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种新型免疫抑制剂—FTY720(论文文献综述)
李艳杰[1](2021)在《咪唑酮并[4,5-c]喹啉及β-氨基醇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多年以来,恶性肿瘤一直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研究显示,肿瘤患者编码基因PI3K、AKT和mTOR出现高频率的激活突变,导致该通路活性升高,从而促进肿瘤细胞的生长、存活和血管生成。PI3K/AKT/mTOR信号通路在恶性肿瘤的增殖、生长、细胞转化、血管生成、糖代谢和DNA修复等方面都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已成为肿瘤化学治疗的新靶点。当今,对PI3K/AKT/mTOR信号途径的关键激酶为靶点的新结构类型小分子抑制剂的研究正成为药学科研工作者广泛开展的方向。据文献报道,咪唑酮并[4,5-c]喹啉骨架结构被认为是作用于ATP位点相关激酶的特殊结构,这种化学结构已被用于PI3K/mTOR途径的新调节剂并进行了优化。药物化学家经结构改造开发得到PI3K/mTOR双重抑制剂NVP-BEZ235,以及衍生物BGT-226、PF-04979064。尽管这些化合物有很强的激酶抑制活性和细胞抑制活性,但仍然存在水溶性较差,代谢动力学性质尚不够理想,以及毒性与不良反应等方面的问题。故开发一种水溶性好、活性强和毒性低的小分子抑制剂显得很有实际意义。吡啶、嘧啶、喹啉和喹唑啉等杂环是激酶抑制剂的常见结构特征,其中氮原子作为关键的氢键受体,与位于蛋白激酶铰链区的氨基酸残基发生结合。本论文为了评估咪唑酮并[4,5-c]喹啉骨架的C-8位取代基区域对抗肿瘤活性的重要性,在该区域引入苯环、吡啶、喹啉和吡唑等多种芳香杂环取代基。N-1位也是可变的结构修饰位点,引入苯环、哌啶环等不同的取代基。共设计合成了四个系列基于咪唑酮并[4,5-c]喹啉骨架结构的类似物,并进行了蛋白激酶抑制作用和体外抗肿瘤细胞增殖的研究。期待合成结构新颖、活性更优的PI3K/mTOR小分子抑制剂,建立化合物库,并对含有该骨架结构的化合物进行构效关系研究。本文共设计合成了32个咪唑酮并[4,5-c]喹啉衍生物,经1H NMR,13C NMR和HRMS确证了目标化合物的结构。所合成的化合物均为新化合物,未见文献报道。实验结果表明,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中,大多数化合物具有较好的活性,在缺氧条件下对肿瘤细胞HIF-1α的IC50值均小于100 nmol/L。其中,以骨架结构C-8位引入“2,3’-联吡啶基”的化合物17d(IC50=28.3 nmol/L)和N-1位引入“4-(1-乙酰哌啶-4-基)苯基”的化合物28a(IC50=35.5 nmol/L)活性较优。采用MTT法测定化合物在常氧条件下对Hep3b细胞活性的影响,显示出所有化合物均无明显的细胞毒性,表明其抑制HIF-1α转录的活性并不是化合物本身对细胞产生毒性所引起的。在mTOR与PI3Kα激酶的抑制实验中,所有化合物对于两种激酶都具有较强的抑制活性,其中化合物17a,17d,17f,28a~28e,36a~36e,44a~44e具有mTOR(IC50<10nmol/L)与PI3Kα(IC50<100 nmol/L)“双”激酶抑制活性。接着对HIF-1α抑制效果最佳的化合物17d进行Western-blot实验、Ed U实验、细胞迁移能力和集落细胞形成实验等进一步生物学评价,均显示出较好的活性。分子对接实验中,结果显示17d和28a都可以很好地与PI3Kγ受体蛋白的结合口袋相互作用,可能通过抑制相关受体蛋白而发挥抗肿瘤作用。化合物17d和28a表现出良好的生物活性,为探索开发PI3K/mTOR双重抑制剂提供了良好的出发点。目前,正在进行成药性等进一步实验研究。构效关系分析,结合对HIF-1α抑制活性的比较,咪唑酮并[4,5-c]喹啉骨架C-8位吸电子基氟原子的引入与化合物抑制活性呈正相关;C-8位以“2,3’-联吡啶基”或“2,4′-联吡啶基”取代时,其活性强于“(6-苯基)吡啶基”取代;以“2,3′-联吡啶基”取代时其活性高于“2,4′-联吡啶基”取代。且C-8位引入双环取代基的化合物活性大于引入三环取代基的化合物,提示适当缩小取代基的空间体积,有助于提高化合物活性,可能这样更有利于与受体靶蛋白的活性口袋相匹配。N-1位引入的取代基对活性影响呈现普遍构效关系是-COCH3>-COCH2OH>-SO2CH3>-COCH(CH3)OH>1,2,4-三唑甲酰基。另外,在母体结构的N-1位哌啶基、1,2,3,6-四氢吡啶-4-基、8-氮杂双环[3.2.1]辛-2-烯-3-基等基团上再引入三唑环、吡喃环、恶嗪环或环丁基等基团对HIF-1α抑制活性有不利影响,导致其对活性降低。免疫抑制剂是一种常用于移植排斥反应和自身免疫性疾病抗排斥治疗的药物。目前临床上使用的免疫抑制剂大多数选择性不强,长期使用导致正常机体免疫反应降低,诱发感染。FTY720是近年来新开发的一种新型免疫抑制剂。本文对FTY720进行结构改造以提高活性、降低毒性,改善理化特性,并进一步确定其作为免疫抑制的活性必要基团。本文合成了5种新的C-7位含醚或硫醚的β-氨基醇衍生物。通过1H NMR、13C NMR和HRMS确证了目标化合物结构。通过[35S]GTPγS结合试验评价其对鞘氨醇1-磷酸受体-1型(S1P1)激动作用。以上化合物都显现对于S1P1受体有激动作用,尤其化合物54(EC50=0.698μmol/L)活性最佳,可能开发成为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和器官移植更安全、更有效的免疫抑制剂类药物。同时,本文依靠手性拆分试剂,针对我们早期研究中所描述的β-氨基醇化合物87~89的外消旋体进行手性拆分,获得了具有较高纯度的旋光异构体,所有化合物右旋体活性略优于左旋体活性(但两者间比较并无显着性差异)。提示所合成的β-氨基醇衍生物右旋体有可能成为活性更好的S1P1激动剂类免疫抑制剂,但是今后还需经过进一步的生物活性实验来确证。
刘浩[2](2021)在《缺血损伤相关的新生表位在器官移植术后体液性排斥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提出新型免疫抑制剂的发明应用使器官移植术后的排斥反应发生率逐渐下降。临床上广泛使用的免疫抑制剂主要机制为T细胞抑制,这是因为既往认为细胞性排斥反应是移植术后发生排斥的直接原因,然而不断有临床数据发现即使采取了足量的T细胞免疫抑制治疗,仍然有排斥反应发生。直到后来研究发现是供体特异性抗体介导了排斥反应的发生,并对移植物失功甚至移植失败产生重要影响,进而影响着受体术后生存质量和存活率。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主要是由B细胞为主、T细胞辅助的体液免疫反应介导参与的。导致体液性排斥反应发生的抗体有很多,主要是抗供者HLA的抗体或ABO血型系统抗原的抗体。但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非HLA抗体”也在损害移植器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非HLA抗体”在移植中一般指的是自身反应性抗体和同种异体反应性抗体,种类繁多,其特异性针对HLA以外的靶点。炎症环境、抗原表达的增加以及通过翻译后修饰形成的新抗原都有助于非HLA抗体的形成,随后对移植物造成损伤。缺血再灌注损伤是影响器官移植术后受体发病率和死亡率的重要原因,因为缺血再灌注损伤与围手术期并发症息息相关,包括再灌注后综合征、移植延迟、原发性无功能以及急、慢性排斥反应。研究发现,细胞在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过程中会产生新抗原表位,然后引起机体产生获得性免疫分泌抗体与之结合进而加重再灌注损伤。这些缺血损伤相关的新生表位所带来的危害可能并不局限于缺血再灌注损伤本身,可能也会诱发或加重器官移植后机体的体液性排斥反应。一、缺血损伤导致新生表位的产生我们通过建立小鼠单次和二次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来进行此部分研究(单次缺血:左肾行假手术,100天后行右肾缺血手术;二次缺血:左肾先行缺血手术,100天后再行右肾缺血手术)。病理及生化结果发现经历二次缺血的右肾组织和功能比单次缺血的右肾损害严重(p<0.05),且首次左肾缺血时间越长,右肾损害越明显,表明首次左肾缺血对后期缺血的右肾产生了影响。ELISA结果提示血清中新生抗原表位ANAX4的抗体滴度在二次缺血损伤后较单次缺血小鼠显着升高(p<0.01),提示ANAX4抗体可能与肾损害相关。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发现二次缺血损伤后小鼠脾脏中Tfh细胞、生发中心B细胞、记忆性B细胞比例增高,说明二次缺血损伤诱导了体液免疫的发生。免疫荧光结果显示ANAX4的新生抗原表位在各组中的表达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而血清中ANAX4抗体在二次缺血损伤后却增高,可能与记忆性B细胞激活分化为可分泌抗体的浆细胞有关。我们进一步在左肾缺血期间加用了T细胞免疫抑制剂FK506,结果显示FK506不仅可以减少二次缺血损伤后Tfh细胞在脾脏中的比例,也减少了生发中心B细胞、记忆性B细胞在脾脏中的比例,同时减少了血清中ANAX4抗体水平,右肾功能和病理损伤情况也得到好转,再次证明新生表位激活了体液免疫分泌抗体参与对机体的损害。此外,免疫荧光结果证实C4d和Ig G在肾缺血损伤时候会浸润肾组织,说明补体系统也参与了肾缺血损伤引起的体液免疫反应。二、缺血损伤相关的新生表位在器官移植中的作用及机制此部分我们建立了小鼠肾缺血100天后行异种小鼠肾移植的动物模型,在肾缺血时候或肾移植术时加用FK506,观察其对移植效果的影响。具体分组如下:sham,肾移植+FK506,肾缺血+肾移植,肾缺血+肾移植+FK506,肾缺血+FK506+肾移植+FK506。