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巨大卵巢交界性多房性粘液性囊腺瘤(论文文献综述)
孟靖涵[1](2021)在《IOTA SR、GI-RADS、RMI1、CA125、HE4、ROMA对卵巢良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以超声形态学特征为主要诊断方式的国际卵巢肿瘤分析简单规则(International ovarian of tumor analysis Simple rules,IOTA SR)、妇科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Gynecologic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GI-RADS)、恶性风险指数1(Risk of malignancy algorithm 1,RMI 1);肿瘤标志物糖链多肽抗原125(Carbohydrate antigen 125,CA125)、人附睾蛋白4(Human epididymis protein 4,HE 4)及恶性肿瘤风险算法(Risk of ovarian malignancy index,ROMA)在卵巢良恶性肿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100例于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发现盆腔肿物的患者,行单或双侧附件手术后经术后病理检查确诊为卵巢肿瘤,并经纳入标准筛选后共83例患者。术前行常规检查、妇科超声检查、血清CA 125及血清HE 4检查,根据超声结果进行IOTA SR评分及GI-RADS评分,计算ROMA值、RMI 1值。使用推荐的临界值计算每种方法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约登指数,计量资料构建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计算曲线下面积(AUC)。结果1、病理结果术后病理结果:卵巢良性肿瘤47例,卵巢恶性肿瘤36例。2、血清CA 125、血清HE 4、ROMA、RMI 1诊断卵巢良恶性肿瘤卵巢良性肿瘤中,血清CA 125M(P25,P75)为21.22(12.30,45.77),血清HE 4绝经前M(P25,P75)为49.96(42.60,56.36),绝经后`X±SD为114.27±47.23,ROMA绝经前M(P25,P75)为7.35(5.24,10.27),绝经后M(P25,P75)为87.73(26.00,93.70),RMI 1 M(P25,P75)为38.84(18.93,76.21),在卵巢恶性肿瘤中,CA 125M(P25,P75)为301.06(76.22,677.95),HE 4绝经前M(P25,P75)为307.88(83.20,405.68),绝经后`X±SD为483.47±321.42,ROMA绝经前M(P25,P75)为20.85(15.90,47.49),绝经后M(P25,P75)为94.51(60.00,96.93),RMI 1 M(P25,P75)为1078.76(302.38,3105.00),在卵巢恶性肿瘤中,血清CA 125、血清HE 4、ROMA、RMI 1值与卵巢良性肿瘤中对比均显着升高,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IOTA SR、GI-RADS、RMI 1、血清CA 125、血清HE 4、ROMA的诊断效能评价IOTA SR、GI-RADS、RMI 1、血清CA 125、血清HE 4、ROMA的敏感度分别为88.23%、83.33%、86.11%、91.67%、83.33%、88.89%;特异度分别为90.91%、87.23%、85.11%、63.83%、93.62%、89.36%;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8.57%、83.33%、81.58%、66.00%、90.91%、86.49%;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3.02%、87.23%、88.89%、90.91%、88.00%、91.30%;约登指数分别为0.79、0.71、0.71、0.56、0.77、0.78。IOTA SR、GI-RADS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99、0.853;血清CA 125、血清HE 4、ROMA、RMI 1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96、0.924、0.931、0.929。结论(1)IOTA SR在卵巢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中有较高的敏感度与特异度,诊断效能优于GI-RADS、血清CA 125的诊断方法。(2)血清HE 4的诊断效能优于血清CA 125,可以作为卵巢良恶性肿瘤的常规诊断方法应用于临床。(3)ROMA、RMI 1是结合了多种传统诊断方法而得出的结论,因而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
