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化是地质过程的产物

荒漠化是地质过程的产物

一、荒漠化是地质作用的产物(论文文献综述)

黄芳芳[1](2020)在《“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认知结构构建与教学实践 ——以地理必修3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构建学生良好的“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认知结构是响应新时代强调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必然结果、是实现区域地理课堂高效教学的必然要求,更是地理学科关注环境保护与发展的重要诉求。“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认知结构是与其相关的知识内化在学习者头脑中的产物,主要包括学习者脑海中的知识内容和知识组织两个方面,学生学习“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的过程实质就是其认知结构不断构建和完善的过程。但目前,结合认知结构理论进行中学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的相关教学和研究相对较少,且不够系统、深入。基于此,本文展开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首先,对认知结构的相关研究进展,以及认知结构在“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中的研究进展进行梳理和分析,得出其目前研究的不足之处,以此来确定本文的具体研究内容和方法思路。其次,依据认知-发现理论、认知同化理论、建构主义发展观的理论基础,敲定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认知结构的基本内涵,并分析其构建机制和影响因素,点明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知识结构是其认知结构构建的客观基础,为下一步的研究做好铺垫。再次,基于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分析水土流失和荒漠化两大区域环境问题的概念、成因、危害和防治措施,以及森林和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两大区域环境发展问题的概念、效益、脆弱性、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保护与开发综合措施等知识的具体认知方法,构建形成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知识结构。从次,参考良好的“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认知结构在知识组块、知识网络、产生式和思维方式等方面的特征要求,遵从其整体性、结构性、问题性和个体性的教学原则,笔者提出了解并改善学生原有认知结构、创设问题情境和利用先行组织者等措施来激活“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认知结构、强调知识之间的联系等来实施整体性教学、重视教学内容和活动的结构化教学、教给学生不同的知识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以及运用变式练习优化认知结构的六大构建策略。最后,以教学实习为契机,将构建良好“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认知结构的教学策略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开展教学实践检验,并通过一系列的访谈、调查和测查等,验证将认知结构及其构建策略应用于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的教学成效,得出“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认知结构有助于区域地理课堂教学、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的结论。

杨晴雯[2](2020)在《改性有机材料-植物根系固土功能演替过程及坡面生态修复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荒漠化面积占比达国土面积的27%,是全球荒漠化最为严重国家之一,荒漠化问题已严重威胁到人居生态环境安全,地域水源涵养区保护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推进荒漠化治理,强化生态保护和恢复,建设美丽中国成为了国家明确政治部署。固土是荒漠化坡面修复的根本途径,然而现有机械固土法无法实现复绿,无机化学固土法破坏了土壤生态,植物根系固土法高度依赖人工补水,而综合固土法成本高昂,尤其这些方法都极难实现由人工干预到自然修复演替过程;在国家要求“最大限度采用近自然方法和生态化修复技术”背景下,环保可持续固土方法亟待研究。本文以最主要荒漠化坡面类型-沙化坡面为研究对象,以课题组自主研发的改性有机材料为固土材料,选择新疆干旱中度荒漠区开挖路堑边坡、西藏雅鲁藏布江流域中游半干旱重度荒漠区风沙化坡面、黄河上游若尔盖高寒湿润轻-中-重度荒漠区草地沙化坡面3类典型荒漠坡面,基于系列试块试验、盆栽试验、大型样地试验和物理模拟试验,开展改性有机材料—植物根系固土功能演替过程及坡面生态修复机理研究,获得以下成果:(1)基于随改性材料老化相关的加固土性能劣化特性和随植物根系生长的根系土性能强化特性测试,系统获得了改性材料加固土、天然植物根系土以及改性材料-根系加固土的基本性质特征:(i)改性材料和根系均能显着提高土体团聚性、力学强度,降低渗透性;(ii)改性材料-根系土固土特性优于单纯材料加固土或单纯根系土;(iii)改性材料-根系固土效果受根系形状、土体密度、有机质影响,即须根加固效果优于直根、低密度土根系发育密度好于高密度土、有机质促进根系发展。(2)基于干湿循环、冻融循环和紫外照射环境下材料加固土团聚性、力学强度和渗透性能的老化测试,获得了材料加固土性能随改性材料老化持续劣化特征,给出了材料加固土性能指标时效劣变定量数学描述;基于材料-根系土物-化-生性能随根系不断生长发育的强化特征,给出了改性材料根系土性能指标时效强化定量数学描述。由此,首次提出了改性有机材料-植物演替固土的方法,并基于此方法开展了至今已3年的大型样地试验,全面获得了改性材料-植物演替过程土体多学科(物理、化学、力学、水力学、生物、生态)指标现场数据,揭示了改性材料根系土指标的动态时变特性,划分了改性材料起始固土、材料-根系演替过度联合固土、植物根系稳定固土的材料-根系固土功能演替过程。进一步,以加固土体固化度(S)为指标,引入材料老化度(AI)、根系强化度(F)因子,建立了改性材料-植物根系固土功能演替过程定量评价体系。(3)基于所选典型荒漠化区环境背景,在一个水文年时间跨度内考虑风蚀、雨蚀、冻融3类主侵蚀营力的动态影响,设计了包含对照组的6个大型物理模型试验,模拟对应植物“春发—夏长—冬枯”年生过程的根系“发育—成长—休眠”阶段改性材料-根系坡面侵蚀,揭示了根系初生期以改性材料加固为主、根系生长成熟期以改性材料-根系联合加固、根系休眠期以改性材料-根系联合加固的单年坡面抗侵蚀规律。(4)从多层面揭示了改性材料-植物根系固土与坡面生态修复机理:(i)从微观结构层面揭示了改性材料固土的“物理团聚”和“化学黏合”机理,从细观力学层面揭示改性材料固土的依赖小孔隙毛细效应的基质吸力强化机理;(ii)从宏细观力学层面揭示了植物根系固土的力学“加筋”机理和与根系生理吸水相关的基质吸力强化机理;(iii)在此基础上,从微-细-宏观层面系统揭示了改性材料-植物根系固土的坡面抗侵蚀机理;(iv)进一步从物-化-生层面厘清和论证了改性材料-植物根系固土坡面土壤熟化内因,探讨了改性材料-植物根系演替长期过程坡面生态修复机理。基于以上研究成果,对所选研究区内三类典型荒漠化坡面开展因地制宜工程示范应用,多年监测结果显示出坡面生态修复获得良好效果,验证了本文改性有机材料-植物根系演替固土方法在坡面生态修复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程陈艳[3](2019)在《赣中吉安永阳盆地红层荒漠化特征及治理利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南方红层软岩岩性特殊,受湿润多雨气候条件影响,表土层丧失以后,红层软岩岩性决定其抗侵蚀风化的能力和速度。在红层软岩裸露地表之后,其侵蚀速度受日晒及降雨因素控制,日晒加连续降雨二者交替作用,红层软岩由原本的状态不断崩解碎裂,逐渐形成红层荒漠景观。荒漠化在景观特征上,以表层土被蚀为初始标志,以密集侵蚀沟(鸡爪沟)出现为典型标志。江西省红壤侵蚀面积在南方8个红壤省中居第三位,出露的红层荒漠化面积广泛,严重影响着生态稳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研究选取具有典型荒漠化特征的江西省吉泰盆地的次级红层盆地——永阳盆地为研究对象,基于野外调查、影像分析、土壤剖面测制和理化特征分析,结合荒漠化空间分布特征和盆地沉积相类型,阐明红层荒漠演化过程中的侵蚀沟类型及特征和不同演化阶段下土壤物理化学性质的变化规律,揭示控制红层荒漠化形成的因素,为南方红层荒漠化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并利用荒漠化的美学价值和科普价值开发成旅游资源,打造以荒漠化为主体的地学文化村,有利于生态环境维护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结果表明:(1)永阳盆地是一个陆相沉积盆地,盆地边缘出露白垩系紫红色砂岩、粉砂岩和泥岩。盆地内岩性为第四系网纹红土,主要发育河流冲积相、残积-坡积相,受岩性因素制约,大部分的荒漠化区(点)出露在抗侵蚀能力最弱的第四系冲积层和残积—积层上。(2)区内荒漠化在影像上主要呈四种形态:出现在整片山地上,向山地两边堆积分布的“枫叶状”、地势较低的山丘,扩张趋势先横向再纵向,扩张速度较快的“片状”、平坦开阔的地势区,荒漠化呈横向扩张的“星点状”、出现在单斜山丘易受侵蚀一面的“带状”。(3)通过提出的荒漠化/土地退化的分级标准,利用研究区影像为数据源,计算出区内荒漠化的面积,根据野外调查结合等级划分标准,对荒漠化程度进行归类统计,结合数据将区内荒漠化分轻度荒漠、中度荒漠、重度荒漠和极度荒漠四个等级,轻度荒漠化面积成为主体,且有轻度向中度荒漠化过渡趋势。四个等级的荒漠化对应四种景观类型,各景观类型的鸡爪沟特征具有明显差异。(4)土壤剖面结构和理化分析表明,随着荒漠化程度不断加深,植被逆行演替加重,土壤层厚度逐渐减小,极度荒漠化期的土层总厚度仅40cm;表土层土壤含水率仅13.447%27.16%,表明其保水能力差;白垩系风化土壤和网纹红土风化土壤pH值测定结果表明,前者pH值为7.088.20,呈过碱状态,后者为4.255.39,呈过酸状态;区内土壤呈不同程度荒漠化区土壤理化分析表明,区内土壤性质为沙质土,组分含量以粉砂(2-63μm)和中细砂(>125μm)占主导,均超50%,最高可达85%,粘土(<2μm)含量极少,色度数据及比重数据反映出土壤有机质含量随土壤深度加深而降低;土壤氮(N)磷(P)钾(K)养分含量数据表明,土壤综合养分过低,在土壤养分分级表列为三、四、五等级,这些都是影响植物逆向演替的重要因素。(5)红层荒漠化由开始到结束共分为四个演化阶段,模拟荒漠化演化模式,从单一的植被类型区为发源地,在气候、人为活动、以及红层软岩自身特性等因素影响下,表土层零星出露,中期—中后期风化侵蚀加速缺失,此后基岩裸露,在不断遭受侵蚀的过程中,侵蚀沟逐渐发育,侵蚀方向为面状(横向)转为下切(纵向)侵蚀,到后期出现密集的“鸡爪沟”,呈现出现有的荒漠景观。(6)针对区内土壤理化性质(pH值、土壤层厚度、含水率、养分含量等)和地势坡度等特征,为区内后期荒漠化治理工作提供相对应的治理建议,并提出将区内中后期和后期极具美学价值和科普价值的荒漠化景观作为一种旅游资源进行开发,打造荒漠化相关的地学旅游文化村品牌,能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充分发挥荒漠化景观的价值,提高经济效益。