结果发现在肾缺血+移植组中的肾组织损害最严重,血清中ANAX4抗体水平也最高。而肾移植+FK506组与肾缺血+肾移植+FK506组比较,病理损害则较轻,ANAX4抗体水平也较低,这提示前期肾缺血对后期的移植肾组织产生不利影响,且可能与新生表位产生有关。而在移植肾的免疫荧光中,ANAX4抗原表位在各组间无明显差异,表明ANAX4抗体水平的变化与移植术后体液免疫反应有关。此外C4d和Ig G在肾缺血+肾移植+FK506组中沉积比在肾移植+FK506组中多(p<0.05),也说明早期肾缺血更易导致补体对移植肾的损害。我们进一步检测了脾脏和移植肾引流淋巴结中的Tfh细胞、生发中心B细胞、记忆性B细胞的比例,结果显示肾缺血+肾移植+FK506小鼠的三种细胞比例较肾移植+FK506组更高(p<0.05),这些结果再次表明早期肾缺血损伤更易导致移植术后体液免疫发生,从而对移植肾造成损害。而在肾缺血+FK506+肾移植+FK506组中,由于缺血期间应用了FK506,其病理损害、C4d和Ig G沉积较肾缺血+肾移植+FK506都有所下降,三种免疫细胞比例也降低(p<0.05),提示早期应用FK506可以适当减轻损伤和免疫反应。移植术后体液免疫的活跃可能预示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的发生,于是我们进一步对供体特异性抗体进行了检测,如预期所料,前期肾缺血会导致肾移植术后DSA-Ig G升高,说明了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的发生,从而对移植肾造成排斥。三、新生表位诱导的移植术后体液性排斥反应的防治探讨第二部分证实早期肾血损伤相关新生表位会诱发移植术后的体液性排斥反应,此部分,针对免疫反应不同环节,我们将眼镜蛇毒因子、CTLA4-Ig和(或)FTY720用于移植术后体液排斥反应的治疗。结果发现眼镜蛇毒因子可以减轻移植肾病理损害,改善肾功能,同时降低血清中ANAX4抗体和DSA-Ig G水平,尤其在抑制补体沉积上作用明显,但其对新生表位生成和免疫细胞的比例变化上无作用。而CTLA4-Ig除了改善移植肾功能和损害等效果外,还能通过抑制Tfh细胞、生发中心B细胞、记忆性B细胞的活化、增值进而抑制体液性排斥反应。当与FTY720合用后这些效果进一步增强。以上结果说明CTLA4-Ig和FTY720联用是预防和治疗缺血损伤相关表位诱导的移植术后体液性排斥反应的有效方法。四、褪黑素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机制研究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也一直是研究热点。因为褪黑素具有调节节律、抗炎、抗氧化等作用,因此我们将褪黑素用于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实验证明褪黑素预处理对肾脏有保护作用,褪黑素预处理后的小鼠即使经历缺血再灌注,组织损伤也较少,血清肌酐和尿素氮水平没有明显升高。褪黑激素的保护作用进一步通过降低氧化应激得到证实,表现为脂质过氧化降低,抗氧化能力增强。随后研究证明褪黑素预处理显着限制了肾缺血损伤时引起的促炎细胞因子产生和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的浸润。透射电镜和Western blot等结果提示褪黑素在缺血再灌注过程中可以诱导肾脏自噬产生,TUNEL结果证实褪黑素预处理可以减少细胞凋亡。进一步研究发现褪黑素可通过下调TLR4/My D88激发自噬发挥保护作用,此外,MEK/ERK/m TORC1通路的下调对于褪黑素介导的自噬也是必需的。综上所述,我们通过小鼠二次肾缺血损伤模型验证了新生抗原表位的产生以及对体液免疫的影响。然后通过肾缺血+肾移植模型明确了缺血损伤相关的新生表位可以诱导移植术后的体液性排斥反应并对移植物造成损害,进一步实验表明缺血早期或移植术后通过干预抑制免疫反应可减轻移植物损害和排斥反应。最后我们证实褪黑素可以在肾缺血损伤中通过诱导自噬发挥保护性作用。
耿海刚,张汤安苏,肖云飞,腾旭[3](2020)在《肝移植术后免疫抑制剂的应用进展》文中研究说明历史上首例人类肝移植由Starzl等在1963年完成,经过50多年的不断发展完善,肝移植技术已逐渐成熟并成为治疗终末期肝病患者的唯一手段。然而肝移植术后发生的免疫排斥反应会造成移植肝失活并降低受者存活率,成为临床工作中限制肝移植应用的一大难题。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它可以防治免疫排斥反应并让肝移植患者的长期生存成为可能,但同时也带来了骨髓抑制、肝肾功能损害等一系列不良反应。临床上应用于移植术后抗免疫排斥反应的主要选择是传统西药,但长期应用易造成肝肾功能减退和增加恶性
闵绍坤[4](2020)在《常用免疫抑制剂对藏酋猴免疫系统抑制作用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背景:藏酋猴(Macaca thibetana)是我国特有的猕猴属动物,已作为大动物模型在医学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而FTY720、CsA、MMF和CVF等免疫抑制剂已在临床和实验研究广泛应用,但对藏酋猴免疫系统抑制作用的研究鲜有报道。目的:本研究采用FTY720、CsA、MMF和CVF等免疫抑制剂构建藏酋猴免疫抑制模型,研究它们对藏酋猴免疫系统的抑制作用及FTY720在藏酋猴体内的药物代谢规律,建立免疫抑制评价的方法,并验证联合给药的有效性。材料及方法:以成年雄性藏酋猴为造模动物,给药后采用以下技术对相关指标进行检测:(1)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及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液学及血液生化指标;(2)流式细胞术检测T、B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3)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血药浓度。完成单药研究后,根据研究结果筛选有效的免疫抑制剂,模拟器官移植联合给药方案。我们建立术前诱导治疗和术后维持治疗的联合给药方案,并对相关免疫指标进行检测。结果:(1)FTY720的药效学和药代动力学研究。连续三天给予藏酋猴不同剂量的FTY720后,藏酋猴淋巴细胞明显下降(P<0.01),特别是CD3+CD4+T淋巴细胞含量减少90%以上,但肝肾功能指标和巨噬细胞无明显变化(P>0.05)。单次给予藏酋猴0.1 mg/(kg.d)的FTY720,最大血药浓度是0.43±0.064 ng/ml,达峰时间为12±3 h,消除半衰期为36±12 h。(2)CsA、MMF和CVF的药效学研究。在连续三天给予藏酋猴不同剂量的CsA后,血液学指标和血液生化指标均无明显变化(P>0.05);单次给予50 mg/(kg.d)的MMF后,藏酋猴淋巴细胞最多减少30%左右,而WBC和NEU无明显变化(P>0.05);单次给予藏酋猴0.05 mg/(kg.d)的CVF后,藏酋猴的C3和CH50均明显减少(P<0.01)。(3)联合给药的药效研究。联合给药后,淋巴细胞含量明显下降,T淋巴细胞几乎完全被清除,补体成分C3和CH50均明显降低。结论:FTY720、MMF和CVF对藏酋猴免疫系统具有抑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FTY720、MMF、CVF免疫抑制剂及其形成的联合治疗适宜构建藏酋猴免疫抑制模型。该研究可为构建免疫抑制模型和免疫评价提供参考,可为药物的机制探索和新药研发提供平台,有助于藏酋猴在器官移植、人类疾病研究等医学中的应用。
伏蓉[5](2020)在《一、选择性S1P1激动剂SYL927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的药效学及机制研究 二、Pan-PI3K抑制剂治疗胃癌的药效学及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是一种慢性、渐进性的间质性肺病,中位生存期短且无特效治疗药物。目前研究认为慢性炎症和肺泡毛细血管内皮屏障破坏与IPF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鞘氨醇-1-磷酸-受体1(Sphingosine-1-phosphate receptor 1,S1P1)是一种 G 蛋白偶联受体,在调节淋巴细胞运输和血管屏障保护中发挥重要作用。SYL927是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自主合成的新型选择性S1P1激动剂,基于S1P1在抗炎免疫和血管内皮屏障调节方面的重要作用,我们对SYL927治疗IPF进行了药效学研究及初步的机制探索。首先建立了博来霉素诱导的小鼠肺纤维化模型考察了 SYL927对IPF的初步治疗作用。研究发现,SYL927可以显着提高肺纤维化小鼠生存率,改善多项肺功能,并显着降低肺组织的炎细胞浸润及胶原沉积。Western Blot实验进一步证明,SYL927可以显着上调小鼠肺组织上皮表型标志物ZO-1和E-cadherin表达,下调间质表型标志物Snail的表达,并下调基质重要组成蛋白纤维粘连蛋白Fibronectin表达。提示,SYL927对IPF有显着的治疗作用,并可能与其抗炎作用及屏障保护功能相关。肺泡毛细血管屏障主要由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肺泡上皮细胞及各自的基底膜构成。因而我们分别考察了 SYL927对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肺泡上皮的作用。体外应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定性观察表明,SYL927能够通过诱导纤维肌动蛋白F-Actin重塑促进肌动蛋白环形成并诱导紧密连接相关蛋白ZO-1定位于细胞膜内侧,显着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的紧密连接。