吴珍静,何俊俊,李松梅[2](2020)在《良性卵巢黏液性囊腺瘤和交界性黏液性囊腺瘤的超声特征和诊断价值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探讨良性卵巢黏液性囊腺瘤(MC)和交界性黏液性囊腺瘤(BMC)的超声特征以及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超声科2013年9月~2019年8月期间70例良性MC和25例BMC患者的临床超声资料,比较二者肿块部位、大小、生长形态、分房数目、囊壁厚度、囊液信号、血流信号、血流阻力指数等超声特征,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观察超声对良性MC和BMC的诊断价值。结果:参照病理金标准,良性MC患者超声准确诊断率80.00%(56/70),明显高于BMC准确诊断率66.67%(14/25);良性MC中多房性黏液性囊性瘤诊断准确率85.45%(47/55)明显高于单房性黏液性囊腺瘤60.00%(9/15),超声对多房性黏液性囊腺瘤的诊断准确率80.26%(61/76)高于单房性囊腺瘤47.37%(9/19)。良性MC和BMC均以囊液混和多房性囊腺瘤为主,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良性MC囊壁厚度明显低于BMC,囊内乳头或实性区以及囊内血流信号均较BMC少见,血流阻力指数高于BMC。结论:良性MC和BMC的超声特征具有共性和差异,超声检查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尤其对多房性黏液性囊腺瘤的诊断价值较高。
王洁[3](2020)在《271例妊娠合并卵巢肿瘤临床病例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随着围产期保健的完善,彩色多普勒超声等诊断技术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卵巢肿瘤被发现。孕期增大的子宫和卵巢肿瘤同时存在,肿瘤容易发生扭转、破裂等急腹症,危及母婴生命安全。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的诊断、良恶性肿瘤的鉴别、手术干预时机越来越引起大家的重视。目的:分析探讨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的发现时间、临床特征、病理类型和妊娠期间手术方式及手术干预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通过对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自2015年1月-2019年6月期间收治的经手术病理确诊的271例妊娠合并卵巢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分析患者发现卵巢肿瘤的时间,肿瘤病理类型,手术方式,妊娠结局等情况。结果:271例病例中,患者发病年龄19~47岁,平均年龄32.89±5.01岁。孕前发现卵巢肿瘤患者占19.56%(53/271),孕早期发现占25.46%(69/271),孕中期发现占6.27%(17/271),孕晚期发现占4.06%(11/271),剖宫产术中首次发现卵巢肿瘤的占44.65%(121/271)。卵巢肿瘤直径1~40cm,平均7.29±4.05cm。卵巢肿瘤直径<5cm组112例,5~10cm组142例,>10cm组17例,三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78%(2/112)、20.42%(29/142)、29.41%(5/17)。三组组间两两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种病理类型中,良性卵巢肿瘤260例(95.94%),以成熟型囊性畸胎瘤多见,共121例(44.65%),其次为子宫内膜异位囊肿49例(18.08%),浆液性囊腺瘤37例(13.65%),粘液性囊腺瘤35例(12.92%);交界性肿瘤8例(2.95%),其中妊娠合并卵巢交界性粘液性囊腺瘤2例,卵巢交界性浆液性肿瘤6例;恶性肿瘤3例(1.11%),其中妊娠合并Sertoli-leydig细胞瘤(中分化)1例,转移性肿瘤2例。271例病例中,除外妊娠28周前手术干预后失访的16例,妊娠早期经手术干预6例,足月分娩5例,流产1例;妊娠中期经手术干预59例,足月分娩56例,早产2例,流产1例;妊娠晚期干预1例,早产;剖宫产手术干预189例,足月分娩176例,早产13例。结论:妊娠期卵巢肿瘤的早期诊断非常重要。超声检查是可靠易行的检查手段,发现卵巢肿瘤可继续妊娠,若怀疑存在恶性卵巢肿瘤可尽早干预。肿瘤标志物对于孕期卵巢肿瘤的诊断价值有限。妊娠合并卵巢肿瘤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病理类型以成熟型畸胎瘤、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浆粘液性囊腺瘤居多。妊娠期卵巢肿瘤直径>5cm并持续存在,警惕发生急腹症。孕期进行手术干预是安全可行的,对妊娠结局无明显影响。手术方式可选择腹腔镜手术或经腹手术,腹腔镜手术可能优于开腹手术。
