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南平师专学报2004年总目次(论文文献综述)
范丽琴[1](2021)在《明清福建地方诗歌总集研究》文中指出福建地方诗歌总集指收录整个福建或福建某地区两个及以上作家作品的合集,其编纂者不限于本土文人,还包括客寓文人。福建最早的地方诗歌总集是唐代黄滔所编的《泉山秀句集》三十卷,现存最早的则是明代徐编、费道用等补录的《闽南唐雅》十二卷,此后福建地方诗歌总集蓬勃发展,充分展现了福建文学的发展轨迹。从时间分布上看,福建地方诗歌总集的编纂自唐代发端,宋代勃兴,元代延绵不绝,至明清时期得到全面发展,出现明代中期和清代中期两座发展高峰,福建各府涌现出大量着名的地方诗歌总集,并在清代呈现出总结性的特点。从空间分布上看,明清福建地方诗歌总集的编纂主要集中在福州府、兴化府、泉州府,邵武府、建宁府次之,其他各府零星分布。在福建文学发展过程中,文人积极倡导诗派振兴风雅之旨,乡邦人文之盛与遗文散落的巨大反差,促使他们承前启后地进行征文考献,以备一郡之典。他们以“以人而存其诗”(选人)和“因诗而存其人”(选诗)的选录标准为主,对前人已刊刻或未付梓的总集、别集、诗话、笔记、方志、杂录等,甚至石刻藓壁、题画诗等多种文献载体进行全面搜集与整理,采用以人系诗、以体系诗、以主题系诗的编纂体例,编纂出诸如《闽海风雅》《全闽诗俊》《乾嘉全闽诗传》《闽诗录》《全闽明诗传》《国朝全闽诗录》《晋安风雅》《莆阳文献》《莆风清籁集》《清源文献》《螺阳文献》《丰州集稿》《昭阳扶雅》《建宁耆旧诗钞》《汀南廑存集》《柘浦诗钞》《建阳诗钞》《剑浦诗编》等一大批反映整个福建或某府某县诗歌发展状况的省级或府县级地方诗歌总集。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福建科举文化发展水平、福建地方文学家族的发展步伐相一致,明清福建地方诗歌总集的编纂能够比较突出地体现福建地方文学的发展状况,其中所包含的正文和序、跋、凡例、人物小传、评注等附件资料不仅具有梳理福建文学发展脉络、拓展福建诗人群体研究、拓展福建诗歌批评研究等重要的文学意义,而且具有辑佚与校勘功能,具有保存作者资料、保存历史事件史料和地方特色文化史料记载等重要的文献史料价值。
朱若男[2](2021)在《20世纪《陶庵梦忆》阐释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旨在通过全面梳理20世纪以来《陶庵梦忆》的研究阐释成果,在海量资料中筛选有价值的信息,从中总结出《陶庵梦忆》研究的阶段性特征,以及这种特征同时代思想文化背景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发现亮点,寻找不足,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使读者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陶庵梦忆》的研究历程及其深层内蕴,以期为《陶庵梦忆》更多价值的挖掘提供参考,同时为研究者认识和理解20世纪中国学术文化的演进历程提供具体而微的视角。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介绍20世纪初期至20世纪30年代《陶庵梦忆》的研究情况。此部分分为两个时间段,一为20世纪初期,“民族革命”的时代大潮使《梦忆》一书作为开启民智的材料出现;二为20世纪30年代左右,周作人寻找“现代精神”的起点,掀起了小品文的论争,《陶庵梦忆》中所蕴含的个性解放思想为学界所挖掘。第二个部分介绍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陶庵梦忆》的研究情况。此部分同样分为两个时间段,一为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梦忆》一书与时代主潮不相适应,阐释研究陷入低迷,但有数种文学史着作收录,文学地位得以确认;二为20世纪80年代,“新启蒙”“美学热”与“文化热”的时代浪潮,使人们将关注点对准《梦忆》中所体现的主题思想及艺术风格,同时,学界的研究视野开始拓展到艺术史的具体研究当中。第三个部分介绍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陶庵梦忆》的研究情况,消费文化的时代背景、侧重研究学问的学术趋势,以及“日常生活审美化”与“文化研究”的浪潮,使得这一阶段对《梦忆》的阐释整体呈现出“向广”“向深”的特点,小品散文方向的研究更加深化,学术视野也拓宽到晚明社会生活等其他领域。而结语部分,综合上述内容,总结20世纪以来《陶庵梦忆》研究阐释情况的规律和特点,发现学术史与思想文化史之间的紧密互动、学术视野逐渐打开以及学科边界逐渐消解的研究态势,并以《梦忆》为参照点,探寻“经典”的价值,以期为之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王念明[3](2019)在《《水心文集》(记、序)校注及其相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叶适是宋时期永嘉学派的集大成者,同时在文学上也颇有造诣,尤其是他的散文成就,历来备受称赞,而最能代表他的散文成就的文体中就有其记、序文。从叶适本人的创作实践看,他对记、序类文体也十分重视。但与叶适文学成就不相称的是,叶适的诗文到目前为止,学界仍没有一个利於深入与全面探讨的笺校整理本,中华书局《叶适集》也仅仅是初步的点校本。因此,本论文选取《水心文集》的56篇记体文、34篇序文予以校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叶适的全部现存记体文、序文做了相关论析。全文分为上、下编,上编为《水心文集》(记、序)部分的校注,并作其流传与校注说明;下编为叶适记、序文的相关研究。下编论析部分主要是从以下三个层面加以展开的。绪论部分首先是综述与叶适记、序文相关的已有成果的研究现状,其次是对本文的选题缘由以及必要的相关说明加以阐述。正文第一部分试图从永嘉地域文化的角度分析叶适记、序文创作的区域文化背景。永嘉偏僻的地理环境、政治和文化背景的多层因素,形成了当地刚强质用、求真务实、积极进取的地域文化传统以及“好文”的文学传统,从而造就了叶适的事功思想及“工文采”、“好词章”的文学观念,而其记序文在语言上体现穷巧极丽的风格。第二部分探讨分析叶适的记、序文中所蕴含的风靡多姿的思想与内容,尤其是亭台楼阁记中所含有的从事功到道学的寓於各类形象中的思想与内容的分类探析是本文的核心与重点所在。其次,本文也重点探析了叶适书序中所包含的丰富而辨证的文学思想。第三部分则重点探讨了叶适记、序文的艺术特色与成就。他们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结构之工;二是文辞之工;三是风格上能雄肆与纡徐文风於一体。可见出叶适追求义理与事功,文学上追求文道并重,德艺兼成,体现在其记、序文的创作上,往往议论风发、义理正中;在艺术上力求独立创新,结构严谨,语言工丽,既有纵横雄肆的风骨也有纡徐悠长的气韵。
