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变系统的 Petri 网模型

时变系统的 Petri 网模型

一、与时间相关系统的Petri网模型(论文文献综述)

张硕[1](2021)在《集成物联网环境下的服务冲突处理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无线通信技术使网络终端得以延伸,万物互联的物联网时代也随之到来,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多个领域的技术与系统业务融合在一起,为人类的生活生产等活动提供无所不在的服务。智能家居是物联网技术的一个重要应用,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成熟,该产业也由智能单品控制逐步向场景联动阶段发展,用户通过自定义场景联动规则,使各设备间实现互联互通,在此过程中系统内的互操作性也大大增强。用户需求的增加使得系统内的服务数量逐渐增多,各种智能设备也不断嵌入其中,设备及服务的集成实现了系统的智能化控制,但同时也给系统稳定性带来挑战,极大提高了服务冲突发生的可能。系统环境具有动态随机性等特征,而服务在执行过程中也在不断的进行信息交互,若未深入分析系统内的环境特征及交互行为,仅在系统设计阶段试图通过更改服务逻辑以静态规避服务冲突的方法不能有效地发现及消解服务系统中的潜在冲突,因此提出一种服务冲突动态处理的方法,以实现在系统运行阶段实时地解决各种服务冲突是十分必要的。基于对智能家居系统内复杂环境实体的分析,本文对动态冲突处理机制进行研究。首先基于服务信息的形式化表示及智能场景实例对服务冲突的特征进行提取,并将服务冲突分为以下三类:(1)未达效果冲突、(2)资源占用冲突、(3)副作用影响冲突,针对这三种服务冲突问题使用谓词逻辑表示法给出冲突发现的元规则,并通过划分服务执行的三个阶段提出了动态冲突消解元规则,以此作为服务冲突处理的基础;其次结合Norm分析法对系统服务逻辑及冲突处理规则进行形式化描述,并根据给出的转换模式将上述业务规则模型映射到赋时着色Petri网(TCPN),实现系统服务模型及动态冲突处理模型的构建;最后以智能居家养老系统为例,使用CPN Tools工具分别对两个模型进行仿真模拟,并对本文提出的动态冲突处理机制进行检验,基于系统服务的仿真模型对系统内存在的服务冲突数量进行统计,并通过将动态冲突处理模型的仿真结果与之对比分析,验证所提出动态冲突处理方法的可行性及有效性。研究表明:本文提出的动态冲突处理机制可以有效地发现服务系统中存在的冲突,并能在服务执行过程中实时监测并化解各个阶段产生的不同类型的服务冲突,此外文中给出的系统建模方法及转换模式可将系统内的服务逻辑等业务规则映射进模型中,对服务系统的建模工作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孙丹丹[2](2021)在《Petri网资源优化算法及其在AMS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动制造系统(Autom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AMS)资源优化是指在满足预先设定的生产任务的前提下,使用最少的资源,以达到节约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由于AMS具有强离散型、事件驱动等特点,因此在逻辑层面常抽象为离散事件系统进行研究,Petri网具有数学和图形双重表示的特性以及丰富的系统分析手段,被广泛应用于离散事件系统的研究。本文基于标签Petri网以及带有不可观变迁Petri网模型,研究不同工作状态下的AMS资源优化问题。为了避免计算状态空间,根据对Petri网的结构特性以及相关性质的分析,将资源优化问题转化为整数线性规划问题,并利用Lingo求解。实例分析表明,提出的方法能够降低计算复杂度,提高计算效率,为解决实际AMS资源优化问题提供理论方法。主要研究工作和成果归纳如下:(1)针对变迁全部可观的Petri网模型,提出一种初始资源优化算法。在完成预定生产任务的前提下,根据Petri网结构特性以及状态方程法,得到拟执行任务与初始资源的约束关系,提出资源优化问题转化为整数线性规划问题的具体规则和算法。最后将算法推广到标签Petri网模型的资源优化问题中,通过求解多个整数线性规划问题,获得标签Petri网的初始资源优化方案。(2)由于技术或成本限制,无法在AMS所有部位配置传感器,因此一些事件的发生难以监测,这类事件通常建模为不可观变迁。针对带有不可观变迁的Petri网模型,提出一种初始资源优化算法。给定预定生产任务,根据Petri网结构特性以及变迁发生规则,给出可观变迁序列、不可观变迁序列与初始资源的线性约束关系,通过整数线性规划方法分析模型的资源优化问题,提出初始资源优化算法。最后将算法推广到带有不可观变迁标签Petri网模型的资源优化问题中。(3)S3PR网是一种资源分配型Petri网,常用于AMS的建模。本文将提出的标签Petri网资源优化算法以及带有不可观变迁标签Petri网资源优化算法应用于S3PR网的实例分析,验证提出算法的有效性。

