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

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

一、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肠内营养支持疗法的应用与护理(论文文献综述)

周文杰,阳晓丽,李斌,何昭好,邢树平,张和妹[1](2022)在《不同喂养方式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肠内营养并发症影响的Meta分析》文中认为目的系统评价胃内喂养和肠内喂养的方式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肠内营养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检索万方、CNKI、维普数据库、CBM、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Wiley Online Library数据库以及中国、美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号中有关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胃内喂养与肠内喂养所致并发症的随机对照实验研究,语言限制为中文和英文,检索年限为建库至2021年3月7日。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及质量评价,对最终纳入的文献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5篇RCT文献,共计1234例研究对象。Meta分析结果显示:肠内喂养组比胃内喂养组在肺部感染发生率[RR=2.00, 95%CI(1.58,2.51), P<0.01]、误吸发生率[RR=2.69,95%CI(1.67,4.34), P<0.01]、腹胀发生率[RR=1.98, 95%CI(1.10,3.58), P<0.05]、消化道出血发生率[RR=1.48,95%CI(1.05,2.08), P<0.05]、反流呕吐发生率[RR=4.15, 95%CI(2.77,6.20), P<0.01]、胃潴留发生率[RR=2.32,95%CI(1.61,3.36), P<0.01]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肠内喂养组较胃内喂养组具有更低的肠内营养并发症,仅腹泻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RR=1.28,95%CI(0.94,1.74),P>0.05]。结论针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可以优先考虑使用肠内喂养的方式实施肠内营养,以降低患者肺部感染、误吸、腹胀、消化道出血、返流呕吐、胃潴留的发生率。

张茜,李璇[2](2021)在《精细化肠内营养与血糖管理方案在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应激性高血糖病人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探讨精细化肠内营养与血糖管理方案在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应激性高血糖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2月在我院神经外科监护室住院并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的重型颅脑损伤病人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对照组采用常规血糖控制方案,观察组实施精细化肠内营养与血糖管理方案,比较两组病人血糖管理质量、营养状况、住院天数、感染发生率及病死率的差异。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病人血糖异常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各项营养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病人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精细化肠内营养与血糖管理方案可有效改善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应激性高血糖病人营养状况,减少血糖波动,缩短住院时间。

张佳慧[3](2021)在《肠内营养护理指引在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护理中的有效性应用价值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研究肠内营养护理指引在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护理中的有效性应用价值。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从本院2019-12~2020-11期间随机抽取的重型颅脑损伤病人74例分为两组,对照组37例予以肠外营养为主的支持,观察组37例实施肠内营养护理指引。将两组的营养值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进行比对。结果:观察组病人干预后的前白蛋白、总白蛋白以及血红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肠内营养护理指引有助于恢复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机体营养状况,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升满意度。

崔小丽,宋春蒙[4](2021)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肠内营养干预中应用鼻胃管与螺旋型鼻肠管的效果对比及安全性评价》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系统评价鼻胃管与螺旋型鼻肠管应用在重型颅脑损伤行早期肠内营养干预患者中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8年10月—2020年10月本院收治的10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掷币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鼻胃管早期肠内营养,观察组给予螺旋型鼻肠管早期肠内营养,两组患者均持续干预一周,治疗7 d后对比两组患者的营养状态、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评分、意识恢复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7 d后,观察组患者营养状态指标中的上臂肌围(AMC),血清白蛋白(ALB),血清总蛋白(TP)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PACHEⅡ评分及患者意识恢复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CS评分较对照组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较对照组患者有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早期肠内营养干预中应用螺旋型鼻肠管效果优于鼻胃管,能够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提升患者的健康水平,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余强,刘巧梅,赵丽萍,罗征,徐灿[5](2021)在《基于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优化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肠内营养输注流程的研究》文中认为目的 :运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Health 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HFMEA)优化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肠内营养输注流程并分析其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7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实施常规肠内营养输注流程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31例作为对照组,另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实施HFMEA模式优化肠内营养输注流程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45例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危险值(RiskPriority Number,RPN)、喂养不耐受症状及营养指标。结果 :流程优化后观察组RPN值、喂养不耐受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第4天、第7天和第10天血清总蛋白、白蛋白、转铁蛋白、前白蛋白和总淋巴细胞计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HFMEA能有效筛查影响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肠内营养输注的失效风险,并构建针对性优化流程,联合多科室医疗资源,有效减少了患者喂养不耐受发生率,提高了肠内营养输注效果和护理质量,整体改善了患者的营养状况和临床结局。

