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榆林北部风沙区水资源特征与春小麦节水灌溉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向雁[1](2020)在《东北地区水—耕地—粮食关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粮食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基础,水和耕地是支撑粮食生产最重要的资源。东北地区是我国的粮食主产区,也是种植结构优化的重点区域,研究其水-耕地-粮食关联关系,对促进区域粮食可持续生产与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运用1990-2017年时序数据和GIS空间分析方法,剖析了东北地区水、耕地和粮食时空变化态势;利用LMDI、虚拟耕地、综合灌溉定额等方法探讨了粮食生产与耕地、水资源利用的关联关系;构建了水-耕地-粮食关联模型(WLF),阐明了三者的关联状况;建立了LSTM模型,预测了水-耕地-粮食生产的变化趋势;最后提出了相应调控策略。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诊断了东北地区水、耕地、粮食的基本态势和时空演变特征。水资源总量和人均水资源偏少,地下水供水比例及灌溉用水占比偏高,水资源总量与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空间分布错位,三大平原地区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普遍偏高。1996年以来耕地面积总体呈减少趋势,减少耕地去向由生态用地为主,转变为建设用地为主,增加耕地来源以林地、草地等生态用地为主,形成了“建设用地占用耕地,耕地占用生态用地”占补格局;耕地利用结构主要变化方向为旱地向水田转化,水田面积及占比上升。1990-2017年粮食播种面积增加909.82万hm2;水稻和玉米面积占比分别上升11.09个和14.00个百分点,大豆、小麦、杂粮分别下降3.16个、13.42个、8.51个百分点。水稻生产向三江和松嫩平原地区聚集,玉米生产在中部至南部地区发展较快。(2)剖析了东北地区水、耕地、粮食二元关联关系。粮食-耕地关联分析表明,粮食生产中的低产作物转向高产作物,粮食虚拟耕地含量呈下降趋势,由1990年的0.24 hm2/t降至2017年的0.17 hm2/t,粮食种植结构向节地方向发展。粮食-水关联分析表明,水稻面积占比上升,旱地作物面积占比下降,粮食综合灌溉定额呈上升趋势,由1990年的1838.30 m3/hm2增至2017年的2192.52 m3/hm2,粮食种植结构向耗水型方向发展。水土匹配分析表明,基于水资源自然本底和用水总量控制指标的两种水土资源匹配状况差距较大。(3)建立了水-耕地-粮食关联模型(WLF),测算了四种情境下的关联关系。基于粮食生产用地总面积,无论在水资源本底情境,还是在用水总量控制情境下的水-耕地-粮食关联关系,省域尺度均处于不平衡状态,并且均缺水;地市级尺度,两种情境下分别有87.96%和82.41%的地市处于不平衡状态,主要为缺水状态。表明将全部耕地发展为灌溉耕地是不现实的。基于粮食生产现有灌溉耕地面积,无论在水资源本底情境,还是在用水总量控制情境下的水-耕地-粮食关联关系,省级尺度均处于平衡状态,说明在不增加灌溉面积情况下,水-耕地-粮食关联关系是平衡的;地市级尺度,两种情境下分别有47.22%和44.44%的地市处于水多地少状态,说明还有一定的增加灌溉面积的潜力。水多地少区域主要集中于山区,可采取水权流转方式实现山区与平原地区的区域均衡。(4)构建了水-耕地-粮食的LSTM综合预测模型,预测了未来三者关联状况,提出了相应调控策略。结果表明,到2030年,在灌溉用水总量控制情境下,基于粮食生产用地总面积,水-耕地-粮食关联关系总体将仍处于缺水状态;基于粮食灌溉耕地面积,吉林省和辽宁省水-耕地-粮食关联关系总体将继续保持平衡状态,黑龙江省将变为轻度缺水状态。耕地资源、水资源、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灌溉定额等因素对水-耕地-粮食关联具有直接的影响,针对各地市水-耕地-粮食关联特点,优化粮食种植结构和水土资源配置,是改善水-耕地-粮食关联关系的有效手段。创新点:(1)构建了水-耕地-粮食关联模型,评价水、耕地与粮食生产的适宜和满足程度;(2)建立了水-耕地-粮食的LSTM综合预测模型,提高了预测精度;(3)揭示了东北地区粮食结构调整与水、耕地资源的关系,提出精准调控策略。
杨建辉[2](2020)在《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文中认为晋陕黄土高原水资源缺乏、地貌复杂、生态脆弱,季节性雨洪灾害、水土流失及场地安全问题突出。在城镇化过程中,由于用地紧张导致建设范围由平坦河谷阶地向沟壑谷地及其沟坡上发展蔓延,引发沟壑型场地大开大挖、水土流失加剧、环境生态破坏、地域风貌缺失等系列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论文基于海绵城市及BMPs、LID等雨洪管理的基本方法与技术,通过对聚落场地水文过程与地表产流机制的分析,借鉴传统地域性雨洪管理实践经验与智慧,建构了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适地性雨洪管控体系;提出了雨洪管控的适地性规划策略、场地规划设计方法与模式;在规划实践中实现了城乡一体化的水土保持、雨水利用、生态恢复、场地安全、地域海绵、风貌保持等多维雨洪管控目标。论文的主体内容如下。一是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的理论基础与基本方法研究,核心内容是从理论与方法上研判雨洪管控的可行思路;二是黄土高原雨洪管控的地域实践与民间智慧总结和凝练,一方面总结和继承传统,另一方面与当前的海绵城市技术体系进行对比研究,彰显传统技术措施的地域性优点并发现其不足,改进后融入现代体系;三是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特征与产流机制分析,包含场地的地貌特征、产流机制、雨洪管控的尺度效应、雨洪管控的影响因子等内容,分析皆围绕地表水文过程这一主线展开;四是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适地性雨洪管控体系建构,包含技术途径和总体框架以及目标、措施、评价、法规4大体系和规划步骤等内容;五是聚落场地尺度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主要内容包括规划策略与措施的融合改造、场地空间要素布局方法以及适宜场地模式,核心是解决适地性目标、策略与措施以及多学科方法如何在场地层面落地的问题。研究的特色及创新点如下。(1)以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类型化场地空间要素布局方法为核心,整合传统与低影响开发技术措施,建构了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的雨洪管控规划设计理论方法,归纳形成了雨洪管控适宜场地建设模式和适地化策略;(2)引入适宜性评价方法,融合多学科技术体系,构建了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的适地性技术途径和规划技术体系;(3)从水观念、雨水利用与管控技术、场地建设模式三个层面总结凝炼了黄土高原传统雨洪管控的经验智慧与建设规律。研究首次将BMPs理念、LID技术方法、传统水土保持规划方法与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的地域特点相结合,从理念、方法及措施三方面为我国海绵城市规划设计方法提供了地域性的补充和完善及实践上的现实指导,进一步从方法论上回应了当前和未来本地域城乡一体化规划中的相关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跨学科、跨领域的规划方法创新。
路其首[3](2019)在《明代西北地区水资源利用与农业发展》文中指出水资源是制约西北地区发展的主要因素。探讨一定时期内西北地区人民水资源利用方式,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进行研究可深化对该时期人民在水资源利用中体现的智慧与经验的理解,以更好地为现实提供借鉴。自然降水状态下的西北地区,除少数山地之外,绝大部分地区不适宜于农作物生长及农业发展。明代西北地区比现在干冷,降水量比现在小。对水的利用除雨养农业区外则是灌溉区的形成。为了更好地进行研究,将西北地区分为陕北高原、陇中盆地、渭河平原、宁夏平原、秦巴山地、河湟谷地等,各区内自然环境及地表径流不同。农业水资源利用主要为地表水,其中以地表径流为主;地下水次之,地下水或地表积水可作为地表径流的补充。灌溉是利用地表水最主要的方式,明代西北地区的灌溉工程建设在不同地区表现的不同,通过整理不同地区的灌溉工程及其建设方法,其工程特点是:以中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为主、兴废较为频繁、军事性因素强、水利技术有一定发展。灌溉工程有不同分类:以投资者分类,分为军事因素的灌溉工程、官民合修和民间自修三种;以引水方式分类,可分有坝引水和无坝引水两种。灌溉工程修建较高的花费、政治环境的不利、引水方式的不同对农业经济发展造成一定影响。灌溉工程建设对农业经济发展影响很深。一是灌溉面积的扩大。边地军镇卫所的屯田活动对耕地面积扩大起到很大作用,但并非水利建设的直接结果。其发展速率主要依靠地理环境及农业发展基础,还包括人口的增减。腹里地区耕地面积在明中后期出现增长,这与农业发展基础、灌溉工程中小型化、政策推行、种植结构改变等有密切关系。不同地区灌溉面积扩大与灌溉工程建设的相关程度也不同,并存在空间与时间差异。二是农业技术的选择。作物引进方面,旱地作物对种植结构改变作用有限,经济作物的种植规模小且零星分布,大部分地区仍然以种植粮食作物为主。水资源利用对作物周期以及包括不同作物的轮作、间作在内的种植结构变化起了一定作用。农业生产工具多样,尤其以水资源利用方面的水车、水磨、船磨的出现为代表,但只是在陇中部分地区出现。农业增产措施中,肥料使用普遍;而以陇中砂田为代表的保水措施是一种创举,但二者更新费用较高。总之,与水资源利用相关的生产工具及生产技术方面未取得重要突破。不同水资源利用途径会影响农业经济发展状态,并存在区域性差异。明代西北地区农业经营方式多种并存,经济发展方式主要是肥力保持模式、诱导性技术-制度模式,而肥力保持模式与诱导性技术-制度模式有一定交叉,水资源则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农业经济区域性差异与水资源的区域性差异有紧密相关性,水资源的分布格局深刻影响着农业经济发展格局。总之,通过对明代西北地区水资源利用与农业发展的探讨上,可供借鉴处是在工程技术创新、农业增产措施、水资源分配、利用的多样化发展趋势上,而不足之处则是水资源利用来源过于单一,水资源利用工具未广泛普及且技术相对滞后,部分地区盲目扩大耕地面积等。当今西北地区水资源利用仍有一些问题与历史相似,在今后用水量不断增加的情况下,通过一系列相关措施努力达到水资源的合理使用。
纪晓玲,张雄,刘翠英[4](2013)在《榆林北部风沙滩井灌区玉米农艺节水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几种农艺节水措施对榆林北部风沙滩井灌区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地膜覆盖处理玉米比对照增产8.16%,黄腐酸处理减产12.17%,秸秆覆盖处理减产1.74%,保水剂处理减产9.10%;地膜覆盖、旱地龙、秸秆覆盖、保水剂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是15.33kg/(mm.hm2)、12.63kg/(mm.hm2)、14.18kg/(mm.hm2)、13.29kg/(mm.hm2),分别比对照增加8.43%、-12.80%、-2.10%、-8.30%。地膜覆盖不但增产,且能提高土壤的水分利用效率,在榆林风沙滩井灌区抗旱栽培中应优先考虑。
杜松,徐刚[5](2011)在《榆林市北部风沙草滩区农业发展状况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榆林市北部风沙草滩区是一个生态脆弱区,同时也是一个能源富集区.自1986年能源大开发以后,农业的发展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通过运用对比分析和数理统计的方法对能源大开发前后农业生产现状的分析,得出了研究区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农业结构在能源大开发前后的变化,并提出了相关的结论.
