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术论文参考文献着录浅探(论文文献综述)
宋玉超[1](2021)在《中国古琴铭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古琴漆面质地坚硬光洁,不渗水墨,这是古琴髹漆的目的所在,也决定了欲在琴器表面进行笔墨书写几无可能。古代文人骚客以纸墨为载体,尤其得先贤书画遗迹,珍爱赏玩之余,不免究其师法传承,述之渊源来历,品评优劣等次,因之古代书迹多品鉴题识、名章闲印。与书画相类的,雅士得先贤遗琴鸿宝,亦皆雅集鉴赏、品题相和。而琴面不能书,题识、赞颂、钤印等则改镌刻其上。古人深谙琴乃道器,沟通天人之际,多以明志,故又有琴名、铭文铭刻。故选题所论古琴书法铭刻,主要分为琴器表面与琴体内部两部分。漆面铭刻,包括琴名、题识铭文、印章铭刻三部分,琴体内部主要指腹腔内的款识书迹与铭刻两类。琴器书刻的文字面貌与书法形式,皆在研究范围内。古琴铭刻,因处于琴学与书学两学科的交叉领域,专论此者鲜有。在学术研究中偶被用作古琴器物考证的辅助手段,余者大多停留在铭文书法风格的赏析层面,因此成体系的综合研究也未出现。论文以传世之古代琴器为依托,以铭刻的书法形式为对象,分上下两编加以探究。其中下编为整理编,主要内容为中国古琴图像和书法铭刻汇编,并古琴铭刻一览简表,作为研究的基础文献材料。为方便研究者检索查阅,另册装订。上编为研究编,围绕选题“古琴铭刻”为中心,研究与之密切相关的以下内容:其一,古琴铭刻书法形式研究,铭刻形式在各个历史时期的特点及演进状况,其二,古琴铭刻文献的整理和考论。其三,历史上着名书家与古琴铭刻结合密切,书家款琴的真伪考证,并拓展考论书家相关琴事。其四,以古琴铭刻的研究考证为手段,进行古琴器物的真伪考辨。因以古琴铭刻内容及时代顺序两线索,安排第一章为古琴铭刻源流述考与书法铭刻形式概论,第二章以琴名铭刻为中心加以探究,第三章为古琴腹款书刻形式的阐述,第四章乃古琴印章铭刻刍议,第五章则以唐宋琴为中心的题识铭文研究,第六章明代藩王琴铭刻研究,第七章为晚清民国一代琴学大家杨宗稷所着《藏琴录》的古琴铭刻文献考论,以及第八章馆藏古琴书法铭刻个案研究举隅,最后为结语。
王海宾[2](2021)在《《八朝名臣言行录》文献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八朝名臣言行录》成书于南宋乾道八年(1172),是“言行录”体史书的开创之作,是南宋大儒朱熹纂修的一部重要史书,是书取材广博、考证精当、内容丰富、体例独特、文献价值极高。朱熹本着“有补世教”之目的纂修了《八朝名臣言行录》,希望当世君臣能够通过此书“以古鉴今”“因人省己”。朱熹以独特的视角选择了北宋八朝104位“名臣”,将他们收录于《八朝名臣言行录》,通过“名臣事迹”展现北宋160余年的历史。其独以一朝“名臣”汇为一书,每位“名臣”的传记由小传、正文、注文组成,该书采摭北宋笔记、文集、碑传、杂纂等200余种文献,分条叙述,基本直录原文,自注出处,其“体裁、义例”别具一格,兼具“征实”和“善叙”的特点。此体例,该书当属首创,可称为“言行录体”。言行录体例史书源于正史列传,经朱熹创立,形成了编纂结构独特的新史体,其以时系人,以人系事,提纲挈领,以叙人臣之迹,以寓“八朝”之史。自《八朝名臣言行录》起,“言行录”体例史书的载述范畴得以确定,编纂结构模式得以建构,撰述思想得以生成。其后,历代续仿之作不绝,形成了“言行录”史书系列,朱熹首创之功,堪称不朽。《八朝名臣言行录》历代屡有刻印,形成了诸多版本。南宋至明清时期,其主要有“一详一略”两本版本系统。一是目前所见该书最早的版本,即南宋“淳熙本”;另一个是流传最广的版本即“李衡校正本”;两种版本各具特色,各有价值。此外,还有被学界所忽略的一个版本,即《新纂门目十朝名臣言行录》,可称为“新纂本”。研究发现,中国国家图书馆藏宋刻本《新纂门目十朝名臣言行录》与朱熹《八朝名臣言行录》宋淳熙刻本主体内容相同,惟个别部分有增删,可断定其脱胎于《八朝名臣言行录》早期版本,与淳熙本为同书异本。其与淳熙本行款、版式等亦有别,亦显示为别一宋版。该本不见于目前学界梳理的《八朝名臣言行录》传世版本系统,为朱熹该着一新发现的版本。该本既有助于完善《八朝名臣言行录》版本系统的整理研究,又可补淳熙本之缺页,有校勘之用,并对《八朝名臣言行录》有所增补。《八朝名臣言行录》是辑佚、校勘北宋典籍,研究北宋人物、考辨史实的重要文献。经初步统计,全书所征引并注明出处的文献2151条,全书总计约32.9万余字,能确切统计的引书215种。其主要来源于各类单篇文献120余种,包括单篇“言行录”、神道碑、奏状、行状、序文、题跋、墓志铭等文献;还包括笔记、小说、语录、家传、别集、总集、杂史等类书籍近90余种。这其中涉及很多现已亡佚的文献,如:《巵史》《荆公语录》《范太史遗事》《范忠宣言行录》《蓬山志》《系年录》《仁宗君臣政要》等;也涉及很多传至今日已非足本的书籍,如:《玉壶清话》《东斋记事》《韩魏公遗事》《杨文公谈苑》《吕氏杂志》《金坡遗事》等。《八朝名臣言行录》征引的现已亡佚、残存之书主要佚文约380余条,可校补它书之误、脱、衍、倒,极具“征文考献”之资。《八朝名臣言行录》流传广泛,其后历代书目文献对其多有着录;类书、杂纂、文集、笔记、方志等各类文献对其广泛采摭;其在流传过程中成为官方学校和私人藏书中的必藏书目;古代学者时常利用该书考证历史或校补它书。在流传过程中,《八朝名臣言行录》被奉为经典,其成为士人案头的必读之书,成为士子学习社会历史知识的范本;士人认为可以通过阅读该书提升莅官处事的能力,并能提高自身修养。《八朝名臣言行录》故事性强,其内容易于读者接受,体现了其传播朱熹思想的重要性。《八朝名臣言行录》因其自身的诸多优势及时代发展之影响,加之朱子学在思想界的权威所致,其渐成经典、流传广泛、影响深远、盛传不衰。
孙元成[3](2021)在《汉代器物铭文异体字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汉代器物铭文是指传世和出土的刻铸在汉代器物上的文字。铭文与墨书不同,墨书指书写在器物上的文字。由於铜镜铭文具有较强的美化性和装饰性,需专门考察。墨书、铜镜铭文不在本文研究范围内,只是根据需要,文中个别之处或涉及墨书与铜镜铭文。本文旨在以汉代器物铭文为主要研究材料,对其中的异体字进行考察,总结分析汉代器物铭文异体字的类型和特点,说明汉代器物铭文在汉字构形演变中的地位与作用。异体字是指在一个稳定文字系统内变异的构形,它们记录同一个词或语素,并且读音相同或相近。汉代器物铭文异体字是一套由构形成分组成的、不断变化和协调的构形机制。笔画、构件是常见的构形成分。根据构件功能的一致性,汉代器物铭文异体字大致可以分成三类,分别为构件简省与增繁的异体字、构件位移的异体字、构件替换的异体字。构形变异为异体字产生创造了必要条件。汉代器物铭文异体字是动态演进的、复杂多变的文字。