张玉琢[3](2020)在《列控安全计算机分区软件的形式化建模与验证方法研究》文中认为随着通信技术、控制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在铁路领域的飞速进步和应用,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简称“列控系统”)不断向着综合化、模块化的方向发展。安全计算机作为列控系统的核心部件,承载其大部分的安全功能,是一个典型的安全苛求系统。现代安全计算机正由传统的电子机械密集型向着软件密集型逐步过渡,软件所占比例逐步上升,规模也越来越大,由此产生了模块化的概念。为了实现安全计算机的高容错能力,采用分区的方式实现不同分组的软件在时间和空间上互不影响,独立运行。由于分区软件具有并发性和共享性的特征,对系统安全性和可靠性带来了挑战。而形式化方法以形式或逻辑系统为基础,能够支持对计算机系统进行严格的建模和验证,在系统设计开发过程能够分析、处理、证明系统性质,提高和保障其可信性。论文阐述了列控安全计算机综合模块化的发展趋势、分区软件结构特性及管理机制,对列控安全计算机分区软件形式化研究作了梳理,根据安全计算机的建模需求,归纳总结了分区管理需要解决的安全性、实时性和可调度性三方面的研究重点。为了对这些指标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了研究:(1)论文针对并行程序安全性的问题,设计了基于事务内存的并发安全控制机制,利用并发分离逻辑设计了推理抽象机,并制订了推理规则。之后采用不变式证明方法对安全机制的可靠性进行推理验证,证明了该机制能保障并行程序的正确性。随后搭建了2乘2取2安全计算机平台,对并行应用操作共享内存的过程进行了安全性测试,验证了该安全控制机制可以保证并发安全地访问共享资源。(2)论文针对实时性的问题,对传统的时间Petri网进行拓展,考虑到非马尔科夫时间参数,提出了基于随机时间Petri网的建模方法,突破了列控系统Petri网模型要求时间参数为指数分布的限制。通过随机时间Petri网的定义和相关参数的引入,能够对非马尔科夫时间参数中的确定性分布、Erlang分布、超指数分布进行区分处理。为了利用随机时间Petri网模型进行实时性验证,提出了基于随机状态类的瞬态分析算法,通过随机状态树的构建和马尔科夫再生点的计算,对含有一般性分布的时间参数的模型进行瞬态分析。之后搭建了分区通信的随机时间Petri网模型,利用所提出的算法进行了实时性分析验证,对过程数据、消息数据和监督数据分别采用不同调度算法的时延进行了分析。随后利用2乘2取2安全计算机平台,结合开源实时以太网技术POWERLINK,对分区通信实时性能进行测试。(3)论文针对可调度性的问题,同样对传统的时间Petri网进行了拓展,提出了带有优先级时间Petri网的建模方法。针对时分多路复用全局调度和抢占固定优先级局部调度策略,克服了非确定性的执行时间和局部资源共享的难题,对包含有周期、偶发、抖动任务的双层调度机制进行了建模。并且提出了基于状态空间枚举的分析算法,识别从任务释放开始到任务结束的所有路径,提取最优完成时间和最差完成时间,检验任务截止时间是否满足,从而实现模型的可调度性分析。随后在2乘2取2安全计算机平台上,利用Vxworks的根任务调度实现了分区软件的调度,并对分区调度时刻信息进行了测试。最后在对全文工作和创新点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下一步需要改进的地方和继续研究的问题。图37幅,表18个,参考文献116篇。

陈帅[4](2020)在《基于事件日志的业务流程模型挖掘与优化分析》文中认为随着经济全球化与信息时代的到来,各种新兴行业与技术迅速发展,企业与企业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危机与挑战,同样,有危机就有机遇。所以,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提升自己的实力来应对危机就显得尤为重要。流程挖掘技术是基于流程建模方法和数据挖掘技术并可应用于业务流程管理的一种新技术。针对企业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各样的可观察事件日志,运用流程挖掘技术可以对这些可观察的日志进行处理,通过分析这些事件日志并根据相关方法可以构造出其业务流程的相关流程模型,使日志中的事件在模型中都能得到重放,再通过对挖掘出的模型进行分析和配置优化,可以得到优化后的流程模型,进而反馈到企业的实际运行中,使企业业务流程得到改善,提升自身的竞争力。本文基于Petri网和其行为轮廓的概念,对业务流程的事件日志进行挖掘,得到业务流程系统的Petri网模型,再通过寻找变化域和应用随机Petri网等方法对模型进行分析优化,使挖掘出的模型更加合理。本文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研究:(1)针对业务流程建模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业务流程事件日志挖掘业务流程模型的方法。对于所挖掘出模型的优化问题,同时又提出了一种通过寻找变化域并配置事件变迁优化模型的方法,并结合实际场景中的仓库火灾预警系统对此方法进行验证。(2)针对现有业务流程系统,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随机Petri网和马尔科夫链的分析优化方法,并结合停车场收费系统的实例进行了分析验证。本方法首先建立了简化的随机Petri网模型,其次利用马尔科夫随机过程与其同构的特性构建系统的马尔科夫链,建立线性方程,再引入算例,通过主要性能指标的定量分析反应系统问题,最后针对系统问题提出优化意见。(3)基于间接依赖关系的流程模型挖掘。传统的流程模型挖掘大多都是基于直接依赖关系进行的,本文提出了一种从事件日志中挖掘出业务流程模型与间接依赖关系的方法。在原有直接依赖挖掘的基础上,基于间接依赖关系的定义对直接依赖挖掘方法挖掘出的模型进行调整,并对目标模型的合理性进行计算,得到所需挖掘的含有间接依赖关系的目标模型。图[17]表[14]参[85]

