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叶松林下红松再生后择伐时间试验

落叶松林下红松再生后择伐时间试验

一、落叶松林下更新红松后择伐时间试验(论文文献综述)

米爽[1](2020)在《采伐干扰对吉林蛟河针阔混交林幼苗更新动态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基于2018-2019连续2年对4ha不同采伐强度下(未采伐、20%采伐强度、40%采伐强度和60%采伐强度)针阔混交林中100个幼苗监测样方内乔木幼苗的动态监测,比较了不同采伐强度样地中幼苗的物种组成及生长存活状态。通过测量计算样地中4个优势物种幼苗的生物量及功能性状,比较了不同采伐强度下幼苗生物量分配和功能性状的变化规律以及各指标间的相关性。并利用线性回归分析了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对幼苗存活和多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样地内幼苗的主要种类有水曲柳、白牛槭、色木槭和春榆等。采伐影响了样地中幼苗的物种组成及数量动态,其中20%采伐强度样地内幼苗数量高于其他样地。采伐后样地内幼苗的死亡率下降,增补率上升,其中60%采伐强度下幼苗的死亡率最低,20%采伐强度下增补率最高。(2)采伐影响了幼苗的生物量分配和根、茎、叶的主要功能性状。随采伐强度的增大,地下生物量占比增多,比叶面积降低,比茎长增大,且不同生物量和功能性状指标间存在相关性。(3)幼苗的存活及多度主要受同种大树、苗高、草本、光照和土壤的影响,且各影响因素在不同采伐强度下存在差异。当年生幼苗主要受生物因子影响,而多年生幼苗主要受非生物因子影响。不同采伐样地中影响幼苗生长更新的因素存在明显的种间差异。结果表明采伐有利于林下幼苗的更新,其中20%的采伐强度和60%的采伐强度下,幼苗更新总体状况较好,可以为制定科学合理的抚育采伐措施,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提供理论依据。

麻鑫垚[2](2020)在《基于稳定性的近自然林分结构调控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硕士学位论文中文题目:基于稳定性的近自然林分结构调控技术研究青海省海东黄土地区现存的大规模人工林营造,大多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的“西北地区植树种草活动”。这期间的造林设计,采用用材林的林分结构设计,纯林设计横平竖直。本世纪初,中国林业开始分类经营后,将西北大面积的人工林划归为生态公益林,历经近20年封禁管理;这些人工林地目前虽然发挥了较好的水土保持和景观绿化作用,初始用材林的结构未经结构调整导致其综合生态功能较低,加之普遍密度较大,小老树问题普遍。本研究以大通县安门滩、塔尔沟、杨家寨小流域4种不同立地下现存林分为研究对象,以样地调查为基础,从林分结构、林分功能等方面进行分析为林分改造提供基础,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稳定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筛选出较为稳定的林分类型,结合二者提出基于近自然经营方法的调控技术,探讨人工纯林的改造方法。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构建了包含林分结构、林分拓展结构、林分抵抗力稳定性、林分功能稳定性四个方面选取12个评价指标,构建了林分稳定性评价体系。经权值分析该地林分稳定性影响的主要因素为林分密度(0.2134)、土壤水分(0.1990)等,并以此确定以密度调控作为林分改造的重点。(2)通过GIS对三个研究区的林分稳定性得分进行插值分析,根据三地林分稳定性分布图研究得出:阴坡林分的稳定性高于阳坡林分的稳定性。高位浅山阴缓坡立地的稳定性>低位浅山阴缓坡>低位浅山阳缓坡>低位浅山阳急坡。研究区内不同立地下的林分类型稳定性评价结果显示稳定性最优的林分类型分别为:高位浅山阴缓坡——青海云杉/白桦混交林;低位浅山阴缓坡——青海云杉林;低位浅山阳缓坡——祁连圆柏林。相同立地条件下的造林与林分结构改造可以借鉴这些林分类型,另外在阴坡青海云杉和青杨混交林可作为青杨林的改造模式。阴坡过密的青海云杉林、青杨林,阳坡多年未平茬的柠条林、青杨林稳定性较低应作为重点林分空间结构改造对象。(3)根据研究区人工纯林林内小径阶树木的缺乏、异层现象不明显、种间隔离较为严重、部分林内竞争过强、针叶林内物种多样性差、水分缺乏的特性,再结合稳定性评价结果。依次提出对研究区林内林分稳定性提升的结构调控措施,并以青海云杉、青海云杉与落叶松混交林为例进行调整,在青海云杉林中进行了两次调整,将其角尺度由0.527调至0.517,平均混交度由0.019提高的0.424,由原来的近乎零度混交转变为中度混交,使种群隔离程度大幅度提高;在青海云杉与落叶松混交林中经历两次调整平均角尺度由0.528调整为0.499,将其由团状分布调整到随机分布,林分的平均混交度从0.462提高到0.587。改造后的林分向随机分布状态进行转化,促进林分天然更新使林分的径阶和树高分布由正态分布型向倒“J”型分布转化,同时降低了林内的竞争,加速了异龄复层人工林结构的形成过程。该技术在该地区具有一定的理论可行性。

杨晓燕[3](2020)在《辽东山区红松幼苗种群动态和空间分布》文中认为阔叶红松林是我国东北东部山区的地带性顶极植被,由于长期的自然与人为干扰,目前原始阔叶红松林所剩无几,多数森林退化为次生林,并在次生林采伐后人工栽植红松形成红松人工林。随着红松结实年龄的不断增加,在正常采摘松籽的情况下,红松人工林周边出现大量的萌生红松幼苗,但未见红松幼苗发育成幼树。为了探明影响红松幼苗的更新能力,本研究选取辽宁东部山区典型红松人工林周边毗邻的三种不同林型(新造林地、落叶松林、阔叶林),以林内天然更新的红松幼苗为研究对象,分析天然更新红松幼苗的生长分布、生存情况、龄级结构、种群动态与空间格局等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三种不同林型中,阔叶林内天然更新红松幼苗数量最多,其次是落叶松林,新造林地内最少;且随着与红松人工林距离的增加,天然更新红松幼苗的数量不断减少,最远分布到距离红松人工林600 m。(2)三种不同林型内天然更新的Ⅰ、Ⅱ、Ⅲ龄级红松幼苗数量最多,且主要集中分布在距离红松人工林0-50 m范围内,而Ⅶ、Ⅷ龄级天然更新红松幼苗数量稀少,分布无规律性。(3)三种不同林型内天然更新红松幼苗的年龄结构呈“∩”型左偏态分布,前期幼苗数量较多,后期不断减少,为明显的衰退型。(4)三种不同林型内天然更新红松幼苗种群的生存率均随年龄增加而下降,累积死亡率则随年龄增加而逐渐上升,危险率函数值随着年龄的增长,总体呈递减趋势。三种不同林型内天然更新红松幼苗存活曲线均趋于Deevey-Ⅱ型,其中,新造林地内天然更新红松幼苗的期望寿命值在每个龄级内均高于落叶松林和阔叶林。(5)三种不同林型内天然更新红松幼苗的分布状态不同,在新造林地与落叶松林内天然更新的红松幼苗的分布呈非连续分布状态,阔叶树林内天然更新红松幼苗则呈连续分布状态,但随着与红松人工林距离的增加,天然更新的红松幼苗数量逐渐减少。(6)三种不同林型内不同龄级的天然更新红松幼苗主要呈聚集分布,但在少部分龄级呈随机分布和均匀分布;三种不同林型内不同距离天然更新红松幼苗在小尺度范围内呈聚集分布,大尺度范围多呈随机分布或均匀分布。综上,红松能够在人工林周边的不同林型内实现幼苗的天然更新(前期),但更新的范围有限(以600 m为半径的环状带内),而且随苗龄的增加,天然更新红松幼苗的保存率急剧下降。为了保证天然更新红松幼苗的存活与生长,建议在红松人工林周边有天然更新红松幼苗的范围内开展适当抚育,以快速恢复阔叶红松混交林。