李钰[6](2011)在《陕甘宁生态脆弱地区乡村人居环境研究》文中提出陕、甘、宁三省(区)是中国生态环境最为脆弱的省份之一。以黄土高原、戈壁绿洲为代表的典型生态脆弱地区不同程度地面临着自然灾害频发、生态系统失调、社会经济落后等诸多严峻问题。在这样一个极其特殊的区域中,人类应当如何适应、利用脆弱自然生态环境,协调建筑、聚落与资源、经济、社会之间的内在矛盾,建立并发展符合区域整体特征、生产生活规律的乡村人居环境,是一道亟待解决的生存难题。然而,截至目前,陕甘宁生态脆弱地区的乡村人居环境一直缺乏系统、深入的科学研究。无论是建设理念,还是技术方法均存在着大量研究空白,深刻反映出人类知识结构的欠缺以及人与自然的不和谐关系。由于缺乏因地制宜的建设理论指导和共同认可的努力目标,能够解决当下问题的人居环境建设对策屈指可数,造成了区域内更大程度的“建设性”破坏。为此,迫切需要对该地区的聚居、社会、经济、环境等问题展开系统、翔实的科学研究,从认识论、方法论和技术层面认真总结区域性乡村人居环境的发展规律,积极探索适宜性的建设理论与可操作模式。本研究以特定区域生态环境与人居环境的内在关联作为研究切入点,综合运用人居环境学等指导理论、方法,通过广泛的调查与深入的资料收集,将以农村聚落、乡土建筑为代表的乡村人居环境对象还原于脆弱生态系统的宏观背景之中,找寻、揭示其中影响人居环境形成、发展的主要因素、特定规律与具体特征,挖掘出人居环境中可能蕴含的营建规律与生存智慧。在此基础上,结合当代生态脆弱地区农村建设的发展方向,归纳总结出适应地域性资源、生产、生活特征的乡村人居环境适宜性建设模式,为今后的相关研究、实践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思路与方法。研究工作的创新之处概括如下:1.首次系统研究了陕甘宁生态脆弱地区乡土建筑、乡村聚落的演变历史,揭示出区域人居环境发展的整体脉络与阶段特征。研究发现,生态脆弱地区的人类在不断改变生态环境、生产业态的同时,其建筑、聚落的形态、特征一直处在与之协调共存的动态变化过程之中,其营造体系体现出对各历史阶段生存环境的高度适应性。2.研究将不同层次的人类居住环境与自然、社会、经济系统纳入统一研究体系,系统剖析了陕甘宁生态脆弱地区乡村人居环境中蕴含的“营建规律”,明确了区域性人居环境与自然生态系统之间的共生互补关系。研究成果表明,人类聚居环境的“营建规律”形成了复杂的有机结构体系,具有着典型的层级特征,是人类在漫长的营建活动中,将具体的自身建造活动与特定地区中抽象的自然、社会、思维规律相结合的最终产物。3.研究以人居环境科学为理论指导,在充分尊重区域人居环境的独特生成背景与形成、发展、演变规律基础上,以能动运用“营建规律”为实现手段,积极探索如何利用区域性优势资源以及传统建造技术的当代发展可能,提出了基于地域特征的陕甘宁生态脆弱地区“适宜性”人居环境建设模式理论。这一成果涵盖了“生产技术”、“营建技术”、“管理制度”以及“居住价值观”四个组成部分,具备了“适宜”、“协调”和“创新”的系统特征,有助于人们把握区域性人居环境建设的本质属性与发展方向,从而对未来乡村人居环境的良性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方广玲[7](2010)在《盐池北部风沙区LUCC驱动机制及效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沙区具有植被覆盖度低、生物多样性差、系统稳定性差、水资源匮乏等生态脆弱特征。与此同时,毁林开荒、垦殖草地、过度放牧、滥采滥挖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在破坏沙区生态系统平衡过程中起到加速作用。因此,沙区长期处于经济发展缓慢与生态环境恶化的双重困境。如何协调沙区生态环境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促进二者良性发展,成为一个重要课题。沙区土地利用变化作为人地关系作用结果的平面投影,成为该区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研究的的切入点。在此基础上,探索合理的沙区土地利用模式,是指导如何正确处理“生态脆弱区”人地关系,实现沙区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需要,也是“生态脆弱区”人居环境建设的重要途径。盐池北部风沙区生态环境脆弱,经济发展落后,土地利用粗放,农业结构不合理,在沙区中具有一定典型性。本文通过对研究区五个乡(镇)大面积的实地调查,初步掌握该区土地利用结构特点,以及90年代以来的土地利用和农村经济变化情况。进一步搜集相关资料,进行遥感影像解译、统计数据处理与分析,计算描述土地利用变化的各项指数,进行盐池北部风沙区土地利用时空变化分析。在此基础上,利用主成分分析、典型相关分析法,对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机制、社会经济效应进行研究。利用土地利用类型格局指数与沙地景观格局指数,分析盐池北部风沙区土地利用格局变化下的沙地景观响应。在上述综合分析基础上,建立研究区土地利用系统指标体系,对土地生态子系统与土地社会经济子系统耦合关系进行分析。研究目的在于,提出有利于沙区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土地利用模式,对实现沙区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具有现实意义,同时也为沙区土地利用系统研究,以及政府决策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方向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主要的研究结论如下:(1)盐池北部风沙区近19年来土地利用变化比较剧烈,耕地和沙地的减少是1989-2007年间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的核心问题。禁牧封育、退耕还林还草促进了耕地、沙地向草地转化,也推动了草地覆盖度增加,以及草地向林地的转化。研究区水资源缺乏、风沙活动强度大,容易导致林地退化为草地,是沙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草地是较为稳定的土地利用类型,只要避免人为垦殖和过度放牧,草地沙化的可能性较小。应合理配置林地、草地、耕地比重,选择耐干旱、耐风蚀的灌木树种与优质牧草复合经营,是今后土地利用优化的方向。(2)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是盐池北部风沙区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其中,人为因素对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的贡献率达到89.2%,自然因素的贡献率为10.8%。人为因素在驱动土地利用变化过程中居于主导地位,包括生态保护政策、农业科技进步、农牧业经济发展、人口增长。生态保护政策与农业科技进步,对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过程的影响最显着。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实施对耕地变化的解释力最强,封育措施对沙地、草地变化的解释力最强,灌溉面积增加对林地变化的解释力最强。耕地、沙地向林地、草地的转化,最主要是生态保护政策实施与农业灌溉能力增强,保障沙漠化治理长期而稳定进行的强大动力源于政策支持。(3)研究区近19年来的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具有良好的生态、社会、经济效应,促进了区域生态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在土地利用变化过程中,集中连片的沙地景观基本消失,以草地和林地为主导的土地利用格局正在形成。这表明通过恢复林草植被,构造合理的土地利用格局,能够有效防治沙漠化。耕地、沙地向草地、林地的转化,对农村经济总量与结构、农民就业与收入具有积极影响。发展林草产业,是促进沙区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4)1989-2007年,研究区近50%的沙化面积来源于耕地、林地和草地,一方面是由于近年来的人类活动影响,另一方面原因是历史时期人类地理环境变化所引起的自然环境变化。林业生态建设在沙漠化防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草地初期固沙效果不及林地明显,但是林地容易退化为草地和沙地是不容忽视的问题。针对沙区,需要进行传统林业生态建设思想的转变与模式的改进。沙区不适宜发展种植业,在农村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应建立“半自给型种植业,商品型牧业,保护型林业”的农业结构,加大外界环境的物质、资金、技术输入,最大限度地控制生产用地。
张磊,李福生,王连喜,马国飞,袁海燕,官景得[8](2009)在《不同灌溉量对春小麦生长及产量构成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不同灌溉量对干旱半干旱地区春小麦生长及产量构成的影响,以期为春小麦节水灌溉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灌溉量为4286 m3/hm2(常规对照灌溉量4495 m3/hm2,减少209 m3/hm2)未对春小麦生长及产量造成不利影响;灌溉量为3670 m3/hm2(比常规灌溉量减少825 m3/hm2)对春小麦生长产生了部分不利影响,但没有使产量明显降低;灌溉量为3060 m3/hm2(比常规对照减少1435 m3/hm2)使春小麦株高降低、干鲜重减少、产量明显减少,对春小麦生长及产量产生明显不利影响。综合考虑,正常年份宁夏引黄灌区春小麦适宜灌溉量在39004200 m3/hm2,尚有200500 m3/hm2的节水潜力。
