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光疗法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60例的护理

蓝光疗法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60例的护理

一、蓝光疗法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60例的护理(论文文献综述)

周利红[1](2020)在《间歇蓝光疗法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分析间歇蓝光疗法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效果。方法:将2017年12月~2019年12月收治的80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单纯给予间歇蓝光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综合疗法。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分析不同时期总胆红素水平,统计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1 d、3 d、5 d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治疗方案选择中,以间歇蓝光照射为基础方法,辅助应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能有效降低总胆红素水平,促进患儿症状改善,效果安全可靠。

黄素琼[2](2020)在《蓝光照射结合换血疗法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临床护理效果探讨》文中认为目的:讨论蓝光照射结合换血疗法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到2019年6月收诊的6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措施,分析两种护理措施的效果。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总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依从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蓝光照射结合换血疗法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临床护理效果更好,患者护理前后状态有明显的改善,所以针对患者采取综合护理措施效果更理想,更适合在临床工作中推广。

杨磊[3](2020)在《清热退黄灌肠方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治疗作用的研究》文中认为目的:观察清热退黄灌肠方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探讨清热退黄灌肠方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作用机理,为临床进一步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提供指导思路。方法:本研究将选取的6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分别为常规组30例和中药组30例,常规组予以单纯西医基础治疗,中药组则予以中药灌肠联合单纯西医基础治疗,每个疗程为5天,总共治疗1个疗程,研究观察治疗前后患儿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治疗有效率、黄疸消退时间、住院天数及不良反应等,以及血清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Y-谷氨酰转肽酶水平、磷酸肌酸激酶、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乳酸脱氢酶、C反应蛋白水平等血清学指标变化,对两组一般资料及临床效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并得出结论。结果:①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中药组显效19例,有效11例,无效0例,常规组显效11例,有效17例,无效2例,中药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常规组(P<0.05)。②两组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中药组以及常规组在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下降差值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优于常规组,提示中药组在改善患儿胎黄中医症候方面有明显优势。③两组治疗后TBIL、IBIL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中药组以及常规组在治疗后TBIL、IBIL下降差值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优于常规组。④两组治疗后ALT、AST、y-GT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中药组以及常规组在治疗后γ-GT下降差值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优于常规组。⑤两组治疗后CK、CK-MB、LDH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以及常规组在治疗后CK、CK-MB、LDH下降差值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优于常规组。⑥两组治疗后CR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中药组以及常规组在治疗后CRP下降差值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优于常规组。⑦中药组患儿住院及光照时间均短于常规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热退黄灌肠方联合单纯西医治疗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湿热郁蒸证)疗效确切,能显着改善患儿症状,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缩短住院治疗及蓝光照射时间,且无明显不良反应,中药灌肠作用机理可能与促进肠道蠕动,减少肠肝循环对药效的影响,从而有效改善肝功能损害,控制机体炎性反应有关,为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提供了临床依据,值得进一步运用和推广。

余舒[4](2019)在《清胎毒法小儿推拿对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1.观察清胎毒法小儿推拿对新生儿黄疸患儿的疗效影响,明确该法对新生儿黄疸的疗效优势。2.为运用清胎毒法小儿推拿治疗新生儿黄疸提供临床研究依据,为新生儿黄疸的治疗提出新的临床思路。方法: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72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方案以随机对照为原则,随机将合格受试者收入两个不同组别,试验组和对照组均以“蓝光疗法”治疗5天,治疗后随访1周,试验组在光疗的5天里加用清胎毒法小儿推拿每天治疗1次。分别对患儿治疗前、后的血清胆红素值和证候评分及整体疗效情况进行记录、统计、分析、评价。结果:1.血清胆红素值:两组治疗后血清胆红素值相比治疗前均减少,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血清胆红素值之差试验组大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3天试验组血清胆红素值小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中医证候评分:两组治疗后证候总评分相比治疗前均减少,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证候总评分之差和主症评分之差试验组均大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次症评分之差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3.总体疗效: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1.1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7.88%,试验组疗效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愈率76.47%,对照组治愈率45.45%,试验组治愈率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黄疸消退所需时间小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胎毒法小儿推拿结合蓝光疗法可促进新生儿黄疸患儿胆红素代谢,加速胆红素排泄,缩短黄疸消退时间。清胎毒法小儿推拿结合蓝光疗法治疗新生儿黄疸可促进黄疸证候的改善,安全有效,临床可推广使用。

