叙事与空间的关系 |
2.2.3 空间意识与叙事活动 |
第三章 空间叙事的物质要素与非物质要素 |
3.1 非物质性和物质性的关联性辨析 |
3.2 空间叙事的物质性要素 |
3.3 空间叙事的非物质性要素 |
3.4 空间叙事的材料和体验 |
3.4.1 建筑材料 |
3.4.2 知觉与建筑体验 |
第四章 空间叙事的事件机制 |
4.1 城市公共空间中发生的事件 |
4.1.1 城市空间叙事中的事件类型 |
4.1.2 城市空间叙事中的事件参与形式 |
4.2 城市空间叙事的运行机制 |
4.2.1 城市空间叙事中的事件感知 |
4.2.2 城市意象 |
第五章 空间叙事的设计转译策略 |
5.1 空间叙事的设计转译 |
5.1.1 文学与空间 |
5.1.2 电影与空间 |
5.2 非物质性要素设计转译策略 |
5.2.1 异质拼贴 |
5.2.2 系统叠加 |
5.2.3 符号重现 |
5.2.4 形象隐喻 |
5.3 城市意象的营造和传播策略 |
5.3.1 城市意象的营造策略 |
5.3.2 城市意象的传播策略 |
第六章 城市公共空间叙事设计实践 |
6.1 设计背景 |
6.1.1 设计目的和意义 |
6.1.2 场地分析 |
6.1.3 事件分析 |
6.2 设计策略 |
6.2.1 设计策略分析 |
6.2.2 节点分析与设计 |
6.3 设计表达 |
6.3.1 设计整体表现 |
6.3.2 设计节点表现 |
6.4 设计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学术成果 |
致谢 |
(5)基于政务抖音发布的广州城市形象短视频叙事研究 ——以“中国广州发布”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文献综述 |
1.5 研究思路 |
1.6 研究方法 |
1.7 创新点 |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政务抖音发布 |
2.2 城市形象 |
2.3 叙事学理论 |
3 广州城市形象短视频的叙事现状 |
3.1 宏观视角下的叙事现状 |
3.2 微观视角下的叙事现状 |
4 广州政务抖音发布短视频在城市形象建构中的叙事特征 |
4.1 对比长沙、东莞、上海,广州政务抖音发布短视频在构建城市形象时的叙事特征 |
4.2 对比带有广州地点标签的短视频,广州政务抖音发布短视频的叙事特征 |
5 广州政务抖音发布短视频叙事的问题及其对策 |
5.1 广州政务抖音发布短视频叙事存在的主要问题 |
5.2 广州政务抖音发布短视频叙事问题的对策 |
6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A:可操作化定义 |
附录B:编码说明书 |
附录C:关于城市形象短视频的受众观看偏好调查 |
致谢 |
(6)基于空间叙事理论的乡村文化空间研究 ——以河南郏县张店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及内容 |
1.4 相关研究综述 |
1.4.1 空间叙事的研究综述 |
1.4.2 乡村文化空间的研究综述 |
1.4.3 研究现状总结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综述法 |
1.5.2 跨学科研究法 |
1.5.3 实地调查法 |
1.5.4 归纳分析法 |
1.6 研究技术路线 |
1.7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乡村文化空间与空间叙事耦合的理论基础 |
2.1 乡村文化空间的特点与价值认知 |
2.1.1 乡村文化空间的概念 |
2.1.2 乡村文化空间的构成要素 |
2.1.3 乡村文化空间的特点 |
2.1.4 乡村文化空间的价值认知 |
2.2 空间叙事表达与场所精神 |
2.2.1 建筑学的空间叙事表达 |
2.2.2 场所精神的塑形与延续 |
2.3 空间叙事与叙事空间 |
2.3.1 空间叙事的相关概念 |
2.3.2 空间叙事的内容与特征 |
2.3.3 叙事在空间规划设计中的作用 |
2.4 乡村文化空间与空间叙事的耦合性 |
2.4.1 乡村文化空间与空间叙事耦合的必要性 |