构形成分是携带意义的、按照一定层次从构形中离析出来的构形要素,它们的功能各异,彼此相互影响。构形成分在汉代器物铭文构形中发挥各自的作用,从而促进了构形调节和完善。依据异体字构件数量的一致性,汉代器物铭文异体字可分为构件简省的异体字、构件增繁的异体字;根据异体字构件组合关系的共性,可分为构件相对位置改变而同一构件方向没有变化的异体字、构件相对位置没有改变且同一构件方向变化的异体字、构件相对位置改变且同一构件方向调换的异体字;参照异体字构件形态的更替,可分为形声字、双声字、部分是形声字而部分是双声字、非形声字构件替换的异体字。这三种异体字分别在数量、组合关系、形态等构件功能上较一致。从构件功能一致性出发对汉代器物铭文异体字分类是可行的。变异为异体字产生提供了必要途径,变异构形与原来构形所表示的词或语素义相同是形成异体字的基础。变异影响构形。构形成分变异引起构形趋异和类同,类化、音化是两种不同的变异过程及变异结果。类化主要表现为字内类化和字际类化。音化促进非形声字向形声字、形声字向双声字或与原来构形有别的形声字转变。与原来构形所表示的词或语素义不同的类化、音化构形不是异体字构形。异体字由构形变异产生,异体字不是汉字构形变异的唯一结果。汉代器物铭文异体字是动态演进的文字,构形成分的调整和运行影响构形关系。器物铭文文字的形态和结构从早期汉字构形演变而来,与汉代文字构形密切相关,这体现了构形的历史演进和承袭更新。所以,汉代器物铭文异体字的构形关系既包含同一历史时期使用的汉字构形关系,又涵盖了不同历史时期构形的传承和演变关系,这展示出汉代器物铭文异体字的历时传承和共时认同。汉代器物铭文异体字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汉语的字词关系。汉代器物铭文异体字与汉代器物铭文中的字词关系、类化字存在部分交叉,汉代器物铭文异体字笔画与构形里的饰笔、借笔或有重叠。这些问题也体现了异体字构形复杂和多变。
史艳利[4](2020)在《《四库全书总目》子部艺术类书法文献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清朝高压政治环境及乾嘉学派的影响下,清代学者的学术研究偏重于“埋首故纸堆”的考据学。乾隆皇帝为巩固清朝统治秩序和维护其正统思想,主持编纂了《四库全书》并形成了目录学的集大成之作《四库全书总目》,以官方意识形态确立了书法文献归入子部艺术类的分类体例。本文共分为绪论、正文、结语三部分。正文分为四章。第一章通过对历代官修及私家目录的梳理,明晰了书法文献的部类归属主要经历了从经部小学类向子部艺术类的演变过程。其原因主要在于书法艺术自身的发展、书法文献数量和类型的不断增加以及人们对书法艺术的认识不断加深三个方面。第二章主要对《四库全书总目》子部艺术类所着录的书法文献概况进行分析研究。首先利用表格对其着录和存目的书法文献进行汇总,了解书法文献底本来源和着作朝代分布情况,然后依据提要内容对每部书法文献进行具体介绍和分析。第三章通过分析子部艺术类书法文献的着录原则及所反映的书学思想可以明晰书法文献提要编撰者和书法文献编着者的书学思想。结合《四库全书总目·凡例》可将其书法文献的着录原则总结为“知人论世”的统一性、“阐圣学、明王道”的教化性、“谢彼虚谈,敦兹实学”的实用性三种。其书学思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通过论述我国古代五种主要书体的演变历程,探究字体本源,阐述书体演变历程。其二是通过对历代书法风格及代表书家的书学思想的阐述和分析,把握历代书法风格的演变,揭示书法理论的发展规律。第四章对《四库全书总目》子部艺术类着录的书法文献所体现的文献学价值、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同时也指出其由于时代和人为原因导致的评价偏颇、书法文献着录错误以及书法文献着录疏漏问题等诸多不足之处。
张梓楠[5](2020)在《汉末荆州学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汉晋之间中国学术发生了从经学到玄学的变迁。王国维首次发现了三国时期的学术剧变;汤用彤进而指出这一“剧变”可能经由荆州学者而发生,故而荆州学派成为汉晋之间学术变迁的一个节点。荆州学派是汉末避乱于荆州的士人学者在荆州牧刘表治下形成的学派,以刘表所设立的官学为主,两大私学和不可计数的小私学为辅。学术主要倾向于古文经学,但不排斥今文经学,同时兼容诸子之学。荆州学派的士人数量可能在一千以上,但目前可考者只有58人,其中官学25人,私学33人。荆州学者中,宋衷、刘表、王粲较为重要。宋衷的成就主要在《易》学和《太玄》《法言》学上。《易》学方面,宋衷延续马融、郑玄的路径,试图发扬古文费氏《易》学传统,使《易》学回归《易》经本义;《太玄》学方面,宋衷则有开创之功,使扬雄之学真正走进了士人的视野。刘表、王粲皆为山阳王氏传人,在王氏经世致用的传统之上开始对经书文本作出注解。刘表《易》注残存甚少,几乎不具备样本价值,只能发现其注务求简洁;王粲《尚书释问》早佚,无从查考,只能以其诗文略窥其经学之一二。荆州学派在当时影响海内,但在北方对曹魏的影响并不显着,三条从荆州经学到玄学的线索都有些破绽,经不起仔细推敲。而在西南蜀汉,荆州学派中人掌握政权,创造了中国政治史上的奇迹。东南的江左受荆州影响较浅,但也因为宋衷《太玄》注的传入而导致《太玄》学风靡一时。
秦洁[6](2020)在《民国时期(1912-1949)易学研究》文中提出本文是对民国时期(1912-1949)易学成果的整体研究。全文分为绪论、正文、余论三部分,从不同角度阐释民国易学。绪论部分,以时间为线索,概述民国近四十年间的易学史变迁。民国初年,时代鼎革之强力冲击、康有为式支持者之迷途、陈独秀式反对者之激进,最终形成合力,造成传统学术边缘化之局面,易学于数千年来第一次沦为“无人过而问津”之境地。值此之际,杭辛斋以其“精博”的易学研究新见,重新激发起时人读《易》、研《易》之兴趣;而胡适发起“整理国故”运动,亦使新学视野落在传统典籍之上。受二氏影响,二十年代之易学,研究类型不断丰富,成果数量不断增加,摆脱了边缘化之窘况,呈现出近代学术的新气象。二十年代末至抗战初的“黄金十年”中,得益于政治、经济、教育、出版之推动,易学之成果数量、方法类型、研究质量,胥臻近代高峰,《周易》在后经学时代再次成为一时之显学。四十年代,受持续战争的影响,易学研究在困顿中坚持,成果数量锐减,且未形成新的特色。正文四章,系本文主体,旨在阐释民国易学的范式类型,揭示民国易学的逻辑演变。通过比较诸易家在“新学(西学)”与“经学(中学)”间的取用,民国易学可分为“固守朴学易传统”“以旧识涵摄新知”“据新学重估经书”“返经学以开新见”四种范式类型。第一章“固守朴学易传统:汉学余声中的家法赓续”,以沈瓞民、尚秉和、徐昂为代表,他们承继清代朴学易辑佚文本、梳理易例、涵化新创等方法,以孟氏、焦氏、虞氏等汉易为研究对象,而在易学研究中不关切新时代、新思想、新知识。