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行数据分析与解码

飞行数据分析与解码

一、飞行数据分析及译码(论文文献综述)

张浩杰[1](2020)在《等离子鞘套传输环境下自适应编码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各世界强国对临近空间研究的不断深入,高超声速飞行器作为开发利用临近空间的重要载体,其凭借飞行速度快、快速变轨和全球快速到达等优点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但飞行器在高速飞行时,其表面会覆盖一层等离子鞘套,等离子鞘套会干扰飞行器与地面基站之间正常的信号传输,严重影响了飞行安全。目前解决此问题的方法主要有三类:降低传输速率、提高传输频率和通过干预机制降低鞘套电子密度。但是等离子体参数的动态性和链路难以建立有效反馈回路的特性导致上述三类方法在等离子鞘套信道中具有一定的应用局限性。通过理论研究和实验验证发现在等离子鞘套出现的初始阶段,通信链路并没有完全中断,只是传统的通信方式由于较高的误码率而使链路处于一种“通不好”的状态。另外,研究还发现等离子体在时域上的动态抖动和在空域上的非均匀分布导致信道中存在很多“通信窗口”,这为延长等离子鞘套下的可通信时间提供了可能。针对等离子鞘套的上述特性,本文从空时域协同和自适应编码新技术入手开展了以下研究:首先从理论角度分析了等离子鞘套对电磁波传输的影响。其次,研究了等离子鞘套传输环境中信道容量的估计方法。最后,针对等离子信道空时域特点设计了分级喷泉码、短帧喷泉码和空时喷泉码三种新的自适应编码形式。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贡献点如下:1.针对等离子鞘套信道难以建立有效反馈回路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利用发射天线驻波比进行信道容量估计的方法。在稳态等离子鞘套模型中,理论推导了电磁波在等离子鞘套处的反射系数与透射系数,并通过反射系数与透射系数之间的负相关特性建立了发射天线驻波比与信道容量之间的关系。通过理论分析与仿真、实验验证的方法,验证了不同频率比下,驻波比与信道容量之间的关系;在动态等离子鞘套模型中,以角度调制信号在正弦抖动的等离子信道中传输为例进行分析,建立了动态等离子信道传输模型,采用理论推导和仿真验证的方法,从信道容量的角度分析了等离子的动态性对角度调制信号的影响。2.针对等离子鞘套的大尺度模型中电子密度变化缓慢的特点,为了提高关键信息传输的可靠性,提出了一种自适应分级喷泉码的通信方法。研究了通过混合度分布函数实现信息不等差错保护的方法,讨论了信道条件变化时信息分级的调整规则。建立了分级喷泉码在再入飞行器遥测信道中的传输模型,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分级喷泉码可实现关键信息在等离子鞘套中的最优传输。3.针对等离子鞘套的中尺度动态抖动模型和干预机制下的等离子鞘套信道在时域上会存在很多“通信窗口”的特点,从信道时域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入手,提出了一种自适应短帧喷泉码的通信方法。分析了含有“通信窗口”的等离子信道的特殊性及短帧喷泉码对该种信道的适应性,讨论了短帧喷泉码的编译码方法,推导了编码参数与“通信窗口”之间的关系及各参数对通信性能的影响,讨论了驻波比变化时短帧喷泉码各参数自适应调整的规则。建立了短帧喷泉码在再入飞行器遥测信道中的传输模型,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短帧喷泉码可利用等离子鞘套在时域上的时隙资源进行有效的信息传输。4.针对飞行器迎背风面等离子鞘套分布的差异会导致信道在空域上出现很多“通信窗口”的特点,为了充分利用这些常规测控通信方法无法利用的有限空域信道资源,本文在分级喷泉码和短帧喷泉码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自适应空时喷泉码的通信方法。分析了等离子鞘套下多天线系统的信道容量,设计了等离子鞘套下空时喷泉码的编码方法,讨论了空时喷泉码在无反馈回路的单向传输链路中分集和复用的自适应切换方法。建立了等离子鞘套传输环境下的多通道下行通信链路模型,仿真结果表明空时喷泉码可利用多条链路上的时隙资源进行有效的信息传输。综上所述,本文的研究成果为等离子鞘套信道中空时域资源的充分利用和等离子鞘套信道“通不好”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张雄飞[2](2020)在《基于QAR数据的飞机襟缝翼收放故障诊断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飞机襟缝翼系统是飞机操纵系统的子系统,是飞机增升、增阻的重要系统。襟缝翼收放故障是飞机操纵系统的常见故障,而飞机QAR(Quick Access Recorder)数据记录着关于飞机运行状态的各种参数,是飞机故障维修、预测的重要依据。本文以襟缝翼为研究对象,以飞机QAR数据为基础,根据工程实际调研数据,采用人工神经网络算法和数理统计原理,开展了关于襟缝翼收放故障的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方法研究。该研究可为国产民航飞机健康管理系统的设计研发及航空公司工程应用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在人工神经网络算法方面,襟翼不对称故障是襟缝翼系统常见的典型故障,由于Elman神经网络自身机构的特点,当对历史数据进行处理时,能够体现出较强的动态性和敏感反应能力,本文应用Elman神经网络建立了后缘襟翼左右角度差值预测模型。采用优化天牛须搜索算法(Improved Beetle Antennae Search,IBAS)对Elman神经网络模型初始权值和阈值参数进行迭代优化,通过对襟缝翼工作原理及受气动力影响的研究,确定模型的输入特征参数。在对神经网络的各参数和天牛种群数确定后,最终对后缘襟翼左右角度差值建立了优化天牛须搜索算法的Elman神经网络模型。应用测试数据对训练后的网络模型进行验证分析,通过Elman、BAS-Elman、IBAS-Elman三种预测模型评估指标对比,得出了IBAS-Elman预测模型在后缘襟翼左右角度差值问题上具有较好的预测精度、泛化性和较强的学习能力。在数理统计方面,为进一步研究襟缝翼收放故障,首先,通过蒙特卡洛数学模拟方法,完善了数据的不足,建立基于蒙特卡洛方法的后缘襟翼不对称风险模型,并将风险值量化为四个等级,通过收集的故障案例,验证了该预测模型的可靠性及实用性,并证实同一风险值不同飞机所对应的后缘襟翼左右角度差值并不同,该模型可为后缘襟翼不对称故障提供新的方法和研究思路。其次,基于前缘襟缝翼收放故障案例,对襟缝收放时间进行研究,结合襟缝翼收放原理,研究了随动响应率,通过空中和地面两种状态,将随动响应率划分为多个维度。为了辅助航空公司进行非计划性维修,基于ASP.NET开发了飞机襟缝翼收放监控平台,具有较好的工程应用价值。