文琦[9](2009)在《能源富集贫困区农村转型发展态势与优化战略 ——以榆林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农村是中国生态环境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区域载体,农村发展事关国家社会安全、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能源富集贫困区作为能源富集、生态脆弱、农村贫困的复合区域,成为人地关系与农村发展研究的焦点地区。该区域在能源资源大规模开发带动区域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造成了区域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农村特色产业发展滞后,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当地农村贫困化程度,因而针对区域农村转型发展特征与问题,研究提出适应新时期科学发展观要求的优化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本文以陕北榆林市为例,采取从面上切入与点上突破相结合、理论解析与实证评价相辅佐,运用数学模型模拟与专家咨询决策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城乡统筹、人地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理论高度出发,刻画榆林市农村转型发展的轨迹,重点揭示研究区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农村生活条件等演变规律,阐明农村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构建能源富集贫困区农村发展状态评估模型,评价农村发展状态演变趋势,提出能源富集贫困区农村转型发展的主导模式与发展战略,为能源富集、农村贫困、生态脆弱的榆林市农村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参考与决策依据。通过对榆林市农村转型发展进行系统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农村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表明:①1975-2005年榆林市降水以67.78mm/10a的速率减少,春冬两季气温以1.45℃/10a、0.64℃/10a的速率提升。干旱化降低了粮食的产量和草场的载畜能力,使土地退化有进一步加重趋势。②水资源胁迫程度表明,2000-2006年榆林市水资源胁迫度已接近重度胁迫,且以平均0.0009/a的速率增长,社会经济对水资源的胁迫增长最快,达0.0159/a。③大规模能源资源开发造成当地生态环境被强烈的干扰,致使农村土地生产力下降,生态环境被破坏。④农村贫困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当地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造成“农村贫穷—人口增长—土地垦殖加大—生态环境恶化—贫困加剧”的恶性循环。⑤农村发展的政策演变成为农村转型发展的主要驱动力。(2)农村转型发展轨迹显示:①1985年神府煤田开发、1992年市场经济推进、1998年国家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2004年农村制度深化改革成为改革开放以来该地区农村发展的转型点。农村发展大致经历了复苏发展-缓慢发展-波动发展-减速发展-加速发展的过程。②产业结构转换速度与转换方向结果表明,1978-2003年,榆林市三次产业结构转换速度呈现逐渐增加的态势;1998-2003年产业转换速度达到最大值0.2755。产业转换方向系数表明,第二产业比例上升,一、三产业转换系数减小,说明榆林市仍处于产业结构从较低水平向高水平演进的工业化过程。③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方面。1985-1992年农业内部多样化指数因牧业快速发展而呈增长态势,1998-2007年,多样化指数出现下滑。④从农作物种植结构可以看出,粮食作物种植面积虽然呈现下降趋势,但一直占主导地位;1978-1997年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以9.94%的增速不断扩大。⑤农村收支结构方面。农村收入仍以家庭经营性收入为主,而第一产业收入占家庭经营收入80%以上,可见榆林市农村发展依然主要依靠农业生产。从生活消费各项支出构成来看,食品消费支出一直作为农村生活的主要支出部分(40%以上);文教娱乐、交通通讯与医疗保健的消费支出比重逐渐增长。(3)农村转型发展的效应解析:①1991-2007年,榆林市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贡献值平均为4.9580,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16.90%是由产业结构变动造成;1985-2007年,能源开发弹性系数平均值达3.30,表明能源资源开发的溢出效应非常显着。②农业优势指数显示:2004年以来,佳县、子洲、清涧属于农业绝对优势类,府谷、靖边为不具优势类。③农村劳动生产效率:1978年以来第一产业产业结构偏离度为正,且有逐年增加态势,第二产业为负向偏离,且程度有增加趋势。比较劳动生产率显示,30年间一、三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均呈现了下降态势,而第二产业比较劳动力居高不下。二元对比系数从1978年的0.1782降低至2007年的0.023,说明城乡二元结构日益扩大。④农村生活水平方面:1990-2007年,榆林市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由63.07%下降到40.01%,生活状态由贫困水平提升到小康水平。食品消费结构方面,粮食消费逐渐减少,高蛋白类食品呈现稳步增长的局面。(4)农村转型发展的状态水平显示:①农村经济实力,1992-2007年全市农村经济实力从-3.94增长到5.73,经历了初级发展型-中级发展型-良好发展型-优质发展型;各县农村经济实力均呈现增长趋势,神木最快,靖边次之,分别达0.66、0.65,清涧仅有0.35,增速最慢。②农村生态环境质量,1992-2007年,榆林市农村生态环境质量从3.52下降到-3.27,从潜在脆弱型下降至重度脆弱型。其中,神木、绥德、清涧、子洲呈现逐渐下降态势,神木降幅最大,从2.85下降至-3.50;其它各县均在波动中呈现上升势头。③农村资源承载能力,1992-2007年,榆林市农村资源承载能力从-1.68增长到1.39,由一般状态上升为良好状态。榆阳、横山、绥德、米脂、佳县、吴堡、清涧呈下降趋势,榆阳下降幅度最大,从2.09下降至-1.82;神木增长幅度最大,16年间共增长4.45。④榆林市农村转型发展状态总体上一直稳定在中等持续发展状态。府谷、定边稳定在可持续发展状态,神木、子洲维持在中等持续发展状态,而南部的清涧则一直处于不可持续发展状态。榆阳、绥德农村发展状态出现波动,靖边呈现下滑态势,其它各县基本维持在中等持续发展状态。(5)结合榆林市农村发展的态势,立足于农村功能特性,以人地和谐、城乡统筹、国家需求安全、科学发展的战略理念为导向;根据各县农村特色优势,构建能源经济带动、生态经济主导、特色经济引领、劳务经济拉动、政策优惠扶持五种模式;提出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科技兴农、加速农业产业化、协调能源开发与生态建设及农村发展等战略途径;辅以创新政策管理机制、构建多元融资机制、完善社会保障机制、健全农村市场机制、协调生态建设与农村发展机制等保障农村战略顺利实施的政策措施。本文力求从以下几方面有所创新:(1)理论方面,通过模拟榆林市农村转型发展的轨迹,探讨农村转型发展的驱动机制,揭示农村发展的时空演变规律及分异,评估农村转型发展状态水平,探索提升能源富集贫困区农村发展的作用机理,提炼出不同类型区农村发展的模式,从理论上研究能源富集贫困区农村发展、资源开发、生态保护协调发展的机制与途径,拓展了乡村地理学理论与方法。(2)研究方法,构建能源富集贫困区农村转型发展评价模型。针对榆林市受气候暖干化、水资源胁迫、土地退化等影响作用较大,因此,将资源承载能力单独评价。借助SPSS数据处理与ArcGIS空间分析功能,建立能源富集贫困区农村经济实力、生态环境演变响应、资源承载能力评价模型,运用ArcGIS空间叠加功能模拟三者时空演变状态与规律,从而对榆林市农村发展进行动态评价。(3)通过实证调研,探索能源富集贫困区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基于人地和谐、城乡统筹、面向国家安全的科学发展理念,对神木、绥德为代表的能源富集地区和农业经济区进行实地调研,借鉴以往研究成果,提炼不同类型区农村发展的主要模式,并提出了能源富集贫困地区农村可持续发展的科学途径。
段玉玺[10](2008)在《盐池县沙地造林的水分环境容量与区域生态用水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了改善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环境,近50多年以来,各地开展了大面积的植树造林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由于西北地区降水资源匮乏,土壤水储量有限,大面积造林往往造成土壤水环境恶化,致使许多人工林生态系统衰退并功能丧失。本研究针对林草植被建设中的土壤水分承载力问题,依据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SPAC)理论,在2006年和2007年,对盐池沙地造林常见的灌木树种沙柳(Salix Psammophila)、沙枣(Elaeagnus angustifolia)、小叶锦鸡儿(Caragana microphylla Lam)和四翅滨藜(Atripldex canescens)及主要乔木树种白榆(Ulmus pumila)和新疆杨(Populus alba L.var. pyramidalis)的蒸腾耗水特性及林分蒸腾耗水规律、林地土壤蒸发耗水规律、林地实际蒸散量、林木需水量和林地土壤水分亏缺量等问题进行了研究,旨在为该地区植被恢复重建中树种选择和沙地水分环境容量的确定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在宏观上掌握盐池县水资源数量和分布规律、植被数量和分布特点以及社会发展现状的同时,建立了盐池县生态用水的划分体系和计算体系;系统研究了以盐池县生态环境现状为基础的生态用水量;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深入研究了符合该县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目标的合理生态需水量,并探讨了盐池县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试图为该县的生态环境建设和人口、经济、资源、环境关系的协调发展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论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一)水分环境容量1.