具体而言,第一节考沈瓞民的孟氏易研究。沈瓞民在马国翰辑佚成果的基础上,重点考辨《说文》资料与虞氏异文逸象等,虽仍有未尽、乃至错误处,但整体上对孟氏易作了更为准确、全面的辑佚;辑佚之外,沈氏还比较孟氏易文与虞氏易注之出入,以考辨纯粹的孟氏家法。第二节考尚秉和的焦氏易研究。尚秉和注《焦氏易林》,核心理路是据本卦、旁通卦、遇卦、遇卦之旁通卦四种视域,观各视域的上下卦象、互卦象、对卦象、覆卦象、大象、半象,实现别卦与八卦之象的对应;再据八卦所取《说卦》之象、历代逸象与尚氏所发明之逸象,最终实现《易林》卦象与文辞之对应。尚氏此种理路,仍是传统象数之方法,是将“观象系辞”理解为象与辞的严密对应,而试图“执象释辞”以还原成书的过程;反思来看,更为合适的诠释路径应为“假辞明象”,活看文辞以揣摩符号。第三节考徐昂对虞翻、张惠言之研究。虞翻以消息、卦变、旁通、之正成既济、月体纳甲等为其核心易例。张惠言创造消息系统,试图贯通虞氏核心易例,但与虞氏易注多有不符。徐昂虽屡屡质疑张氏背离虞氏,然据“同归殊途”之易学观,终服膺张氏而融虞、张为一炉。徐昂梳理虞氏易,所长在于细致的易注揆集与图示,所短在于系统欠缺与易例杂糅。第二章“以旧识涵摄新知:象数基础上的创新尝试”,以刘师培、杭辛斋为代表,他们整合传统象数资源,在同时肯定经学与新学的前提下,以经学为学术根基,而尝试融会新思想、涵摄新知识。具体而言,第一节考刘师培之易学研究。刘师培之易学,有传承与创新两个面向。一方面,刘氏承继经学的知识与方法,以明了汉代象数易例为治《易》前提,以经学家名世;另一方面,刘氏引入分科视野,践行平实、平等、客观、逻辑之研究理念,发掘攘夷革命与民主建国之致用思想,开近代新易学之先声,对后世易学影响很大。第二、三节考杭辛斋之易学。由“不立门户,不分派别,不论古今,不限中西”之理路,杭辛斋统括平议一切传统易学资源,涵摄融通一切古今中外学术,建构起“包罗万有”之易学体系,展现出“大象数”与“大易学”的恢弘学术气象。杭辛斋研《易》,以“明道立教”为其易学的根本精神。“易道”,是杭氏“大象数”与“大易学”的终极根据;“易教”,是杭氏易学的致用关切与价值落实。杭辛斋以其“精博”的易学研究成果,激发起时人读《易》、治《易》之兴趣,在治《易》所得与影响上,俨然成为近代易学第一家。作为民国易学之高峰,杭辛斋合会古今、因革传统之最大意义,是点化了象数的活力,创造了“活的”易学、“活的”经典。第三章“据新学重估经书:分科视域下的全新研究”,以胡适、古史辨派等为代表,他们彻底否定经学范式,在割裂传统的基础上,完全依归现代分科之学,重新估定作为典籍的《周易》,而进行哲学、史学、文字学、科学等维度的全新研究,成为现代学术主流。具体而言,第一节考哲学进路之研究。20世纪初,早期的“《周易》哲学”研究,多是零星地尝试,系统与深度都很有限。胡适本“求真”之理念,分离卦爻辞、《易传》与历代易学,而单纯研究《易传》哲学。在胡适的基础上,冯友兰更加贴近西方哲学问题,而阐释《易传》中之宇宙论与人生论。自胡适分观经传后,否定经文之哲学价值,一度成为主流意见;但随着“唯物辩证法”的传入,《周易》古经在“中国哲学史”中不再缺席。第二节考史学进路之新研究。史学对易学之影响,在近代经历了由“以史治《易》”向“以《易》为史”的转变,这一转变的实质是传统学术向现代学术的转型。“以《易》为史”,包括“以《易》为史料”与“以《易》为史书”两种类型,前者以古史辨派、唯物史观为代表,后者以胡朴安为代表。古史辨派易学以打破经学范式为目的,割裂孔子与《易》的关系,重新认定《周易》经传的年代与性质,影响很大,但其研究结论、方法、理念都有重要缺陷。汪震、郭沫若、曾松友、王伯平、荆三麟、李星可等都对《周易》的时代背景有所探讨,但诸氏之观点相互冲突、混乱不堪。胡朴安极端地将所有卦爻辞都看作历史之记录,释《周易》为一部从草昧时代到周初的史书,其说很难成立。第三节考文字学与科学进路之研究。随着古文字学发展,一批学者抛开易学旧注,取用新材料、新方法,新解《周易》文辞;然而对比当前出土易类文献,这些新说大部分不能得到新资料之支持。随着科学声誉日隆,一批学者抛开《周易》文本与历代易学,专治易卦符号,比附科学知识,而定性《周易》为科学着作;科学易诸说影响很大,但需反思其得失与定位。第四章“返经学以开新见:重立常道后的义理新诠”,以熊十力、马一浮为代表,他们不满分科之研究,在反思西学的基础上,重新回归经学、确立常道本体,进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阐释易学之新义理。具体而言,第一节考熊十力之易学思想。熊十力之易学是不断变迁的,《新唯识论(语体文本)》与《读经示要》时期,熊氏引《周易》以证同、扩充其体用哲学,再由体用哲学反观《周易》与经学,已经展现出“归本《大易》”之学术气象;相较晚年着作,更能显明熊十力的易学与经学成就。熊十力引“太极”“乾元”“太易”“不易、变易”申说本体内涵与体用关系,引“乾坤阴阳”等申说本体发用之翕辟运转,引“各正性命”“保合太和”等申说本体落实与彰显,又引《周易》申说民主、科学之经世义。由体用哲学之视域,熊十力提出经学是常道之学,涵摄一切学术,是性命之根本、人生之所由;由此经学观,熊十力评骘了历代易学研究。反思熊氏易学,其“以意逆志”的诠释方法,值得注意。第二节考马一浮之易学思想。易学,是马一浮整体学术之根基;研究马一浮之易学,不能脱离其六艺与性理之学的宏观视野。马一浮称经学为六艺之学,为圣人之教,统摄一切学术,出于吾人自性本心,而拥有时代性、世界性价值;经书之中,《易》为六艺之终始,明文辞与修德行是易教两途。马一浮由三易讲性理哲学:不易而变易是由体显用,体用重重无尽;摄用归体,不易变易合一,即是易简境界;易简之关键,在于变易中识得不易,复性而以理为自身之主;易简需性修工夫,要破除习气、敬守正心。就易学本身而言,马一浮举观象之方法,包括观卦爻文辞、观宇宙人生之广象、观万物至理之不易、观内在一心之性理等四重涵义;此外,马一浮还重视十翼,评骘、合会历代易说,而又引佛道证《易》。以上是民国易学的四种范式类型。各范式间,内蕴逻辑演变之顺序。变革之际,有固守传统,脱离时代之范式;进一步,有不满固守,而试图融新入旧、以经学涵摄新学之范式;再进一步,有不满新旧掺杂,而试图完全抛弃旧识、归依新学之范式;再进一步,有不满割裂传统,而试图返归经学、申说新义之范式。余论部分,以问题为线索,丰富补充对民国易学之认识。第一节考民国易学的面貌与特点。从“新学”与“经学”的维度,可管窥民国易学之主要面向;但民国易学是“立体”而不是“平面”的,象数义理之维度、易道存废之维度、经学知识承继之维度、学术致用之维度,胥是认识民国易学的重要面向。五重维度之视角,交织出民国易学的个性差异与斑斓色彩。而个性之背后,民国易学又同时寓有共性潮流:对家法门户之融会,对学术创新之自觉。第二节考《周易》现代价值之重估。近代以来,易学与经学的价值受到质疑。先进知识分子主张弱化经学以发展科学;激进反传统者,则彻底否定易学之价值;分科之学虽研究作为古籍的《周易》,但研究者并不承认易学的现实意义。与质疑的声音相对,有学者发掘易学中的新知识,藉比附西学以肯定易学之作用;亦有学者回归传统,通过与新学之比较,申说易学的独特价值。这些肯定的阐释,为易学文化之赓续筑就了基石。第三节考易学范式变革的两条线索。正文四章所揭示的民国易学范式类型与逻辑演变,内中隐含着范式变革的两条线索:其一是经学易范式由价值系统而知识体系的渐次瓦解,其一是新易学范式在为学与为道间的争论。