韩姗姗[5](2019)在《基于GRADE系统方法的中成药治疗新生儿黄疸临床应用指南研究》文中指出目的:运用GRADE研究方法,遵循“循证为主、共识为辅、经验为鉴”原则,参考当前最佳证据,制定中国《中成药治疗新生儿黄疸临床应用指南》,以规范并推广中成药在新生儿黄疸中的应用,提高临床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减少母婴分离,增加人文关怀。方法:1.召开启动会对指南制订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前期探讨,并通过问卷进行结局指标的重要性排序。2.运用网络和手工检索相结合的方式对中英文数据库进行中成药的检索,检索时间均由建库至2019.1.1,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筛查,获得最终目标文献,并形成文献证据登记表和文献特征提取表。3.对于不同的研究类型应用不同的条目/量表进行偏倚评估:对于系统评价/meta分析类文献予AMSTAR-2量表评估;对于RCT予ROB风险偏倚评估,对非随机同期对照试验/观察性研究予MINORS量表评估。4.运用Revman5.3软件对一致性程度较高的文献进行定量合并分析,获得相应森林图。5.专家共识:1)德尔菲法:遴选不少于30个全国各地正高职称以上的儿科/新生儿科中西医专家,以邮件方式对其展开三轮问卷,统计其专家意见集中程度和专家意见协调程度指标,同时针对中成药的推荐意见进行投票表决;2)共识会议:对通过问卷仍无法达成共识的问题再进行分析、讨论,最终达成一致。6.运用GRADE系统对经循证研究和专家共识达成一致的中成药进行质量评价形成证据总结表,并综合德尔菲票数、患者利益对中成药作出最终推荐。结果:1.循证研究:最终10种中成药67项研究纳入证据,包括41项茵栀黄制剂研究(口服液23、颗粒18)、9项清肝利胆口服液、4项四磨汤口服液、6项黄疸茵陈颗粒、2项清开灵冲剂、2项茵陈五苓糖浆、1项消炎利胆片、1项黄栀花口服液、1项肝舒乐颗粒。2.专家共识:明确中成药治疗新生儿黄疸的适用人群对象、时机和范围、优势证型、用法用量、副作用相关等描述。3.质量评价:最终茵栀黄制剂、清肝利胆口服液、黄疸茵陈颗粒、茵陈五苓糖浆、四磨汤口服液5种中成药纳入GRADE研究,质量评价结果显示茵栀黄制剂/清肝利胆口服液的总体质量证据等级为C级,其余均为D级。4.形成推荐意见:推荐单独服用茵栀黄口服液可降低光疗发生率(1B);推荐服用茵栀黄口服液联合光疗治疗新生儿黄疸,可降低治疗末血清胆红素水平(1C),降低黄疸消退失败率(2C),缩短黄疸消退时间(2C);考虑茵栀黄口服液联合益生治疗新生儿黄疸,可降低治疗末血清胆红素水平、黄疸消退失败率、缩短黄疸消退时间(2C);中医属阳黄热重于湿(专家共识)。考虑服用茵栀黄颗粒联合光疗治疗新生儿黄疸,可降低治疗末血清胆红素水平、无效率,缩短黄疸消退时间(2C);中医属阳黄热重于湿(专家共识)。考虑服用清肝利胆口服液联合益生菌治疗新生儿黄疸,可降低治疗末血清胆红素水平、提高日均胆红素下降率,缩短黄疸消退时间(2C);中医属阳黄湿重于热。推荐服用茵陈五苓糖浆治疗新生儿黄疸(IV类证据,D级推荐),中医属阳黄,小便不利(专家共识)。暂不建议黄疸茵陈颗粒(2D)、四磨汤口服液治疗新生儿黄疸(2D)。结论:依据GRADE系统和共识结果,最终对茵栀黄口服液予以强推荐,对茵栀黄颗粒、清肝利胆口服液给予弱推荐,对茵陈五苓糖浆给予D级推荐,暂不推荐黄疸茵陈颗粒和四磨汤治疗新生儿黄疸。