2.4.2 乡村文化空间与空间叙事耦合的可行性 |
2.4.3 乡村文化空间与空间叙事耦合的可创新性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叙事理论在空间设计领域中的应用分析 |
3.1 叙事理论在建筑领域的运用 |
3.2 叙事理论在景观领域的运用 |
3.3 叙事理论在城市规划领域的运用 |
3.4 叙事理论在乡村领域的运用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乡村文化空间叙事体系构建路径研究 |
4.1 乡村文化空间的叙事内涵 |
4.1.1 叙事要素梳理——时空与事件关联 |
4.1.2 叙事主题确定——单一主题和层积式主题 |
4.1.3 叙事情节表达——空间语境和和空间序列 |
4.1.4 叙事层次描绘——表层描绘和深层描绘 |
4.2 文化空间的结构性叙事逻辑 |
4.2.1 单一的线性叙事——顺叙、倒叙与插叙 |
4.2.2 复杂的分形叙事——因果叙事 |
4.2.3 空间叙事的主题——并置叙事 |
4.2.4 蒙太奇式的时空拼贴——拼贴叙事 |
4.3 乡村文化空间叙事策略 |
4.3.1 整合乡村文化资源 |
4.3.2 丰富乡村文化空间叙事形式 |
4.3.3 组织村民为主导的多元主体参与 |
4.4 地方“权力—话语”语境下的文化空间叙事分析 |
4.4.1 地方语境的重要性 |
4.4.2 权力话语语境下的文化空间叙事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郏县张店村文化空间叙事性建构措施 |
5.1 张店村的基础性文化研究 |
5.1.1 张店村基本概况 |
5.1.2 张店村文化空间事件的梳理 |
5.2 张店村文化空间叙事性基本架构 |
5.2.1 叙事内容 |
5.2.2 总体叙事结构及叙事思路 |
5.3 张店村文化空间叙事的专项与节点设计 |
5.3.1 张店村文化空间叙事的专项设计 |
5.3.2 张店村文化空间节点设计 |
5.4 地方话语语境下的张店村文化空间存续 |
5.4.1 张店村文化空间价值认同 |
5.4.2 张店村文化空间存续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索引 |
英文摘要 |
(7)玛丽—劳尔·瑞安的数字叙事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节 瑞安及其学术背景 |
第二节 瑞安数字叙事理论的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三节 本文选题的研究意义 |
一、现实意义 |
二、理论意义 |
第四节 本文主要内容和创新之处 |
一、主要内容 |
二、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数字叙事理论概述 |
第一节 何谓数字叙事 |
第二节 早期数字叙事理论 |
第二章 瑞安的数字叙事理论及其基础 |
第一节 瑞安的数字叙事理论概述 |
第二节 瑞安数字叙事的理论基础 |
一、可能世界理论 |
二、再探叙事 |
三、媒介研究 |
第三章 瑞安数字叙事的主要类型和逻辑架构 |
第一节 瑞安数字叙事的主要类型 |
一、互动小说 |
二、超文本 |
三、网络叙事 |
四、互动戏剧 |
五、包含叙事的电子游戏 |
第二节 瑞安数字叙事的逻辑构架 |
一、文本架构 |
二、互动模式 |
第四章 瑞安数字叙事的体验 |
第一节 作为虚拟(现实)的叙事体验 |
一、虚拟的二重性 |
二、虚拟现实 |
第二节 叙事体验之沉浸性 |
一、沉浸发生的条件 |
二、沉浸的类型 |
三、沉浸的强度 |
第三节 叙事体验之互动性 |
一、文学和游戏 |
二、互动的类型 |
第四节 叙事终极目标:互动式沉浸 |
一、互动与沉浸的冲突 |
二、互动与沉浸的融合 |
第五章 瑞安数字叙事理论的评价 |
第一节 瑞安数字叙事理论的特点 |
第二节 瑞安数字叙事理论的意义和局限 |
一、瑞安数字叙事理论的意义 |