FITC-BSA血管内皮渗透性实验定量研究进一步表明,SYL927能够显着降低血管的通透性,增加内皮细胞的紧密连接。体内小鼠腹腔毛细血管渗漏实验亦表明,SYL927预防给药可以明显降低醋酸诱导的毛细血管渗漏,作用强度与阳性对照药地塞米松相当。提示,SYL927对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连接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肺泡上皮细胞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以及血管内皮细胞间质转化(Endo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ndoMT)是肌成纤维细胞的重要来源,也是屏障损伤的重要关键因素。Western Blot研究表明,SYL927对TGF-β1诱导的EMT/EndoMT具有很好的逆转作用,能够上调肺泡上皮细胞A549细胞上皮marker E-cadherin表达,下调间质marker Snail的表达,并显着下调血管内皮细胞EA.hy926细胞Fibronectin、Snail以及Slug的表达。综上所述,本研究表明SYL927对博来霉素诱导的小鼠肺纤维化有显着疗效,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抗炎免疫作用及保护肺泡毛细血管内皮屏障功能有关。提示,靶向调节S1P1有望成为治疗IPF的新策略。胃癌是一种高患病率高致死率的恶性肿瘤,尤其在我国高发,预后较差,且现有治疗药物有限。PI3K是调节细胞生长、增殖、代谢、转移、凋亡等生命活动的重要调控通路。目前研究表明,胃癌存在广泛的PI3K信号通路过度激活以及PIK3CA与PTEN基因突变。化合物6a、7a是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许恒研究员课题组合成的新型Pan-PI3K抑制剂。基于PI3K信号通路在胃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我们对化合物6a、7a进行了治疗胃癌的药效学研究及初步机制探索。首先通过MTT细胞增殖实验检测6a、7a对PIK3CA/PENT双突变的人胃癌细胞株HGC-27的体外抑制活性。研究发现,化合物6a、7a可以显着抑制HGC-27细胞在体外增殖。PI染色法检测细胞周期以及Annexin V-FITC/PI双染检测细胞凋亡结果表明,化合物6a、7a作用于HGC-27细胞24h可以将细胞阻滞于G0/G1期并促进细胞凋亡。Western Blot实验进一步表明,化合物6a、7a作用于HCG27 3h可以有效抑制PI3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P-AKT(S473)、P-S6RP与P-4E-BP的表达,从而有效抑制该信号通路活化提示新型Pan-PI3 K抑制剂6a、7a可以通过抑制HGC-27细胞中PI3K信号通路从而抑制细胞增殖,使细胞出现G0/G1期阻滞并诱导细胞凋亡。基于上述体外实验,进一步建立了人胃癌细胞株HGC-27裸鼠异体移植瘤模型考察了化合物6a、7a对胃癌的体内抑制活性。研究发现,化合物6a(40mg/kg)、7a(20/40mg/kg)均可显着抑制肿瘤增殖且7a(40mg/kg)对肿瘤抑制率可达88.67%。肿瘤组织免疫组化检测表明,化合物6a(40mg/kg)、7a(20/40mg/kg)均可有效抑制肿瘤增殖标志物Ki67的表达,同时抑制肿瘤组织中P-AKT(S473)的表达。本研究证实,Pan-PI3K抑制剂6a、7a可以通过抑制PI3K信号通路可以有效抑制胃癌细胞HGC-27的体内外增殖,并使HGC-27细胞出现G0/G1期阻滞、诱导其凋亡。
王佳琦[6](2020)在《FTY720抑制脊索瘤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及相关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目的:脊索瘤是一种脊柱原发性恶性肿瘤,约占所有骨恶性肿瘤的1-4%。脊索瘤对传统化学治疗和放射治疗并不敏感,而且手术治疗的难度大、并发症多且复发率高,因此现阶段脊索瘤的治疗需要新的更有效的治疗策略和方法。FTY720(芬戈莫德)是一种新型的免疫抑制剂,现阶段研究表明其具有明确的抗肿瘤作用,可以抑制多种恶性肿瘤的生长和转移,然而目前尚无FTY720在脊索瘤方面的研究报道。本研究首先在细胞水平探讨FTY720对脊索瘤细胞多种生物学行为的影响,之后进一步研究FTY720对脊索瘤抗肿瘤作用的相关机制,最后在动物模型中探讨FTY720对脊索瘤的治疗效果,进而为脊索瘤治疗寻找新的靶向治疗方法,为FTY720在脊索瘤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和依据。研究方法:首先,使用两种最常用的脊索瘤细胞系MUG-Chor1和U-CH1,以梯度浓度及梯度时间的FTY720处理细胞,以相应浓度的DMSO作为对照组,同时使用人成骨细胞系hFOB1.19作为正常细胞对照组,通过MTS实验分析药物对两种脊索瘤细胞和人成骨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观察FTY720对脊索瘤细胞和正常细胞作用的差异性,计算两种脊索瘤细胞FTY720的半抑制浓度(IC50);通过集落形成实验检测经FTY20作用后MUG-Chor1和U-CH1的集落形成能力;使用EDU细胞增殖成像实验在细胞水平直观反应脊索瘤细胞经药物作用前后的DNA复制活性,进一步观察验证FTY720对两种细胞系增殖的影响。MUG-Chor1和U-CH1经过FTY720处理后,使用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FTY720对两种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通过细胞划痕实验观察FTY720对两种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通过流式细胞技术使用Annexin V-FITC/PI法分析药物作用前后的细胞凋亡率,使用RNase/PI法检测分析药物作用前后两种细胞的周期进程,研究FTY720对脊索瘤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再者,通过Western-blot方法和免疫荧光技术分析经FTY720处理的脊索瘤细胞中上皮间质转化(EMT)相关分子E-cadherin和vimentin表达情况的变化,评估药物作用后对两种细胞上皮间质转化进程的影响。进一步,为了研究FTY720抗肿瘤作用的相关机制,使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IL-6/STAT3通路中关键蛋白IL-6、p-STAT3和STAT3的表达情况。进而,两种脊索瘤细胞经FTY720和人重组IL-6共同作用进行回复实验,继续使用MTS实验、Edu实验、细胞划痕实验、Transwell侵袭实验、流式细胞技术和western-blot方法,检测与FTY720单独作用相比,两种细胞增殖、侵袭、迁移、凋亡、细胞周期及上皮间质转化指标的变化情况,分析IL-6/STAT3信号通路与FTY720抗肿瘤作用之间的关系。在体内实验中,实验动物采用36只6周龄BALB/c雌性免疫缺陷裸鼠,将脊索瘤细胞U-CH1种植于裸鼠皮下,待肿瘤生长到一定大小后于裸鼠尾静脉注射FTY720,继续喂养5周同时每周测量肿瘤的体积大小,最后剥离肿瘤组织后称重,一部分制作脊索瘤组织石蜡切片,另一部分提取瘤体组织蛋白。使用HE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确认脊索瘤组织,并使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裸鼠脊索瘤组织中IL-6,、Ki-67的表达情况,使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裸鼠脊索瘤组织中IL-6、p-STAT3和STAT3的表达情况。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对所得出的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实验的数据均以均值±标准差(X±S)表示,组间数据的比较采用t检验,p<0.05被认为有统计学意义,各实验均重复3次。结果:1.MTS实验结果显示在给药浓度范围内,FTY720对两种脊索瘤细胞MUG-Chor1和U-CH1的增殖能力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01),并且具有明显的时间依赖性和剂量依赖性,而且FTY720对正常人成骨细胞hFOB1.19没有明显的抑制效果,说明在给药浓度范围内FTY720对正常细胞没有明显毒副作用;此外,集落形成实验表明FTY720可以有效减小MUG-Chor1和U-CH1脊索瘤细胞集落的密度和体积;通过Edu成像观察到,经过FTY720处理后,MUG-Chor1和U-CH1细胞DNA复制的活跃度降低,处于DNA复制增殖状态的细胞百分比明显下降;以上结果均表明FTY720可以有效抑制脊索瘤细胞增殖。2.Transwell侵袭实验结果表明,在FTY720处理后MUG-Chor1和U-CH1细胞穿过聚碳酸酯薄膜的细胞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细胞划痕实验结果显示,经过FTY720作用后,MUG-Chor1和U-CH1细胞的迁移距离显着减小,表明FTY720抑制了脊索瘤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3.