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综合分析法优化大气环境监测分布

应用综合分析法优化大气环境监测分布

一、应用综合分析法优化大气环境监测布点(论文文献综述)

陈佳棋[1](2021)在《基于OWA算子改进的灰色聚类法的深基坑绿色施工评价体系研究》文中指出城市深基坑工程施工作为工程建设中的一类重大施工活动,极易对城市整体生态环境带来恶劣的影响。因此,对城市深基坑施工过程开展绿色施工评价不失为一个良好的举措。目前国内针对深基坑工程的绿色施工评价体系的研究不多,且其中大部分仅停留在理论层面,基于实际应用的评价理论体系研究较少。施工活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绿色施工的评价也应能够提供动态的反应,从而保证评价理论客观的反馈绿色施工情况。鉴于此,本文开展一系列相关研究,完成的主要工作成果如下:(1)参考相关标准、文献、施工工程和城市深基坑工程的独特性,归纳并分析了城市深基坑绿色施工评价指标;通过专家问卷调查对评价指标进行检查,这一步为绿色施工深基坑评价模型的建立搭好了内容和骨骼;(2)运用OWA算子优化层次分析法结果中的权重分布,保证了城市深基坑绿色施工评价模型中指标权重分布的稳定性和客观性;(3)采取灰色聚类分析法对绿色施工评价过程进行分析;并结合绿色施工特点运用Vague值相似汇总法建立了足够客观科学的绿色施工评价群体;保证信息多样性的同时对评价结果的客观性提供保障;(4)为了使基于科学理论的绿色施工评价方法更好的应用于实际,降低实际评价人员的使用门槛,基于Web端开发了城市深基坑绿色施工评价平台;将评价信息采集、绿色施工评价以及评价结果分析集成于一个体系中,方便了现场人员的操作,为绿色施工提供过程优化并提升的功能。本文以长江航运中项目的深基坑施工阶段的绿色施工为例,采用城市深基坑绿色施工模型和Web端平台对其进行实例分析,评价结果均证明了长江航运中心深基坑绿色施工实际效果,这一点与实际情况相符合,验证了模型和平台的合理性。

侯嵘[2](2020)在《高中生地理学习方法培养策略研究 ——以呼和浩特市第一中学为例》文中提出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要求广大教师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要关注学生的发展和学生的学习。重视学生的学习,不仅要关注学生掌握的具体知识与技能,还要关注学生如何获得知识和掌握技能,即用什么方法学习。本文通过研究大量文献发现,强调教师如何组织教学过程,即对教学方法的讨论较多,有关学生的学习方法研究的相对较少;论述“地理学习方法”理论研究文献偏多,而应用在教学第一线的实践研究较少;关于教学策略的研究较多,而学习方法培养策略方面的文献较少,且已有的学习策略更偏宏观,与现行的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和学习内容结合较少。本文以高中生地理学习方法为研究对象,首先基于褚绍唐先生的《地理学习法》、夏志芳先生的《地理学习论》和英国、美国、德国、澳大利亚、新加坡和我国等6个国家的课程标准以及国际宪章,提炼出了10种地理学习方法。其次,根据学科特性将10种学习方法分为两类:一类是凸显地理学科特点的学习方法(如地图学习法、地理实践学习法、综合分析法),另一类是地理学习的基本方法(如信息收集加工学习法、举例分析法、探究学习法、记笔记法、总结法、练习学习法和自主学习法)。结合褚绍唐先生的《地理学习法》和夏志芳先生的《地理学习论》分析了每一种方法的内涵和主要分类,并结合文献案例进行了说明。第三,基于23个文献教学案例,分析了案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所渗透的地理学习方法,解决了10种地理学习方法的运用情况和方法培养策略问题,并得出4个启示,即学习目标决定学习方法、学习内容决定学习方法、学生特点决定学习方法、学习形式决定学习方法。第四,基于呼和浩特市第一中学22个实际教学案例,从学习内容、学习目标、渗透的学习方法注意事项、适用范围及方法培养策略说明了渗透10种地理学习方法的实施过程和原则,并且得到4个启示:培养策略要着眼于学生的兴趣和志趣,激发学生“爱学”、培养策略要重视学习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学”、培养策略要给予明确的学习路径,指导学生“会学”、培养策略要关注学习效率,鼓励学生“巧学”。第五,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3个适合高中生地理学习方法的培养策略:激发运用学习方法的动机、教会学习方法的运用、创造机会运用学习方法开展学习。

姜晓群,宋国君,王腾,王帅,王昆,王力[3](2020)在《城市空气质量监测网络评估方法》文中研究指明通过研究借鉴多个国家/城市的研究实践,提出了城市空气治理监测网络(UAAMNA)评估管理的方法,包括评估思路与流程,评估关键指标,针对不同污染物的评估方法等.以沈阳市及周边6个城市共46个国控监测站点的监测网络为背景,基于2013~2018年日尺度空气质量数据,考虑监测成本,对沈阳市PM2.5监测网络进行评估,结果表明,沈河区增加1个最高浓度站点,大东区增加1个高人口密度区站点,皇姑区增加1个跨界传输点;在沈阳-铁岭,沈阳-本溪,沈阳-辽阳方向增设跨区域站点.未来建立空气质量监测网络定期评估制度、加强跨区域边界站点布设、实施区分监测点位类型评估、区分污染物类型评估是UAAMN的发展方向.