闫岩,陈英富,赵国春,渠洪杰,陈思雨,汪旭[4](2019)在《内蒙古中东部浅覆盖区荒漠化的驱动因素及其演化的地质依据》文中研究表明内蒙古中东部荒漠草原浅覆盖区因其特殊的地质地貌成为了地球科学、环境科学等研究的热点地区。在这个区域内,一方面针对水土资源和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从多角度、多维度对其覆盖层的揭露探索取得一定成效;另一方面又存在沙质荒漠化和生态环境退化等问题,其覆盖层结构、风沙来源、驱动因素和演化趋势等问题亟待解决。通过研究沙质荒漠化主要成因类型及其形成演变规律、成因机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分析认为:(1)借助青藏高原隆升影响气候变化可能造就中国北方干旱气候的大背景,新构造运动为沙质荒漠化的孕育圈闭了沉积空间。同时,构造抬升使得周围山体在外动力地质作用的推动下易于风化剥蚀沙质的沉积;(2)气候干旱和水资源匮乏是沙质荒漠环境的重要影响因素,河流的改道和变迁也是沙质荒漠化发生的动力条件。现代河流阶地和河漫滩上丰富的沙物质是现代沙质荒漠化和沙尘暴的沙源;(3)空间上半干旱典型的气候带是多动力复合侵蚀的根本原因,时间上,季节性风沙和河流的更替使得复合侵蚀作用更为突出;(4)、人为活动对自然的改造速度是有目共睹的,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是沙质荒漠化发生和发展的催化剂。在上述背景下,以地质成因的角度揭示沙质荒漠化形成与演化,为荒漠化的科学治理提供相应的地质依据。

