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用于烯烃易位转化的新型均相催化剂(论文文献综述)
曹飞[1](2021)在《新型多氮唑类杂环配体络合物的催化性能及应用》文中研究指明金属络合物一直以来就是科研领域中的热点方向之一,由于其具有独特的性质,所以科学家会花费很多时间,针对特有的反应,设计合成新型的金属络合物,使合成的催化剂能够对特定的反应起到催化效果,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仅合成金属络合物会受到局限性,因为这种均相催化剂只能进行一次反应,从能源角度出发,没有将资源利用最大化,浪费资源,为了符合绿色化学的概念,我们设想能否在合成金属络合物的基础上,继续寻找某种无机材料进行嫁接,制备多相催化剂,将其应用于有机合成反应中,最终回收催化剂,并且循环使用。(1)设计合成吡唑基-吡啶基-三唑钌络合物,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仪表征,并且将该金属络合物与无机载体γAl2O3连接,得到非均相催化剂,然后通过SEM,TEM,EDX,XRD和XPS等手段进行表征。确定了催化剂以后,发现钌催化剂在2-芳基乙醇的脱氧偶联反应中有很高的活性。对于多相催化剂而言,还可以进行回收利用,为制备芳香族丙稀衍生物提供了一种绿色的合成方法。(2)尝试合成萘基-吡啶基-三唑型钌络合物,并与二氧化硅进行连接,制备负载型钌复合物,将该催化剂用于2-氨基苄腈与苄醇的反应中,制备喹唑啉酮衍生物,结果表明均相和非均相催化剂在喹唑啉酮的合成中均表现出很好的催化活性。另外,将均相催化剂NTP-Ru应用于烯烃化反应中,仍然可以得到不错的效果。(3)合成一种新的不对称二苯基膦基-吡啶基-三唑配体以及钴金属络合物,并通过IR,NMR和MS进行了表征。然后,通过共掺杂C3N4,将这种二苯基膦基-吡啶基-三唑钴络合物转变为可循环使用的催化剂。在2-氨基苄醇与酮合成喹啉的反应中,合成的Co@C3N4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可以高产率地实现目标产物的转化,而且对喹啉的合成具有良好的回收性能。(4)叙述了吡啶基-吡啶基-三唑型络合物的合成,两种新型的双吡啶型骨架配体,而且都通过NMR表征确认。然后设计了两种新催化剂,第一种是均相催化剂,通过三配位的方式得到NNN-Ru催化剂,第二种是非均相催化剂,在氯甲基聚苯乙烯树脂(Merrifield)上合成了一种非均相Ni@MR复合物。而且将均相钌催化剂应用于吡咯杂环的合成中,将非均相镍催化剂应用于腈与醇类化合物的α-烷基化实验中,都可以取得不错的收率。
胡其其格[2](2021)在《类石墨相氮化碳(g-C3N4)的改性及负载铑纳米粒子催化苯乙烯氢甲酰化》文中认为氢甲酰化反应是指在一定温度、一定压力以及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烯烃与合成气(CO和H2)反应生成比原烯烃多一个碳原子醛的反应过程,在工业中有着重要应用。目前,工业上所使用的催化剂主要是铑基均相催化剂,虽然反应条件温和、催化活性高、选择性好,但铑基均相催化剂大多溶于所用溶剂或所得产物,不能实现与产物的有效分离,回收困难。因此,为解决这一问题,非均相催化剂逐渐成为氢甲酰化的研究热点,尤其是负载型催化剂。将Rh纳米粒子固载在载体上,不仅能防止Rh纳米粒子团聚,提高催化活性,还能通过固液分离使催化剂与产物有效分离。对于负载型催化剂,所使用的载体对催化剂的性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类石墨相氮化碳(g-C3N4)因其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独特的电子性能以及较高的比表面积而被广泛用于多相催化反应。本文以改性的g-C3N4为载体负载金属Rh纳米粒子合成多相烯烃氢甲酰化催化剂,并探究其催化性能,具体内容如下:(1)以尿素为原料,采用热聚合法合成出类石墨相氮化碳(g-C3N4),并使用不同浓度的磷酸处理制备出表面缺陷程度不同的g-C3N4载体(P-g-C3N4)。通过浸渍-化学还原法负载金属Rh纳米粒子后制得Rh/P-g-C3N4催化剂,利用XRD、FT-IR、SEM、TEM、XPS和TG等手段进行表征,并将Rh/P-g-C3N4催化剂用于催化苯乙烯氢甲酰化。结果表明,Rh/P-g-C3N4催化苯乙烯转化率最高为99.3%,苯乙烯TOF值最高可达11145 h-1,且催化不同的烯烃均展现良好的催化活性。对Rh/P-g-C3N4催化剂进行连续6次重复实验,转化率和选择性二者几乎与第一次相同,表明Rh/P-g-C3N4催化剂是一种既高效又稳定的催化剂。(2)以硫酸和硼酸为前驱体,合成硼修饰的磺化g-C3N4(B-S-g-C3N4),以其作为载体采用浸渍-化学还原法制备出Rh/B-S-g-C3N4催化剂。利用XRD、FT-IR、SEM、TEM、XPS、TG等手段对所合成催化剂进行表征,并将Rh/B-S-g-C3N4催化剂应用于催化苯乙烯氢甲酰化以探究其催化活性。结果表明,在最佳条件下,苯乙烯的转化率达到99.3%,对应的TOF为17838 h-1,且对不同的烯烃均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对Rh/B-S-g-C3N4催化剂的循环使用情况进行探究发现,这种催化剂可以实现与产物的分离,并在下一次实验中重复使用,8次循环后转化率和选择性均无明显降低,表明Rh/B-S-g-C3N4催化剂同样是一种高效、稳定的催化剂。
扈殿文[3](2021)在《UiO-66限域过渡金属取代磷钼酸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催化烯烃环氧化性能》文中认为环氧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和化工原料。烯烃催化环氧化反应是制备环氧化合物的主要途径。文献中已经报道了多种对烯烃环氧化反应具有良好催化性能的均相催化剂,包括多种过渡金属配合物、多金属氧酸盐及其衍生物等。然而,均相催化工艺存在催化剂与产物分离困难、不利于循环利用等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及满足绿色化学发展的需要,研究开发性能优异的多相烯烃环氧化催化剂成为当前相关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研究人员通过将多金属氧酸盐(POM)负载于不同类型的载体上,已经制备出多种类型负载型POM催化剂。但是,这类催化剂普遍存在活性组分负载量低、环氧选择性差且活性组分易流失等问题,因此针对一些重要的烯烃环氧化反应,设计制备高性能负载型POM催化剂仍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研究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近期,随着一类具有高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的Zr-MOFs材料(UiO-66、UiO-67等)的出现,研究人员开始着力于设计开发以Zr-MOFs作为载体的负载型POM催化剂。通过简单的浸渍法,人们已经将多种类型POM化合物引入到Zr-MOFs材料中,并用于烯烃环氧化反应。然而,采用这类后修饰的方法制备的催化剂同样存在POM负载量低、活性组分易流失等问题。基于上述情况,本论文从构筑POM@UiO-66主-客体复合材料的角度出发,采用溶剂热法合成了系列UiO-66限域的过渡金属单取代磷钼酸催化剂;通过以叔丁基过氧化氢、氧气/醛为氧化剂的烯烃环氧化反应考察了催化剂的活性、选择性及稳定性;结合多种表征技术研究了催化剂的组成、结构和物理化学性质等因素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探讨了在不同体系中催化剂活化氧化剂的作用机制等基础问题。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概述如下:1.采用溶剂热合成法制备了PMo12@UiO-66和PMo11Co@UiO-66两种复合材料。结果表明:POM团簇均匀地分散在UiO-66框架材料的八面体笼中,且POM的基本Keggin结构得到保持;所制备的PMo11Co@UiO-66在以TBHP为氧化剂、氯仿为溶剂的烯烃环氧化反应中表现出了良好的催化性能,催化活性高于PMo12@UiO-66,稳定性则明显优于浸渍法制备的催化剂。POM@UiO-66催化剂的高稳定性可主要归因于POM团簇的尺寸与UiO-66中八面体笼的尺寸较为匹配,笼的窗口的尺寸小于PMo11Co的尺寸,从而能有效地阻止限域在笼内的POM流失;此外,POM与UiO-66间存在的多重相互作用也会对催化剂稳定性的提高起到积极的作用。进一步的实验结果表明,溶剂与氧化剂的种类对PMo11Co@UiO-66的催化活性与稳定性有很大的影响,当以乙腈、乙醇等作溶剂时,会降低催化剂的活性;当以H2O2(aq)为氧化剂时,催化剂的稳定性会降低;当在体系中引入少量对苯二酚时,其作为自由基抑制剂可显着提高PMo11Co@UiO-66催化剂对柠檬烯的环氧选择性(从44%提高至91%),同时揭示出反应过程中包含的自由基路线是生成烯丙位氧化产物(主要副产物)的主要途径,而活化TBHP形成Mo–OOR中间体的路线则是生成环氧产物的主要途径。2.采用溶剂热法合成了系列过渡金属取代的PMo11M@UiO-66(M=Fe,Co,Ni,Cu)复合材料。通过以分子氧(O2)为氧化剂、特戊醛(PIA)为共还原剂、乙腈为溶剂的苯乙烯环氧化反应考察了催化剂的性能。结果表明:含有Co、Ni、Cu的PMo11M@UiO-66复合材料催化剂均表现出较高的催化活性和环氧选择性。其中,PMo11Co@UiO-66表现出相对高的催化活性,能够在非常温和的条件下高效转化苯乙烯为环氧苯乙烯(STO)及其他副产物。