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社区商业理论探索(论文文献综述)
边雨[1](2021)在《以建筑类期刊为源探究中国当代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演变》文中指出我国当代城市住区规划设计自1949年发展至今,涌现了大量的相关理论与实践,为了今后更好的前进,对这一段时期我国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动态的审视总结必不可少。众多反映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理论及实践演进印记的视角中,建筑类期刊是折射和管窥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历程的一个独特窗口。本文先对1949至今的我国建筑类期刊的产生与发展历程进行梳理,然后利用CKNI数据库,以建筑类期刊为主要检索文献来源,收集1949年至2019年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相关文献,进行去重等整理,最后一共筛选收集论文3091篇。基于建筑类期刊记载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情况分析研究,确定本文的期刊统计范围。本文采用文献计量法,依托Noteexpress等软件进行文献管理和相关数据整理,主要通过对发表年份、关键词的词频进行统计,从时间分布、期刊分布、研究类型、研究主题与热点等方面对中国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研究动态进行了统计分析,并重点对主要时间段的内容进行信息与历史事件结合的整理,使用Citespace软件以可视化的形式展现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研究的聚焦点,掌握当前研究现状,总结出建筑类期刊反映的我国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发展历程。全文以阶段划分及特征描述的方式对建国以来我国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历程进行梳理,主要分为三个时期:1949-1977年,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期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1978-1997年的住房改革推进时期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以及1998年至今的房地产开发主导时期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通过对不同时期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的社会经济发展背景及相关政策、建筑类期刊中各个时期相关论文的记载情况的研究,总结出不同时期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研究与实践的演变历程,总结其发展特征以及影响因素,以期对日后的相关研究有一定的意义。
蒯新珏[2](2020)在《北京街巷胡同环境品质提升设计策略与工作路径研究 ——以北京香山买卖街为例》文中认为北京作为千年古都,见证了历史的沧桑变迁,积累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如何保护古都的历史风貌,延续城市的历史脉络,同时又能实际地提高居民的生活环境,一直是北京城市发展面临的巨大挑战。而街巷胡同,作为北京城市建设的基本单元,既是古都文化的见证,也是城市传统风貌特色的集中体现。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一系列改造和更新后,北京的城市形象日新月异,但在过去较为强调效率和经济性的建设思想下,城市风貌趋同化现象严重,构成城市独特魅力的大量街巷胡同逐渐消失在了现代化的高速建设中。随着对于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再利用的理念进一步发展,同时城市内涵品质挖掘提升逐渐成为城市建设的核心内容,如何有效延续北京街巷胡同的历史文脉和特色风貌,进一步提升其环境品质,符合时代特征和市民需求,仍需要系统地梳理与总结。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以北京街巷胡同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文献研究、现状调研以及在香山买卖街环境提升项目中的设计实践经验尝试探讨在当前对于环境品质要求日益提高的时代背景下,北京街巷胡同如何在保持其风貌特征的同时进行品质提升的策略方法和工作路径。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分为四个部分:首先对论文的研究背景、目的、意义进行分析,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论述总结国内外研究与实践概况。第二部分对有关理论和当前北京街巷胡同改造更新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调研分析,其中第二章着重对街巷空间环境品质的相关理论进行探索;第三章针对北京街巷胡同的演变发展进行分析,总结其基本特征以及目前所面临的问题与矛盾;第四章提出北京现阶段街巷胡同环境品质提升工作的成效与不足,同时选取典型案例进行研究,探讨街巷胡同环境品质提升的策略方法。第三部分通过对实践案例的全过程研究分析进一步总结类似改造的实践策略和工作路径,第五章通过对以上的理论、原则、策略的探索,详细介绍北京香山买卖街环境品质提升的设计项目中适合其特色风貌修复及环境品质提升的探索性方案;第六章着重探讨香山买卖街环境品质提升工程中实际工作的开展方法以及工作路径的创新探索,并从中吸取有益的经验教训。最后为结语部分,对上述研究进行总结,旨在为北京市当前及未来街巷胡同的环境品质提升工作提供恰当的理论依据及实践参考。
冯学涛[3](2020)在《空间治理视角下深圳白石洲社区规划实证研究与模式探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国家把大力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历史时期,提升空间发展、推动空间治理成为重要举措。空间治理通过资源的空间配置实现社会、经济、环境的均衡发展。当下,城市发展由“追量”转向“求质”,社区作为城市的基本行政单元逐渐成为国家推进空间治理的关键平台。社区建设及其资源的优化配置是实现空间资源合理分配的基础和前提。因此,以空间治理视角作为切入点重新审视社区规划具有现实意义。以往社区规划大多注重物质空间环境的营造但对人的精神追求及社区服务方面的重视程度不够,而当下的社区规划除了要满足人们基本的物质空间生活需要以外更应该成为一种集邻里关系、居住环境、文化情感、社区服务等于一体的综合性社区规划。深圳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先锋示范城市,其城市建设也走在国内前沿并率先进入城市发展转型阶段,本文从深圳第一“城中村”——白石洲社区入手进行实证研究,白石洲社区人员构成及产权关系复杂、改造过程漫长、空间状态零乱的特征对其开展实证研究在城市转型发展时期具有现实意义。以深圳白石洲社区规划中所涉及到的人口、文化、土地、产业、环境等核心要素为实证研究内容,从社区空间特征入手对其在物质空间环境层面的规划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社区规划所涵盖的非物质层面所需的发展要素进行研究,总结了空间治理视角下深圳白石洲社区规划模式及其运作机制。鉴于白石洲社区规划过程中“政府主导、市场参与”模式下所形成的正负空间效应,本文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展开对社区规划模式的理论探索,尝试引用空间治理作为理论支撑,同时受多中心理论和公民社会理论的启示,结合我国国情构建起“政府—市场—公众”空间治理理论模型并进行空间效应评价。通过对空间治理模型的分异,演化出以政府为主导的单轮驱动型、政企合作的双轮驱动型、多元主体协同推进的多轮驱动型三种社区规划模式并分别对其展开理论分析和模式探索。在多轮驱动型社区规划模式下深入探讨了社区规划在申报、审批、出让及建设实施阶段下的多元主体制衡机制。本次课题研究将空间治理、传统社区规划理念与我国率先进入存量发展阶段的深圳白石洲社区相融合进行实证分析和规划模式探索是本文的亮点。分析认为社区物质空间规划与非物质要素共同发展是社区转型的必然要求;多元主体协同推进下的多轮驱动型社区规划模式将是未来空间治理视角下社区规划的发展方向和探索重点。
辛越[4](2020)在《设计思维支持下的创客教学活动设计与实践研究 ——以兰州市某中学3D打印校本课程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创新型人才的缺乏是我国当前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基于此现状,我国实施培养复合型与创新型人才的发展战略,将教育改革的重点落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随着创客教育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意识到创客教育对培养学生的重要意义,然而在中小学的创客教育实践过程中显现出诸多问题。很多创客教学活动中教师忽视学生的主观学习,学生只是单纯跟随教师、模仿教师进行学习,不利于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创客教育中经常出现的创意设计,建模迭代等要求很难在现有的教育领域研究中找到相应的方法,而设计思维在这些方面已经具备了较为成熟的理念、工具和方法。本研究首先通过文献梳理和实地见习了解中学3D打印教学现状,对创客教育、设计思维、3D打印技术概念进行界定。对创客教育国内外发展现状、国内3D打印教学现状、国内外设计思维发展现状进行文献梳理,并总结了现有设计思维的通用模型,同时从教育技术专业核心期刊中梳理出现四篇设计思维融入创客教育的文献为研究提供理论支撑。然后在明确设计思维融入创客教育的必要性、设计思维支持下的创客教学活动设计原则的基础上,提出设计思维支持下的创客教学活动设计的要素,并总结设计思维模型的主要环节构建了设计思维支持下的创客教学活动框架。之后,本研究将设计思维支持下的创客教学活动框架在初中3D打印校本课程中进行三轮行动研究,完成三个案例的设计,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反思总结,修正框架。最后对教学活动的效果进行分析,通过相关测量工具,从创新思维,创新技能三个维度对活动目标的达成情况进行分析,通过对教师、学生的访谈了解师生对设计思维支持下的创客教学活动设计的满意度。总结来说,本文构建了设计思维支持下的创客教学活动框架,并将其应用于初中3D打印教学实践,以期完成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促进创新思维、发展创新技能,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标。同时丰富国内创客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为创客教育提供可参考的模式与案例。
