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腰井子羊草草原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现状及其能值估算(论文文献综述)
王春晶[1](2017)在《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野生植物地理分布格局及优先保护》文中研究表明为了提高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野生植物保护体系的有效性,适应气候变化对野生植物保护的影响,本研究针对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野生植物地理分布格局进行系统的空间分析,同时对野生植物进行优先保护规划,分析保护空缺地区。研究主要提出三个科学问题:1)探究中国野生植物多样性空间分布格局及其驱动因子;2)确定气候变化对中国自然保护区内野生植物分布格局的潜在影响;3)在气候变化背景下规划中国野生植物优先保护地及保护空缺分析。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主要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物种分布模型及保护规划软件等研究方法,收集大量的文献资料,基于不同的野生植物保护层次(维管束植物、森林群落优势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外来入侵植物),在气候变化背景下对中国野生植物保护体系进行详细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中国野生植物多样性丰富的地区主要包括中国中南、西南等地区,其地理分布格局有着较为明显的纬度和经度地带性。植物多样性分布格局与温度和降水密切相关,并且土壤异质性和人类足迹也是地理分布格局的重要驱动因子。本研究建议对中国野生植物应该采取持续高效的环境监测、科学的保护管理、严格限制人类活动等保护和管理措施。尤其要考虑未来气候快速变化对自然保护区内野生植物资源的影响,加强气候监测,构建未来气候变化预警体系。(2)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具有较强热带和亚热带地带性。研究发现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多样性与年平均温度和年降雨量都呈正相关的关系。超过130个自然保护区内的60多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受到了未来气候变化的威胁,其中主要会威胁自然保护区内的国家重点保护乔木植物,建议将气候变化纳入野生植物的保护内容。研究还分析了未来气候变化背景下外来入侵植物在自然保护区内的潜在扩散能力,结果表明外来植物有很大的可能性会入侵中国南方的自然保护区,并且气候变化会促进入侵植物在北方自然保护区中的扩散能力。因此,在气候变化背景下自然保护区外来入侵植物防控是一个全国性的问题,建议在自然保护区内,监测外来植物种群动态,规范自然保护区内及其附近地区的人类活动,严格控制外来入侵植物在自然保护区内引入。(3)中国森林群落优势种的地理分布南边界随着气候的变化,有向高纬度或高海拔地区移动的趋势。在气候变化情景下,规划森林群落优势种优先保护地,发现其优先保护地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南方、西南和东北地区。现存的自然保护区与优先保护地的重合比例在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和针叶林分别为87.8%、95.7%和80.4%,存在保护空缺。需要加强下列地区和植被型组的保护区建设:西藏、四川、云南的针叶林;黑龙江、辽宁、吉林、内蒙古的针阔叶混交林;贵州、广西、湖南、云南、四川的阔叶林。建议自然保护区管理和建设应该针对不同植被型组的森林优势种制定不同的管理策略。(4)中国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的优先保护地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南方地区,其中福建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湖南省、浙江省和贵州省对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的保护潜力很高,在优先保护地内,具有较高药用、材料和科研价值的植物主要受到过度开发与利用的威胁;国家重点保护蕨类植物优先保护等级较高的区域主要分布在中国南方地区,保护能力强的区域更可能出现在温度季节性变化较小的地区。中国南方地区的自然保护区对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保护能力仍然不足。研究建议要在现有保护区内对气候变化不敏感的地区建立保护小区或者扩大自然保护区面积,覆盖国家重点保护植物优先保护等级较高的区域。(5)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主要分布在年平均温度较高、温度季节性变化较小的地区。120种极小种群植物共分布在全国247个县。具有较高保护价值的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如科研价值和观赏价值,主要受到过度开发和利用、生境片断化和野外种群过小的威胁,并且这些植物大多生长在阔叶林和灌丛中。研究发现包括平南县、灵山县、峨眉山市、西昌市、磐石市、三江侗族自治县等29个市(县)存在保护空缺,需要加强有针对性的自然保护小区或保护区建设。对于年平均温度较高、温度季节性变化较小的地区(中国的南部方地区),也就是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的优先保护区域,应加强气候变化的环境监测。
国常宁[2](2015)在《基于边际机会成本定价的闽江流域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价值评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而科学合理的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价格体系则能够有效促进该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持续利用,并为环境经济政策制定和宏观经济决策提供重要的理论和现实依据,因此对其的价值评估已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热点问题。目前对于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的价值评估研究主要集中于价值分类、评估技术选择及具体区域测算等方面,但对其定价的理论基础较少涉猎,对其定价方法也缺乏系统化研究,更未能建立相应的全面客观的价值评估体系。为此,本文综合运用林业经济学、生态经济学、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等多学科知识,以复杂系统的综合集成法为主要原则,采取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在充分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边际机会成本定价理论及其构成、定价方法比较与模型设定等一系列内容进行了深入剖析,通过系统化研究,初步形成了一套相对完整的基于边际机会成本的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定价理论并建立了较为完备的价值评估体系。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的价值评估除了要以相应的经济学原理作为基础之外,还要依托全社会保护意识的培养,价值观念的及时转变及统计口径的适时调整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否则就难以达到预期的目标。基于此,本文首先对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的概念进行了清晰地界定,介绍了其内涵、特性及在我国的分布特点,重点探讨了不同视角下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价值的分类标准,剖析了我国现行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价格扭曲现象的现状,阐述了定价过程中的种种分歧及其深层次原因,并提出完善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价格构成、构建健全市场价格体系的具体思路。一直以来,由于传统的资源价值观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森林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并由此带来了一系列负面影响,因此本文就重新开展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定价的理论基础进行了详细分析,应用价值与价格理论探讨了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价值在经济学上的真正含义,运用公共产品理论、外部效应理论分析了以外部成本内部化实现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有效配置与合理利用的具体原理,深入剖析了该资源开发利用中的市场失灵与政策失灵,并就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良性互动关系进行了深刻阐述。本文认为为保障经济与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建立统一完善的资源市场定价机制,并通过价格手段来引导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在对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价值分类及相关定价缘由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对现行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定价的主要价值理论进行了比较分析,认为其理论视角和分析层次的差异,使得任何理论都无法单独构筑出统一有效且各方认可的价值评估体系。