戴竹泉,嵇朝晖,潘慧斌,邹晓月,费振海,傅恺[6](2021)在《早期肠内营养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炎症反应和胃肠道功能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炎症反应和胃肠道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2月至2019年6月期间本院接受治疗的85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2)与观察组(n=43)。对照组采用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序贯支持疗法,观察组采用早期肠内营养。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炎症指标及氧代谢指标,并对比两组患者胃肠道功能相关指标,同时记录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动脉血氧分压(PaO2)、氧输送量(DO2)、组织吸氧量(VO2)、氧摄取率(O2ER)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9.3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治疗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效果良好,利于减轻患者炎症反应,改善胃肠道功能及氧代谢障碍,同时可减少并发症。

黄春琴,陈燕,刘娇,李深誉[7](2021)在《思维导图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肠内营养管理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探讨思维导图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肠内营养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桂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2019年6月至2021年2月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84例作为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为42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思维导图方式进行干预。比较干预后两组患者的干预效果、血清生化指标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体质量、上臂中点处肌围(AMC)、三头肌皮皱褶厚度(TSF)、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蛋白(TP)、前白蛋白(PA)、血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思维导图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肠内营养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显着,能有效改善患者的机体营养状况,提高其恢复水平。

李娜[8](2021)在《重症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喂养不耐受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文中指出目的调查分析重症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喂养不耐受现状及影响因素,为重症医护人员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严格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采用便利抽样法连续性抽取2019年9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在兰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综合ICU和神经科ICU内实施早期肠内营养的重症脑卒中和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自行编制的重症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喂养不耐受影响因素调查表(Cronbach’sα系数为0.855)调查分析开始肠内营养72h内喂养不耐受的发生情况。利用Epi Data 3.1、SPSS 25.0软件分别进行数据录入和统计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2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将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差异(P≤0.05)的6个影响因素作为自变量,以发生喂养不耐受作为因变量,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1)重症神经系统疾病患者一般资料:最终共纳入实施早期肠内营养的重症神经系统疾病患者166例,其中重症脑卒中134例,重症颅脑损伤32例,女性49例,男性117例,166例患者年龄分布在22~89岁,平均年龄为(57.94±1.27)岁,体质量指数为(22.92±0.29),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为(16.64±0.52),序贯器官衰竭评分为(7.83±0.26),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为(8.78±0.31)。(2)喂养不耐受的发生率:重症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喂养不耐受的发生率为46.38%。胃肠道症状中,腹泻发生率最高,为35.54%,其他依次为:便秘(22.29%),呕吐(6.02%),腹胀(4.82%)和胃残余量过高(1.20%);肠内营养中断的发生率为86.75%,中断的主要原因是胃肠道症状,发生率为47.59%,其次为手术(6.63%),检查(1.20%),抢救(0.60%)和康复锻炼(1.81%);能量摄入不足20kcal/kg/d的发生率为84.94%。(3)单因素分析结果:性别,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肠内营养中断时间,机械通气,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和血清白蛋白<25g/L与重症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喂养不耐受有关(P≤0.05)。(4)多因素分析结果:使用血管活性药物[OR=3.22,95%Cl(1.51,6.89),P<0.01],性别[OR=2.49,95%Cl(1.21,5.15),P=0.01],血清白蛋白<25g/L[OR=0.17,95%Cl(0.03,0.97),P=0.04]和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OR=0.89,95%Cl(0.72,0.96),P=0.01]是重症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喂养不耐受的危险因素。结论重症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喂养不耐受发生率为46.38%。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性别,血清白蛋白<25g/L和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是重症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喂养不耐受的危险因素。未来的研究中需要更好地了解重症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喂养不耐受的发生机制,以确定喂养不耐受的干预方案。