在313 K、常压条件下,反应2 h后,苯乙烯的转化率为80%,STO的选择性为65%;反应3 h后,苯乙烯转化率可达到99%,选择性基本保持不变。该催化剂的性能,特别是选择性,明显优于文献中报道的其他载体负载的POM催化剂。此外,PMo11Co@UiO-66在多种类型苯乙烯衍生物的烯烃环氧化反应中也表现出较高的催化活性;随着苯乙烯衍生物取代基的位置和种类的不同,催化环氧化反应的活性及环氧选择性也发现明显变化。各种表征结果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催化剂中处于取代位置的过渡金属钴、镍、铜是苯乙烯/氧气环氧化反应的主要活性中心;自由基清除实验结果证实,环氧产物主要是通过酰基自由基路线形成的。3.在上一章工作的基础上,尝试选用廉价且易储存的Zr OCl2·8H2O作为锆盐前驱体制备UiO-66-Ⅱ和POM@UiO-66-Ⅱ复合材料。通过一系列表征结果和实验数据可知,用Zr OCl2·8H2O为锆盐前驱体制备出的材料与用Zr Cl4为锆盐前驱体制备出的材料在结构与性质方面几乎一致。因此Zr OCl2·8H2O可以作为大规模制备UiO-66与POM@UiO-66时的锆盐前驱体。相比于氧气作为氧化剂,在使用空气作氧化剂时,苯乙烯环氧化反应速率变慢,在反应8 h后,苯乙烯的转化率为95%,STO选择性达到83%,高于在使用氧气为氧化剂时,苯乙烯完全转化后对应的STO的选择性指标(67%)。由反应历程可知,Bza是不稳定的中间体被另一个酰基过氧自由基攻击后生成的。将氧浓度降低到一定程度可以显着降低酰基过氧自由基的浓度,从而降低产生深度氧化的可能性。因此,使用空气作氧化剂时,在某种程度上可以降低Bza的选择性,从而提高STO的选择性。除苯乙烯外,环己烯,1-辛烯环在PMo11Co@UiO-66-Ⅱ/Air/PIA/乙腈催化体系中可以生成对应的环氧化合物且环氧选择性大于90%。为PMo11Co@UiO-66-Ⅱ/Air/PIA/乙腈催化体系在其他的烯烃环氧化反应中的拓展应用奠定了基础。
勾海镔[4](2021)在《功能化聚合离子液体催化CO2合成环状碳酸酯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将温室气体CO2转化为高值化学品是极具经济性和社会效益的减排方式。CO2与环氧化合物通过环加成反应得到环状碳酸酯是实现这一目的的一种绿色路线,并且符合原子经济性,该技术路线的关键是开发高效率高稳定性的催化剂。本文针对均相催化剂分离复杂,非均相催化剂活性较差的缺点,开发出催化性能高、稳定性好的氢键供体功能化的聚合离子液体催化剂和高活性多位点聚合离子液体催化剂。主要工作及创新成果如下:1.设计合成了一系列以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为氢键供体的功能化聚合离子液体(HPILs),通过调节咪唑基离子液体、HEMA和交联剂的比例,筛选出活性最佳的催化剂。利用核磁氢谱、红外、元素分析、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表征手段证明合成了目标聚合离子液体。实验发现,在离子液体和HEMA聚合比例为1:1.5时,得到的聚合离子液体HPIL-7达到最佳催化活性。在105℃,2MPa CO2,反应3h条件下,HPIL-7可以实现碳酸丙烯酯(PC)收率达94%,甚至接近于离子液体单体活性(PC收率95%)。最后,根据核磁氢谱和DFT模拟计算,初步研究了 HEMA和离子液体与反应物的相互作用,提出一种可能的氢键供体和亲核阴离子协同催化机理。2.针对催化剂活性低、制备方法复杂的缺点,采用硫醇-烯烃点击反应,在紫外光照射下,以双阳型离子液体和三聚硫氰酸(TTCA)制备一系列多位点的光引发聚合离子液体催化剂(pPILs)。通过调节有无光引发剂、溶剂添加剂和光照时间等影响因素,得知该类聚合离子液体催化剂可以在无引发剂存在下快速制备,并且不受氧气和水等环境因素的影响。研究发现,离子液体[VImBMBP]2Cl2和TTCA在正庚烷存在下,制备得到的P[VImBMBP]2Cl2-TTCA(heptane)可以在100℃,无助催化剂、无溶剂的条件下,实现碳酸丙烯酯收率98.4%。循环性测试和红外分析等表明催化剂在循环使用6次后,活性无明显下降,催化剂结构基本不变。通过红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揭示了内在的吸附水分子存在于聚合离子液体结构中。并通过DFT模拟计算和核磁氢谱,提出了一种可能的氢键作用和亲核阴离子协同催化反应机理。
李盼[5](2021)在《合成气转化机理研究 ——K助剂对MoP多相催化剂与膦配体对Co基均相催化剂的作用》文中指出以合成气作为原料合成低碳醇、醛等化学品是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污染的有效途径,是均多相催化反应研究的热点。对于多相催化体系,MoP是一种类贵金属催化剂,其具有成本低、抗毒化能力强和良好的加氢活性等优点。近几十年来,研究者发现MoP催化剂在合成气直接转化生成低碳醇反应中具有较高的活性和选择性,特别是掺杂K助剂后,其催化性能显着提高。但截止目前,人们对K助剂详细的作用机理还是没有系统的认识。均相催化体系中的氢甲酰化反应可利用烯烃和合成气反应转化为醛,串联加氢反应可进一步生成醇。Co基催化剂是重要的氢甲酰化反应催化剂之一,其具有价格低廉,自然丰度高,抗中毒能力强等优势。目前,有关Co基催化剂催化氢甲酰化反应的机理研究主要集中在未加膦配体改性的羰基钴催化剂上。关于膦配体对氢甲酰化反应活性和选择性影响的理论研究还鲜有报道。基于此,本学位论文拟采用密度泛函理论,针对以上两种催化剂中的合成气转化机理进行研究,并考察K助剂对MoP催化剂催化合成气转化生成低碳醇反应机理的影响以及膦配体对Co基催化剂催化烯烃氢甲酰化反应活性和选择性的影响。具体研究结论如下:(1)首先系统地研究了H2分子在MoP催化剂(101)、(112)、(100)、(111)、(110)、(102)和(001)7个代表性表面上的吸附和解离。发现H2以解离态吸附于MoP各表面,且H原子在MoP各个表面上具有完全不同的饱和覆盖度,(001)-P表面氢饱和覆盖度为1 ML,(001)-Mo表面为16/9 ML,(100)和(101)表面为2 ML,(102)表面为3 ML,而(110)、(111)和(112)表面则为4 ML。利用从头算原子热力学方法,构建了不同表面氢吸附的平衡相图,探究了不同温度和压力对表面氢饱和覆盖度的影响。研究发现,氢吸附改变了不同MoP表面的相对稳定性,从而导致MoP纳米粒子的形貌发生明显变化。但在较宽的温度和H2分压范围内,(101)表面是MoP纳米粒子最稳定且暴露比例最多的表面。因此后续的机理研究主要在MoP(101)表面进行。(2)研究了K/MoP(101)催化剂表面合成气转化生成CH4和CH3OH的机理,发现在K/MoP(101)表面,CO加氢生成CH4的最佳路径为CO→CHO→CH2O→CH2→CH3→CH4,而生成CH3OH的最佳路径为CO→CHO→CH2O→CH3O→CH3OH。无论在洁净MoP(101)表面还是在K/MoP(101)表面,CH4的生成都比CH3OH的生成更有利,但加入K助剂后,生成CH4和CH3OH的总能垒增大,表明K的掺入能抑制CH4和CH3OH的生成。(3)研究了K/MoP(101)催化剂表面合成气转化生成C2H5OH的反应机理,发现生成C2H5OH的最佳路径为CO→CHO→CH2O→CH2→CH2CHO→CH2CH2O→CH3CH2O→C2H5OH。与MoP(101)洁净表面相比,K助剂的加入降低了C2H5OH生成的总能垒,同时也降低了C2H5OH生成的决速步和碳链增长关键步骤C-C耦合反应的能垒,使C-C耦合变得更容易,从而促进了C2H5OH和C2+产物的形成。(4)研究了膦配体对Co基催化剂催化烯烃氢甲酰化反应活性和选择性的影响,发现未改性的羰基钴催化剂,仅对于具有体积较大取代基的二取代末端烯烃能产生较好的直链区域选择性;而引入具有较大锥角的膦配体对催化剂进行改性,可提高直链产物的区域选择性;引入给电子能力更强的膦配体,使得H2裂解在动力学和热力学上均更加有利,但对还原消除步骤会造成不利影响。此外,计算研究的结果也解释了PBu3改性的羰基钴催化剂在烯烃氢甲酰化反应中对直链产物有良好区域选择性的原因。引入PBu3配体后,烯烃的化学选择性发生了改变,但烯烃加氢生成烷烃的选择性仍然明显低于醛,反应产生的醛可以在同一催化剂存在下进一步生成氢化和甲酰化副产物醇和甲酸酯。
田洪瑞[6](2021)在《基于多钒氧簇金属有机框架的合成及其催化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多钒氧簇(POVs)作为多酸化学的重要分支,其基础和应用研究一直落后于含钼、钨的多酸化学。但其催化性能独特,在一些氧化催化反应中有望成为替代贵金属的新型催化剂。本论文基于POVs的结构特点和性能优势,以咪唑类化合物为有机配体,利用一步水热法合成了系列基于多钒氧簇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根据这些化合物结构和组成的特性,研究了它们在不同有机反应中的催化效果,并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可能的催化反应机理。1.利用柔性二咪唑配体bbi(bbi=1,1’-(1,4-丁二基)双(咪唑))合成了一例基于混合价态{V10}簇的Cu I–MOF,[Cu I(bbi)]2{[CuI(bbi)]2V2IVV8VO26}·2H2O(1)。在没有任何助催化剂的条件下,1作为非均相催化剂可以在氧气氛围下将β-O-4型木质素模型化合物一步氧化裂解为具有高附加值的芳香族化合物,展现了高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此外,1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五次循环使用后催化活性没有明显降低。