陈立[3](2020)在《地空宽带OFDM系统下的同步算法研究》文中指出在民航通信中,飞机与地面无线基站之间进行数据信息传输的机载通信方式是确保飞行安全和通信联络迅速、准确所必不可少的通信手段。但和机载导航、控制、智能化和机械等技术的成熟化与高集成度的领先地位相比,我国机载通信的发展显得相对滞后。本文以地空宽带系统为背景,研究了OFDM系统应用在机载通信中的传输性能。本文首先研究了OFDM体制的系统模型及其关键技术,其中包括调制与解调技术、同步技术、信道估计技术以及信道编译码技术,并对地空宽带信道进行了信道建模。其次针对OFDM系统的同步敏感性问题,本文研究了S&C、Minn以及共轭反对称三种经典估计算法,仿真了其误比特性能。同时为达到更加良好的定时准确概率,提出了一种基于共轭反对称的改进型定时同步算法。研究了小数倍频偏估计算法,包括Moose算法以及基于时域训练序列的算法,其MSE可以达到10e-5的良好估计性能。然后结合信道建模理论,查阅相关信道参数标准,针对飞机起飞、降落、飞行等多场景,建立贴合的信道模型,并结合同步算法,仿真地空宽带通信下的OFDM系统的误码性能。最后,研究了Turbo码信道编译码技术,对比分析了Turbo码与TPC码的编译码性能,选定Turbo作为OFDM系统中的信道编码技术,构建相应的信道编码系统并对其进行系统仿真,结合算法复杂度和误比特性能两方面,给出误比特性能相对较好的OFDM设计方案。

龙海江[4](2020)在《基于QAR数据的重着陆分析研究》文中指出对于飞行运行而言,进近和着陆是最容易出现事故和不安全事件的阶段之一。近年来,重着陆不安全事件频发,对飞行安全潜在危害较大。国内和国际上广泛使用机载快速存取记录器(QAR)对飞行各个阶段的飞行品质进行监控。通过大量的查阅资料发现,行业内对于重着陆事件和事故的分析研究,仅停留在单次样本、人工数据筛选和分析。为探寻重着陆事件产生一般原因,本文利用QAR数据进行量化分析,找出引起重着陆的人为和环境风险因素。由于QAR数据变量量纲不一,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和归一化预处理。利用基于层次聚类的聚类处理,完成了着陆阶段关键飞行参数提取,确定了3类、10种影响重着陆的可能因素。为了确保数据处理结果的普适性和数据分析效率,使用Python平台编程建立了重着陆数据库。最后对QAR数据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建立了各个变量与着陆载荷的关联,分类探讨了环境因素、人为因素变量与重着陆的相关性。最终得出如下结论:一、相关系数分析表明,飞行员接地前粗猛操作、接地前一秒飞机高度高、顺风切变、大下降率、小俯仰姿态均对重着陆有积极影响,且影响程度按排列顺序减小。二、经过模型检验和验证性分析的向后回归分析确定了重着陆载荷模型,数学表达式为Y=1.512-0.042×A+0.023×B。其中Y代表着陆载荷值,A代表俯仰变化率,B代表接地前一秒高度。三、基于相关性研究结果,得到有关重着陆事件发生原因的定性结论,提出对于避免重着陆的飞行操作建议,对于保障飞机进近和落地安全具有良好的帮助。