孙慧[5](2020)在《面向供应链网络的并发系统的层次结构和响应时间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主要研究了供应链系统的层次结构和响应时间问题。供应链系统的层次结构分析能够帮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系统各组成部分的功能,并快速定位系统运作过程中风险的产生环节。供应链系统的响应时间分析可以用来改善系统资源的利用情况,保障最终用户收到产品的时间。所以,对供应链系统的结构和性能进行研究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本文利用主流的形式化方法,从层次结构和响应时间两个方面对供应链系统开展研究和分析,并对一类制造业供应链系统进行性能建模与评估,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三个部分:一、供应链并发系统的层次结构分析。本文提出了一种绿色供应链系统的层次结构分析方法。该方法采用Petri网对绿色供应链系统进行形式化建模,通过处理Petri模型对应的关联矩阵,揭示绿色供应链系统的层次结构,并生成能够表示这种层次结构的性能评估进程代数(PEPA)模型,从而更加直接地展现系统的整体结构特征以及内部各子系统的结构特征。在此基础上,我们以汽车制造业绿色供应链系统为例,对本文提出的绿色供应链系统层次结构分析方法的实现过程进行详细地阐述。二、供应链并发系统的响应时间分析。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服务流程序列的供应链系统响应时间求解方法。供应链系统的响应时间是指系统完成某项业务需要的总时间,服务流程序列是指系统完成某项业务必须执行的一系列动作。该方法采用PEPA对供应链系统进行形式化建模,通过处理PEPA模型对应的动作矩阵,获取指定动作之间的服务流程序列。并基于获取的服务流程序列,求解和分析供应链系统的响应时间,利于提高系统的工作效率和资源利用率。在此基础上,我们以戴尔公司供应链系统为例,对本文提出的供应链系统服务流程序列获取方法的实现过程进行详细地阐述。三、一类制造业供应链系统的性能建模与分析。本文提出了一种以响应时间为主的供应链系统性能分析方法。该方法利用PEPA对供应链系统进行形式化建模,并结合获取的服务流程序列,采用随机模拟求解法对系统的性能参数进行评估,并分析了不同因素对这些性能参数的影响,从而为系统的设计与改进提供指导意见。在此基础上,我们以一类制造业供应链系统为例,对本文提出的以响应时间为主的供应链系统性能分析方法的实现过程进行详细地阐述。

郭博洋[6](2020)在《基于Petri网的综采“三机”采煤工艺建模与仿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煤矿生产方式的不断改进和综采自动化设备的大量应用,综采自动化采煤工艺的优化是综采过程安全高效生产的关键。但是综采工作面“三机”采煤工艺系统是一个具有动态分布性、并发执行性和共享协同性等多特征融合的一个较为复杂的开采系统。针对煤矿综采自动化“三机”采煤工艺的混合特性,采用过程混合Petri网对煤矿综采“三机”采煤工艺的割煤、支护以及输运过程进行建模,最后通过Stateflow进行仿真验证,获得了不同产量下的采煤工艺,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分析煤矿综采自动化“三机”采煤工艺流程,对综采三机的采煤工艺进行功能分解,选用过程混合Petri网,并采用分层递阶的建模方法对综采三机各部分工艺流程建模。然后,根据过程混合Petri网理论的变迁规则,建立过程混合Petri网煤矿综采自动化“三机”采煤工艺模型,并对综采生产过程的各个阶段定义和描述,为了实现生产能力最大化和生产成本最优,从生产能力、设备能力、采煤工艺环节、生产计划产量四个方面对煤矿综采采煤工艺模型约束控制,从而使采煤机与液压支架跟机移架配合最优,以达到安全开采的目的。最后,使用Stateflow对煤矿综采自动化“三机”采煤工艺模型仿真,对比实例数据来验证模型的可靠性和采煤机速度与液压支架移架、追机方式的准确性,得到了采煤机速度与液压支架跟机移架方式的最优工艺,有效的满足不同产量需求下的不同采煤工艺需求。本文通过Petri网对综采“三机”采煤工艺建模与仿真,采用过程混合Petri网和Stateflow进行建模与仿真,对采煤机速度与液压支架跟机移架方式工艺进行优化,为煤矿智能化决策提供了应用基础。

