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课程教学的思考

对新课程教学的思考

一、新课程教学反思录(论文文献综述)

梁晓蓉[1](2021)在《初中数学新课程教学的转变及反思研究》文中提出当前我国教育领域正在推行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为更好的贯彻改革工作,适应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各学科教材内容,课程标准等都进行针对性的修订,因此,广大教育工作者需做好相关文件内容的学习,与时俱进,做好新课程教学的转变与反思,为新一轮课程改革工作的顺利实施做出应有贡献.

王晓楠[2](2021)在《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信息技术教师教学能力框架构建研究》文中提出新课程改革注重学科育人,通过推动学科建设来发展学科核心素养。教师是教学的直接实践者,其教学能力水平直接影响着教学的质量。通过文献调研与一线调研发现,当前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对落实学科核心素养所需的教学能力认识不清,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与信息技术教师教学能力有关的研究较少。为将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落到实处,须帮助教师明晰其在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时应具备的教学能力。为此,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与量化研究相结合的方式,致力于构建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信息技术教师教学能力框架。首先,在学习教师专业发展理论、能力结构理论及建构主义理论的基础上,阐述了教学能力、教学能力框架及学科核心素养等概念,使用文献研究法梳理与本研究相关的国内外研究成果,为构建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信息技术教师教学能力框架奠定基础。其次,采用访谈法对在基础教育领域、教师专业发展领域有专业见地的10位专家进行个别化半结构访谈,采用文献研究法收集与研究相关的政策资料和文献资料,使用扎根理论对收集到的研究资料进行三级编码及理论饱和度检验,构建出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信息技术教师教学能力理论框架。再次,依据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信息技术教师教学能力理论框架编制调查问卷,以全国范围内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师为调查对象发放问卷,收集、整理问卷数据,使用SPSS软件对问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最终确立了包含3方面6维度28个教学能力要素的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信息技术教师教学能力框架。此外,结合当前的新课程改革进程,对教学能力框架中的3方面6维度28要素分别进行了细致解读,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该教学能力框架。最后,提出该教学能力框架的应用建议,将该教学能力框架应用于课堂教学及教师教学效果评价中,应用于信息技术教师个体及群体专业发展中,应用于师资选拔中。研究构建的教学能力框架将为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供理论借鉴,将为落实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培育“全面发展的人”及“素养型人才”提供理论支撑,将为改进教师教学及优化师资队伍提供切实的帮助。

王越[3](2020)在《小学语文教师对部编教材的适应性研究 ——以重庆市北碚区为例》文中认为近年来,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发[1999]9号)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1]21号),教育部决定,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及内容,构建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以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课程教材集中体现了一个国家的教育思想和理念、人才培养的目标及内容,一个国家所实施的课程以及使用的教材,反映并决定了我们想要培养什么样的一代人和能够培养一代什么样的人,这直接关系到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巩固与发展,关系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关系国家的繁荣昌盛、长治久安[1]。在此背景下,基于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教育部直接组织编写了一套新的小学语文教科书——“部编本”小学语文教科书。本研究以重庆市北碚区小学为例展开调查,采用调查问卷、访谈、课堂观察和案例分析等方法对小学语文教师部编教材的适应性进行研究,了解到北碚区小学语文教师在使用新教材过程中仍还存在教师新理念下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负担重、教师视新教材培训为工作负担且收效低、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难以转变、新课程资源的使用较为单一、反思与自我提高和创新意识薄弱等问题,再针对问题对教师提出树立正确的教材观,创造开发教材内容;增强课程资源整合的意识,开发利用新课程资源;提升自我素养,助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发展;提高教学创新和管理能力,转变传统教学方式;注重自我反思,创新独树一帜教学“名片”,加大对课程资源的资金投入,以及支持条件作用之下,学校应该组织有效的教材培训,针对性解决教师困惑;加大对课程资源的资金投入,开发新课程资源;创造有利于教师交流与反思的条件;严格控制班级规模;家长转变观念,积极参与学生学习的对策。

李保臻,马姗姗[4](2016)在《西部地区高中数学新课程实施的教学质量现状及监测建议》文中提出教学质量监测体系的有效建构离不开新课程实施现状的全面调查.为了解西部地区普通高中数学新课程实施的教学质量现状,本研究以甘肃、宁夏及新疆部分高中数学教师为研究对象,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通过对数学教师的多维度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得出的相关结论是:新课程实施以来西部地区高中数学教育教学领域已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教学质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依然存在部分教师教学理念转变不够、专业知识不足、教学能力薄弱及评价方式单一等问题.研究最后针对现状从教学质量监测的视角提出了几条建议.