同时,总结了现有的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定价的主要模型,分析了其各自的优点和不足,对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定价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也进行了系统疏理,并提出了切实有效的改进建议。通过对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特点及其基础价值理论和定价模型的综合分析,本文着重探讨了将边际机会成本理论应用于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定价中的可行性,全面阐释了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边际机会成本的丰富内涵及其组成部分,并分别从资源再生产、代际均衡及生态环境损失等角度提出了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边际生产成本、边际使用者成本和边际外部成本的具体构成,从而构建出完善可行的价值核算指标体系。根据对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边际机会成本的构成分析,并将经济学和生态学的计量方法有机结合,本文提出了具体的基于边际机会成本的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定价模型,通过引入平均增量成本的概念对边际成本作出广义上的定义,并用将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系统建设期巨大的投资费用平均分摊到每年所增加的蓄积量上的方式求得边际生产成本;从代际公平的角度出发,用结合了供求关系调整的租金或预期收益资本化法推导出边际使用者成本的计算模型;又从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所造成的生态和社会价值损失的视角重新归纳了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的边际外部成本,通过Logistic模型和因子分析确定造成损失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利用非参数模型计算出相应的平均支付意愿。最后,本文以闽江流域的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基于边际机会成本的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价值评估的实证研究,测算结果为1766.36元/m3(蓄积)。其中,边际生产成本为48.98元/m3(蓄积),边际使用者成本为954.39元/m3(蓄积),边际外部成本为762.99元/m3(蓄积),这既表明了现阶段闽江流域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功能完善、作用巨大,又验证了将边际机会成本方法应用于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价值评估的可行性和合理性。由此可见,本文开展的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价值评估研究,既包括了对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内涵及其价值的全面介绍,又涵盖了对价值与价格理论、公共产品理论、外部效应理论及市场失灵理论等传统的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定价理论基础的深入思考,同时还在此基础上结合边际机会成本理论构建了较为完备的基于边际机会成本的定价方法体系,并结合闽江流域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的具体情况开展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基于边际机会成本的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价值评估体系不但精确高效,而且有助于补充和完善现有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定价理论与方法,并最终促进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的科学配置与合理开发。
石小亮,张颖[3](2014)在《浅述森林生物多样性价值评估》文中指出国内外学术界对森林生物多样性价值评估进行了广泛的研究,这有利于准确核算自然资源环境价值,也有利于更好地保护自然资源环境。结合生物多样性评估的最新研究进展,对生物多样性定义及组成、生物多样性价值的定义及评估方法进行简单阐述。文章对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并提出问题,森林生物多样性是极其复杂的巨系统,依靠当前国际通行研究方法及研究深度还远不能笼统的对其价值做出科学评估,还需做出巨大的调查和研究工作,以文献研究得出价值评估结论有一定局限性,但可为此类评估提供一些参考。
孟祥海[4](2014)在《中国畜牧业环境污染防治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畜牧业取得了显着的发展成就,畜产品总产量和人均产量均大幅增加,畜牧业产值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大幅提高。2010年我国生猪、蛋鸡和奶牛规模化养殖所占比例分别为64.5%、78.8%和46.5%,规模化水平不断提高。畜牧业饲养模式的转变直接导致了我国畜禽粪便排放密度增加、农牧脱节严重,对环境造成严重威胁。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动态更新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畜禽养殖业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量中COD、NH3-N排放量分别是当年工业源排放量的3.23倍、2.3倍,分别占全国污染物排放总量的45%、25%,畜牧业已成为我国环境污染的重要来源。同时,畜牧业还是重要的温室气体排放源,2006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的《畜牧业长长的阴影—环境问题与解决方案》指出,若将畜牧业饲料生产用地及养殖场土地占用引起的土地用途变化考虑在内,按CO2当量计算,全球畜牧业温室气体排放占人类活动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18%,畜牧业已成为造成气候变化的重要威胁。本文从宏观上把握我国畜牧业发展现状,科学量化我国畜牧业氮磷排放对水体、土壤造成的污染和畜牧业全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状况,进一步把握我国畜牧业环境污染的时空特征,分析畜牧业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长期关系;从微观上分析畜禽养殖场开展环境污染防治意愿的影响因素,并选择典型案例剖析养殖场开展污染防治的措施及效益。在此基础上,梳理和评述我国中央和地方现行的畜牧业环境污染防治政策,并借鉴欧美等发达国家的防治经验,提出适于我国畜牧业发展实际的环境污染防治策略,具有良好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为: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动态与述评、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第1、2章),我国畜牧业发展与环境污染时空特征(第3章),我国畜牧业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关系分析(第4章),畜禽养殖场环境污染防治意愿分析:以武汉市为例(第5章),畜禽养殖场环境污染防治个案分析(第6章)和我国畜牧业环境污染防治策略(第7章)。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我国畜牧业在迅速发展的同时,环境污染问题显现。基于环境承载力和生命周期理论的实证分析表明,我国畜牧业环境污染形势严峻,畜牧业氮磷排放造成水体和土壤环境的承载压力超标的同时,畜牧业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呈上升趋势,已成为新的环境污染问题。与改革开放初期相比,我国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显着增强,人均畜禽产品占有量大幅提高,畜禽产品结构逐步优化,形成了区域化的畜禽生产布局,畜禽养殖标准化、规模化水平提高,畜禽良种建设成效显着,已建立起完善的畜牧技术推广体系,畜禽养殖上下游产业链间进一步融合,涌现出广东温氏、中粮肉食、新希望、罗牛山、雏鹰农牧等一系列大型畜禽养殖企业集团,加速了我国畜牧业现代化进程。基于环境承载力理论的实证分析表明:考虑化肥使用和农作物需肥量等因素,1990-2011年22年间我国畜牧业对水体、土壤环境的污染压力总体上呈现出“逐年上升—平稳回落”的两阶段特征。水环境超载已成为各地区畜牧业发展面临的首要环境约束,土壤环境超载次之。2011年,除西藏外我国大陆地区其它省份畜牧业氮磷排放均呈现环境承载超标;经济区划间对比表明:土壤环境承载压力指数从大到小依此为中部、东部、西部和东北地区,水体环境承载压力指数从大到小依此为东部、中部、东北和西部地区;畜牧业区划间对比表明:土壤环境承载压力指数从大到小依此为农区、牧区和农牧交错区,水体环境承载压力指数从大到小依此为农牧交错区、农区和牧区。