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火场烧伤如何急救(论文文献综述)
张辉[1](2021)在《一次不成功的消防演习引起的思考》文中研究说明SOLAS公约规范了船舶消防演习的过程和周期,在船舶消防演习过程中如不重视操作细节,将导致演习不成功。本文以此为切入点,分析了船舶消防演习存在的问题,讨论了船舶消防演习的注意事项,并提出了优化船舶消防演习效果的场景设置,以切实提高船舶消防演习的实战技能。
彭宇[2](2020)在《信息虚拟技术在舰船吸入性损伤早期救治训练中运用的探索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背景:现代战争背景下的海战,由于高燃高爆武器的高频率使用和战场载人作战装备高比例配属等特点,水面舰艇、潜艇及两栖作战力量将会出现以烧伤伤情为主的大批伤员,其中,各种原因引起的吸入性损伤将是此类伤员早期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快速、准确诊断吸入性损伤,实施及时规范的早期救治,并对相关卫勤保障人员实施高效针对性训练,将大幅减少其伤死率,提升我军未来海战中此类伤员的救治效率,从而达到提升保障能力,保存战斗力的目的。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作为人机交互的尖端技术,可以全情全景的模拟实战环境。全面整合再现战创伤救治要素,将虚拟现实技术运用到舰船吸入性损伤早期救治训练中去,将为提高战时舰船吸入性损伤救治水平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方法:1、舰船吸入性损伤早期救治认知和能力形成的调查研究:收集分析我军对越南海战和美国海军二战后战伤救治中吸入性损伤相关文献资料和情报,估测现代战争条件下战时和平时烧伤及吸入性损伤的普遍特点和发生规律;同时,查阅舰船基层军医烧伤或吸入性损伤伤情认知及救治能力调研文献,对我军舰船部分基层部队军医对吸入性损伤烧伤伤情诊断、急救、后送及相关处置的知识掌握情况进行初步评估,了解其实际急救能力;最后查询外军相关文献,了解外军应急医疗分队吸入性损伤救治能力形成的方式和特点。2、预制伤情标准化早期救治流程编制及专业性、可行性验证:(1)舰船吸入性损伤烧伤伤情的预制和标准化伤员的设定。(2)预制伤情标准化早期救治流程及考核评价标准的初步制定。(3)通过专家咨询方式对吸入性损伤早期标准化救治流程进行专业性、可行性验证。(4)预制伤情标准化早期救治流程的修改及最终制定。3、舰船吸入性损伤伤员早期救治训练虚拟仿真项目制作:参考前期制作完成的预制伤情标准化早期救治流程,以海战为背景制作舰船吸入性损伤伤员早期救治训练VR脚本,与相关VR公司合作,收集采样相关素材制作完成舰船吸入性损伤伤员早期救治训练虚拟仿真项目并验收。结果:1、查阅相关文献分析得出现代海战条件下烧伤及吸入性损伤的普遍特点和发生规律。通过对舰船基层军医吸入性损伤伤情及救治相关理论调研结果的研究,了解到我军多个舰船基层部队军医普遍对于烧伤、吸入性损伤伤情的诊断、急救处置相关理论知识掌握水平不高的现状。通过对外军应急医疗分队吸入性损伤救治能力形成的调查研究中可知美军结合舰船自身特点及医疗卫勤力量构成,通过预制标准化伤情,编制烧伤伤员标准救治流程和策略,有效提高了烧伤和吸入性损伤伤员救治成功率,这对我军应急医疗分队吸入性损伤救治能力形成提供了很好的参考和借鉴。2、完成了吸入性损伤伤情及标准化伤员的制定及预制伤情的标准化早期救治流程及考核标准的编制,制作专家咨询表,通过专家咨询的方式对前期预制伤情标准化早期救治流程进行专业性、可行性验证,最终确定预制伤情早期救治流程图。3、参考前期预制伤情早期救治流程图和预制伤情早期救治考核标准,结合虚拟现实技术,制作完成舰船吸入性损伤伤员早期救治训练虚拟仿真项目并在第三届国际军医院校研讨会上以课题产品展示的方式完成验收。结论:通过虚拟现实技术,能够全方位、多维度的再现战场环境、模拟吸入性损伤烧伤伤情救治的实战要素,将信息虚拟技术运用到舰船吸入性损伤伤员早期救治训练中去,可不断提升海战条件下吸入性损伤烧伤伤情医疗救援能力,以达到战时提高此类伤情的救治率,降低伤死率的目的。