吕进锋[5](2020)在《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研究 ——以云南省红河州为例》文中提出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继承和发扬少数民族优秀文化是新时代彰显文化自信的必由之路。在我国“多元一体”中华文化大格局中,立足本土,加强少数民族文化教育,是传扬民族文化,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途径;放眼全球,加强少数民族文化教育,是培养学生的文化敏感力、文化适应力和文化实践力,开阔学生多元文化视野,形成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途径。面对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悖论,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缺乏有效的理论指导。这使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的发展在实践中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因此,从空间生产理论出发,借鉴社会时空分析理论,加强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研究明确了教育空间概念和教育空间结构概念,建构了教育空间理论基本框架,阐明教育空间结构分析框架,确立目标、内容、方法、形式、队伍、机构和成效七个教育空间要素,并依据其相互关系,提出教育物理空间、教育人文空间和教育综合空间三大类教育空间,以及64种教育空间结构组合,最终凝练成16种教育空间结构类型。基于教育空间理论分析框架,本研究采用德尔菲法和熵值法构建教育空间研究指标体系,通过《少数民族文化教育调查问卷(教师卷)》获取研究数据,以学校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为切入点,选取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为空间尺度,以县为解析尺度(13个县市)、年份(2014-2018年)为时间尺度,展开研究。研究数据采用GIS空间分析技术进行空间可视化分析,揭示了红河州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要素、教育物理空间、教育人文空间、教育综合空间和教育空间结构的时间演进与空间格局。聚类划分了红河州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的结构类型。总体而言,红河州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发展水平不高,其教育空间从要素、类型到结构,均存在较大的优化空间。本研究还结合访谈和田野研究,对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要素、教育空间类型和教育空间结构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分析发现,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受到地域因素、文化因素、主体因素、教育因素和经济因素的制约。同时,三种教育空间类型之间及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因果反馈关系,也对教育空间具有重要影响。就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优化,本研究提出三个路径:第一,遵循求同存异原则的教育空间要素优化。促进少数民族文化教育课程整合与差异推进。要从目标、内容、思路、方法、教师队伍、机构联动和特色凝练等方面促进主流文化教育与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的课程整合,因地制宜地推进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优化。第二,强化发展共识理念的教育空间主体优化。增强政府主体、各界主体和生命主体的参与意识、发展意识,强化各主体对中华文化与民族文化、国家与民族的认同意识。第三,凝聚三位一体合力的教育空间生态优化。努力形成政府、社区和学校的教育合力,发挥三位一体的优势,建立良好的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生态。就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发展,本研究还从三方面进行了理性思考:第一,厘清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优化的若干基本问题。即为什么要进行民族文化教育;为什么要进行民族文化教育空间优化;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优化的内涵、目标和内容,以及如何进行优化。第二,明确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发展的价值取向。少数民族文化教育必须明了少数民族文化的“文化结构”和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的“教育回馈”,注意少数民族文化教育中的社会交换、权力意志,以及教育空间与“文化结构”的关系,对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定位的影响,同时要将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置于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繁荣、民族复兴和教育发展的大业中统筹考虑,从而准确定位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的价值取向,促进文化传承、国家认同与民族团结。第三,理顺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优化的基本思路。必须明确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目标导向,培养“三力”青年;必须遵循突破观念束缚、坚定适宜理念、扎根教育实践的少数民族文化教育基本路径;必须共筑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生态,以系统论思想为指导,将各尺度、各层次、各主体的教育空间统合为一个整体,从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对教育空间进行系统观照。综上所述,本研究初步建构了教育空间理论基本框架,明确了教育空间结构分析框架,提出了教育空间指标体系,并以红河州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为例,进行了教育空间理论的验证性研究,分析了红河州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的时空动态、问题、影响因素和优化路径,彰显了教育空间理论的价值和未来研究趋势。本研究在研究视角与方法、理论与实践上均有一定的创新,但展望未来,还应强化教育空间理论与实践研究;深化民族教育空间理论与实践研究;重视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研究;加强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的“儿童在场”的教育空间研究;加强多视角、多主体、多方法的教育空间研究;加强教育空间比较研究。
陈志奎[6](2020)在《艺术都市营造研究 ——从“城市文艺复兴”到“软城市”的城市设计范式演变》文中研究表明“英国城市工作组”(UTF)发表的“迈向城市的文艺复兴”黄皮书作为一个里程碑式的文件,掀起了“城市文艺复兴”运动的巨浪,这个运动以文化为主要导向,以城市设计为扫荡工具,在取得巨大成就和声誉的同时,也因城市士绅化、虚假繁荣和逻辑自洽被诟病,同时城市设计的本体理论没有得到突破。中国的“城市化大跃进”带来的“城市病”、“千城一面”、地域文脉破碎、城市化质量不高、城市人文生活品质与物质文明发展不匹配等问题,已日益凸显。人们对优质的城市人居环境的渴望与当下紧张畸形的都市生态构成矛盾,城市发展经常在追求GDP经济和精神、环境生态文明之间,顾此失彼。随着全球此起彼伏的公共安全危机、气候危机、环境危机、政治危机、经济危机和人道危机,以及智能化时代对人类生活的进一步肢解和异化,无论东西世界,都呼吁新的城市发展动力和人居文明永续之道。这为推出新的城市设计思维、城市营造方式和城市发展体系奠定了时代正义。本文引介了“软城市”理论,并将“城市文艺复兴”到“软城市”时代的城市设计范式迭代进行了明细化对位比较;然后从历史逻辑、文化动机、文献谱系、理论支撑、观点主张、价值取向、法理依据、现实基础、实操导则、案例推演和现实观照等几个方面完成了对艺术都市体系的构建,使之具备方法论意义和较强的理论创新性。譬如,从“艺术化”和“艺术性”两方面勾画当代艺术都市的面貌与特质;从政府、非政府组织和文化精英、市民大众“三层制”出发,采用一系列以艺术、设计和文化多样性为核心概念的营造内容,通过在艺术、人和城市之间建立稠密多维的关系网络和丰富随机的触发反应去激发都市生活的更多可能性并塑立以市民为主体的空间生产态度。这大大超越了“艺术人口和艺术产业堆砌”的传统艺术城市概念,演变为一场注重真实性和生长性的总体都市革命。基于“软城市”理念的艺术都市体系,拓展了城市设计理论,迎回了城市设计“公平正义”的价值本义,将城市设计从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的公共政策推进为发挥全民主观创造力的全域塑造行动,将城市设计从宏大叙事和物质塑造手段演变到微观精妙和精神体验的范畴,将城市设计从以数字绩效为指引的城市面貌改造工具发展为协调公共利益、公民价值和市民社会的杠杆工具。作为一个具备落地实操价值的都市主义体系,艺术都市可以直接指导和作用于现实中的城市设计实践,为中国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借鉴思路,为顶层设计提供理论支持,有助于中国城市建设规划规避西方模式的缺陷,同时也为全球城市发展转型提供了方案智慧。艺术都市将人文精神、闲暇生活和个体解放作为未来城市的增长点,符合时代趋势,同时,艺术都市发起的日常都市革命和个体观照精神,能够对“城市文艺复兴”有益激化,续延“城市文艺复兴”系统的生命力。本文的文献综述方法有所创新,首先用直接文献和思想文献二分法,然后分别延裂出核心文献和次级文献,形成横纵之势和逻辑铺陈,以应对和提炼广博的文献信息。本文以强势的理论代入展开论证,以空间政治经济学、城市社会学、批判理论、后结构主义、历史学和艺术学为理论主轴,串联起散落于全文各处的群英思想荟萃,采撷和运用诸家理论概念,形成思想矩阵,强调宏阔视野和跨领域并置耦合研究,追求思辨性和碰撞感,制造了丰富的知识切面和触发可能,塑造出了具备开放性和延展性的知识生产胎体,以期获得学术耐品性和知识长效性,并为平行领域提供学术营养和跨界启发。无论论证过程还是结果,都凝结出了清晰的学术审美和严苛的价值取向,它们零散而又统一,无形却又彰显:差异、多样性、开放性、生长、模糊、边界、遭遇、日常、去中心化、反威权、反叛、精微、多元、可能性、临时性、动态、非物质性、自下而上、多孔、弹性、温暖、放松、分散、感性、并置、偶发、虚空、灰度、剩余、无意识、非常规、自由、个体、无序……