高文星[7](2020)在《基于随机Petri网的煤矿井下主运输系统可靠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煤矿井下主运输系统是井下运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任务就是原煤的运出,矿井的生产效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运输系统的系统运行性能。系统可靠性是系统性能的体现,矿井主运输系统的可靠性直接影响着矿井生产能力以及煤矿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对于煤矿井下主运输系统可靠性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以煤矿井下主运输系统为研究对象,针对煤矿井下主运输的复杂性、连续性以及可修性等特点,在系统可靠性理论、随机Petri网(SPN)理论、复杂系统可靠性建模方法的理论研究基础上,提出了基于SPN的井下主运输系统分层递阶可靠性模型构建方法。以X煤矿井下主运输系统为例,采用随机Petri网的分层递阶可靠性建模方法,构建了 X煤矿工作面运输、大巷运输、主斜井运输以及系统整体SPN可靠性模型。根据随机Petri网与有限马尔可夫链的同构性,对单工作面SPN模型进行了可靠性分析,由解析法得出单工作面系统可靠性计算公式,验证了该方法的在可靠性分析方面的可行性。最后利用PIPE4.3.0仿真软件,分别对三大子系统SPN模型进行仿真求解分析,得出相应的SPN模型可达标识图、马尔可夫状态转移矩阵以及三大子系统的系统可靠度数值。在此基础上计算得出X煤矿主运输系统的系统可靠度,经过仿真模拟,识别出大巷一、二部胶带为主运输系统的薄弱环节,并通过减少X煤矿主运输系统的系统环节,降低了系统故障率,提高了主运输系统的系统可靠性。将计算机领域的随机Petri网理论应用到煤矿井下主运输系统可靠性研究过程中,其构建的SPN模型既有可视化图形刻画系统静态结构,又有严谨的逻辑关系描述系统的动态变化,能很好的结合马尔可夫过程以及系统仿真技术,实现对系统的相关性能评估。将随机Petri网理论、可靠性理论以及分层递阶建模方法相结合,提出适用于煤矿运输系统的可靠性研究的具体方法步骤,为复杂可修系统的可靠性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杨斐然[8](2020)在《基于BP与时间约束分层模糊Petri网的有源配电网故障诊断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配网结构愈加复杂,配电网故障诊断方法的优劣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有着重要的作用。当配电网发生故障时,尤其是配电网发生复杂故障,众多的报警信息涌入调度中心,分层模糊Petri网可以较好的描述故障和保护、断路器的动作关联,并且具有简洁推理和图像化直观的表达方式,随着配电网规模扩大,大量分布式电源接入到配电网中,含有分布式电源配电网故障诊断问题受到广泛关注。首先,介绍了配电网故障诊断的概念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阐述了含分布式电源配电网的故障诊断概念。其次通过Petri网构建有源配电网的故障诊断模型,分层模糊Petri网对配电网的拓扑结构变化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并且优化了高斯函数。根据保护和断路器的时序关系,将其应用到Petri网故障诊断模型中,使用主保护和主保护对应断路器的动作时间来获得原因事件动作起点,用时序推理关系修正库所的初始概率。算例分析验证本文分层模糊Petri网故障诊断模型的正确性。针对Petri网故障诊断过程中存在的最终库所置信度不合理的问题,利用BP神经网络和Petri网的结构相似性,通过神经网络优化Petri网的输入、输出层权值,将最终库所故障置信度进行修正,提升了故障诊断的准确性。重新构建故障诊断的推理过程,根据故障信息存在多重信号丢失的情况,优化了时序推理过程以及设定不同的故障诊断概率,使其对多重信号的丢失具有更好的适应性。通过多组算例对比,验证本文提出的故障诊断方法具有较好的准确性和多重信号丢失时的可靠性。

张雪萍[9](2020)在《基于Petri网展开的OSEK/VDX应用程序验证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OSEK/VDX作为分布式实时系统的标准,已被汽车电子行业广泛采用。为提高汽车的整体性能,应用程序的设计趋于并行和复杂化,OSEK/VDX程序的正确性验证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车载OSEK/VDX应用程序的验证方法目前主要是测试和模型检验。然而,由于并行程序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高度不确定性及交互复杂性,传统验证方法存在测试不完备与状态爆炸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Petri网及其展开的OSEK/VDX程序建模与验证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给出一种基于颜色Petri网的OSEK/VDX关键组件与应用程序建模方法,可根据具体的应用程序构建相应的Petri网模型;(2)提出颜色Petri网的展开与反向展开方法,给出了具体的展开与反向展开算法。进而,将系统中并发任务安全性验证问题转换为Petri网目标标识的可覆盖性问题,并借助所提出的反向展开技术实现了 OSEK/VDX应用程序部分安全性问题的验证。相比传统的验证方法,本方法可以有效缩小需搜索的状态空间、缓解状态爆炸问题。(3)时间因素是影响OSEK/VDX应用程序安全性的一个重要指标,传统基于Petri网的程序验证方法往往忽略时间属性。本文将时间要素引入基于Petri网的OSEK/VDX应用程序建模方法中,给出考虑时间因素后的OSEK/VDX程序正确性验证问题。在此基础上,借助颜色Petri网的展开与反向展开技术对程序的死锁、任务安全性与任务同步等问题进行了分析。

余敬芝[10](2020)在《基于Petri网的地铁信号系统故障传播建模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地铁运营间隔在不断的缩短,对运营安全性的要求也越来越严苛。地铁信号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网络性,使其各个子系统之间和子系统内部组件间表现为多重交叉耦合关系。一个或少数几个组件或者它们之间的连接部件发生局部故障时,位于子系统内的局部故障会通过连接部件的耦合关系向同层次或其它子系统扩散、传播,引发更多的故障。随着故障不断积累、扩大,将会导致系统功能丧失,影响地铁正常运营,严重时造成事故。目前的故障处置多依据人工经验,而忽略或很少使用到积累下来的大量故障数据,造成在进行故障处置时可能存在定位不准、定位不全面、定位耗时长等问题。因此,提出结合历史故障数据,研究一种故障传播建模的方法,仿真故障传播路径,评价故障传播路径风险、推理故障诊断过程,对实现故障传播智能化分析有一定的意义。论文主要的工作包括:(1)搭建层次化功能-失效模型针对信号系统故障所具备的结构层次属性和层次性传播的特点,基于大量故障信息,对其故障模式、故障逻辑关系进行梳理,总结信号系统故障传播特点和故障繁衍规则,搭建层次化的功能-失效模型,为故障传播Petri网模型的建立奠定结构基础。(2)采用关联规则算法挖掘故障关联关系通过选定故障特征词,将自然语言记录的故障数据转换为故障矢量文本的形式化描述,利用关联规则算法挖掘故障数据,获取表征设备故障的关联规则;支持度、置信度参数对应故障类型(模式)与故障特征、故障特征与关联规则两两之间的关联关系,为故障传播Petri网模型的建立奠定参数基础。(3)故障传播Petri网模型分析以功能失效模型为指导框架,结合关联规则挖掘出的支持度、置信度参数,借用库所、变迁、弧、辅助库所、变迁点火规则等表达信号系统组件间的功能-失效逻辑关系。引入托肯、库所、变迁染色规则,结合模糊产生式规则对不确定性信息进行表达,搭建故障传播Petri网模型。制定故障传播Petri网模型的正向搜索故障传播算法,得到故障传播路径,引入平均影响值评价故障路径风险。制定故障传播Petri网模型的反向推理故障诊断算法,推理故障源头,指导系统故障时的故障处置工作。以车载ATP为研究对象,验证模型及算法的正确性。图44幅,表21个,参考文献52篇。

