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江苏省常州市奔牛镇疟疾防治试点20年结果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方海清[1](2016)在《我国基层疟疾监测的能力现状和成本效益分析》文中提出【目的】为了了解我国基层疟疾监测的能力及监测的成本效益现状,发现基层疟疾监测能力存在的问题,测算监测的成本与效益结构及比值,提出优化基层疟疾监测工作及资源配置的建议,为基层进一步开展消除疟疾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方法】通过文献研究及文献计量分析,了解国内外关于基层疟疾监测现状及其研究热点与前沿;通过现场问卷法收集基层疟疾监测的基本数据,运用多种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分析基层疟疾监测的能力现状;基于文献及专家咨询法确定成本与效益分析框架,并运用成本效益分析法分析疟疾监测的投入产出情况。【结果】(1)国内外关于基层疟疾监测的文献计量研究显示,研究者的研究重点与热点仍然较为集中在疟疾病例检测与识别、疟疾传播途径的诊断、疟疾发病的治疗以及疟疾病原学发现等方面,对基层监测能力的评估与经济学评价方面的研究较为缺乏。(2)样本地区基本建立了消除疟疾的政府领导小组、专家小组及技术指导小组,防治参与机构主要包含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县级(区级)医院、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村卫生室以及出入境监测管理机构。(3)样本地区疟疾工作人员的疟疾核心知识的总体知晓率为73.06%,其中疟疾基础知识、疟疾防治知识、疟疾病症知识、疟疾病原知识的知晓率分别为81.82%、71.92%、71.47%、65.62%;县级医院及县疾控的工作人员的总体知晓率均超过80%,但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知晓率分别为67.02%和56.20%;工作人员监测能力的平均得分为76.52±15.9分,有52%的人员处于高水平组(>80分),33%的人员处于中等水平组(60-80分),仅有15%的疟疾工作人员处于低水平组(60分以下);监测能力水平的影响因素包含职称(χ2=55.676,P<0.001)、学历(χ2=0.040,P<0.001)、机构类别(χ2=100.255,P<0.001)、月均收入水平(χ2=68.091,P<0.001)、上年培训次数(χ2=7.130,P<0.028)。(4)基层疟疾监测成本效益分析框架中,成本框架包含5项21个指标,效益框架包含3项9个指标。(5)T县2013年疟疾监测的总成本约为937963元,其中病例检测与治疗、疫情监测、培训与会议总成本、健康教育、督导考核等成本分别占比84.80%、8.79%、3.01%、1.61%和1.79%;T县2013年疟疾监测的总效益为1415618元,其中避免疟疾患病产生的效益、避免疟疾患者住院产生的效益和社会效益分别占31.67%、12.35%和55.98%。(6)T县全县人均疟疾监测成本和人均疟疾监测效益分别为0.83元和1.25元,成本效益比1:1.51,单位血片监测成本为70.16元,单位阳性血片监测成本为40781元。【结论】(1)在消除疟疾阶段,我国基层疟疾监测能力有了显着提升,但与消除疟疾的目标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疟疾监测的经费投入和物力投入有待加强,需进一步提升受疟疾威胁人群的疟疾核心知识知晓率及工作人员主动监测的积极性。(2)基层疟疾监测能力,尤其是乡村两级的监测能力仍需进一步提升,同时,需进一步加大对基层疟疾防治人员的疟疾相关知识的培训。(3)基层疟疾监测的成本结构不太合理,可在确保疟疾病例发现能力提升的前提下适时推广使用耗时更短、成本更低的快速诊断试剂进行疟疾初筛,节约监测成本。血检阳性率较低,成本效益比值相对偏低。
张斓[2](2010)在《中国城市社区人群健康评估指标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背景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环境医学模式的逐步转变,健康的概念也从“没有病就是健康”向“健康是一种躯体、精神与社会和谐融合的完美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身体虚弱”发展。人们对健康的认识逐步从负向到正向,也从单一地关注健康状况扩大到关注健康影响因素以及由于健康不佳导致的各种损失。但是,与此同时,现有的健康评估却仍然集中在对死亡或疾病资料的描述上。因此,作为我国公共卫生部门基本职责之一的健康监测与评估需要一套能够与现行健康概念相一致的健康评估指标体系,用于充分了解影响人群键康的自然、社会、行为等因素以及相应的人群健康状况、特征和变动趋势,明确社区人群中存在的健康问题,为公共卫生政策制定提供依据,为居民的健康生活方式予以指导,达到创造一个适应所有人健康成长的健康环境的目的。