曾令梅[6](2018)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治疗中换血疗法的应用及其不良反应分析》文中提出目的:研究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治疗中换血疗法的应用及其不良反应。方法:选取60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均于2010年1月至2018年1月入院,回顾其一般资料。所有患儿均换血指征相符,血源除了RH溶血病之外,均选取AB型血浆、O型洗涤红细胞混合血,根据双倍血量,选用外周动脉、静脉同步换血术,换血流程严格根据中华医学会儿科学会新生儿学组制定的新生儿黄疸干预推荐方案开展。对比换血之前与换血之后患儿的血常规指标、血生化指标及血胆红素指标的变化情况,分析换血整个过程至换血7d内各项血液指标及临床异常表现发生率。结果:(1)高胆红素血症患儿换血之前与换血之后电解质指标变化比较:换血之前血磷指标水平为(1.98±0.29)mmol/L,换血之后血磷指标水平为(2.51±0.28)mmol/L,与换血之前对比,换血之后血磷水平明显上升(P<0.05)。换血之前血钙指标水平为(2.31±0.19)mmol/L,换血之后血钙指标水平为(2.62±0.27)mmol/L,与换血之前对比,换血之后血钙水平明显上升(P<0.05)。换血之前血镁指标水平为(0.93±0.11)mmol/L,换血之后血镁指标水平为(0.69±0.18)mmol/L,与换血之前对比,换血之后血镁水平明显下降(P<0.05)。换血之前血钾指标水平为(4.65±0.72)mmol/L,换血之后血钾指标水平为(3.76±0.59)mmol/L,与换血之前对比,换血之后血钾水平明显下降(P<0.05)。换血之前血氯指标水平为(105.63±3.96)mmol/L,换血之后血氯指标水平为(99.85±4.27)mmol/L,与换血之前对比,换血之后血氯水平明显下降(P<0.05)。换血之前血钠指标水平为(140.61±4.07)mmol/L,换血之后血钠指标水平为(136.92±3.98)mmol/L,与换血之前对比,换血之后血钠水平明显下降(P<0.05)。(2)高胆红素血症患儿换血之前与换血之后血常规指标变化比较:换血之前血小板指标水平为(296.82±98.35)×109/L,换血之后血小板指标水平为(100.29±37.63)×109/L,与换血之前对比,换血之后血小板水平明显下降(P<0.05)。换血之前红细胞压积为(43±6)%,换血之后红细胞压积为(39±5)%,与换血之前对比,换血之后红细胞压积水平明显下降(P<0.05)。换血之前血红蛋白水平为(149.84±27.73)g/L,换血之后血红蛋白水平为(125.96±19.92)g/L,与换血之前对比,换血之后血红蛋白水平明显下降(P<0.05)。换血之前红细胞水平为(4.39±0.67)×1012/L,换血之后红细胞水平为(3.93±0.65)×1012/L,与换血之前对比,换血之后红细胞水平明显下降(P<0.05)。换血之前白细胞水平为(12.17±4.98)×109/L,换血之后白细胞水平为(6.72±2.94)×109/L,与换血之前对比,换血之后白细胞水平明显下降(P<0.05)。(3)高胆红素血症患儿换血之前与换血之后白蛋白及胆红素指标变化比较:换血之前白蛋白指标水平为(35.96±3.57)g/L,换血之后白蛋白指标水平为(30.18±3.75)g/L,与换血之前对比,换血之后白蛋白水平明显下降(P<0.05)。换血之前总胆红素指标水平为(395.82±98.16)μmol/L,换血之后总胆红素指标水平为(181.39±60.56)μmol/L,与换血之前对比,换血之后总胆红素水平明显下降(P<0.05)。换血之前间接胆红素指标水平为(379.73±98.92)μmol/L,换血之后间接胆红素指标水平为(170.84±60.37)μmol/L,与换血之前对比,换血之后间接胆红素水平明显下降(P<0.05)。(4)换血中与换血后临床表现的不良反应。1例酸中毒,1例肾衰竭,1例呼吸暂停,2例休克,2例换血后再输血,4例发绀。(5)换血中与换血后血化验指标。3例低氯血症,4例低镁血症,10例低钠血症,13例高血糖症,14例贫血,14例低钾血症,16例高磷血症,24例高钙血症,26例血小板减少。结论:(1)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治疗中换血疗法的应用具有显着疗效,但是这一治疗方式可能导致患儿血液内环境出现显着变化,临床表现主要为高糖血症、低钾血症、高钙血症及血小板减少。(2)就临床未出现其他并发症的单纯胆红素血症的足月患儿,于严密监测下实施换血疗法的安全性高;但是,一部分新生儿中,特别是早产儿,一旦发生其它并发症或者感染状况,可能导致严重不良反应发生。(3)虽然患儿于换血术中或者术后的内环境发生变化,但是大部分患儿于短时间内可自主恢复,不会对其出院时间产生影响。而一部分患儿伴有其它并发症,内环境指标变化会延长,需予干预。(4)就伴有换血高危因素患儿而言,应避免照搬普通的换血常规执行,于换血操作之前与整个换血过程中应当根据不同患儿的疾病状况作出相应调整,避免严重不良事件出现。