蔡坤烨[5](2020)在《民用飞机重着陆预测及报文客户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减少飞机重着陆事件的发生是航空安全领域关注的重要内容之一。重着陆事件会给飞机机身带来结构损伤,严重时则直接导致着陆失败,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及经济损失。随着飞机实时监测技术的不断深入应用,提前预测可能发生的重着陆将成为现实,如同空客的多种机型上已采用的防冲出跑道系统。为此,本研究根据当前飞机的运行状态参数、飞行员操控以及气象环境等信息,设计一种能够实现对重着陆提前预测的模型,分析是否存在重着陆的风险,为警告飞行员做出相应的应对措施提供技术支持。同时,通过更加严谨的报文触发逻辑以及对报文记录参数丰富化,设计了重着陆的客户化报文。通过报文触发实现在航后检查中对重着陆事件的快速反应,缩减人共成本。本文的主要工作及贡献有以下三个方面(1)研究分析了重着陆的形成机理,从航空工程学的角度筛选出飞机进近和着陆过程中影响重着陆发生的QAR参数,主要包括:影响飞机飞行性能的发动机参数,反映飞行员操作的飞机状态参数以及来自外界影响的气象环境参数。在此基础上,分析了QAR数据的译码原理,针对目前QAR参数的记录缺陷以及模型输入的要求,采用插值和参数提取等方法,实现了重着陆QAR参数采样频率的一致性,并进一步基于特征工程学,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剔除高相关性参数以降低信息冗余和模型训练难度。(2)基于重着陆QAR参数序列,结合AMM手册中重着陆的多级分类以及评价指标,提出了基于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的序列到序列(Seq2Seq)预测方法,通过选取多个航班的着陆数据作为训练集,以飞行高度为训练集选取区间,调整输入输出步长获得最优模型。该模型实现了对重着陆多个指标的多步长预测,能够在飞行高度为400英尺开始预测后8秒重着陆的发生,提供充足的时间裕度给飞行员进行重着陆预防,经过对比分析,该模型比传统的LSTM序列预测模型具有更高的准确定和实用性。(3)通过对重着陆的形成机理以及评价指标的研究,依据15号载荷报,采用报文设计的编程语言重新设计了报文的触发逻辑并丰富了报文的记录参数。本研究设计出的重着陆客户化报文具有更加严谨的触发条件,报文参数记录更为丰富。同时,基于报文记录的重着陆影响参数的序列数据,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得到与重着陆评价指标具有高相关性的重着陆影响参数排名,更有效地反映重着陆的形成原因,为维修人员快速判断重着落形成原因和损伤检测提供技术支持。

高鑫磊[6](2019)在《民用飞机发动机起动系统健康监测与故障诊断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飞机发动机起动系统(ESS)是飞机发动机重要的部附件系统之一,它的正常运行与否,直接关系到飞机是否可以按时起飞。同时发动机在空中遇到紧急情况时,起动系统也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长期以来,起动系统并不像起落架、发动机引气系统那样地备受关注,其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起动系统本身结构复杂,内部包含点火系统、燃油系统等其他子系统,内部耦合性很大;二是起动系统受环境影响很大,尤其是冬天,起动系统往往会发生起动活门打不开的现象,这两点造成了起动系统监控难度大的现象。与此同时,起动系统也是故障率较高的子系统之一,极大地影响了航空公司的航班准点率及经济收益。由于起动系统没有实现自动监控,因此在航线上往往会发生突发故障,目前航空公司关于起动系统的维修还是基于制造商所提供的维修手册进行的,发生故障时查阅手册不仅会造成目标不明确、查阅困难、故障隔离耗时长等现象。因此航空公司亟需开展如何减少发动机起动系统的非计划维修次数及航线快速故障隔离诊断的科学研究。基于此,本文选择起动系统作为研究对象,开展基于飞行数据的发动机起动系统健康监测与自动故障诊断方法的研究,为尽早实现发动机起动系统的健康管理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首先,本文从起动系统的原理、航空公司实际维修记录入手,根据目前所有的飞行数据,建立了起动系统健康监测性能参数、环境参数集合,以及反映运行健康状态的特征值集合,从而建立了起动系统健康监测性能基线。随后,基于马氏距离技术,利用航空公司实际QAR数据进行模型验证。结果表明,基于飞行数据所建立的起动系统健康基线模型可以很好地反映起动系统的健康状态、性能退化趋势等,从而实现了提前发现性能退化,提前进行预防性维修,减少了起动系统的非计划维修次数。其次,利用多元信息融合诊断的理念,利用专家经验和系统原理,建立了起动系统的随机森林参数基线模型,构建了起动系统故障树。根据实际飞行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随机森林故障诊断模型可以很好地反映某一参数的退化趋势,同时故障树可以很好地反映出故障推理性能,为航空公司人员实现快速排故、减少飞机停场时间提供了技术上的帮助。最后,本文从航空公司角度出发,切实听取他们的实际需求,基于前面的方法模型,设计出集成化的民机起动系统PHM模型。以此来帮助航空公司实现起动系统数据读取、信息存储、健康监测与故障诊断的自动化进行。