刘琳婕[7](2020)在《广州绿道系统中的文化景观呈现研究》文中认为文化景观作为一种新的世界遗产类型,是指特定的文化群体为改变生存环境与自然互动创造出的成果,是在社会、经济和文化等因素作用影响下持续进化的人与自然的共同的作品,承载着独特的地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审美价值。广州近几十年因城市化经济发展规模效应的影响,城市人口日渐增加,带来对城市绿道公共空间的需求量的增长和品质要求。另一方面,广州建成绿道景观同质化问题较为严重,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广州有着较多承载着宝贵历史印记的文化景观,因建成环境的无序扩张而被蚕食变得孤岛化,乡村地区的文化景观则因人口减少而日渐凋零的现象益增。绿道作为可以连接现代和传统、城市和乡村景观的桥梁,拥有与各类文化景观整合呈现以推进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沿线经济发展、提升景观审美体验品质以及应对多种城市化问题的潜能和前景。本文基于风景园林史学与风景园林美学相结合的研究视角,对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呈现进行研究,通过实地调查和文献梳理,以多学科交叉综合的理论研究方法构建研究框架,从推进城市整体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与提升景观审美体验三个角度切入,将广州绿道系统的进一步完善建设与文化景观空间环境的保护活化相结合,探讨其具体实现路径和对策。论文首先通过对广州文化景观的类型、发展现状和建成绿道所存在的现实问题进行分析梳理,概括出广州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的现状关系中的主要问题:生态绿道沿线文化景观生态优势待彰显,郊野绿道可加强与主要产业发展的关联,都市绿道对文化景观历史环境维护较少。然后提出从生态、经济和审美三个角度搭建研究框架,探索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整合呈现的具体策略,以统筹回应当前的多种现实问题。在完善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提出通过回归绿道概念的生态环境保护内涵,结合时代发展推进生态系统的协调和促进绿道沿线景观要素风貌的多元共融,回应当前广州绿道建设中城乡绿道生态职能区分不明确、绿地和文化景观“破碎化”、景观风貌杂乱等现状问题。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引入经济学中城市化研究成果,提出从结合产业发展进行绿道游径选线、依据景观资源优势发展绿色经济和适应技术发展所带动的需求变化三个方面,促进城乡经济发展“在集聚中走向平衡”;并提出在广州绿道系统文化景观呈现过程中,结合区域发展目标改善城市环境,响应城市双修和乡村振兴的政策支持,推进公众参与和社区建设,以增进建设共识提升绿道系统环境的正面效益;在完善建设过程中,加强政府对优化绿道系统的政策支持、引入市场的参与合作以提升有续运营和尊重专家对完善公共环境的价值引导,以优化绿道建设运行方式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在提升景观审美体验方面,先对审美客体即绿道系统中的文化景观的审美文化特征进行概括提炼,然后结合主体审美结构层次分别从生理层次、心理层次和社会文化层次切入,对绿道系统的可达性、绿道景观多样性和文化性进行优化路径探析;最后从改善审美活动的条件方面,提出提升广州绿道系统的关键节点的景观品质、凸显主要游径的主题序列和完善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的网络关联,提升景观审美主体和客体之间对话交融的可能性。
乐颖[8](2020)在《平台生态价值共创:基于文献计量学的理论探索与实证检验》文中提出当今世界,平台经济正在成为经济发展的热点现象。在日渐成熟的互联网和信息技术支持下,直播平台、共享平台等多样化新平台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但绝大多数以倒闭收场或正面临生存危机,有必要对平台领域理论进行深入探究,以揭示创业构想与现实差距的根源。平台生态系统是平台经济的基本组织形式,而价值共创是生态系统经济活动的核心,因此,平台如何引导客户参与实现价值共创是平台生态系统发展中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由于价值共创的研究存在明显的学科交叉特征,理论的梳理和文献综述难度较大,因此本文采用文献计量分析的方法,机器识别热点主题词及其相关参考文献,掌握关键的理论领域和研究前沿,与人工阅读相结合,呈现出分析平台价值共创机制的理论框架。并基于“浙江好项目”大赛案例库,选择生意帮、智纺网、姜太公网这三个典型平台进行案例的现实解读和理论印证。研究结果显示,服务主导逻辑是分析平台生态系统价值共创机制的核心逻辑和理论基础,在这一核心逻辑下,共有四个主要的理论领域以不同的角度展开分析:服务科学/客户关系管理领域提出,服务系统通过价值主张以客户需求为导向邀请客户参与平台以构建联系,形成服务生态系统;制度构建领域提出,生态系统通过共享的制度安排约束并协调参与者活动,情境和社会结构能够影响其资源利用;合作与创新领域提出,网络效应为平台发展提供了有效驱动,参与者通过合作实现技术和资源的整合,协同创新共同应对挑战;应用场景领域中,以社交媒体为典型代表,客户通过口碑传递体验,构建社区以吸引更多客户加入平台。四个领域的理论聚类和案例故事都呈现出如下的平台生态价值共创机制:受资源内在价值潜力驱动,企业通过提出客户欣赏的价值主张引导客户参与平台,在应用情境和制度情境的影响下构建联系形成活动网络,平台汇集并整合自身与参与者的技术和资源,为生态系统各主体创造收益,从而在制度和情境的协调下实现生态系统的价值共创。本文的分析借助文献计量学的分析方法,以海量理论文献为素材,分析出了平台生态价值共创的主流理论领域,提炼出各领域的潜在分析问题,并总结归纳出了一个理论模型框架,为分析当前经济热点现象提供了明确的理论指导,将对解决现实中平台生态创业领域的难点与问题具有现实意义。
许龙才[9](2020)在《城市发展批判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市诞生表征着一种新的文明形态,其从产生之日起就寄托着人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承载着人类对“安居乐业”的崇高理想追求。城市发展的历史实践表明城市确实为人类生活带来了巨大便利,使得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城市化的急剧发展与城市现代化的全球化推进使得人类社会步入了城市社会时代,同时,也使得城市深陷现代性的桎梏。现代性是现代社会最本质的特征,现代社会的弊端与危机表现为现代性的危机,在城市社会阶段即表现为城市现代性的危机,城市现代性及其危机的进一步扩展日益影响着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多个领域,产生了诸多方面的城市问题:城市规模不断膨胀、城市交通日益拥堵、城市生态日益恶化、城市日常生活异化等日益阻碍着城市中人的主体性的发挥,抑制着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本文基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视角,以对城市发展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矛盾的反思与批判为主题,从城市空间、城市生态以及技术三个维度对城市发展进行理论上的关照。最后,具体到我国城市发展的现实状况,对我国城市发展现状进行理论上的反思与批判。其中,从城市空间、城市生态及技术三个维度对城市发展进行理论上的关照是本研究的关键。鉴于此,本文拟采取如下的思路具体展开本文的逻辑进路。第一,概念的界定是论文得以展开的逻辑前提,城市、城市发展、现代性批判这是本文的三个核心概念,他们的界定是本文研究的逻辑起点。故在本文中将基于马克思世界观对这三个核心概念进行厘定,明确他们的内涵与外延。第二,本文旨在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视角对城市发展进行理性审视与反思,故在本文的第二章至第四章,立足于现代性批判的视域,分别从城市空间发展、城市日常生活发展、城市生态发展与城市技术发展四个层面对城市发展进行考察,探寻城市现代性视域下人的生存困境,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中“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价值标准,在此基础上找出城市发展异化的根源,澄清城市发展的核心价值与前提,确定城市发展的伦理底线,当然对城市的发展要进行辩证的考量,既要对城市发展过程中城市空间、城市日常生活、城市生态与城市科技呈现出来的合理性给以肯定,又要对现代性隐忧下城市发展中的彰显出来的空间无序、意义丧失、日常生活异化与生态恶化等现象进行理性的反思与批判,从理论上探索城市发展的正确方向。第三,本文致力于城市发展理论的本土化探索,故论文的最后部分是具体到我国当前城市化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社会现实,将前面城市发展的理论考察成果运用到我国的城市发展实际,对我国的城市发展现状进行理论透视,以期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发展理论与现代性批判理论,对我国城市居民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指导。