以Penman-Monteith方程作为林分蒸腾量预测模型的基本形式,依据在生长季内各月典型天气下用Li-1600稳态气孔计定位、定时观测得到的林分蒸腾数据,结合自动气象站观测得到的微气象因子数据,对冠层的反射率、消光系数、冠层阻力、净辐射等数量关系建立相应的模型,并将它们代入预测方程估算了在生长季的不同时段内林木实际蒸腾耗水量。同时,根据实测数据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模型计算值与实测值的吻合效果很好,相对误差在10%以内,说明利用该方程可较为准确地测算出所研究树种的林木蒸腾量。计算结果表明,树种年蒸腾量大小排列顺序为:沙柳﹥沙枣﹥小叶锦鸡儿﹥四翅滨藜。白榆表现出较低耗水特性,年蒸腾量与沙柳和沙枣接近;新疆杨耗水量约为白榆的1.5倍。2.根据实测数据,建立林地土壤蒸发量(Z)与实验地水面蒸发(X)和土壤含水量(Y)关系的数学模型:Z=0.306-0.025X-5.387Y+9.851e-4 X2+1.423 X Y+22.335 Y 2,R2为0.713。以此分别计算得出了各林分生长季林地土壤蒸发量。在分别求出生长季每月各林分的蒸腾耗水量和林地土壤蒸发量后,进而推求出各林地全年的实际蒸散量。3.依据Li-6400光合测定系统在不同土壤水分(SWC)下对林木蒸腾速率(Tr)和水分利用效率(WUE)的测定结果,经拟合,Tr(y)和WUE(y)与SWC(x)的关系曲线均符合三次方程:y=ax3+bx2+cx+d。通过计算,选取维持最高叶片水分利用效率的土壤含水量临界值和维持最高蒸腾速率的土壤含水量临界值,作为半干旱盐池沙地林木生长适宜土壤水分环境的下限值和上限值,结果为:沙柳10.72%14.36%、沙枣9.12%11.40%、小叶锦鸡儿11.39%13.20%、四翅滨藜10.07%12.20%。4.在适宜的土壤水分条件下,在生长季(5~10月),研究地区各灌木的下限需水量分别为:四翅滨藜387mm、小叶锦鸡儿437mm、沙枣445mm和沙柳459mm;乔木的下限需水量分别为:白榆460mm杨新疆602mm。用适宜土壤水分条件下林地的蒸散量(林木需水量)代替潜在蒸散量,计算分析了林地土壤水分的亏缺状况。结果表明,该地区林木在生长季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水分胁迫。5.根据在适宜土壤水分条件下所得的林木蒸腾量(T)和林地土壤蒸发量(E),结合该地区生长季80%保证率下的降雨量(P),确定出了盐池沙地在保证林木下限需水量下的最小水分营养面积(A:m2),其关系为:A=1000·T/(P-E)。结果是:沙枣为7m2;沙柳和小叶锦鸡儿为5m2,四翅缤藜为4m2;白榆和新疆杨分别为15m2和20m2。结果表明目前各林分的林木水分营养面积明显不足,而乔木林分更是严重不足。(二)生态用(需)水6.以植被蒸散理论、水量平衡理论为基本依据,根据实测和调查资料,确定了盐池县各类型生态用水的定额标准,并以2005为基准年,计算了各类型的生态用水量。结果为:森林植被生态用水量6.05×108m3/a;水土保持生态用水量0.19×108m3/a;草地建设生态用水量8.18×108m3/a;湖泊洼地生态用水量0.0627×108m3/a;城镇绿化生态用水量0.0031×108m3/a。7.通过生态用水特征分析,研究了盐池县生态用水量与总降水量的比例关系,即生态用水系数Cu;以及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生态用水量,即生态用水模数Mu。计算得出全县2005年的Cu为54.29%、Mu为16.73%;2010年的Cu为63.76%、Mu为19.65%。8.以盐池县生态环境建设规划为计算依据,研究了其生态需水,结果为:到2010年,全县生态需水总量为16.93×108m3/a。届时,盐池县会产生1683.56×104m3/a的用水缺口;农业需水量达到1850×104m3/a,为最大用水产业。
二、榆林北部风沙区水资源特征与春小麦节水灌溉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榆林北部风沙区水资源特征与春小麦节水灌溉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东北地区水—耕地—粮食关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水-耕地-粮食安全是全球可持续发展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 |
1.1.2 我国水-耕地-粮食安全出现新的挑战 |
1.1.3 东北地区面临新一轮粮食生产及种植结构调整的压力较为突出 |
1.2 研究意义 |
1.2.1 为水土资源匹配以及水土粮的关联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
1.2.2 为相关部门提供“控”与“调”的决策参考 |
1.2.3 有助于提高公众对灌溉定额及灌溉需求的认识 |
1.2.4 有助于强化深度学习在农业领域的运用 |
1.3 研究方案 |
1.3.1 研究区域 |
1.3.2 研究目标 |
1.3.3 主要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4.1 多源信息复合 |
1.4.2 多模型与多指标综合 |
1.4.3 多研究尺度整合 |
1.4.4 总体研究与分类研究结合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水-耕地-粮食的研究进展 |
2.1 耕地利用及粮食生产研究进展 |
2.1.1 耕地数量、质量和粮食生产的表征关系 |
2.1.2 耕地数量保障范畴与目标争议 |
2.1.3 耕地利用变化研究的两大类方向 |
2.1.4 耕地的可持续生产能力 |
2.2 水资源利用及粮食生产研究进展 |
2.2.1 水资源配置思想的转变 |
2.2.2 水资源投入与粮食生产的关系 |
2.2.3 粮食生产的水资源承载力 |
2.2.4 粮食作物虚拟水与水足迹 |
2.2.5 灌溉需水量与作物需水量 |
2.2.6 灌溉与雨养的产量差距 |
2.2.7 灌溉定额与种植结构 |
2.3 水土资源匹配及粮食生产研究进展 |
2.3.1 水土资源匹配的重要性 |
2.3.2 水土资源匹配的生态学与地理学解释 |
2.3.3 水土资源匹配测算 |
2.3.4 粮食结构调整的水土资源效应 |
2.4 总结评述 |
2.4.1 粮食结构调整对不同时空尺度的耕地利用的影响研究有待加强 |
2.4.2 粮食作物结构调整对水资源利用的影响有待加强 |
2.4.3 水土资源匹配的测度存在较大差异 |
2.4.4 水-耕地-粮食三者的关联关系有待进一步探讨 |
2.4.5 耕地、水、粮食的未来情景预测方法仍有改进与丰富的空间 |
第三章 理论基础与分析概述 |
3.1 概念界定 |
3.2 理论基础 |
3.2.1 自然资源经济学理论 |
3.2.2 农业经济学理论 |
3.2.3 资源地理学理论 |
3.3 分析模型 |
3.3.1 耕地利用与粮食空间分布分析模型 |
3.3.2 耕地-粮食关联分析模型 |
3.3.3 水-粮食关联分析模型 |
3.3.4 水-耕地-粮食关联分析模型 |
3.3.5 长短期记忆模型(LSTM) |
3.4 研究区概况 |
3.4.1 地形地貌 |
3.4.2 气候特征 |
3.4.3 土壤条件 |
3.5 数据来源 |
第四章 水-耕地-粮食时序变化特征 |
4.1 耕地变化特征 |
4.1.1 耕地总量 |
4.1.2 耕地利用结构 |
4.1.3 耕地灌溉面积 |
4.1.4 耕地质量等别 |
4.2 水资源变化特征 |
4.2.1 水资源总量 |
4.2.2 供水能力 |
4.2.3 水资源开发利用率 |
4.2.4 用水量变化 |
4.2.5 用水总量控制目标 |
4.2.6 农田灌溉用水 |
4.3 粮食作物生产特征 |
4.3.1 粮食生产 |
4.3.2 水稻生产 |
4.3.3 玉米生产 |
4.3.4 小麦生产 |
4.3.5 大豆生产 |
4.3.6 杂粮生产 |
4.4 章节小结 |
第五章 水-耕地-粮食空间分布及演变特征 |
5.1 耕地空间分布及演变特征 |
5.1.1 水田与旱地的空间分布 |
5.1.2 “水改田”与“旱改水”分布区域 |
5.1.3 新增耕地来源与分布区域 |
5.1.4 减少耕地去向与分布区域 |
5.2 水资源空间分布及演变特征 |
5.2.1 水资源总量空间分布 |
5.2.2 供水量空间分布 |
5.2.3 水资源开发利用等级分区评价 |
5.2.4 水资源总量与用水量的空间匹配分布 |
5.2.5 灌溉用水量空间分布变化 |
5.3 粮食作物空间分布及演变特征 |
5.3.1 粮食生产空间自相关分析 |
5.3.2 粮食生产重心移动特征 |
5.3.3 粮食生产空间分布 |
5.3.4 各粮食作物生产空间分布 |
5.3.5 粮食种植结构空间聚类 |
5.4 章节小结 |
第六章 粮食-耕地(LF)关联研究 |
6.1 粮食生产的耕地利用效应 |
6.1.1 耕地利用效应分解因素的描述性统计 |
6.1.2 耕地利用效应分解因素的时序差异 |
6.1.3 耕地利用效应分解因素的空间分异 |
6.1.4 耕地利用效应主导因素 |
6.2 粮食生产结构对虚拟耕地的影响 |
6.2.1 粮食虚拟耕地含量时序变化特征 |
6.2.2 粮食生产变化对虚拟耕地含量时序变化的影响 |
6.2.3 粮食虚拟耕地含量空间聚类 |
6.2.4 粮食虚拟耕地含量变化幅度的空间差异 |
6.2.5 粮食生产变化对虚拟耕地含量影响的空间差异 |
6.2.6 结构及单产变化对粮食虚拟耕地含量增减变化的影响 |
6.3 章节小结 |
第七章 粮食-水(WF)关联研究 |
7.1 粮食生产结构变化对综合灌溉定额影响 |
7.1.1 粮食作物综合灌溉定额时序变化 |
7.1.2 粮食种植结构对综合灌溉定额变化影响的阶段特征 |
7.1.3 粮食综合灌溉定额空间分布 |
7.1.4 粮食综合灌溉定额变化影响因素 |
7.2 粮食生产变化对灌溉需水量变化影响 |
7.2.1 粮食作物灌溉需水量时序变化 |
7.2.2 粮食作物灌溉需水量时序变化的影响因素 |
7.2.3 粮食生产变化对需水强度的影响 |
7.2.4 粮食作物灌溉需水量空间分布 |
7.2.5 粮食作物灌溉需水量变化影响因素空间特征 |