徐媛[4](2018)在《汉语植物异名研究》文中提出汉语植物异名是和正名相对的一个概念。我们今天所说的植物“正名”,主要指的是该植物的众多名称中的现代科学通用名。在植物命名上,异名是指一个“可用来指此分类单元的植物学名”。汉语植物异名不仅包括历代文献中记载的同一植物的不同名称,还包括各地方言中的植物名。汉语植物异名产生的原因有很多,包括认知角度、语言因素以及民俗文化等。我国古代涉及植物词的文献典籍可谓浩如烟海,由于时代的局限和方言的隔膜,必然会出现同一植物有多种异名的情况,因此对植物异名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全文分为六大部分,拟以汉语植物正名为线索,研究植物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中的各种异名。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介绍了本文的选题的研究对象与方法;选题的文献综述与研究概况;选题的目的与研究意义三个方面。第二章论述汉语植物异名产生的原因,总结出植物异名产生的三大原因:一是认知角度不同;二是语言的发展与演变的结果;三是文化方面的影响。第三章从语言学的角度具体分析植物异名的构词方式,并分别探讨植物异名的单纯词和复合词的构词方式。第四章探究汉语植物异名的命名特征,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第一,分析比较汉语植物正名与异名命名特征;第二,比较历时角度和共时角度产生的异名特征;第三,比较南北植物异名特征。从这三方面的比较中,进一步提取汉语植物异名的命名特征。第五章论述汉语植物异名所包涵的文化意蕴。汉语植物异名也是文化发展的产物,体现了重要的文化特征。这种文化特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汉语植物异名很多包含了宗教和神话传说的内容:二是很多异名词打上了地域的烙印;三是凸显了动物为原型的植物异名中的文化蕴涵;四是体现了中国古代礼仪制度。第六章则是对汉语植物异名的个案进行具体深入的研究,本文选取了十二个植物名,对它们的异名进行全方面的梳理,深入分析植物异名的命名理据和构词方式。
刘晓蒙[5](2018)在《南朝石刻研究综述与文献整理》文中指出南朝石刻文献在中古史研究领域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作为文献学研究对象,对现存一定数量的南朝石刻进行系统全面的整理研究,也是文献学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拟从文献学研究角度入手,对南朝石刻的分类、着录方式、专题研究及其研究现状进行综合考察,并对南朝石刻文献进行整理。全文分为上下两编:上编是南朝石刻文献研究综述,主要介绍南朝石刻文献的分布、着录、相关专题研究以及南朝石刻文献研究的成果和不足。下编是南朝石刻文献整理,主要侧重于南朝石刻的着录出处、录文及建立索引系统。以便相关研究者按需查询。在整体思路上,本文首先搜集整理了南朝石刻的出土着录及研究情况,然後按照石刻的形制,把石刻的分类、着录书目以及相关研究的重要学者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使南朝石刻研究现状脉络清晰地呈现在眼前,从而更全面地认识南朝石刻文献的研究价值。目前看,学术界对南朝石刻文献给予了相应的重视,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南朝石刻文献的着录。关於南朝石刻的着录大都散见於古代金石学着作中,并不便於使用者搜集和查询南朝石刻的研究情况,近年来出版的石刻文献类着录专着对南朝部分石刻进行了有条理的收录整理,但多见於墓志或砖刻、造像记等相对单一的收录。二、南朝石刻文献专题研究。南朝石刻文献的研究范围比较广泛,涉及历史、文学、宗教、艺术等领域。在南朝石刻研究中,学者多采用个案考证的形式,也存在以史料的形式运用到相关研究中的情况。本论文的创新之处有如下几个方面:第一、建立南朝石刻文献研究体系。全面搜集南朝石刻文献资料,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性多角度考察研究,力求填补研究的缺漏。第二、在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的结合下,对南朝石刻文献进行索引化研究。第三、从文学、历史、宗教等角度对南朝石刻文献进行全方位多元化研究,为相关问题及相关领域研究提供资料。第四、利用统计学方法,对南朝石刻资料按照出土地和类别进行统计分析,推进统计学在石刻文献学的利用。
张明明[6](2017)在《琉球汉籍与中琉文学交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琉球王国自明代被纳入中华封贡体系,与中国维持了近五百年的宗藩外交关系,琉球又是“汉字文化圈”的成员国之一,与朝鲜、越南等国一样有着悠久的汉文学史。本文将以琉球汉籍为主要依据,对琉球汉文学及中琉文学交流活动加以研讨。广义的琉球汉籍包括琉球刊刻的中国传统文献,比如琉球刻本《大学章句》、《论语集注》、《千字文》、《六谕衍义》等,还包括琉球人的汉文着述,如《球阳》、《中山世鉴》、《蓑翁片言》、《中山诗文集》等。本文以后者为主要研究对象,尤其以文学文献为核心,旨在考察琉球汉文学在中琉宗藩外交过程中的发展、流变之轨迹。另有一部分琉球汉文学作品收录于清人所辑书籍之中,也一并加以探讨,以呈现中琉文学交流之全貌。绪论部分对本课题相关的先行研究予以梳理和述评,认为琉球汉文学研究目前在中日两国都比较边缘化,没有得到学界的足够重视。琉球汉文学是沟通中琉宗藩外交的桥梁,是中琉文学交流的重要成果,在琉球文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全面的系统的认识与梳理。具体到方法上,中琉文学交流研究应该适当运用跨学科研究,这是本文所努力尝试的方向。另外,近年来域外汉籍研究的蓬勃发展也为本文提供了理论和方法上的多重借鉴。第一章运用文献学及文化学研究方法,从汉文献与汉文化两个方面对中琉文学交流的背景展开讨论。琉球汉籍既是本文的研究对象,也是主要的研究线索和文献依据。中琉文学交流包括中方和琉方两方面,有的学者侧重于利用中国涉琉文献对中琉文学交流活动展开研究,而本文则主要以琉球人所着汉籍,尤其是文学类汉籍为依据,目的是在研究中琉文学交流的同时,系统梳理和还原琉球汉文学创作与历史,并借此以凸显琉球汉文学在整个琉球文学史上的价值意义。琉球的汉文化主要集中于儒家文化和宗教文化。明清时期儒家文化在“怀柔远人”与“向慕华风”的中琉宗藩外交环境下悄然滋长,由形制到内核、由程式到生活;由教育及官制,由官方至民间,呈现出无往不利的势头,在清朝中期达到鼎盛。宗教文化中最为显着的当属发源于闽,共同信奉于琉闽地区的“天妃”信仰,天妃信仰反映了琉闽之间的文化互动以及中琉封贡过程中的宗教仪轨,见证了五百余年中琉“海上丝绸之路”的光辉历程,系琉球汉文化的一个重要环节。作为背景的琉球儒学与天妃信仰在琉球汉籍中有广泛地反映,对中琉文学交流也起到了根本性的影响作用。第二章主要从文学内部讨论琉球文人的汉文学创作以及与中国文人的文学交流情况。首先以琉球文人程顺则《中山诗文集》为例,通过康熙年间汪楫、林麟焻一行册封琉球时与琉球君臣的诗文唱和,考察琉球王室与首里府贵族阶层的汉文学创作。其次,以“家族文学研究”的视角,揭示琉球家族文学及其文学家族之状况。明太祖时赐琉球国“闽人三十六姓”,他们的后裔常居久米村或称“唐荣”,担任涉华事务的相关官职,闽人三十六姓及其后裔将久米村打造成了琉球的华人聚居地。久米村士大夫因其家学渊源而成为琉球汉文学的主力,到清朝中后期更是独占鳌头,坐上琉球汉文文坛的第一把交椅,远非琉球其他地区文人所能及。久米村人以其独特的家学背景而得以形成文学家族。本章主要以久米村蔡氏家族为例,分析琉球汉文创作的特点。蔡氏家族成员蔡大鼎是第二尚氏王朝后期最为高产的琉球汉文学家,其个人诗文集共计八部,在琉球汉文学史上首屈一指。蔡大鼎的诗文创作不仅是中琉文学交流的一个典型范例,也为晚清社会生活史提供了诸多珍贵的文献材料。第三章以外交史视角对中琉文学交流及琉球汉文学作品加以讨论。中琉之间的官方文学交流主要是以“诗赋外交”形式得以呈现的,包括互遣使节与官生留学两种途径。本章以徐葆光《中山赠送诗文》为例,通过徐葆光康熙五十八年(1719)的琉球册封之行及相应诗文唱和,再现中琉文学交流的盛况。又以国子监琉球官学教习潘相、孙衣言、徐干等人的相关记录为依据,还原琉球官生的在华交游与文学创作等活动。