吴昕[5](2018)在《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沙质荒漠化的沙源及其地质学成因分析 ——以吉尔嘎郎图凹陷小草原为例》文中提出锡林郭勒草原是经济欠发达的“资源型地区”,长期以来依靠矿产资源开发来实现资金积累、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近年来由于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过度,以及全球气候变化、天气渐趋干旱,这里的草原很快出现了严重的环境破坏和生态失衡状况,甚至引起了生态环境灾难——土地荒沙质荒漠化或沙化。为了查明锡林郭勒草原中、北部沙质荒漠化的潜在危险和沙源,提供其标本兼治的科学依据,本学位文结合国家专项研究基金资助项目,借鉴了中国土地荒漠化和草原沙化大量研究的丰硕成果,针对开展了相关研究。研究中确立了从地质视角出发,把野外宏观沉积学分析、沉积物颗粒粒度分析与盆地构造-充填演化历史分析结合起来的技术路线,完成了如下研究工作量:(1)分析、评述了国内外荒漠化的发展趋势和研究现状,特别是着重分析、评述了从地质学角度揭示土地荒漠化内在原因的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势;(2)建立了一种以“风蚀坑-沙丘组合”为标志的草原沙化程度可视化简易宏观评估方法,并对浑善达克沙地和锡林郭勒草原南部9.6万km2范围的沙化程度进行了快速评估;(3)结合遥感信息,在典型凹陷中开展了草原退化状况的野外实地考察,并对32个点位的第四系全新统剖面、更新统剖面和下白垩统剖面,开展了露头宏观沉积学分析;(4)根据露天煤矿、第四系露头剖面和钻孔岩心资料,对吉尔嘎郎图凹陷赛汉塔拉组顶部沉积相进行分析和编图,研究赛汉塔拉组上段沙体的分布;(5)进行第四系全新统栗钙土微相的精准取样和粒度分析,以及微相的粒度参数模型构建,并开展了有初始点的动态聚类分析;(6)利用大量的煤炭地质勘探和油气地质勘探的钻孔岩心资料,以及地震勘探资料,进行赛汉塔拉组的构造地层格架分析、沉积相和沉积环境分析;(7)开展了研究区第四系更新统沙层(Qp3)与下伏赛汉塔拉组上段沙体(K1bs)的接触关系、盆地构造-沉积演化对草原沙化的约束与控制,以及草原沙化的内在根源和地质背景分析。所取得的基本成果可归纳为5点:(1)确认在吉尔嘎郎图凹陷内,草原极重度退化和重度退化现象出现锡林河两岸河滩和平地草原,中度退化的区域是凹陷内的斜坡小草地;草原沙化的潜在沙源是草原之下第四系和赛汉塔拉组顶部的巨厚松散沙层。(2)提出了一种以“风蚀坑-沙丘组合”形态和空间结构为标志的草原沙化程度可视化简易宏观评估方法,并利用该评估模型和标准图谱,实现对浑善达克沙地和锡林郭勒草原南部的沙化程度及沙化阶段的快速评估。(3)确认全新统栗钙土形成于现代河流环境中,并建立了栗钙土的6种微相的粒度参数模型(包括:河床滞留、河床边滩、天然堤、决口扇、河漫滩和洪泛洼地等),采用聚类法快速而高效地实现了未知微相归类。(4)查明赛汉塔拉组顶部巨厚松散沙层形成于早白垩世晚期河流-三角洲环境,是二连盆地基底减速沉降晚期的平原化阶段产物,之所以呈现未固结状态是因为区域构造反转和持续隆升,盆地各凹陷生命周期完整。(5)论证了二连盆地各凹陷表层的巨量松散沙层,是锡林郭勒草原沙漠化的潜在沙源,进而指出草原沙漠化的本质是一种地质灾害,其内在原因是地质环境的脆弱性,而地质环境的脆弱性决定了生态环境的脆弱性。通过研究还获知,由于二连盆地演化的生命周期完整,导致湖退体系域的河流-三角洲沙体在各凹陷中广泛分布,而随后的构造反转和缓慢隆升,则使这些沙体出露地表而未能固结成岩。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对草原退化进行有效遏制和合理治理,则二连盆地群的50多个凹陷所蕴藏的巨量松散砂质碎屑,足以使整个锡林郭勒大草原大规模沙漠化。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锡林郭勒草原的沙化是一种地质灾害。这种类型的沙化在中国华北、西北和东北乃至世界其他地区,具有具有普遍性。本项研究成果,可以为深入认识这种类型的草原沙化的地质成因,以及寻找标本兼治的途径提供参考科学依据显然,为了巩固现有草原沙化治理效果,并且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一方面应当更加珍惜和保护这些平地小草原,另一方面需要在坚持并强化各种治理行动的同时,从改善地质环境脆弱性的角度出发,把临时性治理与永久性治理结合起来,对症下药以求标本兼治。为了便于对比研究,本文把经历完整构造-沉积演化生命周期的盆地上发育的草原,即完整地经历过初始沉降、快速沉降、减慢沉降和反转沉降阶段的中新生代盆地之上发育的草原,称为“锡林格勒型草原”,而把这种类型的草原沙漠化称为“锡林格勒型沙漠化”。综上所述,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可归纳为:(1)以典型凹陷为例,从沉积地质学视角出发,把野外宏观沉积学分析、沉积物粒度分析与盆地构造-沉积演化历史分析结合起来,论证了锡林郭勒草原沙漠化的沙源,是下白垩统上部赛汉塔拉组的巨厚松散沙体。(2)在宏观沉积学研究基础上,进行第四系微相精准取样和粒度分析,建立了6种微相的粒度参数模型并实现动态聚类;利用“风蚀坑-沙丘组合”遥感形态及空间格局图谱,建立了沙漠化程度宏观标志评估模型。(3)提出了“锡林郭勒型草原”和“锡林郭勒草原型沙漠化”的概念,论证了该类型沙漠化本质上是地质灾害,凹陷地质环境的脆弱性决定了草原生态环境的脆弱性,而巨量沙源是盆地沉积作用对构造演化的响应。

李燕[6](2017)在《荒漠化动态变化及驱动机制对比研究 ——以张家口坝上和都阳山山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影响人类生存环境的土地荒漠化问题,一直为国内外学者高度重视,是一个复杂的前沿性课题。本研究运用区域对比分析法,并以时间和空间两条线索进行荒漠化对比研究,以河北张家口坝上地区和广西都阳山山区作为典型区案例进行荒漠化异同分析,揭示荒漠化的动态变化特征和驱动机制,启发新的思想和研究方向,使区域间的成功治理模式得到科学有效的借鉴和移植,从而遏制荒漠化的发展。首先,基于3S技术,运用MODIS遥感影像,结合野外调查,验证典型荒漠化区的植被指数和地表反照率建立的NDVI-Albedo特征空间呈较强的负相关性,从而构建荒漠化遥感监测模型和提取荒漠化差值指数,获取典型区2005年、2010年和2015年三个时相的荒漠化等级分类图。依据野外实地调查情况,将荒漠化程度分为4个等级,分别是轻度、中度、重度和非荒漠化。其次,运用ArcGIS软件,提取20052015年间荒漠化土地面积和动态变化信息。结果表明:(1)两个典型区重度荒漠化土地面积占比重较小,轻度荒漠化土地面积占比重较大;(2)近11年来,两个典型区荒漠化土地总面积逐年递减;(3)张家口坝上荒漠化程度不断的加重,局部地区持续恶化;都阳山山区荒漠化程度不断的减弱,生态状况有所好转。再次,以时间和空间这两条线索,深入对比典型区形成荒漠化的单个成因因子的异同性,揭示了20052015年间荒漠化土地动态变化特征和驱动机制。在此基础上,运用地貌类型、岩性、坡度、年平均气温、年平均降水量、最大日降水量、年平均风速、人口数量、土地利用类型这9个指标,构建研究区荒漠化驱动力评价体系。运用空间主成分分析法,分别提取了两个典型区的主要影响因子。结果表明,荒漠化是自然与人为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且两个典型区重要影响因子中都包含着降水、人口、土地利用这三个因素。都阳山山区主要影响因素有坡度、降水、人口、土地利用、最大日降水量,其中,坡度对荒漠化程度的影响最大;张家口坝上主要影响因素有降水、人口、土地利用、地貌和岩性,其中,降水对荒漠化程度的影响最大。最后,针对两个典型区共同影响因子:人口、土地利用、降水,结合因地制宜的理念,提出控制人口数量、调节土地利用结构与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的治理策略和改良措施。此外,要坚持“生态”与“经济”共赢的治理目标与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对策。动员一切力量携手并进、共同面对荒漠化治理,才能不断创新生态治理道路,有效的应对荒漠化,努力的谱写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篇章。本研究的独到之处在于目前荒漠化区域对比研究尚属首次,揭示出一系列具有区域借鉴意义的模式和指标,并为开展类似研究提供方法示范和例证。