通过流式细胞技术使用Annexin V-FITC/PI法分析细胞凋亡率,发现经过FTY720作用后,与DMSO对照组相比,MUG-Chor1和U-CH1细胞的凋亡比例显着升高;通过RNase I/PI染色法检测MUG-Chor1和U-CH1的细胞周期进程,发现在FTY720处理后两种细胞位于G0/G1期的比例显着升高,位于S期的细胞比例显着降低。表明FTY720诱导了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阻滞。4.Western-blot和免疫荧光结果显示,MUG-Chor1和U-CH1经过FTY720作用后,E-cadherin的表达升高,同时vimentin的表达降低,说明FTY720抑制了脊索瘤细胞的上皮间质转化。5.Western-blot结果发现,经过FTY720作用后,IL-6、p-STAT3和STAT3蛋白表达显着降低,说明FTY720抑制了IL-6/STAT3通路的活性。进而,MUG-Chor1和U-CH1给予IL-6和FTY720共同作用,与单独给予FTY720作用相比,结果表明加入IL-6后FTY720抑制脊索瘤细胞增殖、侵袭、迁移和上皮间质转化能力均明显减弱,同时IL-6也减弱了FTY720促脊索瘤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阻滞能力,表明IL-6/STAT3信号通路与FTY720抑制细胞增殖、侵袭、迁移和上皮间质转化,并诱导细胞凋亡和周期阻滞相关。6.在动物实验中,将脊索瘤细胞种植于裸鼠皮下,经过FTY720治疗后的裸鼠与对照组相比,脊索瘤组织的体积和重量均明显减小,免疫组化染色显示IL-6和Ki-67表达降低,并且肿瘤组织中IL-6、p-STAT3和STAT3蛋白表达发生下降,表明FTY720同样可以抑制裸鼠种植模型中脊索瘤组织的生长,并抑制组织中IL-6/STAT3信号通路活性。结论:1.FTY720有效抑制脊索瘤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2.FTY720通过诱导细胞凋亡和G0/G1期细胞周期阻滞抑制脊索瘤细胞增殖。3.FTY720通过抑制脊索瘤细胞上皮间质转化抑制脊索瘤细胞的侵袭和迁移。4.FTY720通过抑制IL-6/STAT3通路活性发挥对脊索瘤细胞的抗肿瘤作用。5.FTY720可抑制裸鼠种植模型中脊索瘤组织的生长。
张婧瑶[7](2019)在《1-磷酸鞘氨醇受体1对脂多糖诱导小鼠急性肺损伤的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1-磷酸鞘氨醇受体1(S1P1)激动剂FTY720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小鼠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取健康雄性BALB/c小鼠140只(重量20g左右),饲养一周。实验分为四组:生理盐水对照组(Normal saline,NS组),LPS模型组(Lipopolysaccharide,LPS 组),FTY720 对照组(Normal FTY720,NF 组),FTY720预处理组(FTY720+LPS,FL组)。H&E染色镜下观察肺组织的病理学变化;检测肺组织的湿/干重(W/D)比;BCA法测定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中的总蛋白浓度;自动细胞计数分析仪检测BALF中总细胞数;瑞氏-姬姆萨染色法将细胞涂片染色,检测BALF中中性粒细胞数;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BALF中核因子-κB(NF-κB)、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白细胞介素-1β(IL-1β)及白细胞介素-6(IL-6)的浓度;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NF-κB、TNF-α、TGF-β及IL-6在肺结构中的表达;免疫印迹实验检测核因子-κB(NF-κB)、蛋白激酶B(AKT)、丝裂原蛋白活化激酶(p38MAPK)、IκBα及IKKα/β的蛋白表达。小鼠分别口服给予AKT抑制剂AZD5363(100mg/kg)和腹腔注射p38MAPK抑制剂SB203580(25mg/kg),蛋白印迹法检测NF-κB、IκBα及IKKα/β的相关蛋白表达。结果:1.H&E染色:与NS组相比,LPS组小鼠肺组织有明显的炎症细胞浸润、肺泡壁增厚等;NF组无明显肺组织病理改变,而FL组与LPS组相比,肺组织炎性细胞浸润、肺泡壁增厚等病理状态显着改善。2.肺组织湿/干重(W/D)比:与NS组相比,LPS组小鼠W/D比明显增加(P<0.01);NF组与NS组无明显差异;而FL组较LPS组显着降低(P<0.01)。3.BCA法测定BALF中总蛋白浓度:与NS组相比,LPS组小鼠BALF中总蛋白浓度明显增加(P<0.01);NF组与NS组相比无明显差异;而FL组与LPS组比较显着降低(P<0.01)。4.自动细胞计数分析仪检测BALF中总细胞数:与NS组相比,LPS组小鼠BALF中总细胞数明显增加(P<0.01);NF组与NS组相比无明显差异;而FL组与LPS组比较显着降低(P<0.01)。5.瑞氏-姬姆萨染色法检测BALF中中性粒细胞数:与NS组相比,LPS组小鼠BALF中中性粒细胞数明显增加(P<0.01);NF组与NS组相比无明显差异;而FL组与LPS组比较中性粒细胞数显着下降(P<0.01)。6.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BALF中炎性因子浓度:与NS组相比,LPS组小鼠BALF中 NF-κB、TNF-α、TGF-β、IL-1β及 IL-6 的浓度显着升高(P<0.01);NF 组与NS组比较无明显差异;而FL组与LPS组比较,各炎性因子表达显着降低(P<0.01)。7.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肺组织中细胞因子表达:与NS组相比,LPS组小鼠肺组织中NF-κB、TNF-α、TGF-β及IL-6细胞因子表达水平增加;NF组与NS组以上各细胞因子表达极低;而FL组与LPS组比较,以上各细胞因子表达明显减弱。8.免疫印迹法检测相关蛋白表达:与NS组比较,LPS组小鼠肺组织中NF-κB、IκBα、IKKα/β、AKT磷酸化蛋白以及p38MAPK蛋白表达水平均显着增加(P<0.01);NF组与NS组蛋白表达无显着性差异;而FL组与LPS组比较,以上蛋白表达显着降低(P<0.01)。9.分别给予AKT抑制剂AZD5363和p38 MAPK抑制剂SB203580检测相关蛋白表达:与NS组相比,LPS组小鼠肺组织中NF-κB、IκBα及IKKα/β磷酸化蛋白表达水平显着升高(P<0.01);FL组小鼠肺组织中NF-κB、IκBα及IKKα/β磷酸化蛋白表达水平与LPS组比较显着降低(P<0.01);同时,生理盐水+AZD5363+LPS组、FTY720+AZD5363+LPS组以及生理盐水+SB203580+LPS 组、FTY720+SB203580+LPS 组小鼠肺组织中 NF-κB、IκBα及IKKα/β磷酸化蛋白表达水平与LPS组比较显着降低(P<0.01),与NS组比较无明显差异;但给予AKT抑制剂的FL组、生理盐水+AZD5363+LPS组、FTY720+AZD5363+LPS组以及给予p38 MAPK抑制剂的FL组、生理盐水+SB203580+LPS 组、FTY720+SB203580+LPS 组的小鼠肺组织中 NF-κB、IκBα及IKKα/β磷酸化蛋白表达水平相近,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磷酸鞘氨醇受体1通过抑制PI3K/AKT/NF-κB信号通路及p38MAPK/IKKα/β/IκBα/NF-κB信号转导通路,进而抑制促炎因子的产生,抑制LPS诱导的急性肺损伤。
曾宪杰[8](2019)在《土槿乙酸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免疫抑制活性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免疫性疾病主要包括自身免疫性疾病和器官排斥反应,是由于机体免疫系统对于机体的一类过度反应,给患者带来了诸多痛苦。因此,免疫抑制剂的出现给患者带来了福音,免疫抑制剂是一类通过抑制T淋巴细胞与B淋巴细胞的增殖与功能而发挥作用的药物。但目前的免疫抑制药物存在活性差、毒副作用大、治疗窗窄等问题。因此研究开发更多高效、低毒的新型免疫抑制药物一直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土槿乙酸(Pseudolaric acid B)是从土槿皮中提取得到的一类具有以特殊薁类结构为母核、内脂环、共轭双烯侧链的罕见二萜类化合物。土槿乙酸的结构特殊性决定了其作用的特殊性,经研究发现土槿乙酸具有较强的抗真菌、抗生育、抗肿瘤活性等作用。本课题组经过了多次的研究发现,土槿乙酸对淋巴细胞具有特殊的抑制作用,由此进一步合成了一些活性较好的衍生物,尤其是酯类与酰胺类衍生物。本实验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选用较为简单易行的方法,合成系列酯类与酰胺类衍生物,希望得到系列高效、低毒、高选择性的化合物。并进一步研究土槿乙酸共轭双烯侧链的选择性还原条件,以得到系列具有较好免疫抑制活性的选择性还原衍生物。内容:本文主要利用药物的拼合原理和利宾斯基五原则为指导,以土槿乙酸为原料合成了三个系列目标化合物。首先在土槿乙酸的C-18位成酯,成酰胺类衍生物,将得到的化合物经药理活性检测,并讨论构效关系。然后对部分土槿乙酸衍生物进行三个双键进行完全氢化还原,得到六氢还原产物。接着摸索土槿乙酸共轭双烯侧链的选择性还原条件,期望得到选择性还原产物。方法:1以土槿乙酸为原料,将土槿乙酸与缩合剂缩合后与醇反应,得到土槿乙酸酯类衍生物。2以土槿乙酸为原料,直接通过缩合剂与胺类化合物反应,得到土槿乙酸酰胺类衍生物。3以土槿乙酸衍生物为原料对其分子中的三个双键进行氢化还原。4以山梨酸为先导化合物,探索了选择性共轭双烯的选择性还原条件,并试用于土槿乙酸选择性还原。