韩佳智[3](2020)在《物流仓储火灾人员定位疏散系统的设计与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网上购物成交量逐年增长,物流行业需求激增,各大物流仓储在全国各地相继建立。但由于物流仓储中易燃物极多,常常发生火灾事件。所以如何在物流仓储火灾发生时,快速有效地疏散人群,准确地搜救被困人员,减少火灾伤亡,是目前所面临的难题。国内外现有救援装备都是针对救援人员研发的,无法确定被困人员位置,也无法协助人群疏散。因此,论文基于5G信号,针对以上物流仓储火灾救援疏散问题进行研究,具体研究工作如下:1.对物流仓储火灾救援疏散的现状和需求进行分析,根据应用场景需求设计了火灾人员定位疏散系统。此系统由多个子系统组成,核心功能为物流仓储内的实时人员定位功能和救援疏散方案规划功能。2.针对物流仓储发生火灾时,温湿度变化、干扰信号以及噪声等因素对到达时间差(Time Difference of Arrival,TDOA)测量的影响问题,根据在15℃、60%相对湿度物理实验环境中TDOA测量误差特点,对TDOA测量误差消除方法进行研究。提出使用TDOA测量值与TDOA测量误差的关系方程来消除TDOA测量误差的方法,通过实验测试,消除误差后定位结果在83.46%的概率达到米级定位精度。3.针对人员定位功能中,标准Chan算法无法在基站高度相同的情况下进行三维坐标定位解算和定位范围受限等问题,将标准Chan算法运算矩阵进行改进、加入基准基站选取和判别条件,并结合气压测高、接收信号强度算法和Taylor算法,提出了一套基于5G定位信号的室内人员定位系统。通过实验测试,有84.63%以上的定位结果达到米级定位精度,相比于标准二维Chan算法有了很大提升。4.针对物流仓储火灾场景中,标准粒子群算法模拟疏散的粒子重叠和速度影响因子单一问题,对粒子群算法改进、疏散模型优化进行研究。提出了加入危险区域、火灾蔓延速度和墙体影响的改进粒子群算法,及加入人群拥堵的疏散模型。最后使用Dijkstra算法以不同启发函数进行路径规划。通过模拟仿真,改进后的疏散路径更加安全,避免了拥堵,减少了疏散时间。
朱宇轩[4](2019)在《协同应急管理对社区抗灾能力的影响研究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仿真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城市人口、功能和规模不断扩大,城市运行系统日益复杂,安全风险不断增大。上海市作为中国经济发展龙头,吸引了大量企业投资设厂,其中包含不少自建企业园区的园区型企业。此类企业的安全风险大,而其抗灾能力更显不足。更重要的是,由于安全问题具有外部性,是典型的公共物品,企业无法准确地评估其经济效益,因此在企业履行安全主体责任的前提下,政府的有效参与显得尤为重要。企业、政府、社会的协同治理逐渐成为国内外应急管理的新理念、新模式,但是已有的研究大多数是在规范和理念的层面讨论该议题,相关实证研究局限于灾害事件发生的概率性,数据的可得性有限,难以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综合考量数据可得性和代表性,本文选择园区型企业的宿舍楼火灾作为研究场景。本文采用应急供应链的理论视角,以救援、急救人员作为应急资源的代表,采用系统动力学仿真的研究方法,通过文献研究、调研访谈收集素材并构建模型,系统地抽象出园区型企业宿舍楼发生火灾后,企业、政府消防部门、医疗急救部门等多主体的协同应急响应机制。通过对模型中重要参数的调整,观察承载体抗灾能力的变化情况,并分析相关应急资源的供需情况。本文研究发现,整体来说,企业在面对被困30人以下的火灾时能够依靠自有的专职消防力量完成救援工作,第一时间的现场响应能力是其优势,但其难以独立应对规模稍大的火灾,需要启动协同应急响应机制。从时间维度分析,企业生产存在淡旺季、全天各时段宿舍楼内的人数存在一定的规律,因此火灾的风险程度会随时间变化。而且火灾本身因火源特点的不同危险程度不同,面临规模较大的火灾时,企业、政府消防、医疗急救等主要部门应建立协同机制,通过技术手段消除信息延迟,才能有效增加应急供应链的响应速率和能力,进而帮助提升受灾区域的抗灾能力,传统的协同机制反而会因为信息汇报线的增加而延迟应急资源的交付时间,延误最佳救援时机;且对应急需求预测的准确性也会降低,过高的预测会造成应急资源过于集中,增加周边其他区域抗灾能力的降低,而过低的预测会造成现场应急资源不足,降低救援速率。