黄静[7](2014)在《地质作用对柳河流域土地退化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柳河流域是国家重点水土保持治理区,位于科尔沁沙地南端,属于沙化漫岗区,存在严重的土地退化问题。研究地质作用对柳河流域土地退化的影响对于保障该流域及其他相似区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分析了柳河流域地质环境背景,提出地球内动力机制与东亚季风、人类工程活动的外动力机制导致了柳河流域生态地质环境恶化;柳河由于泥沙淤积严重,导致河床横向逐年展宽,纵向逐年淤积抬高,部分河段存在改道危险。分析了柳河流域土壤侵蚀变化特征,科学划分评价了农用地等级,首次采用几何轮廓相似度模型判定了土壤肥力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该流域土壤侵蚀已加重,农用地以4等地、5等地及6等地为主,土壤肥力普遍处于中下等水平,且有35%乡村土壤肥力继续恶化。分析了影响柳河流域土地退化的风的地质作用与人类的地质作用,结果表明春季蒸发量高、降水量低、大风频率高,为风的地质作用提供了有利条件;而园、林、草地比例的下降及不合理的土地经营管理措施是柳河流域土地退化的主要外动力地质作用因素。首次应用土壤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酶活性的变化规律,研究了柳河流域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地退化的影响,并建立了土地退化指标评价体系,对柳河流域土地进行评价分级。结果表明:杨树林地土壤理化指标、酶学指标及综合评价普遍处于最好水平;天然草地化学指标大部分处于中等水平,其余指标及综合评价基本处于较好水平;非河滩的耕地各项指标及综合评价基本处于中等水平;河滩地各项指标及综合评价普遍处于较差水平;裸地各项指标及综合评价均最差;0-10cm土层11种土地利用方式可划分为六个级别,10~30 cm土层可划分为四个级别。针对柳河流域土地退化问题提出未来治理柳河流域应建设生态护岸工程,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与比例,有针对性的采取综合防护林体系措施、水土保持措施、土壤改良措施等综合治理措施。本研究成果将为防治柳河流域地质环境恶化提供科学依据。

成军锋[8](2010)在《乌兰布和沙漠及周边地区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土地荒漠化是是全球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直接影响了36亿ha的土地,占干旱区土地面积的70%,它作为极其严重的环境和社会经济问题困扰着世界,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我国沙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北方干旱、半干旱和部分半湿润地区,从东北到西北形成一条不连续的弧形分布带。乌兰布和沙漠及周边地区位于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的西部,是我国北方土地荒漠化较严重的地区之一,其自然环境具有典型的过渡性和脆弱性。草原文化与农耕文化的长期融合形成了草地与沙地交错的自然景观和农牧交错、蒙汉杂居的人文景观,因而成为土地利用变化研究的典型区域。本研究选用1985年、1995年、2000年、2004年4个夏季植物长势较好时期的Landsat TM影像影像图,同时收集1984-2005年的自然、社会经济数据,利用ERDAS IMAGE、ArcView GIS、Arcview、SPSS等软件,对研究区的土地利用/土地覆盖格局、动态、变化机制进行分析,结果如下:(1)依据干燥指数、地貌、土壤、植被、水文地质、风沙运动等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及行政区划将研究区分为4个亚区,分别是河套平原区、鄂尔多斯高原区、银川平原区和阿拉善高原区,分别代表不同的生态环境类型。(2)在整个研究区内,草地和未利用土地共同组成基质,两者占总面积的85%以上。通过景观格局指数的变化分析发现,1985-2004年,斑块整合,形状变得复杂,各斑块面积差异减小。对于不同的亚区,土地利用格局有所差异:绿洲景观,如河套平原区和银川平原区,由于自然条件和人为因素的限制,耕地、草地是基质,景观破碎度大,平均斑块面积小,差异也小,形状规则;而作为荒漠化的地区,受气候的影响,鄂尔多斯高原区的基质是草地,阿拉善高原区的基质是未利用土地,两个地区的景观异质性程度下降,斑块形状趋于简单,景观愈来愈由少数斑块类型控制,其中未利用土地不但总面积在增加,而且斑块越来越大,这对沙漠化治理越来越不利。(3)在整个研究区,耕地、林地、城乡工矿居民用地和未利用土地增加,草地、水域减少,在三个时间段,各种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趋势不同。从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和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来看,整个研究区的变化率远远小于分区的变化率,说明在整个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很小,而在局部地区变化很大,这一方面反映了,未利用土地,尤其是荒漠化的日益严重与自然因素的恶化有关,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在短期内,局部的人类活动对土地利用频繁而强烈的影响。从转化方向上看,耕地、林地、工矿用地和未利用土地向草地的转化反映了荒漠化地区的退耕还林还草工作的开展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同时草地向未利用土地的大量转化,也反映出了该地区局部荒漠化的加剧,荒漠化防治工作任重而道远。在绿洲地区,盐碱地增加,土地盐碱化程度加重,并且来源于滩地、戈壁和耕地的转化,这是绿洲建设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4)通过对阿拉善地区荒漠化的主因子分析,可以看出,影响当地荒漠化的因素主要是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的综合作用。自然因素包括气候、土壤等。人为因素包括人口过度增长、过度垦荒、过度放牧、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决策失误等。干旱荒漠地区由于恶劣的自然条件,荒漠化自我逆转的可能性很小,必须采取有力的措施才能得以治理。(5)以鄂尔多斯南部为例,对近期荒漠化动态进行研究发现,从1991-2004年,无荒漠化面积基本保持不变,重度荒漠化面积大幅减少,斑块复杂性降低,轻度和中度荒漠化增加,同时不同荒漠化程度的斑块转化频繁,研究区的荒漠化程度在减弱,荒漠化程度处于中度荒漠化。影响研究区植被覆盖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有:一是自然因素,研究表明降雨量的增加有利于植被的恢复,且存在滞后效应。二是人为因素,荒漠化防治措施的实施对该地区生态环境的改善起到积极的影响。在半干旱地区,水分、植被较干旱地区稍好,如果消除人为干扰,有自我逆转的可能,但具有反复性。