目的1.构建一套统一、规范、可行的社区人群健康评估指标体系。2.将此指标体系在北京市朝阳区试用,评估朝阳区人群的健康水平并提出建议。3.检验本研究所构建的指标体系的可操作性。方法本研究采用三阶段、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第一步,通过文献综述和政府相关文件分析及专家访谈,根据现有人群健康/疾病状况、健康影响因素及健康结果指标的种类及特点,构建人群健康指标的初步框架;第二步,通过专家咨询法(德尔菲法)对该框架内的指标进行分析和筛选,确定人群健康评估的指标体系;第三步,使用该指标体系对北京市朝阳区人群的健康进行试评估,找出该地区人群健康的主要问题并分析潜在的影响因素,为健康促进和健康干预行动提出建议。结果1.本研究初步构建出适合我国国情的人群健康评估体系的框架和指标草案。包括:健康影响因素、健康/疾病状况以及健康健康/疾病后果三个层面下的26个可测量指标。2.在全国13个省(市)、自治区内遴选了27位专家进行两轮专家咨询,专家的平均从业年限为24.11±6.73年。两轮咨询的专家应答率分别为96.30%和88.89%,提出额外修改意见率分别为46.15%(12/26)和25.00%(6/24),两轮反馈时间分别为5.38±4.77天和6.91+5.05天,反馈时间经t检验(t=0.293,p>0.05)无统计学差异。两轮咨询的协调系数分别为0.207(χR2=182.6,p<0.05)和0.357(χR2=260.7,p<0.05),经卡方检验具有统计学显着性,且第二轮大于第一轮,说明专家意见逐步趋于一致。3.经过两轮专家咨询,本研究最终建立的中国城市人群健康评估指标体系包括一级指标3个,分别为:健康影响因素、健康/疾病状况、健康/疾病后果;二级指标9个,分别为:环境因素、个人行为因素、医疗资源及服务、发病/患病率、死亡率、潜在寿命损失年、人均医疗费用、年因病(伤)缺勤天数、其它健康指标。三级指标27个,分别为:空气质量达到二级以上天数、生活饮用水抽样监测合格率、食品卫生抽样监测合格率、家庭可支配收入、高等教育人口率、人均住房面积、吸烟率、饮酒率、超重和肥胖率、锻炼率、慢性病知晓率、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率、政府预算卫生费用、病毒性肝炎发病率、肺结核发病率、高血压患病率、糖尿病患病率、恶性肿瘤患病率、精神疾病患病率、粗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伤害死亡率、平均期望寿命、自评健康良好率。可测量的指标总共30个(含27个三级指标和3个二级指标)。4.使用本研究确立的指标体系对北京市朝阳区人群进行健康评估,得出如下结果:第一,健康影响因素方面,朝阳区人口规模增长快、素质高、结构老龄化;城市资源和环境面临资源短缺和污染的严峻挑战;居民吸烟、饮酒、身体活动不足等行为危险因素发生率高;第二,健康/疾病状况方面,区内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等传染病发病率有缓慢上升趋势;居民死亡率基本稳定,主要死因以慢性病为主,慢性病预防与控制工作形势严峻;居民期望寿命稳步提高,但主要死因对期望寿命影响明显。第三,健康/疾病后果方面,慢性病与伤害是造成朝阳区居民寿命损失的主要原因。5.本研究确立的中国人群健康评估指标体系在北京市朝阳区的应用中,较易和容易获得数据的指标个数为25个(83.33%)(容易获得数据的指标19个,分别为:空气质量达到二级以上天数、生活饮用水抽样监测合格率、食品卫生抽样监测合格率、家庭可支配收入、高等教育人口率、人均住房面积、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率、政府预算卫生费用、病毒性肝炎发病率、肺结核发病率、高血压患病率、粗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伤害死亡率、平均期望寿命、潜在寿命损失年,占总指标数的63.33%。较易获得数据的指标6个,分别为:吸烟率、饮酒率、超重和肥胖率、锻炼率、慢性病知晓率、糖尿病患病率,占总指标数的20.00%)。说明本指标体系的可操作性较好。结论本研究具有文献研究基础扎实、遴选专家代表性好、采取多种咨询方法提高专家应答率的优点。通过本研究确立的中国城市社区人群健康评估指标体系可操作性较好。使用该体系对北京市朝阳区人群进行健康评估,评估结果全面,涉及健康影响因素、健康/疾病状况和健康/疾病后果等方面,数据详寒,为朝阳区公共卫生及其它健康相关部门提供了有价值的资料,也为中国城市社区的人群健康评估提供了一个可行性较好的指标体系。