陈春梅[10](2019)在《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及其内部治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引入民营资本,充分发挥公私不同属性资源的优势,从而激发国企的活力和竞争力。随着经济领域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深入,这种理念渐渐渗透到教育领域。长期以来,公办高职习惯了“养尊处优”且担心与民营企业合作有损公益形象或导致国有资本流失,而民办高职由于被视为“二等公民”难以吸引优秀企业合作,使得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往往存在“两张皮”的现象。是否可以探索一种新的办学体制以激发企业参与办学的积极性,让不同的资源得以优化配置?2014年,国务院正式提出鼓励各类办学主体以资本、知识、技术和管理等多种要素参与办学,并明确指出“探索发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从而拉开了高职院校探索发展混合所有制的序幕。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指由来自公共和私人部门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主体以多种要素共同举办职业教育,具有多元产权相互渗透、相互融合,且不同产权主体共同治理、共享成果、共担风险的特点。国务院倡导高职院校探索混合所有制旨在鼓励社会力量(尤其是企业)参与办学,实现不同属性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提高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案例院校的调研,梳理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的现状并着重探究其内部治理。相比于国外,当前我国关于公私合作办学的实践较少,相关研究也有限。研究中选取美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两大机构——社区学院(大都会学院)和营利性高等教育机构(戴维瑞教育集团和阿波罗教育集团)的典型案例展开具体分析,以拓展研究的国际视野。研究发现:社区学院的公私合作不涉及产权。各方通过签订协议保护举办者权益;社区学院非常重视与企业之间的互动;企业为了人才培养愿意大力投入办学。研究还发现,大型营利性教育集团内部组织机构的构建相对完善。董事会是集团实现内部治理的载体,因此必须强调董事成员构成的科学性,包括董事成员学历背景、职业背景的多样化,且独立董事和女性董事应占一定比例。为了保障机构规范、有序运行,这些机构还制定了一系列的运行保障制度。与国外公私合作办学不同,我国高职院校探索发展混合所有制涉及产权问题,且产权结构影响高职院校的内部治理结构。然而,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产权大小与话语权大小不一定呈正相关。政府的产权占比可能很小,但却拥有较大话语权。因此,不能完全套用经济的产权逻辑分析高职院校的内部治理。与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类似,高职院校探索发展混合所有制的核心在于构建现代法人治理结构。它的独特之处在于:作为教育组织,高职院校需要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其内部治理受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外部环境的制约,应借鉴现代大学制度;与此同时,由于市场机制的引入,其内部治理又应借鉴现代公司治理的合理内核。本研究立足于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从微系统、中系统、外系统和宏系统分析高职院校探索发展混合所有制内部治理在不同发展阶段所处的不同层面及同一层面不同要素相互作用的环境。与此同时,结合利益相关者理论、产权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对其内部治理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第一,制定有针对性的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指导文件,明确探索发展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的法律地位和法人属性、保护各举办方的合法权益并推动产权交易市场的建立;第二,完善高职院校内部治理结构。首先,提高董事会(理事会)及监事会成员的科学性与合理性。董事(理事)成员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且来自法律、财务、会计、管理及教育等多种职业背景。根据利益相关者理论,校友、教师、学生、中介机构等利益相关者在董事会(理事会)、监事会中应占有一席之地,以表达他们的利益诉求并实行监督权。此外,应增加独立董事(理事)和独立监事的比例。其次,职业校长(院长)由董事会(理事会)聘任,并实行任职回避制度。且职业校长(院长)的激励方式应多元化。还要正确处理董事会(理事会)、职业校长(院长)、党委及监事会等之间的关系;第三,制定、修订和完善学校章程、董事会(理事会)章程及相关规章制度等并严格执行,以推动高职院校实现依法依规治校、治学。今后,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内部治理的特征主要表现为:规范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制衡机制与激励机制相结合;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相结合。当然,对这种新的办学体制的探索,一些问题至今尚无定论,如独立法人的问题、举办者与校长(院长)关系的问题、产权结构合理性的问题、董事会(理事会)中教师和学生代表的问题等。这些问题有待高职院校在后续的改革探索中,由学者进一步跟踪研究。
二、社区商业理论探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社区商业理论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1)以建筑类期刊为源探究中国当代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市住区的演进历程记录着社会的发展与变迁 |
1.1.2 国内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百花齐放,亟待梳理整合 |
1.1.3 专业期刊是学科发展轨迹记载和学术传播的重要载体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城市住区规划设计演变的研究现状 |
1.3.2 建筑类期刊的研究现状 |
1.3.3 期刊文献统计的研究现状 |
1.3.4 小结 |
1.4 相关概念释义 |
1.4.1 住区及城市住区 |
1.4.2 住区规划设计 |
1.4.3 建筑类期刊 |
1.5 研究范围与方法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范围 |
1.6 研究框架 |
2 我国建筑类期刊及其记载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研究 |
2.1 我国建筑类期刊的产生与发展 |
2.1.1 建筑类期刊的产生 |
2.1.2 建筑类期刊的初步发展 |
2.1.3 建筑类期刊的繁荣发展 |
2.1.4 建筑类期刊的多元化发展 |
2.2 建筑类期刊对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记载情况分析研究 |
2.2.1 数据来源与筛选 |
2.2.2 本文的建筑类期刊选取标准 |
2.2.3 建筑类期刊中相关论文数量与分布 |
2.2.4 建筑类期刊中相关论文的分类与统计 |
2.2.5 建筑类期刊中相关论文研究主题的变化 |
2.2.6 本文的建筑类期刊研究范围 |
2.3 建筑类期刊反映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历程分析研究 |
2.3.1 相关期刊论文的统计与分析 |
2.3.2 我国城市住房制度的发展历程 |
2.3.3 我国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的时区图谱 |
2.3.4 我国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演变历程分期 |
2.4 本章小结 |
3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期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1949-1977) |
3.1 政府主导下的城市住区实践与研究概况 |
3.1.1 社会经济背景与住房建设概况 |
3.1.2 建筑类期刊的记载情况分析 |
3.1.3 研究阶段划分 |
3.2 经济恢复与“一五”阶段:住区规划理论的引入与早期实践(1949-1957) |
3.2.1 工人住宅区的规划建设 |
3.2.2 居住建筑布置方式的讨论 |
3.2.3 居住小区规划思想的引入与实践 |
3.3 “大跃进”与调整阶段:住区规划理论的探索与发展(1958—1965) |
3.3.1 城市人民公社对城市住区发展的影响 |
3.3.2 居住小区规划设计思想的发展与实践 |
3.3.3 “成街成坊”的住区规划方法 |
3.3.4 住宅区的改建 |
3.4 “文革”及其影响阶段:住区规划理论与实践的停滞与恢复(1966-1977) |
3.4.1 住宅标准的持续降低 |
3.4.2 市郊工厂生活区的建设 |
3.4.3 高层住宅的出现 |
3.5 特征总结 |
3.5.1 住区规划理论与方法体系初步形成 |
3.5.2 注重住区物质空间形态 |
3.5.3 为生产服务而配套建设 |
3.6 本章小结 |
4 住房制度改革推进时期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1978-1997) |
4.1 “遍地开花”式的城市住区实践与研究概况 |
4.1.1 社会经济背景与住房建设概况 |
4.1.2 建筑类期刊的记载情况分析 |
4.1.3 研究阶段划分 |
4.2 居住小区的规划建设阶段 |
4.2.1 规划建设概况 |
4.2.2 规划结构与规模 |
4.2.3 规划布局特征 |
4.2.4 对节约用地和提高居住密度的强调 |
4.3 居住区的规划建设阶段 |
4.3.1 综合开发模式 |
4.3.2 区位特征 |
4.3.3 规划结构与规模 |
4.3.4 规划布局特征 |
4.3.5 综合区的建设 |
4.4 旧城区改造与更新阶段 |
4.4.1 发展历程概述 |
4.4.2 改造方式 |
4.5 “试点工程”推动下的居住小区规划建设阶段 |
4.5.1 规划建设概况 |
4.5.2 规划布局特征 |
4.5.3 规划结构的模式化与突破 |
4.5.4 地方传统居住文化的借鉴 |
4.5.5 社区的营造与物业管理兴起 |
4.6 特征总结 |
4.6.1 住区的建设机制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
4.6.2 住区规划布局手法的多样化 |
4.6.3 住区组织结构向多元化发展 |
4.6.4 从人的需求出发营造居住环境 |
4.6.5 居住观念的改变促进了住区功能布局的更新 |
4.7 本章小结 |
5 房地产开发主导时期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1998 年至今) |
5.1 多元化的城市住区实践与研究概况 |
5.1.1 社会经济背景与住房建设概况 |
5.1.2 建筑类期刊的记载情况分析 |
5.1.3 研究阶段划分 |
5.2 商品房住区的快速发展阶段 |
5.2.1 规划建设实践与研究概况 |
5.2.2 商品房住区的空间分布特征 |
5.2.3 商品房住区的开发规模特征 |
5.2.4 商品房住区的规划布局特征 |
5.2.5 商品房住区的特色和风格塑造 |
5.2.6 城市住区类型的多样化 |
5.3 城市住区的多元化发展阶段 |
5.3.1 规划建设实践与研究概况 |
5.3.2 商品房住区的品质提升 |
5.3.3 保障房住区的规划建设 |
5.3.4 既有住区更新改造的探索与实践 |