张悦[7](2020)在《唐人选唐诗相关问题研究》文中提出唐诗作为“一代之文学”,是唐代文学繁盛的最突出代表。唐朝建国至五代,不过三百年间,出现了大量优秀的诗人和诗歌作品。山水田园诗派与边塞诗派各成气候,五言、七言齐头并进,古体诗向近体诗过渡,诗风逐渐摆脱浮靡而追求风骨与雅正,唐诗以其蓬勃的生命力向世界展示了其盛世帝国的精神风貌与文化底蕴。唐人对于自身所处时代是满足而骄傲的,对于当时的文学发展也有着比较清醒的认识,尤其在诗歌方面,唐人已经开始有意识地编选同时代人的诗歌集子。这种现象到了元代被称作“唐人选唐诗”。唐人选唐诗在当时的数量应该是很多的,迄今我们可以考察到的就有一百几十种。孙琴安《唐诗选本六百种提要》所涉猎唐五代的唐诗选本就有三十九种之多,但很多都已经散佚了,难以得见全貌。据傅璇琮《唐人选唐诗新编(增订本)》整理辑校,现存唐人选唐诗共十七种。长久以来,在唐诗研究的领域中,唐人选唐诗作为一个整体或是出现在唐代的一种具有独特魅力的诗选现象,并没有成为研究者们青睐的对象,他们更喜欢从唐以后的诗话和笔记中去寻找线索。自唐以降,历代都不乏唐诗选本,宋、元、明、清都在不同程度上宗唐和崇唐,与之相适应的,各个时期都出现了数目可观的唐诗选本,体现了各自历史时期文学的特点与倾向。而唐代人自己编选的唐诗集子就显得尤为重要和可贵。唐人选唐诗不仅展现了盛世大唐的文学自觉和文化自信,更体现了唐代诗歌审美趣味与诗歌特点,更可以观测出唐人诗歌风尚的动态流变。研究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唐人选唐诗的溯源和述评,从最早的有关唐人选唐诗的资料入手,追溯唐代唐诗选本的源流与各个选本在唐代的发展和研究。从宏观上梳理选本自唐代出现以来,经过宋、元、明、清、民国以及近现代的发展,取得了哪些成果和贡献,以及存在的研究不足之处。通过对清代以来唐人选唐诗研究现状的分析、整理和评述,更加精准地掌握唐人选唐诗的研究现状以及薄弱部分,从而更好地指导接下来的研究。第二部分通过几种重要的唐代唐诗选本梳理唐代诗歌风尚的动态流变,探讨唐诗内部发展演变过程。第三部分研究受关注相对较少的新增的三种唐人选唐诗,2014年中华书局出版的《唐人选唐诗新编(增订本)》是傅璇琮、陈尚君和徐俊先生等在既往编纂的基础上,加以增补、覆校增订而出版的。其中新增三种唐诗选本即《元和三舍人集》、《窦氏联珠集》和《瑶池新咏集》研究相对较少,并且有值得深入探究的空间。第四部分通过对几种收录女诗人诗歌的唐诗选本的分析,探究唐人选唐诗收录女诗人诗歌的原因及意义。第五部分通过对诗僧这一特殊群体的诗歌收录情况以及唐代文人与诗僧的交往酬和情况进行阐释和分析,探讨唐人选唐诗中收录僧诗的积极意义。第六部分是诗人个案分析。通过对几位唐代着名诗人在唐人选唐诗诸本中的收录情况进行统计,并以诗人所处时代背景和仕宦经历相结合进行考察分析,还原诗人的诗歌作品在唐代被接受的真实情况,如李白、杜甫、白居易、张九龄和孟浩然等。研究的创新点主要有:首先,第一次对二十一世纪以来唐人选唐诗的研究进行全面的评述,总结已有取得的成就,指出研究存在的不足。其次,对于前人较少涉猎的女诗人群体及诗僧群体的观照和研究。分别列两章内容进行论述和分析,探寻女诗人和诗僧这两类特殊群体在唐代唐诗选本出现的原因和价值意义,既弥补了前人研究的不足之处,也体现了唐人多元的、包容的、开放的、雅正的思想文化审美趣味。
杨臣[8](2020)在《清苑艺文志研究》文中提出清苑地处冀中之地,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明清时期曾为保定之附郭邑,畿辅之要会。文化、教育一度繁荣。可谓人文荟萃,代不乏人。载入国史、地志之贤能者,为数不少,其中生前有着述遗留後世者亦占有较大比例。通过《清苑县志》可以查考清苑自古以来的着述文献以及文化发展等情况。清苑自建县以来,修县志数次,留存至今的有明嘉靖十七年刻《清苑县志》六卷,李廷宝纂修;清康熙十六年刻《清苑县志》十二卷首一卷,时来敏修,郭棻等纂;清同治十二年刻《清苑县志》十八卷首一卷,李逢源修,诸崇俭纂;民国二十三年印《清苑县志》,金良骥、刘云亭修,姚寿昌纂。其中除[嘉靖]《清苑县志》未设置艺文类,其余各志皆有设立,但艺文多是诗文篇目的汇编,而非专录着作目录。[民国]《清苑县志》较之以往不同,设立了着述一门,着录着作二十四种,所收录并不全面,且其中与清苑无关联之着述数种也收录在内,有失恰当。本文之主体部分特查考搜1前人之着述,从现存各版《清苑县志》及其他相关文集、目录等着作中查考到清苑之着述百余种,并分别按经、史、子、集、丛书、西学六部分加以着录,且只着录1949年之前的清苑着述。其中,经部着作涉及易类、诗类、礼类、春秋类、群经总义类、四书类;史部着作涉及纪事本末类、传记类、诏令奏议类、地理类、政书类、金石类;子部着作涉及儒家类、兵家类、医家类、天文算法类、术数类、艺术类、谱录类、杂家类;集部着作涉及别集类、总集类、诗文评类、词曲类;丛书部两种;西学部三种。以上各类书中,以史部地理类地方志的修纂及集部别集类的成就最为突出。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第二部分介绍清苑之建置、地理范围、教育及科举、藏书及刻书等概况;第三部分为主体部分,着录广为搜1到的建国之前的清苑着述;第四部分对清苑着述做了综合的探究;第五部分对着述中的三种重要的且他人未曾专门研究的文献进行较为详细的个案考述,以期从整体到局部全面反映清苑着述之面貌。最後为结语。
李明阳[9](2020)在《高似孙《纬略》的文献学成就》文中提出通过仔细了解高氏其人并研读《纬略》,发现诸多被前人忽略甚至否定的价值,值得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本文撰写的重点有三:其一,细观《纬略》中的每一条目便可发现在本书中出现的条目都不是对原书引文的简单摘录,而是在汇聚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相关的学术见识、见解,或考订辨证,或评点欣赏,考证品评都颇费了一番功夫,高氏的看法是否可取姑且不论,但其中确实凝聚了他的学术观点和思想,具有较大的学术研究价值。其二,高氏对文学作品的独特见解,对魏晋风流的崇尚,对史传作品以及碑刻与金石铭文的重视与喜爱都淋漓尽致地体现在《纬略》诸多条目中。其三,高氏《纬略》一书因杂录原书,几无断语,而历来备受指责。但高氏实录原书的作法确使不少已亡佚的古籍得以略存,对后世辑佚及治学功莫大焉。笔者欲在结合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对《纬略》的文献学成就进行一个完整的系统总结,并尝试挖掘其未被前人发现的文献学上的其他重要成就。这些对于丰富高氏着作的文献学研究成果、进一步研究高似孙的学术成就以及深层次解读其作品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高似孙《纬略》一书在其身后寥落,历来被学人所忽略,本文力求以客观的笔触揭示这本书原本的文献学价值,同时将其与传世的着名类书进行对比,分析异同,以此展露其书其学之面目。