于学书[5](2016)在《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中的教学理论与实践融合问题及对策》文中研究说明通过对十余年来普通高中新课程的实施过程的反思,发现新课程的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相融合的问题是阻碍新课程要求全面落实的核心问题,表现为:新课程倡导的教学理念没有很好地转变为教师自觉的教学行为;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没有真正地落到实处;新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价值取向没有全面融入教学过程。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学校切实开展基于实践问题的理论研讨,开展理论指导下的实践反思,开展教学目标的研究活动,以此促进新课程的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深入融合,助推新课程理念的深入落实。

李军[6](2014)在《刍议高中政治新课程教学中的教学困惑以及有效解决对策》文中指出社会在不断进步,教育在日益发展,学生个性也越来越强,人们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基础教育课程以传授知识为主,已经不能适应社会与教育发展的新要求。因此,国内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教育改革。在这样的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学却存在不少教学困惑,必须对其进行有效解决,推动教育进一步发展。本文主要对高中政治新课程教学中存在的教学困惑进行相关分析,然后提出相应有效的解决措施,以促进教育事业发展。

姜晓宁[7](2014)在《对农村薄弱学校支教活动主题的探究》文中研究说明支教活动是通过城镇学校帮扶农村学校、强校带动弱校实现学校共同进步,推动县域教育事业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确立支教活动主题对支教人员推动农村薄弱学校发展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笔者现就自己的支教经历谈几点体会。一、尽心倾力的学科教学实践活动承担学科教学任务是支教人员的中心工作。首先,支教人员只有在了解农村薄弱学校学生基础弱、学习方法欠缺、自信不足的现状和学生心理需求的基础上,确立"低起点,重视培养学生双基;讲策

王伟铨[8](2014)在《高中数学教师适应新课程教学的现状调查研究 ——基于甘肃省XX县的调查分析》文中认为自普通高中数学新课程于2004年秋季在山东、广东、海南和宁夏四个省份率先实施以来,至今已有近10年的历史。本次高中数学新课程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评价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要求高中数学教师从观念到行为做出全面而深刻的改变。作为高中数学课程改革的最终执行者和基层实践者,高中数学教师对新课程的适应状况将直接关系到课程改革的成败。本研究在对相关文献全面梳理的基础上,以甘肃省╳╳县部分高中学校数学教师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及访谈等研究方法,主要从教学理念的适应性、教材的适应性、教学压力的适应性、师生关系的适应性及教学评价的适应性等方面对高中数学教师适应新课程教学的现状进行了调查。通过对高中数学教师适应新课程教学主要影响因素的分析,提出了促进高中教学教师适应新课程教学的几点策略:提高高中数学教师自身的专业化水平;为高中数学教师提供高质量的培训;建立与高中数学新课程教学配套的评价体系;改革学校管理制度,减轻教师负担;建立校本教研制度,鼓励教师参加课程资源开发。研究最后得出以下结论:第一,高中数学教师对新课程教学的总体适应呈良性发展状态;第二,高中数学教师在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教师自身专业素质有待提高、培训与实际需求尚有差距、评价机制改革相对滞后、教师负担过重、教师课程资源开发能力不足等等。

李保臻,王伟铨[9](2013)在《高中数学教师适应新课程教学的问题与策略》文中研究表明1引言自2003年《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颁布之日起,我国高中数学新课程改革已历经了十个年头.本次高中数学新课程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强调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实施及教学评价等方面有了明显的改变,给高中一线教师的教学创新留下了广阔的探索空间.自新课程实施以来,广大高中数学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正在不断转变,专业知识不断丰富、专业能力不断提升,在数学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取得了

田晶[10](2013)在《新课程教学观的转型策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教学观念对教学起着指导和统率的作用。一切先进的教学政策,都是从新的教学观念中引发出来的。确立新的教学观念,是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所以,课程改革要求教师确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学观念。所以,要彻底改变教师实际的课堂教学决策和表现,就必须从根本上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要转

二、新课程教学反思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课程教学反思录(论文提纲范文)

(1)初中数学新课程教学的转变及反思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初中数学新课程内容的理解
二、初中数学新课程教学的转变及反思
三、初中数学新课程教学的实施策略
    1.重视知识获取过程
    2.优化数学课堂训练
    3.积极渗透数学思想
    4.增强学以致用意识