陈建军[7](2017)在《基于QAR数据的飞行品质评价模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民航业的快速持续发展,飞行安全越来越受人们关注。据统计,70%以上的飞行事故是由于飞行员不当操纵引起的。为了提升飞行安全和保障经济效益需要从源头对飞行品质进行监控和管理,有效改进飞行品质。目前,各航空公司希望快速确定飞行安全的薄弱环节,提高安全系数。因此,运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对飞行品质评价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论文通过对QAR数据应用及飞行品质评价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和产生原因,构建了基于QAR数据的飞行品质评价模型。首先,论文研究了飞行品质评价与飞行品质监控的关系,明确了飞行品质及其评价的界定和研究范畴,在综述飞行品质评价国内外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目前我国飞行品质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归纳了影响飞行品质的主要因素。其次,通过分析QAR数据译码存在的数据误差,提出了使用RBF神经网络拟合方法对QAR数据进行数据预处理,并结合飞行品质影响因素运用了QAR数据综合分析来突出影响飞行品质的QAR参数。最后,通过对比分析目前常用的飞行品质评价方法,提出基于QAR数据的飞行品质评价思路,在对QAR数据进行数据预处理和标准化后,运用R型聚类分析筛选出了影响进近阶段飞行品质的QAR关键参数集,构建了飞行品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并基于QAR数据进行了A321机型进近阶段飞行品质评价的实证分析,通过建立模糊综合评价集,选用适当隶属函数和算法模型对进近阶段的飞行品质进行了综合评价和分析处理,获得一个定性的飞行品质评价结果,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和实用性。论文基于QAR数据的飞行品质评价模型研究,较好地解决了飞行品质评价这个模糊的、难以量化的问题,对飞行品质评价领域的研究有一定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它运用的数据预处理方法,消除了异常数据和缺失数据对实验分析的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充分考虑了飞行品质的影响因素,并避免了由于变量间的相关性造成的信息重复问题,建立的飞行品质评价指标体系更加科学合理。该飞行品质评价模型有一定的实用性,通过对模型的进一步推广和应用,不但可以让安全监察部门合理掌握飞行员的飞行品质状况,而且为训练管理部门制定相应的训练计划提供了良好的辅助决策信息,同时,飞行员可以查看评价结果,熟悉自身的飞行品质情况,提高飞行操纵水平。

曹惠玲,张浩,王立鑫[8](2016)在《QAR译码技术研究与自动译码系统的建立》文中认为针对目前国内航空公司使用的译码软件每次只能手动译码一个QAR原始数据文件问题,从分析飞行数据储存方式入手,研究QAR数据译码原理。在此基础上,设计出一套QAR自动译码系统,并通过人工译码验证工程值转换逻辑设定的准确性,以及通过将系统自动译码后数据与现有译码软件运行结果比对的方式验证该系统的可靠性,为航空公司日常运营中基于QAR数据的飞机性能监控提供了保障。

张浩[9](2016)在《QAR数据译码技术研究与自动译码系统的建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国内对QAR数据理论研究的逐渐成熟,和航空公司在利用QAR数据方面的不断探索,无法及时获取大量QAR工程数据成为了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中最大的障碍。目前国内使用的译码软件,一方面是从国外购买,在成本和数据安全方面存在问题;另一方面在功能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无法满足大量原始文件的自动连续译码。基于上述两方面问题,拥有一套自主开发的QAR自动译码系统势在必行。本文首先介绍了飞行数据的获取、传输和储存方式,为研究译码技术奠定理论基础。然后从译码原理着手,对现有译码技术以及目前普遍使用的译码软件进行分析与研究。并基于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建立一套QAR自动译码系统的设计思路。分析并验证Lfledit生成的LFD文件中包含的参数转换信息,读取并储存到计算机中,建立适用于自动译码系统的译码参数库信息。其次,系统功能还包括将需要译码的参数添加为参数模板、以及在单文件译码的基础上实现多个原始文件的自动译码。最后,利用C++语言编写程序建立该系统,对基本功能进行介绍和测试,以及对译码结果进行准确性验证。总体的研究成果将为QAR数据的后续分析奠定基础。

裴晓利[10](2016)在《无人机飞行实验数据综合分析软件的设计与开发》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科技的发展,无人机广泛应用于各个科研领域中,并发挥着巨大作用。无人机在应用的过程中,飞行数据记录器和快速存取装置记录了大量的飞行数据,这些数据来自无人机的各个系统,蕴含了大量的信息。近年来,对无人机飞行数据的研究应用不断增加,比如:利用飞行数据来调查飞行事故、评估飞行质量等,但是在无人机故障检测与维护方面的研究并不多。由于飞行数据反映了无人机各个系统的工作状态和性能,因此对飞行数据综合分析,检测出异常数据,为无人机系统维护提供依据,意义重大。本文开展飞行数据综合分析,利用分析结果辅助无人机进行故障检测,提高工作效率。文章首先介绍了无人机故障诊断方法和专家系统的有关知识,为飞行数据综合分析系统的设计和实现提供了理论知识。依据系统的实际需求和总体目标,设计了系统的总体方案和框架。系统包含两部分内容,数据译码和数据判读。数据译码是将无人机各个系统不同帧格式的数据转化为具有工程意义的值,为系统提供数据基础。数据判读是采用专家系统,对数据进行判读,检测出异常数据,为无人机故障检测和维护提供科学有效的依据。通过分析无人机各系统的飞行数据帧格式协议,提出将飞行数据分为模拟量、数字量和状态量,采用配置文件技术对不同系统、不同类型的飞行数据进行译码。设计了专家系统对译码后的飞行数据进行判读。本文提出了采用“框架+产生式”的知识表示方式,采用非自动方式获取判读知识,详细设计了数据判读专家系统知识库。本文通过对推理过程的分析,采用基于规则的正向推理方法,并且采用Rete规则匹配算法对判读规则匹配,提高推理效率,并采用专家系统开发工具CLIPS完成了数据判读知识库和推理机的设计。通过本论文的研究,设计了无人机飞行实验数据综合分析系统,经过验证,具有一定的工程实用价值。