杨站君,张森琦,李邦民,王永贵,安勇,石维栋,辛元红[9](2008)在《青藏高原生态环境地质调查与填图技术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阐述了生态环境地质调查与填图的指导思想及主要内容后,提出了适宜于青藏高原牧业环境下的生态环境地质"自然综合体多属性叠加填图法"的新方法。即针对生态环境地质条件复杂区的调查要素,摒弃了以往单一方法,有机地协调气候、土壤、植被、景观与众多的地学要素,避免了不同学科对同一生态环境地质现象单打一的调查现象。具有一定的推广和应用前景。

李智佩,岳乐平,薛祥煦,杨利荣,王岷,聂浩刚,王飞跃[10](2007)在《坝上及邻区荒漠化土地地质特征与荒漠化防治》文中指出目的研究坝上及邻区荒漠化类型与特征,提出防治对策。方法利用TM卫星遥感解译并结合野外调查,研究荒漠化类型、区域分布与地质特征;通过样品采集与室内分析,研究不同类型与级别荒漠化的粒度特征。结果提出了该地区荒漠化地质成因分类,包括风力作用下的以堆积作用为主的沙漠化和以侵蚀作用为主的砾漠化,以及物理化学作用下的土地盐渍化。不同类型和等级的荒漠化土地沉积物具有明显不同的粒度组成,轻度沙漠化和砾漠化以及盐渍化(湖相沉积)土地的细粒物质含量相对更高,<63μm的颗粒含量可达90%以上,在风暴来临时具有更大的沙尘释放潜力;相反,严重沙漠化和砾漠化土地的细粒物质含量相对较低,<63μm的颗粒含量通常低于30%,同等条件下释放沙尘潜力也较小。结论在重视保护和治理已经严重荒漠化土地的同时,更应该重视正在发生荒漠化的或者潜在荒漠化的土地的保护,尤其是重视保护湿地、裸露的湖泊滩地和干涸的湖盆等,才能有效减少沙尘暴的物质来源。

二、荒漠化是地质作用的产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荒漠化是地质作用的产物(论文提纲范文)