刘慧[4](2020)在《改良IOTA简单法则、超声造影诊断附件区良恶性小肿块的价值及附件区小肿块超声管理方案的初步探讨》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分析IOTA简单法则、超声造影诊断附件区小肿块良恶性的准确性,探讨早期卵巢癌的诊断方案,并初步总结附件区小肿块的超声管理方案,期望通过较好的诊断方案、规范的管理,提高各级医院早期诊断卵巢癌的能力,以减少卵巢癌的死亡率。方法:2016年1月2018年1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超声科就诊的、小肿块三个垂直径线平均值≤6cm的217位连续性患者(共232枚小肿块),采用卵巢-附件报告和数据系统(O-RADS)规范附件区小肿块的描述。首先,应用IOTA简单法则对其进行前瞻性诊断试验研究,分析其应用于小肿块良恶性鉴别诊断的不足,优化适用于小肿块的特征指标;再应用改良指标的简单法则回顾性评价其鉴别诊断232枚小肿块良恶性的价值。其次,分别应用二维及三维超声造影技术前瞻性的评价第一部分232枚小肿块中同意接受超声造影检查的、以及IOTA简单法则中归类为不确定类的、且容易漏误诊的实性、房实性小肿块65枚,创建良恶性小肿块二维超声造影评分系统,探讨超声造影及二维超声造影评分系统对实性及房实性小肿块的诊断价值。第三,总结第一、第二部分的研究结果,探讨附件区小肿块超声管理方案中诊断方案:拟应用改良M4-简单法则(M4-SR)序贯二维超声造影(2D-CEUS)方案,回顾性评价第二部分中65枚实性及房实性小肿块良恶性的诊断价值,评价其诊断的准确性;并初步总结附件区小肿块的超声管理方案。结果:1)IOTA简单法则诊断附件区小肿块良恶性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符合率分别为91.0%、77.2%、4.0、0.11、56.0%、96.4%及74.6%,ROC曲线下面积为0.842(0.784,0.899)。2)比较良恶性组间房实性小肿块内实性成分最大直径数值的差异,并应用ROC曲线界定其界值,提出改良M4指标:房实性肿块内实性成分最大直径≥1.95cm。3)改良M4-SR对232枚良恶性小肿块鉴别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符合率分别为96.4%、76.7%、4.13、0.04、56.8%、98.5%及76.7%,ROC曲线下面积为0.866(0.817,0.915);改良M4-SR的诊断准确性高于IOTA简单法则,且延续了IOTA简单法则操作简便、适用于基层及临床经验有限的医生使用的特点,可以将其作为超声筛查早期卵巢癌的初步检查方法。4)应用2D-CEUS对IOTA简单法则中不易确定类的实性及房实性小肿块诊断,其灵敏度、特异度、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符合率分别80.0%、91.1%、9.0、0.21、80.0%、91.1%及87.7%,ROC曲线下面积为0.856(0.741,0.970)。5)经阴道二维超声造影、三维超声造影及二维超声造影评分系统对附件区实性及房实性小肿块诊断的准确性均较高,其中以经阴道三维超声造影诊断的准确性最好,其次为二维超声造影评分系统,但二者均存在需后期图像分析过程,临床操作实用性均不及经阴道二维超声造影检查。经阴道二维超声造影诊断小肿块的准确性较高且实际使用方便,可将其作为改良M4-SR初步筛查之后的不确定类肿块的进一步诊断方案使用。6)将附件区小肿块超声管理方案中诊断方案确定为:改良M4-SR序贯2D-CEUS方案,其对附件区小肿块良恶性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阴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符合率分别是95.0%、84.4%、6.11、0.06、73.1%、97.4%和87.7%,ROC曲线下面积为0.897,(0.813,0.982)。7)总结附件区小肿块超声初步管理方案:首先,采用O-RADS规范描述附件区小肿块;其次,采用改良M4-SR序贯2D-CEUS方法作为诊断方案;最后,应用报告三级描述法书写诊断报告。结论:将改良M4-SR序贯2D-CEUS诊断方案作为附件区小肿块超声管理方案中的最佳诊断方案,不仅可以提高各级医院超声医生诊断小肿块的能力,还较单一应用改良M4-SR及单一应用2D-CEUS的准确性好;采用附件区小肿块超声初步管理方案,可以提高各级医院对附件区小肿块的诊断效能、减少因报告描述不规范而产生的歧义、减少临床医师解读报告的偏差,从而提高早期卵巢癌的诊断,降低卵巢癌的死亡率。