二、飞行数据分析及译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飞行数据分析及译码(论文提纲范文)

(1)等离子鞘套传输环境下自适应编码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对照表
缩略语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等离子鞘套的信道特性及资源扩展
        1.2.2 等离子鞘套下的通信技术
        1.2.3 信道编码技术现状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作者的主要工作
        1.3.1 主要研究工作
        1.3.2 论文安排及框架
第二章 等离子鞘套传输环境与信道编码基础理论
    2.1 引言
    2.2 等离子鞘套的研究基础
        2.2.1 等离子鞘套影响电磁波传播的基础理论
        2.2.2 等离子鞘套的多尺度介质模型
        2.2.3 等离子鞘套信道模拟与实验技术
    2.3 信道编码的研究基础
        2.3.1 数字喷泉码的概念
        2.3.2 几种典型的喷泉码
    2.4 等离子鞘套下喷泉码的可行性
    2.5 小结
第三章 等离子鞘套信道容量分析
    3.1 引言
    3.2 稳态等离子鞘套信道容量分析
        3.2.1 理论分析
        3.2.2 基于VSWR的等离子鞘套信道容量实时估计
        3.2.3 仿真结果及分析
        3.2.4 实验结果及分析
    3.3 动态等离子鞘套信道容量分析
        3.3.1 理论分析
        3.3.2 仿真结果及分析
    3.4 小结
第四章 基于关键信息最优传输的分级喷泉码
    4.1 引言
    4.2 大尺度等离子信道中喷泉码编码策略
    4.3 基于关键信息最优传输的分级喷泉码设计
        4.3.1 混合加窗度分布函数
        4.3.2 分级喷泉码的编码分析
    4.4 基于关键信息最优传输的分级喷泉码仿真分析
        4.4.1 信道模型及仿真条件
        4.4.2 仿真结果及分析
    4.5 基于关键信息最优传输的分级喷泉码实验分析
        4.5.1 实验条件
        4.5.2 实验结果及分析
    4.6 小结
第五章 基于时域时隙资源的短帧喷泉码
    5.1 引言
    5.2 间隙等离子信道中喷泉码编码策略
    5.3 基于时域时隙资源的短帧喷泉码设计
        5.3.1 短帧喷泉码的编码设计
        5.3.2 短帧喷泉码的译码设计
        5.3.3 短帧喷泉码的参数调整规则
    5.4 基于时域时隙资源的短帧喷泉码仿真分析
        5.4.1 信道模型及仿真条件
        5.4.2 仿真结果及分析
    5.5 基于时域时隙资源的短帧喷泉码实验分析
        5.5.1 实验条件
        5.5.2 实验结果及分析
    5.6 小结
第六章 基于空时域资源协同利用的空时喷泉码
    6.1 引言
    6.2 等离子鞘套下多天线系统的信道容量分析
    6.3 基于空时域资源协同利用的空时喷泉码设计
        6.3.1 空时喷泉码的编译码设计
        6.3.2 空时喷泉码分集和复用自适应切换
    6.4 基于空时域资源协同利用的空时喷泉码仿真分析
        6.4.1 信道模型及仿真条件
        6.4.2 仿真结果及分析
    6.5 小结
第七章 结束语
    7.1 研究工作总结
    7.2 存在的问题及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2)基于QAR数据的飞机襟缝翼收放故障诊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目的
    1.2 QAR数据的产生和应用现状研究
    1.3 基于数据的飞机系统故障诊断研究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飞机后缘左右襟翼角度差IBAS-Elman建模研究
    2.1 飞机襟缝翼系统介绍
    2.2 基于IBAS-Elman的后缘左右襟翼建模方法
    2.3 IBAS优化Elman模型的建立
    2.4 模型参数设置及评估
    2.5 实例结果分析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蒙特卡洛方法的飞机襟翼不对称风险预测
    3.1 飞机襟翼不对称故障
    3.2 飞机襟翼不对称故障风险预测算法
    3.3 风险等级定量划分
    3.4 实例分析及模型验证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飞机襟缝翼状态监测与监控平台实现
    4.1 飞机襟缝翼状态监测数据来源
    4.2 襟缝翼状态监测
    4.3 基于指数平滑法的收放时间预测
    4.4 襟缝翼随动响应率
    4.5 飞机襟缝翼收放监控平台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3)地空宽带OFDM系统下的同步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对照表
缩略语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2.1 地空宽带技术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1.2.2 OFDM通信系统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1.3 OFDM技术
        1.3.1 OFDM技术的特点
        1.3.2 OFDM系统同步算法的研究概况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所做工作
第二章 OFDM系统及其技术介绍
    2.1 系统模型介绍
    2.2 发送端的主要关键技术
        2.2.1 调制与解调技术
        2.2.2 同步技术
        2.2.3 信道估计
        2.2.4 峰值平均功率比
        2.2.5 信道编译码技术
    2.3 地空宽带信道模型特点分析与建模
        2.3.1 地空通信系统的特性分析
        2.3.2 地空信道的传播特性
第三章 OFDM系统中的经典同步算法
    3.1 定时同步算法
        3.1.1 基于S&C算法的定时同步
        3.1.2 基于Minn算法的定时同步