基于生命周期评价方法的实证分析表明:1990-2011年22年间我国畜牧业全生命周期及各个环节的CO2当量排放量均呈现上升趋势,尤其是畜禽饲养耗能、饲料粮种植、饲料粮运输加工和畜禽屠宰加工环节的增长更为显着,但历年饲料粮运输加工和畜禽屠宰加工环节占畜牧业全生命周期C02当量排放总量的比重均低于1%和0.05%;家畜胃肠道发酵和粪便管理系统环节占畜牧业全生命周期C02当量排放总量的比重呈下降趋势;22年间,反刍家畜的C02当量排放量占55.25%,非反刍畜禽占44.75%。2011年,我国大陆地区内蒙古、辽宁和云南的畜牧业全生命周期CO2排放当量和排放强度均位居全国前10位;西部地区畜牧业全生命周期CO2当量排放量所占比重最大,并且西部地区的排放强度最高;农区畜牧业全生命周期CO2当量排放量占63.88%,牧区占14.07%,但牧区的排放强度最高,农区最低。(2)运用EKC理论验证我国畜牧业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发现:畜牧业对水体和土壤造成的环境污染与人均GDP之间符合倒“U”型曲线关系,且已跨过曲线“拐点”呈良性发展趋势;畜牧业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呈线性下降趋势,与人均GDP之间不符合倒“U”型曲线关系。本文在系统阐述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理论关系的基础上,采用1990-2011年22年间反映我国畜牧业环境污染程度的3项指标:畜禽粪便排放引起的土壤氮素超载量、水环境承载压力指数和畜牧业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在时间序列平稳的前提下,分别对历年人均GDP进行回归分析,验证是否符合EKC曲线。研究表明:畜牧业氮磷排放对土壤和水体造成的环境污染与人均GDP之间符合倒“U”型曲线关系,且已跨过曲线“拐点”呈良性发展趋势;畜牧业全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呈线性下降趋势,与人均GDP之间不符合倒“U”型曲线关系。总体而言,我国畜牧业环境污染随着经济增长已呈现出缓和的趋势。(3)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畜禽养殖场环境污染防治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养殖场养殖规模、土地经营规模、畜禽污染防治经济成本和来自环保部门的监管压力对养殖场开展环境污染防治的概率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武汉市畜牧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是我国畜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选择武汉市作为样本区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2000年后,针对畜牧业发展引发的环境污染问题,武汉市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污染防治政策。本文在梳理武汉市畜牧业发展与环境污染防治政策的基础上,选取武汉市年出栏500头以上的103家猪场为样本,运用二元Logistisc回归模型对养殖场开展环境污染防治的意愿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养殖场养殖规模、土地经营规模、畜禽污染治理经济成本和来自环保部门的监管压力对规模化养殖场开展畜禽污染治理的概率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养殖场决策者年龄、文化程度、养殖年限、近3年效益情况、融资渠道是否畅通、对畜禽污染程度的认知、是否认为畜禽养殖会加剧全球气候变暖、是否因养殖场环保问题影响到与周边村民、村委会或政府的关系对养殖场开展环境污染防治不具有显着影响。(4)采用案例分析方法,研究武汉银河猪场开展环境污染防治的效益,研究表明:武汉银河猪场通过建设大型沼气治污工程、实施土地流转与整理开发、严格规范生猪饲养管理、开展粪污资源化利用和农牧一体化经营,较好地解决了猪场环境污染问题,并构建起种养结合循环农业系统,实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与单纯的生猪养殖相比,该循环农业系统在资源减量化程度、环境承载压力状况、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方面均占优势。(5)提出我国畜牧业环境污染防治策略。结合前文研究结果,梳理和评述我国现行的畜牧业环境污染防治政策,借鉴欧美等发达国家的污染防治经验,充分考虑我国畜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行业特点,统筹兼顾畜牧业发展和环境污染防治两大目标,提出强化畜牧业环境污染防治体系建设,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健全激励机制,完善污染防治技术标准和规范,加强污染防治技术研发、示范和推广,推动污染防治宣传教育和大力推动畜牧业温室气体减排等污染防治策略。本文可能以下有3点创新:(1)研究选题具有新颖性。现有研究多集中于对畜牧业氮磷污染领域的分析,本文将畜牧业氮磷排放和温室气体排放一并纳入畜牧业环境污染的分析框架,运用环境承载理论和生命周期分析方法定量测度我国畜牧业环境污染时空特征,并进一步把握我国畜牧业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长期关系,拓展了既定的研究内容,丰富了现有的研究体系,研究选题具有一定新颖性。(2)研究方法的应用有所创新。在现有的研究中,大多集中于畜牧业氮磷污染所形成的对土壤或水体单个领域污染的风险分析,本文则基于环境承载理论,综合考虑化肥使用、农作物吸收、牧区粪便燃烧等因素,科学测算了我国畜牧业对土壤、水体环境的污染程度及时空特征;与此同时,在对畜牧业温室气体排放研究方面,目前的研究大多侧重于对畜禽饲养和粪便管理系统等直接排放的温室气体的分析,而本文则运用生命周期理论,依据家畜胃肠道发酵、粪便管理系统、畜禽饲养环节耗能、饲料粮种植、饲料粮运输加工和畜禽产品屠宰加工6大环节的调查数据,从全生命周期的角度测算了我国畜牧业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及排放特征,在研究方法上具有一定的创新性。(3)研究内容具有一定创新,获得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在宏观研究层面,基于环境承载力和生命周期理论方法测算我国畜牧业环境污染时空特征,并运用EKC理论验证我国畜牧业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长期关系;在微观研究层面,选择典型区域开展问卷调查,分析畜禽养殖场污染防治意愿的影响因素,并采用典型案例剖析养殖场开展污染防治的措施及效益;在污染防治策略的提出层面,梳理我国现行的畜牧业环境污染防治政策,借鉴国际畜牧业环境污染防治经验,统筹兼顾畜牧业发展和环境污染防治两大目标,提出适于我国国情的畜牧业环境污染防治策略,具有一定创新性。
李敏,周大庆,夏欣,蒋明康[5](2014)在《吉林省自然植被就地保护现状及保护空缺分析》文中认为基于文献和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资料,分析了吉林省自然植被的就地保护现状和保护空缺。结果显示,吉林省自然植被共包含8个植被型组、11个植被型、18个植被亚型、32个群系组以及67个群系。其中,有61个群系分布于自然保护区中,就地保护率达到91.0%,但近50%群系仅在12个保护区中有分布。未受到保护的群系有6个,分别是黄柳(Salix flavida)灌丛、差不嘎蒿(Artemisia halodendron)半灌丛、冰草(Agropyron cristatum)草原、驼绒藜(Ceratoides latens)荒漠、野黑麦(Hordeum brevisubulatum)草甸和川蔓藻(Ruppia rostellata)群落,其主要分布于吉林省西部地区。总体来说,吉林省大部分自然植被都得到了较为全面的保护,但保护力度有待加强。另外,就地保护存在明显保护空缺,亟待通过完善自然保护区网络使其得到有效保护。
李敏[6](2014)在《东北三省自然植被就地保护现状评价》文中研究表明植被作为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是保护生物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东北三省作为一个比较完整的自然地理区域,具有比较特色植被区划。本研究以东北三省自然植被为研究对象,搜集整理有关文献资料,建立东北三省植被类型数据库;将植被有记录分布的自然保护区作为定量指标,通过专家咨询建立自然植被就地保护评价标准,对东北三省自然植被的保护现状进行评价;最后提出该地区植被就地保护的相关建议,以期完善东北三省自然保护区体系,促进生物多样性的有效保护,主要结果和成果如下:(1)东北三省共有植被型组7个,植被型13个,植被亚型22个,群系组46个,群系111个。在自然保护区中有分布的植被型13个,群系101个,即有101个群系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保护,占总数的91.0%。(2)对东北三省有分布的111个群系进行了保护现状评价,其中“有效保护”的群系7个,占所有群系的6.3%;“较好保护”71个,占所有群系的64.0%;“较少保护”23个,占所有群系的20.7%;而“保护状况不明”的有10个,占总数的9.0%。(3)东北三省保护区体系存在明显空缺,有10个群系的保护状况不明。分别为:沙棘灌丛、黄柳灌丛、黄背草、细柄草灌草丛、白草群落、无芒雀麦草甸、光稃茅香草旬、赖草草甸、马蔺草甸、罗布麻草甸和大叶白麻草甸、川蔓藻群落。(4)进一步调整完善自然保护区建设。通过调整、新建保护区等措施尽快覆盖东北三省自然植被保护空缺,切实加强自然保护区管理和科学研究工作。