5.3.5 城中村改造问题的探索与实践 |
5.4 城市住区的转型发展阶段 |
5.4.1 规划建设实践与研究概况 |
5.4.2 城市住区在实践发展中的问题总结 |
5.4.3 城市住区规划新模式的探索 |
5.4.4 既有住区更新改造的进一步探索与实践 |
5.5 特征总结 |
5.5.1 从传统住区规划到社区规划 |
5.5.2 城市住区空间分布的郊区化 |
5.5.3 城市住区空间结构的集约化 |
5.5.4 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多元化 |
5.6 本章小结 |
6 总结 |
6.1 建筑类期刊中相关论文统计分析 |
6.1.1 相关期刊论文的统计分析 |
6.1.2 建筑类期刊反映的我国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演变历程 |
6.2 建筑类期刊反映的我国当代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演变特征 |
6.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 |
致谢 |
(2)北京街巷胡同环境品质提升设计策略与工作路径研究 ——以北京香山买卖街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存量优化:城市发展模式的转型 |
1.1.2 实践探索:街巷整治工作的开展 |
1.2 相关概念 |
1.2.1 街巷胡同 |
1.2.2 环境品质 |
1.3 研究对象选择 |
1.3.1 北京街巷胡同 |
1.3.2 香山买卖街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意义 |
1.6 研究方法与内容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内容 |
1.6.3 研究框架 |
1.7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街巷空间环境品质的理论探索 |
2.1 街巷空间相关理论概述 |
2.1.1 街道美学理论 |
2.1.2 街道活力理论 |
2.1.3 新城市主义理论 |
2.1.4 场所精神理论 |
2.2 环境品质相关理论概述 |
2.2.1 人居环境科学和“有机更新”理论 |
2.2.2 环境品质内涵解析 |
2.2.3 环境品质构成框架 |
2.3 工作路径相关理论概述 |
2.3.1 公众参与理论 |
2.3.2 使用状况评价理论(POE) |
第三章 北京街巷胡同的发展梳理 |
3.1 北京街巷胡同的历史沿革 |
3.1.1 古代北京街巷胡同 |
3.1.2 近代北京街巷胡同 |
3.2 北京街巷胡同的基本特征 |
3.2.1 空间特征 |
3.2.2 功能特征 |
3.2.3 文化特征 |
3.3 北京街巷胡同的现状 |
3.4 北京街巷胡同面临的问题 |
3.4.1 空间使用矛盾 |
3.4.2 界面破坏严重 |
3.4.3 管理体制落后 |
3.4.4 保护意识不强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北京街巷胡同环境品质提升的困境与对策 |
4.1 街巷胡同环境品质提升依据 |
4.1.1 政策法规对街巷胡同环境品质提升的要求 |
4.1.2 城市发展对街巷胡同环境品质提升的要求 |
4.1.3 使用者对街巷胡同环境品质提升的要求 |
4.2 北京历史文化保护区改造更新案例分析 |
4.2.1 政府主导模式下的改造更新 |
4.2.2 跨界融合模式下的改造更新 |
4.2.3 小结 |
4.3 现阶段北京街巷胡同环境品质提升工作的成效 |
4.3.1 改善街巷胡同环境风貌 |
4.3.2 明晰街巷治理权责划分 |
4.3.3 搭建多元主体协同共治 |
4.4 现阶段北京街巷胡同环境品质提升工作的困境 |
4.4.1 城市长期发展与短期形象塑造的矛盾 |
4.4.2 标准化的环境整治与风貌特色的矛盾 |
4.4.3 提升城市形象与改善居民生活的矛盾 |
4.5 北京街巷胡同环境品质提升对策与建议 |
4.5.1 设计策略 |
4.5.2 工作路径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香山买卖街环境品质提升的现状基础与设计策略 |
5.1 香山买卖街研究概况 |
5.1.1 区位分析 |
5.1.2 历史沿革 |
5.1.3 空间结构 |
5.1.4 绿化现状 |
5.1.5 人口特征 |
5.2 香山买卖街现状问题 |
5.2.1 特色风貌缺失,建筑质量较差 |
5.2.2 空间竞争严重,行人步行不畅 |
5.2.3 商业业态低端,各类设施缺乏 |
5.3 香山买卖街环境品质提升设计策略 |
5.3.1 整理街巷"U"型空间,保护空间肌理 |
5.3.2 以人为本,提升街道通行效率及体验 |
5.3.3 恢复传统街巷的建筑风貌及特色语言 |
5.3.4 精细化设计表达传统街巷的文化内涵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香山买卖街环境品质提升的工作路径及实施反馈 |
6.1 工作路径 |
6.1.1 工作周期 |
6.1.2 “一户一议,一户一案”工作方法 |
6.1.3 施工结合设计调整 |
6.2 实施成果与目标的差异 |
6.2.1 基础设施对传统风貌的破坏 |
6.2.2 政府利益与私人利益的交锋 |
6.2.3 商业活动对环境品质的影响 |
6.3 使用状况评价 |
6.3.1 游客使用状况评价 |
6.3.2 住户及商户使用状况评价 |
6.4 反思与总结 |
第七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致谢 |
附录 A 问卷调查表(游客版) |
附录 B 问卷调查表(居民版) |
(3)空间治理视角下深圳白石洲社区规划实证研究与模式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空间治理 |
1.2.2 社区 |
1.2.3 社区规划 |
1.2.4 居住区规划与社区规划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范畴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内容 |
1.4 样本案例与数据来源 |
1.5 技术路线 |
2 理论综述与空间治理理论模型构建 |
2.1 国内外空间治理研究综述 |
2.1.1 国外空间治理研究综述 |
2.1.2 国内空间治理研究综述 |
2.2 国内外社区规划研究综述 |
2.2.1 国外社区规划发展研究综述 |
2.2.2 国内社区规划发展研究综述 |
2.2.3 国内社区规划实践分析 |
2.3 空间治理视角下规划体系变革与社区规划发展 |
2.3.1 社区规划在我国空间规划体系中的角色定位 |
2.3.2 社区规划发展方向判定 |
2.4 理论解读及空间治理理论模型构建 |
2.4.1 空间治理的源理论——城市政体理论 |
2.4.2 多中心、公民社会理论内涵解读及其理论启示 |
2.4.3 空间治理总体模型构建及空间效应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空间治理视角下深圳白石洲社区规划实证研究 |
3.1 深圳白石洲社区现状 |
3.1.1 社区概况 |
3.1.2 社区发展历史进程 |
3.1.3 多元化的社会生活与人群构成 |
3.2 社区发展瓶颈及空间环境提升 |
3.2.1 空间特征分析 |
3.2.2 空间治理视角下社区物质环境更新 |
3.3 白石洲社区规划机制 |
3.3.1 成立社区更新工作坊 |
3.3.2 激活动力,推动未来社区产业多元化 |
3.3.3 社区规划师推动社区规划进程 |
3.4 白石洲社区规划模式分析及其建设成效评价 |
3.4.1 社区规划模式分析 |
3.4.2 建设成效评价 |
3.5 本章小结 |
4 空间治理视角下社区规划模式探索 |
4.1 以政府为主导的单轮驱动型社区规划模式 |
4.1.1 单轮驱动型空间治理模型分析 |
4.1.2 单轮驱动型社区规划模式 |
4.1.3 空间治理效应评价 |
4.2 政府主导市场参与下的双轮驱动型社区规划模式 |
4.2.1 双轮驱动型空间治理模型分析 |
4.2.2 双轮驱动型社区规划模式 |
4.2.3 空间治理效应评价 |
4.3 多元主体协同推进的多轮驱动型社区规划模式 |
4.3.1 多轮驱动型空间治理模型分析 |
4.3.2 多轮驱动型社区规划模式与多元主体之间的制衡机制 |
4.3.3 多元主体参与下社区规划平台构建与运作机制 |
4.3.4 空间治理效应评价 |
4.4 空间治理视角下多轮驱动型社区规划模式优化探讨 |
4.4.1 促进多元主体参与的开放化与专业化 |
4.4.2 建立健全多元主体的全程化参与机制 |
4.4.3 强化多元主体之间的制衡机制 |
4.4.4 明晰角色定位,促进多元协同共治 |
4.5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1.1 关于存量发展阶段下城市转型的方式探讨 |
5.1.2 关于服务型、功能型及综合型社区建设的必要性探讨 |
5.1.3 关于社区规划公众参与的必要性探讨 |
5.1.4 关于空间治理视角下社区规划模式的理论判定 |
5.1.5 关于空间治理视角下社区规划空间效应最大化的机制探讨 |
5.2 主要创新点 |
5.2.1 通过实证研究建构社区规划空间治理的新视角 |
5.2.2 构建空间治理模型分析社区规划的空间治理效应 |
5.2.3 实证研究与理论延伸的融合探讨 |
5.3 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
5.4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图表目录及来源 |
附录 B 社区调查问卷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4)设计思维支持下的创客教学活动设计与实践研究 ——以兰州市某中学3D打印校本课程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创客教育面向创新人才的培养,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发展 |
1.1.2 创客教育实践中存在着诸多挑战 |
1.1.3 设计思维作为一种方法论对创客活动开展有指导意义 |
1.2 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思路 |
2 文献探讨与理论探索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创客教育 |
2.1.2 设计思维 |
2.1.3 3D打印技术 |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2.1 建构主义 |
2.2.2 “从做中学”理论 |
2.2.3 活动理论 |
2.3 研究现状 |
2.3.1 创客教育的研究综述 |
2.3.2 国内3D打印教学现状分析 |
2.3.3 设计思维研究综述 |
2.3.4 现有研究中设计思维与创客教育相关的研究梳理 |
3 设计思维支持下的创客教学活动设计 |
3.1 设计思维融入创客教育的相关分析 |
3.1.1 设计思维与创客教育的教育理念一致 |
3.1.2 创客空间为设计思维应用提供了空间支持 |
3.1.3 创客技术的发展为设计思维快速原型创造条件 |
3.2 设计思维支持下的创客教学活动设计原则 |