聂潘荣[7](2017)在《多次间歇蓝光照射与持续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者进行多次间歇蓝光照射与持续蓝光照射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作出分析和总结。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为研究对象,其入院接受治疗的时间段为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并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X组(观察组)和Y组(对照组)各30例。给予Y组患儿进行蓝光照射的持续性治疗,则X组患儿进行蓝光照射的多次间歇性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进行记录并对比。结果两组患儿在接受不同的蓝光照射治疗后临床治疗效果相差不大,对比无意义(P>0.05);X组患儿在接受蓝光照射的多次间歇性治疗后并发生的发生概率明显低于接受蓝光照射的连续性治疗的患儿,统计学意义显着(P<0.05)。结论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者进行多次间歇蓝光照射相较于持续蓝光照射治疗的临床效果相同,并且具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的优点,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和高效性。

王婕,刘百祥[8](2017)在《新生儿黄疸的外治法研究进展》文中认为新生儿黄疸,又称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的临床症状,属于中医学"胎黄""胎疸"等范畴,是因胆红素在体内积聚而引起的皮肤黏膜和巩膜的黄染[1]。由于新生儿生理代谢特点,约60%的足月儿和80%的早产儿可见黄疸。黄疸严重者可引起胆红素脑病(又称核黄疸),造成神经系统的永久性损害,甚至死亡[2]。因此防治新生儿黄疸对小儿的健康成长有重要的意义。文献表明中医外治法干预新

王靖燕,何秀云,易顺芝,唐玲艳,罗建波[9](2015)在《抚触配合光疗对肛门直肠畸形患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效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抚触配合光疗对肛门直肠畸形患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2年7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肛门直肠畸形患儿高胆红素血症120例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光疗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患儿治疗的基础上配合应用抚触护理,比较两组患儿在治疗后第2、4、6天的黄疸指数、每天摄入奶量、大便次数、睡眠时间、体重与患儿哭闹次数。结果在治疗后第2、4、6天,观察组患儿的黄疸指数、哭闹时间均显着少于对照组(P<0.05),而每天摄入奶量、体重、大便次数、睡眠时间均显着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肛门直肠畸形新生儿的血清胆红素水平,在给予患儿光疗的同时进行抚触护理,可以促使患儿摄入奶量逐渐增多、体重增长加快,促进患儿神经系统的发育。

黄金芳,梁凤华,赖敏燕[10](2014)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疗法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效果观察》文中指出目的:探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疗法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0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患儿接受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同时给与全程护理,对比治疗前后的临床效果,设计问卷调查患儿家属对本次护理的满意度。结果:60例患儿顺利完成治疗,平均换血时间2.6±1.4h,换血后的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水平显着下降,同治疗前比较差异显着(P<0.05),治疗过程中未出现并发症,均痊愈出院;患儿家属对本次护理满意度为100%。结论: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疗法是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有效方案,全程护理促进了治疗效果和医疗服务质量。

二、蓝光疗法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60例的护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蓝光疗法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60例的护理(论文提纲范文)

(1)间歇蓝光疗法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入组标准
    1.3 治疗方法
    1.4 观察指标
    1.5 疗效判定标准[4]
    1.6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STB水平比较
    2.2 两组疗效比较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3 讨论

(2)蓝光照射结合换血疗法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临床护理效果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比较护理前后患者胆红素浓度
    2.2 比较两组患者依从性
3 讨论