陈明华[4](2019)在《鄱阳湖浮游植物时空格局及环境解析》文中认为鄱阳湖是我国最大淡水湖泊,是长江流域唯一的大型通江湖泊,是长江下游城市重要水源地,保护鄱阳湖“一湖清水”是保障我国生态与环境安全的国家需求。随着鄱阳湖流域经济快速发展,流域内工农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大量排放导致鄱阳湖水体中氮、磷含量急剧增加,浮游植物快速生长使鄱阳湖发生藻类爆发风险机率增大。因此,加强对鄱阳湖浮游植物时空格局研究及对其环境解析是保障鄱阳湖生态环境安全的有效途径,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研究于2015-2017年期间对鄱阳湖五种生境(入湖口、主湖区、碟形湖、湖汊和出湖口)环境因子变化和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组成进行野外调查,应用CANOCO、SAS、JMP等分析软件,对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进行冗余分析、相关分析等,探讨鄱阳湖浮游植物时空格局及环境解析,为鄱阳湖生态环境保护提供重要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鄱阳湖环境因子时空差异明显。五种生境日照、气温、水温、降雨量存在明显季节变化但在空间上差异不明显,全年平均气温19.1℃,水温变化较大;降雨量147mm,降雨主要集中在4-7月,10-12月降雨量较少。五种生境水深、透明度差异较大,入湖口平均水深554.7cm,入湖口平均透明度54.9cm,变化幅度为21-85cm;主湖区平均水深659.0cm,主湖区平均透明度45.7cm,变化幅度为25-65cm;碟形湖平均水深195.4cm,碟形湖平均透明度37.9cm,变化幅度为5-80cm;湖汊平均水深408cm,湖汊平均透明度55.8cm,变化幅度为30-75cm;出湖口平均水深866.7cm,出湖口平均透明度19.9cm,变化幅度为8.5-40cm。入湖口TN平均值为3.933mg/L,NO平均值为0.863mg/L,NI平均值为0.025mg/L,NH平均值为0.281mg/L,TN呈明显的季节变化,NO、NH、NI不呈季节变化;TP平均值为0.076mg/L,OP平均值为0.028mg/L,TP呈明显的季节变化。主湖区TN平均值为3.429mg/L,NO平均值为1.089mg/L,NI平均值为0.028mg/L,NH平均值为0.492mg/L,TN呈明显的季节变化;NO、NH、NI季节变化不明显;TP平均值为0.109mg/L,OP平均值为0.038mg/L;TP呈明显的季节变化。碟形湖TN平均值为2.105mg/L,NO平均值为0.573mg/L,NI平均值为0.077mg/L,NH平均值为0.634mg/L,TN呈明显的季节变化,NO、NI季节变化不明显;TP平均值为0.152mg/L,OP平均值为0.022mg/L,TP呈明显的季节变化。湖汊TN平均值为3.639mg/L,NO平均值为0.529mg/L,NI平均值为0.033mg/L,NH平均值为1.070 mg/L,TN呈明显的季节变化,NO、NI季节变化不明显;TP平均值为0.191mg/L,OP平均值为0.025mg/L,TP呈明显的季节变化。出湖口 TN平均值为4.678mg/L,NO平均值为1.588mg/L,NI平均值为0.010mg/L,NH平均值为0.249 mg/L,TN呈明显的季节变化,NH、NI季节变化不明显;TP平均值为0.115mg/L,OP平均值为0.025mg/L,TP呈明显的季节变化。2.鄱阳湖浮游植物种类下降,优势种稳定。鄱阳湖共鉴定出浮游植物7门73 属 115 种,其中绿藻门(Chlorophyta)39 属 66 种、硅藻门(Bacillariophyta)18属25种、蓝藻门(Cyanophyta)9属13种、甲藻门(Pyrrophyta)2属2种、裸藻门(Euglenophyta)3属7种、金藻门(Chrysophyta)1属1种、隐藻门(Cryptophyta)1属1种,表明鄱阳湖浮游植物组成属绿-硅藻型或绿-蓝藻水体。鄱阳湖1987年到2017年的调查数据比较分析发现,浮游植物种类数显着降低,从319种减少至115种,降幅达63.9%。鄱阳湖浮游植物优势种稳定为绿藻门的盘星藻属(Pediastrum Meyen)、栅藻属(Scenedesmus Meyen)、角星鼓藻属(Staurastrum Meyen)、鼓藻属(Cosmarium Corda)、空球藻属(Eudorina Ehrenberg)、新月藻属(Closterium Nitzsch);硅藻门的直链藻属(Melosira Agardh)、脆杆藻属(Fragilaria Lyngbye)、星杆藻属(Asterionella Hassall);蓝藻门的颤藻属(Oscillatoria Vaucher)、微囊藻属(Microcystis Kuetzing)、鱼腥藻属(Anabaena Bory);甲藻门的角藻属(Ceratium Schrank);裸藻门的裸藻属(Euglena Ehrenberg)等。3.鄱阳湖浮游植物密度变幅大。浮游植物密度的大小在五种生境有显着差异。五种生境的浮游植物密度变动很大,平均在1×104-21×104个/L之间,大多数采样点的浮游植物密度都超过1×104个/L。入湖口浮游植物密度1.49×104个/L,主湖区浮游植物密度5.58×104个/L,碟形湖浮游植物密度3.76×104个/L,湖汊的浮游植物密度为21.00×104个/L最多,出湖口浮游植物密度1.26×104个/L最低,仅鄱阳湖出湖口的浮游植物密度常小于1×104个/L。鄱阳湖浮游植物的密度普遍较高,从浮游植物的各种类的比例来看,五种生境的浮游植物密度都以绿藻、蓝藻和硅藻为主导,占总密度的比例基本在80%以上,蓝藻并未成为主要生物量贡献者。其它4门的浮游植物(甲藻、裸藻、金藻、隐藻)密度在整个调查中的密度比例都非常低,甚至有些生境未能检出。4.鄱阳湖浮游植物时空分布差异明显。鄱阳湖浮游植物分布格局呈现鄱阳湖入湖口浮游植物种类多,出湖口种类少特征。入湖口浮游植物共计6门69属111种,以绿藻门种类最多66种,季节变动趋势为春夏季多、秋冬季少;主湖区共鉴定出浮游植物6门66属111种,其中绿藻门种类最多66种,春夏季多、秋冬季少;碟形湖浮游植物共计6门57属78种,以绿藻门种类最多为45种,春夏季多、秋冬季少;湖汊共鉴定出浮游植物6门45属37种,其中以绿藻的种类占优势,春季种类最多29种;出湖口共鉴定出浮游植物5门23属36种,其中以硅藻的种类占优势,春夏季多、秋冬季少。五种生境中,鄱阳湖入湖口的浮游植物优势种以硅藻和绿藻为主,其他浮游植物尤其是蓝藻较少;湖汊和碟形湖浮游植物的优势种以蓝藻和绿藻为主;出湖口和主湖区以的优势种以绿藻和硅藻为主。鄱阳湖“高水是湖、低水是河”的水文特点,导致碟形湖、主湖区的浮游植物优势种的组成情况与河流浮游植物的组成相似,鄱阳湖入湖口浮游植物优势种为硅藻,导致鄱阳湖主湖区优势种以硅藻为主。5.鄱阳湖浮游植物植物时空分布环境解析因素多种。鄱阳湖五中生境的N、P营养盐变化较大,总氮平均浓度最大出现在出湖口为4.678mg/L,最小出现在碟形湖2.105 mg/L,总磷平均浓度最大出现在湖汊为0.191mg/L,最小出现在入湖口 0.076mg/L,因五种生境N、P营养盐变化不同导致五种生境浮游植物对营养盐解析各不相同,因此鄱阳湖水环境和浮游植物群落研究需依据不同生境进行环境解析。浮游植物生长在湖汊、碟形湖、主湖区和入湖口与N、P营养盐具有较强相关性,但在出湖口与N、P营养盐无明显相关。鄱阳湖五中生境空间差异不同导致浮游植物丰度和密度各不相同。入湖口的浮游植物群落种类程度较高,主要受到五河来水携带的浮游植物群落影响,且群落结构比较稳定。从五种生境空间解析,五河的浮游植物流入主湖区、碟形湖、出湖口,使得以上三种生境内的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与入湖口浮游植物群落一致,湖汊的浮游植物群落明显与其他四种生境隔离,原因是堤坝隔绝了湖汊与鄱阳湖的联系,使得湖汊内的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单独发育。从浮游植物群落解析,鄱阳湖东水道与西水道的浮游植物明显聚类为两类。鄱阳湖五中生境的透明度变化较大,鄱阳湖透明度表现为“涨水时浑,落水时清”导致对浮游植物密度影响较大。五种生境中湖汊、入湖口碟形湖的浮游植物丰度变化与温度和透明度成正比,但主湖区、出湖口与温度和透明度关系不明显,与主湖区、出湖口生境受人类生产活动干扰较大有关。