3.2.1 真实情境的引导性 |
3.2.2 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相结合 |
3.2.3 教学评价多元化 |
3.3 设计思维支持下的创客教学活动设计要素 |
3.3.1 教学目标 |
3.3.2 活动主体 |
3.3.3 活动过程 |
3.3.4 活动环境 |
3.3.5 活动评价 |
3.4 设计思维支持下的创客教学活动框架设计 |
3.4.1 设计思维支持下的创客教学活动框架主要阶段 |
3.4.2 设计思维支持下的创客教学活动框架构建 |
4 设计思维支持下的创客教学活动实践 |
4.1 实践研究概述 |
4.1.1 实践对象 |
4.1.2 实践环境 |
4.1.3 实践安排 |
4.1.4 数据收集及工具 |
4.2 第一轮行动研究 |
4.2.1 活动计划 |
4.2.2 活动实施 |
4.2.3 活动观察 |
4.2.4 活动反思 |
4.3 第二轮行动研究 |
4.3.1 活动计划 |
4.3.2 活动实施 |
4.3.3 活动观察 |
4.3.4 活动反思 |
4.4 第三轮行动研究 |
4.4.1 活动计划 |
4.4.2 活动实施 |
4.4.3 活动观察 |
4.4.4 活动反思 |
4.5 设计思维支持下的的创客教学活动框架修正 |
5 活动效果分析 |
5.1 创新能力培养情况分析 |
5.1.1 创新意识提升分析 |
5.1.2 创新思维提升分析 |
5.1.3 创新技能提升分析 |
5.2 活动效果满意度情况分析 |
5.2.1 教师访谈分析 |
5.2.2 学生访谈分析 |
6 总结与反思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1 头脑风暴记录单 |
附录2 《威廉斯创造力倾向测量表》 |
附录3 《托兰斯创造性人格自陈量表》 |
附录4 教师访谈提纲表 |
附录5 学生访谈提纲表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5)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研究 ——以云南省红河州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问题提出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必要性 |
1.1.3 研究的可行性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内外传统文化教育研究 |
1.2.2 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研究 |
1.2.3 国内外教育空间的研究 |
1.2.4 相关研究评述 |
1.3 研究设计 |
1.3.1 研究假设、目的和意义 |
1.3.2 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 |
1.4 研究区域 |
1.4.1 红河州地理概况 |
1.4.2 红河州学校教育概况 |
1.4.3 红河州少数民族文化资源概况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少数民族文化 |
2.1.2 少数民族文化教育 |
2.1.3 空间 |
2.1.4 教育空间 |
2.1.5 教育空间结构 |
2.2 理论基础 |
2.2.1 人地关系理论 |
2.2.2 社会时空分析理论 |
2.2.3 文化功能论 |
2.2.4 空间生产理论 |
2.2.5 地理科学研究综合范式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教育空间理论探索 |
3.1 空间思想史回顾 |
3.1.1 空间观念的演变 |
3.1.2 空间生产理论 |
3.2 教育空间理论基本框架 |
3.2.1 教育空间生态 |
3.2.2 教育空间的要素 |
3.2.3 教育空间的类型 |
3.2.4 教育空间的功能 |
3.2.5 教育空间的生产 |
3.3 教育空间结构分析 |
3.3.1 教育空间结构的内涵 |
3.3.2 教育空间结构的类型 |
3.3.3 教育空间结构运作的机制 |
3.3.4 教育空间结构优化的机制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教育空间指标体系建构 |
4.1 指标体系的建构 |
4.1.1 指标体系建立的思路 |
4.1.2 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
4.1.3 指标体系建立的方法 |
4.1.4 指标体系的确立 |
4.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4.2.1 数据来源 |
4.2.2 数据处理 |
4.3 指标解释及算法 |
4.3.1 教育空间目标指数 |
4.3.2 教育空间内容指数 |
4.3.3 教育空间方法指数 |
4.3.4 教育空间形式指数 |
4.3.5 教育空间队伍指数 |
4.3.6 教育空间机构指数 |
4.3.7 教育空间成效指数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红河州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要素演变 |
5.1 教育空间要素发展水平概况 |
5.2 目标与内容要素的演变 |
5.2.1 目标要素的时空动态 |
5.2.2 内容要素的时空动态 |
5.3 方法与形式要素的演变 |
5.3.1 方法要素的时空动态 |
5.3.2 形式要素的时空动态 |
5.4 队伍与机构要素的演变 |
5.4.1 队伍要素的时空动态 |
5.4.2 机构要素的时空动态 |
5.5 成效要素的演变 |
5.5.1 成效要素的时间演进 |
5.5.2 成效要素的空间格局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红河州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类型与空间结构演变 |
6.1 红河州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类型演变 |
6.1.1 教育人文空间的时空动态 |
6.1.2 教育物理空间的时空动态 |
6.1.3 教育综合空间的时空动态 |
6.2 红河州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结构演变 |
6.2.1 红河州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结构的类型 |
6.2.2 红河州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结构的格局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红河州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的问题与影响因素 |
7.1 红河州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的问题 |
7.1.1 教育空间要素问题 |
7.1.2 教育人文空间问题 |
7.1.3 教育物理空间问题 |
7.1.4 教育综合空间问题 |
7.1.5 教育空间结构问题 |
7.2 红河州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的影响因素 |
7.2.1 地域因素:保护与阻隔 |
7.2.2 文化因素:融合与冲突 |
7.2.3 主体因素:共识与异念 |
7.2.4 教育因素:整合与相斥 |
7.2.5 经济因素:促进与限制 |
7.3 红河州教育空间因果反馈关系 |
7.3.1 教育人文空间与教育物理空间的因果反馈关系 |
7.3.2 教育人文空间与教育综合空间的因果反馈关系 |
7.3.3 教育物理空间与教育综合空间的因果反馈关系 |
7.3.4 教育空间内部因果反馈关系 |
7.4 本章小结 |
7.4.1 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发展的问题十分突出 |
7.4.2 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发展的影响因素错综复杂 |
第8章 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优化的路径分析 |
8.1 遵循求同存异原则的教育空间要素优化 |
8.1.1 清晰具体:明确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目标和内容 |
8.1.2 传承创新:探索少数民族文化教育新思路和新方法 |
8.1.3 画龙点睛:培养少数民族文化教育专业教师队伍 |
8.1.4 内外交合:加强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的机构联动 |
8.1.5 量而有器:建立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的有效评估体系 |
8.1.6 差异推进:打造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特色 |
8.2 强化发展共识理念的教育空间主体优化 |
8.2.1 政府主体:加强导向牵引 |
8.2.2 各界主体:实现综合集成 |
8.2.3 生命主体:走向参与“自觉” |
8.3 凝聚三位一体合力的教育空间生态优化 |
8.3.1 政府:构建以“资本”为核心的少数民族文化教育支持系统 |
8.3.2 社区:搭建以“联动”为目的的少数民族文化教育融合平台 |
8.3.3 学校:筑牢以“发展”为落点的少数民族文化教育实施模式 |
8.4 本章小结 |
第9章 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发展的理性思考 |
9.1 厘清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优化的若干基本问题 |
9.1.1 为什么要进行少数民族文化教育 |
9.1.2 为什么要优化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 |
9.1.3 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优化的内涵是什么 |
9.1.4 如何进行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优化 |
9.2 明晰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发展的价值取向 |
9.2.1 把握少数民族文化教育中的社会交换 |
9.2.2 重视少数民族文化教育中的权力意志 |
9.2.3 勾连少数民族文化的“文化结构”与“教育空间” |
9.3 理顺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优化的基本思路 |
9.3.1 明确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优化的目标导向 |
9.3.2 遵循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优化的基本路径 |