(3)清热退黄灌肠方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治疗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理论研究
    1. 中医学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认识
        1.1 中医病名及历史沿革
        1.2 中医病因病机研究
        1.3 中医辨证治法
        1.4 中医药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研究进展
    2. 西医学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认识
        2.1 病因及发病机制
        2.2 诊断及干预标准
        2.3 西医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研究进展
第二部分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和分组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脱落和退出研究标准
    2. 研究方案
        2.1 治疗方案
        2.2 研究方法
    3. 观测指标
        3.1 安全性观测
        3.2 疗效观测
    4. 疗效评定
        4.1 临床疗效评定标准
        4.2 中医症状分级量化标准
    5. 统计方法
    6. 结果
        6.1 一般资料
        6.2 临床疗效比较
        6.3 实验室指标
        6.4 住院天数及光疗时间
        6.5 不良反应
第三部分 讨论
    1. 清热退黄灌肠方的研究
        1.1 组方依据
        1.2 中药灌肠法依据
        1.3 单味药研究
    2. 结果分析与评价
    3. 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第四部分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4)清胎毒法小儿推拿对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引言
研究内容
    1 研究对象
        1.1 研究对象的来源
        1.2 研究对象的选择
        1.2.1 诊断标准
        1.2.2 纳入标准
        1.2.3 排除标准
        1.2.4 脱落、剔除、终止标准
        1.2.5 剔除、脱落、终止病例的处理
        1.2.6 不良事件的处理
    2 研究方法
        2.1 试验分组及样本含量
        2.2 随机方案
        2.3 盲法处理
        2.4 对照设计
    3 治疗方案
        3.1 对照组治疗方案
        3.1.1 蓝光设备
        3.1.2 蓝光照射方法
        3.2 试验组治疗方案
        3.2.1 清胎毒法小儿推拿治疗前准备
        3.2.2 清胎毒法小儿推拿基本方
        3.2.3 清胎毒法小儿推拿穴位定位及操作手法
        3.3 观察指标
        3.3.1 一般观察资料
        3.3.2 疗效指标
        3.4 随访
        3.5 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
        3.6 研究流程
研究结果
    1 两组病例完成情况
    2 两组基线比较
        2.1 两组患儿性别比较
        2.2 两组患儿日龄比较
        2.3 两组患儿胎龄比较
        2.4 治疗前两组患儿血清胆红素值比较
        2.5 治疗前两组患儿中医证候主症评分比较
        2.6 治疗前两组患儿中医证候次症评分比较
        2.7 治疗前两组患儿中医证候总评分比较
    3 结果分析
        3.1 治疗后两组患儿血清胆红素值比较
        3.2 治疗第三天两组患儿血清胆红素值比较
        3.3 治疗后两组患儿中医证候总评分比较
        3.4 治疗后两组患儿中医证候主症评分比较
        3.5 治疗后两组患儿中医证候次症评分比较
        3.6 治疗后两组患儿总体疗效比较
        3.7 经治疗后两组患儿黄疸消退所需天数比较
        3.8 安全性评价
讨论
    1 祖国医学对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认识
        1.1 祖国医学对黄疸的认识
        1.2 祖国医学对胎黄的认识
        1.2.1 胎禀湿蕴是胎黄的关键病机
        1.2.2 气滞血瘀易导致胎黄难退
        1.3 胎黄的治疗
    2 现代医学对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认识
        2.1 新生儿黄疸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2.1.1 胆红素生成过多
        2.1.2 肝细胞摄取和结合胆红素能力低下
        2.1.3 胆红素排泄异常
        2.1.4 肠肝循环导致胆红素重吸收增加
        2.2 胆红素的生理功能及病理影响
        2.2.1 胆红素的生理功能
        2.2.2 胆红素的病理影响
        2.3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现代医学治疗思路
    3 试验观察指标的选择
        3.1 血清总胆红素
        3.2 黄疸指数
    4 治疗方法的选择
        4.1 小儿推拿治疗新生儿黄疸安全有效
        4.2 清胎毒法小儿推拿的处方依据
        4.2.1 清胎毒法的理论基础——谨守病机诊疗模式
        4.2.2 清胎毒法小儿推拿谨守胎黄胎禀湿蕴之病机
        4.3 清胎毒法小儿推拿处方分析
        4.4 清胎毒法小儿推拿对TSB的影响
        4.5 清胎毒法小儿推拿对胎黄证候的影响
        4.6 清胎毒法小儿推拿对总体疗效的影响
    5 结论
问题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件
    附件一:综述
        参考文献
    附件二:中医证候评分表
    附件三: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件四:操作图片示例