尹秋馨[5](2016)在《意外创伤者生存体验之诠释现象学研究 ——以昆山“8·2”特大爆炸事故重伤者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意外创伤者的生存体验,以昆山“8·2”特大爆炸事故重伤者为例,深入其经历重创后的生活世界,研究问题包括:本组重伤者有着什么样的生存体验?重伤者的生存体验有着什么样的本质特征?重伤者的生存体验受到哪些关键因素的影响?本研究对促进意外事故重伤者心理康复的相关措施具有哪些启示与建议?方法:本研究为纵向的质性研究,以诠释现象学为研究范式,采用目的抽样,考虑研究对象的人口学特征、受创时间及程度等同质性要求,选取5名昆山“8·2”特大爆炸事故重伤幸存者为主要研究对象,跟踪随访18余月,采用深度访谈、随访观察、反思日记、量表评估等手段收集其住院期间对自身所有状态的察觉、表达、反省等资料,对其长期照护亲属展开同步访谈,以补充相关信息。结果:2014.08.032016.04.29期间,录音访谈共计42次,录音文本转录共计185416字,随访观察共计203次,观察反思日记共计168945字。经现象学分析,逐一描述出5名重伤者住院期间生存体验的置身结构;结合其亲属的访谈文本结果以及研究者的观察反思日记,进一步透过诠释分析,勾勒出其生存体验的本质结构,包含4大主题,18个亚主题,具体分别为:人生剧变(生命中断、躯体毁损、人际改变、囿于医院)、心理应激(情绪多变、情感复杂、认知偏差)、多重应对(浴火重生、整形改观、调节情绪、避疏趋亲、筹谋回归)、影响因素(人格特征、躯体创伤程度、感知社会支持、认知加工、应对方式、其他因素)。结论:本研究纵向呈现了特大事故背景下5名重伤者住院期间生存体验的变化历程,揭示出特重度烧伤患者创伤后生存体验的本质特征,表现为早期以躯体感触为主,人际关系的改变最大,在生存的时间性和空间性方面实践的是妥协和坚持的过程,据此或可为开展特大事故伤者早期的专业化心理救援及持续促进其身心康复提供参考依据。
吴迪,姚永杰,王敏[6](2016)在《大型水面舰艇火灾人员损伤及救治》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航母、两栖舰艇和大型海警执法船等舰船的陆续列装服役,水面舰艇平战时损害管理及灾害防护日益受到国内外有关研究部门的高度关注。大型水面舰艇火灾发生时,往往人员躯体表面烧伤尤为严重,常伴有爆炸伤、呼吸道烧伤和吸入性损伤,救援和救治困难。现将大型水面舰艇火灾人员损伤特点、现场自救对策、现场急救和舰艇医务室救治处置,以及医疗后送等有关情况简要介绍如下。1大型水面舰艇火灾人员损伤特点
庞海燕[7](2014)在《火灾现场急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火灾最大的危害就是会导致烟雾中毒窒息死亡,因为大火烟雾中含有大量一氧化碳,吸入后立即与血红蛋白结合成为碳氧血红蛋白。灾害分析:火灾最大的危害就是会导致烟雾中毒窒息死亡,因为大火烟雾中含有大量一氧化碳,吸入后立即与血红蛋白结合成为碳氧血红蛋白。当人体血液中含有50%的碳氧血红蛋白时就会窒息死亡。
刘晓华,钱敏雷[8](2014)在《公交车火灾事故的医疗救护与探讨》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分析了公交车火灾的特点及医疗救护的具体做法,并针对公交车火灾事故中的烧伤、吸入性损伤、中毒等情况,阐述具体的急救措施以及公交车火灾事故医疗救护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第一时间联合救援、加强消防人员现场急救培训、准确实施病员转送",以期最大限度抢救被困人员生命。