二、与时间相关系统的Petri网模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与时间相关系统的Petri网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1)集成物联网环境下的服务冲突处理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问题及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2 智能家居系统环境模型构建
    2.1 Petri网概述
    2.2 智能家居环境及场景联动性质分析
        2.2.1 物联网环境性质分析
        2.2.2 系统环境性质分析
        2.2.3 场景联动性质分析
    2.3 系统环境的Petri网模型
        2.3.1 环境的形式化描述
        2.3.2 环境的Petri网表示
    2.4 本章小结
3 基于场景联动的动态冲突处理架构
    3.1 动态冲突处理架构介绍
    3.2 物联网服务描述
    3.3 服务冲突发现
        3.3.1 服务冲突分类
        3.3.2 冲突发现规则
    3.4 服务冲突消解
        3.4.1 动态冲突消解模型
        3.4.2 冲突消解规则
    3.5 本章小结
4 系统服务及动态冲突处理系统建模
    4.1 Norm分析法概述
    4.2 服务逻辑建模
        4.2.1 服务逻辑的Norm模型
        4.2.2 服务逻辑模型转换
    4.3 动态冲突处理系统建模
        4.3.1 冲突处理规则的Norm模型
        4.3.2 服务交互的Petri网表示
        4.3.3 冲突处理规则模型转换
    4.4 本章小结
5 实例分析与模型验证
    5.1 背景简介
    5.2 智能居家养老系统设计
        5.2.1 场景联动规则设计
        5.2.2 仿真工具CPN Tools
        5.2.3 系统仿真设计
    5.3 系统模型构建
        5.3.1 系统环境模型构建
        5.3.2 系统服务模型构建
        5.3.3 动态冲突处理模型构建
    5.4 仿真结果对比与分析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智能居家养老系统服务仿真模型
附录B 动态冲突处理系统仿真模型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2)Petri网资源优化算法及其在AMS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内容
第二章 Petri网基本理论
    2.1 Petri网基本概念
    2.2 不可观变迁
    2.3 状态方程法
第三章 Petri网资源优化算法
    3.1 Petri网资源优化算法
        3.1.1 问题描述
        3.1.2 资源优化算法
        3.1.3 实例分析
    3.2 标签Petri网资源优化算法
        3.2.1 问题描述
        3.2.2 资源优化算法
        3.2.3 实例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带有不可观变迁Petri网资源优化算法
    4.1 带有不可观变迁Petri网资源优化算法
        4.1.1 问题描述
        4.1.2 资源优化算法
        4.1.3 实例分析
    4.2 带有不可观变迁标签Petri网资源优化算法
        4.2.1 问题描述
        4.2.2 资源优化算法
        4.2.3 实例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S~3PR网的AMS资源优化实例
    5.1 AMS的 S~3PR网模型
    5.2 S~3PR网资源优化
        5.2.1 标签S~3PR网资源优化
        5.2.2 带有不可观变迁标签S~3PR网资源优化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及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3)列控安全计算机分区软件的形式化建模与验证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术语表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安全计算机的综合模块化
        1.2.1 安全计算机简介
        1.2.2 安全计算机发展趋势
        1.2.3 分区的概念及意义
    1.3 形式化方法
        1.3.1 形式化方法分类
        1.3.2 形式化方法选择
    1.4 选题意义
    1.5 论文结构与写作安排
2 列控安全计算机分区软件研究综述
    2.1 安全计算机分区软件
        2.1.1 分区软件结构
        2.1.2 分区隔离机制
        2.1.3 分区软件特性
    2.2 分区软件形式化研究的需求
        2.2.1 形式化研究的必要性
        2.2.2 分区软件的建模和验证需求
    2.3 研究现状
        2.3.1 形式化证明
        2.3.2 时间Petri网
    2.4 存在的问题
        2.2.1 安全性方面
        2.2.2 实时性方面
        2.2.3 可调度性方面
    2.5 本章小结
3 基于并发分离逻辑的分区并行程序安全性验证
    3.1 并行程序安全性
    3.2 基于事务内存的安全机制设计
    3.3 并行程序安全机制验证
        3.3.1 不变式证明
        3.3.2 并发分离逻辑
        3.3.3 安全性的验证方法
    3.4 抽象机模型设计
    3.5 推理规则的定义
    3.6 可靠性证明
    3.7 实验验证
        3.7.1 平台搭建
        3.7.2 验证结果与分析
    3.8 本章小结
4 基于随机时间Petri网的分区通信实时性验证
    4.1 分区通信
        4.1.1 通信网络
        4.1.2 通信管理机制
        4.1.3 时延分析
        4.1.4 数据类型
    4.2 随机时间Petri网
        4.2.1 随机Petri网相关概念
        4.2.2 连续时间马尔科夫链的求解
        4.2.3 网络性能关键参数的求解
        4.2.4 随机时间Petri的定义
    4.3 随机时间Petri网瞬态分析算法
        4.3.1 随机状态类的定义
        4.3.2 通过枚举类的状态空间分析
        4.3.3 基于马尔科夫再生理论的瞬态概率的计算
        4.3.4 算法实例及验证
    4.4 分区通信模型建立
    4.5 分区通信模型分析
        4.5.1 参数选取及量化指标
        4.5.2 结果分析
    4.6 实验验证
        4.6.1 平台搭建
        4.6.2 验证结果与分析
    4.7 本章小结
5 基于带有优先级时间Petri网的分区可调度性验证
    5.1 实时调度
        5.1.1 实时系统及相关概念
        5.1.2 实时调度算法
    5.2 分区调度的时域模型
    5.3 带有优先级时间Petri网
        5.3.1 定义
        5.3.2 基于状态空间枚举的分析算法
    5.4 双层调度模型建立
    5.5 双层调度模型分析
        5.5.1 复杂度分析
        5.5.2 验证结果
    5.6 实验验证
        5.6.1 平台搭建
        5.6.2 验证结果与分析
    5.7 本章小结
6 结论
    6.1 论文工作总结
    6.2 未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图索引
表索引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4)基于事件日志的业务流程模型挖掘与优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业务流程模型
        1.2.2 行为轮廓
        1.2.3 流程挖掘
        1.2.4 变化域
    1.3 研究动机
    1.4 内容与安排
2 基本知识
    2.1 Petri网相关知识
        2.1.1 Perti网的基本概念
        2.1.2 Perti网的基本性质
    2.2 行为轮廓
        2.2.1 行为轮廓的基本概念
        2.2.2 行为轮廓的基本性质
    2.3 事件日志
    2.4 流程模型的一致性度量
        2.4.1 一致性度量的基本定义
        2.4.2 流程模型的一致性度量方法
3 基于Petri网的仓库火灾预警模型挖掘与优化研究
    3.1 概述
    3.2 基本概念
    3.3 基于事件日志的Petri网流程模型挖掘算法
    3.4 动态方法寻找模型变化域
    3.5 实例分析
    3.6 PIPE的仿真模拟
    3.7 本章小结
4 基于随机Petri网的停车场收费系统挖掘与优化分析研究
    4.1 概述
    4.2 基本概念
    4.3 停车场收费系统模型的挖掘
    4.4 基于SPN的停车收费系统建模及性能分析
        4.4.1 SPN模型的定性分析
        4.4.2 随机Petri网模型的定量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基于间接依赖关系的流程模型挖掘方法研究
    5.1 概述
    5.2 基本概念
    5.3 基于间接依赖关系的流程模型日志挖掘方法
        5.3.1 间接依赖关系的判断
        5.3.2 基于间接依赖关系的流程模型日志挖掘算法
    5.4 实例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总结