1完美的催化活性归因于多位点的协同作用:首先是{V10}簇中混合价态的VIV–O–VV催化β-O-4醇氧化为β-O-4酮;随后,框架上Cu I位点催化β-O-4酮中的Cα–Cβ键快速裂解。据我们所知,这是首个无助催化剂协助且在单一溶剂中由具有明确组成和结构的晶态催化剂催化木质素一步选择性降解的例子。2.利用刚性的二咪唑配体bib(bib=1,4-双(1H-咪唑基-1-基)苯)合成了三例多钒氧簇基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Ni(bib)2]{V2O6}(2),[Co(bib)]{V2O6}(3)和[Ni(en)(bib)]{V2O6}·2H2O(4,en=乙二胺)。发现尽管在这三个化合物中均含有具有氧化催化活性的V位点,但由于框架中过渡金属离子(Co2+和Ni2+)的配位环境不同使它们在对芥子气模拟物(2-氯乙基乙基硫醚,CEES)的氧化脱毒实验中表现出截然不同的催化活性。化合物3展现了最高的催化活性,在10min内催化CEES 100%转化为无毒的2-氯乙基乙基亚砜(CEESO)。而在相同条件下化合物2和4催化CEES的转化率分别为48.4%和47.5%。这可解释为在化合物3中,钴离子呈现的是{Co O2N2}扭曲四面体构型,具有配位不饱和位点,即配位不饱和金属中心;而在化合物2和4中,镍离子均采取的是{Ni O2N4}八面体构型,金属中心是配位饱和的。众所周知,配位不饱和金属中心通常可以作为催化反应中吸附并活化底物分子的活性位点。化合物3中配位不饱和的Co中心与底物CEES中的S原子配位而活化了底物并把底物拉近到具有氧化催化活性的V位点,从而大大提高了催化活性。3.利用半刚性的二咪唑配体bix(bix=1,4-双(咪唑基-1-基甲基)苯)合成了一例基于{V2O6}的Zn II–MOF,[Zn(bix)]{V2O6}(5)。单晶X-射线分析表明化合物5中含有高密度的路易斯碱({V2O6}n2n-)和路易斯酸(Zn2+)活性位点。鉴于路易斯酸和路易斯碱通常可以作为催化反应的活性中心,因此我们通过芳香醛的Knoevenagel缩合和氰基硅烷化反应探究了化合物5的催化活性。实验结果表明,在无溶剂的条件下化合物5可以有效且选择性的催化芳香醛的Knoevenagel缩合和氰基硅烷化反应,这归因于化合物5中双位点的协同作用:(1)开放的Zn2+位点作为路易斯酸催化剂通过与芳香醛羰基氧原子配位提高羰基碳原子的电正性;(2){V2O6}n2n-作为路易斯碱催化剂通过亲核反应活化含有活泼氢的亚甲基碳和氰基试剂中的氰基碳原子。此外,化合物5展现了良好的可持续性,在这两个反应中循环使用十次其催化活性没有明显降低。4.在温和的水热条件下合成了一例{V4}簇基Cu I–MOF,[Cu I(bib)]4{V4VO12}(6)。化合物6的结构是由环状的{V4O12}4-多阴离子簇和一维链状的Cu I–MOF([Cu I(bib)]+)构筑。{V4O12}4-簇的存在稳定了以Cu I为中心的Cu I–MOF,从而提高了6的稳定性,使其能够稳定的存在于各种溶剂和p H=2-12的溶液中。此外,化合物6作为非均相催化剂能够在室温下催化末端炔丙醇与CO2环化得到具有高附加值的α-烯烃环状碳酸酯,转化率和选择性接近100%。而且化合物6具有较好的可持续性,循环使用十次后α-烯烃环状碳酸酯的产率没有明显的变化。
文敬滨[7](2020)在《固体酸催化环己烯氢胺化反应制备有机胺类化合物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有机胺类化合物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和中间体,广泛应用于合成橡胶促进剂、染料、金属缓蚀剂、表面活性剂、油田化学品、杀虫剂和生命科学等众多领域。目前,有机胺类化合物的生产方式主要包括卤代烃的氨(胺)解法、醇的催化胺化法、醛/酮的催化还原胺化法和腈的催化加氢等方法,然而在这些方法中存在催化剂稳定性差、活性低、目标产物选择性差、反应条件苛刻、生产成本高等问题。因此,探索和开发新的有机胺类化合物的绿色合成方法,降低生产成本、节约能耗,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烯烃的氢胺化反应是一类将氮氢键加成到碳碳不饱和键上的反应,具有工艺路线简单、原子利用率高、环境友好等优点,是一类符合原子经济性的化学反应过程,是构建有机胺类化合物的重要方法。因此,本论文工作以环己烯和氨(胺)为原料,构筑催化活性高、稳定性好、环境友好的固体酸催化剂,实现环己烯和氨(胺)直接一步氢胺化反应高原子经济性制备有机胺类化合物。论文获得的主要结论如下:首先对环己烯和氨气胺化反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硅铝比为38的B酸型的HZSM-5催化剂在该反应体系中表现出较好的催化性能。在反应温度280℃、反应压力10.5 MPa、氨烯摩尔比1.7:1、反应时间7 h、催化剂用量1.2 g的条件下,环己烯的转化率为4.3%,环己胺的选择性为100%。同时,考察了HZSM-5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性。催化剂循环五次后,环己烯的转化率和环己胺的选择性几乎保持不变,HZSM-5催化剂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和催化活性,且容易再生。此外,通过XRD、FT-IR、BET、Py-FTIR、NH3-TPD、TG-DTG和SEM等表征手段,揭示了催化剂的微观结构和理化性质。最后,结合相应的实验数据和表征结果,推测了HZSM-5催化环己烯和氨气胺化反应可能的催化反应机理。在此基础上,对环己烯和环己胺气相氢胺化反应进行了研究。首先构筑了无机固体硅基磺酸催化剂体系,发现硅磺酸催化剂在该反应体系中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当催化剂连续运行360 h后,环己烯的转化率仍然维持在61.4%,目标产物二环己胺的选择性为97.5%,副产物亚胺的选择性为2.5%。通过XRD、FT-IR、BET、Py-FTIR、NH3-TPD、TG-DTG和SEM等表征手段对催化剂的微观结构和理化性质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磺酸基(-SO3H)通过化学键合的方式与偏硅酸表面的羟基形成新的化学键(Si-O-S),从而牢固地接枝在偏硅酸表面。同时推测了环己烯和环己胺在硅磺酸催化剂上气相氢胺化反应可能的机理。另外,采用化学键合法,构筑了固载型Lewis酸催化剂体系。结果表明,固载型的15%AlCl3-H2SiO3催化剂在该反应中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当催化剂连续运行152 h后,环己烯的转化率仍保持在58.5%,二环己胺的选择性为98.7%,亚胺的选择性为1.3%。采用XRD、FT-IR、BET、Py-FTIR、NH3-TPD、TG-DTG、XPS、UV-vis、Raman和SEM等表征手段,研究了催化剂的结构和理化性质。结果证明,通过化学键合的方法,可以将无水AlCl3牢固地固载在偏硅酸的表面。结合实验和表征结果,对固载型的15%AlCl3-H2SiO3催化环己烯和环己胺气相氢胺化反应的机理也进行了推测。最后,本论文尝试对反应物进行拓展,对环己烯和苯胺气相氢胺化反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固载型的10%AlCl3-H2SiO3催化剂在该反应体系中表现出较好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当催化剂连续运行100 h后,环己烯的转化率仍保持在4.7%,目标产物N-环己基苯胺的选择性为100%。最后结合实验和表征结果,推测了可能的催化反应机理。本研究工作以环己烯和氨(胺)为原料,构筑了制备过程简单、催化活性高、稳定性好、环境友好的固体酸催化体系,在温和的反应条件下,实现了环己烯和氨(胺)直接一步氢胺化反应高原子经济性制备有机胺类化合物的新方法,该方法具有原子利用率高、工艺过程简单、产物易分离以及环境友好等优点,具有重要的工业应用前景和经济社会价值。
高敏[8](2020)在《Au基MOFs双功能催化剂制备及CO2与胺和H2的反应性能》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空气中CO2含量过高,温室效应越来越严重。利用CO2作为C1原料,不仅能降低CO2含量,还能生产出甲酸、低碳烯烃和N-甲酰(基)化产物等高价值化学品。其中,CO2与胺/H2的N-甲基化反应是较为新颖的CO2利用方法。本文通过溶剂热法制备了以下MOFs材料:MIL-101(Cr)、UiO-66(Zr)、NH2-MIL-101(Al)、MIL-100(Cr)、MIL-100(Fe),通过浸渍法负载 Au 制备相应的Au基MOFs催化剂。以MIL-101(Cr)为载体,制备了 Au-Pd、Au-Pt、Au-Cu、Au-Ru双金属催化剂;酸性改性,制备了 Au/MIL-101(Cr)-HSO3、Au/HPW@MIL-101(Cr)催化化剂。采用 XRD、BET、FT-IR、SEM、HRTEM、XPS等手段表征催化剂的性质。在釜式反应器中,评价CO2与苯胺/H2的N-甲基化反应,优化反应条件。具体结果如下:(1)Au基MOFs催化剂:以 MIL-101(Cr)、UiO-66(Zr)、NH2-MIL-101(Al)、MIL-100(Cr)、MIL-100(Fe)为载体,制备Au基MOFs催化剂。Au纳米粒子分散均匀,粒径集中分布在4 nm~6 nm;XRD衍射峰与相应的模拟峰基本一致。用Au/MIL-101(Cr)作为催化剂,优化反应条件,苯胺转化率可达47.28%,N-甲基苯胺的收率为32.66%,N-甲基苯胺的选择性为69.08%。(2)金属组分改性催化剂:以 MIL-101(Cr)为载体,制备了 Au-Pd、Au-Pt、Au-Cu、Au-Ni、Au-Ru双金属催化剂。对于Au-Pd/MIL-101(Cr)双金属催化剂,负载的Au、Pd基本为零价,金属粒子分布较均匀,粒径集中分布在3 nm~5 nm。优化反应条件,苯胺转化率为37.72%,N-甲基苯胺的收率为36.03%,N-甲基苯胺的选择性为95.52%。(3)酸性改性MOFs催化剂:制备了 2wt%Au/MIL-101(Cr)-HSO3催化剂,对于CO2与苯胺/H2的N-甲基化反应,苯胺的转化率为21.71%,N-甲基苯胺的收率为17.42%,与改性前相比,收率降低了 15.24%。制备了 2wt%Au/HPW@MIL-101(Cr)催化剂,苯胺转化率为30.34%,N-甲基苯胺选择性为81.04%,与改性前相比,选择性提高了 11.96%。