朱丽[7](2014)在《黄土高原沟壑区两个尺度的农果复合型生态系统能值分析》文中研究表明能值理论和研究方法为生态系统和人类生产活动的评价研究开拓了一条定量研究的新途径,在国际学术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并被广泛应用在生态的(森林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农业生态系统等)、工业的和经济的系统分析及生态经济持续性评价等;研究尺度上涉及全球尺度、国家尺度和地区尺度,还涉及到环境政策和管理及区域人品承载力评估等,甚至具体到基因信息中储存的能值等多方面的研究,产生了较好的应用效果。本研究选取了位于黄土高原沟壑区的洛川和淳化两个自然经济环境不同的农业子系统,果业子系统和农果复合系统作为研究对象,并选取两个有代表性的典型村,西坡村和南安善村,通过农户调查和调查所在地农业局、果业局和气象局收集的数据,借鉴参考其他相关研究模式的同时,相应的扩大了该地区能值投入产出结构的深度和广度。分别对比研究了2008年和2011年两个年度黄土高原中南部地区农业生态环境系统的投入产出情况,运行效率和环境负荷等问题,探讨自然状况和经济环境对当地农业,果业和复合系统的影响作用,目的在于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黄土高原中南部农村地区农业资源利用提供一个新的理论视野,同时也为不同地区农户农果复合系统的结构优化和效益提高提供依据。分析结果表明:1.西坡村和南安善村2011年的风能相对于2008年均有所提高,土壤侵蚀程度更加严重,不利于经济发展,有待于进一步改善,但两村的降雨量有所加大,有利于经济发展。本地的不可更新资源是南安善村农业能值使用量中贡献最大的一部分。南安善村农户农果复合系统的生产过程对本地不可更资源的消耗量少于西坡村的农业生产过程,揭示了西坡村农户农果复合系统更薄弱的自然环境基础。相对于2008年,两村的可更新有机能和不可更新辅助能值都是有所提高,表明两村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教育程度都有所提高。系统生产的集约化和现代化程度较高,环境资源的贡献相对较小。2011年西坡村和南安善村农果复合系统对环境的依赖程度更高。2.西坡村和南安善村2008年和2011年系统中不可更新环境能值占较大比例,可更新资源比例较小,水土流失情况严重。农果复合系统以工业辅助能值为主要辅助能投,有机辅助能投比例不高,2011年相对于2008年各项投入并没有改善,因有机能是一种可更新资源,故各农户应加大有机能投入比例,以便利于两村农果复合系统的持续有序发展。3.两个年度之间2011年淳化地区的降水均要多于2008年,土壤侵蚀程度要高于2008年,自然条件方面更不利于农业经济发展。生产过程对本地不可更资源的消耗量多于2008年,自然环境基础更薄弱。两个区域2011年的经济发展水平要高于2008年,教育程度也要高于2008年。2008年和2011年各子系统、和农果复合生态系统中购买能值均占较大比例,无偿环境能值比例较小,说明在该地区农户各子系统及农果复合生态系统对环境的依赖程度很小。2011年两个区域的农果复合系统对环境的依赖程度有所下降,系统生产的集约化和现代化程度较低,环境资源的贡献相对较大。4.两个区域之间淳化地区其降水要多于洛川地区,土壤侵蚀程度要高于洛川地区,自然条件方面更不利于农业经济发展。相对于2008年,洛川地区的可更新资源的各项指标均有所下降,表明自然条件状况有所改善,相对于2008年有利于经济发展。淳化地区农果复合系统自然环境基础更薄弱。2011年洛川地区自然环境基础有所改善,生产过程中消耗量有所降低。淳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要高于洛川地区,教育程度也要高于洛川地区。2011年淳化地区的经济发展有所提高,教育水平也有所提高,而洛川地区则有所下降。
魏敏[8](2012)在《基于生态经济模型的泰安旅游可持续发展评析与预测》文中研究表明如何有效地客观度量旅游可持续发展状态,成为实践旅游地可持续理论的重要途径之一。评价区域生态经济系统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能力,需要把旅游地生态旅游系统和经济系统统一进行定量分析。本文首先分析了选题的背景、意义、技术路线,综述了目前较先进的两种可持续评价方法(旅游生态足迹方法和能值分析方法)研究现状,并试图对这两种方法进行改进:改进旅游生态足迹模型,将能值分析的方法应用到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上。同时,将这两种生态经济评价方法对泰安旅游可持续发展做出定量分析。具体内容如下:1、改进旅游生态足迹改进传统的旅游生态足迹模型,增加旅游从业人员的生态足迹。改进后的旅游生态足迹模型包括:旅游餐饮生态足迹、旅游住宿生态足迹、旅游购物生态足迹和旅游交通生态足迹四部分。通过改进的旅游生态足迹模型结合旅游生态收入率指标、旅游生态足迹指数定量评价泰安旅游可持续发展水平,以及区域旅游发展变化趋势,判断将来的发展态势,以及将来发展可能的TEC、TEFI、TEF值。通过对2001至2010年时间序列的旅游生态足迹发展状况,利用双重筛选逐步回归分析方法确定影响生态足迹的主要因子以及利用ARIMA模型进行时间序列多情景预测。结果表明:(1)改进的旅游生态足迹考虑了旅游从业人员的生态占用,包括4项分足迹:旅游餐饮生态足迹、旅游住宿生态足迹、旅游交通生态足迹和旅游购物生态足迹。(2)泰安市TEF的逐年提高,餐饮生态足迹所占比重最大,购物生态足迹增长最为迅速。2010年TEF达到540294.27hm2,比2001年增长8.2倍,而TEFI逐年降低,2010年达到-1.83为“重不可持续发展”。(3)根据时间序列的AIRMA模型分析,在预测TEFI三种情景和TEC三种情景前提下,2015年TEF数值将有9种预测值:395192.97hm2、379757.7hm2、372578.2hm2、787029.8hm2、756290.3hm2、741992.3hm2、614257hm2、590265.6hm2、579106.4hm2。2、旅游系统能值分析将能值分析的理论运用到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上,从区域生态经济系统的视角,论述旅游输入能值、旅游输出能值、旅游产出率、旅游可持续发展指标等概念及其测算依据和计算方法,并测算2001-2010年泰安市生态经济系统旅游各项能值指标,对2001-2010年泰安区域生态经济系统内旅游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定量评价和趋势分析。运用逐步回归法,分析旅游可持续发展驱动因子,并利用AIRMA模型,对驱动因子进行分析,利用CAR模型,对未来五年旅游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多情景预测。结果表明:(1)2010年旅游输出能值达到834.96×1019sej,比2001年增长了9.5倍;旅游输入能值为828.83×1019sej比2001年增长了4.37倍。泰安旅游能值产出率(TEYR)逐年降低,2001年为1.94,2010年降到0.99,旅游的经济效益是低于整个生态经济系统。(2)泰安旅游在2001、2002年还是可持续发展,2003-2005年处在“不可持续发展”状态,2006-2010年,TESI一直处在0.74-0.85之间,是“重不可持续发展”。(3)逐步回归模型分析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驱动因子为旅游收入、旅游者逗留天数、旅游者消费系数和旅游人数。(4)根据时间序列的AIRMA模型分析,2015年旅游收入将为436709.09万元,旅游者消费系数为4.37,旅游者逗留天数为2.30天,环境承载率将为2.13。(5)多变量CAR模型:Y(t)=0.0000178X(1,t-1)+2.4948321X(2,t)-1.3137148X(2,t-1)-1.6262495X(4,t)+0.7270254X(4,t-1)。未来的五年泰安旅游将是不可持续发展的。3、泰安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和旅游形象重定位与策划通过对泰安市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提出泰安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以及开展城市生态旅游是以泰山这一山岳风景名胜区为主要旅游区的城市旅游可持续发展最佳途径。对泰安城市生态旅游进行形象策划和产品设计。
王湘湘[9](2012)在《环境资源的边际机会成本定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前,环境资源低价甚至无价的观念及其在理论、政策上的表现,导致了环境资源被任意浪费和破坏,因此,环境资源迫切需要一个合理的定价方法。边际机会成本定价方法可以弥补传统环境资源定价方法中的缺陷,将环境资源的生产成本、消耗成本、外部成本考虑在内,对资源的开发利用、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回顾的基础上,从环境资源的角度对边际机会成本定价方法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并且在传统边际机会成本定价理论基础上拓宽边际使用者成本和边际外部成本的内涵和评估角度,力争在该方法研究上有新的突破。本研究首先对环境资源价值定价的理论基础进行探讨,接着从边际机会成本定价机理出发,构建环境资源边际机会成本定价方法的理论框架,提出环境资源的价格应该等于环境资源的边际机会成本(Marginal OpportunityCost,简称MOC),而环境资源的边际机会成本(MOC)应该由环境资源的边际生产成本(Marginal Production Cost,简称MPC)、边际使用者成本(Marginal User Cost,简称MUC)、边际外部成本(Marginal External Cost,简称MEC)三部分组成,并且分别对这三部分成本的测度进行研究,提出各部分成本的具体估算方法;其次在该定价方法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以龙栖山自然保护区的森林环境资源价值测算为例,对该方法进行实例说明,龙栖山森林环境资源的MPC采用直接估算法进行测算,MUC从用途选择的角度测算,而MEC采用影子工程法、市场价值法、支付意愿法等进行测算,测算结果得出:基于MOC的龙栖山保护区单位面积的森林环境资源价格为71344.54元/(hm2·a),保护区森林环境资源总价格为10.79×108元/a;最后对研究进行总结,明确研究的结论,分析研究中存在的不足。本研究共分为九部分,各部分具体内容如下:第一部分介绍了选题的背景和意义、研究的目标、研究拟采用的主要方法、研究主要内容、技术路线等,并提出研究可能的创新之处;第二部分主要是对相关文献进行回顾,归纳国内外研究动态,并对国内外研究进行评述;第三部分主要是探讨环境资源价值定价的理论基础,包括环境资源的内涵与特点、环境资源价值的理论、环境资源价值的构成和分类,环境资源的定价理论等;第四部分主要是对边际机会成本的定价方法进行基本理论探讨,从定价对象、机会成本、边际机会成本定价机理、边际机会成本定价方法的框架构建四个方面进行讨论;第五部分、第六部分与第七部分分别对环境资源边际生产成本(MPC)、环境资源边际使用者成本(MUC)、环境资源边际外部成本(MEC)的测度进行研究,提出具体的估算方法,并对提出的估算方法进行评析;第八部分以龙栖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环境资源的价值测算为例,通过实例分析对环境资源边际机会成本定价方法进行说明。龙栖山保护区森林环境资源的测算结果:MPC为109.5元/(hm2·a),MUC为16553.64元/(hm2·a),MEC为54681.4元/(hm2·a),三者相加的MOC为71344.54元/(hm2·a)。研究结果表明,基于MOC的龙栖山自然保护区单位面积的森林环境资源价格为71344.54元/(hm2·a),保护区森林环境资源总价格为10.79×108元/a。第九部分主要是对研究进行总结,分析研究存在的局限性。
