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电流互感器故障使发电机差动保护动作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康莉,胡浩天,徐丽荣,李华俊,李维斌,任岷[1](2021)在《HL-2M装置的300MVA发电机组保护装置》文中认为为保证HL-2M装置的300MVA立式发电机组的安全运行,需要对其设置保护装置。针对机组自身特性,保护装置为发电机的多分支绕组采用了完全裂相横差保护、完全纵差保护和零序电流型横差保护。基于机组脉冲工作模式,保护装置采用了快速频率跟踪算法实现频率变化时对发电机组的电压电流快速跟踪测量。实验证明该保护装置满足机组的安全运行要求。
杨锐,买正中[2](2021)在《主变差动保护动作分析实例》文中提出比率制动式差动保护是主变压器的主保护之一。文章介绍了刘家浪水电站一号主变压器主保护"比率制动式差动保护"动作后的故障现象、问题查找步骤、原因分析,提出了故障处理措施,确保了主变压器安全可靠运行。
卞海林[3](2021)在《有色冶炼企业余热发电机组的继电保护配置及整定计算实例》文中研究指明有色冶炼企业余热发电机组不仅是余热回收,节能减排的重要设备,也是厂区内电力系统的重要设备,其保护配置和整定计算是否合理,不仅关系到设备自身的安全稳定运行,还关系到全厂的安全稳定生产。
李熙彬[4](2021)在《和应涌流导致相邻机组差动保护误动分析》文中研究说明1现场情况某水电站总装机容量51 MW,单机容量17 MW,电气主接线由一组一机一变单元和一组两机一变扩大单元组成,具体接线如图1所示。1号发电机组与1号主变按固定方式连接经110 kV母线及1117线与系统联网运行。2号主变为检修状态,2号、3号发电机组冷备用。1号发电机负荷6.1 MW,无功3.4 Mvar。
陈海牛,陈池礼,卓伟伟[5](2021)在《一起与差动保护有关的相电压不平衡故障的分析与排除》文中提出因设计保证,相电压不平衡故障在日常工作中较少出现。差动保护是在发电机内部短路或发电机输出端点到发电机断路器之间的馈电线相与相、相与地之间短路时所做的一种保护。正常情况下,很少能将差动保护与电压不平衡故障联系起来。本文从一起真实案例的排查入手,探讨了发电机电压调节和差动保护的有关原理,其故障排查思路和方法可供参考。
王振羽,罗胤,万君,宋明钰,曹永闯,赵颖[6](2021)在《丰满水电站重建工程发电机主保护配置方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依据电机制造厂家提供的定子绕组接线图,全面统计了丰满发电机内部故障类型和数量。运用多回路分析法,对发电机并网运行方式下所有可能发生的同槽和端部故障进行了仿真计算,在分析发电机各主保护灵敏度的基础上,进行主保护配置方案的初步选择。经过对各主保护配置方案的详细对比研究,最终确定发电机差动保护采用"两横一纵"的配置格局。在完成发电机内部短路计算的基础上,给予主保护用电流互感器选型方案,可供参考。
付泽宇[7](2021)在《变压器复杂和应涌流机理及其识别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变压器作为电力系统各环节中重要的设备,对供电的稳定性及连续性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在电力系统变压器继电保护研究中,励磁涌流及其对保护的影响长期是研究的热点,而和应涌流因其发生的隐蔽性却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国内外多个电厂、变电站出现由空投变压器导致与其并联或级联变压器产生和应涌流,不仅造成主保护的误动,一些情况下还引起了上级线路后备保护以及过流保护发生误动。在此背景下,和应涌流得到了更多学者和研究人员的关注,并对其展开了研究。由于变压器保护尚缺少针对和应涌流的识别方法,大多数依然沿用励磁涌流的识别方法,这导致在和应涌流发生时保护不能正确的识别并动作,对整个电网的安全运行带来了隐患。因此对空载变压器合闸所引起的和应涌流进行研究并提出可识别的方法,对于提高变压器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非常重要的工程意义。本文通过研究复杂和应涌流产生机理,建立相应的仿真模型,提出了可同时识别和应涌流、励磁涌流和内部故障电流的方法。主要研究工作和结论如下:(1)研究了更符合实际运行情况的变压器复杂和应涌流模型,利用拉氏和反拉氏变换解出磁链的时域表达式,借助MATLAB编程计算,更准确的分析了复杂和应涌流产生的机理,为后续章节的建模提供理论基础。(2)通过电磁暂态仿真软件构建了复杂和应涌流模型,同时搭建了变压器内部故障电流模型。通过仿真获取了和应涌流、励磁涌流以及各种故障电流的数据。考虑了不同因素下对和应涌流的影响,使涌流识别的电流样本信号更为全面,同时对和应涌流引起保护误动的工程实例进行了分析研究。(3)提出基于小波包和WOA-KELM模型的和应涌流识别方法。使用小波包对电流信号分解重构,实现了和应涌流、励磁涌流以及内部故障电流在不同尺度下的分解以及在各细节上的聚焦。通过计算相对能量比值组成特征向量,选取机器学习KELM模型将输入的数据映射到更高维空间来分类。同时引入了鲸鱼群优化算法WOA以识别准确率为适应度函数确定了 KELM中最优惩罚因子C以及核函数参数σ。结果表明使用WOA-KELM模型在识别和应涌流、励磁涌流以及内部故障电流的识别率达到了 99.44%,对比其他模型识别率更高且运算速度更快。