5采用MTT法检测土槿乙酸衍生物对小鼠T、B淋巴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及毒性作用。结果:共合成了3个系列化合物,其中土槿乙酸成酯类衍生物7个,土槿乙酸酰胺类衍生物11个,得到的以上化合物分别经过了1H-NMR、HR-ESI-MS和13C-NMR进行确认,18个化合物均未见文献报道,体外免疫抑制活性筛选显示目标化合物A3,A4,B2,B6,B9是对小鼠T、B淋巴细胞增殖抑制活性较好,对正常细胞毒性较低。土槿乙酸氢化还原衍生物6个,目标化合物的结构均经过1H-NMR,ESI-MS进行了初步确认。有选出了土槿乙酸共轭双烯侧链选择性还原条件,在离子液体中,采用乙酰丙酮钯催化氢化,能够选择性还原山梨酸(已二烯酸)中共轭双键中的末位双键,并试用于还原土槿乙酸双键中的13、14位的双键。结论:共合成了3个系列化合物,24个目标化合物,均未见文献报道。A系列酯类衍生物中A3,A4对T,B淋巴细胞增殖抑制活性较好,且对正常细胞毒性较低的。A2,A5,A7对T淋巴细胞增殖抑制活性较好,且优于土槿乙酸。A5,A6,A7对于B淋巴细胞增殖抑制活性也有较大的提高。B系列酰胺类衍生物,其中B2,B6,B9是较为理想的高效、低毒、高选择性衍生物。B1,B5,B7类衍生物对T淋巴细胞增殖活性抑制也好于土槿乙酸。B8,B9对B淋巴细胞增殖活性抑制也有了较好的提高。对于含F取代的酯类衍生物和酰胺类衍生物对T,B淋巴细胞的免疫抑制活性增加明显,下步实验可以考虑更多含F类侧链取代。合成了6个土槿乙酸氢化还原衍生物,有利于探讨双键对免疫抑制活性的影响。以乙酰丙酮钯为催化剂,在离子液体中能够选择性还原共轭双烯侧链。
邹经[9](2019)在《芬戈莫德对光化学方法所致缺血性模型小鼠的影响及机制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本实验以神经内科临床工作中最常见的脑缺血性卒中为切入点,探讨新型免疫抑制剂芬戈莫德对光化学方法所致的缺血性卒中模型小鼠神经功能的影响及机制,为芬戈莫德在神经系统缺血性疾病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动物实验依据,为治疗神经系统缺血性疾病寻找一种新策略。【方法】为研究芬戈莫德在光化学所致的脑缺血模型小鼠中对神经功能的影响及机制,选择光化学方法诱导脑缺血模型小鼠,分空白对照组、单纯造模组、芬戈莫德给药组。造模成功24 h后芬戈莫德给药组连续每天腹腔注射芬戈莫德0.3mg/kg;单纯造模组予等剂量生理盐水腹腔注射。连续14 d观察单纯造模组、芬戈莫德给药组实验动物行为学,予mNSS评分表评估芬戈莫德给药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是否较单纯造模组有所改善;在第1d、7d、14d 3个时间节点,处死部分小鼠,取脑组织,予尼氏(Nissl)染色观察各组脑梗死灶边缘区(空白对照组取其对应区域)神经细胞存活情况;通过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各组梗死灶边缘区(空白对照组取其对应区域)M1型小胶质细胞和M2型小胶质细胞的分布情况;通过Western Blotting(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小胶质细胞分型指标蛋白表达的差异。【结果】1.芬戈莫德能保护中枢神经系统。(1)芬戈莫德能改善脑缺血模型小鼠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光化学方法所致脑缺血小鼠模型造模成功并连续每天予芬戈莫德腹腔注第14 d后:通过对比不同组小鼠mNSS评分值发现,芬戈莫德给药组小鼠在第3-7 d mNSS评分呈现显着下降,而在7-14 d趋于平稳状态且均低于单纯造模组。上述结果说明芬戈莫德能改善光化学所致脑缺血模型小鼠神经功能缺损症状。(2)芬戈莫德保护脑皮质梗死灶边缘区神经元。光化学方法所致脑缺血小鼠模型造模成功并连续每天予芬戈莫德腹腔注射,第1d、7d、14d处死部分小鼠,取脑组织予尼氏染色,结果表明在连续给药第7d、14d时,神经元存活数量低于空白对照组但较单纯造模组增多,且均有统计学意义。上述结果说明芬戈莫德能保护脑梗死边缘区神经元。2.芬戈莫德能发挥免疫调节功能影响小胶质细胞分型。光化学方法所致脑缺血小鼠模型造模成功并连续每天予芬戈莫德腹腔注射,第1d、7d、14d处死部分小鼠,取脑组织:(1)免疫荧光染色(CD16+iba-1)结果提示芬戈莫德给药组在连续给药第7d时小胶质细胞CD16表达较单纯造模组减少且有统计学意义;免疫荧光染色(CD206+iba-1)结果提示芬戈莫德给药组在连续给药第7d时小胶质细胞CD206表达较单纯造模组增多且有统计学意义,上述结果表示芬戈莫德能减少M1型小胶质细胞的激活,促进梗死灶边缘区M2型小胶质细胞生成。(2)Western Blotting实验结果提示,芬戈莫德给药组在连续给药第7d时小胶质细胞CD206、Arg1蛋白表达较单纯造模组增多,而CD16、iNOS蛋白表达较单纯造模组减少且均有统计学意义,上述结果进一步证实芬戈莫德能发挥免疫调节功能介导小胶质细胞分型变化。【结论】芬戈莫德能减轻光化学所致缺血性模型小鼠梗死灶边缘区神经元坏死,改善脑缺血后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其机制可能与芬戈莫德发挥免疫调节功能促进小胶质细胞M1型向M2型转化从而减轻脑组织炎症相关。
曾巧煌[10](2019)在《紫草素抑制小鼠皮肤移植排斥反应及其免疫调节机制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器官移植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在临床上广泛应用。然而,几乎所有的移植患者都需要持续使用免疫抑制药物来防止同种异体移植排斥反应的发生。所以免疫抑制剂在器官移植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过,目前常用的免疫抑制药物可能导致严重的副作用,如肾毒性、肿瘤和感染等。因此,对于长期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的临床患者来说,迫切需要开发一些具有更好的免疫抑制效果和最小副作用的新型免疫抑制分子。紫草素是一种从紫草根中提取的具有生物活性的萘醌类色素,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紫草素具有抗炎、抗癌和抗菌的作用。尤其是,紫草素被证明在动物模型中可以抑制关节炎的发展,在体外实验中还能抑制人类T淋巴细胞的活化。但目前紫草素对同种异体移植排斥反应的作用尚不明确,因此本实验通过建立小鼠皮肤移植模型,考察紫草素对同种异体排斥反应的作用,明确紫草素免疫调节的作用机制。方法:1.紫草素对小鼠同种异体皮肤移植排斥反应的研究研究采用小鼠皮肤移植模型,将BALB/C小鼠的皮肤移植到C57BL/6小鼠身上,造模成功后将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四组,分别为同种异体皮肤移植组(Control)、环孢素A组(CsA)、紫草素低剂量组(Shikonin-20mg/kg)、紫草素高剂量组(Shikonin-40mg/kg),考察紫草素对移植物生存时间的影响;HE染色、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分别测定移植皮片中的炎性细胞浸润及Foxp3和IDO的表达,细胞流式术检测受体小鼠外周引流淋巴结和脾脏细胞中CD4+Foxp3+Treg、效应CD8+CD44high CD62LlowT细胞、CD11c+CD80+和CD11c+CD86+成熟树突状细胞的比例,荧光定量PCR 法测定移植皮片中细胞因子 IFN-γ、TNF-α、IL-17、IL-6、IL-10、TGF-p1、FoxP3和IDO基因表达的水平。2.紫草素联合Anti-CD25抗体对小鼠皮肤移植排斥反应的研究研究采用小鼠皮肤移植模型,造模成功后将C57BL/6小鼠随机分为五组,分别为同种异体皮肤移植组(Control)、环孢素A组(CsA)、环孢素A联合Anti-CD25抗体组(CsA+anti-CD25)、紫草素组(Shikonin)、紫草素联合Anti-CD25抗体组(Shikonin+anti-CD25),每天给予紫草素或环孢素,在移植后第0、4和8天分别按0.2mg/只的剂量腹腔注射Anti-CD25抗体;每天观察移植皮片有无炎症、水肿、坏死、结痂及脱落等情况,并记录移植皮片的存活时间,用中位生存时间(mediansurvival time,MST)表示。3.紫草素体外实验的研究用流式细胞仪分离纯化C57BL/6小鼠的CD3+T淋巴细胞,采用CCK-8测定紫草素对T细胞的细胞毒性,流式细胞术测定CFSE标记的CD3+T淋巴细胞的增殖情况,ELISA检测培养上清液中细胞因子IFN-γ、IL-10、IL-17和TGF-β1的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mTOR信号通路的蛋白表达。分离纯化的CD4+CD25-T细胞在抗CD3e和CD28抗体(2.5μg/mL)以及rmIL-2(10ng/mL)共刺激后,分别给予TGF-β1(5ng/mL)和不同浓度的紫草素(0.25μM或0.5μM),四天后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4+Foxp3+Treg的比例。分离纯化C57BL/6小鼠骨髓中的树突状细胞,在rmGM-CSF(20ng/mL)和rmIL-4(1Ong/mL)的共刺激下,分别给予环孢素(0.1μM)和不同浓度的紫草素(0.25μM或0.5μM),两天后收集细胞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其中IDO的蛋白表达。结果:1.紫草素对小鼠同种异体皮肤移植排斥反应的研究紫草素低剂量(20mg/kg)和高剂量(40mg/kg)组均能显着延长同种异体皮肤移植的存活时间,MST分别是16.00±1.37和22.00±2.98天(P<0.05或P<0.01),甚至紫草素高剂量的治疗效果接近于CsA(MST为26.00±1.49天)(PP>0.05);紫草素低剂量和高剂量治疗后小鼠移植皮片中CD3+T细胞浸润明显减少(P<0.05或P<0.01),同时可上调移植皮片中Foxp3和DC来源的IDO的表达(P<0.01)。