二、瑞安数字叙事理论的局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初创期的中国当代文化政治美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文化政治美学的西学中释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伊格尔顿的文化政治美学研究 |
一、文学生产方式 |
二、审美意识形态 |
三、批评的政治性理论 |
第三节 詹姆逊的文化政治批评理论研究 |
一、社会形式诗学 |
二、政治无意识 |
三、意识形态叙事理论 |
第四节 托尼·本尼特的文化政治美学研究 |
一、文本政治 |
二、文化治理性 |
三、审美实践理论 |
第二章 文化政治美学的中国话语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晚近文学理论的转向:从形式主义到历史主义 |
一、文艺社会学研究 |
二、当代审美文化研究 |
三、“文化政治”研究 |
第三节 当代美学的政治转向 |
一、审美意识形态的现代维度—“审美幻象” |
二、审美人类学学科的创构 |
三、审美乌托邦理论 |
第四节 “文学政治学”的创构 |
一、文学的起源性质—“艺象形态” |
二、文学与政治关系的中介—“文学想象政治” |
三、文学政治学学科的创构 |
第三章 中西文化政治美学的异质同构 |
第一节 中西文化政治美学的异质 |
一、文学本质观 |
二、逻辑方法论 |
三、治理实践观 |
第二节 中西文化政治美学的同构 |
一、超越传统美学 |
二、同一问题“弱小者话语” |
三、文学乌托邦的救赎 |
第四章 中国当代文化政治美学的三种形态 |
第一节 作为话语策略的文化政治美学 |
第二节 作为文化治理的文化政治美学 |
第三节 作为审美修辞的文化政治美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9)空间叙事 ——城市空间非物质性要素设计转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问题背景及研究对象 |
0.1.1 问题背景 |
0.1.2 研究对象与概念界定 |
0.2 研究现状及评述 |
0.2.1 空间叙事理论研究 |
0.2.2 以场所营造为目标的城市设计理论研究 |
0.2.3 空间叙事的设计转译 |
0.2.4 该领域中研究和实践的问题 |
0.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0.3.1 研究目的 |
0.3.2 研究意义 |
0.4 研究方法 |
0.4.1 文献研究 |
0.4.2 多学科交叉研究 |
0.4.3 实证调研 |
0.5 研究框架 |
上篇:城市空间叙事的理论框架 |
1.城市空间叙事的非物质性要素 |
1.1 非物质性要素构成 |
1.1.1 传统地域性社会的非物质性要素 |
1.1.2 当代全球化社会的非物质性要素 |
1.1.3 全球化背景下地域性社会的非物质性要素 |
1.2 非物质性要素的物质性呈现形式 |
1.2.1 非物质性和物质性的关联性辨析 |
1.2.2 非物质性要素的“神像”式呈现 |
1.2.3 非物质性要素的“图符”式呈现 |
1.2.4 非物质性要素的“神像”+“图符”式综合呈现 |
1.3 本章小结 |
2.城市空间叙事中的事件 |
2.1 城市空间叙事中的事件类型 |
2.1.1 日常性事件 |
2.1.2 周期性事件 |
2.1.3 偶发性事件 |
2.2 城市空间叙事中的事件参与动因 |
2.2.1 参与事件的内部动因 |
2.2.2 参与事件的外部动因 |
2.2.3 内部动因与外部动因之关联 |
2.3 城市空间叙事中的事件参与形式 |
2.4 城市空间叙事中的事件之于空间建构的意义 |
2.4.1 事件的社交意义 |
2.4.2 事件的美学意义 |
2.4.3 事件的规训意义 |
2.4.4 事件的传承意义 |
2.5 本章小结 |
3.城市空间叙事的运行机制 |
3.1 城市空间叙事物质基础 |
3.2 非物质性要素的空间感知 |
3.2.1 传统地域性社会的非物质性要素空间感知 |
3.2.2 全球化社会的非物质性要素空间感知 |
3.2.3 全球化背景下地域性社会的非物质性要素空间感知 |
3.3 城市意象的营造和传播 |
3.3.1 城市意象的营造 |
3.3.2 城市意象的传播 |
3.4 本章小结 |
下篇:城市空间叙事的案例研究与设计策略 |