刘娟[9](2020)在《丁腈橡胶催化加氢及其功能化改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氢化丁腈橡胶(HNBR)是一种综合性能优异的弹性体材料,它不仅保留了丁腈橡胶(NBR)良好的耐油性能,还具有更优异的耐高温,耐臭氧老化及力学机械强度,广泛应用于汽车工业,石油化工,航空航天等领域。本文在低H2压力条件下,利用不同均相钌、铑络合物催化剂对NBR进行选择性催化加氢,并且在加氢过程中创新性地将功能性基团引入橡胶分子链,一步法合成酯末端功能化氢化丁腈橡胶(EF-HNBR)。1.首先在乙醇溶液中成功合成了RhCl(PPh3)3及不同Rh/Ru金属比例的RhCl(PPh3)3/RuCl2(PPh3)3双金属络合物催化剂,并在低H2压力下将其用于NBR的选择性催化加氢。结果表明RhCl(PPh3)3对NBR加氢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加氢度可以达到98%以上。而双金属催化剂由于钌、铑之间的协同作用使催化活性升高,采用相对便宜的金属钌替代部分金属铑,降低了生产成本,并且产物没有出现交联。对加氢产物进行结构与性能分析,结果表明加氢过程具有选择性,在不还原腈基的条件下选择性还原碳碳不饱和双键,产物玻璃化转变温度基本不变,热降解温度升高,产品热稳定性得到改善。2.针对RhCl(PPh3)3及RhCl(PPh3)3/RuCl2(PPh3)3双金属催化剂空气稳定性差,对NBR进行选择性加氢过程中出现的分子量升高导致加工困难的问题,改用烯烃复分解催化剂(Grubbs II)对NBR进行催化加氢,得到加氢度95%以上的HNBR。将RhCl(PPh3)3和Grubbs II的空气稳定性进行了对比,发现具有卡宾配体的Grubbs II催化剂空气稳定性更好,在空气中放置20 d后,加氢度仍能达到93.5%。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光谱(1H-NMR)和凝胶渗透色谱仪(GPC)对氢化产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烯烃复分解催化剂具有高活性和选择性,制得高加氢度且热稳定性能好的氢化丁腈产品,并且重均分子量由24.5万降至15.5万,多分散系数(PDI)降低,大大改善了HNBR的加工性能。3.在烯烃复分解加氢的基础上,我们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作为链转移剂(CTA),在烯烃复分解催化剂(Grubbs II)作用下对NBR进行复分解功能化及催化加氢反应,一步法合成酯末端功能化的氢化丁腈橡胶(EF-HNBR)。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光谱(1H-NMR)、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热重分析(TGA)对改性产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Grubbs II催化剂对NBR进行选择性催化加氢的同时将链转移剂官能基团引入NBR分子链中,成功地合成了末端功能化饱和聚合物。
仁天华[10](2020)在《含酯可聚合单体分子设计、合成及其聚合物材料性质研究》文中提出生物基合成高分子的设计和可控合成,是高分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聚酯具有可设计性强、结构多元化,兼具一定的热机械性能、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等优点,应用范围广泛。传统上聚酯的制备方法包括:二元醇与二元酸的缩聚反应、转酯化聚合和环内酯开环聚合,但是聚合条件苛刻,以有机金属化合物催化的聚合需要高温和高真空条件,而酶催化的聚合受酶的热稳定性差、价格昂贵等限制。工业化的聚酯严重依赖于石油资源,且存在环境降解等问题。因此,基于可再生的生物质资源开发生物基聚酯,同时发展新型绿色聚合技术与方法,具有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的现实意义。本论文以木质纤维素催化转化的生物基化合物如香草醛、对羟基苯甲醛、丁香醛,以及石油基多官能团的芳香醛化合物为原料,巧妙结合酚羟基的醚化反应与醛基的季先科反应,合成了8种含羧酸酯结构的α,ω-二烯烃可聚合单体。一方面利用该系列单体分别与不同碳链长度的二硫醇通过光引发硫醇-烯点击反应聚合,获得17种结构不同的聚硫醚酯,产率88-97%,分子量Mw=23.0-50.8 KDa,进一步通过双氧水进行氧化改性后获得聚砜酯,其分子量和PDI变化不大;TGA测试分析结果表明聚硫醚酯和聚砜醚酯都只发生一次分解,分解5%时的温度分别在259-324 ℃和172-269 ℃范围;DSC测试结果表明聚硫醚酯和聚砜酯具有明显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并且随着碳链增长,玻璃化转变温度明显下降,经氧化改性后获得的聚砜酯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显着提升。另一方面利用该系列单体通过非环二烯易位聚合(ADMET)制备系列芳香-脂肪族不饱和聚醚酯,产率91-98%,分子量Mw=26.2-52.4 KDa,并进一步通过氢化改性后获得系列饱和芳香-脂肪族聚醚酯,产率大于90%。TGA测试分析结果表明不饱和聚醚酯分解5%时的温度在225-348 ℃之间,经过氢化改性后其热稳定性有所提高;比较不同结构聚醚酯发现,苯环间位上有取代基团的不饱和聚酯热稳定性下降,而脂肪链长度增加使得热稳定性提高。DSC测试结果表明不饱和聚醚酯和饱和聚醚酯具有明显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但没有结晶和熔融,结合XRD结果确定其属于无定型聚合物。
二、用于烯烃易位转化的新型均相催化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用于烯烃易位转化的新型均相催化剂(论文提纲范文)
(1)新型多氮唑类杂环配体络合物的催化性能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多氮唑类络合物的概述 |
1.3 苯并三氮唑类配合物的概述 |
1.4 课题的创新性及研究内容 |
1.4.1 课题的创新性 |
1.4.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非均相催化剂PPT-Ru@γAl_2O_3的合成及其应用 |
2.1 引言 |
2.2 实验药品与仪器 |
2.2.1 实验药品 |
2.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3 负载型催化剂PPT-Ru@γAl_2O_3的合成 |
2.3.1 吡唑-吡啶-三唑型三齿配体(PPT)的合成 |
2.3.2 钌络合物PPT-Ru的合成 |
2.3.3 无机材料γAl_2O_3的化学修饰 |
2.3.4 非均相催化剂PPT-Ru@γAl_2O_3的合成 |
2.4 催化剂的表征分析 |
2.4.1 配体L2 的核磁表征 |
2.4.2 均相催化剂PPT-Ru的表征 |
2.4.3 PPT-Ru@γAl_2O_3的TEM和 SEM分析 |
2.4.4 PPT-Ru@γAl_2O_3的EDX分析 |
2.4.5 PPT-Ru@γAl_2O_3的XRD分析 |
2.4.6 PPT-Ru@γAl_2O_3的XPS分析 |
2.5 PPT-Ru@γAl_2O_3在苯乙醇衍生物脱氧偶联反应中的应用 |
2.5.1 苯乙醇衍生物脱氧偶联反应条件的筛选 |
2.5.2 苯乙醇衍生物脱氧偶联反应底物拓展 |
2.5.3 催化剂PPT-Ru@γAl_2O_3的循环回收实验 |
2.5.4 克级规模实验 |
2.5.5 机理研究 |
2.6 实验步骤与结构表征 |
2.6.1 二芳基丙烯衍生物2 的合成方法 |
2.6.2 产物的结构表征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非均相催化剂NTP-Ru@MSM的合成及其应用 |
3.1 引言 |
3.2 实验药品与仪器 |
3.2.1 实验药品 |
3.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3.3 负载型催化剂NTP-Ru@MSM的合成 |
3.3.1 钌络合物NTP-Ru的合成 |
3.3.2 非均相催化剂NTP-Ru@MSM的合成 |
3.4 催化剂的表征分析 |
3.4.1 配体L3 的核磁表征 |
3.4.2 均相催化剂NTP-Ru的表征 |
3.4.3 催化剂NTP-Ru@MSM的 TEM分析 |
3.4.4 催化剂NTP-Ru@MSM的 EDX分析 |
3.4.5 催化剂NTP-Ru@MSM的 XPS分析 |
3.5 NTP-Ru@MSM在喹唑啉酮合成中的应用 |
3.5.1 合成喹唑啉酮反应的条件筛选 |