杨泽涛[5](2019)在《区域环境风险评估与分区管理研究》文中提出区域环境风险涉及的因素多、范围广、内容复杂,与单一的建设项目环境风险相比较,区域环境风险更侧重关注区域产业布局、功能区划、环境风险受体等大尺度的环境风险因素。开展区域环境风险评估与分区管理工作,能够系统、科学的识别区域环境风险类型及重点管控区域,针对不同的区域风险特征及风险等级情况,提出环境风险分区管理措施,对建立区域环境风险管理机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在相关学者对区域环境风险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区域环境风险的特点,建立了一套区域环境风险评价体系,确立了不同等级的环境风险区域,提出了环境风险分区管理措施,采用清远市作为实例验证,结合清远市的分区特征,制定清远市分区环境管理对策,最终建立清远市区域的环境风险管理机制。总体而言可归纳为以下几点:(1)区域环境风险是由环境风险源、环境风险控制机制、环境风险受体组成的系统,层次分析法是大型区域环境风险评价较为合适的方法,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环境风险源、环境风险受体、环境风险防控与应急能力三级指标评价体系,提出了区域环境风险分级标准,划分了“低风险区、中风险区、高风险区”三个区域。(2)采用下层行政区边界分区是区域环境较为合适的划分方法,分区管理适合开展大型区域环境风险管理,结合区域的经济特点、产业布局、环境风险源、环境风险受体等特点,提出了区域的环境分区管理机制。(3)清远市2016年2018年平均国内生产总值为1487.77亿元,共562家工业企业,共64家重点风险管控企业,共15个市级、县级饮用水源保护区,危险废物产生总量为25505.03吨,共有41个尾矿库,共有20家主要污水处理厂。(4)通过开展清远市案例验证,清远市划分为“低风险区(M<40)、中风险区(40≤M<50)、高风险区(M≥50)”。高风险区为清城区(56.709)、英德市(59.986);中风险区为清新区(46.587)、连州市(49.219)、佛冈县(40.635)、阳山县(47.574);低风险区为连山县(36.565)、连南县(35.469)。(5)采用开展水、大气环境污染扩散模拟,如氰化钠经过排沟渠进入北江后,在企业纳污口处下游98km处,氰化钠浓度最大值达到3.09 mg/L,超三类水质标准,会产生跨界污染,影响到下游清城区的范围。大气环境风险物质在发生泄漏扩散情况下,通常可能影响到企业周边半径3-4公里范围(以液氨泄漏为例),一般情况下不会引起跨界环境污染的风险。(6)根据清远市环境风险源、环境风险受体敏感性与脆弱性等特征,具体描述清远市环境风险单元的分区特征,针对性制定环境分区管理措施,建立了清远市的环境风险管理机制。

沈成成[6](2019)在《室内环境量化评价方法的研究》文中指出优良的室内环境不仅可以保障人的健康,还能提高人员的工作效率。目前对室内环境的评价研究多种多样,但现有的研究大多从空气环境或热环境单方面出发进行评价,评价因子不够全面,少许研究将空气和热环境结合起来进行评价,但其评价结果多为定性的描述,针对以上问题,本文采取一种定量描述室内环境的办法,将空气环境与热环境结合起来评价室内环境的优劣。首先,采用不同的量化模型,分别对室内空气环境因子及热环境因子进行量化处理。其中对空气因子的量化主要引用了流行病学和毒理学的相关研究,将TVOC、甲醛和PM2.5等长期暴露对人的影响量化成健康生命损失值(Disability Adjusted of Life Years,DALY);对热环境的量化主要引用了人体工程学的相关研究,将空气温度、湿度等热湿参数首先换算成对人的热感觉的描述,再根据热感觉与人员工作效率的关系计算热环境引起的有效工作时间损失,即价值生命损失值(Valued Years of Life,VYL)。通过量化结果,可比较不同室内环境的优劣,为室内环境优先优化措施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其次,在量化结果的基础上,为描述室内环境的优劣状况,本文还特别依据大气污染因子危害指数的危害特性,使用呈S型形状的高斯函数作为评分基本模型,通过设立理想值与标准值分别计算出空气环境与热环境的评分模型,最后通过权重分配的方式得到室内的综合评分数值,根据数值范围划分室内环境为三个等级,其中一级为最优,二级为合格,三级为不合格。最后,通过实验采集室内环境参数信息,使用文中提出的量化评估方法和传统的综合模糊层次分析法分别对室内环境进行评价,将评价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通过比较得出,量化评价方法侧重的是整体影响效果,当室内环境量化结果超出一个标准值即为不合格,而模糊层次分析法侧重的是各污染物的浓度超标倍数,具有一定模糊性,且量化评价方法在使用中能得出对每个环境因子的量化结果,可对每个室内环境因子进行客观比较分析,而模糊层次分析法只能根据预先设定的判断矩阵得出各环境因子的权重,具有一定的主观因素。故本文的量化评分模型,不仅综合了更多的室内环境因子,且考虑了健康、舒适及工作效率三方面,对室内环境的评价更为全面。