中琉文学交流在民间层面也一样如火如荼,琉球官话是中琉民间文化交流的典型载体,《白姓》与《广应官话》等琉球官话作为一般性的语文学习用书,是普通琉球人学习汉语及汉文学的入门读物,而《条款官话》则因其独特的政治隐喻呈现出与普通琉球官话相异的特征,故而单独对其展开深入地探讨。琉僧的诗文水平普遍较高,是琉球汉文学史上的典范。僧侣文学堪称琉球汉文学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可以视作中琉官方“诗赋外交”的一种“变体”或补充。第四章从地域文学的角度探讨琉闽之间的文人交游与创作。明清时期共有七位闽籍册封琉球使,他们对中琉文学交流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其中又以林麟焻、齐鲲等人为代表。此外,琉球汉籍序跋大部分亦由闽人所作,这些闽人序跋对琉球汉文学的研究极有裨益,由于琉球人自身文学批评方面的文章甚少,闽人序跋从很大程度上来说填补了琉球汉文学批评史的空白,值得特别关注。从康熙二十年(1681)任尹所作《寒窗纪事序》到光绪九年(1883)叶秉枢《北燕游草序》整整两百年时间内,琉闽之间的文人交流未曾间断,闽人序跋完整再现了汉文学创作风貌以及中琉文学交流之盛,可谓益在当时,功在千秋。最后一章从学术史角度为全文作一总结,对琉球汉文学的价值意义予以重新审视与评估。针对琉球学以及琉球汉文学研究的边缘化现象,本文认为其既有客观性的原因,也有一定程度上被学界忽略的人为因素。因此,笔者呼吁中日琉球学界加强对琉球汉文学的还原与重构,一方面应着力于构建琉球汉文学研究自身的话语体系和学术环境,一方面应该在基础文献整理等方面注重普及推广工作,使得琉球汉文献与汉文学得到更广泛的接受和理解。中琉邦交五百年的漫长岁月里,文学交流是其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有清一代,以琉球汉籍为载体的中琉文学交流在康熙至光绪的两百余年左右的时间内渐成燎原之势,相对于日本、朝鲜等已经有着上千年汉文化底蕴的国家来说堪称神速之奇迹,琉球汉籍生动地再现了中琉历史上的文化交流场景,而琉球汉文学则是两国人民的共同文化遗产。此外,中琉文学交流中所体现的求同存异的交往之道对当下国际形势亦可以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这或许也是域外汉籍研究的现实意义和根本旨归。
于莉莉[7](2017)在《石仓烟景自风骚 ——曹学佺後期家居文学活动考论》文中研究说明曹学佺,字能始,福建侯官(今福州)人,生於万历二年(1574)闰十二月十五日(1575年1月26日),万历二十三年(1595)进士,唐王时期官至尚书、加太子太保。隆武二年,即顺治三年(1646),清兵入福州,学佺投缳尽节,卒年七十三。曹学佺为晚明最重要的诗人和着作家之一,所着《石仓全集》百余卷,加上其他着述,超过两千卷。曹学佺生平,以万历四十一年(1613)迁居石仓园为界,分为前後两期。北京大学孙文秀博士研究曹学佺金陵诗社,属前期;本文研究曹学佺後期文学。前期以游宦为主,後期以家居着述为主,就文学总成绩而言,後期超过前期。曹学佺以为释道有藏,儒独无,後期专注儒藏的建构,完成或部分完成《五经困学》《石仓十二代诗选》《天下名胜志》《石仓历代文选》《史汉重编》等着作。曹学佺在闽中组织石仓等诗社,四方诗人慕名而来,以至钱谦益言入闽文士必得访曹能始。本文考得曹学佺父曹汲渠卒於万历四十一年,此年学佺与弟学修分家,迁往石仓园,旧居西园归弟。学佺粤西罹祸非如诸书所言因着《野史纪略》,实为撰《野史纪略序》。《明史》载学佺卒年七十四,误,应为七十三。日本内阁文库藏本《石仓全集》是本文研究最重要的依据,中国所藏曹学佺诗文集,去其重复,仅及内阁本三分之二。内阁本编排错乱,本文逐一考其作年,为论述奠定基础。考得《石仓十二代诗选》为崇祯中後期递刻本,国家图书馆着録崇祯四年,误。《前八家诗选·曹能始诗》虽编选於崇祯,然尚未刻而编者夏云鼎已逝,经清康熙间季正爵增补後刊刻,台湾“故宫博物院”着録明刊,误。考石仓园两次易主,康熙四年(1665),林崇孚将园归还故主,故主则为学佺三子曹孟济,均为他书所未发。学佺与锺谭交往二三十年,欣赏其“清新”之诗,虽不赞成其文学主张,但也不加挞伐,足见其胸襟。论者多认为蔡复一为竟陵派,本文为学佺同年蔡复一辨诬,以为蔡与锺关系不如与曹深,推翻钱谦益等强加於蔡氏的不实之词。《明史》言万历中年闽中重振风雅为学佺首倡,非是。学佺与闽中诗人关系密切,但诗自成一体,人称“能始”体,追随者称“曹派”。学佺不满闽中社友出手便是七律,以为五古最难,也最宜性情。学佺五言律情至清旷,神韵天然,深得王士禛赏爱,士禛以为万历中至崇祯无诗,惟能始有诗。评曹学佺诗者往往囿於闽中一隅,在固守藩篱与否兜圈子,站在晚明中国诗坛的高度审视曹诗,曹学佺无疑是万历中至崇祯最重要的诗人之一。曹学佺身在江湖,心系时政,其海防文是重要的经世济事之文。曹学佺善游山水,其游记“以意格胜”,令人产生凭虚御风之想,为游记一大家,在美学方面有很高价值。曹学佺还是晚明四大寿文作家之一,他与大多数寿主有很深情谊,故将寿主的生平写得历历可指;寿文有时还结合时政,不落俗套。曹学佺古文之文法,最讲短法,与时人异趣,远追韩柳。
张帆[8](2016)在《《<清史稿·艺文志>补编》着录笔记小说集解》文中认为《<清史稿·艺文志>补编》为近人武作成独力完成之作,对《清史稿·艺文志》进行了大量增补,共增补四部书一万零四百三十八种,其中子部小说类包括笔记、章回演义、弹词三属,共二百五十七部,而笔记小说之属包括《梦园丛说》、《奁史》、《瓮牖馀谈》、《遁窟谰言》等五十二部,多为反映社会现实的传奇、志怪及佚事杂俎等。据目前资料看来,这五十二部小说除《聊斋志异》得到充分研究之外,馀皆鲜有提及。《聊斋志异》是清代文学成就最高的文言短篇小说集,影响极为深远,大批作者争相追随仿作,事实上,这五十二部小说中,即有不少是《聊斋志异》的仿作。这些书中亦不乏诸如《瓮牖馀谈》《重订西青散记》《谐铎》《京尘杂录》《耳食录》《梦厂杂着》《兰苕馆外史》等优秀之作,遗憾的是,长期以来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此外,由于资料的缺乏,关于这五十二部文言小说尚有不少存疑之处,比如《琐蛣杂记》与《六合内外琐言》的关系尚未明确等。因此,对于这52部小说进行全面而系统的考察很有必要。本文以上述五十二部作品为单位,以《<清史稿·艺文志>》着录顺序为次序,力求全面系统收集作家生平行迹、作品成书过程、历代官私书目以及历代文献中相关的着录、序跋、版本考订、作品内容等资料。每部作品资料后附按语,对所收材料进行校勘比误,并对作者生平行迹、主要着作及其版本、作品内容、版本流传等作简要述评,以表达整理者对作品的初步认识,为研究者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宇文晓健[9](2016)在《两晋物质赏赐研究》文中指出物质赏赐是古代王朝进行政治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它在维持统治秩序,传递国家意志,换取臣民忠诚的过程中至关重要。在政治局势、经济财政状况极度不稳定的两晋,这一时期发生的物质赏赐具有独特的意义。赏赐的主体是皇帝,在运作上包括皇帝个人意志的决策以及其他官员与职能机构的参与。物质赏赐在整体分布上表现为西晋尤其是晋武帝时期,赏赐的的频率与规模较大,东晋较少。两晋财政情况演变及货币政策,影响了赏赐的主要内容及变化。物质赏赐的内容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社会一般财富,如钱币、绢布、谷物、不动产,这类物质赏赐与社会经济有关。另一部分包括鼓吹、舆服、几杖、刀剑、珍宝等物质,他们是不可转让的象征物,其实际功用背后承载着政治意义。通过对两晋历史上数次重大事件中赏赐的分析,具体讨论赏赐在国家危机管理中的作用效果,同时对不同政治事件中赏赐发放的差异进行比较,进而分析赏赐发生的政治特点以及政治经济原因。这一层面的研究,可以为我们揭示物质赏赐在国家危机管理中扮演的角色以及赏赐在战后安排中的意义。在平吴战后,赏赐主要是为了给予立功者报酬;八王之乱中的赏赐,主要功能体现为答谢支持者;荆扬之乱中的赏赐,主要是为了实现地方的稳定;王敦之乱中的赏赐主要是为了平衡各方力量;苏峻之乱后的赏赐主要体现了笼络南人的目的。赏赐是国家日常行政的一部分,赏赐手段在不同情境下使用有一定的模式及特点。古代国家对臣民的生存有较多干预,赏赐是治理国家的重要手段。赏赐手段的使用有国家特定的目的,会对社会产生积极作用,也会产生消极作用。分析两晋社会环境下,赏赐财物在中央和地方的分配,以及受赐者对赏赐财物的使用,可以让我们从这一层面更清楚地了解赏赐产生的社会反应及具体效果。赏赐的发生受制于当时的政治经济条件,也积极参与着对政治秩序的维护和构建。通过观察赏赐物质的流转,可以窥见古代王朝在政治、经济、社会层面的运转情况。