3.5.2 合成喹唑啉酮反应的底物拓展 |
3.5.3 催化剂NTP-Ru@MSM循环回收实验 |
3.5.4 哈米特方程 |
3.5.5 机理研究 |
3.6 NTP-Ru在烯烃化反应中的应用 |
3.6.1 烯烃化反应的底物拓展 |
3.6.2 机理研究 |
3.7 实验步骤与结构表征 |
3.7.1 喹唑啉酮5 的合成步骤 |
3.7.2 烯烃类化合物7 的合成步骤 |
3.7.3 产物的结构表征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非均相催化剂Co@C_3N_4的合成及其应用 |
4.1 引言 |
4.2 实验药品与仪器 |
4.2.1 实验药品 |
4.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4.3 负载型催化剂Co@C_3N_4的合成 |
4.3.1 二苯基膦-吡啶-三唑型钴络合物的合成 |
4.3.2 催化剂Co@C_3N_4的合成 |
4.4 催化剂的表征分析 |
4.4.1 配体L5 的表征 |
4.4.2 均相钴催化剂的表征 |
4.4.3 Co@C_3N_4的SEM分析 |
4.4.4 Co@C_3N_4的EDX分析 |
4.4.5 Co@C_3N_4的XRD分析 |
4.4.6 Co@C_3N_4的XPS分析 |
4.5 Co@C_3N_4在合成喹啉反应中的应用 |
4.5.1 合成喹啉反应的条件筛选 |
4.5.2 合成喹啉反应的底物拓展 |
4.5.3 催化剂Co@C_3N_4循环回收实验 |
4.5.4 机理研究 |
4.6 实验步骤与结构表征 |
4.6.1 喹啉底物10的合成步骤 |
4.6.2 产物的结构表征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均相 NNN-Ru与非均相 Ni@MR催化剂的合成及其应用 |
5.1 引言 |
5.2 实验药品与仪器 |
5.2.1 实验药品 |
5.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5.3 双吡啶型催化剂的合成 |
5.3.1 吡啶-吡啶-三唑型三齿配体的合成 |
5.3.2 均相双吡啶型催化剂的合成 |
5.3.3 多相双吡啶型催化剂的合成 |
5.4 催化剂的表征分析 |
5.4.1 配体L6的核磁表征 |
5.4.2 配体L7的核磁表征 |
5.4.3 配体L8的核磁表征 |
5.4.4 Ni@MR的EDX分析 |
5.4.5 Ni@MR的XPS分析 |
5.4.6 Ni@MR的SEM分析 |
5.5 NNN-Ru在吡咯杂环合成反应中的应用 |
5.5.1 合成吡咯杂环反应条件的筛选 |
5.5.2 合成吡咯杂环反应底物拓展 |
5.5.3 机理研究 |
5.6 Ni@MR在腈与醇类的α-烷基化反应中的应用 |
5.6.1 腈与醇类的α-烷基化反应条件的筛选 |
5.6.2 腈与醇类的α-烷基化反应底物拓展 |
5.6.3 催化剂Ni@MR循环回收实验 |
5.6.4 机理研究 |
5.7 实验步骤与结构表征 |
5.7.1 均相钌催化的吡咯杂环13 的合成方法 |
5.7.2 非均相镍催化的α-烷基化产物15 的合成方法 |
5.7.3 产物的结构表征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图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专利 |
(2)类石墨相氮化碳(g-C3N4)的改性及负载铑纳米粒子催化苯乙烯氢甲酰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氢甲酰化反应简介 |
1.2 均相催化体系 |
1.2.1 钴基均相催化体系 |
1.2.2 铑基均相催化体系 |
1.2.3 其他金属均相催化体系 |
1.3 非均相催化体系 |
1.3.1 碳材料 |
1.3.2 二氧化硅 |
1.3.3 二氧化钛纳米管 |
1.3.4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OFs |
1.3.5 多孔有机聚合物材料 |
1.4 G-C_3N_4概述 |
1.4.1 G-C_3N_4简介 |
1.4.2 G-C_3N_4结构及性质 |
1.4.3 G-C_3N_4的应用 |
1.4.4 G-C_3N_4的合成 |
1.4.5 G-C_3N_4元素掺杂 |
1.5 本论文的选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
1.5.1 选题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2 实验部分 |
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2.1.1 实验试剂 |
2.1.2 实验仪器 |
2.2 催化剂的表征设备 |
2.2.1 X-射线衍射仪(XRD) |
2.2.2 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 |
2.2.3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2.2.4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
2.2.5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
2.2.6 综合热分析仪(TG-DTA) |
2.3 催化剂的性能评价 |
2.3.1 催化剂催化性能评价 |
2.3.2 气相色谱分析 |
3 磷酸改性类石墨相氮化碳负载铑纳米粒子催化剂的制备、表征及催化苯乙烯氢甲酰化 |
3.1 引言 |
3.2 Rh/P-g-C_3N_4催化剂的制备及表征 |
3.2.1 催化剂的制备 |
3.2.2 XRD分析 |
3.2.3 FT-IR分析 |
3.2.4 SEM分析 |
3.2.5 TEM分析 |
3.2.6 XPS分析 |
3.2.7 TG分析 |
3.3 Rh/P-g-C_3N_4催化剂催化苯乙烯氢甲酰化性能探究 |
3.3.1 磷酸浓度对Rh/P-g-C_3N_4催化剂催化苯乙烯氢甲酰化活性的影响 |
3.3.2 Rh/P-g-C_3N_4催化剂用量对苯乙烯氢甲酰化活性的影响 |
3.3.3 苯乙烯加入量对Rh/P-g-C_3N_4催化剂催化苯乙烯氢甲酰化活性的影响 |
3.3.4 温度和压力对Rh/P-g-C_3N_4催化剂催化苯乙烯氢甲酰化活性的影响 |
3.3.5 溶剂对Rh/P-g-C_3N_4催化剂催化苯乙烯氢甲酰化活性的影响 |
3.3.6 Rh/P-g-C_3N_4催化剂对不同烯烃氢甲酰化活性的影响 |
3.3.7 Rh/P-g-C_3N_4催化剂在苯乙烯氢甲酰化反应中的循环利用 |
3.4 本章小结 |
4 硼修饰磺化类石墨相氮化碳负载铑纳米粒子催化剂的制备、表征及催化苯乙烯氢甲酰化 |
4.1 引言 |
4.2 Rh/B-S-g-C_3N_4催化剂的制备及表征 |
4.2.1 催化剂的制备 |
4.2.2 XRD分析 |
4.2.3 FT-IR分析 |
4.2.4 SEM分析 |
4.2.5 TEM分析 |
4.2.6 XPS分析 |
4.2.7 TG分析 |
4.3 Rh/B-S-g-C_3N_4催化剂催化苯乙烯氢甲酰化性能探究 |
4.3.1 B含量对Rh/B-3%S-g-C_3N_4催化剂催化苯乙烯氢甲酰化活性的影响 |
4.3.2 苯乙烯加入量对Rh/0.75%B-3%S-g-C_3N_4催化剂催化苯乙烯氢甲酰化活性的影响 |
4.3.3 温度和压力对Rh/0.75%B-3%S-g-C_3N_4催化剂催化苯乙烯氢甲酰化活性的影响 |
4.3.4 溶剂对Rh/0.75%B-3%S-g-C_3N_4催化剂催化苯乙烯氢甲酰化活性的影响 |
4.3.5 Rh/0.75%B-3%S-g-C_3N_4催化剂对不同烯烃氢甲酰化活性的影响 |
4.3.6 Rh/0.75%B-3%S-g-C_3N_4催化剂在苯乙烯氢甲酰化反应中的循环利用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3)UiO-66限域过渡金属取代磷钼酸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催化烯烃环氧化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环氧化合物概述 |
1.1.1 环氧化合物的应用 |
1.1.2 环氧化合物的工业合成工艺 |
1.1.3 多相烯烃环氧化反应催化剂 |
1.2 多金属氧酸盐概述 |
1.2.1 多金属氧酸盐的组成、结构、性质的特点 |
1.2.2 多相多金属氧酸盐催化剂的构筑策略 |
1.2.3 多相多金属氧酸盐催化剂在烯烃环氧化反应中的应用 |
1.3 UiO-66 概述 |
1.3.1 UiO-66 的组成与结构 |
1.3.2 UiO-66 的制备方法 |
1.4 POM@MOF材料概述 |
1.4.1 POM@MOF材料的制备方法 |
1.4.2 POM@Zr-MOF材料在催化反应中的应用实例 |
1.5 本课题的目的与意义 |
参考文献 |
第2章 实验部分 |
2.1 主要试剂和原料 |
2.2 仪器设备 |
2.3 催化剂的制备 |
2.3.1 PMo_(11)M(M= Fe, Co,Ni, Cu)的制备 |
2.3.2 UiO-66 的制备 |
2.3.3 PMo_(12)/PMo_(11)M@UiO-66(M= Fe, Co,Ni, Cu)的制备 |
2.4 催化材料的表征方法 |
2.4.1 X射线粉末衍射(XRD) |
2.4.2 扫描电镜(SEM) |
2.4.3 透射电镜(TEM) |
2.4.4 热重(TG) |
2.4.5 N_2吸附-脱附(N_2 adsorption-desorption) |
2.4.6 红外光谱(FT-IR) |