丁凡,刘国云,张文娟[9](2014)在《浅谈森林灭火卫勤保障的组织与指挥》文中研究说明武警森林部队在长期灭火作战过程中,形成了一套特有的灭火作战卫勤保障体系,总结了一些灭火作战卫勤保障组织与指挥经验。对于森林火灾灭火作战的现场急救、烧伤抢救案例、卫勤保障体系建设等,国内已有部分学者进行了研究探讨[1-2],而对于灭火作战卫勤保障组织与指挥,却鲜见文献。本文通过对多年来森林部队灭火作战卫勤保障研究,结合最新卫勤保障体系编成,对森林灭火卫勤保障的组织与指挥做一初步探讨,以供借鉴。
丁凡,刘国云,张文娟[10](2014)在《森林灭火烧伤救援》文中研究表明森林灭火烧伤救援是灾害救援医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遂行森林灭火任务时,军地人员发生烧伤如何组织实施救援的一门科学。森林灭火烧伤救援的内涵主要是指遂行森林灭火任务人员因各种原因发生烧伤后,通过组织现场急救、转移后送,从而实现医学救援,挽救烧伤伤员生命,降低致残程度。森林灭火烧伤救援的外延包括在森林里遂行任务人员发生烧伤及其他疾病,危及生命时,通过组织现场急救、转移后送、后续治疗、心理疏导、
二、火场烧伤如何急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火场烧伤如何急救(论文提纲范文)
(1)一次不成功的消防演习引起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
1 演习过程简述 |
2 演习存在的问题 |
3 船舶消防演习注意事项 |
3.1 警报 |
3.2 集合 |
3.3 行动前的简介 |
3.4 驾驶台 |
3.5 消防员装备 |
3.6 进入火场 |
3.7 皮龙组和隔离组 |
3.8 救护组 |
3.9 机舱 |
3.10 讲评 |
3.11 演习结束 |
4 提高船舶消防演习效果的场景设置 |
4.1 模拟关键船员替代 |
4.2 变换演习环境 |
4.3 丰富演习的内容 |
4.4 消防和弃船演习联合进行 |
5 结 语 |
(2)信息虚拟技术在舰船吸入性损伤早期救治训练中运用的探索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舰船吸入性损伤早期救治训练研究必要性调查 |
一、背景 |
二、方法 |
三、结果 |
四、结论 |
第二部分 预制伤情标准化早期救治流程编制及专业性、可行性验证 |
背景 |
一、舰船吸入性损伤烧伤伤情的预制和标准化伤员的设定 |
二、预制伤情标准化早期救治流程及考核评价标准的初步制定 |
三、吸入性损伤标准化早期救治流程专业性、可行性验证 |
四、预制伤情标准化早期救治流程的修改及最终制定方法 |
第三部分 舰船吸入性损伤伤员早期救治训练虚拟仿真项目制作 |
一、背景 |
二、方法 |
三、内容 |
四、结论 |
总结 |
附件1 |
参考文献 |
综述 虚拟现实技术在战创伤救治训练领域应用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工作情况说明 |
致谢 |
(3)物流仓储火灾人员定位疏散系统的设计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物流仓储火灾人员定位疏散存在的问题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章节安排 |
第二章 物流仓储火灾人员定位疏散系统设计及理论分析 |
2.1 物流仓储火灾人员定位疏散系统分析与设计 |
2.1.1 现状分析 |
2.1.2 需求分析 |
2.1.3 物流仓储火灾人员定位疏散系统设计 |
2.2 人员定位系统方案设计 |
2.3 救援疏散方案规划系统设计 |
2.4 指挥系统设计 |
2.5 物流仓储火灾人员定位疏散系统关键技术 |
2.5.1 TDOA测量误差消除技术 |
2.5.2 室内定位解算技术 |
2.5.3 救援疏散方案规划技术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TDOA测量误差消除方法研究 |
3.1 TDOA定位解算基本原理 |