黄鑫爽[7](2019)在《基于GIS的大气环境审计技术方法研究 ——以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为例》文中认为党的十九大提出将污染防治攻坚战作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三大攻坚战之一,要求坚持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打赢蓝天保卫战。自2013年以来,国务院先后发布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等大气治理政策。这是党中央、国务院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系统开展环境治理的重大战略部署,也是针对当前环境突出问题开展综合治理的连续行动计划。审计作为国家治理的卫士,理应发挥其监督功能,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开展保驾护航。目前,我国大气环境审计实践主要围绕大气污染防治政策和措施的实施情况;专项资金的投入、发放、使用和管理情况;重点项目的建设和运营情况;目标的完成情况展开。应用于其中的审计技术主要涉及到大数据分析技术、遥感技术等,但是较少提及地理信息技术(GIS)。通常,GIS技术较多应用于自然资源环境审计中的土地资源、水资源等实物评价上。然而,大气环境具有鲜明的地理空间分布特征,现行的审计技术不能很好的契合其特征,从而不能完全发挥出审计的监督作用。因此,大气环境审计的实践技术亟待提升和创新。基于此,为了更好的提高大气环境审计的效率,加强审计技术的创新与应用,促进大气污染防治目标的顺利实现。本文通过对大量文献的梳理,基于大气环境审计的实践现状,对传统大气环境审计的步骤进行了阐述,并对地理信息技术(GIS)应用于大气环境审计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将GIS的关键技术嵌入每一阶段的审计工作中,构建了基于GIS技术的大气环境审计框架。最后以2015年-2017年我国31个省份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为例,将该框架应用于其中,对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成果加以分析和评价,以期促进我国大气环境审计实践技术的发展和创新。研究结果表明,地理信息技术GIS是一种可以加强大气环境审计科学决策,提高审计效率的技术方法。GIS技术全面揭开了大气污染物的时空分布格局,确定了大气污染物具有显着的空间相关性,为审计开展跨省区域联合审计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其协助审计人员识别大气污染特征,确定审计范围,分析审计重点,评价大气污染专项资金的分配合理性,增强了大气环境审计的决策科学性。更重要的是,GIS的可视化、分析和建模及图层叠加等关键技术,改变了传统审计的审计模式,其从大数据的分析格局出发,以大气污染治理结果为导向,实现了审计全覆盖。可以说,GIS技术的引进,为大气环境审计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技术,促进了审计现代化信息建设。

欧阳虹彬[8](2018)在《弹性城市理论视角下长沙市养老机构配置机制及优化研究》文中指出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具有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速快、高龄化趋势及失能人口基数大等特点,同时,家庭养老向社会养老模式迅速转换,社会养老服务具有救济传统,上述因素共同作用使老龄化在短期内对社会养老服务造成了非常明显的压力。在高需求背景下,作为社会养老服务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城市养老机构呈现高空置特征,提示其配置机制存在重大问题,亟待展开研究。基于弹性城市理论,养老机构配置是城市系统适应需求压力的过程,其机制包括动态适应机制和阶段性适应机制,从而建构起具有整体性、动态性特征的新理论框架。尝试将适应性循环理论模型(Panarchy Model)与动态适应机制研究结合,展开城市系统应对需求压力的适应性循环机制研究;研究了长沙市在1949-2016年间的适应性循环过程及动力因素,并依据Panarchy模型判断其趋势及内在发展要求,是应用弹性城市理论模型工具的新尝试。针对处于开发阶段的阶段性适应机制进行深入研究,开发阶段是适应性循环过程中积累系统潜力的主要阶段,对整个适应性循环过程有重要影响,在需求远大于供给及市场化的背景下,城市系统对需求压力的吸收机制是阶段性适应机制的核心;对长沙市在2011-2016年间的吸收机制进行研究,包括吸收结果和城市系统因素两部分,充分考虑老年人需求的差异性、养老机构实际供给的复杂性,综合运用定性、定量方法进行供需比较,明晰了影响吸收效率的供给因素及其特征,即吸收结果,并进一步分析导致吸收结果的城市系统因素,包含直接因素和根本因素两个层级,为解释处于开发阶段的养老机构配置机制提供了具有系统性特征的新视角。并从促进适应性循环过程健康发展、提升养老机构吸收效率的角度,提出城市系统的应对对策,以促进机制优化。主要结论包括:(1)初步提出适应性循环过程的划分方法,把养老服务方面的基本政策作为适应性循环圈划分的依据,再主要通过养老机构总供给量、主导要素供给量占比、总入住量等指标来判断系统潜力、连接度、弹性等属性的变化趋势,并结合老年人口压力、具体政策等因素,进一步划分每个循环圈内部的阶段。(2)发现长沙市适应性循环过程包括第一适应性循环圈(1949-1999)、第二适应性循环圈第一开发阶段(γ1)(2000-2010)和第二开发阶段(γ2)(2011-2016),第二开发阶段(γ2)的内在发展需求是提高对需求压力的吸收效率。(3)推动适应性循环过程的动力因素主要包括制度创新及相应政策提前预备、养老机构需求变化、具体政策与规范的适时完善与调整。(4)影响吸收效率的供给因素主要包括医疗与护理功能水平、服务自理老人的同质功能机构的规模、价格水平、机构性质、民营机构区位、区域服务型机构供给量、区域服务型机构供给与需求的匹配度等。(5)影响吸收结果的直接因素主要是运营能力参差不齐、政府监管不力、老年人收入水平偏低、公办与民营机构兴办的双轨模式、发展时序、优质医疗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匀、区域服务型机构建构机制不完善,根本因素主要是政府的社会保障管理责任界限不明晰、社区组织偏行政性、社会组织具依赖性、社会保障支出水平低、养老产业发展程度尚浅、偏物质性空间规划传统、单核心城市空间结构等。(6)提出动态优化对策和阶段性优化对策,动态优化对策包括建构养老机构信息平台、监测适应性循环并预警、在开发与保守阶段反馈与调整,阶段性优化对策包括建构基于差异化需求的养老机构类型体系;通过子系统协同完善政府配置模式、建构社区组织配置模式,增大相应类型的养老机构供给量,提高企业配置模式的吸收效率;通过提高社会保障支出水平、加快专业人才培养、加大监管力度等提升整体的吸收效率。上述研究成果可为养老机构配置的动态规律研究提供有力的理论工具,进一步细化与深化养老机构类型研究,改善目前多从社会、经济或空间等单一视角来解释配置机制的局限性。为长沙市养老机构中长期规划提供理论依据,用于指导养老机构的类型划分,提高长沙市城市系统对差异化需求的吸收效率,推动其适应性循环更健康的发展。