2.4.7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 |
2.4.8 拉曼光谱(Raman) |
2.4.9 固体核磁共振波谱(NMR) |
2.4.10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
2.4.11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仪(ICP-OES) |
2.5 催化反应评价 |
2.5.1 反应产物分析条件 |
2.5.2 校正因子的测定 |
参考文献 |
第3章 POM@UiO-66 的制备及其在催化烯烃环氧化反应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
3.2.2 催化剂的表征方法 |
3.2.3 烯烃环氧化反应评价 |
3.2.4 催化剂的回收与循环利用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催化剂表征结果分析 |
3.3.2 环氧化反应性能评价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4章 PMo_(11)M(M= Fe, Co,Ni, Cu)@UiO-66 在苯乙烯及其衍生物环氧化反应中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
4.2.2 催化剂的表征方法 |
4.2.3 烯烃环氧化反应评价 |
4.2.4 催化剂的回收与循环利用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催化剂表征结果分析 |
4.3.2 环氧化反应性能评价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5章 PMo_(11)Co@UiO-66与PMo_(11)Co@UiO-66-Ⅱ在空气为氧化剂的烯烃环氧化反应的对比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
5.2.2 催化剂的表征方法 |
5.2.3 烯烃环氧化反应评价 |
5.2.4 催化剂的回收与循环利用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催化剂表征结果分析 |
5.3.2 环氧化反应性能评价 |
5.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功能化聚合离子液体催化CO2合成环状碳酸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1章 引言 |
1.1 CO_2的利用 |
1.2 环碳酸酯的制备方法 |
1.3 催化剂研发现状 |
1.3.1 金属氧化物 |
1.3.2 配合物催化剂 |
1.3.3 碱金属盐 |
1.3.4 共价有机骨架 |
1.3.5 离子液体类 |
1.4 聚合离子液体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
1.5 研究思路 |
第2章 氢键供体功能化的聚合离子液体催化环加成反应的研究 |
2.1 前言 |
2.2 实验药品与器材 |
2.2.1 实验原料与规格 |
2.2.2 实验仪器 |
2.3 实验步骤 |
2.3.1 离子液体单体的合成 |
2.3.2 聚合离子液体的合成 |
2.4 催化剂表征与评价 |
2.4.1 表征方法 |
2.4.2 催化评价 |
2.5 实验讨论 |
2.5.1 催化剂表征 |
2.5.2 催化性能评价 |
2.5.3 DFT模拟计算 |
2.5.4 底物适用性研究 |
2.5.5 催化机理探究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多位点聚合离子液体催化环加成反应的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药品与器材 |
3.2.1 实验原料与规格 |
3.2.2 实验仪器 |
3.3 实验步骤 |
3.3.1 离子液体单体的合成 |
3.3.2 多位点聚合离子液体的合成 |
3.4 催化剂表征与评价 |
3.4.1 催化剂表征 |
3.4.2 催化剂评价 |
3.5 实验结论与讨论 |
3.5.1 催化剂表征分析 |
3.5.2 不同条件对聚合离子液体制备的影响 |
3.5.3 催化性能评价 |
3.5.4 循环性能研究 |
3.5.5 底物适用性研究 |
3.5.6 DFT模拟计算与催化机理探究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总结与展望 |
4.1 总结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5)合成气转化机理研究 ——K助剂对MoP多相催化剂与膦配体对Co基均相催化剂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合成气 |
1.2 合成气在多相催化反应中的转化 |
1.2.1 催化剂 |
1.2.1.1 Rh基催化剂 |
1.2.1.2 改性甲醇合成催化剂 |
1.2.1.3 改性费托(F-T)合成催化剂 |
1.2.1.4 Mo基催化剂 |
1.2.2 MoP催化剂 |
1.2.2.1 实验研究进展 |
1.2.2.2 理论研究进展 |
1.3 合成气在均相催化反应中的转化 |
1.3.1 氢甲酰化催化剂的发展历程 |
1.3.2 Co基催化剂 |
1.3.2.1 膦配体 |
1.3.2.2 Co基氢甲酰化催化剂研究进展 |
1.4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H_2在MoP表面的吸附和解离 |
2.1 计算方法和模型 |
2.1.1 计算方法 |
2.1.2 计算模型 |
2.2 氢在MoP催化剂表面的吸附 |
2.2.1 H_2分子的吸附和解离 |
2.2.2 H原子在不同覆盖度下的吸附 |
2.2.3 温度(T)和H_2分压(pH_2)对氢覆盖度的影响 |
2.2.4 氢气气氛下MoP催化剂的形貌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K/MoP(101)表面合成气转化生成CH_4和CH_3OH的机理研究 |
3.1 计算方法和模型 |
3.1.1 计算方法 |
3.1.2 计算模型 |
3.2 反应中间体的吸附 |
3.3 CH_4和CH_3OH的生成 |
3.3.1 CO的活化 |
3.3.2 CH_4的生成 |
3.3.3 CH_3OH的生成 |
3.3.4 K/MoP(101)表面生成CH_4和CH_3OH的反应势能面比较 |
3.4 K助剂对MoP(101)表面生成CH_4和CH_3OH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K/MoP(101)表面合成气转化生成C_2H_5OH的机理研究 |
4.1 反应中间体的吸附 |
4.1.1 反应中间体在MoP(101)表面的吸附 |
4.1.2 反应中间体在K/MoP(101)表面的吸附 |
4.2 C_2H_5OH的生成 |
4.3 产物选择性的比较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Co基催化剂催化氢甲酰化反应中膦配体的影响 |
5.1 计算方法 |
5.2 HCo(CO)_3催化Co-H加成 |
5.3 HCo(CO)_2L催化Co-H加成 |
5.3.1 HCo(CO)_2L对丙烯进行Co-H加成 |
5.3.2 HCo(CO)_2L对异丁烯的Co-H加成 |
5.4 HCo(CO)_2(PBu_3)催化丙烯氢甲酰化反应机理 |
5.5 HCo(CO)_2L催化H_2裂解与还原消除反应 |
5.6 醛加氢转化为醇以及醛的还原羰基化生成甲酸酯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论文总结与创新点 |
6.1 论文总结 |
6.2 论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6)基于多钒氧簇金属有机框架的合成及其催化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多钒氧簇及其在催化领域中的应用 |
1.1.1 多钒氧簇概述 |
1.1.2 多钒氧簇在催化领域中的应用 |
1.2 多酸基金属有机框架及其在催化领域中的应用 |
1.3 选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
1.4 实验试剂及测试方法 |
1.4.1 实验试剂 |
1.4.2 测试方法 |
第二章 多中心协同的多钒氧簇基金属有机框架用于β-O-4 型木质素模型化合物的选择性氧化裂解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配体1,1'-(1,4-丁二基)双(咪唑) (bbi)的合成与表征 |
2.2.2 β-O-4 木质素模型化合物(LM)的合成与表征 |
2.2.3 化合物(Et_4N)_4(V_(10)O_(26))·H_2O的合成与表征 |
2.2.4 化合物[Cu~I(bbi)]_2{[Cu~I(bbi)]_2V~(IV)_2V~V_8O_(26)}·2H_2O(1)的合成与表征 |
2.2.5 化合物1 催化木质素模型化合物氧化裂解的典型实验过程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化合物1 的单晶衍射数据及其键长和键角 |
2.3.2 化合物1 的结构描述 |
2.3.3 化合物1 催化木质素模型化合物氧化裂解性能研究 |
2.3.4 化合物1 催化β-O-4 型木质素模型化合物氧化裂解反应机理研究 |