周光[4](2019)在《林下红松生存策略与季节光环境驱动机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阔叶红松林是我国东北地区地带性顶级植被群落。其中,红松的更新问题是次生林向阔叶红松林恢复经营过程中的核心问题。众所周知,阔叶红松林下“只见幼苗,不见幼树”,而红松却在杨桦林下更新良好。然而,迄今为止,造成阔叶红松林内红松更新障碍及其与杨桦林内红松更新差异的根本原因仍没有明确的结论。本研究以长白山北坡的阔叶红松林和杨桦林为研究对象,使用光合有效辐射探头和鱼眼照片长期监测两林分林下光环境;使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仪观测林下红松光合作用季节动态,并结合林下光照和温度数据以及光合模型来模拟林下红松碳积累的季节动态;使用定期收获法观测两林分林下红松幼苗幼树的生长、非结构碳含量及非结构碳库的季节动态;使用环剥和去叶控制实验来探索红松幼树单个枝条尺度上的碳自治能力;通过苗圃和林内幼苗移植和遮光控制实验来探索季节性光照差异对林下红松生长和存活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原始林和次生林林下光照环境呈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早春和晚秋非生长季的林下光照要显着高于夏季生长季。在非生长季,原始林内红松树冠和高大乔木树干的侧方遮荫要显着高于次生林的树干,因此,在非生长季,次生林的林下光照要显着高于原始林。而在生长季,由于林冠均完全郁闭,原始林和次生林的林下光照都非常低,且无显着差异。(2)采用一元二次经验模型和非直角双曲线模型分别对红松温度与光合、光强与光合响应曲线进行拟合,模型结果具有良好的拟合优度。我们获取了红松幼树在不同温度和光强下的光合特征参数。由模型可知,林下红松在低温条件下仍然具有一定光合能力。在光照充足的条件下,1年生叶、2年生叶和3年生叶的光合最低温度可达 3.3℃、5.4℃和 7.8℃。(3)林下红松的主要碳同化时期为早春和晚秋阶段。不论原始林还是次生林,林下红松在生长季的碳同化均为负值,这说明红松在生长季是处于碳消耗状态。更重要的是,在早春和晚秋,次生林林下红松1年生叶、2年生叶和3年生叶的碳同化量均要显着高于原始林林下红松。(4)在春季和秋季,林下红松幼苗各器官干重、非结构碳含量和非结构碳库都显着增加,但在夏季生长季却呈现明显地下降趋势,这说明林下红松在春季和秋季处于养分快速积累阶段,而在夏季郁闭期处于快速消耗体内养分阶段。(5)在春季和秋季,次生林林下幼苗的干重、非结构碳含量和非结构碳库均显着高于原始林,而在生长季差异不显着。这说明次生林林下幼苗在无叶期的养分积累要明显好于原始林幼苗。(6)林下红松具有固定的非结构碳水化合物季节动态:在春季,红松各器官中的淀粉含量都迅速地增加,而可溶性糖含量呈现下降趋势;到夏季生长季,器官中的淀粉和可溶性糖含量均逐渐降低,到8月份达到最低值;在秋季,各器官中的淀粉含量不增加,保持较低水平,而可溶性糖含量显着升高,在10月末达到最高值。(7)去除1年叶、去除2年叶和保留全部叶三种处理的环剥与不环剥之间红松新枝和新叶生长差异不大,这说明红松幼树在单个枝条尺度上具有碳自治能力。枝条上新生枝叶的生长依赖于当前枝叶中存储的养分,且主要依靠多年生针叶中积累的养分供应。上一年的养分积累直接影响下一年的红松生长和存活。(8)红松幼苗生长和存活与非生长季的光照条件有密切关系。在春季和秋季进行不同光照处理的幼苗生物量、非结构碳、非结构碳库大小以及成活率都有显着差异。(9)红松幼苗的生物量与春季的光照条件有关,在春季阶段红松的光合积累产物主要为淀粉,用作新器官生长和发育。红松幼苗的非结构碳浓度和碳库大小与秋季的光照条件有关,在秋季阶段红松的光合积累产物主要为可溶性糖,主要用来冬季维持和防止细胞冻伤。(10)红松幼苗成活率与各器官中秋季非结构碳浓度和非结构碳库大小有显着正相关关系,而与春季和夏季的非结构碳浓度和非结构碳库大小没有显着关系。同时,本研究发现红松幼苗成活率与不同时期的各器官生物量都没有显着关系。综上所述,林下红松利用早春和晚秋阶段的高可利用光进行大量光合积累,从而能够长期忍耐生长季林下郁闭环境,这是红松能在次生杨桦林内成功更新的关键因素。而非生长季的光照条件和非结构碳积累的差异是造成原始林和次生林林下红松更新差异的主要原因。

王智斌[5](2017)在《冠层林隙面积对油松和华北落叶松更新苗生长和空间分布的影响》文中提出油松(Pinustabulaeformis Carr.)和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 Mayr.)是中国华北地区主要的造林树种,在木材生产、水土保持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上世纪80年代营造的大面积人工林,其林分稳定性和生态服务功能低下,加之,部分已进入成熟期或近成熟期。因此,如何恢复和重建可持续发展的人工林生态系统,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在近自然林经营背景下,开创林隙被认为是一种既能维持林分结构稳定又可以确保树种成功更新,最终实现森林连续覆盖的一种有效培育措施。因此,在本研究中,分别在油松人工纯林(CK(100 m2,林冠下)、L-Ⅰ(0.75 H)、L-Ⅱ(1.00 H)、L-Ⅲ(1.25 H)、L-Ⅳ(1.50 H);H为冠层均高)、油松×华北落叶松人工混交林中(CK(100 m2,林冠下)、L-Ⅰ(20-50 m2)、L-Ⅱ(50-100 m2)、L-Ⅲ(100-250 m2)、L-Ⅳ(>250 m2))布设5种不同冠层林隙(简称为林隙)面积等级,深入洞察林隙面积对更新苗的生长和格局分布的影响。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油松人工纯林中冠层林隙面积对更新苗生长和空间分布的影响(1)冠层林隙中发现9种木本植物,包括5种乔木和4种灌木;除油松,其他木本植物仅占全部更新苗的5.12%;林隙与CK之间以及不同面积等级林隙之间的植物多样性格局均无显着变化,说明在油松人工林中开创林隙,在短期时间内不能改变植物的多样性格局。(2)对于林隙形成前已确立的更新苗(REBG)和林隙形成后新确立的更新苗(REAG),林隙面积和林隙区域对更新苗密度无显着性影响,但显着地影响更新苗生长,并且随林隙面积的增大呈现显着增加趋势;苗高最大的更新苗位于L-Ⅲ中,而最低的位于CK中;B区中的更新苗高度显着最高,其平均高度是显着最低的(位于CK中)的2倍多。(3)苗龄、苗高和地径在林隙等级间均呈近似正态分布,并随林隙面积的增加朝向较大尺寸的拖尾变长,说明大面积林隙利于较大范围的更新苗尺寸共存;林隙中较少的小尺寸更新苗可能意味着未来更新会出现断层。(4)分析REBG和REAG的连年高度和地径生长,结果发现,虽然REBG的苗高和地径对林隙的开创具有积极的响应,但不是立即的,而是存在2-4年的时间滞后;REAG一般在更新苗萌发后第2-4年开始在不同面积等级林隙之间出现显着性差异。(5)REAG主要分布在面积小于L-IV林隙的东北方向边缘,而REBG的最高密度主要集中在L-I的中心区域和东南方向边缘、L-IV的东北方向边缘,说明REBG趋向分布在光照充足的区域,而REAG一般分布于边缘木树冠遮阴的区域;最高更新苗苗高的位置,与最高更新苗密度分布的区域几乎一致;研究结果表明沿着林隙边缘的东北方向进行林隙扩展,可能有利于促进冠层更新。(6)REAG在不同面积林隙尺度上发生聚集分布的频率较REBG的高;REBG、REAG的空间格局主要表现为随机分布,并且这两类更新苗之间的空间关联主要为相互独立,这些结果可能是由两类更新苗的光需求差异和林隙中较小的环境异质性所造成的。2.油松×华北落叶松人工混交林中冠层林隙面积对更新苗生长和空间分布的影响(1)林隙中共发现21种木本植物,乔木和灌木更新树种分别有1 1种、10种;油松和华北落叶松更新苗的植物组成百分比在不同林隙中分别为5.23-43.79%、50.96-83.08%;林隙与CK之间的木本植物多样性格局存在显着性差异;L-Ⅳ与其他林隙面积等级之间的木本植物多样性格局也存在显着性差异,但是,在L-Ⅰ、L-Ⅱ和L-Ⅲ之间,多样性格局没有发生改变,说明在油松×华北落叶松混交林中开创一定面积的林隙可以改变木本植物物种多样性格局。(2)林隙面积对油松、华北落叶松更新苗的密度和生长均具有显着性的影响;L-Ⅰ中的油松更新苗密度(0.89株·m-2)显着地大于其他林隙面积等级的;华北落叶松更新苗密度在L-Ⅰ(2.19株·m-2)和L-Ⅳ(1.81株·m2)之间无显着性差异,但显着地大于CK中的(0.84株·m-2);油松和华北落叶松更新苗的生长指标,随林隙面积的增加均呈显着增加趋势,其中L-Ⅳ中的各生长指标均显着最大,CK中的显着最小;不同林隙区域之间的更新苗密度无显着性差异,但更新苗的各生长指标存在显着性差异,其中B区的油松和华北落叶松更新苗生长指标显着最大,CK中的显着最小。(3)油松更新苗主要分布在面积小于250m2林隙西南方向上的B区和C区,而主要分布于L-IV的东北和西北方向上的D区,说明随林隙面积的增大,油松更新苗趋向在遮阴环境中分布;油松更新苗苗龄和苗高趋向在光照充足的区域中分布,地径主要以林隙的B区和西北方向上的C、D区最大;随林隙面积的增大,适于华北落叶松更新苗密度分布的区域呈增加趋势,但主要位于林隙东北和东南方向;苗龄较大的华北落叶松更新苗主要位于林隙的B、C区,而苗高和地径的主要分布区域随林隙面积的增大趋向分布于光照充足的区域。(4)虽然与混交林(3)中的结果几乎一致,但分析距林隙中心不同距离和方向与更新苗密度和生长之间的关系,便于了解适宜更新苗分布和生长的具体林隙位置。(5)在林隙尺度上,油松更新苗主要以随机分布为主(50.98-97.06%),而华北落叶松更新苗主要以聚集分布为主(68.63-86.67%),并且聚集分布强度随研究尺度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在研究中所涉及的所有林隙尺度上,油松和华北落叶松更新苗之间均表现为相互独立。(6)除CK的苗龄分布(6.67%的负相关)和L-IV的冠幅生长(2.78%的正相关),油松更新苗的生长在不同林隙面积等级之间均未检测到显着的空间关联性;华北落叶松更新苗的生长,在面积小于250 m2的林隙中,仅检测到正相关或负相关,而生长在L-IV中的更新苗同时检测到正相关和负相关,并且随研究尺度的增大,负相关逐渐过渡为中性然后呈现为正相关,说明更新苗生长在L-IV的小尺度上相互排斥而在大尺度上相互促进。