王赟馨[10](2012)在《唐代游艺与诗歌》文中研究指明诗歌发展至唐代,达到了一个鼎盛时期。在这个中国历史上大繁荣、大发展、大融合的强盛时代,经济、政治、文化空前发达,多民族的融合为文化的交流与传承添加了一抹异彩,坚实的经济基础,开放的政治环境,浑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社会生活,也使唐代的文学成就达到了一个高峰。有唐一代,诗歌成为诗人抒情、言志的最常用和最直接的文学形式,卷帙浩繁,气势磅礴,绚烂多姿,作品风格多样,作者身份多元,反映了唐代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展现了时代精神。唐代诗歌题材丰富,诸如边塞诗、山水诗、田园诗、咏史诗、咏物诗、应制诗、讽喻诗、悼亡诗、送别诗、闺怨诗等,不胜枚举,古今中外研究者不计其数,涉及内容广泛,研究深入透彻。游艺活动在古代人的社会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人们通过游艺活动强健体魄,愉悦心情,陶冶情操,而唐代政治强大,经济繁盛,文化先进,物质生活丰富,这就促使唐人产生追求更丰富的精神生活的欲望,游艺活动恰恰满足了他们这一需要。在游艺活动的过程中,人们用诗歌记录场面和过程,或摹景状物,或抒情言志,自成一类,虽然不若其他题材诗歌数量众多,却也相当可观,有待于深入的整理和研究。而唐代游艺诗不仅能展现唐代游艺活动的风貌,更为我国古代游艺活动状态和文化的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料,有丰富的史料价值。本文以《全唐诗》为研究文本,整理并研究涉及游艺活动描写的篇章,对唐人游艺活动的诸多方面进行深入的探讨与呈现。其中包括专门描写游艺活动和诗句中提及游艺活动的诗歌,整理为运动竞技、休闲娱乐、岁时节令游艺活动与诗歌三个部分进行梳理研究,分析其艺术特色,力图通过对游艺活动及其诗歌的整理与研究,展现唐代的一些社会生活风貌和民族习性,以及文化的交流与融合。绪论之外,分为五章对研究主题进行论述:唐代经济繁荣,国势强盛,民族大融合使其政治空前开明,思想也较之其他朝代更加自由,受少数民族开放的风气和勇武之风的影响,唐代人们的竞争意识较之其他各代更加强烈。自唐代统治者就具有强烈的竞争意识,正是这种意识使唐人更加充满了热情豪放、积极进取的拼搏精神。唐人将这种竞争精神带入了娱乐意味较浓的游艺活动中,不仅成为消遣娱乐方式,更是成为了统治者选拔人才的手段。第一章整理分析运动竞技游艺诗:分射猎、球戏、角抵三大类,内含五小项,共计百八十余首。人们茶余饭后,闲暇休憩时,常通过各种游艺活动聊以自娱,活动形式多样,如棋之安静闲雅,充满智慧,如博之投机取巧,一赌输赢,如绳技戴竿之惊险刺激,夺人心魄,又有无忧无虑充满童真童趣的小儿之戏,驯化以表演的动物之戏,宴飨集会之投壶、藏钩、射覆,家禽牲畜斗戏如斗鸡走狗。文人雅士或参与,或观赏,间或评价数语,或用笔墨描绘渲染一番,也因此,在诗歌大行其道的唐代产生了许多诸如此类游艺活动的诗作,从中也可窥见活动的盛况。第二章整理分析休闲娱乐游艺诗:分弈棋、博戏、乐舞、筵席宴飨、斗鸡、技巧、小儿戏七大类,内含二十二小项,共计近七百首。我国节俗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蕴含厚重的文化积累,逐渐形成独特的岁时节令文化,顺应形成了各自不同的风俗习惯,游艺活动正是诸多民俗形式的一种。岁时节令的游艺活动形式多样,如上元观灯,寒食清明蹴鞠、秋千、斗鸡,端午龙舟竞渡,重阳登高等,表示庆祝、纪念、祭祀、祈福等美好的心愿和寄托,同时亲人相聚,朋友相约,增进情感,放松身体,调整心情。第三章整理分析岁时节令游艺诗:分上元观灯拔河、寒食秋千、端午竞渡、重阳登高四种,共计二百余首。唐代游艺活动的蓬勃发展,游艺诗虽不比田园诗、山水诗、边塞诗等自成一类,却也融入各种题材的诗歌中,独树一帜,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和独特的审美意识。第四章分析唐代游艺诗的艺术特色和审美意识:唐诗中专题描写游艺的诗较少,其描述大多依附与穿插于其他内容;以典故入诗;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多种修辞方法;场面表现生动鲜活,写人状物形神兼备。其游艺形式以身体活动为主,则诗歌描写多呈现刚健雄浑和柔和绮丽之美;以脑力活动为主,则往往表现出闲雅宁静,淡泊超脱之美;当诗人通过游艺活动抒写送别、思念、不遇等心情郁结时,其作品则呈现出沉郁悲凉之美。唐代盛世繁华带给人们安逸的生活,唐人好玩乐,享受游艺活动带来的身体的快感和心灵的愉悦,创作于期间的游艺诗表情达意,言志抒怀,展开了一幅幅生动的唐人休闲游艺画面,多角度呈现了唐代游艺文化属性,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唐代的社会生活状态和民族习性。第五章分析唐代游艺诗所见游艺文化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关照:从游艺诗创作中可以看出,唐代游艺文化具备娱乐性、竞争性、民俗性、开放性和创新性的内涵意蕴,从中也可看出唐代社会上行下效、文人尚武、女性参与、僧道交往和对外交流等方面的社会特点。
二、南平师专学报2004年总目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南平师专学报2004年总目次(论文提纲范文)
(1)明清福建地方诗歌总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概念界定与研究目的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明清福建地方诗歌总集的文献考察 |
第一节 考察缘由 |
一、作家别集文献保存较少 |
二、福建地方诗歌总集文献丰富 |
第二节 现存文献的馆藏及版本考察 |
一、现存文献的馆藏情况 |
二、现存文献的版本情况 |
第三节 已佚文献的着录考察 |
一、已佚文献着录书目种类 |
二、已佚文献的着录特点 |
第四节 文献考察结果分析 |
一、明清福建地方诗歌总集的发展特点 |
二、原因分析 |
第二章 明代福建各府地方诗歌总集的编纂发展历史 |
第一节 福州府的省级、府县级地方诗歌总集的编纂 |
一、省级地方诗歌总集的编纂 |
二、府县级地方诗歌总集的编纂 |
第二节 兴化府地方诗歌总集的编纂 |
一、明郑岳《莆阳文献》 |
二、明昌应时《郊居诗抄》 |
三、其他诗歌总集 |
第三节 泉州府地方诗歌总集的编纂 |
一、明何炯《清源文献》 |
二、明朱炳如等《温陵留墨》 |
三、其他诗歌总集 |
第四节 其他府地方诗歌总集的零星编纂 |
一、建宁府:《建宁诗选》《潭阳文献》《潭阳文献录》 |
二、邵武府:《樵川二家诗》 |
三、汀州府:《杭川风雅集》《临汀集》 |
第三章 清代福建各府地方诗歌总集的编纂发展历史 |
第一节 省级地方诗歌总集编纂的勃兴 |
一、清代前期(清初至雍正) |
二、清代中期(乾嘉) |
三、清代后期(道光后至清末) |