2.3.5 化合物1 催化β-O-4 型木质素模型化合物氧化裂解普适性研究 |
2.3.6 化合物1 循环使用性研究 |
2.4 小结 |
第三章 新型多钒氧簇基金属有机框架用于芥子气模拟物的氧化脱毒 |
3.1 引言 |
3.2 基于类Lindqvist型中空{V_6}簇Ni–MOF用于芥子气模拟物的高效脱毒 |
3.2.1 实验部分 |
3.2.2 结果与讨论 |
3.3 新型多钒氧簇基Co–MOF:双位点协同催化芥子气模拟物高效、高选择性氧化 |
3.3.1 实验部分 |
3.3.2 结果与讨论 |
3.4 小结 |
第四章 双活性位点的多钒氧簇基Zn–MOF作为无溶剂催化剂用于C–C键的形成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化合物[Zn(bix)]{V_2O_6} (5)的合成与表征 |
4.2.2 Knoevenagel缩合反应的典型实验过程 |
4.2.3 氰基硅烷化反应的典型实验过程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化合物5 的单晶衍射数据及其键长和键角 |
4.3.2 化合物5 的结构描述 |
4.3.3 化合物5 稳定性研究 |
4.3.4 化合物5 催化活性研究 |
4.3.5 化合物5 循环使用性研究 |
4.4 小结 |
第五章 高度稳定的多钒氧簇基Cu(I)-MOF用于室温下炔丙醇与CO_2的环化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化合物[Et_4N]_4{V_4O_(12)}?2H_2O的合成与表征 |
5.2.2 化合物[Cu~I(bib)]_4{V~V_4O_(12)} (6)的合成与表征 |
5.2.3 化合物6 催化炔丙醇与CO_2环化反应的典型实验过程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化合物6 的单晶衍射数据及其键长和键角 |
5.3.2 化合物6 的结构描述 |
5.3.3 化合物6 稳定性研究 |
5.3.4 化合物6 催化炔丙醇与CO_2环化性能研究 |
5.3.5 化合物6 循环使用性研究 |
5.3.6 化合物6 催化炔丙醇与CO_2环化反应机理研究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7)固体酸催化环己烯氢胺化反应制备有机胺类化合物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有机胺类化合物的概述 |
1.2 有机胺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
1.2.1 卤代烃的氨(胺)解法 |
1.2.2 醇的催化胺化法 |
1.2.3 醛/酮的还原胺化法 |
1.2.4 腈的催化加氢法 |
1.3 烯烃的氢胺化法 |
1.3.1 碱金属催化剂 |
1.3.2 过渡金属催化剂 |
1.3.3 沸石催化剂 |
1.3.4 其他酸性催化剂 |
1.4 选题的目的、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
1.4.1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HZSM-5催化环己烯和氨气胺化反应制备环己胺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2.2 实验装置 |
2.2.3 典型的实验操作 |
2.2.4 产物的分析方法 |
2.2.5 催化剂的表征 |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3.1 不同催化剂在环己烯和氨气胺化反应中催化性能的比较 |
2.3.2 HZSM-5硅铝比对环己烯和氨气胺化反应的影响 |
2.3.3 HZSM-5催化环己烯和氨气胺化反应的条件优化 |
2.3.4 催化剂重复使用性考察 |
2.3.5 催化剂表征 |
2.3.6 HZSM-5催化环己烯和氨气胺化反应机理推测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无机固体硅基磺酸气相催化环己烯和环己胺氢胺化反应制备二环己胺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3.2.2 实验装置 |
3.2.3 催化剂的制备 |
3.2.4 典型的实验操作 |
3.2.5 产物的分析方法 |
3.2.6 催化剂的表征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3.1 不同催化剂在环己烯气相氢胺化反应中催化性能的比较 |
3.3.2 硅磺酸气相催化环己烯和环己胺氢胺化反应的条件优化 |
3.3.3 硅磺酸催化剂在环己烯气相氢胺化反应中的稳定性测试 |
3.3.4 硅磺酸催化剂的表征 |
3.3.5 硅磺酸气相催化环己烯氢胺化反应机理推测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固载型路易斯酸AlCl_3-H_2SiO_3气相催化环己烯和环己胺氢胺化反应的研究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4.2.2 实验装置 |
4.2.3 催化剂的制备 |
4.2.4 典型的实验操作 |
4.2.5 产物的分析方法 |
4.2.6 催化剂的表征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3.1 不同催化剂在环己烯气相氢胺化反应中催化性能的比较 |
4.3.2 AlCl_3固载量对环己烯气相氢胺化反应的影响 |
4.3.3 AlCl_3-H_2SiO_3气相催化环己烯氢胺化反应的条件优化 |
4.3.4 AlCl_3-H_2SiO_3催化剂在环己烯气相氢胺化反应中的稳定性测试 |
4.3.5 AlCl_3-H_2SiO_3催化剂的表征 |
4.3.6 AlCl_3-H_2SiO_3气相催化环己烯氢胺化反应机理推测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固载型路易斯酸AlCl_3-H_2SiO_3气相催化环己烯和苯胺氢胺化反应的研究 |
5.1 前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试剂和实验仪器 |
5.2.2 实验装置 |
5.2.3 催化剂的制备 |
5.2.4 典型的实验操作 |
5.2.5 产物的分析方法 |
5.2.6 催化剂表征方法 |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3.1 不同催化剂在环己烯气相氢胺化反应中催化性能的比较 |
5.3.2 AlCl_3固载量对环己烯气相氢胺化反应的影响 |
5.3.3 AlCl_3-H_2SiO_3气相催化环己烯和苯胺氢胺化反应的条件优化 |
5.3.4 AlCl_3-H_2SiO_3催化剂在环己烯气相氢胺化反应中的稳定性测试 |
5.3.5 AlCl_3-H_2SiO_3催化剂的表征 |
5.3.6 AlCl_3-H_2SiO_3催化环己烯和苯胺气相氢胺化反应机理的推测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 研究生期间撰写和发表的论文和成果 |
(8)Au基MOFs双功能催化剂制备及CO2与胺和H2的反应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引言 |
1.2 CO_2催化转化为高附加值化学品 |
1.2.1 CO_2与环氧化物环加成反应 |
1.2.2 CO_2羧基化反应 |
1.2.3 CO_2催化还原 |
1.3 CO_2的催化还原反应 |
1.3.1 CO_2还原制甲酸 |
1.3.2 CO_2还原制低碳烯烃 |
1.3.3 CO_2还原制甲醇 |
1.3.4 CO_2与胺的N-甲酰(基)化反应 |
1.4 CO_2与胺的N-甲酰(基)化催化体系 |
1.4.1 贵金属催化剂体系 |
1.4.2 非贵金属催化剂体系 |
1.4.3 非金属催化剂体系 |
1.5 MOFs材料简介 |
1.5.1 MOFs材料的应用领域 |
1.5.2 MOFs材料的制备方法 |
1.5.3 MOFs材料的分类 |
1.5.4 MOFs材料的结构特点 |
1.5.5 在催化方面的应用 |
1.5.6 双功能催化剂 |
1.6 MIL-101(Cr)材料在催化中的应用 |
1.6.1 负载活性组分改性 |
1.6.2 配体修饰改性 |
1.7 本文的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试剂及设备 |
2.2 催化剂制备 |
2.2.1 Au基MOFs催化剂的制备 |
2.2.2 双金属催化剂的制备 |
2.2.3 酸性改性MOFs催化剂的制备 |
2.3 催化剂表征 |
2.3.1 XRD表征 |
2.3.2 BET表征 |
2.3.3 FT-IR表征 |
2.3.4 SEM表征 |
2.3.5 HRTEM表征 |
2.3.6 NH_3-TPD表征 |
2.3.7 XPS表征 |
2.4 催化反应评价 |
2.4.1 反应装置 |
2.4.2 数据处理计算 |
第三章 负载型Au基MOFs催化剂的制备及CO_2与苯胺/H_2的N-甲基化反应性能 |
3.1 引言 |
3.2 Au基MOFs催化剂的表征 |
3.2.1 XRD |
3.2.2 BET |
3.2.3 NH_3-TPD |
3.2.4 HRTEM |
3.3 Au基催化剂不同MOFs载体对反应性能的影响 |
3.4 Au/MIL-101(Cr)催化剂对CO_2与苯胺/H_2的N-甲基化反应性能的探究 |
3.4.1 溶剂种类对反应性能的影响 |
3.4.2 溶剂用量对反应性能的影响 |
3.4.3 Au负载量对反应性能的影响 |