王博[10](2020)在《甲骨文字诂林再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于省吾先生、姚孝遂先生主编的《甲骨文字诂林》在李孝定先生《甲骨文字集释》基础上搜集了自甲骨文发现以来直至1989年底九十年间有关甲骨文字考释的成果。何景成先生所编《甲骨文字诂林补编》集录了1990年至2013年间的甲骨文字考释成果并对《甲骨文字诂林》所漏收的成果进行补充。而自2014年以来至2019年期间亦有200余篇有关甲骨文字考释的文章发表,本文将对这些文章进行搜集整理,并依照甲骨文字诂林的体例进行编撰。本文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通论:近年甲骨文研究综述,分为三个部分:一是近年甲骨文字形字义考释研究所展现的几种特点。二是阐述近年甲骨文字集释研究的跟进与其必要性。三是近年甲骨文研究事迹整理。第二部分为近年甲骨文字考释成果汇集,将对2014年至2019年五年间大陆与港澳台地区范围内新出的甲骨文考释成果进行搜集与整理,并依照《甲骨文字诂林》的体例进行编排。另附有字形总表与检索表以供检索使用。
二、学术论文参考文献着录浅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学术论文参考文献着录浅探(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古琴铭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指导教师对博士论文的评阅意见 |
评阅小组对博士论文的评阅意见 |
答辩决议书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研究现状评述 |
二、琴学史料整理与书法铭刻相关文献述要 |
三、论文的研究思路与内容 |
四、研究方法 |
五、创新之处 |
附 古琴结构示意图(仲尼式) |
上编 古琴书法铭刻研究 |
第一章 概论 |
第一节 古琴铭刻源流述考 |
一、古琴铭刻文献之缺 |
二、出土与传世实物之证 |
三、传世古琴铭刻之内容 |
四、古琴铭刻文献的多重特性 |
第二节 古琴铭刻的时代属性与书法审美风尚 |
一、古琴的斫制与铭刻年代 |
二、书法风尚对古琴铭刻面貌的影响 |
三、个体、群体的审美偏好对古琴铭刻的影响 |
第三节 古琴铭刻书法形式概论——以故宫博物院藏琴为例 |
一、铭琴式样 |
二、琴铭刊刻 |
三、历代递藏对古琴铭刻的影响因素 |
第二章 古琴琴名铭刻研究 |
第一节 古琴命名与分类 |
一、对古琴的一般称名方式 |
二、琴名分类及内涵 |
第二节 琴名铭刻形式解析 |
一、琴名铭刻字数 |
二、琴背琴名铭刻 |
三、琴正面琴名铭刻 |
四、琴名铭刻方向 |
第三节 琴名铭刻的书体与风格探究 |
一、篆书正宗 |
二、隶书逸韵 |
三、楷书世范 |
四、行书风姿 |
五、草书真趣 |
第四节 古琴琴名铭刻着录勘误证讹两则 |
一、故宫博物院藏明无底式蕉叶“古杲华”琴名勘误 |
二、山东省博物馆藏蕉叶式“砚雪”琴名勘误 |
第五节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松石间意”唐寅书款琴名来源考 |
一、琴名铭刻与唐寅传世书迹的字形比较 |
二、以《落花诗卷》为集字范本的因素 |
第三章 古琴腹款书刻研究 |
第一节 古琴腹款面貌的特殊性:书写与铭刻 |
一、书与刻:两种面貌兼具 |
二、铭刻腹款的“先书后刻” |
三、书刻共存特例 |
四、书刻腹款的数量比较 |
第二节 古琴腹款书刻形式探究 |
一、腹款书刻位置 |
二、腹款书刻方向 |
三、池沼的方圆与腹款书刻 |
四、腹款内容与样式 |
第三节 古琴腹款的书体面貌及成因 |
一、腹款的书体面貌 |
二、腹款书体面貌成因 |
第四节 古琴腹款书刻的发展变迁 |
一、增添:后世重修腹款 |
二、消亡:从漫漶到泯灭 |
三、重生:古琴腹款的移出新刻 |
第五节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张瑞图制琴”腹款证伪 |
一、张瑞图天启年间之行迹 |
二、“果亭山人”之自号 |
三、落款年月行文方式 |
第四章 古琴印章铭刻刍议 |
第一节 古琴印章铭刻的功用 |
一、物勒工名 |
二、鉴赏收藏 |
三、托物明志 |
四、标示用途 |
第二节 古琴印章铭刻特点发微 |
一、阴阳相生朱白共存 |
二、天圆地方方圆兼备 |
三、印文的“双钩”呈现 |
第三节 古琴印章铭刻书体与风格分类 |
一、篆书入印 |
二、隶楷入印 |
三、风格特点分类 |
第五章 古琴题识铭文研究——以唐宋古琴铭刻为中心 |
第一节 古琴题识铭文的内容与布局特点分析 |
一、有铭无识 |
二、有识无铭 |
三、题铭一体 |
第二节 古琴题识铭文的书体面貌与影响因素探究 |
一、题识铭文铭刻的书体面貌 |
二、面貌特点与影响因素 |
第三节 古琴题识铭文铭刻中的古人音乐观 |
一、琴德最优 |
二、崇古尚贤 |
三、道通天地和谐自然 |
第四节 古琴题识铭文铭刻的价值与意义 |
一、题识铭文铭刻的文献价值 |
二、题识铭文铭刻的书法审美价值 |
三、题识铭文铭刻的意义 |
第六章 明代藩王琴铭刻考论——以明潞王、益王琴为中心 |
第一节 明代潞王“中和”琴书法铭刻 |
一、传世潞王“中和”琴书法铭刻特点 |
二、潞王制琴“中和式”名实考 |
第二节 潞王琴铭与其“中和”思想 |
一、潞王琴书法铭刻为朱常淓亲笔考 |
二、潞王书法作品中的“中和” |
三、潞王自用印反映的“中和” |
第三节 传世明代益王制琴铭刻形式与特点 |
一、故宫博物院藏“天风环佩”琴 |
二、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韵磬”琴 |
三、湖南省博物馆藏“朝阳鸣凤”琴与天津市艺术博物馆藏“玉韵”琴 |
四、传世益王琴的铭刻形式与特点 |
第四节 明代藩王制琴印章铭刻特点及成因 |
一、明代藩王制琴的“巨型”印章铭刻 |
二、明代藩王琴印章铭刻的风格多样性 |
三、明代藩王制琴印章铭刻功用的转变 |