宋元平[5](2020)在《肿瘤标志物检测对粘液性卵巢肿瘤的诊断价值》文中认为目的探讨肿瘤标志物检测对粘液性卵巢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依据组织病理学方法,将128例粘液性卵巢肿瘤分为卵巢粘液性囊腺瘤组(Mucinous cystadenoma of ovary,MCO,52例),卵巢交界性粘液性囊腺瘤组(Borderline ovarian mucinous cystadenoma,BOMC,36例)与卵巢粘液性癌组(Mucinous ovarian cancer,MOC,40例),回顾性分析三组患者血清中CA125(糖类抗原125)、CA199(糖类抗原199)、CEA(癌胚抗原)、AFP(甲胎蛋白)、HE4(人附睾蛋白)的水平差异。结果MCO组、BOMC组与MOC组3组相比较,BOMC组的CA125、CA199水平明显高于MOC组与MCO组,MOC组的HE4水平明显高于MCO组和BOMC组,BOMC组的CA199阳性值明显高于MCO组和MO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OMC组与MOC组两组相比,BOMC组的CA199阳性值水平明显高于MO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CA199阳性值对鉴别BOMC、MOC的AUC为0.57(95%CI:0.35-0.79,p=0.516),当CA199的cut-off值为758.65U/ml时,其敏感度为0.417,特异度为0.842。高血清CA125和CA199可能与BOMC的复发有关,但复发时CA125和CA199的值可能并不是很高。对于FIGO I-II期患者,血清CA125、CEA、AFP、HE4对于MOC的复发似乎无评估作用,而血清高水平CA199似乎与MOC复发有关,且复发时的CA199也通常高于正常值。对于FIGO III-IV期患者,血清CEA、AFP、HE4对于MOC的复发似乎无评估作用,而血清高水平CA125及CA199似乎与MOC复发有关,且复发时的CA125及CA199也通常高于正常值。结论血清CA125、CA199、HE4检测对粘液性卵巢肿瘤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对于FIGO I-II期患者,初次术前血清高水平CA199似乎与MOC复发有关;对于FIGO III-IV期患者,而初次术前血清高水平CA125及CA199似乎与MOC复发有关。
祁玲[6](2019)在《卵巢粘液性肿瘤复发及预后相关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分析影响良性、交界性及恶性卵巢粘液性肿瘤复发及预后的相关因素,为临床的诊治提供帮助。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收治的562例卵巢粘液性肿瘤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其中卵巢粘液性囊腺瘤患者368例,卵巢交界性粘液性肿瘤(mucinous borderline ovarian tumors,mBOT)90例,卵巢粘液性癌(mucinous epithelial ovarian cancer,mEOC)104例,分析患者的初诊年龄、症状、手术前血清肿瘤标志物、手术方式、手术途径、术中肿瘤破裂情况、腹水情况、手术病理分期、术后辅助化疗等临床病理特征,分析影响卵巢粘液性肿瘤复发和预后的相关因素。采用电话及门诊复查方式了解患者术后复发,复发后的治疗及生存情况等,通过SPSS软件(21.0版本)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卵巢粘液性囊腺瘤患者平均随访时间56.8±28.95个月(12-123个月),中位随访时间57个月,随访期间26例复发,复发率为7.1%(26/368例),平均复发时间36.96±18.54个月(4-75个月),复发中位时间为36个月,目前无与本疾病相关死亡的病例。单因素分析显示:卵巢粘液性囊腺瘤患者的复发与手术途径(腹腔镜、开腹)、肿瘤破裂与否、肿瘤直径大小、术前肿瘤标志物高低无关,P>0.05,与行粘液性囊腺瘤剥除术有关,P<0.05。2.卵巢交界性粘液性肿瘤患者平均随访时间46.51±30.32个月(12-126个月),中位随访时间34.5个月,随访期间11例复发,复发率为12.2%(11/90例),平均复发时间23.45±17.83个月(3-60个月),复发中位时间为21个月,目前无与本疾病相关死亡的病例。单因素分析:mBOT复发与保留生育功能手术、伴浸润有关,P<0.05,而与年龄、术前肿瘤标志物高低、病理类型、术后化疗与否,术中是否行阑尾切除及淋巴结切除无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保留生育功能手术(P=0.030,OR=13.529,95%CI=1.294-141.504)与伴浸润(P=0.001,OR=18.797,95%CI=3.083-114.602)是mBOT患者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3.