3.2 TDOA测量误差消除 |
3.2.1 TDOA测量误差特点 |
3.2.2 误差消除公式 |
3.3 实验结果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改进CHAN算法的人员定位系统研究 |
4.1 TDOA定位解算算法对比选取 |
4.2 人员定位系统算法流程 |
4.3 定位算法改进 |
4.3.1 基准基站选取 |
4.3.2 Chan算法改进 |
4.4 RSS初始移动终端位置求解 |
4.5 实验仿真与测试 |
4.5.1 模拟仿真 |
4.5.2 实验测试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人员救援疏散方案研究 |
5.1 危险系数评定 |
5.2 改进粒子群算法 |
5.2.1 改进后的粒子群算法公式 |
5.2.2 人群密度对粒子位置和速度的限制 |
5.3 改进后粒子群算法的基本流程 |
5.4 救援疏散路径规划 |
5.4.1 救援路径规划 |
5.4.2 疏散路径规划 |
5.5 仿真模拟及结果分析 |
5.5.1 疏散仿真对比分析 |
5.5.2 救援疏散路径规划仿真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专利 |
(4)协同应急管理对社区抗灾能力的影响研究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仿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技术路线 |
1.4 研究方法 |
1.5 章节安排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社区抗灾能力的相关研究 |
2.2 协同应急管理的相关研究 |
2.3 应急供应链的相关研究 |
2.4 研究述评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多部门火灾应急协同模型 |
3.1 企业火灾协同应急系统因果逻辑 |
3.1.1 火灾发生与人员伤亡的因果逻辑 |
3.1.2 应急需求和抗灾体系 |
3.1.3 在途时间和不确定的交通延迟 |
3.1.4 信息延迟导致的不确定性 |
3.2 企业火灾协同应急系统分析 |
3.2.1 火灾疏散子系统分析 |
3.2.2 人员伤亡子系统 |
3.2.3 消防救援子系统和医疗急救子系统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实证分析及模型仿真 |
4.1 实证数据及分析 |
4.1.1 调研获得的客观数据 |
4.1.2 宿舍内人数时变数据 |
4.2 数值仿真说明及系统动力学方程 |
4.2.1 火灾工况说明 |
4.2.2 系统动力学方程建立 |
4.2.3 资源补给决策模式:信息共享与信息延迟 |
4.3 模型检验:结构灵敏度检验、参数灵敏度检验 |
4.3.1 结构灵敏度检验 |
4.3.2 参数灵敏度检验 |
4.4 系统动力学模型仿真模拟 |
4.4.1 不同时段发生火灾的应急救援和医疗供需情况 |
4.4.2 应急需求的放大以及震荡现象 |
4.4.3 决策模式对仿真结果的影响 |
4.4.4 信息延迟对需求信息、供应速率的影响 |
第五章 结论与启示 |
5.1 仿真结果讨论 |
5.1.1 多主体协同应急机制有助于园区型企业提升抗灾能力 |
5.1.2 信息延迟影响下的协同机制会延迟应急资源抵达现场的时间 |
5.1.3 消除信息延迟对协同机制具有改进效果 |
5.2 理论与实践启示 |
5.2.1 实践启示 |
5.2.2 理论启示 |
5.3 本文的局限性 |
5.4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5)意外创伤者生存体验之诠释现象学研究 ——以昆山“8·2”特大爆炸事故重伤者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部分 前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三、研究问题 第二部分 文献回顾与理论依据 |