7.2.6 粮食作物需水强度主要影响因素 |
7.3 章节小结 |
第八章 水-耕地-粮食(WLF)关联研究 |
8.1 水土资源匹配研究 |
8.1.1 粮食生产可利用水资源 |
8.1.2 粮食生产可利用耕地资源 |
8.1.3 粮食生产水土资源匹配变化 |
8.2 水-耕地-粮食关联关系研究 |
8.2.1 不同情境下水-耕地-粮食关联关系时空变化 |
8.2.2 不同情境下水-耕地-粮食关联关系变化影响因素 |
8.3 章节小结 |
第九章 未来水-耕地-粮食(WLF)关联及调控 |
9.1 预测模型构建 |
9.1.1 LSTM模型构建 |
9.1.2 对比模型构建 |
9.1.3 模型评价指标 |
9.2 粮食生产的耕地利用情况预测 |
9.2.1 耕地总面积预测 |
9.2.2 耕地复种指数变化预测 |
9.2.3 粮食面积比例变化预测 |
9.3 粮食种植结构变化预测 |
9.3.1 水稻播种面积预测 |
9.3.2 玉米播种面积预测 |
9.3.3 大豆播种面积预测 |
9.3.4 其他粮食作物播种面积预测 |
9.3.5 粮食作物种植结构预测 |
9.4 粮食生产水资源利用情况预测 |
9.4.1 粮食综合灌溉定额预测 |
9.4.2 粮食灌溉用水量预测 |
9.4.3 农田灌溉用水效率预测 |
9.4.4 灌溉耕地面积预测 |
9.5 未来水-耕地-粮食关联关系预测 |
9.6 水-耕地-粮食关联调控策略 |
9.6.1 耕地资源保护与利用 |
9.6.2 灌溉水资源管理 |
9.6.3 灌溉用水效率优化 |
9.6.4 灌溉定额管理 |
第十章 结论与讨论 |
10.1 主要结论 |
10.2 创新之处 |
10.2.1 方法创新 |
10.2.2 内容创新 |
10.2.3 实践创新 |
10.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2)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地域现实问题 |
1.1.2 地域问题衍生的学科问题 |
1.1.3 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
1.1.4 研究范围 |
1.1.5 研究目的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 |
1.2.2 国外研究 |
1.2.3 总结评述 |
1.3 核心概念界定 |
1.3.1 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及相关概念 |
1.3.2 小流域及相关概念 |
1.3.3 雨洪管控及相关概念 |
1.3.4 适地性及相关概念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2 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的理论基础与基本方法 |
2.1 雨洪管控的水文学基础理论 |
2.1.1 水循环与水平衡理论 |
2.1.2 流域蒸散发理论 |
2.1.3 土壤下渗理论 |
2.1.4 流域产流与汇流理论 |
2.2 雨洪管控的基本方法与技术体系 |
2.2.1 最佳管理措施(BMPs) |
2.2.2 低影响开发(LID) |
2.2.3 其它西方技术体系 |
2.2.4 海绵城市技术体系 |
2.2.5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技术体系 |
2.2.6 分析总结 |
2.3 适地性规划的理论基础 |
2.3.1 适宜性评价相关理论 |
2.3.2 地域性相关理论 |
2.4 雨洪管控的适地性探索与经验 |
2.4.1 西安沣西新城的海绵城市建设实践 |
2.4.2 重庆山地海绵城市建设实践 |
2.4.3 上海临港新城的海绵城市建设实践 |
2.4.4 历史上的适地性雨洪与内涝管控经验 |
2.5 相关理论方法与实践经验对本研究的启示 |
2.5.1 水文学基础理论对本研究的启示 |
2.5.2 现有方法与技术体系对本研究的启示 |
2.5.3 雨洪管控的适地性探索与经验对本研究的启示 |
2.6 本章小结 |
3 晋陕黄土高原雨洪管控的地域实践与民间智慧 |
3.1 雨洪管控的地域实践 |
3.1.1 小流域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实践 |
3.1.2 聚落场地中的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实践 |
3.2 雨洪管控的地域传统经验与措施 |
3.2.1 流域尺度下的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地域经验 |
3.2.2 场地尺度下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的地域经验 |
3.3 雨洪管控的民间智慧与地域方法总结 |
3.3.1 基于地貌类型的系统性策略 |
3.3.2 朴素的空间审美和工程建造原则 |
3.4 传统雨洪管控方法的价值与不足 |
3.4.1 传统经验与技术措施的意义与价值 |
3.4.2 传统经验与技术措施的不足 |
3.4.3 产生原因与解决策略 |
3.5 本章小结 |
4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特征与产流机制分析 |
4.1 地貌特征 |
4.1.1 沟壑密度 |
4.1.2 沟壑长度及深度 |
4.1.3 坡度与坡长 |
4.2 雨洪特征 |
4.2.1 雨洪灾害的空间分布 |
4.2.2 雨洪的季节性特征 |
4.2.3 雨洪的过程特征 |
4.3 产流机制 |
4.3.1 雨洪过程与产流机制 |
4.3.2 产流机制的相互转化 |
4.4 尺度效应 |
4.4.1 雨洪管控中的尺度效应 |
4.4.2 黄土高原沟壑型场地雨洪过程的特征尺度 |
4.4.3 黄土高原沟壑型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的尺度选择 |
4.5 雨洪管控的影响因素 |
4.5.1 自然与社会环境 |
4.5.2 地域人居场地雨洪管控及雨水利用方式 |
4.5.3 雨洪管控、雨水资源利用与场地的关系 |
4.5.4 雨洪管控与场地建设中的景观因素 |
4.6 基于产流机制的地域现状问题分析 |
4.6.1 尺度选择问题 |
4.6.2 部门统筹问题 |
4.6.3 技术融合问题 |
4.7 本章小结 |
5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适地性雨洪管控体系建构 |
5.1 适地性雨洪管控技术途径 |
5.1.1 基于水土保持与雨水利用思想的传统技术途径 |
5.1.2 基于LID技术的“海绵城市”类技术途径 |
5.1.3 雨洪管控适地性技术途径 |
5.2 总体框架与方法 |
5.2.1 总体技术框架 |
5.2.2 基于适地性评价的核心规划设计步骤 |
5.2.3 雨洪管控的空间规划层级 |
5.2.4 雨洪管控方法的体系构成 |
5.3 雨洪管控的多维目标体系 |
5.3.1 雨洪管控目标 |
5.3.2 水土保持目标 |
5.3.3 场地安全目标 |
5.3.4 雨水资源化目标 |
5.3.5 景观视效目标 |
5.3.6 场地生境目标 |
5.3.7 成本与效益目标 |
5.3.8 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分解 |
5.4 雨洪管控的综合措施体系 |
5.4.1 传统雨水利用及水土保持的技术措施体系 |
5.4.2 低影响开发(LID)技术类措施体系 |
5.5 雨洪管控目标与措施的适地性评价体系 |
5.5.1 适地性评价因子的提取与量化 |
5.5.2 雨洪管控目标与措施适地性评价方法建构 |
5.5.3 雨洪管控目标适地性评价 |
5.5.4 雨洪管控措施适地性评价 |
5.6 政策法规与技术规范体系 |
5.6.1 政策法规 |
5.6.2 技术规范 |
5.7 本章小结 |
6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规划策略与模式 |
6.1 针对场地类型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
6.1.1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的类型 |
6.1.2 生活型聚落场地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
6.1.3 生产型聚落场地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
6.1.4 生态型聚落场地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
6.2 基于水文过程的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策略 |
6.2.1 基于BMPs的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规划策略 |
6.2.2 源于地域经验的小流域雨洪管控策略与方法 |
6.2.3 BMPs策略与地域性雨洪管控策略的比较与融合 |
6.3 融合改造后的雨洪管控适地性场地技术措施 |
6.3.1 传统技术措施的分析与评价 |
6.3.1.1 传统技术措施的主要特征 |
6.3.1.2 传统技术措施的局限性 |
6.3.2 低影响开发(LID)技术措施的分析与评价 |
6.3.3 场地雨洪管控技术措施的融合改造 |
6.3.4 分析总结 |
6.4 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场地空间要素布局要点 |
6.4.1 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场地空间要素类型 |
6.4.2 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场地空间要素布局原则 |
6.4.3 生活型聚落场地的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要点 |
6.4.4 生产型聚落场地的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要点 |
6.4.5 生态型聚落场地的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要点 |