卵巢粘液性癌患者平均随访时间58.54±34.18个月(12-128个月),随访期间17例复发,复发率为19.1%(17/89例),平均复发时间22.53±15.35个月(4-53个月),复发中位时间为17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mEOC的复发与FIGO分期、术后有无病灶残留,术前腹水≥1000 ml,化疗疗程数有关,P<0.05,与年龄,术前肿瘤标志物高低、肿瘤直径大小及术中是否行阑尾切除无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后有病灶残留及化疗疗程数是影响其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4.随访期间mEOC患者8例死亡,患者平均生存时间75.64±32.91个月(9-127个月),中位生存时间77个月,早期(I-II期)mEOC患者5年生存率达92%,但晚期(III-IV期)mEOC患者5年生存率仅为25%。预后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FIGO分期、术后有无病灶残留、术前腹水≥1000ml、以及足疗程化疗为影响患者5年生存率的危险因素,P<0.05;而年龄、肿瘤直径大小、术前CA125值是否正常、术中阑尾切除及淋巴结切除与否对预后无影响,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FIGO分期、足疗程化疗是影响患者5年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1.粘液性囊腺瘤剥除是影响卵巢粘液性囊腺瘤复发的危险因素。2.保留生育功能的手术和肿瘤伴浸润是影响卵巢交界性粘液性肿瘤复发的危险因素。3.FIGO分期晚、病灶残留、腹水≥1000ml,化疗疗程不足是影响卵巢粘液性癌复发及预后的危险因素。4.卵巢交界性粘液性肿瘤有发展为卵巢粘液性癌的风险,对此类患者需严格随访。
潘龙,牛朝霞[7](2017)在《卵巢交界性粘液性囊腺癌的MRI诊断及病理对照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卵巢交界性粘液性囊腺瘤的MRI诊断及病理对照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35例经病理证实的卵巢交界性粘液性囊腺瘤的临床资料及MRI检查资料,观察的肿瘤部位、形态、大小,分房数目、囊液信号、结节或乳头状突起、囊壁及分隔厚度等情况,将其结果与病理对照分析。结果经病理对照,MRI发现了全部肿瘤,共37个,对肿瘤检出率为100%;肿瘤以完全囊性及囊性为主。35例患者中,左侧16例,右侧17例,双侧2例;肿瘤呈类椭圆形30个,分叶状7个。MRI对肿瘤大小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可较好地诊断卵巢交界性粘液性囊腺瘤,显示其肿瘤位置、大小形态及病理特征,蜂窝状子房、T2WI含低信号囊液、T1WI含高信号囊液、结节或乳头状突起(≥5mm)及囊壁或分隔不规则增厚(≥5mm)5个MRI征象对其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影像学依据。
来蕾,项晶晶,翁轶南,王金秀,郑智国[8](2016)在《超声对210例卵巢黏液性囊腺瘤的诊断价值》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分析卵巢黏液性囊腺瘤的超声表现,探讨超声对卵巢黏液性囊腺瘤的诊断价值,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2015年3月158例良性卵巢黏液性囊腺瘤和52例交界性黏液性囊腺瘤患者的超声表现,并对超声诊断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158例良性卵巢黏液性囊腺瘤患者中,30例为卵巢单房性囊肿,超声做出提示性诊断18例诊断准确率60.0%(18/30);另128例为卵巢多房样囊肿,超声做出提示性诊断100例,诊断准确率78.1%(100/128)。52例交界性黏液性囊腺瘤患者中,超声做出提示性诊断30例,诊断准确率57.6%(30/52)。结论超声对于卵巢黏液性囊腺瘤的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对多房性黏液性囊腺瘤的诊断符合率高于单房性黏液性囊腺瘤。
项剑瑜,刘绪明,余捷,邱乾德[9](2015)在《MRI在卵巢良性与交界性黏液性囊腺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文中提出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对良性卵巢黏液性囊腺瘤(mucinous cystadenoma,MC)与交界性卵巢黏液性囊腺瘤(borderline mucous cystadenoma,BMC)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3例良性MC和14例BMC的MRI资料,观察肿瘤部位、形态、大小、分房、囊液信号、囊壁、囊隔和囊壁结节等情况,并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单房MC壁结节T2WI加权成像呈等信号、T1WI加权成像呈低信号、弥散加权成像(DWI)呈低信号;单房BMC壁结节T2WI呈高信号、T1WI呈低信号、DWI呈高信号。