第二节 泉州府地方诗歌总集编纂的繁荣 |
一、清陈澍《螺阳文献》 |
二、清柯辂《清源文献纂续合编》 |
三、清周学曾等《温陵赋钞》 |
四、清陈国仕《丰州集稿》 |
五、其他诗歌总集 |
第三节 兴化府地方诗歌总集编纂的兴盛 |
一、清郑王臣《莆风清籁集》 |
二、清涂庆澜《国朝莆阳诗辑》 |
三、其他诗歌总集 |
第四节 邵武府地方诗歌总集编纂的异军突起 |
一、清朱霞《樵川二家诗》 |
二、清周揆源《昭阳扶雅》 |
三、其他诗歌总集 |
第五节 其他各府编纂的零星出现 |
一、清江远涵《建阳诗钞》 |
二、清杨澜等《汀南廑存集》 |
三、清高镛《剑浦诗编》 |
四、清何澄《台湾杂咏合刻》 |
五、其他诗歌总集 |
第四章 明清福建地方诗歌总集的编纂因素研究 |
第一节 编纂者 |
一、官吏、乡绅 |
二、学者、诗人 |
三、藏书家、刻书家 |
第二节 编纂缘由 |
一、倡导诗派振兴风雅之旨 |
二、乡邦人文之盛与遗文散落的巨大反差 |
三、征文考献,以备一郡之典 |
四、“接迹前人,流示后昆” |
第三节 选录标准 |
一、“以人而存其诗”的选人标准 |
二、“因诗而存其人”的选诗标准 |
第四节 编纂材料来源 |
一、前人所编的诗歌总集 |
二、先贤诸家遗文 |
三、石刻藓壁、题画诗、稀见方志等 |
第五节 编纂体例 |
一、正文编排 |
二、附件编排 |
第五章 明清福建地方诗歌总集的文学意义 |
第一节 梳理福建文学发展脉络 |
一、编纂理论概括文学发展脉络 |
二、编纂实践体现诗歌发展脉络 |
第二节 拓展了福建诗人群体研究 |
一、拓展了结社诗人群体研究 |
二、拓展了家族诗人群体研究 |
第三节 拓展了福建诗歌批评研究 |
一、诗歌总集编纂者自撰诗话文献 |
二、人物小传辑评中富含诗歌批评文献 |
三、诗歌评注中富含诗歌批评观点 |
第六章 明清福建地方诗歌总集的文献价值 |
第一节 保存诗歌文献 |
一、仅存之作 |
二、集外之作 |
三、集内之作 |
第二节 保存作者资料 |
一、人物传记 |
二、人物辑评 |
三、诗话中的作者资料 |
第三节 其他史料记载 |
一、历史事件史料 |
二、地方特色文化史料 |
三、其他文化史料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1 |
附录2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2)20世纪《陶庵梦忆》阐释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价值 |
一、《陶庵梦忆》的“现代发现” |
(一)20 世纪初期《陶庵梦忆》的“现代发现” |
1.民族革命语境中的“晚明”文献整理热潮 |
2.《陶庵梦忆》的刊刻:开启民智 |
(二)30 年代左右:“个性解放”的挖掘与传播范围的扩大 |
1.寻找“现代精神”的起点 |
2. “趣味”的共鸣:“性灵”与“闲适”背后的个性解放观念 |
3.选本、杂志与教材中的《陶庵梦忆》 |
二、走进“新启蒙”与“文化热”语境的《陶庵梦忆》 |
(一)50-70 年代:研究的消隐与文学史上的“初显现” |
1.“名士情调”的消隐 |
2.文学史叙事中的《陶庵梦忆》 |
(二)“新启蒙”与“文化热”:80 年代的《陶庵梦忆》阐释 |
1.“新启蒙”“美学热”与“文化热” |
2.《陶庵梦忆》主题及艺术的多元阐释 |
(三)艺术史视野中的《陶庵梦忆》 |
三、消费文化时代的《陶庵梦忆》研究 |
(一)消费文化时代的学术转型 |
(二)《陶庵梦忆》艺术探赜 |
1.主题思想的挖掘 |
2.艺术风格的探讨 |
3.审美意蕴的新意 |
(三)《陶庵梦忆》之“生活世界”的还原 |
1.戏剧观赏 |
2.品茶制茶 |
3.兴建园林 |
4.民间风俗 |
5.都市风情 |
结语 |
1.学术史与思想文化史的互动 |
2.学术视野的打开与学科边界的消解 |
3.“经典”价值的再认识 |
参考文献 |
后记 |
(3)《水心文集》(记、序)校注及其相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上编《水心文集》(记、序)校注 |
一、《水心文集》(记、序)校注说明 |
(一)关於《水心文集》的流传与整理 |
(二)关於《水心文集》(记、序)的校注说明 |
二、《水心文集》(记、序)校注 |
白石净慧院经藏记 |
江陵府修城记 |
汉阳军新修学记 |
觉斋记 |
烟霏楼记 |
李氏中洲记 |
司马温公祠堂记 |
六安县新学记 |
绩溪县新开塘记 |
乐清县学三贤祠堂记 |
醉乐亭记 |
金坛县重建学记 |
沈氏萱竹堂记 |
石洞书院记 |
时斋记 |
温州开元寺千佛阁记 |
宿觉庵记 |
龟山杨先生祠堂记 |
平阳县代纳坊场钱记 |
瑞安县重建廰事记 |
敬亭後记 |
留耕堂记 |
上蔡先生祠堂记 |
同安县学朱先生祠堂记 |
晋元帝庙记 |
瑞安县重修县学记 |
利涉桥记 |
台州重建中津桥记 |
北村记 |
信州敎授廰记 |
平江县王文正公祠堂记 |
叶岭书房记 |
风雩堂记 |
温州新修学记 |
漳浦县圣祖殿记 |
绍兴府新置二庄记 |
东嘉开河记 |
郭氏种德庵记 |
信州重修学记 |
长溪修学记 |
温州社稷记 |
季子庙记 |
宋吏部侍郎邹公墓亭记 |
永嘉县社稷记 |
南安军三先生祠堂记 |
台州州学三老先生祠堂记 |
寳婺观记 |
宜兴县修学记 |
潼川府修城记 |
连州开楞伽峡记 |
茶陵军减苗置寨记 |
栎斋藏书记 |
湖州胜赏楼记 |
送刘茂实序 |
石庵藏书目序 |
东溪先生集序 |
沈子寿文集序 |
阴阳精义序 |
粹裘集序 |
龙川集序 |
纪年备遗序 |
丁少詹文集序 |
巽岩集序 |
平阳会书序 |
黄子耕文集序 |
周会卿诗序 |
观潮阁诗序 |
谢景思集序 |
覆瓿集序 |
徐斯远文集序 |
松庐集序 |
黄文叔诗说序 |
归愚翁文集序 |
送戴许蔡仍王汶序 |
送林子柄序 |
周南仲文集後序 |
黄文叔周礼序 |
王木叔诗序 |
徐德操春秋解序 |
法明寺敎藏序 |
宗记序 |
胡尚书奏议序 |
观文殿学士知枢密院事陈公文集序 |
罗袁州文集序 |
送卢日新序 |
播芳集序 |
与平阳林升卿谋葬父序 |
下编 《水心文集》(记、序)相关问题研究 |
绪论 |
一、研究现状 |
(一)关於叶适其人其学的相关研究概述 |
(二)关於叶适记、序文的相关研究 |
二、选题缘由及相关说明 |
第一章 叶适记、序文创作的区域文化背景 |
第一节 叶适的生平与思想 |
一、叶适生平 |
二、思想文化背景 |
第二节 叶适记、序文创作与永嘉区域文化 |
一、永嘉地区的人文传统 |
二、永嘉地区的文学传统 |
第三节 记、序文的发展流变与文体界定 |
一、记体文的发展流变 |
二、记的文体界定 |
三、序的文体界定和发展流变 |
第二章 叶适记、序文的思想与内容特点 |
第一节 叶适记体文思想与内容特点 |
一、亭台楼阁记:叶适道德、道学体系的缩影 |
(一)求导求学,生死以之的士人价值观 |
(二)瞻仰先贤名士,宣扬圣贤之德 |
(三)摹绘官吏形象,寓其仁简爱民事不弛废的政治理念 |
(四)求乎事功的的道统精神 |
(五)抑异退夷而不“强为攘斥”的佛学理性态度 |
二、学记、藏书记:叶适为学、劝学体系的缩影 |
(一)叶适学记、藏书记的渊源 |
(二)叶适学记、藏书记的思想与内容特点 |
第二节 叶适序文思想与内容特点 |
一、书序:叶适文学思想之渊薮 |
二、赠序:殷殷送别与劝谏之载体 |
第三章 叶适记、序文的艺术特色 |
一、结构之工 |
二、文辞之工 |
三、兼雄肆与纡徐文风於一体 |
(一)叶适记、序文对苏轼雄肆文风的承继 |
(二)叶适记体文、序文对欧阳修纡徐文风的承继 |
(三)“自家物色”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叶适序文1佚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4)汉语植物异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研究对象与方法 |