郭韦韦[6](2017)在《长白山云冷杉针阔混交林天然更新的优化结构和数量标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良好、持续的天然更新是保证一个森林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之一,为了研究最适合林下幼树生长的主林层郁闭度条件,以及不同主林层密度条件下最合理的幼树数量范围和组成结构,基于汪清林业局金沟岭林场检查法I大区内连续三年定位观测的61块20m × 20m的更新样地,两块一公顷大样地和一块50m × 50m近原始林样地,运用森林经理学、统计学和生态学等方法研究了郁闭度从0.61到1.00的云冷杉针阔混交林天然更新幼树的树种结构、株数分布、水平空间格局、幼树生长、进界和枯损模型,结合主林层断面积和q值,分析不同主林层密度下适合的更新幼树数量和组成。同时,对云冷杉林处于不同演替阶段时的3种林型进行调查,分析其更新幼树的组成及生长状态。具体结果如下:通过鱼眼镜头照片计算各样地郁闭度,将郁闭度分为四个等级:0.61-0.70、0.71-0.80、0.81-0.90和0.91-1.00。统计发现,幼树数量随郁闭度的增加呈抛物线趋势---先增大后减少,在郁闭度0.71-0.80之间时样地幼树数量最大,为6680株/ha。色木槭幼树和冷杉幼树是各郁闭度等级下重要值最高的树种。郁闭度0.71-0.80之间时乔木层和幼树层多样性指数最高。同时,隶属函数值结果表明,郁闭度0.71-0.80之间时林分总体稳定性最高。四种郁闭度范围内,主要树种的幼树株数随地径级或高度级均呈倒J型分布,其中,Weibull分布函数拟合幼树的株数分布效果较好。但郁闭度0.91-1.00之间的样地中,云杉幼树株数和地径的最适方程为对数函数,幼树总体的株数分布最适方程为复合函数、增长方程和指数函数。郁闭度0.81-0.90之间的样地内,云杉幼树株数分布最适方程为复合函数、增长方程和指数函数。利用角尺度、大小比数和混交度,以及二阶点格局方法分析不同郁闭度等级下的幼树空间格局。结果表明,郁闭度0.71-0.80时样地平均角尺度最小,大小比数和混交度最高的是郁闭度0.81-0.90的样地。郁闭度0.71-0.80之间时,幼树在0-3m范围内表现出明显的聚集分布现象,其他尺度内以随机分布占优势。空间关联性结果表明,冷杉幼树不宜在自身母树树冠下生长,红松幼树和云杉幼树在小尺度范围内多呈正相关。调查期内,随郁闭度的增加,幼树总体和各优势树种幼树的高度生长量和生长率都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郁闭度0.71-0.80时最高。幼树总体地径平均生长量先减小后增大,郁闭度0.71-0.80之间时最低;而紫椴和色木槭幼树的地径生长量在郁闭度0.71-0.80时最大。云杉幼树的地径生长量随郁闭度增加而减小。随着郁闭度的增加,幼树总体、色木槭幼树和冷杉幼树的冠幅生长量逐渐增加;郁闭度0.90以上时幼树总体平均冠幅生长量达12359.7 cm2,是郁闭度低于0.70时冠幅生长量的两倍。多元回归模型的结果显示,幼树的生长受到上层郁闭度、乔木株数、林分断面积、灌木盖度和自身大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利用Poisson模型、零膨胀模型以及Hurdle模型,对主要树种的幼树进界株数和枯损株数进行拟合,结果表明,零膨胀负二项模型(ZINB)能够较好地拟合各主要树种幼树的进界和枯损株数;主林层郁闭度、主林层密度、腐殖质厚度、幼树自身胸径大小等对幼树的进界和枯损有显着的影响。将主林层乔木按照q值和胸高断面积进行等级划分,针对不同q值下的主林层结构和幼树株数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主林层胸高断面积处于20-30 m2.ha-1且q值为1.4时,幼树的地径生长量和胸径生长量最大,此时,林分的每公顷乔木株数在800-1350株之间,而幼树的数量可达到4267株/ha。当林分胸高断面积在40-50 m2·ha-1时,蓄积量在400 m3·ha-1左右,q值为1.5时,幼树密度在7100株/ha,此时幼树的各项生长量较大。比较不同演替阶段三种林型(杨桦次生林、云冷杉针阔混交林、云冷杉近原始林)内主要树种幼树组成和生长状态。结果表明,随着演替进行,乔木株数密度下降,但胸高断面积显着增大。紫椴、冷杉、云杉等顶级树种重要性增加,先锋树种更新不良,逐渐退出此生态系统。云冷杉林乔木、幼树的株数和分布较为合理,未来可持续发展,而次生林和近原始林幼树数量相对较少。近原始林径阶分布不合理,应采取抚育择伐等措施,调整群落结构,降低郁闭度,改善群落内生长空间分配不均匀性;适当增加林窗,促进冷杉、红松更新及幼树生长,提高群落生物多样性,加速演替进程,促使群落朝健康稳定的方向发展。