施森森[8](2021)在《水电站发电机差动保护误动作故障分析及应对措施》文中研究说明通过龙门滩二级水电站110kV线路、发电机差动保护及后备保护的故障录波,分析了110kV线路两相接地短路,造成2#发电机组差动保护误动作的原因,提出了更换机组出口与中性点电流CT、改造电站接地网及110kV线路等改进措施,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王雨霏[9](2021)在《计及剩磁的保护用电流互感器饱和特性研究及基于磁通门理论的快速在线剩磁检测策略》文中研究指明传统电磁式保护用电流互感器(Current Transformer,CT)是继电保护系统测量链中的关键部件,直接影响着电力系统的运行工况。其应用中的突出问题是铁心饱和导致的励磁电流显着增加,从而CT的传变误差加大,工作性能劣化。为研究保护用CT在电力系统暂态条件下的特性,本文以EMTP-RV为仿真环境,搭建其电磁暂态模型。论文首先从理论上阐明CT的工作原理,建立了基于单值磁化曲线的静态模型、基于Preisach理论的暂态励磁特性曲线的动态模型,并搭建了符合工程需要的暂稳态电路,由此验证论述多因素对CT的动态响应的影响。结合数学推导与matlab绘图,比较这些因素对CT饱和的影响程度,得出“残留剩磁是人为可控的最重要的导致饱和的因素”的结论。然而,要退磁首先要解决的如何检测残留剩磁。并就此提出了一种基于磁通门原理的保护用CT快速在线剩磁检测法。该方法是将高频电压源连接到电流互感器的二次侧,并使铁芯在正或负方向轻微饱和。剩磁的极性由采样电压的积分符号决定,大小是根据其与电压高频分量的二次谐波之间的线性关系来计算的。这种线性关系可基于磁通门理论预先测量好。随后,本文探究了两种常见的高频高压电压源结构,分别用正弦电压(交流电压源VAC和交直交AC/DC/AC变换器生成)和方波电压(交流电压源VAC、IGBT开关构成)激励CT,并仿真验证这两种方法在CT不同的工作状态、不同水平的剩磁、甚至是在电压波动、频率偏移的环境下的可行性,并测试相关误差。结果表明,“方波源”较“正弦波源”更能节能且高效地检测出CT的残余磁通。它们相比学术界现有的其他检磁方法的优势在于“在线”、“快速”、“精确”,具体表现为:外接检磁回路不会影响CT的正常工作与传变性能,即不必将CT与变电站断开连接,避免了CT重新连接不正确的隐患;并且其快速性(20ms)可用于在短时中断(如,自动重合闸运行所需的时间)内对CT剩磁进行实时监控;测量误差小(<6%),且精度不受电力系统中电压、频率波动的影响。这对后续消磁工作的快速、高效、针对性地展开具有重大推进意义。
刘金豆[10](2021)在《核电站棒电源继电保护系统的分析优化及研究》文中认为核电站控制棒驱动机构电源系统的任务就是为控制棒驱动机构提供稳定和可靠的电源,虽然国内外对电气主设备的继电保护配置和计算有了一些技术规范,但是对于核电站棒电源继电保护系统的研究并不完善,没有对整个棒电源机组进行系统分析,导致棒电源系统两个机组之间的保护整定配合不恰当。当继电保护装置动作时,有可能会误动作,造成整个棒电源机组跳闸,并最终导致反应堆落棒停堆。本文首先对棒电源系统的工作原理进行介绍,以100k W级的二代加和三代压水堆核电站控制棒驱动电源系统为研究对象,提出了相应的继电保护总体方案。本文重点对棒电源失磁故障进行研究,为了探究双机并列运行时一台发电机失磁的情况下,未失磁机组机端电流的变化情况,建立棒电源机组双机失磁故障电路模型和Matlab/Simulink棒电源机组仿真模型,最后提出了以导纳测量判据为主判据的棒电源系统失磁保护构成方式。本文还对棒电源失磁保护与低励限制器之间配合进行研究,提出基于导纳平面的失磁保护与低励限制器配合方案并进行了校验;对失磁保护与反时限过流保护配合进行重点研究,提出了失磁保护与反时限过流保护配合方案,并对失磁保护与反时限过流保护动作时间进行校验。最后搭建了国产自并励无刷励磁方式棒电源系统实验样机,对搭建的仿真模型进行校核,并对所提出的失磁保护与低励限制器保护、失磁保护与反时限过流保护配合方案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能够满足配合原则,验证了所提方案的正确性。