多房囊腺瘤的蜂窝状子房,T1WI呈高信号和T2WI呈低信号的囊液,囊壁和不规则增厚的囊隔(>3 mm)等征象在BMC(7/11、6/11和7/11)均多见于MC(5/18、4/18和5/18);囊内沉积物5例,T2WI呈中等信号,T1WI呈高信号,其中MC 4例,BMC 1例;破渔网状聚集5例,均见于MC(5/18),有特征性;MC壁结节DWI呈低信号,BMC壁结节DWI呈高信号。结论 MRI可较好显示卵巢黏液性囊腺瘤的病理特征,对MC与BMC的鉴别诊断具有实用价值,可为临床手术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李鹏,段云燕,赵宏波,杨旭[10](2015)在《卵巢囊腺瘤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卵巢囊腺瘤的CT表现及鉴别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18例卵巢囊腺瘤螺临床表现及CT检查图像特征;结果:卵巢浆液性囊腺瘤8例,4例为单房囊性病灶,2例为多房囊性病灶,平扫均示囊壁薄,边缘清晰,增强扫描囊壁轻度强化,2例交界性浆液性囊腺瘤均呈多房性改变,囊壁及壁结节分别表现为中度及明显强化;卵巢粘液性囊腺瘤10例,其中多房囊性病灶6例,单房囊性病灶2例,2例交界性囊腺瘤为囊实性病变,良性病变囊壁及壁结节强化不明显,交界性病变内软组织呈不均匀性中度强化。结论:多排螺旋CT能够明确显示卵巢囊腺瘤的病变形态、结构成分,对术前推测病理类型及良恶性鉴别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二、巨大卵巢交界性多房性粘液性囊腺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巨大卵巢交界性多房性粘液性囊腺瘤(论文提纲范文)
(1)IOTA SR、GI-RADS、RMI1、CA125、HE4、ROMA对卵巢良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论着摘要 |
英文论着摘要 |
英文缩略语表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文献综述 卵巢恶性肿瘤的超声诊断及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二、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三、致谢 |
四、个人简介 |
(2)良性卵巢黏液性囊腺瘤和交界性黏液性囊腺瘤的超声特征和诊断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病例资料 |
1.2 方法 |
1.3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病理结果 |
2.2 超声诊断良性MC、BMC结果比较 |
2.3 良性MC和BMC超声特征比较 |
3 讨论 |
(3)271例妊娠合并卵巢肿瘤临床病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纳入标准 |
1.1.2 排除标准 |
1.2 方法 |
1.2.1 诊断方法 |
1.2.2 资料采集 |
1.3 统计学处理 |
2.结果 |
2.1 一般资料 |
2.2 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的处理方式及结局 |
2.3 卵巢肿瘤大小与并发症的关系 |
2.4 腹腔镜手术组与开腹手术组比较 |
2.5 妊娠期卵巢肿瘤病理类型与并发症 |
2.6 妊娠合并卵巢肿瘤与肿瘤标记物 |
2.7 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的病理类型 |
2.8 妊娠合并卵巢恶性肿瘤和交界性肿瘤的妊娠结局 |
3.讨论 |
4.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缩略词表 |
致谢 |
(4)改良IOTA简单法则、超声造影诊断附件区良恶性小肿块的价值及附件区小肿块超声管理方案的初步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IOTA简单法则诊断附件区良恶性小肿块的价值 |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1 IOTA简单法则对附件区良恶性小肿块诊断的研究设计 |
1.2 研究对象 |
1.3 主观判断诊断标准 |
1.4 IOTA简单法则诊断附件肿块的标准 |
1.5 超声检查 |
1.6 质量控制 |
1.7 盲法 |
1.8 资料整理 |
1.9 数据统计与处理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二部分 超声造影诊断附件区实性及房实性小肿块的价值 |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1 超声造影对实性及房实性小肿块良恶性诊断的研究设计 |