郭秋菊[7](2013)在《择伐和火干扰对长叶松幼苗更新的影响》文中提出长叶松(Pinus palustris)一直以来被认为是美国南方最适宜的树种,曾广泛分布在整个大西洋和墨西哥湾沿岸平原。欧洲移民的大量涌入加速了对长叶松林的采伐和利用,强烈地破坏了长叶松林生态系统平衡,林分面积急剧下降,目前已经不足原来的5%。因此,无论是顾全生态效益,还是着眼于经济效益,恢复和发展长叶松生态系统已经成为美国森林可持续经营的主要任务。异龄林的择伐方式能够为长叶松林下幼苗更新创造较开放的生长环境,计划火烧也可以控制病虫害和减少林下阔叶树的竞争,并将枯枝落叶的营养释放到土壤中,为幼苗更新提供营养,还能减缓地被物对长叶松林下更新的负面影响,利于长叶松生态系统的恢复和可持续发展。本研究以美国三个主要长叶松林原始分布区域(SDE,ERI,BRF)的幼苗更新为研究重点,通过分析和研究主要干扰方式——择伐干扰(包括单株择伐和群团状择伐)和火干扰(火烧季节,火烧频率)对幼苗更新的影响和作用,以期解释影响长叶松林更新的主要影响要素,为促进长叶松天然更新及该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合理的科学依据,推进美国恢复生态学的重要项目——从基因到生态系统推译长叶松生态系统的生态管理和恢复的顺利实施,同时对全球不同森林的生态恢复有着积极的参考价值。主要研究结果如下:⑴通过对三个研究区域不同择伐模式干扰下长叶松幼苗更新密度、更新频度进行调查和分析,显示择伐干扰明显提高了林地长叶松幼苗更新密度和更新频度。不同择伐模式干扰程度下幼苗更新密度表现为未择伐<轻度择伐<重度择伐;单株择伐和群团状择伐模式下的幼苗更新频度较高,都高于80%,而未择伐林地上幼苗更新频度低于50%。不同研究区域的林分断面积与长叶松幼苗更新频度有显着线性相关关系。⑵群团状择伐模式林地的长叶松幼苗高生长量较未择伐林地上幼苗高生长量高,小幼苗(<15cm)高生长量值高0.71cm a-1,大幼苗(1550cm)高生长量值高10.01cma-1。群团状择伐模式条件下的长叶松小幼苗成活率都大于40%,比未择伐林地上小幼苗成活率高6.95%;大幼苗成活率也高于70%,比未择伐林地上大幼苗成活率高25.91%。大幼苗的成活率是随着择伐强度的增加及随着林分密度减少而增加,而长叶松小幼苗成活率随着择伐强度的增加而降低。⑶比较不同择伐模式干扰条件下两年生长叶松幼苗基径生长量(GLD)表明:群团状择伐模式条件下两年的幼苗平均基径生长量为1.89mm,单株择伐模式条件下长叶松幼苗两年的平均基径生长量为1.86mm,比未择伐林地上的幼苗基径生长量高出0.38mm。⑷利用回归分析方程对幼苗的根系深度进行预测,结果显示预测的最大根系深度出现在群团状择伐模式下,与实际观测值一致,为58.18cm。不同择伐模式下不同大小幼苗10cm处的主根直径预测值与实际值无显着差异,只有在群团状择伐模式下小幼苗的预测和实际观测值较显着差异值。⑸对林分郁闭度及林下透光率、土壤水分含量与幼苗生长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长叶松幼苗基径生长量与林分郁闭度呈负相关响应,而对林下透光率有一定的正相关响应,并且这种响应关系只有在群团状择伐林地上较为明显。所有幼苗的基径生长量与土壤水分含量呈一定的正相关关系,但是相关系数很小,最大值为0.14。⑹比较不同季节的计划火烧对长叶松幼苗不同生长时期的幼苗密度影响,发现冬季火干扰后新生期和禾草期幼苗密度最大,秋季火和夏季火干扰后幼苗密度低于冬季火干扰,且秋夏两个季节干扰后幼苗更新密度无明显差异。比较不同季节火烧后长叶松不同时期幼苗的基径生长量,冬季火干扰后长叶松新生期幼苗和禾草期幼苗基径都达到不同干扰模式中的最大值,而夏季火干扰后则呈现所有火烧模式的最小值。⑺长叶松生态系统中大多数的维管束植物和非维管束植物覆盖率对不同频率的火烧干扰无明显响应变化。对照林地草本植物相对较少,覆盖率仅为2%,而在不同火烧干扰林地上草本植物覆盖率达到20%以上,在两年一次的火烧干扰林地内草本植物覆盖率达到40%。两年一次的计划火烧使得林下植物覆盖率比对照林地高2500%以上。⑻不同火烧频率林地林下维管束植物种类显着高于无火烧林地的种类。林下植物种类在两年一次的计划火烧林地最多,为39种,比每年一次火烧林地的植物多5种,比三年一次火烧林地多8种。无火烧林地内固定出现的林下植物仅为17种。⑼计划火烧干扰显着降低了林下枯枝落叶覆盖率。对照林地内的枯枝落叶较多,在无火干扰条件下,林下枯枝落叶物覆盖度平均为19%。三年一次火烧林地枯枝落叶覆盖度为15%,与对照无显着差异。两年一次火烧林地的枯枝落叶覆盖率为9%,显着低于对照和三年一次林地上的枯枝落叶覆盖率,并且比每年一次火烧林地上的枯枝落叶覆盖率低2%。⑽火烧干扰林地草本植物的生物量明显高于无火烧林地草本植物生物量。两年一次火烧林地的草本生物量为602kg·hm-2,三年一次火烧林地植物生物量为284kg·hm-2,每年一次火烧林地草本生物量为217kg·hm-2,无火烧对照林地的草本生物量很小,仅为15kg·hm-2。异龄林择伐抚育管理可以维持长叶松林地上的林冠覆被,频繁的计划火烧改变了长叶松生态系统的林地结构和林下植物组成,因此综合使用这两种抚育管理措施可以提高长叶松幼苗成活,加速长叶松幼苗生长,促进长叶松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

张丽楠[8](2012)在《秦岭宁东林区落叶松人工林特征及近自然改造措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生长快,材质优良,用途广,对不良气候的抵抗力较强,并对水源涵养、水土保持和林区生态系统的形成与维护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研究区域落叶松严重的纯林化导致生物多样性急剧下降、稳定性差、病虫害严重及地力下降等一系列问题。本研究于2010年7月-10月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火地塘教学试验林场和陕西省宁东林业局旬阳坝林场进行,选择代表性较强的地段设置固定样地21个(其中9个固定样地的年龄为40a,属近熟林;12个固定样地为18a,属幼龄林),研究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林分结构、生物多样性、更新状况,并根据分析结果,利用近自然经营理论对其进行林分组成调整和林分结构优化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落叶松人工林群落共计出现维管束植物77科154属256种,其中落叶松近熟林51科94属99种,落叶松幼龄林74科143属157种。2.落叶松近熟林和幼龄林群落的物种丰富度指数、Simpson指数、Shannon-Wienner指数、Pielou指数均表现为: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3.40a的和18a生的落叶松直径分布均呈单峰山状曲线,处于中间径阶的林木株数最多,而从中间径阶向小径阶和大径阶的林木株数逐渐减少。4.近熟林和幼龄林林分树高与胸径相关关系分别为:H=0.505+1.91xD-0.063×D2+0.001×D3,H=2.658+1.662xD-0.055×D2+0.001xD3,立木胸径和树冠面积关系的方程为:Cws=6.7533-0.7551D+0.0446D2。5.落叶松近熟林幼苗、幼树数量为982株.hm-2,乔木更新种类有12种;幼龄林幼苗、幼树数量为1978株·hm-2,乔木更新种类24种。该区落叶松人工林总体上表现出更新不良、更新种类不多。6.落叶松人工林密度普遍较大,应采用目标树单株木作业体系进行间伐,目标树密度为124株·hm-2左右,应根据林分间伐株树和干扰树对目标树的干扰程度,间伐目标树周围1-2株干扰树。7.适合秦岭宁东林区华北落叶松近熟林和幼龄林近自然改造的两个森林发展类型分别为华北落叶松-红桦/青杆针阔混交林和华北落叶松-栎类针阔混交林;建议在今后的经营过程中,应考虑天然更新并辅之以人工更新的方法促进林下更新。

郭洪生,奚晓磊,赵杰[9](2011)在《落叶松人工林天然更新及近自然经营》文中研究说明红松在落叶松下更新能够将其诱导形成红松针阔混交林,笔者就落叶松林内阔叶树组成、红松更新情况、林下灌木和近自然经营进行了调查分析,发现落叶松的长势、其伴生阔叶乔木的状况在下坡位均占优势,下坡位更新的红松密度最大。林下植被均较丰富,为红松幼年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森林环境。