(2)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信息技术教师教学能力框架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提出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教学能力研究现状
        1.2.2 核心素养研究现状
        1.2.3 小结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教学能力
        2.1.2 教学能力框架
        2.1.3 学科核心素养
    2.2 理论基础
        2.2.1 教师专业发展理论
        2.2.2 能力结构理论
        2.2.3 建构主义理论
第3章 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信息技术教师教学能力理论框架建立
    3.1 质性研究的研究设计
        3.1.1 研究方法
        3.1.2 研究工具
        3.1.3 研究过程
    3.2 信度与效度分析
        3.2.1 信度分析
        3.2.2 效度分析
    3.3 质性资料收集
        3.3.1 访谈
        3.3.2 文献搜集
        3.3.3 政策查阅
    3.4 质性数据分析
        3.4.1 开放性编码
        3.4.2 主轴性编码
        3.4.3 选择性编码
        3.4.4 理论饱和度检验
        3.4.5 质性研究成果:初中信息技术教师教学能力理论框架
第4章 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信息技术教师教学能力框架确立
    4.1 调查问卷设计
        4.1.1 研究目的
        4.1.2 设计过程
        4.1.3 内容设计
    4.2 问卷预测试与数据统计分析
        4.2.1 预试问卷发放与回收
        4.2.2 预试问卷数据统计分析
    4.3 正式问卷实施与数据统计分析
        4.3.1 正式问卷实施背景
        4.3.2 正式问卷发放与回收
        4.3.3 正式问卷数据统计分析
    4.4 量化研究成果:初中信息技术教师教学能力框架
第5章 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信息技术教师教学能力框架解读与应用建议
    5.1 初中信息技术教师教学能力框架解读
        5.1.1 基础教学能力:落实教学的基石
        5.1.2 学科教学能力:培养学生素养的路径
        5.1.3 学科进阶能力:提升学生素养的利器
    5.2 初中信息技术教师教学能力框架应用建议
        5.2.1 用于引导教师改进教学
        5.2.2 用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5.2.3 用于完善师资选拔机制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总结
        6.1.1 研究结论
        6.1.2 研究创新点
        6.1.3 研究不足
    6.2 研究展望
附录A 专家访谈提纲
附录B 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信息技术教师教学能力构成预试问卷
附录C 预试问卷的项目分析结果
附录D 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信息技术教师教学能力构成正式问卷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3)小学语文教师对部编教材的适应性研究 ——以重庆市北碚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缘起
        1.新课改新目标的提出推动了教材的变革
        2.部编版新教材的出版和使用对教师发出新要求
        3.小学语文教师使用部编教材的诸多困惑
    (二)文献综述
        1.部编语文教材的研究现状
        2.教材适应性的研究现状
        3.部编语文教材使用的研究现状
    (三)核心概念界定
        1.教材与部编版教材
        2.适应与适应性
        3.部编教材的适应性
    (四)理论基础
        1.教师对教材适应性的心理学基础
        2.教师对教材适应性的教育学基础
        3.教师对教材适应性的社会学理论基础
    (五)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1.研究的思路
        2.研究方法
一、小学语文部编教材新特征下的新要求
    (一)小学语文部编教材的总体新特征分析
        1.秉承“立德树人”,渗透核心价值观
        2.“双线组元”——人文性与知识性并重
        3.“先识字后拼音”,注重随文识字和识字方法
        4.重视阅读——纠偏以往读书少的弊病
    (二)小学语文部编教材新特征给教师带来的新要求
        1.教师在认知上理解和接受新教材理念
        2.教师对教学目标的正确树立和知识重难点的正确选择
        3.教师对以往教学行为习惯的改变
        4.教师传统教学方式的转变
        5.教师对学生学习评价标准和方式的改变
二、小学语文教师对部编教材适应性的现状分析
    (一)教师对部编教材编写理念的认可度
    (二)教师对部编教材新教学目标要求的适应状况
    (三)教师对部编教材内容的适应和改造状况
        1.教材内容选文
        2.教材内容板块
        3.教材内容组织形式
    (四)教师对传统教学方式的转变状况
    (五)教师对部编教材新课程资源开发使用状况
    (六)教师使用新教学评价方式状况
    (七)教师为更好使用新教材的反思与二次开发状况
三、小学语文部编教材适应性存在的问题与影响因素
    (一)小学语文教师部编教材适应性存在的问题
        1.新理念下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负担重
        2.教师视新教材培训为工作负担且收效低
        3.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难以转变
        4.新课程资源的使用较为单一
        5.反思与自我提高和创新意识薄弱
    (二)影响小学语文教师部编教材适应性的因素
        1.内部因素
        2.外部因素
四、对提高小学语文教师部编教材适应性的建议
    (一)教师自身
        1.树立正确的教材观,创造开发教材内容
        2.增强课程资源整合的意识,开发利用新课程资源
        3.提升自我素养,助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发展
        4.提高教学创新和管理能力,转变传统教学方式
        5.注重自我反思,创新独树一帜教学“名片”
    (二)学校支持
        1.组织有效的教材培训,针对性解决教师困惑
        2.加大对课程资源的资金投入,开发新课程资源
        3.创造有利于教师交流与反思的条件
        4.严格控制班级规模
    (三)家长配合
        1.家长转变观念,积极参与学生学习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小学语文教师对部编教材适应情况调查问卷
    附录二 :小学语文教师对部编教材适应性访谈提纲
致谢