1.2 研究对象 |
1.3 良恶性小肿块的诊断标准 |
1.4 超声检查 |
1.5 质量控制 |
1.6 盲法 |
1.7 资料整理 |
1.8 数据统计与处理 |
1.9 伦理要求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部分 附件区小肿块超声管理方案的初步探讨 |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1 附件区小肿块超声管理方案中诊断方案(改良M4-SR序贯2 D-CEUS方案)的研究设计 |
1.2 研究对象 |
1.3 改良M4-SR序贯2D-CEUS方案诊断附件区小肿块良恶性的标准 |
1.4 附件区恶性小肿块诊断金标准 |
1.5 超声检查 |
1.6 质量控制及盲法 |
1.7 资料整理 |
1.8 数据统计与处理 |
1.9 伦理要求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个人简历 |
导师评阅表 |
(5)肿瘤标志物检测对粘液性卵巢肿瘤的诊断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个人简历 |
致谢 |
综述 粘液性卵巢肿瘤 |
参考文献 |
(6)卵巢粘液性肿瘤复发及预后相关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写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卵巢粘液性肿瘤临床病理特征及治疗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卵巢交界性粘液性囊腺癌的MRI诊断及病理对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MRI对肿瘤部位、形态及大小诊断结果分析 |
2.2 肿瘤分房数目、囊液信号、结节或乳头状突起及、囊壁及分隔厚度诊断结果分析 |
2.3 患者MRI影像学特点 |
3 讨论 |
(8)超声对210例卵巢黏液性囊腺瘤的诊断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仪器与方法 |
1.3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超声与病理确诊比较结果 |
2.2 超声特征分析结果 |
3 讨论 |
(10)卵巢囊腺瘤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仪器与方法 |
2 结果 |
2.1 病灶一般情况 |
2.2 CT表现 |
3 讨论 |
3.1 卵巢囊腺瘤的主要病理特征 |
3.2 卵巢囊腺瘤的主要CT表现 |
3.3卵巢囊腺瘤的鉴别诊断 |
3.3.1卵巢囊肿 |
3.3.2卵巢囊性畸胎瘤 |
3.3.3巧克力囊肿 |
3.3.4卵巢囊腺癌 |
四、巨大卵巢交界性多房性粘液性囊腺瘤(论文参考文献)
- [1]IOTA SR、GI-RADS、RMI1、CA125、HE4、ROMA对卵巢良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D]. 孟靖涵. 锦州医科大学, 2021(01)
- [2]良性卵巢黏液性囊腺瘤和交界性黏液性囊腺瘤的超声特征和诊断价值研究[J]. 吴珍静,何俊俊,李松梅.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0(03)
- [3]271例妊娠合并卵巢肿瘤临床病例分析[D]. 王洁. 青岛大学, 2020(01)
- [4]改良IOTA简单法则、超声造影诊断附件区良恶性小肿块的价值及附件区小肿块超声管理方案的初步探讨[D]. 刘慧. 新疆医科大学, 2020(07)
- [5]肿瘤标志物检测对粘液性卵巢肿瘤的诊断价值[D]. 宋元平. 安徽医科大学, 2020(02)
- [6]卵巢粘液性肿瘤复发及预后相关因素分析[D]. 祁玲. 河北医科大学, 2019(01)
- [7]卵巢交界性粘液性囊腺癌的MRI诊断及病理对照分析[J]. 潘龙,牛朝霞.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7(07)
- [8]超声对210例卵巢黏液性囊腺瘤的诊断价值[J]. 来蕾,项晶晶,翁轶南,王金秀,郑智国. 中国现代医生, 2016(16)
- [9]MRI在卵巢良性与交界性黏液性囊腺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J]. 项剑瑜,刘绪明,余捷,邱乾德. 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 2015(03)
- [10]卵巢囊腺瘤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J]. 李鹏,段云燕,赵宏波,杨旭.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