赵中华[10](2009)在《基于林分状态特征的森林自然度评价研究》文中指出森林可持续经营是现代林业发展的主题,如何科学的经营、保护和培育多功能的森林资源是当前国际上林学界所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现存的森林群落大都是在人类长期干扰影响下,与立地环境长期适应的综合结果,已被迫或多或少地离开其天然状态,打上了历史上人类对它们影响的烙印。为评定和描述历史上人类对植被干扰影响的程度,更加科学地探究可持续的森林经营措施,人们提出了森林自然度的概念。本研究从林分状态特征的角度提出了森林自然度的评价方法,并以不同气候区的15个典型林分为例,分析了树种组成、结构特征、树种多样性、活力特征和干扰强度等状态特征,评价了林分的森林自然度,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提出了基于林分状态的森林自然度的概念,即现实森林与地带性原始群落或顶极群落在树种组成、结构特征、树种多样性和活力等方面的相似程度以及人为干扰程度的大小,它不仅包括森林的树种组成、水平结构特征、空间结构特征,而且包括森林的更新能力、生产能力及人为干扰程度。(2)从森林的树种组成、结构特征、树种多样性、活力和干扰程度等5个方面选择了14指标来评价现实森林的自然度,提出了分为参照系存在和参照系不存在时2种方法进行森林自然度评价,实现了森林自然度量化分析,并运用定性与定量的方法把森林自然度划分为7个不同的等级。(3)处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带的天然阔叶红松林树种组成丰富,树种多样性较高;54林班样地内各树种分布较均匀,且优势树种的集中性较高,而52林班B样地内各树种分布均匀性在3个林分中最差,优势树种集中性较低; 3个天然阔叶红松林林分的直径分布不合理;52林班A样地的林下更新不良,52林班B样地和54林班样更新良好;3个样地内都有一定数量的枯立(倒)木,以伴生树种和先锋树种为主;(4)天然阔叶红松林林木分布格局为随机分布,林分平均混交度都处于强度混交向极强度混交过渡的状态;在52林班A样地中,杨树、核桃楸、枫桦、红松等树种在空间结构单元中占优势,而暴马子,蒙古栎、青楷槭、水榆花楸则处于劣势;在B样地中,杨树、稠李、黄菠萝、枫桦、核桃楸、蒙古栎和水曲柳在空间结构单元中占优势,白扭槭、千金榆、裂叶榆和暴马子在空间结构单元中处于被压状态;在54林班样地中,杉松、枫桦、水曲柳和鱼鳞云杉在结构单元中处于优势地位;红松、臭冷杉、榆树、椴树、色木槭和蒙古栎的在结构单元中整体上处于中庸状态,千金榆、白扭槭、青楷槭和暴马子处于中庸向劣势过渡的状态,没有处于绝对劣势的树种;3个林分的林层结构都为复层结构;(5)处于暖温带向北亚热带过渡区的小陇山锐齿栎天然林树种组成比较复杂,树种丰富度和多样性较高,林下更新良好;在王安沟林分内存在大量的枯立(倒)木,而在响潭沟林分和白营西沟林分内未见到枯立(倒)木的存在。王安沟林分和响潭沟林分的直径分布为合理异龄林直径分布,白营西沟林分直径分布为多峰山状分布;王安沟林分和白营西沟林分的林木分布格局为随机分布,响潭沟林分为轻微团状分布;王安沟林分总体上为强度混交向极强度混交过渡,锐齿栎种群个体大小分化程度明显;响潭沟林分为强度混交,树种的大小分化程度较复杂;白营西沟林分则是中度混交向强度混交过渡,在结构单元中锐齿栎种群整体上为优势向中庸过渡;林分的林层结构都为复层结构;(6)小陇山天然灌木林地改造人工林后,林分树种组成简单,多样性较低,林下更新良好,林分内几乎没有枯立(倒)木;林分的直径分布并没有都表现出人工林的直径分布特征;林分的林木分布格局除带状改造华山松为随机分布外,其它均为均匀分布;5种林分的平均混交度较低,属于弱度混交与中度混交的过渡类型;不同改造模式中树种大小分化程度明显,林分中针叶树种处于亚优势地位,阔叶树种处于劣势和绝对劣势的状态,林层结构简单,为单层林向复层过渡的状态。(7)处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带的贵州常绿阔叶混交林树种组成相对简单,多样性较低,直径分布不合理,林下更新良好,枯立(倒)木数量相对较多;针阔混交林树种组成复杂,多样性和均匀度较高,直径分布合理,林下更新良好,枯立(倒)木数量相对较少;常绿阔叶混交林的林木分布格局为随机分布,树种隔离程度较低,整体上处于中庸状态,青冈、枫树和漆树个体的大小分化程度明显,林层结构为复层结构;针阔混交林林木个体的整体分布格局为团状分布,树种隔离程度相对较高,各树种的大小分化程度较复杂,林层结构处于单层向复层过渡的状态;(8)运用2种森林自然度评价方法分别评价了甘肃小陇山研究区7个林分的自然度,响潭沟天然林皆伐后天然恢复林分和白营西沟天然林择伐林分状态均为次生林状态,自然度等级为5;全面割灌改造华山松模式、带状割灌改造华山松模式、油松模式均为乡土树种混交林状态,自然度等级为4;全面割灌改造油松模式为乡土树种纯林状态,自然度等级为3;日本落叶松模式为外来树种与乡土树种混交状态,自然度等级为3;小陇山不同林分类型运用2种方法评价所得结果一致。(9)运用熵权法支持下的层次分析法对东北阔叶红松林、贵州常绿阔叶混交林、针阔混交林等7个林分类型进行森林自然度评价,贵州常绿阔叶混交林和东北阔叶红松林54林班等3个林分为原生性次生林状态,自然度等级为6;贵州针阔混交林林分、东北红松阔叶林52林班林分等4个林分为次生林状态,自然度等级为5。本研究从林分状态的角度出发,分为参照系存在和参照系不存在两种途径构建了森林自然度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评价方法,实现了森林自然度评价的量化分析;将林分的空间结构特征和林分更新、枯立(倒)木等指标运用于森林自然度评价,在评价指标赋权过程中将熵权法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使森林自然度的评价更加符合客观实际;本研究提出的森林自然度分析方法具有很好的区分度,能够反映出不同林分类型的近自然程度,易于操作,可释性强,为森林自然度评价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二、落叶松林下更新红松后择伐时间试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落叶松林下更新红松后择伐时间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采伐干扰对吉林蛟河针阔混交林幼苗更新动态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抚育采伐的研究进展
        1.1.1 抚育采伐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
        1.1.2 抚育采伐对林下更新的影响
        1.1.3 采伐方式和强度的选择
    1.2 幼苗更新的研究进展
    1.3 生物量与功能性状的研究进展
    1.4 影响幼苗更新生长的因素
        1.4.1 影响幼苗更新生长的生物因素
        1.4.2 影响幼苗更新生长的非生物因素
    1.5 研究目标和主要内容
        1.5.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5.2 本研究主要内容
        1.5.3 本研究创新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2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研究方法
        2.2.1 样地设置
        2.2.2 数据调查
        2.2.3 样本采集与处理
        2.2.4 数据分析
3 研究结果
    3.1 采伐强度对幼苗物种组成及数量动态的影响
        3.1.1 样地幼苗的物种组成及数量
        3.1.2 样地幼苗的年际动态变化
        3.1.3 不同采伐强度下幼苗的月际动态变化
        3.1.4 不同采伐强度下幼苗龄级和高度级的变化规律
    3.2 采伐强度对幼苗生物量及功能性状的影响
        3.2.1 采伐强度对幼苗植株干重的影响
        3.2.2 采伐强度对幼苗的生物量分配的影响
        3.2.3 采伐强度对幼苗功能性状的影响
        3.2.4 生物量分配与功能性状指标间的相关性
    3.3 采伐强度对幼苗存活及多度的影响
        3.3.1 不同采伐样地的环境因子差异
        3.3.2 不同采伐样地中影响幼苗存活的因素
        3.3.3 不同采伐样地中影响幼苗多度的因素
4 讨论与展望
    4.1 采伐强度对幼苗物种组成及数量动态的影响
        4.1.1 采伐强度对幼苗物种组成及幼苗数量的影响
        4.1.2 抚育采伐对幼苗年际动态变化的影响
        4.1.3 采伐强度对幼苗月际动态的影响
        4.1.4 采伐强度对幼苗龄级和高度级结构的影响
    4.2 不同采伐强度下幼苗生物量和功能性状变化规律
        4.2.1 不同采伐强度下幼苗植株生物量的变化
        4.2.2 不同采伐强度下幼苗植株功能性状的变化
        4.2.3 生物量和功能性状指标间的相关性
    4.3 幼苗存活及多度的影响因素对不同采伐强度的响应
        4.3.1 群落水平上不同采伐强度下影响幼苗生长更新的生物因素
        4.3.2 群落水平上不同采伐强度下影响幼苗生长更新的非生物因素
        4.3.3 年龄水平上不同采伐强度下影响幼苗生长更新的因素
        4.3.4 物种水平上不同采伐强度下影响幼苗生长更新的因素
    4.4 不足与展望
5 结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2)基于稳定性的近自然林分结构调控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内外关于森林稳定性的研究
        1.2.2 稳定性的评价与测度指标
        1.2.3 林分空间结构
        1.2.4 近自然经营
2 研究区概况
    2.1 区域地理位置
    2.2 地形地貌
    2.3 气候条件
    2.4 水文情况
    2.5 土质情况
    2.6 植被特征
    2.7 社会经济状况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3.1 研究内容
    3.2 研究方法
        3.2.1 样地设置情况
        3.2.2 植被调查
        3.2.3 直径、树高的研究
        3.2.4 林分结构单元确定方法
        3.2.5 空间参数计算方法
        3.2.6 人工林抵抗力调查
        3.2.7 土壤水分及化学性质的测定
        3.2.8 物种组成及多样性计算
        3.2.9 稳定性评价
        3.2.10 数据处理
    3.3 技术路线
4 林分结构因子及竞争分析
    4.1 林分非空间特征结构
        4.1.1 林分径阶结构分析
        4.1.2 林分树高分布分析
    4.2 林分空间结构