(5)基于GRADE系统方法的中成药治疗新生儿黄疸临床应用指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术语和缩略语
2.0 引言
2.1 研究现状
    2.1.1 流行病学
    2.1.2 机制
    2.1.3 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
    2.1.4 新生儿胆红素异常增高的原因
    2.1.5 常见的新生儿黄疸类型
    2.1.6 诊断
    2.1.7 治疗
    2.1.8 中医对新生儿黄疸的认识
    2.1.9 中成药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优势及不足
2.2 指南制定过程
    2.2.1 构建临床问题
    2.2.2 循证研究
    2.2.3 专家共识
    2.2.4 形成证据概要表
    2.2.5 形成推荐意见
    2.2.6 形成初稿
2.3 讨论
    2.3.1 关于新生儿黄疸的病因分类分析
    2.3.2 关于中医证型、时机问题
    2.3.3 关于原始研究的设计质量
    2.3.4 关于干预措施的相关问题
    2.3.5 关于结局指标的相关问题
    2.3.6 关于发表偏倚的问题
    2.3.7 关于调查问卷的问题
    2.3.8 关于指南制定方法学问题
2.4 结论
    2.4.1 茵栀黄口服液
    2.4.2 茵栀黄颗粒
    2.4.3 清肝利胆口服液
    2.4.4 茵陈五苓糖浆
2.5 创新点及意义
2.6 不足与展望
    2.6.1 存在不足
    2.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6)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治疗中换血疗法的应用及其不良反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英汉缩写对照表
致谢
综述
    参考文献
工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7)多次间歇蓝光照射与持续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对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
    2.2对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进行比较。
3 讨论

(8)新生儿黄疸的外治法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黄疸的分类及病因病机
2 黄疸的外治法
    2.1 药浴疗法
    2.2 灌肠疗法
    2.3 脐疗法
    2.4 抚触疗法
    2.5 穴位疗法
        2.5.1 穴位按摩
        2.5.2 针刺穴位
        2.5.3 穴位贴敷
    2.6 光疗法
    2.7 综合疗法
        2.7.1 药浴配合灌肠
        2.7.2 药浴配合抚触
        2.7.3 药浴配合光疗
        2.7.4 药浴配合穴位按摩
        2.7.5 穴位按摩配合抚触
        2.7.6 灌肠配合抚触
3 小 结

(9)抚触配合光疗对肛门直肠畸形患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2.1 光疗方法
        1.2.2 抚触护理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3 讨论

(10)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疗法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效果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和方法
    1.2 换血疗法
        1.2.1 换血前护理
        1.2.2 换血治疗
        1.2.3 换血中护理
        1.2.4 换血后护理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3 讨论

四、蓝光疗法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60例的护理(论文参考文献)

  • [1]间歇蓝光疗法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J]. 周利红.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0(12)
  • [2]蓝光照射结合换血疗法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临床护理效果探讨[J]. 黄素琼. 名医, 2020(09)
  • [3]清热退黄灌肠方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治疗作用的研究[D]. 杨磊.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8)
  • [4]清胎毒法小儿推拿对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观察[D]. 余舒.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9(04)
  • [5]基于GRADE系统方法的中成药治疗新生儿黄疸临床应用指南研究[D]. 韩姗姗.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9(04)
  • [6]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治疗中换血疗法的应用及其不良反应分析[D]. 曾令梅. 西南医科大学, 2018(10)
  • [7]多次间歇蓝光照射与持续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J]. 聂潘荣.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7(96)
  • [8]新生儿黄疸的外治法研究进展[J]. 王婕,刘百祥. 湖南中医杂志, 2017(06)
  • [9]抚触配合光疗对肛门直肠畸形患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效果研究[J]. 王靖燕,何秀云,易顺芝,唐玲艳,罗建波. 临床医学工程, 2015(11)
  • [10]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疗法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效果观察[J]. 黄金芳,梁凤华,赖敏燕.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4(06)

标签:;  ;  ;  ;  ;  

蓝光疗法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60例的护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