李洪波,李燕燕[10](2009)在《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系统能值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能值理论与分析方法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研究的各个层面。将武夷山国家自然保护区视为生态旅游系统,运用能值理论及其分析方法对其进行讨论和研究。由于传统的能值方法未能完全反映生态旅游系统的一切价值,研究中将条件价值法(CVM)与能值分析相结合,试图能够完整的体现出生态旅游系统的全部价值。在此认识的基础上提出了理想能值交换率等概念。并且将对该系统的研究结果与类似系统进行了横向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系统能值密度为7.31×1011sej/m2,低于福建省的16.02×1011sej/m2;而人均能值量为2.80×1016sej/m2,高于福建省人均能值5.75×1015sej/m2;净能值产出率为3.60,略高于广西恭城月柿生态农业旅游经济系统的2.79;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系统理想能值交换率为0.70。(2)武夷山自然保护区自然环境条件良好,发展潜力较大;社区经济欠发达,居民生活水平较低;系统生产效率低,与外界贸易失衡,生态旅游处于探索阶段。
二、腰井子羊草草原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现状及其能值估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腰井子羊草草原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现状及其能值估算(论文提纲范文)
(1)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野生植物地理分布格局及优先保护(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中国野生植物地理分布格局及保护现状 |
1.1.1 中国野生植物地理分布格局 |
1.1.2 中国野生植物保护现状 |
1.1.3 中国自然保护区在野生植物保护中的作用 |
1.1.4 中国植物园在野生植物保护中的作用 |
1.2 气候变化对野生植物的影响及保护策略 |
1.2.1 气候变化 |
1.2.2 气候变化对野生植物及保护的影响 |
1.2.3 保护策略 |
1.3 野生植物保护地理空间分析研究进展 |
1.3.1 地理空间分析的理论基础 |
1.3.2 地理空间分析在野生植物保护中的应用 |
1.4 野生植物优先保护规划 |
1.4.1 保护规划在野生植物保护中的应用 |
1.4.2 保护空缺分析在野生植物保护中的应用 |
1.4.3 物种分布模型在野生植物保护中的应用 |
1.5 科学问题与研究内容 |
2 中国野生维管束植物多样性空间分布格局及其驱动因子 |
2.1 引言 |
2.2 研究材料与方法 |
2.2.1 研究材料 |
2.2.2 研究方法 |
2.3 中国野生维管束植物多样性分布格局及其驱动因子 |
2.3.1 中国野生维管束植物多样性分布格局 |
2.3.2 气候因子对中国野生维管束植物多样性分布格局的影响 |
2.3.3 土壤因子对中国野生维管束植物多样性分布格局的影响 |
2.3.4 人类活动对中国野生维管束植物多样性分布格局的影响 |
2.4 小结 |
3 气候变化对中国自然保护区内野生植物地理分布格局的潜在影响 |
3.1 中国自然保护区内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分布格局及其环境特征 |
3.1.1 材料与方法 |
3.1.2 结果与讨论 |
3.2 气候变化对中国自然保护区内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分布格局的潜在影响 |
3.2.1 研究材料与方法 |
3.2.2 结果与讨论 |
3.3 气候变化背景下外来入侵植物在自然保护区内扩散能力评估 |
3.3.1 研究材料与方法 |
3.3.2 结果与讨论 |
3.4 小结 |
4 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森林群落优势种地理分布格局及优先保护规划 |
4.1 引言 |
4.2 研究材料与方法 |
4.2.1 研究材料 |
4.2.2 研究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结果 |
4.3.2 讨论 |
4.4 小结 |
5 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优先保护规划 |
5.1 引言 |
5.2 气候变化背景下84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优先保护规划 |
5.2.1 研究材料 |
5.2.2 研究方法 |
5.2.3 结果 |
5.2.4 讨论 |
5.3 气候变化背景下国家重点保护蕨类植物优先保护规划 |
5.3.1 研究材料与方法 |
5.3.2 结果 |
5.3.3 讨论 |
5.4 小结 |
6 中国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地理分布格局及优先保护规划 |
6.1 引言 |
6.2 研究材料与方法 |
6.2.1 研究材料 |
6.2.2 确定影响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受危因素 |
6.2.3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地理分布格局 |
6.2.4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受危程度空间分布及优先保护规划 |
6.3 结果 |
6.3.1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濒危等级划分 |
6.3.2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地理分布格局及保护空缺分析 |
6.3.3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地理分布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
6.3.4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受危热点地区及优先保护规划 |
6.3.5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受危因素 |
6.4 讨论 |
6.5 小结 |
7 结论和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2)基于边际机会成本定价的闽江流域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价值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定价视角的选取情况 |
1.2.2 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价值分类的研究情况 |
1.2.3 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定价方法的研究情况 |
1.2.4 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保护机制的研究情况 |
1.2.5 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定价的主要研究实例 |
1.2.6 研究动态评述 |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1.5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及其价值 |
2.1 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及相关概念 |
2.2 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的特性及在我国的分布特点 |
2.3 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价值的特点与分类 |
2.3.1 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价值的特点 |
2.3.2 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价值的分类 |
2.4 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定价现状分析 |
2.4.1 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价格扭曲的现状分析 |
2.4.2 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定价的分歧及其原因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定价的理论基础 |