        4.2.1 林分大小分化程度
        4.2.2 林分空间隔离程度
        4.2.3 林分空间分布格局
    4.3 林分种群竞争
        4.3.1 林内竞争
        4.3.2 邻体竞争强度与胸径的关系
        4.3.3 邻体竞争范围的确定
    4.4 结论与讨论
5 土壤水分与养分情况
    5.1 土壤含水量
        5.1.1 不同林型下土壤水分含量变化
        5.1.2 林分土壤水分垂直变异
    5.2 林分土壤养分
        5.2.1 土壤有机质
        5.2.2 土壤氮素
        5.2.3 土壤磷素
        5.2.4 土壤钾素
    5.3 结论与讨论
6 林分物种组成及物种多样性
    6.1 乔木层及灌木层物种组成及多样性
    6.2 草本层物种组成及多样性
        6.2.1 草本层物种组成
        6.2.2 林下植物重要值
        6.2.3 不同类型人工林草本层物种多样性各指数分析
    6.3 结论与讨论
7.主要人工林群落稳定性综合评价及林分管理
    7.1 主要人工林群落稳定性综合评价
        7.1.1 指标体系
        7.1.2 权重的确定
        7.1.3 评价结果
    7.2 林分稳定性分析及人工林管理
        7.2.1 高位浅山阴缓坡林分低稳定性分析及人工林管理
        7.2.2 低位浅山缓坡纯林稳定性分析及人工林管理
        7.2.3 低位浅山阳急坡纯林稳定性分析及人工林管理
8 基于近自然理论的林分稳定性优化经营
    8.1 密度控制与几种典型低稳定林分的经营方法
        8.1.1 青海云杉样地的优化经营
        8.1.2 青海云杉样地的经营效果评价
        8.1.3 青海云杉与华北落叶松混交林样地的优化经营
        8.1.4 青海云杉与华北落叶松混交林样地的经营效果评价
    8.2 林分近自然作业方法
        8.2.1 林木分类
        8.2.2 目标林分结构
        8.2.3 间伐操作
9 结论与展望
    9.1 结论
    9.2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3)辽东山区红松幼苗种群动态和空间分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相关进展
        1.2.1 红松天然更新研究现状
        1.2.2 红松更新与松鼠、星鸦的关系
        1.2.3 红松天然更新与光的关系
        1.2.4 影响天然更新的其他因子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样地设置
    2.3 研究方法
        2.3.1 全面踏查样地
        2.3.2 样地调查
    2.4 数据处理
第三章 天然更新红松幼苗的数量特征
    3.1 引言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不同龄级下天然更新的红松幼苗数量
        3.2.2 不同距离下天然更新的红松幼苗数量
        3.2.3 不同龄级天然更新红松幼苗在不同林型内的分布距离
    3.3 讨论与小结
        3.3.1 讨论
        3.3.2 小结
第四章 红松幼苗种群的年龄结构和动态
    4.1 引言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天然更新红松幼苗种群的年龄结构
        4.2.2 红松幼苗种群的静态生命表
        4.2.3 红松幼苗种群的生存分析
        4.2.4 红松幼苗种群的时间序列预测
    4.3 讨论和小结
        4.3.1 讨论
        4.3.2 小结
第五章 红松幼苗种群的空间格局
    5.1 引言
    5.2 结果与分析
        5.2.1 三种林型内天然更新红松幼苗的分布
        5.2.2 三种林型内天然更新红松幼苗的分布格局
        5.2.3 三种林型下不同龄级天然更新红松幼苗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
        5.2.4 三种林型下天然更新红松幼苗在不同位置的分布格局
    5.3 讨论与小结
        5.3.1 讨论
        5.3.2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4)林下红松生存策略与季节光环境驱动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红松更新研究
        1.1.1 红松耐荫性研究
        1.1.2 红松更新和林内光环境的关系
        1.1.3 红松生长和存活与光照的响应
        1.1.4 阔叶红松林的自我维持机制
    1.2 林下光照研究
        1.2.1 森林光环境的异质性
        1.2.2 林冠结构与光环境的关系
        1.2.3 林下光环境异质性与植被更新
        1.2.4 林下光环境测量方法
    1.3 物候规避策略
    1.4 本研究目的和内容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与样地设置
    2.1 地理位置
    2.2 气候特征
    2.3 土壤特征
    2.4 植被特征
    2.5 样地设置
    2.6 红松更新调查
3 林下光环境季节动态
    3.1 引言
    3.2 研究方法
        3.2.1 光照探头布设
        3.2.2 鱼眼照片拍摄
        3.2.3 侧方遮荫调查
    3.3 结果
        3.3.1 林下光照季节动态
        3.3.2 林冠开阔度季节动态
        3.3.3 侧方遮荫
    3.4 讨论
    3.5 小结
4 红松光合积累季节动态
    4.1 引言
    4.2 研究方法
        4.2.1 红松光响应曲线测定
        4.2.2 红松季节碳同化计算
    4.3 结果
        4.3.1 红松光响应曲线
        4.3.2 光合积累季节动态
    4.4 讨论
        4.4.1 红松光响应曲线
        4.4.2 碳积累的季节动态
    4.5 小结
5 林下红松养分季节动态
    5.1 引言
    5.2 研究方法
        5.2.1 林下幼苗季节动态
        5.2.2 林下幼树季节动态
        5.2.3 非结构碳水化合物测定
    5.3 结果
        5.3.1 林下幼苗季节动态
        5.3.2 林下幼树季节动态
    5.4 讨论
    5.5 小结
6 环剥与去叶实验
    6.1 引言
    6.2 研究方法
    6.3 结果
    6.4 讨论
    6.5 小结
7 红松移植实验
    7.1 引言
    7.2 研究方法
        7.2.1 苗圃实验
        7.2.2 林内实验
        7.2.3 数据分析
    7.3 结果
        7.3.1 苗圃实验
        7.3.2 林内实验
    7.4 讨论
    7.5 小结
8 结论和展望
    8.1 结论
    8.2 创新性
    8.3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5)冠层林隙面积对油松和华北落叶松更新苗生长和空间分布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1.2 人工林天然更新的重要性
    1.3 油松人工林天然更新研究
    1.4 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天然更新研究
    1.5 影响天然更新的因子研究
        1.5.1 影响油松天然更新的因子研究
        1.5.2 影响华北落叶松天然更新的因子研究
    1.6 不同抚育方式对天然更新的影响
        1.6.1 不同抚育方式对油松天然更新的影响
        1.6.2 不同抚育方式对华北落叶松天然更新的影响
    1.7 林隙对天然更新影响研究
        1.7.1 林隙对油松天然更新的影响
        1.7.2 林隙对华北落叶松天然更新的影响
    1.8 本研究的立题依据及目的意义
    1.9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2 树种介绍和研究地概况
    2.1 树种介绍
    2.2 研究地概况
3 油松人工纯林中冠层林隙面积对更新苗生长和空间分布的影响
    3.1 试验设计
    3.2 野外调查
        3.2.1 林隙面积等级设置及林隙选择
        3.2.2 林隙形成年龄确立
        3.2.3 林隙区域划分
        3.2.4 更新苗指标测量
    3.3 统计分析
        3.3.1 木本植物物种组成及多样性格局
        3.3.2 密度和生长
        3.3.3 苗龄和尺寸分布
        3.3.4 连年高度和地径生长响应
        3.3.5 更新苗在林隙空间上的分布
        3.3.6 空间点格局分布
    3.4 结果与分析
        3.4.1 冠层林隙面积对木本植物物种组成及多样性格局的影响
        3.4.2 冠层林隙面积对更新苗密度和生长的影响
        3.4.3 冠层林隙面积对更新苗苗龄和尺寸分布的影响
        3.4.4 冠层林隙面积对更新苗连年高度和地径生长的影响
        3.4.5 冠层林隙面积对更新苗空间分布的影响
        3.4.6 冠层林隙面积对更新苗分布格局的影响
    3.5 小结
4 油松×华北落叶松人工混交林中冠层林隙面积对更新苗生长和空间分布的影响
    4.1 试验设计
    4.2 野外调查
    4.3 统计分析
        4.3.1 木本植物物种组成及多样性格局
        4.3.2 密度和生长
        4.3.3 更新苗的密度与生长在林隙空间上的分布
        4.3.4 距林隙中心不同距离和方向上的更新苗密度和生长
        4.3.5 空间点格局分布
        4.3.6 更新苗生长的空间关联性
    4.4 结果与分析
        4.4.1 冠层林隙面积对木本植物物种组成及多样性格局的影响
        4.4.2 冠层林隙面积对更新苗密度和生长的影响
        4.4.3 冠层林隙面积对更新苗空间分布的影响
        4.4.4 冠层林隙面积对距林隙中心不同距离和方向上的更新苗密度和生长的影响
        4.4.5 冠层林隙面积对更新苗分布格局的影响
        4.4.6 冠层林隙面积对更新苗生长空间关联性的影响
    4.5 小结
5 讨论