第七章 清末民国杨宗稷《藏琴录》古琴铭刻文献考论 |
第一节 杨宗稷《藏琴录》古琴铭刻考释与整理 |
一、杨宗稷与《藏琴录》 |
二、《藏琴录》所录古琴铭刻考释与整理 |
第二节 《藏琴录》古琴铭刻形式考论 |
一、琴名铭刻 |
二、题识铭刻 |
三、印章铭刻与腹款 |
第三节 杨宗稷古琴鉴藏观影响下的古琴铭刻 |
第四节 《藏琴录》琴名铭刻底本来源及摹刻考例 |
一、“松风”琴名及铭文摹刻 |
二、浙江省博物馆藏杨宗稷旧藏“飞龙”琴名铭刻 |
第八章 古琴铭刻个案研究举隅 |
第一节 四川博物院藏东坡孙苏符“眉山清响”琴铭考 |
一、“圮”字之辨 |
二、东坡之孙苏符旧物 |
三、“东坡祀生” |
四、小篆琴名“眉山清响”之刻刊 |
五、“张又泉铭”与“沈中审音”铭文考证 |
第二节 清宫旧藏明代落霞式“可伴”琴铭考论 |
一、“可伴”琴:独特的铭刻形式 |
二、以铭刻为证:乃赏赐名臣商辂之用 |
三、琴身铭刻之内涵意义:琴在朝廷事务中的功用 |
四、尘封数百年:铭刻后未出紫禁城 |
五、另一张同铭琴的出现:由琴铭引起的真伪讨论 |
六、特殊的文献遗存:漆下纸胎版刻书迹 |
第三节 浙江省博物馆藏“号钟”琴与传世“叠山号钟”琴铭比较 |
一、两“号钟”琴铭刻概况 |
二、“号钟”琴的文献考察 |
三、浙博藏“号钟”琴铭蠡测——以书法铭刻为据 |
第四节 南京博物院藏明董其昌款琴铭文辨伪 |
一、铭刻款署“三月既望”与董其昌行迹考 |
二、董其昌款琴“香光居士”字号考论 |
三、铭文“天台朱致远”之疑及董其昌印章的比较 |
结语 |
下编 中国古琴铭刻图录 |
一、中国古琴图像和书法铭刻汇编 |
凡例 |
检索目录 |
汇编正文 |
二、馆藏古琴铭刻情况一览表 |
凡例 |
表格正文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2)《八朝名臣言行录》文献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指导教师对博士论文的评阅意见 |
评阅小组对博士论文的评阅意见 |
答辩决议书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和主旨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主旨 |
二、研究回顾与展望 |
(一)研究回顾 |
(二)研究展望 |
三、研究思路及创获 |
(一)研究思路 |
(二)主要创获 |
第一章 《八朝名臣言行录》纂修始末 |
第一节 纂修背景与宗旨 |
一、纂修背景 |
二、纂者动机 |
三、纂修宗旨 |
第二节 成书过程及选材 |
一、成书时间 |
二、纂修经过 |
三、材料取舍 |
第三节 纂修主题和内容 |
一、纂修主题 |
二、名臣选汰 |
三、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八朝名臣言行录》体例源流 |
第一节 言行录体例阐释 |
一、别于列传的体例 |
二、呈现的总体特征 |
第二节 朱熹创立新史体 |
一、言行录体例的起源 |
二、言行录体例的创立 |
第三节 言行录体例发展 |
一、宋、元时期的继承 |
二、明、清时期的繁盛 |
第三章 《八朝名臣言行录》版本比较 |
第一节 诸本的基本情况 |
一、现存最早的淳熙本 |
二、流传最广的李衡校正本 |
三、罕为人知的新纂本 |
第二节 诸本的内容异同 |
一、淳熙本与李衡校正本 |
二、淳熙本与新纂本 |
三、李衡校正本与新纂本 |
第三节 诸本的价值比较 |
一、淳熙本征文考献 |
二、李衡校正本以广流传 |
三、新纂本拾遗补阙 |
第四节 诸本之关系蠡测 |
一、宋元版本情况 |
二、明代版本情况 |
三、清代版本情况 |
第四章 《八朝名臣言行录》文献价值 |
第一节 征引文献情况 |
一、征引文献统计 |
二、征引文献方法 |
三、征引文献缺陷 |
第二节 辑佚价值举隅 |
一、辑集亡佚之书 |
二、辑补缺佚之书 |
三、辑拾漏佚之篇 |
第三节 校勘价值举隅 |
一、校正讹误 |
二、增补脱漏 |
三、删除衍文 |
四、乙正倒文 |
第五章 《八朝名臣言行录》传播流布 |
第一节 书目文献的着录 |
一、宋元书目的着录 |
二、明代目录的着录 |
三、清代目录的着录 |
第二节 各类文献的援采 |
一、同类文献的援采 |
二、类书等对其援采 |
三、杂纂等对其援采 |
第三节 历代藏刻与应用 |
一、历代刻印与典藏 |
二、学人评介和应用 |
三、阅读及题咏情况 |
余论:《八朝名臣言行录》何以盛传不衰 |
附录:《八朝名臣言行录》所存其它着述主要佚文一览表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后记 |
(3)汉代器物铭文异体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异体字的界定 |
第二节 研究材料 |
一、汉代器物铭文材料 |
二、非汉代器物铭文材料 |
第三节 相关研究概述 |
一、清代之前及清代的研究 |
二、民国至今的研究 |
第二章 汉代器物铭文异体字的构形成分 |
第一节 构形成分的性质 |
第二节 构形成分的作用和功能 |
第三章 汉代器物铭文异体字的类型 |
第一节 构件简省和增繁的异体字 |
第二节 构件位移的异体字 |
第三节 构件替换的异体字 |
第四章 汉代器物铭文异体字的产生 |
第一节 异体字的产生途径 |
第二节 异体字的产生过程 |
一、类化与非类化 |
二、音化与非音化 |
第五章 汉代器物铭文异体字的历时演变与共时认同 |
第一节 历时演变 |
一、研究汉代器物铭文异体字历时演变的主要内容 |
二、分析汉代器物铭文异体字历时演变应注意的问题 |
第二节 共时认同及共时认同与历时演变的关系 |
第六章 汉代器物铭文异体字的研究意义 |
第一节 异体字对语言研究的意义 |
一、促进语音研究 |
二、反映词汇演变 |
三、揭示语法现象 |
第二节 异体字对文献研究的意义 |
一、对出土文献研究的意义 |
二、对传世文献研究的意义 |
第七章 汉代器物铭文异体字相关问题研究 |
第一节 汉代器物铭文异体字与汉语字词关系 |
一、汉代器物铭文中的字词关系 |
二、汉代器物铭文异体字与汉代器物铭文中的字词关系 |
第二节 汉代器物铭文异体字与类化字 |
第三节 汉代器物铭文异体字与构形中的饰笔和借笔 |
结语 |
附录一 汉代器物铭文字形来源 |
附录二 引用书籍及简称 |
附录三 汉代器物铭文异体字字例简表 |
凡例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
索引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後记 |