3.1 传统的资源价值观带来的负面影响 |
3.2 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定价的主流经济学观点 |
3.2.1 价值与价格理论 |
3.2.2 公共产品理论 |
3.2.3 外部效应理论 |
3.2.4 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利用中的市场失灵与政策失灵 |
3.2.5 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价值的边际理论分析 |
3.3 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
3.3.1 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对经济发展的价值功能 |
3.3.2 经济发展对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的影响 |
3.3.3 经济与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现有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定价方法比较分析 |
4.1 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定价的价值理论评析 |
4.1.1 基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定价 |
4.1.2 基于效用价值论的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定价 |
4.1.3 基于均衡价值论的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定价 |
4.1.4 基于生产要素价值论的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定价 |
4.2 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定价中的现有主要计量模型 |
4.2.1 租金或预期收益资本化法定价模型 |
4.2.2 发展阶段系数法定价模型 |
4.2.3 多目标规划法定价模型 |
4.2.4 实物期权定价模型 |
4.3 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定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4.4 改进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定价工作的方法选择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边际机会成本定价的理论及其构成分析 |
5.1 边际机会成本理论及其应用 |
5.1.1 边际机会成本理论 |
5.1.2 边际机会成本理论在自然资源定价中的应用 |
5.1.3 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边际机会成本定价方法的提出 |
5.2 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边际机会成本定价的可行性分析 |
5.3 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边际机会成本定价的构成分析 |
5.3.1 边际生产成本(MPC)构成分析 |
5.3.2 边际使用者成本(MUC)构成分析 |
5.3.3 边际外部成本(MEC)构成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边际机会成本的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定价模型 |
6.1 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边际机会成本定价的目标 |
6.2 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边际机会成本定价的原则 |
6.3 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边际机会成本测度方法及定价模型 |
6.3.1 边际生产成本(MPC) |
6.3.2 边际使用者成本(MUC) |
6.3.3 边际外部成本(MEC) |
6.4 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边际机会成本定价的步骤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基于边际机会成本的闽江流域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价值评估 |
7.1 闽江流域自然环境概况 |
7.1.1 地理位置 |
7.1.2 地形地貌 |
7.1.3 气候水文 |
7.1.4 土壤植被 |
7.2 闽江流域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服务功能分析 |
7.2.1 闽江流域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概况 |
7.2.2 闽江流域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特征 |
7.2.3 闽江流域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对环境的影响 |
7.3 闽江流域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边际生产成本测算 |
7.4 闽江流域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边际使用者成本测算 |
7.5 闽江流域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边际外部成本测算 |
7.5.1 涵养水源损失 |
7.5.2 土壤流失损失 |
7.5.3 养分流失损失 |
7.5.4 固碳损失 |
7.5.5 吐氧损失 |
7.5.6 参与土壤养分循环损失 |
7.5.7 社会价值损失测算 |
7.6 讨论 |
7.7 本章小结 |
第8章 主要结论与尚待研究的问题 |
8.1 本文主要结论 |
8.2 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闽江流域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保护调查问卷 |
(3)浅述森林生物多样性价值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1 生物多样性的界定 |
1.1 生物多样性及组成 |
1.2 生物多样性价值 |
2 国外研究进展及现状 |
2.1 研究进展 |
2.2 研究现状 |
2.2.1 价值评估 |
2.2.2 价值分类 |
2.2.3 评估方法 |
2.2.4 系统构建 |
3 国内研究进展及现状 |
3.1 研究进展 |
3.2 研究现状 |
3.2.1 价值评估 |
3.2.2 价值分类 |
3.2.3 评估方法 |
3.2.4 系统构建 |
4 问题与讨论 |
4.1 森林生物多样性价值评估的特点 |
4.2 需要解决的问题 |
(4)中国畜牧业环境污染防治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图表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与述评 |
1.2.1 畜牧业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
1.2.2 关于畜牧业环境污染防治政策的研究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数据来源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可能的创新点 |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 |
2.1 概念界定 |
2.1.1 畜牧业 |
2.1.2 畜禽规模化养殖 |
2.1.3 环境与环境污染 |
2.1.4 畜牧业环境污染 |
2.1.5 畜禽粪污及无害化处理、资源化综合利用 |
2.2 相关理论 |
2.2.1 环境承载力理论 |
2.2.2 经济增长理论 |
2.2.3 外部性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国畜牧业发展现状与环境污染时空特征 |
3.1 引言 |
3.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畜牧业发展现状 |
3.2.1 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强,人均畜禽产品占有量提高 |
3.2.2 畜禽产品结构逐步优化 |
3.2.3 畜禽生产区域化、标准化和规模化水平提高 |
3.2.4 畜牧推广技术体系完善,畜禽良种建设成效显着 |
3.2.5 畜禽养殖企业集团涌现,畜牧业现代化水平提高 |
3.3 我国畜牧业氮磷污染时空特征分析 |
3.3.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3.3.2 研究结果与特征分析 |
3.4 我国畜牧业温室气体排放时空特征分析 |
3.4.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3.4.2 研究结果与特征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国畜牧业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关系分析 |
4.1 引言 |
4.2 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关系理论分析 |
4.3 畜牧业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分析 |