    6.1 本文的主要工作
    6.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5)面向供应链网络的并发系统的层次结构和响应时间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论文研究工作
    1.4 论文组织结构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知识
    2.1 供应链系统
        2.1.1 概述
        2.1.2 典型的供应链系统
    2.2 绿色供应链系统
        2.2.1 概述
        2.2.2 典型的绿色供应链系统
    2.3 Petri网
        2.3.1 图形表示法
        2.3.2 相关定义及概念
    2.4 随机进程代数 PEPA
        2.4.1 语法规则
        2.4.2 结构化操作语义
        2.4.3 数值表示法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供应链并发系统的层次结构分析
    3.1 引言
    3.2 层次结构分析方法
        3.2.1 基本定义
        3.2.2 算法思想
        3.2.3 绿色供应链系统层次结构提取算法
        3.2.4 算法改进之处
    3.3 实例分析
        3.3.1 Petri网模型
        3.3.2 关联矩阵
        3.3.3 结果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供应链并发系统的响应时间分析
    4.1 引言
    4.2 响应时间分析方法
        4.2.1 基本定义
        4.2.2 算法思想
        4.2.3 供应链系统服务流程序列获取算法
        4.2.4 供应链系统响应时间模拟算法
    4.3 实例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一类制造业供应链系统的性能建模与分析
    5.1 引言
    5.2 —类制造业供应链系统的性能建模
        5.2.1 工作流程
        5.2.2 PEPA模型
    5.3 一类制造业供应链系统的性能分析
        5.3.1 参数设置
        5.3.2 响应时间
        5.3.3 吞吐量
        5.3.4 利用率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工作总结
    6.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汽车制造业绿色供应链系统Petri网模型的关联矩阵
附录二 一类制造业供应链系统PEPA模型的动作矩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6)基于Petri网的综采“三机”采煤工艺建模与仿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煤矿开采工艺发展现状
        1.2.2 生产系统Petri网建模研究现状
        1.2.3 生产系统仿真方法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综采“三机”采煤过程及工艺分析
    2.1 综采“三机”结构组成与工作原理
        2.1.1 综采工作面生产系统组成
        2.1.2 综采“三机”结构与功能
    2.2 综采“三机”采煤工艺过程分析
        2.2.1 “三机”采煤过程分析
        2.2.2 采煤机割煤工艺分析
        2.2.3 液压支架支护工艺分析
    2.3 综采“三机”采煤工艺混合特性分析
        2.3.1 混合系统及其特点
        2.3.2 综采“三机”采煤工艺的混合特性
    2.4 本章小结
3 分层递阶过程混合Petri网综采工艺建模方法
    3.1 分层递阶过程混合Petri网建模基本理论
        3.1.1 分层递阶建模思想
        3.1.2 基本Petri网建模理论
        3.1.3 过程混合Petri网建模理论
    3.2 综采“三机”采煤工艺分层递阶模型
        3.2.1 综采工艺分类
        3.2.2 综采工艺层次模型
        3.2.3 综采工作面采煤工艺分层递阶模型架构
    3.3 综采“三机”采煤工艺过程混合Petri网模型
        3.3.1 连续采煤工艺混合Petri网模型
        3.3.2 液压支架支护工艺离散混合Petri网模型
    3.4 本章小结
4 综采“三机”采煤工艺过程混合Petri网建模与分析
    4.1 采煤子系统过程混合Petri网建模
        4.1.1 采煤子系统建模
        4.1.2 综采工作面采煤机出煤量
    4.2 输运子系统过程混合Petri网建模
        4.2.1 输运子系统过程混合Petri网建模
        4.2.2 综采工作面采煤工艺约束模型
    4.3 支护子系统过程混合Petri网建模
        4.3.1 支护子系统建模
        4.3.2 液压支架跟机工艺
    4.4 本章小结
5 综采“三机”采煤工艺仿真建模与分析
    5.1 基于Stateflow的煤矿生产系统仿真
        5.1.1 Stateflow基本原理
    5.2 基于Stateflow实现petri网建模仿真
        5.2.1 Stateflow和 Simulink的结合
        5.2.2 Stateflow与 Petri网映射关系
    5.3 综采“三机”采煤工艺Petri模型仿真的实现
        5.3.1 基于Stateflow的过程混合Petri网建模仿真步骤
        5.3.2 综采“三机”采煤工艺Petri模型仿真
        5.3.3 煤矿生产系统工艺仿真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7)基于随机Petri网的煤矿井下主运输系统可靠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1.2.1 煤矿井下运输系统可靠性研究现状
        1.2.2 随机Petri网可靠性建模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煤矿井下主运输系统及系统可靠性
    2.1 煤矿井下主运输系统
        2.1.1 煤矿井下主运输系统的系统构成
        2.1.2 煤矿井下主运输系统特征
    2.2 系统可靠性理论基础
        2.2.1 系统可靠性基本定义
        2.2.2 系统可靠性基本度量指标
        2.2.3 系统可靠性典型模型介绍
    2.3 煤矿井下主运输系统可靠性
    2.4 本章小结
3 基于随机Petri网的矿井主运输系统可靠性研究方法
    3.1 Petri网理论基础
        3.1.1 Petri网基本元素与数学定义
        3.1.2 标识与网系统
        3.1.3 Petri网基本性质
    3.2 随机Petri网基础概念
        3.2.1 随机Petri网定义与基本行为
        3.2.2 随机Petri网分析方法
        3.2.3 随机Petri网在系统可靠性分析中的应用
    3.3 基于SPN的井下主运输系统分层递阶可靠性建模方法
        3.3.1 煤矿井下主运输系统层次分解
        3.3.2 煤矿井下主运输系统层次可靠性模型
        3.3.3 随机Petri网在井下主运输系统中的表达方式
    3.4 基于SPN的煤矿井下主运输系统可靠性研究方法步骤
    3.5 本章小结
4 X煤矿井下主运输系统SPN可靠性模型构建
    4.1 X煤矿井下主运输系统分层递阶模型
        4.1.1 X煤矿主运输系统构成
        4.1.2 X煤矿主运输系统层次分解
    4.2 X煤矿串并联结构SPN模型构建
        4.2.1 单工作面串联结构SPN模型
        4.2.2 多工作面并联结构SPN模型
    4.3 单工作面串联结构SPN模型的可靠性分析举例
        4.3.1 单工作面串联系统SPN模型可达树分析
        4.3.2 单工作面串联系统SPN可靠性模型求解分析
    4.4 X煤矿井下主运输系统SPN模型构建
        4.4.1 工作面、大巷、主斜井运输子系统SPN模型
        4.4.2 X煤矿井下主运输系统整体SPN可靠性模型
    4.5 本章小结
5 X煤矿主运输系统SPN可靠性模型求解与计算
    5.1 PIPE4.3.0仿真软件特征
    5.2 PIPE4.3.0仿真参数设置
    5.3 X煤矿主运输系统SPN可靠性模型仿真分析
        5.3.1 基础仿真数据统计
        5.3.2 工作面子运输系统SPN模型可靠性求解
        5.3.3 大巷、主斜井运输子系统SPN仿真求解
        5.3.4 X煤矿主运输系统SPN可靠性分析
        5.3.5 X煤矿主运输系统仿真优化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8)基于BP与时间约束分层模糊Petri网的有源配电网故障诊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和工作
2 含分布式电源配电网
    2.1 分布式发电
    2.2 分布式电源故障电流特性
    2.3 分布式电源加入对传统配电网的影响
    2.4 本章小结
3 BP神经网络与Petri网的基本原理
    3.1 BP神经网络理论
    3.2 Petri网理论
    3.3 Petri网在配电网中的应用
    3.4 本章小结
4 时间约束分层模糊Petri网故障诊断
    4.1 时间约束
    4.2 时间约束分层模糊Petri网
    4.3 时间约束分层模糊Petri网的计算
    4.4 本章小结
5 基于BP与时间约束分层模糊Petri网的有源配电网故障诊断
    5.1 BP神经网络的模型建立
    5.2 完整的推理过程
    5.3 算例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致谢
学位论文数据库