        3.1.3 基于共轭反对称结构的定时同步算法
        3.1.4 改进型共轭反对称定时同步
    3.2 小数倍频偏估计
        3.2.1 Moose小数倍频偏估计算法
        3.2.2 基于时域训练序列的频偏估计算法
    3.3 整数倍频偏估计
    3.4 相偏估计
第四章 多径信道下的OFDM系统同步算法
    4.1 高动态信道建模
        4.1.1 航空信道场景分析
        4.1.2 信道建模
        4.1.3 信道模型的实现
    4.2 地空通信环境信道模型的实现
    4.3 地空通信环境下的性能仿真
第五章 OFDM系统下信道编码辅助的同步研究
    5.1 Turbo码的基本原理
        5.1.1 Turbo码编码器结构
        5.1.2 Turbo码交织器结构
        5.1.3 Turbo削码删余器
        5.1.4 Turbo迭代译码器
    5.2 Turbo码性能仿真分析
        5.2.1 不同分量码对Turbo码性能的影响
        5.2.2 迭代次数对Turbo码性能的影响
        5.2.3 帧长对Turbo码性能的影响
        5.2.4 编码速率对Turbo码性能的影响
        5.2.5 Turbo码相关的优化设计方案
    5.3 Turbo编码的OFDM系统
    5.4 OFDM系统的频偏总体性能分析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4)基于QAR数据的重着陆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4 技术路线图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飞行数据与安全应用
    2.1 飞行数据的分类
        2.1.1 数字式飞机状态监控系统记录器(DAR)
        2.1.2 快速存取记录器(QAR)
        2.1.3 数字飞行记录仪(DFDR)
    2.2 QAR数据的传输方式
    2.3 QAR在飞行安全中的应用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进近和着陆
    3.1 进近和着陆运行阶段
    3.2 飞机着陆载荷的探测方法和限制
        3.2.1 载荷探测的能量来源
        3.2.2 着陆载荷探测模块
        3.2.3 着陆载荷的诊断方法
    3.3 重着陆的形成原因与风险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SPSS的着陆数据分析
    4.1 QAR数据预处理
        4.1.1 数据归一化和标准化处理
        4.1.2 基于层次聚类的数据聚类实现
        4.1.3 基于Python的重着陆数据库建立
    4.2 重着陆QAR数据典型相关系数分析
    4.3 重着陆相关因子的向后回归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重着陆因子的影响和操作建议
    5.1 重着陆因子分析
        5.1.1 顺风切变
        5.1.2 下降率
        5.1.3 俯仰输入
        5.1.4 接地前一秒高度
        5.1.5 俯仰
    5.2 操作总结
        5.2.1 低空稳定进近
        5.2.2 机组资源管理(CRM)
研究结论、创新之处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5)民用飞机重着陆预测及报文客户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1.2.1 重着陆诊断以及预测
        1.2.2 多变量时间序列预测方法
        1.2.3 飞机报文应用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重着陆形成机理及判断依据
    2.1 重着陆形成机理
        2.1.1 飞行员操作对重着陆形成的原因分析
        2.1.2 外部环境因素造成的着陆偏差分析
        2.1.3 接地受力分析
        2.1.4 重着陆风险参数的确定
    2.2 重着陆的判断依据
    2.3 小结
第三章 重着陆数据预处理与特征提取
    3.1 QAR数据译码
        3.1.1 QAR简介
        3.1.2 QAR数据记录原理
        3.1.3 QAR数据应用范围和优势
    3.2 数据清洗
        3.2.1 缺失值填补
        3.2.2 数据归一化
    3.3 特征提取
        3.3.1 概述
        3.3.2 基于灰色关联度重着陆风险参数的提取
        3.3.3 灰色关联度结果分析
    3.6 小结
第四章 重着陆风险参数预测模型研究
    4.1 重着陆风险参数预测模型研究
        4.1.1 人工神经网络的前向后向传播
        4.1.2 循环神经网络(RNN)前向后向传播
        4.1.3 .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前向后向传播
        4.1.4 .序列到序列(seq2seq)方法
        4.1.5 .优化方法
    4.2 模型建模
        4.2.1 传统的LSTM多步多目标模型建模
        4.2.2 基于Seq2Seq重着陆关键参数预测算法的建模
    4.3 模型对比
        4.3.1 训练集数据区间范围对模型预测准确率的影响
        4.3.2 输入输出步长大小对预测精度的比较
    4.4 小结
第五章 重着陆报文客户化
    5.1 load载荷报分析
    5.2 客户化报文设计
        5.2.1 AirFase功能介绍
        5.2.2 客户化报文组成因素
        5.2.3 报文验证
    5.3 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6)民用飞机发动机起动系统健康监测与故障诊断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民机起动系统健康监测与故障诊断研究现状
        1.2.1 航空维修思想的发展趋势
        1.2.2 民机发动机起动系统健康监测研究现状
        1.2.3 民机发动机起动系统系统故障诊断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民机发动机起动系统概述及航线常见故障分析