4.3.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4.3.3 实证研究过程 |
4.3.4 实证研究结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畜禽养殖场环境污染防治意愿分析:以武汉市为例 |
5.1 引言 |
5.2 武汉市畜牧业发展状况 |
5.2.1 武汉市畜牧业发展历程 |
5.2.2 武汉市畜牧业发展特征 |
5.3 武汉市畜牧业环境污染防治状况 |
5.4 畜禽养殖场环境污染防治意愿实证分析 |
5.4.1 研究方法 |
5.4.2 数据来源 |
5.4.3 自变量选取及预期作用方向 |
5.4.4 实证分析结论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畜禽养殖场环境污染防治个案分析 |
6.1 引言 |
6.2 案例猪场概况与污染防治措施 |
6.2.1 案例猪场概况 |
6.2.2 案例猪场污染防治措施 |
6.3 案例猪场污染物处理效果分析 |
6.3.1 水体污染治理效果 |
6.3.2 土壤污染治理效果 |
6.3.3 空气污染治理与温室气体减排效果 |
6.4 案例猪场污染防治经济效益分析 |
6.5 案例猪场污染防治生态效益分析 |
6.5.1 能值分析方法 |
6.5.2 数据来源与计算公式 |
6.5.3 能值分析步骤 |
6.5.4 系统能值分析结果 |
6.5.5 系统能值指标对比及评价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中国畜牧业环境污染防治策略 |
7.1 引言 |
7.2 我国现行的畜牧业环境污染防治政策 |
7.2.1 中央层面的畜牧业环境污染防治政策 |
7.2.2 地方层面的畜牧业环境污染防治政策 |
7.2.3 我国畜牧业环境污染防治政策评述 |
7.3 畜牧业环境污染防治国际经验借鉴 |
7.3.1 美国畜牧业环境污染防治政策 |
7.3.2 欧盟畜牧业环境污染防治政策 |
7.3.3 加拿大畜牧业环境污染防治政策 |
7.3.4 日本畜牧业环境污染防治政策 |
7.3.5 国外畜牧业环境污染治理政策对我国的启示 |
7.4 我国畜牧业环境污染防治策略 |
7.4.1 强化畜牧业环境污染防治体系建设 |
7.4.2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健全经济激励机制 |
7.4.3 完善畜牧业环境污染防治技术标准和规范 |
7.4.4 加强畜牧业环境污染防治技术研发、示范和推广 |
7.4.5 推动畜牧业环境污染防治宣传教育 |
7.4.6 大力推动畜牧业温室气体减排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件Ⅰ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研究成果 |
附件Ⅱ 案例猪场污染物处理效果环境监测数据 |
致谢 |
(5)吉林省自然植被就地保护现状及保护空缺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方法 |
1.1 研究区概况 |
1.2 数据来源与数据库构建 |
1.3 就地保护现状及保护空缺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吉林省自然植被的就地保护现状 |
2.2 吉林省自然植被的保护空缺 |
3 讨论 |
(6)东北三省自然植被就地保护现状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内容 |
1.2.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1 东北三省植被相关研究及进展 |
2.2 自然保护区发展研究进展 |
2.3 生物多样性评价研究进展 |
2.3.1 生物多样性评价的内容 |
2.3.2 生物多样性评价指标的研究进展 |
2.3.3 物种就地保护研究进展 |
2.3.4. 小结 |
第3章 研究区域概况 |
3.1 东北三省自然概况 |
3.2 东北三省自然保护区建设现状 |
第4章 就地保护评价体系 |
4.1 数据收集与数据库建立 |
4.2 评价指标与赋分等级 |
第5章 东北三省自然植被保护现状评价与空缺性分析 |
5.1 东北三省自然植被就地保护现状及评价 |
5.1.1 东北三省自然植被就地保护现状 |
5.1.2 东北三省自然植被就地保护现状评价 |
5.2 东北三省自然植被就地保护空缺性分析 |
5.2.1 东北三省自然植被就地保护的空缺分析 |
5.2.2 东北三省保护空缺植被的特性 |
第6章 东北三省植被就地保护策略 |
6.1 通过调整、新建保护区等措施尽快覆盖保护空缺 |
6.2 加强自然保护区管理及科学研究工作 |
第7章 结论与讨论 |
7.1 结论 |
7.2 讨论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7)黄土高原沟壑区两个尺度的农果复合型生态系统能值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农果复合型生态经济系统概念及其内涵 |
1.2.1 农果复合型生态经济系统概念 |
1.2.2 农果复合型生态经济系统内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外农林复合型生态经济系统研究现状 |
1.3.2 国内外能值理论研究现状 |
1.4 评价理论与研究方法 |
1.4.1 能值理论的概念 |
1.4.2 能值分析的基本步骤 |
1.4.3 能值分析的指标体系构成与说明 |
1.4.5 能值分析的计算方法 |
第二章 研究内容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1.1 县域概况 |
2.1.2 村级概况 |
2.2 研究内容 |
2.3 技术路线 |
2.4 数据来源 |
第三章 村级生态经济系统年度能值比较 |
3.1 西坡村 2008 和 2011 年生态经济系统能值比较 |
3.1.1 西坡村 2008 和 2011 年农业子系统能值特征分析 |
3.1.2 西坡村 2008 和 2011 年果业子系统能值特征分析 |
3.1.3 西坡村 2008 和 2011 年农果复合系统能值特征分析 |
3.2 南安善村 2008 和 2011 年生态经济系统能值研究 |
3.2.1 南安善村 2008 和 2011 年农业子系统能值特征分析 |
3.2.2 南安善村 2008 和 2011 年果业子系统能值特征分析 |
3.2.3 南安善村 2008 和 2011 年农果复合系统能值特征分析 |
3.3 小结 |
第四章 村级间生态经济系统能值对比分析 |
4.1 村级间 2008 和 2011 年农业子系统能值特征分析 |
4.1.1 村级间 2008 年农业子系统投入产出对比分析 |
4.1.2 村级间 2011 年农业子系统投入产出对比分析 |
4.1.3 村级间 2008 和 2011 年农业子系统能值指标对比分析 |
4.2 村级间 2008 和 2011 年果业子系统能值特征分析 |
4.2.1 村级间 2008 年果业子系统投入产出对比分析 |
4.2.2 村级间 2011 年果业子系统投入产出对比分析 |
4.2.3 村级间 2008 和 2011 年果业子系统能值指标对比分析 |
4.3 村级间 2008 和 2011 年农果复合系统能值特征分析 |
4.3.1 村级间 2008 和 2011 年农果复合系统能值特征分析 |
4.3.2 村级间 2011 年农果复合系统投入产出对比分析 |
4.3.3 村级间 2008 和 2011 年农果复合系统能值指标对比分析 |
4.4 小结 |
第五章 县域生态经济系统年度能值对比分析 |
5.1 淳化地区 2008 和 2011 年生态经济系统能值研究 |
5.1.1 淳化地区 2008 和 2011 年农业子系统能值特征分析 |
5.1.2 淳化地区 2008 和 2011 年果业子系统能值特征分析 |
5.1.3 淳化地区 2008 和 2011 年农果复合系统能值特征分析 |
5.2 洛川地区 2008 和 2011 年生态经济系统能值研究 |
5.2.1 洛川地区 2008 和 2011 年农业子系统能值特征分析 |
5.2.2 洛川地区 2008 和 2011 年果业子系统能值特征分析 |
5.2.3 洛川地区 2008 和 2011 年农果复合系统能值特征分析 |
5.3 小结 |
第六章 县域生态经济系统能值对比分析 |
6.1 县域 2008 和 2011 年农业子系统能值特征分析 |
6.1.1 县域 2008 年农业子系统能值特征分析 |
6.1.2 县域 2011 年农业子系统投入对比分析 |
6.1.3 县域 2008 年农业子系统能值指标对比分析 |
6.2 县域 2008 和 2011 年果业子系统能值特征分析 |
6.2.1 县域 2008 年果业子系统投入对比分析 |
6.2.2 县域 2011 年果业子系统投入对比分析 |
6.2.3 县域 2008 和 2011 年果业子系统能值指标对比分析 |
6.3 县域 2008 和 2011 年农果复合系统能值特征分析 |
6.3.1 县域 2008 和 2011 年农果复合系统能值特征分析 |
6.3.2 县域 2011 年农果复合系统投入对比分析 |
6.3.3 县域 2008 和 2011 年农果复合系统能值指标对比分析 |
6.4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7.1 结论 |
7.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基于生态经济模型的泰安旅游可持续发展评析与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旅游生态足迹研究进展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旅游生态足迹的优缺点 |
1.3 能值分析研究进展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能值分析在旅游的应用 |
1.4 论文结构和内容 |
1.5 研究的创新点 |
1.6 技术流程 |
2 基于改进旅游生态足迹模型的泰安旅游可持续发展评析 |
2.1 相关概念及计算方法 |
2.1.1 相关概念 |
2.1.2 改进的旅游生态足迹模型 |
2.2 泰安市生态系统旅游可持续发展实证研究 |
2.2.1 研究区概况 |
2.2.2 泰安市旅游生态足迹计算 |
2.2.3 泰安旅游足迹/收入比率 |
2.3 泰安市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 |
2.3.1 旅游生态承载力 |