(9)基于Petri网展开的OSEK/VDX应用程序验证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的主要贡献
    1.4 论文的章节安排
2 相关工作
    2.1 OSEK/VDX操作系统介绍
    2.2 Petri网及其展开
    2.3 本章小结
3 颜色Petri网的展开与反向展开
    3.1 颜色Petri网的展开
    3.2 颜色Petri网的反向展开
    3.3 考虑时间因素的Petri网展开技术
    3.4 相关工作比较
    3.5 本章小结
4 基于Petri网的OSEK/VDX应用程序建模
    4.1 OSEK/VDX应用程序介绍
    4.2 CAN组件建模
    4.3 简单任务建模
    4.4 基于CAN通信的OSEK/VDX应用程序建模
    4.5 OSEK/VDX同步任务应用程序建模
    4.6 本章小结
5 基于Petri网展开技术的OSEK/VDX应用程序验证
    5.1 基于Petri网展开的死锁检测
    5.2 基于反向展开的多并发任务安全性验证
    5.3 OSEK/VDX任务同步问题的验证
    5.4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工作总结
    6.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致谢
学位论文数据集

(10)基于Petri网的地铁信号系统故障传播建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系统建模理论概述
        1.2.2 故障传播模型研究现状
        1.2.3 故障传播Petri网模型
        1.2.4 发展趋势
    1.3 论文研究方案
        1.3.1 研究目标及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案
    1.4 本章小结
2 Petri网基本原理
    2.1 Petri网的基本定义
    2.2 Petri网的结构
        2.2.1 三元组Petri网
        2.2.2 四元组Petri网
    2.3 Petri网分析技术
        2.3.1 代数分析技术
        2.3.2 图分析技术
        2.3.3 归纳分析技术
    2.4 Petri网的表达
        2.4.1 动静态逻辑表达
        2.4.2 不确定性逻辑表达
    2.5 Petri网用于安全性分析
    2.6 本章小结
3 基于功能失效模型的故障传播机理分析
    3.1 故障传播机理分析总体框架
    3.2 故障模式及影响分析
        3.2.1 系统定义
        3.2.2 故障模式分析
        3.2.3 故障原因分析
        3.2.4 故障影响分析
    3.3 功能失效模型
        3.3.1 功能失效模型原理
        3.3.2 功能失效模型的建立
    3.4 车载ATP故障模式及影响分析
        3.4.1 系统定义
        3.4.2 车载ATP故障模式分析
        3.4.3 车载ATP故障原因分析
        3.4.4 车载ATP故障影响分析
        3.4.5 车载ATP的 FMEA分析结果
    3.5 车载ATP功能失效模型
    3.6 本章小结
4 基于关联规则的故障关系挖掘
    4.1 关联规则挖掘故障关系的适用性
    4.2 关联规则基本原理
        4.2.1 关联规则基本原理
        4.2.2 关联规则基本概念
        4.2.3 关联规则典型算法
    4.3 车载ATP故障数据预处理
        4.3.1 车载ATP故障数据的特点
        4.3.2 车载ATP故障数据预处理
    4.4 车载ATP故障关联规则挖掘
    4.5 本章小结
5 故障传播Petri网模型分析
    5.1 故障传播Petri网的定义
    5.2 故障传播逻辑的Petri网表达
        5.2.1 托肯染色规则
        5.2.2 库所染色规则
        5.2.3 变迁染色规则
        5.2.4 Petri网的故障繁衍规则
    5.3 故障传播Petri网模型的推理
        5.3.1 故障传播Petri网模型的正向推理算法
        5.3.2 故障传播Petri网模型的反向推理算法
    5.4 车载ATP故障传播Petri网的建立
    5.5 案例研究
        5.5.1 车载ATP机柜故障传播Petri网模型的正向推理
        5.5.2 车载ATP机柜故障传播Petri网模型的反向推理
    5.6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图索引
表索引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四、与时间相关系统的Petri网模型(论文参考文献)