徐雷[9](2018)在《空气监测点位优化布置探讨》文中认为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国民素质也有了相应的提高,人们对居住环境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空气监测就应运而生。空气监测指的是对周围空气中的物质进行定点的或者是连续的监测,主要检测对象的是那些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或者是对环境影响较大的物质,通常在对城市空气监测的过程中,都要根据城市的建设布局在各个角落设置合理的监测站。在需要采取连续监测的过程中,通常都要设立安装监测仪器,然后定期派工作人员对这些数据进行收集分析,找出影响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物,并采取措施对这些污染源进行控制,以提高城市的空气质量。

庞冬[10](2018)在《基于多技术的县域环境质量与生态评价 ——以库车县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生态环境极大的影响到人类的健康和社会的发展,其质量的高低关乎到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全面、精确的对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及发展趋势进行定量评价,为区域环境治理与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基础,已成为当前最热门的研究课题之一。本文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勘察、现场采样、样品检测、资料收集等方式获得库车县环境质量监测数据及历史数据,分别对库车县水环境质量、大气环境质量、土壤环境质量状况进行评价。并以2006年、2015年两期遥感影像作为基础数据,选取表征区域沙漠化状况、植被生长状况、盐渍化状况、湿度状况的遥感指数为指标,构建遥感生态距离指数(RSEDI)对库车县的生态状况进行动态评价。库车县环境质量状况评价结果表明:(1)库车县水环境质量总体较好,2015年库车县地表水水质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Ⅱ类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达标。“十二五”期间库车县境内地表水水质状况总体为优,各河流污主要染物浓度及水质类别无显着变化,水质类别均达到Ⅱ类水质标准。2015年地下水水源地各单项因子年均值均达到《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Ⅲ类标准,取水水质达标率为100%,水质级别均为良好。通过动态分析可知,2015水环境质量优于2005年。(2)2015年库车县环境空气质量整体较差,2015年库车县SO2、NO2年均浓度值达到均国家空气质量Ⅱ级标准,可吸入颗粒物年均值超过国家Ⅱ级标准。主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与2006年环境空气质量优于2015年,但沙尘天气有所减少。(3)2015年库车县监测区土壤环境质量处于中度盐渍化水平,耕地土壤呈强碱性。(4)生活垃圾、工业固体废弃物处理能力满足库车县当前的发展需求,但危险固体废弃物无专用危险废物处置场,存在巨大安全隐患。库车县生态状况行评价结果表明:(1)在构建RSEDI模型时所选取的沙漠化指数(DI)、盐渍化指数(MSI)、植被指数(GI)、湿度指数(WI)指标能够准确的反映库车县生态状况。(2)2006-2015年库车县生态状况总体呈中等水平,各等级面积变化不大,生态状况趋于稳定,说明近十年库车县经济发展对其生态状况影响程度较小,绿洲对库车县生态状况的保持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3)2006-2015年库车县生态环境状况各等级空间分布变化并不明显,生态状况优、良等级区域主要分布在植被覆盖度高、土壤湿度较高、盐渍化、沙漠化水平低的绿洲及山地的区域,绿洲外围遥感生态距离指数较低,主要为中等和较差等级。

二、应用综合分析法优化大气环境监测布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应用综合分析法优化大气环境监测布点(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OWA算子改进的灰色聚类法的深基坑绿色施工评价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内容总结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技术路线
        1.3.3 研究方法
        1.3.4 创新点
    1.4 本章小结
第2章 城市深基坑绿色施工评价基本理论
    2.1 绿色施工评价基本概念
        2.1.1 绿色施工的定义与内涵
        2.1.2 绿色施工的特点
        2.1.3 绿色施工评价模式及不足
    2.2 深基坑工程
    2.3 Vague集理论
        2.3.1 Vague集理论基本概念
        2.3.2 Vague集理论相似度计算方法
    2.4 OWA算子
        2.4.1 OWA算子基本概念
        2.4.2 OWA权重算子计算方法
    2.5 灰色聚类分析方法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城市深基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体系与模型
    3.1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3.2 确定评价体系各级指标权重
        3.2.1 权重评价方法的确定
        3.2.2 组成判断矩阵
        3.2.3 层次分析法确定初始指标权重
        3.2.4 OWA算子确定综合指标权重
    3.3 Vague值+灰色聚类分析方法综合评价模型
        3.3.1 建立评价矩阵
        3.3.2 确定评价集和对应的白化权函数
        3.3.3 计算各评价者综合权重
        3.3.4 计算该模型下的评价群体对评价对象的灰综评系数
        3.3.5 确定评价对象的综合评价等级
    3.4 低级指标的具体评分标准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城市深基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web平台设计
    4.1 信息化平台相关技术介绍
        4.1.1 MVC、MVVM、MVT软件架构设计模式介绍
        4.1.2 Vue框架
        4.1.3 Django框架
        4.1.4 数据库
        4.1.5 Restful API风格简介
    4.2 平台总体设计
        4.2.1 操作流程
        4.2.2 数据库设计
        4.2.3 前后端交互设计
    4.3 功能模块
        4.3.1 登录注册界面开发
        4.3.2 评价界面开发
        4.3.3 数据可视化界面开发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深基坑工程绿色施工实例评价分析
    5.1 工程概况
    5.2 该深基坑主要施工特点
    5.3 主要绿色施工措施
        5.3.1 绿色施工组织办法
        5.3.2 绿色施工新技术
        5.3.3 项目绿色施工大致举措
    5.4 深基坑绿色施工评价
        5.4.1 权重计算
        5.4.2 基于相似汇总法改进过的灰色聚类法评价
    5.5 深基坑绿色施工评价Web平台应用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附录3 评价模块部分代码
    OWA-AHP权重计算代码
    改进的灰色聚合法代码
附录4 专家初始打分、部分评价数据和评价细则