一、本选题的研究对象 |
二、研究材料与方法 |
第二节 选题的文献综述与研究概况 |
一、经训 |
二、农书 |
三、医药 |
四、植物学专着 |
五、小说杂记 |
六、异名研究专着 |
七、期刊论文 |
第三节 选题的目的与研究意义 |
一、了解中外文化,展示中国文化自信 |
二、了解中国人的认知、思维特点 |
三、透视植物的地域性特征 |
四、丰富语言学宝库 |
五、帮助理解与赏析文学作品 |
六、深化植物学、中医药学研究 |
第二章 汉语植物异名产生的原因 |
第一节 认知角度不同 |
一、以形态命名 |
二、以颜色命名 |
三、以味道命名 |
四、以功能命名 |
五、以时令命名 |
第二节 语言因素引起的变化 |
一、语音的演变 |
二、词汇的发展 |
三、语义的影响 |
四、修辞的影响 |
第三节 文化方面的影响 |
一、方言的差异 |
二、古今和地域差异 |
三、少数民族语言和外来词的影响 |
四、雅俗差异 |
第三章 汉语植物异名的构词方式 |
第一节 汉语植物异名词单纯词构词方式 |
一、单音节单纯词 |
二、多音节单纯词 |
第二节 汉语植物异名合成词的构词方式 |
一、复合式合成词 |
二、附加式合成词 |
第四章 汉语植物异名的命名特征 |
第一节 汉语植物正名与异名命名特征比较 |
第二节 历时角度和共时角度产生的异名特征比较 |
第三节 南北植物异名特征比较 |
第五章 汉语植物异名所包涵的文化意蕴 |
第一节 宗教与神话传说 |
一、宗教 |
二、神话传说 |
第二节 以动物为原型的植物异名的文化蕴涵 |
一、以动物名表特定含义 |
二、展示汉民族图腾崇拜 |
第三节 汉语植物异名与民俗 |
一、汉语植物异名与中国古代礼仪制度 |
二、汉语植物异名与中国传统节日 |
第六章 汉语植物异名的个案研究 |
第一节 荸荠 |
一、古代文献中记载的荸荠名称 |
二、现代汉语方言中的常见异名 |
三、荸荠各异名的词形分类 |
四、荸荠各异名在地图上的分布 |
第二节 菱 |
一、关于名称“菱” |
二、关于名称“芰” |
三、“芰”与“菱”的关系 |
四、与“菱”相关的其他异名 |
第三节 菰 |
一、菰之疏解 |
二、表谷类菰之异名 |
三、表菜类菰之异名 |
四、菰表蔬类异名的词形分类 |
五、菰表蔬类异名在地图上的分布 |
第四节 韭菜 |
一、“韭”的名称溯源 |
二、历代文献中关于韭菜的记载 |
三、现代汉语方言中的异名 |
四、韭菜异名的命名理据分类 |
第五节 荠菜 |
一、“荠”名称溯源 |
二、“荠”的异名 |
三、荠菜异名的构词方式归纳 |
四、荠菜异名的命名理据 |
第六节 萝卜 |
一、历时的名称 |
二、共时的名称 |
三、萝卜异名的词形分类 |
四、“萝卜”的异名在地图中的分布 |
第七节 芋头 |
一、历时的名称 |
二、共时的名称 |
三、“芋头”方言异名的词形分类 |
四、“芋头”方言异名在地图上的分布 |
第八节 山药 |
一、“薯蓣” |
二、“山药”之名的兴盛 |
三、山药的其他异名 |
四、“山药”异名的词形分类 |
五、“山药”异名在地图中的分布 |
第九节 芫荽 |
一、历时的名称 |
二、共时的名称 |
三、“芫荽”异名的特征与规律 |
第十节 向日葵 |
一、以“菊”为通名的异名 |
二、以“葵”为通名的异名 |
三、以“花”、“莲”为通名的异名 |
四、向日葵的其他异名 |
五、向日葵异名的词形分类 |
六、向日葵名称中所包含的文化意蕴 |
第十一节 玉米 |
一、玉米传入我国的时间与路径 |
二、玉米异名的梳理及词形分类 |
三、玉米异名的语言学分析 |
四、玉米异名命名的主要方式 |
第十二节 结球甘蓝 |
一、结球甘蓝在传播过程中产生的异名 |
二、结球甘蓝的异名的命名理据 |
三、结球甘蓝异名的命名特征 |
四、结球甘蓝各异名在我国的分布情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着作类 |
二、词典类 |
三、期刊论文 |
四、学位论文 |
附录: 十二种植物正名与异名通览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
致谢 |
(5)南朝石刻研究综述与文献整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概述 |
二、研究对象、内容及意义 |
三、研究方法 |
上编 南朝石刻研究综述 |
第一章 南朝石刻文献分类 |
第一节 墓志 |
第二节 墓券 |
第三节 碑碣 |
第四节 摩崖 |
第五节 石阙 |
第六节 砖刻 |
第七节 造像记 |
第八节 其他石刻 |
第二章 南朝石刻文献着录方式 |
第一节 跋尾式着录 |
第二节 楷书释录类 |
第三节 图版汇集类 |
第四节 目录着录类 |
第五节 专题收录类 |
第六节 区域着录类 |
第七节 文集存录类 |
第三章 南朝石刻文献专题研究 |
第一节 历史研究 |
第二节 文学研究 |
第三节 艺术研究 |
第四节 社会生活研究 |
第五节 宗教研究 |
第六节 个案研究 |
下编 南朝石刻文献整理 |
第一部分 南朝石刻文献着录及出处 |
凡例 |
简全称对照表 |
南朝石刻文献着录及出处表 |
第二部分 南朝石刻文献文录 |
凡例 |
南朝石刻文献文录 |
第三部分 南朝石刻文献人名地名索引 |
凡例 |
南朝石刻文献人名索引 |
南朝石刻文献地名索引 |
第四部分 南朝石刻文献图版精选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琉球汉籍与中琉文学交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研究史述评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一章 作为背景的琉球汉文献与汉文化 |
第一节 琉球汉籍及其文献价值 |
一、琉球汉籍的分类 |
二、琉球人汉文诗文集述略 |
(一) 馆藏概况 |
(二) 提要 |
第二节 琉球汉文化的来源与结构 |
一、儒家文化在琉球的传播和受容 |
(一) “怀柔远人”与“向慕华风” |
(二) 琉球儒学传统的建立与发展 |
二、中琉“天妃”信仰 |
(一) 册封使笔下的天妃灵应事迹 |
(二) 《指南广义》中的天妃祭祀仪轨 |
(三) 天妃信仰的“由闽入琉”、“由民到官”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琉球文人的汉文学创作与交流 |
第一节 琉球王室及首里贵族的汉文学活动 |
第二节 久米村士族与汉文学 |
第三节 久米村蔡氏家族及其家族文学 |
一、蔡氏家族谱系 |
二、蔡氏各门之文人与文学 |
(一) 仪间家 |
(二) 具志家 |
(三) 志多伯家 |
(四) 具志头家 |
(五) 伊计家 |
第四节 蔡大鼎的在华游历与文学创作 |
一、《北上杂记》中的晚清印象 |
(一) “姚氏请佣记” |
(二) “庚辰记事”中的晚清医药行业 |
(三) “不啻风俗之美”——藩国文人的“慕华”心态 |
二、《北燕游草》与晚清邮驿体系 |
(一) “皇皇四牡宿庚邮”——清代邮驿的外交职能 |
(二) 物候差异与邮驿诗中的异域体验 |
(三) “驿壁和诗”之风与蔡大鼎的驿壁诗创作 |
三、蔡大鼎的艳诗创作与“士妓艳情”传统 |
(一) “不醉容兮醉心”——蔡大鼎的“意淫”观 |
(二) 晚清冶游之风与藩国士人“风流想象”的背离 |
(三) “相游梦里辻山上”——“岛女”情结与民风民俗 |
(四) 东亚汉诗中的“士妓艳情”传统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琉外交往来与文学交流 |
第一节 “诗赋外交”与中琉文学交流 |
一、中国“诗赋外交”的传统与方法 |
二、康熙五十八年的中琉“诗赋外交” |
(一) 《中山赠送诗文》等文献中的“诗赋外交”细节及其本事 |