    5.1 不同林隙面积等级中木本植物的物种组成及多样性性格局分布
    5.2 不同林隙面积等级中更新苗的密度和生长
    5.3 不同林隙面积等级中更新苗的苗龄和尺寸分布
    5.4 不同林隙面积等级中更新苗的连年高度和地径生长
    5.5 不同林隙面积等级中更新苗在林隙空间的分布
    5.6 不同林隙面积等级中更新苗的点格局分布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成果清单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6)长白山云冷杉针阔混交林天然更新的优化结构和数量标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天然更新数量特征
        1.2.2 天然林更新空间格局分布
        1.2.3 林隙中的天然更新
        1.2.4 环境对天然林更新的影响
        1.2.5 林分结构对天然林更新的影响
        1.2.6 枯倒木、倒木、树桩等对林分更新的影响
        1.2.7 不同林型对更新的影响
        1.2.8 林分更新的进界和枯损
    1.3 研究目的和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和研究方法
    2.1 自然环境条件
        2.1.1 地理位置
        2.1.2 气候条件
        2.1.3 土壤状况
        2.1.4 森林植被类型
    2.2 社会经济条件
    2.3 森林资源及经营状况
    2.4 样地设置和数据采集
        2.4.1 检查法样地简介
        2.4.2 本研究试验样地的设置
        2.4.3 数据处理
    2.5 研究方法
        2.5.1 不同郁闭度下幼树株数分布
        2.5.2 不同郁闭度下幼树树种组成结构
        2.5.3 幼树水平空间格局分布
        2.5.4 幼树生长量和生长率
        2.5.5 稳定性评价
        2.5.6 幼树生长模型
        2.5.7 林分水平的幼树进界和枯损模型
        2.5.8 林分径阶基尼指数(GC)和q值
3. 不同郁闭度下幼树组成
    3.1 引言
    3.2 结果分析
        3.2.1 调查初期乔木和幼树的基本特征
        3.2.2 各树种更新幼树的株数分布变化
        3.2.3 不同郁闭度下更新幼树的重要值
        3.2.4 不同郁闭度下幼树多样性指数
    3.3 讨论
    3.4 小结
4. 不同林分郁闭度下幼树株数分布
    4.1 引言
    4.2 结果分析
        4.2.1 幼树株数随地经级分布
        4.2.2 幼树株数随高度级分布
    4.3 讨论
    4.4 小结
5 主要树种幼树空间格局及种间关联性
    5.1 引言
    5.2 结果分析
        5.2.1 幼树的整体水平分布格局
        5.2.2 不同尺度下各样地幼树点格局分布
        5.2.3 主要树种幼树与主林层乔木关联性研究
    5.3 讨论
    5.4 小结
6. 林分幼树生长及群落稳定性
    6.1 引言
    6.2 结果分析
        6.2.1 地径生长
        6.2.2 高度生长
        6.2.3 冠幅生长
        6.2.4 林分特征对幼树生长量的影响
        6.2.5 不同郁闭度下群落稳定性
    6.3 讨论
    6.4 小结
7. 基于计数模型方法的林分幼树进界和枯损研究
    7.1 引言
    7.2 结果分析
        7.2.1 不同郁闭度下幼树进界株数
        7.2.2 不同郁闭度下幼树枯损株数
        7.2.3 主要树种幼树进界株数模型
        7.2.4 主要树种幼树枯损计数模型
    7.3 讨论
        7.3.1 幼树进界
        7.3.2 幼树枯损
    7.4 小结
8. 幼树与主林层耦合
    8.1 引言
    8.2 结果分析
        8.2.1 q值与幼树数量及生长状态
        8.2.2 主林层断面积与幼树数量及生长
    8.3 讨论
    8.4 小结
9. 云冷杉针阔混交林不同演替阶段三种林型幼树特征
    9.1 引言
    9.2 结果
        9.2.1 三种林型样地特征
        9.2.2 三种林型主林层和更新幼树层初始特征
        9.2.3 三种林型株树和蓄积分布特征
        9.2.4 三种林型幼树株数随地径级分布
        9.2.5 三种林型乔木和幼树枯损及生长
        9.2.6 不同树种乔木和幼树生长量和生长率
    9.3 讨论
        9.3.1 三种林型主要树种组成
        9.3.2 更新幼树生长状态
        9.3.3 幼树株数随地径级、高度级分布和空间分布格局
    9.4 小结
10. 结论与展望
    10.1 结论
    10.2 创新点
    10.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7)择伐和火干扰对长叶松幼苗更新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森林天然更新研究进展
        1.2.1 森林天然更新的主要方式
        1.2.2 森林天然更新影响因素及其机制
    1.3 干扰对森林天然更新影响研究进展
        1.3.1 森林干扰的定义和种类
        1.3.2 森林采伐干扰和火干扰对天然更新的作用
        1.3.3 采伐模式对天然更新的影响
        1.3.4 火干扰对天然更新的影响
    1.4 长叶松林的研究进展
        1.4.1 长叶松林的分布范围
        1.4.2 长叶松生物学特性
        1.4.3 长叶松生态系统特征
        1.4.4 长叶松林更新特征及影响因素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1.6 研究内容
    1.7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地概况
    2.1 亚拉巴马州
        2.1.1 地貌特征
        2.1.2 气候特征
        2.1.3 植被概况
    2.2 佐治亚州
        2.2.1 地貌特征
        2.2.2 气候特征
        2.2.3 植被概况
    2.3 佛罗里达州
        2.3.1 地貌特征
        2.3.2 气候特征
        2.3.3 植被概况
第三章 数据采集和数据处理
    3.1 引言
    3.2 择伐模式对长叶松更新的影响
        3.2.1 单株择伐
        3.2.2 群团状择伐
        3.2.3 择伐林地数据采集
    3.3 不同择伐后林下光照条件和土壤含水量差异对长叶松更新及生长的影响
        3.3.1 林分郁闭度
        3.3.2 林下透光率
        3.3.3 土壤水分含量
    3.4 火干扰对长叶松天然更新的影响
        3.4.1 火烧季节对长叶松天然更新的影响
        3.4.2 火烧频率对长叶松林下植被的影响
    3.5 数据处理及方法
        3.5.1 乔木层数据
        3.5.2 灌草数据
        3.5.3 长叶松更新数据
        3.5.4 林下透光率
        3.5.5 土壤层和枯落物层数据
    3.6 小结
第四章 择伐模式对长叶松幼苗更新的影响
    4.1 引言
    4.2 数据来源和处理
        4.2.1 数据来源
        4.2.2 数据处理
    4.3 结果与分析
        4.3.1 SDE 不同择伐模式下长叶松幼苗更新密度与更新频度的比较
        4.3.2 ERI 不同择伐模式下长叶松幼苗更新密度与更新频度的比较
        4.3.3 BRF 不同择伐模式下长叶松幼苗更新密度与更新频度的比较
        4.3.4 不同择伐模式下林分断面积与长叶松幼苗更新密度和更新频度比较
    4.4 小结
第五章 群团状择伐模式条件下长叶松幼苗的更新及其生长
    5.1 引言
    5.2 研究方法
        5.2.1 研究地概况
        5.2.2 数据来源
        5.2.3 数据分析
    5.3 结果与分析
        5.3.1 林分结构
        5.3.2 长叶松幼苗高生长
        5.3.3 长叶松幼苗成活率
        5.3.4 讨论
    5.4 小结
第六章 不同择伐后林地光照和土壤含水量对长叶松幼苗更新和生长的影响
    6.1 引言
    6.2 研究方法
        6.2.1 研究地概况
        6.2.2 样地设置
        6.2.3 数据来源
        6.2.4 数据分析
    6.3 结果与分析
        6.3.1 林下透光率
        6.3.2 土壤水分含量
        6.3.3 幼苗成活率
        6.3.4 幼苗基径生长量
        6.3.5 幼苗根系
        6.3.6 幼苗基径生长量与林下环境因子的回归分析
    6.4 讨论
        6.4.1 光照对幼苗的影响
        6.4.2 土壤水分含量对幼苗的影响
    6.5 小结
第七章 火干扰季节对长叶松幼苗更新的影响
    7.1 引言
    7.2 研究方法
        7.2.1 数据来源
        7.2.2 数据处理
    7.3 结果与分析
        7.3.1 长叶松幼苗更新密度对不同季节计划火烧模式的响应变化
        7.3.2 长叶松幼苗更新成活率对不同季节计划火烧对的响应变化
        7.3.3 长叶松幼苗更新生长对不同计划火烧模式的响应变化
    7.4 讨论
    7.5 小结
第八章 火干扰频率对长叶松林的影响
    8.1 引言
    8.2 研究方法
        8.2.1 研究地概况
        8.2.2 研究地历史和试验方法
        8.2.3 数据来源
        8.2.4 数据处理
    8.3 结果与分析
        8.3.1 林分结构和生长变化
        8.3.2 林下植被覆盖率的变化
        8.3.3 林下植被多样性的变化
        8.3.4 林下枯枝落叶覆盖度的变化
        8.3.5 林下草本生物量的变化
    8.4 讨论
    8.5 小结
第九章 总结
    9.1 结论
        9.1.1 择伐干扰对长叶松幼苗更新的影响
        9.1.2 火干扰对长叶松幼苗更新的影响
    9.2 创新点
    9.3 建议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图
致谢
作者简介