2.3.2 旅游生态足迹指数(TEFI) |
3.泰安市旅游生态足迹发展趋势与预测 |
3.1 研究方法 |
3.1.1 双重筛选逐步回归分析 |
3.1.2 ARIMA 模型多情景预测 |
3.2 泰安市餐饮生态足迹及趋势分析 |
3.2.1 餐饮生态足迹 |
3.2.2 旅游餐饮生态足迹的驱动因子 |
3.3 泰安市 TEF 及趋势分析 |
3.4 泰安市旅游生态足迹各指标发展趋势 |
3.4.1 TEC 发展趋势 |
3.4.2 TEFIR 发展趋势 |
3.5 泰安 TEF 和 TEFI 多情景预测 |
3.5.1 TEFI 多情景预测 |
3.5.1.1 ARIMA 模型的建立 |
3.5.1.2 TEFI 多情景预测 |
3.5.2 TEC 的多情景预测 |
3.5.3 TEF 多情景预测 |
3.6 小结 |
4 泰安市旅游可持续发展能值分析 |
4.1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
4.1.1 能值分析方法 |
4.1.2 数据来源 |
4.1.3 能值指标计算公式 |
4.2 泰安市生态经济系统旅游可持续发展能值分析 |
4.2.1 可更新资源计算 |
4.2.2 可更新资源产品与不可更新资源产品能值计算 |
4.2.3 系统外输入能值计算 |
4.2.4 能值总量与泰安能值货币比率 |
4.2.5 向系统外输出能值计算 |
4.3 泰安市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 |
4.3.1 泰安市生态经济系统能值流量 |
4.3.2 旅游可持续发展能值指标体系 |
4.4 小结 |
5 泰安市生态经济系统旅游能值发展趋势与多情景预测 |
5.1 2001-2010 年泰安市生态经济系统能值分析 |
5.1.1 2001-2010 年泰安生态系统能值流量 |
5.1.2 2001-2010 年泰安市生态经济系统能值分析 |
5.2 2001-2010 年泰安市旅游能值分析 |
5.2.1 旅游输入与输出能值分析 |
5.2.2 旅游能值指标及发展趋势 |
5.2.3 旅游可持续发展综合指标的发展趋势 |
5.3 旅游能值可持续发展指标驱动因子分析 |
5.3.1 泰安旅游能值产出率驱动因子分析 |
5.3.2 泰安市环境承载率驱动因子分析 |
5.3.3 未来五年旅游能值产出率驱动因子的发展趋势 |
5.3.4 未来五年环境承载率发展趋势 |
5.4 泰安市旅游可持续发展多情景预测 |
5.4.1 多变量时间序列 CAR 模型 |
5.4.2 旅游能值产出率的 CAR 模型 |
5.4.3 旅游可持续发展能值指标多情景预测 |
5.5 小结 |
6 泰安市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
6.1 原因分析 |
6.2 对策和建议 |
6.2.1 政府及职能部门层面 |
6.2.2 旅游企业层面 |
6.2.3 旅游参与者层面 |
7 泰安市城市生态旅游的形象策划与产品设计 |
7.1 泰安市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
7.2 市场定位 |
7.3 泰安市城市生态旅游形象策划 |
7.3.1 形象设计 |
7.3.2 形象策划 |
7.4 泰安市城市生态旅游的产品设计 |
7.4.1 泰安市城市生态旅游的产品现状 |
7.4.2 泰安市城市生态旅游的产品设计 |
8 结论与讨论 |
8.1 结论 |
8.1.1 改进的旅游生态足迹 |
8.1.2 旅游能值分析 |
8.1.3 泰安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及发展城市生态旅游 |
8.2 讨论 |
8.2.1 两种评价方法比较 |
8.2.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9)环境资源的边际机会成本定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目标 |
1.3 研究的主要方法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1.6 研究的特色及创新之处 |
2 文献回顾 |
2.1 国外研究动态 |
2.1.1 环境资源价值理论的研究 |
2.1.2 环境价值计量评价方法和实例研究 |
2.2 国内研究动态 |
2.2.1 环境资源价值理论的研究 |
2.2.2 边际机会成本定价方法的研究 |
2.2.3 边际机会成本定价实例的研究 |
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3 环境资源价值定价的理论基础探讨 |
3.1 环境资源 |
3.1.1 环境资源的内涵 |
3.1.2 环境资源的特点 |
3.2 环境资源价值理论 |
3.2.1 基于传统劳动价值论的环境资源价值观 |
3.2.2 基于效用价值论的环境资源价值观 |
3.2.3 基于存在价值论的环境资源价值观 |
3.3 环境资源价值的构成和分类 |
3.3.1 二型分类法 |
3.3.2 五型分类法 |
3.4 环境资源的定价理论 |
3.4.1 以可持续发展观为定价指导 |
3.4.2 以外部性理论为定价基础 |
3.4.3 以评估理论价格为定价目标 |
4 边际机会成本定价方法的基本理论探讨 |
4.1 定价的对象 |
4.2 机会成本 |
4.3 边际机会成本定价机理 |
4.4 边际机会成本定价方法的框架构建 |
4.4.1 边际生产成本(MPC) |
4.4.2 边际使用者成本(MUC) |
4.4.3 边际外部成本(MEC) |
5 环境资源边际生产成本(MPC)测度 |
5.1 MPC 的直接估算法 |
5.2 MPC 的 AIC 估算法 |
5.3 MPC 估算方法评析 |
6 环境资源的边际使用者成本(MUC)测度 |
6.1 MUC 的动态估算法 |
6.2 MUC 的替代估算法 |
6.3 从用途选择角度的 MUC 估算法 |
6.4 MUC 估算方法评析 |
7 环境资源的边际外部成本(MEC)测度 |
7.1 市场价值法下的 MEC 估算 |
7.2 替代市场法下的 MEC 估算 |
7.3 意愿调查法下的 MEC 估算 |
7.4 MEC 估算方法评析 |
7.5 MEC 估算方法选择 |
8 边际机会成本定价方法的实例分析-以龙栖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环境资源为例 |
8.1 龙栖山自然资源保护区概况 |
8.1.1 龙栖山自然保护区基本情况 |
8.1.2 龙栖山自然保护区森林资源基本情况 |
8.2 基于 MOC 的龙栖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环境资源价值测算 |
8.2.1 龙栖山保护区森林环境资源的 MPC 测算 |
8.2.2 龙栖山保护区森林环境资源的 MUC 测算 |
8.2.3 龙栖山保护区森林环境资源的 MEC 测算 |
8.2.3.1 单位面积的森林资源涵养水源价值测算(MEC1) |
8.2.3.2 单位面积的森林资源水土保持价值测算(MEC2) |
8.2.3.3 单位面积的森林资源固碳吐氧价值测算(MEC3) |
8.2.3.4 单位面积的森林资源净化空气价值测算(MEC4) |
8.2.3.5 单位面积的森林资源游憩价值测算(MEC5) |
8.2.3.6 单位面积的森林资源生物多样性价值测算(MEC6) |
8.2.3.7 龙栖山保护区森林环境资源的 MEC 测算结果 |
8.2.4 龙栖山保护区森林环境资源的 MOC 测算结果 |
9 研究结论及局限性 |
9.1 研究结论 |
9.2 研究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 问卷调查表 |
(10)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系统能值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概况 |
2 研究方法 |
3 研究结果分析 |
3.1 生态旅游资源非使用价值支付意愿值 (WTP) |
3.2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系统能值分析 |
3.2.1 自然亚系统能值分析 |
3.2.2 社区亚系统能值分析 |
3.2.3 经济亚系统能值分析 |
3.2.4 生态旅游经济能值分析 |
3.2.5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建议 |
4 结语 |
四、腰井子羊草草原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现状及其能值估算(论文参考文献)
- [1]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野生植物地理分布格局及优先保护[D]. 王春晶. 北京林业大学, 2017(04)
- [2]基于边际机会成本定价的闽江流域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价值评估研究[D]. 国常宁. 福建农林大学, 2015(05)
- [3]浅述森林生物多样性价值评估[J]. 石小亮,张颖.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4(S3)
- [4]中国畜牧业环境污染防治问题研究[D]. 孟祥海. 华中农业大学, 2014(10)
- [5]吉林省自然植被就地保护现状及保护空缺分析[J]. 李敏,周大庆,夏欣,蒋明康.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4(03)
- [6]东北三省自然植被就地保护现状评价[D]. 李敏. 南京师范大学, 2014(04)
- [7]黄土高原沟壑区两个尺度的农果复合型生态系统能值分析[D]. 朱丽.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4(02)
- [8]基于生态经济模型的泰安旅游可持续发展评析与预测[D]. 魏敏. 山东农业大学, 2012(01)
- [9]环境资源的边际机会成本定价研究[D]. 王湘湘. 福建农林大学, 2012(12)
- [10]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系统能值分析[J]. 李洪波,李燕燕. 生态学报, 2009(11)
标签:生物多样性论文; 自然保护区论文; 畜牧业论文; 武夷山国家自然保护区论文; 可持续发展目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