(4)西部地区高中数学新课程实施的教学质量现状及监测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对象及方法
    1.1 研究对象及问题
    1.2 研究方法及工具
2 研究结果
    2.1 新课程实施以来西部地区高中数学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认识
    2.2 新课程实施以来西部地区高中数学教师教学理念的现状
    2.3 新课程实施以来西部地区高中数学教师专业知识现状
    2.4 新课程实施以来西部地区高中数学教师专业能力现状
    2.5 新课程实施以来西部地区高中数学教师教学评价现状
3 研究结论
    3.1 新课程实施以来西部地区高中生的数学素养整体得到了提高
    3.2 新课程实施以来西部地区大部分高中数学教师的教学理念在不断更新
    3.3 新课程实施以来西部地区高中数学教师的专业知识在不断丰富
    3.4 新课程实施以来西部地区高中数学教师的专业能力在不断发展
    3.5 新课程实施以来西部地区高中数学教师评价教学质量的指标单一
4 基于西部地区高中数学新课程实施现状的几点教学质量监测建议
    4.1 转变广大高中数学教师的教学质量监测理念
    4.2 重构高中数学教学质量监测的内容
    4.3 采用多样化的监测方式与科学的监测技术
    4.4 建立高效且专业的高中数学教学质量监测机构

(5)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中的教学理论与实践融合问题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课程教学理论在与教学实践相融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 新课程倡导的教学理念没有很好地转变为教师自觉的教学行为
    2. 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没有真正地落到实处
    3. 新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价值取向没有全面融入教学过程
二、解决新课程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融合问题的对策
    1. 开展基于实践问题的理论研讨,让新课程理念转变为教师的教学理念
    2. 开展理论指导下的实践反思,提高教学中“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有效性
    3. 开展教学目标的研究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6)刍议高中政治新课程教学中的教学困惑以及有效解决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一、高中政治新课程教学现状
二、高中政治新课程教学困惑分析
    1. 教学观念分析
    2. 教学方法分析
    3. 教材理解分析
    4. 教学反思分析
三、高中政治新课程教学困惑解决对策分析
四、结束语

(7)对农村薄弱学校支教活动主题的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尽心倾力的学科教学实践活动
二、提高认识的新课程教学理念培训活动
三、相互切磋的教学方法交流活动
四、抛砖引玉的课堂教学带动活动
五、齐心协力的新教师成长帮扶活动
六、建言献策的学校制度完善活动
七、心灵互动的教师心理调研活动
八、取人之长的学习借鉴活动

(8)高中数学教师适应新课程教学的现状调查研究 ——基于甘肃省XX县的调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三)研究问题
二、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二)国内研究综述
    (三)国内外研究述评
    (四)核心概念界定
三、研究方法及过程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思路及方法
四、高中数学教师适应新课程教学的现状调查
    (一)教师对新课程教学理念的适应性
    (二)教师对新课程教材的适应性
    (三)教师对新课程教学能力的适应性
    (四)教师对新课程教学压力的适应性
    (五)教师对新课程师生关系的适应性
    (六)教师对新课程教学评价的适应性
五、影响高中数学教师适应新课程教学的主要因素分析
    (一)客观因素
    (二)主观因素
六、研究结论及建议
    (一)研究的主要结论
    (二)研究的几点建议
        1.提高高中数学教师自身的专业化水平
        2.为高中数学教师提供高质量的培训
        3.建立与高中数学新课程教学配套的评价体系
        4.改革学校管理制度,减轻教师负担
        5.建立校本教研制度,鼓励教师参加课程资源开发
七、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四、新课程教学反思录(论文参考文献)

  • [1]初中数学新课程教学的转变及反思研究[J]. 梁晓蓉.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21(20)
  • [2]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信息技术教师教学能力框架构建研究[D]. 王晓楠.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3]小学语文教师对部编教材的适应性研究 ——以重庆市北碚区为例[D]. 王越. 西南大学, 2020(01)
  • [4]西部地区高中数学新课程实施的教学质量现状及监测建议[J]. 李保臻,马姗姗. 数学教学研究, 2016(09)
  • [5]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中的教学理论与实践融合问题及对策[J]. 于学书. 教育探索, 2016(08)
  • [6]刍议高中政治新课程教学中的教学困惑以及有效解决对策[J]. 李军. 中国校外教育, 2014(35)
  • [7]对农村薄弱学校支教活动主题的探究[J]. 姜晓宁. 学周刊, 2014(29)
  • [8]高中数学教师适应新课程教学的现状调查研究 ——基于甘肃省XX县的调查分析[D]. 王伟铨. 西北师范大学, 2014(06)
  • [9]高中数学教师适应新课程教学的问题与策略[J]. 李保臻,王伟铨. 数学教学研究, 2013(12)
  • [10]新课程教学观的转型策略[J]. 田晶. 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 2013(03)

标签:;  ;  ;  ;  ;  

对新课程教学的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