4.威尼斯本岛的空间叙事 |
4.1 案例调研对象 |
4.2 威尼斯本岛空间叙事的非物质性要素 |
4.2.1 对海洋的敬畏和利用 |
4.2.2 对形式和表象的重视 |
4.2.3 对节庆的热爱 |
4.2.4 宗教与世俗的融合 |
4.2.5 展示的传统 |
4.2.6 分隔与融合 |
4.2.7 商人的城市 |
4.3 威尼斯本岛空间叙事中的事件 |
4.3.1 日常性事件 |
4.3.2 周期性事件 |
4.3.3 偶发性事件 |
4.4 威尼斯本岛的空间叙事运行机制 |
4.4.1 空间叙事物质基础 |
4.4.2 非物质性要素的空间感知 |
4.4.3 威尼斯本岛意象的营造和传播 |
4.5 本章小结 |
5.阿姆斯特丹运河带的空间叙事 |
5.1 案例调研对象 |
5.2 阿姆斯特丹运河带空间叙事的非物质性要素 |
5.2.1 水上的生活方式 |
5.2.2 黄金时代的商业辉煌 |
5.2.3 地位群体的非正式界定 |
5.2.4 对科学知识的渴求 |
5.2.5 古典和现代艺术的繁荣 |
5.2.6 对自由与平等的向往 |
5.3 阿姆斯特丹运河带空间叙事中的事件 |
5.3.1 日常性事件 |
5.3.2 周期性事件 |
5.3.3 偶发性事件 |
5.4 阿姆斯特丹运河带的空间叙事运行机制 |
5.4.1 空间叙事物质基础 |
5.4.2 非物质性要素的空间感知 |
5.4.3 阿姆斯特丹运河带意象的营造和传播 |
5.5 本章小结 |
6.上海外滩的空间叙事 |
6.1 案例调研对象 |
6.2 上海外滩空间叙事的非物质性要素 |
6.2.1 中国早期的对外贸易窗口 |
6.2.2 多功能经济中心 |
6.2.3 五方杂处的移民社会 |
6.2.4 多元复合的身份认同 |
6.2.5 自下而上的商业发展模式 |
6.3 上海外滩空间叙事中的事件 |
6.3.1 日常性事件 |
6.3.2 周期性事件 |
6.3.3 偶发性事件 |
6.4 上海外滩的空间叙事运行机制 |
6.4.1 空间叙事物质基础 |
6.4.2 非物质性要素的空间感知 |
6.4.3 上海外滩意象的营造和传播 |
6.5 本章小结 |
7.城市空间叙事与非物质性要素转译策略 |
7.1 非物质性要素的提取 |
7.2 非物质性要素设计转译策略 |
7.2.1 异质拼贴 |
7.2.2 系统层叠 |
7.2.3 图符再现 |
7.2.4 意象隐喻 |
7.2.5 虚拟呈现 |
7.3 城市意象的营造和传播策略 |
7.3.1 城市意象的营造策略 |
1 )日常性功能与标志性建筑设计 |
2 )针对性场景设计 |
3 )事件再现 |
7.3.2 城市意象的传播策略 |
1 )大众传媒介入下的城市意象“预设” |
2 )标志性图符的选取 |
3 )交互式的城市意象传播 |
7.4 本章小结 |
结语 |
研究结论 |
主要创新点 |
未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专着 |
期刊文章 |
学位论文 |
学术成果 |
致谢 |
(10)“叙事干预”视角下清末民初小说叙事的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现状 |
二、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四、研究目标与研究意义 |
第一章 清末民初的小说叙事 |
第一节 清末民初小说的叙事转型 |
一、小说叙事转型的内涵 |
二、小说叙事转型的背景 |
小结 |
第二节 清末民初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型 |
一、研究的主要发现 |
二、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原因及下一步研究重点 |
三、研究的主要理论依据 |
小结 |
第三节 叙事干预:研究视角的建构 |
一、叙事干预:诸要素 |
二、“叙事干预”的分析模型 |
小结 |
第二章 清末民初小说叙事视角的转型 |
第一节 传统小说的叙事视角 |
一、叙事视角概念内涵 |
二、叙事视角的分类:全知型与限制型 |
三、传统视角意识萌芽与叙事实践 |
小结 |
第二节 清末民初小说的叙事视角 |
一、第三人称限制视角:叙述声音和叙述眼光的分离 |