(二) 中琉“诗赋外交”的文学史意义 |
第二节 官生派遣与文学交流 |
一、清代国子监琉球官学及其文学教育 |
(一) 国子监琉球官学的开设 |
(二) 潘相《琉球入学见闻录》与琉球官学教育 |
二、琉球官生的汉文学创作及其交流史意义 |
(一) 琉球官学文学教育的传承 |
(二) 《琉球诗课》及其选题策略 |
(三) 琉球教习孙衣言的评点策略 |
(四) 科举文学在琉球的传播与影响 |
第三节 作为汉语课本的琉球官话 |
一、《白姓》及《广应官话》等 |
二、《条款官话》与晚清琉球外交 |
(一) 《条款官话》——非同常态的官话读本 |
(二) 琉球对“中日两属”身份的焦虑 |
(三) 国际政治生态下的“小国外交”策略 |
第四节 宗藩邦交背景下的琉球僧侣文学 |
一、“以寺为塾,以僧为师”——琉球僧侣文化 |
二、《中山赠送诗文》中的琉球僧诗 |
(一) 徐葆光与琉僧之间的文学交游与创作 |
(二) 琉球僧诗的艺术特征及其文学交流史意义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琉球与福建之间的区域文学交流 |
第一节 琉、闽两地文人的文学交流 |
一、闽籍册封琉球使与中琉文学交流 |
二、琉、闽两地文人交游概况 |
第二节 琉球汉籍中的闽人序跋及其批评史意义 |
一、“天之生才,不域于地”——文学地理观 |
二、“惟久米村为尤着”——文学家族观 |
三、“高明正大,温厚和平”——儒家诗教观 |
四、“诗之为体,体制非一”——诗格诗法论 |
五、“相见恨晚,遂成莫逆”——文人交游论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琉球汉文学的学术史意义 |
第一节 汉文学在琉球文学史上的特殊意义 |
一、“都为皇华膺使命”——宗藩外交意义 |
二、“无价文章动海滨”——文学传播意义 |
三、“一卷冰雪清我心”——文学批评意义 |
四、“异地芝兰笑语通”——文化共通意义 |
第二节 琉球汉文学史的反思、还原与重构 |
一、汉文学在琉球文学史研究中的被忽视与被遮蔽 |
二、琉球汉文学史的还原与重构 |
本章小结 |
附录 琉球汉籍《球阳》与《遗老说传》关系考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及学术活动 |
后记 |
(7)石仓烟景自风骚 ——曹学佺後期家居文学活动考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详细摘要 |
绪论 |
第一章 石仓居士曹学佺生平述考 |
第一节 曹学佺生平前期 |
一、成进士之前时期(1574-1596) |
二、京城游宦时期(1596-1599)——兼及江西金溪哭师 |
三、南都游宦时期(1599-1608)——兼论两次归闽的文学活动 |
四、入蜀游宦时期(1608-1613)——兼及浔阳建雪桂轩 |
第二节 曹学佺生平後期 |
一、石仓园时期(1613-1623)——兼论造桥铺路兴复丛林 |
二、粤西游宦时期(1623-1627)——兼论“条议” |
三、鼎革前家居时期(1627-1644)——兼论盐商活动和弈会书画社 |
四、鼎革後至隆武时期(1644-1646)——兼论忠节思想的形成 |
第三节 曹学佺家世生平考 |
一、曹学佺之父曹汲渠考 |
二、曹学佺早年所居西园考 |
三、曹学佺首授职官年分考 |
四、曹学佺妇龚氏与岳家考 |
五、曹学佺姬妾考 |
六、《野史纪略》还是《野史纪略序》考 |
七、《明史》本传曹学佺享年考 |
第二章 石仓园里的文友——论曹学佺的若干交游 |
第一节 蔡复一读《石仓集》“几欲焚研”——曹学佺与同年蔡复一交游论 |
一、曹学佺的若干同年友 |
二、曹蔡早期交往考述 |
三、蔡复一两住石仓园的文学活动 |
四、蔡曹交谊深於蔡与锺谭 |
第二节 “楚彦风流说竟陵”——曹学佺与竟陵诗人锺惺交游论 |
一、曹锺早期神交考述 |
二、曹学佺《锺叔静诗稿序》引起的话题 |
三、锺惺访石仓园的文学活动 |
四、曹锺之交平议 |
第三章 石仓子孙及石仓园变迁 |
第一节 “劳生七不堪”——石仓子孙考 |
一、长子曹孟嘉 |
二、次子曹孟表 |
三、三子曹孟济 |
四、四子曹孟擢 |
五、五子康孟坦 |
六、六子曹孟秉、七子曹孟善 |
七、长孙曹牟来、次孙曹殊来 |
八、长曾孙某、曾孙曹岱华 |
第二节 “西峰也似石仓居”——曹学佺移居西峰与往返石仓考 |
一、曹学佺移居西峰里缘由考 |
二、曹学佺往返於西峰与石仓 |
第三节 “隔墙蜂蜨认谁园”——石仓归他姓与回归旧主考 |
一、石仓归林弘衍考 |
二、石仓再次易主考 |
三、石仓归还旧主考 |
第四章 石仓诗文集 |
第一节 石仓集考论 |
一、结集之前诗作考 |
二、未冠“石仓”的诗文集 |
三、以“石仓”名集考论 |
第二节 日本内阁文库藏明递刻本《石仓全集》考论 |
一、日本内阁文库藏本《石仓全集》考 |
二、石仓遗佚之集考 |
第三节 清乾隆本《石仓诗稿》之讨论 |
一、石仓诗文集的散失 |
二、《石仓诗稿》是否符合旧刻之数 |
三、《石仓诗稿》编排是否合理 |
第四节 小品文选与诗选之讨论 |
一、明陆云龙《曹能始先生小品》 |
二、明夏云鼎选清季正爵补《前八家诗选·曹能始先生诗》——兼论台湾“故宫博物院”图书馆着录之误 |
三、清汪端《明三十家诗选》选曹学佺诗 |
四、清郭柏苍《全闽明诗传》选曹学佺诗 |
第五章 论石仓儒藏 |
第一节 “我欲编儒藏”——曹学佺辑刻儒藏的宏观构想 |
一、建儒藏与释道鼎立而三 |
二、建儒藏的宏观规划 |
第二节 “白首刊儒藏”——曹学佺辑刻儒藏的实践 |
一、儒藏中的经部 |
二、儒藏中的史部 |
三、儒藏中的子部 |
四、儒藏中的集部 |
第三节 “我来欲更探奇秘”——《石仓十二代诗选》若干问题之讨论 |
一、《石仓十二代诗选》辑录始於金陵 |
二、国家图书馆着录《石仓十二代诗选》刊刻时间之误 |
三、《石仓十二代诗选》选诗标准议 |
四、《石仓十二代诗选》地域、家族等元素 |
五、《石仓十二代诗选》“谁人扶持”议 |
六、《石仓十二代诗选》“泛漫无统”议 |
第六章 论石仓诗 |
第一节 闽中“复振风雅”辨 |
一、闽人“言诗皆本林鸿” |
二、万历中年的闽中诗坛 |
三、曹学佺非“复振风雅”首倡 |
第二节 熔铸汉魏,通体沉着——论曹学佺对五言古诗的偏爱 |
一、五言古诗“宜性情” |
二、五言古诗“最畏难” |
第三节 清绮婉缛,神韵天然——论曹学佺一变晚明闽中诗风 |
一、七言律诗拒绝与同社同“出一手” |
二、“以五言律为大窾” |
第四节 能始体与曹派——论曹学佺诗独自成体成派 |
一、曹学佺不是兴公诗派 |
二、独自成体的“能始体” |
三、“曹派”探测 |
第五节 石仓诗的地位——立足於晚明诗歌史的观照 |
一、“巨擘还应让石仓” |
二、“惟曹能始宗伯诗” |
第七章 论石仓文 |
第一节 “海上兵戈苦未阑”——论石仓海防文 |
一、倭患与红夷 |
二、防御海寇 |
三、海上整体防御 |
四、海防文简要讨论 |
第二节 《伯夷列传》风概——论石仓游记文 |
一、曹学佺好游及其游记概况 |
二、曹学佺《福庐游记》引出的话题 |
三、游记中的“《伯夷传》” |
四、曹学佺游记文美学特徵讨论 |
第三节 “生平历历可指”——论石仓寿序文 |
一、眉目嚬笑宛然尺幅 |
二、精神有所依者长寿 |
三、妇人寿文安所足述 |
第四节 “能始善用短法”——石仓古文文法之讨论 |
结语 |
附录 |
附表一: 曹学佺文学活动年表 |
附表二: 元夕观灯表 |
附表三: 上巳修禊表 |
附表四: 端午观竞渡表 |
附表五: 曹学佺观剧活动表 |
附表六: 曹学佺与入闽诗人倡酬表 |
附表七: 曹学佺山水游记表 |
附表八: 闽中芝社社集表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清史稿·艺文志>补编》着录笔记小说集解(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凡例 |
前言 |
01 方濬颐《梦园丛说内篇》《外篇》 |