3.4.4 催化剂用量对反应性能的影响 |
3.4.5 反应温度对反应性能的影响 |
3.4.6 气体压力比对反应性能的影响 |
3.4.7 气体总压对反应性能的影响 |
3.4.8 反应时间对反应性能的影响 |
3.4.9 催化剂重复使用性能研究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改性催化剂的制备及CO_2与苯胺/H_2的N-甲基化反应性能 |
4.1 引言 |
4.2 Au-Pd/MIL-101(Cr)双金属催化剂的表征 |
4.2.1 Au-Pd/MIL-101(Cr)双金属催化剂的物理性质(XRD、BET) |
4.2.2 Au-Pd/MIL-101(Cr)双金属催化剂的物质组成(FT-IR) |
4.2.3 Au-Pd/MIL-101(Cr)双金属催化剂的结构形貌(SEM、HRTEM) |
4.2.4 Au-Pd/MIL-101(Cr)双金属催化剂的活性位点(XPS) |
4.3 Au-Pd/MIL-101(Cr)双金属催化剂对CO_2与苯胺/H_2的N-甲基化反应性能的探究 |
4.3.1 Au-Pd负载量对反应性能的影响 |
4.3.2 催化剂用量对反应性能的影响 |
4.3.3 反应温度对反应性能的影响 |
4.3.4 气体压力比对反应性能的影响 |
4.3.5 气体总压对反应性能的影响 |
4.3.6 反应时间对反应性能的影响 |
4.3.7 催化剂重复使用性能 |
4.4 不同双金属催化剂对反应性能的影响 |
4.4.1 双金属催化剂Au-Pt/MIL-101(Cr) |
4.4.2 双金属催化剂Au-Ni/MIL-101(Cr) |
4.4.3 双金属催化剂Au-Cu/MIL-101(Cr) |
4.4.4 双金属催化剂Au-Ru/MIL-101(Cr) |
4.5 催化剂酸性改性 |
4.5.1 磺酸基改性MIL-101(Cr)载体 |
4.5.2 磷钨酸酸化MIL-101(Cr)载体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发表论文 |
导师和作者简介 |
附件 |
(9)丁腈橡胶催化加氢及其功能化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前言 |
1.2 橡胶改性技术 |
1.2.1 填料改性 |
1.2.2 共混改性 |
1.2.3 化学改性 |
1.3 丁腈橡胶催化加氢 |
1.3.1 溶液加氢 |
1.3.2 乳液加氢 |
1.4 烯烃复分解反应 |
1.4.1 烯烃复分解反应的机理 |
1.4.2 烯烃复分解反应的类型 |
1.4.3 烯烃复分解反应用催化剂 |
1.5 氢化丁腈橡胶的应用 |
1.5.1 汽车工业 |
1.5.2 石油工业 |
1.5.3 其他用途 |
1.6 研究内容和意义 |
2 均相络合物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对NBR加氢应用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 |
2.2.2 仪器设备 |
2.2.3 实验部分 |
2.2.4 分析测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NBR选择性催化加氢工艺优化 |
2.3.2 HNBR的表征 |
2.4 本章小结 |
3 烯烃复分解催化剂对丁腈橡胶的均相选择性加氢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 |
3.2.2 仪器设备 |
3.2.3 NBR的烯烃复分解加氢 |
3.2.4 分析测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反应温度对NBR加氢度的影响 |
3.3.2 催化剂用量对NBR加氢度的影响 |
3.3.3 反应时间对NBR加氢度的影响 |
3.3.4 催化剂空气稳定性 |
3.3.5 HNBR结构与性能表征 |
3.4 本章小结 |
4 酯末端功能化氢化丁腈橡胶的合成与表征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原料 |
4.2.2 仪器设备 |
4.2.3 功能化氢化丁腈橡胶的合成 |
4.2.4 分析测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一步法合成EF-HNBR条件优化 |
4.3.2 EF-HNBR结构与性能表征 |
4.4 本章小结 |
5 总结与展望 |
5.1 论文总结 |
5.2 论文主要创新点 |
5.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含酯可聚合单体分子设计、合成及其聚合物材料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生物基高分子材料制备途径概述 |
1.3 聚酯合成方法概述 |
1.3.1 缩合聚合反应 |
1.3.2 开环聚合反应 |
1.3.3 开环-缩合级联聚合反应 |
1.3.4 其它聚合方式 |
1.4 基于典型生物基芳香性化合物的聚合物研究进展 |
1.4.1 香草醛基聚合物 |
1.4.2 丁香酚基聚合物 |
1.4.3 阿魏酸基聚合物 |
1.4.4 含呋喃环聚合物 |
1.5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含苯甲酸苄酯结构可聚合单体的合成及表征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与试剂 |
2.2.2 实验仪器及分析测试方法 |
2.2.3 实验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香草醛进行季先科反应可行性研究 |
2.3.2 季先科反应条件优化 |
2.3.3 可聚合单体结构分析 |
2.3.4 烯烃醚化芳香醛的合成与表征 |
2.3.5 含苯甲酸苄酯结构的二烯烃可聚合单体的合成与表征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硫醇-烯点击聚合的聚硫醚酯及其氧化改性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与试剂 |
3.2.2 实验仪器及分析测试方法 |
3.2.3 实验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聚硫醚酯和聚砜醚酯结构分析 |
3.3.2 聚硫醚酯和聚砜醚酯的核磁表征结果 |
3.3.3 聚硫醚酯和聚砜醚酯的GPC分析 |
3.3.4 聚硫醚酯和聚砜醚酯的热性质分析 |
3.3.5 聚硫醚酯和聚砜醚酯的XRD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ADMET聚合的不饱和聚醚酯及其氢化改性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原料与试剂 |
4.2.2 实验仪器及分析测试方法 |
4.2.3 实验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聚醚酯的结构分析 |
4.3.2 不饱和聚醚酯的核磁数据 |
4.3.3 饱和聚醚酯的核磁数据 |
4.3.4 聚醚酯的GPC分析 |
4.3.5 聚醚酯的热性质分析 |
4.3.6 聚醚酯的XRD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录 |
附录1 可聚合单体制备过程中关键结构的红外对比图 |
附录2 烯烃醚化的芳香醛的核磁氢谱和碳谱图 |
附录3 含苯甲酸苄酯结构二烯烃的核磁氢谱和碳谱图 |
附录4 聚硫醚酯的核磁氢谱和碳谱图 |
附录5 聚砜醚酯的核磁氢谱和碳谱图 |
附录6 不饱和聚醚酯的核磁氢谱和碳谱图 |
附录7 饱和聚醚酯的核磁氢谱和碳谱图 |
附录8 含氟单体及聚合物的核磁氟谱对比图 |
四、用于烯烃易位转化的新型均相催化剂(论文参考文献)
- [1]新型多氮唑类杂环配体络合物的催化性能及应用[D]. 曹飞. 江南大学, 2021(01)
- [2]类石墨相氮化碳(g-C3N4)的改性及负载铑纳米粒子催化苯乙烯氢甲酰化[D]. 胡其其格.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8)
- [3]UiO-66限域过渡金属取代磷钼酸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催化烯烃环氧化性能[D]. 扈殿文. 吉林大学, 2021(01)
- [4]功能化聚合离子液体催化CO2合成环状碳酸酯的研究[D]. 勾海镔.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2021(01)
- [5]合成气转化机理研究 ——K助剂对MoP多相催化剂与膦配体对Co基均相催化剂的作用[D]. 李盼. 山西大学, 2021(12)
- [6]基于多钒氧簇金属有机框架的合成及其催化性能研究[D]. 田洪瑞.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7]固体酸催化环己烯氢胺化反应制备有机胺类化合物的研究[D]. 文敬滨. 湘潭大学, 2020(12)
- [8]Au基MOFs双功能催化剂制备及CO2与胺和H2的反应性能[D]. 高敏.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2)
- [9]丁腈橡胶催化加氢及其功能化改性研究[D]. 刘娟. 中北大学, 2020(11)
- [10]含酯可聚合单体分子设计、合成及其聚合物材料性质研究[D]. 仁天华. 贵州大学,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