二、电流互感器故障使发电机差动保护动作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电流互感器故障使发电机差动保护动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HL-2M装置的300MVA发电机组保护装置(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机组工况简介 |
3 机组保护装置的技术性能 |
4 保护装置的实现 |
4.1 硬软件工作原理 |
4.2 保护内容的实现 |
4.3 装置调试 |
4.4 后台监控 |
5 结论 |
(2)主变差动保护动作分析实例(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概况 |
2 故障现象 |
3 设备检查及问题分析 |
3.1 外部检查 |
3.2 内部检查 |
3.3 定值比对 |
3.4 检查1号主变高压侧电流互感器及引出线 |
3.5 检查主变压器主保护单元 |
4 处理措施 |
5 结 语 |
(3)有色冶炼企业余热发电机组的继电保护配置及整定计算实例(论文提纲范文)
1 汽轮发电机故障和不正常工作状态及相应的保护配置 |
1.1 余热发电的汽轮发电机可能发生的故障及相对应的保护配置 |
1.1.1 发电机定子绕组相间短路 |
1.1.2 发电机定子绕组匝间短路 |
1.1.3 发电机定子绕组单相接地 |
1.1.4 转子一点接地,转子两点接地 |
1.1.5 发电机失磁 |
1.2 汽轮发电机的不正常工作状态及相应的保护配置 |
2 工程实例 |
2.1 继电保护配置 |
2.2 继电保护整定 |
2.2.1 相关参数准备 |
2.2.2 保护整定计算 |
2.2.2.1 主保护整定 |
2.2.2.2 后备保护整定 |
2.2.2.3 零序电流保护 |
2.2.2.4 过电压保护 |
2.2.2.5 低电压保护 |
2.2.2.6 失磁保护 |
2.2.2.7 接地保护 |
(1)转子一点接地 |
(2)转子两点接地 |
(3)定子一点接地(基波零序电压) |
2.2.2.8 频率积累保护 |
2.2.2.9 逆功率保护 |
(1)逆功率保护动作功率整定 |
(2)延时整定 |
3 结束语 |
(4)和应涌流导致相邻机组差动保护误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现场情况 |
2 原因分析 |
2.1 机组差动保护回路排查分析 |
2.2 机组差动电流互感器排查分析 |
2.3 变压器和应涌流分析 |
2.4 故障原因 |
3 暴露出的问题 |
4 改进及防范措施 |
(5)一起与差动保护有关的相电压不平衡故障的分析与排除(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故障情况 |
2 系统的组成 |
3 交流发电机系统的电压调节 |
4 系统的差动保护 |
5 进一步故障排查 |
6 总结及建议 |
(6)丰满水电站重建工程发电机主保护配置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发电机内部故障的类型和数量 |
2 发电机主保护方案灵敏度分析 |
2.1 差动保护的故障反应能力分析 |
2.2 典型故障特征及灵敏度分析 |
3 发电机主保护配置方案的选择及优化 |
3.1 主保护配置方案的原则 |
3.2 纵、横差保护配置方案的选择 |
3.3 定、转子接地保护配置方案的优化 |
4 继电保护装置用TA的选型方案 |
4.1 零序横差TA的选型 |
4.2 机端和中性点侧分支TA的选型 |
5 结束语 |
(7)变压器复杂和应涌流机理及其识别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和应涌流机理 |
1.2.2 和应涌流对保护影响 |
1.2.3 和应涌流的识别 |
1.3 论文主要内容及章节安排 |
2 复杂和应涌流机理研究 |
2.1 引言 |
2.2 和应涌流产生模型分析 |
2.3 和应涌流机理 |
2.3.1 和应涌流机理 |
2.3.2 复杂和应涌流机理 |
2.4 本章小结 |
3 和应涌流与故障电流建模及误动实例分析 |
3.1 引言 |
3.2 基于PSCAD/EMTDC的复杂和应涌流建模 |
3.2.1 PSCAD/EMTDC简介 |
3.2.2 复杂和应涌流模型 |
3.3 变压器内部故障电流建模及仿真 |
3.3.1 变压器相间故障及接地故障 |
3.3.2 变压器匝间故障 |
3.4 复杂和应涌流影响因素 |
3.4.1 合闸角 |
3.4.2 剩磁 |
3.4.3 系统阻抗 |
3.5 误动实例分析 |
3.5.1 实例分析1 |
3.5.2 实例分析2 |