9.3.3 共筑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优化的生态支持 |
9.4 本章小结 |
第10章 结论与展望 |
10.1 研究结论 |
10.1.1 教育空间理论框架初构 |
10.1.2 教育空间理论价值初验 |
10.1.3 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发展的思索 |
10.2 研究创新 |
10.3 研究不足 |
10.4 研究展望 |
10.4.1 发展与完善教育空间理论 |
10.4.2 深化与充实空间视角的教育研究 |
10.4.3 加强和拓展教育空间的比较研究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类 |
二、英文类 |
附录 |
附录A 云南省红河州区位图 |
附录B 访谈提纲 |
附件C 地理社会调查法 |
附件D 调查问卷 |
附录E 指标体系 |
附录F 民族文化教育空间指标权重赋分表 |
附件G 调研计划 |
附录H 屏边玉屏中心校(半坡希望小学)芦笙队概况 |
附录I 前期田野调查图片(部分) |
附录J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6)艺术都市营造研究 ——从“城市文艺复兴”到“软城市”的城市设计范式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附件 |
1 绪论 |
1.1 现实背景与研究缘起 |
1.2 文献综述 |
1.3 主题表述 |
1.3.1 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
1.3.2 创新观点与假设表述 |
1.4 论文结构与研究方法 |
2 “软城市”时代——艺术都市的生长土壤 |
2.1 反思“城市文艺复兴” |
2.1.1 “城市文艺复兴”的界定 |
2.1.2 “城市文艺复兴”中的城市设计 |
2.1.3 “城市文艺复兴”的两极化效应 |
2.2 “软城市”与城市设计范式 |
2.2.1 城市设计的历史逻辑、范式与价值正义 |
2.2.2 “软城市”理念阐释 |
2.2.3 范式转移与“软城市”时代 |
3 尺度解析:艺术都市的特质与面貌刻画 |
3.1 艺术都市的传统与当代 |
3.2 艺术都市的呈现样态与标准 |
3.2.1 艺术化 |
3.2.2 艺术性 |
4 策略建议:艺术都市的培育方式与营造手法 |
4.1 发牌机、PPP模式、CIO角色:关系美学中的政府身份转型 |
4.1.1 机制:“多规合一”与“横向规划” |
4.1.2 保障:“艺术都市”系列政策立法 |
4.1.3 增强专业类服务购买力度和贯彻现代城市运营理念 |
4.1.4 做城市的“信息官”和创建智能城市系统 |
4.1.5 政策倾斜艺术设计人口和促建精尖专业化机构 |
4.1.6 加强教育投入和创造人才凝聚环境 |
4.1.7 信任赋权社会创新团体和鼓励多样化弹性社区文化 |
4.1.8 挖掘地方文脉和延续文化遗产 |
4.1.9 传奇市长:从“城市针灸”看城市设计的本义 |
4.1.10 牵引性事件策划与培育城市高光 |
4.2 新文艺复兴:企业、机构(NGO)与文化精英们的都市狂想 |
4.2.1 共融与泯界:社会创新设计、非典型公共艺术、社区设计与当代艺术的社会学实践 |
4.2.2 改写规则的颠覆性力量:设计极客与创意先锋 |
4.2.3 政治表达与无边界实验:设计与艺术中的激进组合 |
4.2.4 非常规应对:“新丰裕社会”的策略救赎与“当代设计”的双重指向 |
4.2.5 “60%公共艺术计划”与社会合作公共艺术计划 |
4.2.6 切片的故事:城市与建筑合辑系列 |
4.2.7 切片的故事:产业与教育合辑系列 |
4.2.8 切片的故事:危机应对与思想骇客合辑系列 |
4.2.9 切片的故事:艺文生活合辑系列 |
4.3 城市设计的“第三空间”:草根原生力与城市共治 |
4.3.1 温和、无序和“反规划”:日常都市主义的潜力与日常生活革命的可能性 |
4.3.2 松空间、寻猎型空间和剩余空间:都市反叛与战术都市主义 |
4.3.3 锱铢必较与全民运动:可持续都市主义在行动 |
4.3.4 从数字囚徒到数字游民:都市生活中的虚拟社区与光滑空间 |
4.4 本章小结 |
5 理论推演:以“艺术雄安·设计之都-雄安艺术都市行动计划”为例 |
6 后欲望都市:当下中国城市的矛盾发展观与艺术都市体系 |
6.1 中国城市设计范式求变的动因 |
6.2 东方的人居环境科学与城市观 |
6.3 作为体系的艺术都市 |
7 结论 |
7.1 概述论证结果与过程 |
7.2 创新结果与价值贡献 |
7.2.1 创新结果 |
7.2.2 价值贡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学术成果统计 |
(7)广州绿道系统中的文化景观呈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研究现状 |
1.2.1 绿道研究概况 |
1.2.2 文化景观研究概况 |
1.2.3 现有研究述评 |
1.2.4 进一步深化研究的对策与思路 |
1.3 研究对象与内容 |
1.3.1 研究对象的时空范围 |
1.3.2 核心概念内涵讨论 |
1.3.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目标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图 |
第二章 广州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的现状分析 |
2.1 广州当前建成绿道的主要问题 |
2.1.1 生态型绿道:生态优势待维护和彰显 |
2.1.2 郊野型绿道:功能类型差异化待提升 |
2.1.3 都市型绿道:需提升可达性和安全性 |
2.2 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的主要类型 |
2.1.1 纵横古今的广州遗址景观 |
2.1.2 生机盎然的广州场所景观 |
2.1.3 依山靠水的广州聚落景观 |
2.3 广州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的现状问题 |
2.3.1 生态环境保护:生态型绿道文化景观周边生态资源待重视 |
2.3.2 社会经济关联:郊野型绿道与沿线生态产业关联性待加强 |
2.3.3 景观审美体验:都市型绿道对文化景观历史环境维护较少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呈现策略 |
3.1 回归绿道概念的生态保护内涵 |
3.1.1 凸显绿道系统的生态特征 |
3.1.2 维护文化景观的生态环境 |
3.1.3 理清城乡绿道的生态职能 |
3.2 结合城市发展推进生态系统的协调 |
3.2.1 推进景观生态廊道的构建 |
3.2.2 彰显文化景观之间的关联 |
3.2.3 延展各类景观资源的功能 |
3.3 促进沿线景观风貌要素的和谐共融 |
3.3.1 绿道游径规划与文化景观格局相应 |
3.3.2 绿道景观形式与文化景观风貌相衬 |
3.3.3 绿道景观功能与文化景观资源相合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呈现策略 |
4.1 助力城乡经济发展在“集聚中走向平衡” |
4.1.1 结合产业发展进行绿道游径规划 |
4.1.2 适应技术发展调整绿道设施供应 |
4.1.3 依据景观资源优势发展绿色经济 |
4.2 增进建设共识以提升绿道系统正面效应 |
4.2.1 宏观:结合区域发展,促进绿道对生态产业的带动 |
4.2.2 中观:结合城市双修,改善文化景观空间环境品质 |
4.2.3 微观:结合社区建设,推进公众参与绿道景观优化 |
4.3 调整绿道建设运行方式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
4.3.1 加强政府对优化绿道系统的政策支持 |
4.3.2 尊重专家对完善公共环境的价值引导 |
4.3.3 增加市场的参与合作以提升有续运营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提升景观审美体验的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呈现策略 |
5.1 彰显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的审美文化特征 |
5.1.1 延续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的地域技术特征 |
5.1.2 展现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的社会时代精神 |
5.1.3 传承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的人文艺术品格 |
5.2 依据主体审美结构层次完善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 |
5.2.1 依据主体审美生理层次提升绿道系统的可达性 |
5.2.2 依据主体审美心理层次提升绿道景观的多样性 |
5.2.3 依据主体审美社会文化层次提升景观的文化性 |
5.3 改善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中审美活动发生的条件 |
5.3.1 提升广州绿道系统的关键节点的景观品质 |
5.3.2 凸显广州绿道系统中主要游径的主题序列 |
5.3.3 完善广州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的网络关联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8)平台生态价值共创:基于文献计量学的理论探索与实证检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和框架 |
1.4 可能创新点与难点 |
第二章 基于文献计量学的研究方法论 |
2.1 文献计量分析的理论基础和分析工具 |
2.1.1 文献计量学 |
2.1.2 文献计量分析的理论依据 |
2.1.3 文献计量可视化工具——Citespace |
2.1.4 文献计量评述与具体方法设计 |
2.2 文献初步检索与分析 |
2.2.1 研究数据的来源和处理 |
2.2.2 时间分布特征分析 |
2.2.3 引用和共被引分析 |
2.3 系统性文献计量分析 |
2.3.1 系统性文献筛选 |
2.3.2 研究领域影响力分析 |
2.3.3 主题共现和关键文献筛选 |
第三章 平台生态价值共创理论综述 |
3.1 基于服务主导逻辑的理论框架 |
3.1.1 从商品主导到服务主导逻辑的转变 |
3.1.2 服务主导逻辑的理论基础 |
3.1.3 主要理论领域 |
3.2 主要研究领域研究综述 |
3.2.1 服务科学/客户关系管理领域 |
3.2.2 制度构建领域 |
3.2.3 合作与创新领域 |
3.2.4 应用场景领域 |
3.3 平台生态价值共创的理论分析模型 |
第四章 基于“浙江好项目”的案例验证 |
4.1 案例介绍 |
4.1.1 “浙江好项目”大赛介绍 |
4.1.2 案例选择 |
4.1.3 数据来源和分析 |
4.2 典型应用场景案例 |
4.2.1 纺织服装领域案例——智纺网 |
4.2.2 建筑服务领域案例——姜太公网 |
4.2.3 机械制造领域案例——生意帮 |
4.3 基于“浙江好项目”的案例总结 |
第五章 结论及未来研究方向 |