在受体小鼠次级淋巴器官中,紫草素低剂量和高剂量组均能显着增加引流淋巴结中CD4+Foxp3+Treg的比例(P<0.05或P<0.01),同时可显着降低脾脏和淋巴结细胞中CD11c+CD86+成熟树突状细胞和CD8+CD44highCD62Llow效应T细胞的比例(P<0.05 或P<0.01)。在移植皮片中,紫草素低剂量和高剂量组均能显着降低促炎因子TNF-α和IL-17的mRNA表达(P<0.05或P<0.01),以及显着升高FoxP3和IDO mRNA的表达水平(P<0.05或P<0.01),紫草素高剂量还能抑制IFN-γ和IL-6的mRNA表达(P<0.05 或P<0.01),同时上调 IL-10和 TGF-β1 mRNA 的表达(P<0.05)。2.紫草素联合Anti-CD25抗体对小鼠皮肤移植排斥反应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Shikonin+anti-CD25 组的 MST 是 16.00±0.75 天,与 Shikonin 单独给药组(MST=25.00±2.83天)相比,明显减少了小鼠的存活时间(P<0.05);而CsA+anti-CD25组与CsA单独给药组相比没有显着差异(P>0.05)。3.紫草素体外实验的研究不同浓度的紫草素(0.1、0.25、0.5、1.0、2.0 μM)给药24h、48h和96h后,紫草素的给药浓度至1.OμM时,对T细胞并没有细胞毒性作用。在T细胞增殖实验中,紫草素(0.25μM)组和紫草素(0.5μM)组均能显着抑制T细胞的增殖(P<0.01),尤其是高剂量组的抑制效果与CsA组接近(P>0.05);此外,紫草素(0.25μM)组和紫草素(0.5μM)组均能显着降低细胞上清液中IFN-γ的水平(P<0.01),仅紫草素(0.5μM)组可下调IL-17的浓度(P<0.05),同时还能上调了抑制型细胞因子IL-10和TGF-β1在细胞上清液中的水平(P<0.05或P<0.01);而CsA可以提高细胞上清液中TGF-β1的浓度(P<0.01)但对IL-10无影响(P>0.05);在体外分离纯化的CD4+CD25-T细胞中,紫草素(0.25μM)组和紫草素(0.5μM)组均能显着提高CD4+Foxp3+Treg 的比例(P<0.05 或P<0.01)。对于T细胞上mTOR信号通路,紫草素(0.25μM)组和紫草素(0.5μM)组均能显着抑制P-p70S6K和P-mTOR的活化(P<0.01),而作为阳性对照雷帕霉素在很大程度上阻断了 P-p70S6K和P-mTOR的激活(P<0.01)。在体外诱导的髓源性树突状细胞中,紫草素(0.25μM)组和紫草素(0.5μM)组均能在体外增强树突状细胞IDO的蛋白表达(P<0.05或P<0.01),而环孢素却没有显着差异(P>0.05)。结论:我们实验结果揭示了紫草素在诱导Tregs/IDO和抑制同种异体移植排斥反应中的新作用,表明紫草素可显着延长同种异体皮肤移植小鼠的存活时间,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是诱导CD4+Foxp3+Treg的分化,促进DC来源IDO的表达以及抑制了 mTOR信号通路的激活。因此,紫草素作为一种天然产物,在未来可能作为一种潜在的免疫抑制药物用于临床器官移植手术。
二、一种新型免疫抑制剂—FTY720(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种新型免疫抑制剂—FTY720(论文提纲范文)
(1)咪唑酮并[4,5-c]喹啉及β-氨基醇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抗肿瘤药概况 |
1.2 分子靶向抗肿瘤药概况 |
1.2.1 蛋白激酶抑制剂 |
1.2.2 单克隆抗体 |
1.3 PI3K/AKT/mTOR信号轴通路 |
1.4 缺氧诱导因子 |
1.5 PI3K/AKT/mTOR抑制剂研究进展 |
1.5.1 PI3K抑制剂 |
1.5.2 mTOR抑制剂 |
1.5.3 PI3K class I与 mTOR双重抑制剂 |
1.5.4 AKT抑制剂 |
1.6 小结 |
第2章 C-8 位含取代吡啶基的咪唑酮并[4,5-c]喹啉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评价 |
2.1 目标化合物的结构设计与逆合成分析 |
2.1.1 目标化合物的结构设计 |
2.1.2 目标化合物的逆合成分析 |
2.2 合成实验部分 |
2.2.1 仪器与化学试剂 |
2.2.2 合成路线 |
2.2.3 合成方法 |
2.3 体外活性实验 |
2.3.1 实验材料 |
2.3.2 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 |
2.3.3 噻唑蓝(MTT)实验 |
2.3.4 mTOR激酶活性实验 |
2.3.5 PI3K激酶活性实验 |
2.3.6 蛋白免疫印迹实验 |
2.3.7 EdU实验 |
2.3.8 细胞迁移实验 |
2.3.9 细胞集落形成实验 |
2.4 分子对接实验 |
2.5 结果与讨论 |
2.5.1 合成实验部分 |
2.5.2 目标化合物17a~17m对 HIF-1α表达抑制作用及细胞活力的影响 |
2.5.3 目标化合物17a~17m对 mTOR/PI3K激酶活性的影响 |
2.5.4 代表化合物17d对HIF-1α蛋白表达及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 |
2.5.5 分子对接实验 |
2.6 小结 |
第3章 N-1 位含取代哌啶基、1,2,3,6-四氢吡啶-4-基、8-氮杂双环[3.2.1]辛-2-烯-3-基的咪唑酮并[4,5-c]喹啉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评价 |
3.1 目标化合物的设计 |
3.2 合成实验部分 |
3.2.1 仪器与试剂 |
3.2.2 N-1 位含取代哌啶基的咪唑酮并[4,5-c]喹啉衍生物(28a~28e)合成 |
3.2.3 N-1 位含1,2,3,6-四氢-4-吡啶基的咪唑酮并[4,5-c]喹啉衍生物(36a~36i)合成 |
3.2.4 N-1 位含8-氮杂双环[3.2.1]辛-2-烯-3-基的咪唑酮并[4,5-c]喹啉衍生物(44a~44e)合成 |
3.3 体外活性实验 |
3.3.1 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 |
3.3.2 噻唑蓝(MTT)实验 |
3.3.3 mTOR激酶活性实验 |
3.3.4 PI3K激酶活性实验 |
3.4 分子对接实验 |
3.5 结果与讨论 |
3.5.1 合成实验部分 |
3.5.2 目标化合物28a~28e,36a~36i,44a~44e对 HIF-1α表达的抑制作用及对细胞活力的影响 |
3.5.3 目标化合物28a~28e,36a~36i,44a~44e对 mTOR/ PI3K激酶活性的影响 |
3.5.4 分子对接实验 |
3.6 小结 |
第4章 C-7 位含醚或硫醚的β-氨基醇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评价 |
4.1 研究背景及目标化合物的设计 |
4.1.1 研究背景 |
4.1.2 目标化合物的设计 |
4.2 合成实验部分 |
4.2.1 仪器与试剂 |
4.2.2 C-7 位含取代硫醚基的β-氨基醇衍生物 54~56 合成 |
4.2.3 C-7 位含取代硫醚的衍生物64 合成 |
4.2.4 中间体69、73和78 的合成 |
4.2.5 C-7 位含醚键的衍生物86 合成 |
4.2.6 (±)-(2-氨基-7-正辛基-1,2,3,4-四氢萘-2-基)((±)-87)的手性拆分 |
4.2.7 (±)-(2-氨基-6-(((3-苯甲氧基)苯基)硫代)-1,2,3,4-四氢萘-2-基)甲醇((±)-88)的手性拆分 |
4.2.8 (±)-((2-氨基-7-((4-(苯甲氧基)苯基)硫代)-1,2,3,4-四氢萘-2-基)甲醇((±)-89)的手性拆分 |
4.3 [~(35)S]GTPγS结合试验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合成实验部分 |
4.4.2 [~(35)S]GTPγS结合试验 |
4.5 小结 |
第5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图:部分化合物光谱图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缺血损伤相关的新生表位在器官移植术后体液性排斥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缺血损伤导致新生表位的产生 |
一、材料与方法 |
二、结果 |
三、讨论 |
第二部分 缺血损伤相关的新生表位在器官移植中的作用及机制 |
一、材料与方法 |
二、结果 |
三、讨论 |
第三部分 新生表位诱导的移植术后体液性排斥反应的防治探讨 |
一、材料与方法 |
二、结果 |
三、讨论 |
第四部分 褪黑素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
一、材料与方法 |
二、结果 |
三、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在器官移植中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工作情况说明 |
致谢 |
(3)肝移植术后免疫抑制剂的应用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传统西药在肝移植术后抗免疫排斥反应中的应用 |
1.1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calcineurin inhibitors,CNI): |