3.6 本章小结 |
4 基于小波包和WOA-KELM的和应涌流识别研究 |
4.1 引言 |
4.2 相关理论 |
4.2.1 小波包变换 |
4.2.2 核极限学习机(KELM) |
4.2.3 鲸鱼优化算法(WOA) |
4.3 特征提取 |
4.4 WOA-KELM模型和应涌流识别 |
4.4.1 WOA-KELM模型 |
4.4.2 识别验证 |
4.5 与其它识别模型对比 |
4.6 本章小节 |
5 结论和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8)水电站发电机差动保护误动作故障分析及应对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 概况 |
2 发电机保护配置 |
3 故障现象 |
4 原因分析 |
4.1 设备检查及试验 |
4.2 保护动作原因分析 |
5 应对措施 |
6 结语 |
(9)计及剩磁的保护用电流互感器饱和特性研究及基于磁通门理论的快速在线剩磁检测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电流互感器的概述及分类 |
1.3 国内外关于电流互感器的研究技术现状 |
1.3.1 电流互感器建模研究现状 |
1.3.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3.3 铁芯剩磁检测工作的研究现状 |
1.4 论文的主要工作和内容安排 |
第2章 电流互感器的传变特性 |
2.1 电流互感器的传变特性 |
2.2 电流互感器的暂态特性 |
2.3 电流互感器的饱和特性 |
2.3.1 CT的饱和分类 |
2.3.2 CT的饱和成因及危害 |
2.3.3 CT的饱和电流的特征 |
2.3.4 CT的暂态饱和过程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保护用电流互感器铁芯饱和现象的仿真与分析 |
3.1 基于EMTP-RV的保护用电流互感器非线性模型的搭建 |
3.1.1 基于单值磁化特性的保护用CT静态模型 |
3.1.2 基于磁滞回线的保护用CT动态模型 |
3.2 稳态饱和仿真 |
3.3 暂态饱和仿真 |
3.3.1 合闸角 |
3.3.2 故障电流 |
3.3.3 一次系统时间常数 |
3.3.4 二次回路阻抗大小及性质 |
3.3.5 电流互感器铁芯中的剩磁 |
3.4 电流互感器的饱和暂态系数 |
3.4.1 公式推导 |
3.4.2 基于Matlab的多因素定量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磁通门理论的电流互感器剩磁检测策略 |
4.1 磁通门理论与数据预处理 |
4.1.1 磁通门公式推导 |
4.1.2 磁通门理论在本文中的应用 |
4.1.3 数据预处理 |
4.2 单机-无穷大双电源模型 |
4.3 不同剩磁情形下的案例仿真 |
4.3.1 当剩磁百分比为+70% ,无一次侧电流 |
4.3.2 当剩磁百分比为+70% ,有一次侧电流 |
4.3.3 当剩磁百分比为-30% ,有一次侧电流 |
4.3.4 当剩磁百分比为-30% ,无一次侧电流 |
4.4 误差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剩磁检测策略的优化 |
5.1 方波激励的磁通门公式推导 |
5.2 方波生成拓扑搭建 |
5.3 数据预处理 |
5.4 案例仿真 |
5.4.1 当剩磁百分比为-45% ,无一次侧电流 |
5.4.2 当剩磁百分比为-45% ,有一次侧电流 |
5.4.3 当剩磁百分比为+10% ,无一次侧电流 |
5.4.4 当剩磁百分比为+10% ,有一次侧电流 |
5.5 频率偏移的影响 |
5.5.1 频率上偏 |
5.5.2 频率下移 |
5.6 幅值偏移的影响 |
5.6.1 电压等级上浮 |
5.6.2 电压等级下降 |
5.7 误差分析 |
5.8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10)核电站棒电源继电保护系统的分析优化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2.1 国内外棒电源系统及其继电保护研究 |
1.2.2 继电保护原理研究 |
1.2.3 当前棒电源系统继电保护存在的问题 |
1.3 本文主要研究目的及主要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棒电源继电保护系统总体方案 |
2.1 棒电源系统工作原理 |
2.1.1 棒电源系统功能和特点 |
2.1.2 国产控制棒电源系统 |
2.2 棒电源系统保护配置研究 |
2.2.1 当前棒电源系统继电保护配置情况 |