5.1 结论 |
5.2 未来研究方向 |
5.3 研究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 作者简历 |
2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 参与的科研项目及获奖情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城市发展批判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的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2 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 |
1.2.1 国外学者关于城市发展的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
1.2.3 国内外关于城市发展研究现状的分析与见解 |
1.3 研究的基本观点、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1.3.1 研究的基本观点 |
1.3.2 研究的主要方法 |
1.3.3 创新之处 |
第2章 现代性、城市发展与空间批判 |
2.1 城市空间发展与现代性 |
2.1.1 现代性的空间化 |
2.1.2 现代性批判与空间批判 |
2.1.3 马克思主义城市空间批判理论考察 |
2.2 城市发展、空间生产及其异化 |
2.2.1 空间、城市空间生产及其意义 |
2.2.2 城市空间异化与人的生存困境 |
2.2.3 城市空间异化根源探析 |
2.3 城市空间批判与人的解放 |
2.3.1 城市空间秩序与价值批判 |
2.3.2 城市空间发展与人的发展理念批判 |
2.3.3 城市空间优化与人的发展 |
第3章 城市发展与技术批判 |
3.1 技术进步与城市发展史考察 |
3.1.1 传统城市建构与技术发展 |
3.1.2 现代大城市与现代技术 |
3.1.3 技术发展与未来理想城市建构 |
3.2 技术理性与城市异化 |
3.2.1 技术理性与城市发展悖论 |
3.2.2 技术异化与城市空间中人的生存困境 |
3.2.3 城市异化的技术因素 |
3.2.4 技术理性与城市日常生活技术化 |
3.3 技术理性批判与人的发展 |
3.3.1 技术理性批判与人的生活空间优化 |
3.3.2 技术理性批判与日常生活的回归 |
3.3.3 技术理性批判与城市发展伦理重构 |
3.3.4 技术的人文回归与城市未来发展 |
第4章 城市发展与生态批判 |
4.1 思想溯源:现代性批判的生态维度 |
4.1.1 生态批判思想的实践生成与理论沿革 |
4.1.2 城市生态批判与现代性批判 |
4.1.3 马克思恩格斯的城市生态批判思想 |
4.1.4 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的城市生态批判思想 |
4.2 生态危机:城市发展及异化的生态之维 |
4.2.1 空间过度膨胀:城市人口增长与生态失衡 |
4.2.2 理性之殇:城市规划与建设的资本僭越 |
4.2.3 异化消费:城市生态危机的社会之维 |
4.2.4 生态危机:城市社会的物质变换裂缝 |
4.3 生态批判:城市生态重建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
4.3.1 消费社会批判的生态维度:实现城市诗意的栖居 |
4.3.2 尊重差异:由断裂走向弥合 |
4.3.3 文明形态转换:由工业文明走向生态文明 |
第5章 中国城市发展的现代性反思 |
5.1 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与城市化实践 |
5.1.1 城市化: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动力与引擎 |
5.1.2 资源资本化:中国现代经济发展与城市化的源泉 |
5.1.3 秩序与活力:中国城市化变迁与社会转型的“红利” |
5.1.4 城市现代性的生成:中国城市化进程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
5.2 现代性与中国城市发展的问题生成 |
5.2.1 空间矛盾:城市发展的制度失范 |
5.2.2 生态危机:城市发展中的理性失衡 |
5.2.3 科技崇拜:城市发展中的工具理性膨胀 |
5.2.4 城市非正义:城市发展中的主体性失控 |
5.3 现代性的超越与中国理想城市建构 |
5.3.1 交互实践观:现代性超越的思想源泉 |
5.3.2 资本的批判:新现代性建构的深层根源与路径 |
5.3.3 新型城镇化:中国城市建构的理想模型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
(10)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及其内部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混合经济”的发展 |
二、“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提出 |
三、“混合所有制”在高等职业教育领域的渗透 |
第二节 研究缘起与概念界定 |
一、研究缘起 |
二、概念界定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意义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设计 |
一、研究方法 |
二、资料收集与分析 |
三、研究思路 |
四、研究可靠性 |
五、研究局限性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研究依据 |
第一节 文献综述 |
一、中文文献 |
二、外文文献 |
三、对已有研究的思考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生态系统理论 |
二、利益相关者理论 |
三、产权理论 |
四、委托代理理论 |
第三节 第三方视角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美国高等职业教育公私合作及其内部治理的研究与启示 |
第一节 社区学院公私合作探究 |
一、概况简介 |
二、案例分析 |
三、特征归纳 |
四、启示 |
第二节 营利性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公私合作 |
一、概况筒介:营利性高等教育发展前景不乐观 |
二、案例分析:普渡大学收购卡普兰大学 |
三、启示 |
第三节 营利性高等教育内部治理 |
一、戴维瑞教育集团内部治理 |
二、阿波罗教育集团内部治理 |
三、启示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我国高职院校探索发展混合所有制 |
第一节 内涵、特征及其二元选择 |
一、概念解读 |
二、主要特征 |
三、二元选择 |
第二节 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 |
一、企业的利益诉求 |
二、其它利益相关方的利益诉求 |
三、不同利益诉求的博弈 |
第三节 存在的主要问题、发展趋势及相关建议 |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
二、发展趋势 |
三、相关建议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内部治理的影响因素、组织机构及其运行保障机制 |
第一节 影响因素 |
一、政府的支持 |
二、校长的魅力 |
三、产权的设计 |
四、文化的交流 |
五、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博弈 |
六、章程及相关规章制度的制定 |
第二节 组织机构设置及其运行 |
一、董事会(理事会)决策 |
二、校长(院长)及各职能部门执行 |
三、党委及监事会监督 |
四、运行制度保障 |
第三节 激励约束机制 |
一、校长(院长)年薪制 |
二、管理层及骨干教师持股 |
三、教师薪酬、发展空间及退休保障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内部治理的分析、发展趋势及“悬置”的问题 |
第一节 内部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建议 |
一、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指导文件缺失 |
二、组织机构作用的发挥不充分 |
三、运行保障机制不完善 |
第二节 发展趋势预测 |
一、政府支持力度加大 |
二、组织机构及其运行保障机制更为完善 |
第三节 “悬置”的问题 |
一、关于独立法人的问题 |
二、关于举办者与校长(院长)关系的问题 |
三、关于产权结构合理性的问题 |
四、关于董事会(理事会)中教师和学生代表的问题 |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 |
致谢 |
四、社区商业理论探索(论文参考文献)
- [1]以建筑类期刊为源探究中国当代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演变[D]. 边雨.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2)
- [2]北京街巷胡同环境品质提升设计策略与工作路径研究 ——以北京香山买卖街为例[D]. 蒯新珏. 中央美术学院, 2020(01)
- [3]空间治理视角下深圳白石洲社区规划实证研究与模式探索[D]. 冯学涛.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2)
- [4]设计思维支持下的创客教学活动设计与实践研究 ——以兰州市某中学3D打印校本课程为例[D]. 辛越.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5]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研究 ——以云南省红河州为例[D]. 吕进锋.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5)
- [6]艺术都市营造研究 ——从“城市文艺复兴”到“软城市”的城市设计范式演变[D]. 陈志奎. 中央美术学院, 2020(12)
- [7]广州绿道系统中的文化景观呈现研究[D]. 刘琳婕.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6)
- [8]平台生态价值共创:基于文献计量学的理论探索与实证检验[D]. 乐颖.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3)
- [9]城市发展批判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研究[D]. 许龙才. 武汉理工大学, 2020(01)
- [10]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及其内部治理研究[D]. 陈春梅. 厦门大学,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