    2.1 波音737NG飞机发动机起动系统概述
    2.2 波音737NG发动机起动系统原理分析
        2.2.1 起动机
        2.2.2 燃油系统
        2.2.3 点火系统
        2.2.4 滑油系统
        2.2.5 辅助动力单元(APU)
    2.3 波音737NG飞机发动机起动系统航线常见故障分析
    2.4 波音737NG发动机起动系统在线监测参数分析
        2.4.1 起动系统监测参数体系
        2.4.2 监测参数译码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性能参数的民机发动机起动系统健康监测方法研究
    3.1 发动机起动系统性能参数基线模型
    3.2 马氏距离技术
        3.2.1 马氏距离技术原理
        3.2.2 训练样本选择
    3.3 发动机起动系统健康监测预警阈值确定
    3.4 基于马氏距离技术的民机发动机起动系统健康监测
        3.4.1 发动机起动系统监测参数采集
        3.4.2 发动机起动系统特征值体系的提取与建立
        3.4.3 马氏距离技术训练样本与性能参数基线模型的构建
        3.4.4 基于马氏距离技术的发动机起动系统健康监测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信息融合的发动机起动系统故障诊断方法研究
    4.1 随机森林算法
        4.1.1 随机森林算法基本原理
        4.1.2 随机森林算法训练
        4.1.3 随机森林算法测试
    4.2 民机起动系统故障样本数据挖掘
        4.2.1 起动故障信息获取
        4.2.2 起动系统随机森林故障诊断框架
        4.2.3 起动系统故障样本数据分析
    4.3 随机森林算法基线模型构建与回归分析
        4.3.1 随机森林训练样本的选择
        4.3.2 随机森林回归模型的构建
    4.4 起动系统故障诊断模型验证
        4.4.1 起动系统故障树的建立
        4.4.2 基于故障树分析法的1 号发动机故障诊断模型验证
        4.4.3 基于故障树分析法的2 号发动机故障诊断模型验证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民机发动机起动系统PHM软件模块设计与实现
    5.1 系统需求分析
    5.2 系统结构与功能
        5.2.1 系统主要流程
        5.2.2 系统主要模块与功能
    5.3 系统实现
        5.3.1 系统开发平台简介
        5.3.2 系统软件界面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
    6.2 研究展望分析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7)基于QAR数据的飞行品质评价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研究现状综述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4 论文的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5 论文结构安排
第二章 飞行品质评价的理论基础
    2.1 QAR简介
    2.2 飞行品质监控
        2.2.1 飞行品质监控简介
        2.2.2 飞行品质监控的数据处理
        2.2.3 飞行品质监控的内容和标准
        2.2.4 飞行品质监控的意义
    2.3 确定权重方法对比分析
    2.4 隶属函数的选择
    2.5 模糊评价的算法模型
    2.6 模糊综合评价基本原理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飞行品质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
    3.1 飞行品质评价的界定
        3.1.1 飞行品质
        3.1.2 飞行品质评价
    3.2 飞行品质评价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3 飞行品质影响因素分析
        3.3.1 速度因素
        3.3.2 加速度因素
        3.3.3 飞行姿态因素
        3.3.4 气象环境因素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QAR数据预处理与综合分析
    4.1 QAR数据的应用发展
    4.2 QAR数据译码
        4.2.2 QAR数据译码概述
        4.2.3 QAR计算初值的获取
        4.2.4 QAR工程值转换
        4.2.5 QAR工程参数存储
    4.3 QAR数据预处理
        4.3.1 数据误差分析
        4.3.2 QAR数据的拟合
    4.4 QAR数据综合分析
        4.4.1 速度相关QAR参数
        4.4.2 加速度相关QAR参数
        4.4.3 飞行姿态相关QAR参数
        4.4.4 气象环境相关QAR参数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QAR数据的飞行品质评价模型
    5.1 飞行品质评价方法对比分析
        5.1.1 超限事件评价法
        5.1.2 超限裕度评价法
        5.1.3 多参数融合评价法
        5.1.4 基于支持向量机评价
        5.1.5 基于BP神经网络评价
    5.2 基于QAR数据的飞行品质评价
    5.3 建立飞行品质评价指标体系
        5.3.1 飞行品质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5.3.2 QAR参数的选取及处理
        5.3.3 QAR关键参数聚类分析及约简
        5.3.4 确立飞行品质评价指标体系
    5.4 确立飞行品质评价指标权重
    5.5 基于QAR数据的A321机型进近阶段飞行品质评价实证分析
        5.5.1 数据准备与处理
        5.5.2 建立模糊综合评价集
        5.5.3 实证结果与分析
    5.6 模型评价与推广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致谢