2.2.1.1 发电机保护配置 |
2.2.1.2 公共母线保护配置 |
2.2.1.3 二次测量设备保护配置 |
2.2.2 棒电源系统继电保护配置及出口方式 |
2.2.3 棒电源系统继电保护保护配置图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棒电源机组发电机失磁故障研究 |
3.1 棒电源机组发电机励磁系统 |
3.1.1 发电机励磁系统的作用 |
3.1.2 棒电源系统励磁方式 |
3.2 发电机失磁阻抗测量动作判据 |
3.2.1 失磁过程机端测量阻抗变化特性 |
3.2.2 阻抗测量动作判据 |
3.3 双机失磁故障电路模型 |
3.4 棒电源系统仿真模型 |
3.4.1 仿真模型参数 |
3.4.2 仿真模型建立 |
3.5 双机并列运行失磁故障动态响应仿真分析 |
3.5.1 空载一台机突然全部失磁 |
3.5.2 额定负载一台机突然全部失磁 |
3.5.3 最大负载一台机突然全部失磁 |
3.5.4 结论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棒电源系统失磁保护与过流保护研究 |
4.1 失磁保护导纳测量动作判据 |
4.1.1 发电机运行极限图 |
4.1.2 导纳测量原理 |
4.1.3 失磁保护导纳动作判据 |
4.1.4 失磁保护整定计算 |
4.1.5 失磁故障保护仿真 |
4.1.6 棒电源系统失磁保护构成方式 |
4.2 失磁保护与低励限制器配合分析 |
4.2.1 低励限制原理 |
4.2.2 失磁保护与低励限制配合分析 |
4.2.3 失磁保护与低励限制配合校验 |
4.3 反时限过流保护研究 |
4.3.1 反时限过流保护原理 |
4.3.2 两相出口短路故障仿真 |
4.3.2.1 空载出口两相短路 |
4.3.2.2 额定负载出口两相短路 |
4.3.2.3 最大负载出口两相短路 |
4.3.2.4 结论 |
4.3.3 三相出口短路故障仿真 |
4.3.3.1 空载出口三相短路 |
4.3.3.2 额定负载出口三相短路 |
4.3.3.3 最大负载出口三相短路 |
4.3.3.4 结论 |
4.4 过流保护与失磁保护配合分析 |
4.4.1 反时限过流保护整定计算 |
4.4.2 反时限过流保护整定计算校验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棒电源系统实验样机设计及实验分析 |
5.1 棒电源系统实验样机设计 |
5.2 仿真模型校核 |
5.2.1 空载特性校核 |
5.2.2 空载一台机突然全部失磁故障波形对比 |
5.2.3 额定负载一台机突然全部失磁故障波形对比 |
5.2.4 模型校核结论 |
5.3 继电保护验证 |
5.3.1 失磁保护与低励限制器保护配合实验 |
5.3.2 失磁保护与反时限过流保护配合实验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他成果 |
四、电流互感器故障使发电机差动保护动作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HL-2M装置的300MVA发电机组保护装置[J]. 康莉,胡浩天,徐丽荣,李华俊,李维斌,任岷.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2021(S2)
- [2]主变差动保护动作分析实例[J]. 杨锐,买正中. 中国水能及电气化, 2021(10)
- [3]有色冶炼企业余热发电机组的继电保护配置及整定计算实例[J]. 卞海林. 有色设备, 2021(05)
- [4]和应涌流导致相邻机组差动保护误动分析[J]. 李熙彬. 电世界, 2021(10)
- [5]一起与差动保护有关的相电压不平衡故障的分析与排除[J]. 陈海牛,陈池礼,卓伟伟. 航空维修与工程, 2021(08)
- [6]丰满水电站重建工程发电机主保护配置方案研究[J]. 王振羽,罗胤,万君,宋明钰,曹永闯,赵颖. 水电与抽水蓄能, 2021(04)
- [7]变压器复杂和应涌流机理及其识别方法研究[D]. 付泽宇.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8]水电站发电机差动保护误动作故障分析及应对措施[J]. 施森森. 福建水力发电, 2021(01)
- [9]计及剩磁的保护用电流互感器饱和特性研究及基于磁通门理论的快速在线剩磁检测策略[D]. 王雨霏. 浙江大学, 2021
- [10]核电站棒电源继电保护系统的分析优化及研究[D]. 刘金豆. 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20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