(8)秦岭宁东林区落叶松人工林特征及近自然改造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研究综述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近自然森林经营及其研究进展
        1.2.1 国外近自然森林经营理论及其发展现状和趋势
        1.2.2 国内近自然森林经营理论及其发展现状和趋势
    1.3 国内落叶松人工林研究进展
        1.3.1 落叶松人工林生物量和生产力研究
        1.3.2 落叶松人工林生长过程研究
        1.3.3 落叶松林林分结构和生物多样性研究
        1.3.4 落叶松人工林更新状况研究
        1.3.5 落叶松人工林土壤养分元素循环研究
        1.3.6 落叶松人工林近自然经营研究状况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研究内容
    2.3 研究方法
        2.3.1 样地设置
        2.3.2 样地调查
        2.3.3 物种多样性分析
        2.3.4 林分结构研究
        2.3.5 更新状况分析
    2.4 数据处理
    2.5 研究技术路线
第三章 落叶松人工林林分结构研究
    3.1 树种组成结构
    3.2 直径结构
        3.2.1 林木直径结构特点
        3.2.2 直径结构随密度的变化
    3.3 树高结构
    3.4 树高与胸径相关关系分析
    3.5 胸径与树冠相关关系分析
    3.6 小结
第四章 落叶松人工林物种多样性研究
    4.1 群落植物物种重要值
    4.2 物种多样性和均匀度
    4.3 小结
第五章 落叶松人工林更新特征研究
    5.1 林分更新密度
    5.2 更新状况评价
    5.3 更新苗大小结构
    5.4 林分更新树种组成
    5.5 小结
第六章 落叶松人工林近自然改造措施
    6.1 落叶松林分发展类型设计
        6.1.1 林分发展类型设计依据
        6.1.2 林分发展类型设计原则
        6.1.3 林分发展类型设计分析
        6.1.4 林分发展类型设计
    6.2 目标树单株木经营设计
        6.2.1 目标树及干扰树的选择标准
        6.2.2 采伐强度确定
        6.2.3 目标直径的确定
        6.2.4 目标树密度的确定
        6.2.5 目标树空间释放
    6.3 更新措施
    6.4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7.1 结论
    7.2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10)基于林分状态特征的森林自然度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表目录
图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评述
        1.2.1 自然度研究进展
        1.2.1.1 自然度的概念
        1.2.1.2 自然度的评价途径及国外研究进展
        1.2.1.3 国内研究进展
        1.2.1.4 自然度研究评述及发展趋势
        1.2.2 与本研究相关的基本概念
        1.2.2.1 林分结构
        1.2.2.2 群落结构
        1.2.2.3 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
        1.2.2.4 林分空间结构
        1.2.3 与本文有关的研究进展
        1.2.3.1 林分直径结构研究
        1.2.3.2 群落组成特征研究
        1.2.3.3 群落的垂直结构研究
        1.2.3.4 林分年龄结构研究
        1.2.3.5 群落物种多样性研究
        1.2.3.6 林分空间结构研究
        1.2.3.7 原始林林分特征研究
    1.3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1.3.1 关键科学问题及研究目标
        1.3.2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2.1.1 阔叶红松林区概况
        2.1.1.1 地理位置
        2.1.1.2 地形、地貌
        2.1.1.3 气候、土壤
        2.1.1.4 森林植被概况
        2.1.1.5 森林资源现状
        2.1.2 锐齿栎天然林概况
        2.1.2.1 地理位置
        2.1.2.2 地形、地貌
        2.1.2.3 气候、土壤
        2.1.2.4 森林植被概况
        2.1.2.5 森林资源现状
        2.1.3 青冈常绿阔叶混交林、针阔混交林区概况
        2.1.3.1 地理位置
        2.1.3.2 地形、地貌
        2.1.3.3 气候、土壤
        2.1.3.4 森林植被概况
        2.1.3.5 森林资源现状
    2.2 研究方法
        2.2.1 森林自然度评价方法
        2.2.1.1 森林自然度评价指标的选择原则
        2.2.1.2 森林自然度评价指标选择
        2.2.1.3 存在参照系时森林自然度度量(方法Ⅰ)
        2.2.1.4 不存在参照系时森林自然度度量(方法Ⅱ)
        2.2.1.5 森林自然度划分标准和系统
        2.2.2 样地调查方法
        2.2.2.1 全面调查
        2.2.2.2 抽样调查
        2.2.3 林分状态特征分析方法
        2.2.3.1 林分树种组成分析
        2.2.3.2 林分直径分布
        2.2.3.3 林分树种多样性
        2.2.3.4 林分各树种优势度分析
        2.2.3.5 林分空间结构分析方法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林分类型状态特征分析
        3.1.1 天然阔叶红松林林分状态特征分析
        3.1.1.1 天然阔叶红松林的林分基本特征
        3.1.1.2 天然阔叶红松林树种组成特征
        3.1.1.3 天然阔叶红松林直径分布特征
        3.1.1.4 天然阔叶红松林空间结构特征分析
        3.1.1.5 天然阔叶红松林树种多样性分析
        3.1.1.6 天然阔叶红松林幼树更新情况分析
        3.1.1.7 天然阔叶红松林枯立木状况分析
        3.1.1.8 小结
        3.1.2 锐齿栎天然林林分状态特征分析
        3.1.2.1 锐齿栎林的林分基本特征
        3.1.2.2 锐齿栎林树种组成特征
        3.1.2.3 锐齿栎天然林直径分布特征
        3.1.2.4 锐齿栎天然林空间结构特征分析
        3.1.2.5 锐齿栎天然林树种多样性分析
        3.1.2.6 锐齿栎天然林幼树更新情况分析
        3.1.2.7 锐齿栎天然林枯木状况分析
        3.1.2.8 小结
        3.1.3 小陇山林区灌木林地不同改造模式林分状态特征分析
        3.1.3.1 灌木林地不同改造模式林分基本特征
        3.1.3.2 灌木林地不同改造模式林分树种组成特征及多样性
        3.1.3.3 灌木林地不同改造模式林分直径分布特征
        3.1.3.4 灌木林地不同改造模式林分空间结构特征分析
        3.1.3.5 灌木林地不同改造模式林分多样性分析
        3.1.3.6 灌木林地不同改造模式林分更新情况分析
        3.1.3.7 小结
        3.1.4 贵州常绿阔叶混交林和针阔混交林林分状态特征分析
        3.1.4.1 常绿阔叶混交林和针阔叶混交林的林分基本特征
        3.1.4.2 常绿阔叶混交林和针阔叶混交林树种组成特征
        3.1.4.3 阔叶混交林和针阔混交林直径分布特征
        3.1.4.4 阔叶混交林和针阔混交林空间结构特征分析
        3.1.4.5 常绿阔叶混交林和针阔混交林树种多样性分析
        3.1.4.6 常绿阔叶混交林和针阔混交林幼树更新情况分析
        3.1.4.7 常绿阔叶混交林和针阔混交林枯木状况分析
        3.1.4.8 小结
        3.1.5 不同林分类型状态特征聚类分析
    3.2 不同林分类型的森林自然度
        3.2.1 方法Ⅰ的评价结果
        3.2.2 方法Ⅱ的评价结果
        3.2.3 小结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4.1 主要结论
    4.2 讨论
    4.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四、落叶松林下更新红松后择伐时间试验(论文参考文献)

  • [1]采伐干扰对吉林蛟河针阔混交林幼苗更新动态的影响[D]. 米爽.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2]基于稳定性的近自然林分结构调控技术研究[D]. 麻鑫垚.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3]辽东山区红松幼苗种群动态和空间分布[D]. 杨晓燕. 沈阳农业大学, 2020(08)
  • [4]林下红松生存策略与季节光环境驱动机制[D]. 周光.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5]冠层林隙面积对油松和华北落叶松更新苗生长和空间分布的影响[D]. 王智斌. 北京林业大学, 2017
  • [6]长白山云冷杉针阔混交林天然更新的优化结构和数量标准研究[D]. 郭韦韦. 北京林业大学, 2017
  • [7]择伐和火干扰对长叶松幼苗更新的影响[D]. 郭秋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3(05)
  • [8]秦岭宁东林区落叶松人工林特征及近自然改造措施研究[D]. 张丽楠.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2(06)
  • [9]落叶松人工林天然更新及近自然经营[J]. 郭洪生,奚晓磊,赵杰. 山西林业科技, 2011(02)
  • [10]基于林分状态特征的森林自然度评价研究[D]. 赵中华.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09(01)

标签:;  ;  ;  ;  ;  

落叶松林下红松再生后择伐时间试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