(2)高中生地理学习方法培养策略研究 ——以呼和浩特市第一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内容
    (四)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五)概念界定
一、高中生主要地理学习方法分析
    (一)学者们关于地理学习方法的研究
    (二)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提出的地理学习要求
    (三)主要地理学习方法
二、地理教学案例体现的地理学习方法培养策略分析
    (一)案例分析
    (二)案例分析启示
三、呼和浩特市第一中学教学案例分析
    (一)案例分析
    (二)案例分析启示
四、高中生地理学习方法培养策略
    (一)激发运用方法开展学习的动机
    (二)教会学习方法的运用
    (三)创造机会运用学习方法开展学习
五、结论与展望
    (一)结论
    (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自然、人文、区域三大学习领域教学案例分析表
附录2:呼和浩特市第一中学教学案例分析表
附录3:附录2中案例13的学案

(4)鄱阳湖浮游植物时空格局及环境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语表
第1章 引言
    1.1 鄱阳湖浮游植物研究进展
        1.1.1 浮游植物研究现状
        1.1.2 浮游植物研究不足
        1.1.3 浮游植物未来研究重点
        1.1.4 浮游植物研究小结
    1.2 鄱阳湖水环境研究进展
        1.2.1 水环境研究现状
        1.2.2 水环境研究不足
        1.2.3 水环境未来研究重点
        1.2.4 水环境研究小结
    1.3 鄱阳湖浮游植物的科学问题
    1.4 研究内容和意义
    1.5 研究路线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样地选择
    2.2 采样时间选择
    2.3 监测指标选择
    2.4 浮游植物采集及镜检
    2.5 数据分析
第3章 结果与讨论
    3.1 鄱阳湖水环境时空特征
        3.1.1 入湖口水环境时空分析
        3.1.2 主湖区水环境时空分析
        3.1.3 碟形湖水环境时空分析
        3.1.4 湖汊水环境时空分析
        3.1.5 出湖口水环境时空分析
        3.1.6 小结
    3.2 鄱阳湖浮游植物组成及空间分布
        3.2.1 浮游植物种类组成
        3.2.2 入湖口浮游植物群落
        3.2.3 主湖区浮游植物群落结构
        3.2.4 碟形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
        3.2.5 湖汊浮游植物群落结构
        3.2.6 出湖口浮游植物群落结构
        3.2.7 小结
    3.3 浮游植物种类时空格局分析
        3.3.1 五种生境浮游植物种类变化
        3.3.2 五种生境浮游植物优势种变化
        3.3.3 五种生境浮游植物密度变化
        3.3.4 小结
    3.4 不同生境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环境影响因素
        3.4.1 入湖口环境因子对浮游植物群落影响分析
        3.4.2 主湖区环境因子对浮游植物群落影响分析
        3.4.3 碟形湖环境因子对浮游植物群落影响分析
        3.4.4 湖汊环境因子对浮游植物群落影响分析
        3.4.5 出湖口环境因子对浮游植物群落影响分析
        3.4.6 小结
    3.5 鄱阳湖浮游植物群落变化的环境解析
        3.5.1 鄱阳湖水位变化解析
        3.5.2 鄱阳湖营养盐变化解析
        3.5.3 鄱阳湖透明度等因子变化解析
        3.5.4 鄱阳湖浮游植物时空变化解析
        3.5.5 小结
第4章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4.2 展望
    4.3 创新点
附录
    附录一: 鄱阳湖浮游植物图谱
    附录二: 野外生境图
    附录三: 野外采样标准程序(SOP)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5)区域环境风险评估与分区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相关概念
        1.2.2 环境风险评估
        1.2.3 区域环境风险评估
        1.2.4 区域环境风险管理
    1.3 区域环境风险特点与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意义、内容及技术思路
第二章 区域环境风险评价体系研究——层次分析法
    2.1 区域环境风险识别与系统研究
    2.2 区域环境风险评价方法分析
    2.3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区域环境风险评价体系研究
        2.3.1 层次分析法步骤
        2.3.2 层次结构模型的建立
        2.3.3 指标因素权重计算
        2.3.4 评分标准
        2.3.5 评价分级方法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环境风险管理对策研究
    3.1 区域环境风险区划方法研究
    3.2 环境风险管理方法的相关研究
    3.3 区域环境风险管理对策
    3.4 区域环境风险分区管理机制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清远市实例验证
    4.1 清远市总体概况
        4.1.1 清远市工业经济概况
        4.1.2 清远市工业企业概况
        4.1.3 清远市饮用水源保护区概况
        4.1.4 清远市危险废物产生与处置概况
        4.1.5 清远市尾矿库概况
        4.1.6 清远市污水处理厂概况
    4.2 清远市各县(市、区)区域特征
        4.2.1 清城区
        4.2.2 清新区
        4.2.3 英德市
        4.2.4 连州市
        4.2.5 佛冈县
        4.2.6 阳山县
        4.2.7 连南县
        4.2.8 连山县
    4.3 清远市区域环境风险评估结果
    4.4 环境风险扩散模拟验证研究
        4.4.1 水环境风险扩散模拟
        4.4.2 大气环境风险扩散模拟
    4.5 环境风险分区管理措施
        4.5.1 高风险区
        4.5.2 中风险区
        4.5.3 低风险区
    4.6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1、研究结论
    2、后期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6)室内环境量化评价方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室内环境评价研究现状
        1.2.1 主观评价法
        1.2.2 客观评价法-空气环境评价方法
        1.2.3 客观评价法-热环境评价方法
        1.2.4 客观评价法-综合模糊层次分析法
        1.2.5 定量评价方法-致癌率计算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结构
第二章 室内环境因子量化计算
    2.1 空气环境因子的量化计算
        2.1.1 健康生命损失值(DALY)理论
        2.1.2 室内环境中PM2.5 暴露引起的健康生命损失值的计算
        2.1.3 室内环境中甲醛暴露引起的健康生命损失值的计算
        2.1.4 室内环境中TVOC暴露引起的健康生命损失值的计算
    2.2 热环境因子的量化计算
        2.2.1 热环境与人的工作效率的量化关系
        2.2.2 基于热感觉的价值生命损失值计算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室内环境综合评分模型
    3.1 评分模型的选择
    3.2 室内空气环境评分模型的计算
    3.3 室内热环境评分模型的计算
    3.4 综合评分模型计算及室内环境等级分级标准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室内环境量化评分模型与模糊综合分析法比较研究
    4.1 住宅室内环境中环境因子的数据采集
    4.2 量化评分模型的评价
        4.2.1 室内空气参数处理
        4.2.2 室内热环境数据处理
        4.2.3 室内环境综合评估
    4.3 模糊层次分析法评价结果
    4.4 量化评价模型与模糊层次分析模型的对比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不足与未来研究方向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7)基于GIS的大气环境审计技术方法研究 ——以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2.3 技术路线
    1.3 创新点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理论基础