6.4.6 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的核心思路 |
6.5 雨洪管控的适宜场地模式 |
6.5.1 场地尺度的适宜建设模式 |
6.5.2 小流域尺度场地的适宜建设模式 |
6.5.3 分析总结 |
6.6 本章小结 |
7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实践 |
7.1 陕北杨家沟红色旅游景区小流域海绵建设专项规划研究 |
7.1.1 杨家沟红色旅游区总体规划目标与景区小流域海绵建设目标 |
7.1.2 杨家沟景区小流域雨洪管控措施评价与选择 |
7.1.3 杨家沟景区小流域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分解 |
7.1.4 杨家沟景区小流域雨洪管控措施规划布局 |
7.1.5 案例总结 |
7.2 晋中市百草坡森林植物园海绵系统适地性规划实践 |
7.2.1 现实条件 |
7.2.2 现状问题 |
7.2.3 场地地貌与水文分析 |
7.2.4 适地性评价 |
7.2.5 场地规划设计与方案生成 |
7.2.6 案例总结 |
7.3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创新点 |
8.2.1 规划理论方法创新 |
8.2.2 技术体系创新 |
8.2.3 研究方法与结果创新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图目录 |
附录B 表目录 |
附录C 附表 |
附录D 附图 |
附录E 博士研究生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明代西北地区水资源利用与农业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一) 西北地区 |
(二) 水资源 |
(三) 农业经济 |
第一章、西北地区农业水环境 |
第一节、自然降水状态下的西北农业及其用水方式 |
一、西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 |
二、明代西北地区的水分状况 |
三、西北地区水资源分布 |
四、西北地区农业发展中的水资源利用方式 |
第二节、明代西北地区农业水资源利用的主要来源 |
一、明代西北地区农业水资源利用的主要来源 |
(一) 地表水 |
(二) 地下水 |
二、明代西北地区农业利用的地表水 |
三、明代西北地区农业利用的地下水 |
第二章、水资源利用与农业灌溉工程的发展 |
第一节、地表水利用与农业灌溉工程发展 |
一、渭河平原 |
二、陕北高原、陇中盆地 |
三、宁夏平原 |
四、河西走廊 |
五、河湟谷地 |
六、秦巴山地 |
第二节、地下水利用与农业灌溉工程建设 |
第三节、明代西北地区灌溉工程类型及分布 |
一、明代西北地区灌溉工程类型 |
(一) 以投资者分类 |
(二) 以引水方式分类 |
二、明代西北地区灌溉工程特点 |
(一) 以中小型水利为主 |
(二) 兴废较为频繁 |
(三) 军事性因素强 |
(四) 水利技术有一定发展 |
三、明代西北地区灌溉工程分布 |
第四节、余论 |
第三章、水利灌溉与农业发展 |
第一节、灌溉工程建设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
一、建设花费 |
二、引水方式 |
三、社会经济与灌溉工程建设的相互作用 |
第二节、灌溉面积的扩大 |
一、军镇卫所屯田面积的扩大 |
(一) 陕北高原: 延安府与延绥镇的比较研究 |
(二) 宁夏平原与河西走廊 |
(三) 河湟谷地 |
(四) 其他卫所 |
二、腹里耕地面积的扩大 |
(一) 渭河平原耕地面积的变化 |
(二) 秦巴山地耕地面积的扩大 |
三、灌溉面积扩大与水资源利用 |
(一) 屯田面积扩大与水资源利用 |
(二) 腹里耕地面积扩大与水资源利用 |
四、灌溉面积扩大与农业发展 |
(一) 灌溉面积扩大与农业发展的时间性 |
(二) 灌溉面积扩大与农业发展的空间性 |
第三节、农业技术发展 |
一、作物引进与种植结构变化 |
(一) 经济作物的引进与种植 |
(二) 粮食作物的种植 |
(三) 种植结构 |
(四) 小结 |
二、农业工具与增产措施 |
(一) 农业工具 |
(二) 保水措施 |
(三) 小结 |
第四章、水资源利用与农业发展 |
第一节、不同水资源利用途径下的农业发展 |
一、灌溉区农业的发展 |
二、雨养区农业的发展 |
三、农业发展的区域性差异 |
第二节、水资源利用与农业发展 |
一、农业经营 |
二、农业经济发展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5)榆林市北部风沙草滩区农业发展状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榆林市北部风沙草滩区的农业发展条件分析 |
1.1研究区概况 |
1.2榆林北部风沙草滩区农业发展的优势 |
1.2.1土地平坦广阔,开发潜力大 |
1.2.2光照充足,雨热同季 |
1.2.3水资源丰富,易于开发利用,灌溉农业发展潜力大 |
2 大型能源开发前后研究区农业状况的对比分析 |
2.1在三大产业中,第一产业比例逐渐降低 |
2.2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例发展协调 |
2.3该区的耕地面积总的趋势是减少 |
2.4该区的农业中粮食作物所占比重较大 |
2.5该区各产业的从业人员的比例发生了较大改变 |
2.6该区的农业基础设施发展缓慢 |
3 主要结论 |
(6)陕甘宁生态脆弱地区乡村人居环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关键词辨析 |
1.2.1 “生态”与“生态环境” |
1.2.2 “陕甘宁生态环境脆弱地区” |
1.2.3 “乡土建筑”、“聚落”与“人类聚居环境” |
1.3 学术研究现状 |
1.3.1 陕甘宁“生态脆弱地区”相关研究现状 |
1.3.2 陕甘宁“乡土建筑”研究历程与现状 |
1.3.3 既往学术研究的不足之处 |
1.4 研究意义 |
1.4.1 宏观意义——生态安全与示范 |
1.4.2 微观意义——科学创新与实践 |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5.1 研究目标 |
1.5.2 研究重点内容 |
1.5.3 研究方法 |
1.6 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
1.6.1 论文内容 |
1.6.2 研究创新之处 |
1.6.3 论文组织结构图 |
1.7 小结 |
2 陕甘宁生态脆弱地区生态环境概述 |
2.1 陕甘宁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基本类型 |
2.1.1 北方农牧交错带地区概况 |
2.1.2 北方干旱绿洲边缘带地区概况 |
2.2 生态脆弱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 |
2.2.1 北方半干旱农牧交错带地区自然特征 |
2.2.2 北方干旱绿洲边缘带地区自然特征 |
2.3 生态脆弱地区的社会经济环境 |
2.3.1 农业生产类型 |
2.3.2 区域贫困问题 |
2.3.3 人口与民族 |
2.4 综合条件限定下的人类聚居环境特征分析 |
2.4.1 人类生存空间的局限性 |
2.4.2 耕地资源影响下的聚落分布规律 |
2.4.3 木材资源影响下的乡土建筑选材 |
2.4.4 经济条件对乡村居住环境的影响 |
2.4.5 地理空间对乡土建筑文化的影响 |
2.5 小结 |
3 历史进程中的生态脆弱地区乡土建筑、聚落研究 |
3.1 乡土建筑、聚落历史的研究目标与方法 |
3.1.1 研究目标 |
3.1.2 研究方法 |
3.1.3 研究局限性 |
3.2 陕西榆林地区乡土建筑、聚落形态演变历程 |
3.2.1 石器时代 |
3.2.2 先秦两汉时期 |
3.2.3 五代至宋时期 |
3.2.4 元明清时期 |
3.3 宁夏西海固地区乡土建筑、聚落形态演变历程 |
3.3.1 石器时代 |
3.3.2 先秦两汉时期 |
3.3.3 南北朝至宋时期 |
3.3.4 元明清时期 |
3.4 甘肃河西走廊地区乡土建筑、聚落形态演变历程 |
3.4.1 石器时代 |
3.4.2 先秦时期 |
3.4.3 两汉时期 |
3.4.4 唐至明代 |
3.4.5 明清时期 |
3.5 乡土建筑、聚落的形态变迁规律、影响因素分析 |
3.5.1 植被资源变迁影响下的乡土建筑演化规律 |
3.5.2 生产方式变迁影响下的农村聚落演变规律 |
3.5.3 政治军事因素影响下的乡土建筑、乡村聚落 |
3.6 小结 |
4 生态脆弱地区农村聚落形态研究 |
4.1 农业生产景观与农村聚落 |
4.1.1 农业生产景观与聚落分布 |
4.1.2 “逐地而居”——旱作农业生产景观主导下的聚落分布特征 |
4.1.3 “逐水而居”——灌溉农业生产景观主导下的聚落分布特征 |
4.2 农村聚落空间形态特征 |
4.2.1 外观空间形态特征 |
4.2.2 内部空间格局特征 |
4.3 农村聚落形态的影响要素分析 |
4.3.1 水源 |
4.3.2 耕地 |
4.3.3 土质 |
4.3.4 风水 |
4.4 小结 |
5 生态脆弱地区乡土建筑形态研究 |
5.1 陕甘宁生态脆弱地区的“建设”资源格局 |
5.1.1 木材资源稀缺 |
5.1.2 建设资金匮乏 |
5.2 资源约束下的乡土建筑应对策略 |
5.2.1 策略一:建筑材料资源化 |
5.2.2 策略二:材料、结构组合多样化 |
5.2.3 策略三:建设成本经济化 |
5.3 生土建筑营造体系特征研究 |
5.3.1 原生土建筑 |
5.3.2 全生土建筑 |
5.3.3 半生土建筑 |
5.4 生土建筑中的特色建造技术研究 |
5.4.1 生土建筑选址 |
5.4.2 土坯制作工艺 |
5.4.3 土坯砌筑工艺 |
5.4.4 夯土制作工艺 |
5.4.5 墙体防水、防潮处理 |
5.5 生土建筑中的装饰美学特征 |
5.5.1 粗犷、朴实的建筑美学风格 |
5.5.2 浓墨重彩的特色院落入口 |
5.5.3 朴素、多样的门窗装饰处理 |
5.5.4 灵活、适宜的土石墙壁装饰 |
5.5.5 窑洞建筑立面特色装饰 |
5.6 小结 |
6 自然气候视野下的乡土建筑研究 |
6.1 生态脆弱地区建筑气候综述 |
6.1.1 建筑气候特征 |
6.1.2 建筑气候解读 |
6.2 气温 |
6.2.1 建筑围护结构 |
6.2.2 室内取暖系统 |
6.3 降水 |
6.3.1 建筑屋顶雨水排放 |
6.3.2 建筑墙身防水、防潮处理 |
6.3.3 建筑庭院雨水收集 |