02 王初桐《奁史》《拾遗》 |
03 王韬《瓮牖馀谈》 |
04 王韬《遁窟谰言》 |
05 王韬《淞滨琐话》 |
06 毛祥麟《对山书屋墨馀录》 |
07 孔毓埏《拾箨馀闲》 |
08 史震林《重订西青散记》 |
09 竹勿山石道人《(?)蛣杂记》 |
10 沈起凤《谐铎》 |
11 沈瓒《近事丛残》 |
12 李元复《常谈丛录》 |
13 李庆辰《醉茶志怪》 |
14 宋咸熙《耐冷谈》 |
15 金捧阊《客窗偶笔》 |
16 俞蛟《梦厂杂着》 |
17 俞梦蕉《蕉轩摭录》 |
18 俞樾《隐书》 |
19 杜纲《娱目醒心编》 |
20 陆寿名《续太平广记》 |
21 孙橒《馀墨偶谈》 |
22 徐一麟《牧庵杂记》 |
23 徐兆丰《风月谈馀录》 |
24 徐昆《柳崖外编》 |
25 徐崑《遁斋偶笔》 |
26 徐震《女才子集》 |
27 许叔平《兰苕馆外史》 |
28 许桂林《春梦十三痕》 |
29 黄承增《广虞初新志》 |
30 黄凯钧《遣睡杂言》 |
31 黄鸿藻《逸农笔记》 |
32 张培仁《静娱亭笔记》 |
33 张贞《渠邱耳梦录》 |
34 张纯照《遗珠贯索》 |
35 张贵胜《遣愁集》 |
36 屠绅《六合内外琐言》 |
37 彭孙贻《客舍偶闻》 |
38 彭昌祚《恐自逸轩琐录》 |
39 雷琳《渔矶漫钞》 |
40 杨望秦《巽绎编》 |
41 杨懋建《京尘杂录》 |
42 叶承宗《耳谈》 |
43 叶腾骧《证谛山人杂志》 |
44 蒲松龄《聊斋志异》 |
45 蒲松龄撰,刘瀛珍编《聊斋志异遗稿》《附录》 |
46 刘世馨《粤屑》 |
47 刘寿眉《春泉闻见录》 |
48 乐钧《耳食录》《二编》 |
49 谢香开《瓜架夕谈》 |
50 缪艮《涂说》 |
51 缪荃孙《秦淮广记》 |
52 双保《铁若笔谈》 |
馀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两晋物质赏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tr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对象的界定与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第一章 两晋物质赏赐的运作及分布规律 |
第一节 赏赐决策的作出 |
第二节 直接物质赏赐的时间分布及其政治经济背景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两晋的财政环境与财物赏赐 |
第一节 两晋不铸币的货币政策与钱币赏赐 |
第二节 两晋财政赋税与绢布、谷物赏赐 |
第三节 两晋田制、封爵秩俸制度与不动产赏赐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彰显政治荣誉的物品赏赐 |
第一节 彰显政治荣誉的常物赏赐 |
第二节 彰显政治荣誉的特殊赏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赏赐与两晋的危机管理 |
第一节 灭吴报酬与平吴之战中的赏赐 |
第二节 争权答谢与八王之乱中的赏赐 |
第三节 稳定地方与荆扬之乱中的赏赐 |
第四节 平衡各方与王敦之乱中的赏赐 |
第五节 笼络南人与苏峻之乱中的赏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日常行政运行中的赏赐 |
第一节 官员人事管理中的赏赐 |
第二节 对平民的赏赐 |
第三节 对外戚、宗室等群体的赏赐 |
第四节 对归降者、四夷的赏赐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赏赐的社会效用 |
第一节 赏赐物质的地域流动 |
第二节 受赐者对赏赐财物的使用情况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唐代游艺与诗歌(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一、 研究动机与目的 |
二、 研究文献综述 |
第二节 研究对象 |
一、 “游艺”与“游艺诗” |
二、 研究范围 |
第三节 唐代游艺活动盛行的背景简述 |
一、 社会安定是游艺活动广泛开展的前提 |
二、 经济繁荣是游艺活动盛行的物质保障 |
三、 府兵制和武举制推动了游艺活动的发展 |
四、 文化的开放拓宽了游艺活动形式 |
第一章 运动竞技游艺诗 |
第一节 射猎 |
一、 统治者的射猎活动 |
二、 文人的射猎诗 |
第二节 球戏 |
一、 蹴鞠 |
二、 马球 |
三、 其他 |
第三节 角抵 |
第二章 休闲娱乐游艺诗 |
第一节 弈棋 |
一、 围棋 |
二、 弹棋 |
三、 象戏 |
第二节 博戏 |
一、 六博 |
二、 樗蒲 |
三、 双陆握槊与长行 |
第三节 乐舞 |
一、 剑器舞 |
二、 胡旋舞 |
三、 胡腾舞 |
四、 柘枝 |
五、 霓裳羽衣舞 |
六、 字舞 |
七、 马舞 |
八、 犀象舞 |
第四节 筵席宴飨之戏 |
一、 投壶 |
二、 藏钩 |
三、 射覆 |
第五节 斗鸡 |
第六节 技巧 |
一、 长竿戏(寻橦) |
二、 绳技 |
第七节 小儿戏 |
一、 竹马戏 |
二、 纸鸢 |
三、 斗草 |
第三章 岁时节令游艺诗 |
第一节 上元观灯拔河 |
一、 观灯 |
二、 拔河 |
第二节 寒食清明荡秋千 |
第三节 端午竞渡 |
第四节 重阳登高 |
第四章 唐代游艺诗的艺术特色和审美意识 |
第一节 唐代游艺诗的艺术特色 |
一、 依附其他内容,点明主题 |
二、 巧用典故 |
三、 善用修辞方法 |
四、 生动鲜活的场面描写,形神兼备的写人状物 |
第二节 唐代游艺诗的审美意识 |
一、 刚健雄浑 |
二、 柔和绮丽 |
三、 闲雅宁静 |
四、 淡泊超脱 |
五、 沉郁悲凉 |
第五章 唐代游艺诗所见游艺文化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关照 |
第一节 唐代游艺诗所见游艺文化 |
一、 娱乐性 |
二、 竞争性 |
三、 民俗性 |
四、 开放性 |
五、 创新性 |
第二节 唐代游艺诗对社会生活的关照 |
一、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
二、 文人尚武,进士击鞠 |
三、 浓妆淡抹,动静皆宜 |
四、 僧道趣俗,方外交通 |
五、 中外交流,互通有无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及在读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后记 |
四、南平师专学报2004年总目次(论文参考文献)
- [1]明清福建地方诗歌总集研究[D]. 范丽琴. 闽南师范大学, 2021(09)
- [2]20世纪《陶庵梦忆》阐释史研究[D]. 朱若男. 东北师范大学, 2021
- [3]《水心文集》(记、序)校注及其相关研究[D]. 王念明. 温州大学, 2019(01)
- [4]汉语植物异名研究[D]. 徐媛. 华中师范大学, 2018(01)
- [5]南朝石刻研究综述与文献整理[D]. 刘晓蒙. 吉林大学, 2018(12)
- [6]琉球汉籍与中琉文学交流研究[D]. 张明明. 武汉大学, 2017(06)
- [7]石仓烟景自风骚 ——曹学佺後期家居文学活动考论[D]. 于莉莉. 福建师范大学, 2017(08)
- [8]《<清史稿·艺文志>补编》着录笔记小说集解[D]. 张帆. 华中师范大学, 2016(02)
- [9]两晋物质赏赐研究[D]. 宇文晓健. 华东师范大学, 2016(10)
- [10]唐代游艺与诗歌[D]. 王赟馨. 吉林大学, 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