    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1 国外研究现状
        2.1.2 国内研究现状
        2.1.3 文献述评
    2.2 理论基础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2 区域公共管理理论
3 基于GIS的大气环境审计框架研究
    3.1 大气环境审计实践研究
    3.2 传统审计实施步骤
        3.2.1 审前调查
        3.2.2 制定审计实施方案
        3.2.3 实施审计
        3.2.4 出具审计报告
    3.3 GIS技术在大气环境审计的可行性分析
    3.4 GIS技术在审计实施步骤中的应用设计
        3.4.1 GIS的关键技术介绍
        3.4.2 识别审计区域的大气污染特征
        3.4.3 确定审计范围、对象及依据
        3.4.4 分析审计工作重点
        3.4.5 评价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资金的分配合理性
    3.5 本章小结
4 基于GIS的大气环境审计框架应用
    4.1 数据来源
    4.2 审前调查阶段的应用
        4.2.1 各省份大气污染的分布情况
        4.2.2 各省份大气污染防治情况
    4.3 审计实施方案制定阶段的应用
        4.3.1 大气污染物冷热点分析
        4.3.2 大气污染物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
        4.3.3 大气污染物局域空间自相关分析
    4.4 审计实施阶段的应用
    4.5 审计报告出具阶段的应用
        4.5.1 大气污染空间格局与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资金的相关性
        4.5.2 大气污染空间发展与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资金的相关性
    4.6 本章小结
5 研究结论、建议及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建议
        5.2.1 对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开展的建议
        5.2.2 对大气环境审计工作的建议
    5.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8)弹性城市理论视角下长沙市养老机构配置机制及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问题
    1.2 研究方案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技术路线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案例及数据来源
        1.4.1 案例概况
        1.4.2 数据来源
    1.5 研究意义
第二章 研究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研究综述
        2.1.1 养老机构需求研究现状
        2.1.2 养老机构运营与管理研究现状
        2.1.3 养老机构空间规划及管理研究现状
        2.1.4 不足与趋势
    2.2 弹性城市理论演化
        2.2.1 “工程弹性(Engineering Resilience)”及相关研究
        2.2.2 “生态弹性(Ecological Resilience)”及相关研究
        2.2.3 “社会-生态弹性(Social-Ecological Resilience)”及相关研究
        2.2.4 弹性城市理论研究趋势
    2.3 弹性城市理论视角下的分析框架
        2.3.1 相关概念定义
        2.3.2 基于 Panarchy 模型的适应性循环机制的分析框架
        2.3.3 城市系统对需求压力的吸收机制的分析框架
第三章 城市系统应对需求压力的适应性循环机制
    3.1 适应性循环(Adaptive Cycle)理论的发展
        3.1.1 由适应性循环到适应性循环圈(Adaptive Cycles)
        3.1.2 Panarchy 模型与养老机构配置研究结合
    3.2 适应性循环过程(1949-2016)
        3.2.1 第一适应性循环圈(1949-1999)
        3.2.2 第二适应性循环圈的第一开发阶段(γ1)和第二开发阶段(γ_2)
        3.2.3 适应性循环过程的特征
    3.3 适应性循环过程的动力因素
        3.3.1 制度创新与相关政策提前预备
        3.3.2 养老机构需求压力变化
        3.3.3 具体政策、规范的适时完善与调整
    3.4 适应性循环的趋势、特点及发展要求
        3.4.1 第二开发阶段(γ2)的特点
        3.4.2 第二开发阶段(γ2)的发展要求:提高对需求的吸收效率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城市系统对差异化需求的吸收结果
    4.1 对功能需求的吸收结果
        4.1.1 不同健康状态的老年人需求特征:功能要素及重要度问卷分析
        4.1.2 功能要素水平的量化评分标准、模型及计算
        4.1.3 供给吸收不同健康状态的老年人需求时功能要素水平变化趋势
        4.1.4 供给对失能老人功能需求的吸收结果
        4.1.5 供给对自理老人功能需求的吸收结果
    4.2 对价格需求的吸收结果
        4.2.1 老年人对价格的需求特征
        4.2.2 供给的价格水平与老年人支付能力的关系
        4.2.3 养老机构的性价比模型及计算
        4.2.4 供给对不同健康状态老年人的性价比需求的吸收结果
    4.3 对空间布局需求的吸收结果
        4.3.1 不同健康状态的老年人对空间布局的需求特征
        4.3.2 不同社会空间中的老年人需求的分布规律
        4.3.3 空间布局需求类型与相应空间服务模式
        4.3.4 供给的空间布局类型
        4.3.5 空间布局类型的供需结构关系
        4.3.6 区域服务型机构对需求的吸收结果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影响吸收结果的城市系统因素
    5.1 影响对功能需求的吸收结果的直接因素
        5.1.1 养老机构功能的供给模式
        5.1.2 对功能需求的吸收结果的形成路径
        5.1.3 直接因素:运营能力参差不齐、政府监管不力
    5.2 影响对价格需求的吸收结果的直接因素
        5.2.1 养老机构价格的供给模式
        5.2.2 对价格需求的吸收结果的形成路径
        5.2.3 直接因素:老年人收入水平偏低、双轨模式、发展时序、优质医疗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匀
    5.3 影响对空间布局需求的吸收结果的直接因素
        5.3.1 养老机构空间布局的供给模式
        5.3.2 对空间布局需求的吸收结果的形成路径
        5.3.3 直接因素:区域服务型机构建构机制不完善、运营能力参差不齐
    5.4 对直接因素的检验
        5.4.1 直接因素指标化
        5.4.2 灰色关联度分析
    5.5 导致直接因素形成的社会子系统内的根本因素
        5.5.1 政府的社会保障管理责任界限不明晰
        5.5.2 社区组织偏行政性与社会组织具依赖性
    5.6 导致直接因素形成的经济子系统内的根本因素
        5.6.1 社会保障支出水平偏低
        5.6.2 养老产业发展程度尚浅
    5.7 导致直接因素形成的空间子系统内的根本因素
        5.7.1 偏物质性空间规划传统
        5.7.2 单核心城市空间结构
    5.8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以弹性为目标的养老机构配置机制优化对策
    6.1 以促进适应性循环健康发展为目标的动态优化对策
        6.1.1 促进适应性循环健康发展的关键
        6.1.2 建立养老机构信息平台
        6.1.3 监测适应性循环并预警
        6.1.4 在开发、保守阶段反馈与调整
    6.2 以提升吸收效率为目标的阶段性优化对策
        6.2.1 吸收机制中存在的问题
        6.2.2 建立基于差异化需求的养老机构类型体系
        6.2.3 通过子系统协同形成不同配置模式
        6.2.4 完善政府配置模式
        6.2.5 建构社区组织配置模式
        6.2.6 提高企业配置模式的吸收效率
        6.2.7 提升整体的吸收效率
    6.3 本章小结
结论
    主要结论
    创新点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附录B (养老机构需求问卷)
附录C (养老机构功能要素重要度问卷)
附录D (养老机构调查表)
附录E (访谈的养老机构案例基本特征汇总表)
附录F (相关人员访谈提纲)
附录G (与社区老人需求差异分析相关的分类统计结果)
附录H (养老机构功能的相关标准、规范及政策)
附录I (补贴政策)
附录J (空间区位、规模的相关规范及政策)
附录K (长沙市三级医院名录)
致谢