高佳方[3](2002)在《江苏省常州市奔牛镇疟疾防治试点20年结果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灭疟后期疟疾流行规律和管理措施 ,控制传播。方法按照诊断疟疾 3条标准上报病人 ,对现症病人进行及时治疗 ,同时做好疫点清理等工作。开展疟疾疫情监测 ,媒介监测 ,流动人口抗疟管理及农村基本情况调查。结果发病率从 1 982年的 7.4/万降至 1 996年的 0 .3 /万 ,1 997年以来为 0。 2 0年共血检各类发热病人1 0 691 6人次 ,检出阳性 97人 ,阳性率为 0 .0 9% ,血检流动人口 2 73 5人 ,阳性率 0 .2 6%。两者阳性率差异有显着性 (P<0 .0 1 )。 5~ 6月为中华按蚊活动期 ,年均捕获按蚊数为 1 2 76± 676只 ,畜房密度是人房的 45倍 ,睡前和睡后叮人率分别为 1 1 .43± 9.2 0只和 0 .0 2只 ,前者是后者的 5 72倍。结论在以中华按蚊为单一传播的媒介地区 ,采取以加强传染源管理为主 ,防蚊灭蚊为辅的防治措施 ,疟疾发病率可稳步下降
二、江苏省常州市奔牛镇疟疾防治试点20年结果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江苏省常州市奔牛镇疟疾防治试点20年结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基层疟疾监测的能力现状和成本效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关于基层疟疾监测的研究综述 |
1.2.1 国外关于基层疟疾监测的文献计量分析 |
1.2.2 国内关于基层疟疾监测的文献计量分析 |
1.2.3 国内关于基层疟疾监测的研究现状 |
1.2.4 我国基层疟疾监测的研究述评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
1.4.1 资料来源 |
1.4.2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基层疟疾监测的相关内涵界定 |
2.1 监测相关内涵界定 |
2.2 监测成本效益相关内涵界定 |
2.3 小结 |
第三章 我国基层疟疾监测的能力现状分析 |
3.1 基层样本地区疟疾防控现状 |
3.1.1 样本地区的选取 |
3.1.2 样本地区疟疾流行状况 |
3.2 基层样本地区疟疾监测的组织体系运行情况 |
3.3 基层样本地区疟疾工作人员的疟疾监测能力现状分析 |
3.3.1 基层样本地区疟疾工作人员的结构分析 |
3.3.2 基层样本地区疟疾工作人员的疟疾核心知识知晓率现状分析 |
3.3.3 疟疾工作人员监测能力现状 |
3.3.4 疟疾工作人员监测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
3.4 基层样本地区疟疾监测的财力投入情况 |
3.5 基层样本地区疟疾监测的物力投入情况 |
3.6 小结 |
第四章 我国基层疟疾监测的成本效益分析 |
4.1 疟疾监测的成本与效益框架确定 |
4.1.1 文献研究法初步确定成本效益分析框架 |
4.1.2 专家咨询法确定成本效益框架 |
4.2 样本地区疟疾监测的成本与效益的核算 |
4.2.1 样本地区与周期的选取 |
4.2.2 基层疟疾监测的成本效益核算的假定条件 |
4.2.3 样本地区的疟疾监测的成本核算 |
4.2.4 样本地区的疟疾监测的效益核算 |
4.3 样本地区疟疾监测的成本效益分析 |
4.4 小结 |
第五章我国基层疟疾监测能力及成本效益的讨论分析 |
5.1 基层疟疾监测的能力现状讨论分析 |
5.2 基层疟疾监测的成本效益讨论分析 |
5.3 小结 |
第六章 研究的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的创新性及展望 |
6.2.1 研究的创新性 |
6.2.2 研究的局限性 |
6.2.3 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件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件2 调查问卷及专家咨询表 |
(2)中国城市社区人群健康评估指标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表目录 |
内图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问题 |
第三节 论文基本结构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一节 研究思路和设计流程 |
1. 研究思路 |
2. 研究设计流程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1. 人群健康指标体系的构建 |
1.1. 文献研究 |
1.2. 德尔菲法(专家咨询法) |
2. 人群健康指标体系的应用 |
2.1. 数据收集 |
2.2. 数据分析 |
第三节 质量控制 |
第四节 统计分析 |
第五节 伦理学考虑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一节 文献研究与指标体系的初步确定 |