(8)QAR译码技术研究与自动译码系统的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QAR译码技术
    1.1 原始代码记录格式
    1.2 参数类型及转换方式
2 自动译码系统设计
    2.1 自动译码系统设计思路
        1)自动读取和识别原始代码文件
        2)建立译码参数库
        3)工程值计算及储存
    2.2 建立译码参数库
        1)参数库文件信息摘要
        2)关信息行
        3)超级帧行
        4)参数信息
3 译码结果准确性验证
    1) TYPE 1:简单离散型
    2) TYPE2:多项式
4 结论

(9)QAR数据译码技术研究与自动译码系统的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注释表
第一章 绪论
    1.1 QAR数据
    1.2 国内外QAR译码技术现状
    1.3 本文研究意义
    1.4 本文研究内容
第二章 飞行数据记录系统
    2.1 飞行数据的记录
        2.1.1 飞行数据采集
        2.1.2 飞行数据记录系统组成
    2.2 ARINC系列规范
    2.3 航空数字总线——ARINC429
    2.4 ARINC记录格式
        2.4.1 ARINC573记录格式
        2.4.2 ARINC717记录格式
        2.4.3 ARINC747记录格式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QAR数据译码技术
    3.1 QAR数据译码概述
        3.1.1 QAR译码设备的硬件组成
        3.1.2 QAR数据译码的基本原理
    3.2 QAR计算初值的获取
        3.2.1 QAR原始数据储存方式
        3.2.2 获取计算初值
    3.3 工程值转换
        3.3.1 飞机信号源
        3.3.2 QAR工程值转换方式
    3.4 QAR译码软件
        3.4.1 建立译码参数库
        3.4.2 GRAF译码流程
        3.4.3 译码软件存在问题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QAR自动译码系统设计
    4.1 QAR自动译码系统框架设计
    4.2 建立译码参数库
        4.2.1 LFD文件的读取与储存
        4.2.2 LFD文件的读取与储存
    4.3 工程值转换方式及结果的准确性验证
        4.3.1 原始数值转换
        4.3.2 函数计算
    4.4 参数模板制定思路
    4.5 单/多文件译码设计思路
        4.5.1 WQAR数据包
        4.5.2 单个/多个文件译码设计思路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QAR自动译码系统的开发与测试
    5.1 开发工具介绍
    5.2 自动译码系统功能介绍
        5.2.1“单/多文件译码”选项
        5.2.2“机型设定”选项
        5.2.3“参数模板”选项
    5.3 自动译码系统测试
        5.3.1 单文件所有参数译码
        5.3.2 多文件发动机参数译码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
附录二
作者简介

(10)无人机飞行实验数据综合分析软件的设计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研究工作的背景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历史与现状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
    1.5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第二章 无人机故障检测及专家系统概述
    2.1 无人机故障诊断概况
        2.1.1 无人机故障特点
        2.1.2 无人机故障诊断发展概况
    2.2 故障检测与故障诊断
        2.2.1 相关术语介绍
        2.2.2 故障诊断方法
    2.3 专家系统介绍
        2.3.1 专家系统概述
        2.3.2 专家系统结构
        2.3.3 专家系统分类与特点
        2.3.4 专家系统开发方式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无人机飞行实验数据综合分析系统总体设计
    3.1 系统需求分析及总体目标
        3.1.1 系统需求分析
        3.1.2 系统设计目标
    3.2 系统方案分析
        3.2.1 飞行实验数据译码分析
        3.2.2 异常数据判读方案分析
    3.3 系统软件总体方案设计
        3.3.1 系统总体结构
        3.3.2 系统整体结构层次
        3.3.3 数据流向设计
    3.4 无人机飞行实验数据译码设计
        3.4.1 飞行数据帧结构分析
        3.4.2 飞行数据译码算法设计
        3.4.3 飞行数据译码研究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无人机飞行实验数据判读专家系统设计
    4.1 飞行数据判读内容
    4.2 数据判读专家系统知识库设计
        4.2.1 数据判读专家系统知识获取
        4.2.2 数据判读规则分析
        4.2.3 数据判读专家系统知识表示
        4.2.4 知识库表结构设计
        4.2.5 知识库的管理及组织
    4.3 数据判读专家系统推理机设计
        4.3.1 数据判读专家系统推理分析
        4.3.2 数据判读专家系统推理机工作原理
        4.3.3 数据判读专家系统推理控制策略
        4.3.4 飞行数据判读规则匹配算法设计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无人机飞行实验数据综合分析系统实现
    5.1 系统开发环境与工具
        5.1.1 选用语言
        5.1.2 CLIPS在数据判读专家系统中的应用
        5.1.3 在VS2005中启动CLIPS
    5.2 无人机飞行实验数据综合分析系统
    5.3 无人机飞行实验数据译码实现
    5.4 飞行数据判读专家系统实现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后续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四、飞行数据分析及译码(论文参考文献)

  • [1]等离子鞘套传输环境下自适应编码技术研究[D]. 张浩杰.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0(02)
  • [2]基于QAR数据的飞机襟缝翼收放故障诊断研究[D]. 张雄飞. 中国民航大学, 2020(01)
  • [3]地空宽带OFDM系统下的同步算法研究[D]. 陈立.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0(05)
  • [4]基于QAR数据的重着陆分析研究[D]. 龙海江.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2020(10)
  • [5]民用飞机重着陆预测及报文客户化研究[D]. 蔡坤烨.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0(07)
  • [6]民用飞机发动机起动系统健康监测与故障诊断方法研究[D]. 高鑫磊.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9(02)
  • [7]基于QAR数据的飞行品质评价模型研究[D]. 陈建军.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2017(06)
  • [8]QAR译码技术研究与自动译码系统的建立[J]. 曹惠玲,张浩,王立鑫. 航空维修与工程, 2016(05)
  • [9]QAR数据译码技术研究与自动译码系统的建立[D]. 张浩. 中国民航大学, 2016(03)
  • [10]无人机飞行实验数据综合分析软件的设计与开发[D]. 裴晓利. 电子科技大学, 2016(02)

标签:;  ;  ;  

飞行数据分析与解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