(9)空气监测点位优化布置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监测仪器的选择、使用和维护
    1.1 选择仪器
    1.2 对仪器进行校准
    1.3 备件
2 优化布置监测点
    2.1 监测点布置原则
    2.2 监测点的位置要求
3 监测点位定点方法
    3.1 网格法
    3.2 同心圆法
    3.3 扇形法
    3.4 功能分布点法
    3.5 其他布点方法
4 结论

(10)基于多技术的县域环境质量与生态评价 ——以库车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外研究进展
        1.2.2 国内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4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处理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自然地理
        2.1.2 气候水文
        2.1.3 自然资源
    2.2 遥感影像数据处理
        2.2.1 数据来源
        2.2.2 遥感影像数据预处理
3 库车县环境质量评价
    3.1 水环境质量评价
        3.1.1 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
        3.1.2 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
    3.2 大气环境质量评价
        3.2.1 大气环境质量评价方法
        3.2.2 大气环境质量评价因子及标准
        3.2.3 监测及评价结果
        3.2.4 环境空气质量评价
        3.2.5 环境空气污染物变化趋势
    3.3 土壤环境状况评价
    3.4 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
        3.4.1 生活垃圾
        3.4.2 工业固体废弃物
        3.4.3 危险固体废弃物
    3.5 环境容量计算与评价
        3.5.1 水环境容量评价
        3.5.2 大气环境容量评价
    3.6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3.6.1 社会经济发展预测
        3.6.2 未来人口规模预测
        3.6.3 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3.6.4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3.6.5 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4 库车县生态状况综合评价
    4.1 基于RS与GIS的生态环境指数法
    4.2 沙漠化指数(DI)
        4.2.1 沙漠化差值指数模型的构建
        4.2.2 土壤沙漠化计算结果与评价
    4.3 概括差值植被指数(GI)
        4.3.1 概括差值植被指数的计算
        4.3.2 植被覆盖度评价结果
    4.4 盐渍化指数(MSI)
        4.4.1 盐渍化指数模型的构建
        4.4.2 盐渍化指数评价结果
    4.5 湿度指数(WI)
        4.5.1 湿度指数的评价模型
        4.5.2 湿度指数的评价结果
    4.6 库车县生态状况评价结果
        4.6.1 生态状况等级变化特征
        4.6.2 生态状况空间分布变化特征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致谢

四、应用综合分析法优化大气环境监测布点(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OWA算子改进的灰色聚类法的深基坑绿色施工评价体系研究[D]. 陈佳棋. 武汉科技大学, 2021(01)
  • [2]高中生地理学习方法培养策略研究 ——以呼和浩特市第一中学为例[D]. 侯嵘.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3]城市空气质量监测网络评估方法[J]. 姜晓群,宋国君,王腾,王帅,王昆,王力. 中国环境科学, 2020(01)
  • [4]鄱阳湖浮游植物时空格局及环境解析[D]. 陈明华. 南昌大学, 2019(06)
  • [5]区域环境风险评估与分区管理研究[D]. 杨泽涛.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6)
  • [6]室内环境量化评价方法的研究[D]. 沈成成. 东南大学, 2019(05)
  • [7]基于GIS的大气环境审计技术方法研究 ——以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为例[D]. 黄鑫爽. 南京审计大学, 2019(08)
  • [8]弹性城市理论视角下长沙市养老机构配置机制及优化研究[D]. 欧阳虹彬. 湖南大学, 2018(06)
  • [9]空气监测点位优化布置探讨[J]. 徐雷. 环境与发展, 2018(08)
  • [10]基于多技术的县域环境质量与生态评价 ——以库车县为例[D]. 庞冬. 新疆大学, 2018(12)

标签:;  ;  ;  ;  ;  

应用综合分析法优化大气环境监测分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