牟静静,刘丽,赵晓苏[9](2021)在《序贯性营养在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护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序贯性营养的概述、实施方案、干预效果等方面综述其在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护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以期为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营养干预提供借鉴。

房玉丽[10](2020)在《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常用治疗与护理措施对喂养不耐受发生影响的调查研究》文中提出重型颅脑损伤(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STBI)病人早期开展肠内营养对其营养状况、机体恢复和预后均具有重要意义[1]。然而,STBI病人因中枢神经系统受损、创伤应激等因素,可直接造成其胃肠道的吸收、屏障以及动力功能发生障碍[2-4]。加之救治需要,此类病人临床上常会给予镇痛、镇静、脱水、机械通气等治疗,可进一步影响其胃肠动力或吸收功能,致使喂养不耐受(Feeding intolerance,FI)发生率显着高于其他严重创伤病人。为改善STBI病人胃肠功能障碍,降低FI发生率,促进肠内营养的顺利实施,目前,临床上已采取了多种改善STBI病人胃肠功能、防治FI发生的治疗与护理策略,虽然已使发生率有了一定程度下降,但依然处于较高水平。通过文献分析和临床调研发现,关于临床常用治疗、护理措施对STBI病人FI发生影响的研究尚十分有限,而关注各项改善STBI病人胃肠功能的措施及其对FI防治效果的对比研究更为少见。为此,明确临床常用治疗、护理措施对STBI病人FI发生的影响,探究有效的FI预防策略,对促进STBI病人肠内营养的早期顺利实施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拟从常用治疗与护理措施对STBI病人肠内营养耐受性的影响着手,明确临床常用治疗、护理措施对STBI病人喂养不耐受发生的保护因素和危险因素;了解分析目前国内临床FI预防措施的应用现状,为进一步探究有效的FI预防策略,优化临床的预防方案奠定基础。研究目的:本研究拟通过回顾性研究和横断面调查,探析常用治疗、护理措施对于STBI病人FI发生的影响,明确这些措施于FI的保护因素和危险因素,了解国内预防FI措施的应用现状,为进一步探明有效的临床措施,提高STBI病人喂养耐受性,促进肠内营养的早期顺利实施提供研究证据。研究方法:1.常用治疗与护理措施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喂养不耐受影响的回顾性研究研究一:常用治疗与护理措施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喂养不耐受发生的影响通过电子病历系统及重症监护系统,采集STBI病人6年的病历资料。选取2013.3-2019.3重庆市某三甲医院综合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住院治疗的STBI病人324例,根据纳入排除标准,排除187例不符合标准的病人后,有137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本阶段研究。按实施肠内营养之日起至第5日是否发生FI分为耐受组和不耐受组,对15项常用治疗、护理措施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临床常用治疗、护理措施对STBI病人FI发生的影响,明确危险及保护因素。研究二:预防性应用促动力药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喂养不耐受的影响按实施肠内营养之日起至第5日是否应用研究一结果中发现的保护因素--促动力药,对137例STBI病人进行分组,排除20例治疗性用促动力药的病例后,以预防性应用促动力药的病人作为预防组,以未使用促动力药的病人作为对照组。并依据研究一结果中影响病人胃肠功能的其它措施进行组间配对,以减少临床措施对观察指标的影响。比较两组病人肠内营养FI发生情况。