1.2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抑制剂 |
1.3抗代谢药物: |
1.4 糖皮质激素: |
1.5 生物抗体制剂: |
2 中药在抗免疫排斥反应中的应用 |
2.1 雷公藤: |
2.2 青风藤: |
2.3 冬虫夏草: |
3 新型免疫抑制剂在抗免疫排斥反应中的应用 |
3.1 FTY-720: |
3.2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1,PD-1)抑制剂及PD-L1抑制剂: |
4 总结与展望 |
(4)常用免疫抑制剂对藏酋猴免疫系统抑制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及进展 |
1.1.1.1 藏酋猴的研究进展 |
1.1.1.2 免疫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 |
1.3 本文的主要贡献与创新 |
1.4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二章 FTY720 对藏酋猴免疫抑制作用的研究 |
2.1 选题思路与实验设计 |
2.1.1 选题思路 |
2.1.2 实验设计 |
2.2 实验材料及仪器设备 |
2.2.1 实验动物 |
2.2.2 药品与试剂 |
2.2.3 实验仪器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构建免疫抑制模型 |
2.3.1.1 选取实验动物及实验分组 |
2.3.1.2 给药方式及给药后管理 |
2.3.1.3 血样采集 |
2.3.2 FTY720 药效研究 |
2.3.2.1 血液学和血液生化检测 |
2.3.2.2 流式细胞检测 |
2.3.2.3 外周血中FTY720 血药浓度检测 |
2.3.3 FTY720 药代动力学研究 |
2.3.3.1 给药并采集血样 |
2.3.3.2 HPLC法测定FTY720 血药浓度 |
2.3.4 试验数据统计 |
2.4 实验结果 |
2.4.1 血液学结果 |
2.4.2 血液生化结果 |
2.4.3 流式细胞检测结果 |
2.4.4 外周血中FTY720 血药浓度检测结果 |
2.4.5 FTY720 药代动力学研究结果 |
2.4.6 藏酋猴与狒狒和食蟹猴对FTY720 的敏感性比较 |
2.5 讨论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常用免疫抑制剂对藏酋猴抑制作用的初级研究 |
3.1 选题思路与实验设计 |
3.1.1 选题思路 |
3.1.2 实验设计 |
3.2 实验材料及仪器设备 |
3.2.1 实验动物 |
3.2.2 药品与试剂 |
3.2.3 实验仪器设备 |
3.3 实验方法 |
3.3.1 CsA对藏酋猴免疫抑制作用的研究 |
3.3.1.1 构建免疫抑制模型 |
3.3.1.2 免疫指标检测 |
3.3.2 MMF对藏酋猴免疫抑制作用的研究 |
3.3.2.1 构建免疫抑制模型 |
3.3.2.2 免疫指标检测 |
3.3.3 CVF对藏酋猴免疫抑制作用的研究 |
3.3.3.1 构建免疫抑制模型 |
3.3.3.1 免疫指标检测 |
3.3.4 试验数据统计 |
3.4 实验结果 |
3.4.1 CsA对藏酋猴免疫抑制作用 |
3.4.2 MMF对藏酋猴免疫抑制作用 |
3.4.3 CVF对藏酋猴免疫抑制作用 |
3.5 讨论 |
3.5.1 CsA对藏酋猴免疫抑制作用 |
3.5.2 MMF对藏酋猴免疫抑制作用 |
3.5.3 CVF对藏酋猴免疫抑制作用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构建联合给药免疫抑制模型 |
4.1 选题思路与实验设计 |
4.1.1 选题思路 |
4.1.2 实验设计 |
4.2 实验材料及仪器设备 |
4.3 实验方法 |
4.3.1 构建免疫抑制模型 |
4.3.2 免疫指标检测 |
4.3.3 数据统计 |
4.4 实验结果 |
4.4.1 血液学检测结果 |
4.4.2 流式细胞检测结果 |
4.4.3 补体成分检测结果 |
4.5 讨论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后续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5)一、选择性S1P1激动剂SYL927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的药效学及机制研究 二、Pan-PI3K抑制剂治疗胃癌的药效学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Abbreviations) |
第一部分 选择性S1P1激动剂SYL927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的药效学和机制研究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实验材料 |
二、实验方法 |
1. 细胞培养 |
2. 博来霉素诱导肺纤维化小鼠模型 |
3. 小鼠肺功能检测 |
4. 小鼠肺泡支气管灌洗液白细胞数目检测 |
5. 小鼠肺指数检测 |
6. 肺组织病理学检测 |
7. 激光共聚焦成像(F-Actin/ZO-1染色) |
8. 血管内皮渗透性实验 |
9. 醋酸诱导的腹腔渗漏模型 |
10. Western Blot |
11. TGF-β1诱导的体外EMT/EndoMT模型 |
12. 数据处理 |
三、实验结果 |
1. SYL927对博来霉素诱导的小鼠肺纤维化有显着疗效 |
1.1 SYL927显着提高肺纤维化小鼠的生存率 |
1.2 SYL927显着改善肺纤维化小鼠的多项肺功能,降低肺指数 |
1.3 SYL927显着改善肺纤维化小鼠的肺部病理学损伤 |
1.4 SYL927显着减少肺泡支气管灌洗液炎症细胞数量 |
1.5 SYL927对肺组织纤维化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
2. SYL927对肺泡毛细血管内皮屏障保护作用 |
2.1 SYL927对肺泡上皮/血管内皮-间质转化的调节作用 |
2.2 SYL927对毛细血管内皮紧密连接的作用 |
四、讨论 |
五、结论 |
第二部分 Pan-PI3K抑制剂治疗胃癌的药效学及机制研究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实验材料 |
二、实验方法 |
1. 细胞培养 |
2. MTT细胞增殖检测 |
3. 细胞周期与细胞凋亡检测 |
4. 人胃癌细胞株HGC-27裸鼠异体移植瘤模型 |
5. Ki67/P-AKT(S473)免疫组化检测 |
6. Western Blot |
7. 数据处理 |
三、实验结果 |
1. 化合物6a和7a抑制HGC-27胃癌细胞体外增殖活性 |
2. 化合物6a和7a诱导HGC-27胃癌细胞周期阻滞和凋亡 |
3. 化合物6a和7a抑制HGC-27胃癌细胞中PI3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 |
4. 化合物6a和7a抑制裸鼠体内HGC-27增殖 |
四、讨论 |
五、结论 |
附录: 溶液配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FTY720抑制脊索瘤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及相关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第一部分 FTY720抑制脊索瘤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 |
1 前言 |
2 材料和方法 |
2.1 主要试剂和仪器 |
2.1.1 主要试剂 |
2.1.2 主要耗材和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细胞培养及计数 |
2.2.2 MTS 细胞活力检测实验 |
2.2.3 集落形成实验 |
2.2.4 Edu成像实验 |
2.2.5 Transwell侵袭实验 |
2.2.6 细胞划痕实验 |
2.2.7 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 |
2.2.8 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 |
2.2.9 Western-blot 检测蛋白水平 |
2.2.10 细胞免疫荧光染色 |
2.2.11 统计分析 |
3 结果 |
3.1 FTY720抑制脊索瘤细胞增殖 |
3.1.1 MTS实验检测FTY720 对脊索瘤细胞增殖活力的影响及IC50 值 |
3.1.2 集落形成实验及 Edu 成像实验检测 FTY720 对脊索瘤细胞增殖活力的影响 |
3.2 FTY720 抑制脊索瘤细胞的侵袭 |
3.3 FTY720 抑制脊索瘤细胞的迁移 |
3.4 FTY720诱导脊索瘤细胞凋亡 |
3.5 FTY720 诱导脊索瘤 G0/G1 期细胞周期阻滞 |
3.6 FTY720抑制脊索瘤细胞上皮间质转化 |
4 讨论 |
5 结论 |
第二部分 FTY720抑制脊索瘤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的机制研究 |
1 前言 |
2 材料和方法 |
2.1 主要试剂和仪器 |
2.1.1 主要试剂 |
2.1.2 主要仪器和耗材 |
2.2 实验方法 |
2.2.1 细胞培养 |
2.2.2 Western-blot 检测蛋白水平 |
2.2.3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
2.2.4 MTS 细胞活力检测实验 |
2.2.5 Edu成像实验 |
2.2.6 Transwell 细胞侵袭实验 |