(1)“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认知结构构建与教学实践 ——以地理必修3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终身学习能力
        二、实现区域地理课堂的高效教学
        三、形成关注环境的地理学科思想
    第二节 研究意义
    第三节 研究现状
        一、认知结构相关的研究进展
        二、认知结构在“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中的研究进展
        三、研究进展述评
    第四节 研究内容
    第五节 研究方法与思路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
    第六节 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一章 “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认知结构研究的理论概述
    第一节 理论基础
        一、布鲁纳的认知-发现理论
        二、奥苏泊尔的认知同化理论
        三、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发展观
    第二节 基本内涵
        一、基本概念
        二、主要特征
    第三节 构建机制
        一、同化:运用认知结构整合新知识
        二、顺应:调整认知结构适应新知识
        三、平衡:学生的认知结构动态平衡
    第四节 影响因素
        一、“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认知结构与知识结构
        二、“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认知结构的影响因素
第二章 “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的认知与知识结构
    第一节 区域水土流失的认知和知识结构
        一、“区域水土流失概念”的认知和知识结构
        二、“区域水土流失成因”的认知和知识结构
        三、“区域水土流失危害”的认知和知识结构
        四、“区域水土流失防治”的认知和知识结构
        五、区域水土流失整体知识结构
    第二节 区域荒漠化的认知和知识结构
        一、“区域荒漠化概念”的认知和知识结构
        二、“区域荒漠化成因”的认知和知识结构
        三、“区域荒漠化危害”的认知和知识结构
        四、“区域荒漠化防治”的认知和知识结构
        五、区域荒漠化整体知识结构
    第三节 区域森林资源的认知和知识结构
        一、“区域森林资源效益”的认知和知识结构
        二、“区域森林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认知和知识结构
        三、“区域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开发综合措施”认知和知识结构
        四、区域森林资源的整体知识结构
    第四节 区域湿地资源的认知和知识结构
        一、“区域湿地资源效益”的认知和知识结构
        二、“区域湿地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认知和知识结构
        三、“区域湿地资源的保护和开发综合措施”认知和知识结构
        四、区域湿地资源整体知识结构
第三章 “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认知结构的构建研究
    第一节 良好“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认知结构的重要特征
        一、充分的相关知识和知识组块
        二、具有层次分明的知识网络
        三、具有灵活稳定的产生式
        四、具有发散灵活的思维方式
        五、具有一定的策略性知识
    第二节 “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认知结构构建的一般过程
        一、掌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结构
        二、了解学生情况,充当构建基础
        三、引发认知冲突,实施结构教学
        四、组织练习迁移,引导主动回忆
    第三节 “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认知结构构建的教学原则
        一、整体性原则
        二、结构性原则
        三、问题性原则
        四、个体性原则
    第四节 “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认知结构构建的教学策略
        一、了解、改善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
        二、激活“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认知结构
        三、实施“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整体性教学
        四、重视“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结构化教学
        五、教会学生相关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
        六、优化“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认知结构
第四章 “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认知结构的教学实践研究
    第一节 实验设计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对象
        三、实验方法
        四、实验步骤
    第二节 实验过程
        一、教学实践过程
        二、知识测查过程
    第三节 实验分析
        一、基于教师访谈和学生问卷的分析
        二、基于课堂表现、学习材料和课后评价的分析
        三、基于知识结构图的分析
    第四节 实验总结
        一、提高了师生对于认知结构的了解和重视
        二、认知结构助力有效教学,提高学习成绩
        三、运用构建策略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研究不足
    第三节 后续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2)改性有机材料-植物根系固土功能演替过程及坡面生态修复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荒漠化类型与成因研究现状
        1.2.2 荒漠化防治技术研究现状
        1.2.3 高分子材料、植物根系固土修复机理研究现状
    1.3 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论文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5 论文特色与创新
第2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供试样品区域定性选择与天然土取样
        2.1.2 改性固土材料研发
        2.1.3 固土植物遴选
    2.2 试验方法
        2.2.1 改性材料加固土试块试验
        2.2.2 根系加固土盆栽试验
        2.2.3 演替固土样地试验
        2.2.4 演替过程坡面抗侵蚀物理模拟试验
第3章 “改性材料-植物根系”土基本性质及影响规律研究
    3.1 材料加固土基本性质
        3.1.1 团聚特性
        3.1.2 渗透特性
        3.1.3 强度特性
    3.2 根系土基本性质
        3.2.1 团聚特性
        3.2.2 渗透特性
        3.2.3 强度特性
    3.3 改性材料-根系土基本性质
        3.3.1 团聚特性
        3.3.2 渗透特性
        3.3.3 强度特性
    3.4 改性材料-根系土性质的影响规律
        3.4.1 植物种类的影响
        3.4.2 土壤性质的影响
        3.4.3 生物肥料的影响
    3.5 小结
第4章 “改性材料-植物根系”演替固土特性研究
    4.1 随改性材料老化的固土时效劣化特性
        4.1.1 干湿循环劣化作用
        4.1.2 冻融循环劣化作用
        4.1.3 紫外照射劣化作用
    4.2 随植物根系发育的固土时效强化特性
        4.2.1 根系生长发育特征及耐受性
        4.2.2 基本理化性质强化
        4.2.3 力学性质强化
        4.2.4 水力学性质强化
        4.2.5 土壤“熟化”
        4.2.6 固土指标时效强化定量描述
    4.3 改性材料-植物根系演替固土方法的提出
    4.4 改性材料-植物根系演替固土特性分析
        4.4.1 物理力学性质变化分析
        4.4.2 水力学性质变化分析
        4.4.3 土壤生物化学性质变化分析
    4.5 改性材料-植物根系固土功能演替过程的阶段划分
    4.6 改性材料-植物根系演替过程定量描述
        4.6.1 关于时间尺度的换算
        4.6.2 改性材料时效劣化函数
        4.6.3 根系时效强化函数
        4.6.4 改性材料-植物根系演替固土时效函数
第5章 “改性材料-植物根系”固土演替过程坡面抗侵蚀性能研究
    5.1 改性材料固土阶段坡面抗侵蚀性能
        5.1.1 风蚀产沙特性
        5.1.2 水蚀产沙产流特性
    5.2 改性材料-植物根系演替阶段坡面抗侵蚀性能
        5.2.1 风蚀产沙特性
        5.2.2 水蚀产沙产流特性
        5.2.3 冻融产沙特性
    5.3 坡面抗侵蚀演替规律
第6章 基于“改性材料-植物根系”演替的坡面生态修复机理研究
    6.1 改性材料固土机理
        6.1.1 微观结构强化机理
        6.1.2 小孔隙毛细效应
    6.2 植物根系固土机理
        6.2.1 力学“加筋”
        6.2.2 以根系生理吸水相关的基质吸力强化
    6.3 演替过程坡面生态修复机理
        6.3.1 微-细-宏观抗侵蚀机理
        6.3.2 基于土壤化学的生态机理
        6.3.3 演替过程坡面综合修复机理与长期作用
第7章 典型荒漠化地区坡面生态修复效果分析
    7.1 典型荒漠区坡面基本概况
    7.2 坡面修复设计
    7.3 坡面生态修复效果分析
    7.4 讨论
结论及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3)赣中吉安永阳盆地红层荒漠化特征及治理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红层与红色荒漠化的关系梳理
        1.2.3 荒漠化与红壤关系梳理
        1.2.4 红层荒漠化研究方法
    1.3 研究内容与科学问题
    1.4 研究方案与技术路线
        1.4.1 遥感影像解译
        1.4.2 野外调查、剖面测制与采样
        1.4.3 红壤物理、化学特性研究
        1.4.4 红色荒漠化景观演化综合研究
    1.5 创新点
    1.6 完成工作量
2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1.1 气候与降水
        2.1.2 地貌与植被
        2.1.3 环境地质问题
    2.2 地质概况
        2.2.1 盆地地层岩性
        2.2.2 盆地构造特征
3 永阳盆地红层荒漠化特征
    3.1 荒漠化基本特征
        3.1.1 荒漠化分布及形态
        3.1.2 侵蚀沟影像特征
    3.2 荒漠化类型
        3.2.1 荒漠化程度划分
        3.2.2 荒漠化面积
    3.3 典型荒漠化景观特征
        3.3.1 轻度荒漠化景观
        3.3.2 中度荒漠化景观
        3.3.3 重度荒漠化景观
        3.3.4 极度荒漠化景观
    3.4 鸡爪沟形态差异因素
4 红层荒漠化区土壤结构与理化性质
    4.1 土壤剖面结构特征
    4.2 土壤物理特征
        4.2.1 土壤含水率特征
        4.2.2 土壤pH值特征
        4.2.3 土壤色度特征
        4.2.4 土壤比重特征
        4.2.5 土壤粒度特征
        4.2.5.1 粒度组成特征
        4.2.5.2 粒度参数特征
    4.3 土壤元素化学特征
        4.3.1 土壤N含量特征
        4.3.2 土壤P含量特征
        4.3.3 土壤K含量特征
    4.4 理化性质对荒漠化的影响
5 红层荒漠化演化及治理利用
    5.1 红层荒漠化演化
        5.1.1 红层荒漠化演化阶段
        5.1.2 红层荒漠化演化模式
    5.2 治理现状与利用方式
        5.2.1 南方红层荒漠化治理现状
        5.2.2 区内荒漠化治理现状
    5.3 红层荒漠化的防治对策
    5.4 红层荒漠景观充分利用——地学旅游文化村建设设想
        5.3.1 可行性评价
        5.3.2 拟路线及项目规划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存在问题与展望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文章及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4)内蒙古中东部浅覆盖区荒漠化的驱动因素及其演化的地质依据(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区域地理背景
2 荒漠化的驱动因素
    2.1 气候变化对荒漠化的影响
    2.2 生态系统的固有脆弱性
    2.3 科尔沁沙地沙质荒漠化亚区
    2.4 第四系松散沉积物广泛发育
    2.5 人类活动的影响
3 荒漠化趋势分析
    3.1 多动力复合侵蚀作用明显
    3.2 生态退化趋势显现
4 荒漠化形成演化的地质解释
    4.1 青藏高原隆升影响气候变化
    4.2 新构造运动制约荒漠化范围
    4.3 丰富的沙物质是沙质荒漠化的物质基础
    4.4 水系的变迁是荒漠化的动力条件
5 结论