主要观察指标为FI发生率,次要观察指标为便秘、腹泻、胃潴留、腹胀、呕吐等FI主要临床症状的发生率及大便情况。2.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喂养不耐受预防措施应用现状的横断面调查利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通过自行设计问卷调查全国综合ICU/神经外科ICU(NICU)对STBI病人肠内营养FI预防措施的应用情况。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我国二级甲等及以上综合医院,通过问卷星网站完成问卷录入、发放及数据收集工作。运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分析预防措施临床应用现状。研究结果:1.常用治疗与护理措施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喂养不耐受影响的回顾性研究1.1 STBI病人喂养不耐受发生率:总体FI发生率为59.9%,其中发生率为前三位的胃肠道症状分别是便秘(35.4%)、腹泻(24.4%)及胃潴留(17.1%);1.2喂养不耐受影响因素单因素分析:是否使用促动力药、保留灌肠、抑酸剂、脱水剂、镇痛剂5个因素对FI的发生有统计学差异(P<0.05);1.3喂养不耐受影响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使用抑酸剂(OR=4.034,P=0.008,95%CI:1.444-11.268)、镇痛剂(OR=3.976,P=0.005,95%CI:1.516-10.427)是F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预防性应用促动力药(OR=0.202,P=0.000,95%CI:0.089-0.456)是降低FI发生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1.4与未应用促动力药组比较,预防性应用促动力药可显着降低STBI病人FI发生率(P<0.05);改善FI具体症状情况:能有效降低便秘发生率(P<0.05),显着增加自行排便次数(P<0.05),未增加腹泻的发生率(P>0.05);胃潴留、腹胀、呕吐的症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5促动力药联合应用与单一应用对STBI病人FI的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喂养不耐受预防措施应用现状的横断面调查2.1问卷质量与回收情况2.1.1自制的《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相关预防措施应用现状调査》问卷内容效度为0.92;2.1.2共计调查我国89所二级甲等及以上综合医院,回收问卷1109份,有效问卷996份,有效率89.81%。2.2 STBI病人喂养不耐受预防措施应用现况2.2.1医护人员会同时应用量表、病人体症等多种方法判断STBI病人胃肠功能及预测FI的发生;2.2.2医护人员对STBI病人肠内营养应用与管理情况:伤后24-48h起始肠内营养的占61.45%、首日营养液剂量<500ml为50.00%、肠内营养起始应用葡萄糖、温开水等非营养制剂的占65.56%、从鼻胃管摄入营养液占91.16%、营养液采取持续输注为72.89%、肠内营养期间采取抬高病人床头30°-45°达89.46%、以注射器回抽胃残余量占93.67%、每4h监测胃残余量占51.51%、营养液温度在38℃-40℃达65.46%;2.2.3临床常用措施应用率依次为:抑酸剂(84.13%)、益生菌(79.01%)、灌肠(73.59%)、促动力药(73.29%)。研究结论:1.STBI病人实施肠内营养过程中FI发生率较高,主要表现为便秘、腹泻及胃潴留;2.常用治疗措施可影响STBI病人FI的发生,其中促动力药预防性应用是减少FI发生的独立保护因素,使用抑酸剂、镇痛剂是独立危险因素;3.促动力药能预防STBI病人FI的发生,降低便秘发生率,促进其自主排便功能的恢复;4.目前国内临床采取的改善STBI病人胃肠功能,减少FI发生的常用措施为:伤后24-48h起始肠内营养、首日剂量<500ml、起始给予葡萄糖、温开水等非营养制剂、鼻胃管摄入营养液、持续泵注输入、肠内营养期间床头抬高30°-45°、营养液温度在38℃-40℃、应用促动力药、灌肠、益生菌及抑酸剂等。