2.2.7 细胞划痕实验 |
2.2.8 细胞凋亡检测 |
2.2.9 细胞周期检测 |
2.2.10 免疫荧光 |
2.2.11 统计分析 |
3 结果 |
3.1 FTY720 抑制脊索瘤细胞IL-6/STAT3 信号通路活性 |
3.2 IL-6与FTY720抑制脊索瘤细胞增殖相关 |
3.3 IL-6与FTY720抑制脊索瘤细胞侵袭相关 |
3.4 IL-6与FTY720抑制脊索瘤细胞迁移相关 |
3.5 IL-6与FTY720诱导脊索瘤细胞凋亡相关 |
3.6 IL-6与FTY720诱导脊索瘤细胞周期阻滞相关 |
3.7 IL-6与FTY720抑制脊索瘤细胞上皮间质转化相关 |
4 讨论 |
5 结论 |
第三部分 FTY720抑制裸鼠种植模型中脊索瘤组织生长 |
1 前言 |
2 材料和方法 |
2.1 主要试剂和仪器 |
2.1.1 主要试剂 |
2.1.2 主要仪器和耗材 |
2.2 实验方法 |
2.2.1 细胞培养 |
2.2.2 裸鼠皮下成瘤实验 |
2.2.3 组织切片制作 |
2.2.4 HE染色 |
2.2.5 免疫组化染色 |
2.2.6 Western-blot 检测组织蛋白水平 |
2.2.7 统计分析 |
3 结果 |
3.1 FTY720抑制裸鼠种植模型脊索瘤组织生长 |
3.2 FTY720改善肿瘤组织病理形态 |
3.3 FTY720 抑制裸鼠模型中脊索瘤组织IL-6/STAT3 信号通路的活性 |
4 讨论 |
5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1-磷酸鞘氨醇受体1对脂多糖诱导小鼠急性肺损伤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对照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动物 |
2.2 实验材料 |
2.3 实验方法 |
2.4 统计学方法 |
第三章 结果 |
3.1 FTY720对LPS诱导急性肺损伤小鼠肺组织病理学的影响 |
3.2 FTY720对LPS诱导急性肺损伤小鼠肺湿/干(W/D)比的影响 |
3.3 FTY720对LPS诱导急性肺损伤小鼠BALF中蛋白浓度的影响 |
3.4 FTY720对LPS诱导增加的小鼠BALF中总细胞数以及中性粒细胞数的影响 |
3.5 FTY720对LPS诱导增加的BALF中NF-κB、TNF-α、TGF-β、IL-1β及IL-6浓度的影响 |
3.6 FTY720对LPS诱导增加的肺组织中NF-κB、TNF-α、TGF-β及IL-6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 |
3.7 FTY720对LPS诱导急性肺损伤肺组织中NF-κB、IκBα、IKKα/β、AKT磷酸化蛋白及p38MAPK蛋白表达的影晌 |
3.8 AKT抑制剂AZD5363对LPS诱导小鼠急性肺损伤肺组织中NF-κB、IκBα、IKKα/β磷酸化及其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
3.9 p38MAPK抑制剂SB203580对LPS诱导小鼠急性肺损伤肺组织中NF-κB、IκBα、IKKα/β磷酸化及其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
第四章 讨论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8)土槿乙酸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免疫抑制活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方法 |
一、土槿乙酸衍生物的合成及活性筛选 |
1.1 目标化合物的设计思想 |
1.2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
1.2.1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
1.2.2 实验仪器 |
1.2.3 化学合成实验部分 |
1.2.4 药理实验部分 |
1.3 结果 |
1.3.1 合成结果 |
1.3.2 药理实验结果 |
1.4 讨论 |
1.4.1 合成路线讨论 |
1.4.2 构效关系讨论 |
1.5 小结 |
二、土槿乙酸衍生物的氢化还原 |
2.1 目标化合物设计构想 |
2.2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
2.2.1 土槿乙酸衍生物氢化还原合成路线 |
2.2.2 土槿乙酸衍生物的氢化还原合成 |
2.3 结果 |
2.4 讨论 |
2.5 小结 |
三、土槿乙酸衍生物的选择性还原研究 |
3.1 目标化合物设计构想 |
3.2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
3.2.1 选择性还原路线 |
3.2.2 实验仪器与试剂 |
3.2.3 目标化合物合成及条件验证 |
3.3 结果 |
3.3.1 Na BH_4-CuCl/MeOH体系 |
3.3.2 乙酰丙酮钯离子液体体系 |
3.4 讨论 |
3.4.1 NaBH_4-CuCl/MeOH体系 |
3.4.2 乙酰丙酮钯离子液体体系 |
3.5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附录 |
综述 免疫抑制药物的研究进展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芬戈莫德对光化学方法所致缺血性模型小鼠的影响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主要英文缩略语索引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
1 主要实验仪器 |
2 主要实验试剂 |
3 试剂的制备 |
4 实验方法 |
5 统计学处理 |
第三章 实验结果 |
1 芬戈莫德能保护中枢神经系统 |
2 芬戈莫德能发挥免疫调节功能影响小胶质细胞分型 |
第四章 讨论 |
第五章 实验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芬戈莫德在脑血管疾病中的炎症免疫调节作用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10)紫草素抑制小鼠皮肤移植排斥反应及其免疫调节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一节 移植排斥反应 |
一、T细胞在移植排斥反应中的作用 |
二、树突状细胞在移植排斥反应中的作用 |
三、吲哚胺2,3-双加氧酶在移植排斥反应中的作用 |
第二节 中药在抗移植排斥反应中的研究进展 |
一、祛风湿类中药 |
二、补益类中药 |
三、活血化瘀类中药 |
四、清热类中药 |
第三节 紫草素的研究进展 |
一、紫草素药代动力学及生物利用度的研究概况 |
二、紫草素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
第二章 实验研究 |
第一节 紫草素对小鼠皮肤移植排斥反应的实验研究 |
一、实验材料及试剂 |
二、实验方法 |
三、实验结果 |
四、讨论 |
第二节 紫草素联合Anti-CD25抗体对小鼠皮肤移植排斥反应的影响 |
一、实验材料及试剂 |
二、实验方法 |
三、实验结果 |
四、讨论 |
第三节 紫草素对小鼠皮肤移植排斥反应的机制研究 |
一、实验材料及试剂 |
二、实验方法 |
三、实验结果 |
四、讨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四、一种新型免疫抑制剂—FTY720(论文参考文献)
- [1]咪唑酮并[4,5-c]喹啉及β-氨基醇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D]. 李艳杰. 吉林大学, 2021(01)
- [2]缺血损伤相关的新生表位在器官移植术后体液性排斥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 刘浩.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21(01)
- [3]肝移植术后免疫抑制剂的应用进展[J]. 耿海刚,张汤安苏,肖云飞,腾旭. 实用器官移植电子杂志, 2020(04)
- [4]常用免疫抑制剂对藏酋猴免疫系统抑制作用的研究[D]. 闵绍坤.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7)
- [5]一、选择性S1P1激动剂SYL927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的药效学及机制研究 二、Pan-PI3K抑制剂治疗胃癌的药效学及机制研究[D]. 伏蓉.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0(05)
- [6]FTY720抑制脊索瘤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及相关机制研究[D]. 王佳琦. 中国医科大学, 2020(01)
- [7]1-磷酸鞘氨醇受体1对脂多糖诱导小鼠急性肺损伤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 张婧瑶. 延边大学, 2019(01)
- [8]土槿乙酸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免疫抑制活性的研究[D]. 曾宪杰. 天津医科大学, 2019(02)
- [9]芬戈莫德对光化学方法所致缺血性模型小鼠的影响及机制研究[D]. 邹经. 南华大学, 2019(01)
- [10]紫草素抑制小鼠皮肤移植排斥反应及其免疫调节机制研究[D]. 曾巧煌.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