(5)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沙质荒漠化的沙源及其地质学成因分析 ——以吉尔嘎郎图凹陷小草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
        1.1.1 土地荒漠化概念及相关问题
        1.1.2 中国的土地荒漠化现状
        1.1.3 选题来源和目的
    1.2 国内外研究历程、现状及趋势
        1.2.1 土地荒漠化的研究历程与现状
        1.2.2 发展趋势及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及论文结构
        1.3.1 研究内容及关键科学问题
        1.3.2 研究方案与特色所在
        1.3.3 论文的结构安排
第二章 锡林郭勒草原中、南部沙化状况与发展趋势
    2.1 锡林河中游草原退化状况与遥感分析
        2.1.1 锡林河中游地区草原退化状况
        2.1.2 草原退化状况的遥感数据分析
    2.2 浑善达克沙地发展状况及宏观评估
        2.2.1 浑善达克沙地生态环境的历史与现状
        2.2.2 草原沙漠化程度宏观评估的新方法
    2.3 浑善达克沙地向北扩展的趋势预测
        2.3.1 浑善达克沙地沙漠化程度的评估
        2.3.2 浑善达克沙地向北扩展趋势分析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吉尔嘎郎图小草原实地考察与土壤微相分析
    3.1 典型解剖对象区的选择与工作部署
        3.1.1 典型解剖对象区的选择
        3.1.2 野外考察工作方法与部署
        3.1.3 第四系全新统概况及河流相简介
    3.2 平坦草地的沙化状况与土壤微相
        3.2.1 平坦草地观测点概况
        3.2.2 典型观测点剖面描述与采样
    3.3 河滩草地的沙化状况与土壤微相
        3.3.1 河滩观测区概况
        3.3.2 典型观测点剖面描述与采样
    3.4 缓坡草地的沙化状况与土壤微相
        3.4.1 缓坡草地观测区概况
        3.4.2 典型观测点剖面描述与采样
    3.5 凹陷内原生无草区植物组合与土壤微相
    3.6 凹陷外侧丘陵小草原的植物组成与沙化状况
        3.6.1 丘陵草地的植物组成与沙化状况
        3.6.2 原生无草区的植物组成与沙化状况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全新统微相的粒度分析与聚类分析
    4.1 基本原理和工作方法
        4.1.1 粒度分析的基本原理
        4.1.2 样品的前处理及测量过程
    4.2 粒度测量的基本成果
        4.2.1 粒度概率曲线图
        4.2.2 粒度累积概率曲线图
        4.2.3 粒度参数及分位特征值计算
    4.3 粒度测量成果分析与微相建模
        4.3.1 基于粒度参数的栗钙土沉积相对比分析
        4.3.2 全新统沙土层和栗钙土微相的粒度特征
        4.3.3 全新统沉积微相的粒度参数模型
    4.4 微相聚类分析与沉积环境判断
        4.4.1 方法选择与工作要领
        4.4.2 聚类分析方法简介
        4.4.3 样品聚类分析结果及解释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草原沙化沙源成因及环境脆弱性分析
    5.1 更新统和赛汉塔拉组的沉积特征
        5.1.1 吉尔嘎郎图凹陷更新统沉积特征
        5.1.2 赛汉塔拉组顶部沙体沉积特征
        5.1.3 赛汉塔拉组整体的沉积特征
    5.2 赛汉塔拉组上部沙体发育的地质背景
        5.2.1 吉尔嘎郎图凹陷的构造-沉积演化
        5.2.2 二连盆地的整体构造-地层格架
        5.2.3 二连盆地的构造演化与沉积响应
        5.2.4 赛汉组顶部沙体未固结的原因
    5.3 地质环境脆弱性及其对沙漠化的制约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沙漠化土地治理的途径和方法
    6.1 我国沙化防治措施及成效
    6.2 荒漠藻土壤结皮治理沙化方法
    6.3 植物性纤维黏合治理沙化方法
    6.4 利用“深部未固结泥岩掩埋”的设想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6)荒漠化动态变化及驱动机制对比研究 ——以张家口坝上和都阳山山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区域对比研究
        1.2.2 荒漠化概念
        1.2.3 荒漠化成因
        1.2.4 荒漠化的类型
        1.2.5 荒漠化的危害
        1.2.6 荒漠化的防治现状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数据来源
        1.3.1 研究内容
        1.3.2 数据来源
        1.3.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原理与方法
    2.1 研究区选取与可比性
        2.1.1 张家口坝上
        2.1.2 都阳山山区
    2.2 基本研究方法
    2.3 荒漠化遥感监测指标选取及其分类体系建立
        2.3.1 遥感监测指标选择取原则
        2.3.2 荒漠化遥感监测指标的选取
        2.3.3 荒漠化遥感监测构建原理
        2.3.4 遥感数据及预处理
        2.3.5 构建荒漠化差值指数及其分类体系
    2.4 成因分析及其评价的研究
        2.4.1 荒漠化强度的表征方法
        2.4.2 气象分析方法
        2.4.3 荒漠化驱动力研究
第三章 荒漠化动态变化遥感监测
    3.1 构建典型区荒漠化差值指数
    3.2 荒漠化等级划分
    3.3 荒漠化演变趋势分析
        3.3.1 荒漠化土地面积变化
        3.3.2 荒漠化土地动态变化分析
第四章 荒漠化成因对比分析
    4.1 环境地质背景
        4.1.1 地形地貌
        4.1.2 地层岩性
        4.1.3 坡度
    4.2 气候因子与荒漠化的关系
        4.2.1 平均气温
        4.2.2 平均降水量
        4.2.3 最大日降水量
        4.2.4 平均风速
    4.3 社会经济因子
        4.3.1 人口增长
        4.3.2 土地利用格局变化
    4.4 主要影响因素定量分析
第五章 生态环境的恢复与重建
    5.1 治理的目标
    5.2 因地制宜的措施
        5.2.1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5.2.2 调整土地利用,规范科学用地
        5.2.3 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
    5.3 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对策
        5.3.1 提高政府决策,加强法制建设
        5.3.2 依靠科技创新,实施技术推广
        5.3.3 鼓励各部门组织间的合作,加强国际合作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1.1 荒漠化等级分类研究
        6.1.2 荒漠化动态监测研究
        6.1.3 荒漠化驱动力研究及其治理措施
    6.2 创新点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7)地质作用对柳河流域土地退化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土地退化过程
        1.2.2 土地退化动态监测与评价
        1.2.3 土地退化驱动因素研究
        1.2.4 土地退化治理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2 柳河流域地质环境背景分析
    2.1 研究区概况
    2.2 柳河流域生态地质环境形成机制
        2.2.1 柳河流域生态地质环境主要特点
        2.2.2 柳河流域脆弱生态地质环境的形成机制
    2.3 柳河流域河床地质环境演变规律
        2.3.1 柳河河床侵蚀及淤积规律
        2.3.2 柳河侵蚀产沙及沉积泥沙分布规律
    2.4 小结
3 柳河流域土壤侵蚀变化特征及农用地土壤质量演化规律
    3.1 柳河流域土壤侵蚀变化特征
    3.2 柳河流域农用地土壤质量演化规律
        3.2.1 柳河流域农用地分等定级评价
        3.2.2 农用地土壤肥力演化规律
    3.3 小结
4 影响柳河流域土地退化的外动力地质作用因素分析
    4.1 风的地质作用因素
        4.1.1 大气降水与蒸发因素
        4.1.2 大风频率因素
    4.2 人类的地质作用因素
    4.3 小结
5 柳河流域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质量的影响
    5.1 试验区基本情况
    5.2 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5.3 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5.4 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酶活性动态变化的影响
    5.5 柳河流域土壤质量数量化分析与评价
        5.5.1 影响土壤质量因素的主成分分析
        5.5.2 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质量影响因素的聚类分析
    5.6 小结
6 柳河流域土地退化治理对策
    6.1 生态型护岸工程
    6.2 合理调整柳河流域土地利用结构及比例
    6.3 防治并重,制定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
    6.4 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附件