  • [1]集成物联网环境下的服务冲突处理机制研究[D]. 张硕.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2]Petri网资源优化算法及其在AMS中的应用研究[D]. 孙丹丹. 河北大学, 2021(09)
  • [3]列控安全计算机分区软件的形式化建模与验证方法研究[D]. 张玉琢.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2)
  • [4]基于事件日志的业务流程模型挖掘与优化分析[D]. 陈帅. 安徽理工大学, 2020(07)
  • [5]面向供应链网络的并发系统的层次结构和响应时间分析[D]. 孙慧. 扬州大学, 2020(04)
  • [6]基于Petri网的综采“三机”采煤工艺建模与仿真[D]. 郭博洋. 西安科技大学, 2020(01)
  • [7]基于随机Petri网的煤矿井下主运输系统可靠性研究[D]. 高文星. 西安科技大学, 2020(01)
  • [8]基于BP与时间约束分层模糊Petri网的有源配电网故障诊断研究[D]. 杨斐然. 山东科技大学, 2020(06)
  • [9]基于Petri网展开的OSEK/VDX应用程序验证方法研究[D]. 张雪萍. 山东科技大学, 2020(06)
  • [10]基于Petri网的地铁信号系统故障传播建模研究[D]. 余敬芝.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标签:;  ;  ;  ;  ;  

时变系统的 Petri 网模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