一、相关概念 |
二、文献回顾 |
(一)意外创伤者生存体验的研究现状 |
(二)理论依据 |
三、技术路线 第三部分 研究方法 |
一、质性研究方法 |
(一)研究方法论 |
(二)诠释现象学分析 |
二、研究步骤 |
(一)研究对象与抽样方法 |
(二)资料收集 |
(三)资料分析 |
(四)质量控制 |
三、界定研究者角色 |
四、研究结果的严谨性 第四部分 研究结果 |
一、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 |
二、重伤者住院期间的生存体验 |
(一)重伤者生存体验的置身结构描述 |
1、重伤者A住院期间生存体验的置身结构描述 |
2、重伤者B住院期间生存体验的置身结构描述 |
3、重伤者C住院期间生存体验的置身结构描述 |
4、重伤者D住院期间生存体验的置身结构描述 |
5、重伤者E住院期间生存体验的置身结构描述 |
三、重伤者生存体验本质结构的诠释分析 |
(一)主题 1:人生剧变 |
(二)主题 2:心理应激 |
(三)主题 3:多重应对 |
(四)主题 4:影响因素 第五部分 讨论与结论 |
一、重伤者生存体验有其本质特征 |
二、重伤者生存体验的助力、阻力因素 |
(一)人格特征 |
(二)躯体创伤程度 |
(三)感知社会支持 |
(四)认知加工 |
(五)应对方式 |
(六)其他因素 |
三、促进意外创伤者心理康复的建议 |
(一)对伤者亲属的建议 |
(二)对医疗系统支持者的建议 |
(三)对其他社会支持者的建议 |
四、研究创新点 |
五、研究局限与展望 |
六、研究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
参考文献 研究生期间科研论文及科研工作情况 |
一、发表论文 |
二、学术交流 致谢 |
(6)大型水面舰艇火灾人员损伤及救治(论文提纲范文)
1 大型水面舰艇火灾人员损伤特点 |
1.1 大型水面舰艇火灾灾情特点 |
1.2 大型水面舰艇火灾伤情特点 |
2 现场自救对策 |
3 现场急救 |
4 舰艇医务室救治与后送 |
(8)公交车火灾事故的医疗救护与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公交车火灾的特点 |
2 公交车火灾事故的医疗救护 |
3 讨论 |
四、火场烧伤如何急救(论文参考文献)
- [1]一次不成功的消防演习引起的思考[J]. 张辉. 航海, 2021(03)
- [2]信息虚拟技术在舰船吸入性损伤早期救治训练中运用的探索性研究[D]. 彭宇.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20(03)
- [3]物流仓储火灾人员定位疏散系统的设计与研究[D]. 韩佳智. 北京邮电大学, 2020(04)
- [4]协同应急管理对社区抗灾能力的影响研究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仿真研究[D]. 朱宇轩.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5]意外创伤者生存体验之诠释现象学研究 ——以昆山“8·2”特大爆炸事故重伤者为例[D]. 尹秋馨. 第二军医大学, 2016(05)
- [6]大型水面舰艇火灾人员损伤及救治[J]. 吴迪,姚永杰,王敏. 人民军医, 2016(05)
- [7]火灾现场急救[A]. 庞海燕. 2014年河南省急诊新业务、新视角、新理念及规范化管理研讨会论文集, 2014
- [8]公交车火灾事故的医疗救护与探讨[J]. 刘晓华,钱敏雷.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 2014(09)
- [9]浅谈森林灭火卫勤保障的组织与指挥[J]. 丁凡,刘国云,张文娟. 灾害医学与救援(电子版), 2014(03)
- [10]森林灭火烧伤救援[J]. 丁凡,刘国云,张文娟. 灾害医学与救援(电子版), 2014(02)