1. 文献研究情况 |
2. 指标体系的初步确定 |
第二节 德尔菲法咨询专家基本情况 |
1. 专家的基本情况 |
2. 专家的积极程度 |
第三节 第一轮专家咨询结果 |
1. 专家对各指标评价结果的权威程度 |
2. 指标筛选结果 |
2.1 指标的保留、删除和修改 |
2.2 指标的增加 |
第四节 第二轮专家咨询结果 |
1. 专家对各指标评价结果的权威程度 |
2.指标筛选结果 |
2.1 指标的保留、删除和修改 |
2.2 指标的增加 |
3. 两轮指标的筛选变化比较 |
4. 两轮专家咨询意见的协调程度 |
第五节 本研究建立的中国城市社区人群健康评估指标体系 |
第六节 中国城市社区人群健康评估指标体系的指标权重分析 |
第七节 指标体系在北京市朝阳区的应用 |
1. 北京市朝阳区概况 |
2. 北京市朝阳区人群健康评估 |
2.1. 健康影响因素 |
2.1.1. 环境因素 |
2.1.1.1 空气质量 |
2.1.1.2 饮水安全 |
2.1.1.3 食品安全 |
2.1.1.4 家庭可支配收入 |
2.1.1.5 教育 |
2.1.1.6 住房 |
2.1.2. 个人行为 |
2.1.2.1 吸烟情况 |
2.1.2.2 饮酒情况 |
2.1.2.3 超重和肥胖率 |
2.1.2.4 身体活动 |
2.1.2.5 慢性病知晓率 |
2.1.3. 医疗资源及服务 |
2.1.3.1 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 |
2.1.3.2 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率 |
2.1.3.3 政府预算卫生费用 |
2.2. 健康/疾病状况 |
2.2.1. 发病/患病率 |
2.2.1.1. 病毒性肝炎发病率 |
2.2.1.2. 肺结核发病率 |
2.2.1.3. 高血压患病率 |
2.2.1.4. 糖尿病患病率 |
2.2.1.5. 恶性肿瘤患病率 |
2.2.1.6. 精神疾病患病率 |
2.2.2. 死亡率 |
2.2.2.1. 粗死亡率 |
2.2.2.2. 孕产妇死亡率 |
2.2.2.3. 婴儿死亡率 |
2.2.2.4. 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
2.2.2.5. 伤害死亡率 |
2.2.3. 其它健康指标 |
2.2.3.1. 平均期望寿命 |
2.2.3.2. 自评健康良好率 |
2.3. 健康/疾病后果 |
2.3.1. 潜在寿命损失 |
2.3.2. 人均医疗费用 |
2.3.3. 年因病(伤)缺勤天数 |
第四章 讨论 |
第一节 北京朝阳区人群健康评估的主要发现和建议 |
1. 关于健康影响因素方面的主要发现与建议 |
1.1 人口规模增长快、素质高、结构老龄化 |
1.2 城市环境资源面临严峻挑战 |
1.3 居民主要行为危险因素发生率高 |
2. 关于健康/疾病状况的主要发现与建议 |
2.1 传染病发病率有缓慢上升趋势 |
2.2 慢性病预防与控制工作形势严峻 |
2.3 居民死亡率基本稳定,主要死因仍以慢性病为主 |
2.4 居民期望寿命稳步提高,但主要死因对期望寿命影响明显 |
3. 关于健康/疾病后果方面的主要发现与建议 |
第二节 指标体系的应用效果 |
第五章 结论 |
第一节 本研究的优势 |
第二节 本研究的局限性 |
第三节 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中国城市社区人群健康评估指标体系研究:部分美国、加拿大社区人群健康评估指标汇总 |
附录二 中国城市社区人群健康评估指标体系研究:中国城市社区人群健康评估指标体系第一轮专家咨询表 |
附录三 中国城市社区人群健康评估指标体系研究:中国城市社区人群健康评估指标体系第二轮专家咨询表 |
附录四 中国城市社区人群健康评估指标体系研究:中国城市社区人群健康评估指标体系咨询组专家名单 |
附录五 中国城市社区人群健康评估指标体系研究:文献综述 |
附录六 中国城市社区人群健康评估指标体系研究:伦理审查委员会批准函 |
附录七 中国城市社区人群健康评估指标体系研究:死因顺位(rank of causes ofdeath)疾病名称与ICD-10编码对照表 |
附录八 中国城市社区人群健康评估指标体系研究:死因分类ICD-10编码和全球疾病负担统计对照表 |
致谢 |
个人简历 |
索引 |
四、江苏省常州市奔牛镇疟疾防治试点20年结果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基层疟疾监测的能力现状和成本效益分析[D]. 方海清. 华中科技大学, 2016(11)
- [2]中国城市社区人群健康评估指标体系研究[D]. 张斓.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0(02)
- [3]江苏省常州市奔牛镇疟疾防治试点20年结果分析[J]. 高佳方. 实用寄生虫病杂志, 20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