二、第一人称限制视角:叙述者讲述自我经历 |
三、第一人称限制视角:叙述者通过日记、书信和梦叙事 |
四、限制叙事发展趋势:叙事视角的多元化 |
小结 |
第三章 清末民初小说叙事交流模式的转型 |
第一节 章回体小说程式化特征的式微 |
一、叙事交流格局的程式化 |
二、叙事交流格局程式化的式微 |
小结 |
第二节 人物话语交流模式的转型 |
一、传统小说人物的话语交流模式 |
二、清末民初小说人物的话语交流模式 |
小结 |
第四章 清末民初小说叙事结构的转型 |
第一节 清末民初小说结构的时间性 |
一、小说叙事的时间顺序 |
二、小说时间顺序的多样化趋势 |
小结 |
第二节 清末民初小说结构的空间性 |
一、清末民初小说的空间特点 |
二、小说空间结构的横向缀段式特点 |
三、小说空间结构的纵向层次性特点 |
小结 |
第五章 清末民初小说的叙述者评论与叙事干预 |
第一节 叙述者评论:对故事的干预 |
一、关于叙述者的评论与干预 |
二、叙述者干预:对故事人物的评论 |
三、叙述者干预:对故事主题的评论 |
四、叙述者干预:对社会风俗的评论 |
五、叙述者的故事干预发生的变化 |
小结 |
第二节 叙述者评论:对话语的干预 |
一、元叙述:自我暴露 |
二、程式化语言:意在言外 |
三、不完全叙述:意犹未尽 |
四、叙述者身份特征的流变 |
五、叙述者的话语干预发生的变化 |
小结 |
第六章 清末民初翻译小说的转型 |
第一节 清末民初的翻译小说与译者 |
一、清末民初翻译小说的概况 |
二、清末民初小说译者的特点 |
三、清末民初小说译者的使命 |
四、译者行为与翻译叙事 |
小结 |
第二节 清末民初的翻译小说与“译者干预” |
一、译者干预与译本主题 |
二、译者干预与译本人物 |
三、译者干预与译本情节 |
四、译者干预与译本结构 |
五、译者干预与叙事语言 |
六、译者评论与译者干预 |
小结 |
第七章 个案分析:“叙事干预”视角下的小说文本特征 |
第一节 创作小说:以《劫余灰》为例 |
一、关于《劫余灰》 |
二、叙述权力的自我限制 |
三、叙述权力的自我张扬 |
小结 |
第二节 翻译小说:以《欧美名家短篇小说》为例 |
一、关于《欧美名家短篇小说》 |
二、译者干预对叙事模式的影响 |
三、《欧美名家短篇小说》的叙事艺术 |
小结 |
结语 |
一、研究创新点 |
二、研究发现 |
三、研究结论 |
四、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读博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四、文化研究语境下的叙事理论(论文参考文献)
- [1]魔幻现实主义小说的叙事学研究[D]. 林佳. 武汉大学, 2021(02)
- [2]融合文化视野下的跨媒介叙事现象研究[D]. 程砾瑶.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3]历史事件纪念馆的空间叙事设计方式研究[D]. 陈思宇. 江南大学, 2021(01)
- [4]基于“空间叙事”理论的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研究[D]. 蒋中直. 东华大学, 2021(01)
- [5]基于政务抖音发布的广州城市形象短视频叙事研究 ——以“中国广州发布”为例[D]. 刘夏茹. 暨南大学, 2020(04)
- [6]基于空间叙事理论的乡村文化空间研究 ——以河南郏县张店村为例[D]. 徐博伦. 河南农业大学, 2020(06)
- [7]玛丽—劳尔·瑞安的数字叙事理论研究[D]. 余文娟.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8]初创期的中国当代文化政治美学研究[D]. 龚游翔.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1)
- [9]空间叙事 ——城市空间非物质性要素设计转译研究[D]. 戴天晨. 东南大学, 2019(01)
- [10]“叙事干预”视角下清末民初小说叙事的转型研究[D]. 孔庆荣. 曲阜师范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