6.4 采光 |
6.4.1 院落布局 |
6.4.2 建筑进深 |
6.4.3 门窗 |
6.4.4 庭院绿化 |
6.5 风 |
6.6 小结 |
7 地域文化视野下的乡土建筑研究 |
7.1 生态脆弱地区乡土建筑的“地域文化”研究 |
7.1.1 传统乡土建筑文化研究的局限性 |
7.1.2 乡土建筑文化区位研究的必要性 |
7.2 陕甘宁生态脆弱地区的文化区位研究 |
7.2.1 文化区域的基本界定 |
7.2.2 陕甘宁生态脆弱地区的文化区位研究 |
7.3 地域文化影响下的陕甘宁生态脆弱地区乡土建筑特质 |
7.3.1 游牧文化影响下的建筑风格 |
7.3.2 非主流的“俗”文化世界 |
7.4 地域文化视野下的生态脆弱地区乡土建筑现象解析 |
7.4.1 刚劲民风影响下的河西村落形态 |
7.4.2 文化融汇影响下的乡土建筑 |
7.4.3 少数民族乡土建筑特征 |
7.4.4 院落空间布局 |
7.4.5 传统火炕文化 |
7.4.6 建筑门窗装饰与比例 |
7.5 小结 |
8 生态脆弱地区乡村人居环境营建规律研究 |
8.1 乡村人居环境“营建规律”的总体解读 |
8.2 乡村聚落的生态演替规律 |
8.2.1 聚落演替的基本概念 |
8.2.2 北方半干旱农牧交错带聚落的生存发展规律 |
8.2.3 北方干旱绿洲边缘带聚落的生存发展规律 |
8.3 乡土建筑的营建技术特征 |
8.3.1 技术特征一——姿态各异的建筑形态 |
8.3.2 技术特征二——灵活多变的建材组合方式 |
8.3.3 技术特征三——优异的气候适应力与节能优势 |
8.3.4 乡土建筑营建技术存在的潜在问题 |
8.4 乡土建筑的审美价值观规律 |
8.4.1 生态脆弱地区的乡土文化与社会价值观 |
8.4.2 乡土建筑审美价值体系的脆弱性 |
8.4.3 乡土建筑审美价值体系存在的潜在问题 |
8.5 乡村人居环境营建规律的综合分析 |
8.5.1 营建规律的基本特征 |
8.5.2 营建规律的层级结构 |
8.6 小结 |
9 生态脆弱地区乡村人居环境案例研究 |
9.1 北方半干旱农牧交错带案例——榆林市米脂县印斗镇惠家沟村 |
9.1.1 基本概况 |
9.1.2 聚落形态特征 |
9.1.3 乡土建筑特征 |
9.1.4 惠家沟人居环境发展中的潜在问题 |
9.2 北方干旱绿洲边缘带案例——武威市凉州区武南镇元湖村 |
9.2.1 基本概况 |
9.2.2 聚落形态特征 |
9.2.3 乡土建筑特征 |
9.2.4 元湖村人居环境发展中的潜在问题 |
9.3 生态脆弱地区人居环境发展的潜在问题浅析 |
9.3.1 脱离生产、生活特征的农村规划建设思路 |
9.3.2 生土传统建造技术的衰落与新型技术发展的停步不前 |
9.3.3 生态脆弱地区乡土建筑建设理解的片面与思想滞后 |
9.3.4 经济转变、社会价值观变迁对当代乡土聚落的深刻作用 |
9.3.5 乡村人居环境建设管理、服务制度有待完善和创新 |
9.4 小结 |
10 生态脆弱地区乡村人居环境未来建设模式研究 |
10.1 生态脆弱地区乡村人居环境发展趋势与“适宜性”建设模式研究 |
10.1.1 生态脆弱地区乡村人居环境发展的总体趋势 |
10.1.2 生态脆弱地区乡村人居环境“适宜性”建设模式 |
10.1.3 生态脆弱地区乡村“适宜性”建设的特色原则 |
10.2 农业生产范式更新引导下的乡村聚落规划模式探索 |
10.2.1 现代农业生产的发展趋势 |
10.2.2 基于现代农业生产范式的生态脆弱区聚落规划模式 |
10.3 乡土建筑中“适用技术”的传承与有机更新 |
10.3.1 乡土建筑中的适用技术 |
10.3.2 适用性技术的发展目标与趋势 |
10.3.3 生态脆弱地区适用性技术探索案例 |
10.4 乡土建筑、乡村聚落建设管理、服务制度探索 |
10.4.1 生态转移政策的制定与移民新村的建设指导 |
10.4.2 绿色农村社区建设新技术普及与推广 |
10.4.3 社区管理体系的建立扶植与建设管理 |
10.5 当代乡村聚落人居环境价值观的重塑 |
10.5.1 居住需求与价值观 |
10.5.2 生态脆弱地区人居环境价值观的嬗变 |
10.5.3 生态脆弱地区人居环境生态价值观的重塑 |
10.6 小结 |
11 结论与展望 |
11.1 研究结论 |
11.1.1 结论一 |
11.1.2 结论二 |
11.1.3 结论三 |
11.1.4 结论四 |
11.1.5 结论五 |
11.1.6 结论六 |
11.1.7 结论七 |
11.1.8 结论八 |
11.2 需要进一步加强的工作 |
11.2.1 建议一 |
11.2.2 建议二 |
后记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博士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7)盐池北部风沙区LUCC驱动机制及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LUCC研究进展 |
1.3.1 土地利用结构、格局及其变化过程研究 |
1.3.2 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机制与模型研究 |
1.3.3 土地利用变化的效应研究 |
1.3.4 土地利用系统的研究 |
1.4 存在问题和研究趋势 |
2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自然条件 |
2.2.1 地质地貌条件 |
2.2.2 气候条件 |
2.2.3 土壤条件 |
2.2.4 草场资源 |
2.2.5 林业资源 |
2.2.6 水资源 |
2.3 社会经济条件 |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3.1 研究内容 |
3.1.1 土地利用时空变化分析 |
3.1.2 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机制分析 |
3.1.3 土地利用变化的效应分析 |
3.1.4 土地生态子系统与土地社会经济子系统耦合关系分析 |
3.2 研究方法 |
3.2.1 数据来源 |
3.2.2 分析方法 |
3.3 技术路线 |
4 土地利用时空变化分析 |
4.1 土地利用时间变化分析 |
4.1.1 土地利用结构变化 |
4.1.2 土地利用变化的速度 |
4.1.3 土地利用程度变化 |
4.1.4 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变化 |
4.2 土地利用空间变化分析 |
4.2.1 土地利用类型空间分布 |
4.2.2 土地利用类型空间转移 |
4.3 小结 |
5 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机制分析 |
5.1 土地利用变化的自然驱动因素 |
5.1.1 气温 |
5.1.2 降水 |
5.2 土地利用变化的人为驱动因素 |
5.2.1 人口因素 |
5.2.2 社会因素 |
5.2.3 农村经济发展与农业结构因素 |
5.2.4 技术因素 |
5.2.5 政策因素 |
5.3 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因素定量分析 |
5.3.1 指标选择 |
5.3.2 数据无量纲化 |
5.3.3 相关分析 |
5.3.4 主成分分析 |
5.3.5 驱动因素指标对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影响 |
5.4 土地利用变化驱动机制分析 |
5.5 小结 |
6 土地利用变化的效应分析 |
6.1 土地利用变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
6.1.1 沙地景观的时空变化 |
6.1.2 土地利用格局变化 |
6.1.3 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对沙地景观的影响 |
6.1.4 土地利用结构对沙漠化的影响 |
6.2 土地利用变化对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
6.2.1 土地利用的社会经济效益变化分析 |
6.2.2 土地利用变化对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影响的定量分析 |
6.2.3 土地利用变化的社会经济效应分析 |
6.3 小结 |
7 土地生态子系统与土地社会经济子系统耦合关系分析 |
7.1 土地生态子系统与土地社会经济子系统耦合度 |
7.1.1 耦合关系研究指标体系 |
7.1.2 土地利用系统指标无量纲化 |
7.1.3 土地利用系统指标权重 |
7.1.4 土地利用子系统综合值 |
7.1.5 土地利用子系统耦合度结果与分析 |
7.2 土地利用子系统耦合关系对土地利用结构的影响 |
7.3 小结 |
8 结论与建议 |
8.1 结论 |
8.2 建议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8)不同灌溉量对春小麦生长及产量构成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灌溉量对春小麦株高的影响 |
2.2 不同灌溉量对春小麦地上部分干鲜重的影响 |
2.3 不同灌溉量对春小麦产量构成的影响 |
3 结论与讨论 |
(9)能源富集贫困区农村转型发展态势与优化战略 ——以榆林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进展 |
2.1 理论基础 |
2.1.1 农业发展阶段理论 |
2.1.2 产业结构演变理论 |
2.1.3 城乡统筹发展理论 |
2.1.4 区域持续发展理论 |
2.1.5 人地和谐发展理论 |
2.1.6 制度变迁理论 |
2.2 相关概念界定与辨析 |
2.2.1 转型发展、经济转型与农业经济转型 |
2.2.2 农村、城市与乡村城市化 |
2.2.3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
2.2.4 能源富集贫困区 |
2.3 国内农村转型发展研究进展 |
2.3.1 1949-1978年制度转型背景下以生产力为重心的农村发展研究 |
2.3.2 1979-1993年体制转型背景下以经济为中心的农村发展研究 |
2.3.3 1994年以来发展理念和经济环境演变下农村发展研究 |
2.3.4 中国农村转型发展研究的趋势 |
2.4 国外农村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
第3章 榆林市农村发展概况 |
3.1 研究区地理位置 |