(4)《四库全书总目》子部艺术类书法文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书法文献在历代目录书中部类的演变 |
第一节 书法文献的界定 |
第二节 书法文献部类归属的演变历程 |
第三节 书法文献部类演变的原因 |
第二章 子部艺术类书法文献的着录 |
第一节 子部艺术类着录书法文献概况 |
第二节 书法文献简介 |
一、着录书法文献 |
二、存目书法文献 |
第三章 子部艺术类书法文献体现的书学思想 |
第一节 书法文献的着录原则 |
一、“知人论世”的统一性 |
二、“阐圣学、明王道”的教化性 |
三、“谢彼虚谈,敦兹实学”的实用性 |
第二节 书法文献体现的书学思想 |
一、探究字体本源,阐述书体演变历程 |
二、把握时代风格演变,揭示书论发展规律 |
第四章 子部艺术类着录书法文献的价值和不足 |
第一节 文献学价值 |
第二节 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
第三节 子部艺术类着录书法文献的不足 |
一、由时代和人为原因导致的评价偏颇 |
二、书法文献着录错误 |
三、书法文献着录疏漏问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5)汉末荆州学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荆州学派的形成与结构 |
1.1 荆州学派的形成 |
1.2 荆州学派人员构成略考 |
1.2.1 荆州官学人员 |
1.2.2 荆州私学人员 |
1.3 荆州学派的学术倾向 |
第二章 宋衷学术略考 |
2.1 宋衷经注考 |
2.1.1 宋衷《易》注考论 |
2.1.2 宋衷《太玄》注考论 |
2.2 宋衷学术的特点 |
第三章 刘表、王粲思想考论 |
3.1 东汉山阳王氏家学概述 |
3.2 刘表《易》学浅探 |
3.3 王粲思想浅探 |
第四章 荆州学派的影响 |
4.1 荆州学派对曹魏的影响 |
4.2 荆州学派对蜀汉的影响 |
4.3 荆州学派对江左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6)民国时期(1912-1949)易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近代思潮与民国易学历程 |
一、晚清易学: 合会中西之新探索 |
二、民国初年: 易学边缘化 |
三、二十年代: 研究新气象 |
四、三十年代: 一时之显学 |
五、四十年代: 困顿中坚持 |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不足 |
一、民国易学的通论研究 |
二、民国易学的专人研究 |
三、已有研究的不足 |
第三节 研究理路与方法 |
第一章 固守朴学易传统: 汉学余声中的家法赓续 |
第一节 沈瓞民的孟氏易研究 |
一、家学传承与生平着述 |
二、孟氏易辑佚考证 |
三、孟氏易家法评说 |
第二节 尚秉和的焦氏易研究 |
一、研《易》历程与易学观 |
二、易说与易象: 治焦氏易之理路 |
三、尚氏易学之评价与反思 |
第三节 徐昂对虞翻、张惠言之研究 |
一、虞氏易例概述 |
二、张惠言虞氏消息系统 |
三、质疑与服膺: 徐昂对张惠言之态度 |
四、反思徐昂对虞氏易之梳理 |
第二章 以旧识涵摄新知:象数基础上的创新尝试 |
第一节 刘师培与新易学的先声 |
一、生平与易着 |
二、新尝试: 分科视野与新学学风 |
三、旧传统: 经学的知识与方法 |
四、致用关切与性格缺陷 |
第二节 杭辛斋包罗万有的易学面貌 |
一、生平与易着、版本 |
二、统括平议传统易学 |
三、涵摄融通古今学术 |
四、平议涵摄之标准 |
五、“大象数”与“大易学” |
第三节 杭辛斋易学的精神、影响与得失 |
一、易道: 杭氏易的终极根据 |
二、易教: 杭氏易的致用关切 |
三、近代易学第一家: 杭氏易的影响与成就 |
四、因革之间: 杭氏易的性质与反思 |
第三章 据新学重估经书: 分科视域下的全新研究 |
第一节 哲学的研究进路 |
一、早期的《周易》哲学研究 |
二、胡适的范式开创——“求道”转向“求真” |
三、贴近“普遍(欧洲)的哲学” |
四、《周易》古经有无哲学? |
第二节 史学研究的新进路 |
一、“以史治《易》”传统的两个层次 |
二、近代“以《易》为史”新论的两种类型——兼论“六经皆史”说的嬗变 |
三、古史辨派易学研究述评 |
四、反思《周易》时代背景研究之混乱 |
五、驳胡朴安《易》为古史说 |
第三节 文字学与科学的研究进路 |
第四章 返经学以开新见: 重立常道后的义理新诠 |
第一节 熊十力易学思想研究 |
一、熊十力易学思想之变迁 |
二、《周易》所证之体用哲学 |
三、体用视域下的经学观 |
四、体用视域下的历代易学评论 |
五、熊十力易学的方法与特色 |
第二节 马一浮易学思想研究 |
一、生平歧说与治学、讲学 |
二、六艺与易教 |
三、研《易》方法与易学观点 |
四、“三易”与性理哲学 |
五、试论马一浮的学术特色 |
余论 |
第一节 民国易学的面貌与特点 |
一、由《易学讨论集》谈起 |
二、五重维度观个性差异 |
三、融合创新之共性潮流 |
第二节 《周易》现代价值之重估 |
一、经学时代的易学价值 |
二、对经学现代价值之质疑 |
三、对易学现代价值之申说 |
第三节 易学范式变革的两条线索 |
一、经学易范式的瓦解 |
二、新易学范式的争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7)唐人选唐诗相关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唐人选唐诗研究述评 |
第一节 唐代唐诗选本的陆续出现 |
第二节 宋代笔记与诗话中的唐代唐诗选本 |
第三节 元代文人与唐代唐诗选本 |
第四节 明代“唐人选唐诗”研究 |
第五节 清代至1949年间的“唐人选唐诗”研究评述 |
第六节 1949年至2000年的“唐人选唐诗”研究评述 |
第七节 新世纪以来“唐人选唐诗”研究评述 |
第二章 唐人选唐诗诸本与唐诗的发展 |
第一节 唐人选唐诗的发展历程 |
一、特殊阅读对象:初唐《翰林学士集》与中唐《御览诗》 |
二、“声律风骨始备”之盛唐气象——殷璠《河岳英灵集》 |
三、同是天涯沦落人,同类相感——元结《箧中集》 |
四、高仲武《中兴间气集》选诗特色 |
五、沧海遗珠——唐写本《唐人选唐诗》的重要价值 |
六、慧眼识老杜,广选唐英才——韦庄《又玄集》 |
第二节 “雅正”的基本原则 |
第三节 题材广泛,众体皆备 |
第三章 新增三种唐人选唐诗 |
第一节 《元和三舍人集》 |
一、同题而作,超群异彩——令狐楚出色的边塞诗 |
二、文人团体酬唱合集的现象叙述与意义评定 |
第二节 褚藏言《窦氏联珠集》 |
第三节 蔡省风《瑶池新咏集》 |
第四章 唐人选唐诗中的女诗人诗歌 |