二、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肠内营养支持疗法的应用与护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肠内营养支持疗法的应用与护理(论文提纲范文)

(1)不同喂养方式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肠内营养并发症影响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纳入和排除标准
        1.1.1 纳入标准
        1.1.2 排除标准
    1.2 文献检索策略
    1.3 文献筛选
    1.4 文献质量评价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文献检索结果
    2.2 文献质量评价结果
    2.3 Meta分析结果
        2.3.1 肺部感染发生率
        2.3.2 误吸发生率
        2.3.3 腹胀发生率
        2.3.4 腹泻发生率
        2.3.5 消化道出血发生率
        2.3.6 反流呕吐发生率
        2.3.7 胃潴留发生率
    2.4 敏感性分析
    2.5 发表偏倚分析
3 讨论
    3.1 胃内喂养与肠内喂养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肠内营养并发症的比较
    3.2 本研究的局限性
4 小结

(2)精细化肠内营养与血糖管理方案在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应激性高血糖病人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护理干预
        1.2.2 观察指标
    1.3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肠内营养治疗前及治疗7 d后营养指标及急性生理功能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比较
    2.2 两组病人血糖管理质量比较
    2.3 干预后两组病人空腹血糖、住院时间、医院感染率及病死率比较
3 讨论
    3.1 精细化肠内营养和血糖管理方案的优势
    3.2 精细化肠内营养和血糖管理方案的临床应用效果
4 小结

(3)肠内营养护理指引在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护理中的有效性应用价值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1.4 统计学处理
2 实验结果
    2.1 营养指标
    2.2 并发症发生情况
    2.3 护理满意度
3 讨论

(4)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肠内营养干预中应用鼻胃管与螺旋型鼻肠管的效果对比及安全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2.方法:
    3.观察指标:
    4.统计学处理:
二、结果
    1.两组患者基本情况比较:
    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营养指标比较:
    3.两组患者病情程度比较:
    4.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5)基于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优化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肠内营养输注流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干预方法
        1.2.1 对照组干预方法
        1.2.2 观察组干预方法
        1.2.2. 1 拟定主题
        1.2.2. 2 组建HFMEA管理团队
        1.2.2. 3 绘制肠内营养输注流程图
        1.2.2. 4 找出潜在原因,进行风险分析
        1.2.2. 5 计算危机值,确定失效原因
        1.2.2. 6 制订肠内营养方案
        1.2.2. 7 制订改进方案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2.2 两组患者RPN值比较
    2.3 两组患者喂养不耐受发生率比较
    2.4 两组患者主要营养指标比较
3 讨论
    3.1 应用HFMEA模型优化肠内营养输注流程可降低RPN值
    3.2 应用HFMEA模型优化肠内营养输注流程能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喂养不耐受发生率
    3.3 应用HFMEA模型优化肠内营养输注流程能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营养状况

(6)早期肠内营养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炎症反应和胃肠道功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3 方法
    1.4 观察指标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症指标比较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氧代谢指标比较
    2.3 两组患者胃肠道功能比较
    2.4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3 讨论

(7)思维导图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肠内营养管理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1.2.2 排除标准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1.3.2 观察组
    1.4 观察指标
    1.5 统计分析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的干预效果比较
    2.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生化指标比较
3 讨 论