3.2 社会发展态势 |
3.2.1 人口规模变化 |
3.2.2 就业结构变化 |
3.2.3 农村生活水平 |
3.3 经济发展态势 |
3.3.1 经济总量显着上升,南北差异逐步拉大 |
3.3.2 三次产业结构逐渐趋于合理,第二产业引领区域发展 |
3.4 农业发展态势 |
3.4.1 粮食产量在波动中增长 |
3.4.2 农业产业结构逐渐趋于优化 |
3.4.3 农业生产条件逐步得到改善 |
3.5 小结 |
第4章 榆林市农村转型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 |
4.1 干旱化对农村生产、生活的影响 |
4.1.1 干旱化趋势分析 |
4.1.2 干旱化对农村发展的影响机理 |
4.2 水资源胁迫度与产业结构调整相互作用机理 |
4.2.1 水资源胁迫度分析 |
4.2.2 水资源胁迫下的区域产业结构及其用水态势 |
4.2.3 水资源胁迫与区域产业发展的相互影响机理 |
4.3 生态环境与农村发展的作用机制 |
4.3.1 生态退化对农村发展的影响机理 |
4.3.2 生态建设与农村发展的矛盾 |
4.4 农村贫困制约区域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
4.5 政策演变对农村发展的作用机理 |
4.6 小结 |
第5章 榆林市农村转型发展轨迹及效应解析 |
5.1 1978~2007年榆林市农村转型发展阶段划分 |
5.1.1 能源富集地区经济发展规律 |
5.1.2 榆林市农村转型发展总体特征及阶段划分 |
5.2 榆林市农村转型发展轨迹 |
5.2.1 农村经济总体发展轨迹 |
5.2.2 农业产业结构演变态势 |
5.2.3 农村土地利用动态格局 |
5.2.4 农村收支结构演变过程 |
5.3 农村转型发展效应解析 |
5.3.1 产业结构演进的经济贡献 |
5.3.2 农业优势指数变化及分异格局 |
5.2.3 农村劳动生产效率评价 |
5.3.4 农村生活水平变化分析 |
5.4 小结 |
第6章 榆林市农村转型发展状态评价及空间分异 |
6.1 评价方法选择与指标体系的构建 |
6.1.1 评价方法选择 |
6.1.2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6.1.3 评价指标的遴选与诠释 |
6.2 农村转型发展的经济实力分析 |
6.2.1 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导因子辨识 |
6.2.2 农村经济发展实力综合评价 |
6.2.3 农村经济发展的动态演变特征 |
6.3 农村转型发展的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
6.3.1 农村生态环境主要影响因子提取 |
6.3.2 农村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
6.3.3 农村生态环境质量演变特征 |
6.4 农村转型发展的资源承载能力分析 |
6.4.1 农村资源承载能力的影响因子揭示 |
6.4.2 农村资源承载能力综合评价 |
6.4.3 农村资源承载能力动态演变 |
6.5 农村转型发展状态耦合评价 |
6.5.1 农村转型发展状态评价原理 |
6.5.2 农村转型发展状态耦合评价 |
6.6 小结 |
第7章 榆林市农村转型发展的优化战略 |
7.1 战略理念 |
7.1.1 树立人地和谐发展理念 |
7.1.2 贯彻城乡统筹发展理念 |
7.1.3 面向国家安全需求理念 |
7.1.4 坚持科学发展理念 |
7.2 战略模式 |
7.2.1 能源经济带动模式 |
7.2.2 生态经济主导模式 |
7.2.3 特色经济引领模式 |
7.2.4 劳务经济拉动模式 |
7.2.5 政策优惠扶持模式 |
7.3 战略途径 |
7.3.1 实施以城带乡战略,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
7.3.2 发挥以工促农战略,加速现代农业转型 |
7.3.3 依托科技兴农战略,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
7.3.4 加速农业产业化战略,推进农村转型发展 |
7.3.5 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协调能源开发与农村发展 |
7.4 战略机制 |
7.4.1 创新政策管理机制 |
7.4.2 构建多元融资机制 |
7.4.3 完善社会保障机制 |
7.4.4 健全农村市场机制 |
7.4.5 协同生态建设与农村发展机制 |
7.5 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10)盐池县沙地造林的水分环境容量与区域生态用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的进展和现状 |
1.4.1 林分密度的研究 |
1.4.2 土壤水分植被承载力研究 |
1.4.3 生态用水与植被生态需水研究 |
1.4.4 水分平衡研究 |
1.4.5 植物生理特征与土壤水分关系定量研究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2 气候与气象 |
2.3 地质地貌 |
2.4 土壤状况 |
2.5 植被 |
2.5.1 草场植被 |
2.5.2 森林植被 |
2.6 水资源状况 |
2.6.1 降水资源 |
2.6.2 地表水资源 |
2.6.3 地下水资源 |
2.6.4 水资源评价 |
第三章 研究目标、内容和方法 |
3.1 研究目标 |
3.2 主要研究内容 |
3.3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3.3.1 沙地造林的水分环境容量 |
3.3.2 区域生态用水 |
3.4 研究方法 |
3.4.1 土壤物理性质 |
3.4.2 林木水分生理特征 |
3.4.3 气象要素 |
3.4.4 水面蒸发 |
3.4.5 土壤蒸发 |
3.4.6 林地土壤水分动态 |
3.4.7 叶面积 |
3.4.8 消光系数 |
3.4.9 数据处理 |
第四章 林木蒸腾量 |
4.1 应用理论和方程 |
4.2 各计算参数的推导与分析 |
4.3 林木蒸腾实测与校正 |
4.4 PENMAN-MONTEITH 公式模拟日蒸腾过程及其验证 |
4.5 模型参数敏感性对模拟结果的影响 |
4.6 茎流计法生长季各月连续日蒸腾量测定 |
4.6.1 TDP 茎流传感器测量原理 |
4.6.2 测量结果和分析 |
4.7 生长季各月连续日蒸腾量计算 |
4.8 各林分月蒸腾量 |
4.9 小结 |
第五章 林地蒸散量 |
5.1 潜在蒸散与水面蒸发 |
5.2 林地土壤蒸发 |
5.3 林地实际蒸散 |
5.4 蒸腾蒸发分摊系数 |
5.5 小结 |
第六章 林木需水量和植物系数 |
6.1 林木生长的适宜土壤水分条件 |
6.1.1 蒸腾速率与土壤含水量的关系 |
6.1.2 水分利用效率与土壤水分的关系 |
6.1.3 林木生长的适宜土壤水分条件 |
6.2 林木需水量 |
6.3 植物系数 |
6.4 林地土壤水分亏缺计算 |
6.5 小结 |
第七章 沙地造林的水分环境容量 |
7.1 降水资源环境容量的确定原则 |
7.2 降水资源环境容量的确定 |
7.2.1 研究地区的降水资源状况 |
7.2.2 沙地造林的水分环境容量 |
7.3 小结 |
第八章 区域生态用(需)水 |
8.1 盐池县生态用水类型 |
8.2 生态分区 |
8.2.1 以区域自然地理为背景的一级生态区 |
8.2.2 以乡域土地利用为依据的二级生态分区 |
8.3 生态用水定额的计算及现状生态用水量 |
8.3.1 森林植被生态用水 |
8.3.2 水土保持生态用水 |
8.3.3 草地生态用水 |
8.3.4 河流生态系统的生态用水 |
8.3.5 城镇绿化生态用水 |
8.3.6 现状生态用水量 |
8.4 现状生态用水分析 |
8.4.1 生态用水特征分析 |
8.4.2 降水平衡分析 |
8.4.3 水资源平衡分析 |
8.5 生态需水的预测与分析 |
8.5.1 盐池县生态环境建设规划 |
8.5.2 生态需水量的计算与分析 |
8.6 小结 |
第九章 结论与讨论 |
9.1 结论 |
9.1.1 林木蒸腾耗水特征 |
9.1.2 实际蒸散和潜在蒸散 |
9.1.3 林木生长适宜土壤水分条件 |
9.1.4 水分环境容量 |
9.1.5 区域生态用(需)水 |
9.2 讨论 |
9.2.1 关于沙地水分环境容量 |
9.2.2 关于生态用(需)水 |
参考文献 |
导师简介 |
个人简介 |
在读期间成果清单 |
致谢 |
四、榆林北部风沙区水资源特征与春小麦节水灌溉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东北地区水—耕地—粮食关联研究[D]. 向雁.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01)
- [2]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D]. 杨建辉.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3]明代西北地区水资源利用与农业发展[D]. 路其首.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6)
- [4]榆林北部风沙滩井灌区玉米农艺节水技术研究[J]. 纪晓玲,张雄,刘翠英. 陕西农业科学, 2013(01)
- [5]榆林市北部风沙草滩区农业发展状况研究[J]. 杜松,徐刚.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1)
- [6]陕甘宁生态脆弱地区乡村人居环境研究[D]. 李钰.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1(01)
- [7]盐池北部风沙区LUCC驱动机制及效应研究[D]. 方广玲. 北京林业大学, 2010(09)
- [8]不同灌溉量对春小麦生长及产量构成的影响[J]. 张磊,李福生,王连喜,马国飞,袁海燕,官景得.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9(04)
- [9]能源富集贫困区农村转型发展态势与优化战略 ——以榆林市为例[D]. 文琦. 陕西师范大学, 2009(06)
- [10]盐池县沙地造林的水分环境容量与区域生态用水研究[D]. 段玉玺. 北京林业大学, 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