(8)乌兰布和沙漠及周边地区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绪论
    1.1 相关概念
        1.1.1 荒漠与荒漠化
        1.1.2 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
    1.2 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研究综述
        1.2.1 国外LUCC研究现状
        1.2.2 国内LUCC研究现状
        1.2.3 目前LUCC研究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背景、意义、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3.2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3 研究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与生态区划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自然环境
        2.1.3 社会经济状况
    2.2 研究区生态区划
        2.2.1 生态区划概述
        2.2.2 生态分区的目的与原则
        2.2.3 生态分区的方法与结果
        2.2.4 各分区的主要特点
3 研究区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格局分析
    3.1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数据的分类方案
    3.2 景观格局指数的计算
    3.3 景观格局分析
        3.3.1 整个研究区域
        3.3.2 河套平原区
        3.3.3 鄂尔多斯高原区
        3.3.4 银川平原区
        3.3.5 阿拉善高原区
    3.4 土地利用格局的地区差异
        3.4.1 景观破碎化指数
        3.4.2 斑块形状类指数
        3.4.3 多样性类指数
    3.5 小结
4 研究区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动态分析
    4.1 河套平原区
        4.1.1 土地利用总体变化
        4.1.2 土地利用变化速率
        4.1.3 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方向
    4.2 鄂尔多斯高原区
        4.2.1 土地利用总体变化
        4.2.2 土地利用类型的动态度变化
        4.2.3 土地利用类型转化的方向
    4.3 银川平原区
        4.3.1 土地利用总体变化
        4.3.2 土地利用类型的动态度变化
        4.3.3 土地利用类型转化的方向
    4.4 阿拉善高原区
        4.4.1 土地利用总体变化
        4.4.2 土地利用类型的动态度变化
        4.4.3 土地利用类型转化的方向
    4.5 整个研究区土地利用动态变化
        4.5.1 土地利用总体变化
        4.5.2 土地利用类型的动态度变化
        4.5.3 土地利用类型转化的方向
    4.6 小结
5 研究区植被覆盖度的动态变化
    5.1 数据来源及处理
    5.2 结果分析
    5.3 植被覆盖度变化的影响因子
        5.3.1 自然因素
        5.3.2 人为因素
    5.4 小结
6 研究区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的驱动力分析
    6.1 研究方法
    6.2 结果分析
    6.3 研究区荒漠化因素分析
        6.3.1 自然因素
        6.3.2 人为因素
    6.4 防治荒漠化发生发展的主要对策
    6.5 小结
7 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7.2 建议
        7.2.1 研究方法
        7.2.2 防治荒漠化发生发展的主要对策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9)青藏高原生态环境地质调查与填图技术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生态环境地质调查与填图方法创新的指导思想
2 生态地质环境调查与填图的主要内容
    2.1 生态地质环境的组成要素、功能与主要调查内容
    2.2 生态环境地质调查重点
        2.2.1 生态地质环境演变调查
        2.2.2 水环境调查
        2.2.3 环境地质调查
        2.2.4 土壤环境调查
        2.2.5 植被环境调查
        2.2.6 自然及人为因素引起的生态地质环境演变与重大生态环境问题调查
        (1) 多年冻土退化:
        (2) 水资源减少:
        (3) 湿地萎缩与退化:
        (4) 土壤侵蚀和土地资源退化:
        (5) 植被退化与生物多样性:
        (6) 荒漠化:
3 生态环境地质调查、填图的基本方法
    3.1 生态环境地质演变调查——历史分析法
    3.2 生态环境地质现状调查——实地观察法
    3.3 生态环境地质问题调查——系统分析和溯因法
        3.3.1 系统分析方法
        3.3.2 溯因法
    3.4 生态环境地质调查的现代科学技术方法——GPS、GIS及RS
4 生态环境地质填图方法创新——自然综合体多属性叠加填图法
    4.1 生态环境地质填图的目的及意义
    4.2 自然综合体多属性叠加填图法产生的理论基础
    4.3 自然综合体多属性叠加填图法的核心与填图步骤
        (1) 准原生草场:
        (2) 过渡带:
        (3) 裸地:
    4.4 自然综合体多属性叠加填图法的填图单位等级体制建立
        4.4.1 地带
        4.4.2 自然综合体
        4.4.3 单元
5 主要结论

(10)坝上及邻区荒漠化土地地质特征与荒漠化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方法与荒漠化分类分级
    1.1 研究方法
    1.2 荒漠化分类与分级
2 荒漠化土地的区域分布与粒度特征
    2.1 沙漠化
    2.2 砾漠化
    2.3 盐渍化
3 讨论与结论

四、荒漠化是地质作用的产物(论文参考文献)

  • [1]“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认知结构构建与教学实践 ——以地理必修3为例[D]. 黄芳芳. 青海师范大学, 2020(07)
  • [2]改性有机材料-植物根系固土功能演替过程及坡面生态修复机理研究[D]. 杨晴雯. 成都理工大学, 2020
  • [3]赣中吉安永阳盆地红层荒漠化特征及治理利用研究[D]. 程陈艳. 东华理工大学, 2019(01)
  • [4]内蒙古中东部浅覆盖区荒漠化的驱动因素及其演化的地质依据[J]. 闫岩,陈英富,赵国春,渠洪杰,陈思雨,汪旭. 地质与勘探, 2019(02)
  • [5]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沙质荒漠化的沙源及其地质学成因分析 ——以吉尔嘎郎图凹陷小草原为例[D]. 吴昕. 中国地质大学, 2018(07)
  • [6]荒漠化动态变化及驱动机制对比研究 ——以张家口坝上和都阳山山区为例[D]. 李燕. 广西师范学院, 2017(02)
  • [7]地质作用对柳河流域土地退化的影响研究[D]. 黄静.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14(02)
  • [8]乌兰布和沙漠及周边地区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研究[D]. 成军锋. 北京林业大学, 2010(09)
  • [9]青藏高原生态环境地质调查与填图技术方法研究[J]. 杨站君,张森琦,李邦民,王永贵,安勇,石维栋,辛元红. 西北地质, 2008(03)
  • [10]坝上及邻区荒漠化土地地质特征与荒漠化防治[J]. 李智佩,岳乐平,薛祥煦,杨利荣,王岷,聂浩刚,王飞跃.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03)

标签:;  ;  ;  ;  ;  

荒漠化是地质过程的产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