(8)重症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喂养不耐受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
    1.4 操作性定义
    1.5 研究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FI的定义及发生率
    2.2 FI与预后
    2.3 FI的影响因素
        2.3.1 患者因素
        2.3.2 药物
        2.3.3 低蛋白血症
        2.3.4 临床治疗方式
        2.3.5 EN实施
        2.3.6 出入量平衡
        2.3.7 高热
        2.3.8 监测GRV
        2.3.9 炎症
    2.4 危重症患者FI的监测
        2.4.1 影像学检查
        2.4.2 腹内压
        2.4.3 血清乳酸
        2.4.4 胃肠道功能损伤的生物标记物
    2.5 重症患者FI改善策略
        2.5.1 使用促动力药物
        2.5.2 早期活动
        2.5.3 中医疗法
        2.5.4 EN方案
        2.5.5 改善护士的EN知-信-行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1 研究类型
    3.2 研究对象
        3.2.1 研究样本
        3.2.2 样本量估计
        3.2.3 纳入与排除标准
    3.3 EN方案
        3.3.1 EN风险筛查
        3.3.2 营养目标估算
        3.3.3 EN实施
        3.3.4 EN制剂
        3.3.5 FI判断标准
    3.4 主要观察指标
        3.4.1 年龄,性别。
        3.4.2 临床资料
    3.5 研究工具
        3.5.1 FI 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见附录一)
        3.5.2 营养风险筛查(Nutrition risk screening,NRS 2002)(见附录二)
        3.5.3 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lasgow Coma Scale,GCS)(见附录三)
        3.5.4 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SOFA)(见附录四)
        3.5.5 急性生理慢性健康评分(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Evaluation Scoring System,APACHE Ⅱ)(见附录五)
    3.6 资料收集方法
    3.7 数据录入与统计分析
        3.7.1 数据录入
        3.7.2 统计分析
    3.8 伦理原则
    3.9 质量控制
        3.9.1 设计阶段控制
        3.9.2 资料来源控制
        3.9.3 专业技术控制
        3.9.4 资料录入控制
第四章 研究结果
    4.1 重症神经系统疾病患者一般资料
    4.2 重症神经系统疾病患者FI现状
    4.3 重症神经系统疾病患者FI的单因素分析
        4.3.1 社会人口学因素
        4.3.2 营养状况
        4.3.3 疾病严重程度
        4.3.4 EN实施情况
        4.3.5 临床治疗方式
        4.3.6 使用药物
        4.3.7 其他因素
    4.4 共线性诊断
    4.5 重症神经系统疾病患者FI的多因素分析
第五章 讨论
    5.1 重症神经系统疾病患者FI现状分析
        5.1.1 重症神经系统疾病患者FI发生率
        5.1.2 重症神经系统疾病患者胃肠道症状
        5.1.3 重症神经系统疾病患者EN中断
        5.1.4 重症神经系统疾病患者能量摄入
    5.2 重症神经系统疾病患者FI的影响因素分析
        5.2.1 应密切观察男性患者是否发生FI
        5.2.2 营养状况对FI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
        5.2.3 GCS评分越低,越易发生FI
        5.2.4 减少EN中断,改善FI
        5.2.5 使用机械通气与FI有关
        5.2.6 应重点关注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患者的FI
        5.2.7 使用营养管输注中等剂量的钾制剂可能不会增加FI
第六章 结论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意义及局限性
        6.2.1 研究意义
        6.2.2 局限性
    6.3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常用治疗与护理措施对喂养不耐受发生影响的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写览表
英文摘要
中文摘要
第一部分 前言
    1.1 选题缘由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 概念界定
    1.5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图
第二部分 常用治疗与护理措施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喂养不耐受影响的回顾性研究
    2.1 研究一常用治疗与护理措施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喂养不耐受发生的影响
        2.1.1 研究目的
        2.1.2 研究对象
        2.1.3 研究方法
        2.1.4 研究结果
        2.1.5 讨论
    2.2 研究二预防性应用促动力药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喂养不耐受的影响
        2.2.1 研究目的
        2.2.2 研究对象
        2.2.3 研究方法
        2.2.4 研究结果
        2.2.5 讨论
第三部分 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喂养不耐受预防措施应用现状的横断面调查
    3.1 调查目的
    3.2 调查问卷研制
    3.3 实施调查
    3.4 质量控制
    3.5 调查结果
    3.6 讨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相关防治措施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硕士期间撰写与发表的文章
致谢

四、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肠内营养支持疗法的应用与护理(论文参考文献)

  • [1]不同喂养方式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肠内营养并发症影响的Meta分析[J]. 周文杰,阳晓丽,李斌,何昭好,邢树平,张和妹.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2(01)
  • [2]精细化肠内营养与血糖管理方案在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应激性高血糖病人中的应用研究[J]. 张茜,李璇. 护理研究, 2021(24)
  • [3]肠内营养护理指引在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护理中的有效性应用价值分析[J]. 张佳慧. 疾病监测与控制, 2021(06)
  • [4]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肠内营养干预中应用鼻胃管与螺旋型鼻肠管的效果对比及安全性评价[J]. 崔小丽,宋春蒙.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1(17)
  • [5]基于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优化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肠内营养输注流程的研究[J]. 余强,刘巧梅,赵丽萍,罗征,徐灿. 中国护理管理, 2021(07)
  • [6]早期肠内营养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炎症反应和胃肠道功能的影响[J]. 戴竹泉,嵇朝晖,潘慧斌,邹晓月,费振海,傅恺. 中国现代医生, 2021(19)
  • [7]思维导图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肠内营养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 黄春琴,陈燕,刘娇,李深誉.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1(12)
  • [8]重症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喂养不耐受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D]. 李娜. 兰州大学, 2021(11)
  • [9]序贯性营养在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护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 牟静静,刘丽,赵晓苏. 护理研究, 2021(04)
  • [10]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常用治疗与护理措施对喂养不耐受发生影响的调查研究[D]. 房玉丽.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