第一节 收录女诗人诗歌的唐代唐诗选本 |
第二节 不同阶层的女诗人 |
一、帝王和女官 |
二、女道士 |
三、文士之妻妾 |
四、倡伎 |
五、女郎 |
六、其他女性 |
第三节 女诗人的诗歌题材 |
一、交友酬赠诗 |
二、闺情诗 |
三、应制宴和诗 |
四、写景咏物诗 |
五、寓言诗 |
六、边塞诗 |
七、感兴诗 |
第四节 女性诗人入选唐人选唐诗的意义与价值 |
一、女性地位的提升与女性文化圈的形成 |
二、男性为主导的社会对女性参与文学活动的接受和肯定 |
第五章 唐人选唐诗中的僧诗 |
第一节 僧诗的出现与繁荣 |
一、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及僧诗的产生 |
二、僧诗繁荣的原因 |
第二节 僧诗的题材与风格特色 |
一、僧诗的题材 |
二、僧诗的风格特色 |
第三节 唐代文人与诗僧的交往及士僧酬赠诗 |
一、唐代文人与佛教 |
二、唐代文人与僧侣的交往 |
三、唐人选唐诗中的士僧酬赠诗 |
第四节 僧诗的繁盛在唐人选唐诗中的重要意义 |
一、僧诗在中晚唐唐人选唐诗中繁盛的原因 |
二、僧诗在诗歌发展中的贡献及意义 |
第六章 唐人选唐诗与诗人个案研究 |
第一节 唐人选唐诗对李、杜、白诗歌的品评 |
一、壮美飘逸,“嚷出来”的诗歌代表——李白 |
二、仕途偃蹇,沉郁顿挫的“未来的开始”——杜甫 |
三、《又玄集》与《才调集》对白居易的诗歌品评 |
第二节 唐人选唐诗对张九龄的诗歌接受研究 |
一、“九龄文雅” |
二、张九龄未入辛文房《唐才子传》 |
三、唐人选唐诗对张九龄的诗歌收录及品评 |
第三节 唐人选唐诗对孟浩然的诗歌接受 |
一、“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
二、纵情山水 |
三、唐人选唐诗对孟浩然的诗歌收录及品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清苑艺文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现状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意义及创新点 |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二章 清苑之概况 |
2.1 清苑之建置浅探 |
2.2 清苑之地理范围略述 |
2.3 清苑之教育及科举 |
2.4 清苑私家藏书及刻书 |
第三章 清苑着述总目 |
凡例 |
3.1 经部着述 |
易类 |
诗类 |
礼类 |
春秋类 |
群经总义类 |
四书类 |
3.2 史部着述 |
纪事本末类 |
传记类 |
诏令奏议类 |
地理类 |
政书类 |
金石类 |
3.3 子部着述 |
儒家类 |
兵家类 |
医家类 |
天文算法类 |
术数类 |
艺术类 |
谱录类 |
杂家类 |
3.4 集部着述 |
别集类 |
总集类 |
诗文评类 |
词曲类 |
3.5 丛书部着述 |
3.6 西学部着述 |
第四章 清苑着述情况综合探究 |
4.1 着者群体探析 |
4.2 着述类别探析 |
4.3 着述情况与历史背景之间的关系探析 |
第五章 三种重要文献之考述 |
5.1 [嘉靖]《清苑县志》考述 |
5.2 高鐈《渊颖集》考述 |
5.3 陈僖《燕山草堂集》考述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清苑部分现存之金石碑刻 |
附录二 人名索引 |
附录三 书名索引 |
附录四 部分书影 |
致谢 |
(9)高似孙《纬略》的文献学成就(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act |
绪论 |
第一章 高似孙生平介绍及学术成就 |
第一节 高似孙生平 |
第二节 高似孙着述及学术成就 |
第二章 《纬略》概述 |
第一节 内容体例及特点概述 |
第二节 学术思想概述 |
第三章 《纬略》的文献学成就 |
第一节 考证学成就 |
一、《纬略》中的考证内容 |
二、考证方法及释例 |
第三节 辑佚学成就 |
第四节 《纬略》中引文的使用 |
一、引文的方式 |
二、引文的文献类型 |
三、引用的目的 |
第四章 与传世着名类书的异同 |
第一节 与类书之同 |
第二节 与类书之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10)甲骨文字诂林再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凡例 |
通论:近年甲骨文研究综述 |
第一节 、近年甲骨文研究综述 |
一、运用新甲骨资料 |
二、利用其它古文字资料考释甲骨文 |
三、对甲骨卜辞分期分类法的运用 |
四、其他学科内容与考释相结合,多方面论证甲骨文字形体 |
五、技术革新为甲骨文考释工作提供便利 |
小结 |
第二节 、甲骨文字集释研究的跟进 |
第三节 、近年甲骨文研究事迹整理 |
一、研究机构与研究者介绍 |
二、学术会议汇总(2014—2019) |
三、甲骨文研究各类项目立项汇总(2014—2019) |
四、甲骨文释读成果的赛事活动与奖励 |
小结 |
甲骨文字形字义考释成果汇集(2014-2019) |
论文所收字形总表 |
拼音检索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四、学术论文参考文献着录浅探(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古琴铭刻研究[D]. 宋玉超. 吉林大学, 2021
- [2]《八朝名臣言行录》文献学研究[D]. 王海宾. 吉林大学, 2021
- [3]汉代器物铭文异体字研究[D]. 孙元成. 吉林大学, 2021(01)
- [4]《四库全书总目》子部艺术类书法文献研究[D]. 史艳利. 河南大学, 2020(02)
- [5]汉末荆州学派研究[D]. 张梓楠. 济南大学, 2020(01)
- [6]民国时期(1912-1949)易学研究[D]. 秦洁. 山东大学, 2020(09)
- [7]唐人选唐诗相关问题研究[D]. 张悦.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12)
- [8]清苑艺文志研究[D]. 杨臣. 河北大学, 2020(08)
- [9]高似孙《纬略》的文献学成就[D]. 李明阳.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9)
- [10]甲骨文字诂林再补[D]. 王博. 天津师范大学, 2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